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比和比例的说课稿

比和比例的说课稿

时间:2024-05-17 13:21:0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比和比例的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比和比例的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比和比例的说课稿

比和比例的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的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第三个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3、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三、[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多媒体出示有关国旗的四幅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图的.内容,并找找图中共有的东西。接着出示四面国旗的长和宽的具体数据,并提示国旗的指定有着特定的制作标准,然后让学生去思考,猜测。

  二、探究新知主动参与

  这里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比例的意义

  1、根据学生的发现,让学生任意地选择其中的两面国旗,先写出长和宽的比,再求出比值进行验证自己的猜测对不对。

  2、把学生的计算结果出示在黑板上(四面国旗都有)接着请学生仔细观察计算结果发现了什么,发现他们的比值都相等。从而引出比例的意义。

  3、揭示了比例的意义后及时进行练习。判断几组比能否组成比例,为什么?让学生说理巩固概念。

  4、回到四面国旗,让学生找比组成比例。(可以是国旗的长与宽的比,每两面国旗长之比,宽之比)这里教师要适时引导,鼓励学生打开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以加深对比例意义的认识。

  第二部分:比例的基本性质

  1、教学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这部分的教学,我采用了阅读自学法。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由“学会”变“会学”,这里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课本时,老师写出比例的两种形式,引导学生注意内项和外项的位置。认识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后让学生说说比与比例的区别。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观察黑板上的比例中的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的关系,引导学生把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分别相乘,比较结果,然后引导他们回答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有什么关系?再让学生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探讨写分数形式,归纳“交叉相乘”积相等。

  3、练习,p34的做一做

  4、小结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也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基础练习

  1、写两个比值是0.4的比,并组成比例。这里先让学生写,然后请其他学生判断他写的比例对不对。(可以用比例的意义,也可以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2、猜数游戏,一方面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知识,另一方面,为下节课“解比例”做铺垫: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知道了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外一项,这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解比例”。

  发展练习:

  1、把乘积相等的式子改写成比例。这个练习是巩固比例的基本性质,意图是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有学生可能只能改写一个,而有学生可能改写4个,还有学生可能改写8个。

  2、如果5a=3b,那么a:b=():()

  四、课堂小结,回归目标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比和比例的说课稿2

  教材分析:

  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一节概念课,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本节课内容是第二单元的第三课时,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是利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先决条件。

  教学目标:

  1、体会国旗中隐含的数学规律,丰富学生关于国旗的知识,培养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感;

  2、结合不同规格的国旗的典型事例,经历认识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

  3、认识比例,知道比例的内项和外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会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理念: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概念;

  2、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自主构建数学知识;

  3、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三、巩固练习,加强应用

  二、合作交流,自主建构

  (重点)

  教学设计三环节

  二、合作交流,自主建构

  活动一,教学比例的意义;

  活动二,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兔博士网站中提供的关于国旗通用的五种规格:

  (1)长288cm,宽192cm;

  (2)长240cm,宽160cm;

  (3)长192cm,宽128cm;

  (4)长144cm,宽96cm;

  (5)长9 6cm,宽6 4cm;

  请你任选两种规格的国旗,计算一下它们长和宽或宽和长的比值,小组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初步感知比例的'意义:

  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写成一个等式,像这样

  240:160=144:96

  240/160=144/96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

  总结归纳比例的概念

  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

  合作交流:

  试着把上面比例中的两个外项,两个内项分别相乘,你发现了什么?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40:160=144:96

  160X144

  240 X 96

  内项积=外项积

  师生共同总结:

  基础练习一:

  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

  组成比例。

  (1)7:3和21:9

  (2)0.5:24和1.5:3.6

  (3)8:6和1/6:3/4

  (4)3/10:1/4和6/25:1/5

  基础练习二:

  上午10时整,在空地上直立了6根不同长度的竹竿。测得这些竹竿的高度和影子的长度如下表:

  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

  3

  2.5

  2

  1.5

  1

  0.5

  影子长度(米)

  6

  5

  4

  3

  2

  1

  竹竿高度(米)

  (1)写出竹竿高度以与影子长度的比,填在上表中。

  (2)根据上面的结果写出三个比例。

  拓展练习:

  试着利用8的四个因数组成四个比例。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填空:

  3:2=( ): 6

  ( ):12=2:6

  课后反思,教学相长:

  今后教学中,我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注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二、是对学生要及时给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

  三、是灵活驾驭课堂的即时生成,要善于捕捉学生们的闪光点。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40:160=144:96

  160X144

  240 X 96

  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积=外项积

  板书:

  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比和比例的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浙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得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3、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4、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根据所给信息写出四个比。目的就是为新授进行铺垫,搭建脚手架,同时也为学生后面区分比例和比打下基础。

  (二)教学新课。

  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

  先出示几个比,让学生计算它们的比值,然后通过观察、比较,给这些比分类。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根据比值是否相等来分类。接着追问:“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他们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是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可以说两个比相等。运用黑板上的几个比例式,告诉学生象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给学生直观的印象,然后列举一个反例,让学生对比观察,引导学生发现他们之间的共同特点,抽象概括出比例的意义。教学比例的意义后,及时组织练习。第一个是判断导入部分的四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说明理由。第二个练习是,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运用了比例的意义,而且对比的性质也有一定的运用,以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练习是写出比值是4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三个练习,每一个都在逐步的延伸,意在达到熟练运用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

  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时,我让学生看课件自学,然后让他们自己说说比例里各部分的名称。在揭示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我先让学生计算,然后观察发现规律,进一步验证规律,最后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巩固练习。

  在巩固练习环节中:第1题是三个判断题,是对基本概念的巩固。

  第2题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这里需要从学生逆向思维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第3题是用四个数组比例,这题学生在组的过程中没有方法和顺序,那么在交流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发现方法,总结规律,使学生不仅把题做对,而且指导自己更好解决问题。

  第4题是拓展题,让学生根据当前所学的知识猜数,一方面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知识,另一方面,为下节课“解比例”做铺垫: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知道了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外一项,这是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解比例”。

  三、说教后反思。

  这节课是概念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且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自主观察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但是上完之后,我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尤其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其实这一环节,我在四班试教时已经发现,在本班的上课中,我在板书中已有强调,也许还是强调的不够到位。整节课时间比较紧张,后面巩固练习和课堂小结的环节有点匆匆过场的味道,与自己曾设想的场景一定的差距。自己激励性的语言还欠缺,这也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我觉得通过这一节课我学到了好多,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课程,要考虑到学生。在今后的日子里,还得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比和比例的说课稿4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渗透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交流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自我复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加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迅速地解比例、化简比和求比值及正反比例辨析。

  (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必须明确课堂教学的任务和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作用,才能更好地提高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效果。所以,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归纳整理,进一步明确意义,辨析特点,熟练应用。设计思路:整理复习时,先让学生说一说对比和比例的了解,然后采用列表的方式加以对比,搞清有关概念。接着采用讨论的形式,讨论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比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正、反比例的判断。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形成网络,有系统的认识。求比值与化简比学生容易发生混淆,通过举例辨析,使学生明白求比值根据比值的意义用除法,化简比则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方法比较灵活。教学例4时,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审题并写出答案,然后交流。练习的设计1、2题是比和比例基础知识的巩固题。其中1题是由4道小题组成,呈现出知识内在的系统性。判断题巩固正、反比例的量,最后是化简比、求比值、解比例及正反比例关系的实际问题,通过练习让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学流程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一、归纳整理教学中,教师直接导入,板书课题后提出教材中小精灵提出的问题:

  你知道哪些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让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在汇报时说出比和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等。教师进一步提问: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能更清楚比较比和比例的区别和联系呢?从而自然引出:列表法(投影出现下图,并逐一填充)

  比比例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各部分名称90:60 = 1.5前项比号后项比值9:6 = 3:2内项外项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化简比的依据。解比例的依据。

  因为,求比值和化简比学生容易发生混淆,所以填完表后,马上就出示一组化简比和求比值的辨析练习。求比值96:24= =4化简比()这里只需强调: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而化简比的结果仍是一个比,只不过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当然可以把比写成分数的形式,但是决不能写成整数或小数。根据学生在汇报中提到的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及正反比例的知识,教师提问:那么,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呢?在学生语言表述完毕后,追问:我们能用字母的形式表示它们的关系吗?强化代数的思想。学生答必,板书:a:b=a÷b=(b≠0)及时练习:8:()=()÷6=那么,正反比例的意义呢?你是怎么判断正反比例的呢?同样,学生口答后,追问:我们能用字母的形式表示正反比例的意义吗?学生答必,板书:(一定)xy=k(一定)出示一组正反比判断的练习题。

  1、全班人数一定,出勤学生数与缺勤学生数;

  2、分数的大小一定,它的分子与分母;

  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4、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和它的表面积)

  二、辨析应用简单小结后,出示例4,(李阿姨是剪纸艺人。平时李阿姨每天工作6小时,剪出72张剪纸。节日期间,李阿姨每天要工资8小时,能剪出96张剪纸。

  1、写出李阿姨平时和节日里剪纸张数和相应工作时间的比。

  2、上面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3、如果李阿姨要剪120张剪纸,需要多少小时?)要求学生独立审题写出答案,然后交流。教师强调:在写比时,要看清要求,前后项不能随意调换。比的比值表示什么?比值相等说明什么?另外第3题,学生的解法会有不同,(一种时用比例解,一种时是列算是解。)要让学生通过比较看到各种解法中间的联系与区别。用比例解:设需x小时。因为功效(即比值)相等,所以72:6=120:x72x=120×6x=10列算式解:先求工作效率,再求工作时间120÷(72÷6)=120÷12=10(时)(联系:都是应用关系式。区别:比例,只用到一个关系式,即: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功效;而列算式,要用到两个关系式,要先求功效,再求时间。)

  三、练习拓展在对此题充分交流后,简单总结,然后进行一个综合的小练习。练习过程中,教师针对个别学生答疑。习题设计原则:

  1、不能简单重复新课学习中的习题,要避免简单机械重复的无效劳动。

  2、既要重视有针对性的单项练习,也要注意综合性的练习,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挑战性。

  3、在内容和要求上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整理与复习课的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创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试题如下:(部分学生由于答题能力问题可能不能答完,可作为家庭作业完成)教学效果预测这节课,我本着精心钻研教材,把握好新课程的理念,认真做好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让学生能把要整理与复习的内容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和理解方式对已激活的知识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并在头脑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将重新组织的知识牢记下来。

  这样一来,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都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我的说课到此,敬请多提宝贵意见。

比和比例的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的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第三个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3、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经,因此我进行了如下设计:复习了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值?求下面各比的比值.目的就是为新授进行铺垫,搭建脚手架,同时也为学生后面区分比例和比打下基础。

  在新授这个环节里我设计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比例的意义,运用比例的意义进行的练习;第二部分是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的练习;第三部分运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进行的练习;第四部分给出四个数让学生写出比例、和给一个乘法等式写出比例。

  在第一部分里,我先让学生把相等的比写成等式的形式,为揭示比例的意义做铺垫。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有意识的将比值相等的比写在一行上,引导学生观察每两个比之间的关系,告诉学生像这样的式子叫做比例,给学生直观的印象。让学生抽象概括出比例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比例的'意义后,及时组织练习。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运用了比例的意义,而且对比的性质也有一定的运用,培养了学生从多中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熟练运用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探究的能力,教师给了学生一个自学提示,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有顺序,有目的。在汇报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和基本性质时都让学生举例说明,达到全体学生都能理解的目的。比例和比的区别是小组内研究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学生能从意义、性质、名称上去区分,从而使学生正确的区分比和比例。

  第三部分: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这样的题最能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灵活性。

  第四部分:用四个数组比例,学生在组的过程中没有方法和顺序,那么,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去引导学生发现方法,总结规律,使学生不仅要把题做对,而且要善于总结方法,指导自己更好的去做题。有了这道题,在下一题中,让学生通过一个乘法算式改写成比例式,就稍微容易些了,让小组内交流方法,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能力。

  在课堂小结中让学生说出本节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有一个回顾过程,加深学生的印象。

  课后练习中出了一个比灵活的开放题,目的是提高他们的综合用能力。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思维的空间。

比和比例的说课稿6

  我说课的课题是《正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材教法、教材处理、学法指导及教学过程等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十九章的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有了平面坐标系的基本知识、常量与变量以及正比例函数的概念等知识,正比例函数,是同学们初中第一次接触的函数,描点画图得到其图象的方法为后面学习一次函数,以及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二次函数打下良好基础。并且通过观察图象的变化得到其性质也是学习函数性质的通用方法。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函数还有着非常广泛的实际应用;函数还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良好题材。所以函数在初中数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函数的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它体现了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的观点,体现了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是知识性方面,更重要的学习方法方面,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展示函数图象的运动变化,通过观察、归纳体会数形结合数学思想方法。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观察归纳出函数的性质;并会简单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的能力,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初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经历由“问题情境--自主探索--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练习巩固”的数学思维活动过程,从而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加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增强团结协作意识。逐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以上三个目标不是独立存在的,在落实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也贯窜着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它们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3、教学重点:正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及其应用。

  4、教学难点:发现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二、学生情况:

  存在多大的问题,也形成了较理想的先决条件。

  三、教材教法:

  我选用引导发现法和直观演示法,本节课的难点是正比例函数的性质,通过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画图)、多观察(图象),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最后发现其性质,这符合现代教育理论中的“要把学生学习知识当作认识事物的过程来进行教学”的观点,也符合教学论中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的原则。

  四、教材处理

  关于教材的处理:(1)坐标平面象限的划分,初一教平面内点的坐标时已经介绍过了,不作为本节课的内容,可以直接应用。 (2)描点画图得到其图象,观察图象的变化得到其性质,在得到函数性质后,补充几个练习,以应用其性质。

  五、学法指导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归纳的学习方法。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概括正比例函数的特点,通过一些不同图象、讨论、归纳,在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中学习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画图过程中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会”和“会学”的目的。六、教学过程:

  (1)复习正比例函数y=kx(k≠0)的概念。复习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列表、描点和连线。请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并强调:我们不仅要掌握好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也要掌握好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由此引出本课课题,达到了新旧联系、自然过渡的.目的)。

  (2)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y=-2x,y=x,y=-x,y=x引入练习:(多媒体演示)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演示以上函数的图象,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探索函数解析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及图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发现规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从而得到正比例函数图象的形状。先让学生动手画正比例函数y=-2x,y=x,y=-x,y=x的图象。然后让学生观察函数图象的形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直线。

  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学生观察函数图象动口、动脑,得到K>0,图象经过一、三象限;K<0,图象经过二、四象限。最后探讨得出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画法,引导学生得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而画一条直线只需两点便可唯一确定,因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只需取两点即可(从而给出两点作图法的思路)。

  (3)练习。

  在习题的设计和选用上在得到两个性质后,都由直接应用性质的小练习,由学生口答。这样安排目的是,让学生对性质有一个熟悉的过程。习题既考察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又考察了函数性质,两者相结合注重了思维了连续性和可发展性,对提高学生的能力也很有好处。

  (4)小结

  以问题形式小结,由学生思考完成。可以整理知识点,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内化,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5)分层作业。

  作业分为选作和必作,目的是为了帮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延伸探究到课外,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研究性课题作业,去激发他们的数学兴趣,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比和比例的说课稿7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在复习活动中让孩子们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孩子们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孩子们成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渗透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孩子们归纳、总结等自我复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加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1)使孩子们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迅速地解比例、化简比和求比值。(2)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教学用具:地图

  教学方法:主动参与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孩子们,你们喜欢看电视里的娱乐节目吗?比如快乐大本营、夺标800、智力大冲浪啊?今天我们来玩一玩《开心四十分》,愿意吗?

  二、展开活动,自主复习

  1.我们今天的活动有个主题,出示:比和比例。为了在这次活动中玩出水平,赛出成绩,我们各小组在课前都进行了认真的复习,在提问和被提问方面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你们有信心夺取冠军吗?老师预祝你们问得巧妙,答得精彩!

  2.多媒体宣布比赛规则:

  A.提问的一组如果其他小组回答正确,则答题的一组得两颗星,提问的一组得一颗星作为优秀设问奖。

  B.如果被提问的那个同学回答不出,可以向本组同学求援,求援机会只有一次,如果本组同学能正确答出,则加一颗星,如回答不出,则失去答题机会,由其他小组回答,答出则加一颗星。如果没人能够回答,则设问小组公布答案,如果答案正确并有创意,加一颗星为优秀设问奖,如果出题有误,则倒扣一颗星。

  3.学生活动开始。

  每组由发言人指名向其他每个组提问一个问题,剩下的两个问题抢答,依次轮流进行。

  (教师充当调解员和记分员,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并进行小结。)

  4.学生提问结束:

  现在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加星项目,得星少的小组还有反败为胜的可能哦!就是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在前面还没有提到的,哪个小组补充一条,就加一个星。

  5.教师小结:今天的比赛第**小组团结协作,发挥出色,比其他小组略胜一筹,荣获冠军,老师为你们祝贺!但老师觉得另外三组不甘示弱,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同样值得老师喝彩!你们这样的讨论和竞争,让老师和你们大家一起对比和比例这部分知识认识更有条理,印象也更深刻了。

  三、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1.学了知识就要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你们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呢?请各小组发言人发言。

  2.趣味生活题。

  放暑假了,同学们可能也想到什么地方去旅游了,(出示地图)老师打算到北京去,现在请同学到地图上来找找看我应该从哪出发,然后量一量地图上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算出从我们这儿到北京大概有多少路程。

  3.小结:以后要到哪儿去旅游,到了甲地还想去乙地,只要有地图,可以粗略估计一下甲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就可以根据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估算出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了。同学们的心现在可能已经飞到了你们梦想的美丽的地方了,好,我们现在下课!

比和比例的说课稿8

  一、教材分析

  1、说教材《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比的知识”的深化,也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并为学习比例的应用,特别是为正、反比例及其应用打好基础。比例的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本节课的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2.教学目标我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别。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与探究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的意义或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二、说教法、说学法

  1、说教法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知识,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观察、探索、归纳的能力。因此,我采用了“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教学中贯彻自主性原则,重视学生学习和探索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组织、并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

  2、说学法在强调教法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主要指导学生运用以下学习方法:自学法。引导发现发。教具和学具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工具和桥梁,课前准备合适的教学具也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因此,这节课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复习旧知,做好铺垫——教学比例的意义——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反馈与巩固——质疑反思,总结评价。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概念复习:回忆什么是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比的基本型性质是什么?什么是比值?怎样求比值?然后出示4个比让学生求比值。

  2、求出下面每个比的比值12:163/4:1/85、4:2、710:6(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的知识的复习,唤起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加深学生对旧知的印象;通过求比值的'练习,使学生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教学比例的意义作了巧妙的铺垫。)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比,知道怎样求比值。今天我们就根据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的内容。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二)教学新课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

  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

  1、(多媒体课件出示)第40页的三幅图:天安门升国旗仪式;校园升旗仪式;教室场景。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副图,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生:都有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我们必须尊重它)。(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课件,创设大小不同的国旗引入比例的意义,主要体现知识由实际问题产生。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师:利用多媒体把图变换成三面国旗的画面,并表上长和宽的尺寸,请同学们写出他们长与宽的比。(比可以用两种形式表示出来,为后面的学习比例用分数形式表示做好铺垫)。接着追问:“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2、动手计算,探究比例的意义师:接下来选取其中的两个比,求出它们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那你能不能从中任选两个相同的比把它组成等式呢?”然后学生汇报。最后师生总结比例的意义: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并板书)(设计意图:教学中通过观察、求比值等方式是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可以说两个比相等。运用黑板上的几个比例式,告诉学生象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给学生直观的印象,抽象概括出比例的意义。帮助学生建立明晰的概念,把握概念的内涵。)

  3.辨析比和比例师:1:2是比例吗?为什么?你能把它组成一个比例吗?还可以写成什么样的形式?(辨析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新知进一步理解的过程,通过1:2是比例吗?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自主去辨析新知与旧知的区别,从而更准确地理解比例的意义,并通过“你能把它组成一个比例吗?”问题的启动,使学生展开了更丰富的比例应用的想象空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4.利用新知,学以致用师:教学比例的意义后,及时组织练习。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这一环节中,不仅运用了比例的意义,而且对比的性质也有一定的运用,以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组织看书,认识名称我们已经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那么组成比例的四个数也都有自己的名称,你们知道它们叫什么吗?自学课本41页,并汇报交流说出黑板上组成比例的四个数中各部分的名称,并板书。(设计意图:学生自学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他们,既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又处理好了讲授与自学的关系。)

  2、进行验证,确定性质师:观察黑板上的比例式,你能发现比例的外项之积和内项之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可以动手计算。汇报交流: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师:是不是每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都具有这种规律,请另选几个比例验证一下。(学生验证自己的发现)师: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将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把内项与内项、外项与外项分别用箭头连接,使学生形象的看到用分数形式表示的比例式中,如何计算两个内项及两个外项的积。)

  3.指导学生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师:通过以上研究,你发现了什么?经过验证得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设计意图:比例的基本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如何突出重点是教学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把知识的探究过程留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算一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测,合情推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将学习内容“大板块”交给学生,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4、巩固练习在巩固练习环节中,第1题是对基本概念的巩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并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第2题是写出比值是5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第3题是用四个数组比例,这题学生在组的过程中没有方法和顺序,那么在交流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发现方法,总结规律,使学生不仅把题做对,而且指导自己更好解决问题。(设计意图:三个练习,每一个都在逐步地延伸,意在达到熟练运用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师:学到这里,你已经学习了几种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

  四、质疑反思,总结评价

  1、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你能比较一下“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吗?(使学生畅谈收获,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及时查漏补缺,同时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出比和比例的区别,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更进一步理解新知。)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简洁、大方,体现了本节课所学知识的重点,展示了知识的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完整化。

比和比例的说课稿9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六年级数学年级下册第6单元的整理和复习中的《比和比例》。

  教材分析:

  《比和比例》属于概念课,为了让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又能把握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达成触类旁通,一举多得,我将比和比例的知识对比复习,深化基本概念。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整理出来的知识体系,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特别牢固,而且能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列表的方式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也明确了各知识点的共性和个性,表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渗透了学生对各类信息的整合、梳理,培养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将这节课简单的说一下:

  一、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遵循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原则,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的教学宗旨是学生会的不讲,学生不会的精讲。

  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和自信心和创新意识,渗透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自我复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加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迅速地解比例、化简比和求比值。

  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揭题示标(二)自学指导(以上是辅助环节)(三)看一看

  (四)做一做(这两个环节为“先学”阶段)(五)议一议(“后教”阶段)(六)练一练(七)全课小结

  (一)揭题示标

  为节省课堂时间,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采用的是开门见山的导入,即揭题示标,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明确了一节课的努力方向。

  (二)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是学生自学的航标,“先学后教”中“先学”是基础,是前提,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自学指导要精心设计,一定要明白具体,学生知道怎样去自学。这节课我的自学指导是按知识点分

  为四大块,把全班分为四大组,每组派人抽签,决定自学讨论的内容。出示知识树:

  回顾(1):比和比例的意义

  1、说说比和比例的意义,并各举出一个例子。

  2、说说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并举例说明。

  3、举例说明: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4、举例说明: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

  回顾(2):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1、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质?请举例说明。

  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请举例说明。

  3、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呢?

  回顾(3):求比值和化简比

  1、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请举例说明。

  2、什么叫最简单的整数比?

  3、举例说明:求比值和化简比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回顾(4):比和比例的应用

  1、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是什么?举出一个例子。

  2、什么叫做比例尺?怎样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怎样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分别举出一个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知识来解答的应用题。 如有不懂的地方可小声的问问你的同桌。

比和比例的说课稿10

  一、讲教材

  1.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类教育版第十二册第三单位第一、二课时的内容。比例知识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比例知识、除法和分数的基础上教授的。本课程的内容是本单位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准备解决未来的比例,解释正反比例。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想法,还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2、教学目标:

  以下教学目标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

  (1)通过计算、观察和比较,让学生总结和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例是否能形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教学重、难:

  要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我们将判断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否可以形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四、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的内容和安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和难点,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训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总结、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根据给出的信息写两个比例。目的是为新教学铺平道路,搭建脚手架,为学生区分比例和比例奠定基础。

  (二)教新课

  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首先显示几个比例,让学生计算他们的比例,然后通过观察和比较对这些比例进行分类。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根据比例是否相等进行分类。然后问:两个比例的比例是相等的,那么它们之间可以连接到什么符号呢?这是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只要两个比例的比例相等,就可以说两个比例相等。使用黑板上的几个比例,告诉学生这样的公式被称为比例,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列出一个反例,让学生比较观察,引导学生发现他们之间的共同特征,抽象地总结比例的意义。教学比例的意义后,及时组织实践。第一个是判断导入部分的四个比例是否可以形成比例,并解释原因。第二个练习是判断两个比例是否可以形成比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使用了比例的意义,而且对比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应用,以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练习是每个比例的延伸,每个练习都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当我知道比例的名称时,我让学生看课件自学,然后让他们谈谈比例的`名称。

  在揭示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我先让学生计算,然后观察和发现规则,进一步验证规则,最后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巩固练习

  在巩固实践过程中,第一个问题是三个判断问题,即巩固基本概念。第二个问题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这里需要从学生逆向思维的角度来解决问题。第三个问题是使用四个数组的比例。学生在小组过程中没有方法和顺序。在沟通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找到方法,总结规则,使学生不仅能正确地解决问题,还能引导自己更好地解决问题。第四个问题是扩展问题,让学生根据当前的知识猜测,一方面巩固知识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另一方面,为下一节课解决比例铺平道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你知道任何三个比例,你可以找到另一个,这是下一节课要研究的解决比例。

  教学反思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以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为基础。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仅仅依赖于模仿和记忆。实践、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有效地处理了教科书,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了解生活的比例,进一步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积极情绪。

  一、创设探究空间,经历探索过程

  我大胆地组织学生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没有根据教科书中提供的现成问题你发现了什么分别计算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比例?机械地实施,但大胆地放手,用四个数组成等式的开放实践产生新鲜有用的教学资源。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有效的探索,我经历了探索的成功。

  二、找到知识与生活的契合点,学以致用

  为了充分体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在课堂结束时安排了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测量我们学校旗杆的高度,将数学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这不仅渗透了学习数学的教学理念,而且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文化知识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意识

比和比例的说课稿11

  一、教材分析

  这是本章的第二节,研究对象是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其学习以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为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借助前面学习的正比例函数的有关知识和研究方法,确定研究方向,因势利导,从而类比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体系,整个过程特别注重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类比、观察、猜想、归纳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函数知识里边,还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程的思想,“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并且能进一步加强代数与几何的联系.,可为后阶段学习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我校这届学生,多是务工子女,基本能力和技能较低,因此在教学时要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环境,以直观,操作观察,概括和交流作为重要的活动方式,通过这些活动逐步提高从函数图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感知水平。

  学生在第一节中已经学习过“正比例函数”的内容,对函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研究讨论反比例函数图像及其性质对后继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再说学生可以结合实例经历列表、描点、作图等活动,理解函数的整体直观形象,为学生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提供了思维活动空间,可以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由他们自己发现的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三、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熟悉画函数图像的主要步骤,能利用描点法正确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2 逐步提高从函数图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图像的主要性质。

  3 通过类比、观察、猜想、归纳等激发探究新知识的热情,经历体验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4 在动手作图的过程中,体会做中学的乐趣,养成勤于动手,乐于探索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对反比例函数性质的理解。

  五、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

  本课教学采用探讨研究法、发现法、讲、练结合法.其依据是:

  ⑴遵循教材的结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

  ⑵教学方法改革发展的新趋势:注重启发式,加强对学生学法的研究和指导。

  ⑶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参与有机的结合。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正比例函数吗?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什么图形?你在画图时需要采用哪几个步骤?

  生:记得,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1)列表(2)描点(3)连线

  设计意图:回顾正比例函数图像作法的基本步骤,为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做准备。

  (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反比例函数的一般解析式是什么?

  生: 反比例函数的一般解析式是

  师:请同学们来猜想一下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什么?让我们一起画个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看看,好吗?

  操 作:同桌两人分别画出反比例函数 或 的函数图像。(分组进行列表画图)(课前已经准备好方格纸片和彩色笔、铅笔)

  按照研究正比例函数图像即一般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通过列表、描点、连线来画出它们的图像。

  以小组为单位,先列出表格,再进行描点、连线。注意:①列表时自变量取值要均匀和对称②x≠0③选整数较好计算和描点。(教师提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会画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去为发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做准备。分组画图的目的是为后面的合作交流做铺垫。采用彩色笔,通过颜色变化,有利于反映和发现问题。

  通过学生自己画的图像,经过仔细观察,从而得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教师可做提示一般一个分支取4~6个点)

  比 一 比:同桌两人分别画出函数 或 的图像,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展示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比一比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画图技能和计算能力,利用对好作品的展示又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三)探索比较,发现规律

  师:下面大家分四人一小组讨论,根据大家所画出的函数图像,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你能发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性质有哪些?

  1 你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以及不同点吗?

  2 函数图像分别位于哪几个象限?

  3 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的.x变化有怎样的变化?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从函数图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体会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注意多和同伴交流看法。

  师:讨论结束后,由各小组选代表说说讨论结果。

  师生行为:

  学生分组针对上面3个问题,结合画出的图形分类讨论,归纳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的性质:

  (1)反比例函数y = (k为常数,k≠0)的图像是双曲线。

  (2)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3)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四)运用新知、拓展训练

  (抢答题)

  1.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它的图像是 。

  2.当k< 0 时,反比例函数 的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分布在第 象限内;在每一象限中,y值随x值的增大而 。

  3.已知函数 ,如果y随着x增大而减小,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 。

  4.反比例函数 ,那么在x﹤0时,y的值随x的增大而 。

  5.在函数 中,当m= 时,它是反比例函数。y随x的增大而

  6. 若两点(x1, y1),(x2, y2)反比例函数 的图像上有,且x1< x2<0,则y1与y2的关系是( )

  A. y1> y2 B. y1< y2

  C. y1=y2 D.大小无法确定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通过练习,既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又激发学生的参与和竞争意识.在抢答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评讲,并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整个课堂充满活跃的气氛.

  (五)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师:让学生谈谈收获(讨论后请几位学生发言)

  1、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还有哪些疑问?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由讨论、总结、概括本节所学习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让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在交流中与全班同学分享。

  思考题:

  仔细观察反比例函数的图像,除已学过的性质外,还可以观察出什么特别的性质?

  设计意图:此题是一个简单的开放性问题,为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设计,目的是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和思考时间,培养其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和探索.

  七、反思

  1、同桌互动画图像,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合作交流。对于我班部分个别学生来说画图技巧较弱,课后需再加强辅导。

  2、由于本节课的内容与正比例函数有着密切联系,学生能在旧知识中寻找模型,而最后的运用新知、拓展训练中的第6题,提升了一定的高度,有一小部分同学不那么容易理解,需要进行适当的点拨。

比和比例的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第一二课时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得基础上教学的。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3、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4、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根据所给信息写出两个比。目的就是为新授进行铺垫,搭建脚手架,同时也为学生后面区分比例和比打下基础。

  (二)教学新课

  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先出示几个比,让学生计算它们的比值,然后通过观察、比较,给这些比分类。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根据比值是否相等来分类。接着追问:“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他们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是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可以说两个比相等。运用黑板上的几个比例式,告诉学生象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给学生直观的印象,然后列举一个反例,让学生对比观察,引导学生发现他们之间的共同特点,抽象概括出比例的'意义。教学比例的意义后,及时组织练习。第一个是判断导入部分的四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说明理由。第二个练习是,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运用了比例的意义,而且对比的性质也有一定的运用,以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练习是写出比值是4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三个练习,每一个都在逐步的延伸,意在达到熟练运用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时,我让学生看课件自学,然后让他们自己说说比例里各部分的名称。

  在揭示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我先让学生计算,然后观察发现规律,进一步验证规律,最后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巩固练习

  在巩固练习环节中,第1题是三个判断题,是对基本概念的巩固。第2题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这里需要从学生逆向思维的角度去解决问题。第3题是用四个数组比例,这题学生在组的过程中没有方法和顺序,那么在交流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发现方法,总结规律,使学生不仅把题做对,而且指导自己更好解决问题。第4题是拓展题,让学生根据当前所学的知识猜数,一方面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知识,另一方面,为下节课“解比例”做铺垫: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知道了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外一项,这是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解比例”。

  教学反思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了有效的处理,让学生在算一算、想一想、说一说中理解了比例的意义,探究出了比例的基本性质,知道了比例从生活中来,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了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积极情感。

  一、创设探究空间,经历探索过程

  我大胆地组织学生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没有根据教材上所提供的现成问题“分别算一算比例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积,你发现了什么?”机械地执行,而是大胆放手,用四个数组成等式这一开放练习产生新鲜有用的教学资源,我通过引导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行有效的探究,体验了探究的成功。

  二、找准知识与生活的契合点,学以致用

  为了充分体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课的最后我安排了与生活联系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来测测我们学校的旗杆的高度,把数学和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样既渗透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教学思想,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树立了学好文化知识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意识

比和比例的说课稿13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和大家共同探讨“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这一教学模式。说句实在话,今天坐在这里评课,尤其是面对这么多的领导真的有一种班门弄斧的感觉。但是同时心里又有一种自豪,因为我们学校在教改中先行了一步,去河南取得了真经,和大家一起分享,真的很幸福。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这将近一年的学习、实践和反思来谈一下我对这节课的认识。

  可以说,作为模式的学习者和实施者,我感觉用这样两句话来形容比较贴切:“看花容易绣花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拿崔老师的这节《解决问题》来说,它是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研究的成果。今天,崔老师代表我们年组演绎了一节精彩的课堂,她向我们呈现了一节低年级“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样本。

  我们看,她对模式的把握比较准确,对模式的运用比较熟练,对模式的实施也比较到位。

  首先我们看板书课题:做到了开门见山,没有了老师激情四射的情境创设,直奔主题。

  接下来我们看学习目标的出示,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采用老师口述的方式。因为一年级孩子小,识字量有限,阅读起来比较难,所以老师的口述节省了时间。也许有的老师会认为这纯属于花架子,形式主义,一年级的孩子即使你说了,也不懂,但是有一句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从小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目标的种子,一定会收获累累的果实。所以这种目标意识要从小树立。我们再看这节课的两个目标,制定得准确、清楚,表述具体而又全面,有操作性,整节课都围绕目标展开教学,知识与技能标、过程与方法标融合一体,情感标在老师激励、批评与引导下得到了落实。

  我们再来看自学指导与先学环节。我为什么要把这两个环节放在一起呢?细心的老师可能会发现,前几节课的自学指导和先学环节泾渭分明,让看者一目了然,但是这节课的自学指导的出示却有别于其他的三节课,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刚刚入学,还没有形成独立看书和独立自学的能力,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来逐步培养。

  因而崔老师在这节课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把自学指导与先学有效结合,崔老师用教领扶的方式,耐心细致的指导孩子看书,从问题入手寻找要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重点指导从不同的角度寻找信息,在指导的时候做到了内容的明确,如:看第一个长方形中小女孩的话,第一个长方形中小男孩的话等,学生一听就懂,所以说这样的指导是有效的。同时她做到了方法的明确,如,伸出小手指一指,数一数等,不但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养成了孩子认真,手脑眼统一的良好习惯。其他的两明确在低年级的课堂上需要老师的随时调控来进行。但是,我们也发现,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比如,自学问题出现后应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而不应该出示后就指名回答,回答的时候尽量多找几名,这样就把知识点落到了实处,而不是走形式,走过场。

  在后教这个环节中,崔老师做到了永威学校教学理念中所提倡的关注每一个差生,找最差的孩子板演,由于这是已经学过的课,所以板演的学生没有出现错误,但是老师没有至此止步,而是问下面的孩子“有不一样的吗”,她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从而纠错,但是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能完全集中注意力,没有完全领悟老师的意图,所以没有将不同的做法展现在黑板上,当黑板上的做法在老师的引导下讨论完后,同桌互批,然后老师调查学情,我觉得这是本节课最精彩之处,也是体现教师个人能力和素质的环节,当崔老师发现有两名学生没有得100分的时候,及时抓住这个契机,并把错题展现在黑板上,进行纠错,让孩子畅所欲言的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找到错误的`原因,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兵教兵,老师适当补充总结,整个更正讨论的环节落实得到位,所以这也是值得我们以后学习的地方。

  最后我们再看当堂训练,原则上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因为当堂训练是四清的基础,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保障,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这节课的当堂训练只有两道题,从数量上和时间上看,都没有达到训练要求,所以,我们还需要在此环节上不断的改进。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之所以在永威能开展得如火如荼,能取得成功,在于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的课堂学生就犹如上了战场,时刻紧张着,时刻准备着,老师是严肃的,认真的,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表扬的时候不吝啬,批评的时候不委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在课堂上经常出现。昨天课上,前半节课学生的学习状态比较认真,但是劳累了一天的孩子们在后半节课坐不住了,这样就影响了学习效果,也会影响老师讲课的激情,那么作为老师该如何调控课堂,组织教学,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是让孩子趴在桌子上安静一下,或者利用竞赛的形式,激发孩子的热情,还是背后的奖励机制,抑或严厉的批评,真的是一件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我们常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就有两种思想。真诚的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我们会在此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不断创新,因为“青出于蓝胜于蓝”才是我们的追求!

比和比例的说课稿14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设计本堂课。

  一、说教材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的内容,本节课的学生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也是对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复习和对比。为后期学习实际问题中的反比例函数以及二次函数奠定了知识基础。

  二、说学情

  教学的基本前提是为了学生而进行的教学,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所面对的学生特点。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有着较为丰富的学习经验,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相关性与易混淆性是本节课需要重点关注的。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我精心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画反比例函数图象,并能从图象中得到反比例函数的相关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反比例函数图象探索性质的研究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动手操作,观察图象的过程中,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是画反比例函数图形,并抽象出性质,而画反比例函数图形,并抽象出性质是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和学法

  依据新课程改革精神与学生认知发展现状,突破难点有效实现知识的巩固,我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使之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会学习的人。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课程中我注重教学设计的紧凑合理,调理清晰。各项活动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新课导入

  在这一环节,我会先通过PPT呈现以下三个问题: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图象是什么?2.请写出两个反比例函数解析式。3.函数图象描绘的步骤有什么?以此来引导学生回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图象特征以及描点法画图象的步骤,而学生随机举例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我也会挑选一两个板书到黑板上。这时我再抛出一个疑问:能否将老师在黑板上列出的这两个函数画出来?由此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递进式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回顾旧知,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且开放性的先让学生自己书写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后面研究反比例函数性质提供画图象的具体函数。)

  (二)新知探索

  1.描绘图象,总结特征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等方式,学生与学生之间自己探讨,再结合老师的适时引导以及讲解,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以及函数增减性与k之间的关系。的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练习

  在合作交流,探究性质环节,我会通过PPT呈现填空题、选择题、画图题等三种形式,让学生通过选一选什么样的图象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填一填反比例函数的相关性质、画一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以此来巩固新学的知识。这些练习题我会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之间相互批改,我再进行统一讲评。

  (设计意图:通过这三类练习题,是想通过习题来检验他们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采用学生自己做自己评价的方式也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四)小结作业

  在作业布置方面,我会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先学习一下教材中的例题,学习其解题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答题过程,并说明会在下节课伊始进行小组分享和检验。(设计意图:运用开放性且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布置作业,可以较好的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将知识的学习延伸到第二课堂。)

  七、说板书设计

  课程板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本节课的板书精简明了,突出重点,体现本课时的内在联系,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认识。

比和比例的说课稿15

  【教材分析:】

  《比和比例》属于概念课,为了让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又能把握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达成触类旁通,一举多得,我将比和比例的知识对比复习,深化基本概念。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整理出来的知识体系,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特别牢固,而且能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列表的方式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也明确了各知识点的共性和个性,表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渗透了学生对各类信息的整合、梳理,培养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设计理念:】

  一、为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自己去梳理知识点。

  复习过程中,老师不是一味地向学生出示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机械地回答,而是给学生提供了表格,让学生根据表格的内容及要求自己去整理,可同位合作,也可小组间交流,也可自己独立完成,通过比一比,赛一赛,说一说,议一议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中让知识植入学生的脑海之中。如复习比和比例的区别,师出示表格,基本上涵盖了比和比例相关的知识点,学生掌握此表中的内容,对本单元的知识也就了然于心了。同时表格的形式,也使繁碎的内容变得整齐,有利于学生记忆和运用。

  二、把数学与生活有机相连,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此部分知识大多数问题都能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出其影子,结合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经历从学数学到做数学的过程,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有价值的数学"的重要性,在学生了解生活,运用数学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89—9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和自信心和创新意识,渗透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自我复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加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迅速地解比例、化简比和求比值。

  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活动吗?今天我们一起举行一个比赛活动,你们愿意参加吗?

  二、展开活动,自主复习

  1、师:今天的活动我们有个主题,出示:比和比例。为了在这次活动中玩出水平,赛出成绩,我们各小组都进行了认真的复习,在提问和被提问方面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你们有信心夺取冠军吗?

  2、请各小组自我介绍。

  3、师:希望各小组成员正如你们组的名字一样能赛出水平、赛出成绩、赛出风格。

  4、老师宣布:比赛现在开始。多媒体出示比赛规则,请一位同学宣读。

  第一回合的比赛:

  A、回收各小组的问题,再由各小组长抽签决定要回答的题目。

  B 、小组讨论5分钟。

  C、各组轮流答题。答对得5分,答错可以给本组其它成员一次补答的机会,如果补答正确可得5分,如果答错则由其它小组的成员补答,答对得5分。

  5、学生活动开始。

  (1)小组长抽签。

  (2)小组讨论交流,做好答题的准备。(5分钟的准备时间)

  (3)开始答题。

  A、抽到"比和比例的意义"的小组先作答,其他小组成员当裁判。

  师用课件出示问题:

  比和比例的意义

  请答题:

  1、说说比和比例的意义,并各举出一个例子。

  2、举例说明: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3、举例说明: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

  (学生答题时,请一位同学充当记分员,每答对一道题就把笑脸帖到该小组的小旗上面,老师边板书,答题完毕由这位同学宣布成绩。)

  B、抽到"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小组接着作答。

  师用课件出示问题:

  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请答题:

  1、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质?请举例说明。

  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请举例说明。

  3、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呢?

  C、抽到"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小组接着作答。

  师用课件出示问题:

  恭喜,你们组抽到的研究主题是: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和化简比

  请答题:

  1、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请举例说明。

  2、什么叫最简单的整数比?

  3、举例说明:求比值和化简比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第二回合的比赛:

  做题决定胜负,做对者为本小组得10分。,做错的不加分。

  1.求比值

  0.24:0.6 6:2/3

  2.化简比

  1.25:2.5 4/5:3/5

  3、解比例

  X:3/4=12:1/8

  6、教师小结:今天的比赛第* *小组团结协作,发挥出色,比其他小组略胜一筹,荣获冠军,老师为你们祝贺!但老师觉得另外三组不甘示弱,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同样值得老师喝彩!你们这样的讨论和竞争,让老师和你们大家一起对比和比例这部分知识认识更有条理,印象也更深刻了。

  【设计意图:适当的总结和鼓励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了较好的评价,学生从教师赏识的话语中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就感,能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情绪迎接更大的学习挑战。】

  三、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师:现在老师这儿有一些数学问题,你们能用你们刚才复习的知识来解决它们吗?

  1、如果A×3=B×5,那么A∶B=( )∶( )

  如果a:4= 3:12,那么a=( )2、讲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

  有一对夫妇种了几亩庄稼,看着日渐成熟的庄稼他们很欣慰。可是他们发现庄稼生病了,他们诊断之后到商店去买农药。他们不识字,销售员告诉他们农药稀释按1:500来调试。他们回家后赶紧干起来,喷洒完农药后才放心,可没有几天他们发现庄稼都死光了,农药不仅把病菌杀死了,也把庄稼杀死了。那可是一年的收入呀!由于销售员的无知,赔偿夫妇15000元。

  听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触动?

  【设计意图:在课的结尾安排这样的练习,让这节课从"趣"开始,以"趣"结束,让每一个同学都沉浸在数学学习的快乐中,也进一步体会到比和比例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密不可分。】

  四、总结

  同学们,上了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和感受?你对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比和比例的说课稿】相关文章:

《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说课稿范文04-30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03-23

《比例的应用》说课稿05-17

比和比例教学反思04-21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1-21

《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9篇01-05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04-02

《鲜花和星星》说课稿05-31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12-29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