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买东西的学问》的说课稿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精选)《买东西的学问》的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买东西的学问》的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买东西的学问》的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课题:
围绕“买东西的学问”这一主题,教材从丰富的内容中选择和确定了三个小栏目:“识别包装上的信息”、“价格中的小秘密”、“消费者要保护自己”。以此引导学生在购物过程中要关注所购商品的各种信息;关注所购商品的价格,学会自我保护。课前,我让学生进行调查实践,对“买东西的学问”已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因此,本教学内容用一课时完成。
2、教学内容及指导思想、理论依据:
《买东西的学问》一课是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由购物想到的”中的第二个学习主题。本单元共安排了四个学习主题:《多样的购物天地》、《买东西的学问》、《购物时要节省》、《做文明的小顾客》。所呈现的内容是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了解本地的一些商业场所,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开始具有独立的购买简单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能力了;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等相关内容而安排的。
《买东西的学问》这一主题,选择了以学生常见的食品为主的内容,但在教学时可由买食品想到买文具、买日用品……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独立购物能力;商品的价格变化有着深奥的学问,教材选取的都是典型事例,而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诸多因素引起价格的变化,学生观察到了可以说说,但对四年级的学生不宜过深展开,要求学生了解一般性的价格变化规律就可以了;在买卖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纠纷,如商品的质量,退、换商品等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范围,又要密切练习当前的生活实际,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提高他们的消费者意识和消费行为。
3、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目标,针对教材内容和我校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主题确定如下:
知识目标:
通过课前的调查体验以及课上的交流探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购物过程中有很多学问,增强他们作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能力目标:
通过课前调查以及搜集食品包装袋等活动使学生具有初步识别商品及商品包装信息的能力;比较商品价格的能力;具有简单的消费者自我保护的认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社会调查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课前调查、感受体验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购物的乐趣并向学生进行“不乱花钱”的教育。
4、教学重、难点:
小学生对购物已经有了一些亲身的体验,很多儿童愿意随父母到各种购物场所为自己买各种食品和衣物,对买卖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积累了一些买东西的学问。但是,他们的体验与经验毕竟受到年龄的局限,对买卖过程是片面和零碎的,分辨不清哪些是“我需要的”和“我想要的”。再加上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花钱如流水,想要什么父母就给买什么,因而养成了乱花零钱的习惯。基于这些原因,我制定的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知道在购买商品前应先有个计划,购买商品时仔细购买并挑选适合自己的商品。
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前调查,使学生知道在购买任何商品时,都要做到仔细购买,才能买到货真价实的商品;通过价格的变化,如羽绒服夏天买比冬天买便宜、买菜晚上会比早上便宜等,让学生思考:买羽绒服、买菜价格会发生变化,由此你有什么想法?最终让学生明白如果急等着穿或急等着吃,不买不行,那就只能高价购买了,但却买的物有所值,因此建议学生在购买商品前应先有个计划,做到计划购买;通过买学习用品,如:大练习本都要买巨星牌的,比其它牌子的练习本价格要贵很多,为什么还要买呢?(质量好)又如:有5块钱一个的文具盒,和20元钱的视力保护器(文具盒的一种),你会选择哪一件?(选哪一件都可以,只要符合自己的家庭实际,说得有道理,买哪一件都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发表意见,从而让学生知道我们今天学习买东西的学问,就是要让同学们真正掌握在社会实践中购买东西的本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挑选适合自己的商品。通过以上的教学,从而解决本课的重点,突破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引领学生进行课外调查实践,让学生到社会上去实地调查、体验购物,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有助于由感性向理性的飞跃。课内以小组合作、教师引领、对所学知识当堂训练等学习方式,开展开放性教学活动;并且利用多媒体课件穿针引线创设情境,穿插教学始终,辅助教学。
根据遵循儿童社会生活等一系列原则,让学生在主体的参与中通过体验感知、自主探究等多种手段初步认识到购买东西的学问,感受购物的乐趣,具有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三、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结构决定着一堂课中教与学的活动顺序,学生能否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活动,能否形成协同的教学局面,都与教学结构有关,因此,我从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现状出发,对教材内容稍稍做了调整,拟定了以下的教学框架: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2、了解购买不同类别商品的学问。
3、价格中的小秘密。
4、实际应用,当堂训练。
5、消费者要自我保护。
6、布置课外实践作业,引领实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开发潜能的钥匙,一些学者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研究表明,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上课伊始,我便播放了两段有关购物的小动画(链接),让学生通过观看后想说些什么?激发其对所学内容的兴趣,然后点题:买东西可不是件简单的事,这之中可大有学问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买东西的学问》(板书课题)
(二)了解购买不同类别商品的学问(以食品、蔬菜水果、学习用品为主)
首先利用四、五分钟把课前的调查情况在小组内交流,总结购物经验,然后进行全班性的交流,以学生交流为主。
食品类:
通过学生识别包装袋上的信息,使学生知道买带包装袋的食品时,一看商标、二看厂家厂址,三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否则是“三无”商品,并让学生介绍怎样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然后演示课件出示一个“小白兔饼干”的包装袋,是否符合标准。最后揭示:除食品外,像药品、化妆品等也应特别注意生产日期和报纸。包装袋上还有什么信息呢?(链接条形码)你们知道条形码有什么用吗?课件揭示。
在购买小摊贩的食品时,要注意有无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知道在购买小摊贩的食品时,还要看是否真的卫生,如钱物是否分开、带没带工作帽、周围环境是否卫生等。
蔬菜水果类:
设想生答:买鱼虾等水产品要把盘中的水先倒一倒再称重量;买菜时买新鲜的;还要注意是否缺斤短两……然后教师课件演示:买蔬菜水果类的商品时,要一看二闻三摸四尝。
学习用品类:
如:大练习本都要买巨星牌的,比其它牌子的练习本价格要贵很多,为什么还要买呢?(质量好)又如:有5块钱一个的文具盒,和20元钱的视力保护器(文具盒的一种),你会选择哪一件?(选哪一件都可以,只要符合自己的家庭实际,说得有道理,买哪一件都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发表意见,从而让学生知道我们今天学习买东西的学问,就是要让同学们真正掌握在社会实践中购买东西的本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挑选适合自己的商品(板:适合自己),这样买到的商品才会物有所值(板:物有所值)。
最后进行揭示:买东西可不是件简单的事,一定要仔细购买(板:仔细购买),尤其是食品更不能粗心大意,只有做到仔细购买,才能买到货真价实的商品。(板:货真价实)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内容都是以学生汇报介绍为主,教师只起到引领的作用。
(三)价格中的小秘密
通过价格的变化,如羽绒服夏天买比冬天买便宜、买菜晚上会比早上便宜等,让学生思考:买羽绒服、买菜价格会发生变化,由此你有什么想法?最终让学生明白如果急等着穿或急等着吃,不买不行,那就只能高价购买了,但却买的物有所值,因此建议学生在购买商品前应先有个计划,做到计划购买(板:计划购买),这样就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了(板:物美价廉)以上说明价格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再引导:价格的变化还和哪些因素有关呢?从而得出价格的变化除了和时间有关外,还和数量、地点等因素有关。
(四)实际应用,当堂训练
通过课件演示出示一系列的选择题目,当堂对前面所学内容进行实际应用,当堂训练。(课件演示)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知道在商品质量相同时比价格,价格相近时比质量,质量、价格相近时比售后服务。
(五)消费者要自我保护
通过投影创设情境:云云妈妈最近花了120元前在商场给她买了双鞋,只穿了两天鞋头就“张口”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从而引出找消协解决。消费者协会是专门为保护消费者而设立的一个组织,并把每年的3月15日作为“消费者权益日”。一旦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可以拨打消协投诉热线,用法律保护自己。(板:消协投诉保护自己)
(六)布置课外实践作业,引领实践
课外实践作业:
1、到附近商店,找“三无”商品,建议店主不卖,到学校告诉大家,让我们不买这样的商品。
2、回家后和妈妈一起整理家中的药品、袋或罐装的食品,将过期的投入垃圾箱;即将到期的放在家中的显眼位置,以便优先使用。这是本堂课教学的延续,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那么就让我们将所学知识再回归于生活中吧!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作为一个组织者、设计者、参与者,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遵循主体性、启发性、直观性原则,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在课堂上多媒体课件展示,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有趣,激发了学习兴趣,促进了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
《买东西的学问》的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购物有学问》。首先,我来谈谈我对文本的解读。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品德与社会》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三单元以“聪明的消费者”为主线,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了解生活,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教育学生从小爱生活、会生活。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各种各样的商店》,这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课既承接前面的内容,又为下面的《我是理财小能手》打下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本课的内容来看,由三大板块组成。第一板块是“价格的秘密”,主要是从知识层面、个人经历层面让学生了解一些购物常识,它是后两个板块的铺垫。
第二板块是“买东西看什么”,从个人实践、走访调查的角度强调了学会选择,学会比较,买自己需要的,旨在让学生学会做聪明的消费者。第三板块是借助三无产品以及发票,旨在让学生能明明白白地购物。
《购物有学问》这个教材,能促使学生走进商业场所,走进社会,了解购物这种常见的社会现象,通过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并体验活生生的社会生活。正确的购物观念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发展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儿童正处于主动消费的萌芽期,许多消费领域都开始渐渐涉足,其消费价值观尚处于模糊阶段。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消费意识逐渐增强,本课的内容正符合孩子实际生活需要,因此,是孩子们乐学、愿学的。多数学生对于购物、消费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实践,但仍然缺乏较系统的认识。加之社会物质环境的不断丰富、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的不断优越,学生的消费比较盲目,“乱花钱”的现象比比皆是。因为,热闹的市场始终是吸引学生的眼球的。所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掌握基本的消费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以上认识,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学会选购商品的初步常识。
行为目标:让学生形成独立的购买简单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本课的重难点:由于学生缺乏对购物知识的了解,因此让学生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使学生学会选购商品的初步常识,逐步形成独立的购物能力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说教法
对于学生而言,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真实的生活;对于教学而言,只有引导儿童关注和”实践”他自己的生活,才会是有意义的教学;也只有引导儿童学习和学会他自己的生活,才会是有效的教学。所以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让教材融进生活,让课堂走进生活,让学生贴近生活。创设充满生活味、人情味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小课堂”体现“大世界”。为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结合新课程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我将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根植现实——课堂中的“肥沃土壤”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教学的重要资源。课前,布置学生回家按照表格所列的方法调查商品价格的变化,课中分小组讨论,汇总并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事实面前,明白价格变化的原因。
二、快乐辩论——课堂中的“温暖阳光”辩论,让学生明理,在活动中建构自己的价值观。
三、情景体验——课堂中的“甘甜雨露”在创设情境中,引导学生体验消费者角色,在体验中加深认识,从而明白如何成为一名聪明的消费者。
四、教学过程:
一、走进商场,激发情感
上课伊始,我将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切入新课。课件出示:购物场所的分类照片(大型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交流在这些地方买东西的感受,引导归纳,得出大型商场环境舒适,物品齐全;超市卖场方便快捷,货真价实;农贸市场食品新鲜,经济实惠;批发市场名目繁多,真假要辨。相机揭示课题,“购物的学问”。(板题、读题)本节课一开始便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回顾自己的生活,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学习的探究的欲望,这也遵循了新课程所倡导的“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心灵去感受,用儿童的方式去探究。”
二、调查汇报,体验生活
这一块面我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
1、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出示在不同的地方买的同一块橡皮,请学生你猜猜它们的价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通过教师的评价,引导学生发现购物场所不同,价格就可能不同。
适时交流课前调查,顺利转入第二个教学环节。
2、价格的学问课前,我布置学生调查商品的价格的变化,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调查表来引导学生讨论商品的价格会发生哪些变化,并记录下研究的记录结果。最后教师总结:由于价格是由变化的,所以买东西时要注意:价相近,比(质量)质相近,比(价格)质价相近,比(售后服务)。由于教学充分调动了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之与课程具体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这样学生了解了商品变化的原因,就可以在现在和将来的购物中更加主动,同时了解和掌握这些商业知识,也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化。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感悟。因此,课前让学生调查,课上教师以此为辐射点。学生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他们的体验会更深。整个教学环节紧扣重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三、小小辩论,互动明理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价廉物美,便宜也有好货“这两种观点孰是孰非,让学生开个小小辩论会,利用自己的调查所得,现学现卖。
在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把想到的、看到的都作为自己的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可以说辩论会的基础来自于生活,能引发学生的互动,在互动中让学生明辨是非,这不仅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大大增强,个体潜能得到了尽情发挥,继而形成正确的购物观念。
四、出谋划策,集思广益
购物的学问很多,参与了一次家庭购物的你,有哪些金点子告诉大家,怎样才能买到又实用又便宜的商品,汇报金点子。:在激励的情境下,让学生敞开心怀,去畅谈自己的经验,让学生掌握购物的知识。
五、现场模拟,体验快乐。
在学生了解了这些方法后,教师组织在班上开一个小型商场,定好每件商品的价格,要求学生在其中购买到便宜、实惠的好商品,评选“聪明的顾客”。
情境的创设,目的在于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设身处地,感受购物快乐,使得学生在课后,面对琳琅满目商品,纷繁多样的促销手段,能“货比三家”,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购物品质。
六、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能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学生理解掌握。
板书:购物有学问
价格的秘密:货比三家不吃亏学会选择,学会比较,买自己需要的
总之,本课的教学思路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力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在生活中体验,到生活中实践,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买东西的学问》的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课题:
围绕“买东西的学问”这一主题,教材从丰富的内容中选择和确定了三个小栏目:“识别包装上的信息”、“价格中的小秘密”、“消费者要保护自己”。以此引导学生在购物过程中要关注所购商品的各种信息;关注所购商品的价格,学会自我保护。课前,我让学生进行调查实践,对“买东西的学问”已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因此,本教学内容用一课时完成。
2、教学内容及指导思想、理论依据:
《买东西的学问》一课是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由购物想到的”中的第二个学习主题。本单元共安排了四个学习主题:《多样的购物天地》、《买东西的学问》、《购物时要节省》、《做文明的小顾客》。所呈现的内容是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了解本地的一些商业场所,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开始具有独立的购买简单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能力了;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等相关内容而安排的。
《买东西的学问》这一主题,选择了以学生常见的食品为主的内容,但在教学时可由买食品想到买文具、买日用品……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独立购物能力;商品的价格变化有着深奥的学问,教材选取的都是典型事例,而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诸多因素引起价格的变化,学生观察到了可以说说,但对四年级的学生不宜过深展开,要求学生了解一般性的价格变化规律就可以了;在买卖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纠纷,如商品的质量,退、换商品等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范围,又要密切练习当前的生活实际,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提高他们的消费者意识和消费行为。
3、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目标,针对教材内容和我校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主题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课前的调查体验以及课上的交流探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购物过程中有很多学问,增强他们作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课前调查以及搜集食品包装袋等活动使学生具有初步识别商品及商品包装信息的能力;比较商品价格的能力;具有简单的消费者自我保护的认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社会调查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课前调查、感受体验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购物的乐趣并向学生进行“不乱花钱”的教育。
4、教学重、难点:
小学生对购物已经有了一些亲身的体验,很多儿童愿意随父母到各种购物场所为自己买各种食品和衣物,对买卖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积累了一些买东西的学问。但是,他们的体验与经验毕竟受到年龄的局限,对买卖过程是片面和零碎的,分辨不清哪些是“我需要的”和“我想要的”。再加上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花钱如流水,想要什么父母就给买什么,因而养成了乱花零钱的习惯。基于这些原因,我制定的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知道在购买商品前应先有个计划,购买商品时仔细购买并挑选适合自己的商品。
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前调查,使学生知道在购买任何商品时,都要做到仔细购买,才能买到货真价实的商品;通过价格的变化,如羽绒服夏天买比冬天买便宜、买菜晚上会比早上便宜等,让学生思考:买羽绒服、买菜价格会发生变化,由此你有什么想法?最终让学生明白如果急等着穿或急等着吃,不买不行,那就只能高价购买了,但却买的物有所值,因此建议学生在购买商品前应先有个计划,做到计划购买;通过买学习用品,如:大练习本都要买巨星牌的,比其它牌子的练习本价格要贵很多,为什么还要买呢?(质量好)又如:有5块钱一个的文具盒,和20元钱的视力保护器(文具盒的一种),你会选择哪一件?(选哪一件都可以,只要符合自己的家庭实际,说得有道理,买哪一件都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发表意见,从而让学生知道我们今天学习买东西的学问,就是要让同学们真正掌握在社会实践中购买东西的.本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挑选适合自己的商品。通过以上的教学,从而解决本课的重点,突破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引领学生进行课外调查实践,让学生到社会上去实地调查、体验购物,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有助于由感性向理性的飞跃。课内以小组合作、教师引领、对所学知识当堂训练等学习方式,开展开放性教学活动;并且利用多媒体课件穿针引线创设情境,穿插教学始终,辅助教学。
根据遵循儿童社会生活等一系列原则,让学生在主体的参与中通过体验感知、自主探究等多种手段初步认识到购买东西的学问,感受购物的乐趣,具有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三、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结构决定着一堂课中教与学的活动顺序,学生能否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活动,能否形成协同的教学局面,都与教学结构有关,因此,我从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现状出发,对教材内容稍稍做了调整,拟定了以下的教学框架: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了解购买不同类别商品的学问
价格中的小秘密
实际应用,当堂训练
消费者要自我保护
布置课外实践作业,引领实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开发潜能的钥匙,一些学者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研究表明,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上课伊始,我便播放了两段有关购物的小动画(链接),让学生通过观看后想说些什么?激发其对所学内容的兴趣,然后点题:买东西可不是件简单的事,这之中可大有学问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买东西的学问》(板书课题)
(二)了解购买不同类别商品的学问(以食品、蔬菜水果、学习用品为主)
首先利用四、五分钟把课前的调查情况在小组内交流,总结购物经验,然后进行全班性的交流,以学生交流为主。
食品类:
通过学生识别包装袋上的信息,使学生知道买带包装袋的食品时,一看商标、二看厂家厂址,三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否则是“三无”商品,并让学生介绍怎样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然后演示课件出示一个“小白兔饼干”的包装袋,是否符合标准。最后揭示:除食品外,像药品、化妆品等也应特别注意生产日期和报纸。包装袋上还有什么信息呢?(链接条形码)你们知道条形码有什么用吗?课件揭示。
在购买小摊贩的食品时,要注意有无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知道在购买小摊贩的食品时,还要看是否真的卫生,如钱物是否分开、带没带工作帽、周围环境是否卫生等。
蔬菜水果类:
设想生答:买鱼虾等水产品要把盘中的水先倒一倒再称重量;买菜时买新鲜的;还要注意是否缺斤短两……然后教师课件演示:买蔬菜水果类的商品时,要一看二闻三摸四尝。
学习用品类:
如:大练习本都要买巨星牌的,比其它牌子的练习本价格要贵很多,为什么还要买呢?(质量好)又如:有5块钱一个的文具盒,和20元钱的视力保护器(文具盒的一种),你会选择哪一件?(选哪一件都可以,只要符合自己的家庭实际,说得有道理,买哪一件都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发表意见,从而让学生知道我们今天学习买东西的学问,就是要让同学们真正掌握在社会实践中购买东西的本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挑选适合自己的商品(板:适合自己),这样买到的商品才会物有所值(板:物有所值)。
最后进行揭示:买东西可不是件简单的事,一定要仔细购买(板:仔细购买),尤其是食品更不能粗心大意,只有做到仔细购买,才能买到货真价实的商品。(板:货真价实)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内容都是以学生汇报介绍为主,教师只起到引领的作用。
(三)价格中的小秘密
通过价格的变化,如羽绒服夏天买比冬天买便宜、买菜晚上会比早上便宜等,让学生思考:买羽绒服、买菜价格会发生变化,由此你有什么想法?最终让学生明白如果急等着穿或急等着吃,不买不行,那就只能高价购买了,但却买的物有所值,因此建议学生在购买商品前应先有个计划,做到计划购买(板:计划购买),这样就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了(板:物美价廉)以上说明价格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再引导:价格的变化还和哪些因素有关呢?从而得出价格的变化除了和时间有关外,还和数量、地点等因素有关。
(四)实际应用,当堂训练
通过课件演示出示一系列的选择题目,当堂对前面所学内容进行实际应用,当堂训练。(课件演示)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知道在商品质量相同时比价格,价格相近时比质量,质量、价格相近时比售后服务。
(五)消费者要自我保护
通过投影创设情境:云云妈妈最近花了120元前在商场给她买了双鞋,只穿了两天鞋头就“张口”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从而引出找消协解决。消费者协会是专门为保护消费者而设立的一个组织,并把每年的3月15日作为“消费者权益日”。一旦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可以拨打消协投诉热线,用法律保护自己。(板:消协投诉保护自己)
(六)布置课外实践作业,引领实践
课外实践作业:
1、到附近商店,找“三无”商品,建议店主不卖,到学校告诉大家,让我们不买这样的商品。
2、回家后和妈妈一起整理家中的药品、袋或罐装的食品,将过期的投入垃圾箱;即将到期的放在家中的显眼位置,以便优先使用。这是本堂课教学的延续,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那么就让我们将所学知识再回归于生活中吧!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作为一个组织者、设计者、参与者,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遵循主体性、启发性、直观性原则,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在课堂上多媒体课件展示,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有趣,激发了学习兴趣,促进了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
【《买东西的学问》的说课稿】相关文章:
《买东西的学问》的说课稿01-22
《剪枝的学问》说课稿06-16
剪枝的学问说课稿07-07
我去商店买东西说课稿05-13
买东西日记05-09
买东西作文07-09
买东西日记06-11
买东西的作文03-26
买东西作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