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高中美术说课稿

高中美术说课稿

时间:2024-07-23 09:57:5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高中美术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美术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高中美术说课稿

高中美术说课稿1

  教材分析: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的第一课。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要重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的范围、性质,各门类的特点及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

  (2)帮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典型分析,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尽量做到每课教学能使学生了解相关的美术观点、美术规律。重在理解、贯通,养成独立分析能力,而不在于记住个别结论。

  (3)让学生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美术现象,结合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第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概略地了解美术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的门类,懂得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哪些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受到审美教育。

  学情分析:

  大部分同学在初中时根本没上过美术课,对美术课早已麻木,失去兴趣。不了解其对健康心理的塑造和个人素质的完善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一幅经典绘画直观的.形象和蕴涵的丰富哲理会影响人的一生。

  教学目的分析:

  通过这堂课,我力求使学生了解美术范畴,建立“大美术”观念。

  能力目标:

  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情感目标:

  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我认为本节课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鉴赏的基本方法。难点是应用该方法进行练习。

  教学过程:

  我对教学过程的处理分为以下四步:

  首先第一步是导入

  同学们在小学和初中都学习了美术,我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都喜欢哪些美术作品,并谈谈自己喜欢的原因。学生此时回答可能有:中国有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奔马》、张大千的《春水归舟》等,外国有凡高的《向日葵》、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不管啥样的回答,都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主。

  接着我让学生欣赏课本插图《向日葵》和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我设计了以下问题,引导学生看书:

  鉴赏仅仅是欣赏吗?接着讲述什么是美术?它和艺术的关系是什么?并板书: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一种艺术。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影视、文学、杂技等。

  第二步、新授部分

  首先通过对比的方式引出美术的真正定义。

  接着讲述美术的范畴并板书:

  绘画(壁画、中国画、油画、水彩、水粉画、版画等美术雕塑﹙圆雕、浮雕﹚建筑工艺﹙编织、染织、刺绣等)书法、篆刻我对于美术的各种类型让学生举例,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历史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流派及代表人物?

  (2)这些著名的画派在艺术特征和风格上有何差异?

  学生简单表述后,我结合图例,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第一幅:《放牧》

  第一是艺术形式:雕刻岩画:岩石,这自然界的基本要素,从远古时代起,它就不断地被人类使用着,作为劳动工具,作为日常用品,也所为生的和死的住所。岩石,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画布,先民们在岩石上刻划和涂绘,来描绘人类的自身生活,以及他们的想象和愿望,这就是岩画。

  第二是年代:古代

  第三是画面内容:对动物的各种基本形状和人手掌的描写,表达出当时人类的生活方式。第二幅:《宴乐采桑狩猎交战纹壶》

  战国时期的雕刻作品描绘了宴请宾客、歌舞声乐、采桑、狩猎、交战(水战、陆战)等场景,请在图中一一找出。

  第三幅:《人物御龙帛画》

  此处我设置了三个问题:a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b构图上有何特点?c根据男子的动作猜测他想做什么?d该帛画用什么造型手法?

  分析的第四幅是《奔马》

  我首先介绍该作品的历史背景、构图用笔特点。

  承上启下,我接着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

  我首先简单介绍“六法”理论,气韵生动、应物象形、骨法用笔、

  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

  接着讲解美术鉴赏基本方法

  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纵向和横向比较(并进行板书)

  然后让学生自己观察,选择一副插图进行鉴赏,2分钟后,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强调他们个性。

  第三步是小结

  美术鉴赏的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鉴赏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为了更好鉴赏必须掌握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它的方法一般为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第四步是给学生布置作业一个课后练习题

高中美术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美术鉴赏)一书的外国美术鉴赏第一课。在新课标的学习内容中,属于美术鉴赏模块,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鉴赏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即通过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方法,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联系文化情境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和风格特征。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充分的认识到古代人民留下的璀璨艺术遗存,形成既能热爱中华民族文化,也能尊重世界文化多元性的情感立场。

  二、说学情

  深入分析教材后,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更强的探究精神,思维比较活跃,见解独到,同时观察能力与感知能力增强,在美术学习中也希望了解更多本质性的美术理论方面知识。能够全面深入的了解事物的细节,并能用较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但是并非发展的尽善尽美。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上会更多的采用教师引导,然后抛砖引玉的方式展开,鼓励学生合理运用不同的美术鉴赏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美术作品。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史前及埃及美术的审美特点以及表现手法,认识艺术起源说,进一步掌握美术鉴赏语言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合作探究、资料搜集等方法,总结史前及埃及美术的审美特征,了解史前及埃及美术的特殊含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加深对世界多元艺术的了解和热爱,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并自主分析史前及埃及美术的审美特征和特殊含义。

  难点:通过对比总结,能够简单说明艺术起源的依据。

  五、说教法、学法

  以上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本着帮助学生建立符合各自个性天赋的视觉思维方式,我应该充分相信并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观。下面来谈一谈我的教法学法:分别是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创设情境法、头脑风暴法、体验感悟法。

  六、说教学准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等。

  七、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大河文明》,并提出问题:所有的大江大河几乎都能寻到他们的源头,艺术这条历史的长河也不例外,那到底艺术的源头在哪里呢?学生思考回答:史前人类发展起来的同时,艺术就开始出现,由此自然的引出课题《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知识的前后联系,以及多媒体动图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迅速集中精力,走进课堂。

  环节二:讲授新知

  大量出示史前美术图片并思考问题:有什么相似之处?都有哪些类别?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我最后补充总结:大致分为绘画和雕塑两类。描绘对象大多为动物,形象简练概括。

  接下来出示不同地区史前美术图片,分别以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法国《拉斯科洞窟》和奥地利《维林多夫的xx》、法国《手持牛角的xx》为例进行赏析,并提出问题:史前美术的目的是什么?简单分析艺术的起源分别是什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最后补充总结:目的有记录、祭祀等,因此产生了一些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主要有游戏说、劳动说、巫术说等。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及学生分析,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之下所产生的不同的美术作品。这么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了解艺术起源的基本理论。

  环节三:深入讲解

  出示金字塔的图片并提问:金字塔的外观有什么特点?埃及人为什么建造金字塔?学生思考并回答:金字塔体量巨大,具有纪念性,建造金字塔是因为古埃及人相信人的灵魂不灭,金字塔是法老死后永久的住所。

  接着展示古埃及美术的相关美术遗存资料,引导学生观看并思考:古埃及美术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如何理解埃及美术多方面的突出成就?学生翻阅教材,找出答案,教师补充总结:埃及是人类古代文明最早的发源起之一,古埃及美术神秘、宏伟,这些主要是源自古埃及人的信仰,如神话、宗教等。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安排,让学生用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环节四:巩固提高

  教师出示《受伤的狮子》及《人首翼牛像》,让学生整理人类早期美术文明——两河流域美术的艺术风格及特点,并鼓励学生分析并结合课前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同学之间相互分享。通过小组代表的回答,教师进行补充总结: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两河文明同样属于人类最早期的.文明起源之一,这里的美术承载着苏美尔、阿卡德、亚述等不同时期和民族的文明足迹,风格由于统治民族的不同而呈现出了向神和务实两种不同的风格,与古埃及艺术相比起来更复杂,但都同样璀璨。

  组织学生巩固练习:教师说出一种艺术起源理论,学生尝试找出相对应的美术作品加以佐证。学生举例回答,同组同学评述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习惯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并通过知识交换游戏的环节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环节五:小结作业

  师生通过问答的形式回顾本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着重强调史前文明美术的起源及其重要成就,提示学生要学会尊重世界艺术的多元化,逐步形成良好的价值观,这样学生可以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认识。

  【设计意图】最后,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鼓励学生课下利用多媒体等资源,搜集艺术起源说的相关资料,并预习下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世界多元艺术的的了解和热爱,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八、说板书设计

  略

高中美术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学生开始接触到人物画,捉到人物画,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在小学时儿童画曾多次接触,到了五六年级,又学习过人物结构和一般的比例关系,具有一定的正确性认识和经验.但这种认识往往还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还不成熟,几乎还带有强烈的儿童画的痕迹.本课将就人的面部特征进行初步研究,并通过人物头像的写生训练,使学生在了解整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人物面部形象、结构和表情有所接触,掌握分析、比较的观察和描绘方法,形成较为完善,成熟的人物画。

  本课教材主要通过传统的“八格图”和“三停五眼”等方法,向学生介绍人物面部的基本规律,包括头型特征、五官位置和表情变化等.按大纲要求,本教学内容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为讲授课,第二课时为技法练习课.但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掌握人物画的画法,在第一课时我也安排了人物画的写生练习,但不是对真人的写生训练,而是面对照片进行练习,这一方面降低了写生的难度(对象可以保持不动),另一方面更利于对人物头像画的步骤进行更直观的讲解.这将为下一课时的真人头像写生打下基础。

  2、教学目地

  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人的脸型特征和五官的位置关系,以及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规律.

  ②初步掌握人物头像的观察方法和描绘方法。

  3、教学重点

  掌握人物头像的写生方法和步骤。

  4、教学难点

  ①培养学生观察和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掌握人物头像的相关知识。

  ②掌握人物头像的写生方法和步骤。

  5、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

  二、授课部分

  <引入新课部分>

  在上课之前,播放一部影片片断。目地:让学生在休息之余观看影片,并对影片中出现的人物发生兴趣,为后面的引入新课埋下伏笔。

  点击图标,打开演示文件。在屏幕上首先出现了一系列大家熟悉的电影明星的图片,然后向学生提问,认不认识屏幕上的这些人,答案肯定是认识,并能说出他们的名字。让大家回忆上课前看的影片,让同学们讲出影片中有哪些人物。此时,同学们的注意力已经回来了课堂,这时提出问题:既然大家都认识这些人,或者说能记住影片中的人物形象,靠的是什么来加以判断的呢?引导学生思考,这时同学们会得出答案:是通过人的样子及人的脸来判断的。这时候就可以告诉大家:人的脸是一个人的标志。所以在我们进行人物绘画时,往往就得从人物头像开始。要画好人像,首先要对人脸的一些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所以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与我们人脸有关的知识。

  <讲授新课部分>

  点击“开始”,进入首页。首页分四个部分:脸型特征、五官位置、表情变化、作业演示,它们分别链接到不同的章节。

  一、脸型特征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不同样子的人,这些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脸有一样,我们要认识一张脸,首先得从他的脸的轮廓开始,既人物的脸型。

  点击“脸型特征”,进入《脸型特征》,屏幕上出现了一张由若干人物头像组成的图片。这图片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下面这个问题:这么多的脸,他们的脸型有没有规律呢?

  点击图片,出现“相之大概,不外八格”。讲解。

  点击“八格”,出现“田国目用,由甲申风”。

  用鼠标指向“田、国、目”三个字,请学生观察这三个字从形状上讲有什么特点? 然后分别点击三个汉字,出现相对应的脸型,结合汉字,再分析不同脸型的特征。

  用鼠标指向“由、甲、申”三个字,请学生观察这三个字从形状上讲有什么特点? 然后分别点击三个汉字,出现相对应的脸型,结合汉字,再分析不同脸型的特征。

  用鼠标指向“用、风”两个字,请学生观察这两个字从形状上讲有什么特点? 然后分别点击三个汉字,出现相对应的脸型,结合汉字,再分析不同脸型的特征。

  完成脸型特征的讲解后,为了让学生加深巩固,再在学生中选出一部分脸型比较明显的同学站起来,让其他同学判断他们的脸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这八种不同脸型的特征,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老师要针对大家回答的情况,加以进一步和分析)

  二、五官位置

  (过滤)提问:掌握了人物的脸型以后,我们的人物画就迈出了第一步,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想像在画面中已经画了一个脸的轮廓了,哪么接下来又该画什么了呢?(学生一起回答:五官)。

  点击“五官位置”,进入页面,出现一个人头像。

  要画五官,首先得确定出它们不同的位置,这个很重要。引入传统的“三停五眼”。

  1、三停

  就是把我们的'脸从上到下分成三份,这三份就叫“三停”,是如何分的呢?请大家看图:

  ①鼠标进入发际区域,出现“发际”二宇,点击,鼠标进入眉弓区域,出现“眉弓”二宇,点击,出现“上停”;

  ②鼠标进入鼻底区域,出现“鼻底”二字,点击,出现“中停”;

  ③鼠标进入下颏区域,出现“下颏”二字,点击,出现“下停”;

  (讲此节内容时,还应适当的结合自己的面部进行讲解)

  注意: (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图中的眼睛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回答)基本上在脸的中间部位. (在确定五官位置时,这点非常重要)

  2、五眼

  就是我们的脸(正面)宽为五个眼睛长。

  点击鼠标,出现几条线,把脸横向分成五份。同时有两只转动的眼睛,可以移动到每一份中,大家会发现,这五份的宽度是相同的。(一方面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直观的让学生看到五眼的关系)

  “三停五眼”古代画家根据成年人的面部五官位置和比例归纳出来的。如果某人的五官不同于这一标准,则成为其明显特征。因此,“三停五眼”是衡量人的五官大小、比例、位置的准绳。但是,儿童与成人不同,年龄越小,眼睛位置越偏下,五官位置显得越紧凑。

  (过渡)人是有生命的,同时也是有感情的,而人们的感情往往都是写在脸上的,比如我们常说的“喜形于色”等都是说的这个意思,那么这种写在脸上的感情,我们)通常就叫他表情,人有喜,怒、衰,乐等丰富的感情,也就有了今天我们要讲的丰富的表情,人们把感情写在脸上,今天,我们就把表情写在纸上。

  (点击“下一节”)出现标题“丰富的表情”,同时在屏幕上出现一面砖墙,在墙上画有三种具有不同的表情简笔人像画,还有一个小丑。

  (三)丰富的表情

  今天这里也来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小丑,他已经捺不住了,就忙着在墙上画了起来,我们看他画的是什么?哦,原来他画了三个人像,还不一样呢?

  (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三幅不同的人像画,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

  (一起回答)表情;

  (提问)再请同学们观察他们表情的不同是如何表现的呢?

  (回答)通过五官的不同来表现的,主要通过眼、眉,嘴的不同形态来表现的。

  好了,大家都看到了,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简单的变化就可以把人物的表情表现出来,哪么究竟小丑是怎样把人物的喜、怒、衰、乐画出来的呢?有什么绝招吗?

  我们来问问他?

  点击鼠标,出现“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画人哭;眉掉眼垂嘴下落,画人怒;垂眼落嘴眉皱掉。”这就是画人物表情的基本方法,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来念一念,在念的时候,希望大学能记住这几句口决。 (与同学们一起念)。

  当然,今天我们讲的只是一点基本的方法,所以也只能通过这样的方法,画出简单的人物表情,但这又是其它表现方法的基础,其它的表现方法都是在这样的方法基础之上展开的。

  (过渡)我们讲了这么多了,可能很多同学的手也开始痒了,也想在你的纸上画出你的同桌或者朋友,但究竟怎样画,大家的心里可能还没有底,哪么我们的人物画该怎样画呢?(点击“下一节”)

  (四)步骤演示

  屏幕出现一张白纸.

  请同学们把纸拿出来,今天画什么呢?今天我专程为大家请来了一位模特,大家请看: (点击鼠标)出现一女子,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画的模特。哪么我们该怎样来画呢?

  首先,我们要仔细观察对象,在观察的时候就要运用到我们今天讲的这些知识,主要从人物的脸型、五官的位置及表情变化,例如:我们观察这位模特,(提问)这位模特的脸型是属于什么脸?五官的比例有什么特别的?她的表情是怎样的? (回答)她的脸型是属于“甲”字型脸,中停要宽一点,表情是在微笑。

  步骤演示,分别点击每一步的按钮,出现每一步的步骤演示图。

  在这里,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基础水平,设计了两种方案。一是,如果学生基础较差,就一步一步的讲,边讲边画,二是如果学生水平较高,可以先讲步骤,再播放演示过程,让他们能自主的观察对象,表现对象。 <小结>讲评学生完成的作业,同时根据作业情况复习巩固讲的知识点。

  结束。

高中美术说课稿4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一美术鉴赏第19课《中外园林艺术》。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教具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园林是人与自然紧密结合、相互交融的产物,园林是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葩,创作素材广泛,创作手法丰富、灵活。我们极有有必要将中外优秀园林艺术介绍给学生,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审美品位,感受园林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园林艺术的特殊地位,也是我们学生必须了解的。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刻领会到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拓宽眼界、兼容并蓄,领略外国造园艺术的成就,不能故步自封,这样才能对中外的园林艺术概貌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客观评价中国园林在世界上的地位、意义和价值,更好的理解民族传统,将其发扬光大。

  (二)重点

  园林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分支,各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审美追求、造园手法和艺术风格。无需争辩他们之间艺术水平的高低,而应包容的看待艺术的多样性,因此确定本课重点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外园林的主要流派及其特征,建立对园林艺术概况的认识,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

  (三)难点

  园林艺术表面看来五光十色,而形形色色的风格其实都是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些形式背后有更深层的自然、社会、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等原因,复杂交织在一起。这种相互关系及其内在规律,是我们在学习艺术史中应当特别注意的。因次确定本课教学重点为:

  探索不同园林艺术流派的产生原因及发展脉络,从而学会分析艺术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和决定因素。

  二、教法:

  讲授、演示、讨论。

  三、教具: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提问同学们曾经游览过或者通过电视、杂志等媒体了解过那些园林建筑,其中说出学生们最喜欢哪个来导入本课教师活动:展示一段苏州园林和西方几个典型园林的视频介绍,综合了解一下园林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活动:感受、欣赏、简单回答,产生认识和欣赏的强烈动机,从而进入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

  (二)中国山水园林

  这节在本课做重点介绍,分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方面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造圆被是同书法、绘画艺术紧密相连的,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与古典文学渊源深远、并且深受写意山水画的影响。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颐和园、拙政园、留园等著名园林。

  提出问题:

  A、中国园林大致分为那两类?

  B、它们在表现上分别有什么特点?

  C、苏州园林有什么独特风格?有那些典型代表?

  学生活动:观看多媒体展示,通过了解课本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总结出:中国古典园林写访自然、寄情山水的艺术特色。

  (三)日本传统园林“枯山水”

  枯山水继承了中国山水的艺术特色和中国园林有很深的渊源,但通过其发展演变又不同与中国山水而独具特色。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日本东京龙安寺方丈园,提示学生观察欣赏其独特的`艺术特色。

  学生活动:欣赏讨论,明确枯山水的独特风格。

  师生共同总结出:枯山水的园林艺术是与宗教哲理相结合的艺术,善用沙石创造氛围,阐明日本园林与中国园林的渊源和发展演变过程及对西方园林的影响。

  (四)西方三国古典园林

  意大利、法国、英国同属于西方的古典园林艺术,他们有相同的文化背景而又各有特色,在这里我们并在一节通过比较的方法来了解西方的古典园林,通过比较找出他们的异同点这样能更好的理解西方古典园林艺术。这一部分内容较多,通过多媒体有重点的对各国代表性的园林进行分析概括,尽可能的达到言简意赅。

  教师活动:

  1、展示图片,意大利《法尔奈斯庄园》、法国《维贡府邸花园》)、英国《布伦海姆风景园》。

  2、展示讲解过程中适时提出问题:

  A、分析比较三国古典园林各自的特色。

  B、他们与中国古典园林相比有何不同?

  学生活动:

  1、伴随多媒体展示,欣赏各国优美的古典园林艺术精品,感受至高无上的审美情趣。

  2、参考概括课本知识,同时完成相关问题。

  最后总结出:三国不同的造园风格,英法两国古典园林具有代表性的造园大师及其作品。

  (五)现代景观园林

  这一节作为欣赏轻松的环节,用多媒体展示丰富多彩的现在园林艺术,让学生继续开阔视野,了解现代园林艺术的实用、多样性和开放性。

  回顾总结:这节课我们欣赏和比较、分析了中外古典园林艺术重要作品及其风格、特点,认识到园林艺术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和他的独特意义。

  五、板书设计

  本课采用多媒体展示

高中美术说课稿5

  一、说教材

  教材是课程的基础和依托,正确理解教材有助于课程的顺利展开,因此我会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本课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高中美术鉴赏模块第14课。本节课共划分2课时,此次说课为第1课时,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中国现代美术的门类,掌握鉴赏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的欣赏角度和方法。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提高对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对于中国现代艺术的兴趣,提升美术素养。

  二、说学情

  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更强的探究精神,思维比较活跃,见解独到,能够全面深入的了解事物的细节,并能用较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但是并非发展的尽善尽美。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上会更多的采用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合理运用不同的美术鉴赏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美术作品。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中国现代美术分类并且了解其艺术特色,并能对其进行欣赏评述。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合作探究、资料搜集等方法,能够掌握中国现代美术的欣赏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现代美术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于中国现代艺术的兴趣,提升美术素养。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本课的现有知识,我的教学重难点确立如下:

  重点:认识中国现代美术分类并且了解其艺术特色。

  难点:通过对兼容并蓄的中国绘画艺术的鉴赏,感受艺术背后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采用讲授法、资料搜集法、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从而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六、说教学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来辅助完成本课教学。

  七、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就是教学过程,也是我本次说课的核心内容。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论述。

  环节一:激趣导入

  我会播放纪录片《五四运动》片段视频,结合课前搜集的相关史实资料,并询问学生:五四运动的出现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学生总结回答:五四运动过后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当面发了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继续追问学生,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和发展特点对中国的美术界又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顺势导入新课《中国现代美术》。

  通过这样的导入形式,学生可以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与自然、社会的联系;发展想象力,促进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从而增强对美术鉴赏的求知欲,以便于营造好的课堂氛围。

  环节二:描述分析

  我将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彦涵的《当敌人搜山的时候》、李铁夫的`《画家冯钢百》、曾成钢的《鉴湖三杰》等多幅中国现代美术作品。在学生仔细观看和欣赏之后,询问学生这些作品中都有哪些形式?并引导同学们对艺术作品进行分类。学生通过观察不难总结出:有中国画、油画、版画、浅浮雕等形式;可分为绘画和雕塑两大类。

  为了学生能够掌握传统型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的艺术特点,我将请学生欣赏《蛙声十里出山泉》和徐悲鸿的《群马图》,分析画面当中的内容及其艺术特色分别是什么?学生以美术小组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从构图、笔墨、线条及造型等方面思考。师生共同总结:《蛙声十里出山泉》体现了画家对农村生活的熟悉和继承中国自古强调表达诗意的绘画传统。《群马图》则融入西画法的表现,加强了马的体积感,传达出作者的强烈情感,给人以耳目一新、令人振奋的感觉。

  通过图片直观的展示方式,由浅入深的提问,引导学生一步步的了解中国现代绘画的分类,传统型国画和融合性国画的形式以及艺术特色,为学生构建宏观的知识框架,这样更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可以潜移默化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环节三:总结解释

  根据上述作品,我会请学生同桌两人为一小组,以手中搜集到的资料为基础交流讨论:传统型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分别有什么特点?你认为这种融合有意义吗?师生共同总结:传统型中国画是在努力继承中国画艺术传统的同时,力求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笔墨技巧等方面有所发展的地道的中国画。而融合型中国画是指融合中西绘画之长的中国画;中国画能集西方绘画之长,将光影、虚实、体积等运用其中,丰富了中国画的技法和表现空间,并且能融入中国传统的绘画精神,有利于实现中国艺术的复兴,以贡献与世界,因此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通过这样的安排,学生可以用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欣赏评述能力。

  环节四:欣赏评价

  我会出示董希文的《开国大典》与古元的《一湾解冻的湖水》两幅作品,并讲述与之相关的创作背景,在美术小组内进行思考与讨论:20世纪的中国美术在其他绘画形式中是如何体现民族风格和时代特点的?学生回答:《开国大典》表现的是新中国成立重大的历史事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气魄;《一湾解冻的湖水》运用炉火纯青的水印木刻技术为我们展现了生活的真实和浓郁的诗意,在发扬革命传统的基础上,版画艺术更加的技艺求精,显示了中国现代版画的成就和独特的水印木刻的艺术魅力。

  我会趁热打铁,继续追问:20世纪的中国绘画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下产生了新品种、新样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师生共同总结:体现出了兼容并蓄的艺术特点。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学生可以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在欣赏和观察中对比分析和总结,这样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的方法,可以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及合作交流的能力,从而感受美术作品的意义。

  环节五:小结作业

  课堂结束之时,我将以师生问答的形式,回顾本课所学习知识并进行情感升华,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本着开放性的原则,鼓励学生课下利用多媒体等资源,搜集其他艺术门类的相关资料,预习下节课所学内容。

  课堂结束时的问答能使学生通过联系思考,逐渐认识到运用时代背景、民族风格等方法和角度去欣赏中国现代美术作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延伸性的作业更是为下一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真正将知识学活,并能活用。

  八、说板书设计

  为充分体现课程内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清晰、直观、明了,重难点突出。

高中美术说课稿6

  我今天的说课的题目是《从传统到现代》,我主要从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设计,五说板书设计来加以阐述。

  一、说教材

  《从传统到现代》是湘版高中美术新课程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六课。本课通过赏析一些美术作品使学生学会解读现代主义美术作品,准确把握现代主义美术的特征以及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我根据教材内容和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了解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2、了解中国美术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所经历的主要过程;

  3、了解中国艺术家突破传统、追求创新的主要思路与观念。

  在学习了新课程标准,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在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是如何突破传统,走向创新的。

  本课的难点是:美术"现代化"的方式和原因。

  二、说教法

   我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标倡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的思想,在教学中,我将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法:

  故事激趣法:在开始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启发谈话法:整个课堂运用谈话法,在与平等对话过程中,力图抓住关键,培养学生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设情境法:用课件的展示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产生一定的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 提问教学法:采用分层次,分目标地选择学生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

  三、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以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观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意识的宗旨,我将采取以下几种学法进行学习:

  (1)观察体验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活跃思维,引导学生在观察作品时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作一些大胆的猜测,避免用一些所谓艺术史上的定论来否定学生的观点,让学生做适当的论证,通过比较的方法辨析不同类别的美术作品。

  (2)合作学习法: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交流,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交流彼此的经验,形成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围绕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大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并导入课题

  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欧洲3个美术流派,并由安格尔的作品《浴女》引出且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刘海粟使用人体模特写生的事件,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进行美术革命的的要求,进而导出课题《从传统到现代》

  第二环节:新授

  在这个环节里我分为五步骤:

  步骤一:

  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人民大会堂中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以启发谈话法与学生交流作品所具有的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时代感,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由此得出现代中国山水画既保留了传统山水的一些创作技巧,又进行了合理的突破,更多地从作品与环境的整体关系去权衡,具有更宏观的现代意识。

  步骤二:

  讲述日寇侵华时中国人民悲惨的生活,并伴随着音乐展示爱国画家蒋兆和的《流民图》将学生带到当时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情境中,使其对人民流离失所的生活产生一定的体验。采用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让学生讨论《流民图》与文人画中的人物画有何不同。教师担任协助、引导的角色,使学生深入地掌握比较式鉴赏,提高美术素养,得出现代中国人物画将传统中国画的材料和技法与西方绘画的造型方法相结合,将以前文人画不加以表现的真实社会生活纳入到绘画中,既保留了民族的艺术形式,又吸引了西方的表现方法,走的是一条中西合璧的道路。

  步骤三:

  在这一步骤主要讲解艺术家们将由国外引进的素描和油画吸收,并将之本土化,用来表现中国的主题。具体以作品《田横五百士》、《血衣》、《父亲》为例赏析,通过讲述田横五百士的故事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了解作品所体现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讲述我国的土地革命,以提问教学法加深对《血衣》理解,以观察体验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加深对《父亲》的印象。

  步骤四:

  通过幻灯片展示多幅传统年画与现代年画,比较之间的不同,以提问教学法和观察体验法进行师生交流,得出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之后,一些新的事物纳入了年画的表现范围,表现内容也不再是门神福禄寿,更多的洋溢着生活气息,艺术形式上也有所创新。

  步骤五:

  与学生交谈他们喜爱的漫画作品,集中学生注意力,导出漫画作品《三毛流浪记》和《西游漫记》,由学生发挥想象,讲述作品中描绘的小故事,锻炼其表达能力,总结作品产生的社会影响和作用。

  第三环节:归纳总结

  新课程理念非常注重学生自己学习评价,因此采用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和知识,使学生了解这节课的优差点。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直接展出,并采用了文字与图片相配合的方式,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加强了学生对作品的记忆。

  本次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评委老师进行指导,谢谢!

高中美术说课稿7

  第十七课用心体味建筑之美一一探寻建筑艺术的特点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一美术鉴赏第17课《探寻建筑艺术的特点》。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了解建筑艺术的含义和特性;了解建筑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

  2、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弄清建筑的基本涵义和特性,对建筑有一个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理解。

  3、教学难点:让学生们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词汇,从而懂得如何以理性的眼光去分析和欣赏建筑艺术。

  教学方法:

  1、我利用很多图片展示介绍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图片,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音乐和建筑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讨论法,小组合作法。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解决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求全组同学共同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用多媒体展示建筑图片导入。

  二、新知探究:

  环节一、什么是建筑艺术?

  1、建筑艺术的概念:是由空间和实体构成的艺术,它蕴含着建筑形式美的规律,并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

  教师活动:多媒体出示美术语言的概念。

  学生活动:熟悉概念并读出。

  建筑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

  环节二、建筑有哪些类型:

  教师活动:用多媒体投出:巢穴、宫殿、庙宇、陵墓、民居等

  学生活动:能分出哪些满足了人的物质要求?哪些满足精神需要?

  环节三:建筑艺术有哪些特性?(重点)

  1、建筑史上三句名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建筑是居住的`机器

  2、四个特征:

  ※科学性

  教师活动:用多媒体投出古埃及金字塔,哥特式教堂图片,指导学生了解建筑的科学性。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理解其科学性

  ※适用性:建筑是实体与空间的结合

  ※艺术性:

  1)雨果:名言

  2)中外建筑、中外园林的不同特点

  ※文化性:一个时代最重要的建筑往往反映出整个民族的文明和社会状态

  教师活动:让学生分析古埃及、希腊、中国建筑的典型特征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汇总答案.

  环节四:建筑艺术有哪些词汇?

  建筑艺术依靠哪些词汇表现个性?

  1、形体z、比例3、尺度4、均衡5、节奏6、色彩与质感受7、环境

  三、拓展:提高实践能力

  1、观察身边的建筑,分析它们的成功之处,举例说明它们运用了哪些建筑词汇?

  2、分析多媒体图片建筑,哪些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哪些满足精神需要?

  四、课堂小结:

  要点回顾:

  1、什么是建筑艺术?

  2、建筑有哪些类型?

  3、建筑艺术有哪些特征?

  4、建筑艺术有哪些词汇?

高中美术说课稿8

  课程名称:《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的教学内容分四个大问题层层递进。而引言给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以下四个问题做了铺垫。通过介绍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欣赏课文图板中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来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并由举例来分析民间美术艺术语言最重要的特征,即寓意性与象征性。全课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的标题是“如何界定民间美术?”通过说明民间美术概念的基本含义和特性,引出民间美术中地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

  第二部分的标题是“民间美术主要有哪些?”通过优秀作品欣赏,具体介绍民间美术中剪纸、年画、刺绣、玩具、雕塑这五类艺术样式。

  第三部分的标题是“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有什么特征?”通过举例来分析民间美术艺术语言最重要的特征,即寓意性与象征性。

  第四部分的标题是“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说明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之根。

  第五部分是学生思考与讨论和学习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并自我评价,为学生留下一片知识拓展的自由天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讲述、演示和欣赏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并逐步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审美的情趣。

  (2)能力目标: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重大意义,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完成智育目标。

  (3)情感目标:结合“三生教育”中的生活教育,激发学生对艺术、生活的热爱,增加知识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是完成素质教育的德育目标。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界定民间美术?和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特征?”针对重点我采用多媒体播放图片、短片、flash、并提出小组讨论的方法来突出重点。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理解民间美术的种类?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和传统文人画造型、传统西化造型有什么区别”。针对这些难点,我主要采用概念分节,把具有代表性的图片放在一起作比较,得出难点。这样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攻克难点,让学生学会观察。

  二、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图片的形式很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第一感官接触到实际生活中的民间美术,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的感性认识。

  (2)分组讨论法:同学们可以通过相互讨论,加深理解,并和老师沟通,也可加深师生感情。

  (3)活动探究法:根据《新课程标准》中,马斯洛心理学提出的:平等对话,创设探究氛围是非常符合当今教学理念的。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三、学习方法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想让学生懂得自主学习,就得吸引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节课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主要采取以下学习方法:分析归纳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认识更清晰、更深刻。

  教师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相关民间美术图片资料、课本等。

  四、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为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我分以下几个过程来进行。

  (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新课课题。

  通过播放过年回家的动画视频及春节广告等以剪纸和皮影方式呈现的艺术形式,共同走进中国民间美术。

  (2)学生领会新课意图,愉快接受课题。

  同学感受到视频音画气息,产生兴趣。并播放图片幻灯片,并激发学习热情,完成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剪纸:学生讨论回答是否见过剪纸作品,反映的是什么内容。教师作详细讲解:剪纸可以用来表达喜庆与祝福,剪纸还是最普遍最单纯的民间美术,剪纸还是各种民间美术的基础。欣赏黑板上张贴的剪纸作品,可见剪纸艺术的要求很严格。另外,简直不仅可以用剪刀,还可以用刀刻。总结剪纸的三种形式。再来看一幅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五福捧寿》。剪纸中有一雷是做刺绣的底样,北京地区俗称花样子,使用_在纸上刻成,内容有花鸟虫鱼各种题材,巧手绘制在枕头、鞋头、肚兜等物品上。学生欣赏实物展示,总结剪纸的种类:分为窗花、刺绣花样、顶棚花、门笺、礼品花等。

  刺绣:中国有四大名绣,分别是:苏绣、粤绣、蜀绣、湘绣。刺绣的应用范围很广,我们来看能用在什么地方?学生思考回答:可用于服装、鞋帽、枕头、帐帘、钱包、香包等。接下来屏幕上展示的是苗族妇女的刺绣作品。艺术大师刘海粟对苗族刺绣给与很高的评价:“缕云裁月,苗女巧夺天工,苏绣、湘绣比之,难以免俗。”教师说明:少数民族中蕴藏的民间美术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它是中国民间美术中最重要的部分,应引起我们的注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间美术也是多样的`,要学会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学习优秀的民间艺术遗产,不断丰富民间美术的宝库。

  年画:提问为什么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贴年画?学生思考回答:为了满足纳福迎祥、万象更新的民俗需要。年画种类繁多,题材内容异常丰富,当然如今已不常见了,但在我国部分农村依然保持贴年画的风俗。教师阐述:中国不仅有四大名绣,还有三大年画产地分别是: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山东潍坊杨家埠。欣赏不同类型的年画作品,感受中国民间美术的亲切和生活的美好。

  (3)并播放多媒体板书,板书采用提纲式,简单明了,让同学清晰易懂。

  (4)自主探究,合作探讨

  根据图片和举例让学生分析民间美术的范畴,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多种形式。请同学翻开第92页认真欣赏92—97页相关民间美术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说明,然后进行抢答。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资料和阅读相关文字说明,然后按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与交流准备抢答问题,学生先自主探究后讨论,为体现小组的智慧奠定良好的基础。合作探讨是新课程标准特别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她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所以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从欣赏图片开始,鼓励他们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去欣赏民间美术,并大但提出想法,相互交流、集思广益。

  欣赏中国民间的剪纸、刺绣、年画、泥塑、玩具等美术作品,让学生思考探究中国民间美术多种类别之间的共性,并回答:就作品的内容和采用的美术形象而言,民间美术有寓意和象征的特点,在造型上,特别概括和质朴、大方;在色彩上,较多采用大红、黄、绿、蓝等较鲜艳的颜色,对比明显,鲜亮而富有喜庆气氛。

  如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有什么特征?(寓意性、象征性)学生回答。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还加深学生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密切关系。在交流讨论中,能体现出合作的意识,对能力弱的组合,教师给予鼓励和帮助,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5)影像展示。老师播放与民间美术相关的影像资料。并简要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就民间美术的三种代表的艺术样式作深入探究如:剪纸、刺绣、年画。学生认真欣赏影像资料,并听取老师的讲解。让课堂的知识联系实际,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五、课后总结与反思

  课后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围绕着以下四个问题展开学习:

  1、如何界定民间美术?

  2、民间美术主要有哪些?

  3、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有什么特征?

  4、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

  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点,加深理解民间美术的与民俗的依存关系。

  布置作业:理解民间美术主要有哪些的前提下解决课后拓展问题,面对民间美术的逐渐消失的现状我们应该怎么做,为什么?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是开阔视野,自主学习,探索与发现生活中的美,希望同学们从自身做起,共同关注生活,关注民间美术,让民族文化传承下来。

  反思:我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有增有减,与时俱进。通过精心讲解,合作探究等进行创作,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但因为教学经验不足,时间把握不是很准。由于学生差异性大,短时间内很难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这点还需要改进,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高中美术说课稿9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美术鉴赏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一一中国民间美术》。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多媒体教学过程演示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教材分析

  一、本课的内容、地位、作用

  本课的教学内容分四大问题层层递进。通过介绍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欣赏课文图板中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来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本课知识容量大,因此我根据教材把握住它的基本精神,以便更有效的传授各知识点。理解相关概念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方面要放到课文的整体精神和结构中去才能有利于课堂的深入。并借助于本课或相关美术作品进行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更形象的认识,而不致陷入概念之中。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讲述、演示和欣赏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3、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重大意义,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

  四、教学难点:是第二部分“如何界定民间美术?”和第五部分“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这两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其中还有一些专业名词。

  教学方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状况,我主要采取“激发启发—引导分析”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实物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实例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运用视频、图片欣赏,实物观察和触摸,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并提问学生,组织讨论,这样多法并用,即培养了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视频,并巧妙导出本科课题。要有新意,有气势,有激情,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心志,。再给学生提出要求引导学生观欣赏艺术作品并自主探究、亲手创作,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讨论明确民间美术的重大意义,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教学内容:

  一、导入探究课题(时间:5分钟)

  (一)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探究课题

  播放视频《俏夕阳》。20xx年春节晚会,以唐山皮影艺术为题材的舞蹈《俏夕阳》深受观众的喜爱,以皮影舞蹈的形式烘托出春节欢快喜庆愉悦的氛围。

  皮影是融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民间文艺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广泛流传于民间,皮影又是民间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之根。共同走进中国民间美术。

  (二)学生领会新课意图,愉快接受课题

  1、感受音画气息由此产生共鸣,并激发学习兴趣。

  2、交流本课探究的意图、必要性。

  二、新知探究(时间:16分钟)

  (一)根据图片和举例让学生分析民间美术的范畴,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多种形式。

  (二)就民间美术的`三种最具代表的艺术样式作深入探究:

  剪纸:学生讨论回答是否见过剪纸作品,反映的是什么内容。教师作详细讲解:剪纸可以用来表达喜庆与祝福,剪纸还是最普遍最单纯的民间美术,剪纸还是各种民间美术的基础。欣赏黑板上张贴的剪纸作品,可见剪纸艺术的要求很严格。另外,剪纸不仅可以用剪刀,还可以用刀刻。总结剪纸的三种形式。再来看一幅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一一《五福捧寿》。剪纸中有一类是做刺绣的底样,北京地区俗称花样子,使用刀具在纸上刻成,内容有花乌虫鱼各种题材,巧手绘制在枕头、鞋头、肚兜等物品上。学生欣赏实物展示,总结剪纸的种类:分为窗花、刺绣花样、顶棚花、门笺、礼品花等。

  刺纷:中国有四大名绣,分别是:苏绣、粤绣、蜀纷、湘绣。刺绣的应用范围很广,我们来看能用在什么地方?学生思考回答:可用于服装、鞋帽、枕头、帐帘、钱包、香包等。接下来屏幕上展示的是苗族妇女的刺绣作品。艺术大师刘海粱对苗族刺绣给与很高的评价:“缕云裁月,苗女巧夺天工,苏绣、湘绣比之,难以免俗。”教师说明:少数民族中蕴藏的民间美术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它是中国民间美术中最重要的部分,应引起我们的注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间美术也是多样的,要学会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学习优秀的民间艺术遗产,不断丰富民间美术的宝库。

  欣赏“五毒的小布鞋”,提问:民俗中是如何体现民间美术的?民间美术总拿民俗做文章,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学生思考并回答:民间美术和民俗活动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是伴随民俗活动而发展的。民间美术的题材与语言多有民俗依据,它必须符合民俗观念、民俗传说和民俗活动的要求;民间文化也离不开民间美术,许多民俗活动都是通过民间美术增加了色彩和情趣;民间美术既是民俗文化的造型载体,更是民族精神的视觉象征。

  年画:提问为什么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贴年画?学生思考回答:为了满足纳福迎祥、万象更新的民俗需要。年画种类繁多,题材内容异常丰富,当然如今已不常见了,但在我国部分农村依然保持贴年画的风俗。教师阐述:中国不仅有四大名绣,还有三大年画产地分别是: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山东潍坊杨家埠。欣赏不同类型的年画作品,感受中国民间美术的亲切和生活的美好。

  三、创设互动探究平台(时间:16分钟)

  (一)欣赏中国民间的剪纸、刺绣、年画、泥塑、玩具等美术作品,让学生思考探究中国民间美术多种类别之间的共性,并回答:就作品的内容和采用的美术形象而言,民间美术有寓意和象征的特点,在造型上,特别概括和质朴、大方;在色彩上,较多采用大红、黄、绿、蓝等较鲜艳的颜色,对比明显,鲜亮而富有喜庆气氛。

  (二)欣赏民间美术作品并让学生给这些作品起名字,教师给与评价

  四、归纳总结:系统知识,德育渗透。(时间:3分钟)

  教师阐述:从这堂课中我们了解了民间美术的种类及艺术特征,以及怎样欣赏民间美术作品。有一句话这样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文化的才是永久的。”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民俗文化是非常可悲的,希望同学们从自身做起,共同关注生活,关注民间美术,让民族文化传承下来。

  教学的主要功能是教会学生学习,本课通过教师启发、引导、点拨,调控探究方向,及学生自己合作探究,在宽松的教学情景中开展了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尽最大学力能够到达的区域内学习。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升华,升华的途径是应用与整合。通过应用使知识与方法得到整合,让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知识,立足实际,活学活用,回归生活,使学生感到学有所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内在的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高中美术说课稿10

  一、课题:《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

  二、教学分析

  学生分析:陶器和瓷器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关于陶器和瓷器的性质及其原材料、工具,工艺技法等方面的特点便于理解,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有利条件;但学生对古代的陶器和瓷器是陌生的,因此,教师需要针对这一情况广泛地搜集相关材料,帮助他们加强认识与理解。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量大,知识的专业性强。要在短短的一节课里带领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陶器与瓷器的艺术成就很困难。教师要抓住不同时期的重点作品展开教学,注重向学生渗透鉴赏的点,使学生学会方法,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分析其他相关作品。

  三、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了解中国原始社会陶器的产生、艺术成就及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成就。

  2.技能目标:学会从造型与装饰结合的方面欣赏工艺美术作品。

  3.情感目标:感受我国陶瓷艺术的灿烂辉煌及其对人类的伟大的贡献。

  四、教学重点:

  古代陶器艺术特点及其与当时生活的联系;瓷器的几个重要的种类及其艺术特色。

  五、教学难点:

  陶瓷虽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用品,但古代陶瓷对于学生来讲,又是陌生的,本课的教学直观性较差。

  六、教学设计思路:

  从生活当中我们对陶与瓷的感受入手,导入本课。按照陶器与瓷器产生的先后顺序分别介绍我国古代陶器与瓷器。全课把握住陶与瓷的区别,用对比的方法和展示相关视觉材料的方法辅助教学,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进而达到教学目标。

  七、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仔细搜集相关材料,有视觉图片,有视频资料,又有现代陶瓷的实物教具,从各个角度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八、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生活中陶器、瓷器各一件

  这两件作品给你带来哪些不同感受?

  那么陶和瓷有又有什么联系呢?有什么共同点呢?

  《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

  (三)讲授新课:

  1.关于陶器:

  a.产生

  b.材料

  c.烧制温度

  d.特质

  e.古代陶器的艺术成就

  重点了解马家窑--半山--马厂文化的彩陶艺术。(借助图片了解彩陶的图案,分析它们的艺术特色以及与当时生产、生活的联系)

  从造型、装饰结合的方面重点了解《舞蹈纹彩陶盆》等作品。

  白陶和黑陶的介绍。

  2.关于瓷器:

  a.产生

  b.材料

  c.烧制温度

  d.特质

  e.瓷器相关知识的介绍:

  借助现代瓷器的教学实物,了解其品类及不同特点,增强感性认识。

  f.古代瓷器的艺术成就

  重点了解宋代瓷器的名窑、景德镇瓷器等。(关看视频:现代人模拟的官窑和景德镇民窑,以了解我国瓷器艺术辉煌灿烂面貌的形成的主要原因)

  官、哥、钧、汝、定窑的地理位置,艺术成就;元代青花瓷的了解。

  从造型、装饰结合的方面,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贯耳瓷瓶》、《玫瑰紫海棠式花盆》、《青花海水龙纹瓷扁瓶》。

  (四)课堂总结:

  陶瓷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创造,是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优秀作品浩如烟海。希望今天的课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激起大家了解陶瓷艺术、走进陶瓷艺术的兴趣与愿望!

  (五)课后作业与拓展:

  选择一些瓷片或陶片,观察其胎、釉的差异;从触摸中体会两者的质感,从瓷器与陶器叩击的声音中比较两者的不同。

  宋元以来有哪些重要的瓷窑,其产品各有什么特色?

高中美术说课稿11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审美观念形式法则的产生和一般规律,以及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培养用审美的眼光去对待美术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产生的?

  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难点:如何从生活中去发现美?结合实例明确如何鉴赏美术作品(重要意义)。

  三、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1、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2、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

  3、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四、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主要鼓励学生参与形式美评判的活动中,感受形式美的法则,从形式美的法则入手,提高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本PPT的内容较多,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加以调整、删除)

  五、课时:

  一课时

  六、新课教学:

  影视(温州嫁具)导入揭题—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

  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以《彩陶鲵鱼纹瓶》、书法《永》字、《羊》字加"形式美法则",让学生初步来认识"形式美法则"、

  "美"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源于生活实践;

  "美’的观念与形式法则是长期的历史积淀的结果

  彩陶鲵鱼纹瓶、永、羊(羊大为美)

  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什么叫美术

  什么叫美术

  身边的美术,

  提问学生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术作品?

  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视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亦称"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它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四大门类图片

  ②美术的特点:与音乐文学相比较

  中国古代手艺、工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③、美术的性质

  精神产物具有独创性意识形态形式与形式美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

  意识形态形式与形式美

  ①形式与内容关系:内容存在与形式,是内涵,形式是内容物质化体现,是外观。形式应准确而鲜明地表达内容。形式有独立审美意味。

  ②形式美是指艺术语言的合规律与合目的组合,也就是符合美的与符合审美需要目的'的作品。外部形式结构。

  马克思说:"有懂音乐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A、形式美法则

  ①多样与统一

  美术作品个别形象,形式要素、语言多样化、丰富作品的艺术形象,但必须高度统一,构成二种有机整体的形式。

  例如:太极图、最后的晚餐、米洛斯维纳斯。

  ②对立与和谐

  对立:使一些可比成分特征更加明显,更加强烈。

  和谐:各个部分或因素之间相互协调。

  例:黑白?

  ③比例与尺度

  比例包括数学的秩序,尺度是标准规范,包含体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美的规律。(黄金比例1:1.618,1:0.618)

  例:帕特农神庙、萨平妇女

  ④对称与均衡

  对称就是指整体的多部分依实际或假想。对称轴或对称点,两侧形成等形、等量的对立关系,它具有稳定和统一的美感。

  均衡是从运动规律中升华出来的美的形式法则。

  例:边防军

  ⑤节奏与韵律

  节奏:原指的天黑夜有秩序出现,有条理反复,交替或排列

  韵律:动势、气韵、有秩序、近似对比因素、交替重复

  例:巴黎圣母院、西斯庭圣母

  实战演习:(多幅图片)学生选择评判

  美术鉴赏的意义

  A、为什么要提高审美能力、学会鉴赏。

  马克思说过"如果愿意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①是不可缺少的`现代人文结构、美是人们长期积累形成的,也是艺术家长期探索形成的规律。

  中国的四大美女、罗丹雕塑的罗米哀尔、委拉斯开支作品《宫女》的侏儒、等。

  从实用物品向美术作品的转换

  要求学生说说身边的生活用品。美术作品有的实用退化,审美凸显。(玉文化,木版年画,月份牌年画等)

  情趣高尚,抵御格调低下,提高精神污染免疫力。

  讨论和思考:

  讲一讲身边事物的美

  小结:

  美——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非常注重营造美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学会去认识这些美好的事物,才能更好地生活;我们要学会鉴赏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高中美术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静物构图》是选取湖南美术出版社、现代美术教育研究所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绘画雕塑》系列中的《绘画》模块第二课《形的视觉印象》的延伸内容。这一课包括客观物象在平面上呈现的形体、特征及我们怎样梳理客观物象给我们的印象,我从中选取怎样梳理客观物象给我们的印象这一节加以扩展静物该怎样构图,作为本节课的内容。本课从首先请同学们把自己最喜欢的照片或图片进行描绘,然后通过活动,让同学们给与意见,结合教师所说的理论知识进行修改再创造。采用学生上台手绘、师生交流的形式教学,既加强了课堂的交互能力,又调动了学生探讨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再创作。

  2、教学目标:

  美术绘画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美术绘画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运用绘画的理论,进而培养学生动手绘画创作的能力。根据高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掌握有关静物构图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A。提高学生的观察静物取舍的能力

  B。培养学生对静物素描动手绘画能力

  (3)发展目标:

  A。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B。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C。培养学生开拓新思维的能力

  (4)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创造生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静物构图的`基本形式

  (2)静物构图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静物构图的基本形式,如何取景

  4、教师准备:

  静物作品图片、知识

  5、学生准备:

  简单的静物:本子,书籍,笔,橡皮擦,文具盒等一些学习用品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因此本节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绘画欲望。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 体会生活总结体会讨论探究知识扩展再创生活

  互 动

  师 引导体会说出问题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两个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来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首先是回忆自己生活里的美丽图片,自己是怎么把这些情景拍摄下来的,自己有过什么样的想法没有,也可请学生上台来大概绘画一下自己有过的好的设想或作品,并阐述一下自己的构思,之后师生一起进行点评,说出优点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请同学提出一些修改的意见,之后教师结合构图的基本知识点进行讲解构图的要素进而讲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静物,并讲解静物构图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原则,结合我所画的静物构图进行分析和阐述。然后要同学们结合静物构图理论,自己用眼前书桌上的东西摆设一组静物并进行取舍描绘,之后再请同学上台绘一次,并说明自己的想法,怎样和静物构图理论知识结合,我们给与一定的意见,进行完善,并最后总结。在教学中,教师应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相互交流。在设计活动时要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三、说过程:

  1、提问:以前出去拍照,你会怎么拍摄,怎样构思,有没有重点?或是自己喜欢的图片是怎么样的,喜欢的是它的什么?

  学生回答

  2、活动(一)请同学们把自己美好的回忆再描绘一下,并请同学在台上进行描绘,阐述自己的观点

  3、大家一起进行点评,提出意见,老师也会提出意见并转入思考自己该怎样梳理一些身边不注意的静物,该怎样发现美,并创造美

  4、教师结合自己的静物作品讲解静物构图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并分析作品是如何进行的,另外注意存在的一些常见的构图错误,分析错误。

  5、学生结合知识要点对自己前面的作品进行修改,并相互交流,完了之后,再创作一幅作品活动(二),就拿自己的学习用品作为道具,进行摆设,取景,描绘,并请同学上台来展示。大家可以发表意见完善作品

  6、总结内容,并发动学生课后去室外取景,并描绘下来

  四、说注意事项

  1、在活动(一)的时候是要求学生图说并茂,叫两个学生上台就可以了,不拘束学生的思维,畅谈自己的设想

  2、在活动(二)中,要强调学生结合理论知识来重新认识静物构图,并自己创作一幅谈自己的感受

  3、在学生在下面绘画时,教师应下台观察,选择有画的好的或很有想法的同学上台描绘讲解,适当的发问学生这么画的缘由

  4、本课的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加上活动式的教学法,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教师应注意调控课堂纪律,把握好课堂的活跃程度。

  五、小结

  本节课以活动驱动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课堂气氛活跃;从教学效果看,知识目标完全达到,能力、发展和情感目标基本实现。

  以上阐述了静物构图这一节课的有关设想,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高中美术说课稿13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 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三)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四)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教法:

  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三、学法:

  记录、观察、理解、记忆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1》

  提出问题: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2、什么是美术鉴赏?

  基本内容:先从对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审美认知中,说明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后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来介绍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及其对象、过程、目的和本质特征等。

  通过对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三幅国画的欣赏以及对各自相关知识的查证,得出他们的内涵是不同的。所以美术鉴赏是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综合的审美活动。

  美术作品的直观和相关知识是美术鉴赏的基础,这就要求鉴赏者必须首先具备美术的基本知识,识别美术的基本类型和一般表现方法,然后才能进行实质的鉴赏活动。

  那么美术作品有哪些类型呢?这就涉及到了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问题。

  教师活动:

  (1)、分别展示天安门的图片、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

  (2)、提出问题:

  a、看到天安门我们联想到什么?(提示:造型的、历史的、情感的)

  b、《捣练图》和《拾穗者》两幅作品有什么区别?(提示:画种、服装、国家、贫富、)

  c、《奔马》《太白行吟图》《根扎南国》都是中国画吗?

  (3)、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有关理论和观点。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探究问题,回答提问。

  (设计理由:

  1、在欣赏图片中,逐步训练学生区分不同美术形式的能力,2、培养学生勤劳善良的美好情感)

  3、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

  总体而言,美术作品都被归为空间艺术的范畴,在这下面,美术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摄影。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按照其材料、功能、题材和内容等分别作更细致的划分。依照美术作品在形式语言上的不同特征划分出了以写实性客观再现为主的.“具象艺术”,以写意性主观表现为主的“意象艺术”和以艺术语言的本体性表现为主的“抽象艺术”。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按照其材料、功能、题材和内容等分别作更细致的划分。

  依照美术作品在形式语言上的不同特征划分出了以写实性客观再现为主的“具象艺术”,以写意性主观表现为主的“意象艺术”和以艺术语言的本体性表现为主的“抽象艺术”。

  教师活动:

  (1)根据以上分类,分别展示课本相关图片,提出问题:A、各个图片分别代表哪种艺术门类?(老师给予引导。)

  B、你还发现你生活中还有那些美术作品,它们属于以上那种艺术门类?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

  4、美术鉴赏的意义

  以上我们学习了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作品的分类,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美术鉴赏呢?主要是美术作为上层建筑,是社会存在的产物,具有三个方面的社会功能,即:

  认识功能:

  通过美术作品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们的生活、历史、风俗、行为、器物、观念等、甚至认识既可以通过由美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本身来实现

  教育功能:

  美术作品的题材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和主题对观众形成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感染与影响,以培养人们在对待自然、社会、人生、他人以及自我判断上的积极的观念与热情,具体而言就是热爱祖国、热爱生命、锐意进取。

  审美功能:

  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别力、敏感力和感受力

  教师活动:

  (1)展示库尔贝的《筛谷的妇女》马蒂斯的《舞蹈》

  (2)、教师安排学生阅读课文,总结以上的三个概念

  (3)提问说明以上三个概念的主要内容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思考并回答问题

  总结:人的审美能力是与其知识和道德相联系的直觉能力,只有经过不断的训练,人的审美能力才能逐步得到提高,才能达到像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在世界上“诗意的栖居”

  5、总结回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美术美术鉴赏的概念、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以及美术鉴赏的意义等,使我们从宏观上认识了美术以及美术鉴赏的基本知识,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6、板书设计:

   一、什么是美术鉴赏 ?

  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它是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

  二、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

  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摄影

  三、美术鉴赏的意义?

  认识功能:通过美术作品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们的生活、历史、风俗、行为、器物、观念等、甚至认识既可以通过由美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本身来实现

高中美术说课稿14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美术教材的内容,是一节关于色彩的造型表现课。我们对于色彩很熟悉,但平时并不会很积极、有意的观察和了解,本课则是要让学生深入的来了解色彩的特点,感受色彩所反映的人的精神世界,并了解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色彩,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研究自然。本课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色彩的一些科学知识,需要让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但教学重点在于对色彩的特征、内涵等美术方面的刻画。

  本课的目标可分为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重了解、研究表达色彩分类与要素,第二课时则进一步了解色彩的调和与应用。在这里我将以第一课时作为我的说课内容。

  二、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了解人类色彩的特征,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对色彩的色相的刻画。

  教学难点:用不同方法来表达色彩以及表达色彩的情感意义。

  三、 教法分析:

  大自然和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而对于色彩,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因而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身边世界的色彩的精彩和神奇,并通过欣赏课件出示的大量精彩图片,打开学生的眼界和思维空间,促进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表达。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和组织学生自己学习、自主发现,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培养自学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 学法分析:

  要让学生们能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在本课中我设想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一次次的观察,自己先讨论色彩的不同特征与对应的心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肯定,使他们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我让学生在发现过程中再进行一次次的小练习,使学生的发现得到巩固和形象表现。在本课的学习中,我运用了多次的观察、比较、总结、创作环节,帮助学生学会观察,自己去看、自己去想、去画,从而使学生能更为大胆自由的进行表现。五、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课堂气氛,我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的素描和人物速写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同学们稍加思考后回答:都没有色彩。这样立即引起了他们对色彩的注意。然后我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切身感受一下:如果着个世界没有色彩,你会是怎样的心情?同学们会说是痛苦伤心的。由此来教育同学知道色彩的重要性,并导入新课。

  (二)新授:

  首先,我让学生拿出自己实现准备好的不同颜色的小卡片,细心观察一下:我所出示的图片,小结一下色彩的特点,使学生对色彩的结构形成简单但正确的认识。

  接下来,我请同学们互相观察周围的色彩(这样互相观察的方式比直接看图片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更贴近生活),使学生们进一步了解色彩的不同,此外不同性别、年龄、种族的人色彩也有不同。从而上关于色彩三要素内容。

  在初步了解了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后,我出示几幅简洁的范作,请学生用同样简洁的方法画一画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色彩。这个小练习的目的是巩固之前学习的色彩的特征。

  (三)深入

  我神秘的告诉同学们:“你知道吗,色彩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发生许多变化哦”,学生的好奇心立即被调动起来,这时课件出示各种表情图片,“看看,他们的色彩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立即恍然大悟,原来是在不同灯光下人的`色彩会发生变化。接下来再详细的分析几种灯光下的色彩变化。

  (四)欣赏构思

  在画过有表情的色彩以后,请学生欣赏用橡皮泥制作、彩纸剪贴、电脑绘画、废旧材料组合的一些关于色彩的美术作品,使学生了解更多表现色彩造型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想像、构思,思考自己用什么样的色彩、什么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想法与情感等。

  (五)作业评价

  学生进行关于色彩的造型表现,可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鼓励学生大胆的想像,创作内容上可以新颖、多样、别具一格,并提醒学生可以将前两次作业的内容融合进现在的创作。

  作业展评时,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把问的权利和评的权利都交给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自由的表述自己的创作意图、对别人作品的看法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总结

  最后,进行课堂总结,并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有关色彩的图片和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高中美术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熟知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高效和和谐课堂的需要。为此,我对教材做了详细的解读。本次说课的内容《天工开物——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选自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第8课,属于“美术鉴赏”模块。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欣赏具有中国特色的织物、陶瓷、玉石、漆木等作品,能够从造型、材质、技艺等方面鉴赏工艺美术作品。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会鉴赏传统工艺美术的方法,也能够体会其背后蕴藏的艺术价值,从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珍爱我国传统工艺,为坚定文化自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学情

  作为老师,只有充分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去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因此,在备教材的同时,更要备学生。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更加渴望了解本质性的、艺术内涵方面的知识。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会以活动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工艺美术的材料、技术、工艺等不同的方面认识到美术作品的价值所在。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对于课程具有导向作用。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种类,熟知其在功能与美观、材料与技术方面的重要体现,掌握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

  过程与方法:观察工艺美术作品,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种类和作用,欣赏《长信宫灯》《白玉雕桐阴侍女》等作品,掌握工艺美术作品从造型、装饰、材料和技术等方面的特点,并能够从以上角度进行工艺美术品鉴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重视工艺美术的价值,发扬精工细作的工匠精神,树立保护传统工艺美术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我的教学目标,为了使课程有的放矢,我设置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种类及鉴赏角度。

  难点:体会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

  五、说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以及教学内容紧密的联系起来,并使之相互作用,从而优化教学。因此,我将采用多媒体展示法、对比鉴赏法、小组探究法来提高课堂效率。

  六、说教学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我将准备精美课件、纪录片片段等素材辅助教学。

  七、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着重分享一下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也是本次说课的核心环节。

  活动一:趣味情境导入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就要求教师应采用恰当的导入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此,我将以“我唱你猜”的活动,清唱《青花瓷》片段,引导学生思考:青花瓷作为中国传统工艺中的一种,为何独具魅力?我们该如何鉴赏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呢?以此揭示课题《天工开物——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活动二:作品内容识读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的种类,我将利用多媒体展示《汝窑青瓷碗》《玉琮》《蟠虺纹铜尊盘》等作品图片,请学生总结归类。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工艺作品。学生在课堂学习和回忆生活、分享经验的过程中,既拉近了当下与传统之间的关系,又有助于产生探究工艺美术的兴趣。

  活动三:形式语言审美

  当学生对传统工艺美术产生探究兴趣,我会展示西汉的《长信宫灯》,引导学生欣赏并结合教材资料,思考问题:该作品属于什么时期?有什么功能?造型有什么独到之处?通过自主欣赏及阅读材料不难总结出:长信宫灯以青铜为材质,通体鎏金,在造型上采用了跪姿宫女执灯姿态,造型结构设计合理,姿态优美,体现了传统工艺美术兼顾功能和审美两方面的要求。

  我将趁热打铁,继续出示清代和田玉作品《桐荫仕女图玉雕》及细节图,提出问题:玉器的色泽和质地怎样?结合作品的造型分析,雕刻者是如何将色泽和造型巧妙结合的?我之所以这么设计是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其自主分析出材料作为工艺作品的原料,难免有瑕疵,但是独具匠心的艺术家能因材施艺,以精湛的工艺使作品更加具有美感。

  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国传统工艺技术的演变和发展历程,加强对工艺美术的审美认识,我会在课程中播放《历史的脚步——传统工艺之旅》视频片段,帮助学生体会不管是材料的运用还是技法的使用,都是在制作工艺美术品时需要考虑的要素。总结出材料与技术的协调也是我们欣赏工艺美术品时可着眼的角度。

  此环节通过不断问答能够使知识环环相扣更便于学生理解,通过多媒体的使用,给了学生更直观的视觉体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四:社会文化理解

  感知中国传统工艺集美观、技高、艺精于一身,了解欣赏角度并不是本课最终的学习目的。“一朝一制作,一代一风流”,工艺美术作为思想文化的载体,风格因时而异,体会其背后所蕴含的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中华文化才是本节课的内在要求。因此,我会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不同时期的传统工艺作品,展开讨论:历史与文化对工艺品产生了哪些影响?从而感受每件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所赋予它们的独一无二的气质。

  活动五:方法归纳运用

  美术鉴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能够用恰当的美术语言对作品进行解读、评价与交流,发展自身的美术鉴赏力。为此我将出示明代家具《紫檀南官帽椅》,创设“传统工艺讲解大赛”的活动,引导学生从造型、材质、工艺等角度来谈谈对于作品的理解,以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加深审美体验。

  活动六:小结升华作业

  课堂临近尾声时,我会请学生先总结鉴赏传统工艺作品的角度,并引申情感体验。如今,现代工业对世界各地的传统工艺造成了巨大冲击。生活中的许多手工艺品都被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所取代,一些技艺濒临失传,另一些则发展为纯粹的观赏品,供旅游纪念、观赏之用。为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工艺美术的价值,发扬精工细作的工匠精神。

  作业的安排可以潜移默化的使课堂延伸至课后,以达到“春风化雨”的目的。因此,我会请学生课后去博物馆观看别具特色的工艺美术作品,写一份观后感,下节课一起分享。

  八、说板书设计

  为充分体现课程内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清晰、直观、明了,重难点突出。

【高中美术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中美术说课稿05-17

高中美术说课稿03-04

[精华]高中美术说课稿07-17

人教版高中美术说课稿04-19

关于高中美术说课稿模板09-09

(精)高中美术说课稿14篇05-24

高中美术说课稿通用【15篇】07-15

高中美术《水彩画》说课稿02-20

高中美术说课稿(锦集15篇)05-27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