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小学语文《草原》说课稿

小学语文《草原》说课稿

时间:2024-04-07 10:13:4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荐)小学语文《草原》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草原》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荐)小学语文《草原》说课稿

  小学语文《草原》说课稿 篇1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草原》。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我的教学则始于对教材的认知。《草原》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自然风情,作者老舍先生生动地描写了草原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人们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品质。课文语言通畅易懂,对场面的描写富有激情,细腻贴切,把民族互助的真情融入到了其中,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令人回味无穷。整篇文章层次清楚,易于朗读,非常适合六年级的学生去学习和诵读,感受蒙汉民族之间的深厚情谊。

  二、说学情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教师的教学活动始终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展开,因此要切实做好学情分析。我此次面授的学生是六年级的学生,此阶段学生能主动进行预习,能在预习本就课后题进行初步理解,在书上做简单批注。绝大多数学生课上能认真听老师讲课,并能根据课前预习有侧重的记录或发问。能对自己不清楚的、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地方质疑,积极思考,敢于和老师、同学讨论交流。这为本课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此阶段学生年纪尚小,好奇心强,求知欲日益增加,认知能力有限,对于内蒙古草原上的'风土人情不能很好的理解,需要教师以合适的教学方法加以适时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并会写“羞”“陈”“蹄”等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2、通过朗读课文和小组讨论的方法,赏析文中优美语句,分析修辞手法,感受大草原的美丽风光。

  3、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赏析文中优美的语句,感受草原之美。

  教学难点: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和蒙汉之间的深厚情感。

  五、说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认为应该选择多媒体辅助法、朗读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比如在导入激趣环节可以用多媒体来播放草原风光图,疑难不好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设置小组讨论,而语文的教学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朗读。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巧妙的导入,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开课之初,我会用多媒体播放草原风光图并插入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很多描写草原的诗句,大家想一想,你印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的呢?(学生自由发言)大家说的都不错,今天呢,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风光,感受一下那独特的民族风情吧。顺势板题。【板书:草原】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可引导学生按照文章的写作结构进行概括,有助于学生潜移默化的语文素养。在这一环节首先解决的是生字词,我会组织学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出自己不懂的生字词,结合书下注释自行解决。对于重点生字词用PPT出示集体强调,在解决了字词的难关后开始整体走进文本阅读。我会组织学生大声朗读全文,思考:作者写了哪些内容?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展示草原美的?根据学生回答我会做如下总结:作者分别写了初入草原、迎客、待客、话别等内容。从风景美、人情美这两方面来展示草原的。顺势板书【板书:风景美、人情美】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学生能够体会到知识的获得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通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知识的描述,了总结概括能力。

  (三)深入研读

  朱光潜先生曾说,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魅力从而掌握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个环节我将分两步走来完成,第一步感受“风景美”。首先我会组织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课文的第一段主要抓住了哪些景物去描绘草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根据学生回答我会总结:天是可爱的,空气清鲜。小丘是碧绿的线条柔美,羊群洁白。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丘的线条比成了中国画;把草地比成绿毯,把羊群比成绿毯上的白花。顺势板书【板书:天、空气、小丘、羊群(比喻)】

  为了进一步感受作者对草原美景的喜爱,我会继续组织全班齐读描写有关草原风光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同时找一找,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根据学生回答我会总结:作者此时既感叹草原景色的迷人,又想坐下来低吟一首小诗。第一步到这里就已经全部结束了,学生在朗读和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入文本和作者在情感中产生了初步的共鸣。

  第二步感受“人情美”。在这个环节我会组织学生默读文章并小组讨论:草原人民有怎样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哪里?根据学生回答我会总结:热情好客。第二自然段中在写迎接客人的时候,写了马上的男女老少,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向我们飞过来。一个“飞”字我们感受到草原人民等待客人到来的迫不及待和热情。通过第三自然段中写的“也不知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的”也能看出草原人民的热情。盛情款待客人时,不仅准备了草原的美食美酒,还举行了联欢,表演歌舞、套马、摔跤这些少数民族特色节目。顺势板书【板书:热情好客】

  为了帮助学生与作者达到终极的情感共鸣,更深层次的与课本对话,我会组织学生默读文章最后一段,思考:在离别之前,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根据学生回答我会总结:“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表达作者不忍离去,流连忘返的情感,更表达了蒙汉亲如骨肉,团结友爱的情感。顺势板书【板书:团结友爱】

  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问题,“两步走”就已经完成了,学生可以把握文中的主旨,感悟蒙古族的真情。至此,我达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做到了语文教学时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四)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其实就是在为一堂好课锦上添花,在这一环节我会开展小组竞赛:比一比哪组知道的关于草原的成语和诗句最多?在此基础之上,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自己的语言积累。

  (五)小结作业

  课程的总结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这一环节我会回顾本课所学内容,组织全班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来结束本课。为将本课所学进行最优延续,我将布置如下作业:课下模仿《草原》中的景物描写手法写一写身边景物,下节课全班交流展示。这样的小结作业,可以点拨学生把本课的知识点综合起来,在比较中总结,在归纳中,在实践中升华。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犹如知识王国的地图,是教学内容的浓缩。通过板书,学生能清晰明了的抓住本节课的重难点,我的板书就力求体现这一点。

  小学语文《草原》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有五篇文章,分别是《春笋》、《雨点》、《小池塘》、《春到梅花山》、《草原的早晨》,本单元每篇课文均由图、文、生字表、练习、笔顺图、描红六部分组成。5篇课文中随课文教学识字28个,写字44个,课文内容具有头绪简、篇幅短、内容新、插图美的新点,具体表现在:⑴入选课文篇幅短,而且题材广泛,内容生动活泼,插图新颖有趣。⑵每篇课文均为全文注音,这样安排既可复习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也有利于进行朗读、背诵、训练、培养阅读能力。⑶课后练习都是两次,一次是朗读或背诵,一次是有关汉字基本笔画的学习和按笔顺描红。另外,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一个练习,练习的内容包括认读生字,巩固汉语拼音,复习笔画、笔顺,进行词、句训练和说话训练。6个练习自成系列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草原的早晨》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写的是早晨,草原从睡梦中醒来,牧民在草原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繁荣兴旺的新气象。本文意在培养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文章条理清楚,语句流畅,文字优美生动,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也是对学生情感熏陶的好课例。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针对低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并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7个绿线条的生字只认不写,认识三个新偏旁(厂字旁、牛字旁、折文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特别是突出描写草原的辽阔,牧民放牧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文中对草原的描写,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

  3、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草原的早晨》描写的是北方的美丽风光,与我们南方小朋友的实际生活相差甚远。对于草原的认识,学生了解很少。但是让学生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早晨,草原繁荣兴旺的新气象并理解文本蕴涵的道理有一定难度。

  其中目标1、2是本文教学的重点,而目标3既是教学重点,更是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设计这一课时,紧紧围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

  1、以读为本,创设情境,感悟朗读,体现语文课上的书声朗朗。

  2、以鼓励性评价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体现课堂评价的激励作用。

  3、体现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

  小朋友,几天来,我们跟着春风姐姐游了美丽的小池塘,逛了花儿盛开的`梅花山。今天,我们要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请大家欣赏歌曲《天堂》,猜猜我们去哪里?“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还有你姑娘……就是我的家”。(欣赏歌曲《天堂》)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洁白的羊群,奔驰的骏马……这是哪儿呢?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草原学习生字“原”,宽宽一个“厂字头”,下半部分是白下面一个小,注意下半部分与“泉”的区别。谁来读好这个词?读准字音。

  3、简介草原,导入课题:草原是我国西北边疆地区放牧的地方。那里的风光非常优美,那里的人民勤劳勇敢。当春天到来的时候,那里的景象更不一般,尤其是在春天的早晨。板书:的早晨

  多媒体出示课题:

  谁会读这个课题?指名读,听出来他哪个音读得特别准?“晨”是个前鼻音,又是个轻声。谁再来读。我们一起来读。

  4、理解课题: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吗?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进行质疑。

  5、教师以语言描述创设情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草原的早晨吧。

  二、看图,初步了解草原。

  1、(多媒体课件出示草原早晨的画面)早晨,我们来到了草原上,大家看到了什么?

  2、交流感受:你喜欢草原的早晨吗?为什么呢?

  过渡: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相信大家在读过课文后会更加喜欢草原的早晨的。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自由轻读绿色线和田字格中的生字,然后再读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碰到难读的字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

  多媒体出示词语:

  生词:

  打破宁静羊儿圈门

  无边牧民远处飘动

  先逐个指名认读,相机正音;说说难读的字,分清前后鼻音,再一个词领读,一行领读。去拼音开火车读读。

  绿色通道里的词:

  鞭声黎明宁静铺满新绿跨上骏马

  先一个词领读,再一行领读,去拼音开火车读。

  3、再次轻读课文,读通句子,做到:不添、不漏、不错、不破,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4、检查自读情况:

  (1)交流: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三个自然段)

  (2)指名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根据实际情况,师生共同评议,随机校读,重点指导读好几个较长的句子: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及第三自然段的一句话。

  (3)请读得好的学生介绍方法。

  (4)同桌互相读读课文,发现问题及时互相纠正。

  (5)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想,你现在又知道了什么?交流时指导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话。

  (6)集体朗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原、打。

  1、出示生字:原、打学生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2、交流记忆方法:重点指导学生把“原”的下面部分与“泉”区分清。

  3、指名分析生字的结构和摆布,并说说书写注意点,同时教师在田字格内示范书写,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随着进行书空。

  4、学生练习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5、反馈纠正:展示学生的作业并进行点评。

  板书:

  羊儿牧民

  欢乐

  作业设计:

  1、找一找下面的六个字,哪两个很相似,比一比,再组词。

  放问门外牧处

  ()()()

  ()()()

  2、照样子写句子

  羊儿在草原上奔跑。

  小鸟在。

  我们在。

  3、搜集与草原有关的诗歌、文章。

  4、课外阅读:《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小学语文《草原》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草原》这篇访问记。文章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作者通过对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2.通过多读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

  4.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及热爱西部的情感。

  三、说重难点

  熟读课文,弄清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是本课的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不仅一碧千里,而且生机勃勃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说过: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我特制定本文的教法如下:

  1.诵读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诵读课文,从读中学,从读中悟,让学生在读书声中理解课文内容,受到优美文字的熏陶。

  2.谈话法:在教学过程中,多次采用谈话法,让学生自主讨论,汇报自己的收获。

  五、说学法:

  新课程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索、研究性的学习。同时重视朗读的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以下学习方法的指导:

  1.预习方法的指导:在预习中注重让学生反复诵读,领会文意,提出问题。

  2.思维方法的指导:教学中,通过分析,引导学生抓住字词句的内在联系,诱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

  3.读书方法的指导: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景物特点,品读精彩语段。

  六、说教学过程:

  1.激趣揭题,通过我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激发学生兴趣,揭示出本课课题《草原》

  2.初读课文感知美:小组长组织组员读书,或齐读,或个别读,或二人读。读书形式由组长决定。听读过程中要完成三个任务:

  (1)纠正字音,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讨论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3)要互相质疑尝试解疑.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弥补独立学习的不足.

  3.自读课文感悟美: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明白了什么?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师生交流:用简练的语言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之后的感受.你是如何感受到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很深?

  4.品读体验,走进美

  〈1〉走进“景色美”。

  a.草原景色美丽。那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才把草原的景色写的如此美丽的呢?学生默读,勾画出语句找学生回答。

  b.生汇报: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通过“高歌”一词引导学生朗读。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然后让学生看画面读句子。

  (3)羊群一会上了小丘,一会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锈上了白色的大花.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的妙处.

  小学语文《草原》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草原》这篇访问记。文章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作者通过对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二、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自读感悟,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弄清本文的思想内容。感受草原自然风光。

  2、技能目标:

  让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品味积累优美的语言。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感受草原的自然风光,体会草原的美。

  2、教学难点:

  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四、说教法与学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说过: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我通过抓住明线、紧扣暗线的做法,牢牢掣住“情”字这个关键,把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感情,升华民族精神的教育融为一体。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美景,动听音乐想象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再现场景等多种形式,唤起了学生对美的向往和求知的渴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拓展思维,更深层次地体味美的意境,最终“水到渠成”,轻松地突破了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并大胆鼓励学生质疑,巧妙引导,资料铺垫,将“蒙汉情”升华为“民族情”,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实现整个教学目标。

  五、教具准备

  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那辽阔的草原是个景色迷人,令人神往的地方,想去欣赏吗?

  (想)让我们一起去领略草原那美丽的.风光。

  课件展示《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欣赏。

  学生谈感受。

  是啊,看到这一碧千里、牛羊成群的大草原,听到蒙古族歌手浑厚、嘹亮的牧歌,老师的心和你们一样,也飞向了那广阔无垠、风景如画的境界中,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跟随作家老舍先生走进内蒙古草原,一起欣赏那里美丽的景色。

  板书课题:

  草原

  2、整体感知:

  听课文录音,想象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谈谈自己的感受。

  3、质疑问难,自主、合作、探究:

  ⑴读课文,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划出来。

  ⑵小组讨论。

  ⑶全班交流,共同研讨小组未解决的问题:

  ①先让其中一个小组汇报情况。小组中的同学找出哪些不懂的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的?还有不能解决问题吗?其它组的哪位同学能帮助解决?谁能评一评回答的问题?

  ②除这组的同学所提出问题外,其它组同学还有问题吗?谁来帮忙解决?谁能评价同学回答的问题?

  4、品位赏析:

  ⑴老舍先生不愧为一代语言大师,他的语言那么优美,你喜欢第一段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⑵交流,从修辞方面分析。

  ⑶品读佳句,体悟情感,培养语感这么美的句子,我们应不应该多读读?

  ①自由读“景色美丽”部分,划出认为最美句子品读。

  A、自己练读。

  B、两个同学互读,看谁读得最棒。

  ②各小组推一名读得最好同学朗读,学生评价,赏析。

  ③出示认为最美句子,师生品读,指导学生读好句子,体会景色之美,从中受到美的感染。

  ④引读“感受部分”:

  面对如此美境,难怪作者陶醉了,在这种境界……,在这境界……

  教师引读。

  假如你来到了草原,你最想干什么?用“既……又……”说一句话。

  ⑤同学们闭上眼睛,听着优美乐曲,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情景。

  ⑷草原的天空那么美,景色那么迷人。草原的人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热情好客)

  ⑸找自己的好朋友交流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草原的人民热情好客?

  5、表演:

  分组表演蒙古同胞欢迎老舍先生一行人,体会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

  6、拓展延伸:

  ⑴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盛情款待,尽情联欢,让主客忘了时间,忘了已夕阳西下,老舍先生低吟了一首诗“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⑵假如你是访问团中的一员,在这离别之际,你想说些什么?

  7、总结,感受蒙汉情深:

  是啊,蒙汉情深啊!中国56个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下面让我们一起手拉手,跟随宋祖英老师唱一首大家最熟悉的歌曲《爱我中华》。

  小学语文《草原》说课稿 篇5

  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草原》这一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上好这堂课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把握教材联系,深入领悟教材 《草原》是一篇写景状物、抒情言志的范文,在本组教材中占重要地位。因此,我认为本课的教学要求:一是读懂课文,从中受到伟大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秀丽,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教育。

  二是品读课文,谈出自己的见解。三是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找出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并理解句子中把什么比做什么。四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本课分两课时进行教学,我设计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确定为:学会字词,理解句子并体会思想感情;了解草原的辽阔壮美,受到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教育;尝试谈出自己阅读时的理解和感受,这是教学的重点。 二、强调以人为本,灵活选择教法 以学生为主体,灵活选择教法,大胆放手,尝试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适当引导运用以下教法:

  (一)导读法。①导预读,激发学习兴趣;②导感知,理解清文章条理;③导理解,尝试自读自悟;④导运用,注重知识迁移。一句话,本课的教学设计和施教之功主要体现在"导读"二字上。

  (二)演示法。让学生边看录像边听诵。这样既缩短了学生的生活距离,又为认识草原的辽阔、秀美了借鉴,具体生动的图像把学生带到美的意境中,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了语言文字。

  (三)谈话法。在教学中的分段学习、理解内容等过程,我多处采用谈话法,让学生自读讨论,再以自由谈话的方式汇报自己的收获。这样,学生所理解掌握的内容能得到及时反馈,使学生在谈话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这样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识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三、强调自读自悟,大胆更新学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职能不再是"教学生会念书",而是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研究性的学习。同时重视朗读的训练,"以读为本,以读代讲"。因此,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以下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预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主要是感知语言,因而在预习中注重让学生反复诵读,领会文意,提出问题,同时,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二)思维方法的指导:教学中,我通过分析、引导学生抓住字词句的内在联系,诱导学生学会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如"走了许久,远远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一句,我引导学生从标点符号入手,注意句中为什么用"!"。体会作者见到河时,那分惊喜,这样的逐层设疑理解,能掀起学生层层思考的涟漪。

  (三)读书方法指导:我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是: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景物特点;品读精彩语段,说出自己见解;大声朗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分析表现手法,用以指导写作。

  四、强调大胆尝试,优化教学程序 本课时教学,我注重让学生大胆尝试,自读、自语、自动地发展。

  (一)尝试预读,激起阅读兴趣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草原美景的图片,上课时用实物投影展示给大家看,再放录像,让学生边看边想象,最后依据"预习"中提出的要求,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尝试着在旁边注上自己的体会。

  (二)尝试感知,理清文章条理 1、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理清条理: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的?

  (三)尝试感悟,谈出自己见解 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以质疑研讨为主线,以自主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学生大胆尝试,问题让学生提出,疑问让学生自己讨论,方法让学生自己归纳,教师则点拨关键处, 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全体学生在积极的参与和协作中主动读书、自觉感悟、主动发展。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然后讨论,你认为哪句话最美?美在哪?

  2、仔细品读课文,尝试大胆说出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3、尝试有感情朗读,体会草原的辽阔壮美及作者喜爱之情。 这时,让学生各抒己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教师适当点拨一些重点词句。如: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都像很无边的地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里用比喻的,把羊群比作大花,具体恰当地描绘出羊群在草原上的情景。

  (四)尝试运用,注重积累、迁移。

  1、找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仔细读一读,说一说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2、观察一处景物,写一段话,用上打比方的表现手法。 本堂课,我重点采用"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没有繁琐的一问一答,没有教师琐碎的分析讲解,而是让学生自读、自悟,课堂上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真正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

【小学语文《草原》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草原》说课稿02-20

《草原》参赛说课稿04-20

草原就是我的家说课稿12-16

小学语文《寒食》说课稿02-20

小学语文《所见》说课稿03-27

小学语文《猫》说课稿03-04

小学语文说课稿03-06

小学语文荷花说课稿05-26

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03-21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