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2-02-11 02:22:2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说课稿范文汇编8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说课稿范文汇编8篇

说课稿 篇1

各位老师、同学:

  下午好!今天很荣幸听到课各位老师的精彩复习课,使我们在复习的迷途中找到了明灯。不管是数与代数,还是空间与图形,都让我们受益匪浅。下面,我就来谈谈吴老师的《四边形的整理与复习》这节课,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看出吴老师的教学用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设计上注重沟通联系,促进知识的系统化。

  复习课中旧知识点的回顾是必须的,但学生是“喜新厌旧”的。如何让旧知识点能吸引学生。吴老师设计了猜一猜的游戏,通过学生说图形的特征猜图形,使旧知识点的回顾显得自然流畅。在第二环节我们也看到吴老师设计非常童趣,通过学生喜欢的动画片中的喜羊羊和沸羊羊跑步比赛争吵场面有效复习了周长的相关知识。吴老师两个巧妙的情景创设,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并将那些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串”在了一起,做到了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懂一面,形成良好的网络知识结构,使之逐渐趋于系统化,力求不但“温故”,而且“知新”。

  2、练习上注重综合运用,促进思维的提升。

  复习课中的练习与练习课中的练习是不同的。练习课一般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练习的任务是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一般是在新知识教完后进行的。而复习课中的练习重点是“综合运用,整理提升”。

  (1)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如在巩固练习中的第一题,判断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题中穿插了正方形、长方形。通过辨析知道正方形、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练习具有层次性。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一利于因材施教,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如:巩固练习1,2是基础练习,是针对后进生设计,练习3是变式练习,这是练习中的亮点。而练习4是提高练习,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体现思维的提升,之后通过课件演示生动形象给学生展示本质属性,了解周长与物体形状、大小无关,同时渗透转化思想。练习上由易到难的“序”比较明显。

  (3)练习方式具有多样性与趣味性。除了书面练习与操作练习,还有口头练习相结合,给练习课注入新元素,既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又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趣味性就体现在练习2中让“学生”一分钟口算周长。

  3、课堂上有效处理生成,促进潜能的发展。

  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好地把握学生生成资源的能力,进行灵活调控,复习课的教学对教师把握生成能力的要求就更高了。吴老师这节课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在磨课的过程中吴老师问学生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其实属于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呢?学生一般回答是四边形。而今天这个班的学生很聪明,回答了都是平行四边形。而吴老师并没有慌张,而是及时追问为什么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正方形、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之后吴老师画出不规则的四边形引导得出它们都属于四边形。衔接自然,有效处理生成。

  经过刚刚的激烈讨论,我们小组有几点小小困惑:在练习环节是不是可以这样处理?先让学生回答会更好呢?这样可以避免师生之间一问一答单调的方式,又可以考虑到后进生。再则在时间分配上是否应该更紧凑点,用到最后一道习题时间安排过多,那是否可以把带回家的习题在课堂上解决呢?这样时间安排更合理。

  总之,一节复习课更象炒一盘菜,食材要精心挑选,烹调手法又要高明,色香味具全谁不想?不是还有句名言吗?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就是在不断弥补缺憾,在不断生成精彩中走向成熟,走近完美的。最后非常感谢开课的老师们辛苦的劳动,也感谢在座老师.谢谢!

说课稿 篇2

  教材分析

  《孩子们的花》是冀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清新雅致的小文章,以淡淡的笔触,娓娓叙述了一位园丁用自己的睿智,在不伤害童心的前提下,教育孩子要热爱大自然、热爱花草树木的故事,体现出园丁的机智和孩子们幼小心灵的纯洁与美好。

  童心如花,花如童心。文章在平淡的叙述中告诉人们,要爱护大自然中的花草,但更要保护孩子们如花般稚嫩的心灵-----就像花园里的那位园丁那样。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指导朗读“要是你现在折它,它很快就会枯萎,如果你把花留在这,它还能开好几天”,深刻理解孩子们为什么都愿意把他们的花留在花园里。

  3、正确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指导朗读“要是你现在折它,它很快就会枯萎,如果你把花留在这,它还能开好几天”,深刻理解孩子们为什么都愿意把他们的花留在花园里。

  2、正确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教学过程

  教学时,我让学生们走进课文,走进课文中的人物,激发他们的爱心,使他们懂得爱护花草。特设计了一下教学环节:

  1、认读课文

  我首先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由于文章篇幅长生字多,让学生在文中划出生字,多读几遍在划掉拼音,让学生认读课文。熟练之后,让学生认读含有本课生字的句子、词语,最后让学生认读单个生字。在这一阶段练习过程,要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并读准生字的字音。

  2、理解课文

  本篇课文人文内涵丰富,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性格的`人读,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受益。对于学生来讲,他们阅读这样一篇课文,起点绝对不会是从零开始的,而且从他们的角度去看文中的人和事,感受一定有不同于成人之处。因此,教学时我给学生足够的学习自由度。让学生自己认真读书,从语言文字出发,看都能读懂些什么,然后在小组里讨论,最后一组为单位在全班交流。可以从读懂的词说起,也可以将读懂了哪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在学生交流议论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回到语言文字上来,把体会到的读出来。对学生的模糊理解,引导学生进一步读书,直到弄懂课文内容。

  这个阶段,我首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范读、指导读、小组讨论等手段,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孩子们都愿意把他们的花留在花园里而不是折下带走,初步感知园丁循循善诱的育人方法和孩子们纯洁无邪的美好心灵。

  接下来我问学生喜欢文章中的哪些人,学生说说,如果自己是园丁,当男孩儿提出折花的要求时,你不予同意,又会又怎样的结果。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想像,体会园丁对孩子们的理解、尊重、爱护,体会孩子们的纯洁可爱。

  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后,让学生想一想:假如你是花园里的一朵花,你想对这位园丁或孩子说些什么呢?以此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说课稿 篇3

  一、突出了活动的趣味性

  《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为乐,注重活动过程”。在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了游戏法,以游戏的口吻引入,以

  生动、形象的比喻将取盘、握笔、清盘、拨珠等常规活动融于儿歌里,如:在学习珠图这一环节时,我将大拇指比作上珠,其余四指比作下珠,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兴趣高涨;学画珠图时,请幼儿当摄影师,给珠图照相;在练习时,更是用上幼儿喜欢的“送信”“开火车”的游戏,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杜威的教育理论:“做中玩,玩中练”,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得到有趣的收益。

  二、突出了幼儿学习的主体性

  我遵循现代幼儿教育思想,将幼儿摆在了活动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做到“教人以渔”。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拨珠动作。为解决这一难点,我大胆运用了操作法、演示法、探索发现法、启发式教学法,使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首先,在教学准备中对幼儿进行拨珠练习,让幼儿全盘拨入1,再拨入1……使幼儿熟悉拨珠动作,然后层层深入,让幼儿试拨“1+1”,启发他们说出拨珠动作;通过一拨二复三放这三步曲,利用幼儿好模仿的`天性,发展其观察模仿力,教会幼儿正确的拨珠动作,并以此为切入点,由此及彼,大胆探索,寻求规律,从而举一反三的学会“+2,+3,+4”的拨珠动作,体现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幼儿学的主体性。其次,采用游戏式、竞技式的练习,增强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趣味性,为幼儿今后主动去学习、去发现

  、去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幼儿终身受益,较好的解决了“幼小衔接的”的问题。

  三、多种感官的参与,多元智能的发展

  苏联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珠心算教学是一门重过程、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主要表现在拨珠、画珠图、写数字等身体的操作上。

  其次,体现为多种方式的动,通过动耳、动口、动脑、动手、动眼等多种感官的综合学习,同时作用,在看看、说说、听听、画画、想想中,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儿童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

  四、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针对幼儿学得快,忘的快、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自控能力差的年龄特点,开展“闪电读数”、“读、画珠图”等练习,开发幼儿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促进幼儿的记忆力、反应力、有意注意力的发展。针对幼儿喜欢被表扬、被肯定的情感特征,我设计了“记时拨珠”“拨珠接力”等环节,使幼儿能感受到自己一次一次的进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小红珠的发放更是贯穿与活动的始终,更让幼儿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

  以上是我对本次活动的全部构想,请各位领导和同行们多多指正,给我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川教社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学习主题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第7课,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并且超过北方,长期以来的经济格局发生转变,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记住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最主要表现,理解南方经济快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已经完全超过北方,从而改变了以前以黄河流域为经济重心的全国经济格局,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标志性表现的提取、培养学生历史概括能力;通过对教材图片的分析与解读,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解读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三国起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已经完成南移,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现在的.我国经济运行特征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中国国情的重要内容,从而更好的了解西部大开发的方针,并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

  3、教学重点 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经济重心南移

  依据: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最终确立是南宋,直到现在这种格局没有变动。南方经济的发展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所以这两个是本课重点。

  教学难点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依据:伴随着政治重心的东移和南移,经济重心也转移到南方。学生理解困难,所以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难点

  二、说教法:

  采用讲述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三、说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讨论法 阅读法

  四、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少年期向青年期的过渡,思维活跃,对事物的认知仅仅停 留在感性阶段,需要教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讲解,并且适当讲述历史故事,调和氛围。本班学生基础薄弱,学生自主阅读材料能力缺乏。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感知历史,体验历史。

  五、说教学过程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在辽宋夏金时期,我国的北方和南方经济都有了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和繁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出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有四大表现,采用自主合作探究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在讲手工业这一子目时,让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青白瓷的特点,从颜色,透明度,厚度,音质等方面来说。让学生观察宋代纺车图,归纳出宋代纺织业技术提高。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和城市繁荣,重点突出纸币的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城市的繁华,临安是南宋的政治中心和繁华的商业都市;还有对外贸易活跃,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南方经济的发展就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伴随着政治重心的东移和南移,我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在这一子目中,重点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师生合作探究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表现。最后是小结本课的内容。

  在辽宋夏金并立时期,北方和南方经济发展较快,但南方发展速度更快,并且在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六、说板书设计

  第7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 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发展:南方灌溉技术和耕作技术提高;耕地面积扩大,水稻产量增长;作物种植区域扩大,棉花种植的扩大。

  2、手工业进步:制瓷业和棉纺织业

  3、商业繁荣:纸币出现,城市繁华,对外贸易活跃

  二、经济重心南移:

  1、原因

  2、过程

  3、表现

说课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评委、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之机箱和电源》。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本课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第12章的内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动手操作要求最强的一门课程。机箱与电源在整机中的地位表面上不如CPU、内存条等配件重要,但往往很多莫名的电脑故障就是因为选用了劣质的机箱、电源所致,因而不容忽视。

  相对其他各章的知识难度,本章内容应该是学生最容易掌握和接受的,因此,在教材处理方面,我打算将本章三个任务合而为一,安排两个课时进行讲授。

  二、学情分析

  在计算机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中开设本门课程,对学生学习来说有很大的难度,因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建立在学生已初步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的,《计算机应用》与《组装维护》同时开设,给教与学都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不便。虽然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各主机硬件组成部分的相关知识,如CPU、内存、主板、硬盘、光驱、显卡、声卡、键盘、鼠标等,但也只能说是雾里看花,略知皮毛而已。相对上半期的学习内容来说,本章知识因为涉及到的纯理论性知识并不多,因而,相信学生学起来会更容易一些。

  三、教学目标

  在这一章里,主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机箱的种类,知道机箱电源在整机中的重要性并学会基本的选购机箱和电源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本章教学内容中,AT机箱电源与ATX机箱电源的区别既是本章的学习重点,同时也是主要难点所在。

  五、教法阐述

  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接受能力,在教法方面,除了使用传统的“讲授法”以外,主要采用当前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广泛应用的“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同时辅以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展示,加深学生实物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热情进一步驱动后阶段的教学工作。

  六、学法指导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以任务引路,学生边学边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我会在每一堂课结课时顺带提出下一堂课要解决的教学任务,并设置几道相关的疑问,布置学生带着任务和疑问去预习教材内容,以备应对我在上课时的提问,对课前预习得好的同学我会及时予以全班表扬,也就是首先用任务来驱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我还会结合自身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切身体会,设法让同学们明白,计算机技术是一门日新月异的技术,具备刻苦的钻研精神和超强的自学能力是迅速掌握计算机技能的基础和前提,力图改变学生被动地跟着老师学为主动地去求学。

  六、教学思路与过程简介

  1、课前准备工作

  课前,与学校生产实习部门联系,准备好AT、ATX机箱电源各一套及十字螺丝刀等工具。

  2、教学基本思路

  课堂教学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充分结合教务科最近号召实施的微笑进课堂活动,以此来实现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的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围绕任务去操作,引导学生边学边练,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圆满地完成本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任务。

  3、教学过程简述

  ☆首先以提出疑问如:“前面我们学习了计算机主机的各个功能部件,那么,要将这些部件组装起来,我们还缺少什么东西呢”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接下来播放多媒体课件中的一段精彩有趣的动画片断,通过卡通式的画面和生动有趣的解说语言让学生在愉快中迅速了解机箱电源在整套计算机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电源是整套计算机的动力源泉,负责将220V的交流电转换成计算机各部件专用的3V/5V/12V的直流电;机箱则是提供给主机各部件一个舒适的外壳,主要起固定、保护和防尘作用。

  ☆接下来,提出如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讨论,并就学生普遍感兴趣的知识点予以简评:

  1、如果没有机箱,计算机还能正常工作吗?

  (注:学生答“不能”,便反问其为什么?否则反问其既然没有机箱也可以运行,干嘛还要浪费钱去购买机箱?以此启发学生的思维空间。)

  2、如果要你去选购一套机箱电源,你会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注:此时若学生回答不是很完整或者有脱离题意的可能时,可从:价格、外观、实用性、坚固度、散热性能、防辐射能力,节能水平等方面予以引导)

  ☆然后,继续通过课件进一步解说机箱电源的种类,在学生对AT/ATX两种机箱电源有一个初步感性的认识的基础上,出示两套预先准备的AT/ATX机箱和电源,先让学生来辨认哪一套是ATX机箱电源,再当场示范用螺丝刀拆开其中的AT机箱及电源,边拆边讲解AT与ATX两种机箱电源的区别,然后,鼓励一位同学上台来将另一台ATX机箱也拆开来。

  ☆这个时候,我会装作无意地将已经拆开的'两套机箱及电源放在离开同学们视线范围的地方,如讲台下,然后宣布我们接下来玩一个游戏,将全班同学分成两个方阵,再有意挑选两位上课时我认为听课最不认真的同学为这两个方阵的代表分别上台来参加游戏,游戏的规则就是在拆开的机箱电源中挑选出一套出来并重新安装好。随着游戏的进行,课堂气氛达到本任务教学的高潮。

  在本教学任务结束前的十分钟,我会趁热打铁,在小结了机箱的种类以及AT/ATX两种机箱电源的区别后,转入介绍选购机箱电源时主要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回答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惑问题,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巩固和提升。最后,提出下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即,如何将主机各部件正确地安装到主机箱中,布置课堂作业,结束本次教学。

  本课是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多媒体演示教学的一次尝试,教师由学科专家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学习的主要资源和兴趣点不再是课本而是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学的侧重点在于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中始终注意协调学生与教师之间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的说课完了,多谢各位评委和老师能给我今天锻炼和学习的机会,这对我今后的工作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6

  一、教材简说

  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讲的是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课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先写了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后,通过调查研究,弄清这里贫穷的原因;随后重点写了西门豹是怎样巧妙破除迷信的;最后略写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学习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人物品质;二是使学生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是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难点是理解西门豹办法妙在哪里。

  二、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管理、田地、人烟稀少、老百姓、眼睁睁、旱灾、迎接、徒弟、扑腾、提心吊胆、渠道、灌溉、收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三、教学建议

  1.会认的字,可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淌”(后鼻音);会写的字,注意区别形近字,如“淹”与“掩”、“官”与“管”、“旱”与“早”,注意“淹、渠、灌、溉”中三点水在田字格的不同位置。

  2.理清课文思路,把握主要内容。西门豹治邺的事迹,表现在三个方面:调查→除害→开渠。如果按照故事情节发展变化,可分为:故事发生(邺地田园荒芜、人烟稀少)→故事发展(调查原因、掌握证据)→故事高潮(严办首犯、为民除害)→故事结局(兴修水利、改变面貌)。课文大量运用人物对话,展开情节,表现人物。因此,分析体会人物对话是理解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重要途径。课文的对话主要有如下特点:

  (1)以对话反映故事内容。西门豹初到邺地,看到土地荒废,民不聊生,于是进行调查。文章妙在没有细致描写西门豹怎样查看,怎样专访,怎样研究,只用他的“四问”与老大爷的“回答”来反映,省却了许多繁琐的叙述交代,显得干净利落,真实可信。

  (2)以对话表现人物机智。西门豹弄清了邺地田荒人少的原因后,说道“河伯还真灵啊”,表面上似乎相信,似乎赏识,实际上是欲擒故纵。“我也去送送新娘”,一语双关,他要借送新娘惩办首犯的计划已然成竹在胸,这样说只是防止过早泄露,避免打草惊蛇而已。如此话语,无不表现了人物的.机巧和智慧,这是对话的妙处。

  (3)以对话揭示矛盾斗争。到了送新娘的日子,西门豹借口新娘不漂亮,“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麻烦你去催一催”,他不直接戳穿坏人骗局,而是用既幽默又客气的话语,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惩治了邪恶,教育了百姓。

  3.通过大胆提问,以问题的探究来把握课文内容也是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几个能整合课文内容,思考价值比较大的问题共同讨论、探究。比如,你觉得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可明确以下几点:

  (1)从课文第一部分可看出西门豹是一个善于调查研究的人,他精心选择调查对象,问得也很巧。

  (2)从课文的主要部分可看出西门豹是一个有智慧、讲策略的人。当西门豹从老大爷那里了解到真实情况后,他并没有马上揭穿事情的真相,也没有立刻采取措施,反而说:“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这一番话,表面看来仿佛是西门豹对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一事表示赞同,而实际上西门豹此时早已识破巫婆、官绅愚弄百姓、骗取钱财的那一套,并且想好了将计就计、揭穿骗局的一整套方案。这足以说明西门豹智慧过人。如果有时间,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讲西门豹罢官的故事,增加对西门豹的了解。

  又比如,为什么西门豹知道巫婆和官绅的骗局,不直接把他们抓起来杀掉,而去参加河伯的婚礼呢?这个问题,是课文难点所在。因为当时老百姓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巫婆官绅的真面目,西门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广大百姓利用河伯娶媳妇的现场受到深刻的教育,从迷雾中觉悟起来。为以后兴修水利打下坚实基础。

  4.课后思考练习第二题,应在重点理解课文的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完成。这一部分生动地记叙了西门豹是怎样一步步地实施揭穿骗局、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的策略的。巧妙之一,安排周密。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这样一方面可以以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满意为由先救下姑娘。巧妙之二,不动声色。西门豹假装客气,以“麻烦”巫婆向河伯通报情况为借口,将巫婆投进漳河。巧妙之三,假戏真做。西门豹以巫婆久久不归、麻烦官绅头子催一催为借口,将官绅头子投进漳河;以巫婆和官绅很久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为借口,又要把官绅们扔下漳河;官绅们跪下磕头求饶,西门豹并没有立刻放过他们,而是说“再等一会儿”(这“一会儿”对官绅们的震慑可想而知);过了一会儿,西门豹才让官绅们起来,并让他们回去。(这时西门豹知道官绅们是彻底被制服了,达到了破除迷信,教育老百姓的目的。)巧妙之四,讲究策略,区别对待。在这一连串的过程中,西门豹胸有成竹、不露声色地实施了惩治恶人、教育百姓、破除迷信的预定计划,表现了他的过人的智慧和谋略。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惩治巫婆、官绅头子的办法很巧妙,但是不是唯一的办法。你还能想出其他的办法吗?这样,可以引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5.进行角色表演。课文第二部分故事性强,情节吸引人,适宜进行角色表演。

  表演要以熟读课文为基础,注意层次性。首先,基本上按照课文的描写表演。可以让学生先分小组练习表演,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其次,可以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为课文中没有描写语言的其他人物(官绅等)加上语言,再进行表演。表演时还要注意加上恰当的表情,适当准备一些道具。

  四、参考资料

  关于课文的故事 在《史记·滑稽列传》中有记载。司马迁作《史记》,在其中专门写了一章《滑稽列传》,记载齐国的淳于髡、楚国的优孟、秦国的优旃等人如何用“滑稽”批评君王,魏国的西门豹如何用“滑稽”战胜迷信,为民除害的故事。

  西门豹 战国时期魏国人。西门,复姓,名豹。魏文侯时任邺令。曾破除当地“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并开凿水渠十二条,引漳水灌溉,改良土壤,以发展农业生产。

  巫婆 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女人。

  官绅 指旧时地方上有权有势的人。

  西门豹罢官 西门豹初任邺地的县官时,为官清廉,终日勤勉,嫉恶如仇,刚正不阿,深得民心,不过他对魏文侯的左右亲信从不去巴结讨好,所以这伙人怀恨在心,便勾结起来,说了西门豹的许多坏话。年底,西门豹向魏文侯作述职报告后,政绩突出的他本应受嘉奖,却被收去了官印,魏文侯罢了他的官。

  西门豹心里明白自己被罢官的原因,便向魏文侯请求说:“过去的一年里,我缺乏做官的经验,现在我已经开窍了,请允许我再干一年,如治理不当,甘愿受死。”魏文侯答应了西门豹,又将官印给了他。

  西门豹回到任所后,开始疏于实事,而去极力巴结魏文侯的左右。又一年过去了,他照例去述职,虽然政绩比上年大为下降,可魏文侯却称赞有加,奖赏丰厚。这时,西门豹严肃地对魏文侯说:“去年我为您和百姓为官有政绩,您却收缴了我的官印。如今我因为注重亲近您的左右,所以印象好,您就对我大加礼遇,可实际功劳大不如过去。这种赏罚不明的官我不想再做下去了。”说完,西门豹把官印交给魏文侯便走。魏文侯醒悟过来,连忙对西门豹表示歉意说:“过去我对你不了解,有偏见。今天我对你加深了认识,希望你继续做官,为国效力。”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数学第十册p50

  2、教材分析:地位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了整数的四则计算,了解了自然数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约数和倍数的学习,为后面进一步学习质数、合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作好铺垫,也是以后学习约分、通分,分数的四则运算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能结合具体情景探索掌握整除的意义,理解约数和倍数的含义,学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分析,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判断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4、重点:理解整除、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难点:理解整除的意义。

  关键:通过分析、讨论,得出整除的特征。相互依存的理解。

  二、说教法

  1、通过直观分析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整除的意义,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参与学习过程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口、动脑,以及采用判断、游戏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的学习不成为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分析、讨论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目的地观察、思考、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的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揭示课题与学习目标

  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约数和倍数的意义”,通过学习要求大家做到:①掌握整除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理解约数和倍数的意义。②学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约数或倍数。

  [开门见山将具体清晰的学习目标,呈现给学生,发挥目标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从而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二)复习铺垫:

  复习自然数、整数。同学们已经知道什么是自然数,你能举例子吗?它的单位是什么?

  [数的整除的生长点是在整数的基础上,所以学生必须理清数的概念。]

  (三)学习新知

  A、初步感知整除

  1、口算(小黑板出示)15÷5=1。5÷5=24÷4=3。6÷0。9=

  16÷3=80÷20=6÷5=23÷7=

  [将课本中的题组适作改变,为紧接着的概括整除概念提供更丰富的感性

  材料。]

  2、学习整除的意义

  ①学生分组自由讨论,汇报各组的分组依据,引导得出:按商的情况:除尽、除不尽可以分成两组。

  15÷5=31。5÷5=0。316÷3=5……180÷20=4

  24÷4=63。6÷0。9=423÷7=3……26÷5=1。2

  ②学生继续自由讨论,对第一组除尽进行分组,汇报分组依据,引导得出:a。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b。被除数、除数、商不都是整数。

  [学生自由发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起到了促进作用。]

  ③观察第一组,说说第一组的特点,得出:a。没有余数;b。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例如:15÷5=3我们就说“15能被5整除”。那么:24÷4=680÷20=4可以怎么说呢?学生试说。

  [让学生模仿举例,并练习叙述这种关系,为抽象概括整除的意义做好铺垫。]

  B、深入学习整除的意义。

  如果用字母a表示这样的被除数,字母b表示这样的除数,那么想一想,整数a除以整数b,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可以说“a能被b整除”。

  看书P28的内容,再齐读整除的意义。

  [借助字母a、b启发学生抽象概括出整除的意义,使学生的概念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对照教材,使概念更具科学性。]

  C、练习(幻灯出示)

  下面哪些除法算式可以说被除数能被除数整除?为什么?

  32÷8=410÷30=0。335÷0。7=5051÷17=3

  20÷9=2……24。8÷1。2=44。2÷6=0。760÷5=12

  学生回答后,提问:哪些除法算式的被除数能被除数除尽?整除与除尽有什么关系?

  [在这里通过练习,使概念在思维中具体化,也自然地完成了整除和除尽的关系。]

  ②下面的每一组的第一个数能不能被第二个数整除?为什么?

  28和7100和20xx和1015和1

  [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进行分析、判断练习,使学生对整除的概念逐步达到“掌握”的层次。上面教学过程的展现,主要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概念,训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思维能力。]

  3、学习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前面我们讲了什么叫整除,那么什么叫约数和倍数呢?

  ①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那么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学生试说黑板上的整除式子。

  ②辨析:能不能说15是倍数,5是约数,为什么?得出: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讲。

  ③指出:在这一单元里我们所说的约数和倍数一般指除0外的自然数。

  ④看书P29质疑

  [学生掌握了整除的概念,对于约数和倍数的理解是水到渠成,所以在这里也不多费周折。而是直接出示了约数和倍数,讨论约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不着痕迹地完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渗透。]

  (四)巩固练习

  1、课本P30第3、4题。

  2、下面的说法,对吗?

  3、说说下面的数中()是()的约数,()是()的倍数。

  [加深练习的难度,巩固所学知识,又为后面的公约数、公倍数的学习奠定基础]

  4、游戏,学号符合要求的的起立。

  [临近下课,学生易于疲劳,注意力也易涣散,安排此游戏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五)课堂作业P16

说课稿 篇8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马的世界》,内容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是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阶段目标中将“综合性学习”单列,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和一大亮点。综合性学习目的是为了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下面,我从教学理念、目标;教学内容、过程;教法、学法;教学评价四方面阐释我的教学活动设计。

  说教学理念、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要求具有学习内容丰富性、学习方法多样性、学习过程实践性、学习领域开放性、学习目标综合性和多向性的特点。综合性学习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积极合作,乐于探究,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语文、用语文、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突出了语文学科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强调学习语文,也在学习其他学科;学习其他学科,也在学习语文。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与本单元的阅读教学内容是互相联系的。本单元要求学生在理解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根据以上要求,我制定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积累一定数量有关马的成语和俗语。2.了解有关马的故事、音乐、绘画等常识。3.通过“马的世界”的探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论辩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生搜集有关马的资料活动的开展,学习从事一般课题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研究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课题研究的能力。2.敢于针对有关马的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资料,共享学习资源。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了解有关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进一步认识马与人类的亲密关系,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2.从马的精神价值领域体会马带给人类的精神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研究问题的意识。

  难点:从人与马的关系中去体验马的精神价值。

  我试图利用这次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给学生以后研究问题和发展语文能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任何探讨和研究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因此在这次活动中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识马

  学生对于马或许早已了解,但是学生的了解难免不会全面。所以这一环节就通过 1.学生先说说自己了解的马。2.教师利用多媒体和朗读介绍展示马。3.学生再说说现在自己了解了多少马的知识。三个步骤力求学生对马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这也是研究马的基础。

  二、说马

  这一环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搜集的资料,提炼了四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1.关于马的成语和俗语。2.关于马的故事。3.关于马的歌曲和绘画。4.关于马的其他话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课前的准备和自己的兴趣自主的选择任何一个话题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出代表来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这就体现了综合性学习要求具有学习内容丰富性、学习方法多样性、学习过程实践性、学习领域开放性、学习目标综合性和多向性的特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议马

  秦始皇统一六国,马之功居其半,兵马俑可为一证;唐太宗连年征伐,所驱策者六骏,贞观之治,六骏有其功。到了当今时代,天上有飞机,地上有火车、汽车,农田有拖拉机、收割机。现代战争中,各种武器也都用最坚硬的钢铁和最先进的电子技术来装备。马已经不可避免地从交通线、从战场上“退役”了。这必然会引发学生的思考:1.马的前途和命运会怎样?马会走向灭绝吗?2.马的价值思考:现在说来,马的精神价值和实用价值哪个大一些?

  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只是一个载体,怎样让学生通过这个载体的学习来引发他们从事一般课题研究的方法,培养他们从多角度研究问题的意识,提高他们课题研究的能力呢?在课堂拓展延伸活动中可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谈谈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自己学到了哪些研究问题的方法?以此来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并激发学生主动积极探索的精神。

  说活动内容、过程

  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生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图书等媒体搜集有关马的成语、俗语、故事、音乐、绘画等资料。有选择性的将资料予以分类,确定自己喜欢的话题。(时间为二周;具体操作略)

  第二阶段:课堂展示活动。(一课时)

  教学过程

  马的世界

  一、 导入活动

  1.谈话导入。由学生属马说起,教师祝学生:“在学习上:一马当先、马不停蹄、快马加鞭、天马行空、马到成功。”(意图:教师用带有“马”字的成语与学生进行交流,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教学。)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马的世界》。在“马的世界”里:打开记忆的闸门;奔涌千年的情感;洋溢起马的知识、马的历史、马的艺术、马的文学、与马共舞。(用CAI 出示课题:马的世界)

  二、识马

  1.师生交流各自心中对“马”的初步认识。(意图: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课前学习成果的初步汇报。)

  2.播放CAI课件,学生看画面,听老师朗读马的相关知识并回答有关问题。(意图:倾听习惯的培养;提炼信息能力的培养。)

  三、说马

  依据学生对“马”的资料收集情况,尊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爱好,以小组为单位由四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马”。交流、展示、合作学习,资源和成果共享。(教师巡视学生小组活动,相机指导。)(意图: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书写能力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互相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议马

  1.马的未来命运会怎样。(意图: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鼓励学生之间有意义的论辩。)

  2.马的价值思考。(意图:提高人文素养。进一步认识马与人类的亲密关系,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从马的精神价值领域体会马带给人类的精神体验。)

  五、延伸性学习

  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难度不一的延伸性课后作业,由学生依据自己能力有选择的完成。(意图:体现语文课堂评价的多元性;让学生依自己所长进行作业;加深语文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综合。)

  六、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识马、看马、听马、说马、议马、评马。在马的世界里遨游,我们与马结下了深情厚意,我们与马情深深、意浓浓。

  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多多留心、细心观察,处处留心皆学问。去开创自己的天空吧。

  说教法、学法

  综合性学习要求具有学习内容丰富性、学习方法多样性、学习过程实践性、学习领域开放性、学习目标综合性和多向性的特点。综合性学习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积极合作,乐于探究,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语文、用语文、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总体发展、课本知识与生活体验的紧密联系。

  所以,我把本次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教法制定为:辅助、引导、点拨、拓展。

  学法制定为: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在活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相评价、互相激励、共同提高

  说教学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评价手段不是量化评价;评价目的不是甄别和选拔;评价方式不是单一的教师评价,还应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评价的着眼点不是学习结果而是学习的过程;强调的不单是学会,还要会学。所以,本次活动的评价设计主要考虑了以下方面:

  1.学生是否积极的通过课外阅读和搜集资料来探究问题?

  2.学生是否主动的发现问题?

  3.学生是否根据占有的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

  4.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能力如何?

  5.学生运用语文能力如何?

  在活动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应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关心和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学生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互相激励、共同提高。

【说课稿】相关文章:

《雷雨》说课稿11-19

诗歌说课稿11-20

丰碑说课稿11-24

《赵州桥》说课稿11-24

《登高》说课稿11-25

《称赞》说课稿11-26

《浮力》说课稿11-26

《祝福》说课稿11-27

《变脸》说课稿11-27

养花说课稿11-27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