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1
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部编本第一册识字单元的第一课《天地人》,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和学法以及说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我先说一说教材。本课是识字单元的开篇,以国画为背景,展现了6个汉字,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第一组的3个字向我们呈现了画面中3个主要的事物“天、地、人”。“天”覆盖万物,“地”负载万物,天地之间以“人”为贵,第二组生字“你我他”是生活中常用的3个人称代词,不仅反映中华文化对人的重视,还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这六个生字是生活中常用的汉字,要紧密联系生活来学习。本课的识字量本身不大,难度也不大,我们讲得可深可浅,可多可少,让孩子在整个意境中认一些汉字,去粗浅地认识人与自然。当然,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觉得有意思,让他们觉得每天都在接触新的东西,新的形式。
基于这样的背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读出6个字
3、能联系生活实际,简单运用六个生字
其中,我把认识6个生字定为本课教学内容的重点,把能联系生活实际,简单运用六个生字作为本课教学内容的难点。
接着,我来说一说教法和学法。为了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十分关键。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游戏激趣法、图文结合,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则通过游戏,联系生活实际,小组合作等方法学习6个生字。
最后,我再来说一说教学过程,这也是我今天说课的重点。这个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趣导入,认识“天地人”
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相反动作对对碰”,比如,老师说举起右手,学生就举起左手,做相反的动作,激起学生的兴趣后,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比如,老师说左,学生说右,由此引出课题《天地人》。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进其心灵的,因为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进学习目标,达到“课开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欣赏童谣,认识“你我他”
1、播放童谣视频《你我他》,将视频定格在最后一句话“你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一家,什么都不怕。”
2、学生尝试朗读这个句子,回忆刚才看过的视频,说说“你”指谁?“我”指谁?“他”指谁?
3、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交流“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然后,学生小组内交流表达。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以童谣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观察体验中体会“你我他”的基本意思,然后进行互动交流,在实际的情境中再一次感受三个人称代词的不同含义。
(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
1、学生观察生字卡片上的6个生字,充分认读,如果读错了,可以请其他学生当小老师教读生字。
2、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
3、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
(1)联想识字,比如“大”字多一横就是“天”,“夫”字不出头也是“天”。
(2)组词识字
(3)“加一加”的方法识字。比如“地”字,左边是“土”,
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地”
低年级识字教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复现,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抓好多种形式复现和认字显得尤为重要。
利用玩生字卡片识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时间充裕,全体参与,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识字能力。
(四)游戏巩固,课堂总结
课件出示打地鼠游戏,学生打地鼠,打到哪个字,就用那个字组词并说一句话。在游戏中巩固6个生字,并借助游戏进一步应用生字组词、造句,是对识记生字情况的进一步检验,更是深入理解字义,运用生字的重要环节。
一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2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写的是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马光却没有慌,他急中生智,举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小朋友。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学习,启发学生遇事不慌,沉着勇敢,并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别人想的是赶紧离开缸,而司马光想的是缸里的水离开人。
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给第二课时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二、说目标
1、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2、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教材中司马光砸缸救人本身就是一个创造,为了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主体得到发展,结尾处设计了发散思维的训练。
教学重点及难点:让学生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聪明勇敢的孩子是教学的重点。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采用看图法、质疑法、讨论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体现以学生为主的人文情怀。
2、学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质疑为主线,运用讨论反馈法,引导学生质疑——讨论以及反馈解疑——想象,培养学生在求异中求佳的思维方法。
四、说教学。
1、从课件中质疑。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课件的出示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进入课堂情景。
(1)从课件中你都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看到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哗哗地流出来,一个孩子正往外爬,图中间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个孩子,其他人瞪大眼睛张大嘴巴,一脸惊慌的样子。
(2)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近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
2是谁救的他,他是怎样救的?
一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3
一、说教材
这是苏教版语文第一册课文中第二个识字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片用“词串”形式识字的课文,围绕儿童在野外采集昆虫标本的内容,将一组词语组成韵语。课文配有图画,在图文对照中识字、诵读,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本课的训练重点是识字和写字。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是第二次接触识字课文了,学生已经对识字课文的学习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了,所以在教学时,可以先给学生复习上一单元识字的方法,让学生根据以前的方法来学习这一单元识字的内容,以巩固识字的方法,注意在讲解昆虫名称时,要结合插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把词语跟它所表示的昆虫形象联系起来。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学习本课的6个生字,如“天”、“蚂”、“田”等,二类字如:“集”、“昆”、“野”只识不写。
2. 过程和方法:通过组内合作、小组赛读等形式反复诵读课文,体会韵文的特点,以训练语感,产生审美体验。并通过观察图画让学生认识蝴蝶等昆虫和野外的景物以及这些词语。
3. 情感和态度:让学生在观察图画之后,了解野外采集昆虫标本的情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说重难点
(1)认识生字,练习写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田字格的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四、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一年级孩子刚接触课文需要培养语感、识字量不大的特点,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是:
(1)诵读涵泳法:通过反复诵读,熟读精思,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在诵读过程中自己生成对文本的理解,获得深层次的学习快感。
(2)谈话法:通过师生对话,唤起学生注意,活跃孩子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求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五、说学法
(1)观察法:通过观察ppt上的图片,认识小昆虫,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2)讨论法:孩子们积极参与,发表看法,交流预习成果,分享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大自然呀可是个大宝库,你想到这个大宝库里去寻宝吗?
新课标要求低年段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创造一个这样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谈话导入有利于缓解孩子们的紧张感,迅速融入到课堂中来。
(二)、新授:
1、初读。(自由读词串,不认识的可以借助拼音读,读好把书合上。)
新课标要求一年级的孩子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①词串中这些带有翘舌音的词,你读准了吗?(观察、昆虫、蟋蟀)(小老师带读)
②平舌音呢?(采集、花丛)
③这些带有鼻音、边音的词语,谁也能准?(天牛、树林、螳螂)
④后鼻音(蜻蜓)
⑤整体认读音节(蚂蚁),两个字都是第三声时,第一个字读第二声。
在这里先帮孩子们扫清字词障碍,为进一步朗读课文打下基础。
过渡:难读的词的字音小朋友们都读准了,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全文,开火车读。
(小朋友们读得真不错,声音响亮,我们来为自己鼓掌。)
用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孩子们朗读,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过渡:老师觉得小朋友们第三第四行读得特别好听,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3、4两行,指名读。
注意读的时候词跟词之间要稍微停顿一下,行与行之间也要停顿。
4、交流昆虫词语。
你读了这些词语之后,有没有哪些词语是你知道的,哪些又是你不知道的?知道的你可以讲出来跟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让其他不知道的小朋友也知道;不知道的你也可以讲出来,说不定别人知道,你就可以获得新知识了。
①螳螂:也叫刀郎。三角形的头,镰刀一样的手臂
②蚂蚁:下雨的时候蚂蚁会搬家,他们可团结啦。
③蟋蟀:也叫蛐蛐儿。是个歌唱家,声音不是用嘴巴发出来的,而是通过翅膀的摩擦产生的。
④蝴蝶:五彩缤纷的蝴蝶在半空中翩翩起舞,可美啦,你能美美地读一读这个词吗?
⑤天牛:你能用我们学过的字来记住“天牛”这两个字吗?(天—大、天—二、牛—午)
在田字格中范写。
⑥蜻蜓:是益虫,能消灭蚊子,我们应当保护它,不要捕捉。
这里是提前布置给孩子回家搜集资料,在课堂中交流。新课标要求一年级的孩子能够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过渡:了解了这些昆虫,再来请小朋友读一读,谁来?
5、有感情朗读昆虫词语(指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6、昆虫
这6个大自然中的小精灵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藏在我们的词串中,它是“昆虫”。
出示词卡:昆虫,读词
7、发现虫字旁
昆虫词语:你能观察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吗?
8、教学虫的书写
①出示“虫”字、图片、变体
结合字理学习生字能够帮助孩子了解汉字的.演变,从而理解汉字,加深印象。
②提示一提
③学习笔顺(虫怎么写?虫这样写:一笔……)
④讲解要点:虫字写的时候得注意三要(口要扁、竖要直、点要长)
⑤拿出习字册,描一个,仿一个,写一个。(写好抱背坐正,点评)
过渡:你们喜欢昆虫吗,有一群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喜欢昆虫,他们到大自然中观察和采集昆虫。
9、出示,哪幅图是观察,哪副是采集?
①教学观察:他们在是怎么观察的?ppt圈放大镜,读一读。
另一幅图画的就是小朋友采集昆虫的情景了。
②学习采集:他们在是怎么采集的?ppt圈放大镜,读一读
通过“提问——回答”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自己归纳,老师总结,既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也能够加深孩子们对词语的理解。
③小朋友们,你觉得图上的小朋友观察、采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怎么知道的?(面部表情:很开心)
出示,指导朗读这一行。
10、地点
①可以去哪些地方观察、采集昆虫的呢? ppt出示词串,找一找,汇报。
②出示图片,一一介绍田野、树林、花丛,读词。
田野:①四幅图,读词语
②田字格中的田(一竖顶天又立地,一横不能靠两边)
③农田、稻田、水田、梯田
根据一年级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有意注意时间较短的特点,用一些形象美丽的图片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提高学习效率。
树林:一棵是树,许多棵就是树林
花丛:四幅图,读词语
11、指读全部
同学们,当你躺在碧绿的草地上,当你走进郁郁葱葱的树林中,当你置身于五颜六色的花丛中,你的心情想来一定很舒心惬意吧,哪个小朋友来读一读,让其他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听听你的开心,你的兴奋。
凭借情境,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引导学生体验文中的情景与作者的情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自主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就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体现了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12、引读,齐读
刚才我们准备去大自然里——引读第一行,我们来到了——引读第二行,看到了——引读三、四行,喜不喜欢这篇词串呀?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谁想来读一读?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谈话过程中要依赖形象思维来组织语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观察生动漂亮的图片,激发学生说的情感,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体验,产生说的欲望,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就能点燃他们创新的火花。
13、教写蚂蚁
最后,我们还要来学写一种小昆虫的名字呢,就是小蚂蚁,出示:蚂蚁
①教学偏旁,左右结构
②记住字形,分清两个字: 马 木马、马车
义 曰仁义,礼智信
③学习笔顺图,按照笔顺图里的笔画顺序,描红这两个字。
④讲解书写要点:
蚂:虫子右边缩一缩,右边马背有点驼。
蚁:一撇伸到虫脚下,雨点落进小嘴巴。
学生临帖书写。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写字教学,教育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要求每节课都给孩子们留下10分钟写字。在这里我强调了孩子们的书写习惯,主要关注“三个一”,把“端端庄正写字”和“认认真真做人”联系起来。
一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4
一、说教材
《小小的船》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文中写了—个孩子把新月看作小船,联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蓝天中航行,驶过星群,看望星星,表现孩子喜悦的心情。这首儿童诗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小语大纲》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听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二课时,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中“蓝蓝、闪闪、弯弯”等词的意思,运用“我看见……”的句式说话。
2.技能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趣。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二、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的现象。
三、说教法
从本课儿童诗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
四、说教具准备
板画一张《晴朗的夜空》,圆月和新月图各一,绘画纸(学生每人一张),幻灯片,录音磁带。
五、说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进行生字教学。
下面就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主要设置四个环节。
1.复习检查。
通过检查生字词的掌握以及课文个别朗读的情况,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2.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众所周知,教师通过图画、音乐和文学语言描述,再现教材的情境,就会给学生以强烈的真实感,较快地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情境法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在情境教学中学生既观察、感受又思维、表达,使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为充分挖掘大脑潜力创造了条件。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安排以下几个步骤:
(1)图画展示,创设情景。
(教师出示图画并用语言描述)小朋友,看这晴朗的夜晚,闪烁的星星,要是月亮挂在蓝天上,那该多美呀!(教师出示圆月),有时候月亮是这样的(出示新月并粘上)。有时候月亮又是这样的。教师趁机提问:
a.这是什么样儿的月亮?诗人把它说成什么?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b.课文中小朋友看弯弯的月亮为什么觉得像小船?[
c.你看着这弯弯的月儿,想不想上去呢?
由浅入深的提问,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激发学生飞上月球的愿望,体会诗的意境。
(2)综合运用图画、语言、幻灯、音乐再创情境。
(教师描述)如果现在是夜晚,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抬头看天空,蓝天上有星星,有月亮。这弯弯的月亮,它多像一艘小船呀2(放音乐)现在人听着音乐轻轻摆,慢慢地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着,想着,你是不是坐在月亮上了?是不是飞上蓝天了?(此时学生会情不自禁说自己已经飞上蓝天,已经坐在月亮上了。)
当学生睁开眼睛,(师打开投影,放上幻灯片,左右移动幻灯片并描述)哈,小朋友现在我们已经飞上天了,已经坐在小船里了,让我们在月亮上愉快地唱起《小小的船》(师放64、小的船)),伴随着歌声的响起,学生就会进入美妙的境界。
教师随即出示句式:我看见( )。引导学生说出:宇宙飞船上天,航天飞机登上月球等。接着再用“蓝蓝的天”进行说话训练。例如蓝蓝的天上有什么?我在蓝蓝的天上干什么?不难看出,在理解重点句子时,根据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往往为此而兴奋不已,学生情绪为之高涨,进入一个高潮。此举极大地丰富了课文内容,学生的.学就乐在其中,悟也在其中。
3.朗读训练。
—年级学生的朗读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朗读训练的第一步就是教师的范读,即范读指导。
接着进行引读激情。在这里引读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采用逻辑引读。
(1)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2)小小的船儿怎么样?
(3)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什么?
针对小朋友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赛读夺星”这一小环节,使教学再进入一个小高潮。
比赛的规则是:感情朗读要把闭着眼睛的小朋友仿佛带上蓝天。再通过个别、小组、大组赛读,激发参与的积极性,满足求胜欲望。
此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即兴演读。演读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方法,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演读使学生通过理解课文的文字符号,借助教材的直观在大脑中建立鲜明的表像联系,而且实现表像的外化,那就是把头脑中的表像运用外显的形体动作和语调音色表达出来。
在这较复杂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从而引起共鸣。这样学生就不只围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也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具体做法是:
a.自由演读b.个别演读c.全体演读
自由演读,按学生的个性差异,内化的程度不一而进行。
在自由演读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联想,运用外显的,自身喜欢、掌握的形体动作,来更好地表现并体会到诗的意境。
在自由演读的基础上,再请个别学生上台演读,通过评比,感情是否投入,动作是否和谐,从而让其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较深的印象。最后全班学生一起模仿演读较优秀的学生,边读边演,这时学生会置身于那诗的情境之中,其中在全体演读时,教师也可以成为其中一分子。
4.创作想像画
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着眼,从发展学生扩散性思维出发,采用此环节。
作画内容是二十年后,我在太空旅游。
六、要求:
把自己想到的用画描绘出来。
作画时,教师可用上音乐喧染气氛,此时学生会进入未来世界,幻想着遨游蓝天的情景,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二十一世纪的太空美景。
我想在上课时,如果能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那么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必定会水到渠成。
一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5
一、说教材
《大小多少》是部编版的一篇识字课文,由于教材倡导“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识字教学理念,所以在教学设计上先让学生看图说、看图找本课生字,使所认的字得到巩固;接着充分挖掘教材,根据教材插图中的事物与所学内容紧密融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看图说话,培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理解“大”、“小”、“多”、“少”的含义。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并掌握笔顺;学会偏旁“犭、鸟”。
3、在观察比较、诵读中感知反义词,感受汉字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并掌握笔顺;学会偏旁“犭、鸟”。教学难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并掌握笔顺;学会偏旁“犭、鸟”;
2.理解“大”、“小”、“多”、“少”的含义。
三、说课前准备
1.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熟读课文,预习生字。(学生)
课时安排1课时。
四、说教学过程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激趣:小朋友们,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星星妹妹也来凑热闹了。老师听说你们在上学前就认识了许多汉字,现在老师就考考你们,看看这几个汉字,你们会不会读。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这颗星星就送给你了。
2.随着学生认读,把带有动物或水果图片的生字归类贴在黑板上。(如黄牛、小猫、鸭子、小鸟;苹果、大枣、杏子、桃等)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学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生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设计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也为下面集中识字做好了铺垫。
结合图画、韵文,学习生字(一)学习韵文,识记“大”“小”。
1.过渡: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这些字都能读出来。现在请你们再读读这两组字,看看有什么发现。(板书:上、下;多、少)(学生通过观察进行汇报)
预设:它们都是反义词。
2.同学们,这是重大发现。现在老师带着大家到田野中看一看。(出示田园风光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美丽的田野中谁和谁是好朋友吗?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黄牛和猫、鸭子和鸟、苹果和大枣、杏子和桃。)
3.学习韵文。
引言:它们谁大?谁小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小韵文吧!
(1)老师范读,同学认真听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3)这个小韵文里第一、三小节藏着一对反义词,谁找到了?(出示“大”“小”的字卡)
(4)黄牛和猫比,谁大?谁小?(学生比较后汇报)
(5)苹果和枣比呢?(学生比较后汇报)
4.用“大”“小”练习说一句话。如:爸爸的手大,我的手小。飞机大,汽车小。
5.指导朗读。把“大”“小”两个生字宝宝送回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二)学习“多”“少”。
1.(多媒体展示第二组图)请同学们观察第二组图,从图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呢?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发现了什么。
如:左边的鸭子多,右边的鸟少。左边杏子多,右边桃少。
2.引学: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多”“少”这两个字?(加一加、记笔画等)
3.用“多”“少”练习说一句话。如:我的铅笔多,他的铅笔少。这边的蘑菇多,那边的蘑菇少。
4.像这样的反义词你还知道哪些?(黑—白、里—外、上—下、左—右)(生汇报拓展)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教学生字时,把小韵文与反义词结合,借助带图的生字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反义词的特点,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同时,拓展更多的反义词,让学生去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
游戏形式,巩固识字
反义词对对碰。
师:我们做个“说反义词”的游戏吧!
师:我说大。
生:我说小。
师:我说多。
生:我说少。
师:我说上。
生:我说下。
师:我说里。
生:我说外。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形式,教学中设计了“对对碰”的游戏,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指导书写,掌握字形
1.过渡:同学们对反义词掌握得这么好,相信字也写得非常漂亮、工整。
2.复习田字格的位置名称。(课件出示田字格)齐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3.学生根据儿歌找到田字格每一个小格的位置,教师巡视指导。
4.出示会写的字,指导书写:小、少、牛、果、鸟。
(1)少:
①复习笔画“丿”,教师写,学生书空。
撇:露锋起笔,稍停后即向左下出撇,略有弧度,中间部位不宜细,收笔渐提,慢出。
②书写“少”的笔顺。 《大小多少》优秀教学设计
③示范书写,讲清楚每一笔的'位置。
④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要端正。 ⑤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2)小:复习笔画“竖钩”“点”。
竖钩:
①中锋下行;
②提笔;
③自右向左圆转;
④顿笔;
⑤逐渐提笔向左上平出锋。
点:向右下行笔,由轻到重,到结尾微微顿笔,逆向收笔。
(3)牛、果:竖在竖中线上。
(4)鸟:学习新笔画——“竖折折钩”。
设计意图:学生认识一下田字格各个部分的名称,可以帮助他们今后写字时更好地掌握汉字间架结构,明确每笔起始、结束位置,为今后规范书写奠定基础。而教师的范写,又可以直观、清晰地再现每个笔画行进过程及先后顺序,对于刚刚学写汉字的学生来说,大大降低了写字的难度。
五、说教学反思
以学生喜欢的摘星星游戏活动引入,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的布置,学习内容的出现,由“字——词——句——拓展造句”,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对学生的要求一步一步提升,使学生的学习情绪时时高涨,学习效率时时增高,且学得轻松愉快。
竖钩:
①中锋下行;
②提笔;
③自右向左圆转;
④顿笔;
⑤逐渐提笔向左上平出锋。
点:向右下行笔,由轻到重,到结尾微微顿笔,逆向收笔。
(3)牛、果:竖在竖中线上。
(4)鸟:学习新笔画——“竖折折钩”。
设计意图:学生认识一下田字格各个部分的名称,可以帮助他们今后写字时更好地掌握汉字间架结构,明确每笔起始、结束位置,为今后规范书写奠定基础。而教师的范写,又可以直观、清晰地再现每个笔画行进过程及先后顺序,对于刚刚学写汉字的学生来说,大大降低了写字的难度。
五、说教学反思
以学生喜欢的摘星星游戏活动引入,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的布置,学习内容的出现,由“字——词——句——拓展造句”,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对学生的要求一步一步提升,使学生的学习情绪时时高涨,学习效率时时增高,且学得轻松愉快。
一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在熟读课文中认识汉字,并引导孩子发现构字规律,认识“笔尖、鲜花”等8个词语,会写本课生字“力、手、水”。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识字效率。
(2)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理解、感悟汉字,掌握朗读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悟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主动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力、水、手”三个字。
教学难点
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初步的认字能力。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过程:
一、形象揭题,趣味识字
1、出示“一轮红日图”。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这幅图吗?板书:日。红日高照,光芒四射,非常明亮。
2、出示“一弯月牙图”。这幅图又用什么字来概括呢?板书:月。
3、“日”和“月”和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字。板书:明。齐读题目。
4、大家观察这个题目,你发现了什么?像这样的字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这些新朋友。
二、学习生字
出示:
明、鲜、尘、尖、灭、男、休、看、林、森、众
1、你们仔细看看,有谁认识这些汉字?说说是怎么认识它的?曾在哪儿见过它?读读看,读对了同学们就跟着小老师读一读。
2、同学们再仔细瞧瞧,看谁能发现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举手说说。然后把它们分成三类:左右结构:明、鲜、休、林;上下结构:尘、尖、灭、男、看;品字形:森、众)
3、是呀,这些汉字有的是由两个不同的字组成的,有的是由三个相同的字组成的,有位小朋友也像你们一样能干,他也发现了这些规律,而且还把他的发现编成了一篇小韵文,让我们来读读,说不定,待会儿我们也能像他一样编一篇小韵文了。
三、熟读课文,语境识字
1、自由拼读课文,并把这些汉字在课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2、同桌互读课文、教师引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比比谁读得好。
4、比赛读。自选一节最喜欢的反复读,然后分组读课文、分男女生读、指名读、开小火车读。
5、读着读着,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每一小节有一句话,有两行,第一、二两节与第三节不一样,是把一个字拆开来变成两个字,第三节是把几个相同的字组成新的汉字。)
6、出示:明、鲜、尘、尖、灭、男、休、看、林、森、从、众,让小朋友独立猜猜并相互说说这些汉字的意思。
7、汇报学习情况。
(1)明:明亮的意思。日和月都很亮。
(2)鲜:“鱼”和“羊”的味道都很鲜美。
(3)尘:土少就叫尘,灰尘。
(4)尖:(用铅笔演示)上面小,下面大,就尖了。
(5)灭:用盖儿一盖,火就灭了。
(6)男:田里出力干活儿的主要劳动力是男人。
(7)休:人靠着树干什么呀,休息。
(8)看:(动作演示)手掩目是“看”。
(9)林:树木多了,就成山林了。
(10)森:树木多了,就成林了,再多一点就是森林了。
(11)从:一人在前,一人在后跟随,叫跟从。
(12)众:上面看,一个人,下面看,两个人,仔细看,很多人。人多了,就成“众”了,众多、大众。
四、诵读韵文,巩固识字。
1、自己出声读韵文。
2、用对口令的方式,巩固识字。
五、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生举手说说。
第二课时
目标:
1、开展实践活动,扩大识字。
2、指导书写。
过程:
一、复习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读课后词语。
(1)自由读读“我会读”中的词语。
(2)指名读词语。
(3)找朋友。(老师报词语,学生在词语上标序号,然后校对。)
4、读读想想。
(1)自由读读“读读想想”中的内容。
(2)跟老师读。
(3)指名说说还从哪儿看到过像今天所学的汉字一样,也是由两个不相同的汉字拼成的新字,或者是由三个相同的汉字拼成的新字。(说到品字形的字时,可以从学生的姓名中迁移开去,给学生提供认识更多的认识汉字的机会,例:石头很多就是磊,水很多就是淼等等。)
二、自创儿歌。
1、根据课文形式,自创儿歌,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2、交流。
三、指导书写
力:先写横折钩,再写撇。
手:注意第一笔是撇,要写得平,第三笔在横中线上,要写得长,第四笔在竖中线上。
水:第一笔竖钩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撇压横中线出笔,第三笔写至中心点,最后一笔捺收笔在撇的平行线上。
四、课外拓展。
课外利用多种渠道去认识汉字,把自己的发现编成儿歌。
《日月明》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第一册“识字(二)”第四课《日月明》,鉴于《日月明》是一篇识字韵文,它通过韵文的形式提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本单元之前的象形识字课显然已作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对日、月、火、竹等会意字的组成部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几个句意的理解完全可以通过会意字的特点进行分析,因此,识字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字音以及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上。本课出示了12个会意字,并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的韵文形式介绍了这几个字的构字规律。《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和朗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认了以下几个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明、鲜、尘、尖、灭、力、男、休、手、林、森、从、众”13个生字,会写“力、手、水”3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由读、对读、等多种形式反复读,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会意字的构成规律,知道他们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汉字组成的,而它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如很小的泥土就是灰尘的尘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祖先造字的智慧,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为达成这些目标,我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因为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但是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并不是完全地放任学生去自由活动,而是在教师有序指导下的自主探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从四方面着手让学生进行探究:
一、字形上的探究
直接出示要认的会意字,因为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所以对于这些字学生很快就读出并读准了他们的字音,然后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仔细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快就说出了明是由日和月组成的,鲜是由鱼和羊组成的,而日、月、鱼、羊则都是我们学过的象形字,通过反复的认读,学生很快就说出了日月明、鱼羊鲜等这些朗朗上口的韵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了通过自己的努力,每个小朋友都能掌握识字规律。也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二、结构上的探究
让学生看看明、鲜、男、森等生字同样是由独体字拼成的,他们拼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结构分类,让学生自己到黑板上去认一认,分一分,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又是品字结构。使生字反复再现,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字形。同时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三、笔画上的探究
让学生探究发现独体字是不是简单的相拼,学生很快就发现了一些部首的变化,比如人木休的休,左边人的捺变成了竖,小土尘尘上面的小,竖钩变成了竖等,再一次让学生体会了构字规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编出来的韵文儿歌读读黑板上出示的生字。
三、字义上的探究
新的课程观指出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杜威也主张“在做中学”,因此为了更好得让学生理解字义,我让一高一矮两个学生上来,高的当树,矮的坐在树旁边,学生很快就说出了这是休,这样既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会意字,有让学生知道了休这个字的意思,就是休息的意思,又比如我在黑板上画冒着热气的鱼和羊肉串,让学生体会鲜的意思,还可以让学生拿出铅笔来观察,学生很快就说出了铅笔头尖尾粗的特点,这样就很容易得理解了小大尖。然后我又出示了一些本课没有出现的意会字,如采、苗等,让学生说说字义,通过讨论解决的方法,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识字、理解字义活动中,在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学习方法提高自学的能力。
四、拓展上的探究
本课课后练习中安排了一项“读读想想”,目的是进一步扩展学生对会意字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结合这项练习,我组织学生围绕“有趣的汉字”这一主题开展实践活动。首先,我先引导学生完成“读读想想”的练习,仿照课文将这四组字念成一段小韵文不正歪、日光晃、三口品、三日晶。然后,引导学生自由组合,与好朋友一起复习前面学过的汉字,看看有没有类似的字。因本册书至此已过大半,学生已学了不少汉字,其中有不少象形字、会意字及形声字,让学生试着找出这些汉字有趣的地方,或画画,或出字谜,或学着课文的样子编编韵文。总之,用各种方式将汉字的有趣之处表现出来。最后,开个交流会,让学生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有了自由表达的空间,有了展示才能的舞台和自主发现的过程。
不难看出: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给他们机会、时间,孩子会发现很多很多的东西。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构字规律,互相倾诉,欣赏别人的发现成果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与情感也在互动。学习中,孩子的自信心在增强,学习能力在增强,互相倾听、互相欣赏、互相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也在逐渐形成。总之,我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时刻牢记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时时处处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不动摇,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虽然在课上仍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相信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努力,成功终会属于自己。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一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7
1、 影子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本课教学注重从生活现象引入,在课堂中唤起儿童的生活体验,最后又由课堂延伸到课外,进行生活再实践。整个过程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浓厚的生活氛围,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紧密结合起来,反映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2、 在游戏、活动中自主识字,增加识字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自主性,提高课堂效率。
3、以学生为本、小组合作、生生互助的形式来学习,培养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
教学要求:
1.学会7个生字,会认7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1个偏旁。
2.通过看图说话,了解影子的特点。
3.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7个生字,认识1种笔画“斜钩”和1个偏旁“月”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影子的特点。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辨方向:上 下 左 右 前 后
一、谈话导入
1. 猜谜语。
你在前,它在后,你在左,它在右;你停它也停,你走它也走。
谜底:影子
2.同学们,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影子呢?影子在你的.什么方向呢?影子有什么特点?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学习第9课《影子》,看看书中的小朋友的影子有什么特点?板题:影子 ( 这三撇就像影子)
二、指导看图
1.出示第一幅图,思考:你看到了什么?他在干什么呢?太阳在他前面的时候,他后面出现了什么?
2.出示第二幅图,思考:这幅图和刚才那幅图哪儿不一样?
3、过渡:影子到底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小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听朗读课文录音。
3.再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4.出示生字表,想办法记住。
四、朗读课文,了解影子的特点。
1.自己读全文,标出有几个自然段?(2个)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看图。 想想:太阳在前方时,影子在小朋友的什么方向?板书:前后
(2)在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后呢?小组同学结合问题进行讨论。
(3)请学生回答。(当太阳在小朋友前上方时,影子在小朋友的身后,)结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
(4)那么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前边呢?(当太阳在小朋友后上方时,影子在小朋友的前边)让学生动笔画出小朋友、太阳、影子的位置。
(5)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把影子比作什么?为什么?
(6)指导朗读,读出欢快、活泼的语气。
(7)试背第一段。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照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这段。
提出问题:太阳在左边时,影子在小朋友的什么地方?结合图说说影子在什么情况下在左,什么情况下在右?
(2)分四人小组讨论。
(3)汇报学习情况。板书:左 右
(4)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欢快、活泼的语气。
(5)试背第二段。
4.朗读全文,说说影子有什么特点?
5.练习背诵全文。
①自由背。②同桌互背。③指名背诵。
五、除了在太阳底下能出现影子,还有什么时候也会出现影子?手电筒演示;太阳照树录象。
六、探究活动
1. 说说在你座位的前面、后面、左面 、右面都是谁。
2. 请你和家长一起量一量你家房屋早上、中午和傍晚在地面投影的长度。
《影子》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从生活现象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进行教学,不仅有效地利用了生活资源,在课堂中营造了浓厚的生活氛围,而且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紧密结合起来,调动了学习热情,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组的学习交流,学生解决了问题,获得了知识,体验了成功。
3.自主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质疑,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思维能力。它不仅让孩子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而且激发起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激活了课堂教学氛围。
一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8
一、说教材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分别学会了游泳和飞翔。在这篇浅显易懂的课文中渗透着一个朴实而深刻的道理:不要事事依赖他人,只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实践、去锻炼,就能学到本领。
根据课文及本学段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训练。
教学难点是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从而对学生渗透自强自立的良好思想。
二、说教法
1、以学生为主体。
现在我们非常提倡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上课中我总是将尽可能实施这一教学思想,不断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反映出的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整,达到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根本目的。
2、以读为本。
在读中学习课文,感悟课文,这也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唯一途径。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读课文,注意朗读安排的层次性,力求做到每次读课文都有明确的目的。通过学生互读、评读、跟读、表演读等形式组织教学。
3、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
如何将语言文字的训练与学习课文相融合,使其不枯燥,做到有的放矢,这是我们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在备课中我发现课文中的两个自然段的结构十分相似,所以我安排了一个仿照课文说话的训练。在之前的教学中我通过一系列的读不断巩固学生对这一段文字的了解,提高熟练度。并在最后以填空的形式出示每段中反复的部分,帮助学生完成说话。
三、说学法
1、游戏法。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尽可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通过抢答、擂台赛、表演等富有趣味的活动让学生在高涨的热情中快乐地学习,掌握知识。
2、合作学习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安排了几次合作学习,如讨论识记字形,互读课文、表演等。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并形成互帮互学的良好学风。
3、角色换位法。在学习课文时,我会引导学生假设自己就是课文中的某一动物,你会怎么想。通过这样的引导很有利于学生体会人物的心理,突破难点,真正实现人本对话。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我决定用两个课时来完成,在第一课时主要是进行生字的教学,并做到读通课文。第二课时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读好对话,并为下一步的语言训练做好准备。同时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
附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小鸭和老鹰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认识他们吗,并讲讲自己对他们的了解。(直接了当地导入较节省时间,简述两种动物的特点将为理解妈妈的做法埋下伏笔。)
2、你们愿意听听他们的故事吗?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
(用教师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来感染学生,将学生带入课文中。)
二、自主识字
1、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读课文,然后读给你的同桌听。
2、圈出生字,和每个生字宝宝打三声招呼。
3、开火车带拼音读生字。对于平翘舌,前后鼻音要做重点指导。
4、如果生字妈妈的拼音帽子脱掉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认出他们呢?
(在小组中讨论识记字形的方法。)
5、 抢答游戏。在黑板上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老师指哪一个,学生抢答。并选择一个学生来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的。还可以多请几个学生来说说可以和哪些汉字交朋友。回答对的发给小红花。
三、再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
1、我们已经和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相信这回再来读课文一定难不倒你们!
学生在小组中再读课文,鼓励较好的学生帮助差生。
2、师:在读之前谁能给自己第一遍读课文提提要求。即读准字音,还要流利。(在读之前提出明确的要求可以让接下来的评读更有方向性。)
指两个小组派代表分自然段读课文,可用擂台赛的形式。
3、生评读。评后可再请两人读。
4、出示挂图,找找哪一自然段讲图上的内容。
5、愿意读小鸭这一部分的孩子站起来读,坐着的读写小鹰的一部分。
教师根据学生在读中出现的问题做一些指导。
四、写字。
教学“自、己”两个生字。
1、师范写,学生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生书空,练写三个,师巡视
3、根据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评议。
4、生再次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玩摘果子游戏,读生字词。
二、教学小鸭学游泳一段。
1、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可用换位思维法,想想你若是这时的小鸭,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会怎么想?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读之前也提出朗读的要求,要读得有感情。
3、评读。(在评读理解中可相机让更多孩子来读好对话)
首先指导学生读好小鸭的口气。而后在这里我是这样来突破本课难点的。
师:鸭妈妈是怎样回答小鸭的?(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吧。)
还有另外一只鸭妈妈说:“好,我带你去吧。”说说你觉得哪一个妈妈更棒,说说理由。(在引导理解时要注意鸭子自身的特点便是天生会游泳,所以妈妈鼓励她自己去游并没有危险,反而能鼓励小鸭学会自己解决困难。)
4、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三、 教学小鹰学飞翔一段。
1、过渡:刚才同学们学得特别认真,读得也很有感情。现在我们还要学习小鹰学飞翔这一段,有一位同学说:“老师,你带我们来学吧。”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来回答呢?
(这样一定能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第二段的强烈愿望,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说说想要怎么来学习。)
2、在小组中自主学习。可鼓励学生用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方式来学习。
3、(反馈)鼓励学生认真听,认真看,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并引导学生学会评价。
4、自主选择角色,朗读全文。
四、语言训练。
1、鸭子会游泳,老鹰会飞翔,你还知道其他动物有什么高超的本领吗?
(如猴子会爬树,猫会抓老鼠。)
2、课件或小黑板出示如下句式:
XX说:“妈妈,我想——,您带我去好吗?”
妈妈说:“XX,你自己去吧。”
过了几天,XX学会了XX。
3、让学生来争当小作家,也来说一说,发小红花奖励。
(这个环节需要前面的教学做充分的准备,这个句式起到了一个“拐棍”的作用,以帮助学生进行更加顺利地进行训练。)
五、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1、说说你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吗?当你向父母请求帮助时他们是怎么做的。如果今后爸爸妈妈要帮你,你该怎么做?
2、最近你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这第二点是课后的习题,大概要说,我觉得直接这样问不是特别好,你再考虑一下。)
六、写字教学。
教学“东、西”两个字,教法基本同上节课。
一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9
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一册第8课《阳光》。第一次翻阅教材我便被这篇优美而富有童趣的短文所吸引。作者将阳光这一抽象的事物与禾苗、小树、小河等相联系,既富有人情味,又形象易懂。
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注重以读为主,因此本课我基本以读贯穿始终。注重学生的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过程,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猜谜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谜语入手,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师生以及课堂与生活的距离。接着“那你知道太阳有哪些用处吗?”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由表达,从中调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产生积极的情感,最后引出课题(教师板书:8、阳光)
二、体验阅读,读中见情
《课标》中强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感悟。因此我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自然段的分法在《新阅读》中已渗透,故学生可以自主完成)
2、同位间互读,相互纠正读错的字音。
3、指名读,这时我的要求是读准、读通。
4、用正确的读音,全班齐读。
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即:分组(分段)朗读,将朗读细化让学生初步体验合作的乐趣,建立与人合作的意识。
三、感情朗读,背诵全文
1、教师谈话:阳光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温暖,还给这个世界上万物增添了生机。下面啊,老师就请大家一同老观看一个短片,感受一下阳光。
此时播放幻灯片的目的旨在从感官、听觉等角度刺激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语文课堂变得“充实”“厚实”起来,唤起一年级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建立起对阳光的喜爱、珍惜的情感,为下面的`有感情朗读打下基础。
2、带着感情自由练读。
3、全班齐读。
4、突破重点:对于课文“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的理解,我放在了朗读之后。我认为只有在充分的阅读之后,才能达到感悟上的水到渠成。不做局限性的总结,而是鼓励个性化的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5、背诵全文。
6、互动环节:轻松一刻。此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劳逸结合,进一步深化理解,更好的投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四、自主识字,合作学习。
《课标》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我也适当的穿插了一些简单易行的合作学习。如:同位互查,一人指一人读等都体现了这一点。接着我又引入“猜字游戏”等强化生字的识记。
最后,我以一个开放式的话题:“假如世界上没有阳光”来结束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文意,达到情感的升华
一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今天我我执教的内容是第一册的识字课《大小多少》。这首儿歌由4小节组成。每小节有两行,第一行从“大小”或“多少”的角度进行简单比较,第二行通过具体事物,感受“大小”或“多少”。这首儿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配合儿歌,有4幅对比图,形象地呈现了事务间“大小”“多少”的关系,提示学生不同大小、不同数量的事物要用恰当的量词来表示。
二、说学情
本班学生刚刚学习过简单的反义词,因此对课文中出现的比较学生能大致明白意思,且教材中出示了大量的插图具体体现了所比较内容,因此学生在比对的理解上较容易。但对量词学生大致会说,不太能理解。因此,在课堂上需要引导孩子多读课文多练习说话。
三、说教学目标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适应语文学习,对量词在第一单元有所接触,能大致照样子说出部分量词短语,但对量词的含义理解不到位,常常有用错的现象。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本组拼音训练的主要意图和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这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背诵课文。
2.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的短语。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课文;了解量词的使用。
教学难点: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会写笔画竖折折钩。
四、说教法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会重点运用观察法、游戏法、讲解法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五、说教学流程
预学
本部分由经典诵读和导入以及前置学习组成,经典诵读为《百家姓》,每节语文课开始之前都进行《百家姓》诵读,达到多次记忆的目的。在导入部分,由于是第二课时,导入较为简洁,以问题“通过读课文你知道这篇课文是在比什么”进入课堂。 互学
本部分有以下环节:
(一)小组交流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读中我知道了文中谁和谁比,比的是什么?
(二)展示点拨
1.学习第一节
①仔细看图,说说图上黄牛和小猫在比什么?(大小)谁大谁小?
②一边做动作一边读。
③量词强调:一什么黄牛?一什么猫?大的用“头”,小的用“只”。 这样的就叫做量词。你还能说一头什么?一只什么?
④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出示大象和白兔的图片,进行仿说练习。
⑤多种形式(同桌对读,拍手读,配动作读,小组赛读,齐读)朗读韵文。
2.按照上述步骤学习第二节
3.学生自己按照上面的方法学习第三、四节 方法提示:
①找一找谁和谁比什么?
②边做动作边读一读
③找一找量词,打上三角板。
④同桌之间读一读。
4.指名交流
强调“群、颗、堆”的不同用法。
①想一想:牛、猫、鸭、鸟、苹果、枣、杏子和桃,根据数量的`不同,可以用什么量词来表示?(理解“群、颗、堆”的意思。)
②“颗”和“个”哪个词指更小并且近似圆形的东西?用“颗”和“个”扩词。
③齐读课文。
5.书写指导
①出示“牛、鸟”的字体演变图示,学生自己观察书写注意点。
②教师着重范写“鸟”,介绍笔画竖折折钩。
③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学习知识大都从兴趣出发,教师就要顺应儿童心理,巧妙地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识字的情景,以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教学需要出发,依据识字内容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投影、多媒体、表演、音乐等,使学生尽快地全身心地融入识字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为本,在孩子读的很差劲的情况下,肯定孩子字音读的准,鼓励他的勇气,极力呵护学生的自尊与信心,等待孩子的进步与成功。
一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日月明》,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一年级上册识字(二)的一篇课文,它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的韵文形式提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因为字意的理解基本上可以通过会意字的特点进行分析。因此,我把识字教学的重点放在字音以及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上。《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和朗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认了以下几个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帮助学生了解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13个汉字。
难点:初步了解会意字的特点。
二、说教法、学法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一个双边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激、促、查、教”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以达到“生成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整篇课文我贯彻了一个闯关的情景,而在这个情景中我引入了学生非常熟悉和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等人物,这样让学生在一次次的闯关中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从而也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快乐。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多媒体展示图片),这是一座识字城堡,里面住着识字大王和小王,看到这样美丽的城堡,同学们想不想进去呢?(想)好,那你必须先通过老师的第一关:说出城堡的名字(日月明)(课件出示)。
2、齐读课题《日月明》。
过渡:很快城堡的门就打开了,我们就随之进去了,可是奇怪的是我们发现城堡里没有任何人,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我们还没过第二关:读生字。(课件出示)
(二)多种形式,读准字音。
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汇报: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读。(老师随即贴出相应的生字)。
3、学生齐读。
4、小老师带读。
5、开火车认读。
6、卡片游戏
7、去音读生字。
过渡:过了第二关我们就认识了这个城堡里的识字小王,那你还想认识谁呢?(拼音大王)下面就让我们来过第三关:记字形(课件出示)
(三)牢记字形,理解会意字
1、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一部分生字)。
2、猜一猜:通过图片猜是什么字 ( 另外一部分生字)。
3、你觉得我们今天所学的字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有趣呢?),引出会意字。
4、你能给这些字组词么,能用其中的词语说一句话吗?
6、指名三名学生上台完成老师的板书。
过渡: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成为比识字小王更厉害的识字大王呢?那就用你们的声音告诉老师吧!
(四)朗读课文、感悟会意字
1、学生齐读词语。
2、学生齐读课文。
3、师生对读。
4、学生拍手读。
(五)课外拓展,加深理解
1、你还知道和认识哪些会意字呢,和大家一起说一说吧!
2、生活中搜集更多的会意字,并把它讲给爸爸妈 妈听。
(六)板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1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比尾巴》,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等方面来阐述。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性质
《比尾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在孩子们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比尾巴》这首儿歌抓住了各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课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那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不但能激起孩子们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他们观察小动物的兴趣。全文共四节儿歌,第一节与第二节相对应,第三节与第四节相对应。两组儿歌结构完全相同,都是由简单的问答式构成,其基本形式是:一节问,一节答。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新课程理念及教材特点,我确定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方面: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云、公两个字。认识笔画撇折,认识两个偏旁八和鸟。
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学会问句的朗读方式。
过程与方法方面:
1、鼓励学生用已有的识字经验随文识字,采用形式丰富的手段巩固生字。
2、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掌握本课内容,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培养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好文中的问句。
(四)教学准备
六种动物图片、生字卡片、动物名称卡片
二、说教法
语文学习是一个情感丰富的.学习过程,依据一年级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好玩、好动的特征,结合课本的教学目标,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法。一年级学生课堂常规较差,好动、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我以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形式导入,引出课题《比尾巴》开始我就利用小学生对动物的亲近以及对童话世界里小动物们的比尾巴大赛充满了好奇。采用森林王国里的狮子大王这一角色,使他们很快进入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让他们乐于接受狮子大王的邀请,欣然愿意当小裁判帮助小动物们比尾巴。这个时候,强调学生自己就是主人,让他们在初读课文中找出参加比赛的小动物们。比赛结束后,设计了颁发奖杯这一环节,让孩子们再次复习课文内容。
2、分散识字法。鉴于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多半出现在动物的名称上,于是我引出小狗这个由狮子大王派来的差使,给小选手们发衣服,而要求会认的字就在每件衣服上。于是在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之后,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还有部分生字采用随文识字。
这样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字,降低了识字的难度,把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3、朗读感悟法。新课标强调阅读要凸显学生的感悟。在整堂课中,穿插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指导学生突破难点读好文中的问句。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朗读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在多种形式的读中不知不觉地产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三、说学法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运用的学习方法主要有:
1、自主合作探究法。《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完一、二小节后,我让孩子们小组合作自己学习三、四小节。在朗读时,我让孩子和老师合作读,然后让孩子自己找好朋友读,最后同桌间相互读,再让孩子评价同学和老师的朗读,让孩子们在合作中获取经验、发现问题、互相促进。
2、读读、演演、说说、写写。读在粗读课文时,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在理解课文中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同桌你问我答读,男女生对读,配上动作读,师生问答读。教学中重视朗读指导,读好问句语气。演配合动作表演课文。说说说你还见过的其他动物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写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时我分六个环节来进行
(一)游戏激趣,揭示课题。
1、课前,我跟孩子们做了个热身游戏。看看谁的反应快。摸摸你的脸;摸摸你的鼻子;摸摸你的腿;摸摸你的肚子;摸摸你的尾巴。哈哈哈孩子们一片哗然。你们有尾巴吗?没有!那你们知道谁有尾巴吗?小动物。小动物们有尾巴可高兴啦!今天,它们要在森林王国里比一比自己的尾巴。还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当裁判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圈出参加比赛动物的名字,多读几遍。
2、出示动物图片,让孩子们和小动物打招呼。
3、出示写有动物名称的比赛服卡片,让孩子们替不识字的小狗给参赛选手发比赛服装。让学生识记生字。
(三)读中探索,突破难点
1、课文的教学难点是读好问句。文中1、2节和3、4节结构相同,我重点指导好1、2节,通过以下几步来完成。第一步:老师范读,引导发现动物尾巴的特点,随机识字;第二步:指导读好问句,接着让学生自由练读;第三步: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2、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学习第3、4节,运用学习1、2节的方法学习3、4节,先朗读,再感悟,体现扶中学的学习方法。
3、趣味对读,感悟理解
看图对读课文,同桌问答读,自由找伙伴读,配动作读课文。
(四)总结全文
给小动物颁发奖杯,读全文。
(五)写字教学
重点指导写好撇折。
(六)实践作业,拓展延伸
1、说说你见过的其他动物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2、课后请小朋友去了解一下动物尾巴的作用。
一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13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九课《小溪生病了》,现在我就本课的教学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小溪生病了》是“保护环境”单元的主体课文,是一篇内容浅显、通俗易懂的童话故事。文中用富有童趣的语言叙述了小溪从清到脏,再从脏到清的过程。通过阅读,告诉孩子不能乱扔垃圾,要保护好自然环境。课文以一些小动物前后行为的变化,导致小溪水的变化作为线索,进行对比描写,句子连贯而流畅,十分适合小朋友朗读感悟。根据教材的特点,课标要求,我制定如下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小溪为什么“生病”。
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不唱读,不顿读,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强化保护生态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小溪为什么生病了,后来怎么变清了。
教学难点:
理解小鸟的话的含义和小动物们听了小鸟的话为什么都不好意思了。
二、说学生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能记、愿读、肯说、会想、敢问、想象力丰富,好表现,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生动形象的表演,在朗读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角色感。虽然他们能初步借助拼音朗读课文,但朗读水平不高,对有感情的朗读把握不够,因此,本课的设计依然以指导朗读为主,初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让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投入。
三、说教学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语文课,要教会学生阅读与思考。”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诱导思维”的教学方法。利用范读、自由读、朗读、诵读和齐读等形式多样的读,使学生准确、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我着重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读书、通过思考解决问题,通过读、议、想、说等活动,让学生在亲历实践的过程中学习、感悟、积累、运用语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进自主发展。另外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去补充文章的空白,想象还有哪些小动物会怎么做等等,通过这样的训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多媒体课件运用可以形象直观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说教学流程
为了能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新课标和有效教学的理念。我将从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在课题的揭示上,先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幅很漂亮的图画,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紧接着,问:“你看到了什么?”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接着揭示课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平日里欢快活泼的小溪怎么会生病呢?现在我们就一起读读课文来解决吧!带着这样的问题进入第二环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是最主要的理解课文的方法,为了实现有效阅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我要求学生不是漫无目的地去读,而是有要求有任务地去读。
一是借助拼音初读,做到不丢字、不添字。
二是看汉字读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熟。
三是学生自由速读,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四是指名分段朗读,边听边想:小溪为什么生病了?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低年级阅读课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所以在环节的学习中,我主要引导学生围绕“小溪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这一问题展开,首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重在指导学生通过“清清的”、“绿绿的”、“天天“、“欢乐的”等词语体会和评议朗读时高兴的语气。接着引导学生自由读第2、3、4、5小节,要求学生找到表示小溪生病、病好原因的句子,引导他们进行对比朗读,在朗读中感悟往小溪里扔垃圾是不对的,应该保护好环境。教学“小动物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好意思了”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主旨,理解小鸟的话的含义和小动物们听了小鸟的话为什么都不好意思了这一教学难点,我还设计了拓展说话练习,联系上文,说说小动物们会想些什么?通过练习,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二期课改的精神,注重课文学习的整体性,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拓展延伸,超越升华。
针对低年级学生表达、理解能力较差的现状,我采用循序渐进的说话练习进行训练,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能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与知识巩固。第四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小溪病好了,他会对小动物说些什么呢?(自由交流)
2、猜猜小动物们现在会做些什么呢?
3、除了把小溪里的垃圾清除掉以外,还有什么好办法来美化小溪呢?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的机会,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以下是我的板书设计,这样的设计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板书:小溪生病了扔、丢、倒请医生小溪清又绿——生病了(黑臭)——又清了自己保护环境
五、说教学效果及反思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于低年级起步阶段的阅读教学要把培养阅读兴趣放在首位。因此,本课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围绕课文内容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
如:引导学生观察小溪生病时的样子,把小溪生病和自己生病时候的感受相比较,体会小溪在遭受破坏时的委屈和难过,从而有效地进行了朗读训练。我还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身临其境,避免了抽象繁琐的讲解,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一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看菊花》是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全文共四段,讲述了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的事。第一自然段讲星期天“我”跟着爸爸妈妈去公园看菊花。第二自然段讲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人们舍不得离去。第三自然段讲大家都很喜爱菊花的原因。第四自然段讲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菊花更好看了。让学生明白人们喜爱菊花,不仅是因为菊花好看,更因为它不怕寒冷的品质。插图描绘了五颜六色的菊花迎着寒风开放的样子以及“我”跟爸爸看菊花的情景。第二第三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段,要注意朗读指导和词语训练。(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菊花不怕冷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朗读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
1、“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的指导朗读与理解。
2、“放”的笔顺。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大纲、教材的要求以及当前低年级阅读教学改革的现状,我确定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读文中8个生字,学会“放、点”两个生字。
3、激发学生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感悟菊花不畏严寒的高贵品质。
二、说教法
这一课时,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以读代讲法”“联系生活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
通过观察色彩鲜明的菊花图帮助学生阅读课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脑海中展现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读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
以读代讲法。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最大特点。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课文中写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人们舍不得离去这部分,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感悟,又反过来以悟促读,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感,从而体会到菊花的颜色美和数量多。
联系生活情境教学法。
小学生人小情多,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进行补白练习来帮助学习语言。
此外,我还采用同桌讨论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说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时主要指导学生借图朗读助解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在朗读中也培养了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良好学习习惯,并且训练了学生的语感。有些疑难问题让学生同桌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团结合作,学会探究。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出示图片,复习第一段。
用高兴的语气齐读第一自然段。
3、复习词语
开火车读、齐读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要到公园去看菊花,多高兴呀,让我们赶快坐上汽车出发吧!
2、(出示菊花图,远景)公园到了,呀﹗看到菊花我真想说:呀!
公园里的菊花———﹗(学生回答)
学生在生活中往往很容易为某些事物所感动,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师及时抓住这一点,进行语言训练,既给学生多了一次情感体会,又训练了语言.
3、听了你们的感叹,老师也忍不住想说:“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4、指导读这句话。
5、过渡:菊花怎样好看呢?
①菊花的颜色好看吗?有什么颜色呢?学生接着朗读: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再接着让学生上黑板找出黄菊花、白菊花、淡绿的菊花和紫红的菊花,找对的带读一遍后齐读;最后教师指图描述指导读好表示颜色的词。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特征是词语概念只是和事物表象紧密结合着。利用菊花图帮助学生阅读,让学生进入课文语境,从而体会到菊花的颜色美。
②多漂亮的菊花,它们开得多吗?让我们来数一数吧。
出示“朵”来数。呀!一朵朵的菊花数也数不清。
③怎么办呢,送你这个词“丛”,谁会数?指名学生到上面用一丛一丛来数。一丛丛也数不过来了,那我们只能用它来数了“片”,也请学生上来数。
低年级学生重现象思维,在体会菊花多的时候,采用了生活中数菊花的方法,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了菊花的多,又理解了“一朵朵” “一丛丛”“一片片”的意思.
④是啊,菊花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数都数不过来呢!来发挥我们集体的力量一起来数吧!齐读: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
6﹑瞧,一朵朵形状各异的菊花,精神饱满地开放着,真是好看极了。再次齐读“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7、看到美丽的菊花开得这么旺盛,爸爸喜爱吗?他是怎么说的?
(1)爸爸说:“天冷了,许多花谢了,可菊花一点儿也不怕
冷,大家都很喜爱它。”
(2)指名读,自由读,小组比赛读,齐读。
(3)课文中哪句话体现出菊花不怕冷啦?
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齐读这句话,解释“深秋”和“迎”)
(4)读好这句话(指名读、小组比赛读)
8、看着那么美的,这么不怕严寒的菊花,人们舍得离开它们吗?
出示:人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舍不得离去。(齐读、表演读)
9、这么美的菊花,让我们一同再来欣赏一番吧!齐读第二、三自然段。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
1、齐读第四自然段。
2、为什么觉得菊花更好看了呢?让我们来齐读一下课文吧。(齐读全文)
3、同桌讨论:为什么觉得菊花更好看了?(让学生自谈)
4、总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菊花不仅外表好看,而且不怕寒冷,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花也像菊花一样不但美丽而且不怕冷呢?下节课再来告诉老师好吗?
5、齐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放”和“点”字
2、学生描红
3、在习字册上练习
一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我上的本节课《zcs》是人教部编教材第二单元第7课内容的第一课时。我设计的第一课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一幅小动物上课的情境图,用小刺猬的“刺”提示c、ci的音,小刺猬的形状提示c的形;用正在吐丝的蚕吐出的“丝”提示s、si的.音,蚕吐出的丝的形状提示s的形;用小熊写的z提示z的形及z、zi的音。第二部分是声母z、c、s和单韵母a、e、u的拼音练习和uo三拼练习,以及整体认读音节zi、ci、si的拼读练习。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声母z、c、s。
2、正确拼读z、c、s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正确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书写声母z、c、s。声母z、c、s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带调整体认读音节的认读。
难点:带调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四、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说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1、课件出示:(1)竖弯加点,母鸡捉虫。同学们猜一猜是哪个声母?
(2)气球拖线,左上半圆。它是谁?
(3)刀切西瓜,像个叉叉。它是谁?(学生结合课件出示的图片和谜面来回答)
2、课件出示z、c、s,你们认识他们吗?谁来读一读?(老师适时点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和z、c、s交朋友,师生一起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学习z、c、s
1、(课件出示图片)看图找一找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个拼音字母。(请学生上来指一指,说一说)
2、(课件出示图片)请学生来读一读z,老师教读相关句子,带领学生加深对该声母的读法。
3、(课件出示图片)请学生来读一读c,老师教读相关句子,带领学生加深对该声母的读法。
4、(课件出示图片)请学生来读一读s,老师教读相关句子,带领学生加深对该声母的读法。
5、猜谜语:(1)像个2字,它是谁?(2)半个圆圈,它是谁?(3)半个8字,它是谁?
(三)学习zi ci si
1、读一读,比一比。课件出示:z、c 、s和zi、ci、si,教师教学生来读一读,听一听,你听出了什么?(z、c 、s和zi、ci、si的读音相同)强调z、c 、s是声母,zi、ci、si是整体认读音节。
2、课件出示:zi、zī、zí、 zǐ、zì。教师教读,学生跟读。并出示句子:好孩zi,爱写zì,写个2字像个z。(引导学生在句子中感受整体认读音节的读法)
3、课件出示:ci、cī、cí、cǐ、cì。教师教读,学生跟读。并出示句子:小cì猬,长满cì,cì个红果回家吃。(引导学生在句子中感受整体认读音节的读法)
4、课件出示:si、sī、sí、sǐ、sì。教师教读,学生跟读。并出示句子:蚕宝宝,爱吐sī,半个8字就是s。(引导学生在句子中感受整体认读音节的读法)
5、小猴子摘桃子游戏:课件出示z、c、s、zi、ci、si等音节。老师口述摘桃子的要求(老师指,学生答,答对了,桃子就顺利地摘到了篮子里)。
(四)学习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
1、学习两拼音节
(1)声母z和ɑ、e、u分别交了朋友,我们来一起读一读zɑ、ze、zu。
(2)声母c和ɑ、e、u分别交了朋友,我们来一起读一读cɑ、ce、cu。
(3)声母s和ɑ、e、u分别交了朋友,我们来一起读一读sɑ、se、su。
2、找宝藏
课件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图片中的物品是什么?然后鼓励学生找出与图片相对应的音节。
(五)指导书写z、c、s
1、老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z,强调写法:左上起笔横折横,一笔写成。
2、老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c,强调写法:一笔写成左半圆,上下紧挨二三线。
3、老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s,强调写法:先向左画半圆,再向右画半圆,一笔写成。
4、学生在本子上练习写,老师巡视指导。
(六)总结
孩子们,你在这节课上都学到了什么?
(七)说板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上册的说课稿05-20
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06-11
一年级上册语文《比尾巴》说课稿01-26
(精品)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06-11
一年级语文上册小小的船说课稿01-13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雪孩子》说课稿01-07
(热)一年级语文上册的说课稿15篇05-20
一年级上册语文《小小的船》说课稿07-15
一年级上册《比尾巴》说课稿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