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3-04-22 14:29:08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有关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汇总九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汇总九篇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的操作,需要合作怕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其实状况。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方向与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认识钟表、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4、会认读整时,几时半,会写时间,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述,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施新课程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在学校工作的统一部署下,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

  作,最终促进老师、学生共同发展。

  二、工作重点:

  1、认真落实并自觉执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通过教研组的理论学习、备课、听课与评课、作业批改等活动,把教研组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制订出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抓好平时的课堂教学,提高平时的课堂教学质量。抓好学生的学习常规,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严格按照学校教学工作的要求,加大备精品课的力度,深入分析教材,从教材本身着手,拓展数学的外延,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4、充分发挥教研组功能,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交流心得体会,互学互助。

  5、结合一年级数学的教学目标,努力工作争取达到目标。再次优化教学计划、教研计划和培优辅差计划。

  6、加强团队建设,努力争创优秀团队。

  三、教研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全体教师通过进一步解读新课标,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积极实践、探索新课程下的课堂教育教学规律。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用好新教材,通过反复探索、研究、反思、实践,把课程改革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2、加强教材研讨、集体备课的研讨,在教学中坚持以备课研究为重点,以课例研究为核心。教案以手写为主。

  3、优化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本学期将把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我组的重点工作。教学后写出深刻的教学感悟和体会,反思要深刻。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4、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除每周开展一次教研组活动外,还多开展民间活动,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5、充分利用采用集中学习、教师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使教师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教师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6、加强及格率、优生率的监控,找准后进生的后进点,因人制宜制定合理的补差计划。给后进生多创设机会,品尝成功,树信心。多与后进生谈心,多做情感交流。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班级实际情况

  二个班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还有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做题之前先认真读题、理解题意以及细心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两个班都有几个学生因学习行为习惯等问题而使他们的学习有较大的困难,特别是计算比较差,其中有三四个学生十以内的数都要通过数手指来完成,二十以内的进位加法对他们来说就更慢了。还有有较多的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很少有做完题检查的习惯。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知道数的组成,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四、复习的具体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银行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3.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4.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复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渗透各项数学知识。

  5.关注后进生的学习,进行耐心的辅导。

  五、复习时间安排

  1.1--20各数的认识1课时

  2.1-20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课时

  3.看图应用题,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1课时

  4.立体图形、钟面的认识1课时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全册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

  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 内的数、小数、简单的 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 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 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 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 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 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二、全册教学要求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事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课时安排

  (一)数一数 2课时

  (二)比一比 4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6课时

  1、1---5的认识 5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8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3课时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 6课时

  (五)分类 4课时

  (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20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 8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 8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6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6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实践活动 1课时

  (七)11-20各数的认识 6课时

  (八)认识钟表 4课时

  (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6课时

  1、9加几 5课时

  2、8、7、6加几 6课时

  3、5、4、3、2加几 5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实践活动 1课时

  (十)总复习 4课时

  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在本学段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要防止学生的合作流于形式,强调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以及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开拓思路。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乘法时,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探求计算结果,而不宜教师首先示范,讲解竖式笔算的法则和算理,限制学生的思维。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都处在浅显的阶段,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观察物体、认识图形、认识100以内的数、找规律、认识人民币、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统计。

  三、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6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认真研究教材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要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的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编写要认真,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7

  一、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

  (1)20以内的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和=。

  (2)加法的含义、减法的含义。

  (3)和在10以内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和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

  (4)比较物体的轻重。

  (5)钟面的认识,看几时和大约几时。

  (6)求两个数一共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7)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或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

  (1)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

  (2)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3)下、前后、左右等方位的认识。

  3.统计与概率

  (1)按用途、颜色、形状或其他特征把一些熟悉的物体分类。

  (2)物体个数的简单整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

  (3)简单的统计表。

  (4)统计结果作初步分析或说明。

  4.实践与综合应用

  (1)有趣的拼搭(在活动中初步体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本特征)。

  (2)丰收的果园(用方位知识、10以内的数、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各数;联系实际问题认识加法和减法,探索10以内的加、减法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或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

  认、读、写20以内的数,会用2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2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知道几和第几,初步学会用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认识数0,体会0的含义,知0在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应用。

  认识符号>、<和=的含义,能够用符号或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

  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相应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初步感受简单的估计方法。

  初步学会解决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或从总数里去掉一些求还剩多少的单实际问题。

  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会正确说出钟面上整时的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能判断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轻重。

  能探索一些简单现象中隐含的规律。

  (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能比较简单物体的长短和高矮。

  联系生活经验,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物体位置关系。

  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在日常生活中初步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

  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状的物体。

  (3)联系具体情境,经历把物体进行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简单的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结果回复一些简单的问题。

  能根据物体的用途、颜色、形状或其他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

  初步体会收集、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表示分类整理后的数据。

  能根据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问题。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感受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比较两种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体会初步的对应思想,掌握简单的比较方法,具有用语言或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初步能力。

  (2)在理解加、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初步学会有根据地思考;通过对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初步感受思维活动的条理性;通过在多样化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体会思维过程的灵活性。

  (3)认识常见的几何形体的过程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在把不同的物体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初步体会统计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初步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识。

  (5)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分析、推理,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境或问题,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交流生活中的简单事物。

  (2)初步学会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联系已经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一些不同方法。

  (3)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情产生好奇和兴趣,有喜欢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2)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体会数学思考方法的合理性,感受数学思考的价值。

  (3)能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具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具有独立思考并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

  (4)在观察、操作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三、教学措施

  1.把解决问题寓于认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内容的教学过程中。

  2.安排两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

  3.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

  4.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

  5.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较多的用实物、图形、小棒、数字表示数的内容,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数描述身边的事情并用数交流信息。

  6.通过交流算法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评价,为学生保留较大的探索算法、交流算法、选用算法的空间。

  四、课时安排:

  66课时。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8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我们一年级教学部数学教研组将做好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特制定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计划如下: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将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加大教学研讨力度,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科研工作。

  三、工作重点:

  1、认真落实并自觉执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通过教研组的理论学习、备课、听课与评课、作业批改等活动,把教研组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制订出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抓好平时的课堂教学,提高平时的课堂教学质量。抓好学生的学习常规,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

  3、严格按照学校教学工作中的要求,加大备精品课的力度,深入分析教材,从教材本身着手,拓展数学的外延,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4、充分发挥教研组功能,开展交流心得活动,互学互助。

  5、结合本学年本团队的课题,加强课例的研究,促进教师教学的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使得学生的'成绩得到提高。

  6、结合一年级数学的教学目标,努力工作争取达到目标。再次讨论再次分配方案,学习教学计划、教研计划和培优辅差计划。

  7、加强团队建设,努力争创优秀团队。

  四、教研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全体教师通过进一步解读新课标,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积极实践、探索新课程下的课堂教育教学规律。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用好新教材,通过反复探索、研究、反思、实践,把课程改革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2、加强教材研讨、集体备课的研讨,在教学中坚持以备课研究为重点,以课例研究为核心。在开学一个月之内完成电子教案。

  3、优化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本学期将把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我组的重点工作。教学后写出深刻的教学感悟和体会,反思要深刻。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4、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除每月开展一次教研组活动外,还多开展民间活动,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5、充分利用采用集中学习、教师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使教师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教师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6、加强对在数学教学中一年级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的课题研究,把“如何培养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的课题研究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中,让一年级的孩子养成一定的审题能力。

  7、本学期在12月初安排一次口算、计算比赛,提高学生的口算和计算能力。

  8、加强及格率、优生率的监控,找准后进生的后进点,因人制宜制定合理的补差计划。给后进生多创设机会,品尝成功,树信心。多与后进生谈心,多做情感交流。

  9、争取获得“优秀教研组”的称号,并涌现出多名活动积极分子。

  10、收集好教研组的各类资料,做好集体备课登记工作。

  五、本期教研活动安排如下:

  第一单元 准备课 主备:

  第二单元 位 置 主备: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主备: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 主备: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主 备: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主备:

  数学乐园 主备: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主备: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主备:

  第九单元 总复习 主备: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9

  一、同学基本情况分析

  同学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同学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同学: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同学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同学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同学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同学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同学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同学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同学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同学的空间观念。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同学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同学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同学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同学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同学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同学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同学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同学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同学的计算能力。

  3、 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同学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同学的数学能力。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同学的创新能力。

  6、结合教学内容,对同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五、教学进度表

  (一)、位置(6课时)第一周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8课时)第二周至第四周

  例1 4课时左右

  例27课时左右

  例3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3课时左右

  (三)、图形的拼组(4课时)第五周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5课时)第五周至第七周

  数数 数的组成4课时左右

  读数 写数4课时左右

  数的顺序 比较大5课时左右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左右

  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5课时)第八周

  认识人民币2课时

  简单的计算3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30课时)第九周至第十三周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6课时左右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8课时左右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4课时左右

  (七)、认识时间(6课时)第十四周

  小小店1课时

  (八)、找规律(6课时)第十五周

  (九)、统计(6课时)第十六周

  (十)、总复习(10课时)第十六周至第十九周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1-12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8-23

数学教学的工作计划08-01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1-03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2-07

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工作计划03-31

一年级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4-01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9-07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9-05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08-20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