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的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的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地理的说课稿 篇1
各位老师:
大家好,辛苦了!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的内容,课型是新授课,我将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这个五方面分析说明。首先我说一下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学生在学习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自然界的水循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洋流的形成、分布规律),同时本节也是今后学习高中地理教材选修模块2海洋地理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在高中地理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讲述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特征,包括洋流的分类、形成、分布规律,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第一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形成的洋流类型,并指出洋流的形成往往不是单独受一个因素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二是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按照气压带和风带模式图推导表层洋流形成及分布,着重讲中低纬度海区的表层洋流。
2.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于是结合课标,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洋流的概念、类型及成因,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通过与气压带、风带知识的联系,对地图的观察比较分析,提高知识迁移和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概念图归纳知识要点,养成用彩笔或有区别的符号描绘地图来深入掌握地理原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兴趣,增强其客观、理性地思考问题的理念,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我确定本节
教学重点:通过洋流模式图的成因分析,描绘世界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依据:依据新课标及教学实际,考虑到“洋流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教材中的地位,故确定其为重点。
教学难点:洋流模式图的形成推理及分布规律。
依据:该部分的知识难理解、难记忆,部分学生存在知识缺陷,故确定其为难点。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建构主义理论是本次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它认为有效的学习不是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教师通过帮助和支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为学生的理解提供梯子,因此结合本节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的特点,本着把课堂交给学生的理念,为了更好的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自主学习、合作解决问题能力。我借助自制多媒体课件,采用了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本节课结合地图采用以“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具体学法有:
1.读图分析法和归纳法。
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式来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2.绘图分析法。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绘制各海区洋流简图,逐步培养其动手能力,再通过对比洋流简图,寻找分析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3.比较法。
通过比较,总结出洋流的分布规律。
这样,教给学生“多读图、对比分析、综合思考、动手绘图”来获取知识、思考问题的学习方法,既能增加学生参与机会,增强其参与意识,又使学生“学有新思”,“思有所得”,“练有新获”,“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教学活动中真正的主体。
四、说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地图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交流、互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主要通过以下四个环节达成。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先创设一个情境:瓶子的旅行――很久以前,美国旧金山市有一个童工,他在海滨浴场拾到一只瓶子,瓶中有张纸条写着“我的遗嘱:将我的遗产平分给拾到瓶子的走运人,和我的保护人巴里·科辛。”这是哪里来的东西呢?经调查得知,写遗嘱的人是英国一个拥有12亿美元财产的资本家。那么,瓶子怎么会从英国漂洋过海到达美国的呢?
由一个关于洋流的小故事导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学习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为本节课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埋下伏笔。
讲授新课、形成概念
让学生们快速阅读教材,思考洋流的特点,总结关键词,先让学生自主形成一定的概念,等学生总结完关键字后,教师再展示出关键字与学生的答案作对比,并强调洋流的特点,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学习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讲解寒、暖流的区别,并强调寒流和暖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所流经区域的水温而言的。在讲解后引导学生学会判断寒、暖流,并用简单表达概括,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而后通过练习,巩固加强学生对寒流、暖流概念的理解及判断。
通过学生自学课文,组织学生探究洋流的成因。学生可以从中得出洋流成因是由多种因素――盛行风、大陆轮廓、地转偏向力等的.作用综合形成的。教师再对每个成因进行讲解,强调不同种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
读图绘图、概括规律
由前面学习的洋流成因及气压带风带模式图概括出世界洋流模式图,重点讲授气压带风带知识与洋流模式图之间的关系。对比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验证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区的洋流环流,让学生从全球气压带、风带和洋流模式图中可以看出,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从而培养学生归纳和推理能力。
结合洋流模式图讲解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虽然课标不要求识记各洋流具体名称,但是若是熟悉洋流名称,对他们理解洋流模式图有一定帮助,也将为下一节课的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要求学生能够熟悉世界主要洋流的名称。
通过绘制太平洋海区和大西洋海区的洋流简图,逐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再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比较世界洋流模式图、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图和刚绘制好的洋流简图,引导学生找出分布的差别,发现其中低纬度海区和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规律及其产生的原因,得出结论:
一、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也称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大洋东岸是寒流,西岸为暖流。
二、北半球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也称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大洋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
三、南半球中高纬陆地面积小,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
通过北印度洋海区季风影响下而形成的季风洋流分析,得出结论:
在冬季,北印度洋海区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方向环流,而在夏季,北印度洋海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方向环流。
可以说这是个对洋流模式图读图分析过程,也是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这样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实现图文转换,学会借助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为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归纳,是高中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是高考必备的一项地理能力,也是学生今后走向工作的一项重要能力,故应着重引导训练。
思考小结、问题探究
引导学生以简练的言语概括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无
(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为了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情况,最后在和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要点的基础上还设计了相关的探究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学生间可相互补充,最后老师做以归纳总结,师生共同评价。这样设计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给以鼓励、评价,对知识加以总结概括,使学生在有所收获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后布置课后问题探究,要求学生学会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去解释相关现象,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构建。
五、说板书设计:
我认为板书设计除了要求简明扼要、美观规范外,最好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所以我在设计板书时就力争比较直观、系统、精练,争取既提炼要点,也突出重点、难点,揭示出本节知识的内在联系,便于与学生总结回顾的同时加深理解和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
$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一)洋流的定义
暖流
(二)洋流的分类
寒流
判断: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风海流
(三)洋流的成因密度流
补偿流
(四)洋流的分布
1.洋流的形成模式
2.世界洋流的分布
3.洋流的分布规律
(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无
(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以上就是我教学的全过程。
我的说课完毕,不当之处,请多指教,谢谢大家!
高中地理的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本节课主要来于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教材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从城市形态到城市土地利用到城市功能分区最后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这三部分内容实质是相互联系的,从外到里,从表到内,构成本节内容。本节课在本章城市化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学好本节内容,才能有助于下面课程的深入,更好地学习理解下面的内容。同时在本教材中属城市这一内容,是人类聚落的结果,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舞台,即是与前一章的紧密联系,对后面的学习起着启下的作用。同时可以强化一下人文地理的学习思路:聚落到城市与生活到生产生活人地关系再到可持续发展,谨记这一思路学习思考人文地理的知识。
知识与技能:
了解城市形态的概念与类型。
分析和理解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功能区以及它们的特点。
掌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变化与变化因素。
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和研究,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
重点: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难点:
城市功能结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二、说教法
案例分析、小组合作、讲述、归纳总结
多媒体
城市结构相关材料
三、说学法
1、利用图片展示信息,引入问题;
2、通过活动探究,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及分析创造性思维能力;
3、通过对比总结,提高学生分析总结归纳能力,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学习
通过图片创设情境引入:教师展示一些自己曾拍摄过的城市形状鸟瞰图,引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城市形态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引起悬念进而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引出问题,激发学习欲望,更好地吸引注意力投入到本节课中。
2、活动设计:结合课本设计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及引出不同的功能分区。
提问:首先请同学们合作看图2、2找出有哪些土地利用方式?通过不同的土地利用又形成怎样的功能分区?
通过学生的回答,让他们知道有那些利用方式以及建立在土地利用基础上的功能分区。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提高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并且对知识的形成原因进行探讨分析,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抽象概括及表达能力。利用问题,创设思考。
3、问题设计:创设问题情境
提问:结合课本找出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类型及各自特点,模式形成的因素又有哪些?
学生回答,使其掌握基本模式及特点,通过对比,分析把握每一模式各自的特征,学会把握事物本质。
◆设计意图:阅读课本,总结归纳,同时引导,通过原因规律的探究,大胆设想,总结规律掌握人文地理学习思路。
4、活动设计:内部空间结构变化,结合实例,分析说明。
提问:结合江宁区的变化,分析江宁区城市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课本24页活动题,提出功能结构布局方案?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更好理解理论,掌握城市结构布局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活动题方案的提出,学生能够掌握布局的规律性,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知识的不枯燥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能够通过总结,深层次认识城市结构布局,活学活用。
5、作业布置:
◆设计意图:知识与能力强化训练,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按照知授在联系设计,易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便于深入了解记忆。
高中地理的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本节课源于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问题研究,该节课主要是要求同学们能够对于前面知识的运用,能够结合所学分析住房应考虑的因素,城市化过程中发生的负效应,对于城市化我们应该如何冷静的分析面对,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知识目标:购房影响因素;
理解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含义及特点,能够分析材料现象。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自身因素,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合理地选择住房
情感目标:树立对于城市化应有的情感态度,结合自身不要随意的判断一件事物的好坏。
如何综合各方面因素合理地选择住房
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理解
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理解
二、说教法
小组探讨、调查研究、对比归纳
课本资料、多媒体
三、说学法
1、利用课前小组探究形式对所学问题进行相关调查,培养学生深入生活交际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2、通过对比总结得出结论,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抓住事物本质特征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学习
课前我让同学们调查分析了住房选择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同学们的`成果,总结出购房的原则性问题,合理地指导我们购房。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开门见山,因为事前已经让同学们预习调查过了,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同学们都期待展现成果,故直接表现同学们的内心节约时间。
2. 活动设计
课前活动:分成四组,对南京三个住房地段进行调查,新街口夫子庙、板仓、仙林,对住房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分析该地段的房价要求,居民的要求,居民为何要在该地段购买住房,基础设施设置等等其它与居民购房有关的因素。
◆设计意图:利用课前小组探究形式对所学问题进行相关调查,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了解知识来源于社会还能培养学生深入生活交际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3.问题设计
同学们,不知道你们在调查过程中是否发现一个问题,郊区的房子,特别是别墅,都是些高档居所,许多有钱人的居住场所,那为什么会这样呢?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中居民都往城里挤,为什么还会有许多有钱人往郊区搬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第二个问题:逆城市化。
◆设计意图:承转过渡知识,从购房选择因素的学习过渡到郊区化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给学生以启迪。
五、说板书设计
无
高中地理的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二中交通布局及其影响一章中最后一节的问题研究课,
前面学习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还有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这对研究南京
的交通主要面临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探讨有启发的意义,教材中给出的资料也有
助于同学全面思考自行车在交通问题中影响的大小和发展方向。
知识与技能:
1.在问题研究中初步学会探究学习。
2.了解南京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的相应措施。
3.培养学生查找、搜集、分析地理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地调查或借助于图书馆、网络等手段收集阅读相关资料,分析南
京交通问题及解决对策。
2、小组互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素养和态度。
2.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
1.探究学习方式的初步体验。
2.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
1.探究学习方式的初步体验。
2.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
3.南京交通问题解决建议措施。
二、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探究思考解决问题,学生在思考时要联系本章内容,分析交通方式对城市的影响。
1.利用图文信息,分析南京目前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
2.通过师生分析、发现的学习,分析南京交通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建议,并分析自行车应承担的责任和发展方向。
三、学习方法
1、学生课前积极搜集相关资料。
2、发挥团队精神,小组互助学习,积极探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交通方式是什么?
答:自行车
城市里交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今天我们就围绕交通谈谈有关话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出南京主要交通问题。
提问:你们在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交通拥堵问题、交通环境问题以及交通安全问题都是南京面临的主要交通问题。
进一步和学生共同探讨,南京的交通问题主要是交通拥挤和交通工具造成的
环境污染,并和同学分析造成南京交通拥挤的原因以及是否与自行车有关。
归纳小结:
南京交通拥挤的原因:
私人小汽车呈爆发式增长态势。
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单一,轨道建设滞后于机动化发展进程
道路网体系和功能不完善
公交线路及站点设置存在问题
停车设施供应严重短缺
道路施工加剧了交通拥堵
交通管理上还存在不科学、不到位的地方
自行车和行人过多,并且不遵守交通规则
强调:自行车多并不是造成我们南京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例如多使用自行车,可以相对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但在一些混合车道地段,自行车多可能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一个原因。
那么我们怎么去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明确道路分工
合理规划停车场
减少出行距离
错开出行高峰
加大城市道路建设
进行科学合理的交通管理,重视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
提问:这组同学在幻灯片中提到城市环境污染源主要有哪些?
城市交通环境问题除了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带来大气污染外,还会给城市环境带来什么问题?
这组同学基本同意自行车多是加剧南京空气污染的间接原因,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小结:自行车是一种绿色交通工具,既环保又经济。只有当它在某些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分的地段,影响车辆行驶速度的时候,它才可能成为加剧空气污染的间接原因。
那么我们针对交通工具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除了这组同学提到的三点解决措施以外,我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解决方法吗?
归纳小结:
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加强道路绿化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提高车速
制定相关法规严禁各种车辆违规鸣喇叭
在噪音严重的地区设置先进的隔音设施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自行车过多并不是造成我们南京交通拥挤的主要原因,但自行车多并且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确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一个原因。从这方面来讲,在一些混合车道地段,自行车是造成空气污染加剧的间接原因。那么在我们南京到底是应该鼓励自行车的发展还是限制自行车的发展呢?
学生辩论:鼓励自行车和限制自行车
小结:针对我们南京的实际情况,《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的建议稿提出我们南京应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对私家车的发展进行主动引导,并辅以有限的限制和差别化调控,更加关注改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
五、板书设计
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
一、南京主要交通问题
交通拥堵
交通环境问题
二、交通问题的原因
三、交通问题的解决建议
四、自行车的发展方向
鼓励自行车和限制自行车
高中地理的说课稿 篇5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人口的迁移》是中图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章是人文地理的开篇,也是自然到人文内容的过渡,从人地关系角度讲述有关人口地理学的基础知识,为下一章城市的内容做铺垫。本章第一节中《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主要讲述人口的自然增长,实际上,由《人口的迁移》引起的人口机械增长也能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时也改变着迁入地和迁出地人口的分布状况,为进一步探究第三节《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提供了条件。因此本节内容在本章中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人口迁移”这一概念是初中地理课程中没有出现的新专业术语,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分辨“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目的是要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比较深层次的理解。
有关国际、国内人口迁移会涉及一些历史知识,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大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只是在表面现象上,没有深入分析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于知识面不够广、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学中涉及了一些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够乐于参与课堂教学,并从中达到学习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从现实生活和历史资料分析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其原因,增强地理信息的提取和表达能力;利用比较法理解不同范围、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移具有不同的特点,形成一定的地理思维。
3、理解人口迁移是人类活动经常的一种现象,它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经济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流向、原因和特点。
难点: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流向、原因和特点。
五、说教学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地图法、比较法、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我将采用名人名言的方式进行导入。我会在PPT上出示布洛赫《希望原理》中的话“对更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首要驱动力”,提问学生: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在这种驱动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什么现象?由此引出课题——人口的迁移。
【设计意图】结合名人名言,引导学生思考其话中的含义,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教学做好准备。
环节二:新课教学
1、人口迁移的概念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这样教学理念也将贯穿我的课堂始终。
因此在讲解人口迁移的概念时,我会先出示三则案例:案例一——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案例二——伊拉克难民到叙利亚避难;案例三——老王由于工作调动从老家搬到杭州生活。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有什么共同点?你能概括什么是人口迁移吗?学生能够快速发现案例的共同点,但对于人口迁移的准确概念不一定能表达全面,最终我会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案例当中人们都出现了改变居住地的行为,有些移动距离比较远,有些时间比较长。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类似于这种行为便是人口迁移。同时,我还会给学生强调:关于人口迁移要把握三个要素,分别是:
(1)产生空间位移——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2)居住地变更;
(3)时间限度:一般有一年以上。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巩固大家对这一概念的认识,我会立即出示图片。学生结合图片,思考:人口从A1到B1、C1到A2是人口迁移吗?A2到A1、C1到C2呢?为什么?同学们可以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结合人口迁移的概念进行判断,在此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在这个讨论过程中,我会适当渗透关于“人口迁移分类”的讲解,因为这一知识点较为简单,通过老师讲授的方式,可以节省时间,保证授课进度,准确地为学生传递知识,并由此顺利过渡到本课重点内容的讲解。
2、国际人口迁移
我会出示图片“世界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图”和案例:二战前15—19世纪的国际人口迁移,提出问题:
(1)新大陆发现后,世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路线主要有哪三条?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人口迁移线路?(2)当今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地有哪些?主要迁入地有哪些?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阅读地图、从地图和资料中获取地理信息并表达地理信息的能力。
在学生把握了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路线后,我将继续给出资料:“受联合国难民署关注的难民数字”、“加拿大引进人才的.政策”,让学生尝试概括出当今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这一知识的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结合当今世界的政治背景等知识进行分析,为了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我会安排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前后4人进行讨论,选派一名代表记录小组讨论情况,并进行发言,时间8分钟。由此分析出当今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1)外籍工人(劳务输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2)国际难民数量增加,人口迁移的持续时间长;
(3)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
(4)人口流向发生变化: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成人口净迁入区,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成净迁出区。
3、国内人口迁移
了解了国际人口迁移的路线、特点和原因之后,学生已经有了人口迁移的基本思路,因此对于国内人口迁移的学习,我会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首先我会在PPT上呈现三幅图:
图一: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国内人口迁移;
图二: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
图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然后将学生分为三大组,组内自由讨论每一时期的人口迁移迁出地和迁入地、迁移的原因,并分析原因,并完善表格。
此学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学习背景,因此在分析国内人口迁移的原因时难度不大,但我会在学生讨论和回答过程中,适当补充一些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巩固提高环节,我会展示“美国人口迁移图”,引导学生思考:美国现阶段人口迁移的方向如何?为什么?
学生通过读图能够把握:美国的人口迁移呈现的特点是从东北部地区迁往南方地区(墨西哥湾沿岸)和西部太平洋沿岸地区。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远离工业中心,环境优美,位于南方阳光地带,气候温和、降水充沛,生活起来比较舒适。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建立起该类问题的地理思维。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不论国际人口迁移还是国内人口迁移,其实都验证了布洛赫的那句话“对更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首要驱动力”。正是人们对更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才产生了人口迁移,而在人口迁移的过程中也相应地对人口迁入地区和迁出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节课我们将针对这一方面具体探讨。
【设计意图】
总结本课主要内容,结合课堂开始名人名言,达到首尾呼应的效果,保持课堂设计的完整性。
作业:统计每代人的人口数,绘制人口迁移路线图。
【设计意图】
了解家族人口迁移的情况,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体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绘制人口迁移路线图,对学生的绘图能力进行锻炼。
七、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讲采用纲目式的形式来体现。它能够很好地体现我的教学意图、落实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高中地理的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风沙地貌》选自人教版(20xx版)地理1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这一节中的第一个框题。本章内容属于继大气圈、水圈之后第三个重要的圈层——岩石圈,第一节认识常见的地貌类型是观察地貌的基础,风沙地貌这一框题主要介绍了风沙地貌的概念、分布地区及地貌类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也能够对不同的风沙地貌的特征及形成过程有初步认知。
二、说学情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通过学习和生活积累了一些相关知识,可以作为本节课的知识储备。但是高中阶段这部分知识更加细化,侧重分析,增加了难度,而且学生对于风沙地貌景观缺少直观认知,因此我会通过媒体展示和绘制示意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高一的学生正处于思维转换的过渡时期,一是有活跃的思维,但缺乏对地理问题深层次的探究能力;二是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但还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会适当激发学生更多的思考,鼓励他们剖析现象产生的背后原因。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风沙地貌的'概念、次级地貌类型、分布区,理解风沙地貌形成原因。
2.通过观察野外或户外地貌景观、观看视频、地貌模型和景观图等,提高对地貌类型的辨识能力。
3.通过本节课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地貌,将理论应用于生活实际。
根据课标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分别是了解风沙地貌成因及分布和掌握并能区分风沙地貌的主要特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重点:风沙地貌成因及分布地区。
难点:风沙地貌的主要特点。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置了谈话法、地图法、讨论法来进行教学。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将采用媒体导入的方式。先播放纪录片《航拍中国》中的片段,同时提问学生,视频为我们展示了壮观的新疆魔鬼城,在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又有一个问题,魔鬼城是如何形成的?通过设问,激发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课程内容。
环节二:新课讲授
1.风沙地貌的概念
我会引导阅读教材找出风沙地貌的相关概念。通过阅读教材,学生能够了解到,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
2.风沙地貌的分布地区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根据风沙地貌的概念,试推测我国风沙地貌的主要分布地区。由于概念中提到了干旱地区,所以我国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随后我会出示《风沙地貌分布》图,验证学生的推测,并加深印象。
3.风沙地貌的分类
这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我会先介绍风沙地貌的分类,按其形态和成因一般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
(1)风蚀地貌
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风蚀柱、风蚀蘑菇景观照片,引导学生思考,风蚀地貌的形成原因。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不难答出,风蚀地貌是地表沙粒在大风作用下冲击和摩擦岩石形成的地貌。
我会适时补充讲解风蚀蘑菇的形成,先是突起的孤立岩石,因下部遭受较强烈的风沙侵蚀,从而形成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
(2)风积地貌
同样通过多媒体展示沙丘景观照片,引导学生思考,风积地貌的形成原因。风积地貌是由于被风搬运的物质,在某种条件下堆积形成的地貌。
我会进一步追问,沙丘分为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流动沙丘会产生哪些危害?最后得出流动沙丘会埋没房屋、道路、侵占农田、牧场。
【注意事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为帮助学生理解风沙地貌特征,板书的绘制须与讲授配合同时进行,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
环节三:巩固提高
为巩固所学,我会将教材当中的活动题目《认识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的风沙地貌》,在课堂上进行组织。先展示《西藏米林县丹娘沙丘景观及位置示意》图,同时展示丹娘沙丘相关资料,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丹娘沙丘的沙源地及形成原因。安排学生以地理小组为单位,讨论5分钟,并汇报讨论结果。
我会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进行总结。首先是沙源地:滥砍、滥伐、滥牧导致区域水土流失,泥沙汇入河谷;此处河谷变宽,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沙洲和河漫滩;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水位低,沙滩和沙洲裸露,为沙丘的形成提供了沙源。
形成原因:每年冬春季节,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携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设计意图】本次活动练习题目较为综合,知识框架较为复杂,适合用于学生之间合作探究。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尝试发散思维,完善自身的知识框架;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结尾,我会和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内容,加深记忆。
此外,在课下,我计划让学生搜集雅丹地貌相关资料,在下节课分享交流。
高中地理的说课稿 篇7
一. 说教材
本节课源于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城市的不同等级以及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课标要求为: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这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础上,了解城市基本形态构成之后,对于城市服务功能的学习,是对城市的进一步了解,但与第一节内容联系并不紧密,两部份内容关键是学习城市的不同服务地域,服务等级,基于以上教材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的划分,并理论联系实际辨别现实社会的城市等级
运用有关原理,说明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差异。
了解城市服务范围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掌握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布特点
了解称城市六边形理论,并能用其解释荷兰圩田居民点设置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枣强镇及上海城市等级演化分布的学习,掌握不同等级城市城市服务范围与功能以及城市等级提高的基本条件
通过对德国城市分布案例的学习,总结归纳出不同等级城市分布规律
通过城市六边形理论的学习,学会分析城市居民点布局等现实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经济、人口、交通、服务种类)等相关资料的.搜集,让学生关心我国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重点:不同等级城市所具有的特定服务功能
难点:城市六边形服务嵌套理论及运用
二.说教法
案例分析、读图分析、对比法
课件多媒体
教材图2.11、2.12、2.13、2.14、2.15 和2.16
三.说学法
1.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问题进而引入课堂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通过活动串接各部分,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及分析创造性思维能力;
3.通过对比总结,提高学生分析总结归纳能力,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
四. 说教学过程
1.导入学习
通过问卷调查创设情境引入教学:[问卷调查]把商店规模类比为不同等级城市,通过调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由此引入“城市的不同等级”的学习内容。
在购买以下物品时,你会选择怎样规模的商店?
①纸、米、笔等日常用品 ②彩电、冰箱等生活用品 ③高档服装、数码产品
同样城市等级也如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引起学生兴趣,引出问题,激发学习欲望,更好地吸引注意力投入到本节课中。
2. 活动设计
通过课本活动:完成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的学习。
枣强镇居民日常选择问题,和开始问卷调查实质一样,但具体用途却不同,因而更具有简单可操作性。
◆设计意图:简单的活动,不同的效果,让学生了解知识,更贴近实际生活的学习,让学生学习更主动更具有教育性。
3、活动设计: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问题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案例三,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问题。
问题:(1)A 、B、C等级为何要这样设置?(2)位置选择为何将高一级的设在低一级居民点的中央?
◆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将所学用于现实问题的解决,让学习融会贯通。
4、作业布置:用学会的方法为所在城市的升级提供相应的规划
◆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贯穿应用。
五. 说板书设计
板书按照知识内在联系设计,易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便于深入了解记忆。
知识发生线索:城市不同人口规模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中心地理论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三、城市空间组合的等级体系
1、不同等级城市空间分布
2、中心地理论
高中地理的说课稿 篇8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锋与天气。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锋与天气是《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一节中第一部分的知识,主要从微观角度进一步介绍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锋、气旋与反气旋等常见的天气系统,并可以联系具体的天气现象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高一学生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有了一定了解,但读图分析能力、概括归纳、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其次,在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大气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于掌握的。这种难主要在于三点:第一,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的还不牢靠;第二,学生暂时还不能将大气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第三,短时间内不能将大气运动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故很难把握对整个大气知识的思维线索,感到这些知识与应用无关。生活中,学生对许多的自然地理现象并不陌生,但很少能将其与相关大气的知识联系起来。总的来说,对大气的了解,总是感到既陌生又熟悉。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说出气团与锋的概念,能够判断冷锋和暖锋;会说明锋面特征和锋面移动对天气的影响。
2.通过读图分析冷锋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联系我国的天气现象,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
锋的组成与分类。
【难点】
冷暖锋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五、说教法方法
【过渡句】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和地理科教学特点以及有关的教学规律,即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由宏观掌握到微观掌握的规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相统一规律,主要采取了:地图法、直观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设置情境导入法,通过分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学生思考诗句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象,与什么天气现象有关,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从学生所熟知的歌曲出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设置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环节二:新课教学
1.锋面的定义
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锋面的定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提出问题:(1)什么是气团?根据温度的差异可以分为哪两种?(2)什么是“锋面”、“锋线”、“锋”?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学生能够把握与锋相关的基础概念,我会进一步提问:回忆冷暖气团的`性质,想想冷暖气团相遇时会怎样运动?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得出冷暖气团相遇时,冷气团密度大而重,在锋面的下面;暖气团密度小而轻,在锋面的上面。
【设计意图】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思维永远由问题开始”,在地理教学中,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求知欲,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力,建立和谐课堂氛围,获得反馈信息,提高教与学的作用。
2.锋的分类
对于锋的分类教学过程中要以教师的引导为主,重点让学生把握分类的标准——按照主导地位的不同,能够说出锋的分类即可。
3.冷锋及其影响
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冷锋作为案例,让学生了解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过程。通过画示意图以及播放冷锋过境的动画,讲解冷锋的锋面天气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在讲解的过程中设置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究:
(1)什么是冷锋?
(2)过境前本地区受什么气团控制?气压、气温是怎样的?形成怎样的天气?
(3)过境时有哪些天气现象?
(4)过境后本地区受什么气团控制?
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老师向学生讲授冷锋的构成要素和冷锋的基本形成过程。然后着重强调的是冷锋的降水区域和移动方向。最后由老师总结出冷锋过境前中变化情况的表格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绘制示意图的方式展开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冷锋过境的各个环节的特点,再加上多媒体动画的演示能够使得过程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最后在通过表格的方式总结,能够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环节三:巩固提高
【过渡句】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需要对其进一步的巩固。
我会提出问题: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大家能说说有哪些影响吗?
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能够得出: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暴天气;冬季爆发的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
【设计意图】能够将学生实际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环节四:小结作业
【过渡句】为了巩固所学知识,需要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且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
小结:简要总结本节课内容,并着重对冷暖锋控制下的天气变化进行总结,加强学生对于重难点的理解和记忆。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作业:
根据冷锋的学习思路,预习暖锋。
【设计意图】有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提高归案概括的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我采用的是纲目式的板书,它能够体现我的教学意图、落实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高中地理的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以河流地貌为案例,剖析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以及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节课的目地是通过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分析方法迁移到其他外力地貌的学习中。
在分析河流地貌的发育时,分别选取河谷和冲积平原作为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的案例进行剖析,教材还设计了“活动”“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地貌形成过程的方法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其地表形态。
2.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加强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搜集、整理的能力。
2.让学生学会运用地理信息,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插入本土地理知识,学会从身边地理事物人手学习地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2. 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河流的演变过程及对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形成的理解;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河流演变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的分析;
2.河流堆积地貌形成过程能力的分析。
二、说学情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流水的外力作用方式,特别是高一年的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上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阅历浅,知识面还不够宽等原因,分析较深层次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说教法
课件辅助教学法(教师在课前结合学生收集到的材料制作课件,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引导启发教学法(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达到改善方法、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情感提升的目的)、板图分析法(利用板图边讲边画,图文并茂,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绘图能力)。
四、说学法
1.收集资料法: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学习过程。
2.讨论探究法: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观察对比法: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高中地理的说课稿 篇10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标准: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课包含两部分内容:
一是介绍产业转移的概念及分类;
二是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
2、运用实例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产业转移案例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3、重点、难点
重点: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难点: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工业区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关知识,有了区域联系及产业结构升级的知识储备,又对区域分析、区域发展规划的一般方法有所了解,这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学生对产业转移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让学生想思考,敢探究,进而使学生学会用地理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和表达。
三、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更好体现“学习有用的地理”理念根据案例教学的特点主要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参与式探究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会学”达到“学会”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图片引入(四季沐歌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基地的转移引入)
(二)新课学习
1、实例分析 明确概念
实例分析:
1.日本汽车产业向中国的转移————技术,市场
2.服装,制鞋企业的转移————劳动力
学生结合教材,解释产业转移的概念
2、比较分析 区分类型
生结合教材分清类型: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转移
3、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主要因素: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
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式变化、原生产地用地紧张、环境污染等
4、课堂活动
(三)课堂小结:
归纳总结,并强调:不同区域由于区位条件、资源状况、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情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产业转移中所处的环节、地位、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因而在分析不同的案例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中地理的说课稿 篇11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热力环流。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热力环流是《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这一节中第二部分的知识,主要通过实验的方式介绍了大气运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热力环流的成因,同时通过对海陆风与山谷风等生活现象的分析,深入理解热力环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本节内容运用到第一章中的“太阳辐射”等相关知识,又为后面要学习的“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高一学生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有了一定了解,但读图分析能力、概括归纳、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其次,在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大气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于掌握的。这种难主要在于三点:第一,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的还不牢靠;第二,学生暂时还不能将大气知识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第三,短时间内不能将大气运动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故难以把握整个大气知识的思维线索,很少能将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与所学的大气知识联系起来。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够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并且用专业的地理术语表述热力环流动态过程;能运用热力环流的相关原理解释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等地理现象。
2.通过观察实验,提高从实验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探究生活中的实例,发展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能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地理问题的能力。
3.开展实验活动,获得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热力环流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难点】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五、说教学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地图法、小组合作法、实验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设置情境导入法,播放歌曲《军港之夜》,展示歌词“军港的夜啊你静悄悄,海风你轻轻地吹,海浪你轻轻地摇……”,并提出疑问军港的夜晚吹的'是不是海风呢?进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从学生所熟知的歌曲出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设置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实验感知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直观的感知到热力环流的现象,我采用“玻璃缸实验”的方式,将抽象变直观,从而解决学生的疑问。
首先,给学生展示实验:
在展示实验之前,我会给学生介绍实验的装置,并且给学生演示实验步骤,提醒学生观察有色香的运动轨迹这一实验现象。
高中地理的说课稿 篇12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6号考生,今天,我的说课的课题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的最后一节内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却是绝对的。“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地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是地理学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压轴内容。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是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同时也是为以后的人文地理的区域性特点作一个铺垫,因为人文地理的区域性特征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引起的。
二、说学情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说一说我的学生情况。
我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一的学生,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学习内容的加深,思维要求提高,往往难于适应这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学完了前四章内容,已基本掌握了气候、生物、土壤、水文和植被等地理环境要素间关系,学生通过读图、讨论和思考,应该能得出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地域差异性。但地域差异性的分异规律对学生来讲仍有一定的复杂度。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说出产生各种不同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
3.能够运用地理的分异规律,解释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特征。
【过程与方法】
会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进行图文转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义。
2.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促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内涵
(2)理解并运用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难点】
理解并运用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将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地图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学法:小组讨论学习法、列表对比法、师生互动学习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主要说说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我将从四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境情导入。
结合同学们的旅游经历与地理常识,引导学生说出从我国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从东南沿海到东北地区,从高山山脚到山顶(如西岭雪山等学生可能去过山地)分别有哪些主要的主要自然景观。从而提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从而提出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呢?这种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分布有何规律?由此引入新课——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的目的之一,是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使他们更有兴趣,更积极主动学习。
环节二:新课教学
接下来是新课教学环节
1.陆地自然带
由导入转承到我国自然景观分布的景观图。
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判断景观图的地点
(2)说出景观图的显著特点
(3)分析造成景观特点的主要原因
【设计意图】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的一个巩固,另一方面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一个强调。第三个方面是得出自然带的概念并对对下面差异性的普遍存在、地域性差异规律的一个铺垫。
2.地带性地域分异过滤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探索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过程。以一个朋友出行为例,并给出的出行路线是三亚、上海、长春和出行时间四月的相关资料,结合资料用地理知识、教材图5.6说出这位朋友将经过哪些自然带。并引导学生分析自然带南北更替自然带的成因——热量的.南北差异与其变化规律?从而自然引入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概念,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和自然景观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级作有规律的更替的规律和它的成因(热量)。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对比课本图5.9和图5.10分析其自然地理景观的差异性。学生积极思考其成因。学生可能回答降水不同。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回忆我国降水分布规律: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并结合图5.6分析我国温带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规律,从而自然引入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的概念: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带和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也产生了有规律的地域分异的规律?及其成因:水分变化。
【设计意图】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通过地图法和讨论法可以锻炼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环节三:巩固提高
学生以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结合图5.6《世界自然带的分布》让学生思考该规律在全球是如何分布的。给出全球陆地自然带图和全球气候模式图,让学生直观感受两者的对应性。一方面回顾全球气候的分布?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对陆地自然带的理解。让学生结合图说出自然带在大陆东岸、大陆中部、大陆西岸由南向北的更替规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设计意图】为了突破本节难点,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对于本节课知识的归纳,我采用随机提问的方式。每一个提问到的同学总结一条,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机会。
课后让学生绘图,绘出全球自然带分布图并写出其分布规律。
【设计意图】这个作业题基本包含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可以引导学生课后复习与巩固。
高中地理的说课稿 篇13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两节主要介绍大气运动、气压带饿风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课是前两节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大气运动的原理已掌握,接触过各类天气现象,有一定的参与意识和探究欲望,但在认识需加以引导。
(三)教材重点、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2、教学难点: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和差异。
3、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
确定锋面天气为本课重点之一是因为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锋的形成以及与天气的关系可以“学以致用”,解释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例如“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高压、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也是本课的`重点。因为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常出现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表现,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以及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好天气都是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形成的。把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确定为难点之一,原因有四。一是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三是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有明显差异,四是要懂得什么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它们分别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本课难点之二是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造成这一难点的原因主要是难于长久性的记忆,容易将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水平气流旋转方向记错。
二、三维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通过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图能力。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欲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取读图分析法和对比法。本课的许多知识点容易混淆,例如,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等。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异与同,区别与联系,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本课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而课本有许多的插图,所以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设问,来指导学生分析图表中的地理信息,变抽象为直观,更好地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运动状态,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
四、学法指导
1、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天气系统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并巩固理性知识。
2、借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的判别,是本课的难点之一,可指导学生借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
五、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展示一段天气预报的画面)
由今年初影响我国西南地区的冻雨危害实例导入新课。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
一、锋面系统
(利用多媒体播放锋面动画,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了解气团、冷暖气团,了解锋面的概念和类型)
【通过这样设计,使学生从感官上接受概念并能运用以前的知识更好的理解念,为下面的知识做好铺垫】
1、概念及类型:
2、结构特点:暖气团在锋面上面,冷气团在锋面下面。
(问:为什么暖气团总在锋面的上面?)
【适时的提问,使学生的思维再度扩展,引出对学习过的知识的回忆,为接受新知识提供依据】
3、天气特点:
(问:①单一气团控制下天气特点?②一上一下两种不同性质气团会稳定存在吗?③气压、湿度、温度之间的关系?)
(利用多媒体播放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动画,通过以下问题帮助学生学习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问题:①冷、暖气团谁主动向对方移动?暖气团抬升情况如何? ②何为锋面过境时、过境前、过境后?提示学生根据锋面移动的方向来确定。 ③冷、暖锋面过境前,过境后分别在什么气团控制下,天气如何? ④冷、暖锋过境时天气如何? ⑤冷锋、暖锋降水都发生在锋面的哪一侧?它们又有何不同?)
【结合动画的展示,设计5个问题,是依据学生的思维模式,由简入难,一步步的引导,启发学生,是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参与,以及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获的知识、得出结论】
教师讲解:我国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和沙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
(设计表格,学生填写)
【运用表格,一是为了增强课堂的直观性,二是由学生个体主动参与,完成知识的传授;三是把一些繁杂的文字进行简单的编辑,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在学习该天气系统之前,先向学生简单介绍几种基本的气压类型。
【在设计这个课题的时候,充分展示了学生生活中的实例,结合高一学生自身的特点,引导他们对生活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加以分析――引用的诗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增加地理课堂的文学性】
1、五种基本的气压类型
(利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介绍五种基本的低气压,高压脊,低压槽)
2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的对比
(强调: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利用多媒体播放“北半球低压系统的形成及其天气”动画,在学习了“大气的运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该天气系统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气流特征,以及天气特点。然后让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北半球高压系统的形成及其天气”)
【在这里采用了比较分析方法,启发学生从低压、高压的气流特征入手,讨论分析二者所影响的天气特点,运用比较方法,更能使学生掌握高压、低压系统的天气情况,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
(总结新课巩固练习)
最后让学生通过完成活动环节的3小题,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这样设计既能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锻炼学生的个体,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布置作业)完成相应的练习
板书设计
2、5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1 概念:冷锋、暖锋
2 结构特点:暖气团在锋面上面,冷气团在锋面下面。
3天气特点:
冷锋
暖锋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降水位置
锋后
锋前
例子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气压类型
2、气旋与反气旋的天气特征
高中地理的说课稿 篇14
我是今天地理科目的xx号考生。我所说的课题是《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下面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等几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鲁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在前面学习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的基础上,这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同时,学好本节课对教材后面两个单元的学习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思路,在本章中起着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鉴于新课程要求的学习和理解,又结合本阶段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把本节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明确我国四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原因和具体措施。
(2)过程与方法:根据有关资料,归纳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使学生树立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教学的重难点
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为:
重点:从中国国情出发,研究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
难点:理解我国实施四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原因。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及选择依据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2)学案导学法:在学案上提出问题让学生采取自学的方式先解决一部分知识与能力问题,增强学生自己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
(4)教师过渡:这是我在本节教学设计时采用的教法选择及其依据,课堂教学中“教”是一个方面,但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
2、说学法指导
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托夫勒有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这样的时代下,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教并重,以学为本”的育人观,不仅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运用图表: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地理课中,图表是最重要的一种知识载体,在图表上可以获得很多地理信息。
(2)学会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总之,通过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三维目标,在活动中归纳知识,在参与中培养能力,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教师过渡:那么怎么把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具体得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呢?接下去我将重点说说具体的教学程序安排)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是由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几个环节构成。
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提出的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维、求异思维,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所以,在导入的环节中:我设计的是利用教材的问题“将来我们住在哪里”引发学生的思考,自然引出为了避免将来出现“住无所居”的现象,当务之急就是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
在讲解新课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我设计了本节课相应的导学案。导学案主要有两大板块组成,一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二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四大战略的存在问题和相应措施,简单明了。导学案要填的内容都是教材中有的,这完全可以让学生用几分钟的时间来完成相关的填空,但在完成相关的填空后并不是就算是掌握了本节的内容,或者说只是掌握了一些面上的东西,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是这样来设计教学的:
对于学案上的第一个问题“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从书上先找出问题的答案,并提问同学回答,当学生找出问题的答案并回答了以后,我会立刻追问,既然我国深受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的困扰,那么你能就你的理解说说我们该怎么做吗?这里让学生自由发挥,一般学生都可以说出个大概,但由于学生掌握的地理专用术语不多,可能虽然意思表达了,但不那么的专业,这时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规范用语,只要经常性的给学生灌输这些地理专用术语,久而久之,学生在以后答主观题时就会自然地运用了。
对于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战略,我分两步走,第一步是讲中国在目前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其实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多数发展中国家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即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而中国存在的这些问题比其他很多问题要更为严重,然后我就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作较细的分析,明确我国的发展问题的实质,及特殊性。第二步是学习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这本来是重点,也是难点,但通过上面的详细分析,共同讨论,很多知识学生已经具有,所以这里我是主要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后,进行归纳总结,对他们说的不全面的,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的我再进行点拨规范。新课结束后请一同学做小结,我适时地加以引导、提示,并用多媒体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演示知识结构即板书内容)。
最后针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适量课下作业,巩固本节所学知识。总之,在整个教学中努力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重视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以灵活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感性认识出发,拓展思维,通过讨论解决问题,获得理性知识。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高中地理的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说课稿05-15
高中地理说课稿02-16
高中地理的说课稿优秀04-16
高中地理说课稿(15篇)06-14
高中地理说课稿15篇(优秀)05-24
[通用]高中地理说课稿15篇06-07
高中地理说课稿15篇[优]07-23
高中地理说课稿通用15篇06-07
高中地理《风沙地貌》说课稿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