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计算机的说课稿

计算机的说课稿

时间:2024-04-19 07:01:3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计算机的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认真拟定说课稿,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计算机的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计算机的说课稿

计算机的说课稿1

  一、严格要求自己:

  老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人物,特别是在幼儿教育中更加重要。因而有必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步自己的业务水平。严格遵守校园各项制度,多向其他教师学习,从而把整个教育计划圆满完成。

  二、教育意图:

  坚持德育教育溶入各项教育工作中,以培育幼儿各项才能为方针。在上学期幼儿已经能比较娴熟地运用计算机,本学期将继续巩固和进步,并运用计算机学习各种常识,进步智力水平和培育幼儿学习计算机的爱好。

  教育内容:

  一、培育杰出的学习习气和行为习气:

  从小培育幼儿杰出的学习习气和行为习气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有必要始终贯穿与整个教育活动中。这比多学一点常识要重要的多,因而有必要从幼儿开端学就逐渐培育他们,从一点一滴开端让他们把握如何认真学习,小朋友之间如何往来,遇到问题如何解决等等。

  二、计算机基础常识:

  1、把握正确地开关计算机的办法;2、能娴熟地运用鼠标;3、把握各种学习软件的操作办法;4、了解计算机的根本组成及作用。5、把握画笔东西的运用,会简单的保存自己的文件。6、能在软件的.协助下找到26个英文字母的位置。

  三、计算机辅佐教育:

  以辅佐英语教育为主,包含大班自编教材下册全部单词与对话、英语歌曲、英语故事。并结合英语故事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四、学习智力游戏:

  经过学习与运用智力游戏,到达培育幼儿学习爱好,进步智力水平的意图。包含有:涂色彩、拼图、迷宫等等。

  在开学第一个星期,以复习为主,重点对新生进行教导。培训幼儿正确运用计算机的根本技能。等幼儿能够娴熟操作计算机之后,将以幼儿探究为主,培育幼儿的学习才能。对于相同形式的教育内容,就不再讲解办法,让幼儿操作,老师和他们一起学习。当幼儿才能到达更高水平时,将进一步让幼儿自己探究一些新软件的运用办法,以培育他们自学才能和探究才能。

计算机的说课稿2

  一、指导思想

  1、根据电脑科的特点:技能性、实践性强,知识专业且深奥,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

  2、根据大纲要求:重点培养学生掌握电脑基础知识和一些基本技能,培养兴趣。

  3、根据学校工作要求及电脑科课时规划:一周只有一节电脑课。

  4、教学过程中既育人也要提高自己。

  二、计划达到的目标和完成的任务

  第一:在这一学期要让学生掌握开关机,会自己进入键盘练习环境。

  第二:在这一学期要让学生掌握电脑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如:电脑的历史,发展过程,电脑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的安全知识等,教学工作计划《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

  第三:发现和培养有潜力的学生。

  第四:自己也有一定的提高。

  三、完成计划的.措施及方法步骤

  1,根据电脑科的特点和学校的要求备好每一节课,吃透课的内容,将专业深奥的知识转化为口语化的语言,把知识讲明白。

  2,电脑科实践性很强,在教学的过程中安排好理论讲解和上机实践合理配合,上机时间要稍多一些。这一学期上机内容重在培养兴趣和熟悉键盘。

  3,在教学过程中要发现有特殊潜力的学生,组织兴趣小组,增加练习的时间,培养兴趣加深对电脑的了解和知识的掌握。

  4,在教学过程中既教育学生也要注意提高自己。一方面要自学各种知识(自学本科, 继续培训,政治学习);另一方面要参加听课,评课,向老教师请教学习。

  5,此外还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其他活动。

计算机的说课稿3

  为使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知识,而且学有所用,特制定本学期计算机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小学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共三册,本学期学习第一册(上),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计算机乐园;第二单元:计算机绘画;第三单元:与键盘握握手。教材结构和谐紧凑,内容深入浅出,形式活泼美观,生动有趣,适合小学生的知识特点和认识水平,便于小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教材内容。

  二、学生分析:

  各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的部分基础知识已有所了解,键盘输入也有一定的基础,只是操作计算机有一定的难度,本学期要在教学中不断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操作水平和键盘输入水平。

  三、教学目标:

  1. 了解电脑的组成,掌握电脑的开关机操作及鼠标的'各种基本操作。

  2. 熟练鼠标的操作,了解金山画王的'窗口组成,学会用卡通并图,用画笔绘画、给图着色等操作,能设计制作出相对完整的、比较综合的电脑绘画作品。

  3. 了解键盘组成及指法规则,熟练掌握键盘指法及常用控制键的使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及击键习惯。

  四、教学措施: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使用辅助教学软件创设情境,以电脑为意义建构的工具,采用“任务驱动”“学科整合”及探索式教学法,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索等环节,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培养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任务驱动、讲练结合等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五、教学进度:(略) 

计算机的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节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分册第7章第3节第1课任务1+2《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及种类》,具体讲解了计算机病毒的五个主要特性、计算机病毒的种类等相关知识,为下节课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症状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过渡: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了解学生的情况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经常会接触到计算机,也知道计算机病毒的存在,但是对于计算机病毒具体的特性还不是很清楚。学习了本节课知识,能提高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时的防范意识。

  (过渡: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基于此。)

  三、教学目标

  我设计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能够归纳出病毒有寄生性、爆发性、潜伏性等五种主要特性,能根据不同标准区分病毒的种类。

  2、通过分析不同病毒实例,得出病毒特性的过程,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3、在分析、探究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病毒带来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过渡:有人说一节没有重点难点的课就是一节没有效益的课,一节失败的课程。)

  四、教学重难点

  在设计课程之前,我研读教材,深入思考后,设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重点为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及种类,难点是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过渡: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方法

  在本课我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是小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阅读教材法等。

  (过渡:教学方法的具体化就是教学过程,我试图通过我的教学过程,打造一个思维碰撞的课堂。)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我会播放CIH病毒爆发的视频,让学生思考问题:案例中病毒的攻击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学生能给出交通系统失灵、单位混乱、工厂停工等的答案。接着我会解释:全世界至少有6000万台计算机同时遭受到CIH病毒的侵害,它能够破坏硬盘数据,引起系统崩溃。然后提出问题:那到底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呢?计算机病毒又有什么特性呢?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进入本课。

  通过多媒体进行导入,加上问题的引导,能在课堂伊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开展本节课的教学。

  (二)新课讲授

  本课在新授部分主要包括两个部分: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和种类。

  1、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新课教学的开始,我会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分钟,并思考问题:

  (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2)生物上的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上,那么计算机病毒能够独立存在吗?预设学生能给出计算机病毒是一组能够破坏计算机中的数据、自我复制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病毒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可执行文件或数据文件中才能生存。然后我会进行总结:计算机病毒不能以一个单独程序出现在计算机系统中,需要通过依附在存储介质上才能生存,这就是计算机病毒的特性之一——寄生性。

  接下来我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问题:把中了病毒的U盘插入计算机中会怎么样?学生能回答出计算机也会染上病毒,并且计算机会遭到破坏。然后我再讲解:病毒有很强的再生机制,且具有传染性。判断一个计算机程序是否为计算机病毒,主要的依据就是看它是否具有传染性;除此之外,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它会破坏文件、程序、硬盘,轻者会降低工作效率,严重的可能导致系统崩溃。

  最后我会展示“黑色星期五”病毒和“圣诞节”病毒的介绍,提出问题:

  (1)计算机中了病毒,是否会立马发作?

  (2)它们的发作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学生通过思考给出答案之后,我会补充: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有时会潜伏一段时间不发作;一般计算机病毒会在特定情况才爆发出来,所以计算机病毒具有爆发性。

  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加上通过教师的引导,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同时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回答问题也能够锻炼学生提取信息、总结概括的能力。

  2、计算机病毒的种类

  接下来我会先讲解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对病毒进行分类。然后播放计算机中“救护车”病毒后的动画,提出问题:和CIH病毒相比,“救护车”病毒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回答后,我会补充说明:像“救护车”一类的病毒称为良性病毒,它们会降低系统工作效率;像CIH病毒一类的病毒称为恶性病毒,一旦发作就会破坏计算机系统内的信息。

  接着我会讲解计算机病毒根据不同标准还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然后布置任务,让学生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时间五分钟,结合教材讨论:

  (1)从受感染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类型分别可以分为什么?

  (2)可执行文件型病毒和宏病毒分别感染什么类型的文件?预设学生给出:受感染的.计算机系统:DOS型、Windows型、Windows NT型等;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类型:系统引导型病毒、可执行文件型病毒、宏病毒、混合型病毒、特洛伊木马型病毒和Internet语言病毒等,可执行文件型病毒可以感染。exe、。com等文件,而宏病毒可以感染。doc、。xls等文件的答案。

  最后我会总结:不同类型计算机病毒的特征、感染方式、破坏程度都有所不同,采用恰当的方式防治病毒,能提高计算机使用的安全性。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氛围轻松和谐,非常有利于学生自由发挥各自特长。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掘学生的巨大潜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条件,在合作中学习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双赢的快感。

  (三)巩固提高

  在巩固提高环节,我会让学生在因特网上查找有关防治系统引导型病毒、可执行文件型病毒、宏病毒等各类病毒的资料,并填写在教材“讨论交流”的表格的空白区域。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梳理本节课知识要点,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四)小结作业

  在课堂小结环节,我会和学生以互动总结的方式总结,我会提问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和种类,学生回答寄生性等特性,根据破坏情况分为良性和恶性等种类。

  我布置的作业是思考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症状有哪些?布置这样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联合起来,达到课堂延伸的效果。

  七、板书设计

  我采用了导图式的板书,将琐碎的内容用流程图的形式展现出来,能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记忆更久。

  以上就是我今天全部的说课内容,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大家!

计算机的说课稿5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计算机程序与程序设计语言》,主要分为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四个部分。

  一、说教材

  1、几个版本教材的比较

  在项目教学设计之初我们对各个版本教材的相关章节内容进行了了解和比较。

  人教中图版,先提出用计算机编程实现红绿灯转换,然后作出算法描述,介绍算法的三种结构,再进一步引出Python语言。浙教版、沪教版和教科版,都采用了独立的例题或项目来介绍算法的表述及结构,再进一步进入Python语言的学习。

  粤教版,也是我这次说课使用的教材版本。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第三章《算法基础》用设计从A市到B市耗时最少的旅行路线方案这个项目,来体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然后再介绍算法和计算机程序。

  我们比较之后认为,几个版本的教材都有其合理性,人教版和粤教版的项目学习相对更加整体化,而另外几个版本的项目较为分散独立,都有其独特之处,可以说各有千秋。

  在备课时,我们觉得,教材中这个项目对于我们自己的学生来说,难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我们在进行单元设计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最近发展区重构了项目,采用了新的项目——解密游戏,这个项目学生会比较愿意参与其中。

  2、本节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粤教版必修一第三章中的最后一节。作为全书的中间章节,本节乃至本章的内容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这一章是从比较泛化的数据、信息及数字化学习的概念,聚焦到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分析,第一节对比人工解决问题和计算机解决问题,这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其实也是促进他们思维方式的转变,第二节讨论算法,其实就是从方法论层面来保证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而第三节解决的是工具问题,就是说我们最终将用什么样的工具来解决问题,而这些工具的前世今生又是怎样的。这些介绍,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字化创新意识和信息社会责任。

  前两节围绕解密游戏,学生活动比较多,师生之间有着不少互动。到了第三节,对教材的内容和定位必须有清楚的认识。本节围绕两大问题,计算机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从纵、横、深三个维度展开教学。纵向追溯: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横向拓宽:各种编程语言的比较;深度理解:程序在计算机内部的运行方式。本节最终通过比较不同的编程语言,将目光锁定在现在热门的Python语言上。这是对前两节的落实,也是对后面第四章的铺垫。

  3、教学目标的确定

  这一章的三节,打个比方,第一,我们要知道,饭烧熟了吃更容易消化,是原理;第二,烧饭要先加水,大火烧开,小火焖,这么个顺序,是方法;第三,古代人用柴火烧饭,现在我们可以用电,也可以用天然气烧饭,是工具。前面已经说过,第三节所讨论的是“工具”问题。因此,本节的教学目标,不妨也按照“原理(目标1、2)—方法(目标3)—工具(目标4)”的顺序,梳理为以下四点:

  1、了解计算机程序的概念及运行基本原理;(信息意识)

  2、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信息意识)

  3、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信息意识)

  4、了解常见的高级语言种类。(数字化学习)

  这四点中,前三点是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而第四点是让学生通过数字化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依据最新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我们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有意识地考虑如何培育学生的

  信息素养。新课标指出: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够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分析数据中所承载的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作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愿意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更大价值。我想从这段话中提出几个词:敏感度与判断力,自觉与主动,这几个词应该是信息时代合格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特征,我们培养学生也要从这几点去发力。

  二、说学生

  所有的教学,都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高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他们在生活与学习中积累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个体差异性。就我目前教的这些学生,从知识学习角度来说,他们不属于优秀的那一部分,他们的基础参差不齐,需要老师扶上马,有的甚至根本就不愿意“上马”。对于这些学生,理论灌输的课堂只会让他们昏昏欲睡,再加上新教材的难度有所提升,教学难度更大了。面对这些难题,我们只能因材施教,对教材设定的项目进行一些改动,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来说,就是要激发他们的信息意识,提高他们的计算思维能力。从单元设计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都要围绕着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来展开,适当降低教材内容的难度,根据教学的实际条件,多采用实物、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说教法

  对于信息技术教学,要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更新教学观念很重要。刚才也说到,学生水平与教材内容有一定的落差,而老师的教学就是为了填平这个落差。根据前面定下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计算机程序运行的基本原理,这同时也是本课难点;2、几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历程。为了更好地突出本节课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在决定选用这些教法之前,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声音在提倡使用“项目教学”这种模式。我的理解,项目就是从以往的任务驱动衍生而来。只是“项目”要比“任务”更加完整而复杂,一个项目可以分解为若干任务。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老师的教是为了不教。”项目式教学也是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所以,在目前推行新课标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倾向于项目式教学。

  但是本节是个特殊的章节,内容相对独立,理论性也较强,实际操作性偏弱,教材下一章的内容又是专门学习Python编程语言,所以我们为了既照顾本章的整体性,同时又突出本节的独立性,在教法的选择上,做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对于程序运行的原理和程序设计语言的相关内容,我在直接讲授和学生讨论的基础之上,采用了播放视频作为补充向学生展示,而在介绍计算机系统构成时,我准备了一些计算机硬件的实物作为教具,比如几块旧主板、内存条、硬盘等,让学生对计算机硬件有更真切的认识。如此一来,我在本节课选用的教学方法都得到了贯彻。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考虑到新课标的要求,同时又考虑到本章内容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采用了视频和活动环节串接的方式。每个活动突出解决一个问题。

  具体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回顾旧知导入。我设计了一段简短的导入语,导入语主要是从前面所学的算法引出本节的第一个教学内容: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程序的概念,这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接下来,介绍程序在计算机内部运行的基本原理,是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之一。这部分如果深入下去,就属于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了,难度自不用说,高中生我们只需让他们了解一点皮毛即可。为了突出这个重点,同时也为了突破难点,我在这里设计了学生活动1:学生观看视频《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画出控制流与信息流在计算机内部的流动线路。不仅要看视频,更要让他们带着问题去看。通过观看视频,再结合教材第54页的图3—10,学生自己画出线路。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记住计算机硬件的五大组成部件及基本功能,数据在其中从输入到输出的基本流动路线等,只要学生能理解掌握到我设定好的问题难度深度就行。

  接着,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结合教具实物向学生直观展示机箱内部的硬件,再介绍软件的简单知识。在介绍系统软件时,专门介绍一下华为鸿蒙系统与欧拉系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下面就到了本节的第二个重点内容:程序设计语言及其发展历程。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或多或少听到过几种编程语言的名称,比如C,C++,Java等等,这些都属于高级语言。但学生们对其也仅限于知道个名称,说不清道不明。有疑问就有学习的动力。从高级语言入手提出问题,再通过播放视频《编程语言发展史》,介绍机器语言、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让学生通过回顾视频内容,梳理三者的优缺点。这就是学生活动2:根据视频内容和老师的介绍,梳理总结三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优缺点。一般说来,简短的视频、快速的解说,很难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这就需要教师的引领。我用表格的形式将三者的优缺点作了梳理总结,并由他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就是编译或解释,过渡到对各种高级语言的比较,顺势分析Python语言的优点与地位,包括它在专业网站的排名情况,以此作为下一章学习Python语言的铺垫。

  到这儿,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完成了。最后是通过提问的方式作课堂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计算机的说课稿6

  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教育,在小学阶段进行计算机教育不只是为了习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也是为了进步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科学意识,习惯二十一世纪建设的需要。为使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常识,而且学有所用,特制定本学期计算机教育计划:

  一、教材剖析:

  山东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本学期学习第三册,共两个单元:榜首单元:汉字输入;第二单元:网上冲浪。教材结构调和紧凑,内容深入浅出,形式活泼漂亮,生动有趣,适合小学生的常识特色和认识水平,便于小学生更加容易地把握教材内容。

  二、学生剖析:

  四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的部分根底常识已有所了解,键盘输入也有必定的根底,对Windows界面也有所了解,只是操作计算机的速度不太快,本学期要在教育中不断强化技术练习,进步学生操作水平和键盘输入水平。

  三、教育方针:

  1、使学生熟练把握运用拼音输入汉字、词组、标点符号及句子的方法;加深对汉语拼音的了解,可以利用拼音输入法进行组词、扩词,丰富词汇量,进步语言表达才能及写作才能。

  2、激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爱好;了解获取信息的方法及学会在网上浏览、查找信息以及下载保存信息;培养学生遴选、收拾信息的才能,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性学习及探究性学习的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互相学习、相互帮助、交流协作的习惯作。

  3、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会学生认识不良网站的危害性,杜绝进入不良网站,禁止收支网吧,多浏览一些健康积极向上的儿童网站。学会辨别网上的.不良信息。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是非的才能。

  四、教育办法: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辅导,运用辅助教育软件创设情境,以电脑为含义建构的东西,采用“使命驱动”“学科整合”及探究式教育法,通过着手实践、协作探究等环节,激起爱好,增长常识,培养技术。教育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使命驱动、讲练结合等方法进步教育效率。

  1、运用使命驱动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

  2、教育时采用演示与解说,向学生介绍本册教材的计算机常识。

  3、教授常识时突出一个“新”字、执行一个“趣”字、突出一个“活”字、执行一个“学”字(为学生效劳);教育过程突出一个“难”字(找准知能点、难点及要害);巩固知能突出一个“实”字(双基练习应落到实处)、执行一个“促”字(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立异实践)。

  4、加强教师业务常识和上机才能的训练。

  五、教育进度:

  每周一节计算机课,根据课程要求,进行按部就班的教育。

  本学期将持续激起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爱好外,着重持续巩固和加深对word的学习,让学生能尽量了解和运用word,进步学生对计算机的使用才能,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常识,进步计算机的使用才能,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根底。

计算机的说课稿7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面由我来说课,课程名字是《计算机辅助设计3(vray渲染)》。我将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展开:

  1、课程定位;

  2、教学设计;

  3、教学内容;

  4、教学方法和手段;

  5、课程实施保障;

  6、课程评价;

  7、课程特色与创新;

  8、教学效果。

  一、课程定位 包括课程介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作用,教学目标。

  1.1 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属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群”中的一门课程,同修课程有计算机辅助设计1(CAD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2(Rhino建模)、计算机辅助设计4(Pro/E)、计算机辅助设计5(Photoshop)。Vray是3ds max软件中的一款著名渲染插件,可以用来渲染出照片级的产品效果图,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环艺设计、动画设计等领域,具有参数简单、出图速度快、易操作等优点。本课程主要讲解计算机辅助产品表现理论,通过实际渲染案例的实训,让学生对vray渲染中的构图、布光、材质赋予、渲染出图等环节进行深入练习,熟练掌握产品效果图的制作方法和流程,将产品以最美的形式展示出来。为后续课程《产品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课程编码:050978,授课对象为工业设计专业大二上学期学生,80课时,5学分,理实比为1:4。

  20xx年工业设计专业开始招生,本课程在20xx年第一次授课,课程名字《计算机辅助设计3(3D C4D)》,授课教师为孙利超,授课人数为31人;20xx年授课人数为65人,授课教师为江南大学外聘教师石磊;20xx年优化课程设置,课程名字换成计算机辅助设计3(Vray渲染),由我来授课,人数为70人;20xx年授课人数45人。

  1.2 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产品设计师,其中一项岗位能力就是产品效果图制作,包括手绘效果图、计算机二维和三维效果图、展板设计能力等,故本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辅助产品表现能力。

  1.3 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工业设计专业课程分为三类:基础课、核心专业课、拓展课。基础课包括:手绘产品效果图、产品制图、设计概论、设计速写等;核心课程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系列、设计工程学系列、产品设计系列、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拓展课包括:专业考察、专业考证实训等。故本课程属于核心素能课程,专业必修课,来奠定产品设计中产品表现的核心能力,实现学生全面职业素能培养。

  课程衔接:前修课程:设计速写、手绘产品效果图、产品制图、设计工程学2(材料与工艺)等;同修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1(CAD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2(Rhino建模)、计算机辅助设计4(pro/e)、计算机辅助设计5(photoshop);后续课程:产品设计(1、2、3),毕业设计、毕业实习。融入计算机辅助产品表

  现知识,实现产品设计师岗位的多元化,与平行课程共建学生岗位技能,为后续课程奠定专业基础。

  1.4 课程作用

  基础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3(VRAY渲染)》是产品表现的一种,以商业摄影为基础,训练学生利用三维软件灵活进行产品构图、布光、材质调试,制作完美产品表现效果图,而且也同时为其它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产品美学理论知识和产品表现技能。

  应用课程:本课程与专业设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成为专业设计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工业设计专业其它课程的教学以及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课程作用:本课程作为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创造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指导、产品表现基础理论的学习、学习者自己的观察和动手实践,只有这几方面的结合才能促成学习者最终拥有一种可以用到所有艺术创造中去的产品感觉。

  1.5 教学目标

  课程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商业摄影理论的学习,对vray渲染器的训练,对优秀渲染作品的精研,使学生掌握产品表现的基础知识,包括构图、布光、材质等。

  2、职业能力目标:通过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审美意识的培养、手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完成产品效果图、具备完成产品设计全过程的能力。

  3、职业素质目标:通过集中时间进行课堂渲染实训,使学生具备产品表现创新能力,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学生学习目标:

  1.能熟练将Rhino建好的模型文件导入3ds max 的vray插件(不出现破面),进行构图、布光、赋材质,渲染出图;

  2.与设计团队互动交流、分享创作感受的能力,准确表述设计意图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色彩感觉与设计表现能力、审美能力。

  二、教学设计

  下面来说下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分为设计理念、设计思路、单元设计三个方面。

  2.1 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首先是教学模式的对比,以前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为主体,现在师生角色发生变化,变成以学生为主体,一切的教学设计都应该以更利于学生学习知识进行展开,学练结合,以练带学,以学促练。总结起来就是:讲练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作业点评。

  2.2 教学方法

  因课施教:课程教学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因此对应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侧重点。

  2.3 单元设计

  任务导入(明确项目具体要求)——思维启发(分析成熟案例,激发学习兴趣)——操作引导(课堂演示操作技巧)——课堂指导(巡回指导、答疑)——总结评价(总结共性、分析疑难)。

  三、教学内容

  下面讲一下教学内容设计环节,包括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教学内容课时分配、重点难点分析、教材的选用与补充。

  3.1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针对性:产品设计知识要点、产品设计工作能力要求。

  适用性: 筛选总结设计规范知识、由简而繁的内容编排、难易递进的情景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课堂内容。

  3.2 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总课时80,其中实践课时为64,理论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为20%。

  产品表现:16课时,主要讲理论与方法; 单项训练:16课时,深入训练产品构图、布光、材质调节等能力。案例综合讲练:48课时,分为数码DV渲染、台式电脑渲染、啤酒瓶渲染、汽车渲染案例,学生完整的将模型转换格式,导入3ds max中,进行构图、布光、材质调节、渲染出图等一套完整流程,提高速度和熟练程度。

  课程的具体课时分配如下。理实比例为1:4。

  产品表现就是把已经设计好的产品的形状、颜色、材质等属性展示给受众,让大家了解并接受产品。与商业摄影接近。

  商业摄影原理讲解、如何运用,构图知识、布光知识、材质调节,3ds max及vray渲染插件参数讲解。

  专项训练包括材质深入练习、产品布光练习、构图练习,以及产品综合创新练习,使学生深入下去,掌握产品表现各个环节。

  材质练习:金属、玻璃、塑料等;构图练习:掌握构图原则、镜头;布光练习:掌握光对产品表现的影响。

  综合练习包括:便携式DV渲染案例;台式电脑渲染案例;啤酒渲染案例。摩托车渲染案例。汽车渲染案例。

  3.3 难点与重点

  教学重点:产品表现概念,vray产品渲染流程,综合产品渲染创新。

  教学重点:产品构图,产品布光,渲染材质的精调节。

  解决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析企业优秀案例;训练过程中贯穿设计理论;

  组织学生专项实训;加强课堂与课后指导环节。

  3.4 教材选用与补充

  教材选用的是高职规划教材《3ds max渲染课堂——vray&mental ray产品表现技法》,教材编排合理,有大量实训案例供学生练习。另外,课程有ppt教学课件,自建素材资料库、案例库,供学生选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包括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实施。

  4.1 学情分析

  容易出现的问题:学生对单一的`课堂实训主动性不强,有限的课堂时间容易忽略个别指导,学生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更多专业知识,即使很努力,但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任然很难提高学习效率。

  4.2 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引趋激趣教学法。

  4.3 教学手段的实施

  给学生讲解国内外一些优秀设计作品,从产品渲染表现的角度进行讲解,总结一些渲染技巧。

  通过指导学生实训,发现共性问题、个性问题,集中解决,注意师生互动。鼓励掌握知识较好的学生当“老师”,对别的学生进行指导。

  给学生推荐一些专业学习网站,补充课外知识,引导其自学,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五、课程保障

  主要包括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

  5.1 主讲教师及教学团队

  课程主讲教师为曹百奎,硕士研究生,讲师;现为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工业教研室教师。主讲课程有《材料工艺与表现》、《布绒玩具设计》、《益智玩具设计》、《玩具发展史》、《设计概论》、《计算机辅助设计1(CAD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3(VRay渲染)》、《产品制图》等。

  教学团队成员主要有吴君、陆斐然、孙利超、李超,其中讲师4人,助教1人。团队成员均在企业工作或实习过,属于双师素质教师,分别承担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硬件主要包括艺术系三维建模实训室、产品设计实训室,艺术设计系资料室,艺术设计系展厅。

  六、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主要包括课程评价体系和课程考核标准。

  6.1 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体系: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采取项目方案设计考察方式考核学生能力,注重阶段能力测试的情况和平时表现,综合评定学习效果。课堂表现占20%,平时作业占40%,期末大作业占40%。

  6.2 考核标准

  作业质量考核标准:按照产品表现中各个知识点重要程度,分了6个考核点,分别赋以不同的分值比例,进行考核。

  七、课程特色与创新

  分为课程特色与创新,课程努力方向。

  7.1 课程特色

  着重从三个方面来介绍

  1、实践技能培养: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综合能力。

  2、教学群体:适应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整体优化、全面整合;突出素质教育培养和能力塑造。

  3、课程建设:课程建设始终以“职业能力”作为培养目标,进行品格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多种素质综合在一起的素质教育。“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

  7.2 课程建设不足和拟采取措施:

  1、前期课程中没有学习3ds max软件知识,所以本课程需抽时间讲解3ds max相关操作,这需要占用大量课时。

  2、产品渲染表现软件很多,除Vray渲染器外,常用的还有Cinema 4D、Brazil渲染器、mental ray、Keyshot渲染器等,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课外学习指导。

  八、教学效果

  最后来讲下本门课的教学效果:

  8.1 学生层面

  经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学生基本掌握了产品渲染的一般流程,并能进行创新设计。学生参加设计竞赛,多次获奖,扩展了知识面,团队意识提高。基本具备企业所要求的各项技能。以下图片是本门课学生作业,大家可以欣赏下。

  8.2 教师层面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到补充和完善,从课程中得到不少知识与乐趣。

  汇报到此结束,请批评指正,谢谢。

计算机的说课稿8

  一、教学指导思想

  目前,面对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的现象,我们更应该倡导“以人为本”的精神,努力营造师生关系平等、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版本

  本课所使用的教材是《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教程》(蒋理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该教材侧重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而理论知识介绍较为简练,适合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学习。

  2、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课是教材第6章第1节的内容,主要介绍DHCP服务的基本配置与测试,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服务器/客户机”模式的经典内容,学好本节课对今后学习WINS、DNS等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教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3、教材处理

  由于本节内容过多,因此将保留IP、超级作用域和配置选项安排在下次课讲授。

  4、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和学习现状,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懂得DHCP的概念、功能,理解DHCP地址租用的过程

  (2)掌握DHCP服务的基本配置与测试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爱护资源、节约资源。

  5、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以上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DHCP服务的基本配置与测试

  难点:理解DHCP地址租用的过程

  重点与难点的关系:重点是实践操作,而难点是理论知识。理解难点有利于指导重点的操作,反过来掌握了重点则可以加深对难点的理解,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二年级计算机(信息)专业班,该班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人数少,全班只有21位学生;二是学生在课堂上不爱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另外,学生是第一学期接触网络课程,大部分学生对网络实验操作比较感兴趣;而对网络理论知识普遍认为比较枯燥、难于理解,出现“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下面我将通过学法指导、教法选择和教学程序安排来加于解决。

  四、学法指导

  我们常说:“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

  1、课前阶段(自主学习法)

  复习预习完成思考题标注学习难点与同学按探讨难点

  2、课堂阶段(模仿学习法与发现学习法)

  认真听讲识记理论知识/模仿操作步骤或方法完成课堂实验尝试解决难题

  3、课后阶段(归纳总结法)

  复习总结经验

  五、教法选择

  我们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事半功倍。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启发引导法:这是我一直坚持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去思考,以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方式由浅到深地突破重点与难点。

  2、演示法:通过课件演示或者老师的操作演示,使学生有了直观的感性认识,进而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

  3、情感交流法:用自己的语言、肢体语言、眼神和微笑去带动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努力营造一个师生关系平等、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4、激励法: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或者完成实验的情况我及时给予评价,对于回答正确或者先完成实验的给予加分鼓励,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5、归纳总结法:学生每做完一个实验我都会及时总结,并强调实验的关键点、注意点。

  六、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流程图:

  1、复习ipconfig命令,为本课内容做铺垫。

  2、回顾“获取IP地址的2种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DHCP,它有什么功能?进而切入本节课的主题。

  3、解决引入环节提出的问题——“DHCP概念与功能”。我直接请学生来回答,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我会及时给予评价并小结(采用加分激励法)。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DHCP是如何分配IP地址的?,自然过渡到DHCP地址租用的过程(本课难点)。

  4、突破难点。为了避免学生望“难”怯步,我把难点内容分为两个环节安排来讲授:第一环节在重点之前,先将难点化简,再利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为学习重点提供理论指导;第二环节在重点之后,学生懂得了DHCP的基本配置与测试,反过来会加深对第一环节内容的理解,这时再利用课件演示“DHC详细的地址租用过程”,使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难点,最后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5、解决重点。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我是采用类似于中央电视台“开心词典”栏目的形式来组织教学的。上课时学生分组就坐充当相互竞争的“选手”,而老师担任“主持人”的角色。具体的做法是:老师给出实验要求(实验一和实验二),接着由各组学生自主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老师检查学生完成的情况(检查实验数据单等),对先完成任务的前三组学生给予加分奖励,并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老师要走近学生,观察他们学习动态,当学生碰到难题时老师要及时引导他们解决难题,从而使学生在紧张、有趣的学习竞争中顺利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6、小结本节内容,强调教学重点、难点和注意点。

  7、分层次布置作业,层次低为巩固本节教学成果;层次高为本节内容的延伸。

  七、板书

  DHCP服务的基本配置与测试

  一、 DHCP的概念与功能

  DHCP是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简称,它是一种简化主机IP配置管理的TCP/IP标准。

  功能:主要用于给客户机自动分配IP地址。

  二、 DHCP的地址租用过程(课件演示)

  三、 DHCP服务的基本配置与测试

  实验一:

  某工作室有6台计算机机组成的局域网,老板打算采用DHCP动态分配客户机的IP地址。请你帮老板实现他的想法?(服务器IP为192.168.N.100,客户机IP以192.168.N.1开始分配)

  说明:A组N=1,B组N=2,C组、D组、E组、F组和G组以此类推。

  实验二:

  假设“实验一”的工作室又买了3台计算机,而且该老板不喜欢IP地址带有数字“4”的,请你帮老板实现他的想法?

  四、 小结

  五、布置作业

  1、试比较手动配置IP和自动配置IP的优缺点,说明两者的使用场合?

  2、某校一间机房有1台服务器、60台客户机组成局域网,现要采用自动分配IP方式给客户配置IP地址,使之能够相互通信。请问如何进行操作设置?

  3、某工作室有两个部门:1个开发部有10台计算机,1个销售部有5台计算机,还有1台服务器已经连成局域网,现要采用DHCP服务自动分配IP,并使同一部门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而部门之间无法通信,请问如何操作设置?(选做)

  4、预习课本P98页DHCP的保留IP、超级作用域和配置选项等内容。

计算机的说课稿9

  一、 本课程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理解计算机解决、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了解计算机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技术的基础知识。

  2、 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常用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环境配置的基本方法。

  二、 教材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材选用的是董正雄老师编写的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一书,配有应用基础学习指导辅助教材。该教材内容丰富,囊括了Windows XP[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基础以及数字库基础内容。该教材以及学习指导相互补充,虽然在某些章节的讲解不够细致(如:分节符、图表中的系列、信息编码中字符的显示、数据透视表),但总的来说作为一本计算机的基础教程,还是比较优秀的教材。

  针对教材中不够细致的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进行补充。

  三、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以及学生未来的'工作性质为背景,构建相应的模拟场景,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不同的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不同的,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以他们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为出发点,分析他们思考问题的缺陷,有针对性的,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专心程度、知识细节准确度的把握程度都不相同:不同的专业、层次的学生培养计划,培养目标不同,种种的因素要求我们严格按照培养计划,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

  对所讲授的专业内容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描述,使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恰当的事件、词语、例子来类比,多进行相似比较,将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进行等价转化变为学生“易消化”的知识。

  四、教法分析

  本次就以第三章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中管理和分析数据一节为例展开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下:

  1.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教学内容:记录单对数据管理、数据排序、数据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和Excel图表的使用

  重点:数据排序、数据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Excel图表

  2.本节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Excel数据表中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操作和实际应用

  理解、掌握数据透视表和图表的使用,能够进行数据分析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不急不躁,循循善诱,捕捉学生的困惑点,灵活组织教学

  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注重课堂中师生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息素养。

  3.教学过程

  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Word xp 、Excel工作表的创建、工作表的格式化以及公式与函数,已经对Excel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本节的内容是一个全新的内容,与以前的知识点几乎没有直接的相关性。根据以上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步骤:

  (1)提出问题:

  以从高到低的顺序查看工资

  只查看某个部门前2位工资最高的教师,查看每个部门的平均工资

  查看某个部门、不同职称教师的平均工资,加强课堂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发挥,提出解决方案。对回答正确的同学加以表扬,对不完全正确的同学加以鼓励。

  (2)讲授结合,加深印象

  知识讲解

  以本节课教学目标为准,以教学重点为主,围绕问题进行基础知识的讲授,为最终解决问题做知识铺垫;结合实例引导同学们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具体的应用,最后解决问题。

  类比迁移、启发思维

  一些类似的问题,点到为止,为同学留下思考的余地。 课外知识拓展延伸

  因为本节内容也是计算机数据处理的基础,布置课外自学内容——第六章Access数据,并撰写读书笔记。

  五、课堂小结与练习

  1、再次回顾本节主要内容,并强调重点 2布置作业(必做题+小组讨论题):

  必做题是本节课所有知识的反馈,诊断所学知识的效果,反馈教学质量成效,修正以后教学方法与策略。 小组讨论题:基本以宿舍为单位,是本节课所学知识的一个扩展和延伸。

  六、本课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

  1.化繁为简,重点突出。

  2.任务驱动,注重应用。

计算机的说课稿10

  第一部分:课程背景:

  本节课是高中信息技术第一册《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计算机》这一节中的内容,属于教材的开卷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

  由于这是一节以了解和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讲授课,而且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感性认识不多,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具体阐述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包括:

  ①、在观察实物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

  ②、通过浏览教学资源网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竞赛分组答题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概括表达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协作和竞赛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这节课是高中计算机课程的开卷篇,而且我校多为农村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名称与实物的对应。难点设置为主机中各部件的名称及作用。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

  1、教法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了建构主义学习下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资源学习法、创设直观的实物情境法、带着问题学习的任务驱动法和通过浏览网站自由学习的分层教学法及最后评分所采用的竞争激励法。

  2、学法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第四部分、媒体手段

  1、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

  2、自行设计的教学资源网站

  3、辅助教学课件

  下面我简单地介绍一下本课所使用的教学资源网站:为了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更好地体现分层次教学,我将这个网站设计为资源型。站内设有教学导航、各部件的基础知识、扩展知识、和大家所关注的最新报价。

  第五部分、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激发他们本课的学习兴趣,在导课时,我拿出主机实物,让学生们观察。然后更进一步地让学生分组拆机,说出所认识的机箱里部件名称。(视频)在此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本节课的主题:硬件。这样,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的接受任务,从而乐学,然后将他们带入教学资源网站,加深他们刚才的观察印象,并且按照教学目标自主地学习。

计算机的说课稿11

  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教育,在小学阶段进行计算机教育不只是为了习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求,也是为了进步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科学认识,习气二十一世纪建设的需求。为使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常识,并且学有所用,特制定本学期计算机教育计划:

  一、教材剖析:

  山东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本学期学习第三册,共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汉字输入;第二单元:网上冲浪。教材结构和谐紧凑,内容深入浅出,方法生动美观,生动有趣,适合小学生的常识特点和认识水平,便于小学生更加容易地把握教材内容。

  二、学生剖析:

  四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的部分根底常识已有所了解,键盘输入也有一定的根底,对Windows界面也有所了解,只是操作计算机的.速度不太快,本学期要在教育中不断强化技术训练,进步学生操作水平和键盘输入水平。

  三、教育目标:

  1、使学生熟练把握运用拼音输入汉字、词组、标点符号及语句的方法;加深对汉语拼音的了解,能够运用拼音输入法进行组词、扩词,丰富词汇量,进步言语表达才能及写作才能。

  2、激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爱好;了解获取信息的方法及学会在网上阅读、查找信息以及下载保存信息;培育学生遴选、收拾信息的才能,培育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性学习及探究性学习的才能,在学习进程中培育学生互相学习、彼此协助、沟通协作的习气作。

  3、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会学生认识不良网站的危害性,杜绝进入不良网站,禁止收支网吧,多阅读一些健康积极向上的儿童网站。学会区分网上的不良信息。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认识和区分是非的才能。

  四、教育措施: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辅助教育软件创设情境,以电脑为意义建构的东西,选用“使命驱动”“学科整合”及探究式教育法,通过着手实践、协作探究等环节,激起爱好,增长常识,培育技术。教育进程中,教师灵活运用使命驱动、讲练结合等方法进步教育效率。

  1、运用使命驱动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

  2、教育时选用演示与讲解,向学生介绍本册教材的计算机常识。

  3、传授常识时杰出一个“新”字、落实一个“趣”字、杰出一个“活”字、落实一个“学”字(为学生服务);教育进程杰出一个“难”字(找准知能点、难点及关键);稳固知能杰出一个“实”字(双基训练应落到实处)、落实一个“促”字(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立异实践)。

  4、加强教师业务常识和上机才能的训练。

  五、教育进度:

  每周一节计算机课,依据课程要求,进行按部就班的教育。

  本学期将继续激起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爱好外,着重继续稳固和加深对word的学习,让学生能尽量熟悉和运用word,进步学生对计算机的使用才能,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常识,进步计算机的使用才能,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厚实的根底。

计算机的说课稿12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本次说课我将分4部分进行介绍。它们分别是: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以及教学过程。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本次说课的第一部分即教材分析。

  在教材分析中,我将从面向对象,教材联系,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这4个部分进行分析。

  本课面向中专一年级的学生,所用教材为《普通初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本课针对中专一年级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对计算机的硬件进行了简单介绍,学生通过对计算机感性的认识,学生可以知道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了解各个硬件的功能,为学生学习后续知识打下坚实的时基础。另外结合计算机硬件的实物,学生能够有更直观的认识。

  根据中学新课标改革的要求,配合教学大纲结合课本教材,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它们分别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目标。

  首先,我们来看—知识目标。学生主要了解计算机由哪些硬件组成,简单了解其功能,并能对各种硬件进行识别。这是本节课将要达到的知识目标。

  其次,在能力目标中,将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另外在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协作精神基础上,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和运用科学意识。学生逐步培养出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积极主动学习的思想。这就是本节课要达到的情感目标。

  在了解教学目标后,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部分。在本次课中,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几大部分组成,分别都包括哪些硬件,基本功能是什么?这将是我们这次课的重点。其依据: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重点是对计算机产生感性认识,当给出硬件实物或图片学生能指出名称,所以作为教学重点。而在其中,存储设备和运算设备都包括那些硬件,以及它们的功能。这都是这次课的难点。其依据是:这两大部件包括的硬件较多,又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但由于这些部件大多集中于主机箱内部,学生平时很难见到机箱内部部件,所以不太容易掌握,故作为本课的难点。

  以上就是我从这4个角度来对教材的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本次说课的第二部分即教法分析部分。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教学宗旨。正是本着这一主打思想,我将运用创设情境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以及实践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清楚的.了解到本节课的内容和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有深刻的认识。在学习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中,我将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的学习,在团队合作中不自觉中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整个教学准备中,我将使用到的教学环境分别有多媒体广播教室,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软件以及教学设备,并以板书操作步骤方法来突出重点以及用实践的方法来突破难点,充分利用人物驱动法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逐步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这便是我的整个学法分析。

  说完了学法分析,我们来看一下这次说课的最后一部分即教学过程。我将它分为5个阶段

  1、引入新课阶段。(5分钟)

  上课前先给学生展示一个计算机内部的部件,例如:声卡、显卡。然后问学生们是否知其作用等。其目的主要是希望学生们由感兴趣的实物入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创设学习情境阶段。(3分钟)

  要想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应该先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简单枯燥的讲述,学生不能深刻体会,我让学生调出windows自带的计算器程序,让他们在这个程序里做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的算术运算,然后由老师帮助学生总结刚才所作操作,归纳出计算机作这样的运算应该经历的工作过程是:输入—存储—运算—输出。那么计算机要想完成这样的工作过程,必须有支持它的的硬件设备,即输入设备、存储设备、运算设备、输出设备。学生在亲自体验计算机工作过程,容易理解和归纳总结。由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入手,使学生掌握知识更有条理性。

  3、布置任务阶段。(2分钟)

  让学生自由分成四组,分别研究计算机的四大设备,每个小组我都设计了相应的自学思考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要求每组由学生推选出组长,由组长来组织本组同学共同协作完成任务,小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完成任务后每个小组的成员,要结合着计算机硬件实物来解答本组相应的自学思考题目。并解答其他小组提出的有关这个部件的一些相关问题。其他小组可对汇报组汇报内容进行补充和纠正。在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规定具体任务和要解答的题目,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发挥学生协作学习的优势,让一部分内容很多的知识,分解成几部分分别研究,每个小组研究一部分,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的同时,也节省了时间和效率。完成后学生之间进行汇报的交流,从而使知识的学习又归为完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完成任务阶段。(20分钟)

  在任务一次性布置完以后,在组长的组织和安排下合作完成任务,这时教师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点拨并帮助学生处理不好解决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5、交叉学习阶段。(5分钟)

  为了避免学生只对本组的学习内容掌握的比较扎实,而忽略了其他小组内容。在小组汇报完成后给学生留出一段时间,进行相互的交流和学习。这可避免学生学习的片面性。

  6、小结。(3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及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和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7、作业。(2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同学把自学思考题目中四个组的题目都解答出来,写在作业本上。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巩固.

  以上就是我从这4个部分进行本次说课的全部内容。整个教学过程,我将完成教学目标,达到能力和情感目标的要求。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计算机的说课稿13

  《我的好朋友——计算机》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的好朋友一计算机》是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云南省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3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学习计算机最基本的知识点,从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入手,讲解如何开机与关机,让学生对计算机世界有初步的了解。

  二、说学生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三年级学生,由于身处农村,大多数孩子都没有见过电脑,只有极个别孩子家里有电脑,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电脑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对学习电脑有很大的兴趣。由于大多数孩子是第一次接触电脑,特别兴奋,为了避免孩子因为兴奋,乱了课堂纪律,影响学习效果,所以课前再次讲解机房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将掌握一些电脑的常识,对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有很大帮助,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学结构与内容简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精神、互帮互助的'团体精神。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索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3、认知目标

  认识计算机组成;学会开、关机步骤,掌握开、关机的方法;认识桌面、图标、鼠标;学会移动、单击鼠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计算机的开、关顺序

  2、正确学会开、关机。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鼠标器的操作方法(指向、单击)。

  五、说教法

  我们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走进计算机世界,初步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掌握基本操作。因此我采用了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孩子在机房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多讲无益,对于简单的比如计算机有哪些部分组成,直接让学生自己观察,然后发言,老师讲予适当点拨总结,可以很好的达到学习的目的。对于基本的操作规则要认真的讲解,比赛谁听得认真,看谁掌握的又快又好。随后就让学生自己操作,小组问互相比赛,互相帮助。最后在总结时,要多加表扬,增强孩子对电脑的兴趣,对孩子们今后学习好电脑打好基础。

  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

  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任务驱动,激趣导入

  (二)初步尝试,探究新知

  (三)教师引导,巩固新知

  (四)强化练习,形成技能

  (五)课外实践,拓展延伸

  具体阐述如下:

  (一)激趣导入讲授新知

  首先,教师开门见山直接问学生你喜欢电脑吗?电脑是做什么用的?你会用电脑吗?有些同学接触过电脑,既然同学们知道这么多,现在我可要考考你们了:一台计算机应该包括哪些东西?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的自信心、观察力、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全课奠定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常见的计算机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部件。

  (二)教师引导,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我放手让学生看教材。孩子们都有很强探索欲和表现欲,教师正是抓住了孩子们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亲自体验,在探究中学习到蕴含在其中的技能。在这种情境中,就有可能使学生充分发挥潜能。我认为孩子都有很强的好胜心,这一环节他没有完成任务反而会促使他带着问题更好的学习。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

  1、主机:主机里安装有很多重要部件,主机的后头有很多的接头盒插头,这些接头盒插头可与其他设备相连接。

  2、显示器:常见的显示器有crt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两种。

  3、键盘:键盘是输入信息的设备。

  4、鼠标:鼠标也是输入信息的设备,它可以方便、准确地定位

  光标,并可向计算机发出简单的命令。

  出示另外一个问题:如何开关机:

  开机:

  1、打开显示器电源

  2、按下主机POWER按钮,打开主机电源。

  启动成功。

  同学们现在可以开机,请你旁边的同学做一下监督,看自己是否

  做的正确。

  关机:

  1、单击左下角“开始”按钮

  2、单击“关机”

  3、选择“关机”

  4、单击“确定”。

  同学们现在可以关机,请你旁边的同学做一下监督,看自己是否做的正确。

  这一环节,不但让孩子主动去掌握学习方法,再通过老师的讲解并且亲自动手触摸一下,会加深孩子的记忆,从而很好的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

  (三)强化练习,形成技能:

  写出计算机各部分的名称。同桌检查、小组检查,老师检查,看

  一下有多少孩子掌握了本内容。

  (四)课外实践,拓展延伸:

  让学生把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回家考考家长,看家长是否知道,这样可以巩固学过的知识,如果家长回答不出来,会增加孩子们学习电脑的自信心。

  总体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他们学得更主动、更轻松;力求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成教学目标。

计算机的说课稿14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大学专科文化基础知识,既具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创新适应能力,面向计算机管理、应用第一线、能在工、商、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方面的营销,操作,管理。维修,网络应用,电脑广告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计算机技术人才。

  二、专业知识能力基本要求

  (一)知识要求

  通过理论教学,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

  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统计、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哲学等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电工与电子技术、模拟与数字电路、计算机操作应用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等专业基础知识。

  3、掌握计算机原理、组成、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专业理论知识。

  4、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等专业知识。

  5、掌握多媒体技术及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知识。

  6、掌握一般办公自动化软件及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知识。

  7、掌握营销和会计方面的一般知识。

  8、掌握电脑广告设计方面的一般知识。

  9、掌握计算机硬件方面的'故障检测与维修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要求

  通过实验,技能训练和实习基地预岗实习,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较高的英汉字录入速度,较熟练的WPS、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等办公自动软件应用能力,DOS、WINDOWS等软件的操作能力。

  2、计算机及局域网络的安装,调试.管理.维护的能力。

  3、常用管理软件如电会软件操作的能力。

  4、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设计.编程和维护能力。

  5、一般办公自动化设备的维护和使用能力。

  6、多媒体软件和Internet网络的应用能力。

  7、计算机硬件方面的故障检测与维修能力。

  8、计算机、计算机外设备及配件的营销能力。

  9、阅读和翻译本专业英语科技资料的能力。

  10、社交、公关、语言文字表达、技术交流能力。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

  四、课程设置

  根据本专业职业岗位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设置以下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电子与电子技术、模似与数字数学、大学英语、电子与电子技术、模拟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汇编、WINDOWS系统,Foxpre程序设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Internet网络技术与应用。

  五、教学进程计划及时间分配。

  教学进程详见附表。

  本专业设计必修课26门,总学时224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742学时,占77.6%,实验课502学时,占22.4%。实习学时为600学时,实践教学比:51:49。

  六、成绩考核

  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复习,评定学生成就的重要一环。理论教学的成绩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方法。考试成绩按100分制,考查课程实行等级制: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实践教学的考核,根据技能训练的科目和实习科目,制定出具体的考核标准,按考核评定学生的技能训练和实习的成绩。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有关职能部门和行业的技能等级考核,并取得中高级等级证书。

  七、毕业考核

  毕业实习结束后,根据社会实际需要,选择若干课题,在专业教师或设计人员、管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设计或撰写毕业论文,并由答辩委员会(小组)进行毕业设计答辩或毕业论文答辩考核。

计算机的说课稿15

  一、教材分析

  我选用的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版》中的学习领域四:精打细算的巧助手——Excel软件的使用中的项目4—5分析班级学期成绩的拓展练习。该领域主要讲的是Excel的运用。上节课,学生已学过使用count、countif和Rank函数解决个数统计和数字排序问题,但由于该课内容较难,学生掌握的并不牢靠,所以组织了这次的拓展课,这样做符合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也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利于他们更好的掌握这项技能。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拓展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count、countif和Rank函数解决个数统计、数字排序问题。能够熟练通过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方式实现数据的高效管理。

  二、学情分析

  (一)生源结构及学习基础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大部分来自农村,系统学习过九年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的同学比较少,计算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边远地区的学生来校之前都没有接触过电脑。

  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Word、Excel的操作,会使用Excel中的.函数求平均值、总和等,学过使用count、countif和Rank函数解决个数统计、数字排序问题。学过通过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方式实现数据的高效管理。但对于这一技能并不十分精通。

  (二)学习态度

  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够理解本课程的重要性,上课能顾积极配合老师,踊跃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但也有极少部分学生认为该课程十分简单,有些不屑一顾。

  三、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选取的材料操作性强,适合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式学习,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维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练使用COUNT、COUNTIF及RANK函数的功能、语法格式、参数设置

  2、能熟练运用COUNT、COUNTIF及RANK函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个数统计、数字排序问题

  3、了解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功能及适用情况

  4、学会合理运用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实现数据的高效管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创设的一系列情境活动让学生沉浸于项目制作的全过程,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2、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念,让学生通过探究问题的解决来复习提高专业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的意识,能够积极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探索研究、自主学习体验成功和自我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我确定如下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COUNT、COUNTIF及RANK函数的功能、操作方法及其运用

  2、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功能、操作方法及其运用

  (二)教学难点:

  1、RANK函数参数的设置

  2、高级筛选中与、或条件的设置

  五、教法与学法

  (一)说教法

  任务驱动法: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生以完成任务为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形式,完成任务。通过任务驱动法的使用,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演示法:由教师或学生将重点内容的操作步骤进行演练,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方法,更牢固地掌握操作步骤。

  (二)说学法

  通过情景创设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通过自学、运用已学知识,自己动手或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六、教学过程

  EXCEL软件的使用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做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新课导入环节,通过“追捕大行动”这一虚拟案例导入,告诉学生行动背景。提供给学生破案用的线索,每后一条线索的打开必须先得到前一个线索给出的答案。请学生根据线索找出犯罪嫌疑人,最终得到“超级大侦探”的称号。

  (二)展示任务、完成任务

  线索一:根据案发现场遗留的痕迹,判断该名犯罪嫌疑人在金庸小区居住时间较长,对周边环境相当熟悉,至少有3年以上的居住史(包括3年)。学生自主探究,动手练习。教师下台巡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请学生上台演示如何破解这一线索。(countif函数的应用)

  线索二:该名犯罪嫌疑人的性别是违规记录平均值较高的性别。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共同完成这一线索。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请方法错误的学生上台演示错误方法,请其他同学帮忙改正。(分类汇总的应用)

  线索三:该男子的体重较重,在所有人中排前十名,用第十名的编号作为下一个线索的密码。学生首先回答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开这一线索,教师总结方法后,学生在下面选择任一方法得到结果(Rank函数或排序的应用)

  线索四:该名男子的身高为1。75≤X≤1。85,学生独立完成线索四,教师巡视,学生独立完成。所有学生完成后,请不同解决方法的学生分别上台演示各自的方法。(自定义筛选、排序的应用)

  线索五:该名男子的年龄在剩下的犯罪嫌疑人中最小。这是最后一个线索,解开这一线索后,学生将打开一个“悬赏奖金”的文档,这样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排序的应用)

  (三)任务拓展

  请同学们尝试用高级筛选的方式直接排查出犯罪嫌疑人。

  给学生展示“过往卷宗”:筛选语文≥85,数学≥80的人,提示学生如何操作。

  同学之间小组讨论如何完成该项任务,最终形成答案。教师台下巡视,遇到典型问题集体点拨,最后请学生上台演示。

  (四)反馈评价

  根据评价标准,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这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并客观地作出评价。

  (五)本课小结

  评选出今天的超级侦探

  概述本项目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及运用情况,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

  从素材的选择和设计来看,将整节课的内容融入了一个素材中,通过一个虚拟的案件,增加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复习课并不枯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最后的评选“超级大侦探”让学生们有了竞争的意识,也让学生体验到了自我价值,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

  从项目的实施过程来看,通过两个任务逐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学过程运用了自主探究学习法、任务驱动学习法等教学方法,侧重学生操作技能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从项目的实施效果来看,所有学生都能完成最基本的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最后的拓展练习体现了分层教学的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提高。

  项目实施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1、由于是复习课,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层次不一样,有的学生为了尽快解开下一条线索,会使用数得到方法来得到答案,而没有真正的练习到知识点,以后可能要增加数据的量,避免学生通过数来得到答案。

【计算机的说课稿】相关文章:

中职计算机说课稿03-23

《计算机病毒》说课稿12-25

《防治计算机病毒》说课稿02-19

马说说课稿《马说》说课稿11-05

说课稿范文模板说课稿范文模板10-28

《坐井观天》的说课稿12-22

《藏戏》说课稿01-16

大班说课稿01-11

识字说课稿01-12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