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初中语文《望岳》优秀说课稿

初中语文《望岳》优秀说课稿

时间:2024-05-29 12:27:1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望岳》优秀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望岳》优秀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语文《望岳》优秀说课稿

初中语文《望岳》优秀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望岳》该诗语言精炼,节奏鲜明,意境优美,胸怀博大。根据教材编写意图------让学生感受古代诗歌的美,初步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取得的辉煌成就。

  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节课教学目标:

  1.理解诗文内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鉴赏古诗的能力

  3.积累杜甫经典诗句及励志古诗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大家都知道,文章是作者有感而发的心灵独白,那么诗更是如此,尤其在短短的几个句子里,所包含的情与感,更是显得沉甸甸的。所以,引导学生去理解和体会诗人那时那刻的内心世界,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古诗的教学更不是为了学这一首诗,而是要交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积累大量优秀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 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说学生

  《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初一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对古诗的积累不是很多,特别是本班学生,语言感悟能力不强,因此,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扩大古诗词积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每一节古诗词教学课必备的任务!

  三、说教法、学法

  从以上学情和目标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多种情境,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的冲击,使学生完全融入古诗意境中,并设计“了解背景与作者、诵读诗歌、赏析诗句、品味背诵”四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四读”----一读,读通诗文;二读,读懂诗意;三读,读出感悟;四读,积累古诗,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并让学生“明节奏、悟意境、诵诗句、品美文”,加深对古诗的理解,积累优秀的古诗句,使学生更好更快更深的把握重点突破难点,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四、说教学过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这样引入本节课:

  (播放课件:关于泰山的景物图片) 五岳之宗――泰山,高大雄伟,历来是封建帝王祭天敬神的地方,也是历代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晋] 陆机写到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李白也曾写道:“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何等的壮阔啊!但是还有一首诗被看成为写泰山的绝唱,那就是杜甫的 《望岳》,如果大家有机会游览泰山,就会在泰山山麓看见它,这节课就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一起去感受这首诗的美妙吧。

  (设计意图:初一学生的'情感很丰富,具有高度的易感化性,通过直观的视频加上老师激情的导语让学生对陌生的泰山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为品味语言做好铺垫。)

  (一)、诵读诗歌把握节奏。

  让学生大声读诗,要求:划分节奏读,交换读,读出诗的节奏美。(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环节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自读、划分节奏读,读通、读顺全诗;反复的读,让学生初步与文本对话,让学生明白了古诗字面的意思。)此处可以安排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登多种形式。

  (二)描绘古诗领悟诗歌意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丽而壮观的图画,你喜欢哪一幅呢?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透过文字你所看到的几幅美景图。要求:在读通的基础上,生结合注释弄明诗意,小组内交流,不懂的提出来!

  (因为是初一的学生,教师可以做必要的引导:比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就可以这样描述:让我魂牵梦绕的泰山啊,你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终于可以看到你了,啊,你原来是这样的雄伟高大,竟然在齐鲁大地上绵延了几百里,你那苍翠挺拔的身姿真是让人喜爱啊!此处如果学生能有相关的资料,就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分组来展示。

  在前文有视频及朗读的基础,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感悟古诗句,而不拘泥于教材的死板的注释,让学生插上想象翅膀,走进文本,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尊重学生对于文本的独特的体验,充分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水平。当然,本环节非常的灵活,教师必须在学生的回答中适时的引导,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所描写的意境,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了解作者,感悟情感

  面对这么恢弘的风景,杜甫在想些什么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又抒发看作者怎样的感情呢?(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请同学简介一下作者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更能了解作者及作品特色。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是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我把对作者及其背景的介绍一改放在教学开头的模式,而放在学生感悟诗的意境之后,目的在于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更好的理解古诗的韵味儿,体会优秀的古诗给我们带来的心灵上的慰藉和震撼,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素材。)课件出示关于杜甫的有关介绍,此部分可以由学生来完成讲解,学生互相补充。教师简单快速展示幻灯片。

  (四)反复诵读品诗味

  再次诵读诗歌,小组间交流,互评,达到成诵的目的。

  诗歌的音乐美就体现在节奏和韵律上,我们不仅可以这样多种花样的读,我们还可以读——学生自由读,形式不拘一格,还可以用歌曲的曲调来唱。(设计意图:诵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而成,诵读有助于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培养语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设计意图:在学生领会到诗歌的意蕴之后安排这一环节,不止是让学生再次熟悉古诗内容,更是让学生知道学习诗歌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同学们可以灵活机动的来学习古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古诗的兴趣,为古诗的积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品味名句多积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这种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确令我们佩服!在古诗之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荡涤我们的心灵,激励我们勇往直前的诗句,同学们说说你知道哪些励志的诗句?出示诗句,学生朗读积累,谈感受。

  设计意图:诵读文质兼美的优秀诗文,是学生汲取人类优秀营养、积累语言、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这些诗句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不仅让学生了解到诗歌的博大精深,积累了很好的写作素材,也是对学生精神的陶冶,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诗来总结下吗?(很简单的一个总结,让学生活学活用。最后教师小结:

  中国,诗的国度,五千年文明浩若烟海,源远流长,千百年来,灿若星空的优秀诗篇,熏陶着、滋养着无数的中华儿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希望同学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数风流人物,一定是看今朝的你们! 五、说板书

  望 岳

  杜甫

  明节奏、

  悟意境、

  诵诗句、

  品美文

  古诗教学应该是教师携学生之手共进的一次审美之旅。我喜欢“洗开春色无多润,染尽花光不见痕”的唯美意境。我希望这节课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首古诗的理解和体验,希望它成了“一枝红杏”,学生从它身上能够更深的感受到国学的魅力,借助它欣赏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满园春色”!

初中语文《望岳》优秀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望岳》是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板块第一课。本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学习本课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为也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了一分认识。学生还能逐步感受杜甫在不同时期的创作思想,进一步深刻认识和理解杜甫的胸襟和气魄,提升学生的人文认知。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主张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知识与技能: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感悟诗的意境。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的情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及远大的胸襟抱负。

  教学重难点:背诵诗,感悟诗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情怀。

  三、说教法学法

  埃德加·富尔曾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老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

  我力求做到:创设情境→知识内化→拓展深化

  让学生达到:初步感知→自主探究→个性展示

  在语文教学中我力求达到让语文回归到学科的本质属性中来,突出其工具性与人文性,让语文学科回归到一种真实和质朴的状态,不花哨,不走形式,不摆空架字。语文应该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是生动的,立体的。更是我们汉语言所特有的美及蕴含的丰富内涵。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思维过程的真实展现,一种从不会到会的的过程。从教者到学生一节课都不会是完美的展现,而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问题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更引起一种更深层次的思考,继而寻求到一种较为合理的解决手段。我个人认为教师应该关注学生,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文本决定不了读者,那么教师也决定不了学生,而是学生决定教师。因此我渴望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讲解,引导,到放手,梯度式的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掌握学习的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从歌曲《我爱你中国》的歌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产生一

  种对于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怀着这样的心情走进课堂,为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打下基础。

  (二)复习:杜甫其人,创作背景。为深入体会内涵做铺垫。

  (三)简要的教学过程:

  讲读第一联,突出写作特点及蕴含感情。

  师生合作研读第二联,体会用字的精妙及修辞方法.

  自主学习第三联,多角度进行赏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理解问题的能力。深入探究第四联,体会其中的哲理,深入理解作者伟大的胸襟抱负,及伟大的人格。最后教师进行小结

  五、总结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回顾本堂课的教学,我主要让学生在情境感悟中体味诗人的酣畅豪情;在自主探究中构建自己的诗歌鉴赏;在诵读中展示学生的个性与才华,从而营造出一种较为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继而提升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能力。

初中语文《望岳》优秀说课稿3

  一、说教材

  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收集了他的三首诗,这就是我本课的说课内容----《杜甫诗三首》。这三首诗都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学习本课学生对诗歌的形式特点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也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了一分认识。学生还能逐步感受杜甫在不同时期的创作思想,并接受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陶染。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

  2、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

  2、通过设疑、点拨、讨论,写作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蕴含于诗句中的豪情壮志,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的思想感情,把握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三、说教法学法

  埃德加·富尔曾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老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

  我力求做到:创设情境→网络交互→知识内化→拓展深化

  让学生达到:初步感知→自主探究→个性展示→即兴创作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望岳》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多媒体显示: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2、走近杜甫,背景介绍(由学生展示有关文字资料)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交流合作的能力。

  3、初读全诗

  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自悟,展示图片,创设情境氛围,让学生领略到诗人蕴含于景物中的凌云壮志、万丈豪情。

  〈二〉网络交互,自主探究

  1、向学生们推荐网站,引导学生自主浏览。

  2、听配乐朗读,再次把学生带进诗的情境中。

  3、合作探究:

  你们能谈谈对《望岳》的了解吗?(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走进课本,小组合作探究。)

  4、师生共同配乐朗读。

  〈三〉知识内化,个性展示

  1、这一环节我出示古筝、笛子、琵琶这三种乐器(多媒体显示),让学生从中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乐器来配合这首诗。并说出:为什么你要选这种乐器?来一个个性大展示。(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的思维得到纵情放飞,最后教师作综合点评,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都得以高涨,使课堂气氛燃起熊熊之火。)

  2、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诵兴趣,我又组织全班同学分组竞赛朗读。

  (至此,课堂教学达到高潮,学生真正做到了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

  〈四〉拓展深化,即兴创作

  情景作文,模仿青年杜甫的口吻,把《望岳》改写成一篇叙事写景的散文,在悠扬的笛声中学生文思泉涌。

  回顾本堂课的教学,我主要让学生在情境感悟中体味诗人的酣畅豪情;在网络交互中重获立体的语文世界;在自主探究中构建自己的诗歌鉴赏;在反复诵读中展示学生的个性与才华,从而营造出一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使自己努力成为一名新课改的实践者和执行者。

初中语文《望岳》优秀说课稿4

  一、说教材

  《望岳》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本篇课文是一首诗歌,是现存杜诗中最早的一首。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不畏惧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学习本诗,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了解杜甫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创造风格和杜甫宽广的心胸和凌云的壮志,体会杜诗的高妙。

  二、说学情

  我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学生从小就背诵诗歌,但是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还稍显不足。她们已经接触过杜甫的诗歌,对杜甫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多数学生只听过,没有亲眼见过泰山,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世界还是有着一颗强烈的好奇心,因为有了一定的诗歌学习基础,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能够理解这首诗歌的内容,本课的重点是教学生如何分析诗歌。

  三、说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背诵诗歌。

  2.通过赏析诗歌,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解读思想感情的'能力。

  3.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同小组讨论和朗读,重点解读“望”。

  教学难点:领略泰山雄奇的景色,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朗诵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情境体验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堂好课,必然有一个漂亮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节课我将以“泰山”为切入点,从诗歌入手,吊起学生的胃口。具体来说,我会这样导入:“五岳归来不看山,泰山归来不看岳。”泰山自古以来就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我国跟泰山有关的文化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们。有的同学可能登泰山遥望过远方,也有同学并没有去过。无论去过与否,今天我们跟大诗人杜甫一起去《望岳》吧!

  这样导入,可以介绍泰山的地位,引用诗句,也使学生受到文学的熏陶。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

  于诗歌而言,朗读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很多教师难以讲解出来的意境、心境等,在反复朗读、体味下就可以神奇般地解决。我先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由朗读诗歌。注意朗读的停顿、语调等,纠正读音。

  然后,我介绍写作背景。让学生明确这首诗是杜甫二十四岁的时候所作,当时的诗人过着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为后面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奠定基础。

  最后,通过播放名家范读,学生自主疏通诗意。了解诗歌大意。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就是深入地和作者对话,深入地跟文本对话。在这一部分,我会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围绕“望”这个字对诗歌进行解析。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深度思考能力,我先引导学生找到诗眼——望。然后找找诗人“望”到了什么,接着,利用情境体验法,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杜甫,对所望到的景色进行描述。既锻炼了学生翻译诗歌,又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记忆好理解。最后引出虚实结合和诗人所表达的凌云壮志。这首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写作者的胸怀的理想。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整个过程中,注重朗读,运用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多读多体会,以读促悟,以读带动学生的分析鉴赏。

  这样设计,学生能够从一个较小的角度切入,把这个角度研究透、研究深,进而能够欣赏全诗的内容,分析手法,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延伸作业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课堂教学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所以,我的拓展延伸和小结作业环节设计为:

  拓展延伸,学生观看泰山的照片和视频,思考:在歌颂泰山的诗歌当中,这首诗被看作是顶峰,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谈谈喜欢这首诗的理由。学生可能会提出讲求炼字,富有哲理美,虚实结合等妙处。

  最后,我会总结:“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古人登山观海确实均有一番感慨,写景精彩,抒情动人,说理韵味深长。今后,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可以从不同角度,结合诗人的经历和写作背景进行理解。并布置作业:背诵本诗。把本诗改写成一篇500字的散文。

  通过以上环节我达成了我的三维目标,学生学有所获。

【初中语文《望岳》优秀说课稿】相关文章:

《望岳》说课稿10-17

《春望》说课稿11-22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04-03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07-16

初中语文《火烧云》优秀说课稿优秀10-14

初中语文说课稿(优秀15篇)12-20

望天门山说课稿10-11

望天门山说课稿07-02

《望天门山》说课稿01-14

初中语文说课稿02-04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