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此时此刻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1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孩子对美术有浓厚的兴趣,但对美术课的认识停留在绘画阶段。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尽管对课堂新内容的兴趣浓厚,但持久力差。一些学生由于资质较好,接受能力快,能够很快成为班里的美术尖子生。那些没有受到学前教育的小同学,则美术能力较差,所以缺乏自信心。因此,教师在以后的课堂上应注重后进生的发展以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探求美术课各领域的知识,感悟美术学习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一)本册知识系统和结构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美术教学计划安排了四个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即运用多中材料和手段,美术教学计划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美术教学计划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组部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本册教材以“造型·表现”课为主,“设计·应用”课为辅,加上一节“综合·探索”课和一节“欣赏·评述”课,共20课的内容。课程内容新颖,版面美观,贴近学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们的`喜爱。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够感知各种随意形状,认识和运用各种平面形、常用色。运用形和色,进行临摹、添画、记忆画、想象画练习。
(2)学习使用各种简易绘画工具,学习撕、折、拼、贴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法,养成正确地绘画、制作姿势与习惯。
(3)欣赏祖国风光和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感受其艺术之美。
2、技能目标
(1)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促进从无意想象过渡到有意想象,从再现想象过渡到创造想象。
(2)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3)提高手部运动的灵活性,促进手和脑的协调发展。
3、情感目标
(1)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2)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对设计理念的把握。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渗透德育。
三、教学的主要措施
(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因此教师应加强行为习惯的培养。比如,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遵守上课纪律,及时完成作业等等。主要采取个性评价表的方式时时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好习惯的培养。
(二)提高审美情趣
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比较。不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感悟美术作品,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激发学习兴趣
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教学进度安排
绘画课1课时完成,手工课分两课时完成。
关于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2
一、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担任一年(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能有序思考,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总体来说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也还比较理想。只是由于年龄比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控能力比较差,好说好动,倾听习惯还有待培养。大部分学生能主动学习,部分后进生需要特别关注,如坤,莉,铨,粤。因此本学期一方面要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争取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认真地投入到本学期的学习中来。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等。
二、指导思想:
面对新的社会要求,教师与学生应首先走了社会的前边,因此我们应该以新课标要求为指挥棒,采用所有可行的措施,尽量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开放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内容与思想的衔接,内容要在学生上学期的水平之上发展并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思想上注意新思维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思想结合。
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其中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
1、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2、会看读写几时几分。
3、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4、用数学。
5、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2、空间与图形:
(l)经历观察常见平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3、统计与概率: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2)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4、情感与态度
(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联系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身边的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
(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
五、具体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有利于学生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六、全册课时安排与进程安排:
(略)
关于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3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数字0-100的读法和书写方法。
2. 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会用“大于”、“小于”、“等于”等符号表示数字大小关系。
3. 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能进行简单的口算。
4. 了解简单的几何图形,如圆、三角形、正方形等,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
5.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数字0-100的认识和书写方法。
2. 数字的大小比较。
3.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4. 简单的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三、教学方法
1. 教师讲授: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数字的读法和书写方法,以及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 游戏活动: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如数字大小比较游戏、几何图形分类游戏等。
3. 互动探究:通过互动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数字大小比较和加减法口算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数字0-100的认识和书写方法、数字大小比较。
2. 教学难点: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五、教学过程
1. 数字0-100的认识和书写方法
教师通过板书、图片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数字0-100的读法和书写方法。
2. 数字的大小比较
教师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会用“大于”、“小于”、“等于”等符号表示数字大小关系。
3.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教师通过互动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并进行简单的口算练习。
4. 简单的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教师通过图片、实物等形式,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并进行简单的分类。
六、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否能熟练掌握所学知识。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是否认真完成作业,是否能独立解决问题。
3.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数字0-100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加强练习。同时,加法和减法的概念也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地方,需要多进行练习。下一次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练习和巩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学计划07-03
数学下册教学计划02-09
数学下册教学计划07-20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06-16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07-19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经典)08-18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06-15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09-21
小学数学下册教学计划03-11
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优秀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