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活动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1
在开展主题《动物,我们的朋友》时,孩子们认识并了解了许多动物的习性、特征等。憨态可掬的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在之前的捏泥活动中,幼儿对这种动物的外形等特征也有所了解。因此我们设计了一次艺术活动:国画“熊猫一家”。
活动前,我们为幼儿准备好了宣纸、毛笔、墨汁、抹布,还从网上打印了几份熊猫的国画作品,以及真实的熊猫图片。活动开始,一般对于这种要求幼儿针对性画某样事物或动物时,教师都要为幼儿做示范。平时在这方面难不到我,但是今天我却顿时感到犯了难:我该如何下笔呢?由于我也没有真正接触过国画,因此我只好仿照那几幅打印好的作品来画,用中锋、侧锋勾画出了一只所谓“成人版”的熊猫。草草示范后,我便请幼儿自己去画了。而画出的效果是不怎么理想的,总结有以下几点问题:
1、熊猫画得太小,画面太空。
2、幼儿在绘画熊猫时的步骤过于繁琐,不能体现国画简练的特点。
3、熊猫的形象不活泼,有被“成人化”的影子。
活动后,我立即对活动进行了反思。我感觉本活动的'失败完全是有我的示范引导造成的。首先,由于我本身对国画的不熟悉,导致在示范的时候就没有放开,示范得非常小。这样一来,幼儿也就不敢放心大胆地绘画了。其次也是由于我的心虚,在示范时的用笔并不干净利落,本身就没有体现国画的特点。第三,我的示范是仿照成人的国画作品的,并没有首先站在幼儿的视觉角度进行示范。导致幼儿的作品失去了它应该富有的那份童真。
回顾那次国画课,我到现在仍然后悔不已,后悔当初由于自己的原因带来的失败。下次,遇到类似的活动时,一定要站在幼儿的角度引导他们发挥,“成人化”东西并不是我们想要的。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2
幼儿进入中班后,对绘画有了很大的兴趣,大部分幼儿能画出人物的基本特征,有的幼儿还能想象创编出新的人物动态、造型。《纲要》中指出应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美术活动《画雪人》的教学目的就是运用蜡笔的绘画表现形式并根据主题进行创作性绘画,表现出雪人的不同形态。同时体验运用新的绘画方式进行美术的乐趣。同时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和添画的能力。本着这个目的来对这个活动进行了准备和尝试。
在第一次活动中,教师在导入部分中过于心切,出示的图片没有让幼儿进行仔细观察,单单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故幼儿对图图片的画面内容比较模糊。绘画离不开感知、观察和想象等认知活动,也离不开图形、颜色等符号媒介,幼儿似乎没有看清楚,教师就急于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这样就失去了出示图片的教育价值。因此在组织下次活动时老师注意让幼儿从不同的方面欣赏图片,如人物的名称,人物的形象,在做什么,以及周围的环境色彩等等不仅使幼儿对作画产生了兴趣,也使幼儿对作画对象内容有了初步的印象,为作画奠定基础。
因为幼儿第一次看见这么生动有趣的'雪人,所以一下子把幼儿吸引住了,幼儿边看边不时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声,美丽的画面在幼儿的脑海中深深地印下。所以本次活动中的第二个环节,老师让幼儿先讨论图画中的雪人是怎样画出来的?进而再让幼儿尝试着画出自己的雪人,并让幼儿说说如何画出清晰的线条,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运用蜡笔的技能融入其中,幼儿们在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后,这样作画时就显得得心应手了。
《纲要》中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的重要式”,要让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教师让孩子在自由表达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发展他们的良好个性,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根据在《纲要》在艺术领域的内容要求及知道要点中明确指出,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这些基础上,能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的指导。于是在这活动中也进行了尝试,激发和感受美体现在了前几个环节中,比如在活动一开始,幼儿对于这一新的绘画方式很感兴趣,在尝试的环节中就能看出孩子们对画雪人的浓厚兴趣,同时也对下一个环节表现出新兴趣来。再通过“玩一玩”,“画一画”在玩中学本领,使的原本沉闷的美术活动一下子活跃、生动了起来。也让幼儿感受了音乐的美和动作的美。为幼儿做画提供了很丰富的素材。在教师巡回指导时也没有过多的干涉,运用了询问的语气“你的雪人娃娃在做什么啊?”“你的雪人娃娃在跳什么舞呢?”“如果你的雪人娃娃穿上裙子它会更开心的!”等等一系列的语言。发现大部分的幼儿都能按自己的意愿画出来,体验了创作的的快乐。孩子的表现很想象都很丰富,在作画这过程中发现一名幼儿把雪人的脚画成一折一折的,觉得奇怪,询问之后原来她画的雪人在颤脚。
在这个活动中不仅仅发现了艺术活动的魅力,也发现了一个成功的活动是需要实践研究加经验。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3
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绘画活动多以“勾线笔勾线,蜡笔涂色”的形式进行,象局限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部分幼儿对绘画活动少了一点兴趣。为了丰富美术的表现形式,本期我们美术兴趣班开展了线描画。尽管我的教学内容不能说最好,但我敢肯定的说,自己在不断反思教学行为,争取做的更好!
近几周,我结合了季节特征绘画了春天里的`植物和动物。今天,〈蜗牛的新家〉美术实践活动的效果不错。
教学设计:
一、情景设置,介绍蜗牛
在老师楼下有一片菜园,(出示背景图)在菜丛里藏着一种小昆虫,它总是背着自己的小房子在菜叶上爬来爬去,它是谁?(蜗牛)
二、观察蜗牛,了解蜗牛的结构
谁知道蜗牛是什么样子的?大家想亲眼看看吗?(展示蜗牛的图片)
请大家仔细观察后告诉老师,蜗牛是什么样子的?
三、画蜗牛
观察了蜗牛,谁能画一只蜗牛呢?好,现在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哪一个画得又快又好就有机会领养小蜗牛。
(老师巡回指导,并画一只蜗牛。)时间到,举起你们画的蜗牛吧!
四、装饰蜗牛
1、引导语:小蜗牛们正为装饰新家烦恼着呢,听说我们班的宝宝会设计各种线描花纹的瓷砖,所以想来请你们帮忙,用你们设计的瓷砖来装饰它们的新家。
出示“瓷砖”,师幼共同欣赏、讨论花纹(寻找规律、线条接头等问题)。发现产生这些视觉效果的秘密,教师总结:线条排列的紧密,则看上去颜色较深,线条排列的疏松一些,则看上去颜色较浅。
2、观察、讲解范画。这么多深浅不同的瓷砖,小蜗牛都很喜欢,它们决定多选几块深浅不同的瓷砖来装饰自己的背壳,我把这只小蜗牛的背壳分成了四个部分,作了装饰,想看看吗?
了解分背壳的方法并知道不同视觉效果的花纹组合在一起很漂亮。你想给这些蜗牛用几块瓷砖,怎么分?(个别幼儿为教师出示的蜗牛分背壳。)
3、为蜗牛装饰新家。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线描画为蜗牛装饰背壳。
体会:对于美术活动来说,技能的教授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所以老师对整个学习过程的预设更要细致而周密,如何把枯燥的技能学习过程转化为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呢?这次线描画的导入与教授过程是我的一种尝试,今后还要倾注更多的思考与实践,“立足于以幼儿发展为本”,力求把美术教育做好、做扎实。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4
在我们的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需要我们去发现。“染纸”是人们在最初的无意识中发现的,后来成为中国传统的一种民间美术,因其变化无穷最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一种适合幼儿特点富于游戏性的美术活动。能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认知领域:通过活动了解我国民间艺术悠久的历史,初步感知染纸工艺的乐趣。
2.情意领域: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增加幼儿对色彩变化和创作的乐趣。
3.技能领域:尝试用折叠、浸染的方法染纸,体验不同折法产生的色彩、图案变化,并感受对称美。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积极参与染纸活动,尝试用折叠、浸染的方法染纸,感受其中的乐趣。
教学难点:尝试重叠晕染的效果,感受深色能遮盖浅色的颜色特性。
活动准备
两种不同的纸张(白纸、宣纸各一张),4—6幅范例,字条,4张彩纸,事先学习几种折纸的方法(米字折、田字折、折扇折、任意折),彩色墨水,宣纸,水彩盘,旧报纸,抹布,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出示纸张导入:对白纸和宣纸进行比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小结:白纸厚而硬,吸水性差,遇水不容易破;宣纸薄而软,吸水性强,遇水容易破。
2.复习米字折、田字折、折扇折、任意折的折法。
二.基本环节:
1.出示范例:请幼儿观察再次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教师示范讲解染纸的过程及方法:
(1)先折叠:每折一次都要压平,这样等下染出来的纸就平整,这时候不需要打开。
(2)染颜色:把折好的纸的角或边浸到水彩盘中,想要花纹大一点就在颜料中多染一会儿,想要花纹小点就在颜料中少染一会儿。这时候宣纸里面吸饱了颜料,刚才老师说宣纸湿了很容易破的',要把里面的水分去掉一些,所以把它放到旧报纸里轻轻地按一下就可以。
(3)打开作品:小心地把它打开,按折的顺序打开就不容易破,平放在旧报纸上晾干。
3.教师提出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欢快的音乐):
(1)要求:保持地面、桌子、身上干净,可以用不同的折法染出来的效果不一样,打开时要小心平放在报纸上晾干。
(2)幼儿动手操作:提醒幼儿注意色彩的搭配,使画面色彩明快。同时别让颜料滴下来。
(3)帮助能力差的幼儿把作品打开。
(4)幼儿可尝试多种折染的方法,感受不同折染方法能产生变化无穷图案的乐趣。并启发幼儿大胆设计折叠方法进行染纸。
三.结束环节:
1.讲评、展览:
师幼欣赏,简单介绍自己的作品。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民间工艺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2.教师总结
延伸环节:
小朋友们,这些染纸太美了,这样美丽的染纸到这儿是不是就结束了?他们还有什么用途吗?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发挥创意挖掘更多的用途。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不同形态的礼花。
2、学习运用不同颜色的点、线、面组合来表现美丽的礼花。.
3、培养幼儿互相合作、共同表现的能力。
活动准备:1、礼花VCD、相机、背景音乐《好日子》。
2、作画工具、黑纸大卡纸(下面贴有城区交通地图)、彩色粉笔。
3、泡沫板、布。
活动过程
一、看VCD,小朋友,今天教师请你们看一段录像,提问:
1、你看到了什么?
2、你看到礼花在什么地方放的?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礼花?
3、什么时候会放礼花?
二、再看VCD,并用动作来表现礼花的绽放?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遍VCD ,看清楚有那些形状的礼花,它们是怎么样在空中绽放的?在空中绽放后又成了什么形状?(看VCD)提问:
1、刚才你看到了那些形状的礼花,在空中绽放后又成了什么形状?2、让我们来学一学这些礼花的'形状。请你学一学。(拍照)(1)请你做一个漂亮的动作来表现这些礼花。(2)几个人合作来表现这些礼花。
三、画礼花
1、这些礼花美吗?你看到那些美丽的颜色?
2、除了这些礼花,你还看到过那些不同的礼花?
3、介绍:今天我们看到的礼花是元宵节时在新落成的大桥上放的,下面我们也要来放礼花,在那里放呢?看看这是什么地方?下面,我们用彩色粉笔在城市的这些地方上空燃放礼花?
分组进行作画,提示幼儿要画得多、画得大,色彩要丰富。(放音乐和VCD )
四、作品展示、共同欣赏
我们来一起欣赏美丽的礼花,让它们在这个美丽城市的夜空绽放,使我们的家乡变得更加美丽。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6
葵花籽我们幼儿都是常吃的一种食物,特别是家住农村的孩子,好多人家的房前屋后还种着向日葵。所以说,从选择教材来说,《向日葵》这一内容是取材于幼儿实际生活的也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目标定位上,很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整个活动环节安排清晰、合理,教学中一环一环下来,层层推进,重难点也能分布到每个环节中,特别是认识斜线和弧线时,引导方法合理,采用司空练习的方法,所以幼儿对斜线和弧线的认识都掌握较好。整个活动过程中师生、生生能注意积极互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较高。整体活动环境布置较好,作画过程中,孩子们都很投入,能很好地相互合作,作品质量较好。但是,在重点目标达成时,花的时间太多,所以造成整个活动超时太多。在难点突破上,指导还不是很到位,线条分布合理这一难点没有完全突破。在每一个环节后,我非常注意用语言进行总结过度到下一个环节,但是语言的精炼性不够。整个活动容量太大,涂色这一部分放到延伸活动中,可能会更好些。
学习活动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通过了解我发现幼儿有关“向日葵”的生活经验不足,我就注重了幼儿生活经验的补充,使幼儿在活动中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我首先出示范画。引导幼儿欣赏,在《向日葵》这幅作品中,画面明亮鲜丽的色彩和极富特色的线条,以及作品的构图。运用的恰到好处。通过范画可以让小朋友更好的来模仿,而且范画颜色很丰富、很漂亮,更能提高小朋友的画画兴趣。我们就一起对着范画描述向日葵的特征,吴浩说“向日葵长得像盘子”小宝说“向日葵长的像太阳”……小朋友的想象力真的是非常丰富,拿起画笔画的时候小朋友们一起听着我的指令,向日葵像太阳就先画一个大圆圈,再画花瓣、茎和叶子……一大部分小朋友都画得非常好,郭培杰、和文文有些吃力,我就把他们安排在画的比较好的小朋友身边,这样画得好的小朋友带着画的`一般的小朋友,互相模仿者画,进步得也比较快,本节课上的还不足的地方就是前面讲得有点久,到后来小朋友画的时间有些来不及。
通过这节课使我了解到了孩子间互相的模仿能力、想象力是超乎我们大人所想象的,而且小朋友也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时常让他们观察大自然,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会对他们的各个方面都有帮助。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7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我班的幼儿对色彩艳丽、精美的小饰物特别感兴趣,比如发夹、手表等等。蝴蝶是幼儿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一种昆虫,其色彩艳丽,深受幼儿的喜爱。《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活动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同时又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因此,我根据幼儿的兴趣及生活经验,设计了艺术活动《美丽的蝴蝶》,目的是让幼儿通过欣赏蝴蝶,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的兴趣为切入点,让幼儿充分地看、说、想、做,使幼儿的兴趣大大激发,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作为老师的我不急于追求结果,而是重视活动过程,为幼儿提供发现、感受和创造美的机会,使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满足和愉悦。
在活动中,我改变以往的美术教学模式,教师没有进行示范,而是尝试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感受,自己去装饰小饰物, 同时提供的材料有难、易,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及喜好,自己选择装饰材料,幼儿参与活动的非常兴趣高。活动结束时,让幼儿相互评价,教师参与评价,再次达到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的效应,同时也充分体现以幼儿为活动的主体,让幼儿自主评价,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参与性。
在活动中还存在了一些不足:1、教师的引导语言不够清晰。2、幼儿的操作没有交代清楚,出现了较脏、乱的现象。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8
《美丽的轮胎》是一堂以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大胆地为轮胎装饰上美丽的花纹为目的一个大班美术教学活动。整个活动流程为:情景导入——激幼儿创作兴趣——提出要求,幼儿创作——延伸评价。
在新纲要新理念贯穿整个教育领域的现在,要上好一堂成功的展示活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现就选材作一简单的描述与分析。
由于我们班搞的是美术特色教学,而且从幼儿中班这个年龄阶段来看,在成人的启发下,喜欢注意和亲近周围环境中美的事物和现象,并容易产生愉悦的情绪。但我们平时的美术特色活动一直以来都是以涂色练习为主,装饰画技能性知识的教学和操作比较少。
在花鸭先生图片的选用下,整个活动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使幼儿把自己作为了情节中的一个角色,更增强了他们对活动的兴趣。多样性材料的准备让幼儿更能进行选择和使用,在轮胎式样的准备上,我考虑到了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就选用了不同的两种材料:圆凳和蛋糕盒托盘,让幼儿能在自己能力范围下进行选择,既尊重了幼儿,也为整个活动的时间调控埋下了伏笔。丰富的材料、合理的安排、美妙的音乐,让幼儿在整个过程中都在美的氛围中感受与表现,所以作品的效果也是非常的好。
善于利用,满足需求:教师要有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对于周遍的事物都要用眼去看,用脑去想,发现事物的不同面,善于对某些物体进行再次利用。还应该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能够有操作练习的机会,这是进行活动的先决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内心世界中这种需求更为强烈……教师需为幼儿创设这样的机会和条件。”只有教师给予了支持,才能为幼儿的发展与提高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产生互动效果。
设置坡度,关注差异: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都不一样,他们对于事物的接受程度和表现程度都有所区别。在活动中如果利用一刀切的方法会使幼儿的发展受到限制,无法使每个孩子都有效的动起来。因此,在了解幼儿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注意幼儿间的个别差异,设置合理的坡度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够有的放矢的进行活动。如果不顾及幼儿的实际水平,会造成幼儿消极、无趣的情况。因此,设置坡度,关注差异是让幼儿更好提高的必须保证。
根据实际,力求创新:在关注到每位孩子的基础上,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知道他们要的是怎样的教学活动,教师不该一味的传授自己想要传授而不顾及到孩子的需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说,他们想要认识新的、不重复出现的东西,所以活动的新颖性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只有考虑到孩子,尊重到他们的感受和需要的情况下才能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活动。
教师不仅是孩子的老师,更应该是他们的同伴、朋友。教师所要做的不仅是为了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简单体验,更是为了让孩子在不断的发展中奠定基础。老师们,睁开双眼,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通过我们的双手,让事物变得更加有价值,以此让孩子的世界更加绚烂多彩。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9
前不久,我们教研组内进行的跟进式研讨活动,我执教了一个中班美术活动《瓶子的五彩衣》。本活动选自主题活动《红黄蓝绿》中的一个,活动目标是:
1、学习给瓶子“穿衣服”的方法,尝试用点、线和各种图案装饰瓶子。
2、感受水粉晕染的效果,在游戏中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前,我请幼儿收集各种饮料瓶,然后洗干净带到幼儿园来。我还准备了许多操作用品,如:四色颜料盘、面巾纸、海绵、棉签、一盆水、照片人像等,这么多的东西摆放在桌子,如何使每个幼儿都能方便地取用,成了我伤脑经的事。后来我想到,把幼儿的每一样都分好,最终桌子中间只放一盆水、一套颜料、一个放有头像图片的篮子,虽然放得少了,但是活动中还是发现有幼儿在蘸颜料时,显得不方便。
活动第一环节是给瓶子穿衣服。我直接引出活动主题,出示瓶子说:“今天瓶子要去参加朋友的聚会,可是没有新衣服,这可怎么办呀?”。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办法,幼儿看到桌面上准备了餐巾纸,他们想到了用餐巾纸做衣服。接着,我示范做新衣服的方法:(1)先用海绵吸水淋湿瓶身,给瓶子洗个澡。(2)再用餐巾纸把全身包裹住,露出脑袋(瓶盖)(3)然后用海绵亲亲瓶子,使餐巾纸紧贴瓶身。活动第二环节是把瓶子的衣服变成五彩衣。这个环节我本来的设计是打算把准备的头像图片贴到瓶子上,给瓶子赋予人物的身份和衣服相吻合,还准备了两个范例,让幼儿的作品变得更丰富。但是在这个环节中,我把这两个设想忘了,导致活动最后,幼儿呈现的作品不够丰富。后来,到幼儿作画的时候再想到要补救,给幼儿再看范例意义已经不大了,真正听懂老师用意的幼儿不多。在幼儿的作画过程中,幼儿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所以老师的每个提醒,幼儿听得很认真,如:给瓶子穿衣服的时候要轻轻地、画画的时候也要轻柔、蘸颜料时要小心,保持衣着桌面的干警等。
当然,在美术活动中,评价也很重要,我尽可能提供给每个幼儿表现与表达的机会,允许他们之间存在不同之处,这对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活动中、活动后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鼓励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活动。在评价中,我对过程中幼儿表现出的认真、耐心、兴趣等给予及时的`、积极的肯定,不管美术活动结果怎样,只要幼儿能认真对待并付出努力,那么他们的作品就应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认可,这样有助于每个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
这次执教后,组内老师给我提出了许多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和保贵的建议,如:活动中对瓶子的称呼要统一,不能一会儿“瓶子”一会儿“瓶子宝宝”,最后评价作品时要加情景氛围和加音乐等。通过大家的讨论,进行反思和修改教案进行了第二次执教,本次执教虽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但相较前一次的执教效果好了很多,这就是进步,是反思的结果。
活动反思对于我们来说如同一面镜子,成功的失败的,尽在反思中显现,可以让我们在工作中扬长避短,更加得心应手。反思在教学上指引我们前进之路,在业务上指导我们更完善,更成熟。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幼儿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幼儿生活的综合能力,发挥幼儿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让我们积极为幼儿营造一个美术创作的乐园,让幼儿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10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丰富幼儿关于红、黄、蓝等颜色方面的经验,学习区别。
2、幼儿能在联欢活动、寻找活动中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室四周布置成花园(用大型雪花片布置成一个花园的场景:花瓣中藏着红、黄、蓝颜色的拟人化色彩宝宝)
2、幼儿随意坐在中间的地毯上
3、每个幼儿一份操作材料:一个小篮子,里面有红、黄、蓝三色的花儿宝宝。
活动流程:
情景讲述――认识颜色宝宝――帮颜色宝宝回家――联欢活动。
活动中,通过太阳公公邀请小朋友做客引出活动,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通过让幼儿自己说一说怎么去太阳公公的家里,进一步初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这个环节主要是考虑了托班幼儿的特点。在认识颜色中,通过第一环节让幼儿来到太阳公公的家里做客的体验,教师创设了一个”花园式”的场景,深深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花园的美丽中加深印象。教师请幼儿坐在花园的四周,让幼儿感受花园的美丽。温馨,舒适的软垫,给幼儿创设了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教师顺势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颜色的花儿宝宝。幼儿掌握都比较好,参与的兴趣也是很高的。在和颜色宝宝做游戏的环节中,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教师在活动中为幼儿准备了比较充分的操作材料:每个幼儿一份操作材料:一个小篮子,里面有红、黄、蓝三色的花儿宝宝。
教学反思 :
从整体上来看,这个活动是比较成功的,幼儿的兴趣得到了很好地激发,在活动过程中也体验到了操作的`乐趣,活动结束后更加体验到大家在一起的快乐感。但是,在第二个和颜色宝宝做游戏的部分中,让幼儿举起相应的颜色宝宝,这个环节中,我发现幼儿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有的幼儿会很快的举起来的,而幼儿却对颜色有点混淆,可以说”举棋未定”。能力强的幼儿很快就完成了。所以,从活动中我感觉到:根据不同幼儿的能力水平,我们提供给幼儿的操作材料,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能力强的幼儿,操作的材料相对来说难度稍微高一点,而对于能力弱的幼儿,操作难度也相应地应该降低一点。我们在平时的区域活动中,能够做到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提供层次性的材料,但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这方面的工作就做得有点欠缺,往往提供的材料都是相同的,很少考虑幼儿的能力特点。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能够满足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我觉得对托班的幼儿在操作上是很难的,特别是把它放在集体活动中,如果放在区域活动中,效果是很好的。我们可以尝试。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11
园里组织里一次教研活动,我选了一节美术活动《勤劳的小蜜蜂》,虽然课前做好了准备,但由于紧张还是疏漏了个别环节。比如说我本打算在绘画之前让幼儿多了解小蜜蜂的采花酿蜜的辛劳,进而对幼儿进行适当的热爱劳动的教育。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却一带而过,不够详尽,没有达到实际的教学效果。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此外通过本次美术教学活动,我发现评价对于幼儿也很重要。因此我尽可能提供给每个幼儿表现与表达的机会,允许他们之间存在不同之处,这对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其实小朋友们观察得挺仔细的`,只是在用语言表达的时候,有些词语不会运用,作为老师我们要及时帮助纠正,并强化某些词语,提高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指出幼儿不足之处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不可打击到孩子的信心,尽量鼓励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活动。在评价中,我对过程中幼儿表现出的认真、耐心、兴趣等给予及时的、积极的肯定,不管美术活动结果怎样,只要幼儿能认真对待并付出努力,那么他们的作品就应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认可,这样有助于每个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
这次执教后,组内老师给我提出了许多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和保贵的建议,如加强美术专业用语的运用,评价作品时多给孩子一些自信等,对于我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幼儿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幼儿生活的综合能力,发挥幼儿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让我们积极为幼儿营造一个美术创作的乐园,使他们学得更轻松,更快乐。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12
《向日葵》是主题《夏日总动员》中的一个活动,它是一个以欣赏为主的美术活动。对于中班的孩子们来说,学习欣赏油画是比较枯燥的,而且,也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活动,活动前我仔细阅读了教材,反复推敲活动过程,最后决定以欣赏为主,绘画为辅来开展活动。
活动中,我主要从画家作品的色彩、线条以及造型这三方面来引导幼儿进行欣赏,并有意识地帮助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积累绘画的'方法。活动开展的较为成功,孩子们思维活跃,勇于发言,尤其是用动作来表现画中的向日葵这一环节,孩子们兴致勃勃,积极参与,用各种肢体语言来诠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当然,活动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尤其是自己的语言需要努力加强训练。教师可能并不是天才的表演家,但应该是专业知识传授方面天才的演说家。许多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的课之所以吸引人,不仅在于功底深,知识扎实,更在于他们具有突出的口头表达能力,具有很高的说话艺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要求自己说话要做到条理分明,生动、流畅、准确,而且要做到严谨、缜密,同时在声音上则尽可能声情并茂,生动活泼。我还应当在活动前注重幼儿生活经验的补充,使幼儿在活动中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为更好的欣赏作品做好铺垫。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13
“老师,你看,太阳是个可爱的娃娃,真漂亮啊,我喜欢太阳娃娃。”
“老师,你看我的圆形变成了什么呀,它变成了太阳、西瓜、糖葫芦、还有小朋友的头。”
“老师,你看,我画的鱼妈妈和鱼宝宝,还有小螃蟹、小虾在河里跳舞呢。”
这些就是我们小班孩子在美术活动中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美术形象。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我们则把美术活动内容设计成游戏,让他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了解美术,对美术产生兴趣。在美术活动中他们自己去观察、去表现、去创造。
在美术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小班幼儿由于才初入幼儿园,对于美术还没有什么兴趣,再加上年龄小,手部肌肉还没有发育完善,不能很好的握笔,因而开展美术活动有一定的难度,对于我们老师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活动方式来教孩子,孩子对美术一定没有足够的兴趣,所以作为我们老师应该根据小班孩子的身心特点来开展有趣的美术活动,并产生有益的熏陶。
一、把美术活动融于游戏,让孩子充分感受其中的乐趣
在小班的“认识颜色”的活动中,我们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游戏“彩色的手、彩色的脚。”首先我们准备了几
种不同颜色、无毒的颜料,然后让孩子们蘸着颜料,在一张大白纸上印出彩色的手印,用小脚踩出五彩的脚印。我则在其间画上红色的太阳、绿色的大树等图案。活动中,孩子们玩得非常高兴,也十分投入,不知不觉知道了各种颜色的名称,还知道可以用颜料来涂抹出许多形象。
二、把美术活动融于整个教育活动中,发挥美术活动的多种教育功能
在活动中,孩子的行为引起了我们的反思,他们愿意自己发挥自己的想象,并且还愿意给其他小朋友说出自己画的什么,在干什么,所以针对孩子的这一特点,我将美术活动与语言、音乐、舞蹈联系起来,在画小鸡的活动中,孩子们首先了解了小鸡的外形特点及用途,然后了解了其它常见的家禽种类,最后了解了鸡的'种类,。一节美术活动下来,孩子不仅学会了画小鸡,而且还知道了有关鸡这种动物的各种知识。
孩子由于年龄小有时完成一个主题比较困难,常常要借助语言和动作来补充自己画中的不足,所以我们引导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美术形象。在一次贴画活动中——美丽的鱼,孩子们贴出了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鱼,接着,孩子兴奋的说起了自己的“ 创意”:“鱼妈妈和鱼宝宝做游戏,小鱼宝宝躲起来鱼妈妈找不到了。”“小鱼一家去公园玩了,可高兴了……”瞧!孩子们贴得好,说得更好!
三、美术活动的开展 ,要循序渐进
通过上课,我发现小班美术活动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逐步掌握。如教幼儿画圆的活动中,我在幼儿刚入
园时让孩子给小鱼添画泡泡,学习顺着一个方向画圆;然后再画气球,掌握色彩等知识;第三步练习画苹果,学习双向画圆法。第四步手工活动自己用橡皮泥做汤圆。第五步孩子们玩变圆游戏,如用圆变成太阳、西瓜、糖葫芦等,用半圆变成刺猬、小伞等。
四、对幼儿的作品重其意而不苛求其形,重其趣而不苛求其法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14
本次活动开始起,我带着孩子们出去收集各种各样的落叶,并且在收集的过程中我对孩子们介绍了几种常见树的树叶,并让幼儿联系这些树叶的形状都像什么,活动开始时我出示了自己实现准备好的粘贴粘,然后像幼儿讲述了怎粘贴的技巧,并给予幼儿足够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挥创造,孩子们对这种新奇的粘贴方法很是喜欢兴趣也是满满的,但是在活动中却存在这一些问题,首先孩子们并不是像我事先预想的那样想好了粘贴什么才去做,而是一边粘一边想,或是看旁边的小朋友做什么他就跟着做什么。其次,孩子们并没有充分发挥她们的想想力,做出各种各样的粘贴粘,而是大部分孩子都会看着老师的`范粘去粘贴。再次,孩子并不能利用好树叶的形状去粘贴,总是拿起来树叶就用并不考虑是不是适合,最后,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并不能完成粘贴的内容。孩子们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经过这节活动我也在深深的反思着,首先,我是不是应该在活动前就应该像孩子交待一定要想好了在去做,做一个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粘贴粘,在活动之前就把要求和幼儿交待清楚就不会发生上诉的第一点了呢?其次,我是不是不应该给孩子出示范粘或是出示过后就把范粘收起来再或者给孩子出示电脑上的图片呢?这样孩子的思维就不会固定在老师这几幅范粘上呢?再次,树叶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让孩子在感知多种多样树叶的基础上应该让孩子学会有效的利用好这些树叶,活动前我是不是应该给孩子事先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呢?最后,如果以上三点都做好的我想孩子粘贴粘的速度就会提高,就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活动的内容。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强调要确立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力求改变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被动状态,充分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本次活动我利用幼儿非常感谢趣的树叶为材料进行粘帖制作,从内容的选择上结合了幼儿的生活的兴趣。整个创作活动并不是在活动室中完成的,其实在树叶的收集过程中,幼儿就已经开始发现树叶的不同了,这才有了课堂上幼儿兴趣不减和主动参与的表现,树叶贴粘借美术之灵,创自然之美,不但让幼儿在操作动手、构思、想象、创新能力方面得到了提高,还让每一片叶都充满着智慧,充满着生命力。它们像一首首赞歌飘落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和孩子们一起健康快乐的成长着。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15
活动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无锡城市化发展转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农村的环境面貌也有了重大突破,农民从原来的分散居住向城镇集中居住,大部分农民都搬迁进规划好的小区里居住,而我们班很多小朋友也跟着爸爸妈妈一起从农村搬进了漂亮的小区。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小朋友开心地向小伙伴们介绍自己漂亮的新家,他们的新家周围有广场,广场上有会唱歌的喷泉,好玩的滑滑梯,还有很多漂亮的花和树……孩子们对自己的新家和周围环境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知道我们生活的改变,感受住房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我们组织幼儿通过介绍自己的住房,或参观小区的房子,了解住房外形特征的多样性,加深对住房周围环境及配套设施的了解,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活动目标:
1、 学习观察小区里的主要建筑和景物,用绘画表现小区里的楼房、配套设施以及花草树木。
2、 乐意欣赏美得事物,有初步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 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前期准备:①向家长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及要求,请他们配合协作幼儿进行观察并帮助拍摄照片。
②带领参观附近没有拆迁的村庄,鼓励幼儿观察比较村庄和小区的不同。
环境准备:①幼儿拍摄的小区照片以及色彩鲜艳的小区图书
②8K铅画纸、油画棒、水彩笔。
活动过程:
1、 引起幼儿兴趣,导入活动:
教师:小朋友,现在我们都搬进了小区住进了新家,你们觉得我们的新家美吗?想不想把它画出来?
2、让欣赏幼儿拍摄的小区照片,并请个别幼儿介绍一下自己拍摄的照片,引导幼儿调动相关经验,说说自己对小区的印象。
教师:你看到的小区是什么样的?房子是什么形状的?小区里还有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放在什么地方?树和花长在什么地方?它们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醒幼儿先仔细想好,然后再动笔。可以先画楼房,再画配套设施和花草树木,将房子画大一些,画在主要位置上。如果幼儿画面较空,适当启发幼儿补充内容。鼓励幼儿从不同的角度画出自己看到的美丽的小区。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请个别幼儿介绍一下自己画的小区的哪里,让幼儿找一找谁画的小区最漂亮。
小结:我们的小区真美,今天大家把我们的新家画下来了,我们要爱护小区里的一切东西,使我们的小区永远都那么美丽
活动反思:
美术活动是孩子宣泄心情、想象,创造新鲜事物的理想活动。它最能体现孩子对世界以及所有事物的原始看法。在本次活动中是让幼儿对小区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完成的,我先通过幼儿观察小区的照片和有关图书,说说自己看到的小区,让幼儿在充分讨论交流对小区有一定的了解以后才组织幼儿创作的,从活动效果来看大部分幼儿能大胆的进行创作,达成预定目标。
在设计这个美术活动时,我精心地思考一番,将整个活动环节调整为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讨论、鼓励独创和展示评介。将情景始终贯穿与教学过程,使其成为诱发创作动机,引导幼儿学习技能的推动力;并通过提出问题让幼儿观察、思考,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引导幼儿按自己的体验,大胆表现。
当孩子都画完后,我没有请所有孩子都上来讲解自己的作品,而是让孩子们相互欣赏,请个别的幼儿说说自己的画。一是因为人太多,孩子没有那么长的耐力和注意力。二是每个孩子都想要展示自己的作品,我让他们相互欣赏,不但满足了幼儿的想展示自己作品欲望也让孩子在欣赏到他人作品的同时学习到同伴的长处。
但在活动的组织和对幼儿的指导上我还有所忽略:一是在活动过程中,很多幼儿能根据要求完成作业,特别是一些能力强的幼儿,他们很快就画好了,但是由于提供的材料有限,画面比较单一,对于这些幼儿,我们是否能再提供一些深层次的材料,促进他们的发展?二是虽然活动内容和形式都迎合幼儿幼儿的兴趣,但由于规定了绘画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孩子的想象力,在以后这样的活动中要考虑设计怎么让让幼儿自由发挥自由想像的,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02-19
美术教学反思04-07
小班美术教学反思04-17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04-04
大班美术教学反思04-22
中学美术教学反思04-02
电脑美术教学反思04-05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02-04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范文05-06
高中美术教学反思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