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工作总结> 特殊儿童教育总结

特殊儿童教育总结

时间:2024-10-21 17:03:42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特殊儿童教育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特殊儿童教育总结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特殊儿童教育总结

特殊儿童教育总结 1

  基于国家对于特殊教育领域的重视,我国特殊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在此大环境下,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模式已基本确立,并形成了独有的特色。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是全新的培训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深入分析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模式,有助于我国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创新发展。

  一、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发展的现状

  特殊教育师资有其特殊性。特殊教育的教育对象具备普通学生的发展规律,但又与普通学生不同。教师要对这些学生进行观察,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使教育过程具有针对性。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不但需要具备科学文化、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也要掌握更多特殊教育理论,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能够在特殊学校及特殊班级为特殊学生提供服务,为特殊学生普及知识,带来快乐,让特殊学生也像普通学生一样受到应有的教育,享受学校的美好时光。我国部分特殊教育学校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每周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学习,学校选派优秀的教师,诸如手工班教师,蒙台梭利教师,启智博士教师,以及优秀班主任在业务培训中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引导教师相互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二、我国特殊师范教师教育培养的模式

  我国现有的特殊师范教师教育培养的模式有两种,分别是大专类的特殊师范教育模式和四年制本科特殊师范教育模式。其中,三年制大专特殊师范教育模式的生源以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为主,学生入学后所学专业分类比较明细,按照教育对象的障碍类别分类,术业有专攻,专业对口,教育对象相对单一。这样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在三年内学习到比较专业的教育知识,有利于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发展,可以为国家、社会培养较多的专业类优秀特殊教师。但是,三年制教育模式也有其不足之处,学生在有限的三年时间内既要掌握一般师范类教师所掌握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又要掌握特殊儿童教育的教学方法,培养目标的实践较为困难。四年制本科特殊师范教育模式,其生源素质优于三年制大专特殊师范教育模式。该教育模式一般是在我国综合性大学中以更为系统、更为专业的方式为我国培养高等学历的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是全世界众多国家普遍采用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之一。我国现阶段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主流力量是四年制高等院校,四年制大学为我国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特殊教育教师。

  三、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发展的途径

  (一)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指教师在固定时间内在本校进行业务学习,其时间和地点可以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进行安排。校本培训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专业能力。另外,校本培训也可以在学校所在城市内利用周末时间组织教师培训。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优秀教师讲授典型的事例,分享有趣的书籍和自身的教育经验,与众多教师一起交流学习,使特殊教育的教师能够倾听心灵的声音,停下脚步,发现更好的自己。

  (二)在职进修

  特殊教育教师的在职进修能使教师更好地提升自己。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本专业的知识或更多教育领域的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在职进修可以由学校组织,也可以教师个人参与。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运用到的知识技能需要在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学习,而在职进修就是教师提升自身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网络学习

  网络学习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它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和协商学习的方式进行。相对传统学习活动而言,网络学习能共享丰富的网络化学习资源,以个体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突破了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网络学习为教师提供了方便,让教师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到丰富的知识,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提升自己,是现代教育行业一种有效又广泛使用的学习方式。

  (四)公开课锻炼

  学校内组织教师开展公开课比赛以及每年的教师基本功大赛,对于教师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公开课后的自我反思及教师集体评课环节,能促使教师之间互相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公开课比赛,不仅能够为教师的交流展示创造机会,还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能够展示自己的风采,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积攒经验。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现有的特殊师范教师教育培养的模式,即大专类的特殊师范教育模式和四年制本科特殊师范教育的模式,需要进行有效改进,以此促进特殊教育的师资发展。而校本培训、在职进修、网络学习以及公开课的锻炼都是特殊教师教育师资发展的新途径。

特殊儿童教育总结 2

  一开始对”留守儿童”这词有些陌生,只听说过,不知道具体代表什么,而通过学校跟留守儿童结对这样的活动逐渐了解起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经商,大批未成年人留在户籍所在地而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因而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友抚养、教育和管理,就这样,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形成了。他们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因此学校组织了与留守儿童结对的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在关爱留守儿童结对活动中,第一眼见到林鑫感觉他是活泼的小男孩,但是与他交谈时感觉他还是比较内向的,记得当时问他一些情况时,会犹豫会儿再说,有时就会点头,也可能怕生吧。不过,他始终都是带着可爱的笑容。

  有时通过电话询问他的一些情况,但是很多时候会出现问题,就是与他奶奶的沟通问题。都是用方言讲话,也听不懂普通话,没办法只有联系在外打工的妈妈,所以交流的时间减少了。从这样的情况可以看出周围的环境对留守儿童影响极大。

  留守儿童缺失的是亲情,而作为代理家长的我们虽然不能让他们感受到父母般的亲情,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行动,让他们体会到社会上还有人关爱他们的,这世界是充满爱的。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这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我们也在逐渐地成长。

  通过这样的活动,我想我学到了许多。最重要的是,“留守儿童”在我心中不再是简单的一个概念,简单的一个特殊群体,而是一个个儿童无比沉重的现实处境,是一个个残酷而又无奈的生活!因而,每个人都要从心底萌生责任感,关注留守儿童问题,用心去关爱他们。

  同时,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不仅仅关注留守儿童,对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我们都应不遗余力地去帮助他们。当然,也要让更多的群体关注他们,确切地给予帮助。因为社会的和谐,需要你我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需要你我共同保持。

  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即使一点点的付出,也是不小的贡献。只要有心付出,就能收获快乐。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引导以及家长的积极配合,邓金豪小朋友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在生活自理方面,他不仅能认真的吃饭,也能饭菜同时进食,而且能做到饭前便后自觉洗手。午睡时也能安静的入睡。在人际交往方面,不仅能和老师畅快地表达,还能和同伴友好相处,愿意与同伴共同讨论一些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在专注力方面,由以前的随意到现在能聚精会神地听,也能在自主游戏中不断摸索。他每一天能主动地向我们打招呼,能在集体活动中与小朋友们共同游戏,同时也能约束自己。对于他的巨大变化,我们老师和家长都感到很欣慰。他在不断进步的同时,情绪也不太稳定,特别想得到老师的关注,所以我们结合他这段时间的表现,决定采取以下措施:(一)在园时间段1.教师可多亲近、帮助他,从而适当帮助他逐步提高自控能力。2.在生活活动和教学活动中多做正面引导,稳定其情绪,纠正其任性、发脾气的不良习惯。3.在一日活动中,注意发现他的亮点,给予鼓励、发扬,不断增强他的自信心。(二)在家时间段1.建议父母有空多与他聊天,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与想法。2.家长利用接送孩子时把他在家的表现情况反馈给老师。3.在家中父母教育要一致,不要过于溺爱。经常与他交谈,跟他讲道理,做错事时要承担责任,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相信在我们老师和家长的配合下,邓金豪小朋友会变得越来越独立、越来越自信,其他方面都有所提高。

特殊儿童教育总结 3

  一、引言

  家庭早期干预模式,即在干预计划形成和运用过程中,强调家庭的参与,在为儿童提供服务的同时,关注特殊儿童与家庭的互动。50多年前,美国的相关研究者和临床医疗机构就认识到了家庭在特殊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当时的法律只支持以儿童为中心的干预模式,而忽视了家庭的重要性。直到1986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该法案提出在原有的法案基础上,将服务对象向下延伸到0岁,鼓励各州对0~3岁的婴幼儿提供早期干预;在早期干预计划中,要为障碍婴幼儿家庭拟订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IESP)。这项法律的产生意味着,家庭早期干预模式在美国开始全面地开展实施。随后的《1997年残疾人教育法案》Part C部分,强调“增强家庭满足残障婴幼儿需要的能力”,即进一步强调了家庭在评估、计划和干预实施中发挥核心作用。鉴于家庭早期干预模式在美国实施运用已有20多年,有着比较成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文主要探讨美国家庭早期干预的实施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二、美国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的实施

  家庭早期干预的实施主要依赖家长训练和家长合作,父母是残障孩子的养育者和教师。家长训练主要由一名教师或训练者承担,他们作为指导者或咨询者会有规律地上门指导家长,分析干预的成功之处,按时地评估孩子的进步。家庭指导者(home visitor)由专业人员、志愿者、项目研究助理或其它一些非专业人士承担,他们每周会按时地访问几次,一般每个月不低于数次,家庭早期干预的实施一般要遵循以下四个步骤(本文为了叙述方便,才把评估的内容划分为四个方面,其实,四个方面的评估在现实中并不是单一地进行,而是相互地交融在一起。比如,在观察父母和婴幼儿的互动质量时,可以了解婴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父母的教育技能以及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的需求)。

  (一)评估阶段

  目前,美国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评估流程,评估主要由相关机构或专业人员上门服务,评估内容侧重于以下四个方面:

  1.婴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评估

  婴幼儿评估是指用来系统的收集数据地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鉴别和诊断过程。对0~3岁的婴幼儿,评估主要集中在生理和感知觉特征、认知和基本的交流能力、以及社会/情感反应和互动能力。鉴别和诊断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量表测验法、自然观察法、访谈父母法。

  其中的量表测验法,在美国,比较常用的婴幼儿量表有:贝利婴儿发展量表、丹佛发育筛查测验、格巴尔发展量表、新生儿行为评定量表、格里非恩智力发展量表、尤泽利斯―亨特婴幼儿心理发展顺序量表。其中,格塞尔量表具有临床诊断的价值,它不仅适用于测量婴幼儿的发展水平,而且比其他量表更适用于伤残儿,被认为是婴幼儿智能测试的经典方法。

  另外,运用自然观察和访谈父母的方法可以获得一些质性的资料,比较形象、具体,但是对访谈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要求访谈人员有较高的观察能力和访谈技巧,并且有着深厚的专业素养。在评估中,一般以量表测验法为主,以自然观察法和访谈父母作为补充。

  2.家庭整体以及家庭成员需求的评估

  概括地说,就是对早期干预下的家庭环境进行评估,在美国,该项评估没有统一的量表可以使用,主要通过家庭指导员在访谈家长时进行观察记录,或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收集信息资料。比如,有一项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计划,要求母亲完成关于自身压力和家庭功能的调查问卷,这份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家庭压力情况和家庭所获得的资源支持情况。在美国家庭早期干预中,普遍比较认同“家庭环境量表(the Family Environment Scale)”。

  3.家庭成员与特殊婴幼儿互动质量的评估

  该项评估一般采用观察录像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其中,比较常用的是观察录像方法,例如,有一项家庭早期干预计划是这样进行录像的:给儿童提供一些玩具,玩具要符合儿童现有的身心发展水平特征;组织的游戏活动既要保证儿童能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考察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和观察目的切合。然后由两位受过专门训练的观察员进行录制,录制的内容是至少10分钟的内容是母亲――儿童玩玩具的录像,当儿童变得厌倦或不合作时,先暂时中断录像。录制结束时,用量表进行评估。

  4.父母教育技能的评估

  主要评估父母了解掌握的有关婴幼儿发展的知识和父母的教育技巧,一般通过访谈了解,但有些干预项目采用评估量表。

  (二)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计划形成阶段

  1.根据评估结果,形成初步的干预目标

  由于评估的对象是具有独特特征的家庭和个体,因此,众多干预计划的目标不可能是统一的,笔者在这里只是概括地介绍众多干预计划共同含纳的目标。

  (1)满足家庭整体和家庭成员的`需求

  0~3岁婴幼儿的主要生活环境是家庭,因此,合适有效的早期干预计划要通盘地考虑家庭整体以及家庭每个成员的需求。家庭早期干预计划一般要考虑家庭以及家庭成员的以下需求:家庭的整体需求,包括重视家庭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或争取经济援助;关注特殊家庭(居无定所的家庭、父母一方或双方有残障的家庭、青少年父母家庭)的需求;家庭成员个体需求包括缓解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压力,保证家庭成员的娱乐休闲时间。

  (2)提高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的发展水平

  家庭早期干预计划旨在提高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行为技能,最终使儿童的智力水平和行为表现达到或接近正常婴幼儿的发展水平。干预专家要参照各种测验量表,来规定婴幼儿的哪些方面应该得到干预。

  (3)改善亲子互动质量

  目前,美国的早期干预计划中提到的亲子互动质量,主要指母亲和婴幼儿的互动质量,而较少地涉及父亲和婴幼儿的互动以及其它重要的抚养人与特殊儿童的互动。

  (4)提高父母的教育技能

  主要是增加父母关于特殊儿童发展以及相应的干预方法的知识,比如,家庭指导员在家庭访问时,会教授给母亲一些关于婴幼儿喂养、洗澡、防止意外以及婴幼儿健康照料的技术,同时教给母亲发现和理解特殊婴幼儿的行为表现的隐含意义,鼓励母亲理解婴幼儿的语言、表情、和生理活动,并做出积极地反应。

  2.家庭走访

  走访是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中的关键一环,现在提倡的家长和专业人员的合作,就是建立在家庭走访的基础上。一方面,家庭走访可以使研究人员切身地感受到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和干预目标家庭的环境氛围;另一方面,与家庭成员进行面对面地交流可以增加彼此的信赖感,为更好地促进特殊儿童的发展打下坚实地基础。

  走访贯穿家庭早期干预计划的始终,在干预计划的形成阶段,家庭访问一般每周一至两次,每月不少于数次,每次的访问时间至少45分钟。家庭访问者需要做的是:首先,了解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父母的教育技能及家庭需求。在访谈的过程中,要与特殊儿童的家庭建立起良好的相互信赖的合作关系。其次,观察家庭成员与特殊儿童的互动类型,观察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记录干预目标儿童的每日基本的活动内容;(2)都是谁与该儿童一起活动;(3)在活动中,干预目标儿童需要帮助的多少;(4)该活动中,参与者是否与干预儿童有着良好的互动。最后,分析家庭的生活日程,与家庭合作制订干预日程安排表,日常安排表要有弹性,尽量确保主要的干预互动者在场。

  当搜集完评估的信息资料,制定好了初步的干预目标后,专业人员就要协助家庭设计一份适合家庭达成的书面计划,同时必须协助家庭执行所拟定的计划,以逐步减轻孩子的障碍,提升孩子的能力,使身心障碍者及其家庭能够得到最适合的疗育服务。

  (三)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计划的具体实施阶段

  1.家庭的职责

  特殊儿童的家长是专业人员的合作伙伴,家长通过参与计划,掌握和控制某些情况,从而取得不完全依赖专业人员的经验。在美国的家庭早期干预中,特殊儿童的父母常常被要求充当教育者、语言治疗师、生理治疗师、医学专家、权利维护者以及其它的所不能承担的角色。而在现实中,专业人员需要考虑父母的能力以及时间等诸多因素。美国家庭早期干预研究者提倡父母能够把干预过程融入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吃饭、购物、洗澡时对特殊儿童进行干预。

  研究发现表明,和正常家庭一样,特殊儿童的兄弟姐妹更擅长选择游戏材料和工具,以有效地扩大特殊儿童的社会互动范围。因此,家庭和专业人员要关注同辈伙伴的需求,做父母的要坦诚地与他们交流关于残障兄弟姐妹的问题,他们会从中受益。

  2.专业人员的职责

  美国的专家提出,在家庭早期干预中,干预者必须持有一系列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即把家庭地需要和愿望放置在干预计划中的中心位置,家庭早期干预模式要求专业人员放弃“专家的架子”,而代之以与家庭建立合作关系,在共同合作的基础上,专业人员和家庭成员都为干预计划贡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家庭早期干预的专业人员要做到以下五点:(1)发现和强调家庭地优势。他们列出了有益于特殊儿童发展的11个家庭优势,例如,在儿童的生活中,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关心他们的成人;家庭中的成人之间相互信赖而又独立、有创新意识;家庭中有明确而持久的规则等;(2)使家庭积极地参与到计划和制订决策中;(3)为整个家庭提供服务和支持;(4)促使家庭优势引导干预目标和服务。在家庭早期干预计划中,服务要针对他们的需求,反映家庭的选择和偏好;(5)家庭在计划中参与程度的偏好要得到尊重。一些家庭喜欢积极地参与到孩子计划的各个方面,其它家庭可能希望专业人员计划和实施干预,只进行很少的家庭参与。

  (四)重新评估阶段

  这是指一项干预计划结束后的总结与反馈阶段,一般由评估专家对干预结果是否达到干预目标进行评估。采用的评估方法有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量表测验法,最常使用的就是量表评估和调查问卷的方法。量表评估即使用量表测评儿童的各项干预的领域是否有了较好的改善。调查问卷一般直接发给父母,问卷要涉及三个维度:父母的养育技能;专业人员的指导技能;家庭关系。有些干预计划会采取后续跟踪的方式,试图探究早期干预是否对儿童的后续发展产生了显著地影响。

  三、美国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存在的问题

  (一)价值取向问题

  专业人员内隐的价值观可能会影响干预计划的目标、干预技术的运用以及结果分析。由于美国的家庭早期干预计划针对的群体异质性很高,很多研究者却习惯站在中产阶级的立场上确定干预计划,因为在他们看来,所有的阶层包括低收入阶层都有一种主流的期望,即对孩子的期望是相同的,但是却忽略了在有些文化群体中,他们不愿意放弃某些价值观。因此,如何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制订有针对性、符合其价值体系的干预计划是个很大的挑战。

  (二)缺乏后续的干预

  家庭早期干预计划长的能维持3年,短的只有两三个月,可想而知,虽然有些儿童在干预后,其发展接近正常水平,但是,如果没有有效地后续干预,就不能确保儿童未来的持续地发展。家庭早期干预计划缺少后续干预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如缺少资金支持;家庭的流动性比较大;儿童到了3岁时,就要参加另外的干预计划等。

  (三)干预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

  干预效果的分析在干预计划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是判断一项干预计划好坏的依据,然而,美国专家指出该模式的效果分析仍存在诸多问题:(1)关于干预目标构建的操作性定义缺乏统一的认识,在制订干预目标时,有着很大的随意性;(2)很多测量工具缺乏信度和效度,由于在特殊教育领域,干预目标的异质性很大,而有些干预项目组直接借鉴其它项目组的量表,这样会导致测量偏差。另外,对于一些为大众认可的标准量表的普适性也值得质疑;(3)有的干预计划为期2到3年,如果在干预前后使用同一量表测量,就忽略了年龄跨度的问题。(4)在同一干预目标中,如果使用多种量表,就可能存在量表之间缺乏相似性的问题。例如,测量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儿童――父母互动质量时,分别采用两种量表,研究人员必须考虑两个量表的相似程度。

  (四)家庭指导者的问题

  家庭指导者的选择是家庭中心干预计划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关于家庭指导者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家庭指导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家庭指导员的身份主要有:准专业人员、研究助理、专业人员、志愿者以及其他的社会工作者。聘请非专业人员的花费开销比较少,但是他们的理论不专深,实践能力不强,需要加强培训和监督。而专业人员比较稀少,且聘请费用昂贵。(2)由于家庭指导者的首要任务是与家庭成员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这就存在个性特征匹配的问题。

  (五)家长的问题

  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模式强调家庭成员的参与,然而,目前的主要参与者仍然只是母亲,父亲和同伴群体很少参与。这就可能造成母亲的压力过大、自信心不足、对专业人员过于依赖、精神疲惫甚至产生厌倦心理。对于单亲母亲或外出工作的母亲来说,更无充足的时间和足够的精力实施干预计划,这个问题也是导致很多干预计划失败的直接原因。

  四、对我国的启示

  虽然,我国的研究者很早就认识到特殊儿童家庭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有一些学者专门介绍了针对特殊儿童的家庭早期干预方法,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践,但是,相对于美国,起步仍比较晚,需要吸取美国这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呼吁政府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

  虽然,国内学者很早就认识到了家庭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可是,相关的理论研究并未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而美国早在20多年前就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政策。实践表明,家庭早期干预在法律的保障下可以产生巨大的效果。一方面,可以自上而下地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形成开展家庭早期干预实践和研究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政府可以按时地拨款支持家庭早期干预的实施。

  (二)加大家庭早期干预人员的培养力度

  我国从事特教的专业人员,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素质上都比较匮乏。并且,在我国从事特教研究和实践的主要是特教专业的研究者,而家庭教育的专家及其它领域的专家极少涉足该领域。家庭教育属于跨学科的领域,应集合来自社会学、教育学、家庭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合作。因此,目前,迫切需要更多地高等院校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三)建立特殊儿童家长训练机构

  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主要依靠家长合作和家长训练,关于家长培训,美国已有比较系统的理论研究和一系列的实践,而我国在这方面几乎为零。当然,开展家长培训需要得到政府、社会以及各级学校的支持。

  (四)整合家庭早期干预理论研究体系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我国虽然已有一些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的具体操作技能的介绍,但是未形成规模性的早期教育方案,也缺乏实践的支持,这在某一程度上有碍于广大教师和家长的学习借鉴。

特殊儿童教育总结 4

  关爱“特殊儿童”,就是要让他们用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地成长。现将本学期关爱特殊儿童工作总结如下:

  一、 活动目的

  通过组织“守望阳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帮助别人时的快乐,也在集体中体会到别人帮助时的快乐,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关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明确自己的责任,激发他们想为社会公益有所作为的心,尽快完成爱心定位,坚定自己关爱并帮助弱势群体的信念,更好的珍惜生活,回报社会。为了更好的贯彻和践行拓荒者精神。同时为社会做出示范,呼吁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智障儿童,伸出援手提供帮助,多去看望他们,不要让孩子们的世界空洞。

  二、 活动收获

  通过心理教育辅导活动的开展,健全了特殊儿童正常的心理品质,他们“学会坚强、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生存、学会理解、学会自我调解”,促进了其健康成长。性格孤僻不合群,逆反心理严重,自由散漫,学业成绩很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他们变了,变得活泼开朗了,学会尊重他人了,能够自觉遵守纪律了,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每个“特殊孩子”都有一个以上的手拉手好朋友,在学习、生活上帮助他,与他一起成长进步。并在“特殊孩子”生日期间有学生为他们献上一声生日祝福送上自己制作的小贺卡、小礼物等。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 一个个品学兼优的爱的使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爱心宣言,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爱心画面,给留守孩子阳光般的温暖,阳光般的热情。

  三、 活动延伸

  关心关爱特殊学生,不单是学校班级的事,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总之,为特殊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为此做出积极努力,使留守儿童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片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特殊儿童”是指盲、智力低下、肢体残障、聋哑等各类残疾儿童的总称。他们是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群体,为了让这些特殊儿童能与正常儿童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有必要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卫生加以研究。

  一、我们必需首先了解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

  1.盲童

  盲童盲童视觉受损,感知水平差,日后其想 像力、逻辑思维水平的发展严重受阻;同时,因为盲童的活动受到非常大的限制,故骨骼肌肉发育差,体质弱,患病率高。但假使盲童在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的潜力能得以发挥,他们也能较为顺利地度过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盲童往往表现出自卑、孤僻、沉湎于幻想等心理问题。

  2.聋哑儿童

  聋哑儿童真正耳聋口哑的儿童是少数,临床上发现绝大部分聋哑儿童的发音器官是正常的,他们往往是因为耳聋而引起发音障碍,很多先天性聋儿还伴有其他体格缺陷,如斜颈、胸廓畸形等。聋哑儿童因为无法与常人实行必要的言语交流,故内心十分压抑,同时又非常固执任性,往往以敌对的态度对待他人,反社会行为的发生率较高。因而,尽量地恢复和发展聋哑儿童的言语水平十分必要。

  3.肢体残障儿童

  肢体残障儿童此类儿童因为体格方面的缺陷引起活动范围的局限,故体格发育迟缓,生理功能水平较低,体质较弱。体格方面的缺陷亦使儿童的正常学习变得困难,很多人不能完成学业。肢体残障儿童往往暴露出自卑、自我中心、任性、消极等性格弱点。

  二、特殊儿童的生活与教育过程卫生。

  1.特殊儿童的生活制度卫生

  (1)因为特殊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水平都比较低,尤其是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比较弱,且转化机制易出现紊乱,所以他们对外界环境的适合比较困难。根据这个特点,为特殊儿童制订的生活作息制度就不宜随意更改,而应严格执行。

  (2)因为特殊儿童的体质较弱,故需要更多的睡眠和休息,特别是天天的智力活动时间不宜过长,应少于同龄的正常儿童。

  (3)对特殊儿童来说,科学合理的营养更为重要,按时进餐不但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而且是锻炼和提升生活自理水平的重要途径。特殊儿童的进餐时间可比同龄正常儿童长1~2倍。

  (4)体育锻炼对特殊儿童具有特殊的意义,也有难以想象的困难,应协助他们天天坚持1~1.5小时的适合自身特点的锻炼,并注意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力。减轻负担、增强营养、增加睡眠、科学锻炼、矫正身体缺陷是制订和执行特殊儿童生活制度的关键。

  2.特殊儿童的教育过程卫生

  特殊儿童的教育应充分考虑其身心特点,既要注意发展其正常器官的代偿水平,又要尽力补充其先天不足,教育活动的进度可适当放慢。生活与教育过程中,对特殊儿童应有很大的耐心,要即时安抚他们常常出现的不良情绪,协助他们准确对待自己和同伴,对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要即时实行赞扬。

  (1)盲童

  ①盲童因为缺乏视觉形象,认知范围受到极大限制,应通过点字盲文的学习,强化概念与实物的联系。

  ②熟习生活环境,提升生活技能,增进言语交流,发展思维水平。

  ③应尽快发展盲童听觉、方位知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代偿水平,通过音乐活动增进听觉的发展,通过体育活动提升盲童的动作协调水平。

  (2)聋哑儿童

  聋哑儿童应借助助听器着重实行各种听力训练,逐步实行发音、说话、看话、读写的学习,增进言语水平的发展。教育过程中,可注重聋哑儿童视觉和精细动作水平的发展。因为聋哑儿童不善交往,故应为他们创造交往条件。

  (3)肢体残障儿童

  肢体残障儿童大多无智力障碍,学习中虽然因肢体残疾,困难多于正常儿童,但如有坚强的意志力,往往能够取得与正常儿童一样的成绩,故应积极鼓励他们身残志不残,培养生活和学习的毅力。体育活动不但能增强其体质,更缓有益于磨练意志。应为发展肢体残障儿童正常器官的代偿水平创造良好条件。 正因为特殊儿童在生理上的特殊性,他们更加是一个需要更多关怀的群体

特殊儿童教育总结 5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工作;特教教师;残疾学生

  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都是有一定生理障碍或情绪障碍的学生(比如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多重残疾等),他们特有的生理缺陷导致了其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和生活障碍。他们心理上的自卑、退缩、冲动、自我怀疑和自我迷失等表现较为明显,他们与正常人在心理、品德等方面有哪些共性和个性,他们现在和未来的学习、生活状况是怎么样的?应该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和探究。

  一、常规工作是基础是保障

  (一)狠抓安全教育保证学生安全、学校稳定。德育无小事,学生安全更是大事。尤其在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生理障碍各异,安全工作极其重要,比如智力障碍学生没有触电危险的意识,易触碰电路、容易互相伤害和自残;自闭症学生喜欢单独行动和做重复性机械性动作、盲生看不到看不清生活中的环境易发生危险[1]、聋生对安全规则的接受性最差且在体育运动中爱做危险性动作等等[2],都需要重点关注和有针对性矫正:对于培智学生,需要定期和不定期开展生活安全教育;听障学生和视障学生等需要每学期初、学期中段及学期末,定期进行开安全主题班会等。从夯实学生基本安全常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出发,内容主要包括校内外生活里的用电、防火、防灾、防雷电,注意交通安全、注意煤气使用安全,防溺水、火灾脱险和自然灾害逃生等等,并且坚持抓反复、反复抓。(二)做好班主任思想工作,强化班主任的育人责任意识。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广大教师的德育意识,提高其课堂教学与课余生活中的德育渗透的能力和自觉性,要做好与学生接触最亲密的班主任的思想工作,强化其责任意识。让班主任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最初和最终目标是育人,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而不仅仅是为了班主任津贴和评优晋先。另一方面帮助其理顺班主任工作中的各种关系,明确班主任的权利职责,努力施行公开、公平、公正的科学及人性化的班主任考核评价体系,也要加强对班主任工作路径和思维方法的定期培训和指导,帮助教师实施更具人文关怀、更具实效性的班级管理工作。同时要求班主任定期上交一份班级管理总结反思,并以此为根本,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举办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总结活动,以便相互借鉴学习推广。(三)做好学校学生会干部的选拔任用与培训工作。让学生管理学生不仅具有可操作性,还能真正利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起到带头、示范和表率作用。[3]俗话说,好的学生干部顶半个班主任。首先就要做好品德优良、行为习惯正确、学习成绩较好并具有一定组织管理潜力学生的选拔工作。特殊学校尤其是类似于我校这样聋哑学生占大多数的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的智力环境与品德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很大的熏陶和影响作用。[4]其次,以定期、多种方式提高学生会干部的品德修养,塑造他们起标杆作用的良好行为习惯,并着力培养这部分学生的沟通协调及管理能力,让他们能在各班级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并逐步让这股力量成为学校正确价值导向、健康积极舆论氛围的无形打造者。

  二、坚持残疾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规律,实施重难点突出的德育教育

  (一)稳抓日常行为习惯的规范、养成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对学生的一生发展极其重要,故学校应加大低年龄段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加强常规训练,明确目标,每周的德育重点和常规训练要求是学生行动的准则。[5]根据重大节日、学校的中心活动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系列、有重点地坚持公布“一周一要求”。每周的要求力求做到语言生动、目标明确、易懂,针对小学部和中学部的各自特点,分步分批次要求,形成特色。为了使“一周一要求”真正得到落实,得到效果,德育处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结束后,进行国旗下讲话,针对每周的要求进行具体指导,使学生心中有目标、行动。坚持常规评比,形成机制,因为常规评比是确保学校各项制度的落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的一种激励措施,比如,我校的常规评比内容是:早读、早操、课间、食堂、午休和卫生等方面,要进一步细化和增加常规评比内容,以更加公正、公平、公开的.方式进行班级量化考核。德育处要结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和各类残疾儿童身心特点,拟定学校学生文明礼仪标准、日常行为规范和良好品质素养方面的具体方案,尤其是针对学校自身存在的问题,要给予重点关注与突破。(二)以“爱”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教育渗透。残疾学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需得到全社会的关爱,这其中包括师爱、亲情爱、社会爱、同伴爱等。积极倡导学校教师要全面关心残疾学生成长,无微不至,用特殊教育教师师德要求实施教育工作,当然,必须坚持严格、严肃、严厉要求与尊重、关爱并重的教育思路和德育方式,必要的惩罚和适时的纠正是肯定的,但一定要注意惩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要让学生意识到惩罚是为了他的健康成长。家庭是学生接受道德熏陶最早的地方,学校应注意引导父母应将爱的雨露更多播洒在残疾孩子身上,让他们享受到亲情温暖。学校应多与社会各界联系,鼓励社会成员为残疾学生献爱心。学校教育方式上要注意以情动人、以情激人和以理服人,抛弃单纯的德育知识的单项灌输方式,以学生自主体验为主体,以多种活动形式为载体,让学生多感受、多体验实实在在的道德活动。如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式、角色扮演的体验模式,如日常生活中进敬老院、自然灾害面前的互助互帮及捐款捐物活动、两难生活情景的道德判断与抉择等方式。(三)加强残疾学生挫折教育,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化学生自我自律教育。由于残疾学生的生理残疾,致使其信念不坚定、意志脆弱、责任感意识不强、依赖性强、抗挫折能力严重不足。针对此问题,学校德育处应把学生的挫折教育放在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或者说首要位置。残疾学生不可能在学校待一辈子,老师不可能照看他们一生、家长也不可能照顾其一辈子,作为社会中的少数量的弱势群体的残疾学生,走出社会、融入社会是无容置疑的。因此,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一定要想办法、费心思对残疾学生进行意志品质及抗挫折能力的培养。针对残疾学生认知特点,进行榜样示范及引领教育,结合多媒体直观讲述现实生活中的模范事迹、邀请英雄人物现身说法,让学生与他们亲密接触,增强学生对道德意志概念的理解并帮助学生树立主动锻炼自己意志的愿望;组织安排提高残疾学生意志力的活动,如登山活动、定期运动会、拔河比赛和大帮小等等。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青春期学生的性心理和女生的自我保护方面,为学生提供一个情感释放和心理疏导服务的场所与条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成为学习的精神财富。”[6]教师、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一味的讲解与灌输有时不但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影响师生关系。因此,要重视残疾学生自我教育、自律教育,反省教育,最终实现达到一定程度的道德自觉。

  三、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提升特殊学校德育工作效能

  (一)开展德育研究工作,强化班主任及教师的德育科研意识。特殊学校德育工作非常重要且无比艰辛,因此要在学校营造群策群力的良好氛围,尤其在校内要开展校本德育研究,例如,提炼班主任工作总结及反思,使之成为全校教育问题的良好对策,做好交流宣传工作,把相关成果迅速共享,帮助全校教师提高管理水平;再如,残疾学生尤其是聋生既容易接受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也容易受到不良的社会风气的腐蚀,不懂得辨析是非,法制观念淡薄,甚至有的不懂法。针对这些情况,德育处应认真讨论和探究出适合某种残疾类型学生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形式,可以让盲生收听相关收音机专题节目、到法院庭审现场聆听等;轻度智力障碍学生、聋生和有残余视力的盲生可以组织监狱参观,请派出所、法院的同志到校进行专题法制讲座,用典型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组织观看禁毒图片展等,以期通过不懈努力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提高辨别事非的能力。还有关于学生健康上网、理性上网的问题,也应该加以重视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利用互联网,帮助自己增长知识、扩展视野、健康成长。(二)构建回归生活的德育体验路径。生活世界是德育魅力的源头,各种德育理念来源于生活,应回归生活,指导实践。任何试图脱离生活世界的德育的努力,都将失去德育自身的生命力与实效性。[7]真实生活在特殊学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习生活。学习是残疾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和任务。全体特殊学校教师应树立起学科教学和课堂教学是德育渗透的极其重要途径的意识,广大教师应帮助和引导残疾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注重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教育,培养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残疾学生把努力学习和残而有为、自强不息联系起来,增强其学习的内在动力。二是交往生活。比如聋生与盲生自身障碍使其体验较多的人际交往障碍,从而导致自我怀疑而失去自信,产生严重的人际生活自卑感。因此,学校德育教育应积极承担起指导残疾学生交往的任务,尝试增设中、高年级人际交往课,创设多样化的生活情境,以多样化的灵活方式传授人际交往知识,培养其交往能力,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建立平等和睦的良好人际关系,为其顺利“回归主流”打好基础。(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从硬件文化和软件文化两方面入手。硬件方面主要包括校园物理环境,在宣传栏、教室走廊、班级内空间呈现正面积极的名人名言、模范人物传记等内容。也要注意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引导鼓励学生按照个人特点、兴趣爱好布置宿舍,使宿舍优雅温馨又不失文化韵味,让宿舍不但成为他们休憩的最佳场所,也成为陶冶情操的好地方。软件文化方面主要从校风校纪、生活方式、文化娱乐及舆论风气等方面进行正面隐性营造。[8]例如,针对聋生的视觉优势、形象思维能力发达与直观体验需要强烈的特点,开展校园艺术节活动进行审美教育,重视并多开展体育运动进行道德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等教育。由于一定的生理障碍,残疾学生认识事物的途径和方式没有健全人那么完整和丰富,最熟悉的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作用重大,因此一个更为重要的是要注意教育合力的共同作用。要注意各学科教师和班主任要经常沟通,在教育方法、评价方式、价值引导及情感教育方面要努力达成一致,以便于教育作用的合力发挥。倡导从学校领导到一线教师、到后勤人员,在言行着装等方面要适度得体,给学生良好的正面启发与引导。(四)重视学校、社会、家庭三维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的探索。特殊学校学生总人数都较普通学校少很多,但依然要重视校内少先队与团队活动的多样化开展,让残疾学生在享受到和普通学生一样的少先队员和团员一样的权利同时,使他们认识并逐步承担起力所能及的责任义务。当然,家庭教育在残疾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中依然具有无可替代的位置。特殊学校要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向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传授手语、盲文、特殊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有关理论知识,指导和帮助家长学习特殊的家庭教育方法,共商育人之道。也要积极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倡导人们树立正确认识、平等对待的意识,积极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共同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紧密结合,形成三维一体的合力德育教育模式。

特殊儿童教育总结 6

  由于儿童在生理或心理上存在一定缺陷,所以心灵特别脆弱、敏感,也更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爱与肯定,一些特殊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过于严苛,或是过于放纵,没有树立科学开放、以人为本的特殊儿童美术教育理念。

  由于特殊儿童的特殊性,开展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往往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个别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因为缺乏耐心、拈轻怕重或是只求速成等,忽视了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造成教育责任缺失。

  在日常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中,许多教育工作者并没有针对特殊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缺陷影响适度调整教育方法,以致于将传统的用于普通儿童的美术教育方法生搬硬套到了特殊儿童美术教育的课堂中,削弱了美术教育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意义。

  现代教育需要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在特殊儿童美术教育中更是如此,个别家长由于自己孩子的身心发展缺陷,错误地认为特殊儿童美术教育仅仅是学校的一个“课堂游戏”,不予重视、不予理解,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特殊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我自从事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以来,深深感受到特殊儿童美术教育事业的'不易,通过自己的工作经历及探索,我认为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改善。

  一.积极转变特殊儿童美术教育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例如,在特殊儿童完成自己的美术作品后,我们在必要的时候多给予鼓励,多给予肯定,让他们喜欢美术,让他们从自己的美术作品中逐渐树立自信,而非机械化地评审他们的美术作品。在我看来,特殊儿童的美术作品,往往表达了他们自己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一个合格的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不仅仅要会“看”特殊儿童的作品,更为重要的是要“听”懂他们的美术作品,实现特殊儿童美术教育的良性互动与沟通。

  二.加强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建设,培养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或许只有亲历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不易。特殊儿童,特别是智障特殊儿童,对于一些常人看似简单的美术技能,传授给他们时,却要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教导他们,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力。因此,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理论知识和美术技能,更为需要的是一颗以仁爱施教的心和良好的教育品德。

  三.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地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工作经验,不断探索适合现代特殊儿童美术教育的方法,创新教学。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不同于普通的儿童美术教育工作,普通的儿童美术教育工作,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方法都比较多,然而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却不一样,因为各类特殊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障碍不一样,哪怕同一类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也未必相同,这便造成了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的困难,我们在采用普通的儿童美术教育工作方法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施教。例如,在现代儿童美术教育中,在课堂上导入游戏教学环节,是近年来比较常见且合理的普通儿童美术教育方法,但是在特殊儿童美术教育课堂上是否适用,如果适用,要在课堂上导入游戏教学环节,又要选择什么类别的教学游戏、要做到何种程度才比较适宜,这就需要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并不能一概而论,全套照搬。简而言之,特殊儿童美术教育需要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创新。

  四.尽可能地加强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宣传,进一步获得家长及社会的支持。近年来,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大力培养了一批批专业的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但是,仅仅有国家和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支持是不够的,一个完善的特殊儿童美术教育体系,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和社会的支持。因此我们很有必要通过宣传和沟通,转变家长观念,相互配合,促进特殊儿童美术教育的良性发展。

特殊儿童教育总结 7

  1前言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全球特殊教育领域讨论最热烈的议题,并引导特殊教育实践的方向。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召开的世界特殊教育会议上各国达成的《萨拉曼卡宣言》中确定了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原则:每一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每一个儿童都有独一无二的个人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有特殊教育需要者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实施此种全纳性方针的普通学校,是反对歧视、创造欢迎残疾人的社区、建立全纳型社会和实现人人受教育的最有效途径。这些全纳教育的论断充满了绝对主义的语言,用“每一个”、“必须”、“都有”等完美主义的陈述表达极端平等主义的道德诉求。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想不仅彻底改变了特殊教育的观念与发展模式,而且赋予普通教育以崭新的内容,对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方向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全纳教育不仅仅是特殊教育的事情,它要求整个教育体制的变革以应对所有学生多元的学习特征与需求,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全纳教育与全民教育的思想相合,公平与多元是其核心价值,参与和合作是其基本原则,它反对传统的牺牲大多数能力一般或较差学生的发展需求、只注重极少数优秀学生发展的精英主义教育模式。

  全纳教育也远远超出残疾的范围。它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即通过全纳教育建构一个全纳的社会。全纳教育因此不是某个人的事情,而是与社会上所有的公民相关的事情,是挑战不公正与歧视的利器,与各国社会文明发展水平、人权的保护、以及社会公平与正义目标的实现紧密相关。它需要全社会以及社会中各种机构与体制进行相应的调整,包括教育机构与体制;社会中现存的与隔绝、歧视相关的价值观、政策等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

  2全纳教育理论的社会文化特性

  特殊教育理论是建立在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之上的,当某一社会对“残疾”、平等等观念发生变化时,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教育形式也会随之变化。因此,一方面,全纳的理念与目标成为一个全球讨论的热门议题,它以追求社会公平与平等等普世性价值观为基础,为各个国家制定全纳的教育目标、政策提供了依据与动力。即使在最为贫穷、资源缺乏的国家,全纳教育也至少成为使更多处境不利儿童享有学校教育机会的政治宣示或者现实举措。另一方面,各民族或国家具有独特的社会文化体系,对全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着独特的影响,使全纳教育在各个国家的本土化成为可能。社会文化特性是指各个国家或者地区所独有的意识形态、政治经济结构、历史传统、文化特质等特征_2’;回顾全纳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其社会文化特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2.1从社会发展的宏观视野来看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理论是建立在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之上的,有着深厚的文化和社会基础。社会公正、权利平等的理想是一个逐渐实现的过程。从人类追求公正、平等的过程来看,与其说是“天赋人权”,倒不如说是社会各阶层、相关群体自己抗争与争取的过程。例如,尽管美国自开国之初便在其宪法里确定了人人平等的原则与公民的自由与民主等基本权利,这些理想与实践却总存在着矛盾,平等的理想与隔离的现实不断挑起社会矛盾与冲突。平等只局限于白人,黑奴与其他族裔移民备受歧视,以至于在公众场所、交通工具及学校内都是黑人白人分开;而华人也不得在路上挑担子或拥有物业;加利弗里亚州更一度立法不准华人子女人读普通学校等。这些不平等的做法通过民权运动、其他相关团体的游说、法律诉讼、公众舆论等社会运动方才逐步得到克服与改善。全纳教育直接起源于美国1950年代以来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更远则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法国启蒙运动等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对个人平等、自由、多元选择等的追求的一系列社会运动。正是这些社会运动孕育了西方所谓以个人自由、社会平等为价值目标的社会文化基础,也为有特殊需要的人士平等、有尊严地参与社会生活以及新的特殊教育理念的诞生提供了动力,使传统的对残疾人进行隔离式的教育与服务受到公开的怀疑与挑战,并导致全纳教育的诞生。

  2.2从社会科学理论范式变迁的角度来看全纳教育

  如果说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美国1950年代以来的民权运动等西方对平等、自由的追求的一系列社会运动奠定了全纳教育的社会文化基础,建构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则孕育了全纳教育的哲学理论基础。西方的特殊教育实践经历了隔离式特殊教育体制(特殊学校与特殊班)、回归主流、全纳教育等阶段。不同阶段的变迁紧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与人文、客观与主观主义、实证与建构(解释)主义之间的对立与转换的脉搏。建构主义对于社会科学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且与后现代主义哲学范式相互交织;共同为特殊教育提供了宏观的认识论范式基础。全纳的核心价值观念就是平等、个别差异、多元等后现代主义哲学崇尚的基本价值观。带有浓重后现代主义色彩的全纳教育理论在特殊教育领域成功地成为垄断式话语,顺利地成为各国特殊教育政策制定、实施的依据与动力。

  西方全纳教育的发展也是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产物,是特殊教育发展共同规律。西方在如何对待残疾人士的问题上经历了从杀戮到遗弃、忽视、怜悯与过度保护,发展到逐渐接纳,到尽最大程度地促使残疾人全纳进主流社会的发展过程。在西方,特殊儿童首先从完全被拒绝的环境进入到寄宿制学校,然后到特殊学校和特殊班,20世纪70年代以后则普遍到资源教室接受教育并逐步实现回归主流,进而发展到更为彻底的全纳教育。这种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遵循着渐进式的原则,从拒绝到接受与安置、从隔离到回归主流、从普通与特殊教育双轨制到整合的教育安置体系,并逐渐走向全纳,每一个环节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对前一运动的继承和批判的基础上的。

  可见,西方全纳教育理论的生成与发展,是西方特有的社会文化土壤里结出特殊教育理论的果实,也是西方社会民主、自由等所谓普世性价值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同时,这一过程与西方社会理论范式的发展与变迁一脉相承,也是特殊教育发展规律的自然表现。显然,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模式必须建立在我国特有的国情与文化传统之上,并体现社会主义的政治与教育理念,对西方的文化传统、教育哲学等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不能照搬。我们应该结合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全纳教育模式的发展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特殊教育模式进行思考,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

  3全纳教育理论的本土化诉求

  3.1西方全纳教育研究缺乏历史文化的视野

  近年来,西方关于全纳教育的争鸣对于推动全纳教育在各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各国特殊教育工作者开展全纳教育实践提供了具体指导,为特殊教育专业人员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基础。但是,学术界从来就缺乏对于全纳教育与社会特别是社会科学发展关系的系统研究,更缺乏对于全纳教育哲学理论基础的深入探讨。总的来看,围绕着全纳教育的发展进行研究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特殊教育最主要的焦点。西方关于全纳教育的研究与成果发表主要集中于两个层面:第一是对于全纳教育理论的系统介绍与总结。在这些研究中,研究者对于全纳教育的基本概念体系、发展沿革、专门术语及其定义、不同的思想观点与争论、以及政策层面的鼓吹与游说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论述与概活。特别强调的是,这些研究中充斥着热情的语言与华丽的修辞,以人权与社会公平等理念为出发点,旨在推动全纳教育的发展与深化。第二是操作与技术层面,关注的是通过全纳教育的理论指导教育各类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改进其学习的效率与生活的质量;强调通过学校重组、变革以及课堂的教学调整,改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学习与学校参与的质量与水平,并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及社会支持系统。

  在诸多全纳教育的论著中,对于哲学基础的论述仅仅简单停留在人权、多元、平等、个性自由等西方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基础的描述与鼓吹的层面,极少有从人类社会思想与理论发展、社会科学范式发展与变迁的角度对全纳教育的基本概念框架与假定进行哲学反思与探索的,因此,特殊教育理论的匮乏几乎是全球性的。理想主义思潮下的全纳教育充满修辞的夸张,占领了伦理与美好道德的制高点。与其说是一个准确的教育学术语,倒不如说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教育理想与完美的价值追求;与其说是一种系统的教育理论或思潮,不如说是一种崇高的、乌托邦式的道德追求。

  全纳教育的理论仅停留在表层,无论是系统化还是深入的程度都不够,全纳教育的本质及历史文化特性没有得到深入探讨,更缺乏“扎根”于不同文化背景与教育体制的基础上对全纳教育进行具有本土化特征的理论生成与发展。特殊教育的实践长期以来有着注重心理学、行为技术、以及科学实证研究法应用的传统,新的范式的接受与应用总是慢半拍;建构主义以及其它相关的理论与范式如后现代主义思想只是近来才成为特殊教育领域讨论的话题。这些都可能导致具有强烈西方理想主义色彩的全纳教育理论与话语体系在全球特殊教育领域成功地成为垄断式话语,违背了全纳教育提倡的平等与多元的理想,也不符合各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关于中文的全纳教育研究,也多以介绍西方理论、实践以及扩展全纳教育项目为主。各类用于培训的材料较多,但外国名词与理论介绍多,本土化的理论探索与生成少;游说与动员式的论述多,深入的反思与批判少;关于各类人员态度与观念的调查多,课堂教学改革少;结合各地特有文化特点的分析也不多见。

  3.2我国全纳教育的发展需要本土化理论

  从全球范围来看,全纳教育仍然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文化对于全纳教育的定义、目标、实施途径、及其结果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尽管很多国家都致力于发展全纳教育,但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实现了高质量的、有效的全纳教育,即使在首先倡导全纳教育的美国,全纳教育的效果仍然是值得怀疑的,并不能提供满意的或适当的效果。没有一个国家的做法能够为其它国家发展全纳教育提供一个标准的蓝本或范例,各个国家需要根据本国的国情探索适合自己的全纳教育模式。

  中国的特殊教育发展需要中国的特殊教育理论,需要中国特殊教育工作者自己的努力与实践去探索,去发展。朴永馨(1998)指出,没有任何一个外国可以为解决中国几百万残疾儿童教育准备好现成的药方,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模式必须建立在我国特有的国情与文化传统之上,对西方的文化传统、教育哲学等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从本质上来看,全纳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缺少其生成的文化土壤,它是从西方嫁接到我国的一个文化概念。我国并没有如西方那样的全纳教育发展的社会文化土壤,全纳教育背后的平等、个性自由、多元等西方哲学观念在我国没有或很少得到强调。目前关于中文的全纳教育研究,也多以介绍西方理论、实践以及扩展全纳教育项目为主。各类用于培训的材料较多,但外国名词与理论介绍多,本土化的理论探索与生成少;游说与动员式的论述多,深入的反思与批判少;关于各类人员态度与观念的调查多,课堂教学改革少;结合各地特有文化特点的分析也不多见。

  因此,全纳教育在我国缺失其生成的文化和哲学基础,这也是目前国内学者对全纳的理解存在着各种争论的重要原因。全纳教育并非我国本土文化的自然生成,它是对西方理论与中国国情之间的嫁接、冲撞与融汇,是基于文化嫁接之上的再生成。这种再生成需要“扎根”于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成与演进的环境,通过对传统的扬弃、对其他优秀文化成果的吸纳,在特定的时代与地域中以“自发的”、“内在的”方式生成具有本土化特征的全纳教育理论。

  4全纳教育理论的本土化需要研究什么

  从本质上讲,特殊教育不仅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多学科,更是一门理论缺乏,且需要理论建设的学科。特殊教育理论的缺乏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创新,对全纳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本质特征进行理性的批判性的分析尤为重要。这种分析有助于厘清全纳教育的本质,确定全纳的历史文化特性,探索适合我国教育实际的特殊教育服务模式,促进教育公平与全民教育目标的实现。从研究的角度出发,全纳教育理论本土化建构至少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4.1从社会科学理论与范式角度对全纳教育进行哲学思考,奠定全纳教育的理论基础

  社会科学理论与范式涵盖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等多方面理论以及隐含在这些理论背后最基本的信念与假设。社会科学理论是指对社会现象各方面进行解释、预测并影响社会生活与实践的一系列命题或者假设。例如,政治学或者经济学理论就是对现实政治与经济生活系统解释的不同层次的命题与假设体系。社会科学范式是对于知识、社会、认识世界的能力和理由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假设或基点,它奠定或引导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向,决定研究的问题、方法。因此,“范式”可以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表现出来,分别回答事物存在的真实性问题、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方法论体系的问题,协调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以及他们的行为方式。从宏观层面来看,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着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基本研究范式。科学与人文的对立与转换导致特殊教育从“心理一医学”向社会、教育模式的变迁,并为全纳教育提供了宏观的认识论范式基础。以人本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就是全纳教育最基本的哲学基础。从微观层面来说,社会分层、社会冲突、社会学习、社会批判、文化复制、文化演化、生态理论等不同的社会理论与不同学科的理论则直接为全纳教育的研究提供不同的理论视野或研究主题。

  因此,全纳教育的理论建设需要跳出特殊教育狭窄的领域和范畴,需要从人类社会思想与理论发展、社会科学范式发展与变迁的角度对全纳教育的基本概念框架与假定进行哲学反恩与探索。从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范式变迁的宏大背景出发,厘清特殊教育这一具体的学科领域背后所秉持的哲学范式、概念框架、价值理念、方法论与实践模式的变化趋势[7]。

  这有别于多数现有论着仅仅立足于人权、多元、社会公平正义等空洞的社会价值观念论述全纳教育的状况,有利于确立特殊教育的学科与方法论基础;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全纳教育发展与西方社会思潮与范式变迁之间的关系。

  4.2从社会文化的宏观视野分析全纳教育的本质特征

  全纳教育具有强烈的社会文化特性。特定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各种要素不仅通过相关人员的态度与信念对全纳教育政策执行产生广泛的影响,这些要素还直接对全纳教育各个层面的执行直接发挥制约作用。尽管如此,从社会文化的宏观视角对全纳教育进行分析与思考的研究却并不多。现有的研究多数从教育或者心理的角度出发,研究全纳教育环境下特殊儿童的心理一行为变化或者课堂管理与教学技术,重视干预技术的发展与训练效果的提高,对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在全纳教育中的作用关注不够。因此,我们需要从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将全纳教育与中国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从中归纳出生动具体的而非枯燥、抽象的全纳教育理论;同时,通过纳入社会批判的视角促进带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全纳理论的发展。通过反思与意义的重构探索鲜明的个性化理论;通过人文价值的介入形成人性化的理论;通过纳入社会批判的视角促进带有浓厚文化气息的理论的发展;形成扎根于中国特定文化情景与过程之中的、具有独特性的全纳教育的解读与本土化特征的理论。

  4.3从国际比较教育的视角出发探索全纳教育的理论

  如前所述,全纳教育并非我国本土文化的自然生成,它是对西方理论的嫁接、冲撞与融汇,是基于文化嫁接之上的再生成。舶来的回归主流、全纳教育被巧妙地“嫁接”在中国文化之上,通过“扎根”的方式生成具有本土化特征的随班就读模式。它是在中西方文化交融与冲突的背景下,嫁接到中国文化上重新生长的一个元素,嫁接的过程与效果同样受到中西方文化碰撞的深刻影响。我国随班就读模式既受国际特殊教育理论如回归主流或一体化思想的影响,因而具有国际性;又考虑了我国的社会文化、经济、教育等实际的条件,即具有民族性。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国际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动态,立足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与教育特征,对西方的教育思想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外来文化精华采取吸纳与扬弃的态度;进行比较与归纳,辨明随班就读与西方全纳教育之间的关系,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全纳教育理论,并对我国特殊教育学科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4.4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着手形成本土化的全纳教育模式

特殊儿童教育总结 8

  毕节学院面临着所有新建本科院校所面对的困境,如何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挑战中准确定位就显得非常重要。毕节学院作为省地共建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以服务地方为己任,始终围绕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探索服务地方的办学路径。特殊教育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对从业人员有较强的技术性要求。这些都驱使着特殊教育专业要坚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依据市场需求来确定人才的培养。毕节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具有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具备发展空间的大学四年制本科应用型特殊教育专业人才。主要为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的融合教育班、特殊教育康复机构、福利院、社区等单位提供特殊教育师资力量。

  二、毕节学院特殊教育专业发展的现状

  毕节学院特殊教育专业是在国家大力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背景之下发展起来的,虽然发展的势头强劲,发展前景明朗,但依然存在着不足。(1)专业开办历史较短,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不足。关于人才培养的规格、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有待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不够健全;教学方法与教学管理模式有待提升;(2)特殊教育专业的发展规模缺乏科学性。为了快速解决特殊教育人才需求的缺口,毕节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盲目地大规模招收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从20xx年开办特殊教育专科专业至今,已经毕业特殊教育专业学生233人,特殊教育专业辅修学生120人,其他同类学校的招生规模远远小于毕节学院。(3)高素质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表现为:师资数量不足,生师比不合理;师资流动性过大;学历层次不高,高学历人才匮乏;职称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比例小;学科背景结构不合理;教师业务素质有待提高;教师科研方向不明确,科研能力不足。(4)特殊教育专业学科发展方向不明确。既要顺应国际国内特殊教育研究、发展的趋势,强调前瞻性,又要考虑贵州省特殊教育发展的现状,实现引导性,更要立足毕节试验区的实际情况,力求实践性。

  三、促进特教专业发展,加强师资培养基地建设的思考

  毕节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建设高效一流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基地,必须加大自身的建设。

  (一)培育符合毕节学院特殊教育发展的专业方向群

  纵观国内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发展经验与规律,培育符合毕节学院特殊教育发展的专业方向群将是形成自身的特色的重要突破口。依据试验区特殊教育的发展境况以及毕节学院师范教育的传统优势,毕节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形成了以“服务+实训”为特色的特殊教育发展方向,并逐步形成专业方向群。主要形成了以特殊教育专业、康复训练专业、特殊儿童心理咨询与教育专业为核心的专业方向群。

  (二)构建与完善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高质量师资队伍的支撑,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障。传统的高校特教课程设置存在诸多问题:(1)重理论轻实践;(2)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前瞻性;(3)课程内容孤立,缺乏整体优化;(4)课程类型单一,课程结构比例不协调;(5)课程设置忽略了学生个人的发展。毕节学院特殊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在特教专业课程设置上要注意课程的基础性、系统性、师范性、前瞻性、实用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课程设置要体现出模块化、弹性化、个性化、以及具有层次性。课程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按照公共基础课——师范课程——专业课程三个逐级深入的层次进行[6]。根据应用型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目标来设置课程模块,通过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形式来增强课程模块的弹性,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未来职业选择的需求,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与实践操作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培养出优秀的特殊教育师资人才不仅需要系统而完善的课程设置,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从而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之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合当代学生的教学。特殊教育工作较强的技术性和对实践动手能力的较高要求,都迫切要求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1.改革教学方法,破除“灌输式”教学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主要以“授”——“受”的方式进行,教师仅注意将知识进行讲授,强行要求学生囫囵吞枣式地接受。在此种教学方法之下:一方面,课堂气氛沉闷,教学形式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低,学习积极性弱。另一方面,教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缺乏认识,也无法理解知识的内在涵义,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要破除“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使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发散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职业取向,进行分层式教学。同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试验活动,及时总结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达到树立学生对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认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激发其求知欲望、培养其探究能力的目的。

  2.推广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特殊教育专业的临床性较强,需要呈现较多的素材以深化学生对特殊教育对象的认识,多媒体的音影设备正是呈现这些素材的最佳载体。传统的“纸笔”模式靠教师进行板书和挂图、模型等手段无法适应当今大学生的认知模式,也无法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互动性更强,教学内容的呈现与切换便捷,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3.加强教学实践,强化教师基本功通过强化实践教学与教学基本功的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强其教学基本能力。一是定期举办专家讲座、学术报告、一线教师经验分享等形式的学术活动;二是强化特教实践教学技能的训练,主要包括手语、盲文、康复训练技术等;三是通过微格教学与课堂教学模拟活动,加强学科教学及教师基本功能力的培养;四是加强特殊教育康复训练实践的见习与练习;五是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素质。

  (四)构建高水平的`专职师资队伍

  通观国内特殊教育高校发展的规律,高水平的专职师资队伍是保障培养优秀特殊教育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毕节学院特殊教育专业兴办较晚,平台搭建有待完善,构建一只业务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专职师资队伍是当前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重要努力方向。为此,毕节学院特殊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将从如下方向着手:(1)积极引进师资,合理调整生师比。(2)通过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生活环境,提供教师发展平台与空间,营造和谐人本的工作环境等措施,提高师资的稳定性,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与创造性。(3)完善师资进修方案,通过学历进修、西南大学对口支援等形式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4)优化职称结构,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高级职称教师转入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学与研究等途径,逐步提高高级职称的比例。(5)优化教师的学科背景,重点引进具有特殊教育与康复学学科背景的高层次人才。(6)完善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方案,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7)明确本学科的四个主要研究方向(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特殊儿童教育康复、特殊儿童认知行为研究),制定相应的科研奖励政策,注重营造学术氛围,为教师搭建便利的科研平台,鼓励教师进行本学科的科学研究,促进教师跨专业的合作,以研促教,提升特殊教育专业的层次和社会声誉。

  (五)改革教学管理模式

  改革教学管理模式是保障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举措之一,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能够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在教学管理工作中,首先要赋予教师更多的自,能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业兴趣开设丰富多样的选修课,定期举办各种师生交流活动或学术讲座。积极推进学分制和职业方向选择制,依照学生个性特点与兴趣爱好由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职业方向课程。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让师生能够充分参与教学管理与评估,实现共同成长。再次,建立灵活高效的生态化教学考核体系,能全面反映学生整体能力与素质。最后是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注重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六)加强实习实训基地与实验室的建设

  特殊教育专业是一门操作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实习实训基地与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是确保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障,是体现以“服务+实训”为特色的特殊教育发展方向的重要措施。毕节学院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与实验室具有如下功能:(1)专业实践教学的功能。(2)教研相结合的功能。(3)服务社会的功能。(4)“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训功能。(5)毕节试验区资源中心的功能。结合毕节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的实际情况,共建成了听力康复实验室、音乐治疗室、手语翻译实验室、蒙台梭利实验室、感觉统合实验室、视力检测实验室等实验室。并建成了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实习实训基地,主要承担毕节试验区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此外,毕节学院计划兴建认知训练室、言语康复训练室、动作康复训练室、心理辅导室等实验室,并将建成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实习实训基地。同时,积极加强与地方特殊教育学校和康复机构的合作,设立多家实习实训基地,并争取在更大范围内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

  四、加强和完善毕节试验区特教师资职后培训基地建设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迫切要求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当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存在着如下问题:(1)特教师资欠缺,教师数量不足;(2)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低,专业素质水平不高;(3)特殊教育教师跨专业、跨学科、跨残疾类型的教学现象依然存在;(4)特殊教育对象结构性变化之下的教师教育转型困难;(5)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职前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6)科学研究能力不足,研究层次不高;(7)教师学历层次不高;(8)教师专业背景不合理;(9)教师年龄与职称结构不合理。

  通过对国内其他特殊教育学校职后教育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特殊教育的职后培训存在如下问题:(1)职后培训的机会少,覆盖不全面;(2)培训层次较低,以校本培训居多;(3)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实用性不足;(4)理论知识培训居多,实践技能培训较少;(5)短期培训居多,长期培训较少;(6)培训考核缺乏,培训效果不佳;(7)培训形式单一;(8)职后学历教育缺乏特殊教育专业。

  毕节学院特教师资职后培训基地的建设思路:(1)建立一支业务素质优良、稳定的师资培训队伍。(2)依据毕节试验区的特殊情况提供满足不同需求的培训形式,培训基地应可以提供校本培训、短期培训、脱产培训、函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校长培训、非特教专业毕业教师培训、特殊教育高级研修班及其他培训形式。(3)构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培训管理与评估体系,保障师资培训的效果和质量。(4)加强师资培训基地培训教材的开发。(5)构建系统丰富的培训课程,如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6)发展学历提升教育,提供专升本、函授、特殊教育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学历教育培训服务,并创造条件发展特殊教育的研究生教育,满足提升毕节试验区特殊教育教师学历层次的需求。(7)建立资格证书制度,对于参加培训且考核合格的教师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8)依托实习实训基地和实验室的平台,着力打造以特殊教育实践技能培训为特色的培训服务,提升特教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特殊儿童教育总结 9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游戏是儿童自愿进行的以娱乐为目的的活动。假装游戏作为儿童的主要游戏类型,是儿童根据实际感知在非真实的游戏情境,公开的有意识的不含欺骗目的的按照假装的属性做出的假装行为。[1]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假装游戏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但是关于该游戏的聋童教育价值的研究文献却很少。从聋童的实际发展水平看,他们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也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假装游戏不仅适合普通儿童,同样适用于聋童,并且对他们的认知发展、情绪情感、社会性发展等都有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探讨假装游戏对聋童心理健康的教育价值,以期在特殊教育过程中更好地促进聋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二、假装游戏的特点

  假装游戏依赖于第一手或第二手的经验,用一个现实的物体代表另一物体,或者赋予一个物体新的特征是模仿性的。[2]假装游戏一般至少有两个人参与,通常需要语言描述、肢体表示,并且这些语言行为要与情境一致,此外还需要真实物体的材料和玩具作为替代物。在这一游戏过程中,参与者通过想象和交流达成的共识也极为重要。相关研究发现,假装游戏涉及几个重要的认知技能,如社会参照、解读意图、分离、符号化假扮、角色扮演等。[3]由于想象成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假装游戏一般也是从相似物的简单替展到复杂的角色扮演。角色游戏既有独立自主性,又有合作性,整个过程操纵权掌握在儿童自己手中并且受儿童个体自身的经验影响。

  三、聋童的心理特点

  首先,聋童认知发展严重滞后,由于他们听力丧失,无法感知到需要通过听力而获得的东西,难以理解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统一性,于是其信息加工的理解性与整体性便受到制约,使其感性知识贫乏、凌乱。聋童注意力的稳定性很差;记得慢忘得快,形象记忆优于语词记忆;思维发展水平缓慢,思维内容具体,多以形象性的内容作为对象,对概念的理解不完整,思维发展的落后。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智力的发展。

  其次,聋童的.听力丧失使得他们语言发展迟缓,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聋童的想法和需要只能通过外部表现来表达,他人收到的信息并不完整,因而给予的反馈也就不充分,从而造成交流困难,与主流社会互动方面严重受阻。就是因为与人交流的缺乏,聋童的交流经验极为贫乏,交流起来不自然、不流畅。同时,由于生理缺陷,聋童对社会认知有偏差,对接触社会心灵上有畏惧心理,有明显的社会回避现象,缺乏安全感、归属感,使其容易感到害怕与焦虑。一些专家学者通过聋童的实际表现,总结出他们的一些个性特点如孤僻、自高自大或自卑、急躁、主观片面、猜疑心强、自我中心等。[4]他们的情绪无法通过语言等方式宣泄,所以聋童多易发怒好冲动,加上家长的过度保护以及聋童自身社会常识的缺乏,使得聋童的社会交往技能欠缺。

  四、假装游戏对聋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长期以来,假装游戏在普通儿童的教育中已被广泛应用,而将其用于特殊儿童教育的研究却很少。笔者通过对假装游戏的研究以及对聋童在实际活动中游戏能力的考察发现,假装游戏同样适用于聋童的教育,并且对聋童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假装游戏对聋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Bergen等人指出,假装游戏能促进儿童元认知、问题解决和社会认知等相关能力,以及诸如读写、数学和科学的学术能力的发展。[5]但是对于聋童的认知发展该游戏的作用依然不可低估。在假装游戏中,聋童可以通过对材料与所需要的物体进行分析、比较、概括,获得某种相似性,最后选择代替物,这使得他们的分析概括水平逐步提高、创造力得到充分体现。假装游戏以物代物的象征过程需要思维、想象等各种心理成分的参与,而聋童恰好在这方面较弱,通过这一过程可以锻炼和发展聋童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假装游戏对聋童情感及个性发展的作用

  在假装游戏中的聋童可以相互选择玩伴和游戏内容,准备游戏材料,制定游戏规则,任意摆弄物体,表演人物形象,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游戏才能。如果成功了,他们会感到自豪,感到自身价值得到实现;如果失败了,他们也不会有负担和压力,还会重新游戏。在角色的扮演过程中,他们经历着各种情感历程,由于平时他们的情感体验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他们可以通过此方式把喜怒哀乐宣泄出来。[6]这样,他们可以体验到快乐成功的情感,可以去宣泄压抑、悲伤的情感,还可以学会怎样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游戏情境中,聋童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去完成游戏的任务,还要克服怕羞、胆怯的心理,大胆地去表演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信、责任感、积极的情感和克服困难的毅力等良好的品质,这对他们今后的认识活动起到动力维持、引导、定向、强化等作用。

特殊儿童教育总结 10

  1问题的提出

  特殊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具有重要意义。推进特殊教育事业,是人道主义和促进人权事业发展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七大提出“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是党在新时期对包括特殊教育在内的残疾人事业的基本要求。加快发展特殊教育,缩小和消除各类教育的差距、改变残疾人的命运、推进社会公平。随着特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于受过专业学习和有经验的特教教师需求很大。基础教育改革实践对教师的知识面、文化底蕴要求越来越高,对特殊教育教师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特殊教育教师的教育(职前教育)和再教育(职后培训)成为特殊教育界人士日渐关注的问题。研究特殊教育师资的教育和再教育不仅能准确的把握其发展现状、程度、模式,利于完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理论,为今后的特殊教育师资体系的建设提供更为强大的理论支持,同时在日后的师资实践中给予切实可行培训方案,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师资培训模型,从而推动特殊教育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2文献综述

  2.1国内研究现状

  从国内外的特殊教育师资比较研究来看:李明虎、谢登斌①采取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以及历史研究法、通过对美国特殊教育教师教育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分析,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为我国的师资发展提供改进策略;刘增雷②通过对中美两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比较、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并吸取教训,达到完善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体系的目的;江琴娣③秦丽霞④探讨、分析造成美国特殊教育教师缺失的原因,以此为鉴,对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提出建议;从特殊教育教师胜任力研究来看:隋文婧⑤中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行为事件访谈法以及验证性因素分析法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胜任力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探索了我国城市特殊教育教师所需的胜任力特质;丁勇、陈岳⑥采用用比较法,对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目标、课程和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以达到为我国的高等特殊教育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的目的;陈晓饮⑦中对国内外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与专业发展模式的述评,奠定特殊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基础;马芳、石学云⑧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教师胜任力的分析和研究,对完善我国特使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提出建议;朴永鑫⑨中对特殊教育教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存在原因及改进措施。

  从地方特殊教育教师的发展研究:蒙军⑩对国内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现状的分析比较,采用问卷调查对该市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罗建华,王慧中探讨了四川省特殊教育发展现状的问题;陈琳,王辉,李晓庆对江苏省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后培训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2.2国外研究现状

  从美国特殊教育的相关研究来看: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通过对特殊儿童分类,提出康复教育应具有针对性、康复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主张特殊教育需得到国家更多的福利照顾和经费支持,与此同时康复教师要不断提高完善自身以便更好的完成康复工作;在特殊教育的资源利用与康复效果关系的相关研究中:《今日学校中的特殊教育》中通过应该对教给聋学生什么、在哪里对聋学生进行特殊教育以及怎样对聋学生进行特殊教育三个问题进行探讨,得出特殊教育机构和教师应在自身已有资源下,采用最佳方法获得最好的康复效果;在特殊教育服务机构功能的研究中:邓恩强调特殊儿童教育安置的功效问题,德诺提出瀑布式的特殊教育服务机构,加拉格尔倡导签订特殊教育的服务模式;Feng,Li、Sass,TimR.阐述了特殊教育老师与残疾儿童发展的关系,通过二者关系的解析加强了特殊教育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地位;Dobbins,Nicole中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普通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之间的水平、技能等;中通过调查了解美国的农村特殊教育的.状况,通过调查美国北部12个农村地区的特殊教师的职业培训,给出相应的评价。

  3笔者的研究

  据所查文献,研究的主要内容大多从宏观层面来审视特殊教育师资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致使研究结果呈现大而泛的特点、改善建议多侧重国家政府政策优化和学校制度改善,并无给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改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中的措施。对于师资教育和再教育的微观层面状况并无过多关注,使得培训改进措施和内容并不能切实引起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认同,更不用说真正实行,从而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蔓延,培训内容“下课即忘”的普遍情形;从研究思路、方法上一般采用对比研究、文献分析法或者局部问卷调查法,难以真正把握研究对象的真实性和整体性,也未准确把握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阶段的特征,使得改善措施不能药到病除;在借鉴其他国家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方案时,并未考虑到本国或地区的实际情况,“本土化”程度较弱。因此笔者从普通教师和特殊教师工作要求的对比分析开始,总结二者共性和区别同时侧重特殊教育教师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及其对特殊教育师资的独特要求;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获得特殊教育师资职前的所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职后培训实施的状况(频率、内容、影响),使特殊教育教师教育和培训计划更具针对性。通过差距分析,做到对症下药,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完善师资教育及培训体系和建立精准的特殊教育师资胜任力模型。使特殊教育教师在工作中得心应手,真正成为特殊教育岗位所需要的人才,最终实现特殊教育高效、优质的发展。

【特殊儿童教育总结 】相关文章:

留守儿童教育总结01-01

留守儿童教育总结10-01

特殊教育总结10-19

关爱特殊群体的活动总结03-19

特殊教育学校总结05-05

特殊的日子02-18

特殊的礼物02-07

特殊的作文11-02

特殊的作文11-04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