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说课稿15篇(优秀)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地理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山地的形成》。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和发展与内力作用密切相关,本节内容承接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将山地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这一课时教材共包括两个重点内容:一是褶皱山的形成,二是断块山的形成。教材首先指出山地的形成和内力作用关系密切,然后对褶皱山、断块山的成因、基本形态特征和规模进行分析。由于褶皱山和断块山是形成于一定的地质构造上的,所以教材在讲述这两种山地的形成时,都先从褶皱和断层这两种最基本的地质构造开始讲起,并且教材还配以阅读材料和活动题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知识储备上,高一学生在初中已经对中外名山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有“大陆漂移学说”的知识铺垫,对山地的形成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本节内容是具体案例的运用与拓展,更强调原理和本质的学习。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短时间内难以亲眼目睹其变化过程,需要学生结合经验,展开想象,化抽象为具体,才能正确判断背斜构造和向斜构造,进而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因此学习本节有一定的复杂度。能力上,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合作、探究能力还较欠缺,需要加强指导;通过学案导学,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延伸课堂教学,起到点拨作用。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正确使用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能举例说明研究背斜和向斜的实践意义;
2.知道断层和断块山的概念;能阐述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褶皱和断层,加强动手能力;
2.通过分析褶皱山和断块山的成因,提高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地质构造的意义的学习,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掌握分析、探究地理事物的科学方法;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地形的成因,并指导实践应用。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
1.理解褶皱山的概念,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
2.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难点】
1.背斜和向斜的判断;
2.褶皱和断层形成的地貌判断。
五、说教法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初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特点,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如下:地图法、小组合作法、情境创设法、探究法、案例法。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句】下面我将重点阐述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将采用图片导入法进行导入,通过展示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富士山等山地的景观图,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山脉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形成原因相同吗?制造学生思维的困顿状态,带着疑问进入新课教学。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褶皱山
(1)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3第二段,思考问题:什么是褶皱?什么是褶曲?找出褶皱和褶曲的概念。并让学生用自己的书本演示一下褶皱的形成。
【设计意图】学生亲自动手演示,更好的理解褶皱山的形成。激发兴趣,巩固知识。
(2)如何判断背斜和向斜
【设疑问难,自主探究】教师出示问题,该问题即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教师把重点分解为几个小问题。学生先自己完成问题。自己学会一部分知识,对重点有不同程度的掌握。阅读教材P73第二段,思考问题:①背斜和向斜的岩层是如何弯曲变形的?新老关系是怎样的?②背斜和向斜分别会形成怎样的地形?
【教师讲解动画演示】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褶曲,标出1-4个岩层,1-4代表岩层由老到新,在适当的位置画出一条水平线,穿过这四个岩层,沿着水平线比较得出:背斜中间是老岩层,两翼是新岩层,向斜中间是新岩层,两翼是老岩层。
【动画演示】背斜和向斜形成地貌的动画过程。
【教师点拨】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但是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岩性比较疏松,若裸露在地表很容易受到风力、流水等外力因素的侵蚀,所以就有可能变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力作用,岩性比较坚硬不容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种现象叫地形倒置,所以我们再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一般性,也要注意到它的特殊性。
【设计意图】动画演示,使学生直观的感受褶皱的.形成过程,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绘制示意图的方式,有利于反应大气受热的发展变化过程,能揭示辐射热交换的本质。
【合作探究】
教材P74活动题(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展示】结合所学知识,列表比较背斜和向斜的相关知识。并讲解褶皱山的相关知识。
(3)板块构造学说
阅读教材P73最后一段和图4.10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思考以下问题:①岩石圈分为几大板块?(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②板块的边界类型分为哪两种?(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
【合作讨论】
①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而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却在不断缩小。为什么?(红海处于生长边界,所以在不断扩张。地中海位于消亡边界,所以在不断缩小。)
②请冲刺一下,千万年后红海和地中海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红海扩大变成大洋,而地中海缩小甚至会消失)
【规律总结】
①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而且这六大板块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这些板块是不断运动的。
②板块内部比较稳定,交界处活动比较剧烈,多火山和地震。
③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或海洋,板块碰撞地区可形成山脉、海沟、岛弧等。
(二)断块山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P74两段,回答下列问题:①什么是断层?②断层形成了哪些地貌?学生阅读教材后,教师动画演示断层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断层的形成和其他地貌的形成。学生阅读教材后,教师动画演示断层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断层的形成和其他地貌的形成。
2.断层处可能存在哪些特征?(地形特征:断层面——陡崖;断层线——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成沟谷、泉,或湖泊;相对上升的岩块——山岭或高地;相对下降的岩块——谷地。
【合作探究】根据断层的动画演示及所学知识,讨论回答:
①断层和断裂是相同的吗?(不相同,岩石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错动、位移的断裂构造叫断层。断层必须是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
②断层处可能存在哪些特征?(地形特征:断层面——陡崖;断层线——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成沟谷、泉,或湖泊;相对上升的岩块——山岭或高地;相对下降的岩块——谷地。
③修筑大型重要的工程(如水库、隧道等)为什么要避开断层?在断层附近能找到水源吗?(断层处岩石破碎疏松,地基不稳。断层附近修建水库、隧道容易造成大坝塌毁,诱发地震、滑坡、渗漏等。断层线附近岩石破碎,容易有地下水出露。)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从而掌握这一重难点知识。
环节三:小结作业
课程的最后,我将引导学生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知识梳理,然后出示本节课知识体系。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课后作业以必做题两个部分选做题。必做题体现对本节课重难点知识的延伸巩固;选做题选择开放性的题目,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并可以提升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节课的作业如下:探究火山的形成过程和火山结构。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设计,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以上是高中地理《山地的形成》说课稿,更多教师招聘面试备考资料,请查看教师招聘面试备考频道。
高中地理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教材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重点介绍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不仅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等知识的延伸、综合和运用,也是学习和探讨“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基础。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此阶段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地理知识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根据地图和材料,初步分析所学的地理知识。但是,由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有限,空间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不能自主归纳总结,找出规律;再加上学生的知识面有限,生活阅历较浅、对重难点的地理知识不熟悉,不了解,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地理知识并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准确描述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说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示意图,提高绘制示意图的地理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难点】
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
五、说教学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初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特点,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如下:
地图法、小组合作法、情境创设法。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句】下面我将重点阐述一下我的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五大环节:新课导入、探究新知、学以致用、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
环节一:导入新课
采用故事引入法,通过讲述二战期间,日本通过释放氢气球炸弹袭击美国的故事,并提问:这些氢气球炸弹是怎么样漂洋过海从日本到达美国的?从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的讲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单圈环流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第一段内容,归纳出大气环流的概念和作用。
请学生画热力环流的模式图,进一步明确,冷热不均是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让学生思考:就全球范围来看,是否能形成热力环流?引入活动题,让学生分析:
2。假设条件:(1)地表是均匀的;(2)地球静止不动;(3)太阳直射赤道。
结论:赤道、两极受热不均→热力环流→在赤道和极地间形成了单圈闭合环流。
(二)三圈环流
在实际情况下(考虑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
(1)点明假设的是理想状态,让学生思考分析:在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下,“单圈环流无法维持”(通过在地球仪上的演示分析,训练学生对前一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并进一步分析得出“三圈环流”的模式图。
结论:赤道、两极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2)知识拓展,提出问题:
设问1:赤道低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有何不同?
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又有何差异?
设问2:高气压控制下的天气与低气压控制下的天气相同吗?
(3)绘图训练:
结合图2.10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由学生绘制全球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的分布图,分析归纳分布规律(高低压相间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启发引导】让学生画出“三圈环流”的侧视图,明确图中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空间转化
能力,检验其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情况,并为下面介绍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做准备。
3。否定其中假设条件:太阳直射赤道
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地表热量收支的改变→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也
作周期性季节移动→同一地区不同季节天气与气候不同
让学生在侧视图上演示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导学生归纳各纬度的热量随季节的变化总结规律:气压带风带也会随直射点南北移动、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设计意图】这样,通过师生互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从而掌握这一点知识。
环节三:巩固拓展
解决课前悬疑:氢气球炸弹是怎么漂洋过海,从日本到达美国的?
通过前面的讲解学生容易理解是盛行西风的影响。
教师鼓励学生能够提升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锻炼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知识的方式进行,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也可以让我在第一时间内获得它们的学习反馈。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作业:让学生课下思考各气压带风带的物理性质。
【设计意图】有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设计,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高中地理说课稿3
一、课标与教材
《喀斯特地貌》选自人教版(20xx版)地理1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这一节中的第一个框题。本章内容属于继大气圈、水圈之后第三个重要的圈层——岩石圈,第一节认识常见的地貌类型是观察地貌的基础,喀斯特地貌这一框题主要介绍了喀斯特地貌的概念、次级地貌类型以及分布地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也能够对各种地貌的特征及区域分布有初步认知。
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这条课标特别强调以学生的野外或视频图像资料中地貌景观的观察和初步理解等实践活动为核心内容。根据本条标准,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喀斯特地貌的概念、次级地貌类型、分布区,理解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
2.通过观察野外或户外地貌景观、观看视频、地貌模型和景观图等,提高对地貌类型的辨识能力。
3.通过本节课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地貌,将理论应用于生活实际。
根据课标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分别是了解喀斯特地貌成因及分布和掌握并能区分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
二、学情与教法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5种基本的地形以及等高线的相关知识,可以作为本节课的知识储备。但其中5种基本地形的划分主要以较为简单的外部形态划分的;高中阶段则采用成因分类,增加了难度,而且学生对于地貌景观缺少直观认知,因此我会通过媒体展示和绘制示意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高一的学生正处于思维转换的过渡时期,一是有活跃的思维,但缺乏对地理问题深层次的探究能力;二是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但还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会适当激发学生更多的思考,鼓励他们剖析现象产生的背后原因。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将采用媒体导入的方式。先为学生展示《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的片段,并提出问题,旅行家徐霞客描述了哪一种地貌类型?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有什么影响?通过设问,激发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课程内容。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喀斯特地貌的概念
我会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教材找出喀斯特地貌的`相关概念。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之上,我会进一步总结解释,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2.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地区
这部分内容是增强学生对喀斯特地貌区域分布认知的重要内容,我会出示《喀斯特地貌分布示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观看并思考:喀斯特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通过读图学生不难得出喀斯特地貌在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3.喀斯特地貌的分类
地貌特征是本节课的难点内容,由于学生对地貌直观认知的不足,我会采用图片展示和板书绘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先展示《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演变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喀斯特地貌在地表都有哪些分类?由图可以看出喀斯特地貌在地表主要有溶沟、洼地、峰林等。
接着我会展示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溶洞景观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喀斯特地貌在地下都有哪些分类?它包括了溶洞、石钟乳、石幔或石帘、石笋、石柱。
【注意事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为帮助学生理解喀斯特地貌特征,板书的绘制须与讲授配合同时进行,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地貌识别的能力,增强地理实践力。
4.探究“天眼”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为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我利用了教材中关于分析射电望远镜选址原因的探究活动。先利用多媒体播放纪录片《辉煌中国》中关于“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相关片段。并组织学生以地理兴趣小组为单位,探究“天眼”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5分钟,并汇报讨论结果。通过合作探究,结合之前学习过的相关知识,学生可以从气候、地貌、排水几个方面阐述工程选址原因。①气候:大窝凼位于我国云贵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海拔较高,纬度较低,温度适宜,四季如春。②地貌:大窝凼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洼坑,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边坡稳定性好。排水:喀斯特地质条件雨水易向地下渗透;天坑底部多裂隙,排水条件好。
【设计意图】本次探究活动内容较为综合,知识框架较为复杂,适合用于学生之间合作探究。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尝试发散思维,完善自身的知识框架;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互助协作能力。
环节三:巩固提高
最后,我会播放视频《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介绍短片》,带领学生领会喀斯特地貌的奇幻壮丽,激发对于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和探索自然的兴趣。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结尾,我会和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内容,加深记忆。
此外,在课下,我计划让学生查找资料,调查所在省份地区,是否存在喀斯特地貌,并搜集相关资料在下节课分享交流。
高中地理说课稿4
尊敬的各位考官,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植被与环境。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课标与教材
《植被与环境》选自人教版(20xx版)地理1第五章第一节《植被》这一节中的第一个框题。植被,作为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这次首次编排进入高中地理的教材,本节知识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教材从植被的含义、类别入手,进而帮助学生去探究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环境对植被分布的影响和植被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利用野外观察、视频、图像等多种手段,识别主要的植被类型,并且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本条标准,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植被的含义及类别,能够说明植被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联系实际,探究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正确认识、处理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强化生态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根据课标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学情与教法
通过前面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学习地理的方法,能够有意识联系生活实际去探究地理知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大气、水、陆地等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已经对自然地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于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植被的认识却知之甚少,因此,我会采用多媒体、联系生活实际等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帮助学生加深对植被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将采用播放图片的方式进行导入。我会通过多媒体出示智利花海的图片,引导观看并思考:在干燥的沙漠地区为什么会出现除此美丽的花海景观呢?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植被的含义与类别
在新课教学开始,我首先会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并结合教材总结植被的含义,认识到植被是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植被,我会继续使用多媒体出示森林、草原、荒漠、经济林、人工林等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尝试简单的分类,分为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设计意图】由于植被的含义和类别均为比较简单的知识,因此我主要采用了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过渡】那植被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2.植被的形成
接下来我会组织学生以地理学习兴趣小组为单位,推测并探讨植被的形成过程。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等,可能能够答出植被是从小株植物,不断成长为植被群落的。我会在他们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在新形成的没有土壤、没有植被的裸露地面,当水分、温度等条件达到一定程度,很快会有少数种的植物生长;植物生长过程中,也不断地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从而使得有更多种类的植物在此生长,直至形成稳定的植被。然而这个过程,往往需要百年以上的漫长时光。
【注意事项】由于植被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非常缓慢和抽象的.过程,因此我间接过程中,我会注意把控课堂节奏,适时给予学生点拨和解释,帮助他们理解。
【过渡】通过植被的形成过程,我们了解到植被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他们又是如何互相影响的呢?
3.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紧接着,我会通过多媒体出示《森林中的成层现象图》,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而后我会同学生一起总结:光照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有些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生长得好,这属于喜光植物。有些植物只需要少量的阳光就能生长得好,这属于喜阴植物。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接下来我会继续追问学生:除了光照条件,还有哪些环境条件会影响植被?由此,总结得出: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综上所述,便可得出最终结论:环境会影响植被的分布。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因此,植被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设计意图】对于植被与环境的关系,作为本堂课的重难点,采用了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方式展开教学,顺应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新课教学结束后,我会结合教材活动,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开展野外调查。将学生课前搜集学校所在地的植被类型与环境特征等资料进行交流和讨论,并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顺应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联系实际,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最主要是落实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
环节四:小结作业
最后,我会带领学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节课内容,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我会要求学生课后依据校园树木与环境的关系,为校园绿化提出合理的建议。
四、板书设计
为了更加形象的说明本堂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我设计了如下图解式的板书。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高中地理说课稿5
一、说教法
根据以上对于学生情况的分析,在授课中,我将以小组讨论法为主,辅以启发式提问法和直观演示法进行教学。学生分组学习,仅通过启发性的提问,不断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直观演示法的运用,能使得学生通过模型和动画的展示,构建对喀斯特地貌认识的空间想象力。这样的教学方法相辅相成,事半功倍。
二、说学法
教为学服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不越俎代庖,要放手让学生运用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进行学习。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培养学生从地理视角思考问题,掌握地貌的基本知识,学会善于分析原因。
三、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接下来就开始进行我说课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学过程的阐述。
环节一:导入
导入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样随着教学内容进一步展开,能产生良好、积极的“连锁反应”。上课伊始,我会向学生展示喀斯特地貌的图片,以及徐霞客在300多年前在游记写的《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向学生提出问题:徐霞客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地貌?这类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类地貌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地貌。
依据:图片和游记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快速进入课堂。
环节二:新授
1、自主阅读,老师引导,了解喀斯特地貌概况
首先,我会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找出并理解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及其分布。即在适当条件下,可溶性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其中在我国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区最为典型。紧接着我会根据概念及其分布地区,通过图片展示这些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引导学生思考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条件。学生得出原因①碳酸盐类岩石;②气候湿润,降水丰富。
依据: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归纳能力。
2、小组讨论,探讨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及演变
其次,我会出示典型地貌示意图,请同学们结合所学资料和图片资料,以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试着对汇总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进行分类。小组得出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等,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有溶洞,溶洞中发育有石钟乳、石幔、地下河、石柱、地下瀑布等。之后我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演变示意图,提问喀斯特地貌景观演变过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得出由溶沟发展为洼地,经过峰丛、峰林,再演变为孤峰直至残丘。
依据:通过地图和讨论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加清楚的认识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及演变,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环节三:巩固
我会组织学生完成活动,利用刚刚所学的关于喀斯特地貌的知识,分析世界最大口径球面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进一步思考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生活生产有什么样的影响。即为喀斯特地貌,保证雨水下渗而不会淤积;天然的.天坑,工程量较少;人烟稀少,无线电干扰较少。
依据:学生学习后,只有将其运用到另一知识中,才能保证深入理解知识。
环节四:小结
我会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归纳进行补充。即本堂课学习到了喀斯特地貌的概念和分布地区,并理解了喀斯特地貌的演变过程。
依据:通过课堂小结,可以让学们更加清楚本节课所学的全部内容,理清思路,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环节五:作业
让学生课后假设自己假期将要去路南石林旅游,写一份介绍当地景观的旅游简介,分享给同学。
依据:课后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及时地巩固知识点,并将其正确运用到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
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必然离不开教师的板书,板书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和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桥梁。本节课的板书我力求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并且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
高中地理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两节主要介绍大气运动、气压带饿风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课是前两节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大气运动的原理已掌握,接触过各类天气现象,有一定的参与意识和探究欲望,但在认识需加以引导。
(三)教材重点、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2、教学难点: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
况和差异。
3、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
确定锋面天气为本课重点之一是因为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锋的形成以及与天气的关系可以“学以致用”,解释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例如“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高压、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也是本课的重点。因为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常出现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表现,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以及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好天气都是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形成的。
把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确定为难点之一,原因有四。一是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三是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有明显差异,四是要懂得什么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它们分别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本课难点之二是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造成这一难点的原因主要是难于长久性的记忆,容易将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水平气流旋转方向记错。
二. 三维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通过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图能力。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欲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
趣;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 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取读图分析法和对比法。本课的许多知识点容易混淆,例如,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等。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异与同,区别与联系,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本课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而课本有许多的插图,所以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设问,来指导学生分析图表中的地理信息,变抽象为直观,更好地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运动状态,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
四.学法指导
1、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天气系统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并巩固理性知识。
2、借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的判别,是本课的难点之一,可指导学生借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
五.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展示一段天气预报的画面)
由今年初影响我国西南地区的冻雨危害实例导入新课。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
一. 锋面系统
(利用多媒体播放锋面动画,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了解气团、冷暖气团,了解锋面的概念和类型)
【通过这样设计,使学生从感官上接受概念并能运用以前的知识更好的理解念,为下面的知识做好铺垫】
1 概念及类型:
2 结构特点:暖气团在锋面上面,冷气团在锋面下面。
(问:为什么暖气团总在锋面的上面?)
【适时的提问,使学生的思维再度扩展,引出对学习过的知识的回忆,为接受新知识提供依据】
3 天气特点:
(问:①单一气团控制下天气特点?②一上一下两种不同性质气团会稳定存在吗?③气压、湿度、温度之间的关系?)
(利用多媒体播放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动画,通过以下问题帮助学生学习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问题:①冷、暖气团谁主动向对方移动?暖气团抬升情况如何? ②何为锋面过境时、过境前、过境后?提示学生根据锋面移动的方向来确定。 ③冷、暖锋面过境前,过境后分别在什么气团控制下,天气如何? ④冷、暖锋过境时天气如何? ⑤冷锋、暖锋降水都发生在锋面的哪一侧?它们又有何不同?)
【结合动画的展示,设计5个问题,是依据学生的思维模式,由简入难,一步步的引导,启发学生,是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参与,以及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获的知识、得出结论】
教师讲解:我国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和沙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
(设计表格,学生填写)
【运用表格,一是为了增强课堂的直观性,二是由学生个体主动参与,完成知识的传授;三是把一些繁杂的文字进行简单的编辑,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在学习该天气系统之前,先向学生简单介绍几种基本的气压类型。
【在设计这个课题的时候,充分展示了学生生活中的实例,结合高一学生自身的特点,引导他们对生活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加以分析――引用毛泽东的诗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增加地理课堂的文学性】
1. 五种基本的气压类型
(利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介绍五种基本的低气压,高压脊,低压槽)
2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的对比
(强调: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利用多媒体播放“北半球低压系统的形成及其天气”动画,在学习了“大气的运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该天气系统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气流特征,以及天气特点。然后让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北半球高压系统的形成及其天气”)
【在这里采用了比较分析方法,启发学生从低压、高压的气流特征入手,讨论分析二者所影响的天气特点,运用比较方法,更能使学生掌握高压、低压系统的天气情况,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
(总结新课巩固练习)
最后让学生通过完成活动环节的3小题,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这样设计既能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锻炼学生的个体,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布置作业)完成相应的练习
板书设计
2.5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1 概念:冷锋、暖锋
2 结构特点:暖气团在锋面上面,冷气团在锋面下面。
3天气特点:
冷锋
暖锋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降水位置
锋后
锋前
例子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气压类型
2 气旋与反气旋的天气特征
高中地理说课稿7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以河流地貌为案例,剖析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以及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节课的目地是通过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分析方法迁移到其他外力地貌的学习中。
在分析河流地貌的发育时,分别选取河谷和冲积平原作为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的案例进行剖析,教材还设计了“活动”“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地貌形成过程的方法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其地表形态。
2.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加强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搜集、整理的能力。
2.让学生学会运用地理信息,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插入本土地理知识,学会从身边地理事物人手学习地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2. 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河流的演变过程及对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形成的理解;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河流演变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的分析;
2.河流堆积地貌形成过程能力的分析。
二、说学情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流水的外力作用方式,特别是高一年的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上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阅历浅,知识面还不够宽等原因,分析较深层次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说教法
课件辅助教学法(教师在课前结合学生收集到的材料制作课件,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引导启发教学法(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达到改善方法、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情感提升的目的)、板图分析法(利用板图边讲边画,图文并茂,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绘图能力)。
四、说学法
1.收集资料法: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学习过程。
2.讨论探究法: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观察对比法: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高中地理说课稿8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地壳运动。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内容选自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包括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及地壳物质的循环四部分,其中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本节内容学习的重中之重,地球上主要的地貌形态都取决于这两种作用力。因此,掌握本节内容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现象。本节内容是对《地球的圈层结构》的延续,也与后一章《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地域差异》内容密切相关,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高中学生对"地壳的运动"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但不能将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有机联系起来。学生对各种地表形态的成因是非常感兴趣的,可以通过网络收集各种典型地貌资料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背斜和向斜的判断,学生往往容易出现混淆,可以通过探究法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把握知识的本质。另外,学生自学习惯较差,探究意识不强,自学、探究效果难以保证,需要加强指导。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会正确辨别背斜和向斜。
2.通过读图,学生能够判别褶皱的基本形态并能利用地质构造的规律去指导生产实践,增强读图分析能力,并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地壳运动等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初步形成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观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褶皱的基本形态。
难点: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
五、说教法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地图法、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将通过复习的方式进行导入。复习地质作用的概念,并让学生下列地理事物和现象中从找出不属于地质作用的是:
A.喜马拉雅山的形成B.大寨梯田C.岩层的断裂、错位D.荷兰的围海造田
E.月球表面的环形山
学生回答之后,我将通过这样的过渡:"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内力作用一般起主导作用。这节课,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之一——地壳运动"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但这种形式的趣味性相对较低,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还设置了一个小练习,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思考,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地壳运动
为了让学生知道地壳运动的含义,我会安排学生快速阅读教材54页进行理解。接着,我会呈现两个案例:
A.有句成语叫"稳如泰山"。其实泰山并不稳,泰山每年都在以极小的速度上升。
B."地球上最大的伤疤"东非大裂谷是非洲大陆"一分为二"产生新大洋的序幕。这里地壳下面的地幔物质上升分流,使得地壳水平张裂而形成为裂谷。它的张裂速度似乎很慢,近二百万年以来的平均扩张速度每年2-5厘米。尽管如此,它的北段已经裂开为一道窄海(红海)。照此下去,1亿年以后新的大洋将会在这里产生。
引导学生思考下面两个例子说明了内力作用的哪种形式?两个例子有何不同?
结合学生的分析,从而把握地壳运动又称为构造运动,一般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运动形式。
【设计意图】地壳运动的含义比较容易理解,但是为了让学生区分不同地壳运动的形式,结合生活实例进行分析,能够加深学生对这一概念的印象,体会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表现。
2.褶皱的基本形态
地壳运动常常在地壳中留下"足迹",叫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有力证据。常见的地质构造有褶皱和断层。
接下来,我便进入本节课重点内容——褶皱的讲解。
我会利用多媒体演示动画"褶皱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褶皱的形成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褶曲和褶皱的概念:在地质作用比较稳定的条件下,岩层逐渐接受沉积,一般会呈水平状。当岩层受到外力作用便会发生弯曲,这叫做褶曲。如果发生了一系列的褶曲,就被称为褶皱。根据褶曲中岩层弯曲的形态,一般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类基本形态。
然后我会出示"褶皱示意图"。(图示中标明清楚背斜和向斜)
安排学生前后桌4人为以小组进行自主学习、讨论3个问题:
(1)观察图片,说一说背斜部位和向斜部位的岩层形态如何?
(2)标注岩层新老关系,分析背斜部位和向斜部位的岩层新老关系如何?
(3)从地貌形态上看,背斜和向斜分别会形成什么地貌?
时间为8分钟,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同学自由发表见解,希望通过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一步一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背斜和向斜的特点。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地理学习的自信心也逐步建立起来了。
背斜、向斜的岩层形态、岩层新老关系和地貌形态,通过前面的讨论可以得到很好地解决。但是在这一知识点上,还存在一个教学难点,即"地形倒置"问题。针对这一内容的教学,我不会立即告诉学生结论,而是先出示山岭、山谷图示(无法看到岩层形态和岩层新老关系),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结合图示,判断A、B部位是背斜还是向斜?
学生结合前面所讲"背斜成岭,向斜成谷",可能会判断A为向斜,B为背斜。此时我会再次出示山岭、山谷图示(可看到岩层形态和岩层新老关系),学生会发现A为背斜,B为向斜,由此让学生产生疑惑。此时,我会适时利用多媒体演示"背斜成谷,向斜成岭"的动画过程,让学生根据动画解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学生观看动画后,可自由讨论3分钟,待学生讨论结束后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最终总结出: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常因受张力导致岩石破碎,容易受侵蚀变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石比较坚硬,不易受侵蚀,所以最终可能发育成山岭。因此,我们在判断褶皱的基本形态时,不能仅仅看它形成了什么地表形态,更重要的是分析岩层新老关系,才能准确把握它的基本形态。
【设计意图】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顺利突破此难点,我设计了探究活动来进行,学生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提升了地理探究能力。
环节三:巩固提高
褶皱的实际应用是本课中实用性很强的知识,能够很好地体现地理知识的生活性这一特点,为了突出知识的趣味性,我将结合图片和情境,寓教于乐。
首先我会出示三幅图片,给学生提出三个问题:
(1)利用物理学中的比重知识,分析讨论:为什么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2)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当中积累了许多找水的经验,例如"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
(3)假如你是一位地质工程师,如果要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背斜还是向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能够很好地理解背斜、向斜在实际生活中作用,感受地理和大自然的魅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课堂结束之时,我会请学生分享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作业的布置主要是为下节课的学习作铺垫,让学生搜集地壳升降运动的相关资料,并举出2个实例,增进对地壳运动的认识。
七、说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讲采用综合式的形式来体现。它能够很好地体现我的教学意图、落实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高中地理说课稿9
教学目标的确定符合课程标准,联系学生实际,从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以及美育目标,很好的把握学生心理,考虑个体差异进行系统设计。以下是“高中地理优秀说课稿”,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 教材分析与处理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四课主要介绍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运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优秀说课稿模板
。本课是在前四课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大气运动的原理已掌握,接触过各类天气现象,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探究欲望,但认识不够深刻需加以引导。
(三)教材重点、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 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2、教学难点: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3、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
确定锋面天气为本课重点之一是因为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锋的形成以及与天气的关系可以“学以致用”,解释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例如“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高压、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也是本课的重点。因为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常出现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表现,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以及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好天气都是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形成的。
把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确定为难点之一,原因有四。一是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三是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有明显差异,四是要懂得什么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它们分别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本课难点之二是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造成这一难点的原因主要是难于长久性的记忆,容易将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水平气流旋转方向记错。
二. 三维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通过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图能力。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欲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 教学方法和手段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取读图分析法和对比法。本课的许多知识点容易混淆,例如,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等。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异与同,区别与联系,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本课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而课本有许多的插图,所以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设问,来指导学生分析图表中的地理信息,变抽象为直观,更好地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运动状态,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
四.学法指导
1、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天气系统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并巩固理性知识。
2、借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的判别,是本课的难点之一,可指导学生借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
五.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段天气预报的画面)
介绍最近几日里齐市的天气变化,阐述要了解这些变化的原因首先要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其与天气有关的基础知识。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
一. 锋面系统
(利用多媒体播放锋面动画,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了解锋面的概念,结构特点,天气特点)
【通过这样设计,使学生从感官上接受概念并能运用以前的知识更好的理解念,为下面的知识做好铺垫】
1 概念: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2 结构特点:暖气团在锋面上面,冷气团在锋面下面。
(问:①为什么暖气团总在锋面的上面?②一上一下两种不同性质气团会稳定存在吗?)
【适时的提问,使学生的思维再度扩展,引出对学习过的知识的回忆,为接受新知识提供依据】
3 天气特点: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过渡:根据冷暖气团谁主动移动,可将锋面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锋面类型与天气
(利用多媒体播放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动画,通过以下问题帮助学生学习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高中地理说课稿10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是《自然界的水循环》这一节中第二部分的知识,这一部分是从动态上学习地球上的水,它是学习后面水资源知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介绍了水循环的三种模式,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并且讲解了不同环节的特点以及水循环的意义。学习本节知识,能够让学生系统的掌握全球动态水的循环,同时提升对于资源的认识。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高一学生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有了一定了解,但读图分析能力、概括归纳、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能够借助概念进行合乎逻辑的判断和推理。在知识的掌握上,学生对相互联系的水体这部分内容已具备一定的常识,不能从相互转化的角度去理解,且这部分内容属于全球尺度和大尺度的地理现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确定方向、创设情境引导他们更加全面和深刻地认识。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通过绘、说、析等形式,掌握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
3.通过对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的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树立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对教材知识的分析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本节课的重难点分别为:
【重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难点】
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说教法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地图法、小组合作法、谈话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采用诗词导入的形式,通过提问学生和地理相关的古诗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等,之后引用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设置悬念“黄河的水真的回不来了么”来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从学生所熟知的诗词出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设置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环节二:新课教学
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水循环的概念以及认识水循环的过程与意义。首先,是通过阅读教材与谈话启发的形式学习水循环的概念与类型。
1.水循环的概念、类型
我会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找到水循环的概念和类型。
【问题】
(1)什么是水循环?
(2)水循环发生的领域都有哪些?水循环类型可以总结为哪些?
【学生回答】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有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自学的方式能够锻炼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交还给学生。
在了解了水循环的概念以及三种类型之后,接下来主要是与学生一起学习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水循环的过程与主要环节。
2.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
因为水循环的过程与环节相对比较抽象所以我会播放水循环动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海陆间水循环的具体过程。思考海陆间水循环包括哪些主要环节。与海陆间的循环相比,海上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有哪些主要环节。
【学生回答】通过思考学生能够回答出,水循环的过程:海洋表面的水被蒸发上升到空中,水汽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一部分下渗到地下,汇成地下径流,另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二者最后汇集到海洋,形成海陆大循环。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海上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和降水;陆地内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植物蒸腾)、降水。
【教师总结】最后我会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即水循环最基本的环节是蒸发和降水,其中海陆间循环是参与环节最多的,海上内循环是参与水量最多的。
当学生熟知了水循环的过程之后,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水循环过程的认识,我会让学生根据刚才总结知识,自己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设计意图】将抽象的运动过程通过动画演示的方式呈现,能够让学生理解内涵,同时学生自己手绘水循环过程示意图能够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够锻炼学生的绘图、制图能力。
3.水循环的意义
我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水循环的意义有哪些,同时结合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分析。提示河流对地貌的影响,海边气温变化等。
学生通过分析教材,理解生活中的案例,最后与教师一起总结水循环的意义。即: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塑造地表形态等。
环节三:小结作业
由于水循环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我通过生活案例分析的方式,将知识形象化,这样就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
课程的总结环节我会与学生一起通过水循环的示意图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同时让学生课下去查找资料深入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七、说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我采用的是综合式的板书,它能够体现我的教学意图、落实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高中地理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内容选自人教版地理教材必修2第四章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课文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讲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一般思路与方法。作为问题研究的内容,本节课作为本章知识的总结与升华,具有概括性、综合性等特点,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的理想材料。
知识目标:以焦作市为例,掌握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一般理论和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相关案例的学习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学会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提高相关地理信息应用的能力。
德育目标: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地理问题,积极改造自己的地理观、世界观,用辨证发展的眼光正视事物的当前状态。
教学重点:以焦作市为例,综合分析其地理环境要素,掌握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教材案例,分析其他不同类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之路,并利用相关理论和方法给出合理化建议。
二、说教法
讲述法、对照法
多媒体电脑
三、说学法
本节课作为问题研究的内容,是整章知识的升华,将零碎的知识点和地理思想融汇在一个例子中。对于学生来说主要考查其对本章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地理要素的积累程度。首先,综合分析一地的地理概况需要学生对自然、人文地理要素具有一定的敏感度,能够在相关资料中提取必要的素材。除此以外还要学会读图,在地图中把握基本的地理概况。然后,根据资源枯竭型城市所具备的潜在优势,在考量综合地理区位的情况下做出评估,对其经济转型给出合理化建议。学习本节内容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辨证发展的眼光对待事物的当前状态。
四、说过程
作为问题研究课程,本节课首先具有一定高度,需要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掌握较为良好。在导入之前有必要对前三节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回顾:主要针对“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工业集聚、分散的好处”、“传统工业区的改造治理以及新工业区的特征及发展条件”等三个问题提出疑问,帮助学生理清本章重点、难点及教学思路。具体的导入过程相对简单,只需介绍一下我国的工矿城市发展现状即可,期间如有必要可以简单复习一下我国的矿产资源分布状况。
课文主要讲述的是煤城焦作的经济转型,因而首先需要对焦作给予必要的介绍。教材中的材料1主要介绍了焦作市的产业状况,材料2主要介绍了焦作市的产业优势。通过两段材料的阅读,引导学生采集重要的地理要素,比如焦作的能源基地地位,拥有煤、耐火黏土、铝矾土等矿藏,公路、铁路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优良丰富,农业基础条件良好等等。这样做化繁为简,有利于宏观上把握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日后学生处理相关地理资料的重要方法,当然这种筛选能力的养成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练习加以配合。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可以适当安排学生搜集其他必要的资料,以期增加视野宽度和调节课堂气氛。另外,通过地图获取必要的地理信息仍旧是地理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比如焦作市的绝对地理位置、相对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矿产、交通状况等等都是可以通过对相关地图的判读加以获取的。
分析过焦作市的地理概况和产业优势后,就需要针对由于资源枯竭所带来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既然是谈经济转型,就应该将话题的范围明确在这一领域内。通过材料3的相关内容,我们了解到焦作市需要在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增强综合竞争力等三个整改方针上下功夫。因而引导学生针对优势与不足提出建议,以三个整改方针为基准,衡量建议的可行性是锻炼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此我将教会学生的是解决问题方法而非案例的内容,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接下来针对学生的建议和教材资料分析所罗列的10点整改思路,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看法,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讨论,进而确定经济转型建议的具体方案。最后注意将建议与产业优势相对照,看建议是否都是围绕着产业优势而提出的,这样做会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建议和优势的对应关系,将不难找出此类问题的解题思路。
最后我将在资源枯竭型城市中再选取一相似案例,给出必要资料,引导学生解答,以期加深其对相关知识的印象。
高中地理说课稿12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人口的迁移》是中图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章是人文地理的开篇,也是自然到人文内容的过渡,从人地关系角度讲述有关人口地理学的基础知识,为下一章城市的内容做铺垫。本章第一节中《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主要讲述人口的自然增长,实际上,由《人口的迁移》引起的人口机械增长也能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时也改变着迁入地和迁出地人口的分布状况,为进一步探究第三节《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提供了条件。因此本节内容在本章中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人口迁移”这一概念是初中地理课程中没有出现的新专业术语,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分辨“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目的是要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比较深层次的理解。
有关国际、国内人口迁移会涉及一些历史知识,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大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只是在表面现象上,没有深入分析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于知识面不够广、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学中涉及了一些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够乐于参与课堂教学,并从中达到学习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从现实生活和历史资料分析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其原因,增强地理信息的提取和表达能力;利用比较法理解不同范围、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移具有不同的特点,形成一定的地理思维。
3、理解人口迁移是人类活动经常的一种现象,它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经济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流向、原因和特点。
难点: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流向、原因和特点。
五、说教学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地图法、比较法、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我将采用名人名言的方式进行导入。我会在PPT上出示布洛赫《希望原理》中的话“对更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首要驱动力”,提问学生: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在这种驱动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什么现象?由此引出课题——人口的迁移。
【设计意图】结合名人名言,引导学生思考其话中的含义,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教学做好准备。
环节二:新课教学
1、人口迁移的概念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这样教学理念也将贯穿我的课堂始终。
因此在讲解人口迁移的概念时,我会先出示三则案例:案例一——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案例二——伊拉克难民到叙利亚避难;案例三——老王由于工作调动从老家搬到杭州生活。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有什么共同点?你能概括什么是人口迁移吗?学生能够快速发现案例的共同点,但对于人口迁移的准确概念不一定能表达全面,最终我会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案例当中人们都出现了改变居住地的行为,有些移动距离比较远,有些时间比较长。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类似于这种行为便是人口迁移。同时,我还会给学生强调:关于人口迁移要把握三个要素,分别是:
(1)产生空间位移——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2)居住地变更;
(3)时间限度:一般有一年以上。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巩固大家对这一概念的认识,我会立即出示图片。学生结合图片,思考:人口从A1到B1、C1到A2是人口迁移吗?A2到A1、C1到C2呢?为什么?同学们可以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结合人口迁移的概念进行判断,在此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在这个讨论过程中,我会适当渗透关于“人口迁移分类”的讲解,因为这一知识点较为简单,通过老师讲授的方式,可以节省时间,保证授课进度,准确地为学生传递知识,并由此顺利过渡到本课重点内容的讲解。
2、国际人口迁移
我会出示图片“世界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图”和案例:二战前15—19世纪的国际人口迁移,提出问题:
(1)新大陆发现后,世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路线主要有哪三条?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人口迁移线路?(2)当今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地有哪些?主要迁入地有哪些?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阅读地图、从地图和资料中获取地理信息并表达地理信息的能力。
在学生把握了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路线后,我将继续给出资料:“受联合国难民署关注的难民数字”、“加拿大引进人才的'政策”,让学生尝试概括出当今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这一知识的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结合当今世界的政治背景等知识进行分析,为了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我会安排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前后4人进行讨论,选派一名代表记录小组讨论情况,并进行发言,时间8分钟。由此分析出当今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1)外籍工人(劳务输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2)国际难民数量增加,人口迁移的持续时间长;
(3)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
(4)人口流向发生变化: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成人口净迁入区,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成净迁出区。
3、国内人口迁移
了解了国际人口迁移的路线、特点和原因之后,学生已经有了人口迁移的基本思路,因此对于国内人口迁移的学习,我会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首先我会在PPT上呈现三幅图:
图一: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国内人口迁移;
图二: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
图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然后将学生分为三大组,组内自由讨论每一时期的人口迁移迁出地和迁入地、迁移的原因,并分析原因,并完善表格。
此学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学习背景,因此在分析国内人口迁移的原因时难度不大,但我会在学生讨论和回答过程中,适当补充一些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巩固提高环节,我会展示“美国人口迁移图”,引导学生思考:美国现阶段人口迁移的方向如何?为什么?
学生通过读图能够把握:美国的人口迁移呈现的特点是从东北部地区迁往南方地区(墨西哥湾沿岸)和西部太平洋沿岸地区。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远离工业中心,环境优美,位于南方阳光地带,气候温和、降水充沛,生活起来比较舒适。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建立起该类问题的地理思维。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不论国际人口迁移还是国内人口迁移,其实都验证了布洛赫的那句话“对更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首要驱动力”。正是人们对更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才产生了人口迁移,而在人口迁移的过程中也相应地对人口迁入地区和迁出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节课我们将针对这一方面具体探讨。
【设计意图】
总结本课主要内容,结合课堂开始名人名言,达到首尾呼应的效果,保持课堂设计的完整性。
作业:统计每代人的人口数,绘制人口迁移路线图。
【设计意图】
了解家族人口迁移的情况,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体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绘制人口迁移路线图,对学生的绘图能力进行锻炼。
七、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讲采用纲目式的形式来体现。它能够很好地体现我的教学意图、落实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高中地理说课稿1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第一课时(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紧紧围绕 “水循环示意图”以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为主介绍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分析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学生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析这条标准,要注意把握如下几点:
1.教学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绘图方式加深理解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与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对水循环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的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知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根据课标要求,讲本节课细化为以下几个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能够分析掌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陆地水体的运动更新过程和规律,明确水循环对整个地理环境的作用和意义。
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陆地水体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明确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合理利用水资源使之能够可持续利用下去,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逐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点。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说教学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重点的确定,能使学生树立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从而对我国的“黄河小浪底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 (二)说教学难点:不同水体相互补给的关系
目前学生对各区域的特征了解不多,同时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缺乏,对各种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不易理解。 四、说教法
1.创设情景 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2.讨论法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
3.多媒体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直观的图片、动画和数字资料,把学生轻松得引入本课,通过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奋点,帮助他们理解课本内容。 说学法
1、学会用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图理解水循环的相关性。 2、学会探究:学生思考分析总结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学会合作:学生讨论合作收集相关的资料,完成活动。 五、说教学过程 导入:【问题1】:李白的《将进酒》中有佳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它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错误,你们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吗?而且黄河之水真的“奔流到海不复还”了吗?
【板书】: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水圈的组成
学生自主学习
【课件展示图片】:
多媒体展示课本上图2—3—2“水圈的构成”,了解水体的构成:
总结: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26%,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
高中地理说课稿14
一、教材分析
1、 教学内容
《地球的伙伴—月球》是根据《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稿)》编写的高中地理教材第一篇《宇宙与地球》中的专题2,内容主要包括有四个方面,分别是月球的概括介绍、月相变化、日食和月食以及月球与潮汐。后三个内容实际上就是与月球有关的典型的天文现象。
2、地位与作用
本专题是高中地理第一篇“宇宙与地球”的组成部分,是按照天体系统等级由大到小展开的,即:宇宙→太阳系→月球→地球。本专题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谈天”是为了“说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月球的特殊环境特征及其成因;能运用“月相成因示意”图说出月相变化规律;能通过观测日食和月食录像认识日食、月食的成因、条件及种类;了解潮汐的成因及其规律。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生成问题,讨论、比较与地球不同的环境特征;通过演示月相Flash软件,模拟月相的变化规律;通过观看月食和日食的录像,对比了解两种天文奇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月相实地观察活动中,激发对月球的探究欲望,熏陶审美情趣,养成科学的态度和探究的精神;从身边的事例说起,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学会对终生有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月相变化规律及成因探究分析;日食和月食成因及出现条件探讨;潮汐的成因及规律
难点:月相变化成因分析
四、学生情况分析
1、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虽然没有专门的月球方面的知识,但作为常识,在很多学科都涉及过,如诗词和散文中他们的知识和兴趣会带动整个课堂探究的气氛。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习能力和态度都比较差。
五、教学方法
演示法、对比法、多媒体教学法、引导探究式教学法
引入新课(创设情境)
阿波罗登月录像;“美国登月阴谋论”材料
六、教学流程
认识月球概况
观看登月录像及阅读材料
归纳月球物理特征
肉眼观察与图片结合
认识月球地形(环形山、月海)
图片与Flash演示结合
了解月球的同步自转
展示学生看到月相情况
(课前准备)
探究月相(Flash动画演示)
总结月相的位置、形状、月出月落时间、夜晚见月情形、农历时间(表格形式)
问题一:
为什么会产生月相
问题二:
月相如何周期性变化
问题三:
为什么上弦月亮面朝
西,下弦月亮面朝东
特殊天象:日食与月食
观看日食、月食录像及Flash演示
学生归纳原因、种类、发生条件
潮汐现象
观看钱塘江大潮录像
探讨潮汐的成因及规律
Flash演示大潮与小潮
探讨潮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七、教学过程
(一)月球
1、月球的自然环境
①首先观看1969年美国“阿波罗”号登月录像片段,接着让学生阅读20xx年提出“美国登月阴谋论”材料,然后提出问题:月球的自然环境到底与地球有何不同?这样从影象材料导入新课,冲击学生的视觉,肯定登月后又对其提出疑义,前后思维形成强烈反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从社会问题出发,体现了二期课改理念。
②学生合作探究讨论月球与地球在自然环境方面的主要差异。
③教师适时进行引导,并与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2、月球的同步自转和公转
①情境创设:从“阿波罗”号登月录像片段提出问题:在刚才的录像中有一个科学性错误,同学们发现了吗?
②学生合作讨论:在月球上是看不到地球升起和降落→月球的“同步自转”
③教师提出问题:月球的同步自转会给地球上的人看月球造成什么影响?
同时进行“月球同步自转和公转”Flash演示
④同学得出结论:地球上的人永远只能见到月球的正面
(要学生能归纳出“公转、自转同向且同步”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需增加讨论和演示启发。)
(二)月相
①选择四组学生在前一个星期内月相观察记录(整个过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感觉到其实地理就在生活中,符合二期课改“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课程理念)
②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月有阴晴圆缺”?
③教师演示月相Flash动画,并在演示过程中进行三大问题的讲解(问题一:为什么会产生月相;问题二:月相如何周期性变化;问题三:为什么上弦月亮面朝西,下弦月亮面朝东)。在问题二的解决上进行学生参与,教师以新月为例启发学生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分析其它月相的情况。(从静态到动态有助于学生强化日、地、月位置和月相的关系,利于学生对月相成因的分析)
④学生在老师的分析讲解下,自行完成表格填写。(学生完成表格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⑤Flash动画演示月相周期与公转周期的不同
⑥让学生理解朔望月和恒星月的不同
⑦用诗句进行月相练习反馈学生掌握情况(在有关月相文学作品的分析活动中,初步形成文理相融的学习观,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
(三)日食与月食
该内容如果要全面了解,知识点较多,设计到物理学科的知识如影子里的本影、伪本影等。对于本校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所以讲解只是在较浅的层面上
① 播放日食、月食录像
(观看难得一见的天文奇观,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地理就在自己的身边)
② Flash演示日食、月食,理解其形成的.过程(达到感官认知与抽象思维的结合)
③ 学生完成表格(通过对比,更容易本校学生的掌握)
④ 教师归纳总结,并解释日食与月食发生的条件
⑤ 展示未来几年可见天象的时间表(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月球与潮汐
①观看钱塘江大潮录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探讨潮汐的成因及规律
③Flash演示大潮与小潮
④教师提出问题:从演示动画中又可看出哪些现象和规律?
⑤教师归纳总结,让学生完成大潮、小潮的对比表格
⑥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潮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美国登月阴谋论”材料
20xx年7月中旬,墨西哥《永久周刊》科技版刊载了俄罗斯研究人员亚历山大·戈尔多夫发表的题为《本世纪最大的伪造》的文章,对美国31年前拍摄的登月照片提出质疑。据美国一家权威的社会调查机构统计,竟有10%(约2500万)的美国人认为:所谓阿波罗登月,是美国宇航局制造的一个大骗局。奇怪的是,迄今为止未看到美国官方对此有任何正式反应。现年69岁的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依然健在,为何不让他出来澄清事实?是美国对此根本不屑一顾,还是确有难言之隐?各国新闻媒体颇有要对此进行一番调查采访的势头。
由来
按照被普遍接受的观念,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航天竞赛中处于劣势的美国人决心不惜一切代价,重振昔日科技和军事领先的雄风。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正式宣布,美国要在60年代末实现把人送上月球的目标。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1969年7月16日上午,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飞行。参加这次飞行的有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时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将左脚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接着他用特制的70毫米照相机拍摄了奥尔德林降落月球的情形。他们在登月舱附近插上了一面美国国旗,为了使星条旗在无风的月面看上去也像迎风招展,他们通过一根弹簧状金属丝的作用,使它舒展开来。接着,宇航员们装起了一台“测震仪”、一台“激光反射器”……在月面上他们共停留21小时18分钟,采回22公斤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7月25日清晨,“阿波罗11号”指令舱载着三名航天英雄平安溅落在太平洋中部海面,人类首次登月宣告圆满结束。
质疑
但时隔30多年,戈尔多夫却公开发表文章对美国拍摄的登月照片表示怀疑。他认为,所谓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拍摄的所有照片和摄像记录,都是在好莱坞摄影棚中制造的。他强调,他是在进行了认真的科学分析和认证后作出这一结论的。其主要理由如下:
1.没有任何一幅影像画面能在太空背景中见到星星;
2.图像上物品留下影子的朝向是多方向的,而太阳光照射物品所形成的阴影应是一个方向的;
3.摄影记录中那面插在月球上的星条旗在迎风飘扬,而月球上根本不可能有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
4.从摄影记录片中看到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行走犹如在地面行走一样,实际上月球上的重力要比地球上的重力小得多,因而人在月球上每迈一步就相当于人在地面上跨跃了5至6米长;
5.登月仪器在“月球表面移动”时,从轮子底下弹出的小石块的落地速度也同地球发生同一现象的速度一样,而在月球上这种速度应该比在地球上快6倍。
戈尔多夫表示,他质疑30多年前美国宇航员“拍摄”的登月照片和摄像记录,并不是否定当年美国宇航员登月的壮举。他认为,美国宇航员当时是接近了月球表面,但因技术原因未能踏上月球。由于当时美国急于向全世界表功,因而伪造了多幅登月照片和一部摄影记录片,蒙蔽和欺骗了世人几十年。他说,美国著名工程师拉尔夫·勒内、英国科学家戴维·佩里和马里·贝尔特都对他的这一质疑表示赞同。
无独有偶,自称参与了阿波罗计划工作的比尔·凯恩教授曾写了一本名为《我们从未登上月球》的书,书中对阿波罗登月计划也列举了一些疑点,甚至认为:载有宇航员的火箭确实发射了,但目标不是月球,而是人迹罕至的南极,在那里指令舱弹出火箭,并被军用飞机回收。随后宇航员在地球上的实验室内表演登月过程,最后进入指令舱,并被投入太平洋,完成整个所谓的登月过程。
“阿波罗登月计划”是否是一场骗局的问题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以著名物理学教授哈姆雷特为代表的人士肯定“骗局论”,他们认为阿波罗登月造假的依据有:
1.阿波罗登月照片纯属伪造
根据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资料计算,当时太阳光与月面间的入射角只有6-7度左右,但那张插上月球的星条旗的照片显示,阳光入射角大约近30度。照片中出现的阴影夹角应该在“跨出第一步”后46小时才可能得到。
2.阿波罗登月录像带在地球上摄制
通过录像分析,宇航员在月面的跳跃动作、高度与地面近似,而不符合月面行走特征。
3.月面根本没有安装激光反射器
根据美国某天文台的数据可以计算得知,现在在地球上用激光接收器收到的反射光束强度只是反射器反射强度的1/200。其实,这个光束是由月亮本身反射的。也就是说,月球上根本没有什么激光反射器。
4.阿波罗计划进展速度可疑
美国直到1967年1月才研制出第一个“土星五号”,
1月27日
做首次发射试验,不幸失火导致三名宇航员被熏死。随后登月舱重新设计,硬件研制推迟18个月,怎么可能到1969年7月就一次登月成功呢?
5.对土星五号火箭和登月舱的质疑
现代航天飞机只能把20吨载荷送上低轨,而当年的土星五号却能轻而易举地把100吨以上载荷送上地球轨道,将几十吨物体推出地球重力圈,为什么后来却弃而不用,据说连图纸都没有保存下来?
6.温度对摄影器材的影响
月面白天可达到
121°C
,据图片看,相机是露在宇航服外而没有采用保温措施的。胶卷在
66°C
就会受热卷曲失效,怎么拍得了照片?
这些人士认为,对以上这一切美国政府一直没个交代,而知情者由于担心生活和安全受到影响,甚至可能直接遭到了胁迫,至今对此沉默不言。但相信不久的将来,诞生于美苏太空竞赛年代的“登月骗局”定会水落石出。
反驳
不过,也有许多人认为“阿波罗”登月计划不可能造假:
首先因为该计划当时是在全球实况转播的,近亿人亲眼看到。另外,宇航员还从月球带回了一些实物,如岩石。
其次,美国政府不会拿信誉开玩笑。如果是一次骗局,他们根本不需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实况转播,而只需事后发表一些照片即可。否则万一有个闪失,美国政府要承担很大后果,甚至会名誉扫地而一蹶不振。
第三,美国宇航局有成千上万的科技、工程人员,绝大多数人都会持科学的态度,不会视严肃的科学问题为儿戏。如果登月计划是一场骗局,不仅全体参与者的人格将受损,而且,让几万人守着谎言过几十年,实非易事。
高中地理说课稿15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第__章第__节,题目是________.课型是新授课。
下面我就教材、教学法设计、教学程序三大方面向各位评委老师展示一下我的说课设计。
首先说教材。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个方面。
一。教材分析:
首先说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在整个自然(人文)地理知识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且贯穿本节很重要的一条线索是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来指导生产生活。
其次说说教材内容特点。本节课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1、 有部分教学内容抽象难以理解,知识原理性比较强。
2、教材安排上增加地图,减少文字叙述,主要是问了增强直观性,以减轻难度。这符合"地图是地理的语言""地理就是在地图上说理"的地理学科特色。
3、 教材内容有较强的比较性且知识前后联系密切,可采用比较法教学。
4、 学生在以前的知识中有相关知识积累,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相关认知。因此,教材内容对学生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5、 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体现教材选材的实用性原则。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及高一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制定如下三位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记:
分析:
理解:
2.过程与方法: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或技能对本节课所学的的地图及文字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然后再把自己的观点或结论进行交流或当众表达。培养学生观察、读图析图能力、归纳能力;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竞争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地理课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并逐渐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生活及科研,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另外通过对本课中原理性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的形成。每节课教师都在这些方面对学生有积极期望,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皮革马利翁"效应,学生会逐渐具备这些能力,并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目标的确定及分析,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确定本节课内容的重难点。
重点是:
确立依据:1.这部分知识有较强的实用性。与现实生活联系特别密切。
2.涉及到知识较多而且比较难以综合。高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解决本节课问题时相对较弱。
难点是:
依据:1.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对高一学生来说,空间思维能力较弱,难以理解。
2.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的知识基础及生活经验。
以上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接下来我再说说教法和学法设计。
一。教学方法
"以学定法"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问题导学法:多媒体出示问题,学生按照问题去读图读书,先自己学会一部分知识与能力问题,增强学生独立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方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且能够面向全体学生。
3.以地图为载体的情景教学法:对这节教材内容比较抽象,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插图,将其制成富有动感的色彩鲜艳的.画面。将繁杂的地理事物变成简单直观的图像,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通过地图设计一些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清新旧知识的线索,有助于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这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二。学法指导
新课程倡导 "教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有"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学习有用的地理".因此,地理课堂上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地理学习方法,以适应社会高速发展。本节课的学法指导如下:
1.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及图表。培养分析、归纳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渐学会知识迁移,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去指导生产生活。
2.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研究方法。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包括图表、投影、视频等电化教学。可以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是我在本节课中所设计的教学法指导及采用的教学手段,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本节课的教学法呢?接下来我详细介绍一下我的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分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七个环节。
一。复习提问。"温故知新"及建构主义中提到的"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他们都或多或少对本节课的新知识有些知识积累或生活认知"的理论,因此,我设计课前复习环节。提问的方法,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助于课堂教学程序的随机调整。
二。导入新课。展示一组地理图片。创造学习氛围,设置悬念,引入新客。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求知欲。这样导入,可以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讲授新课。
环节一:1、问题导学。教师出示问题,该问题即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教师把重点分解为几个小问题。学生先自己完成问题。自己学会一部分知识,对重点有不同程度的掌握。
这时教师可以在教室内逐个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2、教师点拨。教师根据刚才对学生自学情况的了解,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逐渐突破重点。
设计意图:教育心理学上认为:学生在每节课上课的前25分钟的时间,注意力最稳定。因此就在这段时间里,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增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也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在学生的自学及教师的点拨中,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逐渐到位。
环节二:1、教师出示问题。该问题既是本节课的难点。
2、 学生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并展示讨论结果。
3、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教育心理学认为,在每节课的后20分钟,学生注意力逐渐不稳定。可以设置讨论活动,在师生、生生的多边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提升学习效率。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进行突破,不会的学生逐渐学会,已经学会的学生在向其余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提升了分析归纳、对比综合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
四。巩固复习
在对重难点都学习完之后,教师提供两个比较简单的巩固习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分析,主动探索学习,检验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并让学生品尝到学会的滋味。
五。课堂小结
学生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知识梳理,然后教师出示本节课知识体系。
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六。作业布置
有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体现对本节课重难点知识的延伸巩固。选做题选择开放性的题目,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并可以提升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后说说板书设计,基本上我在黑板上的主板书就是现在展示的这些。其余详细知识点在多媒体幻灯片上还有展示。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设计,教学程序三大方面进行了说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主要采用问题导学、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原则。以地理图表作为本节课的主线。课程设计符合新课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特点,也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高中地理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说课稿02-16
高中地理说课稿05-15
高中地理的说课稿优秀04-16
高中地理《风沙地貌》说课稿11-26
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说课稿03-19
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说课稿01-22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12-27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02-21
高中地理考试总结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