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是时候开始制定计划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发展,注重弘扬我国各民族优秀文化,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应注意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应用相关的历史学习资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与他人合作、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进步的总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崇高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做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三、学生的基本情况: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身体和知识的成长阶段,每天都在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是他们受到年龄和知识的限制,社会歧视能力正在形成。虽然不是刻板印象,但也会影响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纠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他们应该经常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况,以便更好地了解。其次,要认真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仔细分析他们的学习情况,找出他们的优缺点,并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兼顾两端。
四、教材分析:
这学期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分为文化课和活动课两个班。教材根据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写“单元复习”,梳理基本线索,总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想象世界》等一些开放性练习和专栏,旨在启发思考,倡导不求解答的表达观点。
五、动词(verb的缩写)教学措施:
1、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和渗透
教师在把握教材时,要从整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学生掌握多学科背景下的教学内容。宏观上要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层面,应更加注重人文知识之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基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教学可以给学生带来理性的挑战;通过系统的教学,可以切入和丰富学生的教学内容经验;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积极而深刻的体验;通过给学生足够的独立空间和足够的活动机会的教学,我们可以真正实现
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六、教学进度安排:
初一《历史》课程设置为2课时/周,全学期约40课时,现将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九月份:第一、二单元
十月份:第二单元
十一月份:第三单元
十二月份:第四单元
一月份:复习迎考
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篇2
1、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2、目的要求
2.1、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2、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世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材分析
初三上学期的历史内容是世界史,他从上古时期一直到近代,历史的跨度特别大,所以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另外如何做好总复习也是本学期的重点。
4、学生情况分析
各班学习基础不平衡,有些同学基础差,所以本期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以利他们能够顺利毕业。
5、教学措施:
5.1、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法环境。
5.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分析回答问题,倡导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探索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5.3、加强辅导,协调班级发展,以便每个学生顺利毕业、升学。
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篇3
新的学期,教学工作的重点是围绕教研中心和学校“集体教研”、“学案导学”、“习惯培养”三项重点工作进行,在继续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发挥集体教研的优势,抓好学生习惯培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此,在总结上一学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学工作要求,制订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任教初一(1)、(2)班,共约90多名学生。初一是起始阶段年级,最大特点是:好动,好讲,比较浮夸。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对新学科会有较浓的兴趣。但初一学生的特点又使得他们可能管不住自己,上课只是听听而已,他们的记忆力、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尚处于较低水平,综合归纳能力更是欠缺,况且还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上课不认真听,学习欠积极不主动。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惯、行为习惯成为新学期的常规工作,而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成为今后教学工作的重点。
二、工作计划
教学计划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中国历史》第一册,主要包括四个单元的内容:即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阐述了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把握好朝代的更替,掌握不同历史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在教学中,正确运用课本中的史料、图片,课本中的动脑筋问题,活动与探究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日常检测,加强学生归纳问题、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训练。通过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使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事件、人物的方法,学会正确表述历史。充分利用“我的三分钟我展示”,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思想目标:在教学中,除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还应充分利用历史课堂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学习中华文明的起源,青铜文明,使学生懂得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不同朝代的历史发展概况,认识到杰出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曹操、孝文帝等对历史发展所起到地推动作用。通过不同时期文化成就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技史的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古代科学家、文学家们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好学、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教学重点:夏、商、周的更替及青铜文明;秦的统一和灭亡;大一统的汉朝;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魏晋的建立;不同时期的文化科技成就。
教学难点:主要是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教会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2、教学进度
严格按照市教研中心安排的进度表进行。
3、具体措施
(1)研究初一学生心理特点,抓好起始年级的常规教育,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注意培养初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2)深入研讨教材,提高驾驭教材能力;认真学习初中历史教法、学法指导意见,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和业务能力;
(3)完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每一课的学案。备课做到实用性强,提高课堂效率;组织好每一次单元检测工作;
(4)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以“我的三分钟我展示”为平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表述历史、评价历史等方面的能力;关注全体学生和学生每个方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优生发展,提高合格率;
(5)重视集体的力量,积极参加集体教研活动,开展好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优势,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对学生的培养计划
1、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主要措施:利用历史课的优势,引导学生探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的优秀品质,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协助班主任,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经常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发展动向,及时将学生不良行为加以改正;与所有教师一起,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引领学生沿着健康轨道发展;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以取得家长对教育的支持。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
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篇4
随着时光的流逝,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以后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学期的初三历史教学计划。
从上学期末的调研考试的情景来看,这些学生的成绩普遍偏低。近期与科代表、学习委员座谈,发现这些学生对历史的学科兴趣较差,对初一、初二的历史没有构成整体的清晰的认识,这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也对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较短的、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兴趣,并且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既掌握好新学的知识、又能将以前所落下的知识弥补上来,这都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难度。另外,初三的学生从道德的养成上来讲,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的构成时期,在这一个时期内的教学任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层面上来讲,是一个培养爱国主义,构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构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完成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针对初三学生时间较为紧张,学生的时间观念也很强,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既要简明扼要,抓住重点,以节俭时间;又要细致入微,交待清楚,尽可能的深入挖掘教材,来照顾到学生“先天”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什么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仅有采取重点详讲,一般的知识点讲的方法。抓重点,带一般的知识点,从知识结构上选取里程碑式的事件,讲清事件的来龙去脉,不惜花费时间。
今年中考培训时,教育科学研究办公室的历史教研员傅蜜教师提出了一个:“小切口,大手术”的观点,即从一个事件入手,注重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深入发扬知识,并由点及面,最终使所学知识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方法更适合应用于这些基础薄弱、时间紧张的初三学生。所以在本学期,从教学上来说,就本着这一原则,这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探索与尝试,也是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有利的时机。
从此刻学生的学习时间来看,学生在校寄宿,学习时间相对较长一些,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对每节课所学的知识都能有较充足的时间来消化所学的知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它也有不利的一面:长时间的学习和记忆,容易限制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本事。机械记忆本事的.增强,限制了知识了理解与灵活的运用,这也是本学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即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本事及对所学知识的迁移本事。仅有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长期的贯彻这一原则,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本事。
从教材上来看,本届学生属于课程改革的年级,使用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资料上,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但由于新教材还处于尝试阶段,所以课程节与节之间有时跨度较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这也是本教材需要改善之处。
针对课本的这些情景,教师要收集相关的知识,并进行归纳和整理,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以最有效、最简单的方式讲清楚历史事件的信息。在讲解与复习和过程中,要抓住事件的主线索,理清脉络,使教材变得进然有序、有章有法、有迹可寻,使学生在学习教材时的难度减小。
世界历史由于是发生在不一样的国家和地区的典型事件,学生在学起来可能有些生涩,不易产生兴趣,也不便于理解记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找出与中国历史相类似的事件,进行比较教学,来解决这一问题。
本学期的工作重点
一、从知识与技能上来说
使学生掌握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的影响等。
经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得学生对于资本主义的产生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构成整体的认识,在学习和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综合,理解与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本事。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独立学习本事、抽象概括本事、合作交流的本事,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教”,成为对学生的指导与引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过本学期的学习,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1、西方列强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广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疯狂的掠夺的基础之上的,这也是造成今日这些地区贫穷落后的历史根源。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对外侵略和扩张。
2、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发展,是因为这种社会制度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当今人类所拥有的辉煌灿烂的礼貌,是世界各国劳动人民用自我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是世界各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一方面要珍惜人类的礼貌成果,另一方面,还要善于创新和突破。
4、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任何人、任何势力也无法阻止历史的发展潮流。
5、学习历史是使我们从中总结出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能够正确的认识人类社会前进的历程,顺应形势、把握潮流,做时代的弄潮儿。
6、经过历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念,并能够正确的认识人类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历程。
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篇5
根据湖北省20xx年高考方向及新课改省份(特别是宁夏、海南)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特制订高三历史复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求真务实,探究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与学法,落实好新课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础夯实与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争取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二、复习依据
1、内容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湖北卷)文科综合》考纲、人教版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主要素材;考试大纲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题
新课改下的高考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与理念,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20xx年是湖北省新课改后的第一年高考,因此应认真研究其他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特别是宁夏、海南等地),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引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从而在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有机的统一。
三、复习方法
1、时间安排: 20xx年暑期—20xx年2月底(一轮复习)
2、复习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进行单元内小专题复习,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搞好单元过关,精选习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
4、方法: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式,单元内小专题式进行,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二环节——讲(析):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最好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习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可采取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习后,必须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习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
一轮复习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四、具体要求
(一)瞄准高考,落实课程新理念,转变课堂模式。
1、改一讲到底,不训练学生能力。
调动学生参与,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老师重在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层次和指导思维方法;边讲边练,这样才能做到训练及时、训练充分
2、改只有知识教学,没有材料教学。
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学校、年级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教学《常规》为准则,以提高学科教学教育质量为目标,紧紧围绕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这一工作重点,发挥备课组教师积极性,团结协作,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1、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是:完成历史选修一《历的重大改革回眸》的新授,在此基础上对必修一、二、三进行复习,迎接学业水平测试。
2、在备课组内努力推进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工作,建构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展现知识的发现、发展及形成过程,在单位时间内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切实的体验、感受,全面地、系统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3、研究新课程下的考情与学情,认真备考,编制、精选模拟试题,做好阅卷、讲评工作。
4、激发学生学习文综的热情,指导学生学习文综的方法,培养学习情感。
5、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提升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为高三年级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赢在起点。
6、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综合素质为宗旨,指导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
在重大节日(如五四运动)纪念期间开展活动,缅怀先烈,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探讨交流,形成论文。
7、配合学科教学指导组、文综学科教学指导组做好听评课活动。
8、加强教师的业务能力,提高科研水平。
关注教学教研动态,加强学习,积极撰写教学博客。
三、工作要求及措施方法
1、集体备课和教师个人备课相结合。
要求每次集体活动前,中心发言人作好教材分析发言准备,提出教学的设想;其他教师也要认真研究课标相关内容及教材。通过教师间的合作探究,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整体的备课质量和教学质量。在备课过程中,应注重研究教材和学情。要求做到教学资源的优化处理。集体备课既要做到凝聚集体力量,又要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个性。
2、一如既往地贯彻、执行并进一步强化落实教学常规管理。
备课组将遵照学校、年级组的要求,在日常教学中认真贯彻教学《常规》,在备课、上课、课后作业、辅导、测试等环节上经常督促教师自觉执行教学《常规》的要求。特别是作业布置一定要做到适量恰当,课堂教学要做到精讲巧练。在常规有效的管理下,保证课堂质量的高效、有序落实。
3、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作用。
教学要以“立足课本、狠抓基础、培养习惯”为教学指导思想,做到“起点要低,讲解要透,因人施教”。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课、作业、笔记、积极思维、自主学习等行为习惯。坚持抓学生基本素质的`积累。高考要求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即使是主干的、基础的内容。因所开课时有限,教师在课前也要充分备好课,提高单位课堂效率,课堂授课做到精讲多练。教师要研究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方法、策略,为教学提供较为成功的范例。
认真落实“八个精心”中的“堂堂清”、“节节清”、“单元清”,抓好五分钟课堂检测。
教会学生编写当堂和单元知识提纲,教师定期检查。
4、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新课程的理念,推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鼓励备课组老师间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同时,注重教学的研究,以公开课的形式来探讨可操作型课堂教学模式等。在组织教学中,鼓励教师积极探讨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5、培优、补差工作要真抓实干,教师要做到思想重视,情感投入,时间落实,辅导要活,重视检测、反馈,不断改进方法。
培优工作要平时分层教学,要统筹安排,确保效果。对于补差工作,更要重视个别辅导,分类评价,及时激励。对培优补差工作要交流信息,及时调整改进。
通过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争取学业水平顺利达标,并为高三的教学铺好路,搭好桥。
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实验为中心,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经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本事;经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本事。注意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整合,使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成为一个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一个逐渐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的过程。经过历史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二、情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学期高一历史学习人教版必修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经济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方面,经过本学期的学习,能够了解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和一些规律,以及各个不一样时代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经济是政治、文化发展的基础,在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所以必修二在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修二的学习要求学生在了解中外历史重要经济制度、经济政策、重大经济事件及重要人物基础上,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在学习过程中,要联系政治史和文化史的相关资料,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其资料的理论性较强,学习的难度较大。
2、学情分析:
高中历史教材是模块与专题结合,必修二经济发展历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初中的通史知识作为背景,学生初中历史知识大部分掌握得不错。但高中历史教学和初中历史教学有所不一样,经过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稍适应高中教学模式,这有利于教学的进行。我要担任六个班级的历史教学,每个班级的学生水平、学习氛围等不一样,所以需要有针对不一样班级的不一样教学方法。另外,历史一项被认为是副科,学生大多想学理科,对副科态度爱理不理,所以本学期一方面要增加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要增加相关知识点高考题目的训练,让学生对历史高考有所了解。
三、教学措施
新学期的历史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第一是备课,深入钻研新课程教材,依据历史课程目标,针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精心地设计历史教学课堂。在团体备课的的基础上设计贴合所教班级的课件,提前一周手写课时教案。另外,作为新教师要结合高一历史组同事的课表,多听课,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
第二是上课,上课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把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引入课堂,采用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激活学生思维。同时重视基础知识,搞好学科内专题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注重知识迁移,培养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本事和历史思维本事。具体而言,上课首先要明确单元及课时目标是上课的首要任务,整个教学过程要紧扣教学目标,及时反馈,合理调控,最终到达预期的教学目标。其次,导入是课堂的开始,好的导入语能迅速吸引学生到课堂,所以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好导入部分,为实施教学目标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在讲课的过程中,重点要突出,讲授要得法,要在重点、难点和关键地方下功夫,防止面面俱到,贪多求全和主次不分的现象。经过一个学期的上课,我发现这是我在课堂上没有到达的地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并没有很突出。此外,还要注意启发式教学。历史知识的一般讲述过程看起来有点乏味,容易使学生从课堂中抽离出去,所以知识讲述要富有启发性,努力做到科学准确,深入浅出,具体形象,生动趣味,时刻吸引着学生。注重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也是上好历史课应当做的,比如有启发性地提问,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等。最终,课堂重训练。课堂教学的
过程应当是教师精心组织,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训练过程,课堂习题配备要精当,有梯度,使优生和后进生都能得到训练。
第三是布置和批改作业。作业要适当,适当的题量,适当的难度。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难易适度,有层次性地选择题目,注意“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交作业时要求学生做到“独立、按时、整洁、规范”,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对于学生的作业要及时全批全改,对欠交作业的学生要登记、处理,并及时做好作业的讲评工作。
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篇8
一、工作目标
本学期,学校依据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最新一年工作思路“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突出德育首要地位,奠基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开创我县基础教育新局面”为工作重点和目标,作为一线教学的实践者,我将深入学习课堂常规,并将其转化成课堂实践活动,切实提高七年级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的课题《七年级历史学科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的研究》,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继续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
2、关注学困生,帮助他们学有所得。关注智优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历史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适应初中的学习方式,对新课程具有新鲜感,对本学科知识感兴趣,有一定的学习动力。然而,由于教材呈现方式的更新和教材体系的重组,对于理解、分析能力远远不够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起来也许会有一定的难度。七年级学生学习的习惯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七年级学生数较少,男女比例均衡,便于教师教学环节的操控和管理。
四、具体工作及措施:
1、备课
在我校活页教案书写日渐成熟,结合我的课题,对实验教案进行改动,本学期继续撰写课题实验教案。并严格遵守教学常规的规定,认真备课,保证教案的数量和质量。
严格按照学校教学计划要求备课:
①各种课型(包括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都有书面的教案。
②重教法、学法指导的设计。利用学案教学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③每节课认真确立三维目标、重点、难点、学具等,教学过程(导入、教学方法、学法指导、例题、练习、归纳、板书设计等)、小结、作业分类设计等。
④每单元写教学反思、及时写实验后记。每5课时一个实验后记
2、上课
高质高效的上课,在课堂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学习过程交给学生,删除教学中的无效环节。把大量的剩余时间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效率。
3、训练、批改和讲评
训练:经过协商,由历史课代表布置每节课的作业,老师监督,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批改: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训练,及时反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后的作业,要认真及时批改,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讲评:形成讲评课的一般模式,重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学困生的辅导
强化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让学困生学得轻松。鼓励学困生,帮助他们树立可以学好的信心。在教学设计时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复习时及时敦促学困生做好学习准备,准备教材,积极参加学习活动。训练时,注意分层次和梯度。批改时,一定做到面批,并监督其及时改正。讲评时,多让学困生来回答问题,并及时表扬。
5、根据学校具体要求,本学期重点抓好学生学习常规的培养工作。
(1)指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2)指导并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制定历史课堂学生学习评价标准,在学生学习探究过程中,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做好记录,以小组为单位,期末进行汇总、评比。
(3)指导学生养成复习的习惯。
利用课前复习提问的环节,督促学生认真复习。对于提问情况,教师及时记录。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由历史课代表设计布置,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课代表对学生作业的完成与上交情况及时进行记录,以小组为单位,期末汇总、评比。
五、教学进度安排:
六、个人提高计划
1、认真执行教学计划,将课题研究活动继续深入。认真撰写实验教案。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及时些随笔、心得(或者是案例手记,每学期各一篇)、反思(每5课时一个实验后记)。做到及时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上交有质量的论文。
2、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部门组织的学习进修活动,并做好反思。
3、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争取出一节县级观摩课。
4、本学期岗位练功选择了简笔画和计算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尤其是幻灯片的制作,为自己的教学活动增添色彩。
5、认真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帮助两位青年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坚持做到向他人学习,积极参加学校听课、评课活动,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听课达到15节。
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篇9
本学期按照学校的安排,本人担任七年级1—5班历史教学工作,为更好的抓好七年级的教学工作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本班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3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60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
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教材资料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共需32课时(其中新课讲授占22个课时,单元复习占4个课时,期中复习占2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4个课时)。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三、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通过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6、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篇10
(一)
本学期,我只担任初二级一个班(二8班)的历史教学工作,通过一两周的教学和观察,发觉二8班有一部分的学生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为了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也是为了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1、针对学生的实质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近代历史的事件、人物、现象等。
2、培养学生识图、根据材料回答问题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有关的历史学习资料。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好的成绩。
二、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历史教材和教学大纲,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2、根据学生情况使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兴趣,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每一节课前进行前一节课知识点的默写,然后布置下一节课知识点的默写。在课堂教学中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
4、抓好目标生、边缘生、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和帮扶工作,要求他们继续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三、教学进度
(二)
随着时光的流逝,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初二到初三的历史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以后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教学改革经验,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中国历史》第四册,内容是中国现代史部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时期的建设成就与文化。共24个课时。中国史线索繁琐,所以主要是要将历史线索向学生讲解清楚。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教学内容以应对中考为主。包括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一)(二)(三)(四)(五)(六)版块;世界近代史部分的全部版块;世界现代史部分的(一)(二)(三)(四)(五)(七)(八)新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另外,八年的学生从道德的养成上来讲,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的形成时期,在这一个时期内的教学任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层面上来讲,是一个培养爱国主义,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完成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九年级历史:今年执教面对的是初三两个班级的学生,初步了解初中老师知道由于在中考中分数所占比重不大,又由于是文科,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成绩不理想。初三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其思想波动幅度大,对于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缺少一定的积极性,需要老师动脑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另外,教材所述知识为世界历史,内容宽泛并有时间的跨度,在动员学生思想方面,促使其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上学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这些学生的成绩普遍偏低。对八年、九年的历史还没有形成整体的清晰的认识,这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
四、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二)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把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把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爱好。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历史上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针对初三学生时间较为紧张,学生的时间观念也很强,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既要简明扼要,抓住重点,以节约时间;又要细致入微,交待清楚,尽可能的深入挖掘教材,来照顾到学生“先天”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什么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只有采取重点详讲,一般的知识点讲的方法。抓重点,带一般的知识点,从知识结构上选取里程碑式的事件,讲清事件的来龙去
脉,不惜花费时间。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使学生能够学得好。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以确保中考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三)
本人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继续教育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更新观念。
2、实践创新。3、学习完善。4、交流改进。5、训练提高。6、沟通了解。7、反思教学。
8、勤于动笔。
一、多更新观念
观念即认识问题,这是首先要解决的。对我们历史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例如:怎样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怎样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如何树立新的学生观,转变角色,重新认识师生关系?历史教育如何渗透情感智力教育?怎样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如何对待历史学科“学困生”?如何处理、运用教材、教法?如何重视历史学法指导?如何根据具体情况布置、批改历史作业?等等这些方面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去重新认识、认真思考、深入探究、找出更好的办法。
二、多实践创新
历史教学是一门艺术,本质上更是一门实践的艺术。我们历史教师要多研究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是我们历史教师的试验田,务必立足课堂,立足学生,立足教材。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课堂教学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教学案例”研究,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授课技巧,不断达到新的历史教学境界。
三、多学习完善
一位不善于学习的历史教师是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另外,自身不学习也不可能体会到学生的学习规律。我认为基本理论要笃学,本职业务要深学,修身知识要勤学,急需知识要先学。专业知识是一名历史教师外在美的依托!专业知识包括通用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社会、历史、人文等通用知识既有涵养人文素质的价值,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知识和学科知识则是历史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新课程中有不少新知识、新实验、新方法,不学习、不重构学科知识体系,就会落伍。系统地读一些东西,特别是读一些好的教育刊物上的好文章。这些文章,观点新颖,思想深刻,读后肯定能受益匪浅。总之我们历史教师要主动地学、用心地学、创新地学,做学习中的有心人,要让读书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四、多训练提高
训练提高主要是指专业水平的提高。对历史教师自身来说,假如不注意自我提高,听说能力、词汇量等就很容易下降。我们决不能满足于自己的学历,应积极、主动地接受继续教育,提高历史听说读写译的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历史教师必须做好;要求学生做好,历史教师必须做到完美。如你要求学生历史书写要认真,整洁,流畅,你自己就必须练就一手美观的历史书法,能给学生起示范作用;你要求学生读音正确,老师自己必须读的不仅准确,还要有洋腔洋调。
五、多交流改进语言教学是外向型的。教师之间应多交流、多学习。不可固步自封,闭门造车。交流才能产生启迪或省悟;交流才能发现不足。我们可通过听讲座、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片断教学、专题研讨等等形式开展学习经验交流,切磋教艺。我们应该向同行学习,既可以向名师学习,又可以向一般老师学习;可以向本校老师学习,也可以向外校老师学习;可以向年长的老师学习,也可以向年轻的老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改进教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六、多了解沟通
了解沟通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了解沟通。多元智能理论用于学生。语言教学离不开情感活动。历史教师只有更多地了解学生所需、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平时可以利用课间时间和学生聊聊天。通过聊天的方式多接触他们,往往在交谈中,很容易发现、感悟和收集到学生身上存在的思想意识、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知识技能等方面的问题,往往许多“教然后知困”就会“得来全不费工夫”。
七、多教后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这个公式,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教学的自我反思,是通过内省或其他方式对自己的教学思维、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活动再认识。在自我反思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学过程的自我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而教后反思,往往是反思中最具活力的时刻,主要是反思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行为的得与失。比如,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是否达到?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否科学?教师自己在教学中出现了那些教学灵感与顿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障碍和“闪光点”?这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和失败之处在哪里?这堂课今后在备课和教学时应在哪些地方作改进和创新?等等。
八、多勤于动笔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历史教师如能坚持在教后将自己的教学得失、教学机智、教学偶得和各种学习所悟,及时整理并记录下来,天长日久,能够防止许多经验和教训流失,更能在聚沙成塔般的积累中,感受和享受到教学的乐趣,不断提高自己。
教后动笔的形式主要有:一是写教学后记。二是写教育**记。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建议每位教师都来写教育**记,教育**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让教师终身受益。”三是写教学随笔。四是多动笔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加以总结、升华,是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好方法。
如果一名历史教师,能具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扎实的`功底,他的课就一定能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在历史教学中,就能做到游刃有余,教学质量就能大大提高。我们历史教师要与时俱进,自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更新知识,不断地实践探索,不断地学习充电,提高各方面素质,以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四)
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学习并参加了20xx年中小学远程培训,由衷感谢河北省教育部门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这段时间的远程教育学习,使我深深感受到,教师远程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我们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更新了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学水平。使自己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我就把这次培训学习期间的点点滴滴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能与大家分享,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
以往的教育理念只关注少数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学评价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而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对新的教育理念有进一步的理解,即强调以学生为本,面对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要促进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个新理念,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个性发展快慢不同,各种潜能还未挖掘,
我们只关注少数人的能力培养,放弃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这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国策不相符。因此,我们全体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努力。教师不但要转变教育理念,还要改变教学方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在探究过程中,注意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记得有一位教授是这样说的:思想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的底色,执著是教育的气质。能够做到这些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可以做到的吗?如果想做一位好老师,合格的老师,我认为要终生学习,虚心学习。
二、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这次培训学习让我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新课标理念,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新课标理念强调语文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应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强调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整合。使我们领悟到了新时期语文教学的精神实质,为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整体把握,又要分段了解、分析、探究。专家各从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谈起,理论结合实例,为我们深入文本探究、科学备课、有效施教指明了方向。专家在讲解自己的理论观点时,列举了大量的课堂实例,在实际课堂教学操作中、在过程的引领中传授知识、讲析技法、阐明理念。这些专家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本领传授给了我们这些教师,让我们在过程的体会、领悟中内化知识,促进自己实际的教学技能的提高。
三、全员培训学习的收获与自我反思
(一)、创设情境点燃激情
适宜的教学情景在润物细无声中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因此导课要切实有效,要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导课的角度应与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切忌单纯为导课而导课,盲目的搞笑与逗乐更不可取。最好在上课前,教师就要认真详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突破口,精心准备,营造民主的、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让每位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这样每位学生都有一种探究新知识的渴望、奋力向前的冲力。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阅读包括课前自读和课堂阅读,做到有目的而读。课前自读指学生自读文本,存疑置难,课堂自读要求学生最好默读,即不出声,边读边想,便批注,把读文本的感受,体会及遇到的问题在课本上作旁批,这都是为下一步的质疑做准备。质疑要引导学生围绕本课学习目标设问质疑,防止漫无边际的设疑。,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思考-发现-提问-筛选-梳理的思维过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在学生设疑的基础上,随机转化、归纳和补充,最终梳理课文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自主探究,问题来自学生须再回到学生中去,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近文本,让他们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潜心文本,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寻求问题的答案。
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篇11
历史专业发展规划
一、个人基本情况:
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任老师,对自己的职业有个长远的规划,使自己在教育事业上能有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对我来说,尤为重要。现在,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用于指导以后的教学工作。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端正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为重点,努力提高自身教书育人水平,不断挑战现实,追求卓越,结合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现制定我个人的三年发展规划,以作鞭策。
三、总体目标:
1、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上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2、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4、使自己成为受学生爱戴的教师。
四、阶段目标:
1、坚持不断学习,提高学科功底。
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必须加强学习、进修,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本人力求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求学术前沿的意识,以主人翁的心态投入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
2、学习信息技术,熟练制作课件运用于教学与讲座
新世纪教育工作者应具备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及驾驱课堂的能力,向45分钟要质量。因而能够制作一些分散教材难点、突出重点的生动课件,无疑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人计划继续深入学习电脑知识,掌握多媒体教育技术,力争熟练制作课件运用于教学与讲座。
3、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提高教学能力
①、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习惯,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活动。
②、我要掌握三方面的知识,即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宽广的其他学科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在平时的实践中我要积极努力积累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在研究历史教材、教参和历史读物的同时,还要阅读历史理论著作,关注最新的史学研究动态,积极与其他历史教师或历史教学工作人员、研究人员进行交流;与此同时,还要广博地汲取其他学科的知识,勤于学习,广泛涉猎,不断汲取新知,使自己不仅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更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要有精湛的教育技能技巧。
其次、在新课改方面:
①.认真参加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主动向有经验、有先进教学理念的老师学习,多听同行的课,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②.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案,备好每节课,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课后写好教学反思。
③.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课改的精神。使学生整个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去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去感受学习的乐趣,去体会学习的方法。组织学生多向互动,通过师生之间、个体之间、小组之间的学习、交流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具体措施:
1、通过自学、教研活动和上级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和学校组织的校本研训活动努力提高自身教育理论的水平。
2、积极参加学校课程改革的各项活动,并在教学中要多进行自我反思。
3、积极参加教学课题研究,撰写教育论文。
4、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坚持在行动中学习、行动中研究、行动中提高。
5、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乐观、积极地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
六、达到目标的标志:
1.学习专业化知识、提高专业化技能的自觉性有明显提高。
2.努力成为历史学科的学科带头人。
3.成为思想素质高,改革意识强、专业结构合理、教育教学水平高的资深教师。
4.成为能够适应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所需要的优秀教师。
5、能独立设计科研、课题、实施研究,要有课题,并且将课题研究的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中,落实在课堂上。
专业成长的发展规划与总结反思
一、目前状况的自我分析
1.优势分析:
⑴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具有一定的教学理论,初步理解课改的精神,能初步运用所学的理论,进行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⑵教学基本功相对比较扎实,以课改的精神作为日常教学的理念,根据所任教学生的特点与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与实施日常教学活动。
⑶善于对在日常教学中所获取的信息作一点分析与反思,不断积累,使其成为日后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宝贵资源而加以利用。
2.不足分析:
⑴缺少系统的理论学习,对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有的不能及时发现,有的无法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加以全面的分析,特别是缺乏在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对的新要求,面临的新任务方面的理论知识。
⑵由于理论知学习的不全面,影响了教学反思的质量,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缺乏理论支撑,因而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快。在课堂教学的整改实施过程中缺少理论依据,也影响了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施与探索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进而影响了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二、专业化发展计划
1:竖立学生人人都是资源的思想,作为教师,必须面对所有学生培育与开发资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处为学生的楷模,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替意识地培育与开发资源。
2:加强理论学习:
⑴学习教育心理学,使自己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去分析学生的学习,分析教学中所在的问题。
⑵全面系统的学习课改的理论,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竖立与新课程完全想适应的教学观念。提高对课程、教材的研究与实践能力。
⑶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理论,指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课题的探索与实践。
⑷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丛书,学习两个纲要,学习有关论文撰写的书籍,提高写作能力。
3:边学习边实践,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整改计划的实施,进一步探索与实施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课题研究。
4:进一步做好教学反思,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课堂教学中的得失,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整改计划实施,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
5:学习与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技术,包括PowerPoint技术的熟练运用;
6:在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力争写出一至二篇与教学相关的论文;
三、专业发展的期望
1:以丰富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以锐意创新的精神、正确的学科价值观指导日常的课堂教学。学会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更适合于学生的实际状态,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
2通过课后反思,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进一步做好课堂教学的整改计划的实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3:做一个有心人,随时记录教学感想、教学体会,学习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归纳教学中的闪光点,以便于教学论文的撰写。
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篇12
一、基本情景分析:
1、教师及课程基本情景
高一仅有本人一位历史教师,中学历史一级教师,9年教龄,负责六个班的历史教学任务兼任班主任,平均每班每周2节课,每周坐班2晚共6节晚自习。课时相对每班不多,可是教师的整体课时量不少,所以注重提高课堂效率,而不是额外增加教学时间。
2、教材分析
高一历史主要是学习历史(岳麓版)必修1,属于中外古今政治发展史,采取的是模块化设置,每一单元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必须联系,再加上增加了古代世界政治史,学生和教师都相对生疏,更应当重点把握。相对初中历史而言,学生比较适应编年体的教材,当今的高中历史教材,以模块化设置,更加需要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培养历史思维本事。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经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一样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礼貌建设而奋斗的人生梦想。
三、针对性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进取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2、细心组织教学,努力做到让学生主动去学,培养学生构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充分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注意教学方法的改善,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让学生改变初中对历史学习的观念,学会高中历史的基本学习方法。
四、教学安排:
针对学生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及必修一前几模块知识比较重要的的特点此刻研究给予前几模块相对较多的教学课时,最终几个模块适当加快速度,做到有重有轻,合理安排。具体安排:(略)。
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篇13
一、指导思想
围绕本学期学校工作计划要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新课标教材初一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
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
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
三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且这些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
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我应该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提高历史成绩。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隋朝到清朝初期为主要的历史发展线索。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每个单元后各设一节活动课,第三单元后设两节活动课。
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
第二个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两个主题。这里“民族关系的发展”,既涉及民族融合的内容,也有反映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矛盾的一面,都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影响。先概述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情况,后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会风貌、介绍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及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情况。
第三个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教科书对课标有关明清时期的五条内容标准进行了归纳组合。讲述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郑和下西洋的史实、戚继光抗倭等史实,使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通过《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让学生“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最后《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以“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突出了明清时期中外的矛盾与冲突,也为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理解近代中国为何被动挨打作好铺垫。
四、教学目标
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民族关系的发展,统一。
难点: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如何发展的以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巩固的。
六、教学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崇尚个性和主体性,鼓励探索真理,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拥有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空间的同时,压力感又会促进学生去主动涉猎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教材贯穿一些材料阅读,“想一想”等虽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却是教材正文的扩展,实际上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容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3、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目标统一,准确;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4、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5、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篇14
为我校学生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特制定以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考情、教情、学情,制定有效的备考策略,力争让我校历史学科在20__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具体实施方法
1、把“三纲二题”作为复习的基本依据。
第一、“三纲”即课程标准、20__年考试大纲和20__年考试说明。
第二、“二题”即20__年全国高考历史卷试题和20__年全国各套高考历史卷。
2、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备考效益。
第一、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管理。集体备课要定时间、定地点,要有计划性(周四、周六上午)。
第二,优化备课方式。集体备课要实现由备教案向备学案的过渡,由备教学内容、备知识梳理向备教学实施的过渡。
第三、优化备课内容。要认真关注三情(考情、学情、材情)、三态(原生态知识、衍生态知识、动态知识)、三生(尖子生、边缘生、学困生)等问题。
3、依循“五步式学案导学模式”进行课时复习,提高课堂效益。
第一步为“复习旧课”。主要通过检查提问进行。
第二步为“依案掌握要点”。首先,解读课标,明确要点。其次,结合教材理解记忆学案“知识概括梳理”部分的内容。再次,通过教师提问、学生板演、默写、互查互评等活动进行展示交流。
第三步为“问题质疑讨论”。学生提出学习中的疑问,通过合作学习或者由老师帮助解决疑难。
第四步为“知能拓展提高”。通过优化处理学案的“知新整合”完成。
第五步为“巩固反思感悟”。通过优化处理学案中的“达标测评”,在精练中巩固成果,升华认识。依循此模式进行复习时,要分块落实“知识概括梳理”部分的内容。
4、优化训练过程及讲评课模式,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第一、精心选题。选题的`基本依据是“三纲二题”。选题应以“三新”(新材料、新情景、新视角)题型为主。
第二、仿真训练。训练要采用限时、闭卷的形式。要使用答题卡(选择题)和答题纸(非选择题)。
第三、精心批改。限时训练应做到逢练必批,逢批必记。
第四、上好讲评课。讲评课的一般模式为“自我矫正——精评新练——自我完善——典题记录”。
5、加强规范化训练,保证不因规范化问题而无谓失分。
第一,注意审题的规范。选择题要审清主题、题干和选项。非选择题要审清限制语、求答项和相关背景材料。
第二,注意答题程序的规范。应在做完Ⅰ卷后及时涂卡,不能全部试题做完后再涂。在做非选择题时,不宜跨题或跨问答题等。
第三,注意答题纸使用的规范。书写时不要超出答题区域。要将答案与题号和各小问的序号对应好,以防错位。选做题应先写题号等。
第四,要注意书写的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整洁化以及语言的术语化等。针对实高高三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特制定以下计划:附一轮复习计划:
复习进度:(基本按照__历史教研室意见,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微调,备课组保持统一。)
复习方法:
1、充分发掘利用一轮复习资料《创新方案》,完成相关填空和练习,掌握基本知识。
2、备课组组织编写知识点复习讲义,帮助学生梳理基础、夯实基础。
3、每周利用自习课进行一次限时训练,及时反馈,提高能力。
4、课前检查,进一步夯实基础。
【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初中历史教学教师工作计划03-20
历史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02-26
历史教学教师心得03-12
历史教师教学总结04-18
历史教学的工作计划01-15
历史教师教学计划11-17
历史教师的教学计划02-09
历史老师教学工作计划12-28
初三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