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微课》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微课》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微课》说课稿1
学习内容分析
1,学习“少年王冕”一文中景物描写的内容,方法和作用;
2,体会景物描写在写人,叙事类文章中的价值并学习表达,运用。
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微课资源的使用学习,帮助教师和学生以学习《少年王冕》中景物描写为例,感受景物描写的细腻传神,并学习表达,掌握方法。
2、体会景物描写在写人文章中的作用,并能以此为例,学习景物描写在写人、叙事类文章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疑导入。
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中,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写人或叙事的文章中常常会有景物的描写。不是写景类的文章为何要写景?今天我们将学习《景物描写为文章“锦上添花”》。我们以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中的《少年王冕》一文为例。请同学们先阅读这篇课文。
二,朗读欣赏,感知景物描写的内容
《少年王冕》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通过王冕语言、行动、心理的具体描写给我们读者刻画了一位孝顺懂事、勤奋好学的优秀少年的形象。除了人物的`刻画,文中的景物描写也极为细腻传神,值得细细品味。
1、首先我们来看这段景物描写的内容。听老师读,边听边想象画面,这段话描写了哪些景物?(配乐读)
2、出示语段: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雾气缭绕,岩石掩映;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3、这段话描写的是雨后的美景,依次写了天空中的云、阳光,山上的雾气、岩石,山下的树木,湖里的荷花、荷叶。我们读来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三,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1,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番美景的?我们再读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呢?
2,预设:
①作者描写有序,从“天空—山上—山下—湖里”,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给我们呈现了立体的画面。
②画面的色彩丰富,黑,白,红,绿,色彩对比强烈,色调彼此协调。
③对称手法的运用,山上,山下的景物彼此呼应,文字也是彼此对称。
④动词传神,把景物写活。如“镶”“透”“洗”,把整个景物描摹得动态十足。
3、小结写景的方法。(作者描写有序;画面色彩丰富;对称手法的运用;动词传神,把景物写活。)
四,探究景物描写的作用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这段“景物描写”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我们还要思考为什么要在这篇人物故事中,这样不惜笔墨、细致地写景物。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呢?
1、出示:(景物描写一般有以下两个作用:1、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2、推进故事情节。)
2,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读一读王冕看到美景后的心理描写。
3、面对雨后的美景,少年王冕产生了美妙的想象:“人在画图中。”他为没有画工把这景象画下来而可惜,于是立志自己学画荷花。可见,文中的景物描写是王冕作画的原因,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推进了故事的情节。
五,举例体会景语深意
1、师:会写文章的人,从来不会忽略景色描写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我们以《嫦娥奔月》中的一段写景描写为例。说说作者景物描写的用意。
预设:月夜的美景衬托了嫦娥的美,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氛围。
2,我们以后在写人或叙事的文章时,也可以试着发挥一下景色描写的作用。
六,学习回顾
师: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的学习。对于文中的景物描写,我们要关注景物描写的内容,即写了什么,还要关注景物描写的方法,就是怎么写的,最后我们还要探究写景的意图,为什么写。
七,学习总结
我们在景物描写时要注意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有序描写;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注意语言的准确,生动,使景物描写细腻传神。除了写景的文章,在写人或叙事的文章中,我们也不可忽略景物描写的作用,在恰当之处让景物描写为我们的文章“锦上添花”。
八,课后作业
背诵“少年王冕”中的景物描写,丰富自己的积累。
学习指导
使用此“微课”资源的教师(学生)可以先阅读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中的《少年王冕》一文。通过阅读,体会文中少年王冕的人物形象,感受少年王冕的优秀品质。在此基础上重点学习人物故事中景物描写的运用。再读其他写人或叙事文章中关注有没有景物描写,多积累,多感悟,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配套学习资料
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
制作技术介绍
教学视频以录制PPT的方式,运用Camtasia工作室
《微课》说课稿2
一、说教材内容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富有浓郁幻想的虚构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绘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样说话,富有生命力,并编制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生活。童话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幼儿接受。《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蜗牛用微笑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及本主题的总目标,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情感目标:使幼儿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并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幼儿的感受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名称、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节。
确定本次活动的依据有以下几点:1、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4至5岁的幼儿理解能力还很肤浅,注意力往往受兴趣的影响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发展,所以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巧妙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2、现在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一定的爱心的,不懂得去关心别人,不知该如何去关心别人.向幼儿进行这样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的。3、是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及《纲要》、《规程》,幼儿课程目标的宗旨在于提高幼儿素质,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各种艺术作品,关注人类道德行为美。本故事通过使幼儿懂得“微笑”的真正含义,来感染幼儿,美化幼儿的行为。《新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认知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使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及内容,了解故事的含义。
难点:能主动帮助别人,愿意给别人带来快乐。
制定重难点的依据是:我班幼儿在情感及认知方面的特点,即中班幼儿理解水平有限,对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验为朋友做事的快乐尤为重要。
四、说教学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符合故事情节发展,动画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
2、空白圆形卡片、彩笔,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加深对故事含义的理解。
第二部分:说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遵循“三个原则”、,做到“两个注意”,体现“一个整合”的指导思想来设计教法,学法。
“三个原则”:一是“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以问题的引导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二是“教师在前、幼儿在后”的教学原则,既当幼儿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时,教师要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行为是怎样产生的,并在尊重幼儿认识过程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施加影响。三是“同时进行原则”,即在教学活动中,要同时顾及兴趣的,态度和行为的培养,既有明确的重点,又相互渗透。
“两个注意”:、一是设置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既要把各教学环节与教学要求设置成问题情境展示给幼儿,这样容易使幼儿被问题情境吸引而主动投入学习。二是注意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和情感发展规律,把教学目标的要求分解成若干细小的层次,分散到各个具体的活动中,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使教学重点得以巩固,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一个整合”:《新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教学过程体现整合性,对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保证。
《微课》说课稿3
1、说教材内容:
《落花生》是我们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第四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这单元的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节性强,语言质朴简洁,含义深刻。《落花生》是两篇精读课文中的一篇,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
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初次读这篇课文,我就被课文平实质朴的语言中所蕰含的深刻道理深深吸引,课文中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比喻、深奥的说法、激荡起伏的情感,但是朴实、自然、亲切的行文,却给人留下了深刻清晰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寻味的道理,就像文章中父亲说的话一样“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感受情感、领悟生活哲理的好文章。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四部分内容。恰当巧妙地详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2、分析学生情况:
五年级孩子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他们已不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想法开始更加独特,对生活有所体验与感悟,思想也开始向成熟发展,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辨是非,培养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期。学习上,他们也具有一些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是这就更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循循善诱,关注每名学生的个性体验。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生活中学习,会学习,会生活。
3、根据本课的内容及特点,学生的情况,紧紧围绕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重点学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自主掌握本课的生字,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
2)、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体会课文详略恰当地写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以上目标分两课进行教学,第一课时解决字词,疏通文意,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抓住重点句,理解深刻含义,体会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
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文章表达上详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点。
4、说教法: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课教学中,我将努力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每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学,在学习中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塑造个性。
5、说学法:
采取“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读、思、议结合,用抓住重点词句的反复朗读,对重点内容进行感悟,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体验情感,用读来表达感受,交流感受。
6、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想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检查预习,掌握字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二课时深入理解父亲的话深刻含义,体会文章详略得当,借物喻人的写法。下面我就分课时来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我分以下四个环节进行学习:一、课前布置预习,二、课上交流预习成果,三整体阅读,概括大意,四、自主学习第一段。
一、课前布置预习: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那么学习也不例外。叶圣陶先生也有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好的预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听课效率,巩固所学的知识。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学生说是终身受益的事情,特别是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已有所加强,自己有能力独自进行课前预习,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所学的知识才会更加牢固。
《微课》说课稿4
说教材
1、《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主要记叙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让学生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是这样确立的通过学习:
(1)体会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教学目标1:我是根据现在学生的观点,就是现在的学生往往只讲究外表好看,针对这个特点以及课文内容来确立的。
(2)在学生读完本课的基础上,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道理。教学目标2:我是根据本课的重点训练确立的。
(3)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目标3: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我对教材的理解,我认为本课的难点在于体会父亲赞美花生的话是什么含义,又有什么目的?
3、说过程
在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之后,贯穿全文,培养学生根据段意主动思考,归纳主要内容的能力。并体会本课所要讲述的道理。
(1)层层训练,概括段意
我是分三个层次训练学生概括段意的。首先,导入新课,我会出一个谜语,让同学们猜猜谜底是什么?根据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板书:落花生)
第一层,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些什么事?训练学生概括以下内容:(写过花生收获节时,一家人谈论花生的事情)
那么课文围绕花生又讲了一些什么事情,我会请同学们先试着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我会引导学生概括出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和议花生。
第二层,再次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然后划分层次,根据前面四个小标题的提示同学们归纳出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并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划分全文的层次。
第三层,根据学生们的讨论发现有两种划分全文的方法,但都是分为三大段。第一种是第一自然段为一段,第2自然段为一段,第3至15自然段为一段。第二种是第1-2自然段为一段,第3-14自然段为一段,最后一自然段为一段,因为本课详略分明,所以两种分法都算正确。
那么我是用第一种的划分方法为同学们讲解的,并请同学们概括出第一种划分的段意:
第一段的段意是写种花生和收花生。
第二段的段意是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做好准备。
第三段的段意是写父亲和我们边吃花生边议论花生,爸爸对花生品格的赞扬,使我对普普通通的花生产生了敬佩之心。因为有两种划分的方法,所以我又请同学们概括出第二种划分的段意:
第一段的段意是写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
第二段的段意是写议花生。
第三段的段意是写我受到深刻的教育。
(2)分段学习,品味本课。
在根据第一种的划分方法,开始分段学习,默读第一段老师提出疑问: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几个月的时间,课文却只用了几个词一笔带过,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找到这几个词?同学们都找到了是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收获。接下来我会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借住字典查出开辟和翻地分别是什么意思。
我在本段中起什么作用?我会引导学生结合前后,以及借往字典的力量了解到居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在这里是表现大家喜悦的心情。为了加强同学们对居然的理解,我会让同学们用居然一词造几个句子,目的是训练同学们劳力结合。
《微课》说课稿5
课标要求:探索给定情境中隐含的规律。
课标解读:
行为动词是“探索”, 指的是独立或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理解或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核心词是“规律”,本节课指的是有序思考的方法。
由此看来课标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排列方法,即有序排列,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去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教材是通过三个人排列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四个人小合唱固定一个人的`位置又有多少中不同的排法,这样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简单的排列,通过列举等直观方法帮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让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及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其中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探索、发现现实生活中简单的排列规律,培养观察能力及初步推理能力。
2、通过观察、研读、交流、验证等活动,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的过程,体验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进行数学思考的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现实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本节课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2)“探究——研讨”法: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教学环节:
第三个环节是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我提出了
“如果于老师带领我们班A、B、C三个同学到文登学公园游玩,最后我们四个人要排成一行合影留念,而且要把老师安排在左起第二个位置上,其他的3个同学任意排。想一想,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三个人排队和四个人排队且确定一个人的位置的排法总数是相等的,让学生意识到排法总数是不受确定的那个人的位置影响的。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有序思维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统一认识。
《微课》说课稿6
微课名称
象征性思维导图的运用——以《诚信做人到永远》为例
知识点来源
教材及适用年级: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
知识点描述
把握诚信的基本含义,理解诚信对个人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思路
传统的思维导图着重通过简单的图形、符号来构建知识框架、罗列知识点及其内容,有很强的直观性和条理性,便于学生识记。但是,单纯的知识梳理并不能体现思想品德学科特有的“育人”功能,即对学生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因此,本学科的思维导图还应该具有象征性(或寓意性)。
本课主题是“诚信”教育,学生面临的问题是:①社会转型时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弄虚作假、坑蒙拐骗、损人利己的现象,这正是“诚信”道德缺失的表现;②青春期的学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的发展阶段,经常出现考试作弊、言行不一、借物不还、轻易许诺不兑现等行为,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人的成长好比一棵树的生长,需要从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中吸收养分。如果树根扎得不深,树干不高不挺拔、不开枝散叶,大树就无法很好地进行光合作用,也不会长得葱郁茂盛。据此,本课思维导图的寓意可以是: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讲诚信对为人处世有重要意义(相反不讲诚信有危害),我们要做到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既要践行诚信守则,也要培养诚信的智慧。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识记本课主要知识点的基础上,掌握象征性思维导图的作图要领;
2、能根据思维导图对本课知识进行清晰、流畅的口头复述。
3、涵养善良之心,把诚信品德作为立身之本,践行诚信守则,培养诚信智慧。
教学类型
讲授型、其他类型
适用对象
八年级学生、思想品德老师
教学过程
环节
内容
时间
1、片头
(微课件)
大家好,本节微课重点讲解象征性思维导图的运用。下面将以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为例,完成下列三个任务:
1、明确本课主要知识点,列举几种归纳和再现知识的方法。
2、了解象征性思维导图的作图要领,根据知识内容和图片提示绘制新导图。
3、根据新导图对本课知识进行清晰、流畅、有寓意的复述。
环节
内容
时间
2、正文讲解
(微课件+绘制示范)
第一部分:浏览课本P114-123、《学习与评价》P92,用简单的提纲问答法、表格归纳法和思维导图法再现本课重、难点。
第二部分:了解象征性思维导图的作图要领、根据知识内容和图片提示绘制新图。
1、确定本体与象征体:选择某种具体、形象的事物(以树木为例)暗示本课特定的交往主体“人”;再以该事物存在、变化发展的规律和必要条件暗示本课特定的交往品质“诚实守信”。
2、进行基本构图:画出太阳、肥沃的土地和一颗大树(包括主干、根部、分支、树叶),周围可以适当增补小树苗。
3、进行知识点关联:用线段和箭头指示导图特定部分,标注所象征的知识原理和要点(如诚信的含义、表现,诚信守则等)。
第三部分:结合新导图的象征意义(寓意),对本课知识进行清晰、流畅的口头复述。
3、结尾
(微课件)
授课完毕,谢谢聆听!
教学反思
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是建立在对旧事物的认识上的,而且受他们的认知方式和习惯的影响。
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本学科特点,从思维导图的.象征性(寓意性)入手,让学生将枯燥的知识归纳和感悟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画,并赋予了深刻的处世哲学(人无信不立)。这样既能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巩固识记效果,也能从导图的象征意义中加深对诚信重要性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启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觉做到诚信的基本要求,践行诚信守则,培养诚信智慧。
虽然如此,象征性思维导图的运用也有局限性——它对学生的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协同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老师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尤其是学生的主动探究与创新)来实现。
《微课》说课稿7
微课基本信息:
知识点名称: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
学科类型与教学对象:语文四年级
上课时间:9分钟
教学目标:掌握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的一般方法。
教学资源与环境:PPT、录屏软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发现。
1、导入: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把反问句转换为意思相同的陈述句。
2、出示句子观察: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这两组句子,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3、通过朗读我们不难发现,A句和B句所表达的意思相同,但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像A这样的句子我们称为反问句,B称为陈述句。
4、我们再来观察一下,A句与B句在组成上都有哪些不同?
5、聪明的孩子会发现,A句比B句多出了这些成分!(用圆圈圈出疑问的语素),同时,它们的这两处也有所不同。(标出互为相反的部分)
二、数据印证。
1、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反问句和陈述句都是这样呢?
2、(逐一出示三组句子。)让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组句子,很显然,A句是反问句,B句是陈述句。A句比B句多出了“难道”、“吗?”这些表示反问的语素,而且,除去反问的语素后,他们的意思是相反。
3、让我们接着看看第二组句子,同样的,A句比B句多出了“怎么”、“呢?”这些表示反问的语素,而且,除去反问的语素后,它们的意思是相反。
4、第三组句子也同样证明了:A句——反问句比B句陈述句多出了表示反问的`语素,除去反问的语素后,它们的意思相反。
三、 总结规律。
1、于是,我们不妨这样大胆设想,如果让我们把一个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我们是不是可以先去掉句子中表示反问的语素,再把句子变成相反的意思就可以了呢?
2、让我们来实践一下吧。出示句子
3、第一句,我们先去掉表示反问的语素,再反一反,就行了。第二句也是,先去掉反问语素,再反一反。第三句也要记住先去掉反问的语素,再反一反。
四、实践运用。
1、同学们,如果你们已经记住了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的方法。就请来动手实践一下吧!
2、出示一些反问句!
3、别忘了先找到句子中表示疑问的语素,先去掉,再把它的意思反一反哦!
4、做完后,可以对照一下答案。同学们,愿你早日掌握这一知识。
《微课》说课稿8
一、说教材
《天地在我心》是小学人音版第十册第三课《幻想》中的欣赏曲,对于《宝莲灯》这部动画片孩子都很熟悉,却很少有孩子知道这部电影取材于民间神话《劈山救母》。影片中的插曲《天地在我心》由男高音独唱,旋律优美、抒情,抒发了思念和深爱母亲的真挚感情。歌曲为三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包含两个乐句。前句(“天上的星星……一切都没生气”)低迷绯徊,后句(“每一个孤独的……默默地思念你?”)旋律上扬,委婉动荡。这一段表现了魂牵梦萦、思念母亲的痛苦心情。第二乐段以前一乐段的音乐为基础,旋律提高了一个八度,情绪变得亢奋、强烈,宣泄出对母亲炽热的感情,并表达了“相信我会创造奇迹”战胜邪恶、劈山救母的坚定决心。最后,“天地已融化在我心里”的音乐是省略的再现,气氛宁静,情绪由激动转为平和,蕴含着对自己拥有的力量的自信和对光明的未来的.向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我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天地在我心》进一步拓展孩子的幻想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2、 通过对动画片《宝莲灯》的插曲的欣赏,了解神话故事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幻想寄托。
3、 聆听中由电声音乐演奏的作品所造成的神奇气氛中,让孩子感受幻想的意境。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三个目标,我制定了四个教学环节,分别是情境导入、聆听感受、拓展感受、课堂小结四个教学环节。下面我就四个教学环节作具体介绍。
(一)、情境导入
1、由电影故事导入。
如教师设问:谁能介绍一下动画片《宝莲灯》的故事? (在孩子的回答之后教师归纳)[这样的设计其主要目的是能够在一开始就引起孩子的注意力,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二)、聆听感受
1、通过故事引出动画片的插曲《天地在我心》,进行第一次聆听。[通过第一次聆听,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的风格,明白是动画片中的哪个主角在表达情感。]
2、通过讨论第二次聆听歌曲,让孩子体会歌词的情感,并让孩子谈谈感受。[此环节的设计主要的目的是让孩子体会旋律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3、再听歌曲。[安排孩子第三次聆听全曲的主要的目的是让孩子通过音乐进行想象,演唱这首插曲时的影片画面及描述的故事内容会是什么。]
(三)、拓展感受
1、设问孩子,听到这样的音乐的为什么会展开如此想象呢?是什么样的音乐表现出这么丰富的画面呢?以这样的问题引出电声音乐。[通过设问,再次激发孩子的兴趣,拓展孩子的幻想能力,让孩子了解电声音乐。]
2、聆听动画片《宝莲灯》另一个音乐《望月节》。[此环节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孩子更加深刻的了解电声音乐。]
(电声音乐是电子高科技的产物,是电子科学运用在乐器上并转化为音响,通过演奏进行音乐表现的。
电子合成器是先用电子采集各种音源,把几百种音源的分析,通过高科技合成后做成集成芯片。在演奏时通过操作键盘、键纽发出各种模拟的音响。)
(四)、课堂小结
安排孩子观看动画片片段[这个片段就是在演唱《天地在我心》的片段,[主要的目的是让孩子在学习聆听之后,再通过观看画面感知其歌曲的情绪,让孩子更深一步地体会音乐的魅力。]
四、设计理念
本堂课是一节欣赏课,因此是以听为主,所以在每次听之前都设计了问题,争取不让孩子在一遍遍聆听的过程中失去对音乐的兴趣。同时通过聆听《天地在我心》和《望月节》让孩子感受音乐的神奇,并且初步了认识什么是电声音乐。最后通过聆听和讨论拓展孩子的幻想力,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微课》说课稿9
一. 说教材
首先我来进行教材分析。
1. 本节课是本教材第六单元B部分中的Let`s learn, Let`s do的内容,其中A部分Let`s learn中学生已有对数字one – five 的认知水平.本节课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数字six – ten ,并围绕本课新授单词,穿插一些Activities,即本节课的第二部分Let`s do.如:“Show me six”. 等一些简单的指示语,要求学生听懂并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与数字打交道,如何让学生会用英语来表达数字1-10是本单元的重点. Let`s do中的活动既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巩固所学的数字单词.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特征,特制定如下几个目标:
知识目标:
a.进一步巩固已学的数字单词: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b. 能听、说、认读五个数字词汇: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c.能听懂、会说Let`s do里的指示语,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能力目标:
拓展学生对数字的应用,感受数字在生活中存在的广泛性与重要性.
情感目标:
结合实际生活,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认读数字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是本节课的重点。.而数字eight,nine的发音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这节课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媒体演示法、任务型教学法、创设情境法、歌曲巩固法等等。
三. 说学法指导
教学相长,本节课我所采用的学法主要有两个。
1、鉴于本课词汇的特点及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我准备通过听、说、认读来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数字,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和运用能力。
2、同时,多表扬、勤鼓励,使不同
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习积极性,在知识上均有所提高。
为了教学的需要,课前先准备好:PPT课件, 1-10的单词卡片,铅笔若干, 球一个,蜡笔若干, 一个文具盒、录音机、磁带等。
四. 说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习为立足点,将从Warm-up,Presentation,Practice,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Homework五个环节来设计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Step1、Warm-up
1. 录音机播放本教材第6单元A Let’s chant部分的录音,(内容见课件2)。
2、学生活动分组,评价安排。(我把学生分成两大组,设计了两棵苹果树,分别画在黑板的左下角和右下角。如果表现好可以获得一个苹果,学生的总体表现会在苹果树上表现出来,在课中我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发贴纸、语言的激励、情感的激励、手势和眼神的鼓励等滚动推进整个教学过程。)
3、Free talk: 复习巩固本单元学习的1—5的英语表达。T:Hello!S1. How many books/hands/fingers…? Ss:One/Two/Three…
T:How old are you? S1:I’m four/five years old.(根据老师拿的'单词卡来回答)
目的:提高对知识的再现率,为学习新知识埋下伏笔。同时,通过课前的对话,热身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以轻松活泼的形式开始。
Step2、Presentation
1. 学习数字six—ten。
(1).(看课件3),引出six的认读教学,(出示课件4)。(教师带读,边用手势表示。一组一组读,指名读。再把词卡贴在黑板上。)
(2). 我拿出铅笔,让学生数,从而引出数字 seven 的认读教学,(出示课件5)。 (学生看我的口型跟读,再请读得好的学生带读。)
(3). 我拿出一个球,老师拍,让学生数, 从而引出数字eight 的认读教学,(出示课件6)。( play a game : 跟读,我大声读时,学生小声读; 我小声读时,学生大声读。特别注意这个单词的正确发音。)
(4).(出示课件7),引出数字nine 的认读教学,(出示课件8)。(我带读, 学生跟读,开火车读,再请个别读,注意这个单词的正确发音。)
(5). 我拿出一个文具盒,让学生猜猜文具盒中的蜡笔有多少支?引出数字 ten 的认读教学,出示课件9。(我带读,男、女生读。)
2.我用手指指黑板上五个单词,指哪个,学生就读哪个。由慢到快,不按顺序,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对单词的掌握程度。
Step3、Practice
(1).播放62页A Let’s learn部分录音,学生跟磁带读,(内容见课件10)。(要求学生用手指着听到的单词,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2).依次出示(课件11—15),用How many birds/pigs…?句型,引导学生回答,操练Six_Ten的读音。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3)复习巩固1-10的单词.
a. play a game:教师做手势,学生用英语说出数字。然后师说数字单词,生做手势。 b.Let’s sing:自编的一首歌曲。(两只老虎调)(课件16).
目的: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更好的记住这十个数字。
(4).播放课文录音,学生看书62页并跟着做。(学习Let`s do) “Show me six.”…(课件17) a、引导学生边听边做相应的动作两遍。
b、同桌互相说句子做动作,一人说句子,一人做动作。
Step4、Consolidatin and extension
1.说数字,出示(课件18).
2. 听声音,圈数字。出示(课件19).
小结:今天我们都有什么收获呢?让学生用英文数苹果树上的的苹果。(给胜的一组插上红旗,并给予鼓励)。
目的: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数字。
Step5、Homework(出示课件20)
1、课后听录音,跟读所学内容。
2、用英语数数给家长听。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Unit 6 Happy birthday!
Part B Let’s learn
6 7 8910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微课》说课稿10
教学类型
讲授型、演示型、自主学习型
适用对象
学生:本微课是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班主任
其他:软件技术
设计思路
以“射”字为例,通过指导书写教会学生把字写正确;老师范写让学生学会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好;在此基础上学生练写,写后评议,把字写得更好。以点带面,掌握方法,自学其他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片头
内容:您好,这个微课重点讲解“射”的写法。
第1张图片
20秒以内
二、正文讲解
第一节内容:
指导书写“射”
课件教学生字“射”
2分18秒
第二节内容:
老师范写“射”
师范写3
1分36秒
第三节内容:
学生练写“射”
生练写4
36秒
第四节内容:
老师评价
评价5
1分19秒
三、结尾
内容:感谢您认真听完这个微课
图片“片尾6”
20秒以内
教学反思(自我评价)
效果是明显的,学生能通过一个字的教学掌握学写生字的.方法,使到学会先观察再动笔,观察要看字的间架结构、特殊要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从而正确、规范地写好每一个生字。
《微课》说课稿11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各种各样的水果吗?看,这是红彤彤的苹果、紫莹莹的葡萄、黄澄澄的鸭梨。大家想不想向他人介绍自己喜欢的水果呢?在此之前,我们可要好好观察它。
老师特别喜欢猕猴桃,今天邀请大家跟我仔细地来看一看吧!要想把猕猴桃观察清楚,我们可以按从外到内的顺序来观察。首先,大家用眼睛观察整个猕猴桃的外形,看,它是椭圆形的,它穿着土黄色的外衣,用手一摸,上面还有短而柔软的绒毛呢!凑近猕猴桃一闻,还有一股淡淡的甜香。这时,我们的观察用上了鼻子。
看了猕猴桃的外形,我们小心地撕开它的皮,呀!猕猴桃肉翠绿翠绿的,跟它的外皮颜色真不一样。切开它,继续观察内部,翠绿色的果肉越到中间越淡,最中间的接近淡黄色了。尤其奇特的.是,猕猴桃肉的纹理呈放射状,果肉里嵌着许多像小芝麻样的种子。这时的观察,我们除了用眼睛看也用上了大脑思考,由这黑种子我们想到小芝麻,这生动的比喻多形象啊!
看了,闻了、想了,赶快尝一尝吧!咬上一口,酸酸的、甜甜的,吃着真过瘾。刚才啊,我们按从外到内的顺序,用上了眼、手、鼻、脑观察了猕猴桃的色、形、味,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介绍猕猴桃的营养价值。观察了这么多你能把刚才观察到的说一说吗?
看,这是一位同学的例文。
猕猴桃是椭圆形的,穿着土黄色的外衣。用手摸一摸,上面还有短而柔软的绒毛呢。凑近猕猴桃一闻,还有一股淡淡的甜香。
我们小心地撕开猕猴桃的皮,呀!它的肉翠绿翠绿的。切开一看,完全跟外部不一样了。翠绿色的果肉,越到中间颜色越淡,最后接近淡黄色了,尤其奇特的是猕猴桃肉的纹理呈放射状,果肉里嵌着像小芝麻一样的种子。咬上一口,酸酸的,甜甜的,吃着镇过瘾。
听妈妈说,猕猴桃的果肉对高血压、心血管病、肝炎等疾病都有疗效,有“维生素果”和“营养果”的美誉呢!
这是介绍了猕猴桃的营养价值。怎么样,大家学会观察了吧!让我来一试身手。这是大家爱吃的西瓜,从外部观察他的色、形、味,观察晚了它的外形再来看看它内部的果肉吧!你能试着用这种从内到外的观察顺序来观察西瓜吗?然后用流利的语言介绍西瓜。
同学们,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西瓜介绍好的!
《微课》说课稿12
教学年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微课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好句子互换的规律,熟练地进行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两个句子,在读中感悟两个句子的相同之处及不同之处。
(这两个句子句式不同,一个是反问句,一个是陈述句,但是两个句子的意思相同。)
(二)指导学生“如何将反问句转换成意思相同的陈述句”
1、出示小锦囊:将反问句转换成意思相同的陈述句的四个步骤。
2、小练习。引导学生运用小锦囊尝试将反问句转换成意思相同的陈述句。
(三)指导学生“如何将陈述句转换成意思相同的反问句”
1、出示小锦囊:将陈述句转换成意思相同的反问句的四个步骤。
2、小练习。引导学生运用小锦囊尝试将陈述句转换成意思相同的反问句。
(四)课后练习: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教学反思:
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相转换,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园地三里出现的内容。如何帮助学生掌握陈述句和反问句互相转换的规律,促使他们熟练的地进行句式转换呢?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了小锦囊的环节,以此来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小锦囊里主要是陈述句转换成反问句,以及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步骤。在步骤的引领下,孩子们的思路非常清晰,能够在阶段性的'练习中逐步掌握句子互换的规律。最后,我还设计了课后练习,以求让孩子熟能生巧,提高句子转换的能力!
课后练习:
按要求改变句式,意思不变。
1、我们都爱自己慈爱的母亲。(改成反问句)
2、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改成反问句)
3、同窗五载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改成反问句)
4、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能够忍受呢?(改成陈述句)
5、难道我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吗?(改成陈述句)
6、作为少先队员怎能不讲文明,有礼貌呢?(改成陈述句)
《微课》说课稿13
1,厘清有关微课定义的几个问题
1,微课是不是就等于录像课
我的观点:不是,微课和录像课的最大区别是是否有学生,微课可以理解为没有学生、甚至不出现老师影像的微型录像课
2,微课是不是等于微课程
专家的观点:微课程属于课程序列,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四大范畴;微课是微型课,是微课程的配套资源,包含于微课程体系之中。
3,翻转课堂和微课的区别与联系
我的观点:翻转课堂的精髓是教学过程的前置(课堂学习由在家视频学习取代),课堂教学成为巩固答疑环节;微课是翻转课堂的组成要素,不一定是课前学,也可以课中学、课后学;不一定是在家学,也可以在学校学
4,微课是教学片断还是片断的'教学
我的观点:片断的教学,更侧重于知识点的分解,而非教学流程的分解
5,微课的时长控制
我的观点:不要过多的强调时长,只要是就一个问题而非一整节课的讲授,都应该视为微课(30分钟以下)
2,微课如何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
我的观点:只能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至少目前如此)
1,微课在必修课堂上的应用
(1)借助网络平台的授课:微课可以作为课前或课中自主学习的单元,可以实现自主化、重复化、分层化和互动化
(2)借助非网络平台的授课:类似教学视频的作用,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效果的稳定性、教学过程的可控性
2,微课在选修课堂上的应用
(1)选修IB模块教学:连播形式、分段录制,通过班级QQ群、移动存储设备由学生在家自主学习(案例:毛泽东与蒋介石)
(2)各类选修课:知识拓展、职业技能、社会实践、兴趣特长,在新高考背景下(既要必修课程全科开课,又要选修课程开足开齐)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不受开课时间、地点的限制
3,微课在学校个性化辅导中的应用
(1)作业点评(案例:二战的线索)
(2)习题讲解
3,微课录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须注重实用高效,少追求过度的技术包装
录微课不是拍微电影,不需要华美的画面、跌宕的剧情和深情的旁白,只需要实实在在的把教学目标达成
总的原则:录制一段微课不需要投入太多时间,限制在微课时长的3倍左右
2,须注意“虚拟互动”运用,做到“不是在上课却胜似在上课”
要求录制现场虽无学生,却时刻把学生“放在心头”,“挂在嘴边”
——可以是多一些自问自答式的碎碎念、假肯定。例:这个问题同学们怎么看?(停顿几秒)说得太对了!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揭晓答案)
——可以是黄婆卖瓜式的自我营销。例:重要问题说三遍,下面是我独门研制的解题宝典
—可以是虚实结合的课堂批评例如:小明,你不要走神,认真听课!
3,须有足够吸引学生长时间关注的地方
话题选择的趣味性、逻辑分析的严密性、历史学科的深刻性与广博性、语言或者画面的幽默等
【《微课》说课稿】相关文章:
试卷讲评课说课稿03-27
班会课说课稿06-14
体育课说课稿01-16
音乐课说课稿07-24
小学体育课说课稿11-14
优质课说课稿模板11-14
Olympics阅读课说课稿03-19
少先队活动课说课稿06-27
小学体育课说课稿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