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教学计划>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4-11-06 07:44:13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通用12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通用12篇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1

  一、学期教学目标

  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1、七年级第一学期的历史教学仍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即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又要了解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2、七年级历史教学要向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性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教育,尤其是社会发展规律教育,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进行革命传播和道德情操教育,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而献身的责任感。

  3、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内容:历史知识的知识点分散到每个历史现象;历史事物和历史人物中,特别是每一个具体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事件的因果是教材的知识点。

  本册分为四个单元,叙述我国从远古到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共有22课,前三单元各设一节活动课,第四单元后设两节活动课。本书的内容除正文部分为基本要求外,其他部分包括导入框、楷体字、动脑筋,文献资料,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和活动课等均不做统一要求。但它对引发学生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却起着重要作用。

  重点:

  第一单元:北京人;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人文初祖"——黄帝

  第二单元:夏朝的建立、西周的分封制;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春秋争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中华文化的勃兴

  第三单元:秦朝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汉武帝的大一统;秦汉文化

  第四单元:三国鼎立;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难点:第一单元:北京人;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人文初祖"---黄帝

  第二单元:夏朝的建立;夏朝的建立、西周的分封制;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春秋争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中华文化的勃兴

  第三单元:秦朝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的大一统;秦汉文化

  第四单元:三国鼎立;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情况: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得知因学生对所学内容距今比较久远,比较陌生,学生掌握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学生普遍存有不重视历史课,认为它是副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讲清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四、改进教学的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改进教学的措施、设想:

  (1)解决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思想,一方面讲清学习历史课的重要性,列举历史知识在古今中外应用的实例,懂得"读史使人明智"的道理,另一方面注意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密切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他们学习历史课的积极性。

  (2)充分利用新教材的特点,彩图多是新教材的突出特点,通过彩图可增添直观性,给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习导入框和阅读小字,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动脑筋和活动与探究的内容,使学生养成动手动脑,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自由阅读卡,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除此以外,教师在补充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历史常识等,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现象,发现历史规律。

  (3)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单纯以书面成绩评价学生,注重学生的综合历史能力。

  (4)教给学生多种记忆方法,提高记忆速度,采取自我总结,互相交流,教师推荐等形式,找出适合学生的记忆方法。

  2、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紧扣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要求既不能提高也不能降低。

  (2)不能求传授学生多少知识,而应培养学生的能力,教给学生如何获得知识。

  (3)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防止学生死记硬背,指导并与学生一起探讨记忆的方法。

  (5)充分利用新教材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实验课题及方案: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实验与应用;

  方案:

  1、认真贯彻历史新课程标准

  2、观看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的教学光盘。

  3、学习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的理论。

  4、教学中试用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

  5、总结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优点和不合理之处,让其趋于合理。

  六、教学业务学习及有关教学活动的安排:

  1、业务学习

  (1)学习《历史新课程标准》,加强自身业务,使自己的专业知识达到精深和广博,以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

  (2)认真学习本学科教学大纲,对照历史课程标准,深钻教材,以便教学中把握好深度和广度。

  (3)认真学习研究教育理论。理论是实际工作的指导,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谐教学理论、创新教育理论、洋思教学经验等,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4)认真学习他人教育教学先进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积极参加各项业务活动。

  2、教学活动

  (1)听课、评课、说课。

  (2)组织历史活动小组,兴趣小组。

  (3)分班举行历史故事会。

  七、培优补差措施:

  1、培优措施:注意调整他们的学习情绪,使之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经常开展知识竞赛活动,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

  2、补差措施:对待学生要做到耐心引导,不讽刺不歧视,坚持正面教育,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确实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服务对象,帮助他们认真分析差的原因,鼓励他们相信自己,增添信心,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求知欲。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课改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新教育教学方法为指导,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史,了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的线索;能够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会社会调查的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历史,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四、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本学期初中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1课。单元复习占4课时,期中复习占2课时,期末总复习占4课时。

  3、教材重点、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五、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3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在本学期,担任七年级4个班的历史课,新的学期开始,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和本学期的特点,结合初一学生的实际水平,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使学生的学会历史知识的一些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在本学期要很抓学生的基础知识,指导学习方法,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工作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查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二、教材分析

  1、教学特点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学内容《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三、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第二、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准确,

  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三、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

  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

  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五、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六、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

  新教材初一历史第一册总共有22课,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四个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4

  初一是起始阶段年级,最大特点是:好动,好讲,比较浮夸。初一(1)、(5)班课堂比较活跃,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有个别学生问题回答完毕后就会跑调,放出去就收不回来。

  初一(7)班上课纪律较好,但思维不够活跃。所以这个年级主要抓常规工作。教材简析本学年讲授第一册中国历史,主要以课为单位,第一册中国历史叙述我国远古至南北朝的历史,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其中有*的为弹性课,不做统一要求,可根据学生情况,灵活掌握。其余课时除每单元安排一节活动课外,可灵活掌握,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初一历史教学要使学生增强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工作及措施重点工作:

  1、抓好起始年级的常规教育,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2、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3、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激趣有效整合。

  4、组织学生参加广州市中学生战略战术知识竞赛。

  措施:

  1、抓好课堂40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为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5

  一、教材分析:

  本册书主要继续讲述中国古代史自隋唐到清朝前期的知识,主要内容有: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第2课,“贞观之治”;第3课,“开元盛世”,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第5课,“和同为一家”;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第12课,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16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第17课,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第18课,君主集权的强化;第19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第20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第21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第23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历史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认识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使学生能够掌握本册书的基础知识,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概念。

  2、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等方法培养学生表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渗透思想教育,以达到本学科思想教育的要求。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

  1、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注重启发学生对历史的理解,通过利用各种资源寻找历史,培养学生观察、考证能力。避免死记硬背,以减轻学生负担。

  2、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通过对有关历史知识的收集、整理,重新组织这些信息,提高分析、比较、归纳和综合能力。

  3、注重多层次、多方位地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通过深入了解身边的历史,进一步拓宽课本知识。

  4、进行丰富多采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通过了解祖国的古文化成就、历史文化名人、英雄人物和事迹等,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5、教学手段多样化,经常使用电教手段、挂图等。

  四、教学重点:

  1、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贞观之治与女皇武则天、盛世经济的繁荣、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及作用、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2、李春和赵州桥、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光耀千古的诗坛、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3、契丹的兴起及与北宋的关系、女真建立和岳飞抗金、南方商业的繁荣、宋朝社会生活的几个重要方面。

  4、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合、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

  5、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

  6、君主集权的强化、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班禅和驻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7、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8、北京紫禁城及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五、教学改进计划、措施:

  历史课是一门渗透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要从以前一味地强调课本知识中解脱出来,在讲解课本内容的同时,要适当地渗透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图画、地图、表格、文献资料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努力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时间,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六、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8课时

  总结复习检测 2课时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6课时

  小结复习检测 2课时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8课时

  小结复习检测 2课时

  剩下时间期末总复习,准备期终考试。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6

  该年级共有学生270人,通过上学期的教学,该年级学生学习目的不是很明确,自觉学习习惯很差,非常贪耍,时间观念和纪律意识比较淡薄,总成绩15名,大多数都是低等生,反映慢,做事情拖拉,凡事都要老师亲历亲为,否则,就打很多折扣.在总复习的过程中暂时记忆好,但是记着后面的就忘记了前面的,由于上期时间安排不恰当,再加复习程序欠妥,只简简单单拉完一遍就考试了,学生所记的知识比较零乱,没有完全系统化,条理化,,在运用的时候难免提取不出来,本期我决定从现在抓起,每教完一课就布置好巩固提纲,督促检查学生按时保质量完成,抓好抓准考点,突破难点。

  本册教材共有七个单元,,叙述我国古代时期的历史,有22课,每课内容除基本要求外,其它各部分,包括导入框、楷体字,动脑筋、文献资料、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和活动课组成。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6课是重点,考点多,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老师要加强题型练习,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让人们从一个侧面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变迁、革命斗争和人们的精神风貌在同学们心中产生昨天与今天沟通的共鸣,陶冶情操。最后让学生通过观看不同家庭生活的变化,看到祖国的强盛与发展、文明与进步。根据课程安排了四次活动,以便学生提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任务与目标:

  针对学校安排的每周3个课时,按一课一教时,中途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计划,争取一步一个脚印,步步为营让学生切实把握知识点,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掌握、灵活运用的能力,充分展现洋思教学在文字科目上的优势,尽量让学生先学后教,学生会的不教,不会的才教,实行生生监督,周周搞清,长期如一,不到目地决不放弃,让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争取在12周教完新课,五周复习课总复习题型一套,近年来的考试题型一套,让学生从实际练习中把握答题方法和技巧。力争本学年考试上升5个名次。

  教学方法与措施:

  1真搞好课前预习,课前检查学生预习时做的笔记。

  2、上课时充分利用洋思教学的先学后教,学生会的不教,不会的才进行点拨,指导,引导学生像剥竹笋一样层层解剖,实行兵教兵,步步落实,不打折扣。

  3、开学初拟订好巩固复习计划,让学生觉得每周学有所获,有章可循,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坚持不懈,始终如一。

  4、教师多用爱心、细心、耐心、诚心去关心每一个孩子,多亲近学生,让学生亲近你,喜欢你的课,以便增强学习兴趣。

  5、认真分析本教材纵横关系,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常考点和易考点,弄清易混点。

  6、分析近两年来的考题类型,加强类型题练习,攻破难关

  教学进度安排:

  按每周3课时计算,共20周,60节课,具体情况如下:

  周次教学内容

  1—21—3课

  3—44—7课

  58课复习一单元

  6—7考试小结

  8—99—12课

  10—12复习,半期考试

  13—1413—17课

  15—1618—22课

  17—20单元复习考试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7

  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今年担任初一的历史,初一我们学习的是中国古代史。这段历史离我们很遥远,所以学起来比较费事。从来没有接触过历史的人来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初一也是培养兴趣的一年,我制定以下计划。

  一、总体目标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首先是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要坚持基础性和科学性原则,准确传授基础知识,切实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2、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只有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中获得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教学坚持整体性原则,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全面整合,使学生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寻求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4、教学语言规范,精神振奋,按时上下课,关心学生,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识别和运用与教学有关的历史地图、图片、图表;搜集和整理与历史学习相关的材料;叙述重要的历史事实;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分析和评论重要的历史问题等。

  5、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里特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启发学生对历史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减轻学生的负担。

  6、有效的作业,是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发现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布置有效的学习任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争取在课堂中完成习题。对于考试和作业做到及时批改和反馈。查漏补缺。

  三、辅导

  辅导以学习上的优生和暂时的后进生为主,即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各种能力,重视知识的查漏补缺和学法上的指导,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及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意志、习惯和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辅导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那些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帮助他们发展特点,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培养其创新能力。在课堂上让优生发挥骨干作用,带动班级的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利用学校开展的学困生辅导工作,在多方面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自我提高

  1、认真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最好归纳和总结。

  2、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积极参加听课活动。

  马林惠

  20xx—9—8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8

  一、教学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2、3、4班的历史科教学工作。这4个班基础水平都差不多,但1、3班相对来说气氛没有2、4班那么活跃,思维与整体的反应程序相对来说比较慢一点。1、3班的优势在于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即通过学习能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等。

  对学生初步进行唯物主义教育,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和人类和平事业,进步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和历史责任感。

  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表达历史的能力并能初步运用唯物主义来观察问题的能力。

  四、思想教育目标;基础知识教育目标;能力培养目标

  思想教育目标:

  A爱国主义教育;

  B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大团结的观念;

  C社会发展的观点;

  D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的观点E阶级与阶级斗争的观点;

  E历史辩证的观点;

  F理想情操、道德品质的修养基础。

  知识教育目标:

  A、掌握年代、世纪的计算方法

  B、了解从人类的起源到民族大融合时期的历史发展线索

  C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概念等。

  能力培养目标:

  A能填写历史填充图;

  B提高对历史史实物件的阅读理解能力;

  C能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

  D能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加以分析及谈自己的看法。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

  五、各单元基础知识重点、难点

  1、重点:元谋人、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的`情况;南北方农耕文化的基本情况;中华民族的祖先;大禹治水;启建立夏朝;分封制;宗法制;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秦始皇统一中国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陈胜、吴广起义;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汉朝的对外关系;三国鼎立的基本情况;孝文帝改革;古代科技和文化的成就。

  2、难点:历史年代世纪的计算方法;猿为什么向人转化;南北方农耕文化有何不同;“公天下”与“家天下”有何不同;宗法制;商鞅变法的原因;如何评价农民起义;汉朝的对外交往;三国鼎立如何形成;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对汉武帝大一统的评价;诸子百家的思想本质。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用精彩、引人入胜的导入把学生带入每一节课中。

  2、用严格的要求来规范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切实了解学生的需要。

  4、平时的工作要做到勤奋。

  5、抓好学生的课堂知识的过关工作。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9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教七1、6两个班,七(1)班有学生x人,七(6)班有学生x人,大部分学生因为从小学刚刚步入中学,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还未掌握,不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本学期要多加学法指导、习惯养成,因材施教。

  二、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结合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促进历史教学工作发展,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三、工作思路: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学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精神,认真学习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史学研究的有关理论,优化课堂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实效。

  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契机,以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初中新教材教学为重点,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课程教法研究、历史学科教学质量提高,促进教学成效。

  学习与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与可持续性,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四、教材分析: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内容,主要以地理知识为主。从对社区的了解,到对地图的认识,再到对大洲、大洋的分布和主要国家的了解,然后是对时间自然环境的初步把握,最后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展示,从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中国国土的组成——邻国——地形类型——平原——山地——高原——盆地——河流——以及村落的发展。

  五、教材重难点:

  重点:第二、三、四单元

  难点:比例尺的计算和运用;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和归纳地理事物的特点。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新课标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总体水平查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七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下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年继续讲授中国古代历史,主要以课为单位,叙述我国原始社会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四、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五、主要措施

  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在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因此我计划做到以下几点:

  1、教材贯穿一些材料阅读,“想一想”等虽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却是教材正文的扩展,实际上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容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2、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崇尚个性和主体性,鼓励探索真理,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拥有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空间的同时,压力感又会促进学生去主动涉猎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3、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目标统一,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4、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5、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6、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7、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进度

  新教材初一历史第一册总共有22课,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四个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发展,注重弘扬我国各民族优秀文化,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应注意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应用相关的历史学习资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与他人合作、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进步的总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崇高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做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三、学生的基本情况: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身体和知识的成长阶段,每天都在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是他们受到年龄和知识的限制,社会歧视能力正在形成。虽然不是刻板印象,但也会影响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纠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他们应该经常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况,以便更好地了解。其次,要认真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仔细分析他们的`学习情况,找出他们的优缺点,并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兼顾两端。

  四.教材分析:

  这学期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分为文化课和活动课两个班。教材根据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写“单元复习”,梳理基本线索,总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想象世界》等一些开放性练习和专栏,旨在启发思考,倡导不求解答的表达观点。

  动词(verb的缩写)教学措施:

  1.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和渗透

  教师在把握教材时,要从整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学生掌握多学科背景下的教学内容。宏观上要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层面,应更加注重人文知识之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基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教学可以给学生带来理性的挑战;通过系统的教学,可以切入和丰富学生的教学内容经验;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积极而深刻的体验;通过给学生足够的独立空间和足够的活动机会的教学,我们可以真正实现

  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六、教学进度安排:

  初一《历史》课程设置为2课时/周,全学期约40课时,现将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九月份:第一、二单元

  十月份:第二单元

  十一月份:第三单元

  十二月份:第四单元

  一月份:复习迎考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12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四个班的历史课教学工作,为了有效实施教学过程,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如下:

  一、关于对教材地位的认识和课时的安排。

  本册教材承继了上册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介绍了我国隋唐至明清时期的历史,共22课时,另加八节活动课。

  二、关于教材知识体系及重点部分的分析。

  (一)、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两代)⑴隋唐科举制、⑵“贞观之治”与唐太宗、⑶“开元盛世”和唐太宗及武则天、⑷唐与吐蕃等民族关系的发展、⑸唐代中外文化交流。

  (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宋元两代)⑴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⑵宋代社会生活、⑶辽、宋、西夏、金的并立、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明清两朝)

  ⑴明请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⑵郑和下西洋、⑶戚继光抗倭、雅克萨之战、⑷清加强边境地区的管辖、⑸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历史影响。

  三、认知能力及情感、教学目标的培养。

  ⑴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⑵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释读历史图表、知道古代纪年方法、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描述历史事件、初步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⑶通过学习,增强学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四、教学对策与措施。

  1、针对学生普遍反映出的“历史无用论”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的穿插联系取证历史学习的“慢性化作用”。

  2、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的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大胆创新的课堂教学。列如:历史剧表演、历史漫画比赛、历史诗歌朗诵、历史歌曲演唱。通过这些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针对学生学习态度浮躁、懒散的不良习惯,在课堂上加大练习、提问的力度,强化复习频率。

  4、针对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状况,开展组织“历史人物大家谈”的课堂3分钟演讲活动。

  5、发现爱学历史的同学,及时吸纳到“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更高、更深、更广的素质训练。为将来历史才能的发展提高打好基础。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04-17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01-06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06-12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精选】09-16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12-02

初一历史教学计划(实用)07-06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15篇03-23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12篇)03-25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12篇03-24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13篇01-06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