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语文《麦哨》说课稿

语文《麦哨》说课稿

时间:2023-10-13 07:01:2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麦哨》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麦哨》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麦哨》说课稿

语文《麦哨》说课稿1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麦哨》,我将从说教材学情、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麦哨》是一篇略读课文,且排在单元篇目的最后。文章主要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玩耍嬉戏的情形。这一是篇文质优美的课文。文中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许多语句都值得学生去品味积累。文章还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学生在本课的学习中了解这种手法的运用,并学习将其运用于自己的写作。让学生以文本语言为通道,细品田园之美,最终到达文本所描绘的唯美境界,产生情与美的共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对于麦哨和课文中描绘的孩子们在田间嬉闹的场景,不用说城市里的孩子,就连现在乡下的孩子也无法体会到这种“欢快、柔美”。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这些方面,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教学。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和内容的特点,并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能力,我给这篇课文安排了一个课时的教学时间,并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会认“畔、兜、穗、裹”等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麦哨、呜卟、和着”等词语。

  2、熟读课文,品味文章中语言的生动优美,感悟乡村田野的美丽风光和农家孩子的有趣生活。积累喜欢的句子。

  3、认识文章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体会这种方法的好处,并运用到习作当中去。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品味文章中语言的生动优美,感悟乡村田野的美丽风光和农家孩子的有趣生活,并积累喜欢的句子。首尾呼应写作手法的学习也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本文的特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法:

  1、情境教学法:课件展示美丽的田园风光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朗读感悟法:采用多种读的方式,让学生品位语言,深入理解

  三、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从“回忆前文,导入新文;初读课文,直击中心;精读课文,感受麦哨;拓展延伸,展示下水文”四个方面来说说教学过程:

  1、回忆前文,导入新文

  回顾前面所学的课文《乡下人家》,说一说乡下人家的特点。由此引到作家陈益笔下的《麦哨》,激发学生探究《麦哨》的趣味和特点。

  2、接下来进行课文初读。要求学生进行自由朗读,边读边寻找麦哨的特点。学生读完课文后首先检查预习情况,出示生词,通过指生读、开火车读、领读、齐读等形式检验学生的生字词预习情况。然后提问学生仿佛在课文中听到了什么声音,由此引出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在此处我设计互动环节,师读课文,生配麦哨声。通过有趣的活动来引导生体会麦哨的特点

  3、到了精读阶段,文本的深入剖析围绕“欢快、优美”两个词展开。

  欢快优美的'麦哨声由谁吹响?引出第三段。学生在第三段感受乡下孩童的外表形象,以及比喻手法的运用。接下来细化感受人物形象。由此引出第5段,赏析玩耍的男孩的形象,感受孩童的快乐。在此体会动作描写的妙处,并进行拓展衍生,请生说一说女孩在草地上会怎么玩。提问学生当孩童们玩累了,会干什么?由此引导第6段。进行茅茅针的介绍,引导生根据文章的描写,结合生活经验想象茅茅针的味道,体会到乡下生活的惬意。

  乡下孩童无拘无束的快乐离不开他们所处的环境。进入第四小节学习乡下的景色。通过景物的列举,景物描写特点的分析,来感受乡下无时无刻的美景。教师在此处重点赏析描写麦子的语句,引导学生体会“擎”字运用的妙处,感悟文章“欢快、优美”的基调。

  4、将课文吃透后,我对课堂进行了拓展衍生,对学生进行说话、写作训练。我会出示下水文,展示老师笔下的乡下生活。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以及下水文,思考自己体会到的乡下生活,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在此处重回首尾呼应手法,让学生讲述这种手法的好处。并指导学生将此种手法引用到写作中去。

  5、作业,最后我会提出记忆好词好句的要求,并且布置习作训练,模仿课文写一段自己眼中的乡下生活。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具有提纲挈领,突出重点,增强教学效果过程节奏感,集中学生注意力,达到审美教育的作用。所以,我的板书完全是按照我的教学思路而来,简洁而又突出重点,更具诗情画意,把文章的重点全部诗意地概括出来。

  24、麦哨

  欢快优美、首尾呼应

语文《麦哨》说课稿2

  说教材:

  《麦哨》》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玩耍嬉戏的情形。这一是篇文质优美的课文。一是意境之美:文章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儿童在田园无忧无虑玩耍的欢快场面,让我们感受到田园风光的动人,田园生活的惬意。其二是语言之美美:文中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许多语句都值得学生去品味积累;首尾呼应,两段表达相近意思却用了不同的措辞。能够使学生在体会语言美的基础上感受到田园生活的美,激发了他们向往大自然的情感。所以本文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语感,丰富他们语言积累的好文章。

  说学情:

  我们都知道,由于听力障碍,聋哑学生语言相对比较贫乏,阅读理解能力相对与同年龄的来说差距比较大。再加上本文描写的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的田园生活,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距离比较远,因而体会其中的情趣也比较难的。在教学中,要从弥补缺陷出发,从发展学生语言的角度去考虑。

  说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据此,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习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说环节:

  结合学习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我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1、课前让学生结合综合性学习的任务,收集田野风光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便于学生进一步感受乡村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在那样的环境中生活的快乐。

  2、本文内容浅显,写景意境清新,写人童稚纯朴。教学时,直接从课题设疑,激趣导入,然后让学生运用学习前面三篇文章的方法自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有所感悟,接着以探究问题带动朗读,最后品味语言,积累运用。

  课题导入,可让学生在读过阅读提示后,针对课题质疑。如“今天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作者怎样通过麦哨反映出了今天乡村孩子的生活?”好奇心引导着学生,使学生充满乐趣,认真读书。

  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小组讨论,解决由课题产生的问题,交流体会,指导学生感受乡村孩子的纯朴可爱,乡间景色的美丽亲切,孩子们玩耍的内容多么地贴近自然,形式又是多么的丰富多样,而感情又是多么的热烈,正如同欢快柔美的麦哨那样你呼我应,此起彼落,传承久远,同时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最后找出自己喜欢的句段,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并摘抄下来,达到积累的目的。

  3、多读,是品味语言的最佳方式。有疑问时读,多读茅塞顿开;有感悟时读,多读理解深入;品味语言时读,多读,朗朗成诵。本文朗读的情感基调应欢快柔和。

  4、朗读时注意以下字的读音:“似的”的“似”的声母读翘舌音,“剥开”的“剥”读bāo,“黑白相间”的“间”读四声。

  5、教师引导学生扩展阅读,可推荐学生阅读《同步阅读》中的相应文章,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语言积累。

语文《麦哨》说课稿3

  教材分析:《麦哨》》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玩耍嬉戏的情形。这一是篇文质优美的课文。一是意境之美:文章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儿童在田园无忧无虑玩耍的欢快场面,让我们感受到田园风光的动人,田园生活的惬意。其二是语言之美美:文中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许多语句都值得学生去品味积累;首尾呼应,两段表达相近意思却用了不同的措辞。能够使学生在体会语言美的基础上感受到田园生活的美,激发了他们向往大自然的情感。所以本文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语感,丰富他们语言积累的好文章。

  学情分析:我们都知道,由于听力障碍,聋哑学生语言相对比较贫乏,阅读理解能力相对与同年龄的来说差距比较大。再加上本文描写的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的田园生活,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距离比较远,因而体会其中的情趣也比较难的。在教学中,要从弥补缺陷出发,从发展学生语言的角度去考虑。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据此,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能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展开想像,感悟出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

  情感目标: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陶冶情操,激发学生向往大自然的情感。

  其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悟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让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生活向往的情感又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采用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工具,补充了一些美丽的乡村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

  结合以上分析,我预设本课用三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学习课文,感受语言之美、意境之美。第三课时,巩固知识,升华情感,完成练习。

  首先我简要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想,本节课我打算从以下几个环节来完成教学任务。

  一、实物导入,理解课题

  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麦哨,而且对于聋哑学生的来说直观形象的实物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加深印象。所以我在直接明确题目,让学生用“麦”和“哨”分别组词后,出示一些麦杆,让学生知道麦哨就用麦杆做的哨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聋生的朗读有时候是比较盲目的,有的就是为了读而读。为了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设计了:“让我们在这麦哨声中,走进文本,去听听这是怎样的声音?”“在这哨声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边度边思考,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读通课文,学习新字词。

  指导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相机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比较,举例说明,组词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含义。学会“和”“应”两个多音字的词义及运用。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引导学生再次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几次写到了麦哨声。然后朗读比较,体会省略号的含义和两段文字不同的措辞。

语文《麦哨》说课稿4

  《麦哨》是人教版新课标第八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乡下人家》《牧场之国》分别介绍了中外典型的乡村田园风光,《古诗词三首》体会田园诗情,《麦哨》是本单元最后一篇,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玩耍嬉戏的情形。本课文质兼美,许多语句值得学生去品味积累。经典的文本语言是一条绝美的长径,连着读者的心,作者的情,文中的境。让学生以文本语言为通道,一路“读、听、赏、抒”,细品田园之美,最终到达文本所描绘的唯美境界,产生情与美的共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一、学习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据此,我拟定《麦哨》一课的学习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2、过程与方法

  (1)以读代讲,以读求悟

  (2)通过感悟和积累优美的词,句,段,培养学生语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4、课文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品味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积累。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二、教法与学法:

  “教学方法灵活化”是创新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一课,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补充最美的乡村的图片,播放歌曲《美丽的田野》等,激发学生对田园美好生活的向往。

  朗读感悟法:有疑问时,多读茅塞顿开;有感悟时,多读理解深入;品位语言,多读朗朗成诵。

  自主感悟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应用生本自读自悟、生生互读互悟,师生共读共悟等形式,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三、教学策略:

  本课是略读课文,基于有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只安排了一课时。如何引领学生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下面我从“读、听、赏、抒”谈谈本课的教学策略,其中读是渗透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在读中听田园欢歌,在读中赏田园画意,在读中抒田园诗情,在读中疑,在读中品,在读中悟:

  [一]、听田园欢歌

  语文学习重在感性把握是语文教育的特点之一。所以我们要尽可能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大量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自然走进语文材料,融入语文材料的情境之中。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欣赏课件《美丽乡村》图片,聆听着优美的笛子曲。诵读前面学过的乡村生活古诗词。

  2、谈话导入课题:欣赏着如此美丽的乡村美景,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乡村孩子的生活,去倾听他们那一声声欢快柔美的麦哨吧!想想麦哨是什么?(用麦秆做成的哨子)

  3、读一读: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听吹响麦哨的声音是怎样的?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

  4、说一说:交流,读通相关段落,注意读准多音字“和”、“应”、“间”。

  5、“吹一吹:读了课文,谁能来模仿吹响麦哨的声音?小组互相合作模仿麦哨声。(提示:吹得短促,吹得悠长,与同桌合作“应和着”吹一吹,忽高忽低)

  6、仿一仿: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尖上掠过?

  (),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

  7、品一品。变化丰富的麦哨声就像一曲曲风格不同的田园欢歌,我们听着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短促的麦哨声是一曲欢快的乐曲,悠长的麦哨声是一曲柔美的乐曲,而相互应和着的麦哨声就像一曲合奏曲。)

  8、有感情朗读描写麦哨声的段落。

  9、想一想:麦哨声一呼一应,你呼我应,此起彼伏,欢快柔美。你还发现什么也前后呼应着?(课文首尾两次写到“麦哨”。你呼我应,课文也变成了一曲优美的田园欢歌。)

  二、赏田园画意

  课文中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所以我们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特创新的教育。

  1、质疑:为什么孩子们的麦哨声吹得那么欢快、那么柔美?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的其他段落,去欣赏乡野生活里的“欢快”与“柔美”的画面。

  2、学生自读自悟,把“欢快”与“柔美”标注在相关的句子边。

  3、随机交流所欣赏到的“乐”与“美”和画面,边交流边指导朗读,读出相应的感受。

  人美:“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是什么句式?你联想到些什么?(随机板书)

  景美:“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哪些颜色映入你的眼帘?(圈划:鹅黄嫩绿、浓阴、金黄、黑白相间、雪白、浅黄色)这些颜色是一起出现的吗?(圈划:前几天、转眼间)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好一幅变幻无穷五彩纷呈的画。)

  物美:“……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如果说草地简直是天然的运动场,那茅茅针呢?(是天然的绿色饮料)联想:那种滋味会象什么呢?指名回答。想象着这种滋味我们也来好好尝尝吧!(指名读)

  丰收乐:“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哪些词语让你看到了丰收的景象?(圈划:到处、密密的、一蓬蓬、丰满、齐刷刷。)重点品味“擎”。(与举、托相比,“擎”字更显出果实的丰满,突出麦子的自豪与献礼般的郑重。)你又从哪里感受到了丰收的欢乐?跳动的音符奏出的是什么乐曲?(好一曲欢庆丰收的歌)

  嬉戏乐: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1、你体会到了怎样的快乐?2、看图想象说话,在这天然的草垫子上,孩子们会怎样快乐地游戏?(小组交流,汇报)难怪“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4、小结并整理板书。(见板书)

  [三]、抒田园诗情

  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还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把学习的视角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使得文已尽,而学无尽意未尽。

  1、积诗情语言:(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品味着课文,仿佛看到了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玩耍嬉戏的情形,那快乐美好的田园生活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你再仔细读读课文,一定会发现课文中的好多词句也像麦芒一样齐刷刷的,也是那样的美。

  学生自读,寻找有规律的词句,交流美的语句,诵读积累喜欢的词句。(通过师生对读、同桌对读等形

  读出句的节奏美,积累词句)

  一声呼,一声应密密的鼓鼓的嚼嚼,吮吮

  你呼我应,此起彼落一张张一朵朵一蓬蓬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重叠与对称)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排比句)

  2、抒诗情画意:作者用极富诗情画意的语言为我们制作了一部田园风光片。其实那让人向往的田园景色何止这一些呢?

  (1)、交流收集的有关乡村田园生活的诗歌和文章,图片。

  (2)、请小组中有乡村生活经历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乡村印象。

  (3)、争做小诗人:《乡村的记忆》

  乡村就是那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和着阵阵泥土的芳香;

  乡村就是

  乡村就是

  乡村是一幅的画

  乡村是一支的歌

  乡村是一首的诗

  3拓展延伸

  (1)搜索“最美的乡村”资料,关注广东最美的乡村评选和新农村建设

  (3)请学生做“长辈记忆中的童年游戏”的调查。

  4、全课总结。全体合唱歌曲《美丽的田野》,全课在歌声中结束。

  【板书设计】

  本板书概括了课文所描绘的景与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课文脉络主旨。其次,诗化的板书与本文意境相统一,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语文《麦哨》说课稿5

  一、课本阐述:

  《麦哨》描写了盛夏时节乡下旷野里即将丰收的情形和孩子们在其间玩耍嬉戏的情况。这一是篇文质柔美的课文。一是意境之美:文章为我们显现了一幅儿童在故乡高枕而卧玩耍的高兴局面,让我们感觉到故乡风景的感人,故乡生存的满意。其二是语言之美美:文中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伎俩,很多语句都值得门生去咀嚼积聚;首尾呼应,两段表达相近意思却用了差另外说话。可以大概使门生在领会语言美的底子上感觉到故乡生存的美,引发了他们向往大天然的情绪。于是本文是熏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语感,丰富他们语言艺术。

  二、学情分析:

  我们都知道,由于听力障碍,聋哑学生语言相对比较贫乏,阅读理解能力相对与同年龄的来说差距比较大。再加上本文描写的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的田园生活,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距离比较远,因而体会其中的情趣也比较难的。在教学中,要从弥补缺陷出发,从发展学生语言的角度去考虑。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据此,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知识目标:

  1、学习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四、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能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展开想像,感悟出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

  五、情感目标:

  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陶冶情操,激发学生向往大自然的情感。

  其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悟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让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生活向往的情感又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采用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工具,补充了一些美丽的乡村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

  结合以上分析,我预设本课用三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学习课文,感受语言之美、意境之美。第三课时,巩固知识,升华情感,完成练习。

  首先我简要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想,本节课我打算从以下几个环节来完成教学任务。

  一、实物导入,理解课题。

  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麦哨,而且对于聋哑学生的来说直观形象的实物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加深印象。所以我在直接明确题目,让学生用“麦”和“哨”分别组词后,出示一些麦杆,让学生知道麦哨就用麦杆做的哨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聋生的朗读有时候是比较盲目的,有的就是为了读而读。为了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设计了:“让我们在这麦哨声中,走进文本,去听听这是怎样的声音?”“在这哨声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边度边思考,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读通课文,学习新字词。

  指导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相机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比较,举例说明,组词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含义。学会“和”“应”两个多音字的词义及运用。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引导学生再次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几次写到了麦哨声。然后朗读比较,体会省略号的含义和两段文字不同的措辞。

  下面我具体讲讲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

  这一课时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受意境之美,品味语言之美,在“欢快、柔美”的氛围中陶冶情操,产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目标,这堂课我围绕“读—说—抒—写”进行教学,力求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他们的思维,提升他们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组织教学,完成教学目标。

  一、复习回顾,走进文本。

  上课伊始,我用“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麦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吗?”“这声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两个问题,引领学生回顾知识,走进文本。导出“欢快、柔美”两个中心词,并让学生学习一、二两个小节。

  二、图文结合,感悟意境之美。

  紧接着我让学生说说“欢快”“柔美”的词义,然后自由轻声朗读3—6小节,去乡村的湖畔、田野、湖边走一走,找一找哪里还能读到欢快、柔美的感觉。在交流学习课文内容时,我引导学生抓住“白、彩、红”以及“鹅黄嫩绿、金黄、黑白相间”等一些表示色彩的词,来感受乡村孩子的闲暇、欢快,即将丰收的欢快以及田园的景色的柔美。同时补充一些田野风光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让学生加深印象,感悟意境之美。这种借助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可以深入浅出地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缩短学生认识过程。

  三、品读赏析,体会语言之美。

  为了让学生对文中的语句有更深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语感,帮助他们积累和丰富语言。在通读3—6小节后,我又安排了细读品味的环节。让学生再来读一读,并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多读一读。想想这个句子的意思,说说你喜欢的理由。然后组织学生交流,主要从“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一层晶莹的细汉,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捧捧的种子。”“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这些句子中,学习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品味语言的美。

  四、小结全文,升华情感。

  最后学习7、8两个小节,让学生说说“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为什么这哨声是如此的欢快、柔美?总结出:是这闲暇的生活、即将丰收而美丽的田野让这哨声如此的欢快、柔美。然后再让学生来学一学“呜卟、呜卟……”的麦哨声,一同来感受。

  五、课堂延伸,走进乡村。

  为了更好的弥补缺陷,发展聋生的语言,聋校的语文课堂,应该有它的侧重点,那就是写作的指导。所以为了升华本文的中心思想,让学生感受乡村孩子快乐的生活。我在最后安排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把孩子们在湖边嬉戏、玩耍的情景写的再具体些的小练笔。

  六、作业安排:

  1、熟读课文,摘抄文中柔美的文句

  2、结合学习要领,自主阅读《可爱的草塘》一文

  板书计划

  结合学习语文的特点,在板书上我力图表现出语文可读性,读写训练的落实,结合人文性的讲授思绪,故而结合现实策划了这个板书。

语文《麦哨》说课稿6

  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麦哨》,我将说从教材、说理念、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首先说教材。

  《麦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组课文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组课文的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它们让师生漫步乡村小路,感受田园风情。《麦哨》展现的是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玩耍嬉戏的情形,让我们感受到乡村田野之美,农家孩子之乐。

  新课标第二学段阅读目标已经指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四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现在的农村孩子未必都知道“麦哨”、“茅茅针”,甚至还不认识油菜荚、蚕豆荚、萝卜花种。更何况城里的孩子呢。因此,我确定了以下目标:

  1、会认“畔、兜”等8个生字,借助图片了解“油菜荚、蚕豆荚、萝卜花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联系上下文理解“麦哨、一蓬蓬、茅茅针”等词语。

  2、熟读课文,品味文章中语言的生动优美,感悟乡村田野的美丽风光和农家孩子的有趣生活。积累喜欢的词语、句子。

  3、认识文章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并能运用于习作中。

  4、学习一个分句,体会整齐及欢快的特点和乡村田野即将丰收及丰收带给我们的喜悦。

  在单元导语中说明“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走进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因此我确定这篇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品味语言的生动优美,感悟乡村田野的美丽风光和农家孩子的有趣生活并积累优美词语、句子。教学难点就是学习并运用首尾呼应的方法进行小练笔。

  接着,说教学理念:

  新课标指出: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而且在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以读贯穿这堂课,我引导学生读正确、读熟练、读中悟。 另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学不需要老师大发言论、大量分析,而是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积累语言文字。

  说教法学法

  教法上,本课采用提问激趣、引导点拨、自主读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体会词句的优美并习得语言积累的方法。

  学法上,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勾画、交流等方法来学习课文,自主画出喜欢的词句,交流自己的想法,通过朗读,体会语言的优美。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

  现在我要分六个版块来说教学过程:

  第一个版块:直奔课题,问题激趣。

  (板书:哨)我先让学生自由组词,接着我再(板书:麦),问:什么意思?谁来解释一下?(预设学生不能解释,我就接:这堂课我们就要学习麦哨这篇课文,去文中找找看。)

  [导入就像一把开启教学之门的钥匙,因此我抓住课题,由简入深,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第二版块:整体感知,了解麦哨。

  1、学生出声读课文,边读边用横线划出和“麦哨”有关的句子或段落,再读一读。

  2、学生交流汇报后,我出示:第1、2和7、8自然段。

  “呜卟(bǔ),呜卟,呜……”

  田野里,什么声响和(hè)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yìnɡ),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呜卟,呜卟,呜……”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liáo)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3、看着屏幕,自由读读这四个自然段。(预设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并解释麦哨)

  [在这个环节,通过朗读,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来理解麦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三版块:倾听麦哨,走进田园。

  1、我将1、2和7、8自然段用两种颜色出示,男女生分别齐读,我问:有什么发现?

  “呜卟(bǔ),呜卟,呜……”

  田野里,什么声响和(hè)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yìnɡ),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呜卟,呜卟,呜……”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liáo)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2、学生尽情交流自己的发现。(我根据学生说的随机板书:一声呼,一声应 你呼我应 忽高忽低 此起彼落 欢快柔美 )

  [新课标提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交流,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

  3、我利用板书归纳总结:作者在开头和结尾用意思一样,表达形式不一样的词语,来表现麦哨的特点欢快柔美,又以麦哨声开始和结束,前后相呼应,我们也用这样的方法写一个开头与结尾。(板书:开头 结尾)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阅读教学不应只关注内容,应更多的关注语言形式。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意思一样,表达不一样的词语和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体会这种写作方法并进行练笔,加强了对语言文字的运用。】

  4、我巡视并找两个学生写的幻灯展示,评议,之后让学生对自己的小练笔再修改。

  [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首尾呼应这种方法进行练笔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5、全班齐读这四自然段,再次感受这种首尾呼应的习作表达方式。

  “呜卟(bǔ),呜卟,呜……”

  田野里,什么声响和(hè)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yìnɡ),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呜卟,呜卟,呜……”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liáo)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在前面三次读的基础上,这版块我又安排了两次读,不同形式的朗读,多次读,正是体现了以读为本的理念。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

  第四版块:漫步田园,体会乐趣。

  1、在欢快柔美的麦哨声中,有一群孩子割草、玩耍。出示课文插图。

  2、出示第3、5、6自然段,变红“湖畔、兜肚、穗儿、嚼嚼、吮吮、直沁肺腑、刨开”,指导读正确。

  湖畔(pàn),到处是割草的孩子。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dōu)肚彩头巾。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湖边的草又肥又嫩,只消用手拉拉,竹篮很快就装满了。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蜒,还有摔跤比赛。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谁一声招呼,大家采集起“茅(máo)茅针”来。那是一种和茅草差不多的野草,顶部的茅穗儿还裹(ɡuǒ)在绿色的叶片里,显得鼓鼓的。剥(bāo)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jiáo)嚼,吮(shǔn)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qìn)肺(fèi)腑(fǔ)!

  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联系生活,借助图片理解“茅茅针”,体会孩子这种独特的解渴方式带来的乐趣。

  [新课程指出: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我预设学生可能会有不理解的新词语或陌生名词,因此我安排了提出疑问、解决疑问这个环节。]

  4、再出示第3、5、6自然段,读一读你最喜欢的地方,想一想喜欢的理由。

  湖畔(pàn),到处是割草的孩子。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dōu)肚彩头巾。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湖边的草又肥又嫩,只消用手拉拉,竹篮很快就装满了。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蜒,还有摔跤比赛。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谁一声招呼,大家采集起“茅(máo)茅针”来。那是一种和茅草差不多的野草,顶部的茅穗儿还裹(ɡuǒ)在绿色的叶片里,显得鼓鼓的。剥(bāo)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jiáo)嚼,吮(shǔn)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qìn)肺(fèi)腑(fǔ)!

  5、全班交流,布置学生课外抄到好词佳句本上,并背诵。

  [这篇略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明确要求:看看文中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再对同学说说理由。这个环节的设计就达到了阅读提示的要求。]

  第五版块:赏读课文,融入田园。

  1、乡村儿童生活有趣极了,让我们跟随欢快、柔美的麦哨漫步乡间小路吧!(板书:儿童生活 田园风景)

  出示第4自然段,学生大声自由地读第4自然段。

  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转眼间,到处都是浓阴。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jiá);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qínɡ)起了丰满的.穗(suì)儿,那齐刷刷的麦,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2、出示“油菜荚、蚕豆荚、萝卜种子”的图片,和相应的句子,分别请人读。

  圈红“一蓬蓬”,结合图片理解数量词的意思。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jiá);

  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

  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3、以三种不同的顺序集中出示句子,齐读,学习分号和排比的用法。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jiá);

  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

  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jiá);

  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

  [这样的课件设计,学生一看,二读,自然就体会到分句的特点和用法,感受到乡村田野即将丰收的欢快]

  4、出示“麦田”图片和句子,自由朗读,你喜欢的词语圈一圈,句子划一划,想一想为什么喜欢。

  5、交流自己喜欢的词句,说说喜欢的理由。布置课后抄到好词佳句本上,背一背。

  [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这也是四年级学段阅读目标之一。这里我让学生自主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第六个版块:联系生活,回味麦哨

  畅谈自己有趣的乡村生活或者自己了解的乡村生活,教师相机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了解了文中孩子的生活,让我们的孩子也能回归生活,懂得文章的素材都源于生活]

  最后我来说说板书设计:

  麦哨 轻快柔美

  开头 结尾

  一声呼,一声应 你呼我应 儿童生活

  忽高忽低 此起彼落

  田园风景

  [我的板书简洁、概括,帮助我们梳理课文的内容,又巧妙地渗透了习作方法。]

  谢谢!

【语文《麦哨》说课稿】相关文章:

《麦哨》教学反思04-03

麦哨教学反思04-03

麦哨读后感09-01

语文说课稿03-15

语文蜡烛说课稿02-17

语文说课稿06-12

语文《手指》说课稿01-09

麦霸的作文03-07

麦油脂作文07-29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