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工作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10-23 15:15:12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1、气候资源:特点(共同点、独特点)、开发利用(农业种植体系、阳光街道定位、风城市规划、交通线路选址、机场选址)

  2、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和渔业生产(大陆框架生物资源丰富、五个渔业区域和四个渔场及原因)、海底矿产资源和油气开发(大陆框架矿产资源和开发、深海锰结核、海洋能源)、海洋空间利用(港口腹地、港口建设陆水条件、世界石油运输线、海洋利弊)、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环境问题(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

  3.陆地资源:能源资源(常规资源和新能源)、陆地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尤其是能源资源和社会进步)

  4.区域意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根据一定的指标和方法根据地理差异进行划分。该区域不仅是上一级区域的一部分,而且可以进一步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点: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和一定的面积,其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层次、差异、完整性)

  5.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6.沙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⑴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②正在发展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⑵原则: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治理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

  ⑶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系统③调整农业、林业地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

  7.能源综合利用

  ⑴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⑵改造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三大产业链。

  ⑶综合利用能源'结果:①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矿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化结构,②原材料工业逐渐超越采矿业,占据主导地位,③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8.环境保护与治理

  ⑴改进煤炭利用技术:促进以清洁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⑵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①调整原重化工业,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业、高科技产业和旅游业。

  ⑶治理三废:①废渣:回收利用;②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③废水:沉淀净化。

  9.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信,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太阳辐射的影响:①保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使用的能源。

  11.自转方向: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

  速度:①线速(从赤道递减到两极0)②角速(两极0除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②太阳日(24:00,昼夜更换周)

  意义:①昼夜更替②经度不同的地方不同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2.晨昏线:沿自转方向,夜间向白天向晨线过渡,白天向夜间向昏线过渡(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度)。

  13.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4.时间计算:所需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途中时间

  15、时区=经度/15°(如不整除,则四舍五入)区域时差=时区差

  16.世界: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又称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时。

  卫星发射基地的位置选择:

  自然因素(①天气条件需要晴朗的天气②地球自转的初始速度取决于纬度和地形③平坦开阔的地形);

  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技术力量强;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大;

  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速度大;海运便利。

  公转速度:1月初-近日点-快速,7月初-远日点-慢速;

  意义:①昼夜长度的变化②中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③四季的更替④五带的形成

  19、公转与自转形成黄赤交角(23)°26′):

  ①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度和中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②五带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为温带,极圈极点为寒带

  ③如果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冷带变大,温带变小;如果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冷带变小,温带变大

  如果黄赤交角为零,太阳将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将消失。

  20.中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①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计算中午太阳高度=90°—△(直射点与所需点之间的纬度间隔)

  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中午高度角最大,南半球最小;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中午高度角最大,北半球最小。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两次

  ⑤纬度越高,中午太阳角越小,建筑间距越大。

  21.昼夜长度的时间分布: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天,北半球昼长夜短。

  ②当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时,这个半球的白天会越来越长,北半球的白天最长,12月22日最短。

  ③如海口市,南北回归线日长最大值与中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

  22.昼夜长度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北白天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比如北京>上海>广州

  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白天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比如海口>广州>上海

  地壳材料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23、地质作用: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地震、变质)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24.地质结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切)

  25.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背斜成山,外力侵蚀前向斜成谷)

  背斜顶部张力大,容易被侵蚀成谷地;挤压到斜槽部分,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变成了山。

  26、地垒-庐山、泰山-东非大裂谷,河平原,汾河谷。

  27.地质结构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免断层

  28.外力作用及常见地貌:

  ①流水侵蚀-黄土高原千沟万沟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

  弯曲的河流-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港口建在凹岸)

  ②流水沉积-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③风蚀-风蚀谷、风蚀洼地、蘑菇石、风蚀柱、风蚀城堡等

  ④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黄土高原;

  29.陆地环境的完整性:陆地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系、限制和渗透,构成了陆地环境的完整性。例如,中国西北地区的所有环境因素都反映了干旱的特点。

  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

  ①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两大地震带。我国多地震的原因是: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中。

  ②防治地质灾害:提高建筑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坍塌;保护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12-29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01-01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10-16

高中地理教学总结03-03

高中地理教研总结09-09

高中地理考试总结03-21

[优选]高中地理教研总结04-23

高中地理学习总结11-10

高中地理教学总结15篇04-16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