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1
1.9,1.10两个班均属文科普班,学习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主要措施如下: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 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 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 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四、学情分析:
1、基本情况:12班共 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 人,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后进生约 人。
14班共 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 人,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后进生约 人。
2、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习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 次
时
内 容
重 点、难 点
第1周 2.12~2.18
算法与程序框图(2)基本算法语句(3)理解算法的含义。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理解5种基本的算法语句。第2周 2.19~2.25
算法案例(6)
第一章小结4个典型的算法案例,体会算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的特点第3周 2.26~3. 4
随机抽样(5)学会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了解分层和系统抽样方法。正确理解随机性样本随机性的。第4周 3. 5~3.11
用样本估计总体(5)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等。学会计算数据标准差。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第5周 3.12~3.18
变量间的相互关系(4)
第二章小结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会根据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第6周 3.19~3.25
随机事件的概率(3)古典概念(2)了解频率的稳定性。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难点:设计和运用模拟方法近似计算概率。第7周 3.26~4.1
几何概型(2)第三章小结体会随机模拟中的统计思想:用样本估计总体。难点:把求未知量的问题转化第8周 4.2~4.8
任意角和弧度制(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3)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第9周 4.9~4.15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4)诱导公式的探究。运用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函数思想。第10周 4.16~4.22
期中复习及考试第11周 4.23~4.29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2)、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2)用参数思想讨论图象的变换过程。用三角模型解决一些具有周期变化规律的实际问题。难点:实际问题抽象为三角函数模型第12周 4.30~5. 6
五一放假第13周 5. 7~5.13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向量的概念。相等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几何表示。向量加、减法的运算及几何意义。向量数乘运算及几何意义。第14周 5.14~5.20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会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表示向量的模与夹角。第15周 5.21~5.27
平面向量的应用举例(2) 第一二章复习用向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向量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三步曲”。第16周 5.28~6.3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4)探索和交流,导出11个三角公式。难点: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探索与证明。第17周 6.4~6.10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3)第三章小结(1)以11个公式为依据,推导和差化积、积化和差等公式,会进行三角变换。第18周 6.11~6.17
期末复习分章归纳复习+3套模拟测试第19周 6.18~6.24
期末复习第20周
复习及期未考试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3)在探究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 研究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教学进度表
周 次
时内 容重 点、难 点
第1周
6第一章 解三角形
1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第2周
62 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应用
第3周
63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
第一章 解三角形 总结第一章 解三角形 总结
第一章 章末测试
第4周
6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概念
第5周
6等差数列及前n项和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并会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第6周
6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概念、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
第7周
6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数列 总结第一章 数列 总结
第一章 章末测试
第8周
6第三章 不等式
1 不等关系第二章
第9周
62 一元二次不等式
3 基本不等式2.1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
3.1 基本不等式
3.2 基本不等式与最大(小)值
第10周
4 简单线性规划
第三章 不等式 总结简单线性规划
不等式 总结 章末测试
第11周
五一放假安排数学练习及作业
第12周
6复习及期中考试分章归纳复习+1套模拟测试
第13周
63.1.1倾斜角与斜率
3.1.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3.2.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3.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3.2.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3)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4)掌握确定直线位置关系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第14周
63.3.1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3.3.2两点间的距离
3.3.3点到直线的距离
3.3.4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5)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6)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第15周
64.1.1圆的标准方程
4.1.2圆的一般方程
4.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4.2.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1)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
(2)能根据给定直线和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16周
64.2.3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
4.3.1空间直角坐标系
4.3.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会推导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第17周
6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1.2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1.2.1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1.2.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1.2.3空间几何体的直视图
(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
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3)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
(4)会画某些建筑物的视图与直观图
第18周
61.3.1柱体、椎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1.3.2球的体积和表面积
2.1.1平面
2.1.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2.1.3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4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
能运用定理、公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第19周62.2.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2.2.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2.2.3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2.2.4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
能运用定理、公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第20周6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2.3.3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2.3.4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
能运用定理、公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4
【摘要】 目前,在职业高中数学课程中,存在着数学教材脱离
学生知识基础,与职业学校的专业多样性不相适应的矛盾,这些矛
盾导致了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产生畏惧心理,从而使数
学教学效率不高。本文从当今职业高中数学基础教育教学现状调查
出发,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寻找出
了适合职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 职业高中 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理念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
实施,新课程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这些基本
理念对职业高中的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起着很大的指导作用。那
么,在职业高中的数学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特别注
意哪些教学理念呢?具体有以下几条:
一 贯彻实施”大众数学”
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数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
这种思想是以人的生存发展为目的的数学教育思想,是需我们在教
学过程中坚决贯彻实施的教学思想。
这一理念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已经提出,在高中职业教育阶段更应
作为一个最基本的教育理念被贯彻执行。如果承认个体发展的差异
性,那么也就应明白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数学上的发展也具有
差异性。这一基本理念切实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
经过初中三年的数学学习,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已经在初步进行
分化,进入职高的学生大部分是中考分流出来的,他们数学基础参
差不齐,且总体较差,学习数学的习惯、信心、能力等也都不太相
同。因此,只要他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即可,无需进行过度
的强化训练,或者设立过高的数学学习目标。
二 在课程中要着重体现出趣味性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可
能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教学过程中,又该如何激发学生学
习数学的兴趣呢?
1.创设熟悉的情境,实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
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创设学生们熟悉的
情境,经常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同时注意从
身边的现象中提炼出数学问题、从报刊和其他媒体中获取生产生活
的信息来提炼出数学问题、从其他学科中寻找与数学知识相关的问
题。
这样的实际数学情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也充分体现
出了数学的本质,同时还反映了数学的特点,而且因为学生们熟悉,
对这种数学情境就更容易产生好奇心,就会有”这也是数学吗?”
这样的疑问,因此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思维。学生
愿意主动思维,教学效果才会事半功倍。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激
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加深学生的理解,才是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2.体现数学的文化性,加强数学史的教学
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来源于生产,服务于生活,并不是
空中楼阁。在古代埃及,尼罗河定期泛滥,出于重新丈量土地的需
要,发展了几何学;在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生产及天文观测的需
要,也促进了数学的发展。由此可见,数学与社会文化始终是密切
相关的。数学并不是一棵傲然孤立的大树,它是在人类的物质需求
和精神生活影响下生长起来的,同时它也以自己的独特魅力对人类
文化的不同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但
要提高学生本身的数学激发能力,也应该着重体现数学的文化性,
加强对数学史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并不是一科艰涩难懂的无
用学科,它也有其发展根源,也对我们的社会有着重要影响。
3.做数学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仍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旨,将数学的
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索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当前教育
改革的形势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
多边活动的过程,而不是单一的、没有互动的'”填鸭式”活动。学
生能力的形成和素质的提高主要在做与合作、做与交流中形成。新
课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学习数学
的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自学方式。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数
学能力,还可以全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职业高中阶
段用做数学来学习数学应成为一种很重要的形式,并被广泛应用。
三 实现数学课程与专业的融合
由于进入职业高中的学生中,有一部分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并
将面临不同行业的不同要求:有的行业与数学联系紧密,如经济类
行业;而有的行业,需要用数学的机会就不多,如旅游业和商业。
而且不同的行业对数学知识要求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如计算机行
业对算法的要求就会高一些,至于其他方面相对要求会比较少;而
商业方面主要侧重点是利润和最优化方面,对几何方面的要求就少
得多。还有另一部分进入高职进行深造的学生,由于选择的专业不
同,也将面临着对数学方面的不同要求。不过,无论是那一部分的
学生,无论对数学有着怎样不同的要求,他们都需要在职高阶段为
他们的这种不同打下一个适应他们未来的基础。针对这种情况,作
为数学教师,首先应对各个专业目前所需用到的数学知识和要在这
个专业上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数学知识做一个详细的调查研究,确定
在职业高中阶段,有哪些是必须传授的,哪些是可以传授的,哪些
是可以略过的。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传授知识。另外,随着
社会的发展,专业的不断发展完善,出现的新的涉及数学方面的内
容也应及时地加入教学内容。还有一些是关系到具体的专业的,教
学侧重也应因人制宜。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等差数列时,不
妨引导他们从算法的最优化说起。如果每个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数学
的同时也了解了本专业的具体内容,这样不仅增强了对数学学习的
兴趣,同时,也及时地让他们对今后要从事的职业有所认识,达到
了一举两得的目的。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全体教师提出了新的问题,同时,给
我们指出了努力的方向,也是新的挑战。职高数学课程改革势在必
行,改革任重道远,只要大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结合实际,勇
于实践,勤于探索,就一定能建立起适合职业教育的数学课程新理
念。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高一备课组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团结合作,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团结合作,互相学习,认真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并结合新教材的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在教学中,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全面提高,为来年高考作好充分的准备,争取优异的成绩。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3)在探究三角函数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算法初步,
1算法步骤
2程序框图(起始框,判断框,附值框,)
3silab语言(顺序,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第二部分,统计,第三步分,概率,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三、 具体措施
1.期中考前上好第一册(必修3),期中考后完成好必修4
2.抓好数学补差,培优活动 各班在星期1或星期4的下午
3.立足于教材。
4.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及每一章课后习题
5、我们组还继续学习了《课堂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努力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6、继续认真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师徒间经常听课交流,认真评课。集中备课,共同商讨教材等。
7抓好竞赛辅导,时间定于周三、周四的提前时间,周六的下午1点到3点;任教老师:高一全体数学老师。
8、段统一考试在周日或者周三的晚自修时间,每隔2周考一次;
9、上学期必修4的学分认定考试补考及落实工作;
10、响应学校教务处的备课计划安排,督促组员落实工作;
11、抓好集体备课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6
(一)知识体系:省编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数学》第二册第十一章《概率与统计初步》、第三册第十三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第十七章《数据表格信息处理》、第十八章《编制计划的原理与方法》、第十九章《线性规划初步》。本教材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以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种专业人才的需要为出发点,并充分考虑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水平,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结构体系:第是一章《概率与统计初步》主要内容包括: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古典概率,随机抽样,用样本估计总体及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第十三章《圆锥曲线与方程》主要内容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推导了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方程,研究了它们的几何性质。第十七章《数据表格信息处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数组、数据表格的概念和数组简单特点,数组的线性运算。第十八章《编制计划的原理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编制计划的有关概念,关键路径法,统筹图及进度计划的编制。第十九章《线性规划初步》线性规划的初步,即二元线性规划。
(三)重点:
1、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的意义及其运算,概率的相关概念、古典概率的计算,抽样方法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均值以及求回归方程;
2、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
3、数组的相关概念及运算,数据表格的信息处理;
4、关键路径法、双代号网络图及其时间参数;
5、实际问题中的线性规划问题数学模型的建立,即给出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画出可行域,在可行域上通过图解法,找到最优解;
(四)难点:
1、正确熟练地运用两个原理分析解决问题,对概率统计定义的理解,利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方差、标准差意义的理解,会用计算器及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利用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研究他们的几何性质及其应用;
3、理解数组与数据表格的关系;
4、各工作间的邻接关系的分析及对虚工作的理解;
5、线性约束条件的建立,线性目标函数的给出,规范的画出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图解法的原理,在可行域上整数解的寻找,计算机中Excel的“规划求解”功能的应用。
本学期担任20xx级财会1、2班,种养殖这3个班级的数学课,每班每周4课时,共12课时。从整体上看,这三个班女生偏多,学生的学习参差不齐,开学初,简单的做了调查:85%的`学生不太愿意学数学,有的甚至在小学四年级就放弃了数学的学习,剩下的15%学习基础也不是太牢固,基本没有优秀生。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争取使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都有收获,圆满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第十一章 概率与统计初步
1、掌握分类计数原理及分步计数原理,会用这两个原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了解随机现象、随机试验的概念、理解样本空间、基本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
3、理解古典概念、了解概率的性质,会应用古典概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能从现实生活中或其他学科中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
5、结合具体的实际生活情景,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6、在参与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
7、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列出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步直方图,了解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表示的意义。
8、通过实例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样本的标准差。
9、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求合理的选取合理的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合理的数字特征。
10、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初步学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
11、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作出散点图,并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两变量的相关关系。
12、会使用计算器计算出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的线性回归方程的系数,从而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第十三章 圆锥曲线
1、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感受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中的作用。 2、通过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模型的过程, 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
程及简单几何性质。
3、了解抛物线和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们的简单几何性质。
4、通过圆锥曲线与方程的学习,应用类比的学习方法,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5、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6、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从而掌握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 第十九章 线性规划初步
1、理解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能熟练设出实际问题的变量并列出线性约束条件,能准确找出目标函数。
2、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能规范画出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3、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原理,掌握线性规划问题图解法,会利用图解法求线性规划问题的整数解。
4、能在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中,发现线性规划问题的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进而用图解法解决实际问题。
5、掌握用Excel的“规划求解”功能解决线性规划的实际问题。 第十八章 编制计划的原理与方法
1、了解编制计划的有关概念,理解路径及相关概念,掌握关键路径法的应用。
2、掌握双代号网络图的画法,会根据工作邻接表画双代号网络图。 3、了解用横道图来编制计划的方法。
4、理解双代号网络图的时间参数的意义,会通过时间参数找出计划网络图中的关键路径。
5、理解计划的调整与优化,能根据要求进行简单的时间优化。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归纳能力、推理能力,数形结合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辩证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借助实例分析、探究数学问题。 (三)情感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分组讲讨论,培养学生主动交流的合作精神,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善于探索的思维品质。
四、教学措施:
第二三册教材涉及到的数学方法有: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数形结合,函数关系的建立与研究等方法。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基本方法的教学,要在教学中经常有意识的讲解上述方法的应用。教学过程中还要贯彻温故而知新的原则,并十分重视贯彻数形结合的思想。同时在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点拨训(转载于:职业高中数学教学计划)练”的教学方式,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让学生去“展示自己”。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在教学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对公式的灵活运用,不要死背公式。
3、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解计算题时既要求计算准确无误,又要注意解题规范化。
4、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归纳、总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5、注意培养学生用解析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有形向数转化的能力;有数向形转化的能力;数形统一相互转化的能力。
6、待定系数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在教学中要把待定系数法的基本思想和具体作法讲清楚,使学生切实掌握这种方法。
7、可以根据专业特点,改编一些与本专业相结合的例题和习题,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专业的热爱,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在教学中要逐步教给学生学会用“类比”的学习方法和“转化”的思维方法。
五、教学进度安排: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7
本期任教高二402班和414班数学的教学工作,作为高二的第二个学期,教学任务更加艰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几项措施和计划,以帮助更多学生更好的学好数学。
一、指导思想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有关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地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探索和创新的能力;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并正确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的能力.
2、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心和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
3、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理解数学中普遍存在着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情形,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目的要求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和网络结构,细致领会教材改革的精髓,把握通性通法,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因材施教,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构建新的认知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3.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扎实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三、具体措施
1.不孤立记忆和认识各个知识点,而要将其放到相应的体系结构中,在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其内在联系,达到理解层次,注意知识块的复习,构建知识网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技能,注意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公式的辨析比较,灵活运用;力求有意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尤其是数学语言的表达形式,推力论证要思路清晰、整体完整.
2.学会分析,首先是阅读理解,侧重于解题前对信息的捕捉和思路的探索;其次是解题回顾,侧重于经验及教训的.总结,重视常见题型及通法通解.
3.以“错”纠错,查缺补漏,反思错误,严格训练,规范解题,养成:想明白,写清楚,算准确的习惯,注意思路的清晰性、思维的严谨性、叙述的条理性、结果的准确性,注重书写过程,举一反三,及时归纳,触类旁通,加强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应用.
4.协调好讲、练、评、辅之间的关系,追求数学复习的最佳效果,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和效益;精心设计教学,做到精讲精练,不加重学生的负担,避免“题海战” ,精心准备,讲评到为,做到讲评试卷或例题时:讲清考察了那些知识点,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用到了那些方法技巧,关键步骤在那里,哪些是典型错误,是知识和是逻辑,是方法、是心理上、策略上的错误,针对学生的错误调整复习策略,使复习更加有重点、针对性,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5.周密计划合理安排,现数学学科特点,注重知识能力的提高,提升综合解题能力,加强解题教学,使学生在解题探究中提高能力.
6.多从“贴近教材、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角度,选择典型的数学联系生活、生产、环境和科技方面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计划、针对性强的训练,多给学生锻炼各种能力的机会,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之目的.不脱离基础知识来讲学生的能力,基础扎实的学生不一定能力强.教学中,不断地将基础知识运用于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7.加强信息化教学。每堂课采用ppt课件,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辅助教学,争取课堂丰富多彩,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课时安排
1、《三角函数》中正余弦定理及其运用
2、《圆锥曲线》
3、半期复习
4、《概率统计》
5、《复数》
6、期末复习 14课时 28课时 7课时 28课时 14课时 7课时
新的学期是新的起点,新的希望。通过上面的计划,我相信自己在本学期一定能够将所教班的数学成绩带上去,我相信,我能行。
20xx-02-17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8
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是高一数学下册,包括第四章《三角函数》和第五章《平面向量》。按照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第四章教学需要36个课时(不包含考试与测验的时间);第五章的教学需要22个课时,共计需要58个课时。本学期有两次月考和五一长假,实际授课时间为18周,按每周6课时计算,数学课时达到110课时左右,时间相当充足。这为我们数学组全面贯彻“低切入、慢节奏”的教学方针提供了保障,也是我们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又一次极好的机会。
教学计划:
依据南昌市的高一数学教学进度安排,本学期的期中考试(预计在4月14号至4月17号进行)涵盖的内容为第四章的`前9节,由于课时量充足,第10节“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第11节“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将在上半学期讲授,这样下半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为30个课时。
我们备课组经过认真的思索、充分的讨论,将期中考试前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一单元)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4.1角的概念的推广3课时
§4.2弧度制3课时
§4.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3~4课时
§4.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4课时
§4.5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4课时
复习课(习题课)4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随堂)2课时
(二单元)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4.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7课时
习题课3课时
§4.7两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4课时
习题课2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随堂)2课时
(三单元)三角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4.8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5课时
习题课2课时
§4.9函数的图象4课时
总计授课53课时,余下课时可安排期中复习。
期中考试后的授课计划:
§4.10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3课时
§4.11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4课时
习题课2课时
第四章复习4课时
第五章
(一单元)向量及其运算
§5.1向量1课时
§5.2向量的加减法2课时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四、学情分析:
1、基本情况:12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14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2、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习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 次
时
内 容
重 点、难 点
第1周
2.12~2.18
5
算法与程序框图(2)基本算法语句(3)理解算法的含义。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理解5种基本的算法语句。
第2周
2.19~2.25
5
算法案例(6)
第一章小结4个典型的算法案例,体会算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的特点
第3周
2.26~3. 4
5
随机抽样(5)学会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了解分层和系统抽样方法。正确理解随机性样本随机性的。
第4周
3. 5~3.11
5
用样本估计总体(5)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等。学会计算数据标准差。会用样本估计总体
第5周
3.12~3.18
5
变量间的相互关系(4)
第二章小结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会根据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变量之间相关关系。
第6周
3.19~3.25
5
随机事件的概率(3)古典概念(2)了解频率的稳定性。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难点:设计和运用模拟方法近似计算概率。
第7周
3.26~4.1
5
几何概型(2)第三章小结体会随机模拟中的统计思想:用样本估计总体。难点:把求未知量的问题转化
第8周
4.2~4.8
5
任意角和弧度制(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3)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第9周
4.9~4.15
5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4)诱导公式的探究。运用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函数思想。
第10周
4.16~4.22
期中复习及考试
第11周
4.23~4.29
5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2)、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2)用参数思想讨论图象的变换过程。用三角模型解决一些具有周期变化规律的实际问题。难点:实际问题抽象为三角函数模型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2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2,
第12周
4.30~5. 6
5
五一放假
第13周
5. 7~5.13
5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向量的概念。相等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几何表示。向量加、减法的运算及几何意义。向量数乘运算及几何意义。
第14周
5.14~5.20
5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会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表示向量的模与夹角。
第15周
5.21~5.27
5
平面向量的应用举例(2) 第一二章复习用向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向量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第16周
5.28~6.3
5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4)探索和交流,导出11个三角公式。难点: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探索与证明。
第17周
6.4~6.10
5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3)第三章小结(1)以11个公式为依据,推导和差化积、积化和差等公式,会进行三角变换。
第18周
6.11~6.17
5
期末复习分章归纳复习+3套模拟测试
第19周
6.18~6.24
5
期末复习
第20周
5
复习及期未考试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10
按照我校《学校工作计划要点》的精神,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技能为特色,培养高品位的劳动者和就业岗位的创造者。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特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学生会做”为课堂教学改革目标,积极构建和谐校园,树立新的人生观,.学生观,.教育观和发展观,培养高品位的劳动者,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给学生提供生活背景,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计划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通过集合及其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逻辑性,通过例题的不同解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掌握转换的数学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方法。
(三)知识目标
1、掌握集合的概念及简单运算。 2、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及解法。 3、掌握函数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4、了解指数,对数的性质
5掌握三角函数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三、教学措施
1、教学中要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加强对学生的辅导。
3、上好每一堂课,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4、虚心向同行学习,听课,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尽快适应职业教育。
四、具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