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长城》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长城》教学反思1
为期两周的教学赛讲活动结束了,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考与回味。本次赛讲活动中我们四年级语文讲的是17《长城》。我的这节课不管在他人眼中是否成功,在我自己看来我收获了,从去年的《孔子拜师》到今年的《长城》,我首先知道了如何备一节阅读教学课,知道了教学要抓中心句,中心词,要抓重点词语,《长城》一文中我抓住中心句“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进而抓住中心词“奇迹”,长城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课文从三方面写长城的'奇迹,第一自然段我抓住长城的长,长城像一条长龙,他不仅长,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体现长城的奇迹。第二自然段作者写了长城的坚固,长城屹立在中华大地20xx多年,体现了他是奇迹,第三自然段通过写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难突出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是伟大的劳动任命创造了这伟大的奇迹。段段抓中心,围绕中心句展开教学是我本节课的整体思路,通过这次活动,我认为课堂上必要的补充资料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涵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每一课课文的高度都是螺旋上升的,这个高度必须要求我们老师先上来然后就是必要时的点拨,总结。在一个课堂上我们不仅要抓住关键词语,而且关键词语找出来就是为了体会感情,最终达到将感情读出来的目的,所以课堂上朗读要分层次,每一个关键词,重点词找出来都要通过朗读的指导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长城》这课就是要通过朗读读出长城的气势,读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艰难,赞颂他们的伟大。
所以每个关键词语背后的感情一定要一个一个让学读出来,通过朗读体会感情。上课时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课,老师的情感也会带动教学气氛,使学生深受感染,也会很好的帮助学生体会课文情感,这些也是通过这次活动总结到的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落实到实处。增强自己的语言魅力,重点词句找出来要落实到实处,不能水过地皮湿,找出来就完事,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起到它真正的作用。
《长城》教学反思2
《长城赞》是一幅长联,叙述了长城悠久的历史,描绘了长城绵亘万里,雄伟壮丽的风光,赞美了“黎庶百工”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这幅对联语言精练,意蕴深刻,句式整齐,意境开阔,内容博大。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长城资料,提升对长城的感性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就对联的特点对课文进行分析,接着再把上联、下联逐句进行分析,边分析的同时边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进而对长城的现状加以介绍,唤起学生保护长城的意识,并进行了背诵的练习,最后又让学生搜集古迹上的对联,以激发其诵读、积累对联的'兴趣。
从这个课例我得到几点体会:本文不长,但由于是对联,与诗词不同,与其他体裁也不同,学生学习理解起来,看似简单,但实则很难。
1、从对联的特点分析本文的体裁特点,突破难点,恰到好处。本文很短,可以只简单告诉同学这是对联,然后单从字面理解入手,再深入探究内涵。可是,本文以对联的形式描写赞美长城正是作者的独具匠心的所在。如果这样简单处理,对激发学生积累对联的兴趣就不会起太大的作用。而拿出一部分时间对本文进行对联形式及特点的处理,效果会更好。实际上也是,课后同学们不但对搜集对联、积累对联的兴趣浓了,甚至有人爱做一些简单对联了。这也是语文教学弹性所致。
2、教无定法,教学设计关注预设,还要关注生成。我原本准备几个背景资料,准备在各个时机出示,但是教学时,在第一环节交流自己搜集到的长城资料时,有的同学提到了长城建设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也在其中,这时,我就决定调整出示顺序,相机把我准备的影音资料出示了,学生很感兴趣,后面的学习便没有出示这个资料。
3、交流搜集资料的时间把握不十分妥当,主要表现为耗时过长(10分钟),以至于下面的学习的时装间显得紧迫了。这表明,我在课前应引导学生把资料进行筛选,多余部分可在课下交流,这样课堂的时间就更自如一些啦!
改进设想:
课前、课后应进行对对联的练习。课前练习对对联,既会激发学生积累对联的兴趣,又会使学生对对联形式特点有所把握,更深切体会对联言简意赅的语言风格,进而使学生课上对《长城赞》从形式到内容的理解便捷很多,会节省很多时间,体会会更深刻,同时,只一课时便会完成主体内容。
《长城》教学反思3
在以往的历史课中,我都是让学生看书、思考——教师讲解——学生回答、做作业。这个老模式,我自己都上腻了。在讲16课《血肉筑长城》中,我改变了教法。
首先,我布置本课的安排。本课有三个知识点,我就让三个同学准备。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从三个组中准备选一人上台讲解。
过十分钟左右,我让先前准备的三个同学上台。第一个是周敏,她讲“三大战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在讲平型关大捷时,讲了1937年八路军115师指挥,歼敌一千多人,讲得仔细、透彻,还叫学生做笔记。第二个同学是王永松,他讲“中共七大”,从时间、地点、内容、作用方面进行分析,学生也听得明白、清晰、条理清楚。第三个同学是周佳容,她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来讲最后一个知识点。在原因方面,还分析了抗战胜利的.客观原因(美、苏支持),主观原因是中国人民大反攻。条理清楚,知识性很强,逻辑性也强,最后还小结抗战的正义性,强调和平的重要,把知识点进行引申、迁移、丰富学生的头脑,拓展知识面。
由于是学生讲给学生听,同学们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地听和做笔记,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充当“导游”的角色,我在教室里巡视、指导、点拔每小组需要质疑的地方。教得也轻松,我觉得这样才真正体现课改的要求:放手让学生自己学,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只向学生传授一滴水而不是一桶水,学生才真正把书本上的知识变为自己头脑中的知识。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这样的“小老师”多起来,教师会轻松、愉快很多。寓教于乐,知识性与灵活性结合,让学生走上讲台,改变一下角色,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我想我们的历史教学会走进一片新天地,成绩也会大大提高。
《长城》教学反思4
本周我继续攻克唱歌课,讲《长城谣》,在上课前,我依旧认真备课,搜集了许多版本,选取了最简单的版本,有下载了相关公益广告的视频,搜集了很多相关图片,认真做了PPT课件,决心一定要上好歌唱课。
在几天的课上下来,我发现在课上应该多鼓励学生,多些耐心,慢慢来,不能太死板,过于着急。本来音乐课就是活泼、放松心情,调节学生日常学习压力的。应该多让学生找到乐趣,打心底里喜欢上音乐这门学科。
在接下来的课中,我先用长城的照片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产生兴趣后播放音乐,学生被气氛带动也就张开了嘴,唱了起来。
对于学生的跟唱我多进行了鼓励和表扬,学生也乐于接受。在播放短片后,学生根据对歌词的理解进而对歌曲有了深层认识,了解后就能够带着感情演唱,一节课下来轻松了不少。
《长城谣》本来的旋律本来就比较舒缓,每个班的.学生都能很好地学会并唱出感情。作为奖励,我特意留出时间来为学生播放他们喜欢的歌曲、视频。经过一段时间地锻炼,我已经逐渐可以驾驭歌唱这类课程的教学了。事实证明,只要努力,找到方法,任何困难问题都不是问题,教学是如此,人生亦如此。
《长城》教学反思5
《长城》是一篇篇幅较短的课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介绍了长城长、高大坚固、设计巧妙等特点,歌颂了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赞美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课文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并能通过朗读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难点是让学生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
在试教过一次后,我根据试教时学生的课堂反馈与对课文思想的感悟情况对教学过程重新进行了设计,以便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一步步深入进行感悟。
课始,出示一幅图之后,我让学生从“远看”与“近看”两个角度,图文结合了解长城的特点。远看长城,让学生抓住“长龙”“蜿蜒盘旋”“一万三千多里”等关键词,并结合拓展资料,通过朗读,体会长城的长。近看长城,我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结合图片、板书理解城墙的设计,从而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我还拓展长城用于军事防御的资料,让学生理解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
第三自然段对劳动人民的联想与歌颂是重中之重。我让学生抓住“站”“踏”“扶”“自然地”等关键词,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并体会作者身临其境时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并提问:你从哪里看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智慧?我还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说话,让学生弄明白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修筑长城的,从而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由衷的敬佩与歌颂。接着我让学生联系前文解答疑问“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最后我利用领导人的题词对长城的赞誉之词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升华。
本节课顺利完成了教学内容,思路清晰,抓住教学重点,通过到位的朗读指导,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情感。本节课有两大亮点,一是板书设计,二是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想象朗读第三自然段,想象说话“读着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不过,本节课还存在不少不足之处,特总结如下,有待改正:
一、学生对课文的思想感悟不深,对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不足。
二、没有大胆地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急于求成,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或朗读。
三、课堂总结不够全面。应该结合板书,对讲课时讲漏的内容进行补充,并应结合课文运用比喻、列数据、准确用词等方法渗透写作方法教学。
《长城》教学反思6
《北京的长城》是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七册第17课的内容,这篇课文的后两篇课文分别是《颐和园》、《秦兵马佣》,这三篇课文共同反映一个主题:中国的“世界遗产”。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长城,感受其宏伟气魄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自读自悟教学法,以学生的“读”为主线贯穿全文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去想、去议、去说,从而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是远看长城,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根据文意,教材配有两幅图片,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一幅是长城城墙的近景。在传统课文中,属于一篇看图学文,如何依据新课标的思想,又汲取传统教学的所长,成为确立本文重难点时我思考的一个问题。第一课时的教学我着重于通过图画内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表达顺序及方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图画的能力,学习借鉴作者的表达方法。第二课时的教学侧重通过看图学文,理解重点词句,感受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在反复诵读、感悟想象中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这堂课的设计时,我采取了以图为主线,结合课外搜集的有关介绍长城的相关信息,组织学生阅读,品味课文语言而达到理解感悟课文的设计思路。
看图解词,感受“长”:第一段教学紧抓“长”的特点,首先由看图入手,借助媒体呈现画面,直观感受远观长城蜿蜒曲折、雄伟壮观的特点。再抓“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句形象的比喻,还是由图入手,借助形象直观的画面,通过理解关键词“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的具体形象、含义,达到学生理解的效果。接着用具体的数字说明感悟长城的“长”,了解课文表达的特点。使长城长的形象在学生心中直观化、具体化。
图文结合,感悟“坚、巧”。第二段教学着眼于感悟文本,解决疑问,图文有机结合,理解长城高大坚固、设计巧妙的构造特点。在学生充分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激励学生大胆上台当“小导游”,向“游客”(全班同学)介绍长城构造特点。随机出示有关长城的结构示意图图片、课件。在读、议长城特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图片,了解“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的位置、样子及其作用,加深理解长城高大坚固、设计巧妙的构造特点。
看图想象,品味“智、奇”。第三段教学先透过画面内容,结合课外资料拓展内容,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延伸画面,具体感受古代劳动人民在修筑长城付出了怎样艰辛的努力,是用“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再通过反复品味文中重点词句,在反复诵读中进一步感受、理解到当年修筑长城时,在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能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以此激发学生情感。
以情激情,披情入文。教学初始,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简单交流各自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文中找一找相关语句,紧扣第3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和第4自然段,体会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充分地运用语言激情、文本感悟激情、学生朗读激情、相关资料渗透激情等多种策略,把激发学生的情感融入到文本的感悟和有感情的朗读之中。学生每谈到一处,都可以回到课文最后这两句话,反复吟诵,力争每读一次,都有新的感受和体会,不断加深情感体验,使学生口里读出感受,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真正做到披情入文。
《长城》教学反思7
下课后,对这节课中出现的问题,我做了冷静的思考。我想:教材是已知的,而学生的答案却是未知的。也正因如此,教学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问题”,若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不能抓住其中的“亮点”,而只顾自己教学的顺利进行,那么必然会掩盖学生的独特思考,也浪费了难得的生成资源。
当孩子读了资料,说出见解时,我为了教学的正常进行,而给予了全盘的否定。其实,孩子毕竟还小,他们说出的感受就是在自己所能理解的基础上真实的体会。而我,因为教案的预设太过于单一,当出现了种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时,而觉得始料未及,因此无心关注生成。
叶澜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以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我想,我若能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而是善于发现、善于捕捉,并及时纳入教学流程中,生成新的问题“生长点”,那课堂将为更为精彩。当学生说出“秦始皇真残忍,没必要修长城”时,他们就感受到了当时条件的艰苦,感受到了劳动人民挥了汗、流了血。我若能引导:“孩子们,劳动人民为修建长城付出了许多,有些甚至是宝贵的生命,可是若没有这道重要的防线,死伤的百姓也许更多,那将会血流成河。万里长城也就是劳动人民用智慧与血汗建筑而成的,我们一定要保护好万里长城。”这样,将不仅尊重了孩子的思考,也让他们更为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真实”是课堂的生命本色,任何事物,只有保留了自己生命的本色才最有价值。精心预设,关注生成,才会使课堂在不断的“生成”中绽放美丽。
《长城》教学反思8
《长城》是一篇知识性的写景文章,它的教学重点在认识长城的雄伟,感受长城的伟大,激发民族的骄傲,激发对古代劳动人民非凡创造力的赞美。文中蕴涵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赞叹,如果单单靠老师讲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会很深刻。因此,朗读感悟对此篇课文的阅读理解是很有必要,行之有效的`,我在这方面是这样做的:
1、集体朗读,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2、同桌朗读,交流讨论自学提示。
3、个别朗读,学生评价,再点名朗读。
4、对文章的重点句,中心句加强朗读。
由于学生年龄阅历造成的理解力,知识面的深度与广度,及文本本身与现实在时空上距离,要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就更难了。通过课堂的观察,我发现: 观察,联想,赞美是教学的主线。教师通过训练学生朗读课文,同时也适时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资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穿了学生对全文的理解,如:观察的对象是长城的远景和近景图;联想的是人民的血汗和智慧;赞美的是工程的雄伟和奇迹。从全班同学跃跃欲试的发言中,我们看到了,听见了,学文后学生为祖国,为长城自豪的情感和要好好学习,自己也要创造奇迹的思想。
我在教学时是以作者的情感为主线组织学生阅读,即紧扣第三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和第四自然段, 让学生在文中找批注,再回到全班交流。学生每谈到一处,都回到这两句话让学生再读一读,谈一谈新的感受和体会,不断加深情感体验,使学生口里读出感情,眼前浮出画面,心中悟出情感,并且在教学中,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情感。这种教学思路,应当引导体会长城"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而要体会到这一点,首先应使学生感受到长城"长"而"高大坚固",接着要让学生感受到当年修筑长城时,在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能用自己的双手去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在第二自然段中描述得非常具体,而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认识祖国的"世界历史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应当充分让学生理解它的"长"与"高大坚固"的特点,可以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再介绍长城,再充分阅读,充分理解它的特点的情况下再去体会"奇迹""血汗和智慧"就水到渠成了。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离学生也许太久远,学生对时代的产物并不是体会很深,我认为有些句子老师需范读。
《长城》教学反思9
今天,我接受学校领导安排,开设《长城和运河》公开课,接受区教育局教研室常规调研。
“读书贵入境,入境始与亲。”课上我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创设的情境中,设身处地地去领悟文中角色的情感,体会文章的意境,以此促使学生有滋有味地朗读。在新课的导入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长城和运河雄伟奇丽的景象,在强烈的视觉,听觉的冲击下,学生似乎来到了长城边,运河旁,他们的情感也随之调动了起来。作者的情感体验迅速转化成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文本的描述似乎成了他们内心真情的表白,朗读时的声音、气息,和谐地融入他们发自内心的情感中,是内心情感的自然外化。这里通过观看短片头脑中对长城和运河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所以再读课题,便会读出长城和运河的气势,由衷地抒发出赞美之情。
诗歌教学主要以读为主,在指导学生朗读中,我希望让学生有所知、有所感,体会作者所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朗读这首诗歌时要注意两点:第一,不要拖腔拖调,要引导学生按诗歌的节奏进行。第二,要注意声音的轻响变化,给人以起伏感,这样才能突显万里长城和大运河的雄伟气势。可喜的是学生对此篇课文兴趣浓厚,在指导朗读时师生都投入了十分的感情,激动、自豪之感溢于言表。学生在课堂中朗读的积极性非常高,效果良好。整堂课从激情导入到识字教学,从读通诗句到语言实践,教学过程清晰,环环紧扣,有机穿插,彼此衔接,自然流畅。
今天上《长城和运河》,不少孩子都收集了资料,这使我很是欣慰,因为收集资料不仅是孩子们的事,家长也往往需要参与,说明很多家长都能配合老师完成资料的收集。由于事先都收集了资料,所以孩子们对长城和运河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在上课之处就已经深深为长城和运河而感到骄傲了。因此在课堂上我并没有着重介绍相关背景资料,而是简单交流了一下,一方面检验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另一方面帮助他们梳理资料,逐步学会寻找资料,理解资料。
当初阅读这篇文章设计教案时,我的`第一感觉是,这首诗是引导学生借助长城与运河与祖先做一次对话。这个对话是非常美的,这个对话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创造奇迹是不朽的诗篇。所以,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就应该让学生读,让学生诵,让长城、运河成为学生心中的一个“美”点。于是在我的课堂上出现了反复读四句重点句的场面。我试图让学生在第一课时就熟知描写长城和运河的句子,这样在第二课时讲解就能水到渠成了,学生也能很快背诵课文了。
教研室领导在评课时认为第一课时要让学生把握文体特征,初步感知课文大意。事后我去问学生:“你们知道第一课是什么类文章?”学生都能回答是诗歌。我再问:“课文分几小节?每小节讲什么?”学生也知道分两小节,第一节讲长城很雄伟,第二节讲运河很美丽。看来学生已经到达不需要老师教的地步。事实上我的教学安排中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了这些内容,只不过没有明确提出罢了。
今天开始了《长城和运河》第一课的教学,上课前后翻看了很多资料,对长城和运河的知识也更多的认识,对于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的'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我做了些思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地位在读通课文读流利,完成生字新词的教学。
带着这样的思考开始了我的教学,今天感到欣慰的是课堂上为了上出文本的体裁——诗歌的味道。
1、孩子们在自由读完课文之后,我请孩子们决定请几名同学来读课文比较好,孩子们说出要两名同学自然也说出了其中的缘由,课文写了长城和运河两个部分。
这个主意很高,让孩子来决定,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把阳刚与阴柔之美的区别化于无形,非常棒!
2、在多人次的朗读之后,我再次让孩子们比较这两部分文字的异同之处。孩子们发现每小节的头尾相同,我告诉孩子这就是现在诗歌的特点,文字往往是一咏三叹。
3、对于不同的部分,我们师生对比读,在读中孩子们明白了异中有同,在长城和运河的介绍中都是先打比方说明特点,然后在说地理位置和赞美之情。这样几番读来,孩子们不仅把课文读通读畅,而且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也初步感受了长城的雄伟壮丽和运河的柔美动人,同时也体验到了诗歌的整齐的节奏和韵律。
简单的处理,抓住了诗歌显著的特点!这里,姐姐强调了“初步”。我很想知道,姐姐明天准备怎么来突破难点——两个比喻句的理解、看图写话的处理、资料介绍的处理?一节课两处言语拓展显然有些吃力。不知道姐姐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两大难题?
生字的教学我借鉴了鸿雁版主帖子中的点子,重点指导了“族”、“蜒”和“驾”。对于“族”,这个生字的出现,我是让孩子猜猜我今天隆重推出的是哪个生字,怎么猜呢?我先写了同类的字施肥的“施”,国旗的“旗’,孩子们兴奋得大叫是“族”。顺势讲了“族”这个字,由“旗帜+箭矢”构成,表示同一旗帜之后的用武器保卫自己、猎取猎物的共同体,即氏族、家庭、民族。
对照自己设定的课堂目标,今天的课堂可以说是成功的。呵呵,给自己加油!
第一课时就熟知描写长城和运河的句子,这样在讲解时就能水到渠成了,大部分学生也能很快背诵课文了。
《长城》教学反思10
《长城赞》是一幅长对对联,叙述了长城悠久的历史,描绘了绵亘万里,雄伟壮丽的风光,赞美了“黎民百工”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全联句势整齐,对仗工整,内容博大,意义深远。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在课前广泛收集了有关长城的资料,通过交流资料,更好的理解了课文内容,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些课前准备工作对本课的学习是极其重要的。
上课一开始我先给学生用幻灯片播放了有关长城的几幅图片,让他们在了解长城的基础上再次充分感受长城的悠久历史、气势磅礴、壮丽多姿,激发那种对长城的赞美之情及民族自豪感。这就极大的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我设计的最重要环节就是让学生“会读”,自读自悟,在读中充分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作者倾注在对联里的感情。
首先我给学生们播放了课文的朗读范音,先解决字词读音及语句停顿问题,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扫除文字障碍,并进行了指名朗读和集体朗读的训练。接下来就是精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这对教学任何一篇课文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因为本课是一副对联,内容不算很难理解,加上课前已经搜集了相关的资料,所以我注重让学生自己多读多思考,理解大意,了解对联的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仔细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先让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再充分发挥合作共同体的作用,在小组内讨论上下两联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事实证明我的这种时间的付出没有浪费,学生理解得十分到位。现在想想,这正应了那句千百年来人们已经耳熟能详的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且这种时间的付出,也照顾到了预习不够充分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因为他们有了充分感知的时间。如果课堂上不留充足的读的时间,虽然在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学生的回答中也能将本课要掌握的内容进行完,但是对那些后面的学生来说,他所知道的都是他听来的,而不是他自己感悟得来的。
最后在听取了学生的自主发言后,我只是点拨了几个难理解的语句,进行了一下简单的归纳总结。既然同学们都能读懂课文内容而且理解的还很到位,那么老师就没有必要一遍遍的.重复讲解,这样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反还会增加学生的厌烦情绪,这也是新课标及学校要求老师做到的精讲、细讲。
由于本课是一副对联,学生以前对这种体裁接触得并不多,所以我给学生适当的进行了拓展延伸,在内容讲解完成后又给他们补充了一些有关对联的文学常识,并结合本课的学习体会对联的音韵和谐,意境优美。用多媒体出示了几幅比较有名的对联供学生欣赏学习,喜欢的同学可以进行尝试性的写作。
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背诵全文。在下课前的几分钟时间里,我把课堂再次交给学生,在消化本课学习重点的同时,要大声朗读课文,最好是做到熟能成诵。由于在自读环节已经付出了很多时间,所以一大部分的学生能差不多完成背诵任务,当堂背不过的课下抽时间背熟,下节课进行检查,督促学生及时将所学的知识巩固。
总体来说,我这节课算是比较成功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会读——读懂——诵读”,一次次走进文本,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长城》教学反思11
人教版第七册第五单元是一组世界遗产专题的课文。这一单元的文章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窗口。其中《长城》是这组课文的第一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长城,感受其宏伟气魄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课文共四段,按人的观察和思维发展方式进行的:远看长城——近看长城——联想古代劳动人民——赞美长城和古代劳动人民。
备课时,我将这课的重点定为: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理解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这里,我就结合预先设定的这些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课堂实际的效果,学生的所得进行反思:
整节课我预设是采用了回文教学的设计,引导学生理解“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句话。“气魄雄伟”“奇迹”是什么意思呢?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由此展开课文学习,引导学生从远看长城、近看长城、建造长城的伟大人民三个方面一次次地理解感悟,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中心句子的理解基本是层层递进,朗读也是一次比一次更有激情。
远看长城时,引导学生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我是从长城的长度和长城蜿蜒的姿态两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自主读文,谈收获,适当时机教师给予补充。如:长城的“长”,有了学生发现的数字“一万三千多里”的说明,我询问了“山海关”和“嘉峪关”分别在哪个省,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跨越了这么多省,那会有多长?这个环节的
教学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长城就像一条气魄雄伟的长龙,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近看长城时,重在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我通过板画先让学生了解了长城的结构,“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分别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用?这为学生理解后面“劳动人民的智慧”埋下了伏笔。抓住“条石、城砖”补充浇筑的东西来感悟长城的高大坚固。
在了解了它的特点之后,再来感受它雄伟壮观的气势。品味语言,由“站”“踏”“扶”这几个动词告诉我们,作者亲眼见到了长城,亲身接触到了长城,由这承上启下的句子,产生的联想是“很自然的”。联想教学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次叩问文本,与文本展开充分的对话。比如:“数不清”、“两三千斤重” (工程浩大); “没有??没有??” (设备的简陋); “无数??无数??”、“一步一步地” (条件艰苦)。多种形式反复读,引导学生体会无数古代劳动人民在修筑长城时付出的血汗,在品读语句之后,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透过这厚厚的城砖,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体会长城建筑的不容易。
但是,本课教学中还存在一个缺失,就是在学生发言时,我和学生的对话缺少配合,让学生个别读的机会少了。应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多读,多说,多思,多写。学生读书后,我应创设各种机会,放手让学生完整地讲出自己的感悟,在学生理解了思考了感悟了后我再适时指导,不能害怕学生讲不出而浪费时间。如果不多给学生机会,久而久之就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乐于不善于思考问题而只会坐等教师讲现成答案。这个问题在我今后的教学中要格外地重视。
《长城》教学反思12
本周二上午第3节在八年级一班上了一节学案教学验收课。课题为《血肉筑长城》。
我是这样设计的:针对本节课内容含量大的特点,我重点划分为三部分处理。第一,三次战役即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我想通过学生预习自学的基础上,小组内合作,加强记忆其各自发生的时间、地点、部队、意义。掌握基础知识,学生感觉容易,老师需要注意的是指导学生理清三次战役的特点,分清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战例,初步了解抗战胜利的原因:中国军民共同抗战的道理。第二部分为中共七大的召开,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处理方法为让学生以小记者的采访形式介绍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等,老师只是辅助介绍中共在抗战胜利前夕,高瞻远瞩,为抗战胜利及胜利后中国走何道路的问题做了准备。第三部分是处理抗战胜利的原因,利用一段材料猜谜语的形式,分析日本投降的原因。我让学生分五个组理解“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然后分析其主要原因:全民组抗战。之后点拨理解抗战胜利的意义。
教法上,尽量让学生多动口、动脑、动手,积极准备,多参与活动,小组活动等等。
本节课学生给我的惊喜是比平常上课学习更进入状态,调皮的学生不在惹事,省了强调纪律的环节。学生赵雅洁大方,得体的课前检查有模有样,令人刮目相看。赵美玲同学的收获谈得很有道理。学生的这些亮点平常课被我忽视,以后要学会赏析学生。
《长城》教学反思13
四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较差,认识事物能力差,但是他们多数都到过八达岭长城。对于长城的特点和它的高大坚固,比较容易体会。但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他们很难理解。教学本课时,结合相关资料渗透情感等多种策略,启发学生想象,图文并茂,让学生画出长城的结构示意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品位“奇迹”,感受“艰辛”。
本课的教学难点就是体会长城的“伟大和奇迹”。学生对长城并不陌生,在学生眼里,就是一座城墙,和曲阜的城墙没什么两样,她的伟大之处却没有人理解。由于课前师生共同搜集阅读了大量历史文化知识、影视资料,有了直观形象的手段,再加上确凿的历史依据,学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本课的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课前师生共同搜集长城历史背景、修筑艰辛和历史地位等相关资料(视频、图片、文字),课堂交流,实现共享分配的方式,拓展学生视野,为学生认识长城这个“伟大的奇迹”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使得教师角色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共同体中的参与者与帮助者。
《长城》教学反思14
“一位宇航员神采飞扬地说,‘我在宇宙飞船上,从天外观察我们的星球,用肉眼辨认出两个工程:一个是荷兰的围海大堤,另一个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这个为几代中国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也被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四年级第七册《语文》第20课,题目为《长城砖》。
但是,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10月16日返回地球时,有记者问,你在太空中看到万里长城了吗?杨利伟回答:没有。
巧的是,《长城砖》的讲授时间正是在杨利伟返回地球之后,遗憾的是岛城四年级的小学生可能没有几个得到恰当的纠正。
记者随机采访的结果很是令人失望。老师们对宇航员看到长城一事没有丝毫置疑,对杨利伟接受记者采访的具体内容没有足够的关注。有的老师甚至说,学生通过自读、自问、自悟之后也得出宇航员看到长城这一事实,并结合“神五”的成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如果我们具备一些科学常识与科学精神的话,这个谬误便会及时得到纠正。试想一下,平均宽度不足10米、狭窄而不规则的长城,在20公里外就很难分辨,有专家称如果说能从月球上看到长城,相当于在2688米外能看到一根头发丝。其实,第一批登月的`两名宇航员之一的奥尔林德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就曾强调这是误解,是“由于人们对事实不了解所造成的”。
《长城砖》的故事给人的启示有二:
一是教师的素质亟待提高。课程改革给教师提供广阔舞台的同时,同样也是一个挑战。老师二字被赋予更多的含义,老师不再是“一桶水”,而是“奔流不息的河流”;老师不再是“灵魂的工程师”,而是学生的“领路者”;老师的崇高境界不再是“春蚕”、“蜡烛”,而是“果实累累的常青树”。要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评价体制全方位“革命”的课程改革中制胜,老师的素质是关键。
二是置疑是进步之母。如果没有置疑,没有创新,社会无疑是停滞的。多少年前,古人就发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如果时下教育中盛行的研究性学习仅仅是让学生来印证书本上的知识,那种查资料、上网下载等名目繁多的搜集方式又有多少实际意义?
孩子就是未来与希望的象征,在实事求是的态度与科学精神的氛围中,让他们健康地成长才会有更加坚固的“长城”傲视世界之林,才是构成真正称道的资本。长城是伟大的,但长城砖的生产同样伟大。
《长城》教学反思15
人教版第七册第五单元是一组世界遗产专题的课文。这一单元的文章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其中《长城》是这组课文的第一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长城,感受其宏伟气魄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课文共四段,按人的观察和思维发展方式进行的:远看长城——近看长城——联想古代劳动人民——赞美长城和古代劳动人民。
备课时,我将这课的重点定为: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理解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由远及近的表达方式。在上课时,我借助图片,让学生在充分的品词悟句中感受长城的特点和劳动人民付出的血汗和智慧。
课文重点介绍了长城的两个特点,远看像长龙,近看高大坚固。在让学生学习这两个特点时,我尝试先从图入手,再回到语言文字中咀嚼、品读。如学习长城的长时,我先让学生看图,谈感受,再抓住语言文字“一万三千多里、蜿蜒盘旋”等进行品读感悟。对于“一万三千多里”课文中仅仅以数字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我感觉太单薄了,于是我设计了从两方面入手理解这个词语。一是抓住课文中“从东头的三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让学生到地图上去找一找长城经过的省市,让他们感受这个数字有多长。二是补充资料,曾经有一个人徒步走长城,共用了508天。这样这个数字的概念一下子就在学生心中厚实起来了。
在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时,我通过板画先让学生了解了长城的结构,“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分别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用?这为学生理解后面“劳动人民的智慧”埋下了伏笔。抓住“条石、城砖”补充浇筑的东西来感悟长城的`高大坚固。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感受还是太单一了,学生对于长城的不了解,而我又补充了很多课外的知识,感觉书本知识与拓展知识没有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带给学生的冲击力不够强烈。
在了解了它的特点之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通过读感受它雄伟壮观的气势。品味语言,由“站”“踏”“扶”这几个动词告诉我们,作者亲眼见到了长城亲身接触到了长城,由这承上启下的句子,产生的联想是“很自然的”。联想教学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次叩问文本,与文本展开充分的对话。比如体会“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个重点句,我课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多少……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血汗和智慧。如:“数不清”、“两三千斤重”(工程浩大);“没有……没有……”(设备的简陋);“无数……无数……”、“一步一步地”(条件艰苦)。多种形式反复读,引导学生体会无数古代劳动人民在修筑长城时付出的血汗,在品词悟句之后,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透过这厚厚的城砖,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体会长城建筑的不容易。
在课的结尾,我通过引用名人在登上长城之后发出的感慨: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以色列前总统: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它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长城》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长城》教学反思06-29
《长城赞》教学反思04-02
《长城和运河》教学反思04-02
长城和运河教学反思04-16
四年级语文《长城》教学反思10-18
教学反思06-07
教学反思09-05
生物教学教学反思04-11
彩虹教学反思 彩虹教学反思字通用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