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教学反思> 绿教学反思

绿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05 18:23:0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绿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绿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绿教学反思

绿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生字,掌握“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

  3.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4.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会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2.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二

  教学难点在品读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课件出示2】(出示春天图)这是一幅由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知道画中画的是什么季节吗?它给你们带来什么感觉?

  2.师小结:我们刚从冰雪中走来,看到这生机勃勃的绿实在赏心悦目。绿是春天的象征,还是希望的象征。诗人艾青就写了一首诗《绿》,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吧!

  3.板书课题:(板书:10绿)

  4.全班齐读课题。

  5.这篇文章的作者,你了解他吗?(艾青)

  艾青(191012316;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大堰河一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走进“绿”的世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地把课文朗读一遍。自学生字词语。

  2.检查生字词语:

  (1)读准字音。【出示课件4】

  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节拍整齐集中墨绿嫩绿淡绿粉绿

  指名逐词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叉”,后鼻音“瓶气

  (2)理解词义。

  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3)重点指导:

  【出秘件5】

  交叉:方向不同的几条线或条状物互相穿过。

  节拍:是衡量节奏的单位,在音乐中,有一定强弱分别的一系列拍子在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

  指挥:指导演奏的人。

  整齐:有秩序,协调一致。

  重叠: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互相覆盖。

  (4)指导书写。

  大家读准了字音,了解了字义。请把要写的字在课堂本上每个字写一个,一定要看准每个字的笔画,端正、工整地把每一个字写好,注意写字的姿势。

  教师重点指导“瓶、挤”

  “瓶”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的"瓦”,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横折弯钩不要写得太长。说主要内容,一是

  “挤”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上面是“文",不是“攵)

  3.指名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出示课件7】

  这首诗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风一吹,就随着节拍整齐地飘动在一起。

  三、梳理内容,明确结构

  1.学生分组讨论,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出每一段的意思。

  第一段(1-3小节):写到处都是“绿气

  第二段(412316;5小节):具体介绍“绿”的静态和动态。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出示课件9】

  1.总结: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徜徉在绿色的海洋,看到了各种绿色,感受到绿的奇妙,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2.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3遍。

  (2)课下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

  2.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练、指挥、按着节拍整齐集中墨绿嫩绿淡绿粉绿挤在一起。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发现了春天有各种各样的`绿,这些绿给作者什么感觉?下面我们跟着诗人艾青的脚步来到绿色的春天,体会春的美妙。

  二、诵文,感悟体会

  1.听着录音(最好配有音乐)轻声朗读全文,边读边思: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

  2.板书:黑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同时贴出色卡)

  3.感受绿的多:是不是只有这些“绿”?你还知道有哪些绿?(了解省略号的作用)

  4.出示第一小节:【出示课件14】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难怪作者说(出示第二节),【出示课件15】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自己轻声朗。指名读。全班齐读。

  5.感受绿的美:这各种各样的绿,却绿得发黑,绿得出奇?知道“出”是什么意思吗?(不同寻常)

  (板书:绿得发亮、绿得出奇)

  6.齐读第一、二小节。

  7.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朗读课文三、四、五小节。

  (1)轻声地、自由读三、四、五小节。

  (2)你觉得哪个小节写得最有趣,挑选你最喜欢的一节再仔细读读。

  随机:第三小节:

  (1)出示说话练习。【出示课件16】这一环节是本课时的重点部分。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引领学生自主解读文本,从字里行间去感悟作者的情感,去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说一说:

  风中的是绿色。

  雨中的是绿色。

  阳光下的也是绿色。

  (学生挑选其中一个交流)

  (2)指名读,全班齐读。

  第四节:

  (1)【出示课件17]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板书:挤、重叠、交叉)

  (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第五节:

  (1)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板书:按着节拍飘动)

  预设:这是因为,一阵风吹来,使所有的物体都随风摆动。

  预设:这是作者看到风吹过后,春天的景物随风摆动,那么和谐,整齐划一。

  (2)出示说话练习。【出示课件18】

  说一说:

  一阵风吹来,小草,柳条,树枝—

  □

  (3)指读,师范读,全班读。

  2、拓展运用,读写训练【出示课件19、20、21】

  1.拓展运用: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色,你见过“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

  2.阅读链接

  读一读“阅读链接”,说一说: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预设:宗璞笔下的绿是一种扑面而来的绿,满眼都是绿。

  预设:宗璞笔下的绿是一种静态的绿,艾青笔下的

  绿是有动态感的。

  3.学生交流,句式训练

  春天到了,校园里。公园里。田野里。

  4.试背课文。

  绿【出示课件22】

  板书黑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对绿的赞美

  内容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对春的热爱

  挤、重叠、交叉按着节拍飘动

  教学反思

  《绿》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春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

  在本课的教学中,文中最有创意的部分要数第三小节,作者将风、雨、阳光也视为绿色的,真可谓是独具匠心。可对于学生来说此小节却是他们最难理解的部分。因此,教学中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熟读成诵;并通过说话训练,一来帮助学生走进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二来也为他们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

  不足之处:

  只有少数同学想象比较丰富,能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需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还有,通过学生的问答和听写反馈可以看出,我在词语理解的教学策略和方式方法方面仍有待于更新,应在读文品悟的同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去理解。

绿教学反思2

  在音乐活动中,音乐和动作是紧密结合的。动作的伴随是幼儿认识音乐,学习舞蹈,从音乐中获得快乐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而韵律活动是幼儿随着音乐进行的身体活动。它能满足幼儿身体活动的需要;参与对音乐进行探究的需要;想象、联想,思维的需要;创造性表现的需要等。因此,幼儿需要各种形象的动作来表现音乐中的情节,反映音乐中的情绪,而目前大多数的音乐舞蹈,都是教师自己的所感转化为动作直接传给孩子。久而久之音乐就成为了动作的背景,在无形中使得幼儿丧失了自己感受音乐发挥想象创编动作的权利。把原本优美动听的音乐变成了记忆动作和强化动作的训练,我想能否改变一下教学的形式呢?

  韵律活动《绿毛虫》是一段没有歌词的音乐,如果不注意引导孩子听音乐感受音乐变化,孩子是很难理解的。为了能让孩子根据音乐形象、旋律的特点音色变化来创编动作,从头到尾我没有教过孩子一个动作,只是将音乐用故事形式开了个头,用教学挂图引导让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表现绿毛虫吃东西、蠕动、蜕皮、睡觉、破茧而出变成蝴蝶的过程。而我只是用语言提示的方法让幼儿自己来创编动作。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创造源于想象,而想象则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加强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以感受入手,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体验,再进行联想,从而获得比较清晰的音乐形象。如:第一段音乐,我告诉幼儿绿毛虫在吃苹果呢,他们听到马上把手放在嘴边做吃东西状,然后又是一段音乐,我让幼儿说出绿毛虫吃饱长大了会怎样了,因为有了清晰的教学挂图,幼儿很快就想到了蜕皮这时幼儿跟着音乐用夸张的动作将粘在身上的“皮”有用脚狠很的踹下的,有用手一下子扔掉的,他们表现的.各具特色。当幼儿听到舒缓悠扬的旋律后,知道绿毛虫睡觉了,他们马上有躺着的、蹲下的、靠在别人肩上……各种睡姿形态不一。最后幼儿表现的蝴蝶也是千姿百态,精彩分层。象这种音乐活动在不要教师教他们任何动作就能让幼儿掌握的同时,孩子们更能从音乐中感受到快乐的情绪,比起往日教他们做动作,做了半天还记不住,这个方法则更有可行性。

  因此我认为应多给幼儿发挥想象的机会,让幼儿自己来感受音乐,创编动作,这样便能使幼儿感受到美的熏陶,而且不仅仅是音乐,在其他的方面也应如此。

绿教学反思3

  精心设计课后思考题是北师大教材的一个亮点。这些思考题不但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指向教学重点、难点,对教师的备课起到了指点迷津的作用。例如:《梦已被染绿》课后思考题目:“你从哪些地方发现春天已经来了?”在教学本文刚好是春季,为了引导学生从生活到诗歌,再从诗歌到生活,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我在引导学生说说春天的变化时,学生的回答很丰富,他们说:“春天来了,桃花开了,柳树发芽了。”“春雨沙沙,唱着歌儿来了。”“春天来了,小蝌蚪也来了。”“春天来了,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大地穿上了绿衣裳说明春姑娘来了。”……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介绍自己眼中的春天,把课堂

  学习与生活主动地衔接在一起了。

  这样不但引导学生读书要细心,抓关键词语帮助理解课文,还启发学生要走向自然,走进生活,乐于观察,善于观察,才能不断发现我们身旁自然景观和事物质变化,感觉到人生的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

绿教学反思4

  《囚绿记》一课我前思后想,总共考虑了4个思路:

  一、抓住“绿”字,突出“绿”的象征意义。课文“绿”的象征意义,共有三层:

  1。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2。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3。永不屈服于黑暗。

  但是这种解读方式,势必涉及文章的背景分析,并且将它图解为一篇充满政治色彩的革命宣言。作者在创作作品时是否有这个意图,我们的解读是否为误读?

  二、抓住“囚”字,层层深入,分析作者内心的冲突。作者在 《〈囚绿记〉序》里说:“我是感情的奴役,也是理智的仆隶。我没有达到感情和理智的谐和,却身受二者的.冲突,我没有得到感情和理智的匡扶,而受着它们的轧轹;我没有求得感情和理智的平衡,而得到这两者的轩轾。我如同一个楔子,嵌在感情和理智的中间,受双方的挤压。”。《囚绿记》就是一篇表现作者理智与感情冲突的作品,通过对词语句子的解读分析,挖掘作者的从“喜欢”到“留恋”到“占有”的心理历程。这是一个不错的解读方式,但是仅仅分析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不仅课时安排上时间有多余,而且对文章的理解也仅限于表层,如何把课文分析与学生自身生活结合起来,我也存在很大的疑惑。

  三、抓住“抒情散文”,传授有关抒情的知识。抒情式表达方式的一种,也是学生作文比较欠缺的一个方面。但是把《囚绿记》简单的肢解成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或是肢解成正反对比、侧面描写等写作手法,那么就会将语文课变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

  四、拈出一个主题“快活”,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品读,分析作者在绿色中获得快乐的原因,分析他在囚绿时失去快乐的原因,从而联系生活,懂得如何在生活中获取快乐,并避免不快。

  一篇文章的解读应该是多元的。这次备课冥思苦想了很久,就在快要放弃时,灵感忽现,有了一个比较满意的教学思路,这也是提醒我备课要多下苦功吧。

绿教学反思5

  《绿娃娃》是一首短小可爱的诗,诗歌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简单,流畅押韵,十分适合放声朗读。课文语言文字的内容并不难理解,关键是要让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在脑海里浮现诗歌所呈现出的画面,通过意趣盎然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大自然里的小生命都在茁壮成长。

  1、 通过游戏导入新课。为了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课文的开头设计了一个“送绿娃娃回家”的游戏。先制作一些绿娃娃形状的卡片,(草丛、小树等)在上面写上需要识记的生字。在教学时,出示卡片,学生读对了一个就把“绿娃娃”送回绿色的图画里,最后全班在复习完生字后也完成了一副“绿娃娃“诗意图。在这个设计里,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引起朗读的兴趣,把“要读”变成“想读”。并且我也把上节课中所学的新的偏旁都进行了强调,让学生在认读过程中复习新学的偏旁。

  2、 通过多种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果没有进入朗读的情境和氛围,学生朗读是很被动的。为了让学生能主动去朗读去体会,我准备了音乐。有风吹过树林的声音,也有悠扬动听的.“绿色花园”的轻音乐,在这样有感染力的音乐里,学生很快就能进入朗读的状态,并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去感受绿色的世界。

  3、拓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语感。这篇诗歌有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结构很相似,这不仅使学生容易掌握,也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新课标中,明确地指出,要让学生能够进行思维的延续和拓展,把书本延伸出去,让学生能充分地发展自己。为此,我设计了一个很有趣的“你也来当小诗人”这个环节。我把课文中的相似的结构提出来,把一些有变化的词语改为学生自由发挥的填空,让学生在这样的框架下也能自己来说说,学生说出了许多绿娃娃,充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想到了许多绿娃娃;

  菠菜是绿娃娃;

  韭菜是绿娃娃,

  茶叶是绿娃娃,

  李子是绿娃娃,

  荷叶是绿娃娃,

  爬山虎是绿娃娃,

  仙人掌是绿娃娃,

  ……

绿教学反思6

  《绿手指》讲了一位老奶奶而十年如一日,满怀信心地培育纯白色的金盏花的故事。

  故事的起因是园艺所重金悬赏纯白的'金盏花,老奶奶尽管觉得不可思议,但很想试一试,经过一年又一年,老奶奶收集种子,栽种花儿,最后经过验证,老奶奶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她又有了新的渴望--培育出黑色的金盏花。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塑造一个充满理想、满怀信心、坚持不懈的园丁形象。

  本文讲后感觉课堂语言引导不够,特别是奶奶种植过程,无法详尽描述,需要课前深度挖掘教材,组织语言,构成高效课堂。

  经过反思,我自己在下面也思考了一些意见,如下:

  1.也可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绿手指吗?”生:“没有”师:那么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去认识一双特别的手绿手指。

  2.结文部分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在遇到难题时是怎样做的,再对比老奶奶的20年如一日,进行深切体会。

  希望自己下一步会越做越好!

绿教学反思7

  精心设计课后思考题是北师大教材的一个亮点。这些思考题不但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指向教学重点、难点,对教师的备课起到了指点迷津的作用。

  例如:《梦已被染绿》课后思考题目:“你从哪些地方发现春天已经来了?”在教学本文刚好是春季,为了引导学生从生活到诗歌,再从诗歌到生活,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我在引导学生说说春天的变化时,学生的回答很丰富,他们说:“春天来了,桃花开了,柳树发芽了。”“春雨沙沙,着歌儿来了。”“春天来了,小蝌蚪也来了。”“春天来了,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大地穿上了绿衣裳说明春姑娘来了。”……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介绍自己眼中的春天,把课堂学习与生活主动地衔接在一起了。

绿教学反思8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节奏欢快,朗朗上口的。作为苏教版每册教材的开篇之作,它总会安排一首富有季节或者时令特色的现代诗。《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诗的主题非常明确,号召少年儿童参加活动,绿化祖国,美化我们的家园。对于环保问题,现在的在嘴上都能说出一二,但实际行动还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教学很容易上成空洞的说教课,为避免这种尴尬,本学期我尝试着从诗歌的特点入手,然后感受诗歌内容,品析诗歌主题。

  1、在反复诵读中了解诗歌特点:通过录音范读,自由朗读,孩子发现了这首现代诗的一些特点,比如节奏比较欢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在这基础上他们还发现了这首诗押“Ao”韵,其实押韵就是诗歌的一大特点。另外这首诗的前后呼应也比较容易感知,诗的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结构相似,就差了一个词语,“荒山野岭”成了“青山碧岭”。诗人的这一呼应非常巧妙,他把植树造林的前后不同就融进这两个词语里,并且抓住这一前后呼应能够引起孩子读诗的兴趣,理解诗歌的主旨。春光为什么会染绿我们双脚?孩子在反复诵读中对“染”产生了浓厚兴趣。其实这也是本诗在遣词造句上的一大亮点,一个“染”字了整个春天,写活了漫山遍野的绿色,写活了少年儿童的勤劳与汗水,更写活了诗人的主旨思想。

  2、在想象场景中感受诗歌内容。尽管诗歌的主题是植树造林,但是限于是诗歌这一体裁,所以文本并没有花大量笔墨进行场景描写,这是文本的留白,是教学的契机。教学时我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补充了少先队员植树造林的场景以及植树造林以后小动物们安宁幸福的生活。两处想象,孩子读活了诗歌的语言文字,读懂了植树造林给自然、人类带来的真切变化。说教在这里变成了体验,相信体验能产生冲动。面对即将到来的植树节,面对春光无限的大好季节,面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植树造林从我做起”一定能化为孩子们的共识与行动。

绿教学反思9

  参加了“信息化环境下幼儿园歌唱教学游戏化策略的研究”课题组,执教了小班的韵律活动——《绿毛虫》的第一次教学实践活动,下面我就对此次活动进行反思:

  本次活动在第一次教案预设后,课题组成员对活动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1.活动前教师可以事先丰富幼儿绿毛虫的相关知识经验,帮助幼儿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知识经验。这样为给幼儿参加活动带来新鲜和刺激,从而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热情,积极的进行自主学习。2.在猜测那些动物来和我们做游戏时时,表情可稍微夸张更有神秘色彩。3.教师引导幼儿倾听时,在几个乐句时鼓励幼儿创编动作。这样,表情、动作和图谱上的巧妙结合,也更能感染幼儿,使活动变得更有趣,生动。我结合课题组成员们的教学设计方案和其中的建议,进行了第一次的教案预设再次进行预教并修改。在课前为幼儿丰富了,毛毛虫变蝴蝶等经验,为活动做好铺垫;调整了教学目标,使得整个活动目标更明确、具体,符合中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活动的过程环节更清晰、由浅入深、逐层递进,能更好地为目标服务;在教学方法上运用了游戏的形式,有利于幼儿更快更好地理解、掌握歌曲,做到简单、有趣、有效。可见,有效的教学策略对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学习品质是有积极作用的。

  2.在本次活动教学策略运用的有效性有做的好的一方面,也有不足的一方面,征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反思。

  本次的韵律活动——《绿毛虫》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小班幼儿现有水平。整个活动以绿毛虫角色导入,并以绿毛虫游戏贯穿始终,气氛活跃,幼儿的兴趣都非常浓厚,大部分幼儿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师在导入环节教师利用“谁来和我们做游戏”的神秘口吻,和幼儿一起边听音乐边猜测,加上教师丰富的表情、有趣的'毛毛虫动作让幼儿兴趣浓厚,做到为目标服务,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提出的问题指向性明确、有效为理解歌词和游戏服务。如:我变成了什么?机器人变身的时候发出什么声音?变声的时候声音和动作是怎么配合的3、教师创设的毛毛虫变蝴蝶的游戏与活动很吻合,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在模仿游戏中学习。

  本次活动中的不足之处:

  在幼儿倾听环节,教师以“毛毛虫玩游戏”,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幼儿兴趣浓厚,由于个别创编动作的次数还不够多,幼儿表演游戏的环节中,更多关注的毛毛虫的游戏是怎么表演的?由于对整个音乐四个部分的倾听与记忆还不够,所以出现毛毛虫睡觉后,毛毛虫又开始吃东西了,幼儿还在表演睡觉,教师应当多引导幼儿完整的倾听音乐。

绿教学反思10

  【教学反思】

  散文的美学境界,归根结蒂是作者生存境况的展示和文化心理的外化。

  《囚绿记》这篇散文短小却并不“精悍”,陆蠡将自己的生存境况与文化心理借一株常春藤含蓄的表达。正因为如此,很多教学设计在此方面潜心构思,力图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而我想法也得益于此,只是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一定要去揣摩呢?一篇文章的意义难道仅仅在于那几乎约定俗成了的话语吗?因此,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有两个侧重点。其一,散文应重视朗读,从而感受文本情感的涌动;其二,允许学生自我的理解,并肯定其合理性。事实证明,“囚绿”不应该囚住朗读的激情,不应该囚住活跃的思想。

  推而广之,对一篇文章我们教师应该倾听自己的心声,在我们的思考中枷锁理应打开。如果我们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声音”,那么,我们的学生永远听不到美妙的`“音乐”。

  【同事评价】

  1、教材处理巧妙灵活,别具一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

  2、教学思路清晰明了,环环相扣,问题设计巧妙。

  3、教师情绪饱满,富有激情。

  4、课件简约而不简单。

  5、教学过程很完整,教师的开场语和结束语相呼应,且富有诗意,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情绪。

  6、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重难点突出。

  7、学生的发言也很精彩,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感悟】

  1、这篇课文我很投入的朗读,特别是读到“囚绿”部分时,自己真的很恼怒、气愤。

  2、“囚绿”给我的启示很复杂,我更多的想到父母。

  3、不管岁月怎样变化,文中寄予的爱国之情不会变的。

绿教学反思11

  高中语文的教育对象——高中生,在生理上正处于从少年到成年的过渡期,在这一阶段,高中生积极的、独立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正在形成,想象力越来越丰富;对现实的审美态度也逐渐形成,而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对于一些艺术作品已经能够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审美,进行鉴赏。这时,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引导和培养。

  如何把学生引入作品的意境中去领略其中的奥妙。这就不是简简单单的去分析结构,归纳中心所能达到的了。

  朱自清的散文,有精巧的构思,凝炼的语言,真挚的情致,这些无疑是构成他“文章之美”的因素,但是主要因素却诚如郁达夫所说,是“贮满”着的“诗意”。

  “诗意”,用杨朔的话来说,就是“使人动情的事”。作家怎样把自己感到“动情的事”传递给读者,使之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其要求和方法是多方面的,创造“诗意”的艺术也是极为丰富的。而我们学习这样的散文,重点也就在于如何读出文中的“诗意”,找出如何表现“诗意”的方法来。

  一篇文章便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要先从整体上去领略它的美,品味它的艺术魅力,譬如油画若只注意一点,便只能看见一块油彩,而要整体地观赏,才能见到全貌。文章要达到这一目的便要多朗读,多揣摩,从中体会文中的意蕴。教学《绿》时,除了让学生朗读外,还可以让学生听录音,一边是播音员的极富感情的范读,一边同时配以欢快优美的钢琴曲,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氛围,让他们想象着已来到汪汪一碧的梅雨潭边,眼前仿佛是飞花溅玉的流瀑,以感受文章整体传递出的一种意境美,然后提出第一个问题“作者对梅雨潭的绿总的感受是什么?”这个问题很好回答。问题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和认识能力。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找出文中的观察点?目的在于让学生理清文章写景的顺序,复习了以前所学的“移步换景”的手法。由于学生刚刚随着录音神游了一回梅雨潭,这个问题也很容易答出来。

  此时,学生的兴趣已被激发起来,他们已感受到了学习成功的快乐。紧接着提出第三个问题:题目是写梅雨潭的绿,作者却先写梅雨亭和梅雨瀑,这是为什么?一方面是为了交代梅雨潭形成的原因和梅雨潭之绿的周围环境。另一方面是起衬托作用,文中有一句话说得很清楚,“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说明作者宕开笔墨是有深意的,就是衬托梅雨潭的“绿”比飞花溅玉的梅雨瀑更加可爱。这个问题虽有些难度,学生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但问题的目的是,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体会作品在构思上的独到之处,训练学生精读的习惯。

  当学生深入到课文中去,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时,情感因素就会转化成动机,成为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当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被激发起来后,他们不仅去进一步体会课文中和教师的言语活动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而且更去探究课文作者和教师是运用怎样的方式和手段来表达那些思想感情的。

  此时,就不失时机地提出第四个问题:作者描写梅雨潭的“绿”突出了它的哪些特点,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绿”是文章描写的重点,要把这单一的颜色写得丰富多彩,需要高超的笔力,作者象一个善调丹青的能手,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联想等多种手法,从各个角度描绘了绿的奇异、可爱、温润、柔和,把自己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融汇在这一片绿色之中。

  首先是拟人的方法,作者把绿当作人,有时以第二人称直呼,观赏者与观赏对象似乎有了感情交流。这样一方面描绘了“绿”的动人的神采,一方面也抒发了作者陶醉在自然美中的情怀,达到了以景写情,融情入景的目的。

  这时情绪饱满的学生很快在文中找出例句“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招引”一词就把“绿”拟人化了,仿佛“绿”是有知觉的、有感情的,她在“招引”游人了,这就写出了“绿”的诱人的魅力。在接近了“绿”之后,作者对“绿”的感情更真挚,更深沉,甚至陶醉在“绿”的诱人的魅力之中了,对“绿”诉说情怀“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告别“绿”时写道:“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掏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已是如痴如醉。最后以征询的口吻问绿“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真是我见犹怜。

  这些地方都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写得婉转动人,使读者不能不受到感染,也和作者一样对梅雨潭之“绿”产生倾慕与热爱之情。

  其次是运用比喻的手法。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一种艺术表现技巧,大凡有艺术才能的作家,都是素谙比喻技巧的,难状之声、难描之形、难绘之景、难传之情,一旦到了他们的作品里,就声如耳间、形如目睹、景如亲临、情同身受,出现一个幽深迷人的`意境,朱自清更是此中高手,先从总体上作比:“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这总的一笔将那“平铺着的、厚积着的”、“满是奇异的绿”比喻得极为自然,而且富于想象。接着用一连串的比喻进一步描绘绿的神态。“她松松的皱缬着,象少妇拖着的裙幅”,这是写水的波纹。丰姿卓约的少妇是美的,是有着无穷韵致的,少妇的裙幅又是何等样的摇曳多姿,这水波又该是何等样的让人心醉神迷呢?不由得让人浮想连翩,又不由记起“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诗句来。赏析到这里,学生的想象力已达到了一个再创造的高度了。学生很快继续找到比喻句: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先写其光泽,再写其柔嫩、滑软,不仅状其形态,而且状其质感。用“一块温润的碧玉”写其纯净无瑕。用质实之物比“空灵”之物,从而衬托出“空灵”之物的形象,可谓出神入化。

  为了突出表现梅雨潭之“绿”的特有神采,作者又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各地有名的绿同梅雨潭之绿来对比:虎跑的绿壁“太浓”、什刹海的绿杨“太淡”、西湖的波“太明”、秦淮河的“太暗”,都不能与梅雨潭明暗适中,浓淡相宜的绿相媲美,作者用这种细致的比较,同宋玉“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的描写颇有相似之处。宋玉写的是东家之子美的恰到好处,这里是绿的美恰到好处。

  作者还嫌不足以道出梅雨潭“绿”的美,绿的奇,又运用奇妙的想象“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由绿的轻盈、妩媚才想到轻盈妩媚的舞女。由“绿”的活力才想到临风飘举,由“绿”的明彻和奇异才想到明眸善睐,——状极了“绿”的神奇。

  至此,学生已充分感受到了融于景中的情,真正体验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第四个问题是本课分析的重点,这一部分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多种手法,写出绿的诱人、奇异,要体会出这些也同样需要运用想象,展开联想,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的感情与文章相通,与作者相通,与自然相通,培养了他们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当学生真正领略到语文工具所特有的神奇的表现力时,他们就会主动地以上述的思路为范例,举一反三,也试着运用其中的某些方式、手段来贴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就是带有创造性的说、写训练活动,也可以说是在情感因素推动下使语文学习得到了进一步深化——由吸收到表达。譬如学习“绿”,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文中的那种意蕴、那种诗意、那种深情,并进一步理解这种深情是如何通过特有的方式、方法真切地传达出来的,通过讲读课文,当学生真正体会到这篇文章在传情达意上的适切和语言具有的高度的表现力时,他们就有可能在以后的说、写活动中借鉴这里所运用的某些表现手段来适当地表达他们自己的真情实感。

  由上不难看出,在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活动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对作品进行整体的把握,体会它的意蕴,领略它的艺术魅力;要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使自己进入情境,进入作者所述的事情当中去感受,进入作者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去体验,把作者摹状的物置于眼前,摆在身边,反复玩味,这样就能触摸到作品中的脉搏,深入体察到作品中的情致意趣,进而去学习借鉴,并加以吸收,为我所用,由审美鉴赏而到自我提高。

绿教学反思12

  在新课程下,如何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结合学校倡导的“四步三查”教学模式,作了初步的尝试。在此,就活动中我所教的《囚绿记》一课谈几点自己的感想:

  一、学习模式要预先设定好。

  开学之初,我已将全班学生分成了八个学习合作小组,在小组里,由组长负责安排组员的合作互助对象;每次讨论或活动中的组织者、书记员、总结发言人等都事先安排,轮流担任;讨论结束后,每周小组作总结,奖惩分明。这样事先安排好,形成固定模式,一旦进入到小组合作阶段,学生就可以训练有素、不需在学习讨论内容以外的事情上面花费时间,同时总结、奖惩也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活动。

  二、课前应精心预设教学环节中的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首先自己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可多预设几个,择其优者;预设问题要具体;对学生的反应也要作预先设想。教师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使教学目的更明确,节奏更紧凑。当然,出现了没有预设到的情况,教师的教学机智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学习中要关注学生实际。

  学生层次不同,教学中要各有照顾,因此基础知识可以自主学习为主;中等层次的问题则可放入小组讨论中;稍难的`题目可在教师的揭示引导下在全班展开,学生即便是只言片语也要找到闪光点,大加赞赏,鼓励学生动脑筋发言,最后集体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鼓励是必须的,但一定要找准闪光点,有的放矢地表扬才有实效。

  四、要体现语文教学特点。

  语文首先是语言的学问,课堂上书声琅琅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无论是对语言的品评还是对文章主旨情感的把握,都应该让学生通过朗读去咀嚼体味,感受语言之美,愚以为,这才是真正的赏析语言之道。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确实如此,一堂课下来后自己再来回想,总觉得有若干不足,但我想,经验也好,教训也罢,都应该让它们成为自己教学上的指路灯,指引自己走向成功的殿堂。

绿教学反思13

  《囚绿记》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抗战斗士陆蠡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1938年写的一篇鼓舞抗战军民坚贞不屈、英勇抗争的文章。文章讲述了作者1937年在北平与公寓外的常春藤枝条交往的一段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同时记录了作者的生存状态和真挚心愿,运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含蓄地反映了被日寇封锁围困的华北人民的苦难命运,鼓励抗战军民忍受苦难,坚贞顽强、坚定信念、抗战到底。这篇文章线索明晰,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意义深远,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含蓄隽永的特点。教材单元选用这篇文章,能够很好地帮助高一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前两篇写景抒情散文《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这类散文的理解,掌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学习写景状物抒情的写作技巧。

  针对《囚绿记》这篇散文的文体内容特点,备课时我设计了欣赏绿之美———体会绿之情——探究绿之魂——畅谈绿之悟几个环节,在课堂上我着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抓住作者情感的主要载体——常春藤枝条的绿,欣赏文章描写绿的优美语句,分析作者笔下常春藤的特点和描写绿的方法,梳理出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交往过程中的各种情感,然后补充介绍作者背景及当时在北平的处境心态,比较被囚的'绿藤和被封锁围困的华北人民的相似点,探究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领会作者描写绿枝条所寄托的深层意味,挖掘出课文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最后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抛开文章的写作背景和时代背景,对文章内容特别是作者笔下虽被囚禁但始终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向黑暗屈服的绿藤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产生自己独特的阅读共鸣并与大家一起分享。

  这节课的实施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设计流程,重难点的学习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学生课堂反应积极,参与热情较高,听课老师评价比较理想,但反思这堂课仍有许多的不足:

  一是教材处理单元意识不强,没有把握好自读课文的课型特点,没有突出学生自主阅读的要求;

  二是教学内容过于追求全面,没有进行合理裁剪取舍,因而导致后面的一些环节实施过程仓促,学生的接受参与打了折扣;

  三是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意识不够,对文本的解读仍纠结于传统意义,不能调动学生产生出不同于传统解读的新的独特的个性化自主性的理解,学生的思维发散度不宽广,应该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多些思考、联想、共鸣。

绿教学反思14

  《红眼睛绿眼睛》是一首生动,有趣的歌曲。歌曲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概括了“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易为学生所接受。我问学生早晨是作什么交通工具来的,并利用班级的红色和绿色的磁扣作为教学工具中的红灯和绿灯,看上去像红绿灯,这样具有童趣,让学生回答像什么,就学生的回答引入了课题《红眼睛绿眼睛》。

  为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红绿灯一课中从绿灯行,红灯停入手,把小学生应遵循的相关公共道德规范。之后,还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过渡到休止符的感受与认识。引导和训练学生具有稳定的内心节奏感以及用心歌唱的能力,具体表现为能准确地休止和接唱,能与同学合作,和谐,完整的表现音乐。

  利用趣童用纸把红灯绿灯做成眼睛形状,并且画成一闪闪的,看上去像眼睛一样,这样具有童趣,让学生回答像什么,就学生的回答像眼睛引入了课题《红眼睛绿眼睛》。利用直观教学法告诉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的危害。我给学生播放闯红灯后出车祸造成的'严重后果:有亲人们的悲痛的场面,有财产受损的画面,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了学生。只有大家都遵守交通法规我们的生命安全才有保障。

  拓展思维,不遵守交通规则所产生的后果,我引导学生要养成从小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那些行为习惯是大家所倡导的,那些是反对的,这样学生受到的教育就不仅仅是本节课的思想,而且扩展到生活中涉及很多方面,认识牢记图标。如:

  1:不要在油库旁烧火。

  2:不要在电影院里大声喧哗。

  3:不要乱扔垃圾。

  4:不要在火车上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等等。

  本课内容还把日常生活中“丢垃圾”“抽烟”“过马路走人行横道”“儿童在成人牵引过马路”“鸣喇叭”等行为做成图标,由学生自己半段这些行为的对错,并把对错两种行为引申为生活的“红灯”与“绿灯。让学生自由组合表演,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让学生独立表演,培养学生独立创作能力。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做“禁示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按群星及牢记认识图标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了多方面养成教育。

绿教学反思15

  总觉得诗歌很难教,不论是现代诗歌还是古诗,不知从何下手。由于开学班主任的工作比较忙,来不及做课件,也没有找到现成的材料,挂图也没有这一课的内容。所以,匆匆地走进教室,地一堂课的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一课时,本来开头我是要大家先说说心中春天的景象的,再导入课文内容,可不知道我急匆匆就单刀直入在黑板上写好了课题,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然后就问:“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接着就让他们自己读诗歌。通过字词正音、理解词语意思后,我请学生起来朗读,可是总不合我的心意。没有把学生带入一种情境中,所以很难读出感情。这是自己不满意的一堂课。

  第二课时的教学,我采用比赛朗读的形式,使课堂气氛有所改善,并采用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每人要在书中发现一个知识点,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说:“我知道荡漾的`碧波轻抚河畔的小草是一句拟人句。”“我知道了煎熬的近义词是折磨。”“我知道撑开绿色的大伞是比喻句。”“我知道这首诗歌在号召我们要植树造林,改造自然。”“我知道第一节和最后一节是首尾照应的关系。”同学们的每一次发言,都有自己的思考,同学们听得也很认真,在我及时肯定的同时,有好多学生都赶忙记录好每一个知识点。我觉得比我一个人在上面讲效果要好。以后要多尝试不同的教法,多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提高他们的学习语文的兴趣。

【绿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囚绿记》教学反思04-13

囚绿记教学反思04-13

教学反思04-19

教学反思06-07

生物教学教学反思04-11

教学作文的教学反思11-10

画杨桃教学反思《画杨桃》教学反思10-27

《台阶》教学反思05-21

比的化简教学反思05-24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