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京剧》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京剧》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京剧》说课稿1
说教材/设计意图: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手段之一。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使幼儿初步具有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发兴趣;赋予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
京剧并非是我们南方的孩子生活中经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但从教育角度来说,是有意义的,京剧脸谱也是比较有特色的美术材料。通过这方面内容的系列活动,让孩子初步接触京剧,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激发起孩子喜爱京剧、了解国学、热爱祖国的情感。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在活动前,请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搜集有关京剧的知识,在活动中,给孩子观看京剧片段,通过这些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京剧。另外,幼儿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同时还需兼顾领域与学科性的知识、技能,于是设计京剧脸谱成了我们的一个教学点,从中不仅让孩子对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也能对"对称"、"夸张"等的美术表现方式有所了解与尝试。
一、活动目标: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艺术领域目标为: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根据这目标、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纲要》中所要求的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我将活动目标设计为:
1、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激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学习用对称的方法,丰富的色彩和夸张的图案来设计京剧脸谱。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为:让幼儿了解京剧脸谱是色彩丰富、图案夸张、结构对称的。
活动难点:
如何引导幼儿利用材料设计出自己的京剧脸谱。
我会将幼儿的活动材料有分成三个层次,分别相对应不同的难度系数。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适合自己操作的材料。下面在活动准备的时候,会再提到。另外,我也会提供一些纹样图案以及已经做好了的脸谱供幼儿参考。
二、活动准备:
教师材料:实物京剧脸谱、黑白局部脸谱贴磁(一套)、与黑白脸谱纹样相同的彩色完整脸谱一个。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两张,京剧片段,多媒体。
幼儿材料:幼儿操作卡,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人手一份),第二层次是已经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每组一份),第三层次是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每组一份),勾线笔、油画棒、垫板人手一份。
本节活动的难度,是为幼儿提供了只有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而不是简单的涂色活动。教师材料将脸谱分解开,让幼儿在学习掌握创作脸谱的时侯,更清晰明了。其次,每组一份的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和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目的是给那些在创作时遇到困难或者不会画的幼儿提供一个参考对象。
说教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根据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我在本活动中将采用感知欣赏法,观察、比较法,直观教学法、启发提问法、演示操作法。
1.观察、比较法:因为大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来看,通过直观的教具展示,听教师讲解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将直观的京剧脸谱实物呈现给幼儿,让幼儿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培养幼儿自我发展的能力。
3.启发提问法:活动中我充当引导者,在启发性提问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演示操作法:通过教师操作示范材料,让幼儿完整地了解脸谱制作的过程。
说学法:
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引导幼儿用观察法、自主探索法、操作法感知京剧脸谱的颜色和图案的夸张,体验设计和创作京剧脸谱的快乐。让幼儿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和满足。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幼儿欣赏京剧选段。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京剧,我们一起仔细听听这段京歌中唱了什么。
(2)幼儿交流后,教师归纳: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演员脸上的妆非常夸张和特别,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你们知道这种脸部的化妆在京剧里叫什么吗?
师:它呀,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京剧脸谱。这个京剧脸谱这么特别,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探索一下京剧脸谱的秘密呢?
(由京剧片段导入活动,能够提高孩子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引出本节活动的主题:脸谱。)
(二)观察、了解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反思:
这个活动是在认识京剧的基础上进行的。运用对称、夸张的方法绘画出脸谱上的五官。由于孩子有一定的感知的经验,本次活动通过回忆、再次的感知等形式激起了孩子绘画的兴趣。
《京剧》说课稿2
一、设计意图
京剧是中华民族璀璨的艺术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及丰富的内涵。在情感、认知、审美、创造等方面都极富有教育价值。
京剧中顺风旗、单山膀等动作中蕴含的亮相,精神利落、有力度、有美感,在京剧动作中很具有代表性。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可以在情境与游戏中探究“亮相”的动作特点、节奏特点与神态特点,不断体验拓展、表现创造,从中获得经验的建构、美好的享受,萌发对京剧艺术的喜爱,提升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
二、说教材
《神气的京剧亮相》选自于市政一园自主构建编写的《幼儿园京剧艺术课程》一书。此教材充分挖掘京剧艺术课程的内涵,全面整理以活动为载体的课程内容与课程资源,强调关注幼儿对京剧艺术的感受、理解与表达、创造。《神气的京剧亮相》这一教学活动,特别关注幼儿对京剧艺术的感受,幼儿通过观察、表达、体验、分享等环节,理解亮相的特点、感受京剧亮相的神气,本节教学活动是对京剧艺术课程完美的诠释。
三、说活动目标
1.能发现京剧中“亮相”的动作特点,根据图片提示自主学习“亮相”动作。
2.发现京剧动作中“亮相”的特点,大胆展现各种亮相动作。
3.感受京剧动作的力度与美感,喜欢参加京剧表演活动。
四、说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发现亮相的特点,能结合已有动作经验,表现不同动作的亮相。
解决方式:观察、讨论——与已有经验链接——搭建学习动作的路径
活动难点:在游戏中大胆展现亮相动作,探索用兵器如何进行亮相展示。
突破方式:探索、尝试——游戏搭建支架——拓展创新表演的路径
五、说教法
1.暗示教学法。
宽松的心理环境是幼儿发挥创造性的前提。教师要信任幼儿、减少规定,唤起幼儿丰富的情绪,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内驱力。
2.情境教学法。
游戏与问题情境,能够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建构关于京剧的直接经验,获得表达表现能力的提升,引发积极向上的审美情感。
3.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要全情投入,用语言、表情、肢体动作富有感染力地展现京剧的艺术魅力。启发幼儿大胆想象,与材料、同伴、教师充分互动,从而不断提升审美能力。
4.观察评价教学法。
教师要通过观察评价,帮助幼儿了解自己,表现自己。尤其是针对大班幼儿,教师的观察评价要更注重“同伴合作、表现与创造”等学习品质方面的问题解决与经验梳理。
六、说学法
1.观察学习法。
活动中,通过图片、视频以及教师示范展示,让幼儿初步了解亮相的特点,建构关于亮相的直接经验。
2.倾听式学习法。
幼儿在倾听京剧文戏、武戏曲牌时,感受不同京剧曲牌节奏、特点的不同,知道哪一种京剧曲牌更适合做亮相动作。
3.体验式学习法。
在观察、倾听学习的基础上,幼儿通过亲身体验,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到亮相的特点,从而为创编亮相动作打基础。
4.分享式学习法。
幼儿在掌握京剧亮相的动作特点后,与同伴在京剧曲牌的伴奏下共同表现亮相动作,分享亮相经验,帮助幼儿掌握新经验。
七、说活动过程
一、欣赏京剧表演,发现京剧动作中“亮相”的特点
1.欣赏京剧视频,发现武旦的表演特点。
互动问题: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什么表演?武旦的表演有什么特点?她是怎么用兵器的?
提示:引导幼儿观察演员的服装、兵器与动作。
2.教师表演一段武戏,发现动作中的“亮相”
互动问题:我在刚才的表演中做了哪些动作?你发现这些动作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了吗?
3.小结
教师:有甩头和短暂停顿的动作在京剧中叫作“亮相”。京剧的文戏和武戏都有“亮相”,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武戏中的“亮相”,它能让京剧研员看起来更精神。
二、尝试体验,自主学习京剧动作中的“亮相”
1.在展板反上出示三幅京剧动作照片,分组尝试做动作
互动问题:照片(顺风旗、单山膀、武生武打动作)上的“亮相"动作是直接摆出来的吗?猜想一下,先要做什么动作,最后才能“亮相”?
2.出示每个动作的分解示意图,自主学习完整的“亮相”动作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把每个展板上的白纸取下来,看看这些动作的分解图,能不能给你们的“亮相”动作带来一些提示与帮助。
提示:教师提示幼儿仔细观察每一张分解图上,演员眼睛看的方向、手的位置、脚的站位、身体重心等的变化。
3.观看每个动作的动图,连贯做“亮相”动作
幼儿跟随动图,做三个完整的动作“亮相”。
三、感知“亮相”的节奏,进行动作展示
1.发现“亮相”时的节奏特点
互动问题:我们做动作时,先做的动作节奏是什么样的?最后“亮相"的节奏是什么样的?
提示:引导幼儿感知先做手臂动作时,鼓点的速度是快的,最后一拍“亮鼓点的`速度是慢的、声音是很重的。
2.幼儿道着梆子的节奏进行“亮相"
教师敲击梆子,幼儿听梆子的节奏进行展示。
提示:教师提提示幼儿跟随节奏甩头,可以不断变换动作。
3.讨论提升动作表现力
互动问题:我们怎样做才能让“亮相”看起来更精神呢?
提示:引导幼儿在眼神、表情、动作力度、姿态挺拔、甩头速度等方面展开讨论,相互借鉴,提升审美意识与审美体验。
4.跟随梆子的节奏进行游戏
幼儿与教师围成一个大圈,随梆子的节奏做京剧动作走“圆场步”,当听到重拍时做“亮相”动作。
提示:教师提示幼儿注意跟随节奏,动作要有表现力。
四、运用兵器,合作表演
1.自主探索使用兵器
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兵器,探索用兵器表演“亮相”。
2.随梆子的节奏进行表演
幼儿走一个大圈,随梆子的节奏变化进行游戏。听到“亮相”节拍时,用兵器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3.与同伴合作表演
幼儿自由找伙伴商量,听到密集节奏时要做的动作,当重拍响起时要展
示的“亮相”造型。
提示:引导幼儿相互欣赏评价,提升让表演更精彩、更富有美感的经验,如:造型可以有高有低、兵器可以不断变化组合方式,还可扮演角色、动作与表情还可以夸张有力度等。
八、说活动总结
亮相是戏曲中的一种表演动作,是主要角色上场时、下场前,或是一段舞蹈动作、武打完毕后的一个短促停顿,集中凸显人物的精神状态。本节教学活动,幼儿成功的在情境与游戏中探究“亮相”的动作特点、节奏特点与神态特点,不断体验拓展、表现创造,从中获得经验的建构、美好的享受,萌发对京剧艺术的喜爱,提升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
九、说活动延伸
从幼儿的视角看京剧艺术,将关注教学变为关注儿童。将京剧中一板一眼、程式化的内容,转化成幼儿可以尝试、体验的、探索的、创新的内容增添在区角活动中,给予幼儿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展示并创编,发掘幼儿潜在的创造力,让每个幼儿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和表现京剧的独特魅力。
《京剧》说课稿3
根据教材的要求以及学生在京剧方面的学习能力,本人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1. 教学目标;通过赏析京剧有代表性的选段,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京剧,珍视京剧的思想感情。
2.教学内容:
①赏析并了解京剧四大行当的细分。知道梅兰芳,裘盛戎等表演艺术家
②从京剧的“四功”体现出的艺术美、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3.教学重点:感受京剧的唱腔美、念白美、做工美、武打美。
4.教学难点:赏析并学唱《联络员身负着千斤重担》片段、《驸马爷不必巧言讲》,感受京剧的唱腔美。
5.课前准备:
①课前调查问卷,掌握学生对京剧的`了解程度,确立教学目标。
②布置学生分组查找生、旦、净、丑方面的知识或剧照以及自己喜欢的京剧表演艺术 家的资料
③根据师生搜集的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6.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渗透在教学中说说教学过程和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意图方法及评价
一.导课设问:
如果将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搬上京剧舞台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想像,教师点出《大钟楼》剧照。以中西方文化的结合为切入点,传递京剧改革最新信息,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导入课题。
谈话法
二.新课教学
第一环节:赏析京剧行当的细分,了解京剧表演艺术家 。
第二环节:赏析京剧“四功”所体现出的艺术美
①感受唱腔美
②感受念白美
③感受做功美
④感受武打美A先让学生观看京剧 动画。 B师生共同欣赏大家收集来的的各行当的剧照
1.欣赏并学唱《联络员身负着千斤重担》片段和《驸马爷不必巧言讲》2.学念京白韵白,听辩“念引子”,“数板
3.了解“起霸”
观赏《天女散花》
4.观赏《沙家浜》最后一场《聚歼》”
了解京剧行当的绚丽多姿。知道梅兰芳,裘盛戎等表演艺术家 。
1.唱腔“丰富多彩,流派纷呈”。
2.念白”抑扬顿挫韵味十足”。
3.做功具有程式化舞蹈化的特点。感受“梅兰芳”的做功美---“翩似惊鸿,宛若游龙”享有国剧“美神”之誉。
4.武打与舞蹈结合,重意不重形被称为“武之舞”。
1创造情境法
2谈话法和讨论法
3启发式教学法
4实践法
形成性评价渗透其中三.课题小结“京剧的魅力在哪里”。师生交流激发学生热爱京剧,珍视京剧的思想感情讨论法
四.课题拓展
分发诗歌材料2以《京剧印象》为题写一篇音乐小论文1进一步感受京剧的博大精深,以此深化课题。
《京剧》说课稿4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是xx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的音乐李老师,我说课的内容是京剧校本课《国粹京剧之二》。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校本京剧教材和国家音乐课程京剧单元教材的融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校本课
设计意图:
京剧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走进中小学生课堂,大大丰富了中小学艺术课的内容。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进行京剧这门综合艺术的教学时,既基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教师的示范激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形声并茂地再现京剧艺术的魅力,通过“念”、“做”的师生互动环节,让学生既掌握了明晰的京剧知识,并有了更为形象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京剧欣赏能力,增强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责任感。本课通过欣赏、模仿、合作、创造来体验京剧的表演形式四功中的“念、做”,结合京剧打击乐的“锣鼓经”尝试为京剧武戏片段配伴奏。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的模仿,拉近学生与国粹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现京剧艺术的魅力,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我探究性。
学情分析:
本课在学生对京剧的形成、行当、唱腔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京剧表演艺术的独特魅力。以京剧表演形式中的“念和做”为主线,加入京剧打击乐器和锣鼓经的介绍,通过教师的引导、示范、学生的模仿、体验,拉近学生与京剧的距离并在积极的状态下感受和体验我们的国粹艺术——京剧。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师生共同创设浓郁的京剧氛围,让学生了解和喜欢表演京剧,真正体现音乐教学中的“寓教于乐”的特点,使学生了解、热爱京剧艺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模仿、合作、体验来感受京剧的表演形式中的“念、做”。
3、知识与技能:能够结合京剧四功中的“念、做”来学习京剧《卖水》片段;辨别念白中的京白和韵白;学习京剧“锣鼓经”并尝试用打击乐器为为武戏配伴奏。
教学重点:
1.结合京剧表演中的“念、做”学习《卖水》“表花名”片段
2.京剧打击乐“锣鼓经”学习体验
教学难点:
京剧《卖水》片段的模仿
京剧打击乐锣鼓经的学习体验
教学方法:
本课利用引导示范法、感受体验法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使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的教学形式:
1、它能够直观地满足学生的情感与认知的需求。
2、它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能引导学生有目的地看、听、想、说、演,并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去影响带动学生自己模仿表演体验京剧的“四功”之“念”与“做”,让学生积极参与,并通过亲身体验,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活动中掌握相关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京调》音乐走进教室。
二、复习旧知:
京剧的`形成
京剧的行当
京剧的唱腔
我们在前一节课中已经了解了京剧的唱腔,也对名家名段进行了赏析,今天我们将围绕京剧表演中的“念和做“来进一步感受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1、念:
京剧把“唱”作为重要表现手段,但它不是单独运用,而是经常与“念”配合,互为补充。
a.欣赏念白对话
剧中的念白是否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对话一样?
b.介绍京白和韵白
辨别念白对话中的京白和韵白
c.京剧中的念白不同于我们日常的对白,它在推动剧情、刻画人物、揭示思想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是普通生活语言,而是经过艺
术提炼的语言,近于朗诵体,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性,并与唱腔协调,相互衔接,使念白达到传神的艺术境界。
d.再欣赏一遍,并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角色学着说一说。
2、做:
京剧除了通过语言,还要要通过行为,来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便是京剧中的“做”。讲究五法即“手、口、眼、身、步”。
a.教师示范《卖水》表花名片段让学生欣赏
b.学生模仿,教师指导
c.学生进行表演
d.京剧片段欣赏
这段精彩的武戏表演也有没有伴奏
3、京剧的伴奏
a.教师讲解京剧的乐队,俗称“场面”,分为文、武场。文场四大件:京胡、京二胡、三弦、月琴。武场四大件:鼓板、大锣、小锣、铙钹。
打击乐是京剧伴奏的灵魂。“唱、念”、“做”、“打”完全按照规定的节奏进行,必须表现出鲜明的韵律,谁来控制、体现节奏?那就是锣鼓经。
b.引导学生认识、感受“锣鼓经”
锣鼓经介绍:京剧各种打击乐节奏型式的泛称。我们刚才观赏京剧的片段的伴奏就采用了“急急风”和“四击头”这两种常用的节奏型式。
(1)“急急风”介绍
学生“走场”体验
(2)“四击头”介绍
“亮相”学习体验
c.用“锣鼓经”为表演配伴奏
学生为京剧片段配伴奏
(“急急风”与“四击头”相结合)
三、归纳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京剧表演形式中的念与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体验了锣鼓经的在京剧表演中重要作用,关于京剧表演中的“打”功我们将在下节课中继续深入了解,希望越来越多的同学喜欢我国的国粹——京剧,成为京剧爱好者。
教学反思:
本课能够以教师的精讲与学生的亲自参与和直接体验相结合,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的“面向全体学生,将对学生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感受和体验我们的国粹艺术——京剧,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使本课成为学生热爱京剧艺术的有效方式。
亮点:
1、在教学中能够以学生对京剧的了解、学习为出发点,通过欣赏、模仿、合作、创造来感受和体验京剧的表演艺术形式。
2、通过教师的示范,营造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的模仿京剧名段,使其体验和感受京剧的表演形式,拉近学生与国粹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的距离。
3、引导学生尝试用打击乐器为京剧的片段配伴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感受京剧打击乐器的渲染作用。
不足之处:
1、作为音乐教师在示范方面不够专业,略显拘谨。
2、学生的模仿还不够规范到位,需要强化。
《京剧》说课稿5
一、设计意图
在进行五大领域课程教学中,《脸谱艺术》一课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课堂上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我想何不根据孩子的兴趣点出发。进行课的延伸活动。在前两节课中提到京剧脸谱是我国传统戏曲中角色脸部的化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以这个为根基,何不利用真实脸部化妆的教学形式,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又可以让幼儿在宽松游戏的艺术形式中感受,体验化妆的乐趣。同时打破了艺术在纸上创作的一贯方式,让幼儿在真实的体验中去感受美创造美,抒发美的情感。因此我选择了设计脸部化妆,《京剧脸谱》这一艺术教学课。
同时课程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
(一)《脸谱艺术》
(二)制作京剧脸谱
(三)脸部化妆《京剧脸谱》
本节课为课程的第三部分
二、活动目标
《纲要》中指出:“艺术活动的'目标为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因此根据大班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目标如下: 1鼓励幼儿大胆地在脸上创作京剧脸谱。 2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三、重点、难点
用对称的方法大胆而有创意地在脸上创作脸谱。
四、教学活动准备
京剧脸谱面具,多媒体课件。化妆中用的人体彩笔、胭脂、口红、镜子、摄像机、毛巾等。
五、教法、学法
教法主要采用表演引入法、多媒体示范法、游戏示范法,时刻体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适时引导与指导的教学方法。
学法主要采用幼儿合作交流,自主大胆表现,以发展幼儿为主的理念进行教学。
六、活动过程
(一)创设环境、兴趣引入
利用前一节课的制作脸谱面积及京剧脸谱音乐的播放布置活动室,营造京剧艺术的氛围。
(二)欣赏幼儿的表演
请我园一位会表演京剧的幼儿化好妆穿好戏服进行《说唱脸谱》的表演,进一步引发幼儿的兴趣。
(三)教师引导幼儿前两节课中的已有经验和对京剧脸谱的了解,重点利用课件中播放的脸谱艺术,夸张、对称、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含义进行巩固加深提升幼儿对画京剧脸谱的兴趣。
(四)化妆脸谱体验创作的快乐
教师引导化妆脸谱的步骤,以一名幼儿为实例,重点强调对称的脸谱画法(以鼻子为中心轴,左右对称),从中攻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幼儿了解对称美。
(五)幼儿自主探索,化妆脸谱
在幼儿创作时可自主选择分组,即可自主化妆,也可以两名幼儿合作化妆创作脸谱,教师从中适时的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六)分享快乐、体验快乐
1教师将幼儿的创作过程及成果摄录下来,作品完成后可让幼儿讲解创作的意图及想表达的想法,让幼儿体验创作的快乐。
2播放摄录的记录片进行展示、欣赏、体验抒发自己对美的情感。
《京剧》说课稿6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于教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第八节内容。梅兰芳先生我国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表演艺术大师,所唱戏曲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梅兰芳演绎了京剧的灵魂,同时为把我国京剧艺术推上国际舞台做出了很大贡献,梅先生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本节课主要通过展示梅兰芳的京剧作品,学生体会“梅派”艺术大师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更加深层次的认识和热爱。
二、说学情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已经积累的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够通过聆听丰富多彩的音乐体验音乐的美享受欣赏音乐的乐趣,又了一定欣赏音乐的习惯和能力;这个阶段学生对流行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对中国国粹京剧的了解不是很深,因此这节课,在结合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主要通过看、听、说、唱的方式让更深层次的了解京剧,了解梅兰芳大师。
三、说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会梅兰芳大师“德艺双馨”品质以及梅兰芳先生为发扬国粹所做的贡献和学习梅兰芳大师“蓄须明志”的爱国主义精神。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观看、聆听、模仿、表演等形式,学生能够了解梅派唱腔特点,掌握不同京剧派别的欣赏方法。
3、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梅兰芳大师生平,会模唱经典长短《看大王和衣帐中睡稳》。
四、说重难点
1、重点:体会大师的“德艺双馨”,以及梅兰芳先生为发扬国粹所做的贡献和学习梅兰芳大师“蓄须明志”的爱国主义精神。
2、难点:了解梅派唱腔的特点,掌握不同京剧派别的欣赏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示范法
六、说教学用具
课前准备的教学用具主要有:1、旦角行头;2、多媒体文件;3、胡琴师
七、说教学过程
在导入部分,老师身着课前准备旦角行头,在胡琴老师的伴奏下,演唱梅兰芳先生代表作品《贵妃醉酒》。表演完成后,提问学生问题:
1、老师刚才的唱段是什么?选自哪部京剧?
2、这部京剧是由谁的代表作?
在学生踊跃回答问题之后,老师进行简单总结——选自由梅兰芳大师整理和再度进行创作经典作品——《贵妃醉酒》唱段,之后快速引入课题——京剧大师梅兰芳。
原因:高中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京剧表演形式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穿戴行头、扮演角色会让学生对于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问题的设置也是由浅到深,由大到小,让学生展开思维,同时根据他们的好奇心引入课题。
在新课教学部分,播放梅兰芳大师纪录片,学生观看,同时思考问题:
1、从纪录片当中看出梅兰芳大师对京剧所做贡献并进行概括。
2、梅兰芳大师对中国京剧走向世界作出那些贡献?
观看结束后,老师进行提问后归纳学生认知进行总结:梅兰芳大师自小学习昆曲,十岁登台演出,怀着对京剧的热爱,并吸收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梅兰芳大师曾经三次出访日本;多次出访美国、德国、前苏联等国家,把中国京剧推向时间,同时梅派表演被确立为世界“第三大表演体系”。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梅兰芳大师在抗战期间蓄须明志拒绝演出,靠写字卖画为生,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原因:这样设计可以使学生从纪录片中全面去了解梅兰芳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创新、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观看视频当中的一些真实史料,可以让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发展和艺术大师做出的贡献从客观上进行认知,同时在感情上感化他们。
在拓展提高部分,教师带领大家一同模唱《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第一句,从模唱中提示梅派唱腔的特点,激励学生发扬中国国粹精神。之后播放不同学派关于这一片段的演唱,学生讨论,唱腔的不同。
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梅派唱腔与其他学派的不同之处,同时总结梅派唱腔的特点,由直观感受到仔细品味,增加对国粹博大精深内容的细细研读。
在小节作业部分,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对梅兰芳大师级梅派京剧的整体认知,同时鼓励大家课后通过网络和书籍资料继续深入了解京剧。
八、说板书
本节课的板书已经完全呈现在了多媒体课件当中。
《京剧》说课稿7
一、说教材
《京剧大师梅兰芳》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音乐鉴赏》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 里的一节内容。本单元共有两节,分别从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两个方面对京剧进行描述,旨在激发、培养、发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及爱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表现能力,掌握必要的鉴赏京剧艺术的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京剧的艺术特征,知道京剧产生发展的历史沿革及主要的代表人物。本节内容是从传统京剧的角度来认识京剧,京剧相比较我们中国悠久的历史来说,是一个年轻的剧种,但是在它发展演变的200多年间,它不仅融合了昆曲、秦腔、汉剧等多种中国传统戏剧,更将曲艺、说唱、杂技等传统艺术发扬光大,外国人将京剧称之为中国的歌剧,肯定了它在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所以它被称之为国之瑰宝,国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我制订了以下四点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相关知识。
2、了解京剧发展的简单历史及相关基础知识,初步认识京剧艺术。
3、通过欣赏聆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及《海岛冰轮初转腾》,感受、体验两个唱段的音乐特点及情感内涵,在此基础上认识两个唱腔的特征。
4、通过京剧名段欣赏和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欣赏及学习,能够进行京剧行当的简单分辨。
通过聆听,认识南邦子和四平调在刻画人物形象,表现角色情感方面的作用。
培养学生们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及热爱。
四、说教法
教学活动永久不变的主体就是学生,而且根据高中音乐教学大纲的要求,高中音乐鉴赏课的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会的听众,所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的教学手段就是启发学生聆听,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五、说学情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喜欢流行音乐,很少有喜欢京剧的,在学习本节之前,大概也很少有同学接触过京剧,所以对京剧的了解也不多,根据这种实际情况,我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想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重视对他们音乐兴趣的培养。
六、说教学过程
给学生出示教学目标,了解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这节课我主要分四部分来讲,第一部分视频导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边听边思考,歌曲中所唱的是哪一种艺术形式?
第二部分是新授课。
视频导入京剧之后,学生自学教学案,了解京剧发展简史,京剧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知道四大徽班,老生三杰及四大名旦。之后由四大名旦引出京剧四大行当,并根据相关图片及视频资料认识各个行当。其中在旦角中贡献最为突出的当属四大名旦之首,京剧大师梅兰芳。引出京剧大师梅兰芳。
学生根据教学案先自学预习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相关知识,再根据视频图像资料,进一步了解加深印象。
然后是欣赏作品,因为鉴赏是音乐课的主体,所以这部分是本节的主要内容,时间要稍微长一些,梅兰芳的两首作品教学案上都给出了相应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先快速阅读背景知识,使之对作品背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欣赏,去感受作品。
第三部分是知识拓展与实践训练,通过对梅兰芳蓄须明志和对京剧艺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思想共鸣,提高学生思想上的认识,加深对京剧的情感,然后是梅二代李玉刚的视频欣赏,更加提高学生对新京剧的兴趣和爱好。
实践训练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共同学唱《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的第一句,加深理解作品,在唱中学,在学中唱,唱学结合,提高学生对京剧的认识与了解。
第四部分,老师和同学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加深印象,结束本节课
《京剧》说课稿8
《京剧大师梅兰芳》是高中人音版音乐鉴赏教材第四单元第八节的内容,主要通过学习梅兰芳的两首代表作品《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和《海岛冰轮初转腾》来认识这位京剧艺术的大师。《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是京剧历史剧《霸王别姬》中的一个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是京剧《贵妃醉酒》中的一个唱段。本节内容旨在认识了解梅兰芳及其作品的特点,通过学习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这阶段学生经过小学与初中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音乐理解力与感受力。他们正值青春期,这个年龄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社会道德、伦理等观念逐渐形成。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情感需求强烈而不稳定,音乐教育恰恰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性、情感性的教育,富有感染力的音响会丰富学生内心对美的理解,而音乐作品深层次的内涵与思想性也会随着音乐体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学生经过初中对京剧行当的学习,对京剧艺术已经有了初步印象。本节课重点学习京剧文化与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京剧艺术。
根据教学内容、教材对本课知识掌握要求以及学生的特点,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京剧艺术产生兴趣,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认识到京剧不仅是我国的国粹,同时在世界艺术文化中也有着重要地位。
过程与方法:欣赏《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感受、体验两个唱段的特点与情感内涵,通过学唱和表演进一步体会梅兰芳京剧艺术的魅力。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认识了解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其人其事,并初步了解其“梅派”艺术的风格特点。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
重点:了解梅兰芳其人其事以及其“梅派”艺术的风格特点。
难点:在学唱中把握京剧唱腔的韵味。
在这部分内容教学中,聆听京剧唱段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必要时,配合聆听可增加视像内容,以便使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更易于理解其综合表演艺术的特征。相关音乐知识尽量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顺带解决,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还可以在鉴赏过程中做一些讲解。
学生需要通过对音频、视频直观的聆听观赏,体会京剧特点、人物特点及表演风格。学唱京剧唱段,哪怕是学唱一两句,也是感受、体验、认识、理解京剧音乐的好方法。学唱时可上升复杂度,加入京剧手势、动作以及眼神等,重视京剧表演的韵味。同时通过对比不同艺术家的表演体会探究其演唱特点。
运用的教学用具有:教学课件、京剧戏服等。
导入对于一堂课来说非常重要,既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同时加入趣味性能很好的把学生带入课堂中来。在这里我结合了温故知新和创设情境两种导入方法来引入新课内容,将本节课内容与学生之前所掌握的知识衔接起来,并通过穿戏服唱京剧的方式,来提起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极大的兴趣,所以我会从以下两步来引入课程:
1、简要复习初中学过的京剧知识,并了解京剧“四大徽班”知识点。
2、教师穿戏服表演并演唱京剧《霸王别姬》中《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的片段。引出课题走进京剧大师——梅兰芳。
引入新课后,直进主题,在这里给学生浏览欣赏一组梅兰芳的剧照,结合着多媒体先对梅兰芳的生平有个大致的了解,这块就类似讲故事一般,也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有效的手段。
先由学生介绍,然后教师归纳总结出梅兰芳于1894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京剧演员,他的伯父是一位京剧胡琴演奏家。梅兰芳8岁学戏,10岁登台演出。19岁时以一曲《一缕麻》红遍了大江南北。1927年被评为“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在演技方面博采众长,承上启下,他不仅继承了前辈的优点,而且有所创新。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并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流派——“梅派”。
由浅入深,开始欣赏梅兰芳的'这两首代表作品。可以将两首作品做一个主次的划分,主要的作品从欣赏到学唱到表演,层层递进,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提升学习兴趣。次要的作品以欣赏为主。
先欣赏主要唱段:《霸王别姬》选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学生带着问题完整欣赏,问题为:唱段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梅兰芳是如何表现人物情绪的?学生试听后讨论并回答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人物情绪、唱段速度,梅兰芳的音色特点、身段表演特点等方面分析。有了上面的准备可以开始学唱唱词:看大王。同时要表现出人物情绪,感受梅兰芳的唱腔特点。做到这些后加复杂度,开始尝试配上眼神和手势演唱。仔细体会身段表演与唱词的结合特点。
在这里教师加入一段互动,同学创编动作,教师演唱唱词,请一到两位同学到台前表演。
上面作品基本完成学习,接下来欣赏这节课次要片段,《贵妃醉酒》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在欣赏过程中试比较该唱段和《霸王别姬》中的人物情绪有何不同?梅兰芳是如何表现不同人物形象的?教师做引导,从唱腔、表演、服饰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播放梅兰芳演唱的视频片段。学生通过观看,分析梅兰芳的演唱特点。
欣赏完两首作品了,相信学生也对梅兰芳的表演特点有些体会,可以设置问题互动,增强学生的探究总结能力。
教师提问问题梅兰芳的表演艺术“伟大”在哪里?“美”在何处?学生讨论,教师做最后的总结:
(1)唱腔:嗓音圆润甜脆俱备,唱腔醇厚流利,感情丰富含蓄。
(2)表演:姿势优美,动作与音乐强调合拍,富有节奏感。
(3)服饰:因剧情和剧中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等特点不同,并符合时代特点。
(4)创新:根据剧情需要和人物特点,对旦角唱腔、表演、服饰、伴奏、舞台、灯光等进行创新。
(5)人格:蓄须、打针拒绝为日伪演出。
(6)把京剧推向世界。
播放梅兰芳的纪录片,边观看,教师边讲解:梅兰芳首次把中国的京剧艺术带向世界。他曾于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和1952年两次赴前苏联访问演出,获得盛誉。他的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使我国京剧艺术跻入了世界戏剧之林。
新课的知识点学习完后,可以稍作调整,在此我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中扩展多一些的知识。选用了不同表演者表演同一作品的方法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渐结束本课学习。具体实施如下:欣赏李胜素表演的《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视频。学生讨论比较:李胜素与梅兰芳表演的两个版本的《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有何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京剧是一门独特的艺术,通过抓住它这一特点,做一个精彩深入人心的小结,使学生将对京剧的学习不只放在课上,更延伸至课外。这部分语言需要细致的做调整,如:梅兰芳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把全部精力献给了京剧艺术事业。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生涯中,他继承传统,勇于革新,塑造了众多优美的艺术形象,他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梅派”艺术。他首次把中国的京剧艺术带向了世界,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不仅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的象征,更是我国人民的骄傲。他被誉为“伟大的演员,美的化身”。
本课的板书设计首先意在体现本课的重点,其次在设计上通过图表的形式简洁明了的体现本课的内容,并指出了其精神境界所在。
《京剧》说课稿9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音乐鉴赏》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湖南文艺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音乐的体裁》
5)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主题是“梨园百花-----京剧”。
在湘教版的音乐鉴赏教师用书中,《梨园百花》的教学内容说明中提到:在“音乐的体裁”这一单元安排《梨园百花》这一节,是为了落实《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要求:“聆听戏曲,学习传统中国音乐,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近几年戏曲艺术不景气,一般中学生对戏曲较为陌生,以一个课时达到这一要求,有很大的难度。因此,以知识做“线”串起作品的“珠”,选用学生熟悉喜爱的戏曲音乐和人物,充分体验感受作品,成为我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唱脸谱》是学生熟悉的一首通俗歌曲,用它导入新课,介绍梨园、京剧起源和京剧脸谱艺术、京剧主要唱腔中的西皮。以讲解京剧的行当和京剧表演形式的知识为线,串起经典作品《海岛冰月初转腾》;以讲解京剧表演手段串起现代京剧《迎来春色换人间》。设计模仿与体验环节,学唱《唱脸谱》中京歌部分的“唱”,学习简单的“念”和“做”,欣赏“打”,在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的模仿与体验中,学生更能体会京剧丰富的节奏与咿咿呀呀的唱腔中蕴涵无穷的魅力。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模仿戏曲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学习初步分辨戏曲的主要行当(生、旦、净、丑);通过落实欣赏——模仿体验——讨论归纳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教学重心放在艺术实践之中。让学生在模仿体验中,培养自身的综合艺术表现能力,提升理论知识和学习成就感,感受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能辨别京剧二黄、西皮两种声腔,能辨别京剧伴奏主要乐器的音色,能辨别京剧的四大行当。
2、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欣赏和模仿,充分体验京剧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的热爱。
3、了解京剧的三大艺术特色,提高学生欣赏京剧的能力。
4、培养学生聆听中国戏曲音乐的习惯,能从中感受、体验中国的民族文化特征
教学重点:
感受并了解京剧表现形式以及风格特点。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回答问题,导入新课
1、观看视频《唱脸谱》。
师:观看《唱脸谱》,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通俗歌曲的写法,它的第二部分和哪种戏曲形式有关?
生:京剧。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第四节梨园百花----中国戏曲中的京剧。
二、授新课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又称国剧。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京剧源于安徽,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80大寿四大徽班进京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yì)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
(一)京剧的唱腔
京剧的唱腔主要以著名的“西皮”和“二黄”两大声腔组成,即所谓的“皮黄腔”.有这么一句话:“西皮”表轻快奔放,“二黄”表沉郁缠绵。
首先给大家介绍“西皮”,“二黄”我们后面再讲。
《唱脸谱》是运用京剧音乐创作的一首通俗歌曲,全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俗歌曲,第二部分基本上是京剧的西皮流水,间奏是《流水》似的过门。
1、播放视频,指挥学生跟唱第二部分。感受西皮的“轻快奔放”。
中国音乐强拍为板,弱拍为眼,《唱脸谱》中西皮板落声起,先响板后起唱。
指挥学生演唱。
2、间奏时引导学生倾听京剧乐队的音色。
(二)京剧的伴奏
京剧的伴奏称为场面,伴奏乐器分为文场、武场。
A、文场。主要指管弦乐器,以京胡为主奏乐器,月琴、弦子、笛、笙、唢呐等次之。
B、武场。主要指打击乐器。以板鼓为主,小锣、大锣、铙钹、京锣等次之。
三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这在京剧中统称为三大件。(屏幕显示乐器与乐队)这样乐队叫做传统乐队。
(三)京剧的行当划分
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丑,共四大行当。是根据戏曲中不同的人物性别、年龄、身份、性格等特征而划分的人物类型。可能有同学要问,末行呢?其实,末行现在已经并入生行了。
怎样区分生、旦、净、丑各自的分类?
生行,简称“生”。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旦行,简称“旦”。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净行,简称“净”,亦叫花脸。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丑行,简称“丑”。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
(四)京剧的脸谱艺术
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
京剧脸谱不同的色彩与人物的性格有什么关系?
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
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刚强骁勇、粗犷、桀骜不驯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程咬金、公孙胜等。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红色的脸谱表示忠勇义士,如关羽、姜维、常遇春等,
黄脸的典韦,
黄色的脸谱表示彪悍、阴险、凶狠残暴,如庞涓、宇文成都、典韦。
白脸的曹操,
白色的脸谱一般象征阴险狡诈的坏人,如曹操、严嵩、赵高、秦桧、司马懿等。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粗率,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项羽、杨七郎等;
京剧艺术中的不同脸谱代表着不同的人物性格。
(五)京剧的表演手段
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
唱:歌唱。京剧的唱腔多为皮黄腔。皮即西皮,黄即二黄,“西皮”表轻快奔放,“二黄”表沉郁缠绵。
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
这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作品。
(幻灯片出示梅兰芳)
他被誉为“四大名旦”之首,这个人是谁呢?梅兰芳。
梅兰芳(1894~1961),京剧大师。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代表戏京剧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
欣赏京剧《海岛冰轮初转腾》:
(1)、简介剧情P207鉴赏提示
(2)、播放视频李胜素演出的片段
这个唱段描写的是杨贵妃应唐明皇之约至百花厅赴宴,谁知唐明皇却爽约去了西宫,杨玉环十分悲怨、孤寂。在太监及宫女的进劝下,她豪饮至醉,难以自持,以至失态。这是一段唱与身段表演并重的戏,音乐委婉动听,优美典雅,配上轻柔潇洒的胡琴伴奏,令人陶醉。
这个唱段是“二黄”,启发学生体会“二黄”“委婉华丽”的特点。
有同学觉得咿咿呀呀老半天,还没有唱,我们要学会“品”,品演员的运气、行腔、收音,他们运气很绵长,行腔婉转圆润,像丝一样,收音时轻轻一滑,令人回味无穷,余音绕梁,好的让我们“三月不知肉味”。
念:京剧表演时,只说不唱,称作“念”又叫“念白”。“念白”在京剧表演形式上占有重要地位,“念白”按音韵分为:韵白、京白、苏白。使用北京音的念白称为京白、使用湖广音的称为韵白,而使用苏南地区方言的的念白即称为苏白。
韵白常被青衣、小生用,有高低起伏、韵律音高的变化。
举例:娘子救命娘子救命啊
京白象说普通话一样
奶奶,您听我说!
女生和老师一起学念白
丑多是京白。文丑崇公道你说你公道我说我公道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
C、做
欣赏《迎来春色换人间》
(《迎来春色换人间》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一段优秀唱腔,该剧根据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改编而成。故事讲的是1946年解放战争初期,我东北人民解放军为巩固后方,发动群众。以少剑波为首组成的剿匪小分队,在东北某山区与土匪周旋,最后一举歼灭以座山雕为匪首的的匪军的英雄事迹。《迎来春色换人间》是侦察英雄杨子荣假扮土匪,孤身深入匪巢的一段表演。)
我们先来看杨子荣在干什么?骑马。有马吗?哪来的马?我们看到他的动作表演、扬鞭、勒马。我们就感觉到他骑着马驰骋在林海雪原,这就是京剧中的“做”:动作和表情的表演。是舞蹈化的表演。是对真实生活的模仿,又是规范化的舞蹈表演,京讲究在“做”中产生布景和表现出人物的性格。
教师表演“做”----开门
京剧的表演讲究以虚代实,是一种虚拟的表演形式。方寸之间,大千世界。像齐白石的画《蛙声十里出山泉》一样,强调写“神”。
教给学生简单的做女生学旦角秀气温柔手向上推开兰花掌
男生学净表现奇伟的性格左拳右掌提襟位云手
D、打:是用舞蹈化的武术表演的搏斗。在舞台上,打是一种表演厮杀、打斗的艺术形式,俗称武打。
观看《挑滑车》
(六)京剧三大特点
京剧作为世界三大古老戏曲之中国戏曲的代表,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综合性、程式化、虚拟性。
1)京剧的综合性体现在表演形式:唱念做打结合,文学、音乐、美术等综合表现。
2)京剧的程式性表现在唱腔、曲牌、表演、服饰、脸谱等都形成了固定的模式。
3)京剧的虚拟性体现在以“做”形成布景,重写意。
举例齐白石《十里蛙声出山泉》
五、让我们也来做一回票友
根据自己生活积累,集体表演《唱脸谱》。音乐第一段请学生自愿上台表演京剧中各种行当的亮相,教师教圆场和简单的亮相.第二段西皮流水全班边唱边跟老师做,也可即兴表演。
下课。
《京剧》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
“京剧脸谱”是主题活动“中国娃”中一个内容。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涵非常丰富,然而幼儿对京剧接触很好,充满了神秘感。所以我以中国传统艺术-------京剧脸谱作为欣赏对象,一方面以京剧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引起创作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另一方面让京剧脸谱与其他内容相互渗透、推进,共同实现大主题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二、教学目标定位:
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将教学目标定位为三点:
1、欣赏京剧脸谱,初步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2、感受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激发创作兴趣
3、乐于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
三、重点和难点:
鼓励幼儿用对称的方法来画京剧脸谱,并用夸张的线条,丰富的色彩等表现京剧脸谱的特征。是活动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目标三中要求幼儿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四、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在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了观察法、启发提问法、游戏法,示范演示法,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我改变以往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说教,以及教师一笔一笔教画的那种旧方式,“以幼儿为主体”,利用课件,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穿插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真正体验玩中学,学中乐。另外,活动的结构是递进的关系:兴趣——游戏——创造,通过课件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游戏让幼儿掌握脸谱左右对称的特征,最后让幼儿进行创造,体现了层层递进的特点。
(二)学法:
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运用的观察法、讨论法、游戏法、操作法来获取知识。幼儿是学习的主人,在本次活动中,我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嘴说、动脑思考、动手创造,从而全身心的积极头入到活动中。
五、活动准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设计内容,活动准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幼儿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准备。要求幼儿在课前收集有关中国京剧脸谱的资料,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的引导幼儿多欣赏一些京剧片段。
教具及材料的准备。包括三个方面:
1、多媒体课件。
2、塑封好的半张脸谱若干
3、脸谱形状的纸人手一份、勾线笔、油画棒笔等作画工具。
六、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播放幻灯片,引起幼儿对京剧的兴趣。
通过提问:刚才看到了的是什么?他们和我们有什么区别?
然后老师小结:京剧是我国特有的,它是我国的瑰宝,表演京剧的人都要在脸上涂上浓重、鲜艳的色彩,穿上特制的戏服。不但中国人喜欢,连外国人也喜欢。
第二环节是通过课件欣赏多彩的京剧脸谱。
京剧人物脸上化的妆也很特别,叫脸谱。脸谱有各种颜色、各种图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吧!(通过课件欣赏脸谱)边欣赏边提问:
1、你喜欢这些脸谱吗?为什么?
2、京剧脸谱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每种颜色都代表什么样的人呢?(欣赏四种颜色的脸谱)
通过本环节,让幼儿了解脸谱的特点: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每个脸谱至少用了三种以上的颜色,色彩鲜艳、图案夸张,两边对称。红脸代表忠诚勇敢的人;黑脸代表正直、充满智慧;黄色表示凶狠、残暴;白色表示阴险狡猾的坏人。为幼儿后面的创作打好基础。
第三环节是通过游戏《找朋友》
本环节,采用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让幼儿再次感受脸谱的特征,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首先,教师出示半张的脸谱,请小朋友拿着半张脸谱去找它的另一半,找到后变成一个完整的脸谱。教师提问大家是根据什么特征找出?
最后教师再次小结:京剧脸谱两边的颜色、图案、位置是一样的,所以京剧脸谱的两边是对称的。
第四环节是幼儿创作环节,也是本节活动的重点、难点所在。我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解决难点的。
1、再次观看课件,进行提问,怎样来设计京剧脸谱?谁有好办法?
让幼儿通过观察,经验提升:最容易的一个办法是在眼睛中间找到中心点——就是鼻子。然后再画其他图案就很容易。
2、教师先提问、引导幼儿观察,然后示范操作。
眼部和嘴角的表情用夸张的线条表示,在脸上可装饰上不同的花纹,涂色时先涂小的色块,最后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3、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与众不同的脸谱。
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本环节,教师先提问,引导幼儿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并思考,然后再进行示范讲解,体现了“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精神理念。
第五环节是展示幼儿作品,幼儿作品欣赏是每个美术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展示幼儿的大好时机。教师及时表扬和肯定幼儿的想法和创造,使每一个幼儿积极参与讲评作品的活动。
《京剧》说课稿1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中主题三“我们的国粹”中的一个分主题“引人入胜的京剧”。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以我国的文化遗产为主线,从伟大的先人、我国的国宝和我们的国粹这三个内容层面,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继承与发展,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表达的内涵,使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得以弘扬和传承。在习惯于大众文化的高速传播的今天,作为国粹的京剧艺术又走到了哪里?为此我选择以我们的国粹京剧为基点,加入创新,将更多的京剧艺术知识融入课堂中,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在活动中体验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使这节课成为学生热爱京剧的良好开端,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当前小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认知甚浅,对京剧没有什么兴趣,要使学生对京剧产生兴趣,就需要教师使用各种手段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在本节课前先让学生查找搜集资料,以学生为自我展示为主,感受京剧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再用大量的图片、影片、声音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选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小组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京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2、通过学习、小组交流汇报京剧的交流活动,了解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从而更加珍视中华传统文化──京剧。
能力目标:
1、通过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2、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说说国粹、欣赏京剧、了解京剧知识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领略中华文化的精神风采和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起源、角色行当、乐器、脸谱艺术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难点:1.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2.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五、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搜集京剧相关资料信息。
2、教师收集一些经典的京剧视频片段和京剧人物图片。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
1、欣赏导入,说说国粹
2、感受京剧,了解京剧
3、认识脸谱,学唱京剧
4、活动总结,升华主题
(一)欣赏导入,说说国粹
1、播放“星光大道”选手李玉刚表演的京剧选段《贵妃醉酒》。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京剧素材,营造了浓郁的京剧气氛,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2、他表演的是中国的哪种传统艺术?(京剧)
设计意图:引出本节课的话题,经典曲目,男旦扮相,唱、作、舞等京剧效果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我们的国粹——京剧,感受它的精彩。(板书)
4、了解什么是“国粹”(国之精髓),京剧为什么被称为是我们的国粹。看书中的小资料和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寻找答案。
(1)二百多年的历史,可谓是历史悠久。(板书:历史悠久)
(2)京剧虽然不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但它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大的剧种。京剧的剧目很多,有上千出戏,有些已经失传了,现在演出的有三四百出呢。(板书:最大剧种)
(3)京剧被列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这说明京剧已经名扬世界了。(板书:名扬世界)
设计意图: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京剧各方面的资料。学生的热情很高,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初步了解了关于京剧的一些知识以及被称为国粹的原因,让学生对“国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既增长了知识,又刺激了好奇心,为后面教学内容打下了基础。
(二)感受京剧,了解京剧
A、感受京剧
1、课件展示人们在社区唱京剧、讲京剧中的故事和在家通过电视看京剧的几个画面,说说你生活周围的戏迷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京剧。
2.提问:你们还在哪里看过京剧表演?看过外国人演京剧吗?
设计意图:这里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经验,回到生活中观察人们和京剧的关系,与今天的学习形成联系,通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欣赏京剧,表演京
剧等文化现象,让学生明白京剧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审美表达,也让学生感受京剧在国际上的影响地位。
B、了解京剧
对儿童来讲,京剧是比较陌生的,如果直接从唱腔入手,孩子们不容易听懂,效果自然不会很好,为了能帮助学生在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国粹,我在课前收集了一些有关京剧的片段,让学生来欣赏,给学生视听结合,通过图象和声音来直接触动学生的感官,为对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打好基础。所以在了解京剧这一环节我又设计如下:
1、欣赏《雁荡山》、《三岔口》两个京剧片段,并让学生模仿剧中人的动作,以此体验京剧舞蹈的优美,激发学习热情。
2、小组合作,交流汇报:你们认为京剧与我们平时看的影视剧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代表发言,其他人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生生互动,加深对京剧的了解,把教学目标具体化,突出重点,同时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倾听、发言的能力。
4、播放多媒体图片,了解京剧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5、京剧的来历。
(清朝的时候,四大徽班进京给乾隆皇帝祝寿,后来就形成了京剧。)
6、京剧伴奏的乐器有京胡、月琴、唢呐等,其中最重要的乐器是──京胡。
京剧的乐队分为文场三大件与武场三大件。
文场三大件:京胡、月琴、弦子。
武场三大件:单皮鼓、大锣、小锣
设计意图:刺激学生各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懂得京剧包含的知识很多,为学生理解京剧提供了知识基础。
(三)认识脸谱,学唱京剧
1、播放京剧歌曲《说唱脸谱》,让学生听一听歌中提到了哪几个历史人物。
2、将人物的名字与脸谱连线,欣赏各个脸谱。
3、猜一猜,这些脸谱分别表现什么样的人?
红色赤胆忠心 、黑色耿直刚烈、白色奸诈自负、蓝绿黄勇猛暴躁。
4、欣赏包公脸谱——运用了我们中国画写意的绘画技法;孙悟空脸谱——运用了我们中国画工笔的绘画技法。展现了我们中国的民族特色。(板书:民族特色)
设计意图: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学资源媒体,为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课件中选取的都是张飞、关羽、曹操、等大家所熟悉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脸谱,让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认识到脸谱色彩与人物的关系。老师再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提炼,并补充展示相关的文字说明。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去认识脸谱,对其内涵有了深刻了解。
5、学唱《说唱脸谱》
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京剧并不是很难听懂,所以把更能贴进学生生活的《说唱脸谱》拿来,调动其积极性和演唱欲望,让学生大胆地去尝试,模仿所听的音乐,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为了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在课前也深入的研究了这首歌,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听了你们极具京腔京韵的演唱,老师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想唱上几句。(唱)”俯下身来与学生一同学习,教师的演唱无疑给学生带来了学唱京剧的兴趣和自信。
(四)活动总结,升华主题
1、如今,京剧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成为了中国的国粹,成为了中国人的骄傲了。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我们一起感悟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我们国粹——京剧的魅力。今后让我们多听、多看、多了解京剧,做一个喜欢京剧的中国人。
3、最后,让我们将赞美送给我们的国粹——京剧。(出示文字)
设计意图:“没有终点,只有永远。”走近京剧,这节课仅仅是一个起点,学生带着学习的兴趣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学、多唱、多演,甚至是酷爱京剧才是此次教学的最终目的。
板书设计:
我们的国粹——京剧
最大剧种历史悠久
名扬世界民族特色
《京剧》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京剧《霸王别姬》选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和京剧《贵妃醉酒》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以及初步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
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产生、发展及其京剧大师梅兰芳与“梅派”艺术
②掌握鉴赏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激发、培养学生对传统京剧艺术的兴趣爱好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难点为:)
3、教学重点、难点:
京剧大师梅兰芳与“梅派”艺术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播放《说唱脸谱》的音频,配合各种脸谱图片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下面由我来介绍京剧(①京剧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北京。京剧的起源始于“四大徽班”进京,历经“徽秦”“徽汉”两次合流,最终形成享誉世界的京剧)。
②之后播放影片《梅兰芳》片段,让学生谈谈对梅兰芳的初步印象。再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本“梅兰芳简介”。引起同学们对梅兰芳的极大兴趣。认识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与“梅派”艺术,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让学生对梅兰芳有充分的认识,我在教学上设计了三块内容,分别是生平介绍、代表作品介绍和“梅派”艺术特征介绍。
③下面聆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听完之后我将提问学生,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演绎了什么历史故事,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说说你的感受和理解。
④接下来我来总结:《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是《霸王别姬》中虞姬的一个唱段。属于南梆子,②这种唱腔细致优美、旋律性强,擅长于表现细腻、欢悦的心情。
⑤之后播放从星光大道走出来的当红歌唱家李玉刚演绎的《新贵妃醉酒》,之后紧接着播放《海岛冰轮初转腾》,由梅兰芳演唱的京剧《贵妃醉酒》选段,从而引导学生做出比较。听完《海岛冰轮初转腾》之后,我将继续提问学生,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演绎了什么历史故事,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让同学们讨论之后回答。接下来由我介绍:《海岛冰轮初转腾》属于四平调,③四平调擅长表现委婉缠绵、哀怨凄凉、激越愤怒的情绪。
四、拓展
提问:④四大徽班是指?四大名旦是指?(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布置课后作业,上网查阅资料,“抗日战争时期初期,为表达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决心,梅兰芳做了哪些事情?”(①留胡子②打预防针)
五、总结
通过欣赏《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和《海岛冰轮初转腾》两首京剧选段,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京剧》说课稿13
一、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本单元是以我国的文化遗产为主线,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表达的内涵,使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得以弘扬和传承。
本课通过欣赏、感受、模仿等各种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珍视我国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
二、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学生对京剧最多只能做到“耳熟”而不“能详”,他们对京剧不了解,对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更难有深刻认识。京剧对他们而言是居庙堂之高的,与他们没有任何情感关联。从心理上来说,五年级学生已有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学习本课重要的心理基础。
三、设计理念:
1、课前搜集资料,拓宽课堂。
2、建立资料袋。
3、课堂活动,体验京剧之美,建立情感联系。
4、多媒体辅助,提升兴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起源、角色行当、乐器、脸谱艺术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技能目标: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小组交流等活动,了解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起源、角色行当、乐器、脸谱艺术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难点:
1.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
2.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六、教学准备:
1.学生按照学习小组收集京剧的文化交流、京剧的基本知识等
方面的资料,整理并练习向大家讲解;
2.学生搜集的相关京剧资料;
3.教师收集资料,制作课件《我们的国粹──京剧》。
七、教学设计
围绕以上目标,我精心设计了四个活动板块
1、激趣导入,说说国粹
2、感受京剧,了解京剧
3、师生互动,体验京剧
4、欣赏片段,升华主题
第一板块 激趣导入,说说国粹
1、用流行歌曲《刀马旦》和京剧名段《苏三起解》选段导入
设计理念:用流行歌曲来导入,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苏三起解》也营造了浓郁的京剧气氛。
2、揭题、板书(京剧)
3、提问:你们了解京剧吗?
我会问学生“你们了解京剧吗?”在这个环节中,获取了很多京剧方面的知识。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开发并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增长了知识,又激发了好奇心,为后面教学内容打下了基础。
第二板块 感受京剧、了解京剧 A、感受京剧
在生活中感受京剧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会提问:“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哪里可以感受到京剧呢?”同学们从各个方面交流自己的印象京剧。
设计理念:这里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经验,回到生活中,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感受人们和京剧的关系,与今天的学习形成联系,通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欣赏京剧,表演京剧等文化现象,让学生明白京剧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
B、了解京剧
在这一环节我着重让孩子们了解京剧的行当、脸谱、乐器及京剧名家。
以上四个环节我准备采用随机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孩子们交流到京剧的那个方面时我会适时的展开这一环节的教学。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
1、京剧乐器
京剧的乐器这个方面的教学,我会让孩子们通过观看相关的图片,对乐器有个大致的`了解。(播放课件)
2、行当 (播放课件)
3、脸谱的教学是我这一环节的教学重点,因为脸谱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着的京剧。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活动。说脸谱、画脸谱。
说脸谱后,我播放京剧歌曲《说唱脸谱》,与此同时穿插了一个画脸谱的活动,使脸谱教学达到高潮。
设计理念:这个环节体现了品德课程的开放性与生活型,重视课堂内外,不同学科相联系,让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得到身心发展。
第三板块 师生互动,体验京剧
为了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喜爱,在这一板块中,我设计了一个师生共同学唱《苏三起解》。学生通过模仿,以此来体验京剧的独特之美。
第四版块 欣赏片段 总结升华
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国粹京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所喜爱,纷纷学唱。体会书中一个外国人说的一句话“如果中国没有京剧也就不成其为中国了”。激起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
“同学们,中国的京剧以独特的民族风格,深深地扎根在中华大地上,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如今京剧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今天的京剧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随机板书(民族世界)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更应该弘扬和传承这一民族瑰宝――中国京剧。
教学特色:新课标中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在感受过程中把握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实效。为此,本节课我设计了一个个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欣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语言来探究,用自己的方式来呈现,营造了宽松、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又获得了体验,把“国粹京剧”这一浓浓的中国文化“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孩子们的内心。
《京剧》说课稿14
巧做京剧脸谱,浅尝中华文化。本课是根据浙江省义务教育教科书《手工制作》第一章《纸工艺制作》第一节《纸工艺制作技法及折纸小屏风制作》衍生课例,分两个课时。
我将分为五个环节说课:
第一说的是教材内容分析,2分钟;
第二说的是教法,30秒;
第三说的是教学过程,10分钟,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第四说的是课堂练习与展示1分30秒;
第五说的是教学评价,1分钟。
【教材分析】:
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课程源由及教学目标,二是课程重难点。
课程源由:《纸工艺制作技法及折纸小屏风制作》一节是纸工艺制作一章中的第一部分,重在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纸张经过一定的设计与制作后,就能制作出各式各样、形态万千的立体造型,纸张便被赋予了艺术生命,这其中当然倾注了设计师的创造灵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因而本章节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尝试并掌握各种折、切、剪、卷、粘合等技法,而且最重要的是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得意发挥。本课程纸制京剧脸谱设置便源于于此,当然这其中还有一小插曲。
开学初,浙江京剧团来我校进行“传统文化进校园”京剧演出,同学们虽然不太听得懂唱词及内容,但是他们对京剧演员的装饰行头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问一旁的老师:那些演员的脸上怎么涂了那么多颜料啊?真好玩!于是我突然想到做脸谱学生应该会喜欢,当然最适合的材料就是纸张,而且正好可以跟纸工艺制作课程结合,学习纸工艺技法做京剧脸谱,浅尝中华文化,实属完美结合,这也是我设计本课内容的教学目标。
如果具体细化
★知识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结构、色彩和人物角色性格的关系等方面的文化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纸质京剧脸谱的制作掌握纸工艺制作中折、切、剪特别是切折、折立体造型等技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制作,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京剧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传承民族文化。
★其次说说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我把本次课的★重点定为通过折、切、剪等技法的学习制作立体的脸谱,理由在于学生往往听到“立体”二字就犯愁,因为我平时还担任美术的教学,发现无论是工艺制作还是绘画,学生平面化的意识太强烈了,而且在立体的表达方面也的确缺少练习,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在重点的把握过程中,有一个★难点需要攻克,即如何把脸谱上的五官制作立体,如眉毛如何立体化,胡子和鼻子又如何立体化,这就需要学习教材“纸的基本加工技法”中提到的折曲线和切折等知识。
★材料准备
各色卡纸若干张、美工刀、剪刀、双面胶或胶水、皮筋、尺子、铅笔橡皮等、
【教学方法】:
新课改倡导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学习方式,因而课堂上多采取学生自己思考分析,教师引导总结的方法,其次采取了视频拍摄等现代多媒体手段相结合,当然环节手段设置再有趣新颖,技法学习始终是关键,所以在制作环节前教师进行课堂示范,最后体现在玩乐中掌握技法,学习知识的精神,设置了表演展示作品环节,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分为四大块,第一简单介绍京剧脸谱的颜色特点和角色的关系,第二介绍脸谱的结构特点,第三重点讲解制作脸谱的技法特点,第四学生课堂练习
▲首先通过听一个京剧段子,让大家从听觉上想象京剧人物,以此引出今天本堂课的内容是关于京剧的。马上单刀直入提问作为国粹的京剧,演员们表演的时候脸上有什么特征呢?跟一般的戏剧表演者一样吗?由学生自己回想京剧演员脸上的特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随后教师总结特征:
1)人物角色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
2)颜色各异,非常丰富而且很夸张;
3)脸谱图形大致对称。
好,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张京剧脸谱。引出课题——巧做京剧脸谱,浅尝中华文化。
▲那么什么是京剧脸谱?京剧脸谱的色彩有什么特点呢?
“京剧脸谱”是指京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这种脸部化妆主要用于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头中净角(花脸)和丑角(小丑)。内行的观众从脸谱上就可以分辨出这个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聪明还是愚蠢,受人爱戴还是使人厌恶。因为不同性格的角色其脸谱的颜色也大不相同。艺术家用红、蓝、白、黑、金、紫、银等颜色来突出剧中复杂的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那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各种颜色分别代表了怎样的角色?我们先听一首歌曲,听完后告诉老师你从这首歌里听到了哪些颜色并说出和这些颜色相对应的代表人物。(学生边听边记录,老师在黑板上写顺序)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场沙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紫色的天王托宝塔
绿色的魔鬼斗夜叉
金色的猴王银色的妖怪
灰色的精灵笑哈哈
蓝色——表现刚强、但很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窦尔敦和卖身投靠官府的绍兴府飞镖黄三泰在李家店比武,黄三泰不守比武规矩,用飞镖将窦尔敦击伤。窦尔敦为了复仇,在梁千岁关外围猎时盗取御马。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一直是历来民间崇祀的对象,以忠贞、守义、勇猛和武艺高强称著于世。
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典韦,有人这样评价:三国里面武艺最好的,力气最大的,最有冲劲的不是典韦,但最猛的却是他。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张飞、包公、李逵。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太监。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如:天王。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绿林好汉。
金、银、灰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
▲第三,开始制作,分为两个部分,第一讲解脸谱结构特点,第二观看视频,教师示范讲解制作方法。
★1、介绍各种脸谱谱式的特点:
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
净角主要有:“整脸”、“三块瓦(窝)脸”、“十字门脸”、 “碎花脸”、4种。
丑角谱式较少有:“豆腐块脸”、“腰子脸”2种谱式。
1)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
2)三块瓦脸,又称“三块窝脸”,是在整脸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张眉、眼、鼻的画片,用线条勾出两块眉,一块鼻窝,所以称“三块瓦脸”。
3)“十字门脸”是从脑门顶至鼻子尖,用黑色或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有灰色小圈眉子。
4)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构图最复杂的称之为“碎花脸”。
课件演示各类脸谱图片,请同学结合上述知识点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当场巩固脸谱结构知识点。
★2、步骤讲解:(教师边讲解边示范,随后观看各技法视频片段)
1)根据人物个性选择一种主色卡纸,在卡纸上画好脸形(鹅蛋形),然后简单勾勒五官位置,注意构图,要对称,将其剪下,并剪出眼睛部分;
2)在另一张卡纸上画好眉毛、鼻子、胡须等,注意大小,可以先画好一个然后将其剪下比照着画出另一个再剪下就可以了,这样两个就一模一样大小对称,而且还可以节约时间,特别需要注意在边缘某一处留出一定的卡纸进行切折,使其产生立体效果;(切折这一环节需要重点讲解,教师需进行详细演示)
3)用双面胶对称粘上脸谱各小部分内容,如眉毛、鼻子、脸夹、胡须等;
4)在脸谱头顶、下巴和两鬓偏上的4处位置分别剪一个3CM左右的口子,然后粘合,脸谱就瞬间立体了;
5)在两鬓处用剪刀尖头穿孔并系上皮筋;
6)马上戴上试下合适吗?
【课堂练习与展示】:
1、学生制作时间,每组6位同学合作完成3个脸谱,因为根据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与人相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和合作习惯。合作学习也能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机会,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期间,教师巡回指导、纠错)
2、作品展示,挑选优秀的2~3个小组,分别选派3位同学上台戴上脸谱进行人物角色表演,建议设计一个小故事表演,下面同学在欣赏的同时观察人物角色是否与脸谱的色彩所表示的人物性格特点相吻合。这个环节的设置,不仅可以看出学生对本次课学习的掌握情况,而且通过表演的环节使大大增加了对学习的兴趣,在玩乐中掌握技法,学习知识。我想这也更有助于记忆吧!
3、课后衍生,请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国粹京剧的感想,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艺术,浅尝中华文化。
【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成功与否我认为主要在于学生能否合作完成一个立体的脸谱,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立体”二字,有两层含义,一是脸谱上粘贴五官等部分是否立体,二是整个脸谱是否立体,这就需要很好地掌握折、切和剪的技法特别是切折的技法。
以上就是我对本次课的教学设想,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京剧》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京剧脸谱,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脸谱既是一种舞台化妆,也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说唱脸谱》是一首京剧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戏歌,借鉴京剧唱腔和旋律,将我国的传统戏曲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歌曲之中,使整首歌听起来琅琅上口,亦歌亦戏。在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为了让幼儿了解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体会民间戏剧的艺术价值,并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所以我选择了欣赏京剧脸谱这节课,并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能更深刻地了解了脸谱的种类,各种脸谱的意义,培养幼儿对中国特有的脸谱艺术的浓厚兴趣。
二、说目标
京剧并非是幼儿生活中经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根据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能在观察中进行分析、比较,掌握物体形象的基本特征。能欣赏多种形式的艺术品,并领会其基本内容。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各种京剧脸谱,初步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了解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
2。通过听说唱脸谱,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激发起孩子喜爱京剧、了解国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3。通过用语言描述对脸谱的特征,培养幼儿观察力,思维能力。
三、说重点、难点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发展的特点及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
难点:学习用语言表达对京剧脸谱的感受以及脸谱色彩的象征意义等。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此次活动的顺利进行,我特别准备了脸谱及PPT、录音磁带、录音机等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
1。视听结合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上好这节课首先要吸引幼儿的眼球引起幼儿的注意,因此,我采用了这个方法,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让幼儿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视觉、听觉等)。
2。提问法:教师起主导作用提出问题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引导幼儿表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例如教师可以问:(小朋友们听过京剧吗?你们觉得的京剧是什么样的?等)
3.直观演示法:教师出示脸谱图片,让幼儿直观地感受脸谱夸张、形象的特点,更利于幼儿体会京剧中的各种角色,体会情感。
学前阶段的幼儿是通过感官进行各项学习的,教师应协助幼儿有目的的观察,因此,幼儿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学习:
1。陈述法:让幼儿自己观察、描述脸谱的特征。
2。讨论法:班级里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对脸谱的感受,相互交流,倾听······。《纲要》中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的乐趣。所以在活动中,我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去说,尽量迁移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积累和丰富新经验。
3。视听结合法:通过课件,幼儿抓住丰富的画面,而且操作方便,突出了活动的新颖。
六、说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幼儿欣赏歌曲说唱脸谱。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歌曲,我们一起仔细听听这段歌中唱了什么。
(2)幼儿交流后,教师归纳: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演员脸上都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
(由京剧片段导入活动,能够提高孩子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引出本节活动的主题:脸谱。)
(二)观察、了解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1。幼儿观察脸谱,感受脸谱中色彩、纹样的夸张性和对称性。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脸谱,你们要仔细看看,你喜欢哪一个?喜欢它的哪里?
(1)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颜色。"
教师提问"它用了哪些颜色?它们搭配在一起怎么样?我们再看看其它脸谱,它们又用了哪些颜色?(教师让幼儿关注黑白色的脸谱和其他色调的脸谱)
小结:脸谱上的颜色看上去都比较夸张,有的.很鲜艳,有的色彩的对比很强烈。
(2)教师提问:这么多的脸谱,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若幼儿说不出对称,教师可把一张脸谱沿中间线剪开然后慢慢的合起来,让幼儿感知脸谱的图案颜色都是对称的。)
2。小结:脸谱的色彩夸张,五官的纹样夸张、特别,很好看。而且脸谱还是左右对称的。
(这一过程主要是让孩子们掌握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分为三点来分析:颜色、图案以及对称,请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脸谱来说,体现了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在这一过程中,请小朋友说,老师帮忙总结,代替了原本的教师说,幼儿听的模式,给了更多的孩子发言机会和表达想法的机会。)
(三)幼儿明确要求,并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设计京剧脸谱。
1。幼儿观察教师演示操作方法。
教师提问:这些脸谱是本来就长在演员的脸上的吗?怎么上去的?
(教师出示人脸底板,然后将黑白局部脸谱贴磁逐个已对称的方法贴在人脸底板上形成完整的已勾勒好地黑白脸谱,最后将与黑白脸谱纹样相同的彩色脸谱盖上,让幼儿完整了解脸谱制作的方法。)
2。明确操作要求:先设计纹样装饰对称脸谱,再为脸谱涂色。如果想不出纹样的话,可以选择老师准备的纹样,也可以就画上面的脸谱一样的纹样,都可以。(教师出示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
3。教师组织幼儿分组画脸谱,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设计。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若有的幼儿实在不会画,就给他提供第二层次或者第三层次的操作纸。)
(根据大班幼儿的能力,教师提供空白脸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创作脸谱,在原本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整个活动将了解京剧文化省去,重点放在京剧脸谱的设计和创作上,主题更明确。在有限的时间内也能相对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在示范时,教师运用一步一步递进的方式让幼儿掌握了画脸谱的步骤,简单又有趣。原本的了解京剧文化可放在区域游戏中开展,教师可设置让幼儿观看京剧片段、模仿京剧演员、欣赏京剧图片等,让幼儿对中国京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四)展示作品,相互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
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感受其中的美。
2。幼儿结合经验进行点评。
师:请你介绍一下自己设计的脸谱。
(教师引导幼儿从颜色、图案和对称性等方面进行讲评。)
(五)活动延伸
播放音乐,老师和幼儿一起戴着京剧脸谱共乐。
【《京剧》说课稿】相关文章:
京剧的作文05-20
京剧的语言作文11-27
关于京剧的作文02-18
鉴赏京剧的心得07-15
京剧的作文15篇06-12
走近京剧作文05-18
京剧之韵作文03-24
中国国粹京剧作文02-11
关于京剧的作文(精选21篇)03-07
关于京剧的作文(10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