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物说课稿合集六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物说课稿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物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所以该节在本书中乃至在本学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前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再来考虑“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其实是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确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也为下一节“生态系统”的学习作好预设。
本节知识点清晰,一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另一就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呈现的方式也直观,前者就四幅图片,后者是一个探究活动,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内容看似简单,但要能让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建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观手段,认真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个基本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
2、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
3、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
2、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
3、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和难点的确立: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重点又是难点;
2、“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是重点,新教材倡导探究性学习,应该利用好每一次活动,来培养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
1、本节课贯穿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图片和动画,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本节“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并不难,运用前一节的探究活动方法完全能够完成,所以这个活动我安排在课前,课上主要是组织各小组交流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处理方法。让知识的获得渗透在过程的体验中,让成功的喜悦体现于精彩的交流中,让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活动的参与中。
五、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课前的探究 1
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启发学生例举生活中熟悉的生物受到环境中哪些因素的影响,导入新课,这样导入有两个好处,1、既考验了前一节课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体现了两课内容的紧密联系;2、创设了情景,激发了兴趣,让人自然而然想到生物对环境有没有影响呢,行云流水般引入新课。
(二)新知学习: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重点又是难点,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步:让学生观察教材的四幅图片,引导从“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间的联系展开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选择一幅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创设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可是思维发展的肥沃土壤,也是我的课堂风格。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充满灵性的。
第二步:启发学生还能找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吗?鼓励学生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起竞争意识。
第三步:媒体呈现配有介说词的图片,如:乌贼的墨囊;含羞草的叶与多暴雨的环境相适应;尺蠖的拟态等等,让同学们认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具有普遍性的,这种适应是生物通过漫长的年代,不断与环境摩合,自身不断进化、生存下来而形成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完整地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对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对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考虑到初一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便提,以后高中会学到。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这部分的知识我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步:
让学生亲身验证“生物也可以影响环境”这一结论:
课前亲自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课上交流。这样安排体现
1、有做事的过程;
2、有明确的目标;
3、有明确的结果;
4、使用语言传达信息
5、体现过程的真实性。这是任务型教学的五要素。
交流时注意: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过程是比结果更重要,但在这儿,由于结果涉及到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应以激励和引导。
学生从“做中学”中亲身验证了植物对空气的湿度有影响,有利于认识生物是可以影响环境的。
第二步:
再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a、地下耕耘者是哪种动物,它对自然界有什么益处?
b、为什么我国开发西部强调要退耕还林和还草?从生物对环境产生的作用这个角度来认识生物的存在确实影响着环境。
第三步:
让学生尝试举例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并及时反馈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
第四步:
播放动画“屎克螂出国记”,以生动的画面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物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在学生注意力即将分散的时候再一次激起他们的兴趣。
3、技能训练:
这是新教材的一个别有用心之处,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优势。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看谁提出的问题最有价值?”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培养思维能力。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收获,这点很重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及时帮助他们构建概念,点睛突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在 2
生物圈,对环境的破坏必将回报给人类,所以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多么重要!
(三)、作业练习:(见教材)
1、在一个繁殖季节里,一条鲤鱼能产几十万粒卵,而一般的小型鸟类只产几个卵,你能其中的道理吗?这是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山羊绒又细又柔软,组成的产品十分昂贵。山羊比绵羊好养,它连草根都啃食。于是一些牧区大量饲养山羊,这对环境会有什么影响?
这是两道开放性题,既能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又能煅炼思维,体现知识与社会、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有所用。
整个教学过程的逻辑顺序就是这样安排的。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支撑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多姿多彩的生物课堂中,愉快地“享受”学习。
生物说课稿 篇2
各位老师您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寻找生物的家园》,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和教学结构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重点是教材分析和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寻找生物的家园》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的第一课。
2、内容分析:
《寻找生物的家园》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从寻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以及同一栖息地上生物间的关系,让学生知道生物依赖环境而生存。揭示环境对于生物的意义,并突出了同一环境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合作关系和敌对关系。本课的教学内容从大处着眼,从具体现象入手,把地球生态这一比较复杂的概念化为一个个具体事例来研究,以小见大,让学生对具体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中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教学目标:
(1)理解栖息地的含义。
(2)能列举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的事例
(3)能列举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的事例,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深入理解栖息地的含义,并举出相关事例。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生物的家园很好理解,对于“栖息”这个概念稍难理解些,学生的背景知识比较少,。
三、说教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行探究知识的能力,本节课内容采用“活动——点拨式”教学法,学生通过教师提问、看视频、自主学习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开展一系列的观察、游戏等活动,加上教师的适时点拨,自行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物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把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有机结合,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既掌握了知识,又获得了掌握知识的方法。
四、说学法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探究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养成团结合作的好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环节展开。
(一) 导入新课
本次教学我用出示地球仪和一首诗导课,先让学生观察地球上的环境,然后阅读这首诗了解:地球是生物共同的家园,每一种生物的家园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进而导出课题《寻找生物的家园》。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生物栖息地的概念,引导学生将讨论的视角集中在某些具体的生物上,如企鹅、狮子、小鸟、海龟,启发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在这个环节如果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可能效果会更好,更能调动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2、在了解同一栖息地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先从大处着眼,指出同一栖息地里的生物存在着合作关系和敌对关系,再对具体生物之间怎样合作进行展现,使学生加深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课前收集了资料,再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回答问题的学生自信。
3、生物间敌对关系的巩固应用,让学生关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敌对关系的复杂性,为接下来的认识食物链、食物网做好铺垫。 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科学探究合作能力。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寻找非洲大草原上有哪些动物和它们的敌对关系。
(四)环保教育
以上,我从教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结构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重点是对教材和教学结构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生物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分四个方面
(一)首先是教材地位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第二节,本章教材的引入是从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开始的,是在学生学习了植物和动物以及生态系统的组成之后进行的教学,为后面真菌的学习作了铺垫,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其次是教材内容
虽然学生对某些细菌引起的疾病等有一定的了解,但对细菌的繁殖、结构特点、营养方式的知识,缺乏认识,难以理解。因此,教学内容是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呈现的,从学生最熟悉的环境启发他们进入微观的环境中去。教材在本节以科学探究的过程为脉络安排内容,讲述细菌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侧重引导学生自己通过与动植物细胞进行比较,来归纳出细菌的主要特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获得基础知识,发展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学习本节课是为后面讨论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起了铺垫的作用。
(三)再是课程标准: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的核心素养,而生物科学的核心素养是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这是生物科学的最终目标,《细菌》是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十大一级主题下的第八个一级主题生物多样性的内容,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处理、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领悟各类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并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在二级主题《生物的多样性》中,课程标准是这样要求的: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最后是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以上内容,把课程目标转化为课时目标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2)关注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尝试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3。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和巴斯德实验,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认同饭前便后洗手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难点: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泛的原因。
二、说学生
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植物、动物、细胞结构和生态系统方面的知识,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细菌的发现史、形态结构较为陌生。因此,展示一些常见的细菌图片,制作多媒体动画效果,让他们对细菌有一个感性认识。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直观性原则,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挑战,学生才能主动参与,使全体学生能保持较大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己描述现象,表达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直观教学、比较、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来实施这节课的教学;制作多媒体,插入相关图片、动画演示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
四、说学法:
遵循先学后教的原则,先让学生自学课本,找出疑难问题,然后逐步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从而归纳知识要点,得出结论,突破重难点。
五、说教法过程及策略
(一)新课导入:
从生活实例出发,提问:在你吃饭前,妈妈总是先让你洗手去,这是为什么呢?你的课桌上、书上、钢笔上有细菌吗?通过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细菌并不陌生,其实自己时时刻刻在与细菌打交道,进而提出问题“细菌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你了解细菌吗?”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新课教学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在学生自学期间,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大概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细菌的发现:从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入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问:细菌从哪里的啊?是谁先发现了它们?(列文虎克、巴斯德)巴斯德是怎样从实验中总结细菌是本来就存在的呢?(鹅颈瓶实验),引起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讨论,读了这个故事,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通过交流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2、细菌的形态和结构:这部分是本节的重点。由于细菌个体微小,只有用高倍镜或电镜才能看到。所以,在这里设计用多媒体展示电镜下三种不同形态细菌的图片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归类总结,再根据细菌的'不同形态具体举出日常生活所熟悉的例子,如大肠杆菌、肺炎球菌等。接下来提出三个问题,首先提出“细菌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在上呈现细菌结构模式图,让学生一一指认对应的结构名称,以加深学生对细菌结构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观察、表达能力,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最终总结出细菌的结构特点。第二个问题是“细菌的结构与动、植物细胞有什么不同点?”在这部分把三种细胞的结构图放在一张幻灯片中让学生们比较,并培养他们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比较讨论也解决了第三个问题“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推理的能力,又突破了本节难点。
3、细菌的生殖:这里除了呈现细菌分裂生殖的电镜照片,还插入了细菌的生殖过程的视频,并在这部分设计完成书中的技能训练,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解决了本节的难点,让他们知道细菌生殖速度之快,从而认同饭前便后洗手的必要性,使学生对细菌生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接着再介绍芽孢的形成,强调芽孢是休眠体,不是生殖细胞,然后讨论:为什么细菌的分布十分广泛?学生讨论完后教师总结:(1)进行分裂生殖速度快,数量多。(2)能形成休眠体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而且还能四处飘散,落在适宜的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3)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极易被各种媒介携带,之后再设计学以致用—走进生活这个环节,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三个问题,用细菌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起到检测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是否达成的作用。
(1)自然界中,为什么不会有大量的动植物遗体堆积?
(2)为什么食品放在冰冷的地方可以保存较长时间?
(3)外科医生在手术前,都要对手术器械进行消毒,是以杀死细菌为标准进行消毒的吗?
(三)课堂小结,达标检测
学生积极参与归纳、总结,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接着进行练习巩固,检测基础知识学习情况,最后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做到学以致用,体现生物学价值。
六、说板书设计
1、细菌的发现
荷兰人—列文虎克—显微镜
法国人—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2、细菌的形态结构
(1)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2)结构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区
特殊结构:荚膜(保护)、鞭毛(运动)
(3)营养方式:异养
3、细菌的生殖
方式:分裂生殖
芽孢:细菌的休眠体
生物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严整的生命结构》第二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中的实验。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设计、说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标:
生物课程的理念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通过对该课的学习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归纳整和能力,这对以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严整的生命结构》第二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中的实验。生物表现出的生命现象源于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进一步掌握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经过归纳总结,概括出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不同特点,进一步理解和认识细胞。是学生继续学习后面单元内容必须具备的重要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②、认识细胞结构,分析、归纳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不同点。
③、初步学会绘制细胞结构图。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绘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护实验仪器。
积极参与实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2、分析、归纳动植物细胞的不同点。
难点:
1、成功制作临时装片。
三、说学生:
(一)学生已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有能力通过细心观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归纳总结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二)、学生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正值活泼好动的年龄,所以采用合作探究、动手操作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
(三)、班内学生每小组2人操作一台显微镜,有利于培养合作交流,取长补短,体验合作的快乐。
四、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者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所以采取先提出疑问、实验观察、合作探究、动手操作,再比较归纳总结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观察法、主动探究学习法、尝试操作法、合作学习法、。归纳总结学习法。使学生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学会规范操作。引导学生认识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会绘制生物图,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五、说教学设计:
(一)、精心准备,事半功倍:
1、课前设计好《实验报告单》发给学生)(实验报告单就好像学生生身边多了一位小老师,及时提醒学生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2、准备实验材料(课前学生检查好材料用具)
3、准备多媒体课件、显微摄像头、
4、向学生提出几点实验课的要求:细心、爱心、责任、心信心、收获成功。(这里既向学生提出了要求,有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图片欣赏,激发热情
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显微镜下雪花、跳蚤等图片,带给学生一个美丽的、奇妙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跃跃欲试。
进一步复习显微镜使用,知识的再现为接下来的观察做好铺垫。
(三)、步步引导,合作探究。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学生在观察了教师课前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思考怎样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4人小组交流完成实验报告单上的实验步骤排序。分别叙述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这样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学习,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师生共同解决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要点。
①探究交流,各抒己见(开启学生想象的空间,来思考,这样就避免了束缚于教材的被动,激活了教材,也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
②教师适时点拨,解决问题
2、制作人体口腔上皮临时装片
学生带着任务观看视频,细心观察,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了解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找出与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制作的'不同点,引导学生对实验步骤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进而总结步骤,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①细心观察,提出疑问。
②小组合作探究,形成共识。
(四)、动手操作,细心规范
1、布置任务:制作临时装片---对光——安放装片---观察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记录各组的实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注意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开始自主动手实施探究。这时,作为教师,我在他们的实验中只是充当了一个指导者,发现学生实验中的不足并及时进行指导,尽量不去干预。目的是: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提高自主意识。)
(四)、展示交流,更进一步
1、从班内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装片,利用显微摄像头(数字显微镜)将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在班内展示。同时用激励的语言掀起学生学习的高潮。
2、查找总结实验中不足之处,使操作过程中的不足得弥补。
(五)初步绘图,识别细胞
新课标理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所以展示完装片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绘图的注意事项,尝试绘制细胞结构图,结合课本标注细胞结构名称。
(六)盘点收获,知识升华
1、给学生1分钟考虑,找2—3名学生总结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2、课后制作细胞模型,增强学生对细胞的立体认识。组织学生亲手制作模型.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非常有利于学生获得相关的生物知识。
生物说课稿 篇5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基于课改理念,我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通过“目 标引领、自主学习、教师释疑、当堂反馈”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技能,培养科学探究的 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章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物的特征,一是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节是在前一节认识了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我们身边的生物进行实地调查。旨在通过调查,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进一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
《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学习,而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身边生物的调查,力求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便于后续探究活动的进行。
初一学生对生物的了解有一定基础,但对生物种类的识别及科学的调查方法缺少一定的经验,本节内容也是对学生掌握科学调查方法的一次指导与训练。
三、教学规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明确调查的目的后,小组进行实地调查,最后进行交流和展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教学策略
本节课是一节调查课。在调查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调查?怎样开展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什么?然后针对调查的目的小组确定调查对象、调查范围、制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表,然后小组分头进行调查、记录,撰写调查报告,最后在全班交流、展示。
*教学重点
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培养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如何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环境,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教学方法
目标引领、自主学习、教师释疑、当堂反馈。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准备笔、本、放大镜、照相机等。
*导入:
一个好的导言是决定学生能否上好课这节课的关键。所以,我通过媒体播放图片并配以解说:“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种生物,它们与人类朝夕相处。有些是我们 所熟悉的,如:催人晨起的公鸡;看家护院的爱犬;阳台上五颜六色的花草等等;有些却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为了更好地了解它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一次调查。” 通过身边熟悉的生物让学生感到亲切,同时又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什么生物我还没注意呢?好奇心有了,自然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
*目标引领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以人口普查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根据经验说出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比较详细的工作,分析出什么是调查?然后让小组讨论制定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的方案,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有哪些?调查时应注意些什么?设计出调查表。
*自主学习
带着目标,小组学生根据经验,分析出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工作(或说我国是如何进行人口普查的),从而明确什么是调查。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设计出调查表并与书上的方法步骤相比较,确定本组的调查目标和方法。
这种学生自己选择调查方案,并设计实施的做法,有利于扩大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索取;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实地调查
各小组根据本组制定的调查目标和方法进行实地调查。
1.进行校园生物调查。学生注意认识他们身边的生物名称,并注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尤其是爱护生物资源。
2.进行社区生物种类调查。调查中注意安全问题是第一的,学生注意对生物资源的爱护。遇到不会的问题向社区管理员请教。
3.进行农田生物种类调查。学生注意爱护农田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责任。遇到不会的问题向农民师傅请教。
4. 各组同学根据分工,认真收集材料(作调查记录,拍照)
5. 各组同学共同整理资料,对生物进行归类、书写调查报告。
*展示、交流调查报告,进行反馈。
1、各组制作出PPT课件进行展示,并叙述各自的调查报告,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报告交流。
2、选择2—3种生物,说说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哪些不同?
3、有没有原本常见的生物现在不见了?
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保护生物资源的教育。
*总结调查的意义
通过调查,学生学会了调查的一般方法,会做调查记录;对所知道的生物能够进行归类;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了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此时,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保护环境的教育,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技能训练
对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通过观察图片,找出马与驴在外形上的不同之处;马与牛在外形上的相同之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也是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课堂延伸
请同学们课下完成一篇校园(或社区、农田)生物的调查报告
生物说课稿 篇6
1.主要内容、地位及作用
这节课是以“交流资料”的活动为核心,探讨生物的多样性,是全书的开端章节,从情感上意在引领学生走进能感知的五彩缤纷的生命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以积极态度感受生命世界的精彩与美丽。从知识的角度看,从一开始就突出了生态学观点、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也是贯穿全书的主线,通过学习,从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2.教学重点:生物的`多样性
3.教学难点:
①遗传多样性
②组织好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和展示活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生物多样性,认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内在联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引领学生走入生命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积极态度感受生命世界的精彩与美丽。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身边事物充满好奇,表现欲强,但信息来源和生活经历有限,为此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信息或获取信息的途径。
四、教法设计
教学方法:
角色游戏:引起学生兴趣,使他们尽快进入教师创设的情景中。
讨论交流和展示:突出重点,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愿望和能力。
谈话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尽量减少教师的“一言堂”。
教学手段:
多媒体的使用:节省时间、加大教学内容,加快教学节奏,体现教改的新理念。
五、学法指导
这节课主要围绕“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理念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课前准备格外重要,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活动,并进行课前培训,教师提供信息和途径,从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收集整理信息、获得新知识的能力,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个向全班学生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六、教学程序
[创设情景(角色游戏)] → [讨论交流展示活动]→ [提出问题、举具体实例]→ [学生描述]→ [师生谈话(关于三种多样性相互关系)] → [教师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遗传多样性
问题一:为什么同一个物种会有不同的类型?
生态系统多样性
问题二:为什么同一生物环境中存在不同的生物?同种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各种生物与它们生活的环境条件有什么样的关系?
题目:尝试收集我国濒危或灭绝的生物
资料,根据下列要求制作生命档
案册。
要求:
⑴本学期每组建生命档案5~10页;
⑵每页档案要求包含下表中项目;
⑶生命档案册要注意科学性和艺术性,做到图文并茂。
课后作业
生命档案册示例
物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存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濒危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致危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种多样性—活动:交流物种多样性的资料
生态系统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性
七、板书设计
说课完毕,谢谢!
【生物说课稿】相关文章:
生物说课稿11-16
生物的特征说课稿01-13
生物说课稿范文04-26
单细胞生物说课稿07-17
生物说课稿(15篇)01-10
生物说课稿15篇12-10
生物说课稿《开花和结果》07-19
生物说课稿(集锦15篇)02-02
生物入侵者说课稿07-05
有关生物说课稿范文9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