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水分子的变化》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水分子的变化》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x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本着学会、会学、乐学的原则,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过渡】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鲁教版初中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三节第一课时。本课主要包括水的分解、水的合成两部分。我设计的是第1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对水的分解及分解反应。本节内容是继空气之后,学生学习的日常生活中最为熟悉的物质之一,对于学生能从化学的视角看待物质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节课的学习,也为学生从宏观到微观的跨越奠定基础。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的学习,不经丰富了对于化学反应的认识,同时也是后续学习各种类型的反应的基石,因此本节课的学习非常重要。
【过渡】了解完教材再来谈谈我所面对的学生。
二、说学情
九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大脑机能显著发展并趋于成熟。首先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其次是知识基础,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初步的对水有所了解。最后是能力水平,学生已初步具备了收集、分析、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也初步具备了与人合作、交流、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了解水通电分解的实验,初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能够书写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3.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判断出这种反应类型。
4.通过观察实验、联系生活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5.学习从微观的视角分析化学变化,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过渡】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水的电解;分解反应的概念。
【难点】
从微观上分析水通电分解的过程,分解反应的概念。
五、说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因此我采用了: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过渡】好的教学方法应该在好的教学设计中应用,接下来我将重点说明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高、小结作业。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导入新课
导入环节,我打算采取温故知新的导入方式,我会首先带领学生回顾刚刚学习的水的三态变化的内容,提问学生水的三态变化是指什么?三态变化中水分子发生改变了吗?待学生回答出水的三态变化是指水的固态、液态、气态的变化,在三态变化中,水分子本身、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只是随着温度变化,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之后继续给学生提出问题,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通直流电,情况是否有所不同,水会发生什么变化?在学生疑惑的同时,引入本节新课的学习。
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从已知出发学习未知,可以建立起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
环节二:新课讲授
这一环节包括了水的电解和分解反应。
我首先向学生介绍电解水的仪器以及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之后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并回答实验现象。接下来,我会请学生进一步思考水通电后得到的两种气体是什么?电解水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这两个问题较难,学生知识储备不够,所以不能够直接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出结论,需要我展开讲解,并最终归纳总结出两种气体分别为氢气和氧气,电解水是化学变化的结论。接下来我会继续引导学生分析,电解水过程中水分子的变化过程,由于这一过程需要从微观角度(分子原子的层面)进行解释,所以我会结合微观动画模拟进行讲解。之后我会请学生结合课本资料书写水通电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对于其书写规则进行讲解介绍。最后,我会结合水的分解向学生介绍分解反应的定义以及分解反应“一变多”的特点。
采用提问与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展开教学,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思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培养了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能力。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此环节,我会请学生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解释水受热蒸发和电解水这两个变化,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也可以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环节,我将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在作业布置方面,我会让学生课后收集历史上科学家们对水的组成的研究都经历了哪些过程,下节课来谈谈从这些探究历程中自己有什么启发。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根据我的板书设计,学生很明显能看出来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包括水的电解及分解反应,并且将其提纲挈领地反映在板书里,这样便于学生抓住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