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说课稿集锦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说课稿1
一、设计思路:
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幼儿所要认识的平面图形中最难理解的一种,尤其是梯形的概念。因此,中班幼儿认识梯形,只要理解梯形的特征,能找出相应的图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儿用语言描述梯形的特征。我把本活动的目标定为:
1、初步理解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图形的干扰在各种图形中找出梯形。
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动手能力。
3、诱发孩子们学习图形的兴趣。
重点: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难点:认识不同的梯形。
二:说准备
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我做出以下准备:
环境创设:活动室内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图画。
教师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长方形娃娃、梯形娃娃。
幼儿学具:包含有梯形的的图画若干张(没涂色)。
三。说教学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得主体。因此我采用了操作法,情景法,互动法,并设计游戏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幼儿听一听,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四,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幼儿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了四个主要的教学程序:复习整理基础上,渗透新知识点——新授活动——巩固活动——生活化延伸
1、通过寻找、涂色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
让幼儿找出图中不是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并涂上颜色。
由于梯形的概念幼儿不容易理解,所以活动设计我就不从概念入手,而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反复感受,逐步理解梯形的特征。
2、观察了解梯形特征。
(1)出示梯形,提问: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你们看,它上面的边短,下面的边长,上下两条边平平的,旁边两条边斜斜的。这个图形像什么?
(2)小结:这个像滑梯的图形,名叫——梯形。
(3)不过,梯形宝宝可调皮呢,它一会儿翻跟头,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这样还是梯形吗?(小结: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睡着放,它们都是梯形。)
(4)分别出示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让幼儿了解它们也是梯形。
提问:这个一边可以当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这个两边有一样长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幼儿认识梯形的另外一个难点是梯形的多样性。幼儿认识的特点是先入为主,容易形成定势。所以活动开始时就要让幼儿接触各种梯形,每个环节中幼儿所看到的、制作的梯形都是各种各样的。
3、通过再一次的操作活动让幼儿巩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1)来了一些小客人,他们说肚子饿了,想吃梯形饼干,小朋友能帮助他们吗?
(2)先请小朋友们从各种形状的饼干中挑选出1块梯形饼干,举起来给老师检验。
(3)再选择2块不同的梯形饼干,给同伴检验后喂小客人,并对小客人说:"请吃梯形饼干".(教师在旁注意检验)
此环节是我在教学中有意设置的一个难点,给小客人喂梯形饼干幼儿得选择2块不同的梯形饼干,给同伴检验后喂小客人,并对小客人说:"请吃梯形饼干".这里必须选择不同的梯形饼干,对一部分幼儿来说,是需要思考一下的。只有让幼儿经过一定的.努力跨越过去才能从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心底里得到满足。
4、通过寻找生活中常见事物中的梯形,加深对梯形特征的认识。
(1)让幼儿在活动室周围张贴的图片中,寻找梯形宝宝,先请一名幼儿找找、说说。
(2)鼓励全体幼儿寻找梯形,跟同伴和客人老师说说梯形宝宝藏在哪里。
在整个指导过程中哦注重"三最":即最大的观察(努力观察每位幼儿,避免笼统评价);最小的干预(教师角色进行退位,不干预替代);最多的鼓励(鼓励幼儿的点滴进步)。
另外,努力把握"玩数学"的度。不在游戏中刻意地"教",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发泄情感,感受愉悦。
这节课,我通过四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指导幼儿观察、游戏,操作,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思维和各项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以上是我对这个教学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如有不当之处请评委老师给与批评指正,谢谢各位领导!
数学说课稿2
一、说教材
猜一猜是在学生了解事件可能发生或一定发生、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进一步知道事件发生有几种可能的结果,体会可能性结果是有大小的。教材中提供了转转盘、抛纸杯和摸球3个实验活动,其中猜测转转盘的结果目的是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抛纸杯实验进一步研究简单事件发生的几种可能的结果,以及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摸球实验是由摸出一个球来罗列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进一步探讨复杂的、摸出2个球的所有可能结果,以及不同结果的可能性大小。教材中提供的实验活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猜测与实验相结合,通过具体的活动来体验随机事件中所蕴涵的规律,突出实验在研究随机现象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
1、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到数学实验的意义与作用。
2、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学会和同伴交换意见,发展合作交流意识。
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获取数据、并利用数据进行合理的猜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事物。
教学重点:
完整列出事件发生可能性,会判断可能性大小。
教学难点:
判断较复杂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二、说学前准备
转盘,纸杯,表一,表二,乒乓球,透明袋,奖品等若干个,摸奖箱一个,课件。
三、说教学流程
第一个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之中,我采用了孩子喜欢的游戏方式导入。这种导入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同时营造了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设计意图:利用猜一猜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挖掘已有的可能性知识储备条件。】
第二个环节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这里我设计了三个操作活动:
活动一 转动转盘
让学生通过猜一猜,再转一转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做好分工,在优雅的乐曲中进行实验。让学生参与验证的全过程,同时感受到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全班汇总,从整理出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哪种颜色的区域大,那么指针停在这种颜色的可能性就大。在观察第二个转盘统计结果时,指针落在两种颜色的次数如果不同,教师应该给学生说清这种现象是由于数学的随机性造成的,转动的`次数越多,结果就会越接近的。
活动二 抛纸杯
也是采用先猜一猜,再抛一抛的方法。在猜测结果发生分歧的情况下,学生自己想用抛一抛的方法来验证,这时教师提出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乐曲的伴奏下,每个学生都亲自参与抛纸杯,小组内做好记录,完成表二,最后全班汇报,得出结论。总之,让学生通过实验、汇报等一系列的活动感受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合作能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学数学最讲究的是知识的严密性,可不能光靠猜测,一定要进一步验证、观察、比较才能得出结论。进一步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体验了获取数学知识的途径。】
活动三 摸球
学生已经知道了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接下来的摸球游戏进一步证明这个结论。这里我设计里三次摸球游戏:
1、当箱子里有两个绿、三个红球时,任意摸一个球,所出现的结果与可能性的大小。
2、再加四个黄球时,任意摸一个球呢?;
3、一个箱子里有两个红球、两个绿球时,任意摸两个球,可能出现哪些结果。此时学生经过讨论就能说出结果。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我在这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在箱子里又放进了二个黄球。现在已经有二红、二绿、二黄,任意摸出两个球,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学生经过讨论会说出所有的结果。
【设计意图: 前两次摸球进一步证明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后两次摸球主要是对知识的拓展延伸。】
第三个环节 巩固新知运用生活
这里我设计了四个练习题:
1、一个盒子中装有1到8的数字球,任意摸一个有几种可能的结果?为什么?
2、看要求,来操作有两小题。由小组探讨合作,全班汇报交流。
3、走进生活:结合六一儿童节的到来,我设计一个摸奖活动。
【设计意图:一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二使学生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4、看天气预报片段
【设计意图:了解可能性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第四个环节 总结概括师生互评
总之,本节课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玩中学,玩中悟,既增长知识,又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爱学、会学、乐学的情感。
数学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充满童趣的略读课文。本文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引导尝试默读的文章,也是学生第一次尝试学习比较长的一篇课文,课文分为18个自然段,情节曲折,主人公卡罗尔情感变化丰富,文中所反映出孩童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令人感动。所以文章分文故事情节线索和主人公情感变化线索两条线索。课文以小猫的得得失失展开,阅读文章给人带来无比的乐趣。文本纯挚的感情,不仅感动了我,更深深吸引了这群喜爱小动物的孩子,课堂闪现出无限的灵动和精彩生成。
二、目标定位
知识与技能:
1、练习并掌握默读的技巧。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曲折的情节,说说课文哪些地方写的有趣。
3、体会卡罗尔的情感变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默读了解大致内容,了解写的有趣的地方。
2、串讲、朗读重点段落,体会卡罗尔对猫的喜爱之情,体会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卡罗尔美好善良的童心,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真挚的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曲折的情节,说说课文哪些地方写的有趣。
教学难点:
体会卡罗尔对猫的喜爱之情,体会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体会爱才能创造美好的一切。
教具准备:生字卡、PPT
三、教学流程以及重难点突破方法
1、复习导入。
2、互动学习。
由于课文比较长,我选择了化总体为部分的教学方法,把这篇较长的课文分为三个部分来读,1--9段默读,10、11两段较重要、较精彩,齐读,13---18段也用默读的方法进行。
1---9段里比较能凸现卡罗尔对小猫的情感的第五自然段再表演读,能体现小猫淘气可爱的第10、11自然段除了读之外,再看小猫的一些其他PPT图片,再让学生说一说小猫怎样淘气,学生对小猫也一下子就产生喜爱的情感,这样重难点就轻而易举的突破了一部分。13---18段也有比较精彩而且重要的段落,比如说12段,看似不起眼,但我选择了这段让孩子们仿照第二自然段编写广告,锻炼学生说话的能力,同时渗透对广告的教学。然后让学生对PPT上的米奇和米妮告别,学生已经有了对小猫依依不舍的情感,同时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第15、16段又是课文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和起伏点,抓住这里展开对伯洛出现时卡罗尔的惊喜与伯洛的心里话的对话让学生也转悲为喜,集体来表演它们相见时的.对话。学生对两者之间浓浓的爱理解的就比较深刻了。再总结全文,渗透爱的教育,完成板书。最后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找一找自己觉得有趣的地方,这样学生轻而易举的就能找出自己觉得有趣的地方。课后延伸我给学生安排了老舍的《猫》的精彩选段小声默读。
我觉得本节课我这样设计的较好的地方是板书和说PPT中那些小猫淘气图片,还有表演读16、17段。不足之处是没抓住后面的那个“蹭着”这个关键词展开教学,其实这个词在这儿更能体现出两者之间的爱与信赖,如果抓住这个词会更好,一个小小的遗憾吧。
四、教法学法:
本节课主要以默读展开,其次以老师引导重点段落,学生以读、说、想象等方式展开学习,学生的运动较多,老师指路就好。
数学说课稿4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一1.1节《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本次说课包括五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板书。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 本节是让学生学会用集合的语言来描述对象,章末我们会用集合和对应的语言来描述函数的概念,可见它是今后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重要素材。
2、教材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①知识与技能:(1)了解集合的含义与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2) 熟记常用数集符号
(3) 能用列举、描述法表示具体集合
②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说教法
1.学情分析
《集合的含义及表示》这一课时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接触到高中数学的第一堂课,它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认识;如果我们教学上过于草率,学生很容易对数学失去学习兴趣。再者,这是高中数学课程的第一章的第一课时,是整个高中数学的奠基部分,所以我们不仅要正确地传授知识,更要把握好教学的难度。如果传授得过于简单,那么学生容易麻痹大意,对今后的学习埋下隐患;如果讲得太深,那么学生会有畏难心理,也会对今后的学习造成影响。
2. 方法选择
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引导,通过预习学案的形式把知识问题化,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归纳,上课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经历观察、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的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说学法
让学生通过课前结合学案,阅读教材,自主预习,课上交流、讨论、概括,课后复习巩固三个环节,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值得提出的是:集合作为一种数学语言,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使用,所以应该多做转换练习,
说教学程序
(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月*日*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问题引入课题,为概念学习创设情境,拉近数学与现实的距离,激发了学生求知欲,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关注生活。
(二)研探新知,建构概念
让学生阅读课本P2内容,让小组思考讨论,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补充答案它们的共同特征:它们都是指定的一组对象。这时我借此引入集合的概念,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集,通常用大写字母A,B,C,?表示。 把研究的对象称为元素,通常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把集合的`涵义进行拓展,期间结合一些师生互动:我们班上的女生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班上身高在1.75米以上的男生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班上高的男生能不能构成一个集合??,通过身边这些大量例子,让学生了解集合的概念,并切实感受到学习集合语言的重要性。
对于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我则在学生了解集合概念基础上,通过设置三个问题(1)班里个子高的同学能否构成一个集合?(2)在一个给定的集合中能否有相同的元素?(3)班里的全体同学组成一个集合,调整座位后这个集合有没有变化?调整后的集合和原来的集合是什么关系?让学生思考:任意一组对象是否都能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有什么特征?
这样设计将知识问题化,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归纳出集合中元素的三大特性,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为——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用两集合相等的概念。
思考3:(1)设集合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那么3,4,5,6这四个元素哪些在集合A中?哪些不在集合A中?
(2)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A,那么某元素a与集合A有哪几种可能关系?
(3)如果元素a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们如何用数学化的语言表达?
(4)如果元素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们如何用数学化的语言表达?用符号∈或?填空:
[设计说明]这几个问题比较简单,直接提问同学回答,并师生一起完善答案。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目的是引导学生归纳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表示方法。
反馈练习:
(1)设A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则
中国____A, 美国____A,
印度____A, 英国____A;
对于集合中常用的符号,我做了这样处理:简要介绍后,让学生用两三分钟的时间结合符号特点记忆。目的在于给学生一个信号:课堂上能消化的东西要及时记住。
2.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让学生自习阅读课本P3——P4的内容5-7分钟,接着让同学试着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1) 由大于10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
(2) 表示不等式x-7《3的解集;
(3) 由1——20以内的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
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具体方法是: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通过三个问题不仅检验了学生的自学效果,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列举法和描述法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更重要的是对集合的列举法和描述法的规范表达做进一步强调, 最后,我带领学生分析了课本P4的例题,对集合的列举法和描述法的规范表达做进一
步的强调,让学生完成书上的习题,并请几个学生上台来演练,通过练习达到及时的反馈。
(四)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内容?
2.你认为学习集合有什么意义?
3. 比较列举法与描述法的优缺点。
(五)布置作业
作业:习题1.1A组: 2、3、4.
作业的布置是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集合概念的理解以及集合的表示法,让学生对数学符号的适用在课外进行延伸和巩固。
说板书
在教学中我把黑板分为三部分,把知识要点写在左侧,中间是课本例题演练,右侧是实例应用。在左侧的知识要点主要列出了集合、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和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以上是我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对这节课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一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题,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为指导思想,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数学说课稿5
各位专家领导,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勾股定理》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的地位
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华东版),八年级第十九章第二节“勾股定理”第一课时。勾股定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一个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可以解决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之一,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很大。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分析,拼图等活动,使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印象;通过联系比较,理解勾股定理,以便于正确的进行运用。
(二)三维教学目标:
⒈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和证明,能够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及其计算;
⒉通过观察分析,大胆猜想,并探索勾股定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逻辑推理的能力。
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并体会数形结合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通过介绍中国古代勾股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钻研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勾股定理的证明与运用
用面积法等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对于勾股定理的得出,首先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观察的基础上,大胆猜想数学结论,而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的思维方法和运用数学的思想意识,但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可预见性和耐挫折能力并不是很成熟,从而形成困难。
⒈创设情景,激发思维:创设生动、启发性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冲突,让学生在感到“有趣”、“有意思”的状态下进入学习过程;
⒉自主探索,敢于猜想:充分让自己动手操作,大胆猜想数学问题的结论,老师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更是一位参入者,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协作,从而形成生动的课堂环境;
⒊张扬个性,展示风采:实行“小组合作制”,各小组中自己推荐一人担任“发言人”,一人担任“书记员”,在讨论结束后,由小组的“发言人”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可上台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台”展示本组的优秀作品,其他小组给予评价。这样既保证讨论的有效性,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可选择“引导探索法”,由浅到深,由特殊到一般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种教学理念紧随新课改理念,也反映了时代精神。基本的教学程序是“创设情景-动手操作-归纳验证-问题解决-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六个方面。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因此教师要有组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并参入到学习活动中,鼓励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与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
多媒体课件演示FLASH小动画片:某楼房三楼失火,消防队员赶来救火,了解到每层楼高3米,消防队员取来6.5米长的云梯,如果梯子的底部离墙基的距离是2.5米,请问消防队员能否进入三楼灭火?
问题的设计有一定的挑战性,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也就是“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的问题。学生会感到一些困难,从而老师指出学习了今天的这节课后,同学们就会有办法解决了。这种以实际问题作为切入点导入新课,不仅自然,而且也反映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是为更好“服务于生活”。
(二)动手操作
⒈课件出示课本P99图19.2.1:
观察图中用阴影画出的三个正方形,你从中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可能考虑到各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老师要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引导学生发现SP+SQ=SR(此时让小组“发言人”发言),从而让学生通过正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发现:对于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当∠C=90°,AC=BC时,则AC2+BC2=AB2。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索,感受数学学习的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⒉紧接着让学生思考:上述是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的情况,那么在一般情况下的直角三角形中,是否也存在这一结论呢?于是再利用多媒体投影出P100图19.2.2(一般直角三角形)。学生可以同样求出正方形P和Q的面积,只是求正方形R的面积有一些困难,这时可让学生在预先准备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形,再剪一剪、拼一拼,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后,学生就能够发现:对于一般的以整数为边长的直角三角形也存在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这样设计有利于突破难点,也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猜想、归纳的数学思想及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⒊再问:当边长不为整数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存在这一结论呢?投影例题:一个边长分别为1.5,3.6,3.9这种含有小数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计算。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的情形,这样归纳的结论更具有一般性。
(三)归纳验证
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索边长为整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到一般的直角三角形,再到边长为小数的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受学数学的乐趣,,使学生学会“文字语言”与“数学语言”这两种表达方式,各小组“发言人”的积极表现,整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先后三次验证“勾股定理”这一结论,期间学生动手进行了画图、剪图、拼图,还有测量、计算等活动,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形结合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而且这一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四)问题解决
⒈让学生解决开始上课前所提出的问题,前后呼应,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⒉自学课本P101例1,然后完成P102练习。
(五)课堂小结1.小组成员从内容、数学思想方法、获取知识的途径进行小结,后由“发言人”汇报,小组间要互相比一比,看看哪一个小组表现最佳。 2.教师用多媒体介绍“勾股定理史话”
①《周髀算径》:西周的商高(公元一千多年前)发现了“勾三股四弦五”这一规律。
②康熙数学专著《勾股图解》有五种求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积求勾股法是其独创。
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六)布置作业:课本P104习题19.2中的第1.2.3题。目的一方面是巩固“勾股定理”,另一方面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定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以上内容,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上来说明这堂课“教什么”和“怎么教”,也阐述了“为什么这样教”,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次说课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数学说课稿6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高中数学新课程《选修1-2》中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的第一课。本章知识将通过生活实例和数学实例,介绍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含义,以及如何利用合情推理去猜测和发现一些新结论,探索和提供解决一些问题的思路和方向。数学发现的过程往往包括合情推理的成分,在人类发明、创造活动中,合情推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合情推理常用的思维方法是归纳和类比。本节课将着重介绍归纳推理。本节课的内容属于数学思维方法的范畴,教科书的编写意图是把过去渗透在具体数学内容中的推理的思维方法,以集中的、显性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更加明确这些方法,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意识的使用它们。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归纳推理的含义;
2、能利用归纳进行简单的推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例让学生体会并认识归纳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2、让学生利用归纳推理去猜测和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有意识地利用归纳推理来解决问题,感受归纳推理具有猜测和发现结论、探索和提供思路的作用,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意识。根据本节教材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认知结构特点,确定上述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重点: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归纳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进行简单的推理.
难点:用归纳进行推理,作出猜想.由于学生的观察和归纳推理的能力有欠缺,在用归纳进行推理,作出猜想过程中会出现困难.
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08-14班为美术特色班。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归纳推理能力偏弱。但由于本课着重介绍思维方法,对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基础要求不高,因此学生接受起来会相对容易一些。
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
1、寻找规律时欠缺方法;
2、不能准确的用数学语言将发现的规律表述出来。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1、引言:当我们开始认识这个世界时,数学就和我们在一起了。那么,这些知识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呢?其实每一个数学知识的诞生,最初的发现大多是带有偶然性的,然后通过大胆的猜测,反复的推理与论证,最终才得到正确的结论。也就是说猜测、推理与证明是我们发现新知识,获得新结论的重要手段。
2、本章知识结构:
教法分析本科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并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学法分析由于本课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归纳推理的思维方法,在课上我将让学生经历自己思考—表述—纠错—再思考—归纳的过程,我在适当的时候做引导。
教学流程:
→ → → →
设计意图:
由于本课是本章的起始课,通过引言和本章知识结构图可让学生先对新的一章知识有个整体的了解。
3.哥德巴赫猜想:
师生活动:(学生活动)计算:3+3=6, 5+3=8, 5+5=10, 5+7=12, 7+7=14, 13+3=16, 11+7=18, 13+7=20,
观察6=3+3, 8=5+3, 10=5+5, 12=5+7, 14=7+7, 16=13+3, 18=11+7, 20=13+7, ……,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通过对上面几个等式的观察,你能的出什么结论?
猜测:任一偶数(除去2,它本身是一素数)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
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1742年哥德巴赫给欧拉写信提出这个,欧拉及以后的数学家无人能解,成为数学史上举世闻名的猜想。1973年,我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充分大的偶数可表示为一个素数与至多两个素数乘积之和,数学上把它称为“1+2”。
设计意图:哥德巴赫猜想的`提出过程是一个典型的运用归纳推理的过程,在这里我让学生充分的经历和感受此猜想的提出过程,可以让他们从中体会和提炼出归纳推理的含义。
另一方面,通过让学生经历数学家的思维过程,可以让他们体会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渗透数学的文化价值,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4.四色猜想:1852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的弗南西斯.格思里来到一家科研单位搞地图着色工作时,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每幅地图都可以用四种颜色着色,使得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四色猜想成了世界数学界关注的问题.1976年,美国数学家阿佩尔与哈肯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两台不同的电子计算机上,用1200个小时,作了100亿逻辑判断,完成证明.
二、探索新知:
1.教学概念:
由引例得出归纳推理的定义
①概念: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②归纳练习:
(i)由铜、铁、铝、金、银能导电,能归纳出什么结论?
(ii)由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内角和180度,能归纳出什么结论?
③讨论:
(i)统计学中,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然后用样本估计总体,是否属归纳推理?
(ii)归纳推理有何作用?(发现新事实,获得新结论,是做出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
2.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例1、观察等式:1=12
1+3=4=22
1+3+5=9=32
1+3+5+7=16=42
1+3+5+7+9=25=52
由上述事实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师生活动:
问题:
1、加数的个数与和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加数具有什么特点?
3、观察右图,你能的出等式的几何意义吗?
猜想:
前n个连续正奇数的和等于n的平方,即1+3+ ... +(2n-1)=n2
动手练一练:练习1
1.观察图中○和△的个数,猜想第n个图形中○和△的个数。
2.试求第几个图中○和△的个数相等?
例2已知数列的第1项,且,试归纳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师生活动:分析思路:试值n=1,2,3,4 →猜想
引导学生反思:利用归纳推理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由特殊到一般。
设计意图:本例是让学生利用数列的一个一般结论—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通过观察,归纳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本例归纳过程较简单,但学生可能对递推公式的用法及通项公式的定义不清楚,教师可在此处加以引导。
3.师生小结:
①归纳推理的要点: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
②典型例子:哥德巴赫猜想的提出;数列通项公式的归纳
③归纳推理的作用:具有猜测和发现结论、探索和提供思路的作用
④强调:归纳推理有猜想的成分,因此推理所得的结论未必正确,有待证明。
费马猜想:法国业余数学家之王—费马(1601-1665)在1640年通过对xxx的观察,发现其结果都是素数,于是提出猜想:对所有的自然数,任何形如的数都是素数.后来瑞士数学家欧拉,发现不是素数,推翻费马猜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合情推理的结论未必可靠,数学结论的正确性必须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加以证明才能得到确认。引导学生无论在学习和做事方面都要养成一个严谨的好习惯。
三、巩固练习:1.练习:教材P38 1、2题.
四、布置作业:教材P44习题A组1、2、3题.
数学说课稿7
一、说教材
大班数学活动《谁先吃桃子》根据数学绘本改编而成。绘本幽默生动、结尾出人意料,故事中六个动物围绕谁先吃桃子展开了有意思的争论,并且根据各自明显的特征进行排序。PPT教学在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活动利用自制的P盯画面形象地展示了小动物争论排序的全过程,并展示调整作品与幼儿经验的契入面,同样的几次排序活动,由易到难,层层深入,Plyf的直观形象设计巧妙地推动幼儿对于排序经验、比重经验的不断建构。
二、说教学目标
1 、结合动物的某一特征按指定要求进行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中物体的相对性和可变性。
2 、学习运用观察、比较、类推等方法比较动物的轻重。
3 、能细致操作,并大胆讲述操作结果。
三、说教学准备:
(1)PPT课件:《谁先吃桃子》
(2)动物图卡、记录卡、动物与石头的比较图、铅笔橡皮若干。
四、说教法
本活动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观察法2 、提问法3 、直观演示法五、说活动过程
结合活动流程,
重点介绍P盯课件在整个环节中重要的作用。活动流程}环节分析
第一环节:初步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师(点击课件):它们都是谁?(PPT出示六种动物画面)这些动物朋友都有一个最大的特征,你能把它的特征和它们的名字一块儿说出来吗?(长耳朵小兔、大嘴巴饵鱼、高个子长颈鹿、长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虫)这是什么呢?这是一个怎样的桃子?(PPT出示桃子画面)
师:动物们看到这个桃子,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都想先吃到这个桃子,哪谁先吃好呢?
本环节通过观察六种动物的典型特征,为接下来的“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作好铺垫。而桃子的引出,既“勾”起了幼儿品尝桃子的欲望,又“唤”起了幼儿对动物看到桃子后急切品尝心情的理解,适时、巧妙的引出了本次活动的一条暗藏线索“让谁先吃好呢?"
在课件中,出示六种动物和桃子的画面,让幼儿看到生动形象的动物,细致地观察画面的动物特征。
第二环节: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序。截取绘本中的图片做成PPT
1 、观察按动物嘴巴大小、耳朵长短排序图
师:(出示按嘴巴从大到小PPT排序图)一开始娜鱼要按照嘴巴的大小来吃桃子,嘴巴最大的第一个吃,嘴巴最小的最后吃。看看,谁的嘴巴最大呢?接下来是谁?
师:兔子不同意,猜猜长耳朵兔子想按照什么顺序来吃桃子?(出示按耳朵从长到短PPT排序图)小动物们是怎么排的?谁在第一,谁在最后?
2 、按动物个子的高矮排序长颈鹿不答应了,它要按照动物个子的高矮来排序,他们这样比公平吗?(出示PPT图片)那应该怎么比才公平呢?
请小朋友在记录板上操作,提醒孩子要把动物放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比较,然后按“从高到矮”的顺序进行排序。(点击画面)
为了引发孩子仔细观察及比较,在进行PPT画面观察时,特意把动物的嘴巴和耳朵进行了处理,让它们动起来,这样既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又可以提醒幼儿进行细致的比较,进一步凸显P盯的功能。
“怎样比才公平?”是孩子认知的关键点,在引发孩子讨论的基础上,为了让孩子获取公平比高矮的经验,首先突出了“小动物和什么比?",使幼儿掌握了高矮比较中参照对象的统一性,同时在P盯画面上运用红色横线让孩子进一步明确比高矮要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比较才是公平的道理,这样可让幼儿掌握科学比高矮方法。在操作卡设计上,同样通过红线加以提示。
3 、按动物的轻重排序。
(1)讨论比较轻重的方法。师:犀牛说“不行,我要按照体重的重和轻来决定吃桃子的顺序,最重的第一个吃,最轻的最后一个吃。那体重应该怎么比呢?你有什么好办法?(点击画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猴子跟石头比体重,谁重谁轻呢?跷得高的一头表示重还是轻?跷得低呢?如果跷跷板是平的,又说明什么?师:小动物用跷跷板来比体重了,一头坐小动物,一头放与动物体重相接近的石头,石头多的表示什么?石头少的呢?(继续点击画面,出示记录单)
(2)第一次操作
每个幼儿一张操作卡,引导幼儿观察石头的数量,然后用数字进行记录。(提醒孩子把数字记录在对应的动物
本环节比较动物的轻重是活动的难点,所以在画面的处理上要既简洁又清晰,便于孩子观察。特别在示范猴子与石头比轻重时,让跷跷板同真的一样翘起来,使孩子巩固已有的`认知经验,知道怎样来比较谁重谁轻,为接下去的活动做好了铺垫。接着再出示所有动物比轻重的画面,请孩子进行观察记录,学习根据记录的石头的数量来给动物们从重到轻排队。
数一数几块石头,就在下面对应的空格中填上数字。
展示个别孩子的记录单,请其他孩子对照验证自己记录结果。
幼儿操作活动在这里采用了记录单,在记录单的设计上基于对大班孩子认知能力的考虑,设计了两个障碍,这样孩子既要总体参考石头数量的多少进行比较,又要通过两两比较类推来进行判断,使活动更加具有挑战性。为了突破活动难点,首先让孩子运用已有经验,讨论运用跷跷板比轻重的方法,然后借助记录单的方式直观展示给孩子,点击画面出现了一个答案,更直观地让幼儿理解记录的要求。
(3)第二次操作
引导孩子根据石头数量的记录和跷跷板图,帮小动物来比比谁重谁轻?
(4)讲解操作卡:重点与孩子讨论为什么猴子和兔子都是三块石头,小猴比小兔重?长颈鹿和鳄鱼都是九块石头,为什么长颈鹿比鳄鱼重?
(5)操作错误的孩子进行纠错。
对孩子操作结果的展示通过投影仪来完成,特别对操作错误的记录单大家一起通过投影仪的展示来进行集体纠错。
4 、初步了解逆向排序
师:毛毛虫不答应了,猜猜为什么它不答应?
师:如果反过来排的话,会怎么样呢?
首先出示正向排序(点击画面,按身高从高到矮排列),再一起给动物从矮到高排(点击画面)然后出示正逆排序图(点击画面)让孩子感知逆向排序后,毛毛虫都是第一名。
师:你们觉得毛毛虫说得有道理吗?为什么?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从小排到大、从矮排到高、从短排到长”的情况发生?(排队、坐座位、做操时)第三环节:品尝挑子
1、师(点击图片):最后毛毛虫与其它动物一起分享又大又红又香的桃子。
2、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比较方法,只要你认真观察,你就会找到许许多多的排列方式。(继续引发孩子对排列的探究欲望)
在这里借助PPT画面,把正向排序和逆向排序的画面放在一起,整个画面对比强烈,较好地让孩子感知正逆排序的相对性和可变性,从而领悟大小、长短、高矮、轻重正逆排序的实际意义,在师幼、幼幼的抛接中,活动重点迎刃而解。
最后环节“大家一起品尝桃子”是一个有趣的结尾,让幼儿在感受分享的同时,又使“让谁先吃好呢?”的线索贯穿始终。
数学说课稿8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换一换”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09页例2的一节课,本课是利用天平的原理,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等量代换思想用等式的性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这个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等量代换有广泛的应用,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但等量代换的思想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而它又是一个非常抽象、非常难以理解的内容,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相关经验但比较浅显。本课设计理念上,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与交流等活动,突显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创新性、科学性、思考性、互动性。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的思考问题意识,同时使他们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的意识。
三、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以“体验等量关系”、“建构模型、形成数学思想方法”、“运用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三大版块为教学主线,体现了教师的“引”到“放”直至“创”的过程。通过“师生、生生的多元互动”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思考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注重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四、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初步认识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学会根据已知信息寻找事物间的等量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观察、思考、猜想、分析等过程,从中认识到“换”是按一定规则进行的,并能找出规则解决生活中和简单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初步体验代换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和现实价值,并通过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学生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五、说教学重难点
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以后学习代数知识做准备。
六、说媒体运用
理解、接受并运用等量代换思想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等量代换的过程,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并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当中。从而解决了有些孩子仅凭直觉作出判断,脱离实物或直观图就完全失去了方向的问题。
七、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为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我以同学们喜欢的动画形式引入,(动画1)播放《曹冲秤象》的课件。在学生看完这个动画后谈话,曹冲解决称象的的问题实际是应用了数学中的一种思想方法,是什么思想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曹冲称象应用的是什么数学思想?”这一问题将学生带入到了有意义的、思维含量高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二)构建模型,探究新知
1、出示例2主题图(图片1)并引导学生观察:小明、小红分别在水果摊里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接着引导学生先弄明白第1个和第2个天平的含义:通过天平你知道了什么?能否解答小红提出的问题?〔设计意图:这样引导是为了让学生更细致地去认识、观察天平,感知、体验等量关系,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等量,只有先了解“等”才能学习后面的“换”。为解决例2这个问题作铺垫。〕通过以下三步,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想:
(1)牛刀小试----小组内动手摆一摆,并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构建模型。(视频1、2)
〔设计意图:正是在这样的摆一摆、换一换、算一算的数学活动中,学生感悟到“等”是“换”的必要条件。学生在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初步构建了模型,感悟到等量是如何进行代换的〕(2)曲径通幽----观看课件演示过程,在头脑中建立表象。(动画2)〔设计意图:随着学生对“等量代换”问题的直观感知,隐藏在直观感知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会逐渐显现出来,在这样一个“朦朦胧胧”、“似有所悟”的关键时刻,作为教师就应抓住知识的发展点,进行及时地启发与引导,直至产生顿悟。〕
(3)拂尘见金----提炼等式,使学生形成数学思想方法。(视频3)〔设计意图:学生对“等量代换”这一问题的建模需要有一个不断渗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积累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教师做一个“过程”的加强者和引导者,去“敲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敲打”过程中,积累、感悟、直到学会应用。〕
(三)巩固内化,拓展提升
适当的教学高度和教学深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扩充,将书中一个例题和几个孤零零的习题进行了巧妙重组,设置了三个练习情境,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思维的方法,提升逻辑思维的能力。(1)我能行。(图片2)
肯德基店为了庆祝六一,进行了促销活动,一个汉堡换2对鸡翅,一对鸡翅换3个圣代,两个汉堡可以换几个圣代?(学生直接抢答)让学生重点说出换的过程(动画3),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2)挑战自我。(图片3)
用天平可以准确的称出物体的重量,那么,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可以比较出物体间的重量。出示:两只鸭和一只鹅在玩翘翘板左边两只鸭右边一只鹅(平衡)左边四只鸡右边两只鹅(重些)
1只鸡和1只鸭,谁重些?
〔这是等量代换思想的一种变式练习。直接比较1只鸡和1只鸭谁重比较困难,引导学生可以转化为2只鸡和2只鸭,或4只鸡和4只鸭比较。〕
(3)题目大变脸。(图片4)○+□=91△+□=63○+△=46○=?△=?□=?
〔这道题属于课后题,有一定的难度,直接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来解决很困难,可以先把三个等式的左边相加,右边相加,可得到2X(○+□+△)=200所以○+□+△=100,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换,依次求出○、□、△的值。〕
(四)小结回顾,突出重点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你们对自己今天的收获满意吗?
(五)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在古代,人们不是用钱来买物品的,而是用物品来换物品,你能帮帮这个老爷爷吗?(图片5)用4个番薯可以换2棵大白菜。用8棵大白菜可以换2斤米。用2只鸡可以换10斤米。
老爷爷:我今天带了一只鸡,可以换些什么呢?(图片6)
八、说教学反思
等量代换的理论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需要形象直观的演示来帮助学生构建模型,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给数学教学灌输了新的动力,在本课教学中,电化媒体为学生们提供了形象的直观演示,在学生形成表象的过程中起到了使学生顿悟的作用。学生不仅轻松地的学会了数学知识,还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很好地实现数学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数学说课稿9
一、说教材
(一)地位:《买书》一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认识了小数并会读写、比较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安排的是计算人民币适用过程中的小数加减,学习本节课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的进位加、退位减以及后续学习小数的抽象运算奠定基础。
(二)目标:1、结合“买书”的具体生活情境,探索没有进位或退位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2、通过交流活动,让全体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3、能用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重点: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的算法,能正确计算
(四)难点:理解小数加减的算理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来学习数学。因此本节课,在教法和学法上力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主要采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观察、发现、应用的过程。主要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学习。
三、说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去书店买书的情境,让学生感受问题情境,从中获取数学信息。(设计意图: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交流互动,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分两个层次完成,第一个层次:学习小数加法。当学生从情境中获取信息后让学生根据题中的问题独立审题,尝试列式,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能够列出算式。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算法,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结果,接着通过组际之间的汇报交流想法,生生互动,掌握算法。最后采用师生交流的形式以“三种算法有什么共同点?小数加法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简便?”这几个问题展开,从而明晰算理。
(设计意图: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在遇到新问题能转化为熟悉的已知问题加以解决,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列竖式,并运用元、角、分的知识解释算理)第二个层次:学习小数减法:
有了前面小数加法的学习基础,这个环节以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汇报为主,让学生根据题中的两个条件,尝试提出数学问题即:数学世界比童话故事贵多少元?然后尝试用竖式计算,在计算的基础上,尝试总结方法。(设计意图:运用类推的方法探究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训练应用,解决问题
本环节分三个层次展开:
1、基础练习,巩固方法。让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1.2元+5.7元6.8元—5.1元
2、综合应用,形成能力: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
一只玩具小熊4。2元,一辆玩具小汽车15.40元,(1)买这两个玩具共花多少元?(2)玩具小熊比玩具车便宜多少元?
3、拓展应用,提升能力:每个玻璃杯13.60元,每个陶瓷杯10.20元,每个塑料杯6.10元,20元买两个杯子,可以怎样买?
(设计意图: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达到学以致用,提升能力的目的。)
四、回顾整理,总结提升
以让学生谈收获展开本环节,达到对知识的回顾、整理。
数学说课稿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并进行良好的情感和态度的培养,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灵活处理教材、调整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现代数学信息资料充实到课堂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就我所上的《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二)》教学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作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及处理: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二)》这部分内容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发展。它是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种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题,只是有一个数题目里没有直接给出来,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通过解答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能力。在教材使用上我大胆改变教材材:从学生身边的事出发,以收集、整理学生植树活动的数据情况分析来建构。从植树活动情景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本中数学之间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源泉,这样更会体现课堂教学“以生为本”、以“发展为本”和教师由“教教材”向创造性的“用教材”的新理念。
二、学情现状分析:
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数量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通过“想”帮助学生弄清,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多造林的公顷数是原计划造林公顷数的百分之几。然后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的改变题中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认识,看到题里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一种“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的联系,发展自己的解决问题策略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促进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的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教学目标是1、学生在学习了解答“一个数上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习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2、提高学生迁移类推和分析、比较、解决问题的能力。3、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难点: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
四、教学程序设计:
本节课,我用植树造林活动作为教学主线,让学生在自己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力求教学设计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在内需的情感导入中,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新知。2、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经历过程、主动探究。3、在多样的课堂评价中,使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4、在开放的教学教程中,让学生应用数学、体验成功。
1、情景引入,通过植树节,同学们都踊跃地参加植树活动的数据。让学生说说下面每个百分数的含义。(1)六年级同学今年植树的参加率是98%.(2)六年级同学今年植的树成活率是85%.(3)同学们植树的棵数是去年的120%。目的是让学生回顾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关键是什么?为后面的新课探究打下基础。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多(或少)百分之几”, 是在“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基础上延伸。
2、探究新知,通过紫金镇今年大力开展了植树造林活动的情景图及数学信息,让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条件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的联系,发展自己的解决问题策略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促进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的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通过改一改,让学习利用已有学习经验解决比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问题。体现一题多解、一题多改、一题多意的用材要求。
3、深化巩固,由于人们过度砍伐树木,造成了水土流失。我国著名的淡水湖----洞庭湖,因水土流失引起泥沙沉积等原因,面积已由原来的大约4350平方千米缩小为约2700平方千米,没庭湖的面积减少了百分之几?国家实施天然林和藏羚羊保护工程。我国西藏地区藏羚羊的数1999年是7万只左右,到20xx年9月增加到10万只左右。藏羚羊的数量1999年增加了百分之几?两道题的练习,学生进一步明白“求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应注意找应用题中的标准量,也就是确定单位“1”,用标准量作除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题,它的解题思路和直接求一个数是另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的分析思路基本相同,都要分清哪两个量在比较,谁是单位“1”,但是这里比较的两个量中有一个条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必须先求出。
实际应用
4、课后延伸:我镇今年实际造林14公顷。明年计计划造林比今年造林多20%,估计明年造林多少公顷?我们下节课研究.让学生进一步想对数学研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数学说课稿11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统计》,我打算从以下几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先来说说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课程第(三)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教材为了便于学生掌握,为学生的学习新知作了精心的设计。内容的选择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统计喜欢的动物卡片、统计学生喜欢看的比赛,喜欢的玩具等等。本节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作好铺垫。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进一步吐艳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解决重难点的关键,我认为是(选择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内容,并且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课程标准的理念出发,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1.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在学生填写统计表,画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具和学具上需要准备的
(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练习纸等)。
二、说说教法学法。
“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是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着这一理念,我在教法和学法上是这样设想的:
首先说说教法的设想:本课时的学习是在学生一年级原有的基础之上来学习的,因此在教学时我将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数学建模和学习经验,选择和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增加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法去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从而感受统计的意义,形成统计的观念。
再来说说学法的设想:《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本节课学生学习新知的主要方法。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相讨论、分析、研究,留给他们足够的动手实践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体验统计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全情参与中不知不觉中学会新知,发展能力。
三、说说教学程序的设计
《标准》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课堂生活化,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努力做到“让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培养良好的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特地设计了一下的教学环节:
1、情景激趣,揭示课题。
课的开始,我创设了班级“迎新大联欢”的情景,让学生戴上动物头饰进行活动,准备了虎、狗、兔、乌龟动物图片贴于黑板之上,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在题卡上打“radic;”。教师提问,老师该如何准备这些头饰,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统计。这样设计,特别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方面为新课的探究准备了第一手的材料,又使学生体会到统计在日常生活中必要性!
2、合作探究,培养能力。
A、探究整格的涂法。
(1)学生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整理数据,填入统计表中,然后汇报数据记录情况,教师提问,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统计的,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各种统计的方法,可能会有正字法,“画△”等方法,这样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并且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每格表示1个单位,最多数量为10
)中表示出每种头饰的数量,在答题纸卡上完成。教师提供的统计图只有10个格子,比如小兔有16个时,学生们肯定会有不少意见,认为在这个条形统计图上无法再继续,这是老师抓住机会,问“小兔有16个,画16个格子不够了怎么办”,小组内进行第一次的讨论,交流,动脑筋、想办法,教师巡回指导,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反馈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①往上加格子;②在旁边一栏中继续画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多媒体上出示。③当有学生想到把1格分成两小格,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的媒体展示,问问学生怎么一分为二就够了,1格表示几个,多请两个学生讲讲为什么一格表示两个单位之后,小兔的数量16能科学的表示。
对于以上反馈的三种方法,学生先独立观察比较并思考,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再进行第二次的小组交流,然后统一看法:当数据较大时,用“一格表示2个单位”的方法更合理。在以后的学习中还可以用“表示一格3个、5个。。。。。。甚至更大的单位。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这一环节的设计,我从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统计活动中去,让学生根据收集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并寻求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在一次一次的讨论、交流、倾听中深刻理解了统计意义和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3)在新的每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上,学生把每种动物头饰的数量表示出来。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教师提问:如16个头饰为什么只涂8格?4个头饰在刚才的统计图上涂了4格,现在为什么只涂2格就可以了?等等这样看似简单而不经意的提问,其实能对学生理解每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含义有很大的帮助。
接着请学生看着统计图,说说从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信息?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采用同桌一问一答的形式分析这个统计图。
B、探究半格的涂法。
(1)创设“开联欢会老师去买冷饮”的情景,出示所买的各种冷饮的统计表,数据分别是:10、6、11、17,以及两个条形统计图(分别是每格表示1单位,每格表示2个单位的),让学生进行选择,统一意见,选第二种统计图比较合理。
(2)接下去是学生尝试这完成这个统 计图,有困难的进行小组的第三次讨论:11该涂几格,怎么涂?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思维的时间,然后进行交流反馈,教师根据反馈在多媒体上进行讲解和示范,带给学生科学正确的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问:看了这个统计图,假如你是冷饮店的老板,你会怎样进货?说说理由。
象这样问题的提出,一方面学生对这个现实存在的问题很感兴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学生能真真切切的体会到统计知识的是实用性,比老师空洞的说教强得多!并且《课标》要求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注意在统计活动中,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乐于与同伴交流,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以及分析、比较和推理的能力。
以上环节的设计,都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在合作、推理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交流。
3、巩固深化,课外延伸。
(1)教师创设“联欢会演节目”的情景,出示一个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下面没有内容),请学生观察说说缺了什么?然后给出提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将统计图补充完整。这使学生将统计图的有关知识与分析统计图反方法的有机结合。
(2)设计了一个“课后小调查”。小组合作调查班级同学最爱看的图书种类,制成统计表,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学校图书室提出建议。
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是“有用的”,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反馈以及课堂的延伸。
4、总结全课,谈谈该受。
这一环节,请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刚才学习时的表现,你有什么收获?
谈谈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感受或本组同学在这节课中的表现。
这样,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学会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始终坚持“将课堂还给学生”,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以上就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说课稿全部内容供家长参考,祝能够进入是适合的学校!
数学说课稿12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代数式的值》。我准备从如下几个方面展示: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程序设计,评价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代数式的值》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二章,是我个人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较差、认知能力不强以及思维品质不够活跃等实际情况而在教学中加以补充的一节课。代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课题首要的就是研究用字母表示式子的变形规则和解方程的方法。因此,本节课既是算术知识的延续,又为后面知识的学习起着导航作用,即:对于代数我们研究什么?如何研究?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上述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知道代数式求值的书写格式,能区分易混淆语言,清楚代数式求值过程中易出错的地方,会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变式训练进行拔高。
情感目标: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同时通过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代数式求值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代数式求值的书写格式,变式训练知识的运用。
二: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不多,知识的切入点比较低,根据课标的要求,代数式
的值的概念属于了解内容,所以本节课较多的时间用在代数式求值知识的运用上。教师以多媒体为教学平台,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串和活动系列,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法来落实知识点并不断地制造思维兴奋点,让学生脑、嘴、手
动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小结方法,克服思维定势,并通过小组讨论、组际竞赛等多种方式增强学习的成就感及自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板 书 设 计:
代数式的'值
一、定义 四、小试牛刀 七、练习 二、例1五、阶段小结 八、总结 三、例2六、例3 九、作业
四.评价与反思
新课标要求我们合理选用教学素材,优化教学内容。所以我在教学中,选用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并注意学科间的联系。忠实于教材,但不迷信教材,在研究的基础上使用教材,对于课堂和课外练习一部分取材于课本,而概念的引入却有别于教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热情。
教学方法合理化,不拘泥于形式。在教学中,通过问题串与活动系列,实施开放式教学,随处可见学生思维间碰撞的火花,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思考的习惯,增强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无论是教学环节设计,还是课外作业的安排上,我都重视知识的产生过程,关注人的发展,意到个体间的差异,注意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感悟,都有着各自的数学体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说课稿13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第一节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等几何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它不仅是对已学平行线、三角形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和深化,又是下一步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猜测、归纳、证明,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发展学生合理的推理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应用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3、教学重点、难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与应用;难点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即如何添加辅助线将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的思想方法。
二、学情及教法分析
初二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敦促,针对这种情况及本节课的特点,结合我校课题"因材施教,当堂达标"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引导-辅导-指导-讲评-归纳"有目的的辅助学生学习。
1、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模型,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力,大胆猜测平行四边形的可能性。
2、注重学生参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始至终处于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同时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
三、学法指导
1、观察猜想以学生的观察、猜想为主,要求学生多观察,大胆猜想,主动探索来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合作交流采取积极引导、主动参与、互相交流来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体会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准备
ppt课件,平行四边形教具
五、教学过程
(一)温故思新,情境导入
首先复习四边形的定义及四边形的有关性质然后课件显示章前图和一些图片提出问题:你能从图中找出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吗?
这个问题是校园操场的图片,学生可以见识各种四边形的形状通过查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起到复习的作用,为进一步比较系统地学习这些图形做准备,并明确本章的学习任务
(二)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举出身边存在的平行四边形的例子通过举例,为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形象思维
然后自学课本83页-84页例1上面的内容,教师出示问题:
1、通过观察图片,找出图形的共同特征,说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2、你会用符号表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想一想用符号表示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略)
3、通过观察测量自做的平行四边形你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吗?
边:对边平行且相等
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4、你能证明你发现的结论吗?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从实例图片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自学加深理解,发现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感受动手测量,猜想的乐趣,培养猜想的意识教师巡视引导,帮助学生自学。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寻找证明的方法当学生有疑惑时,教师巡视辅导:我们目前证明线段、角相等的方法是什么?(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明)而图中没有三角形该怎么办?引导学生得出需构造辅助线,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学生完成证明,归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并引导学生写出性质的几何语言。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和引导,明确目前证明线段、角相等的常用方法是证明三角形全等学生完成证明,验证猜想的正确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和证明的必要性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归纳,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概括能力,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四)小组展示,学以致用
1、小组代表展示交流的结果,通过实物投影讲解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证明过程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2、探究例1:
小明用一根36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场地,其中一条边AB长为8米,其他三条边各长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审题,学生弄清题意后教师示范解题过程,并重点强调解答中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几何表述。
设计意图:通过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五) 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在□ABCD中,AB=5,BC=3求它的周长。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外角是38,这个平行四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为什么?
(3)剪两张对边平行的纸条,随意叉叠放在一起,转动其中一张,重合的部分构成了一个四边形线段AB和DC有什么关系?
练习(2)(3)需说出理由,这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要求学生有条理的写出解题过程。
(六) 作业设计,强化新知
1、选择题:
(1)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角的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为()
A、锐角B、直角C、钝角D、不能确定
(2)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24cm,相邻两边的差为2cm,则平行四边形的各边长为( )
A、4cm,4cm,8cm,8cm B、5cm,5cm,7cm,7cm C、5.5cm,5.5cm,6.5cm,6.5cm D、3cm,3cm,9cm,9cm
(3)下面的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A、对角互补 B、邻角互补 C、对角相等 D、对边相等
2、填空题:
(1)如图所示,DE∥AB,EF∥BC,DF∥AC,图中有_个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角度数之和为200°,则平行四边形中较大的角为
3、解答题:
如图,在□ABCD中,∠A+∠C=160°,求∠A、∠B,∠C,∠D的度数
设计意图:课堂练习的“及时性”是很重要的。练习的设计目的在于巩固当堂课上的主要内容。
(六)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2、还有什么困惑?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反思引导学生概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对知识进行梳理,这样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分析和小结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例1:(略)
记作:□ABCD
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设计意图:简明扼要,突出了本节教学重点,便于理清本节知识结构,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本着激发兴趣,积极投入,由易到难,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这一主体思路下设计的。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初浅的认识和想法,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数学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九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小节第一部分《圆锥的认识》。这一部分是在学生掌握了圆和圆柱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而安排的内容。我们要想认识圆锥,进一步学习有关它的知识,首先要了解它的特征。因此教材把它安排在这一部分内容的第一节,为下面学习起到一个良好的铺垫作用。由于圆柱与圆锥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因而教材把圆锥的认识安排圆柱的认识之后,为学习圆锥的特征以及体积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
2、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已经有较大的提高,能够有意识的去主动探索未知世界。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所发展。所以在教学时适宜让学生主动思考,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亲自体验感知圆锥的特征。另外,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根据具体情况想出测量高的方法。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特点,以及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圆锥,知道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了解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用生活中的圆锥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生活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
4、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5、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圆锥形物体多个、圆锥的模型一个、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圆锥形实物,模型一个、一块平板(或玻璃),一把直尺
二、说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这部分教材的内容特点,经过我对学生和教材的分析,本节课主要用动手实践、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流程
1、复习提问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的有关知识,谁能告诉老师圆柱有什么特征?(指名答)
2、导入新课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物体,观察一下,触摸感觉一下,它与圆柱有什么不一样?
生观察感知后,说出自己的结果,师肯定:这个物体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
教师指出: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也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立体图形。(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
3、讲授新课
(1)、教学圆锥的认识
课件展示,如果我们沿着些圆锥的轮廓画线,可得到圆锥的几何图形。
教师根据几何图形指出:圆锥的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
再触摸,得出圆锥的周围是一个曲面,叫做圆锥的侧面。
再观察物体,教师指出: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
你能从物体上找到圆锥的高吗?(教师指出母线不是高)
你能从图形上找到圆锥的高吗?(学生回答)
你能确定圆锥高的条数吗?(学生回答并根据定义总结:只有一条)
(2)、小结
第一步,学生拿出学具,同桌互指圆锥的底面、侧面、顶点、高。(师生总结:高是不能摸到的)
第二步,请学生归纳一下圆锥有什么特征。(指名试答)
师板书: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3)、教学测量圆锥的高。
提问:圆锥的高能直接测量吗?为什么?
(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
你能根据测量圆柱高的启示,来测量圆锥的高吗?(小组尝试)
请同学展示,测量圆锥的高的过程。
师生总结: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读出数值。
<2>阅读时一定要读平板下沿与直尺交会处的数值。
<2>转动含30度的三角板,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4、课堂练习
利用课件,展示习题,指名口答。
5、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圆锥,想一想:圆锥有什么特征?侧面展开后是一个什么图形?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了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引导为主,帮助为辅,我进行了尝试。从教学内容方面,本部分知识适合采取这种方式:有操作的情境,有活动的空间。从学生方面,学生的求知欲较强,活动能力与小学相比有大的提高,他们能对同一个情境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学生情感方面来看,他们喜欢合作交流的方式。
数学说课稿15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性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并能应用规律灵活、熟练地进行判别。
2、发展性目标: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性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小组合作等学习策略的应用,激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模式的更新
本节我选用了“猜想——探究——发现——引伸”的教学模式来教学。以猜想提出为起始,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动”,检验——质疑——发出1——举例——质疑——发现2——最后引伸。我力求突出学生的“亲历性”,即知识让学生去探索,规律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学生去归纳,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不仅掌握规律,还学会数学的思想。
三、教学内容的创新处理及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猜”
创设:老师能一下子“看出”练习题中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情境,与学生做练习计算的费时费劲对比,让学生知道可以用“看”的方法,判别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让学生猜一猜:老师能判别的方法是看什么,怎么看?
2、自主探究————“探”
⑴给学生自由的猜想与讨论:
看什么?(分子)怎么看?
(分母)(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⑵过程分两块:
一探一发现:
是在学生发现发看分母的基础上,引导讨论到底看分母的`什么特点?(老师必要时加以引导,使学生探索中获取新知:一个分数,分母中含有2或5两个质因数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二探二发现:
让学生在再举的例证中检验、修改得出一个分数必须是一个最简分数。
学生参与了探索规律的全过程,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创新精神。
3、引伸问题————“引“
讨论⑴:
为什么一个最简分数,分母除2和5外,不含有其它质因数,这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反之,这个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呢?
在这个环节里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高潮,体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所在。
讨论⑵:
一个最简分数里所含的质因数2、5的个数与它化成小数时,所得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呢?
这题仅做为课后的思考题,让我们学生的思维能延续拓展到课外去,使学生永保一颗求索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