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小学数学说课稿

小学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4-07-17 09:18:0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小学数学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商不变的规律》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七册中的内容,在课本上的第84页上,共有三个例题,是一节新的授课。

  “商不变的规律”是一个新概念,被除数和除数必须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才能不变,这是一种函数思想,学生在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个规律不但是被除数、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简便运算的根据。也是以后学习小数除法的依据,也有助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同事还可以向学生初步参透函数思想。

  二、说教学过程

  1.“变”中求“不变”,导入新课。

  教学伊始,先出现一道除法算数“8÷4=2”,然后变化被除数和除数,使之成为:

  16÷4=4

  24÷8=3

  40÷2=20

  使学生看到犹豫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商也发生了变化,紧接着出现“80÷40=2”,让学生看到被除数和除数都变了,商却不变,从而引出课题。

  “商的变化”是学生经常见到一般的现象,“商不变”则是一种特殊现象。教学中,打破老框框,引导学生从变中发现不变,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变”与“不变”本身就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从中可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学,这样引入,手法新颖,有利于促进学生大脑兴奋,产生探求“商不变的'规律”的强烈愿望,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

  2.突破重点,掌握新知

  新教材中商不变的规律是用表格形式出现的,如下表:

  被除数

  24

  120

  240

  2400

  4800

  除数

  4

  20

  43

  400

  800

  商

  观察:

  1.第2、3、4、5组与第1组比较。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

  2.第4、3、2、1与第5组比较,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

  教学时引导学生先从左到右观察,并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由观察除法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变化入手,从具体到抽象,逐步从观察、比较、分析中得出结论。这一环节老师起主导作用,使学生有目的,学有方向。接着提出新要求,改变观察方向,按照上面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比较、分析,展开讨论,从而得出又一新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注重学法指导,优化教学过程

  例1是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口算:

  (例1:口算3600÷6004800÷400 )

  这个例题的教学采取学生自学的方法。在讲完例10的练习中,最后出现一道这样的判断题:

  (150÷10)÷(30÷10)=5()

  学生判断后,请与150÷30进行比较,这两题的结果都是5,150÷30和15÷3哪题容易计算?学生回答:15÷3容易计算。这样很自然地过渡到例11的学习中去,这时教师列出下面几个自学提纲:

  ①这两道题是什么类型的口算题?

  ②课本上是怎样做这两题的?

  ③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例2是一道应用商不变的规律,笔算除法的简算题:

  (例2:8760÷120)

  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学生已经掌握,这道题只需应用商不变的规律,把被除数,除数同时缩小10倍,即可达到简单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学习了笔算除法的简便运算后,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把被除数和除数末尾的0全划掉,而忽视了缩小相同的倍数。针对这一情况,我在这里安排了这样一组练习题:想一想,下面各题中的哪些零可以划去?

  230√920 450√9900600√90600 400√5060

  这样做既突出了新知识的难点,加深了对商不变规律的理解,也节省了教学时间,为学生正确进行简算扫清了障碍。

  在第2题中,我编排了一道发散思维的训练题:

  90÷18=(900○□)÷(180○□),这道题要求学生充分应用商不变规律,使等号两边的式子相等,同时提醒学生“0”不能作除数。第3题的难度又有所提高,要求学生自己去思考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应该怎样变化。最后一道1200÷25=( )÷100,除数由25变成100,让学生根据商不变规律的理解,并能正确应用规律进行口算和简算。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只能更新观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在这堂课中既注重基础的掌握,又注重了能力的培养,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也既重视学会,更重视会学,我相信,这些举措对学生素质的提高肯定会有帮助。

小学数学说课稿2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可能性》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的第一课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五年级上册的“可能性”是一个新增的内容,它是建立在三年级上册的“可能性”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恰当的词语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而且会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虽然在小学的教材中,内容占的不是很多,但它却是为小学生步入中学学习概率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鉴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结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与游戏规则公平性之间的关系,会用分数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探索新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证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本课教学重点是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初步学习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在于:充分经历、体验“可能性相等”的过程。验证抛硬币正面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二分之一。教学的关键是理解等可能性与游戏公平性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

  “可能性”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但将它从生活中抽象出来,学生仍然会感到有些陌生,需要教师用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来吸引他们参与课堂。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打算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现实生活问题——探究解决——得出结论——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本节课主要采用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线,以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学习法”。目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

  三、说教学过程:

  围绕等可能性这个知识的主轴,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结合新课程理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设计为四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猜想验证,探究新知——实践深化,发展能力——联系生活,思维拓展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为了让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一开始,我设计了如下的情境:从而向学生直接出示了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这一环节的教学,很自然的揭示了课题,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了下一个阶段的学习。

  (二)、猜想验证,探究新知

  引导学生弄懂游戏公平性的数学含义是教学中的重点环节。这节课,我引导学生理解“公平”、“等可能性”分三步走:

  第一步,出示主题图,猜测游戏是否公平。

  在这一环节,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三年级打下的基础,通过简单的推理,可以得出:硬币只有两个面,抛一次硬币,会出现两种可能,一种是正面朝上,另一种是反面朝上,用分数表示每一个面的可能性是1/2,所以都会说游戏公平。而这个结论只是停留在表层,在这里大多数学生把“公平”理解为绝对的公平。为了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公平”的数学含义。

小学数学说课稿3

  一、 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数学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可见,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2、学生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们依据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年龄特点,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由于学生对角的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我们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角,难点是:正确画角。

  三、 教法与学法

  根据以上分析,为达到确定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们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为学服务这一思想,采用互动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媒体演示辅助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找角、体验——摸角、小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做角、尝试探究——画角等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角的有关知识,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 教学流程

  为实现以上教学设想,我们做了如下设计: (一) 引出概念——创设情境,直观感知角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多媒体出示熟悉的校园生活图片。从图片中找角,并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角,借助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也渗透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促使学生从实物图形的认识上升到抽象图形的认识,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 建立概念——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1、

  角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首先,启发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角,揭示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这样设计让学生体验到了自主探索的喜悦,使他们谈到的是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收获,帮助孩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其次,又让学生尝试体验摸三角尺的角,又一次加深对角的特征的认识。紧接着设计了判断角和指出身边角的练习,通过练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使学生对角认识完成了质的飞跃。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

  2、

  尝试操作、实践体验

  我们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践制作角。学生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或自己身边的物体制作出角,这是放手让学生把“想”和“做”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获得成功体验。在展示角时,让学生操作活动角得知角的大小与两边分叉的大小有关,又借助电脑演示角的大小与长短没有关系,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为下面画大小不同的角及以后学习锐角、直角、钝角打下基础。

  基于学生对角的认识,让学生尝试探究自己画角,教师通过电脑演示形象生动的画角过程突破本课难点,再由学生复述画角的过程及自己画角来再次巩固加深对角的抽象认识。

  (三)、丰富概念——组织练习、应用拓展

  多媒体展示几种平面图形,让学生来数角,在课堂上拓展提高学生对角的认识。最后又设置一个实际操作问题进行课外延伸,改变以往用总结本节课的方法结束课程。

  五、 教学预想:

  我想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的分步实施,预期的教学目标将会得到很好的落实,学生在平等、融洽的氛围中能充分地活动起来,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大部分学生对角有充分的体验和感受,并形成角的表象。

小学数学说课稿4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节《笔算乘法》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本课“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部分的学习,是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深入学习的,同时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课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初步形成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自主性不强,因此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算理,并能用笔算乘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乘法运算的应用价值,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及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时,所得积的末位数要和十位数上的数对齐。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激、导、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在探索中学、在合作交流中学。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学习目的。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引入新课。

  数量=总量,并列出算式14×12。此时抛出疑问“这个算式和14×5、14×10有什么不同?如何计算?”来顺势引入课题。

  导入的设计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自然链接新知。

  数学说课稿小学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77页内容。

  二、教材分析。

  《中括号》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小括号意义,会用小括号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创设了游戏,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体会中括号的意义,中括号的运算顺序。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认识运算顺序打下知识基础。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喜欢在活动中学习;并且每个同学都有一些动手操作的经验和合作学习的基础,这对他们学好《中括号》一课的内容有很大帮助。

  四、教学策略。

  1、教学方式:

  2、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显著特征,本节课我们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五、评价方式。

  新理念强调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学生探究学习活动中,评价伴随着学习活动的始终,使学生在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师生互评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六、教学流程。

  (一)好奇中创造。

  (二)讨论中理解。

  360÷(12+6)×5。

  360÷[(12+6)×5]。

  (三)尝试中规范。

  240÷[3×(17-7)]。

  (四)质疑中发展。

  课堂是学生和教师生命的历程,师生本是相依为命的。相得益彰当是理想境界。如果教师能促成这种理想境界的达成,那么教师当然是成功的、能干的、快乐的。

  数学说课稿小学

  本节课主要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在学生学习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掌握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此知识是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同时也为今后学习约分、通分做好准备。依据《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即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教学任务,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和态度,以促进人的终身发展。基于以上认识,以及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合作学习的品质。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探索发现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丰富的数学知识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分析以及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我认为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本课的重点及难点。

  根据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以上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加大学生的实践量,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促进互相帮助,培养团队意识。

  2.情境教学法。

  为了激发学生想学的愿望,我利用情景教学法,设计报数等游戏,创设有趣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鼓励法。

  有效的课堂活动需要评价手段的支持,有效的活动评价方式是实施有效活动的保障,所以,我的课堂评价主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另外,课上恰当的使用激励性评语和赠送小礼物的方法让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满足,这也是激励学生积极投身数学学习的一个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小学数学说课稿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下面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找次品》,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这五个方面谈一下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

  《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现实生活生产中的“次品”有许多种不同的情况,有的是外观与合格品不同,有的是所用材料不符合标准等。这节课的学习中要找的次品是外观与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质量有所差异,且事先已经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另外在所有待测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个次品。

  “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它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本节课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此前学习过的“沏茶”、“田忌赛马”、“打电话”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在这几节课的学习中,对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都有所渗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用到天平,在以往学习等式的性质等知识时,学生对天平的结构、用法以及平衡与不平衡所反映的信息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掌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2.能力目标:以“找次品”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情感目标: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难点:脱离实物,借助纸笔帮助分析“找次品”的问题。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3瓶钙片圆形纸片试验记录单

  四、教法和学法

  1.加强学生的试验、操作活动。本节课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所以这节课我主要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教学。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操作、试验、讨论、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活动完成后再让学生分组汇报结果。

  2.重视培养学生的猜测、推理能力和探索精神。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方法中,从简化解题过程的角度,找出最优的解决策略。引导学生逐步脱离具体的实物操作,转而采用列表、画图等方式进行较为抽象的分析,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五、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节课的设计着力通过参与有效的实际操作、观察比较来概括出“找次品”的最佳方案。把学生的学习定位在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建立了“操作——推理——反思——运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创造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口算

  口算是我们每节数学课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之一,由于这节课容量较大,所以我只设计了12道比较简单的口算题,1分钟之内做对10道便是百分,多做一道加10分,这样就是想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提高。

  (二)、创设情境

  我想通过身边的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数学问题生活化,一上课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探究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我设计了帮助王阿姨找出次品的教学情境,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然后出示图片,次品就在81瓶钙片中,至少几次就能保证找出次品?以及华罗庚老先生的一段话,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种数学的学习方法,那就是化繁为简的方法。

  (三)、建立模型

  由于这部分知识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我想分两步进行突破。

  1、难点转化,降低教学起点。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按照例题,本课的例1是从5瓶钙片中找到次品,而我却让孩子们先从3个中找出次品,这样就降低了教学起点,孩子很容易的从3个次品找到次品,能较顺利地完成初步的逻辑推理。这样,在后面的5个、9个中找次品就容易多了。不会产生挫败感,增加成功的体验,使本课更容易进行。

  另外,图示法较为抽象,对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所以在这里当学生说完称法以及课件同步演示之后,我在黑板上板书出了这种图示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为后面学生利用图示法做好铺垫。

  2、层层推进突破重、难点

  教材在编排结构上注重体现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强调数学思维的一般过程,着力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所以,在让孩子们在3个里面找出次品后,加深难度,出示图片,在5瓶钙片中找出这瓶次品,至少几次就能保证找出来?但是,仅要求学生说出找次品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此外,教科书在分析方法的编排上还很重视“数学化”,即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分析模式。当加深到从9个中找次品时,我们不仅要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还要在学生罗列出个中解决方案之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好?从而渗透优化思想,让孩子们寻找优化策略。然后我又让学生将这种分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除法联系起来,还可以用除法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更为简便,也更容易理解。

  那平均分时候是这样,不平均分的情况又是怎样呢?紧接着,我又出示图片,次品在8瓶里面,怎么找?类比迁移,自主探究。学生汇报后,引导学生说出当待测物品不能平均分的时候,要使多的一份比少的一份相差1是最优化的策略。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完全脱离具体的实物操作,实现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

  (四)、解释应用

  找到优化方法之后,根据课的伊始,华罗庚爷爷教给我们的数学学习方法,在简单的的实例中找出规律后再去解决81瓶中找次品这样比较复杂的问题。从而也做到了首尾呼应。

  那么整个教学过程我注重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知识的过程,使他们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在此过程中知识层层推进,步步加深,让孩子的推理能力慢慢地达到一定的高度,思维也不至于感到困难。学生通过合作,寻求最佳方案,把学生的学习定位在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建立了“操作——推理——反思——运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发现者、研究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小学数学说课稿6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里的《植树问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方面说课。

  一、说教材:

  《植树问题》是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内容就是植树问题,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有两端都栽、两端不栽、以及环形情况,方阵问题等,这节课是教材第117页的内容,主要教学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这节课主要目标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

  1.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能力目标] 经历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归纳推理和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素养。

  [情感目标] 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植树问题"中棵树与间隔数的关系,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能把从植树问题中总结出的规律准确地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二、说教法、学法:

  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尝试探索”的教学法,应运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先猜测,再动手操作,实际验证。然后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辅助教学,引导学生以趣激思,以思促学,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尝试探索,形成概念

  三、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手中,还藏着数学知识呢,你们想了解一下吗?

  2、伸出你们的右手,张开,数一数,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空格叫做间隔,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3个间隔是在几个手指之间?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通过摆动手指,创设情境,其实手指问题就和植树问题是一样的道理的。通过动手,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走进新课。)

  (二)创设情境,引入学习:

  1、同学们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就是我国的植树节。你们知道植树都有什么好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三)探究新知:

  1. 出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1)、指名读题

  (2)、师:理解“两端”是什么意思?指名说一说,然后师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

  说明:如果把这根米尺看作是这条小路,在小路的两端要种就是在小路的两头要种。

  怎么解决?(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但数据太大,可以化繁为简,先研究短距离的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情况)

  (3)学生探究短距离路上的植树规律。

  ①假如路长只有15米,要栽几棵树?如果路长是25米,又要栽几棵树?请你画线段图来看看。(注意看图上有几个间隔和几个间隔点)

  ②画一画,简单验证,发现规律。(填表)

  路全长(米) 相邻两棵树间的距离 间隔(个) 棵树(棵) 图示

  A 15 5 3 4

  B 20 5 4 5

  C 25 5 5 6

  D 30 5 6 7

  发现了:

  a. 先种15米,还是每隔5米种一棵,画图种一种,看种了多少棵?比一比,看谁画得快种的好。(板书:3段 4棵)

  b. 跟上面一样,再种20米看一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板书:4段 5棵)

  c. 任意选择一段距离再种一种,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 2段 3棵;4段 5棵)

  d.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棵树比段数多1,这是我引导学生段数就是间隔数)

  小结: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植树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那就是:

  (板书:两端要种:棵树=间隔数+1)

  ③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a. 问:应用这个规律,前面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了?那个答案是正确的?

  100÷5=20 这里的20指什么?(20个间隔)

  20 +1=21 为什么还要+1? (棵树=段数+1)

  师:通过简单的例子,发现了规律,应用这个规律解决了这个复杂的问题。以后,再遇到“两端要种”求棵树,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在做题时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要求的是需要多少棵树苗,必须要知道有多少个间隔,间隔数加一才是需要的棵数,间隔数是用全程长除以间隔距离,让学生将刚才掌握的规律说清楚,通过例题让学生一方面巩固刚发现的规律,并且说清算理,同时让学生运用自己总结出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认识到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很多类似的问题。再利用教材第118页上面的做一做进行强化练习,要求学生在列式之前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分析清楚,养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通过猜测法、分析法以及直观演示法掌握两端要种的植树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我也运用了大量的创设情境加强对学生数学思想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

  (四)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我们身边类似的数学问题。(课件出示习题)

  1.学校到5路车站一侧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种了2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

  小结:说一说,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像植树问题这样的现象呢?小组同学说说,然后汇报情况。如手指与间隔,栏杆与间隔,站队列,插彩旗,种白菜,围墙柱子,作业本的横线与间隔……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植树问题中两端都种的规律以后我设计了一道巩固反馈练习题,这道题是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的逆运算,应运用“全程长=间隔距离*间隔数;间隔数=棵树-1”。)

  2.老师去某班教室,从一楼开始,每走一层有32个台阶,一共走了96个台阶,你知道卓老师去几楼的教室吗?

  (引入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如:上楼梯等问题,这些题目都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这二题是典型的两端都种植树的问题,这一环节我主要是通过练习法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解决问题中去,努力体现学习本课的价值和作用。)

  拓展:一根木头长8米,每2米锯一段。一共要锯几次?(学生独立完成。)

  8÷2=4(段)4—1=3(次)

  问 :为什么要—1?这种类型的植树问题以后我们会更深入的学习。

  (在学生掌握了两端不种的植树问题的规律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道强化练习题,一根木头长8米,每2米锯一段。一共要锯几次?学生自主分析题意,解决问题。这一教学环节虽然不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但为了使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和今后更好的学习植树问题。我做了这样的安排,相信一定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要种的规律,而且还学习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植树中的学问还有很多,我们以后再去学习。

  四、说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棵树=间隔数+1

  100÷5=20(段)

  100÷5+1=21(棵)

  (在板书设计方面,将本节课的重点,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植树棵数=间隔数+1呈现在学生面前。)

小学数学说课稿7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 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 》是 中数学教材第 册第 章第 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 基础,这为过渡到本

  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 中,占据 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 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 教学策略(说教法)

  1. 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 应着重采用 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

  3. 学情分析:(说学法)

  (1) 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

  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2) 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 ,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 知识 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 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4. 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 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3)讲解例题。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力训练。课后练习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教学程序:

  课堂结构:复习提问,导入讲授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部分

小学数学说课稿8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38-39页例1、例2的内容。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角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它是学生在一年级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来进行学习的。角实际上是组成上述平面图形的元素,角的知识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重要基础。教好这节课是为以后学习各种角及进一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特征作准备。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并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画角;初步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4、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名称和画角。

  (2)教学难点:初步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5、教具、学具准备:

  (1)教具:大三角板、多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活动角。

  (2)学具:三角板、圆形纸、吸管、绳子、活动角、作业纸。

  二、说教法

  简约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趣,自然地引入新课,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乐意、自觉地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所以我采用的第一个教法是情境创设法。在教学中,我注重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把角的认识与生活情境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采用的第二个教法是引导探究法。为了更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做角、摸角、画角、辨角、比角等一系列活动,逐步探究角的知识。我还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功能,通过它的形、声、色、动、的变化,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说学法

  新课标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深刻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采用了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具体现在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做角、画角、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关系等教学环节上。

  四、说教学过程

  1、出示课件

  (1)让学生从房子上找出学过的图形。

  (2)闪动房子上的`角,引导学生试认角。学生回答后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图形-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情境的创设,既巧妙地对学过的平面图形进行复习,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联系实际——找生活中的角。

  (1)让学生找找出生活中的角,并与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

  3、探究新知——认识数学中的角

  (1)认识角。 ①出示课件,让学生找出课件上的角。 ②看课本P39例1,引导学生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老师板书。 ③学生分别说出其他三个角的各部分名称。 ④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⑤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2)体验角。 ①学生摸三角板上的一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说出感觉。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角的顶点是尖尖的,两条边是直直的。

  (3)辨角。请你当裁判,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做课本第42页的第1题)

  (4)做角。 ①准备了一个小信封,信封里有圆形、吸管、绳子三样东西,要求两同桌用信封上的材料做角。 ②学生展示作品,并说说你是怎样做角的。

  (5)画角。 ①指导学生看书。 ②老师强调,一般都是先画顶点,再画两条边。 ③学生试画。 ④展示作品、汇报画角的步骤。这一活动我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又让学生感受角就在我们身边,使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通过阅读课本,学生掌握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培养了自学能了。这一动手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角的特征通过这样的练习再一次明确角的特征,深化角的认识。使学生在巩固新知的同时感受到成功带来的乐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在这一活动中我把学生摆在学习的主体位置,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探索精神。

  4、归纳提高巩固角

  (1)学生读儿歌: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记住,先画顶点后画边。

  (2)巩固练习:课本P42第2题数数下面的这些图形里分别有几个角,请你在图形的下面写出来通过一系列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运用知识,巩固知识,内化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深化拓展延伸角

  (1)做“变变变”小游戏。 ①要求学生拿出活动角,听口令把角变大变小。 ②让学生回答要使角变大些,只要怎样?要时角变小,又要怎样?③得出结论:角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操作活动角,感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关系。 ①把活动角的两条边拉长,引导学生观察角有没有变。 ②把活动角的两条边缩短,观察角有没有变化。 ③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6、摆一摆学生实验并填表

  (1)用两根小棒摆角。

  (2)用三根小棒摆角。根数2根3根摆法角的个数通过变一变、比一比等游戏活动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大小的关系。使学生对角的大小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正、充实、完善的过程,明确角的大小与叉口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这样的设计既开放,又有挑战性,适合各个层面的学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了思维的创造性,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空间,较好的发展个性。

  7、回顾知识完善角

  (1)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作业:小小设计师:请你设计一幅有角的画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形成完整认识这样的作业,使学生复习巩固了对角的认识、又促使学生去思考、创作。

小学数学说课稿9

  一、教材内容及编排意图:

  《求小数的近似数》是义务教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节的内容。是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近似数后的一次扩展,同时又为后面改写成以万和亿作单位的数做好知识铺垫。教材内容展示了豆豆测量身高这一现实情境,说明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测量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加深对小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近似数的意义,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理解并应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知道精确度的含义。

  2.经历类比迁移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推理及概括能力,初步掌握“迁移”、“数形结合”等学习数学的方法。

  3.感受近似数的实际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点:

  1.理解并应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2.理解求小数的近似数时,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的道理。

  四、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的道理。

  五、教学流程:

  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五环节教学,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回归情景,深化理解——反馈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回归生活”。具体设计是: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观察主题图,学生明确了用 0.984米、0.98米和1米三个数据都能表示豆豆身高后提出问题:他们是怎样得到豆豆身高的近似数的?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对求小数近似数的探究欲望。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由整数类比迁移到小数

  在回顾了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后,做出强调:求近似数一定要用约等号来连接。随机提出猜想:求小数的近似数是否也会用到四舍五入法呢?

  2、自主探究,保留一位小数

  接着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进行自主探究:保留一位小数求近似数。在充分理解了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的含义后放手让学生探究,相互交流,汇报时,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完整的叙述。由于学生能够在求整数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类比迁移,这一环节表述的比较完整,能轻松的将内部思考过程外化为语言表达。

  3、汇报交流,提炼方法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板书、回顾求1.93和16.195近似数的过程比较讨论得出共性,都是按要求保留一位小数,都要看到小数部分的百分位?不同点是:一个运用四舍法求到的近似数会小于原数,一个运用五入法求到的近似数会大于原数,在讨论交流中,学生明确了四舍五入法仍然是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4、借用数轴,直观理解

  (1)直观发现1.93距1.9更近

  但为什么求近似数省略部分的最高位小于5时要四舍,不小于5时要五入呢?在提出这一问题后,学生还是会从四舍五入的方法本身进行思考和解答?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时,数轴便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借用动态的设计,数形结合,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因为1.93的位置更接近1.9,所以1.93保留一位小数后约是1.9。

  (2)直观列举,体味“四舍五入”的'道理

  在学生能从“四舍”,和“五入”两个角度思考出近似数是1.9的两位小数后,也更容易思考出近似数是1.9的最大两位小数和最小两位小数是多少。

  (3)理解保留一位小数为何只看百分位

  从而得出:因为百分位的数决定了原数的位置,所以无论是几位小数在求近似数时,只要保留一位小数只需要看百分位的结论。进而小结出保留一位小数求近似数的方法后,又让学生再类比迁移,得出保留其他位数的方法。

  5、类比迁移,尝试归纳

  接下来,充分运用练习题的辐射作用引发学生的逆向思考:你能找到能保留三位或四位小数的数吗?为什么?明确原小数至少应该比保留后的近似数多一位。

  三、回归情景,深化理解

  在学生类推到保留整数的方法后,回归情景图中提出的问题,由0.984怎样想到0.98的,又怎样想到1的呢?这时,学生已能较熟练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找到0.984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后,再一次引导观察、比较发现:同一个数因为要求不同,会有不同的近似数,但保留位数越多,就越接近准确数,开始的结论是根据小数的性质结果近似数末尾的0能够去掉:经过讨论后发现因为保留位数的需要(即占位的需要)不能去掉。在此,又借用数轴直观演示近似数为1.0和1的准确数范围,让学生感知到:保留的位数越多,准确数的范围就越小,相应的精确度也就越高。从而得出结论:在求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最后提出问题:回想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和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相同吗?从而建构起数学知识间的前后联系。

  随后,学生自主看书学习,进行查漏补缺。

  四、反馈练习,拓展提升

  以闯关形式设计的反馈练习富有层次性,思考性,体现变化,能让学生在多种变式中体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实质。体会到运用所学知识胜利闯关带来的成就感,但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给学生更充分的表述机会,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五、课堂总结,回归生活。

  本课的最后一次讨论是在本课结束,寻找小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购买商品时该付8.953元的究竟会付多少钱呢?由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学生会考虑付9.00元。虽然付8.95元相对来说更实惠一些,但实际上5分的钱数已很少见,所以会保留整数付钱更符合生活实际情况,这样,就让数学知识富于了鲜活的生活气息。

  总之,求小数的近似数内容抽象,本课着重引导了学生在疑惑处、重点处、难点处进行讨论,重视对知识源点的梳理,力争让学生理解:求近似数要用“四舍五入法”,以及为什么用“四舍五入法”。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大家!

小学数学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对称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教科书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两部分讲述。“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这一节是在学生学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内容。它是前面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后面学习中心对称的重要的基础知识。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定义及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和初步的图案设计操作技能,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教材的地位、作用依据教学大纲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有关图形的观察和联想,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用适当的图形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

  (2)通过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等活动,能正确区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会利用所学知识画轴对称图形。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创新意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识别轴对称图形与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这是因为:

  (1)《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学生理解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了解轴对称的性质,会画已知图形关于某直线的轴对称图形。

  (2)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轴对称图形在现实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如建筑设计的轴对称,服装设计中的轴对称,民间美术中处处体现着对称的美学原则。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正确区分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两个不同概念,原因有两点:

  (1)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比较熟悉,但往往不能够完全掌握它的定义;

  (2)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体现了中学数学中的整体思想,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这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

  二、教学方法与教材处理

  鉴于教材特点及初二学生模仿能力强,思维信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我选用的是引导发现教学法,充分运用教具、学具,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引导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思维,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另外,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利用图片的不同颜色的对比来启发学生,运用投影仪提高教学效率,动态演出直观生动的教学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意识。

  关于教材处理:①把课后练习1(课本P91练习1)安排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之前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突出显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变化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②对于例4,做了适当的改造:添加了常见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再动笔画一画。③练习题组的设计以课本为蓝本,结合学生实际作了适当补充。④根据学生课堂上的接受情况补充了实践操作、动手设计。

  三、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

  首先,为学生展示县城外河凉亭的大幅彩色图片,为学生创设优美的学习情境,根据学生好动、好奇、好问的心理特征,设置悬念:它很漂亮、美观吗?你能设计制作出如此漂亮的亭子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每个学生都进行积极的思维参与。

  紧接着展示六幅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观,并进一步设问:它们美在何处?它们有何共同特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这些图形都具有对称美。通过设问和学生发现的结果,揭示课题—本节课学习轴对称图形。

  2、动手操作

  在引入课题的基础上,讲授新知识,运用教具演示,并让每个同学都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对折,任意剪成一个形状,把它打开,观察打开后的图形有何特征,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定义中的两点:一是它是一个图形能沿某一直线折叠。二是直线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并把这两个特征作为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标准,有几条直线,就有几条对称轴(投影显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前面已经分析过,正确区分轴对称与轴对图形这两种不同的概念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我抓住突破难点的关键。

  一、加强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定义的理解;

  二、通过复习轴对称的定义,引导学生找出定义中的不同点;

  三是利用投影的直观演示,启发学生分析讨论,从而使难点化解,并在化解难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具体做法是:在强化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定义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复习轴对称定义中的'两点:

  ①有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即形状大小都相同:

  ②对重合的方式有限制,也就是它们的位置关系必须满足一个条件:把它们沿某一直线对折后,能够重合。然后引导学生把两种不同概念中的两点加以对比,学生便容易发现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

  (1)轴对称是说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说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

  (2)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轴对称图形是对于一个图形而言的。

  那么如何理解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有何联系呢?这是学生学习的又一个难点。此时,便利用投影演示,画好对称轴的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学生们就能很快发现它们的联系:①都有一条直线,都要沿这条直线折叠重合,这时再对两组图形进行动态演示:把图①中的两个图形移动到对称轴的两边,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把图②中对称轴两旁的部分移动到使其成为两个图形,引导学生观察移动后的图形,学生们会发现:图①原本是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即轴对称,移动后成为了一个整体,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图②原本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移动后成为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即轴对称,使学生理解了它们内在联系;②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是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反过来,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投影显示区别与联系)。

  前面也已经分析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识别轴对称图形与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因此,我把课本上的例4做了适当改造:

  例4:下面是我们学过的一些几何图形,说出下面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用学具折一折,并完成下面的研究报告,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任意梯形等腰梯形圆

  研究报告:

  略

  这样,通过学生先动手折图形,再动笔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从而顺利完全例题,加深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理解,也使学生知道了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可能不止一条,它能沿几条直线对折,就会有几条对称轴。

  3、联系实际,加强训练

  为了及时巩固,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予以消化吸收,首先联系学生学习实际,让学生辨认26个英文大写正体字母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幻灯展示26个大写正体字母),并让学生书写出是轴对称图形的字母,其次设计了有梯度的训练题,初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

  4、发挥想象,创造设计

  通过本节课的观察实验,学生们发现了生活中很多轴对称图形非常美丽,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以学过的几何图形为基础,设计出轴对称图形,然后在全班展示,共同欣赏(幻灯展示我设计的轴对称图形)。这样,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升华,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其强烈的学习情感。

  5、效果评价

  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②本节课中你学会了哪些学习方法,对你有什么启发?

  通过小结,使知识成为“体系”,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四、三点说明

  1、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分为四个部分:

  (1)定义;

  (2)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3)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4)学生设计出的轴对称图形。

  2、时间的大体安排

  创设情境,感受轴对称图形大约5分钟,动手操作,理解轴对称图形大约19分钟,联系实际,加强训练约8分钟,发挥想象,创造图形大约10分钟,效果评价及布置作业约3分钟。

  3、整个设计要突出体现的特色

  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实践验证,让学生自己设计

小学数学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这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四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要求,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会数1000以内的数,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 初步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情景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意识;经历观察、猜想、操作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3、情感与态度:进一步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并能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其中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据此,本节课主要采用活动教学法。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首先是猜一猜鸟巢体育馆人数的活动;接下来是小组合作数小棒的活动,给学生一大盒小棒,在猜测的基础上,将"到底有多少根小棒"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数小棒的操作活动中自己去体验、感悟,从而发现数数的方法,体会十进关系。然后是议一议的活动,让学生交流: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最后是练一练的活动,包括接一接、数一数、说一说、估一估、填一填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了新知的应用与拓展。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小组合作数小棒,共同决策,集体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中可以自由学习、充分交往,小组中的每个同学都有操作、发言的机会。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本节课创设了奥运福娃带来的挑战,让他们在挑战中学得轻松愉快又积极主动。

  三、说学法。

  从学法来说,本节课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是小组合作数小棒的活动,我先让小组成员独立思考,然后组内讨论交流,达成共识,最后小组成员一齐动手操作。然后是小组议一议的活动,老师先引导学生: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讨论交流,各抒己见,共同促进。组与组之间也有交流。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不作过多的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

  四、教学程序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由以下几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猜一猜

  课件出示鸟巢体育馆图片,引导学生:猜猜看,这儿可坐多少人?意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估计意识和能力。并由此导入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活动二:数一数

  活动前,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挑战情境:小朋友,福娃带来了一些题目,小朋友每答对一道题,就可以得到一个福娃,全部完成,将得到一组福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接下来学生满怀信心地进入数小棒的活动。

  (1)数老师手中的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明确"10个一是十";

  (2)数一小捆的小棒:十根十根地数,明确"10个十是一百"; 复习已有旧知

  (3)小组合作数更多的小棒。

  晶晶带来挑战:怎样数更大的数?

  数之前,先让学生猜一猜:每盘大约多少根?

  学生自由猜测后,老师问:怎样能准确地知道小棒的根数?学生将自发地要求数。老师把小棒和橡皮筋分给各组,请小组合作数一数,并提出数的要求:

  (一)数的速度要快;

  (二)数的数量要准;

  (三)数出的小棒要捆扎好,让别人很快就能看明白。

  出示要求后,不是马上让他们数,而让他们先独立思考:该怎样数?再组内讨论:我们组怎样数?统一意见,达成共识。然后组内一起动手数小棒。

  数完后,分小组汇报:你们组有多少根?怎样数的?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这时,将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数法:可能有10根一小捆,10小捆扎成一大捆的;也可能有20根一小捆的,或50根捆的,两小捆捆成一捆的等等。

  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比较:这么多的数法中,你最喜欢哪种,说说你的理由。并说一说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这样从感知入手,注意了数和形的结合学生很自然地得出:10个一百是一千。 这部分是重点知识。

  学生在紧张有趣的数小棒活动中,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将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整个活动中,教师不作过多的启发、引导,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活动三:指千在计数器上的位置。

  这样,在已有体验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相邻数位间的十进制关系,让生指具体位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再让生用手写一下如何写一千。

  活动四、感受"一千":

  看一看,摸一摸,感受100页纸的厚度,()并用手势演示一下;根据100页纸的厚度估计200页,400页纸的厚度,同桌、小组同学进行验证;估计1000页纸的厚度,师出示1000页纸,比一比谁估计的准确;

  接着对学生进行节约用纸教育。

  活动五、出示卡片199,它后面的数字是谁?师详细讲解,为何是200,接着问生209后面是?

  你能接着数吗?

  89-- 189-- 379-- 699-- 509-- 999--

  接近整十、整百拐弯处数的数法是学生数数中的难点,这一活动是为突破难点而设计的。

  活动六、1、(1)填一填。

  10个1是 10里面有 个1

  10个10是 100里面有 个10

  10个百是 1000里面有 个100

  (2)、 数一数。

  从198数到206

  从985数到1000

  这里,让学生找同伴互数,再个别展示,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2、 填一填: ----、---、800、--、--

  这是一个开放性练习,学生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十个十个或百个百个地数……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也可以反过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数,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都给予充分肯定,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的意识。)

  3、 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1000以内数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并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最后进入总结的环节: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我们顺利完成挑战,同学也得到福娃(课件出示福娃图片)恭喜你们!以此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小学数学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认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是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各部分特征,并且掌握用圆规画圆。

  本节课通过对圆的初步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教材有意识的渗透生活中的圆形,既体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后面学习扇形统计图、圆柱、圆锥等知识作好铺垫。

  “认识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圆和已经较系统的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对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本节课的知识非常重要。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圆,使学生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动手操作,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成与方法: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助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一圆内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知识。并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说学情

  圆这种图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他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以说,他们可以在众多图形中,一眼就能找到圆。

  学生已经有了学习平面直线图形的基础,对于曲线图形这个新的研究领域虽然很陌生,但是,只要加师适时引导,学生对研究曲线图形的方法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三、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对于本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成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发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为学生对圆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还不能更深的理解,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准备适时地引导并适当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学习方式。

  教材中在探究圆的特征时,安排了许多直观的教学材料,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实现本节教学目标,具体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团结协作,发现特征。在必要时我会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圆的特征

  四、说教学过程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区别平面上的直线图和和曲线图形

  同学们,我们都学过那些平面图形?你觉得圆形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回答)通过简单的提问,帮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从而初步明确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这时师边出示课件边总结:向我们以前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变形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我们称之为直线图形,而圆则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所以,我们说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这样设计是帮助学生在直观理解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圆

  我们学习了某一种图形,不仅要认识它了解它,还要会画这种图形,所以,在认识了圆以后,我请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圆→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怎么画的。这样为后面的圆规画圆也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学生展示完自己的作品后,课件出示在电脑上画的圆,其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圆内、圆外和圆上,为后面的半径和直径概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认识生活中的圆、大自然中的圆导入新课

  老师导入:其实圆是一种非常美,且又代表圆满的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很都带有圆形的物品,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见过生活中带有圆形的物品。

  学生会举出很多生活中带有圆形的物品,这时老师话锋一转,其实,不只是生活中,在大自然中圆也是随处可见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时课件出示大自然中的圆。这样设计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通过刚才的铺垫,引出本节课主要内容,正是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如此神奇美妙,那么圆中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一起认识圆。(板书课题:认识圆)

  (二)、探究新知部分

  1、自主探究、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片,对折打开后换方向在对折,反复对这几次,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报,教师介绍圆心的知识。同时老师把课前准备好的圆形纸片贴在黑板上,并板书标明圆心。

  对圆心有了认识后,因为半径和直径的定义非常好理解,所以这时就请学生自学半径、直径

  ①汇报自学结果圆除了有圆心以外还有半径r和直径d组成,教师板书半径r直径d,时并请同学用自己的理解来说一说什么是半径?什么是直径?

  (学生汇报师适时引导)

  ②练习反馈

  课件出示练习:判断哪条是半径哪条是直径,并说明为什么?

  (设计意图:因为这部分知识比较简单,主要通过学生自学来完成的,及时的巩固练习是十分必要的。)

  ③画半径、直径

  同学们在自己的圆形纸片上画出半径和直径并标出相应的字母。同时找一名同学到黑板前面来,在黑板上的'圆形纸片上画出半径和直径。教师适时订正。

  ④听音乐画半径和直径

  教师对刚才同学们画半径和直径进行评价.之后听一段音乐来轻松一下,边听音乐边在圆形纸片上画半径和直径,直至音乐停为止,看谁画得多?从而引导同学得出在同一圆内,半径和直径都有无数条。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半径和直径的概念已经掌握,画半径和直径一是为了再次巩固这一概念的理解,二是为量一量得出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好做准备。)

  2、动手操作,发现特征

  ①量一量,半径和直径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动手量,最得出结论)

  学生汇报,课件演示,得出结论,板书结论。

  ②应用上面的结论,做练习(课件出示)

  3、画圆

  ①学生自己尝试用圆规画圆,先交流同桌交流画圆的方法,然后汇报自己画圆的方法。

  ②课件演示画圆的方法。

  (设计意图:本以为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知识,可是从另外班级的学生得知,如果不加以演示,学生会出现错误,所以我先让学生自己画,看哪里存在问题,然后在课件演示加以订正。)

  ③观察同桌所画的圆,为什么和自己画的位置不同,大小也不同呢?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是什么决定了圆的位置呢?又是什么决定了圆的大小呢?最后得出结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④练习画圆

  由课件出示要求,然后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在集体订正。

  (三)、总结知识,梳理新知部分

  教师对这节课的学习情况作一简单的总结,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不仅认识了圆,还能够按照所给的要求画圆,节课我们探究了哪些知识呢?那么就让老师和同学重新来梳理一下本节课的知识。(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因为本节课的知识都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动手实践得出的结论,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再帮助学生梳理一下,使知识穿成线,使之系统化。)

  (四)、练习反馈部分

  (课件出示练习题)因为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对相关知识点的知识做了相应的练习,在这一部分练习中,主要是对前面的知识做系统的练习。这一部分,我精选了一些与生活联系密切形式多样的习题,比如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题型,最大限度的发挥习题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并注重知识的延伸,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图片欣赏(机动)

  这是机动的部分,根据时间来去定是否保留此环节,此环节的设计想法是:学生再次感受圆的美,以及认识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六)、作业设计部分

  其实数学是来源于我们生活,最后有服务于我们生活。所以在作业的设计上,我联系生活实际布置了下面的作业:运用本节课的知识,解释一下,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车轴应安装在哪里?车轮如果做成正方形、三角形的,会有什么感觉?

  (七)、总结,谈谈这节课的体会。

  在最后,我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以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自信心。同时帮助学生再次回顾本课的知识内容,并对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有所了解。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的设计意图是清晰明了,突出重点。

小学数学说课稿13

  一、说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41页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运算过程时,是从数的组成角度去理解这些简单的加减口算,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的认识,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同时也为后面正式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做准备。教材通过看图解决问题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和想法,最后通过练习巩固算法。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初步了解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数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态度。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研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运算方法的过程,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数学,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用数学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计算方法,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难点:理解算式的含义、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突破方法:讨论交流与实践操作想结合的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利用有趣的情境图,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材料,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我主要采用创设小明买牛奶的情境、然后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体会算法多样化,在进行计算时,我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一方面使计算有理有据,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材安排这些计算以加深对数的认识的意图。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初步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1、在复习上利用小棒演示复习数的组成,为下面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进行必要的铺垫。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情境图出示,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图中看到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尤其是通过摆一摆,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出计算方法,(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问一共买了多少个?问花了多少钱?剩下多少了?)然后教师选择303和32—2,这两道算式作例题讨论计算方法,把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置入事物情境和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这个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从图中收集信息和组织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对于例题中302=32和32—2=30这两道算式,我采用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自己探索算法(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1)302也就是把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32—2就是从3个十合2个一里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2)还可能出现列数数的算法,对于这种算法不否定,但也不表扬,还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数的组成上来)。再让同桌讨论交流算法,得出算理。让学生体会算法多样化。在学生交流计算方法时,有的`学生可能还是借助学具,有的不是从数的组成的角度说计算过程,在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图意,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启发学生结合图意从数的组成角度来解释。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试一试”中的两道题,培养他们的迁移学习能力。(这个环节主要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把认知的过程还给学生,实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4、在练习的设计上,我采用了边教学边练习的方法,通过练习巩固今天的新知。

  5、组织好练习、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练习要讲究练习方式,讲究实效。例如:本节课采用看图写四道算式、口算、填表格、解决实际问题等练习。这些练习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系中提高了计算能力。例如想想做做中的第一题,可以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加深对数的组成和十位这个数位的理解,同时也为练习第二题打下了基础。第二题我创设了动物王国举行跳舞大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让他们学会从图中提取信息,可以直接知道参赛的小兔子有多少,从而很快的解决问题。

  六、说反思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是人教版第二册中第41页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100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我通过100以内数的组成为加减法计算奠定基础,通过拼摆和看图列式渗透加法交换律和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整体效果不太好。

  1、从我个人的教学素养方面说,不够成熟,有人听课老觉得慌。

  2、从教学准备上说,准备不够充分,课件打不开,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3、从教学环节设计上说设计不够紧密,没有真正做到关注让学生去活动。

  4、从突破重点上说,没有对算法进行加强,在解决302的例题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抽象出算法时,应多指名学生说说,以加强对算法的理解,这样就不至于感到操作和算法没有衔接,像两层皮,由此造成教学难点没有突破

  5、从教学效果上说,学生虽然会很快算出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得数,但没有真正理解算法。

  6、从发挥学生的探究意识上,教师过于着急,虽给了学生探究的机会但没有给学生探究的时间。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收获了。要上好一节课,作为教师一定要深入

  了解编者的意图,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我想,只有善于研究,勇于探索,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小学数学说课稿14

  一、把握教材,准确定位目标

  24时计时法是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学生在生活中对24时计时法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生活题材。结合这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①理解24时计时法,能用它正确地表示时刻,会计算经过的时间。②明确两种记时法的不同并能正确地进行互换。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④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其中,理解24时计时法并能对两种计时进行互换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尊重学生,选择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本节课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观察辨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主动完成知识建构。

  三、结合生活,巧设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①创设情景,导入新课;②合作探究,理解建构;③联系生活,实际应用;④趣味游戏,巩固深化;⑤回顾质疑,拓展延伸。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这个环节中,我是按照“说一说——猜一猜——想一想”的主线进行教学的。

  说一说:你喜欢看哪个电视节目?它是在什么时刻播出的?

  猜一猜:这是什么节目开始了?(播放《新闻联播》片头音乐)《新闻联播》是在什么时间播出的?电视上写的是晚上7:00吗?(播放《新闻联播》片头视频)19:00和晚上7:00表示的是同一时刻吗?

  想一想:你在哪里见过类似的计时法?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记时法呢?我们一起来研究。

  【首先通过“说一说”引导学生回顾12时计时法;再用《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构建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注意;最后借助“想一想”唤起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关于24时计时法的经验,引入新课的学习。】

  另外,学生回答时教师相机板书几个时刻,并出示课题《记时法》(板书),为下一个环节的教学作好准备。

  2、合作探究,理解建构

  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我设计了三个层次:比较两种计时法、理解24时计时法、沟通两种计时法。

  (1)比较两种计时法

  为了使学生体会两种计时法形式的.不同和它们在生活中的不同应用,结合板书我设计了三个问题:①这两种计时法有什么不同?②你能分别给他们起个名字吗?③你更喜欢哪种计时法?引导学生借助学习工作纸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名称比较

  ()计时法

  ()计时法

  学生汇报时,统一认识:这种计时法叫做12时计时法(板书)。它广泛地应用于生活尤其是口语交际中。而这种计时法采用0时到24时计时,叫做24时计时法(板书)。它简单明了、不易出错,被广泛地应用于交通邮电、广播电视等部门。

  (2)理解24时计时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和操作能调动学生耳、眼、口、手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的感知更加敏捷、想象更加丰富、思维更加活跃、学习更加高效。24时计时法比较抽象,是教学的难点,为了使学生透彻地理解,我采用了动画演示和学具操作两种手段。

  首先播放这段动画(播放动画),引导学生发现12时后的时刻依次是13时、14时、15时……使学生形成对24时计时法的感性认识。再通过操作学具使感性认识上升为抽象思维。我为学生准备了标有时间刻度的纸条(出示),用不同的颜色标注0时至12时和12时至24时。结合时间彩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①红色、蓝色彩条分别表示什么?②请把规定的时刻标注在相应的位置上。③0时是今天的开始,它和昨天有什么关系?④0时是白天还是黑夜?把月亮画上去吧!

  最后引导学生讨论:一天的时间这样短,怎样才能干更多的事呢?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自然地过渡到下一环节的教学。

  (3)沟通两种计时法

  同学们,为了让大家吃好早饭,二七区教文体局把咱们上课时间向后推迟了10分钟,这可真是个好消息。瞧!这就是我们新的作息时间表(屏示),你能把它填写完整吗?填完后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作息时间表

  节次12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

  上

  午第一节上午8:30——上午9:108:30——9:10

  第二节上午9:20——上午10:00()

  课间操()9:50——10:10

  第三节上午10:20——上午11:00()

  第四节上午11:10——上午11:50()

  中午

  下

  午第一节下午2:40——下午3:20xx:40——15:20

  第二节下午3:30——下午4:10()

  活动下午4:10——下午5:00()

  【使学生在“观察范例,发现规律——完成表格,应用规律——组内交流,概括规律”的思维过程中,掌握两种

  计时法的互换。(上午相同,下午只需加上或者减去12即可。板书)】

  3、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为学生准备了三个现实题材:

  (1)观察图画内容,你知道答案吗?引导学生运用观察钟面和画线段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53

  首班车:6:00

  末班车:20:00

  本站:淮河路

  下站:路寨

  开往:火车站

  19

  首班车:6:00

  末班车:21:00

  本站:淮河路

  下站:路寨

  开往:火车站

  郑州市商业银行营业时间

  储蓄:周一至周日9:00——17:00

  结算:周一至周五9:00——12:00

  13:00——17:00

  (2)李叔叔要去火车站附近的红珊瑚大酒店参加会议,晚上8:30结束。他能赶上哪趟公交车回家?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收集有效信息的能力。

  (3)这是银行的营业时间牌。到这个牌子,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综合的分析、深入的思考。

  4、趣味游戏,巩固深化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真好,为了奖励大家我带你们玩一个游戏。我用握拳的手臂表示时针,另一个手臂表示分针,请同学们根据2个手臂的位置和夹角判断它表示的时刻。(做动作)引导学生体会这个钟面既可以表示3:00也可以表示15:00。然后再出示18:00和6:00要求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时刻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的位置是相同的。

  【这个环节看似游戏,实则是对本课重难点的巩固和深化。】

  5、回顾质疑,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这样的问题不仅能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还可以激发学生运用上网、阅读、请教等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本节课的教学画上了一个内容丰富的省略号。】

  四、突出重点,精心设计板书

  我采用了比较式板书形式,突出了重点难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设想,希望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实现。】

小学数学说课稿15

  今天我对我上的《“加法”第一课时》进行说课,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及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加法并探究加法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头列式,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他们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所以课程的设计就更应该充满趣味,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认知提高一个水平。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熟悉的'情境和操作演示活动,体会加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认识“+”号,会读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计算5以内的加法。

  3.通过学生操作、演示、表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观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4.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和游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和对数学的求知欲。

  四、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加法,理解加法的含义,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来突出重点。

  难点:会用数的组成,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通过算法多样化的择优来突破难点。

  五、教学过程

  (一)凑数游戏,导入新课

  与上课准备做得最好玩对口令游戏,复习数的组成,激发兴趣,做好知识准备;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这里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从以礼物送给今天表现最好的小朋友说起引出花朵,然后大家一起来研究花朵带来的问题,然后让同学们观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二步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习小伙伴一起摆圆片,通过动手操作,让同学们初步感受加法的意义,并领悟计算方法。这个环节中学生动手、动脑实践,多种感官并用,学习的过程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思维水平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

  提高。

  2.认识加法

  进一步强调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认识加号,书空写加号,完成算式,读加法算式。从生活中发现加法。

  3.理解加法含义。

  第一层次,结合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例让学生会说出加法算式。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二层次,深化练习,利用课本第24页的主题图和做一做进行深化联系,让学生真正掌握加法及其意义。

  (三)联系生活,丰富对加法的认识

  课件播放,让学生说题意、列式、口头回答。拓展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既可以巩固加法含义,更可以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穿插“课中操”,放松心情,整顿纪律。

  (五)全课小结,鼓励学生说。

  (六)布置课堂练习,在练习中我发现了问题:学生会列算式,但是不理解大括号的意思,如果在前面环节中说说大括号表示的含义,学生在做题时就容易些。

  本人在各方面存在不足,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指出我这堂课存在的问题,提出宝贵的意见。

《(实用)小学数学说课稿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小学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经典说课稿10-23

小学数学说课稿01-31

小学数学《比的意义》说课稿06-11

小学数学经典说课稿模板06-03

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06-24

小学数学说课稿11-02

数学说课稿小学06-23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08-26

小学数学《圆的面积》说课稿05-23

小学数学说课稿优秀04-25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

(实用)小学数学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商不变的规律》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七册中的内容,在课本上的第84页上,共有三个例题,是一节新的授课。

  “商不变的规律”是一个新概念,被除数和除数必须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才能不变,这是一种函数思想,学生在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个规律不但是被除数、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简便运算的根据。也是以后学习小数除法的依据,也有助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同事还可以向学生初步参透函数思想。

  二、说教学过程

  1.“变”中求“不变”,导入新课。

  教学伊始,先出现一道除法算数“8÷4=2”,然后变化被除数和除数,使之成为:

  16÷4=4

  24÷8=3

  40÷2=20

  使学生看到犹豫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商也发生了变化,紧接着出现“80÷40=2”,让学生看到被除数和除数都变了,商却不变,从而引出课题。

  “商的变化”是学生经常见到一般的现象,“商不变”则是一种特殊现象。教学中,打破老框框,引导学生从变中发现不变,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变”与“不变”本身就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从中可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学,这样引入,手法新颖,有利于促进学生大脑兴奋,产生探求“商不变的'规律”的强烈愿望,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

  2.突破重点,掌握新知

  新教材中商不变的规律是用表格形式出现的,如下表:

  被除数

  24

  120

  240

  2400

  4800

  除数

  4

  20

  43

  400

  800

  商

  观察:

  1.第2、3、4、5组与第1组比较。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

  2.第4、3、2、1与第5组比较,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

  教学时引导学生先从左到右观察,并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由观察除法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变化入手,从具体到抽象,逐步从观察、比较、分析中得出结论。这一环节老师起主导作用,使学生有目的,学有方向。接着提出新要求,改变观察方向,按照上面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比较、分析,展开讨论,从而得出又一新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注重学法指导,优化教学过程

  例1是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口算:

  (例1:口算3600÷6004800÷400 )

  这个例题的教学采取学生自学的方法。在讲完例10的练习中,最后出现一道这样的判断题:

  (150÷10)÷(30÷10)=5()

  学生判断后,请与150÷30进行比较,这两题的结果都是5,150÷30和15÷3哪题容易计算?学生回答:15÷3容易计算。这样很自然地过渡到例11的学习中去,这时教师列出下面几个自学提纲:

  ①这两道题是什么类型的口算题?

  ②课本上是怎样做这两题的?

  ③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例2是一道应用商不变的规律,笔算除法的简算题:

  (例2:8760÷120)

  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学生已经掌握,这道题只需应用商不变的规律,把被除数,除数同时缩小10倍,即可达到简单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学习了笔算除法的简便运算后,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把被除数和除数末尾的0全划掉,而忽视了缩小相同的倍数。针对这一情况,我在这里安排了这样一组练习题:想一想,下面各题中的哪些零可以划去?

  230√920 450√9900600√90600 400√5060

  这样做既突出了新知识的难点,加深了对商不变规律的理解,也节省了教学时间,为学生正确进行简算扫清了障碍。

  在第2题中,我编排了一道发散思维的训练题:

  90÷18=(900○□)÷(180○□),这道题要求学生充分应用商不变规律,使等号两边的式子相等,同时提醒学生“0”不能作除数。第3题的难度又有所提高,要求学生自己去思考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应该怎样变化。最后一道1200÷25=( )÷100,除数由25变成100,让学生根据商不变规律的理解,并能正确应用规律进行口算和简算。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只能更新观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在这堂课中既注重基础的掌握,又注重了能力的培养,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也既重视学会,更重视会学,我相信,这些举措对学生素质的提高肯定会有帮助。

小学数学说课稿2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可能性》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的第一课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五年级上册的“可能性”是一个新增的内容,它是建立在三年级上册的“可能性”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恰当的词语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而且会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虽然在小学的教材中,内容占的不是很多,但它却是为小学生步入中学学习概率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鉴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结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与游戏规则公平性之间的关系,会用分数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探索新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证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本课教学重点是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初步学习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在于:充分经历、体验“可能性相等”的过程。验证抛硬币正面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二分之一。教学的关键是理解等可能性与游戏公平性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

  “可能性”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但将它从生活中抽象出来,学生仍然会感到有些陌生,需要教师用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来吸引他们参与课堂。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打算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现实生活问题——探究解决——得出结论——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本节课主要采用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线,以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学习法”。目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

  三、说教学过程:

  围绕等可能性这个知识的主轴,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结合新课程理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设计为四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猜想验证,探究新知——实践深化,发展能力——联系生活,思维拓展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为了让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一开始,我设计了如下的情境:从而向学生直接出示了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这一环节的教学,很自然的揭示了课题,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了下一个阶段的学习。

  (二)、猜想验证,探究新知

  引导学生弄懂游戏公平性的数学含义是教学中的重点环节。这节课,我引导学生理解“公平”、“等可能性”分三步走:

  第一步,出示主题图,猜测游戏是否公平。

  在这一环节,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三年级打下的基础,通过简单的推理,可以得出:硬币只有两个面,抛一次硬币,会出现两种可能,一种是正面朝上,另一种是反面朝上,用分数表示每一个面的可能性是1/2,所以都会说游戏公平。而这个结论只是停留在表层,在这里大多数学生把“公平”理解为绝对的公平。为了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公平”的数学含义。

小学数学说课稿3

  一、 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数学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可见,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2、学生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们依据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年龄特点,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由于学生对角的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我们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角,难点是:正确画角。

  三、 教法与学法

  根据以上分析,为达到确定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们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为学服务这一思想,采用互动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媒体演示辅助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找角、体验——摸角、小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做角、尝试探究——画角等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角的有关知识,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 教学流程

  为实现以上教学设想,我们做了如下设计: (一) 引出概念——创设情境,直观感知角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多媒体出示熟悉的校园生活图片。从图片中找角,并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角,借助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也渗透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促使学生从实物图形的认识上升到抽象图形的认识,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 建立概念——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1、

  角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首先,启发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角,揭示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这样设计让学生体验到了自主探索的喜悦,使他们谈到的是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收获,帮助孩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其次,又让学生尝试体验摸三角尺的角,又一次加深对角的特征的认识。紧接着设计了判断角和指出身边角的练习,通过练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使学生对角认识完成了质的飞跃。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

  2、

  尝试操作、实践体验

  我们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践制作角。学生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或自己身边的物体制作出角,这是放手让学生把“想”和“做”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获得成功体验。在展示角时,让学生操作活动角得知角的大小与两边分叉的大小有关,又借助电脑演示角的大小与长短没有关系,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为下面画大小不同的角及以后学习锐角、直角、钝角打下基础。

  基于学生对角的认识,让学生尝试探究自己画角,教师通过电脑演示形象生动的画角过程突破本课难点,再由学生复述画角的过程及自己画角来再次巩固加深对角的抽象认识。

  (三)、丰富概念——组织练习、应用拓展

  多媒体展示几种平面图形,让学生来数角,在课堂上拓展提高学生对角的认识。最后又设置一个实际操作问题进行课外延伸,改变以往用总结本节课的方法结束课程。

  五、 教学预想:

  我想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的分步实施,预期的教学目标将会得到很好的落实,学生在平等、融洽的氛围中能充分地活动起来,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大部分学生对角有充分的体验和感受,并形成角的表象。

小学数学说课稿4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节《笔算乘法》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本课“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部分的学习,是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深入学习的,同时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课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初步形成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自主性不强,因此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算理,并能用笔算乘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乘法运算的应用价值,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及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时,所得积的末位数要和十位数上的数对齐。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激、导、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在探索中学、在合作交流中学。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学习目的。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引入新课。

  数量=总量,并列出算式14×12。此时抛出疑问“这个算式和14×5、14×10有什么不同?如何计算?”来顺势引入课题。

  导入的设计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自然链接新知。

  数学说课稿小学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77页内容。

  二、教材分析。

  《中括号》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小括号意义,会用小括号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创设了游戏,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体会中括号的意义,中括号的运算顺序。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认识运算顺序打下知识基础。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喜欢在活动中学习;并且每个同学都有一些动手操作的经验和合作学习的基础,这对他们学好《中括号》一课的内容有很大帮助。

  四、教学策略。

  1、教学方式:

  2、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显著特征,本节课我们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五、评价方式。

  新理念强调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学生探究学习活动中,评价伴随着学习活动的始终,使学生在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师生互评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六、教学流程。

  (一)好奇中创造。

  (二)讨论中理解。

  360÷(12+6)×5。

  360÷[(12+6)×5]。

  (三)尝试中规范。

  240÷[3×(17-7)]。

  (四)质疑中发展。

  课堂是学生和教师生命的历程,师生本是相依为命的。相得益彰当是理想境界。如果教师能促成这种理想境界的达成,那么教师当然是成功的、能干的、快乐的。

  数学说课稿小学

  本节课主要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在学生学习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掌握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此知识是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同时也为今后学习约分、通分做好准备。依据《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即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教学任务,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和态度,以促进人的终身发展。基于以上认识,以及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合作学习的品质。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探索发现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丰富的数学知识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分析以及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我认为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本课的重点及难点。

  根据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以上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加大学生的实践量,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促进互相帮助,培养团队意识。

  2.情境教学法。

  为了激发学生想学的愿望,我利用情景教学法,设计报数等游戏,创设有趣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鼓励法。

  有效的课堂活动需要评价手段的支持,有效的活动评价方式是实施有效活动的保障,所以,我的课堂评价主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另外,课上恰当的使用激励性评语和赠送小礼物的方法让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满足,这也是激励学生积极投身数学学习的一个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小学数学说课稿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下面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找次品》,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这五个方面谈一下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

  《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现实生活生产中的“次品”有许多种不同的情况,有的是外观与合格品不同,有的是所用材料不符合标准等。这节课的学习中要找的次品是外观与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质量有所差异,且事先已经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另外在所有待测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个次品。

  “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它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本节课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此前学习过的“沏茶”、“田忌赛马”、“打电话”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在这几节课的学习中,对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都有所渗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用到天平,在以往学习等式的性质等知识时,学生对天平的结构、用法以及平衡与不平衡所反映的信息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掌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2.能力目标:以“找次品”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情感目标: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难点:脱离实物,借助纸笔帮助分析“找次品”的问题。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3瓶钙片圆形纸片试验记录单

  四、教法和学法

  1.加强学生的试验、操作活动。本节课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所以这节课我主要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教学。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操作、试验、讨论、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活动完成后再让学生分组汇报结果。

  2.重视培养学生的猜测、推理能力和探索精神。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方法中,从简化解题过程的角度,找出最优的解决策略。引导学生逐步脱离具体的实物操作,转而采用列表、画图等方式进行较为抽象的分析,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五、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节课的设计着力通过参与有效的实际操作、观察比较来概括出“找次品”的最佳方案。把学生的学习定位在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建立了“操作——推理——反思——运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创造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口算

  口算是我们每节数学课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之一,由于这节课容量较大,所以我只设计了12道比较简单的口算题,1分钟之内做对10道便是百分,多做一道加10分,这样就是想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提高。

  (二)、创设情境

  我想通过身边的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数学问题生活化,一上课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探究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我设计了帮助王阿姨找出次品的教学情境,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然后出示图片,次品就在81瓶钙片中,至少几次就能保证找出次品?以及华罗庚老先生的一段话,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种数学的学习方法,那就是化繁为简的方法。

  (三)、建立模型

  由于这部分知识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我想分两步进行突破。

  1、难点转化,降低教学起点。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按照例题,本课的例1是从5瓶钙片中找到次品,而我却让孩子们先从3个中找出次品,这样就降低了教学起点,孩子很容易的从3个次品找到次品,能较顺利地完成初步的逻辑推理。这样,在后面的5个、9个中找次品就容易多了。不会产生挫败感,增加成功的体验,使本课更容易进行。

  另外,图示法较为抽象,对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所以在这里当学生说完称法以及课件同步演示之后,我在黑板上板书出了这种图示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为后面学生利用图示法做好铺垫。

  2、层层推进突破重、难点

  教材在编排结构上注重体现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强调数学思维的一般过程,着力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所以,在让孩子们在3个里面找出次品后,加深难度,出示图片,在5瓶钙片中找出这瓶次品,至少几次就能保证找出来?但是,仅要求学生说出找次品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此外,教科书在分析方法的编排上还很重视“数学化”,即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分析模式。当加深到从9个中找次品时,我们不仅要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还要在学生罗列出个中解决方案之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好?从而渗透优化思想,让孩子们寻找优化策略。然后我又让学生将这种分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除法联系起来,还可以用除法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更为简便,也更容易理解。

  那平均分时候是这样,不平均分的情况又是怎样呢?紧接着,我又出示图片,次品在8瓶里面,怎么找?类比迁移,自主探究。学生汇报后,引导学生说出当待测物品不能平均分的时候,要使多的一份比少的一份相差1是最优化的策略。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完全脱离具体的实物操作,实现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

  (四)、解释应用

  找到优化方法之后,根据课的伊始,华罗庚爷爷教给我们的数学学习方法,在简单的的实例中找出规律后再去解决81瓶中找次品这样比较复杂的问题。从而也做到了首尾呼应。

  那么整个教学过程我注重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知识的过程,使他们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在此过程中知识层层推进,步步加深,让孩子的推理能力慢慢地达到一定的高度,思维也不至于感到困难。学生通过合作,寻求最佳方案,把学生的学习定位在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建立了“操作——推理——反思——运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发现者、研究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小学数学说课稿6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里的《植树问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方面说课。

  一、说教材:

  《植树问题》是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内容就是植树问题,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有两端都栽、两端不栽、以及环形情况,方阵问题等,这节课是教材第117页的内容,主要教学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这节课主要目标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

  1.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能力目标] 经历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归纳推理和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素养。

  [情感目标] 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植树问题"中棵树与间隔数的关系,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能把从植树问题中总结出的规律准确地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二、说教法、学法:

  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尝试探索”的教学法,应运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先猜测,再动手操作,实际验证。然后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辅助教学,引导学生以趣激思,以思促学,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尝试探索,形成概念

  三、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手中,还藏着数学知识呢,你们想了解一下吗?

  2、伸出你们的右手,张开,数一数,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空格叫做间隔,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3个间隔是在几个手指之间?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通过摆动手指,创设情境,其实手指问题就和植树问题是一样的道理的。通过动手,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走进新课。)

  (二)创设情境,引入学习:

  1、同学们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就是我国的植树节。你们知道植树都有什么好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三)探究新知:

  1. 出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1)、指名读题

  (2)、师:理解“两端”是什么意思?指名说一说,然后师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

  说明:如果把这根米尺看作是这条小路,在小路的两端要种就是在小路的两头要种。

  怎么解决?(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但数据太大,可以化繁为简,先研究短距离的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情况)

  (3)学生探究短距离路上的植树规律。

  ①假如路长只有15米,要栽几棵树?如果路长是25米,又要栽几棵树?请你画线段图来看看。(注意看图上有几个间隔和几个间隔点)

  ②画一画,简单验证,发现规律。(填表)

  路全长(米) 相邻两棵树间的距离 间隔(个) 棵树(棵) 图示

  A 15 5 3 4

  B 20 5 4 5

  C 25 5 5 6

  D 30 5 6 7

  发现了:

  a. 先种15米,还是每隔5米种一棵,画图种一种,看种了多少棵?比一比,看谁画得快种的好。(板书:3段 4棵)

  b. 跟上面一样,再种20米看一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板书:4段 5棵)

  c. 任意选择一段距离再种一种,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 2段 3棵;4段 5棵)

  d.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棵树比段数多1,这是我引导学生段数就是间隔数)

  小结: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植树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那就是:

  (板书:两端要种:棵树=间隔数+1)

  ③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a. 问:应用这个规律,前面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了?那个答案是正确的?

  100÷5=20 这里的20指什么?(20个间隔)

  20 +1=21 为什么还要+1? (棵树=段数+1)

  师:通过简单的例子,发现了规律,应用这个规律解决了这个复杂的问题。以后,再遇到“两端要种”求棵树,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在做题时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要求的是需要多少棵树苗,必须要知道有多少个间隔,间隔数加一才是需要的棵数,间隔数是用全程长除以间隔距离,让学生将刚才掌握的规律说清楚,通过例题让学生一方面巩固刚发现的规律,并且说清算理,同时让学生运用自己总结出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认识到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很多类似的问题。再利用教材第118页上面的做一做进行强化练习,要求学生在列式之前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分析清楚,养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通过猜测法、分析法以及直观演示法掌握两端要种的植树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我也运用了大量的创设情境加强对学生数学思想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

  (四)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我们身边类似的数学问题。(课件出示习题)

  1.学校到5路车站一侧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种了2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

  小结:说一说,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像植树问题这样的现象呢?小组同学说说,然后汇报情况。如手指与间隔,栏杆与间隔,站队列,插彩旗,种白菜,围墙柱子,作业本的横线与间隔……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植树问题中两端都种的规律以后我设计了一道巩固反馈练习题,这道题是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的逆运算,应运用“全程长=间隔距离*间隔数;间隔数=棵树-1”。)

  2.老师去某班教室,从一楼开始,每走一层有32个台阶,一共走了96个台阶,你知道卓老师去几楼的教室吗?

  (引入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如:上楼梯等问题,这些题目都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这二题是典型的两端都种植树的问题,这一环节我主要是通过练习法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解决问题中去,努力体现学习本课的价值和作用。)

  拓展:一根木头长8米,每2米锯一段。一共要锯几次?(学生独立完成。)

  8÷2=4(段)4—1=3(次)

  问 :为什么要—1?这种类型的植树问题以后我们会更深入的学习。

  (在学生掌握了两端不种的植树问题的规律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道强化练习题,一根木头长8米,每2米锯一段。一共要锯几次?学生自主分析题意,解决问题。这一教学环节虽然不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但为了使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和今后更好的学习植树问题。我做了这样的安排,相信一定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要种的规律,而且还学习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植树中的学问还有很多,我们以后再去学习。

  四、说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棵树=间隔数+1

  100÷5=20(段)

  100÷5+1=21(棵)

  (在板书设计方面,将本节课的重点,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植树棵数=间隔数+1呈现在学生面前。)

小学数学说课稿7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 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 》是 中数学教材第 册第 章第 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 基础,这为过渡到本

  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 中,占据 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 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 教学策略(说教法)

  1. 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 应着重采用 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

  3. 学情分析:(说学法)

  (1) 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

  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2) 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 ,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 知识 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 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4. 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 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3)讲解例题。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力训练。课后练习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教学程序:

  课堂结构:复习提问,导入讲授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部分

小学数学说课稿8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38-39页例1、例2的内容。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角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它是学生在一年级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来进行学习的。角实际上是组成上述平面图形的元素,角的知识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重要基础。教好这节课是为以后学习各种角及进一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特征作准备。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并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画角;初步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4、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名称和画角。

  (2)教学难点:初步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5、教具、学具准备:

  (1)教具:大三角板、多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活动角。

  (2)学具:三角板、圆形纸、吸管、绳子、活动角、作业纸。

  二、说教法

  简约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趣,自然地引入新课,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乐意、自觉地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所以我采用的第一个教法是情境创设法。在教学中,我注重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把角的认识与生活情境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采用的第二个教法是引导探究法。为了更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做角、摸角、画角、辨角、比角等一系列活动,逐步探究角的知识。我还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功能,通过它的形、声、色、动、的变化,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说学法

  新课标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深刻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采用了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具体现在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做角、画角、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关系等教学环节上。

  四、说教学过程

  1、出示课件

  (1)让学生从房子上找出学过的图形。

  (2)闪动房子上的`角,引导学生试认角。学生回答后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图形-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情境的创设,既巧妙地对学过的平面图形进行复习,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联系实际——找生活中的角。

  (1)让学生找找出生活中的角,并与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

  3、探究新知——认识数学中的角

  (1)认识角。 ①出示课件,让学生找出课件上的角。 ②看课本P39例1,引导学生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老师板书。 ③学生分别说出其他三个角的各部分名称。 ④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⑤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2)体验角。 ①学生摸三角板上的一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说出感觉。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角的顶点是尖尖的,两条边是直直的。

  (3)辨角。请你当裁判,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做课本第42页的第1题)

  (4)做角。 ①准备了一个小信封,信封里有圆形、吸管、绳子三样东西,要求两同桌用信封上的材料做角。 ②学生展示作品,并说说你是怎样做角的。

  (5)画角。 ①指导学生看书。 ②老师强调,一般都是先画顶点,再画两条边。 ③学生试画。 ④展示作品、汇报画角的步骤。这一活动我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又让学生感受角就在我们身边,使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通过阅读课本,学生掌握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培养了自学能了。这一动手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角的特征通过这样的练习再一次明确角的特征,深化角的认识。使学生在巩固新知的同时感受到成功带来的乐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在这一活动中我把学生摆在学习的主体位置,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探索精神。

  4、归纳提高巩固角

  (1)学生读儿歌: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记住,先画顶点后画边。

  (2)巩固练习:课本P42第2题数数下面的这些图形里分别有几个角,请你在图形的下面写出来通过一系列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运用知识,巩固知识,内化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深化拓展延伸角

  (1)做“变变变”小游戏。 ①要求学生拿出活动角,听口令把角变大变小。 ②让学生回答要使角变大些,只要怎样?要时角变小,又要怎样?③得出结论:角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操作活动角,感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关系。 ①把活动角的两条边拉长,引导学生观察角有没有变。 ②把活动角的两条边缩短,观察角有没有变化。 ③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6、摆一摆学生实验并填表

  (1)用两根小棒摆角。

  (2)用三根小棒摆角。根数2根3根摆法角的个数通过变一变、比一比等游戏活动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大小的关系。使学生对角的大小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正、充实、完善的过程,明确角的大小与叉口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这样的设计既开放,又有挑战性,适合各个层面的学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了思维的创造性,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空间,较好的发展个性。

  7、回顾知识完善角

  (1)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作业:小小设计师:请你设计一幅有角的画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形成完整认识这样的作业,使学生复习巩固了对角的认识、又促使学生去思考、创作。

小学数学说课稿9

  一、教材内容及编排意图:

  《求小数的近似数》是义务教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节的内容。是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近似数后的一次扩展,同时又为后面改写成以万和亿作单位的数做好知识铺垫。教材内容展示了豆豆测量身高这一现实情境,说明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测量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加深对小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近似数的意义,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理解并应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知道精确度的含义。

  2.经历类比迁移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推理及概括能力,初步掌握“迁移”、“数形结合”等学习数学的方法。

  3.感受近似数的实际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点:

  1.理解并应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2.理解求小数的近似数时,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的道理。

  四、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的道理。

  五、教学流程:

  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五环节教学,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回归情景,深化理解——反馈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回归生活”。具体设计是: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观察主题图,学生明确了用 0.984米、0.98米和1米三个数据都能表示豆豆身高后提出问题:他们是怎样得到豆豆身高的近似数的?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对求小数近似数的探究欲望。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由整数类比迁移到小数

  在回顾了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后,做出强调:求近似数一定要用约等号来连接。随机提出猜想:求小数的近似数是否也会用到四舍五入法呢?

  2、自主探究,保留一位小数

  接着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进行自主探究:保留一位小数求近似数。在充分理解了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的含义后放手让学生探究,相互交流,汇报时,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完整的叙述。由于学生能够在求整数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类比迁移,这一环节表述的比较完整,能轻松的将内部思考过程外化为语言表达。

  3、汇报交流,提炼方法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板书、回顾求1.93和16.195近似数的过程比较讨论得出共性,都是按要求保留一位小数,都要看到小数部分的百分位?不同点是:一个运用四舍法求到的近似数会小于原数,一个运用五入法求到的近似数会大于原数,在讨论交流中,学生明确了四舍五入法仍然是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4、借用数轴,直观理解

  (1)直观发现1.93距1.9更近

  但为什么求近似数省略部分的最高位小于5时要四舍,不小于5时要五入呢?在提出这一问题后,学生还是会从四舍五入的方法本身进行思考和解答?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时,数轴便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借用动态的设计,数形结合,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因为1.93的位置更接近1.9,所以1.93保留一位小数后约是1.9。

  (2)直观列举,体味“四舍五入”的'道理

  在学生能从“四舍”,和“五入”两个角度思考出近似数是1.9的两位小数后,也更容易思考出近似数是1.9的最大两位小数和最小两位小数是多少。

  (3)理解保留一位小数为何只看百分位

  从而得出:因为百分位的数决定了原数的位置,所以无论是几位小数在求近似数时,只要保留一位小数只需要看百分位的结论。进而小结出保留一位小数求近似数的方法后,又让学生再类比迁移,得出保留其他位数的方法。

  5、类比迁移,尝试归纳

  接下来,充分运用练习题的辐射作用引发学生的逆向思考:你能找到能保留三位或四位小数的数吗?为什么?明确原小数至少应该比保留后的近似数多一位。

  三、回归情景,深化理解

  在学生类推到保留整数的方法后,回归情景图中提出的问题,由0.984怎样想到0.98的,又怎样想到1的呢?这时,学生已能较熟练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找到0.984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后,再一次引导观察、比较发现:同一个数因为要求不同,会有不同的近似数,但保留位数越多,就越接近准确数,开始的结论是根据小数的性质结果近似数末尾的0能够去掉:经过讨论后发现因为保留位数的需要(即占位的需要)不能去掉。在此,又借用数轴直观演示近似数为1.0和1的准确数范围,让学生感知到:保留的位数越多,准确数的范围就越小,相应的精确度也就越高。从而得出结论:在求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最后提出问题:回想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和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相同吗?从而建构起数学知识间的前后联系。

  随后,学生自主看书学习,进行查漏补缺。

  四、反馈练习,拓展提升

  以闯关形式设计的反馈练习富有层次性,思考性,体现变化,能让学生在多种变式中体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实质。体会到运用所学知识胜利闯关带来的成就感,但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给学生更充分的表述机会,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五、课堂总结,回归生活。

  本课的最后一次讨论是在本课结束,寻找小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购买商品时该付8.953元的究竟会付多少钱呢?由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学生会考虑付9.00元。虽然付8.95元相对来说更实惠一些,但实际上5分的钱数已很少见,所以会保留整数付钱更符合生活实际情况,这样,就让数学知识富于了鲜活的生活气息。

  总之,求小数的近似数内容抽象,本课着重引导了学生在疑惑处、重点处、难点处进行讨论,重视对知识源点的梳理,力争让学生理解:求近似数要用“四舍五入法”,以及为什么用“四舍五入法”。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大家!

小学数学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对称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教科书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两部分讲述。“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这一节是在学生学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内容。它是前面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后面学习中心对称的重要的基础知识。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定义及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和初步的图案设计操作技能,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教材的地位、作用依据教学大纲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有关图形的观察和联想,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用适当的图形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

  (2)通过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等活动,能正确区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会利用所学知识画轴对称图形。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创新意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识别轴对称图形与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这是因为:

  (1)《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学生理解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了解轴对称的性质,会画已知图形关于某直线的轴对称图形。

  (2)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轴对称图形在现实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如建筑设计的轴对称,服装设计中的轴对称,民间美术中处处体现着对称的美学原则。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正确区分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两个不同概念,原因有两点:

  (1)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比较熟悉,但往往不能够完全掌握它的定义;

  (2)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体现了中学数学中的整体思想,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这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

  二、教学方法与教材处理

  鉴于教材特点及初二学生模仿能力强,思维信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我选用的是引导发现教学法,充分运用教具、学具,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引导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思维,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另外,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利用图片的不同颜色的对比来启发学生,运用投影仪提高教学效率,动态演出直观生动的教学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意识。

  关于教材处理:①把课后练习1(课本P91练习1)安排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之前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突出显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变化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②对于例4,做了适当的改造:添加了常见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再动笔画一画。③练习题组的设计以课本为蓝本,结合学生实际作了适当补充。④根据学生课堂上的接受情况补充了实践操作、动手设计。

  三、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

  首先,为学生展示县城外河凉亭的大幅彩色图片,为学生创设优美的学习情境,根据学生好动、好奇、好问的心理特征,设置悬念:它很漂亮、美观吗?你能设计制作出如此漂亮的亭子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每个学生都进行积极的思维参与。

  紧接着展示六幅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观,并进一步设问:它们美在何处?它们有何共同特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这些图形都具有对称美。通过设问和学生发现的结果,揭示课题—本节课学习轴对称图形。

  2、动手操作

  在引入课题的基础上,讲授新知识,运用教具演示,并让每个同学都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对折,任意剪成一个形状,把它打开,观察打开后的图形有何特征,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定义中的两点:一是它是一个图形能沿某一直线折叠。二是直线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并把这两个特征作为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标准,有几条直线,就有几条对称轴(投影显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前面已经分析过,正确区分轴对称与轴对图形这两种不同的概念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我抓住突破难点的关键。

  一、加强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定义的理解;

  二、通过复习轴对称的定义,引导学生找出定义中的不同点;

  三是利用投影的直观演示,启发学生分析讨论,从而使难点化解,并在化解难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具体做法是:在强化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定义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复习轴对称定义中的'两点:

  ①有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即形状大小都相同:

  ②对重合的方式有限制,也就是它们的位置关系必须满足一个条件:把它们沿某一直线对折后,能够重合。然后引导学生把两种不同概念中的两点加以对比,学生便容易发现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

  (1)轴对称是说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说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

  (2)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轴对称图形是对于一个图形而言的。

  那么如何理解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有何联系呢?这是学生学习的又一个难点。此时,便利用投影演示,画好对称轴的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学生们就能很快发现它们的联系:①都有一条直线,都要沿这条直线折叠重合,这时再对两组图形进行动态演示:把图①中的两个图形移动到对称轴的两边,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把图②中对称轴两旁的部分移动到使其成为两个图形,引导学生观察移动后的图形,学生们会发现:图①原本是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即轴对称,移动后成为了一个整体,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图②原本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移动后成为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即轴对称,使学生理解了它们内在联系;②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是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反过来,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投影显示区别与联系)。

  前面也已经分析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识别轴对称图形与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因此,我把课本上的例4做了适当改造:

  例4:下面是我们学过的一些几何图形,说出下面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用学具折一折,并完成下面的研究报告,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任意梯形等腰梯形圆

  研究报告:

  略

  这样,通过学生先动手折图形,再动笔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从而顺利完全例题,加深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理解,也使学生知道了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可能不止一条,它能沿几条直线对折,就会有几条对称轴。

  3、联系实际,加强训练

  为了及时巩固,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予以消化吸收,首先联系学生学习实际,让学生辨认26个英文大写正体字母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幻灯展示26个大写正体字母),并让学生书写出是轴对称图形的字母,其次设计了有梯度的训练题,初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

  4、发挥想象,创造设计

  通过本节课的观察实验,学生们发现了生活中很多轴对称图形非常美丽,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以学过的几何图形为基础,设计出轴对称图形,然后在全班展示,共同欣赏(幻灯展示我设计的轴对称图形)。这样,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升华,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其强烈的学习情感。

  5、效果评价

  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②本节课中你学会了哪些学习方法,对你有什么启发?

  通过小结,使知识成为“体系”,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四、三点说明

  1、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分为四个部分:

  (1)定义;

  (2)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3)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4)学生设计出的轴对称图形。

  2、时间的大体安排

  创设情境,感受轴对称图形大约5分钟,动手操作,理解轴对称图形大约19分钟,联系实际,加强训练约8分钟,发挥想象,创造图形大约10分钟,效果评价及布置作业约3分钟。

  3、整个设计要突出体现的特色

  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实践验证,让学生自己设计

小学数学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这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四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要求,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会数1000以内的数,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 初步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情景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意识;经历观察、猜想、操作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3、情感与态度:进一步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并能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其中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据此,本节课主要采用活动教学法。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首先是猜一猜鸟巢体育馆人数的活动;接下来是小组合作数小棒的活动,给学生一大盒小棒,在猜测的基础上,将"到底有多少根小棒"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数小棒的操作活动中自己去体验、感悟,从而发现数数的方法,体会十进关系。然后是议一议的活动,让学生交流: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最后是练一练的活动,包括接一接、数一数、说一说、估一估、填一填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了新知的应用与拓展。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小组合作数小棒,共同决策,集体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中可以自由学习、充分交往,小组中的每个同学都有操作、发言的机会。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本节课创设了奥运福娃带来的挑战,让他们在挑战中学得轻松愉快又积极主动。

  三、说学法。

  从学法来说,本节课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是小组合作数小棒的活动,我先让小组成员独立思考,然后组内讨论交流,达成共识,最后小组成员一齐动手操作。然后是小组议一议的活动,老师先引导学生: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讨论交流,各抒己见,共同促进。组与组之间也有交流。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不作过多的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

  四、教学程序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由以下几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猜一猜

  课件出示鸟巢体育馆图片,引导学生:猜猜看,这儿可坐多少人?意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估计意识和能力。并由此导入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活动二:数一数

  活动前,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挑战情境:小朋友,福娃带来了一些题目,小朋友每答对一道题,就可以得到一个福娃,全部完成,将得到一组福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接下来学生满怀信心地进入数小棒的活动。

  (1)数老师手中的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明确"10个一是十";

  (2)数一小捆的小棒:十根十根地数,明确"10个十是一百"; 复习已有旧知

  (3)小组合作数更多的小棒。

  晶晶带来挑战:怎样数更大的数?

  数之前,先让学生猜一猜:每盘大约多少根?

  学生自由猜测后,老师问:怎样能准确地知道小棒的根数?学生将自发地要求数。老师把小棒和橡皮筋分给各组,请小组合作数一数,并提出数的要求:

  (一)数的速度要快;

  (二)数的数量要准;

  (三)数出的小棒要捆扎好,让别人很快就能看明白。

  出示要求后,不是马上让他们数,而让他们先独立思考:该怎样数?再组内讨论:我们组怎样数?统一意见,达成共识。然后组内一起动手数小棒。

  数完后,分小组汇报:你们组有多少根?怎样数的?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这时,将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数法:可能有10根一小捆,10小捆扎成一大捆的;也可能有20根一小捆的,或50根捆的,两小捆捆成一捆的等等。

  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比较:这么多的数法中,你最喜欢哪种,说说你的理由。并说一说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这样从感知入手,注意了数和形的结合学生很自然地得出:10个一百是一千。 这部分是重点知识。

  学生在紧张有趣的数小棒活动中,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将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整个活动中,教师不作过多的启发、引导,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活动三:指千在计数器上的位置。

  这样,在已有体验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相邻数位间的十进制关系,让生指具体位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再让生用手写一下如何写一千。

  活动四、感受"一千":

  看一看,摸一摸,感受100页纸的厚度,()并用手势演示一下;根据100页纸的厚度估计200页,400页纸的厚度,同桌、小组同学进行验证;估计1000页纸的厚度,师出示1000页纸,比一比谁估计的准确;

  接着对学生进行节约用纸教育。

  活动五、出示卡片199,它后面的数字是谁?师详细讲解,为何是200,接着问生209后面是?

  你能接着数吗?

  89-- 189-- 379-- 699-- 509-- 999--

  接近整十、整百拐弯处数的数法是学生数数中的难点,这一活动是为突破难点而设计的。

  活动六、1、(1)填一填。

  10个1是 10里面有 个1

  10个10是 100里面有 个10

  10个百是 1000里面有 个100

  (2)、 数一数。

  从198数到206

  从985数到1000

  这里,让学生找同伴互数,再个别展示,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2、 填一填: ----、---、800、--、--

  这是一个开放性练习,学生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十个十个或百个百个地数……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也可以反过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数,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都给予充分肯定,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的意识。)

  3、 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1000以内数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并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最后进入总结的环节: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我们顺利完成挑战,同学也得到福娃(课件出示福娃图片)恭喜你们!以此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小学数学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认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是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各部分特征,并且掌握用圆规画圆。

  本节课通过对圆的初步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教材有意识的渗透生活中的圆形,既体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后面学习扇形统计图、圆柱、圆锥等知识作好铺垫。

  “认识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圆和已经较系统的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对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本节课的知识非常重要。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圆,使学生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动手操作,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成与方法: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助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一圆内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知识。并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说学情

  圆这种图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他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以说,他们可以在众多图形中,一眼就能找到圆。

  学生已经有了学习平面直线图形的基础,对于曲线图形这个新的研究领域虽然很陌生,但是,只要加师适时引导,学生对研究曲线图形的方法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三、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对于本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成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发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为学生对圆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还不能更深的理解,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准备适时地引导并适当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学习方式。

  教材中在探究圆的特征时,安排了许多直观的教学材料,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实现本节教学目标,具体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团结协作,发现特征。在必要时我会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圆的特征

  四、说教学过程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区别平面上的直线图和和曲线图形

  同学们,我们都学过那些平面图形?你觉得圆形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回答)通过简单的提问,帮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从而初步明确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这时师边出示课件边总结:向我们以前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变形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我们称之为直线图形,而圆则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所以,我们说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这样设计是帮助学生在直观理解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圆

  我们学习了某一种图形,不仅要认识它了解它,还要会画这种图形,所以,在认识了圆以后,我请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圆→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怎么画的。这样为后面的圆规画圆也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学生展示完自己的作品后,课件出示在电脑上画的圆,其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圆内、圆外和圆上,为后面的半径和直径概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认识生活中的圆、大自然中的圆导入新课

  老师导入:其实圆是一种非常美,且又代表圆满的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很都带有圆形的物品,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见过生活中带有圆形的物品。

  学生会举出很多生活中带有圆形的物品,这时老师话锋一转,其实,不只是生活中,在大自然中圆也是随处可见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时课件出示大自然中的圆。这样设计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通过刚才的铺垫,引出本节课主要内容,正是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如此神奇美妙,那么圆中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一起认识圆。(板书课题:认识圆)

  (二)、探究新知部分

  1、自主探究、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片,对折打开后换方向在对折,反复对这几次,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报,教师介绍圆心的知识。同时老师把课前准备好的圆形纸片贴在黑板上,并板书标明圆心。

  对圆心有了认识后,因为半径和直径的定义非常好理解,所以这时就请学生自学半径、直径

  ①汇报自学结果圆除了有圆心以外还有半径r和直径d组成,教师板书半径r直径d,时并请同学用自己的理解来说一说什么是半径?什么是直径?

  (学生汇报师适时引导)

  ②练习反馈

  课件出示练习:判断哪条是半径哪条是直径,并说明为什么?

  (设计意图:因为这部分知识比较简单,主要通过学生自学来完成的,及时的巩固练习是十分必要的。)

  ③画半径、直径

  同学们在自己的圆形纸片上画出半径和直径并标出相应的字母。同时找一名同学到黑板前面来,在黑板上的'圆形纸片上画出半径和直径。教师适时订正。

  ④听音乐画半径和直径

  教师对刚才同学们画半径和直径进行评价.之后听一段音乐来轻松一下,边听音乐边在圆形纸片上画半径和直径,直至音乐停为止,看谁画得多?从而引导同学得出在同一圆内,半径和直径都有无数条。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半径和直径的概念已经掌握,画半径和直径一是为了再次巩固这一概念的理解,二是为量一量得出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好做准备。)

  2、动手操作,发现特征

  ①量一量,半径和直径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动手量,最得出结论)

  学生汇报,课件演示,得出结论,板书结论。

  ②应用上面的结论,做练习(课件出示)

  3、画圆

  ①学生自己尝试用圆规画圆,先交流同桌交流画圆的方法,然后汇报自己画圆的方法。

  ②课件演示画圆的方法。

  (设计意图:本以为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知识,可是从另外班级的学生得知,如果不加以演示,学生会出现错误,所以我先让学生自己画,看哪里存在问题,然后在课件演示加以订正。)

  ③观察同桌所画的圆,为什么和自己画的位置不同,大小也不同呢?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是什么决定了圆的位置呢?又是什么决定了圆的大小呢?最后得出结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④练习画圆

  由课件出示要求,然后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在集体订正。

  (三)、总结知识,梳理新知部分

  教师对这节课的学习情况作一简单的总结,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不仅认识了圆,还能够按照所给的要求画圆,节课我们探究了哪些知识呢?那么就让老师和同学重新来梳理一下本节课的知识。(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因为本节课的知识都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动手实践得出的结论,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再帮助学生梳理一下,使知识穿成线,使之系统化。)

  (四)、练习反馈部分

  (课件出示练习题)因为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对相关知识点的知识做了相应的练习,在这一部分练习中,主要是对前面的知识做系统的练习。这一部分,我精选了一些与生活联系密切形式多样的习题,比如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题型,最大限度的发挥习题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并注重知识的延伸,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图片欣赏(机动)

  这是机动的部分,根据时间来去定是否保留此环节,此环节的设计想法是:学生再次感受圆的美,以及认识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六)、作业设计部分

  其实数学是来源于我们生活,最后有服务于我们生活。所以在作业的设计上,我联系生活实际布置了下面的作业:运用本节课的知识,解释一下,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车轴应安装在哪里?车轮如果做成正方形、三角形的,会有什么感觉?

  (七)、总结,谈谈这节课的体会。

  在最后,我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以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自信心。同时帮助学生再次回顾本课的知识内容,并对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有所了解。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的设计意图是清晰明了,突出重点。

小学数学说课稿13

  一、说教学内容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41页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运算过程时,是从数的组成角度去理解这些简单的加减口算,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的认识,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同时也为后面正式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做准备。教材通过看图解决问题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和想法,最后通过练习巩固算法。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初步了解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数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态度。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研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运算方法的过程,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数学,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用数学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计算方法,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难点:理解算式的含义、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突破方法:讨论交流与实践操作想结合的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利用有趣的情境图,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材料,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我主要采用创设小明买牛奶的情境、然后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体会算法多样化,在进行计算时,我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一方面使计算有理有据,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材安排这些计算以加深对数的认识的意图。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初步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1、在复习上利用小棒演示复习数的组成,为下面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进行必要的铺垫。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情境图出示,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图中看到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尤其是通过摆一摆,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出计算方法,(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问一共买了多少个?问花了多少钱?剩下多少了?)然后教师选择303和32—2,这两道算式作例题讨论计算方法,把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置入事物情境和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这个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从图中收集信息和组织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对于例题中302=32和32—2=30这两道算式,我采用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自己探索算法(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1)302也就是把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32—2就是从3个十合2个一里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2)还可能出现列数数的算法,对于这种算法不否定,但也不表扬,还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数的组成上来)。再让同桌讨论交流算法,得出算理。让学生体会算法多样化。在学生交流计算方法时,有的`学生可能还是借助学具,有的不是从数的组成的角度说计算过程,在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图意,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启发学生结合图意从数的组成角度来解释。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试一试”中的两道题,培养他们的迁移学习能力。(这个环节主要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把认知的过程还给学生,实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4、在练习的设计上,我采用了边教学边练习的方法,通过练习巩固今天的新知。

  5、组织好练习、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练习要讲究练习方式,讲究实效。例如:本节课采用看图写四道算式、口算、填表格、解决实际问题等练习。这些练习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系中提高了计算能力。例如想想做做中的第一题,可以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加深对数的组成和十位这个数位的理解,同时也为练习第二题打下了基础。第二题我创设了动物王国举行跳舞大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让他们学会从图中提取信息,可以直接知道参赛的小兔子有多少,从而很快的解决问题。

  六、说反思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是人教版第二册中第41页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100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我通过100以内数的组成为加减法计算奠定基础,通过拼摆和看图列式渗透加法交换律和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整体效果不太好。

  1、从我个人的教学素养方面说,不够成熟,有人听课老觉得慌。

  2、从教学准备上说,准备不够充分,课件打不开,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3、从教学环节设计上说设计不够紧密,没有真正做到关注让学生去活动。

  4、从突破重点上说,没有对算法进行加强,在解决302的例题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抽象出算法时,应多指名学生说说,以加强对算法的理解,这样就不至于感到操作和算法没有衔接,像两层皮,由此造成教学难点没有突破

  5、从教学效果上说,学生虽然会很快算出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得数,但没有真正理解算法。

  6、从发挥学生的探究意识上,教师过于着急,虽给了学生探究的机会但没有给学生探究的时间。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收获了。要上好一节课,作为教师一定要深入

  了解编者的意图,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我想,只有善于研究,勇于探索,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小学数学说课稿14

  一、把握教材,准确定位目标

  24时计时法是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学生在生活中对24时计时法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生活题材。结合这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①理解24时计时法,能用它正确地表示时刻,会计算经过的时间。②明确两种记时法的不同并能正确地进行互换。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④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其中,理解24时计时法并能对两种计时进行互换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尊重学生,选择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本节课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观察辨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主动完成知识建构。

  三、结合生活,巧设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①创设情景,导入新课;②合作探究,理解建构;③联系生活,实际应用;④趣味游戏,巩固深化;⑤回顾质疑,拓展延伸。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这个环节中,我是按照“说一说——猜一猜——想一想”的主线进行教学的。

  说一说:你喜欢看哪个电视节目?它是在什么时刻播出的?

  猜一猜:这是什么节目开始了?(播放《新闻联播》片头音乐)《新闻联播》是在什么时间播出的?电视上写的是晚上7:00吗?(播放《新闻联播》片头视频)19:00和晚上7:00表示的是同一时刻吗?

  想一想:你在哪里见过类似的计时法?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记时法呢?我们一起来研究。

  【首先通过“说一说”引导学生回顾12时计时法;再用《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构建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注意;最后借助“想一想”唤起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关于24时计时法的经验,引入新课的学习。】

  另外,学生回答时教师相机板书几个时刻,并出示课题《记时法》(板书),为下一个环节的教学作好准备。

  2、合作探究,理解建构

  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我设计了三个层次:比较两种计时法、理解24时计时法、沟通两种计时法。

  (1)比较两种计时法

  为了使学生体会两种计时法形式的.不同和它们在生活中的不同应用,结合板书我设计了三个问题:①这两种计时法有什么不同?②你能分别给他们起个名字吗?③你更喜欢哪种计时法?引导学生借助学习工作纸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名称比较

  ()计时法

  ()计时法

  学生汇报时,统一认识:这种计时法叫做12时计时法(板书)。它广泛地应用于生活尤其是口语交际中。而这种计时法采用0时到24时计时,叫做24时计时法(板书)。它简单明了、不易出错,被广泛地应用于交通邮电、广播电视等部门。

  (2)理解24时计时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和操作能调动学生耳、眼、口、手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的感知更加敏捷、想象更加丰富、思维更加活跃、学习更加高效。24时计时法比较抽象,是教学的难点,为了使学生透彻地理解,我采用了动画演示和学具操作两种手段。

  首先播放这段动画(播放动画),引导学生发现12时后的时刻依次是13时、14时、15时……使学生形成对24时计时法的感性认识。再通过操作学具使感性认识上升为抽象思维。我为学生准备了标有时间刻度的纸条(出示),用不同的颜色标注0时至12时和12时至24时。结合时间彩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①红色、蓝色彩条分别表示什么?②请把规定的时刻标注在相应的位置上。③0时是今天的开始,它和昨天有什么关系?④0时是白天还是黑夜?把月亮画上去吧!

  最后引导学生讨论:一天的时间这样短,怎样才能干更多的事呢?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自然地过渡到下一环节的教学。

  (3)沟通两种计时法

  同学们,为了让大家吃好早饭,二七区教文体局把咱们上课时间向后推迟了10分钟,这可真是个好消息。瞧!这就是我们新的作息时间表(屏示),你能把它填写完整吗?填完后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作息时间表

  节次12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

  上

  午第一节上午8:30——上午9:108:30——9:10

  第二节上午9:20——上午10:00()

  课间操()9:50——10:10

  第三节上午10:20——上午11:00()

  第四节上午11:10——上午11:50()

  中午

  下

  午第一节下午2:40——下午3:20xx:40——15:20

  第二节下午3:30——下午4:10()

  活动下午4:10——下午5:00()

  【使学生在“观察范例,发现规律——完成表格,应用规律——组内交流,概括规律”的思维过程中,掌握两种

  计时法的互换。(上午相同,下午只需加上或者减去12即可。板书)】

  3、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为学生准备了三个现实题材:

  (1)观察图画内容,你知道答案吗?引导学生运用观察钟面和画线段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53

  首班车:6:00

  末班车:20:00

  本站:淮河路

  下站:路寨

  开往:火车站

  19

  首班车:6:00

  末班车:21:00

  本站:淮河路

  下站:路寨

  开往:火车站

  郑州市商业银行营业时间

  储蓄:周一至周日9:00——17:00

  结算:周一至周五9:00——12:00

  13:00——17:00

  (2)李叔叔要去火车站附近的红珊瑚大酒店参加会议,晚上8:30结束。他能赶上哪趟公交车回家?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收集有效信息的能力。

  (3)这是银行的营业时间牌。到这个牌子,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综合的分析、深入的思考。

  4、趣味游戏,巩固深化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真好,为了奖励大家我带你们玩一个游戏。我用握拳的手臂表示时针,另一个手臂表示分针,请同学们根据2个手臂的位置和夹角判断它表示的时刻。(做动作)引导学生体会这个钟面既可以表示3:00也可以表示15:00。然后再出示18:00和6:00要求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时刻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的位置是相同的。

  【这个环节看似游戏,实则是对本课重难点的巩固和深化。】

  5、回顾质疑,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这样的问题不仅能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还可以激发学生运用上网、阅读、请教等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本节课的教学画上了一个内容丰富的省略号。】

  四、突出重点,精心设计板书

  我采用了比较式板书形式,突出了重点难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设想,希望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实现。】

小学数学说课稿15

  今天我对我上的《“加法”第一课时》进行说课,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及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加法并探究加法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头列式,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他们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所以课程的设计就更应该充满趣味,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认知提高一个水平。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熟悉的'情境和操作演示活动,体会加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认识“+”号,会读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计算5以内的加法。

  3.通过学生操作、演示、表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观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4.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和游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和对数学的求知欲。

  四、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加法,理解加法的含义,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来突出重点。

  难点:会用数的组成,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通过算法多样化的择优来突破难点。

  五、教学过程

  (一)凑数游戏,导入新课

  与上课准备做得最好玩对口令游戏,复习数的组成,激发兴趣,做好知识准备;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这里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从以礼物送给今天表现最好的小朋友说起引出花朵,然后大家一起来研究花朵带来的问题,然后让同学们观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二步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习小伙伴一起摆圆片,通过动手操作,让同学们初步感受加法的意义,并领悟计算方法。这个环节中学生动手、动脑实践,多种感官并用,学习的过程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思维水平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

  提高。

  2.认识加法

  进一步强调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认识加号,书空写加号,完成算式,读加法算式。从生活中发现加法。

  3.理解加法含义。

  第一层次,结合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例让学生会说出加法算式。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二层次,深化练习,利用课本第24页的主题图和做一做进行深化联系,让学生真正掌握加法及其意义。

  (三)联系生活,丰富对加法的认识

  课件播放,让学生说题意、列式、口头回答。拓展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既可以巩固加法含义,更可以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穿插“课中操”,放松心情,整顿纪律。

  (五)全课小结,鼓励学生说。

  (六)布置课堂练习,在练习中我发现了问题:学生会列算式,但是不理解大括号的意思,如果在前面环节中说说大括号表示的含义,学生在做题时就容易些。

  本人在各方面存在不足,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指出我这堂课存在的问题,提出宝贵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