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学计划锦集十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续写新的篇章,写一份教学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计划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计划 篇1
一、本课设计意图
(一) 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识记
〇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〇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〇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〇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 理解
〇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
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〇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〇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 运用
〇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虚幻、歪曲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〇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〇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〇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分析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能力目标
(1) 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学习,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能力,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有正确的认识。
(3) 通过对社会历史的主体理论的学习,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思想领域的问题要到物质领域中去寻找根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2) 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3) 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提示与建议:了解不同的人对某项改革措施的不同反应,用哲学观点探讨其原因。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要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和标准。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 教学提纲
框题一:社会发展的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 旧的社会历史论的局限性。
(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4)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2)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的实现途径。
框题二:社会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 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3)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4)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 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2)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3)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
(二) 结构分析及探究活动设计意图
关于上文提供的人教版高一政治寻觅社会的真谛教学计划,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更多资料请及时关注大学网。
教学计划 篇2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是学好机电专业课的必要课程,为了有计划,有目的的完成本学期的计划和教学任务,让学生更好的将电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进一步学习专业内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如下: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课程的地位、性质: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课程作用:使学生掌握与机电专业相关电工电子的知识和基础技能。
二、课程的特点及教学法
(一)课程特点
1.突出了基本理论、概念、技能;
2.体现机电专业特色,紧密联系实际;
3本课程知识联系面宽,涉及较多学科的内容,是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的学科。
(二)教学法
1.理论联系实际。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
2.适当的运用启发、诱导、讨论、归纳等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
3.根据本课程逻辑性强,定性分析较多的特点,讲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根据本学科特点广
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加深学员对所学课程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
考试纲要求:主要测试考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程度,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范围和要求
(一)电工基础
1.直流电路部分
(1)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2)理解电动势、电位、电功率的概念;
(3)掌握电压、电流的概念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电功率的计算;
(4)掌握电阻元件与电流的关系,欧姆定律;
(5)了解电容元件、电感元件及其特性、用途及选用;
(6)了解支路、节点、回路、网孔的定义;
(7)理解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8)了解电压源和电流源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9)掌握电阻串、并联的连接方式及电路特点;
(10)掌握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电压、电流及电功率的计算;
(11)掌握支路电流法,会求解二个网孔电路;
(12)了解叠加原理的内容及其适用范围;
(13)理解戴维南定理,能求解一个或两个网孔的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路;
(14)掌握万用表、直流电流表与电压表的使用,会正确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及电阻。
2.交流电路部分
(1)理解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了解正弦量的解析式、波形图、相量图及其相互转换(不要求画波形图);
(3)掌握R、L、C元件电压与电流关系,理解感抗、容抗、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掌握其计算;
(4)理解RLC串联电路的分析计算,会判断阻抗性质;(仅限于理想元件串联);
(5)了解对称三相正弦量、相序的概念;
(6)了解三相对称电源星形、三角形两种联结方式及其特点;
(7)理解中性线的'作用;
(8)理解对称负载作星形、三角形联结时的电压、电流的计算;
(9)了解对称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
(10)掌握万用表、交流电流表与电压表的使用,会正确测量交流电流、交流电压;
(11)掌握单相功率表的使用,会正确测量有功功率;
(12)掌握单相电度表的使用,会正确测量电能;
(13)会正确装接日光灯等单相照明电路;
(14)会正确装接三相负载电路;
(15)了解示波器的使用,会正确观测电路的波形。
四、教学措施
1、加强实训的力度,联系实际注意多听、多想、多动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
2、注重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3、积极培养学生兴趣,以学生的需求为第一位。同时贯穿思想道德建设,建构学生公德意识体系。
五、教学建议
1、教学中应以“行为导向教学法”为指导。以“课题”、“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探究。
2、学生采用小组学习、自主学习等方法,发挥“大师傅”和“小师傅”的作用,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获得知识。
六、考评方法
考评方法应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过程性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以各个课题中的实训内容为考核依据;二是终结性评价,为理论考核,主要体现为平时考试测试和统一模拟考核。
七、教学进度安排
制定日期: 年月日
教学计划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了解家乡民风民俗来历的基础上,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积极参与并设计本地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增强民族自豪感。
2.观察生活中存在的陈规陋习、迷信现象,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各种迷信活动,树立移风易俗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了解家乡民风民俗的来历。
三、教学难点:
体会民风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
1.春节来历的相关资料。
2.跳绳、毽子、陀螺等活动器材。
3.布置学生搜集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和传统的文娱活动方式。阅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资料。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表现节日喜庆的民乐,课件展示一组反映我国传统的民风民俗的画面。
2.同学们,伴随着优美的旋律,你们看到了什么?
3.从悠悠远古到现代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华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许多独特的习俗和文化。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好吗?(提示课题)
(二)认识春节
1.你知道我们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2.哪个节日是最隆重的?(春节)
3.提起春节,我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关于它的美丽传说、多彩活动、心情故事等感兴趣的内容。
4.现在请每个学习小组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探究,待会儿用说说、画画、演演等方式进行汇报。(给“美丽传说”组发相关阅读材料)
5.分组汇报。
(1)美丽传说
A.春节也称过年,你知道哪些有关过年的传说呢?
B.观看简短动画(有关年兽的传说)。
C.这些传说为过年增加了一些神秘的色彩,但是它们并不可信,你们知道经过考证的过年的起源吗?(讲述春节的来历)
D.由此可见,那时过年的目的何在?
E.三千年以来,过年逐渐成为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年复一年,中国人民经历着过年,每个人对过年都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多彩活动、心情故事
说一说,你们家是怎样过春节的?你最感兴趣的活动是什么?相机交流:
①你家贴上了什么春联?
②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春联,大声读一读,体会其中传达的情感。
③你家年夜饭吃些什么?吃饺子象征着什么?
④你是怎么给亲朋好友拜年的?
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都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是啊,咱们中国的春节,不但热闹、喜庆,还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除夕夜怎样辞旧迎新?
①过年的日子里,除夕夜是大家最重视的,你家吃完年夜饭后干什么?
②除夕夜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的,现在请大家注意分析一份网上调查的数据《除夕之夜怎么过》,请你们发表看法。
③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哪一种形式?(看春节联欢晚会)
④1983年春节,中央电视台开始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多年来已经成为过年的一种新形式。全国人民除夕夜的文化大餐,它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请看一段晚会的录像。(播放《春节联欢晚会》片段。)
⑤到底春节联欢晚会发挥了什么作用?
(三)方式讨论
1.春节的活动是如此多姿多彩,那你知道,人们最希望的过年方式是什么吗?出示教材内容“猜猜看”,请学生自由竞猜。
2.师动情总结:合家团聚仍是人们过年的首选。(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学生可自由跟唱。)
3.引导学生读小故事《到外公外婆家过春节》,谈谈感受,并说说你在春节期间是怎样表达对长辈、亲人真挚情感的。
(四)拓展延伸
1.正因为春节蕴涵着这么深厚的文化道德情感,所以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代代继承发扬。其实除了春节以外,中国还有许多传统节日。请同学们列举其他的传统节日,并说出主要民俗。
2.相机介绍
①端午节:节日来历、屈原简介、诵读诗歌。
②中秋节:吟诵借月抒怀的诗句。
3.传统节日中倾注了中国人太多的情感,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课后请大家搜集、阅读相关内容,更深入地体会其中蕴含的魅力!(在《新春序曲》中结束本课。)
第二课时
(一)激发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知道有哪些民族?
2.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民风、民俗。课前老师请大家搜集了这方面的资料,老师也找到一些,放在每小组的学习资料袋中。请大家认真地看看这些资料,待会儿展开一个小小的竞赛,好吗?
3.老师这儿有一些图片,你们能判断他们是哪个民族的,并简要介绍这个民族的民风民俗吗?
4.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民俗活动?它们各有什么象征意义?
5.小结:不同的民风民俗,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绚丽之花。
(二)亲身体验,感受传统文娱活动的乐趣。
1.我国的悠久历史还留下了许多相传很久的文化娱乐活动,你们看——(出示:风筝、陀螺、跳绳、毽子等。)
2.玩过这些游戏吗?谁能现场露一手?
3.阅读文章《踢毽子》,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毽子带来的快乐。
4.你们还知道哪些传统文娱活动?
(三)总结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各民族的习俗和文化像一部部生活百科全书,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教学计划 篇4
我校是河南省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项目学校,配备电脑室一个(30台学生机、1台服务器)、多媒体教室一个(中控电脑1台、投影设备一套)、卫星接收室一个(卫星接收电脑一台、海尔彩电一台、卫星接收设备1套)、光盘播放室一个(长虹彩电1台、海尔DVD1台、教学光盘74套394张)。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工作造成很大的压力,农村远程项目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为了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服务于教学特定如下目标:
(一)培养一批电脑方面的天才学生
(二)让电化教学手段在我校得以普遍应用
(三)把电化教学办成我校特色,让我校电教水平达到全县前三名
学生培养计划:
1. 以每周固定上课和电脑课外兴趣小组为主要学习形式。
2. 上课以课表为准,兴趣小组学习以下午第四节和其他业余时间为准。
3. 内容以电脑操作和兴趣培养为主。
4. 兴趣小组由各班选定两人经培训教师测试合格后通过。
教师培训计划:
(一)培训内容:
1. 光盘播放室:要求教师都会开关机、播放教学光盘。
2. 卫星接收室:要求教师会用远程IP接收系统、空中课堂系统、资源下载、复制、引用、分类管理。
3. 多媒体教室:会操作中控台,正确开关投影设备会把自制课件复制到本地磁盘并播放应用。
4. 计算机室:会用科教20xx电子教室系统上课、会用中教育星资源库查找下载资料、会用备课系统备课。
5. 计算机操作:会用微软Office办公软件中的Word、Excel、Powerpoint、WPS Office的金山文字、金山演示等基本操作;有能力教师可以学习Flash、Authurware制作课件。
(二)培训安排:
1. 电脑基础知识 3学时
2. 中教育星资源库应用 3学时
3. PPT幻灯演示制作 8学时
4. word、WPS的应用 3学时
5. Excel的应用 3学时
6. 中教育星备课系统应用 5学时
7. 科教20xx的运用 5学时
8. 卫星接收系统应用 5学时
(三)培训时间:
每周一、周四晚上为固定培训时间,无课教师到机房学习。平时理科教师上午、文科教师下午到机房自由学习。
多媒体教学方案:
1. 电脑按照两人一台搭配编号分配,以便财产管理。
2. 圈定我校中青年教师(40人左右)经常利用多媒体备课和讲课。本学期每周至少备课一节,两周至少利用多媒体上一节课,其他教师随意。
3. 教师分A组和B组,每组在规定周次内必须至少完成一节任务,非规定周次鼓励教师主动上课。
4. 需要上课教师应该提前两天向电脑室管理员上报,以备协调上课时间;讲完课后教师本人要在记录表中作好记录,并保存课件以备备案考评。
5. 准备在一至两年时间内对于各级各科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课件。
6. 每位教师制作的'课件上要以课节和课题命名以备管理,课件本照实用、新颖、紧簇、详实为基准。逐步提高制作水平
7. 同级同科教师可以资源共享,共同备课,分解备课,集中众人智慧备好课上好课。
8. 对于优秀的教学课件和教学光盘,可以在师生中观摩学习,向上级推荐。
9. 教师上课完成情况依据管理员记录和课件为准,完不成任务者每缺一节罚款10元(第二周例会通报会后交),期末量化考核总成绩上扣2分;自由上课教师不上课不扣分。
教师分组:
A组:建光 宗伟 会米 拂晓 君英 利凡 雪晓 玉杰 会娟 朋飞 前进 书芳 红献 李峰 志峰 会巧 喜粉
玉辉 旭亮(19人)
B组:振国 怀霞 会粉 旭峰 艺娜 雪芹 利敏 进涛 会利 朋利 继先 会强 刚锋
灵伟 艳晓 站军 汉成 军委 小立(19人)
分机办法:
机号
姓名
机号
姓名
机号
姓名
机号
姓名
机号
姓名
1
会米志峰
7
朋飞仁敏
13
现代化教学发展计划,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学校工作计划,学校工作计划大全,学校工作计划范文的资料。
振国建宗
19
进涛战房
25
雪芹全强
2
君英旭亮
8
会娟春红
14
灵伟
20
旭峰
26
朋利炳耀
3
利凡军委
9
玉辉文军
15
会强
21
会粉
27
继先李峰
4
雪晓建立
10
前进站军
16
刚锋景栓
22
艳晓武森
28
会巧汉成
5
玉杰
11
拂晓
17
利敏
23
怀霞会平
29
宗伟素梅
6
书芳安轻
12
红献喜应
18
会利
24
艺娜小立
30
喜粉建光
田湖二中教导处
20xx-5-9
教学计划 篇5
教学目的:1.指导同学认识昆虫的特点,初步认识昆虫的概念;2.培养同学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3.培养同学认真细心的科学态度,唤起同学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实物投影仪、蝴蝶等昆虫。
学具准备:1.每人捉一些当地常见易捉的各种小虫子;2.每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课前,老师让大家捉虫子,都带来了吗?
(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调查同学是否完成了捉虫子的任务;二是看看同学带来了哪些虫子,带来了多少虫子。让同学带来一局部虫子,既增加同学的感性认识,提高同学的研究兴趣,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2.再看看桌子上摆的是什么?猜猜看,这堂课我们要研究什么?(同学回答后板书:虫子)
3.这堂课你们想知道些什么?(让同学提出学习目标,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
[此设计的目的是激励同学学习的动机,使同学发生一种渴望学习的激动。]
二、研讨创设情景
(一)提出问题:
1.你桌面上有哪些虫子?
(让同学说出各自带的虫子的名称,增加对虫子的熟悉程度,在同学头脑中再现一次捉虫子的情景以和回想这些虫子的生活习性的情形,培养同学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想像力,并为下一步的研究打好基础。)
2.依照同学的回答,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依次出示各种小虫。
(通过放大的虫子逼真有趣,既可以让同学全面认识,又充沛利用了同学的好奇心,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引导探究
1.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桌面上的虫子,他们具有什么特点?比一比,看谁观察得最仔细,发现的特点最多。
(这是课文的重点局部,目的是让同学通过对大量虫子的观察,找出每一只虫子的特点,这样一来,既给同学一个发散思维的机会,让同学动脑筋想方法,又让同学用自身想出的方法找出虫子的特点,很好地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激发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2.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探究。
(这一过程在于为同学提供民主、宽松的探究氛围,时间放长一些给同学以观察的“自由”,讨论的“自由”,相互交流的“自由”。在观察完自身组的虫子之后,可以到其他组去观察虫子,进行交流活动。为同学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机会,让同学更具体地感知虫子的外部特征。)
3.汇报观察结果。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学习效果。
三、归纳形成科学认知
1.指导同学建立昆虫的概念。
提出问题:假如让你给这些虫子分类,你打算怎样分?
[相信同学,充沛发掘同学的内在潜能。]
2.显示同学的分类结果。(有的按翅膀分、有的按足分,把同类的虫子依次分别集中在一起。)
3.观察昆虫。
(1)提出问题:若按足分类,几对足的昆虫最多?(三对)那现在我们就单独研究三对足的虫子的'外形有什么相同点?
(2)讨论上面的问题,汇报。在同学基本上说出昆虫形态的相同点后讲解:三对足的虫子在外形上有一起的特征,它们是同一类动物,叫做昆虫。(板书课题:昆虫。)自然界中的昆虫很多,有100万多种。
(3)讨论:请你根据我们研究的这些昆虫外形的一起特征,推想所有的昆虫有什么特征?要求同学做好观察记录。
(引导同学按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进行推想。由于有了上面的观察基础,同学很快就可以得出昆虫外形的一起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局部,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三对足。它们都属于昆虫,由此可以推想:所有的昆虫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局部,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凡是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动物都不是昆虫。)
4.指导同学识别昆虫。
电脑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中的9种小动物。(借助电脑的“光、音、色、像、大、动”等特点,激发同学的学习动机,在同学主动参与的状态下进行教学。)
提出问题:图中这些动物,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昆虫?为什么?(要求同学按演绎推理的思维过程进行表述。为了简单,可以只根据三对足这个最重要的一起特征进行判断。)
四、实践应用,激发同学对大自然的热爱
1.读报道,电脑显示,介绍自然界中昆虫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目的是让同学对昆虫有更多的了解,开拓同学的视野,激发同学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2.对昆虫的开发和利用。(养蜜蜂产蜜等)
3.课后延伸:你们还想知道昆虫的哪些事情?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或从网上阅读或向家长请教等方式找到答案。
教学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为指导,学校社团计划为出发点,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活跃校园文艺,规范弓法、指法,以音准、节奏、表情六个字为重点,学好每一首练习曲和乐曲。
二.活动目标
二胡因其有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等特点,是民乐表演中不可缺少的。再加上近年来学校里招了很多的二胡艺术特长生,故把他们组织起来和新报名的学生一起定期进行训练,同学们在一起相互切磋,不但能提高演奏技巧,还能锻炼他们的意志,陶冶性情。有百利而无一害。
三.指导措施
1.常抓不懈 指定学生负责人,上课前校音、点名、检查曲谱、弦线、松香等,并做好记录,最后酌情打分。
2、巩固复习 ,每星期活动一次,需要学生在校内教师的指导下,勤加练习,复习前知,加以巩固。
3.回家练习 二胡光靠上课练习还不够,因此督促学生回家勤练习,下次上课时回琴。
4、本学期能较为全面地掌握二胡演奏中的基础调:D调的.演奏。
四、活动时间:每周三下午大课间活动
五、活动地点:少先队活动室
六、每月具体工作
2月份:复习D调一把位,重点是巩固左手按弦、右手运弓的姿势。 练习曲:《凤阳花鼓》、《山村初晓》、《杨柳青》
3月份:学习D调二把位,重点是学习左手从一把位到二把位的换把。 练习曲:《换把练习》、《四季歌》
4月份:复习D调二把位,重点是较为熟练地进行换把。
练习曲《抒情乐曲》、《苏北小调》
5月份:学习D调三把位和揉弦,重点是掌握揉弦动作。
练习曲:《荷塘月色》
6月份:总复习。重点是左右手姿势的标准、换把的流畅及节奏的准确。 练习曲《紫竹调》、《八月桂花遍地开》、《荷塘月色》。
XXXX年X月
教学计划 篇7
一.活动目标:
1.较好地掌握羽毛球的发球、击球等基本技术 2.提高体能水平,激发学习兴趣
3.树立学习羽毛球运动的自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4.学会处理竟争与合作的关系。
5.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团结他人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内容:
三.活动实施
⑴方法:根据学生的.技术水平进行分组,进行合作式教学,发现启发式教学,体验成功式教学,促进学生愿学、乐学、会学。
⑵活动计划:每周下午5点到6点。
⑶场地与设备:以学校操场为主要教学场地,辅以空教室或学生自主练习。四、活动评价建议
兴趣小组的评价以活动过程中的学习态度(15%),体能(20/%),运动技能(25%),情意表现(20%),合作精神(20%)。
⑴、建立完整的考评考勤制度。
⑵、加强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记载,保证科目的学习时间。
⑶、积极探索学生互评、自评的功能与策略,实现评价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计划 篇8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数与代数领域里的比例的意义、比例的性质、解比例;还教学空间与图形领域里的图形放大与缩小、比例尺的意义、解决与比例尺有关的实际问题。
把两个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教学,既能赋予比例丰富的现实意义,又能理解图形放大、缩小的数学含义,还能使解决比例尺的实际问题有更多的思路与方法。
全单元编排7道例题、三个练习,分成四段教学。
例1~例3、练习九,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的意义;
例4~例5、练习十,比例的性质、解比例;
例6、例7、练习十一,比例尺的意义和解决实际问题;
实践活动进一步体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在现实情境和画图活动中,教学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
图形放大与缩小是图形的一种变化方式,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十分具体,教学应在现实的情境中进行。
联系倍和比的知识,揭示图形放大的含义。例1先教学图形的放大,在长方形画放大的情境中,要求学生说说两幅画长的关系、宽的关系。有些学生用倍描述,有些学生用比表示,都利用了已有的知识、经验。这里要注意的是,应该把放大后的画(第二幅画)与放大前的画(第一幅画)比。教材归纳学生的思考,指出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图形按2︰1的比放大。在这一段话里,揭示了图形放大的具体含义,示范了图形放大的规范表述。
促进认知迁移,体会图形缩小的含义。在初步理解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以后,教材提问:如果把第一幅画按1︰2的比缩小,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引导学生感受图形的缩小,初步形成图形缩小的概念。
教学时,可以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与图形按1︰2的比缩小进行比较。突出比的前项指变化后的图形,后项指原来的图形。2︰1的前项大于后项,表示图形放大;1︰2的前项小于后项,表示图形缩小。
在方格纸上画图形,进一步体会图形放大与缩小。例2在方格纸上按照规定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与缩小后的图形,先思考放大或缩小后的长、宽各是几格,进一步理解3︰1与1︰2在图形放大、缩小情境里的含义,加强对图形放大、缩小的体验。
2.以图形放大为素材,教学比例的意义。
在图形放大的情境中能够写出许多组对应边长度的比,这些比的比值是相同的。利用这些比教学比例,一方面使组成的比例有具体的含义,有利于理解比例的意义。另方面通过对应边长度的比组成比例,能进一步理解图形的放大。
分别写出各张照片长和宽的比,分析两个比的关系。例3要求分别写出放大前照片的长与宽的比,放大后照片的长与宽的`比。这两个比也是相对应的,都是同一图形里两条边的长度比,而且都把长作前项,宽作后项。学生思考两个比有什么关系,有人从比值的角度发现它们的比值都是1.6,有人从化简比的角度发现它们化简后都是8︰5。上面的活动有两个作用,一是为教学比例积累素材。二是发展对图形放大的体会:长方形放大,不仅放大后与放大前长的比与宽的比相同,而且放大前长与宽的比和放大后长与宽的比也相同。
根据比值相等写出等式,揭示比例的意义。两个比的比值都是1.6,两个比都能化简成8︰5,这些都表明两个比相等,因此可以写成等式。等式的左、右各是一个比,表示两个比相等,教材指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里首次感知比例的意义。
写出照片放大后与放大前对应边的长度比,判断能不能组成比例。根据图形放大,学生还能写出放大后与放大前两个图形的长的比和宽的比,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只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经过写出比、求比值,比较比值的大小、写成比例等一系列活动,能进一步体会比例的意义,学会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的方法。
在常见数量关系中体验比例的意义。图形放大与缩小为教学比例提供了生动的素材,认识比例不能局限于图形的变化。因此,练习九第3题、第7题扩展素材的范围,在常见数量关系里写比、求比值、组成比例,进一步加强概念,也为教学正比例作些铺垫。
3.在图形缩小的情境中教学比例的性质。
比例的性质可用来解比例,也是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的知识。
利用三角形缩小的数据写比例,认识比例的内项与外项。例4呈现三角形缩小的情境,缩小前、后的图形里标有底、高的数据。学生根据图形缩小的含义,利用图中的数据,能够写出许多比例。每个比例都由6、4、3、2四个数组成,四个数在比例中的位置有规律,这些都为教学比例的性质创造有利条件。
教材举一反三,先在6︰3=4︰2里讲述比例的内项与外顶,再让学生指出其他比例的内项、外项,及时巩固知识。
在写出的比例中发现基本性质。比例的性质希望学生主动发现,因为性质比较明显。自己发现性质,认识深刻、记忆牢固、便于应用。发现性质是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个案到全体的过程。兔看到了6、4、3、2四个数在比例中的位置规律,猴发现了性质的具体表现。教材要求再写出一些比例,体会规律存在于每个比例中。在此基础上,用字母表示、用语言讲述,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4.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解比例。
例5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包括三点内容:根据图形放大的意义写出比例,应用比例性质求未知项,指出什么是解比例。
根据图形放大,写出比例。例题要求写两张照片长的比与宽的比组成的比例,在这个比例里有三项是已知的,一项是未知的。因此,像列方程解决问题那样,设放大后照片的宽是x厘米,列出的比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解比例是例题的主要教学内容。教材里写出了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这一步,让学生思考根据是什么,体会应用比例的性质能够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并通过试一试练一练学会解比例。
5.写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例6教学比例尺的意义,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
认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例题给出了草坪长50米、宽30米,草坪平面图长5厘米、宽3厘米。要求学生分别写出长、宽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教材没有对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作解释,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体会、识别。
指导统一单位。教材指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先要统一成相同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统一单位,可以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也可以把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位,由学生自主选择。在交流中体会,实际距离改写成厘米为单位较方便些。如果把图上距离改写成米为单位,在化简比的时候较麻烦。猴写了长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鸟写了宽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两个比化简成相同的比。因此,求平面图的比例尺,只要利用一组对应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就够了。
揭示比例尺的意义。通过写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学生初步感受了比例尺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教材指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两个数学式子,既精炼地表示了比例尺的意义,又表达了求比例尺的方法。
认识线段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是比例尺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教学线段比例尺有两点作用,一是进一步体会比例尺的意义,二是能方便地解决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的问题。教材通过解释比例尺1︰1000的具体含义引出线段比例尺,突出线段比例尺的特点,能直观地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若干米(千米)。线段比例尺与数字比例尺的意义是一致的,可以互相转化。如P49练一练第1题,左图的比例尺是1︰2200000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2200000厘米(即22千米),相应的线段比例尺也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22千米。右图的线段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22米(即2200厘米),相应的数字比例尺就是1︰2200。
6.利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利用已知的比例尺,可以求实际距离或者求图上距离。例7是求实际距离的问题,求图上距离的问题安排在练习里。例7鼓励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猴联系数字比例尺的意义解题,兔利用线段比例尺解题。另外,还教学列比例解决问题。
7.安排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图形放大、缩小的概念。
实践活动《面积的变化》探索图形放大,面积变化与边长变化的联系。第一项活动是测量长方形放大后与放大前的长、宽,按图形放大的概念分别写出长的比和宽的比,估计放大后长方形面积与放大前的比是几比几,通过计算检验估计,初步体验图形放大时边长变化的比与面积变化的比是不同的。第二项活动测量正方形、三角形、圆的有关长度并计算面积,把数据填入表格,发现面积变化与长度变化的关系。第三项活动应用发现的变化关系在校园平面图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各项活动的内容多、容量大,要仔细看书,明白每项活动的任务与要求。发现规律需要过程,三项活动体现出初步感知-研究发现-理解应用的过程,学生不仅获得知识,也发展了数学思维。
通过实践活动,对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能有更清楚的认识,进一步明白这里的比是相应边的长度比,不是图形的面积比。
教学计划 篇9
【课题】
爸爸的花落了
【创意说明】
这篇小说作者以细腻的笔抒书写了成长的体验,文中童年的故事、成长的感受能很快激起学生共鸣。教学时不必与囿于课文分析这分析那,宜通过反复朗读让文章的情理能注入学生心田,在引导学生以“长大的感受”为契合点衔接课内外,从他人的故事和文章中获得有益的启迪。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在毕业典礼上,“我”从衣襟上的夹竹桃引起对爸爸的回忆,回忆中有欢乐的笑声,也有感伤的泪水;有爸爸严厉的责罚,也有绵绵的爱意,爸爸的花儿落了到底是什么意思,请阅读课文。
2、整体感知:
概述小英子的成长足迹,体会文中丰富的情感。体会作者文字中渗透怀念童年之情。
3、拓展延伸:
⑴结合英子的`成长历程谈谈你对成长的体验。学生讨论,自由发言,与课文所述吻合即可。
从磨练角度:“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不经事,难成人;不闯练,难成才……
从父母角度:父母是孩子成长途中最重要的启蒙教师。父母的鼓励和希望是孩子成功之路上最重的砝码。
爱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馈赠。爱能化解一切怨恨。给子女一罐蜜,不如逼他去酿蜜。严格的要求和温暖的关怀对孩子来说,一样都不少。
从苦难角度:苦难是成长的催化剂。苦难是成长路上的仙果。“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成长感受:长大不是年岁的增长,不是年级的增加,长大意味着进步与成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更多的能力……
⑵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你对成长的体验:
每个人的成长史都是一篇动人的童话、一首怡人的欢歌。想一想你成长经历中最重要的人给你影响最大的几件事,让你铭记在心的几句话,说说他们是怎样促进并伴随你成长的。
形式:“简单叙事+体验”。
4、回想同学们的发言,把你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写下来,为写作搜集一点素材。
5、完成一则练笔《成长的感觉》。
【资料整合平台】
1、作者简介(见《教师教学用书》)
2、练笔借鉴:
长大的感觉真好/任真妮(见《作文通讯》2003年第7期)
教学计划 篇10
目标与要求: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课程改革的进程,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构建小学生课外阅读科学体系,真正让小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天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新课标也提倡让学生在小学阶段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让心灵沐浴书香,做一个有有修养的人,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为孩子的一生着想,为孩子的生命奠基!因此,我们开展的这个活动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阅读内容:
(1) 阅读自读课本,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
(2) 阅读浅显科技文章,儿童报刊,人物传记,历史名著;
(3) 会做摘录笔记,阅读总量不少于20万字。
(4) 阅读总量不少于50万字。
方法与措施:
1、每一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语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
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严格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半小时自由阅读时间。教师不断地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思路,逐步形成阅读的基本课型,如:
阅读指导课:这种课型主要是教给小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学会搜索信息、处理信息;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能力、想象能力等,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
读物推荐课: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是往往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我们要上好读物推荐课,可以通过讲解主要的`内容、朗诵精彩的片段、讲故事等各种形式向学生推荐读物,也可以同学之间、小组之间互相介绍自己喜爱的书籍。
阅读欣赏课:这种课型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阅读材料,可以通过配乐朗诵、角色表演等各种方式,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审美能力。
读书汇报课:这种课型主要在学生课前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汇报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主要形式有:
(1)读后叙述: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书的内容。
(2)开展辩论赛:对读物中所提到的相关论点开展辩论,促进阅读效果的提高。
(3)交流评论:交流自己阅读的方法,对书中的人物及写法进行评点。
(4)表演展示:让学生把看过的内容,自编成小品、课本剧的形式,在汇报课上进行表演。
2、清理内容陈旧、情趣庸俗的充数书,学生可自带自己最喜欢 的一本书到学校,放到本班级图书角,供阅读课使用。
3、倡导师生共读,实现师生共进。
形成与书为伴、与书为友的良好读书风尚,使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交流,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籍,从书籍中寻找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荡涤自己的心灵,从书籍中享受教与学的乐趣,从书籍中发现理想的栖息地。以读书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以读书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教学计划11-30
素描的教学计划02-22
钢琴教学计划03-24
大班的教学计划03-27
高中教学计划03-25
篮球教学计划03-26
历史教学计划03-30
舞蹈的教学计划03-28
数学教学计划06-12
小学教学计划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