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工作总结> 小学美术德育总结

小学美术德育总结

时间:2024-10-20 11:15:59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美术德育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德育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德育总结

小学美术德育总结1

  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关键要找准德育渗透与知识传授的最佳结合点,教师所讲述的道理不能是空泛的说教,而要做到有情感的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美术学科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四个学习领域,每个领域德育渗透的重点也不相同。如在造型表现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德育品质;在设计应用教学中,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良好品质;在欣赏评述教学中,用优美的艺术形象陶冶学生的情操;在综合实践教学中,利用学科间的整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托,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下面我就在美术课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在引入教学中,培养学生做有道德的.人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是一把人生幸福和谐的金钥匙,全文虽然仅有1080个字,360句,却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概括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它内容的编写次序也是中国古人教育经验的总结,符合教育的规律,从“入则孝、出则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六个方面,强调了教育的先后次序,教我们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也就是先培养德行,后学习知识技能,这完全符合国家“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学习践行《弟子规》,是奠定学生完美人生的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所以,我把《弟子规》作为每节美术课的课前引入内容。通过课前诵读《弟子规》,学生心灵得到了净化,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了他们辨别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在造型表现中,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德育品质

  “造型表现”领域是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在造型表现的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细致、严谨、认真的品质。首先,教师要有德育意识,小学美术教材中绘画课较多,有的课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显而易见,有的则并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出思想品德教育的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找准德育渗透与知识传授的最佳结合点。例如:教学生认识方形的造型特点“四条直边,四个直角,方方正正”,引申出做人也要站得直,行得正,堂堂正正,稳稳当当;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细致的辅导,学生画出了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如《献爱心》《让我过来帮帮你》《我给妈妈捶背》等很多有德育题材的作品,在绘画过程中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

  三、在设计应用中,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良好品质

  “设计应用”领域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在设计应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品质。例如:《布艺温馨》在教会他们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制作时,教育他们要爱物惜物;《中国结》是设计课中比较典型的一课,学生通过亲手制作中国结,对祖国的民间艺术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所以一节好题材的美术课同时也是一节好的德育教育课,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在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四、在欣赏评述教学中,用优美的艺术形象陶冶学生的情操

  “欣赏评述”领域是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在欣赏评述的教学中,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多种欣赏方式,引导学生用幼小的心灵去感受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以及民间艺术的优美和深沉。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培养了热爱祖国、热爱艺术的良好思想品格,养成爱清洁、爱劳动的好习惯,培养了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五、在综合探索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美术德育总结2

  中小学美术教育是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美术教育大纲》而编排的,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针,以促进中小学生的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目的。因而,中小学美术教育有如下功用。

  一、什么是美术?

  首先,美术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等。它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的手段创造出来的一种主要通过人的视觉去观赏的艺术。所以,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其次,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美术作品则是人的内在生活(思想、观念、情感)的物化形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小学美术教育与语文数学教育教学等同重要。

  二、美术的社会功用

  美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如同其他艺术的社会作用一样,贴近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绘画、雕塑供人欣赏,给人们生活带来美;工艺美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随处可见;建筑艺术不但供人欣赏,更是人们赖以居住、赖以生存的空间艺术。

  纵观中华五千多年历史,从彩陶文化、青铜艺术到清代瓷器;从洞窟壁画到山人;从象形文字到现代书法,美术它都是和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是美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繁荣了美术,由此看来,美术的社会功用尤为突出。

  三、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任务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任务包括:指导学生进行美术欣赏,带领学生进行创造实践活动。美术欣赏在于通过观赏中外美术作品、使中小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美术文化及丰富多彩的外国美术文化,认识美术的一些基本规律及特点,美术的产生和发展概况,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创造实践活动包括绘画和动手制作,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拓宽学生广阔的视野,启迪学生丰富的智慧,开发学生敏锐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并有助于中小学语数学科的教学。

  四、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功用

  1.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社会功用。首先,美术作品产生于社会并服务于社会。新课标《中小学美术教育大纲》对美术的学科性质、功能的规定,作了具体的阐释,即“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为核心的主旨,为培养全面发展祖国建设人才服务。”阐明了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社会功用,明确指出学生今后必须适应社会而为社会服务。其次,美术教育同其他学科一样,有它的必然性和特殊性。必然性在于,美术是九年义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学科,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学习美术绘画技巧和制作技巧的必修课。特殊性在于,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发展壮大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是人类社会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因此,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社会功用显而易见。

  2.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育德功用。首先,“艺术”体现了一个时代的要求和特点,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精神,蕴含着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是时代文化和精神的产物。要培养和造就时代文化的传承人,艺术教育就要从中小学抓起,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小学美术教材安排了大量的中外美术作品欣赏,其目的在于让中小学生了解中外美术的发展概况,中华美术的博大精深和精神实质,用以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培养他们美好的心灵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例如:欣赏油画作品《开国大典》使学生们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伟大领袖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欣赏《万里长城》让学生感到长城的雄伟壮观、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建筑艺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通过这样的潜移默化,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了熏陶、情感得到了升华,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很大的提升。由此,中小学美术教育也是育德的最好途径。其次,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养成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例如:画一幅画,要从立意、构图、刻画、上色这些基本步骤做起,通过制作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艺术家创作一件艺术作品来之不易,从而让学生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珍爱艺术作品,增强学生对艺术家的崇拜与向往,更重要的是:在劳动实践中培育了学生的高尚品德。

  3.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美育功用。美育,是以培养美的情操和对艺术的兴趣为主要任务的教育。而艺术作品则是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活动的结晶。因此,美育是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课题。

  首先,中小学美术课本选编了大量的中外艺术作品,使学生有了解中外艺术文化的依据。因此,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艺术欣赏是最重要的美术教育之一。学生通过一件件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到中外文化的差异和各自的特色,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内容、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发了学生心灵的美感、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智慧。由此可以看出:美术欣赏就是美育,也是美术教育的重要课题。

  其二,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中小学生对美术产生了兴趣和爱好,对培养美术专业人才奠定基础,为中小学生绘画和手工制作提供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借鉴这些经验来进行美术实践活动。

小学美术德育总结3

  美术教学一直是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美术素养、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培养德、智、体、美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深入校园,开展多种形式的美育、德育教育是各学校关注的重点。与其他学科相比,美术在学习方式、教育方式上存在不同,更符合德育、美育教学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左右均衡”,两手抓德育、美育教育,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德育为先,开展全方面德育教育

  1.以图画欣赏引入德育内容。

  在美术教育中,图画欣赏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通过列举大量经典图画,使学生充分领略图画大师在创作、绘画过程中的特点、风格。在现阶段德育教育中,图画欣赏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的《绘画中永生》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名的画,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在图画欣赏中,教师可以简单介绍这些作品的构思、色彩布局等,并简单向同学介绍上述作品的创作背景。在同学欣赏作品时,教师可以向同学介绍达芬奇的生平,并结合信息化设备播放与达芬奇相关的视频。播放视频后,学生了解到达芬奇在生物学、工程学、美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引起好奇。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同学:“同学们,达芬奇的作品是不是非常优秀呢?”在得到同学的答案后,教师做进一步引导:“达芬奇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多的成就,与其日常努力是分不开的,他能充分利用每一秒时间学习、工作,那么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呢?”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同学们就会陷入沉思,分析自己目前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正确认识自身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

  通过教学,学生不仅能欣赏优秀美术作品,更能认识到自身在时间利用上存在的不足,实现德育教育。

  2.开拓学生思维,渗透德育思想。

  开拓学生思维是现代美术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引入大量积极读物,在开拓学生思想的同时渗透德育思想,最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八年级(上)《历史的画卷》一课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开国大典》等具有代表性的图画,再结合当前社会关注的“9.3阅兵”等,从网上获取与抗日战争相关的视频,并引发学生思考: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中,中国军民是如何战胜外来侵越者的呢?此时教师可以结合《地雷战》等红,激发学生对抗日战争的.思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有关爱国主义思想的学习中。学生经过学习,能在感叹国家快速发展的同时,知道当前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伟人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实现爱国精神教育与传播。

  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当前社会热门的话题激发学生兴趣,并根据电影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爱国主义思想。

  二、美育为辅,开展全方面美育教育

  1.引入课本内容,重视美元素传播。

  在美术教学中重视课堂内容与课本内容的结合,在充分理解课本内容的同时,使学生对美术元素有更深刻的了解,最终掌握美术作品中的艺术美、形体美等。对教师而言,美术教材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因此需要充分挖掘教材美,使学生通过教材接受美育教育。

  在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七年级(下)《线的魅力》教学中,教师可引入著名画家凡高的作品《向日葵》要求同学发言,分析这幅画中的向日葵哪一朵最漂亮、为什么。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会详细观察《向日葵》这幅画,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向日葵线条变化等判断这图画的独特艺术美。最后,教师可以总结这幅书画作品中的特点与要求,分析美在这幅画中的具体体现。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发挥,教师根据课本“线条”的要求,引入凡高的《向日葵》,让同学对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利于后期讨论与分析,加深同学对特殊美的认识。

  2.以生活为媒介,探寻生活中的图画美。

  图画源于生活,为更好地开展美育教学,教师需要以实际生活为原本,将具体生活引入课堂中,淡化“美”这种抽象概念对学生认知的影响,使“美”具体化、生活化,有利于进行美育教育。

  以《从心底接触自然》教学为例,在这堂课上,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多接触大自然,通过绘画、摄像等方法将生活中的自然美记录下来。在美术课上,教师邀请各个同学上台发言,简单介绍自己的作品,并分析这个作品中的美的元素,如高山、蓝天白云、翠柳小河等。在课堂上,教师完全将时间交给同学,让同学之间通过互相讨论加强对美的认识。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对本堂课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先根据同学们的作品,介绍自己对生活美的认识;再根据教育大纲要求,简单介绍未来同学寻找生活美的方向,并对其中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最后明确追寻“美”时的基本方向,使同学能在正确方向上接受美育教育。

  通过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在生活中寻找“美”,并对“美”这种抽象的概念有了正确认识,实现了美育教育。

  学生的学习道路就像走独木桥一样,忽视左边、忽视右边都不能顺利走完独木桥,而德育、美育作为“一左一右”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重视与传播,对初中美术教师而言,在工作中要正确认识到时代赋予自身的使命,通过积极优化教学方法,实现德育思想、美育思想的传播,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简单讨论初中美术教学中德育、美育教学的相关内容,对教师而言,教学中要正确认识到学生年龄、性格特点等因素对教学成果的影响,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在未来工作中重视对微技术的应用,以多种渠道实现德育、美育思想传播,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俊杰.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文体艺术),20xx(05):145.

  [2]王景艳,黄小华.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xx(08):143-144.

小学美术德育总结4

  在《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中,一个重要任务是要把从前所实施的专业美术教育转变为生活美术教育。新课改后的美术教育有提供其他学科所不能提供的教育价值,这些教育价值所导致的结果将构成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部分,帮助他们更好地享受生活、创造生活。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没有美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术教育的价值与德育的本质要求——给教育者带来终身的幸福,二者的思想是一致的。在美术课堂中渗透德育思想不但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而且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美术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德育的形成和培养可以有多种形式,我依据自己所教美术课的学科特点,由视觉的直观形象入手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引发道德情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美术课程的设置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四大领域,德育内容也针对不同领域课程的设置特点有所不同:

  一、在欣赏、评述课中通过欣赏美术作品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通过欣赏中国画作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学生对不同地域、风俗的艺术作品以宽容、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

  品德结构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教育者只有不断解决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之间在发展方向和水平方面的矛盾,才能促使品德结构中诸多成分全面和谐地发展。如:在上《敦煌莫高窟》这节课时,大部分学生都抱着随便看看的态度,有的学生大概浏览一下之后就不想再看了,但是当他们听完我讲敦煌莫高窟的故事及艺术价值后,他们开始仔细欣赏了。当他们听到我讲述发现敦煌宝藏及文物四处散落的过程时,全班学生表情激愤,有的学生感汉道:“怎么就那么笨!竟然会让外国人跑到我们国家来抢东西!我们也去把被盗的文物抢回来!”……听着学生们的发言,我不禁感到非常欣慰,他们的话虽然稚嫩,但是一颗颗炎黄子孙的爱国心却已经表露无遗。顺着学生们要把文物抢回来的思路,请学生来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中国落后的原因,最后总结出: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如果不好好学习国家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学生们的神情表明他们要努力学习的决心。这堂课不仅是一堂艺术欣赏课,更是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学生们都收获颇多。

  学生们在欣赏《捣练图》时,有同学笑话唐代妇女太胖,但在他们认识到我们祖国高度发达的文明和我们祖先高超的技术时,他们脸上写着自豪。这种自豪的表情同样出现在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时,学生们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同时也认识到保护祖国文化遗产,人人有责。

  再如,在上《格尔尼卡》课时,一打开书本,就听到有学生在说:“画的什么东西?象鬼一样,我都可以画出来!”全班学生哄笑起来。稍停片刻,学生们渐渐安静下来,我接过刚才的发言说:“你们是怎样看待这幅画的?你们见过被炮弹炸过的尸体吗?”学生们的表情凝重起来,我介绍了当时的背景,请学生们探究课本中的问题。最后,我请学生们探讨“为什么会有这次战争?”在学生们各抒己见中,我们达成了共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但了解了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更认识到理解尊重不同文明对世界和平与安宁有着重要使用。

  二、在造型、表现课中唤起学生更微妙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认识、热爱本民族的文化,为今后的文化传承与交流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的耐心,磨炼学生意志,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发展个性。我在教学生学习中国画的过程中,常常会有学生认为外国画比中国画好,中国画太简单,几笔就画好了,仿佛谁都可以成大师。而外国画要画像,技法很难。面对这种思想,我把学生分成两派进行辩论,一派认为中国画好,一派认为西画好,在辩论中,学生们逐渐认识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历史背景产生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争论许多学生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骄傲、为我们祖先创造的杰出艺术而自豪,他们都开始愿意尝试用毛笔、墨汁、宣纸画画了,那认真程度让我对祖国的艺术前景充满信心,这节课改变了学生以往对中国画的误解,增强了学生对我们民族传统绘画的理解、认识和热爱。

  版画学习的'过程也是磨炼学生意志的过程,学生们兴致勃勃地看完我的演示,该他们动手时,有很多学生却选择简便宜操作的图案完成作业,有的学生看到偷懒的学生的作业以后,也放弃初衷,拿着半成品的作业来交。还有的学生畏难情绪较为严重或者是不自信。针对学生们的这种心理,原计划的课时因这些变化而稍稍延长了些,在作业讲评时我先谈他们作品的优点,再提要求。针对不同的问题单独辅导学生完成作业。学生们面对修改的作业明白了“任何成功背后都有加倍付出的努力,谁也不可能随随便便成功”的道理。

  三、在设计、应用课中培养学生的公德及环保意识,加强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在学习中养成乐于助人、做事认真负责的好品质

  如:在《大家动手做条龙》的课前准备中,我要求学生们准备学具。上课时却有部分男生什么也没带,一个人不带纸杯将影响一个小组的制作,组里带纸杯的同学非常生气,坚决要求换人。我批评了不带学具者,但强调了团结互助的精神……终于,一条条龙制作出来了,没带学具的学生显得比以往勤快许多,忙着收拾桌子、捡地下的纸片儿,打扫卫生十分卖劲。小结的时候,学生们的总结非常全面,为那些没带学具的学生上了一堂印象深刻的美术课,同时也让龙的精神逐渐扎根在每一个龙的传人心灵之中。

  四、在综合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塑造学生们美好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精神,最大限度的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在《宣传品的设计制作》课中,各小组分工明确,就连平时调皮的学生也没时间说怪话了,不太擅长画的同学就配合画画的同学制作,还有些女同学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宣传品中加入花边、布贴,非常新颖别致,平时不爱动手的学生在这节课中也尽力配合其他同学进行制作。浓浓的团结友爱精神充满了整个课堂,我们共同感受着这美好的时刻。

【小学美术德育总结】相关文章:

小学德育总结01-19

小学德育总结06-12

小学美术德育工作计划11-03

小学德育总结[推荐]11-28

小学德育学期总结10-20

小学德育工作的总结03-24

小学美术教学总结03-29

小学美术期末总结11-26

小学美术社团总结04-24

小学德育总结第二学期10-29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