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教学计划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教学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了!如何把教学计划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三物理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基本情况分析:
所教班级初三级七班、八班、九班、三个班共有学生185人,通过上期期末统考成绩和上课情况来作大致评估,大多数学生对初二学年的物理基础知识掌握不太好,很多知识只限于表面了解,机械记忆,忽视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与区别,不注重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特别是少数学生对某些章节或者是一问三不知,或者是张冠李戴。每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较多,两级分化较突出。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使不同层次学生的物理成绩都有一个大的提高。
教学内容安排: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11—20章。全书共10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首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三、教学目标:
1、教师教学成绩目标:
A等率超过15%,B等率超过35%。
2、学生认知目标:通过本期的学习,知道物理学科研究的内容,了解物理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学习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物理的意义,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认识物理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能力达成目标:教学过程采用探究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正确传授知识,精巧讲练。并进行形成性测试,及时反馈、矫正。情感教育目标:通过本期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物理的应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物理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在民主、和谐、合作、探究、有序、分享发现快乐,感受学习的快乐。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物理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近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科研目标:
本学期要加强对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增强科研意识。确立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思想,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力争有一个科研课题,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力争上一堂高质量的教改实验课。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教改的工作重点一是从课堂教学入手,课改研讨会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不同课型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形成体现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二是从备课改革入手,通过开展教学设计评选活动,加大对备课改革的研究力度。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新的教学理念贯彻到初三教学的教学理念贯彻到初三教学中。
2.提高45分钟课堂教学效益,备好课,上好课,做到“功在课前,利在课堂”。
3.加强集体备课,钻研教材教法,做到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统一作业、统一测试。
4.加强实验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开足开好,并适量增加新实验、小实验。
5.加强课堂练习,及时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每堂课保证5~10分钟学生练习,并即时上交、批改、评析。
平时教学宜采用“小坡度、低密度、勤反馈”教学方法,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对学有余力学生注意培养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注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态度端正、情感美好、意志坚韧、习惯良好。
7、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
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有目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的意识。
使学生养成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估的好习惯。
重视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在现代社会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内与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8、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
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广泛的信息。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深密和广泛的联系,困此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本地实际,进取学生常见的事例,尽可能采作图片、投影、录像、光盘、CAI课件进行教学。
在阅读理解,收集信息,观察记录作为课后作业的一部分。
尽可能让学生得用身过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让物理贴近生活,让学生用物理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2
(一)、引入新课:
教师分别用新、旧电池给同一个小灯泡供电观察灯泡的亮暗程度,让学生观察并回答所看到的现象。
教师追问:新旧电池为什么会造成同一灯泡亮暗程度的不同?今天的学习会给我们新的启示。板书课题:四、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1)
(二)、新授:
1.建立电压的概念:
(1)实验引入:把一节干电池、小灯泡、开关,按电路图用导线将电路连接起来。
闭合电路中的开关,灯泡亮了;取下电池,闭合开关,灯泡不亮。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电路中不能形成电流,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2)介绍水流形成的原因,类比出电流形成的原因
①(教师操作,学生观察并回答)将装有水的U型管连通器的底部用止水钳夹住,两管内水面相平。打开止水钳,两管内水会不会发生流动?
②再向U型管内加水,使左管水面高出右管水面,打开止水钳,将会看到水从左管流向右管。在什么时候会看到水流?当两管液面不平是会看到水流。
③(教师解释)水位差形成水的压强差(又叫水压),水压是使水定向流动形成水流的原因。
追问:你看到的水流时间长吗?怎样才能出现长时间的水流?(学生讨论)
要始终保持两管的水位差。
④教师结合课本插图进行解释:我们可以用一台抽水机不断地把水从乙处抽到甲处(课本图13-26),使甲处的.水总比乙处的水位高,由于水管两端总保持一定的水压,于是水管内就有持续水流。
⑤教师引导学生将水路与电路进行比较:
两个水槽----电源的正、负极;
两个水槽水位有高低----电源两极电位有高低;
水位差形成水压----电位差形成电压;
水压形成水流----电压形成电流;
抽水机产生、维持水压----电源提供、维持电压。
(3)归纳: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4)学生自习课本,了解以下内容:
①电压的符号用U表示。②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③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④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的几种电压值,要求记住的电压值:1节干电池电压为1.5V,一个蓄电池电压为2V,照明电路电压为220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超过36V。
3.介绍电压表的使用:
(1)学生分组活动、观察、思考、讨论:
电压表的作用?表盘上标有字母V的含义?引导学生观察演示电压表:
当使用“-”和“3”接线柱时,从表盘的下排刻线读数,量程是多大?最小刻度值是多少?
当使用“-”和“15”接线柱时,从表盘的上排刻度读数,量程是多大?最小刻度值是多少?
(2)利用投影进行电压表的读数练习。
(3)学生阅读课本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①较零;②并联;③使被测电压不超出电压表量程;在已知电路中电压大小时,直接选择合适的量程;若不能判断,则先试用大量程,然后进行选择。
(4)讨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异同点?
(5)教师演示电压表的使用。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3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社《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内容。
2)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属于电学基础知识。从教材地位上讲是电路的入门知识。电学内容相对比较抽象,是学习的难点,过去是放在力学学习之后。但是“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特别倡导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并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培养目标上走向多元化。因此教材从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逻辑的体系和概念规律的严密性,对八年级学生来讲是能够接受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尽可能多地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些知识跟生活很贴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认识到电是可操作的,并产生进一步探究其奥秘的兴趣。“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是本章的核心。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②知道电源和用电器。③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①认识电路元件,并动手组装简单电路。②用电路元件的符号画出电路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动脑动手,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②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常见电现象,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所学过的电源、开关和用电器。
4)重点、难点的确定:
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及正确连接电路。电流和电路的概念不但贯穿电学部分的始终,而且是本章的核心,电路的连接是初中学生实验操作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这些知识跟生活很贴近,而且很有用。
难点;电流的形成。画电路图。电流是导体中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它摸不着,看不到,应通过可感知到的现象来获得不可直接感受的信息。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初中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来支持,教学中应予重视。虽然“电”不是陌生的东西,但是它却让人感到神秘,初中生的认识是肤浅的,不完整的,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需要教师的帮助。电路的连接是电学实验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但初中生还没有真正地组装过电路;电路图看似简单,但比较抽象;这都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可以通过连接电路的操作性练习来认识电路,可以通过其他间接手段来认识电流,并设定情境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悟”。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问题分析、电路组装、多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讨论、问答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学。
学法:提倡多动手,增加实践机会,引导学生采用讨论法、问答法、练习法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四、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设计如下的教学程序:
问题分析──引出电流──启发探究欲望──动手连接电路──电路介绍──交流讨论──形成概念具体化──初步应用。
五、教具准备
课件,电路示教板。学生器材有±(两人一组)电池二节、开关、小灯泡(或小电动机、门铃)一个、导线若干。
六、教学程序
【问题1】分析P100图5.5-l问题。验电器点荷转移问题。(承上启下。既复习巩固了已学知识,又为引入新课做铺垫。引导学生认识电荷的定向移动。)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
【课件】原来金属导体中有大量自由电子,当接上电源后会发生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通过课件使学生形象认识电流的形成,激发兴趣。并为电流方向引出做准备。)
实际上形成电流的电荷有两种(正电荷、负电荷),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可能是正负电荷反向定向移动。
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可简述物理学发展史)
【问题2】刚才的分析中,电流的存在是瞬间的,如何获得持续的电流昵?(讨论)
有电源,电路要闭合。(示教板演示,给学生观摩的机会,为下一步学生实验做铺垫。在连接电路时强调:开关要断开。)
【引导分析】按照电流方向的规定,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正极──用电器──负极。
【问题3】电流的作用是使用电器工作。如何实现呢?
【创设情境】播放录像。节日彩灯、家庭用电器、以及电力机车运行。(通过观看使学生明白一切复杂的东西都是由最简单的组合而成,进一步产生探究其奥秘的兴趣。)
【学生实验】桌上的器材怎样连接。使小灯泡亮、小电动机转、音乐门铃响。
两人一套实验器材,学生动手连接电路。实验警钟;“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4】连接的电路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认识电路的组成及电路元件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电路的构成:(简要介绍元件的作用,学生凭生活经验也有认识。)
电源:供电的装置,把其它能转化为电能。如:电池,发电机等。
用电器:用电的装置,把电能转化为其它能。如:灯泡、电动机、电铃等。
导线:输送电能的导体。
开关:控制用电器工作。【引导】电路要通过设计来进行安装,遇到问题要进行分析并及时维修。为了设计、安装和维修的方便,我们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把它们的连接情况画出来,这就是电路图。
3、电路图:
介绍常用电路元件的符号(在前面电路构成的四类元件旁画出元件符号。其余的在今后学习中陆续介绍,以减少信息记忆量。)
请同学们画出示教板上电路的电路图。(前后呼应,这是让学生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教师巡视点拨,使学生初步感悟画电路图的技巧。)
【指导】电路图呈方块形,符号大小要适中,美观易分析;导线连接要到位,符号要准确,除开关外不留断口,规范;电路图与实物图要吻合,设计安装要一致。
电路图为了方便,往往要把具体问题抽象、概括、使其简洁明了。
【练习1】请你根据桌上的器材设计一个跟示教板电路不一样的电路图。并连接实物。(进一步训练学生的画图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巡视点拨。点评。)
【练习2】P 105。3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圈。(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画图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巡视点拨。)
【创设情境】在刚才的实验中,有的同学满怀信心地连接了电路,并与电路图相符,应该是正确的,可是闭合开关后却发现用电器不工作,原因何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引出电路状态的介绍。)
4、电路状态: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有电流,用电器可以工作。(闭合电路)
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无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正常断路为开关断开)
短路:导线把电源的两极直接连起来了。危害大,电源烧毁,用电器不工作。(结合P104想想议议。又与实验前的警示相呼应,一节课前后连贯。)
综上所述,遇到电路中的用电器不工作,你怎样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电路问题的技巧。)
【练习3】(课件)分析电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含有短路)。
5、课后练习1设计有两个用电器的电路,并使它们同时工作。(为下~节课做准备。)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4
一、学生情况简析:
10、15班总体上学生较服从老师教育,基本上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但仍然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10班学生优秀率在一定程度上波动较大,合格率较稳定,因此在学期要着重培优,让优秀率稳定下来。
15班学生优秀率潜力较大,合格率有波动,加之学生在学习主动性上更缺乏一些,因而本学期15班培优补差需同时进行。
二、教材总体分析:
上学期已经完成了所有新课部分,本学期进入初中部分物理总复习,完全围绕中考展开各知识点复习。
复习时应以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指导,以教材为核心,立足于平时的`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还要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物理实验和方法的复习,突出核心实验,重视探究过程,立足于学生发展,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
三、目的要求:
1、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2、抓优生,保证优秀率进一步提高;
3、提高合格率,争取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4、利用一切课堂教学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配合班主任帮助学生德行的提高。
四、方法与措施:
(一)平时教学时应注意:
1、注重基础,回归教材;
2、强调应用,强化动手;
3、重视实验,重视探究;
4、关注热点信息,体会科技进步。
(二)辅导学生时应注意:
1、对优秀率的学生应注意课堂提问频率;
2、对后进生应尽量采取单独辅导的方式;
3、在6:30—7:00进班为学生答疑;
4、在班级里建立帮扶小组。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年级组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他们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训练能力、归纳能力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物理的,加强实验操作能力培养,进一步打好基础。做好学生的竞赛辅导工作,争取在物理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完成初中物理的复习工作,争取中考全面获胜。
三、具体措施
1、 坚持集体备课,加强各教师间的`联系,互相取长补短,发挥群体力量。
加强教法研究和发挥最高效益。
2、 教学中应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点面结合,逐步扩展。
3、 强化月考,关注教学成果。
4、加强试题收集与研究,了解并掌握中考试题和中考命题的趋势。
四、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以课本以及能力训练为依据,复习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实验。
第二轮复习,以自编讲稿为依据,分类复习。
第三轮复习,收集整理以往中考试题,编制使用模拟试卷,进行综合练习。
五、实施计划表
13.1—3.7
第一轮,声现象,物态变化
23.8—3.14
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
33.15—3.21
光综合练习
43.22—3.28
电流,电路
53.29—4.4
欧姆定律
64.5—4.11
电功,电功率
74.12—4.18
安全用电,电与磁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6
一.基本情况分析
今年我担任九(2)班和九(3)班的物理教学工作,这两个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较多,两极分化较突出。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指导思想
本教材是经教育部直接领导由课程标准研究小组反复的研讨而完成的,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科学探究,而且要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11—16章,主要是力、机械和运动能量、质量和密度等现象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
四.教改措施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初步认识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B.初步认识电、磁现象,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C.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D.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E.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E.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书籍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F.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D.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不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E.有将自己的见解分开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书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F.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报护,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责任感。
六.具体措施
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
A.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有目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的意识。
B.使学生养成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估的好习惯。
C.重视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在现代社会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内与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2.帮助学生尽快小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3.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
A.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广泛的信息。
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深密和广泛的联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本地实际,进取学生常见的事例,尽可能采作图片、投影、录像、光盘、CAI课件进行教学。
B.在阅读理解,收集信息,观察记录作为课后作业的一部分。
C.尽可能让学生得用身过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让物理贴近生活,让学生用物理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7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动滑轮提升重物时,手拉绳做的功与动滑轮对重物
做的功是不等的;
2.知道W总、W有用、W额外的含义,并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
3.知道什么叫机械效率及其计算方法,并利用上述实验探究的数据计算机械效率,知道机械效率点小于1;
4.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找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机械效率的存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一、引入
在使用简单机械提升或移动物体时,我们要对机械做功,机械又要对物体做功,那么我们对机械做功和机械对物体做功相等吗?
二、新课
(一)活动:以动滑轮为例,比较手拉绳做的功与动滑轮对重物做的功。
3.说明:
①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的多少,是一个比值,所以是一个无单位的物理量。
②因为W有用总小于W总,所以机械效率η总小于1。
③机械效率是描述机械性能优劣的物理量,机械效率高的机械性能优良。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所使用的机械工作时是否省力、及省力多少无关;与机械工作时的快慢程度无关;与机械工作时所完成的功的数量多少也无关.
4.活动:
①根据上述测量结果计算不同情况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②实验、讨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才能提高它的机械效率?
5.例题:
(1)用定滑轮缓慢提升质量为20kg的物体,所用拉力为220N,当物体提升2m时,求有用功、总功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g=10N/kg)
(2)由于在使用杠杆时的摩擦非常小,故杠杆是一种机械效率非常高的简单机械,若用一根机械效率为90%的杠杆将一个18.0kg的物体提升50cm,需要做多少总功?(g=10N/kg)
三、学生总结归纳;
四、课堂训练。
指出在捞水桶、用水桶打水、使用斜面时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学生讨论、总结。
学生活动:计算不同情况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实验、讨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才能提高它的机械效率?
计算例题
学生总结
(可就所学的几种机械讨论)
课堂训练
【课堂训练】
1.利用动滑轮提升物体,你能区别有用功和额外功吗?
2.什么是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大小可能大于1吗?为什么?
3.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力且运动时,力对物体就做了功
B.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多
C.功率大的`机器做功就快
D.做功快的机器其机械效率一定高
4.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拉线质量及滑轮转动摩擦。重物G=200N,每一个滑轮重25N。当绳自由端拉力F拉力为 N时,恰能让重物G匀速上升。
A B C D
10.滑轮组将重500N的物体,举高80cm的过程中,机械效率为80%,则此过程中有用功为 J,额外功为 J。若不计滑轮摩擦及拉线质量的影响,则可知动滑轮重 N,当提升重物为40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11.芳芳和兰兰运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在全班交流实验结果时,老师提出:如果各组所用滑轮和串绕绳子的方式不变,改变其它因素,是否会影响它的机械效率呢?大家积极思考,提出了各种猜想,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1)请帮助兰兰完成表中的一项计算;
(2)请根据她俩的实验记录,分别在表中写出探究结果。
(3)归纳她俩的实验探究,你所得的结论是: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8
一、基本情况分析:
二个班共有学生135人,其中一班65人,二班70人,通过上期期末统考成绩和上课情况来作大致评估,每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较多,两级分化较突出。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指导思想:
本教材是经教育部直接领导由课程标准研究小组反复的研讨而完成的,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不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11—17章。
四、教改措施: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五、具体措施:
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
A、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有目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的意识。
B、使学生养成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估的好习惯。
C、重视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在现代社会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内与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2、帮助学生尽快小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3、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
A、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广泛的信息。
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深密和广泛的联系,困此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本地实际,进取学生常见的事例,尽可能采作图片、投影、录像、光盘、CAI课件进行教学。
B、在阅读理解,收集信息,观察记录作为课后作业的一部分。
C、尽可能让学生得用身过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让物理贴近生活,让学生用物理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9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W或kW。
2.会应用功率的计算公式
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体验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电功率和用电器的额定功率。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电功率和电功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准备:电灯(功率差别较大)两只、灯座(与灯泡配合使用)、按钮开关、导线若干、插头、绝缘胶布、电能表(尽量选用转数大的)等。因为要用220V电压做演示,所以必须注意安全,最好用已连接好导线和灯座的示教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上节课学过电能表后,同学们一定观察了同学家或自己家的电能表。是不是可以把观察的结果和大家交流一下呢?
在学生汇报交流之后,老师提取精华进行一个综述。电能表有时候转得快,有时候转得就比较慢。一般是晚上转得快一些,白天转得较慢。电能表转得快慢和用电器的多少及用电器的种类有关系。
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来证明大家观察到的现象准不准。
二、进行新课
1.电功率
演示:不同的`灯泡接入电路中,电能表转动的情况。考虑到操作的安全性,不建议学生操作,教师可提醒学生,电能表连接时应串联在电源上。
(1)先将15W的电灯接入电路,合上开关,灯发光,同学们观察电能表转动情况。
(2)将15W的灯泡取下,换上100W的灯重复第一步实验。
同学们观察并比较两次转动快慢情况。
现象:电能表第二次比第一次转动得快,灯也是第二次比第一次亮。
(3)将两只灯泡并联接入电路,合上开关,两灯均亮。再观察电能表的转动情况,并和前两次做比较。
现象:第三次电能表转动得比第二次还快。
断开电源,取下两只灯泡,同学们再观察这两只灯泡,有什么发现?用实物投影将灯泡展示给学生看。
现象:两只灯泡不一样,一只上标着220V,15W,另一只灯泡上标着220V,100W。
我们已经能准确地观察电能表转动的快慢了,还记得电能表有什么作用?接入电路的目的是什么吗?
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多少的。电能表转得快说明了什么?转得慢又说明了什么呢?
回忆一下刚才的实验中,同学们注意到第一盏灯亮时电能表比第二盏灯亮时转得慢。假如电能表在第一盏灯亮时,1min转10圈;在第二盏灯亮时,1min能转20圈。
第一盏灯工作4min,电能表转几圈?1min转10圈,4min40圈。如果是第二盏灯工作2min,电能表转几圈?电能表也是转过40圈。都转40圈时,消耗的电能一样多。消耗一样多的电能,第一盏灯用4min第二盏灯用了2min,说明消耗电能的快慢不一样。
不能说电能表转动越快;用电器消耗电能越多,而是电能表转动得越快,用电器消耗电能越快;电能表转盘转动得越慢,用电器消耗电能越慢。
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不同,表示了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请同学们看课本,了解在物理学中用什么物理量来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物理学中用电功率(electric power)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符号是P,单位是瓦特,简称瓦,单位符号是W,还有一个更大的单位是千瓦(kW),1kW=103W。
请同学们观察小数据,你能了解到一些什么信息呢?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10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已的目标。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科书采用了苻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苻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14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首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二、学生分析
本学年我担任初三年级xx、xx两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其两班学生在物理学科的基本情况是:大多数学生对初二学年的物理基础知识掌握不太好,很多知识只限于表面了解,机械记忆,忽视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与区别,不注重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特别是少数学生对某些章节或者是一问三不知,或者是张冠李戴。就班级整体而言,xx班成绩大多处于中等偏下,xx班成绩大多处于中等层次。所以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中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根据各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使不同层次学生的物理成绩都有一个大的提高。
三、学年的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此文转于]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此文转于]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四、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11
一、教学基本情况概述:
1、学生情况分析
从开学一周的学习来看大多数学生不爱学习物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们的思想能力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由表象向内部延伸;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他们能懂得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不单从一个方向去思索,而是多角度、多侧面去寻求答案。
二、教材分析:
①重点难点密度、机械效率、功率、力的概念、压强、二力平衡、简单机械、比热容
②各章节特点物理知识涉及的面很广,基本概念、理论更是体现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学生要对每个部分中的知识,按知识结构进行归类、整理,形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扩展成知识面,做到基本概念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相互联系,如:在对速度这一知识进行复习的时候,就可以把研究得到这一物理概念的思想方法迁移到密度、功率、等其它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去,举一反三,即要做到,这样才能在考试时思维敏捷,得心应手。
三、教学目标:
1、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
2、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多各种类型的计算题目,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解答;
3、学生能运用所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得到提高;
初三年级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每个学生都想在最后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一级学校,作为教师就是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在,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下,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1.在教学中体现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课堂教学中注意的训练
由于初三的内容相对初二来说较难,因此,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等。
3.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4.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06-14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05-09
最新初三物理教学计划04-03
【精选】初三物理教学计划三篇02-07
初三上册物理教学计划12-20
精选初三物理教学计划三篇01-07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 15篇02-15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精选15篇03-08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精选15篇)03-08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15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