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绘本说课稿

绘本说课稿

时间:2024-06-25 09:33:4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绘本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绘本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绘本说课稿

绘本说课稿1

  一、设计意图:

  《山丘上的约会》属于故事类绘本,作为笔友的大鸟和青蛙分别对未见面的笔友有着自己的期望,一种期待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搭建了整个故事的情节发展背景,结合尊重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需要的思想,为孩子提供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大胆想象,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推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说目标:

  根据我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情感、能力、认知、等方面的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大胆想象、合理猜想、理解故事情节。

  2.学习并理解故事中出现的字词“笔友”“约会”“绝交”“守信”。

  3.感受朋友之间守信用的道理,懂得朋友间的友谊是珍贵的,不管朋友的.外表如何都愿意接纳和分享。

  三、说重难点:

  活动重难点在于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发展与人物特点的关系,懂得朋友间的友谊是珍贵的,不管朋友的外表如何都愿意接纳和分享。

  四、说教学准备:

  故事动画DVD,课件PPT

  五、说教法:

  在活动中我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观察、发现、讨论、表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引导观察法:引导幼儿观察封面和扉页,让幼儿获悉故事人物、时间及地点。观察故事中鹭鸶鸟与青蛙动作和表情,让幼儿身临其境地理解两位主人公,从期待到失望,再到回复平静的情绪变化。

  2.有效提问法:在本次阅读活动中,主要采用猜想式,启发式及递进式这几种提问方法,引导幼儿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真正有效地进行阅读。

  六、说学法:

  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我主要采用了:

  1.观察发现法: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幼儿思考寻找答案,发现答案,从而提高幼儿在阅读中的自主性,体验阅读带来的成就感。

  2.讲述法:幼儿观察后大胆、清楚的讲述自己的观点。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出示故事封面(图片一、二)

  师:我们大班的小朋友快要上小学读书了吧,你们喜欢书吗?今天老师带来一本书《山丘上的约会》,什么是约会?这是谁的约会呢?她要和谁去约会呢?

  2.他们要去约会了,去哪里呢?什么时候去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观察图片,大胆猜想,理解故事情节。

  1.出示图片三

  师:每天吃过早饭,呱呱都会做一件事情,什么事情?

  你们见过信吗?在哪儿见过?什么时候要写信?

  2.出示图片四

  师:谁会给呱呱写信呢?玲玲,他们是笔友。

  什么是笔友?

  3.出示图片五、六

  师:玲玲每天给呱呱写信,脑子里都想着呱呱,在她心目中,呱呱会是什么样的呢?

  呱呱每天看信的时候,脑子里想的也是玲玲,在他心目中,玲玲会是什么样的呢?

  4.出示图片七

  师:他们没见过面,这样天天都很想念,想着想着就会怎么样了呢?

  于是玲玲就给呱呱写了一封邀请信,信上写着:呱呱先生,星期日,我想邀请你到我家喝茶。当天中午,我会在水田中的山丘顶上等你,玲玲。

  他们终于要约会了,他们约好什么时候见面?在什么地方见面?见面后去做什么呢?

  5.出示图片八、九

  师:星期日要见面,他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星期日终于到了,他们都在做什么?

  6.出示图片十

  师:快到中午了,他们都出发去山丘上了,他们是怎么去的呢?

  谁会先到呢?为什么?

  7.出示图片十一、十二

  师:玲玲没一会儿就飞到了山丘上,左看看,右看看,没有看见呱呱。这时呱呱在哪里呢?遇到什么事情了?

  8.出示图片十三、十四

  师:呱呱好不容易到了山丘上,已经感觉怎么样了?他现在最想做什么呢?

  于是他看见一棵树,就想去靠着休息一会,边等玲玲,不一会儿就等睡着了。

  9.出示图片十五

  师:等了好久,都看不见呱呱,玲玲的心情怎么样?她说:呱呱先生不守信,我要和他绝交。

  什么是守信?什么是绝交?

  小结:小朋友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守信,否则就不是个诚实的人。

  10.出示图片十六

  师:玲玲很生气,一跺脚,就听见一个声音“啊呀,地震啊!”

  这会是谁的声音呢?真的有地震吗?

  11.出示图片十七、十八

  师:直到这时,他们俩人才真正见面了,他们见到对方后的表情怎么样?心情又会怎样呢?

  你觉得他们还会不会继续去约会呢?

  12.出示图片十九、二十

  师:他们俩互相看了一会儿,都笑了,玲玲说:我们还是好朋友,请你去我家做客吧!

  小结:真正的好朋友是不在乎外表,不论你长得好不好看,只要互相喜欢,大家在一起开心就好。

  三、观看PPT,完整欣赏故事

  师:我们一起来完整的欣赏一遍故事吧!

  活动延伸:

  师:玲玲和呱呱的约会很成功,小朋友们想不想和自己的好朋友去约会呢?我们也自己做一张邀请卡寄给她/他,好不好?我们一起回班级找纸和笔吧!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以出示图画人物,以故事中的角色和幼儿接触,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使幼儿身临其近走进故事。幼儿看着有趣的画面,能找到很多“玲玲”和“瓜瓜”见面过程中发生的趣事,大多数孩子觉得画面有趣,对夸张的部分更是兴奋。再以角色的角度和幼儿讲述故事时,适时提一些问题,让幼儿在欣赏故事中也能认真的思考,并能积极的回答教师的问题。总体来讲本次活动我觉得还是达到了活动目标,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欣赏了这本绘本。但是因为教学经验的不足,在出示邀请函时没有详细的让幼儿了解邀请函的格式只是草草的让幼儿观看之后就进入故事。这点是我在上公开课时没有注意到的。

绘本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在不断提高,他们富有观察力、好奇心,探究欲望强,有丰富的想象力。同时,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也是语言领域的一项内容和要求。

  绘本的价值是多元的,通过开展绘本阅读能促进幼儿认知、思维、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发展。好的绘本绝不会嘲笑孩子,相反,它会给孩子的“小毛病”、“小恶习”以及那些不太积极的情绪和心理以一个很合理的、很可爱的解释,帮助孩子渡过成长的难点。挑食?几乎成了现在孩子的一个通病。班上的孩子这不吃那不吃,真是令人头疼。《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这本书的以查理和萝拉玩想象力游戏,从正面引导孩子吃下各种有营养的食物。不失为教育孩子不挑食的好题材。所以这是我选《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这本绘本作为教育契机的原因。

  二、说活动目标: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根据《纲要》中语言领域的目标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激发对绘本阅读的兴趣,在对食物的有趣联想中培养孩子养成不挑食的良好习惯。

  2、尝试根据事物的特征运用“不是······而是····”的句式大胆做出对食物的联想。

  3、在合作创编中体验类比想象的乐趣。

  这三个目标中蕴涵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经验的获得和情感方面的感受,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

  三、说活动重难点

  说活动重点:阅读理解绘本内容,萌发对食物的兴趣和热爱。

  说活动难点:根据食物特征运用“不是······而是······”的句式大胆创编。

  四、说活动准备

  为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

  1、绘本故事PPT。

  2、食物图卡

  五、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

  为让幼儿不再被动的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而转为主动地吸收,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观察是幼儿获得新知的最有效途径。PPT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表达,为完成教学重难点奠定基础。

  (2)、提问法: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的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这也是解决重难点的有效方法。我将单一性、封闭式的提问方法改成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使每个孩子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获得成功的喜悦。

  (3)、想象讨论法:能开拓幼儿的思维,是激发幼儿言语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极大地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儿在讨论、想象中无拘无束地表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更好的服务于重难点的突破。

  2、说学法:

  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活动,我将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运用观察、讨论、等学习方法,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的轻松氛围中获得新知、发展能力、感受快乐!

  六、说活动流程:

  新教育理念倡导: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构建有效的师幼互动。为此,我设计了六个环环相扣的环节,并与教师神秘、诙谐的口吻相结合,使整个活动轻松、有趣。

  一、开始部分:谈话导入,引出故事:

  1、出示食物图片:

  (1)请用“有·····有·····还有······”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2)你喜欢吃什么?为什么?

  2、出示小女孩萝拉图片,了解认识萝拉。

  (1)她最不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她为什么不喜欢吃这些食物?(播放录音)

  (2)你们觉得她是一个怎么样的小朋友?

  二、基本部分:

  (一)、学说魔法语言。

  1、引导交流帮助罗拉的好办法。

  2、交流了解查理哥哥的办法,引导用“不是······而是······”的句式说话。

  (1)、第一样东西:木星上的橘色树枝

  木星上的.橘色树枝会是什么?谁来猜猜看?为什么会是胡萝卜?(颜色,形状)(出示PPT)听了哥哥的话,萝拉会吃吗?(播放录音)哥哥这个办法怎么样?

  (2)、第二样东西:绿色王国的绿色雨滴

  那绿色王国的绿色雨滴又会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是豌豆?(颜色,形状)(出示PPT)哥哥是怎么形容这个豌豆的,我们一起来学哥哥说说看。那萝拉会吃吗?(播放录音)这次哥哥又成功了,我们来给他鼓鼓掌。

  (3)、复述哥哥介绍两样食物时特别的语言。

  (二)、幼儿创编魔法语言。

  1、集体尝试创编魔法语言。(蘑菇)

  2、小组选择图卡(橘子、青菜、西蓝花、火龙果、金针菇),三人一组尝试创编魔法语言。

  3、分组交流创编成果。

  (三)、了解故事结尾,知道魔法语言的作用。

  1、小结:遇到不喜欢吃的食物,可以编成魔法语言。做一个不挑食的小朋友。

  2、简介绘本故事《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

  三、结束活动:

  1、回家继续读这个绘本故事,了解更多的魔法语言。

  2、请小朋友们为自己身边挑食的小朋友创编魔法语言,让他们也成为不挑食的好孩子。

  四、说活动反思:

  首先说说目标达成情况,为了完成第一个目标,我将活动的开始部分设计为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观看图片说说有哪些食物,再通过萝拉挑食查理哥哥想出了把食物用魔法语言通过想象把食物想象成了不同的东西让萝拉爱上了吃也引起了幼儿的极大兴趣。但是在开始部分占用了比较大的时间,时间上没有把握到位。

  第二个目标;幼儿在理解绘本的基础上也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蔬菜想象成了不同的东西,目标基本完成。但是幼儿学说魔法语言的时候没有完全掌握“不是…而是…”的句式。

  第三个目标,通过学说魔法语言把生活中的一些食物通过想象把他们变成神奇的东西,发现原来自己平时不爱吃的食物也可以去尝试着吃一吃,目标也基本完成。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能使一个教学活动获得成功,需要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我会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进行教学。让我们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一起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正,谢谢!

绘本说课稿3

  一.说教材;

  读过绘本《我的爸爸叫焦尼》的大家都知道,它是一本充满哲理的经典作品,它把人类永恒的主题——父爱,用浅显的文字和精彩的图片表达了出来。 在我们的生命中一定有这样的人,陪伴着你,教你用汤匙、拿筷子子,送你上学,接你放学,讲着你听过十遍百遍的故事,带你去电影院、图书馆、去能做出美味饭菜的小吃店?带给你无数的回忆。这样的人,我们常常会想到妈妈,但这里,在脑海中搜索的,自己与爸爸的回忆。爸爸带给我们的感动与思念,却常常埋在心底。所以这个陪伴着我们的人也许还会是爸爸,让幼儿更加简单的去了解体会父爱,说一说生活中的爸爸是什么样的?师:或许是快乐,或许是伤感,又或许是一种你们形容的严厉、忙碌与坚强,等等这些令人回味的感动。于是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故事,来看一下小男孩与爸爸的故事。

  二. 说活动目标:

  考虑到大班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与绘本本身的特点,以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精神。我确立了本活动目标为

  1. 采取大声朗读的方式,师生共同分享一本书,了解一个故事。

  2. 关注图画的'细节与故事的语言,感受故事的表情与节奏。

  3. 在角色体验和朗读中,用心体会故事流淌的爱与温馨。

  三. 说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在仔细观察画面、猜测角色对话、自主阅读故事的过程中理解绘本内容,感受绘本优美的意境和父爱。虽然大班幼儿思维能力有所发展,但考虑到个体差异性,教师还是要适当引导,所以我们把自己和焦尼对比体会自己现在是多么幸福作为活动的难点

  四.说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自制《我的爸爸叫焦尼.》课件,绘本书

  五.说教法:

  儿童早期阅读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帮助幼儿逐渐成为有效的阅读者,我遵循幼儿在阅读中感受、体验、理解、想象表达的心理过程,采用了视听讲结合法、悬念导入法、提问法、课件演示法等方法,让幼儿在理解画面、对话内容的过程中,丰富相应的词汇,获得对书面语言的敏感性和早期阅读的经验,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增强对绘本主题的领悟能力。在活动中幼儿将运用到多通道参与法、讨论交流法等学习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艺术,并没有特定的模式。我遵循《纲要》指出的:幼儿园的教育是教师以多种形式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强调尊重幼儿在语言学习的

  主体地位,注重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信息和阅读氛围,引导幼儿与图书中展示的角色相互作用,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感知理解、思考迁移,从而真正地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我为本次阅读活动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是营造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第二环节是师生共同阅读部分画面,感知主题;第三环节是幼儿自主阅读画面,解读主题;第四环节是完整阅读欣赏,明朗绘本主题;第五环节情感迁移,升华绘本主题。活动延伸是延续绘本主题。下面,我来详细地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活动导入,和幼儿聊一聊,启发幼儿思考,提问幼儿在我们的生命中一定有这样的人,陪伴着你,教你用汤匙、拿筷子子,送你上学,接你放学,讲着你听过十遍百遍的故事,带你去电影院、图书馆、去能做出美味饭菜的小吃店?带给你无数的回忆。这个人是谁呢?最后引出爸爸,出示第一张ppt图片

  (二)引导幼儿观察封面,幼儿往往看书都会直接翻开而忽略封面,而封面会带给我们很多信息,让幼儿观察封面引发幼儿思考,同时养成看书方法的良好习惯。

  (三)共同阅读绘本,引导幼儿看图,提问观察到得内容,老师进行讲解,重点的地方教师反复强调, 按着顺序播放ppt。

  (四)品读儿子语言,他们分别来到热狗店、电影院、吃比萨、图书馆这些地方,其中 有认识的人有不认识的人,焦尼都说了什么。体会到儿子话中对爸爸的爱的表达,品读爸爸语言,观察爸爸的动作和眼神,故事结束后(出示最后一张ppt),想想妈妈会跟焦尼说些什么?

  (五)情感迁移,升华绘本主题通过预设“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从焦尼和他的爸爸迁移到自己身上,爸爸能每天都和我在一块,每天都能看到爸爸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要珍惜所拥有的,同时也体会到每个爸爸都很爱自己的孩子,尽管他们工作忙,没多少时间来接送我们上学,但他们还是很爱我的。

  (六)活动延伸,回家后每个幼儿都跟爸爸说一句“爸爸,我爱你”。

绘本说课稿4

  一、说教材:

  “盲人摸象”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杨志成先生把“盲人摸象”的故事,改变成了《七只瞎老鼠》 。绘本中黑色的背景和鲜艳的色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拼贴技巧赋予了绘本新的视觉感受,巧妙地帮助了幼儿学会该如何认识并观察新事物,非常切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心理发展。通过解读绘本,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而且能激发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因此我选择了该绘本故事,并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了设计和教学。我将本活动的目标设计成以下三点:

  二、说教学目标:

  1.幼儿通过联想阅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用正确的量词表达发现的事物。2.通过课件操作和拼图活动,幼儿在思考操作中获取真相,知道做每件事都要认真细心。3.感受故事情节的诙谐与幽默。

  基于对以上目标的认识,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位在运用联想阅读,理解故事内容。难点定位在思考操作中获取真相,并知道做每件事都要认真,细心。

  三、说教学准备:

  在活动开始前我做了如下准备:

  1 、知识准备:活动前与幼儿一起玩根据动物特征猜动物的游戏和方位词的游戏。2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3 、学具准备:大象拼图,每组一套。

  四、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为了更好地达成本次活动的教育目标,突破活动重难点,本次活动运用以下教法:1 、课件演示法: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吸引幼儿的“眼球”,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课件以动态和音效相结合,让多媒体与语言活动巧妙整合,激发了他们仔细观察的欲望,并且鼓励他们大胆的猜想。

  2 、情景教学法:通过“七只瞎老鼠”诙谐、幽默的故事情节,把幼儿置身于有趣的情景中,激发幼儿为小老鼠获取真相而思考探索的兴趣和欲望。

  3 、设疑提问法:通过多种设疑提问的方式,让幼儿对重复性的问题产生思考的欲望,不会产生无趣和乏味。

  说学法:整个活动我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充分考虑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学法:

  1 、观察法:幼儿通过仔细观察画面,根据画面上的蛛丝马迹寻求答案,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2 、联想阅读法:幼儿根据六只小老鼠所摸出东西的形状来联想此物体究竟是什么,并学会用连贯的语言表达画面内容。

  3 、拼图游戏法:通过让幼儿拼拼、玩玩、想想,为幼儿探索发现提供一个游戏平台。五、说活动过程:

  下面就说说活动过程。我为这个活动设计了4个环节:

  1 、第一环节课件导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我以课件出示老鼠的尾巴,引导幼儿来猜猜是谁来了?点击课件结合音效逐一跳出七只小老鼠的形象,让幼儿看到,呀!原来是小老鼠的尾巴。接着让幼儿一起来看一看,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老鼠,并根据它们身上的颜色为小老鼠取名。并且突出主题让幼儿知道这七只小老鼠都是瞎老鼠,通过追问“瞎”是什么意思,让幼儿理解并强调“瞎”这个字。图文声像有机结合的多媒体课件可以为此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景,从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 、第二个环节,引导幼儿在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中,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部分,将“联想阅读”贯穿整个故事,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边结合设疑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猜想、联想。有一天,七只瞎老鼠在池塘边听到了一声巨响会是什么呢?让幼儿来猜测一下,引发幼儿的好奇。接着七只瞎老鼠分别去调查这个怪东西到底是什么。

  情节

  (一)红红出发了,在大怪物的下面一摸,这时伴随课件演示,教师直接告诉幼儿:红红摸到了什么?恩“~粗粗的,一根大柱子。回去告诉小老鼠们,可谁也不相信。情节

  (二)于是绿绿出发了,(课件演示)它也在怪物的前面往下一摸,摸到了一个弯弯的东西,你们来猜猜看,这是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这次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而以设疑提问的的方式,引导幼儿猜想绿绿摸到的东西是什么?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情节(三)黄黄去调查,教师演示课件直接提问:“看看,小老鼠们又请谁去调查这个大怪物了?" “黄黄在怪物的前面,摸到了这个,你们觉得这是什么呢?”让幼儿自由猜想,回答。教师继续追问:“是吗?我们来听一听黄黄是怎么说的?(课件播放音效:是一把长长的剑)并让幼儿一起来说一说。这里与前面的提问方式又不同,让幼儿先猜想,再听,再说,不同的提问方式使幼儿感到不会枯燥与乏味,同时又能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

  情节(四)紫紫去调查,教师演示课件,提问:紫紫也去了,他摸到了这个东西,咦,小朋友来帮紫紫猜猜看,这会是什么怪东西呢?在此,教师设计了一个小情节:“紫紫它觉得是一座大山,但紫紫跑得太累了,它想请小朋友来帮它回去告诉小老鼠们听,谁愿意来帮帮紫紫?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幼儿说一说。这在幼儿已有经验上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情节(五)由于六只老鼠要分别去摸,如果出现重复的教学方式,那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会感觉无趣的。所以我设计了让橙橙和蓝蓝它们俩一起去摸,这次我并没有让幼儿猜想

  它们摸到了什么,而是直接把摸到的两块东西展示出来,并把小老鼠们摸到的东西,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幼儿小结六只老鼠所摸到的东西。既锻炼幼儿的记忆力,又能把前面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小结。在理解前半部分故事内容时我都运用了课件来进行教学,这样能让幼儿对小老鼠与它们摸到的不同部位一目了然,特别是最后把摸到的部分归纳在一张表格内,为下面幼儿拼图游戏埋下伏笔。

  3 、第三个环节教师运用巧妙的课件和幼儿拼图活动,让幼儿获取故事真相,并知道做事要细心,认真。

  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教师引导语:“六只小老鼠都很粗心,它们一上一下,一前一后,分开摸,就摸一个地方,所以结果都不同。那小朋友来帮忙,试一试,拼一拼,看看小老鼠摸的究竟是什么?幼儿操作,在幼儿操作时教师指导幼儿仔细,认真地操作,找出真相。通过拼图活动,幼儿在思考和操作中获取真相,也体现了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如果操作中有不仔细不认真的幼儿,教师可以结合绘本主旨进行随机教育。)当幼儿通过拼图发现原来是大象后,我及时地给予鼓励、表扬,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最后是一只白老鼠去摸,教师通过演示课件白老鼠摸的方法,使幼儿从视觉上形象生动地观察到白老鼠摸法,使故事更具情境性。特别是白老鼠在摸大象部位时放慢的动画效应,能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白老鼠与其他老鼠摸大象时的区别,幼儿就能很直观地看出白老鼠为什么能摸出大怪物是大象,而其他瞎老鼠为什么不能摸出的原因,使原本绘本中深刻的寓意变得简单易懂,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活动的难点。接着六只小老鼠也学着白老鼠的方法来摸(课件演示)并让幼儿一起来说说,让幼儿用正确的方位词来表达。最后得出真相是大象,教师在这时用总结性的提问突出此绘本的主旨:六只老鼠为什么摸不出大象,而白老鼠却能摸出是大象?这两个问题来让幼儿回忆六只老鼠和白老鼠摸大象时不同的方法,得出白老鼠很细心,其他六只老鼠很粗心。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6只小老鼠只摸大象的一个部位,很粗心,而白白小老鼠就很细心,从上到下,从前到后摸遍了,所以才能准确地说出是大象。我们要像白白老鼠那样,要细心,认真地做每一件事,好吗?迁移生活经验,再次帮助幼儿感受要细心认真地做每一件事。

  4 、第四个环节是知识经验迁移,让幼儿在区域中拼其他动物,属于本次活动的一个延伸。纵观以上的活动过程,我以课件贯穿始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原本枯燥、呆板的画面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把难以明白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使孩子们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把自己也置身于情景中,以高昂的情绪帮助老鼠们一起来揭开真相。整个活动我采用联想阅读的教学方法,尽情地留给孩子们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以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让幼儿体验到阅读活动的快乐。

绘本说课稿5

  《义务英语课程标准(20xx年版)》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英语中,我们除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外,还要把知识中的美学、人文思想挖掘出来,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中,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的四大要素之一。程晓堂教授指出,学生学习和使用语言要借助思维,同时,学习和使用语言又能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在阅读教学中,合理、适切的问题能够拓展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我设计本节绘本阅读课的整体设计思路是:以问题引导主动思维,于思考渗透人文素养。

  下面我将从教学背景、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说课。

  The Magic Pen是“大猫英语分级阅读五级2”的一本故事类读物,全文247个单词。讲述了比格先生和他的魔法钢笔的故事。本文是记叙文,使用一般过去时讲述故事,句子结构比较简单;故事行文和插图中往往在转折点处留白,引导读者思考想象,过页再揭示结果。作者通过创想的故事情节,引导读者去想象、思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特殊的人会有特殊的要求,从而引导读者多关心别人需求的良好品质。

  六年级Module 4 Past Experiences教学了一般过去时,教材内容是比较简单地谈论自己过去做的事,而讲故事是一般过去时最重要的运用情景,借助这个绘本故事阅读的拓展,能更综合地呈现这个时态的运用,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这个时态。

  六年级学生,抽象逻辑思维正处于全面发展阶段,能够进行初步的辩证思维。这阶段的学生尚未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需要老师和家长提供适当的阅读方法指导和环境条件,促进他们阅读策略和能力的发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在三年级语文课本中已经学习了《神笔马良》的故事,这与本课时的绘本故事异曲同工,所以马良的故事可以成为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其情节的发展与预测方法可以“正迁移”到本课的故事学习中。学生在本学期Module 4 Past Experiences刚刚学习了一般过去时,形成了对一般过去时的初步认识,但由于教材内容的局限性,学生的体验并不深,需要一些更地道文本的输入。

  根据文本的特点,我采用交互式阅读模式进行教学,它结合了top-down和bottom-up两种模式的一些特点,使它们相互结合,更好地为阅读理解服务。该模式认为,读者的大脑接受了文字符号并对其进行意义的解读。这个过程是读者和文本互动的`过程,读者利用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对文本进行解读,将新和旧知识建立联系并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根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我在美国学者Donna Ogle提出的认知策略模式“KWL”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需要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要求上创建“KWLM”阅读模式,学生能够激活已有的知识储备,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总结反思学习后获得的知识经验,并提出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后探究和拓展阅读。特别是在“W”和“M”环节中,学生自主提问的主动思维,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包含了新旧知识的对比、分析、综合、批判、调整和创造,学生成了主动获取知识的探索者,成了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

  根据以上背景的分析,我以核心素养四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期待学生通过学习,能夯实语言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养文化品格。

  根据学情的分析,我认为本课时思维品质与文化品格目标的达成将是孩子们学习的难点。

  下面说一说我的教学过程。我将从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任务设计和作业与几个方面进行详说。

  Pre-reading环节,我设计了两个活动。以《神笔马良》的故事热身,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接着,通过封面阅读,从绘本标题借助“K”的提问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从绘本封面图片信息了解故事人物,预测大意,借助“W”的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提问题,对绘本内容的阅读保持期待,同时明确一部分的阅读目的。

  While-reading环节,我设计了三个活动,以guided reading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并完成相关理解的任务。

  第一个活动图片环游,这是第一遍阅读活动,通过图片环游、教师语言描述和设问、学生提问、角色代入等方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片、认真阅读文字,提取关键信息,猜测故事情节发展,指导学生运用phonics拼读新单词、利用上下文猜测词义等阅读技巧。通过问题链设置,引导学生进行层层递进的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二个活动听录音朗读,这是第二遍完整地朗读绘本,引导学生根据句子含义进行重读,关注动词过去式词缀“-ed”的发音,并注意情感表达。

  第三个活动回顾故事情节,按顺序排列,理清故事发展,为后面的复述故事提供脚手架。

  Post-reading环节,我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根据之前的排序练习,复述故事,培养口头表达。第二个活动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绘本的深层内涵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联系学生个人实际,运用句型大胆发表个人看法。第三个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更发散的思考,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新疑问,激发学生课后进行更多的阅读。

  本课时的板书设计以KWLM划分板块,师生共建,及时板书学生的答案与问题,让师生的思维留下痕迹,生成完整的板书。

  作业设计我采用分层作业,巩固必须掌握的知识要求,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能力,同时给学生选择的空间,让学生的产出多样化。本课时除了堂上老师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之外,课后还引导学生根据四个学习目标进行自评和他评,培养学生自省与评判的能力。

绘本说课稿6

  一、说教材:

  《神秘的大衣》选自东方娃娃绘本版。瞧,封面上的胡默尔先生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他的大衣胖的无边无际,领子里居然露出火烈鸟的脖子、长颈鹿的脑袋、兔子的耳朵。胡默尔先生到底在搞什么鬼呢?孩子们在阅读这个故事的同时,就像是神探福尔摩斯在破案。生动、富有悬念的故事情节,会使孩子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要知道真相的迫切心情,从而促使孩子们仔细观察画面,寻找大衣的秘密。

  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在不断提高,他们富有观察力、好奇心,探究欲望强,有丰富的想象力。同时,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也是语言领域的一项内容和要求。基于以上两点分析,我选择了画面夸张、有趣;情节生动、富有悬念的大班绘本《神秘的大衣》。

  二、说目标: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根据《纲要》中语言领域的目标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制定以下三个目标:

  1、阅读绘本,在教师的引导下细致的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2、以探寻“大衣的秘密”为线索进行阅读,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猜想。

  3、感受“得知真相大白”的快乐和对动物的关爱之情。这三个目标中蕴涵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经验的获得和情感方面的感受,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难点:细致观察画面,大胆猜想。

  三、说准备:

  为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

  1、“神秘的大衣”一件,内侧挂满动物玩具。

  2、东方娃娃绘本《神秘的大衣》人手一册,PPT课件。

  四、说教法:

  为让幼儿不再被动的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而转为主动地吸收,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观察是幼儿获得新知的最有效途径。PPT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表达,为完成教学重难点奠定基础。

  2、提问法: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的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这也是解决重难点的有效方法。我将单一性、封闭式的提问方法改成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使每个孩子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获得成功的喜悦。

  3、猜测讨论法:能开拓幼儿的思维,是激发幼儿言语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极大地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儿在讨论、猜测中无拘无束地表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更好的服务于重难点的突破。

  五、说学法:

  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活动,我将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运用观察、讨论、游戏等学习方法,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氛围中获得新知、发展能力、感受快乐!

  六、说教学流程:

  新教育理念倡导: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构建有效的师幼互动。为此,我设计了六个环环相扣的环节,并与教师神秘、诙谐的口吻相结合,使整个活动轻松、幽默、有趣。

  (一)情境导入,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1、教师身穿神秘大衣出场:“看,我穿的这件大衣和一般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丰富词汇:鼓鼓囊囊、又宽又大)2、大衣里面会是什么?猜猜看!想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吗?(设置悬念,激发兴趣,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

  (二)出示“胡先生”画面,介绍其名字,引导幼儿观察。

  1、教师用神秘的口吻说:胡默尔先生也有一件这样的大衣,这可是件“神秘的大衣”哦!

  2、为什么说它是件神秘的大衣呢?(幼儿自由表达)(了解故事的主人公,引发神秘大衣的猜想,再次激发阅读绘本的兴趣。)

  (三)师生共读绘本,猜想表达,理解绘本内容。

  通过集体阅读和启发式提问,引导幼儿猜想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猜想、表达的能力。这是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重要环节。

  1、阅读PPT2——PPT4: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猜想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个孩子看着胡默尔先生,心里在想什么呢?他们为什么躲在柱子后面?(带领幼儿做一做三个孩子的动作,突出“悄悄地”。感受三个孩子的好奇。)

  2、讲述前三页故事后提问:三个孩子在听什么?想什么?

  3、阅读PPT5:胡默尔先生有什么变化?他怎么会长高的?(幼儿自由表达)

  4、阅读PPT6——PPT7:引导幼儿发现画面细节(如:露出的水、房子里的影子),从而进一步猜想。

  5、讲述6、7两页故事后提问:后面还有什么奇怪的事发生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过渡到下一环节。

  (四)幼儿自主阅读绘本,探寻大衣的秘密。通过自主阅读绘本,培养幼儿理解图意的能力,也潜移默化的告诉幼儿:书中有我们想知道的答案、知识,让幼儿爱上读书,这也是我们进行绘本阅读的一个重要目的。

  (五)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感受胡默尔先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1、大衣里的秘密究竟是什么?他为什么要带动物回家?你晚上一个人呆着是什么感觉?(迁移经验,感受胡默尔先生对动物的关爱。)

  2、出示PPT8,请幼儿用动作表示动物们挤在大衣中的夸张场景,感受胡默尔先生关爱动物之多。

  3、出示PPT9,找找动物在胡默尔先生家的中的位置。引发提问:这些动物跟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呢?胡默尔先生竟然会这么关心他们?(这是此绘本延伸的内容,让幼儿简单了解动物对人类的作用,

  以便充分感受胡默尔先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从而理解故事的主题。

  4、现在你知道大衣里的秘密了吗?真相终于大白了?心情怎么样?用个动作表示一下吧。(充分体验“得知真相大白”的快乐)

  (六)教师带领幼儿完整阅读,保持兴趣,激发表演绘本的愿望。

  1、教师带领幼儿完整阅读绘本,进一步理解绘本内容。

  2、出示PPT10,那三个孩子为什么会变得很胖?你愿意帮助胡默尔先生吗?你会带上什么动物?(教师拿出自己的大衣,请幼儿选一喜欢的动物学三个孩子的样子。)

  3、下次我们一起来演一演这个有趣的故事吧。(通过帮助胡默尔先生激发表演绘本的欲望,保持阅读的兴趣)(表演绘本可作为延伸活动,进一步探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也可作为延伸活动。)

  七、说效果分析: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能使一个教学活动获得成功,需要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我会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进行教学。让我们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一起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望各位评委给予指正,谢谢!

绘本说课稿7

  一、教材分析

  《狐狸爸爸鸭儿子》故事情节幽默风趣,引人入胜,故事画面形象生动,是一本非常适合大班孩子阅读的优秀绘本。故事讲述的是一天,一只本性凶恶的狐狸在饥饿的觅食途中拾到一个鸭蛋。是选择吃鸭蛋还是吃鸭肉?经过一番剧烈的思想斗争,最后选择了吃鸭肉的决定。为了吃鸭肉,狐狸经历了孵蛋的艰辛过程,狐狸的心情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惊喜、憧憬、狼狈、恼火、无奈等等,可当肥嘟嘟的小鸭来到了嘴边时,狐狸却舍不的吃了,竟然做起了狐狸爸爸,以全心的付出和真挚的父爱无微不至地照顾着鸭宝宝,整个作品体现了融融的亲情,充满幸福之感。我想《狐狸爸爸鸭儿子》这样一本优秀的绘本能触及孩子心灵最柔软的东西,让孩子体验爱与被爱的幸福,学会用感恩的心来面对世界。

  二、学情分析

  5~6岁是大班幼儿的年龄段,在这个阶段中,幼儿的身心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属于巩固和继续发展期,他们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不断增强,求知欲和好奇心也随之得到发展。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得更爱说话,感情逐渐丰富,有较强的自主独立意识,喜欢各类自由活动。在大班阶段,我们尤其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有话说的环境,可以选择一些情节风趣,蕴含人文情感的绘本作为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素材。

  三、目标分析:

  (一)教育目标是活动设计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教育活动设计的起点,又是教育活动设计的终点。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以及大班幼儿的能力、知识水平的发展情况,我为本次活动设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仔细观察绘本画面,理解绘本内容。

  2、学会仔细观察角色的动作和表情,理解狐狸心情的巨大变化所蕴藏的感情,体验关爱生命的幸福感,理解爱与被爱的快乐。

  3、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

  (二)说重点难点

  由于幼儿阅读能力受年龄、认知水平、成长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所以识图能力不强,理解故事情节困难是常见现象,因此,仔细观察绘本画面,理解绘本内容。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另外,绘本故事内容看似幽默有趣,实质蕴涵哲理,所以明白“理解狐狸心情的巨大变化所蕴藏的感情,体验关爱生命的幸福感,理解爱与被爱的快乐。”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四、活动准备

  世界幼教之母蒙台梭利曾说过"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如下准备:

  1、物质准备:《狐狸爸爸鸭儿子》ppt,可活动的鸭蛋图片(后面附有一只鸭子图片),背景音乐

  2、经验准备:幼儿对孵蛋的方法和过程已经有所了解。

  五教法学法分析:

  (一)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同时开放多个感知渠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渠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因此根据幼儿的认知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直观形象法:运用直观、形象的课件和图片,让幼儿仿佛置身在狐狸爸爸与鸭儿子的温暖故事情境中,便于幼儿更好、更加容易直观形象的理解故事内容。

  2.问题讨论法:在活动中我结合故事的情节设计有效的提问,如:“狐狸想吃鸭蛋还是想吃鸭子呢?”“你哦有办法帮助狐狸吃到鸭子吗?”等问题引导幼儿大胆想象,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二)说学法

  《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所以我打算让幼儿通过以下两种学习方法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1、观察法:让幼儿在观察直观形象的图片中,能够更好、更加容易直观形象的理解故事内容。

  2.体验法:让幼儿用动作亲身体验狐狸孵蛋的痛苦,明白孵蛋是一件很艰辛的工作,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交流讨论法:主要是引导幼儿针对提出的问题主动探索、发现学习,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进行经验迁移,感受父子之间温馨的亲情。

  六、说教学程序:

  为了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活动,我采用由易到难、环环相扣的方法组织本次活动,设计了以下环节:“激趣导入——理解故事——总结点题——情感迁移。”

  第一个环节,激趣导入:

  狐狸在大家的印象中总是聪明狡猾,有点坏的`固有形象,我出示了一副狐狸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不喜欢狐狸的理由,再用“今天我给你介绍一只不一样的狐狸,相信你听完了故事一定会爱上这只狐狸。”进行转折,激发起幼儿想要了解接下来故事情节的愿望。

  第二个环节:理解故事内容

  1、让幼儿通过理解词语“迫不及待”,用动作表示“狐狸一个肩部跳上去抱住鸭蛋,迫不及待的把它放进嘴里。”感受狐狸饥饿的程度和想要吃鸭蛋的迫切心情。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关注画面细节,再通过大胆猜测:你觉得狐狸是喜欢吃鸭蛋还是喜欢吃鸭子呢?狐狸怎样才能吃到鸭子呢?你能帮狐狸想出孵蛋的办法吗?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猜想,预测故事发展走向。

  3、了解狐狸爸爸孵蛋的艰辛过程:通过猜想狐狸孵蛋的方法,了解狐狸孵蛋的方法,分析每一种孵蛋方法的不足,亲身体验狐狸孵蛋的痛苦,感受狐狸孵蛋的不容易。

  4、用鸭蛋教具展示小鸭破壳而出后护理激动的心情,再通过“狐狸的美梦是什么?”问题引导幼儿回想狐狸孵蛋的初衷,为理解故事接下来的情节转折做好准备。

  狐狸成为爸爸:通过两个思考两个问题来理解狐狸为什么不吃小鸭。狐狸已经美梦成真了,他把小鸭子扫进嘴巴里,可为什么叹了口气又让小鸭子爬出来了呢?狐狸从第一天起就计划着吃到肥嘟嘟的鸭子,可为什么辛辛苦苦等到第21天,终于能吃到鸭子的时候却放弃了呢?

  教师在进行小结:原来,在狐狸孵蛋的二十一天中,早已和小鸭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从今天起,狐狸决定做小鸭的爸爸,让小鸭做自己的儿子。

  5、阅读图片,和同伴交流内容,教师用问题引导幼儿感受狐狸爸爸和鸭儿子相处的温馨。出示狐狸爸爸照顾鸭儿子睡觉和狐狸爸爸教小鸭游泳的画面,请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看到了什么,教师再用问题引导幼儿思考,(鸭儿子要睡觉了,狐狸爸爸为他做了什么?鸭儿子睡眼朦胧地会对狐狸爸爸说什么呢?狐狸爸爸看到鸭儿子可爱的睡相又会说什么呢?

  狐狸爸爸和鸭儿子在做什么呢?为什么狐狸爸爸身上系着绳子?仔细看看狐狸的眼睛,眼里充满了对鸭儿子的爱,多么亲切慈祥的狐狸爸爸啊!)感受狐狸爸爸为鸭儿子的辛劳付出。

  第三个环节:总结点题

  1、请幼儿为这个故事取个名字

  2、说说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第四个环节:情感迁移

  1、你们也有自己的爸爸,你们的爸爸平时是怎么爱你们的?你又是怎样爱你的爸爸的呢?引导幼儿调动自身已有经验,回想爸爸和自己相处的温馨情景,感受爸爸对自己的爱,激发幼儿对爸爸的爱。

  2、教师小结,在感人的背景音乐中深情朗诵送给爸爸的诗。让幼儿在浓浓的情感氛围中,感受蕴藏在绘本中那动人的温暖的爱。

  七、说设计亮点

  绘本内容的选择符合大班幼儿爱模仿的生理心理需要,能引发幼儿阅读兴趣;在活动中充分运用了期待原理,让幼儿边读边猜想,带有很强的趣味性;整个活动采用多种形式阅读,引导幼儿关注图画中的文字符号,注重培养了幼儿早期文学阅读能力;为幼儿创设了敢说有话说的宽松环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幼儿的语言进行了积极的回应。一系列的问题衔接紧密,层层递进,很好地支持了幼儿理解故事情节。最后一个环节在音乐中诗朗诵,是整节课的情感体验推向顶峰。

绘本说课稿8

  一、计思路:

  《老鼠娶新娘》这个故事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与我们以前听过的"老鼠嫁女"很相似,老鼠村长找女婿,以及寻找过程中出现的一物降一物的情节,不同的是最后老鼠村长的女儿嫁给了老鼠阿郎,以及老鼠阿朗娶新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聪明机智、坚持不懈。故事画面具有浓郁的"中国风",且其中的童谣朗朗上口,蕴涵了很多中国的习俗。、

  二、分析作品:

  我觉得故事的核心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从而喜欢自己"。

  二、说准备:

  1、图书ppt,太阳、云、风、墙、老鼠、猫的图片。(知道自然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也就是老鼠村长找女婿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物降一物的中的情节)

  2、汉字:照、遮、吹、挡、打洞、抓、扬长补短的汉字。(更好地认识到事物最强的地方)

  三、说目标:

  1、体验童话故事书传达的浓浓的民俗情,探知事物相克相生循环往复的有趣现象。(难点)

  2、自信地表达自己的长处,真诚地欣赏同伴的长处。(重点)

  三、说过程:

  故事一开始就是一首比较有中国民族风俗特点的歌曲《喜洋洋》来吸引幼儿,因为故事比较长,所以将故事分成三段式来演绎:

  (一)、激趣导入

  1、欣赏音乐: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大家在干什么?(喜洋洋的音乐)

  2、引发对故事的想象。

  《喜洋洋》音乐导入(出现且伴有一段喜庆的民间音乐旨在让孩子初步感受中国的`民风民俗)

  二、欣赏理解

  1、边欣赏PPT边听故事。

  2、理解讨论:你认为谁是世界上最强的新郎?

  讲故事以问题来穿情节,通过看看、听听、讲讲帮助幼儿理解老鼠村长找女婿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物降一物的故事内容。(难点的突破)

  三、迁移感受

  1、自己最强的长处

  2、记住朋友的长处。

  3、让自己变得更强。

  4、回归故事。

  5、玩游戏"抬花轿"

  展开讨论,最后村长女儿嫁给谁了?突出老鼠阿朗的聪明机智、坚持不懈。最后,在喜庆的民间音乐的渲染中再次完整欣赏童谣,诣在让幼儿进一步感受中国的民风民俗。最后一个环节的抬花轿恰好能释放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可以说,活动最后的安排的游戏既紧扣本次活动目标又尊重了幼儿的学习特点。

绘本说课稿9

  导读:在活动中让孩子们以小蛇的角色贯穿整堂活动,教师以“蛇妈妈”的拟人化的口吻和幼儿一起参与活动。

  一、说教材

  1、活动设计意图:绘本《好饿的小蛇》内容简单、画面有趣。小蛇吃下东西后发出“啊呜、咕嘟”的情景具有趣味性,幼儿乐意模仿。这个绘本中没有很多文字的描述,但小蛇的滑稽搞笑画面,以及图书对故事连续性、动态似的表现,能深深吸引着孩子们,适合托班的年龄特点,因此我设计了《好饿的小蛇》这一课题。在活动中让孩子们以小蛇的角色贯穿整堂活动,教师以“蛇妈妈”的拟人化的口吻和幼儿一起参与活动。故事中小蛇蛇出乎常理的好吃,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同时结合《纲要》精神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尝试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让幼儿把自己溶入到游戏的角色中,在游戏活动中加深对故事的体验和理解。并实施教育,让幼儿懂得吃饭要“细嚼慢咽”道理,使活动主题得到升华。

  2、目标定位(

  1)通过阅读故事绘本,感受理解小蛇吃水果的情景。(2)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察、猜测与想象。(3)感受故事传达的幽默与滑稽的氛围,初步体验阅读活动的快乐。本活动的重点是: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活动的难点是: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察、猜测与想象。

  3、活动准备幻灯片、葡萄图片、小蛇身体变葡萄形状的图片、菠萝图片、小蛇身体变菠萝形状的图片

  二、学教法

  1、情景创设法:利用教师扮演蛇妈妈、幼儿扮演小蛇,将幼儿引入到活动中,非常适合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极大地调动起孩子参与活动的欲望

  2、多媒体课件法:我将这个绘本的图片拍摄成一幅幅漂亮的图片,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展示给幼儿看。

  3、提问法:此教学方法是让幼儿在观察图片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将观察到的图片内容用准备、好听的话来讲述图片。教师可以采取随机提问的方法,用有效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内容。它能体现了教师对活动的调控能力。

  三、说学法

  1、讲述法:绘本教学以幼儿讲述为主,教师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利用有效提问帮助幼儿对画面内容进行讲述,并学习使用恰当的词语来描述事物的颜色、形状等,以此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多渠道参与法: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能运用多种感官,用适当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交流。因此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对绘本教学产生兴趣。

  3、游戏体验法: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我就采用了游戏体验法,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参与画面中小蛇吃水果的各种场景,同时注重幼儿的语言表达,对吃水果时发出的“啊呜、啊呜”的声音进行表现。

  四、说流程

  1.出示小蛇吃东西的图片,引导幼儿进行猜测。提问:请你猜一猜小蛇肚子里吃了什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猜测)

  2.教师根据课件生动的讲述故事指导语:让我们一起完整的听一听故事,看看小蛇是究竟吃到了什么好东西。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蛇都找到了些什么好吃的东西?总结:苹果是圆圆的、红色的;香蕉是长长的、黄色的;饭团是三角形的;葡萄是一串一串的'、紫色的;菠萝是带刺的。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小蛇吃东西的样子。双手分开表示小蛇的嘴巴,生动的表情表现“啊呜”和“咕嘟”这两个拟声词。

  4.教师第二遍完整的讲述故事

  (1)教师和幼儿共同分享图画书《好饿的小蛇》

  (2)教师讲故事,幼儿进行大胆表演。

  五、结束讨论:最后小蛇会怎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后环衬和封底。小结:小蛇吃饱了在呼呼呼的睡觉呢。教学反思:《好饿的小蛇》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故事,适合小班幼儿的听赏与模仿。为了能让幼儿感受到故事的幽默与诙谐,我用极其夸张的语言、表情及动作表现小蛇吞东西的样子,并且鼓励幼儿学习模仿小蛇有趣的吞咽动作,通过拟声词"啊呜--咕嘟"的重复表演,让孩子感受到小蛇吃东西的有趣与特别,激发孩子情境性表演的兴趣,满足小班幼儿"能听懂、愿意想、喜欢说、爱表现"的活动积极性。

绘本说课稿10

  一、说设计意图:

  《指南》语言领域明确指出: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

  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

  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动物对话特别适合小班的婴幼儿学习,尤其

  故事中都是生动有趣的小动物。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谁咬了我的

  大饼》。

  二、说活动目标:

  《指南》中要求能听懂日常会话,并能完整表述,结合小班幼儿

  的认知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目标: 1.试从牙齿的形状来猜测是谁咬了大饼。

  2.能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表述:“xx,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三、说活动准备:

  我抓注小班幼儿对直观图片感兴趣的特点做了如下准备:

  据故事内容来设计制作PPT课件;制作小动物图片;一张大饼图片。

  四、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ppt ,我运用了直观法;引导幼儿说出是谁咬了大饼

  时,我运用了讨论法。

  说学法:幼儿在观看课件及在分析是谁咬了大饼时主要用了观察

  法。

  五、说活动流程:

  基于以上活动目标,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师:今天,老师买了一样东西,宝宝们看!

  师:圆圆的,黄黄的,上面还洒着香香的芝麻呢,这是什么呀?

  幼:大饼。

  师:谁吃过大饼的?大饼的味道是什么样的呢?

  幼:甜甜的、咸咸的..

  (二).结合图片,以“牙印”为线索,理解故事内容。

  师:恩,看来你们都吃过大饼。今天这个大饼是它做的,(出示PPT)

  谁做的.啊?

  幼:小猪。

  师:恩,小猪做了一个圆圆的大饼。嘘..它累了,躺在大饼上睡着了。

  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生什么事情了?(出示PPT)

  幼:被人咬了一口/被人吃掉了

  师:小猪想,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它去问周围的朋友,幼儿认一认小动物。 它周围就住着这些小动物哦,你认为是谁咬了它的大饼呢?

  师:小猪和你们的想法一样,它也不确定,它要去问个明白。

  (三).观看PPT,通过对比动物牙印描述不同动物的牙印特征。在比较同时,引导 儿说出句型:“xx,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四)、通过板书,再次说出不同动物的牙印特征,从而确认“是谁咬了我的大饼”

  、

  中班语言《秋天的颜色》说课稿

  (一)说设计意图:

  《指南》明确提出: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如:提供童谣、故事和诗歌等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幼儿自主选择和阅读。儿童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在秋景迷人的季节里,幼儿能运用自己的感官发现秋天是多彩多姿的,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散文诗《秋天的颜色》。

  (二)说活动目标

  《指南》中说: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利用现实生活中真实事物的颜色,让幼儿亲身体验、感受到秋天的多样性,设计了如下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2、知道秋天是美丽多彩的。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

  1、收集制作小草、枫叶、菊花、松树、大地的小图片和红、黄、白、绿、彩色的小图片。2、提供散文诗磁带。3、准备幼儿用书。

  (四)说活动教法

  幼儿获得知识总是从已有经验进行转移的。因此,我们在学习这篇散文诗时,主要采用了讨论法,联系法、游戏法。

  1、讨论法:为了调动幼儿的参与性,积极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讨论法是必不可少的。

  2、联系法:图片联系实际,让幼儿把已有经验与事物图片进行联系,这是对幼儿已有经验更好的体现。

  3、游戏法:游戏法是万法之首,游戏更是孩子们所喜欢的。让实物图片与颜色图片想匹配,才能达到幼儿理解、巩固的目的。

  (五)说学法

  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调动每个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幼儿运用感官参与活动。通过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都是积极主动学习的。

  (六)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以新《纲要》为指导,由浅入深,从具体到形象的,我将活动设计 成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幼儿通过直观的看和听,教师启发式的运用图片,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第二部分:给孩子一定的图片参考,让孩子学习仿编句子。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环节:提问导入:秋天是什么颜色的?让幼儿进讨论。目的是让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颜色和事物,并进行必要的联系。

  第二环节:欣赏散文诗,目的是让幼儿对文章有了解。

  第三环节:根据散文内容进行提问,目的是让幼儿初步理解散文内容。第四环节:教师一边朗读散文,一边演示教具,让幼儿从视觉上直观地接触到散文内容。

  第五环节:欣赏录音,感受秋天的绚丽多彩。

  设计提问:小草、枫叶、菊花、松树、大地是怎样说的?

  讨论:为什么小草说秋天是黄色的?枫叶说秋天是红的?松树说秋天是绿的?大地说秋天是绚丽多彩的?

  第六环节:幼儿跟录音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目的,感受散文诗的意境。

  大班绘本《老鼠娶新娘》说课稿

  一、设计思路:

  《指南》语言领域明确提出: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如: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画书。《老鼠娶新娘》这个故事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画面具有浓郁的“中国风”,且其中的童谣朗朗上口,因此,

绘本说课稿11

  名称:绘本《胡萝卜种子》

  一 设计意图1 说教材(1) 幼儿看图讲述活动应以图片为主,所以绘本《胡萝卜种子》用PPT形式展示图片内容。

  (2) 图片中人物鲜明,背景简单,篇幅大小合适,前后图片前后之间有一定联系,有一定动作和表情,能从图片中了解角色的心理活动,均符合中班幼儿教学活动。

  (3) 绘本故事按照循序渐进原则,逐步递进,不断给儿童提出新的要求,使儿童在原有的的水平上,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并在看图讲述活动中帮助儿童扩展语言经验,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健康成长。

  2 说学情(1)中班幼儿一般在4-5岁表现为活跃,能依靠自己的具体生活经验,理解成人的语言。容易注意具体的形象,因此在讲述活动中应以情景性语言为主。

  二,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受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和可爱的精神。

  (2)知道做任何事都不能半途而废,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3)模仿故事内容,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故事,如"大大的,红红的"。

  三,活动准备1,《胡萝卜种子》PPT课件2,一盆没有发芽的植物,和一盆发芽的植物。

  四,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感受到萝卜种子最终发芽后小男孩的快乐。

  难点:让幼儿根据图片内容给故事起名字。

  五,活动过程1教法(1)运用拍手的课前律动活跃气氛(2)实物导入:出示没有发芽的植物,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小花会不会发芽"来引出故事。

  (3)放映PPT进行首页展示:引导幼儿观察主题(4)然后开始逐幅出示图片,并以次提出描述,回忆性问题,帮助幼儿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 学法(1)以实物展示的方式,根据幼儿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兴趣。故事开始一空花盆展示,让幼儿产生联想,活动结束展示发芽的花盆,给幼儿惊喜。

  (2)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故事起名字,让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快乐的学习故事中的语言。

  (3)用猜猜看的游戏让幼儿激发幼儿兴趣,让有积极思考。

  六 活动延伸给小朋友们每人发小花盆带回家在父母的帮助下种植自己喜欢的'植物,带回幼儿园放在班级植物角,参与照顾观察。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绘本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1、活动设计意图:

  绘本《好饿的小蛇》内容简单、画面有趣。小蛇吃下东西后发出“啊呜、咕嘟”的情景具有趣味性,幼儿乐意模仿。这个绘本中没有很多文字的描述,但小蛇的滑稽搞笑画面,以及图书对故事连续性、动态似的表现,能深深吸引着孩子们,适合托班的年龄特点,因此我设计了《好饿的小蛇》这一课题。在活动中让孩子们以小蛇的角色贯穿整堂活动,教师以“蛇妈妈”的拟人化的口吻和幼儿一起参与活动。故事中小蛇蛇出乎常理的好吃,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同时结合《纲要》精神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尝试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让幼儿把自己溶入到游戏的角色中,在游戏活动中加深对故事的体验和理解。并实施教育,让幼儿懂得吃饭要“细嚼慢咽”道理,使活动主题得到升华。

  2、目标定位

  (1)通过阅读故事绘本,感受理解小蛇吃水果的情景。

  (2)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察、猜测与想象。

  (3)感受故事传达的幽默与滑稽的氛围,初步体验阅读活动的快乐。

  本活动的重点是: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

  活动的难点是: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察、猜测与想象。

  3、活动准备

  幻灯片、葡萄图片、小蛇身体变葡萄形状的图片、菠萝图片、小蛇身体变菠萝形状的图片

  二、学教法

  1、情景创设法:利用教师扮演蛇妈妈、幼儿扮演小蛇,将幼儿引入到活动中,非常适合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极大地调动起孩子参与活动的欲望

  2、多媒体课件法:我将这个绘本的图片拍摄成一幅幅漂亮的图片,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展示给幼儿看。

  3、提问法:此教学方法是让幼儿在观察图片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将观察到的图片内容用准备、好听的话来讲述图片。教师可以采取随机提问的方法,用有效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内容。它能体现了教师对活动的调控能力。

  三、说学法

  1、讲述法:绘本教学以幼儿讲述为主,教师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利用有效提问帮助幼儿对画面内容进行讲述,并学习使用恰当的词语来描述事物的.颜色、形状等,以此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多渠道参与法: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能运用多种感官,用适当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交流。因此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对绘本教学产生兴趣。

  3、游戏体验法: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我就采用了游戏体验法,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参与画面中小蛇吃水果的各种场景,同时注重幼儿的语言表达,对吃水果时发出的“啊呜、啊呜”的声音进行表现。

  四、说流程

  1.出示小蛇吃东西的图片,引导幼儿进行猜测。

  提问:请你猜一猜小蛇肚子里吃了什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猜测)

  2.教师根据课件生动的讲述故事

  指导语:让我们一起完整的听一听故事,看看小蛇是究竟吃到了什么好东西。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蛇都找到了些什么好吃的东西?

  总结:苹果是圆圆的、红色的;香蕉是长长的、黄色的;饭团是三角形的;葡萄是一串一串的、紫色的;菠萝是带刺的。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小蛇吃东西的样子。

  双手分开表示小蛇的嘴巴,生动的表情表现“啊呜”和“咕嘟”这两个拟声词。

  4.教师第二遍完整的讲述故事

  (1)教师和幼儿共同分享图画书《好饿的小蛇》

  (2)教师讲故事,幼儿进行大胆表演。

  五、结束

  讨论:最后小蛇会怎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后环衬和封底。

  小结:小蛇吃饱了在呼呼呼的睡觉呢。

绘本说课稿1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很荣心能代表中班段来说说这节课:绘本是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故事,图文合奏,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种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又是以图画的美感抓住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艾玛捉迷藏》是以一个个色彩丰富、动态鲜活的画面来组成,文字不多,简洁明了,给儿童想象、猜测的空间,符合幼儿阅读的特点。引导幼儿从图示观察入手的,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先和图示进行对应、碰撞,产生共鸣,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画面。基于这样的背景,因此我们中班选择《艾玛捉迷藏》的绘本教学

  第一部分:说教材分析

  一、首先我先来说说《艾玛捉迷藏》这个教材

  《艾玛捉迷藏》是被称为"现代寓言大师"的大卫﹒麦基的系列作品之一,他十分了解孩子的心理,"花格子大象艾玛系列"编绘得妙趣横生。捉迷藏是幼儿喜欢的游戏,贴近孩子生活,是孩子熟悉的事情,而且情节、画面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独特的心理状况、思维方法和语言特色,在视觉形象上绘本以艾玛与小鸟捉迷藏的形式展开故事,不仅让孩子感受到色彩变化的美妙与绘画的乐趣,而且还能强烈地吸引了孩子的目光,在捉迷藏寻找过程中又符合幼儿好奇、猜测、想象等心理特征,能让中班幼儿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和持久的兴趣。

  二、接下来说说教学目标

  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1、通过观察图片,了解故事情节,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处是五颜六色,绚丽多彩。

  2、原定目标(能大胆积极得讲述自己的发现,并学说故事角色中的对话。)现定目标:发现动物体色(外形)和环境的关系。

  3、在躲藏过程中感受捉迷藏游戏的快乐。(后来加的目标)

  三、说重点难点

  前面几次老师在试教的时候发现,孩子对模仿小鸟和动物们比较困难,在情感上也没有很好的和老师引起共鸣,那么我们后来就觉得通过运用角色扮演法,先是老师做小鸟,小朋友做小动物。于是我们的'把活动重点放在理解故事内容,学说艾玛和小动物之间的对话。但是整个活动下来,发现这样的教学过于单一,封闭。于是现定重点:通过阅读绘本,了解故事情节,能大胆积极得讲述小鸟把哪些东西当成了艾玛。

  原定目标难点定在帮助幼儿理解"我哪里都没有找到你",开始时我们为什么把这句话作为难点呢?因为在前面几次试教的过程中,小朋友对这句话理解不了,因此我们把请幼儿猜测讨论"小鸟为什么不能找到大象?因为大象哪里都没有去,"现定难点:理解动物体色与环境的关系。

  四、说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

  原来自制多媒体课件:符合绘本情节发展,动画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并对ppt做了修改彩色艾玛的拼图,通过活动开始部分和孩子玩的拼图游戏,加深幼儿对绘本中艾玛的认识。

  在我们柴老师第一次在试教时,因为在活动前捉迷藏的游戏没有和孩子们玩过,后来组织下来我们老师发现孩子们虽然以前已经玩过捉迷藏的游戏,但对捉迷藏的理解不够深入,(根据心理学上儿童的遗忘规律的现象,觉得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提出在要进行经验上的准备,活动前再和孩子们玩捉迷藏的游戏。

  五、说教法、学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程序

  整个活动分为四大部分,先是通过拼图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学习方法--了解大自然中小动物躲藏的秘密--再次通过游戏,迁移经验

  下面将其详细说明一下:

  (一)、开始环节,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第一次、第二次试教的时候,是老师出示不完整的艾玛拼图,请几个幼儿自己到黑板前来拼一拼,猜一猜,说一说怎么来拼?为什么?可是等待拼图完成的时候。我们发现这样对孩子来说有点困难,时间有点长,也很容易导致孩子的注意力分散。于是我们组的老师就提出请幼儿来说怎么拼?老师来帮助他们来粘贴,这样一来时间上就缩短了,难度也降低了。

  当拼图完成的时候,教师马上进行追问:你们发现原来是什么啊?

  幼1:哎呀,是一只花格子大象。

  幼2:身上五颜六色的真好看。

  师:"对,今天我们讲的就是这只花格子大象的故事。引出主题。此环节安排用心良苦,有两点巧妙之处:利用游戏法很自然的导入关于"大象"的阅读活动,吊足了孩子的胃口;"拼出的大象"与绘本相吻合,将大象的特别之处前置,一目了然。

  第二部分: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学习方法

  这里我们根据原来的目标,通过逐一出示ppt,教师主要通过运用直观法和提问法,对每一张图片都详细阅读。这样的教学过程感觉很罗嗦,出现多重提问体现不出层次和梯度,逻辑不够严密,重难点不够显现,感觉停留在对绘本表面的解读,没有把绘本蕴藏的信息挖掘出来。于是我们又通过自己的认真解读,却惊喜的发现《艾玛捉迷藏》不仅能引领孩子们来到了精彩的游戏世界,孩子们在和小鸟一起寻找艾玛的过程中,还感受艾玛五彩斑斓的体色与森林环境的关系。于是我们及时的调整了目标和过程,并对ppt做了修改。

  PPT1:幼儿看完后图片后向幼儿抛出问题,你们看动物都藏在哪里?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当小朋友都找到后

  PPT2:现在轮到艾玛藏起来了,谁来找?你怎么知道的?(这个追问的目的在于让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现在轮到艾玛躲起来了。我们数到10就去找大象吧。(数到十虽然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它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感受捉迷藏游戏的有趣。)

  PPT3、4:一起寻找艾玛在哪里,首先找到的是狮子的太阳伞,老师马上抛出问题"小鸟为什么会把太阳伞当成是艾玛呢?"

  (这两个图片,老师与幼儿一起详细的解读,挖掘出绘本中蕴藏的信息。)

  PPT5、6:

  1、那个花格子是不是艾玛呢!

  2、小鸟还把什么当成了艾玛? (风筝)(这个问题是本次活动的核心,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就是围绕这个问题来开展的。)

  3、那艾玛在哪呢?我们来帮小鸟找一找。依次点击出示小船、韦伯、旗子、帐篷、衣服和袜子。(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严谨性。如果像原来设计的提问,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幼儿带来生机,反而对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

  4、(同时出示帐篷、衣服袜子、太阳伞、小船画面)

  师:刚才我们和小鸟找了好多地方,把哪些东西当成艾玛了呀?为什么会把他们看成是艾玛呢? (这个问题具有一定针对性,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拓展幼儿的视野)。

  第三部分:了解大自然中小动物躲藏的秘密

  1、师:小鸟找了这么多地方也没找到艾玛,于是它决定先去找其他小动物,看这里!藏着谁呢?(找找说说螳螂、知了、枯叶蝶)(这里很自然地过度到动物体色(外形)和环境的关系上,让孩子们理解:要让自己藏起来,得找一个和自己身体颜色很接近、样子很像的地方,才不容易被人发现,为后面的游戏做好准备。)

  最后一个环节:游戏(游戏是幼儿最容易接受也是最喜欢的活动,把活动中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游戏当中,促进孩子的情绪情感的体验,使活动达到最高潮)。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们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观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活动反思:

  《艾玛捉迷藏》是一节很有趣的课,它让幼儿对动物保护色有了更进一步的探索。活动选材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是幼儿特别感兴趣事物和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这节活动不仅增加幼儿的科学知识,还让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

  读本《艾玛捉迷藏》主要是通过对图画的观察和学习来理解故事,并发展幼儿的细节观察能力:发现大象藏在哪里?从哪里看出来?发展幼儿的换位思考能力等,同时,把从读本中获得的经验迁移到生活和游戏中,丰富他们的相关经验,这也是活动的重点。

  在第一环节经验时,对于捉迷藏幼儿是非常喜欢的,但对于怎样藏才安全?怎样藏才不容易被找到?幼儿的经验明显不足。

  在第二环节阅读图书中,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能够通过画面信息,很清楚的知道艾玛躲在什么地方,并说出大象所在的位置,如大象藏在彩色树的后面等等。图画中的地方都是幼儿能直观感受的,因而幼儿比较容易理解,学习的兴趣也比较浓,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故事的结局也颇有幽默感,孩子们对这个结局兴趣盎然,津津乐道。

  第三个环节帮助艾玛的朋友躲起来主要是加深幼儿对花格子大象身体相近色的认识,并给它找个合适不易发现的地方躲藏。在操作的过程中,幼儿能将自己的感知与思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个环节中幼儿的活动积极性强,操作环节花的时间长了些。

  活动中我一直都是利用提问的方式让幼儿能够更清楚的理解故事,在整节课中,我留给孩子的空间太少了,一个问题下去,就有点破不急待的寻求答案,或自己讲出来。幼儿没有太多思考的时间。

  虽然这节课得到了老师的一些肯定,但对我来说,要学的还有很多很多,反思的也还有很多很多。今后,在如何准确引导孩子观察发现、如何回应孩子抛过来的问题等方面要不断实践、探索。

绘本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狼是小朋友们熟悉的故事中常见的一种动物,《小红帽》、《三只羊》《喜洋洋和灰太狼》等,在孩子们心中是一个凶恶、狡猾的坏家伙,绘本《狼大叔的红焖鸡》讲述母鸡和小鸡用友善的态度让一只凶恶的狼感到幸福、温暖、快乐,并改变了自己不好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将大坏蛋变成大好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忘一些调皮捣蛋的小伙伴,让小朋友对他们产生刻板印象,看不起他们,不愿意与他们玩,或者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而这个绘本故事能改变孩子的一些看法。另外该绘本故事内容有趣,画面能对孩子产生悬念,激起学习的兴趣,激发孩子思考和说的愿望,对大班幼儿观察、分析、想象、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选择了这个绘本教学的内容。但此绘本内容比较多,我将分两教时开展教学,本活动是《狼大叔的红焖鸡》的第一教时,主要是让孩子体验狼的凶恶和狡猾。

  二、说目标

  根据大班幼儿的语言教学目标,以及我班幼儿的实际水平,我制定以下的三条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让幼儿展开想象,能根据画面讲述自己对画面内容的.理解,创编故事,培养幼儿的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学习词语“蹑手蹑脚”。

  3、能从狼的行为分析狼的本性特点。

  三、说准备:

  在这个活动中我准备了课件,在知识方面主要丰富孩子关于狼的认识,以及厨师这个职业身份的认识。

  四、说教法

  五、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观察法,讨论法、提问法、表演法、分析法。观察法主要是引导小朋友自己来观察画面,讲述自己对画面的理解。如对封面的观察以及对其他封面的观察。提问法的运用我主要采用了启发式的提问如:“你能从狼的身上发现什么秘密吗?”“看到这在你的心里会产生什么疑惑呢?”。猜想式的提问如:“看了封面,猜猜看,这样的一只狼遇上一只母鸡,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表演法主要运用在对“蹑手蹑脚”这个词语的理解,通过自身的表演能让幼儿更加深刻地了解“蹑手蹑脚”这个词语的含义。讨论的方法,重要给予了更多小朋友说的机会。

  六、说过程

  在这个活动中我主要设计了三个环节:

  一、引导幼儿看封面,猜想故事情节。

  1、今天,咱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读一本有关狼的故事书,书名叫《狼大叔的红焖鸡》。请小朋友来猜猜什么叫“红焖鸡”呢?

  1、我们首先来看看它的封面,看,封面上画了些什么?你能从狼的身上发现什么秘密吗?

  2、看了封面,猜猜看,这样的一只狼遇上一只母鸡,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先讨论再回答)

  二、看绘本讲故事

  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故事吧。

  翻开图1:

  师:从前,有一只狼,他喜欢各种各样的美食。除了吃,他再没有其他的爱好了。他总是吃完了这顿饭,马上开始想,下一顿吃什么呢?

  1、:看看狼的餐桌上都有些什么?有,有,还有,真是,(引导小朋友学习词语“丰盛”。看来这只狼是一位美食专家呢?

  2、你猜这只狼下一顿会想到吃什么美食呢?

  翻开图2:

  1、有一天,狼大叔突然很想吃红焖鸡。一整天,他都在森林里走来走去,想找一只肥嫩的母鸡。最后,他终于发现了一只鸡。

  2、仔细看看图,狼大叔心情怎样?会想什么呢?

  3、看看狼是怎么想的,出示:“啊,这只鸡红烧正合适。”他想。

  请小朋友来学说这句话。

  他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接着看

  翻开图3:

  1、狼大叔在干什么呢?

  2、他是怎么走路的?请几位小朋友来学一学狼大叔走路时的样子。

  3、狼大叔蹑手蹑脚地跟在母鸡后面,越靠越近。你知道蹑手蹑脚是什么意思吗?

  4、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5、当他正要伸手去抓他的猎物的时候……大家猜猜,会发生什么事呢?…

  (先讨论再回答)

  翻开图4:

  1、你看到狼大叔是怎么做的呢?

  2、看到这在你的心里会产生什么疑惑呢?

  3、猜猜狼大叔为什么又不抓老母鸡了呢?

  4、原来他有了另外一个主意。 “如果有什么办法能让这只鸡再胖一点,”他想,“我就能多吃几口肉喽……”于是……

  5、猜猜狼大叔会想个什么办法,让母鸡变胖点呢?

  翻开图5:

  师:狼大叔跑回家,冲进厨房准备,准备……

  这里用了两个字“跑”“冲”,你觉得狼大叔的此刻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小朋友看,狼大叔准备要干什么了?

  翻开图6、7、8:

  1、看狼大叔做了什么好吃的东西?他准备干什么去?

  2、教师:狼大叔做了一百个香喷喷的煎饼,在那天深夜把煎饼悄悄地放在母机家的走廊上,“快吃吧,快吃吧,我可爱的母鸡,长得肥肥又胖胖,让我痛痛快快地吃一场!”他小声念叨着。

  3、从狼大叔小声的念叨声中发现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急切)让我们一起来用急切的语调一起来念一念。

  4、一起讲述狼大叔送甜甜圈和送大蛋糕的部分。

  三、分析狼的本性特点

  读到这儿,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狼?

  反思:

  通过这个活动的开课活动和评课活动后,让我对绘本教学的教学方法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感觉,在这个活动中,我根据画面的内容以及画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对幼儿进行了一系列的猜想式提问:“看了封面,猜猜看,这样的一只狼遇上一只母鸡,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有一天,狼大叔突然很想吃红焖鸡。一整天,他都在森林里走来走去,想找一只肥嫩的母鸡。最后,他终于发现了一只鸡。

  此刻狼大叔的心情会怎样?会想什么呢?当他正要伸手去抓他的猎物的时候……大家猜猜,会发生什么事呢?猜猜狼大叔会想个什么办法,让母鸡变胖点呢?除此对幼儿进行了一系列的启发式提问。对于这样的提问方式激发了小朋友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孩子思考和说的愿望,因此课堂中,小朋友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猜测想象,积极地回答问题。

  但在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

  1、“红焖鸡”的“焖”自己在读的时候把音调读成了第四声,使一些小朋友对“红焖鸡”的意思还是不理解。

  2、在提问方面的组织不够精练。提问的问题太多。

  3、对于每一幅画中隐含的教育点要有取舍,不能面面俱到。

绘本说课稿15

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和绘本交朋友---小猪变形记》。

  下面我将分别从活动内容、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法、活动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对大家进行阐述。

  一、活动内容

  此环节我将从以下两个部分进行分析,首先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小猪变形记》是英国画家本科特创作的一本图画书。它向我们讲述的是一只百无聊赖的小猪通过各种办法模仿、体验别的动物的生活,想要从中获得乐趣,但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直到受到另一只猪的启发,才找到了真正属于猪的快乐。绘本运用一种奇妙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一只小猪“认识他人、认识自我、理解做自己最快乐”的思想历程。使孩子们认识自我,不盲目的模仿别人,认识自己的优点,快乐幸福的生活。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喜欢新奇的东西,而《小猪变形记》这一绘本拥有色彩明丽的外观以及奇妙有趣的内容,能够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一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和观察能力,并且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读故事积极性高。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故事里蕴含的深刻道理还需要教师借助图片,帮助理解。以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进一步理解做自己最快乐的道理。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低年级学情特点,我制定了本次目标。

  二、活动目标:

  1、通过看、读、想等活动,使学生从生动的图画和简单的语句,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感受故事情节带给孩子们的阅读乐趣,并从中受到启迪,懂得做自己最幸福。

  2、师生共读一本书,让学生喜爱绘本阅读,期望通过绘本阅读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阅读,大胆想象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和讲述。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做自己最幸福的道理。

  四、教法、学法

  我站在儿童的立场,以一颗童心和学生共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形象性思维是一年级学生思维主要特点,而绘本的主要特点是充满童趣的图画。我使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画,引导观察,把欣赏画面同阅读

  文字相结合,感悟绘本在讲述故事过程中给予孩子们的阅读乐趣。

  2、自主阅读、互动交流

  新课标低年级阅读,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指导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注重情感体验。所以在本次阅读课中我充分尊重学生,为学生搭建阅读平台。我运用提问、引导、想象、结合生活实际等多种阅读方法展示阅读成果。在展示过程中教师给予引导点评和鼓励。使学生形成“我能读、我会读、我爱读”的阅读自信能力,不断的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水平。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以学生听过、读过的故事与绘本进行对比,引起学生对绘本阅读的期待【学生们相互补充通过观察说出绘本的特点,不仅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更激发学生对绘本的阅读欲望,激发了阅读兴趣】

  (二).感受绘本

  1、引导观察细节,感悟人物内心

  出示第一张幻灯片主要描绘小猪耷拉的`脑袋、撅着的小嘴儿手里握着一朵蔫儿了的小花。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充分让学生自主交流。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在学生交流中引导从小猪的形象、神态以及小猪手中那朵蔫了的花来观察。

  【目的是在于让学生们在阅读图片中关注细节,并通过细节体会人物内心,知道小猪做一只猪并不快乐,然后带着自己观察再读文字,这样把图文结合,学生们了解内容引起思考。从而读懂了画面背后的含义。】

  2,、师生共读,指导方法

  这时告诉学生“这只是故事的开始,故事就是在小猪寻到快乐中展开的。小猪找到快乐了吗?”以这个过渡语展开下面阅读活动,然后出示第二张图片。

  在这一环节中,我把四幅图放在一起,因为它们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让学生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意识。这四幅图主要描绘了小猪看到长颈鹿想变成长颈鹿,它踩着高跷和斑马打招呼,说自己是长颈鹿,结果并没有成为长颈鹿。做长颈鹿他一点也不开心。首先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想象,并用自己的话,把四幅图画内容讲出来,在阅读汇报中,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并进行语言的训练。比如:引导学生猜猜他现在心里感觉怎么样?让学生认真观看绘本中的细节说出:小猪心里很高兴,他发现周围的事物一下子仿佛都变小了一样。如果你是踩着高跷的小猪你会怎么跟斑马打招呼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之后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出示配图文字,播放四幅图的录音。在倾听过程中要求学生边思考边想象,每一个学生交流对小猪行为的认识。有的学生说小猪很聪明,他想变谁就变谁。总有很多办法。还有的说小猪笨总是不能成功,也有的说小猪爱思考,坚持不懈等等。这一环节也是个性化阅读的体现。

  这样有层次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极大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在这一环节后,老师引导学生总结阅读情节的方法。

  (1)、把一个情节的几幅图连在一起观察,观察小猪的表情。

  (2)、边读边想象,说说小猪的内心感受,用自己的话描述故事情节。

  (3)、通过图文结合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3、大胆放手阅读体验

  用这些方法引导学生自读后面的情节,因为后面环节相似,主要写了小猪又遇到了袋鼠、斑马、大象、鹦鹉、他想办法变成他们,可最后都失败了。学生按以上方法自由阅读。先小组交流,在小组内选喜欢的情节交流,然后老师再组织以小组为单位的读书交流展示。比如:学生们先观察小猪在变成长颈鹿、

  斑马、大象等动物时的表情,感受并说出小猪变形时内心的激动与欣喜。再观察小猪变形失败后的表现,学生们就能感受到小猪的“惨不忍睹”!于是对“变成别人并不好”就有比较深切体会了。故事最后,当小猪看到另一只小猪在泥潭中快乐打滚时,才发现做自己才是最开心的,而学生对“做自己最快乐”的感受也就呼之欲出了。

  (四)、结合生活深化主题

  学完后让学生回顾回本内容,总的谈谈对小猪的认识,深化对小猪的认识从而懂得不要去模仿别人,做自己最幸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己有没有和小猪一样的想法。你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学生说出同学及好朋友身上的优点,在此基础上说说出自己有哪些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老师通过与学生间的互动,引导学生了解每一个人都有优点不要盲目模仿。进而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做。进而引导学生,从阅读走向生活,真正把书读活。

  (五)、作业

  给学生推荐绘本故事《我的爸爸》《猜猜我有多爱你》《约翰的烦恼》鼓励学生课下阅读,并鼓励他们选择自己喜爱的绘本去阅读,可以相互推荐。

  六、板书设计

  为了突出本课的难点,我采用特征式板书,将绘本的特点以及感悟出的“做自己最幸福”按顺序分别呈现。利于学生把握学习重难点,形成系统认识。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绘本说课稿】相关文章:

绘本教学计划02-25

英语绘本教学计划03-02

绘本阅读工作计划12-02

绘本教学心得体会05-10

绘本阅读指导教学计划02-17

绘本阅读的心得体会08-28

家长绘本阅读心得体会10-03

小学英语绘本故事教学心得体会03-07

(合集)绘本阅读的心得体会13篇09-24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