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教学计划(集锦15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是时候开始制定计划了。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二物理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1
【任务分析】
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之后,本节课学习光的折射,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为学习凸透镜的知识打基础,所以本节既是光的传播三种情况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理解凸透镜知识的铺垫。教材中用大量的图片呈现了折射现象,留有充裕的探究时间来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应用,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领略物理的美妙,体会成功的快乐,体现了学生自主性探究的新课程标准。我充分领会这一教学意图,用多媒体短片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进而鼓励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用类比法分析和归纳结论,最后按照“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归纳的结论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相关问题,进一步激发和保持学生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究的习惯。
【学习者分析】
与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相比,学生对光的折射的生活积累和感性认识要少得多,“叉鱼”、“看彩虹”不要说是城镇学生,连乡村学生见过的也不多,“折射断筷”在小学看见老师做过,“海市蜃楼”少物理生从一些媒体上有所耳闻,因此在折射现象的呈现环节必需充分、直观,以引发学生的疑惑,激发探究的欲望。由于学生学习物理的时间不长,动手实验有一定的模仿性,在这一阶段需作必要的演示。有光的反射探究的经验,只要引导学生处理好光路的可视化问题,折射规律的探究操作就不困难了;由于学生的视角远不同于老师,在实验归纳环节可能会纠缠于某些枝节或偏重某一方面得不出完整的结论,所以在这里采用了类比法,以光的反射规律为比照来归纳光的折射规律,同时用多媒体展示台加强交流和评估,力争让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正确完整的实验方案和结论,以利于规律运用环节的教学和后续学习。光折射的可逆性探究是本节的难点之一,学生对可逆的概念理解不到位,逆向思维能力有待培养,影响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实验既要探究可逆性,又要促进学生对可逆性的理解)有必要引导学生用两点定线法标注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引导学生找到合适的位置逆向入射(如图一中B点在水槽侧壁上,便于将激光枪对准BO入射),观察新折射光线是否沿OA射出。改变角度反复做几次,这样可以实现实验的`双重目的,又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了解光从空气中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了解光在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难点】
1.归纳光的折射规律;
2.光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探究。
【教学资源】
1.多媒体资源: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片段;海市蜃楼图片;PPT辅助课件。
2.实验器材:玩具激光枪、水槽、水、大豆粉、玻璃棒、小勺、木板光屏(白漆粗糙表面)、彩笔、木筷、厚玻璃砖、大口瓷碗、硬币(演示组装图如图一)
【教学方式】
情景引入、互动导学、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效果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引入折射现象
影片中,明明瞄准了水中的目标,子弹却总是从目标头顶划过。顺势引导学生提出疑问。
播放电影片段
观看、讨论
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思考
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演示和分组实验)
激光枪发出粗束红色激光从空气沿着白屏表面斜射(便于观察光路)到水里,搅拌有适量大豆粉的水中显示出折射光的径迹。
演示实验
观察操作方法和现象
1.直观感受光的折射现象;2.领略光的折射的美妙。
演示:1.折射断筷;
2.硬币升高;
3.笔杆错位。
演示实验
一边观察老师操作,一边动手做实验、观察
进一步认识折射现象;感受物理的魅力。
引入探究
重做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实验,不断改变激光入射角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猜想
演示实验
讨论,提出问题,猜想
1.引发探究冲动,进入猜想和设计环节;2.学习发现问题、科学猜想的物理思维方法。
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设计、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利用多媒体展示台展示学生方案
1.讨论设计方案;
2.参与展示和交流。
1.优选方案,便于探究;2.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
进行实验
展示共同确定的实验方案,提示需要观察和记录的实验现象或数据;巡视、指导。
演示文稿大屏幕展示
分组实验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培养动手能力以及分工合作能力。
分析、归纳、
?
展示PPT图片(折射和反射光路图)
1.自我分析、归纳;2.小组交流整理。
1.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2.学习类比法研究问题,初步培养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认识事物的科学意识。
交流与评估
展示学生代表的实验结论,引导全体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估。
利用多媒体展示台展示
1.推选代表参与展示;2.评估发言。
1.引导评估探究的过程和结论,利于改进操作,完善结论;
2.培养学生交流评估能力,培养学生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
实验规律的运用
播映课件《海市蜃楼》《后羿能射中太阳吗》
多媒体视频短片和动画短片
观看短片和光路,运用自己的实验结论进行简单分析
共享探究成果,体会探究的成就感,培养学生乐于思考、乐于探究的习惯。
课堂小结与拓展
1.小结本节课内容;2.布置:有兴趣的学生收集折射的相关资料,构思科技短文
PPT文稿展示
回顾与小结
建构知识,小结探究,拓展兴趣。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2
为了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根据本学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计划:
一、本学期的教学目的:
1、完成本学期第六章到第十章的教学任务;
2、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下学期初二物理教学计划。
3、本学期还要积极参加教学交流活动,多从其他教师身上获得经验、学习方法,取长补短,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本学期的教学内容:
本学期从第六章到第十章共五章内容,都和电有关,可以说是初中电学部分的全部内容,教学工作计划《下学期初二物理教学计划》。
知识系统性强,难度大,特别是第七章《欧姆定律》和第八章《电功率》是本学期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说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多做实验、多测试、多进行实践活动等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知识,才能会应用知识。
最后一章是关于电磁波和信息技术,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多查资料,开阔视野。
三、本学期的教学计划行事历如下:
周次日期活动内容
1、2.22~2.23开学工作,制定计划,准备教案
2、2.25~3.1进行上学期教学内容的复习及第六章新课教学
3、3.3~3.8进行第六章内容的教学工作
4、3.10~3.15复习第六章内容,总结、讲解习题
5、3.17~3.22进行第七章内容的教堂学工作
6、3.24~3.29继续进行第七章内容的教堂学工作
7、3.31~4.5复习第七章内容测试、总结、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8、4.7~4.12进行第八章内容的教堂学工作
9、4.14~4.19继续进行第八章内容的教堂学工作
10、421~426复习第八章内容,测试、总结
11、4.28~5.3讲解习题,复习第六章到第八章内容迎接期中考试
12、5.5~5.10期中考试,试卷讲评,总结经验。
13、5.12~5.17进行第九章内容的教堂学工作
14、5.19~5.24继续进行第九章内容的教堂学工作
15、5.26~5.31复习第九章内容,讲解习题、总结知识
16、6.2~6.7进行第十章的教学工作
17、6.9~6.14复习第十章的内容,讲解习题
18、6.16~6.21复习本册书的内容,迎接期末考试
19、6.23~6.28期末考试
20、6.30~7.5放假,交送总结。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受浮力的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以及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
(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4)在探究浮力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具容器、乒乓球(或木块)、金属块、大烧杯、弹簧测力计、细线、鸡蛋、食盐、溢水杯、小烧杯等。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播放巨轮远航、气球腾空的视频或展示巨轮远航、气球腾空的图片引入课题。(板书)四、阿基米德原理
(二)新课教学
(1)板书:1.认识浮力,
演示图1
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遇到的哪些物体受到了浮力的作用?你是怎样知道它受到了浮力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学生开始可能会以在水中上浮或漂浮的物体为主举例,逐步地会有学生意识到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
(注:在这里,第2问的提出一是增加学生对第1问的思考深度,二是为后面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做好铺垫;对学生举出的不恰当的例子要及时进行处理)
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会受到浮力?怎样知道它是否受到了浮力?
(注:要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的各种方法的特点,认识到用弹簧测力计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有独到的好处)
浮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你认为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会受到浮力?
(注:在学生充分讨论、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总结、概括)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物体在浸入液体或气体时,会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在物理上就叫做浮力。在实验室里,我们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测量求出浮力的大小。
在我们举过的事例中,物体都受到了浮力的作用。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相同?为什么?
[学生一般会想到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浮力不相同。]
(注:这一问题的解决要引向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进行比较,使学生养成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浮力的大小?
(2)板书:2.探究浮力
请你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注:说出猜想依据是为了保证猜想的科学性,避免出现胡猜乱想的现象)
[学生一般会从浮力的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液体入手进行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有关,也可能与液体有关。
学生可能猜想出的因素一般有,
①物体的体积;②物体的密度;③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⑵与周围物体有关的因素:①液体的密度;②液体的多少;③被排开的液体体积。]
过分析,我们可以把上述猜想归结为以下4个:
物体的密度;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注:要引导学生对提出的这些猜想进行分析、归类,去伪存真,以便实验探究更加顺利)
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应该怎样来设计这一实验呢?(注:引导学生注意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要控制变量)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自主选择探究以上的一个或几个猜想,并注意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浮力的大小的。
(注:因为课堂时间有限,不必每个人都要进行完全的探究,藉此引导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巡视中对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指导,兼顾学生对猜想的选择情况,进行正确引导,保证每个猜想都有多组学生来验证。
(注:要让学生感受到大量实验得出的结论才可靠,体会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的典型展示。
(注:探究成果共享,使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同时,不要忽视错误探究过程的展示,犯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是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通过大家的合作探究,我们对提出的猜想进行了验证。大家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密度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请大家思考:
物体在密度大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否一定大?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大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否一定大?在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都不同时,物体可否受到相同的浮力?
[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不难回答;况且也有学生在实验中已发现在密度小的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的话浮力也可较大。]
(注:这是一个极具价值的问题,这样就等于在探究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问题,可促使探究进一步的深入)
既然在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都不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可能相同。再说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是否欠妥?那么,浮力大小到底跟什么因素有关?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可能会猜想浮力与排开液体的质量、重力有关;浮力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或成正比]
(注:根据液体密度小、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与液体密度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小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可能相同,不难猜出排开液体的质量,进而猜出排开液体的重力;而浮力的大小更可能与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因为它们都是力)
为了验证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相等或成正比,又应当怎样来设计实验呢?
(注:要提醒学生在液体密度不同、排开液体的体积也不同的各种情况下,随机测出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的重力,然后进行比较)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用不同物体、不同液体定量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的关系。]
(注: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每个人只要随意测出一组数据即可)
巡视中对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指导,进行正确引导,保证每组学生都能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的典型展示。
(注:探究成果共享,使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同时,不要忽视错误探究过程的展示,犯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是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通过大家的合作探究,我们对提出的猜想进行了验证。大家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相等。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注:要对学生强调大量实验得出的结论才可靠,在全班同学的努力下,我们一节课解决了智者阿基米德几年都没解决的问题)
(3)板书:3.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讲述阿基米德洗澡发现阿基米德原理的轶事。阿基米德在洗澡时突然意识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有关。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对你以后在科学探究中的猜想有什么启示?课下与你的同学一起讨论。
(注:这对提高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猜想能力有重要意义)
知识扩展:我们研究的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物体在气体中是否也受到浮力呢?物体在气体中也会受到浮力。大量实验证明,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
(三)回顾小结
引导学生就本次实验探究过程中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收获进行总结。
(四)布置作业(略)
物理网为大家编辑的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大家仔细品味了吗?祝大家学期生活愉快。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4
物理下学期教学计划初二初二下学期物理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大多物理生学习起来感到非常吃力,如何把本学期的课程上好,让学生学好就成为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心。我根据上学期的期末成绩分析情况制定了工作计划。
一、 目标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验能力,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2.更新教学观念,钻研教材教法,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 继续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二、 教材分析:
八年级物理下册主要学习电学、磁学,带有一部分和电磁学有关的信息传递知识。本册共分五章。第六章 电压和电阻 第七章 欧姆定律 第八章 电功率第九章 电和磁 第十章 信息的传递 。每章的导入提起了学生对本章的兴趣,每章的阅读指导突出了本章的重难点。本书在每章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新教学理念。
三、学生情况分析;
物理是学生刚接触的一门学科,一些基础较好、思维灵活、接受性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成绩较好。另一些学生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不钻心听讲,不认真做笔记,课前没预习,课后没有按时复习,结果不能按时按量的独立完成作业;有的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没有兴趣,这方面女同学较多;还有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上不正确,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在各方面的提高。针对以上各种情况教师要认真制定措施并督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自己的成绩。
四、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分析学生不能学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就无法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结构,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信心。因此,本学期开学起,就要很下功夫培养学生良好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其中多做有趣的物理实验和多讲物理科学故事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平时教学语言要多变和适当增加幽默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3、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为了能够更好地把握教材,理解教材的'意图,我们将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统一教学内容,统一进度,吃
透教材的知识点,并能选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教学,以保证学生既学得轻松,又学得透澈,没有过重的学习负担。加大备课力度。备课备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好不好,关系到学生能否学好那堂课教师所授知识。
4、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新问题。想法解决计算题丢分大的问题。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5、指导学生预习新课,对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问些简单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及格率和均分。
6、重视实验教学,对教材上规定的演示实验,全部要在课堂上演示,并争取将某些演示实验改为边学边实验。在课后多接触学生,多指导学生做一些课外小实验,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乐于学习物理。
7、课堂作业力求课上完成,课后作业的布置做到少而精,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8、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演示实验能让学生动手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比如让1至3位同学代表到讲台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下面的同学注意找出他们操作中的不当和错误之处。
9、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以下是教育教学进度表 周次 内容
1 第六章 电压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2 电阻 变阻器 第六章单元测试
3 讲评试卷 第七章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4 欧姆定律及其规律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5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第七章单元测试
6 讲评试卷 第八章 电能 电功率
7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电与热
8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第八章单元测试
9 讲评试卷 其中复习
10 其中考试 讲评试卷
11 第九章 磁现象 磁场
12 电生磁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13 扬声器 电动机 磁生电
14 第九章单元测试 讲评试卷 第十章 现代顺风耳
15 电话 电磁波的海洋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6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第十章单元测试
17-18 期末复习
19-20 期末考试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5
新学期已到来,我们又要投入到紧张、繁忙而有序地教育教学工作中,使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有效地、有序地贯彻新的教育精神,围绕我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要求制定初二年级第二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2个班共有学生110人,通过上期期末统考成绩和上课情况来作大致评估,每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较多,两级分化较突出。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太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之,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这是新开设的一门科目,新科目,新起点,新观念,难教难学,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安排: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712章,包括力、力和运动、压力压强、浮力、简单机械、功和功率、能
三、教改措施: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初步认识物质的形态及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B、初步认识声光电等自然现常见的现象,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C、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D、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E、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E、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书籍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D、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不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E、有将自己的见解分开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书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F、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责任感。
五、具体措施:
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
A、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有目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的意识。
B、使学生养成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估的好习惯。
C、重视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在现代社会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内与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2、帮助学生尽快小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3、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
A、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广泛的信息。
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深密和广泛的联系,困此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本地实际,进取学生常见的事例,尽可能采作图片、投影、录像、光盘、CAI课件进行教学。
B、在阅读理解,收集信息,观察记录作为课后作业的一部分。
C、尽可能让学生得用身过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让物理贴近生活,让学生用物理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6
一、学生基本情况:(含知识基础、技能发展水平、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教材内容分析(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要求、思想教育因素、重点、难点分析综合实践内容、师生互动情况。)
物理是初二年级起始学科,学生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已或多或少地接触和应用过物理学的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学生对物理的理论知识几乎一无所知,所以我们应非常重视物理入门的诱导教学,强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好物理的积极性,针对初一升初二的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能力差,学习态度不十分端正,学习方法不科学等具体情况,我们更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他们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总之,教与学双方都应乘新课程改革之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革新教材教法,开拓放宽视野,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渗透、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实施素质教育。
二、课程目标达成措施:
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验能力,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2.更新教学观念,钻研教材教法,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单科优秀率50%,合格率90%。
措施:
1.认真做好演示实验,组织学生自己做好随堂探究实验,尽量进行直观教学。
2.加强概念规律的.教学,训练学生对知识概括、整理、归纳的能力。
3.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培尖补差”。
三、教学进度安排表。
时区
周次
内容
课时数
教学改革措施(教具准备)教研活动内容安排
备注
9/1-9/4
1
引言
2
激发兴趣
教给方法
9/5-9/18
2、3
第一章声现象
8
教研活动
二、声音的特征
由唐红梅授课
阶段考试
9/19-10/16
4、5、6、7、
第二章物态变化
复习迎考
12
教研活动
三、汽化和液化
由管海兵授课
期中考试
10/17-11/12
8、9、10、11
第三章光现象
12
教研活动
五、光的反射
由杨宏授课
11/13-12/8
11、12、13、14、15
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
12
教研活动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由丁红云授课
阶段考试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7
一、基本情景分析
物理是八年级新开学科,多数同学感到新奇,具有较高的学习进取性。但也有不利的一面,有些同学听说物理难学,使他们的学习进取性大减。这就需要教师在思想上作进一步纠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进取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
二、指导思想
本教材是经教育部直接领导由课程标准研究小组反复的研讨而完成的,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不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六章分别是:一、走进实验室,二、运动和能量,三、声,四、在光的世界里,五、物态变化,六、质量和密度。具体章节又可分为:观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动手做、活动、我的设计、家庭实验室、走向社会、物理在线几大个板块。这样编排更有利于教育教学开展,更有利于学生的认识和学好物理知识。教材在资料选配上,注重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进取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
在学习方法上,进取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经过学生自我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采用了贴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贴合学生认知规律,又坚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经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能进入物理的世界里来,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对四周的物理自然世界有一个重新的、更加科学的了解和认识。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本事,初步的分析、概括本事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本事;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五、具体措施
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鼓励学生进取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鼓励学生进取动手、动脑、经过有目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的意识。帮忙学生尽快进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学习的轨道。
2、帮忙学生尽快进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忙学生自我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我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激发并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3、激发并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4、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深密和广泛的联系,困此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本地实际,进取学生常见的事例,尽可能采作图片、投影、录像、光盘、课件进行教学。
六、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初步认识声、光等自然界常见的现象,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⑵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明白物理学不仅仅物理知识,并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⑶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⑷会记录实验数据,明白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和方法
⑴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本事。
⑵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本事。
⑶经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一样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本事。
⑷经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本事。
⑸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书籍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本事。
⑹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我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本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能坚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⑵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不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确定大众传媒是否贴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⑷有将自我的见解分开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书与别人不一样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我的错误观点。
⑸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梦想,有报护,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职责感。
七、教改措施
1、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习资料与学习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仅有处于进取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本事。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能正确读写力的符号和单位。
2.认识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
3.知道力的三要素,了解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会画力的示意图。
4.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
2.通过学生亲自实验,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和互相配合的协作精神。
2.在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分析和归纳在科学中的应用。
3.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由“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四部分内容组成,属于力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后续各部分内容如“弹力”“重力”“力和运动”“压强”“浮力”“简单机械”等所必需的预备性知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是力与运动关系的基本观点。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正确画出力的示意图是学生学习力学知识必需具备的基本能力。所以本节的重点是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物体间的力是看不见的,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这需要用到以前学过的运动知识。物体的运动状态包含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两个方面。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给学生造成学习上的困难,所以本节教学难点是认识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教学策略
力是一个十分抽象的物理概念,物体间的力是看不见的,要让学生初步形成力的概念并非易事。但力的概念跟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让学生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经历感知、描述、测量等认识过程,对力这个概念逐步达到认识、深化的目的。教学中以大量的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能通过观察、体验,感知力的存在,并初步归纳、概括各个实例的共同特征,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通过描述和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力的存在,同时引导学生从物体的形变及运动状态的改变两个方面去认识力。在充分感受力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力的作用效果出发,得出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这样学生就可以较全面地描述力了。再引导学生分析常见的事例和实验,发现各实例毫无例外地都涉及两个物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同时会对这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说明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样学生对力的概念就有了一个初步较完整的认识。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两个蹄形磁铁和两个小车、气球、铁块、小钢球、微小形变演示仪。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5分钟)
播放视频:拔河、吊环比赛、推土机推土、火箭发射等。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提到“力”这个字。如一个人推了别人一下,就有了推力;同学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等。请学生说出在哪些地方常常提到力?
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与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有很大的区别。那么,究竟什么是力呢?
观赏、体会与力有关的现象,针对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感受力与美的结合,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30分钟)
一、力的概念
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演示一些力的现象:手托课本、手拉弹簧、用落下的书砸气球、磁铁吸引铁钉等。
归纳总结:以上现象存在的共同地方:物体──作用──物体。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挤、打击、吸引、举、排斥等等都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思考:手拍桌面时,手给桌面一个力,对这个力而言,哪个施力?哪个受力?思考:手托一本物理课本与托两本物理课本,哪个力大?要知道具体数值是否需要一个标准?从而引入力的符号和单位。
学生进行实验,积极参与教学。在活动与思考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总结得出:一个力必然联系着两个物体,对一个力来说,一定有施力物也一定有受力物。学生再举一些例子,并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巩固对“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的理解。
体验: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
用手托起一个苹果,手对苹果施加的力大约是1N。
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
你背起一个质量是50kg的同学的.力大约是400N等等。
从人对物体的作用到一般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由浅入深,从形象到抽象,符合认识规律,学生易于接受力的概念。在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和归纳能力。
二、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活动:用手将弹簧拉长、用手压皮球、用手使刻度尺变弯曲。观察物体受力后有什么变化?归纳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手按桌面,桌面是否发生形变呢?有什么办法观察到微小的形变呢?
活动:用磁铁靠近细线下悬吊的铁钉,原来静止铁钉会怎样?
演示:按图1分别演示,观察小钢珠在桌面上的运动情况。注意观察没有磁铁和有磁铁的作用下,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有没有改变
归纳总结: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被认为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上面的例子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学生动手实验、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物体受力后的表现不过两个方面:即形状的改变或运动状态的改变。其中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快慢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充分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这里采用的方法是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由浅入深,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也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我们已经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因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试着举例说明。
找一名学生按图2进行实验:分别在A、B、C处用力开门,感受开门的难易程度是否相同。这说明了什么?
思考:一个力有三个要素,所以提到一个力,不仅要关心它的大小,还要关心它的方向和作用点,能否用一个图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类比用光线表示光的方法,它是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那么,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就可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师生总结: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就可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个图就叫力的示意图。其中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教师示范一些作力的示意图的试题。规范画图方法和步骤。
学生容易想到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得出力作用的地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进而了解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以物理中通常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学生可以再举出一些这方面的生活实例,加深理解
出几道作力的示意图的试题供学生练习。
通过举例进一步使学生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论证能力。
从生活到物理,再从物理到社会,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我们知道磁铁吸引铁,说明磁铁给铁一个吸引力。那么磁铁吸引铁的时候,铁吸引磁铁吗?能否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结论。
演示实验:(1)(用投影仪演示)把两块蹄形磁铁固定在小车上,让它们的同名磁极相对,将两个小车在水平桌面上靠拢。要求学生注意观察以下三种情况下的现象。
①按住磁铁A,释放磁铁B;
②按住磁铁B,释放磁铁A;
③同时释放两个磁铁。
(2)让两个弹簧对拉,有什么现象发生。这表明一个弹簧对另一个弹簧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弹簧的力。
归纳总结:一个物体在对别的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别的物体对它施加的力,因此,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设计并进行实验:可以用细线悬吊磁铁,手拿铁块靠近磁铁,如果看到磁铁靠近铁块,说明铁块吸引磁铁。或者把磁铁放在小车上,用铁块靠近,进行实验。
学生观察并描述看到的现象,分析得出:磁铁A对磁铁B施加排斥力的同时,磁铁B也对磁铁A施加排斥力。
学生实验:(1)用手拍桌子。(2)学生两只手互相拍打。实验后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并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进行分析。
学生的潜意识里是磁铁吸引铁,铁不吸引磁铁。通过实验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念。设计和进行实验的过程能进一步巩固力的作用效果知识。
课堂小结
(5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
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促进知识的巩固掌握。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9
一、教学环境
初二学生刚处于发育阶段,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这给接受物理提供了个很好的前提;但又由于学生思维维能力还不成熟、认识水平还有限、学习基础还不够扎实,还有各个学生的身心发展不一样,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作为一名物理老师,既看到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扬长避短,发挥各个学生的优势,不仅让学生成才,更让学生成人!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懂得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会在实际生活中做到简单的应用;
清楚物理学在科学技术上的重要性和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生活和做实验的能力,能够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散思维,对一些新型开拓的题目能够举一反三地进行解答;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措施
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领会物理教学的精神实质。由于本学期使用的新教材,我将严格按照大纲要求不提高难度同时也不降低难度,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的能力。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主人时积极性就会大大的提高,会认真观察思考和实践。教学中,鼓励和支持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适当指导并引导他们学会各种学习方法。
追求课堂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努力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教学手段和形式不能一成不变,应当时常更新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让更多知识进入课堂教学,用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让他们学而不厌!
加强教材中的演示及学生实验。初中的'物理教学主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因此加强实验,会让教学事半功倍,更可培养学生注重实验现象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将在教学之余,学习各种有关物理知识,扩大自己的学习面,学习有关教学理论,时常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及下载学习一些名师的教学录象,吸取他人优点再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10
【学习目标】
1、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的世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词汇、诗歌、画、音乐)。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词语和诗句。3、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重点难点】
1、什么是机械运动?参照物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运动的世界
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星移斗转,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涨潮落,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运动的描述
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
(1)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
如:(学生举例)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2)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
(3)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
科学家是用什么来描述运动呢?(也就是物理学中如何描述运动呢?)
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物理工具及实验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原则:任意性;根据需要和方便。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目标
1.知道测量的意义、单位、及其作用
2.知道国际单位制以及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米
3.会进行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纳米等单位之间的换算
4.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5.会正确使用表测时间
6.能读懂说明书,并能参照说明书进行简单的操作。
【重点难点】
会正确使用刻度尺、量筒和量杯
1.测量的意义:
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测量单位:
要科学地进行测量,就需要有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单位(unit)。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etre),符号为m。
给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某同学身高1.50_____,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_____,窗户玻璃的厚度约为2.5_______,一节一号干电池的长度大约是6______。
快与慢(1)
目标
1.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几种方法。
2.理解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速度的单位。
【重点难点】理解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速度的单位
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比较方法:(1)相同时间比路程。(2) 相同路程比时间
两种方法,在物理学中我们采用观众的方法,即用相同时间比路程。同时引入一个物理量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velocity)。
2)速度
定义:在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单位:米/秒(m/s) 、千米/时(km/h)机械运动: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3、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特点: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特点:速度大小经常变化。
用平均速度来表示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
快与慢(2)速度公式的变形及其应用
目标
1.能根据速度公式进行公式变形。
s2.会运用速度公式的变形s=vt和t=计算路程和时间。 v
3.学习解答物理计算题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重 点】会运用速度公式的变形计算路程和时间
【难 点】分析问题的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情景。
在一次工程爆破中,用一条92cm长的导火索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导火索燃烧速度是0.8cm/s,点火者点着导火索以后,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500m的安全区?
课堂练习
一首歌中唱道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后句中物体运动的参照物分别指什么?
【分析】竹排在江中移动,显然是对江岸即地球而言;青山在走,是由于竹排在运动时,竹排上的人感觉到的,是以自己即竹排为参照物。
【例2】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是 [ ] A.一定上升 B.一定下降C.一定静止 D.无法判定
【说明】若跳伞员看到直升机下降,则根据自身参照物对于地球处于下降的状态就可以判断直升机相对地球在下降,而且下降速度比跳伞员下降速度还要大。
【例3】乘客坐在女王号游轮中,游轮沿长江顺流行驶,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
A.江岸的码头 B.游轮的船舱C.迎面驶来的汽艇 D.奔流的江水。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本教材是最新的版本,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就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这样的教育思想,最终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目标。
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习惯,注重物理与各学科的联系,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所以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用“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想学物理到热爱物理。
二、工作目标
(一)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学情分析
我所承担的是八年级的物理教学。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太好,有些学生讨厌理科学习,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作业马虎了事,抄袭作业严重且,写字不认真。部分学生学
习虽然刻苦,但十分吃力,效果不好,学习方式不得法。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抓好基础知识,是教学的重点。
四、教材总体分析
(一)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能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
(二)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物体的惯性。能用语言表述牛顿第一定律。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了解摩擦力。
(三)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初步认识大气压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浸没在水中的深度等无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知道潜水艇浮沉的原理。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简单解释飞机的升力。
(五) 理解功、功率的概念。会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分析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
(六)了解杠杆和滑轮在生活中应用,理解机械效率。
五、教学措施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分析学生不能学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就无法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结构,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信心。因此,本学期开学起,就要很下功夫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其中多做有趣的物理实验和多讲物理科学故事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平时教学语言要多变和适当增加幽默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三)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为了能够更好地把握教材,理解教材的意图,我们将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统一教学内容,统一进度,吃透教材的知识点,并能选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教学,以保证学生既学得轻松,又学得透澈,没有过重的学习负担。加大备课力度。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新问题。想法解决计算题丢分大的问题。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四)指导学生预习新课,对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问些简单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及格率和平均分。
(五)重视实验教学,对教材上规定的演示实验,全部要在课堂上演示,并争取将某些演示实验改为“边学边实验”。在课后多接触学生,多指导学生做一些课外小实验,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乐于学习物理。
(六)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 第七章第一、二节
第二周 第七章第三节以及复习
第三周 第八章第一、二节
第四周 第八章第三节以及复习
第五周 第九章第一、二节
第六周 第九章第三、四节
第七周 第九章复习
第八周 第十章第一、二节
第九周 第十章第三节以及复习
第十周 第十一章第一、二节
第十一周 第十一章第三、四节
第十二周 第十一章复习
第十三周 期中考试
第十四周 第十二章第一、二节
第十五周 第十二章第三节以及复习
第十六周 复习第七、八章
第十七周 复习第九、十章
第十八周 复习第十一、十二章
第十九周 模拟到期末考试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12
一、教学环境:
初二(七)班,总人数50人,成绩基础一般,不过班里的学生学习气氛较好!物理作为他们的一门新学科,有挑战也有机遇!由于学生刚处于发育阶段,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这给接受物理提供了个很好的前提;但又由于学生思维维能力还不成熟、认识水平还有限、学习基础还不够扎实,还有各个学生的身心发展不一样,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我作为本班的物理老师,既看到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今后的教书生涯中一定扬长避短,发挥各个学生的优势,不仅让学生成才更让学生成人!
二、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主动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2、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大力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3、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4、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
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物理知识,知道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不断了解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中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5、进行思想教育
物理教学必须结合有关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物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阐述物理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求实的科学精神,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介绍科学家热爱祖国的事迹,介绍我国历史上的科学技术贡献,绍我国现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讲述祖国和家乡建设的发展前景及其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培养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树立为祖国和家乡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6、培养刻苦的学习精神、良好的学
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需要动脑、动手,并克服一定困难才能达到的。刻苦学习的精神不仅对学生当前学好物理是必要的,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也有重要意义。所以,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刻苦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很重要。要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习惯,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习惯,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习惯。自学能力对每个人都是终身有用的。培养自学能力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行相关的资料收集和有针对性的阅读,设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引言
第二周—第四周:第一章声现象
第五周—第八周:光和眼睛
第九周: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上)
第十周:期中复习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十四周—第十六周:第四章物态变化
第十七周—第十九周: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二十周:期末复习
第二十一周:期末考试
第二十三周:总结所学知识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13
一、目的要求:
1、目的: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要求:大纲规定的学生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都力求做好,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和操作,同时,鼓励学生课外做一些小实验,小发明,小创作,养成学生科学的态度的遵守实验规则的良好习惯。
二、本学期的学生实验
熔点和沸点,物质的比热容,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流做功的有关因素,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三、抓常规,促使实验规范化
1. 学期开始,就要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和年级详细的实验进度。实验开出率(包括演示,分组)均达到100%
2.抓备课,使实验扎实进行。演示实验备课交待器材,操作过程,让学生观察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分组实验备课要求有实验目的,原理,器材,实验步骤,结论等。通过一个月一次组检查备课和听课,物理组全体教师都能高要求的完成实验
3 .上好新授课中的演示实验,跟踪课堂每个细节。落实素质教育课堂是首要途径,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观念已深深在老师心中生根。每一个演示实验都能达到用科学的态度尊重事实,达到客观性强,生动形象,效果明显,对学生由直观思维上升理性认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分组实验:在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教师实验前要做示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每次实验完毕要填写实验报告,老师做到全批全改。
四、严格遵守学校实验制度:
严格如实地填写实验通知单。演示实验提前三天通知,分组实验提前7天,如实填写实验记录。培养学生遵守实验制度,爱护实验器材,节约用水,电,药品,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培养学生严谨求学,一些不苟的学风,培养学生井然有序的工作习惯。
五、加大实验教改力度,有计划有实验规划:
注意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配合实验的顺利,科学,严谨的进行。还要辅导学生开展试验小制作,大力开展试验教改力度。
本学期利用一些课外活动时间,开放实验室,使学生学得的知识在实验室里发生
知识迁移,取得较好的成绩。
六.实验教学进度表
八年级上册 | |||||
时间 | 课题 | 实验项目 | 分类 | 所用主要仪器和材料 | |
随堂探究 | 分组探究 | ||||
9月3日 至 9月18日 | 第一章 声现象 | 振动发声 | 音*、鼓、铜锣 | ||
传声需要介质 | 真空罩、闹钟 | ||||
声音的特征 | 不同频率的音*、示波器、铁架台、乒乓球 | ||||
声的利用 | 火柴、蜡烛、两端开口的塑料瓶、橡皮筋和橡皮膜 | ||||
9.月19日 至 10月15日 | 第二章 光现象 |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 光具盘、反射演示器 | ||
探究平面镜成像 | 平面镜、蜡烛、火柴、白纸、玻璃 | ||||
凸镜和凹镜 | 凸镜、凹镜、光具盘 | ||||
光的折射 | 光具盘、玻璃杯、水、铅笔 平行玻璃砖 | ||||
光的色散 | 光源、三棱镜 | ||||
10.月16日 至 11月3日 |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 光具盘、凸透镜、凹透镜。 | ||
生活中的透镜 | 放大镜、投影仪、近视镜、花镜 |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 √ | 光具座、凸透镜、火柴、蜡烛、 光屏 | |||
11月4日 至 11月24日 | 第四章 物态变化 | 温度计的使用 | √ | 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冷水、热水、烧杯 | |
探究固体融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 √ | 铁架台、烧杯、试管、火柴、 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蜡 | |||
水的沸腾 | 铁架台、烧杯、火柴、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水。 | ||||
碘的升华、凝华 | 火柴、酒精灯、碘升华凝华演示器。 | ||||
11月25日 至 12月30日 | 第五章 电流与电路 | 电荷之间的作用 | 橡胶棒、玻璃棒、丝绸、毛皮、 验电器、碎纸屑。 | ||
电路的串联、并联 | 电路演示板 | ||||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 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 | ||||
零线、火线的判别 | 交流电源、插座、测电笔 |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14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所教的(1)(2)班共有学生70人,由于上学期我外出学习的缘故,没有给他们教完一学期的课,对他们的情况还不是太了解,只能通过上期期末考试成绩和上课情况来作大致评估,两个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较多,两级分化较突出。两个班学生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我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之,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这是新开设的一门科目,新科目,新起点,新观念,难教难学,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指导思想
本教材是经教育部直接领导由课程标准研究小组反复的研讨而完成的,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不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教材分析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5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初步认识物质的.形态及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B、初步认识声光电等自然现常见的现象,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C、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五、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六、教改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新教材是然不同于过去的要求,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底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我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并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要求每一个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做好有关的物理实验数据的分析。
3、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其中多做有趣的物理实验和多讲物理科学故事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平时教学语言要多变和适当增加幽默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课下要多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和兴趣,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兴趣恰当设问。
4、加大备课力度。备课备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好不好,关系到学生能否学好那堂课教师所授知识。 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准备实验、领会插图用意和目的。同时在备课前要认真做课后习题和学习之友上的习题,牢牢把握重难点,及时预测学生的误区,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
5、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习的观念更新,学习的内容科学,学习的方法优秀。
6、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
7、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活动。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8、想法解决计算题丢分大的问题。 选择有针对性的计算题,制作成小纸条,课余时间让学生抽纸条做题,学生做一道我辅导一道,纸条抽的次数多了学生的缺点也就改的多了,知识也用活了,计算题也就变得容易了。
9、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深密和广泛的联系,困此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学校实际,选取学生常见的事例,尽可能采作图片、视频课件进行教学。
10、 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本期我在教学之余,要认真学习有关的物理课程,扩大自己的学识范围,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增进教学艺术。多听课,吸取他人教学之长,还要上了一堂教学观摩课。
七、具体时间安排如下:(教学参考)
周次 日期 内 容(课时)
第一周 3.13.5 电压(1)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1-2)
第二周 3.83.12 电阻(1) 变阻器(1)
第三周 3.153.19 复习和总结(1) 测试和评卷(1-2)
第四周 3.223.26 探究电阻上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1) 欧姆定律及应用(2)
第五周 3.294.2 测量小灯炮的电阻(1)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1)
第六周 4.54.9 复习和总结(1) 测试和评卷(1)
第七周 4.124.16 电能(1) 电功率(1)
第八周 4.194.23 电功率(1) 测量小灯炮的电功率(2)
第九周 4.264.30 准备期中考试
第十周 5.35.7 五一假 期中考试和评卷
第十一周 5.105.14 电与热 (2)
第十二周 5.175.21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1)复习和总结(1)
第十四周 5.245.28 磁现象(1)磁场(1)
第十五周 5.316.4 电生磁 (1) 电磁铁 (1)
第十六周 6.76.11 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1) 电动机(2)
第十七周 6.146.18 磁生电 (2)
第十八周 6.216.25 复习和总结 (1)
第十九周 6.287.2 期末考试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15
一、基本情景分析:
根据上期期末统考成绩统计,所教班级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较多,两级分化较突出。从课堂教学情景看,上课时,学生的学习进取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进取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加之,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这是新开设的一门科目,新科目,新起点,新观念,难教难学,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到达预期的目的。
二、指导思想:
本教材是经教育部直接领导由课程标准研究小组反复的研讨而完成的,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不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教改措施: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习资料与学习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初步认识物质的形态及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资料,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资料,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B、初步认识声光电等自然现常见的现象,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C、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明白物理学不仅仅物理知识,并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D、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E、会记录实验数据,明白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本事。
B、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本事。
C、经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一样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本事。
D、经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本事。
E、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书籍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本事。
F、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我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本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能坚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D、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不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确定大众传媒是否贴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E、有将自我的见解分开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书与别人不一样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我的错误观点。
F、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梦想,有报护,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职责感。
五、具体措施:
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
A、鼓励学生进取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
鼓励学生进取动手、动脑、经过有目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的意识。
B、使学生养成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估的好习惯。
C、重视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在现代社会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内与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构成。
2、帮忙学生尽快小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忙学生自我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我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3、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
A、以多种方式向学生供给广泛的信息。
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深密和广泛的联系,困此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本地实际,进取学生常见的事例,尽可能采作图片、投影、录像、光盘、CAI课件进行教学。
B、在阅读理解,收集信息,观察记录作为课后作业的一部分。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07-14
人教版初二物理教学计划02-10
初二下物理教学计划02-05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14篇02-17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15篇)02-19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精选15篇02-20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2篇02-18
初二物理上册教学计划04-01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15篇02-17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14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