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必修二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
一、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位移:平面直角坐标系 通常设置位移方向和x轴角α
2、曲线运动速度:
①在某一点的速度下,沿曲线的切线方向
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速度可分解为水平速度Vx及竖直速度Vy,V2=Vx2 Vy2
3、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速度是矢量,任何方向或大小的变化都会导致速度的变化,在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必须改变)
4、物体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的合力方向与其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二、平抛运动(曲线运动特例)
1、定义:以一定的速度抛出物体。如果物体只受重力的影响,则此时的运动称为抛体运动,抛体运动开始时的速度称为初始速度。如果初始速度沿水平方向,则称为平抛运动
2、平抛运动速度:①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初速度V0即为Vx保持不变
②垂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Vy=gt
③合速度:V2=Vx2 Vy2=V02 (gt)2 方向:与X轴的夹角为θ tanθ=Vy/V0=gt/V0
3、平抛运动的位移:①水平方向 X=V0t
②竖直方向y=1/2gt2 ③合位移 S2=x2 y2=(V0t)2 (1/2gt2 )2 方向:与X轴夹角α tanα=y/x=V0t/?gt2=2V0/gt
三、圆周运动
1、线速度V:①圆周运动的速度可以用物体通过的弧长与所需时间的比值来衡量 这个比值是线速 ②V=Δs/Δt 单位:m/s③匀速圆周运动:物体沿圆周运动,线速相等(tips:方向不时变化)
2、角速度ω:①物体进行圆周运动的速度也可以用它与圆心连接的速度来描述,即角速 ② 公式 ω=Δθ/Δt (角度采用弧度制) ω的单位是rad/s
3、转速r:物体单位时间转动的圈数 单位:转每秒或转每分:
4、周期T: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需要一周的时间 单位:秒S
5、关系式:V=ωr(r为半径) ω=2π/T
6、向心加速①定义:任何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都指向圆心,称为向心加速度
②表达式 a=V2/r=ω2r=(4π2/T2)r=4π2f2r=4π2n2r(n指向圆数)方向:指向圆心
7、向心力 F=mV2/r=mω2r=m(4π2/T2)r=4π2f2mr=4π2n2mr 方向:指向圆心
8、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①铁路弯道:
②拱桥:(1)凹形:F向=FN-G 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垂直向上 (2)凸形:F向=G-FN 向心加速度方向垂直向下
③航天器失重:宇航员得到地球重力和宇宙飞船驾驶舱的支持,共同提供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mg-FN=mv2/R v=√gR时FN=0 宇航员失重
④离心运动(逐渐远离圆心):(1)由于惯性,圆周运动的物体总是沿着切线飞行。当向心力消失或不足时,即离心运动
(2)应用:洗衣机脱水 加工无缝钢管(离心制管技术)
(3)危害:公路弯道不得超速 砂轮高速旋转 飞轮不得超速 否则会导致事故
四、开普勒定律
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在椭圆的焦点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于任何行星来说,它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与太阳相等的面积
三、开普勒第三定律:①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三次方与其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相等 ②a—半长轴椭圆轨道 T—公转周期 则 a3/T2=k 对于同一行星,k为常量
五、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自然界中的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重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接上,重力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m1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平方成正比
2、公式:F=Gm1m2/r2 G引力常量r的单位为米;m单位为公斤;F的单位为N
3、适用范围:自然界任意两个物体
4、引力常量 G=6、67×10-11N·m2/kg2 卡文迪许(英) 扭秤实验
5、应用①地球质量:(1)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地面质量为m的物体的重力mg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等于 即mg=GmM/R2 M=gR2/G R为地球半径 M为地球质量
②计算天体质量:将M设置为一天体质量 r 轨道半径是围绕星体的轨道半径 T为环绕周期
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 GMm/r2=(m4π2/T2)r 得出M=4π2r3/GT2
6、宇宙航行:①第一宇宙速度:物体在地面附近以均匀的速度圆周运动 7、9KM/s(超过这个速度,离开地球。最大环绕速度,最小发射速度)
②第二宇宙速度:太阳系: 11、2KM/s
③第三宇宙速度:脱离太阳系 17、9KM/s
7、经典力学有局限性:适用于低速宏观
六、能量
1、势能:相互作用的能量(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取决于其位置。
2、动能: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七、功(W)
1、物体工作条件:①力 ②位移发生在力的方向上
2、公式:W=FLcosα F—力 L—位移 α—力与位移的夹角
3、单位: 焦耳 J 1J=1N·m 标量
4、正功与负功 ①α=π/2 不做功 ②α<π/2 正功 ③π/2 <α<=π 负功
5、当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位移时,这些力对物体的总功率相当于每个力对物体的代数和。
八、功率(P)
1、定义:工作的速度
2、公式: P=W/t=Fv 单位 瓦特 简称瓦 符号:W 1W=1J/s
九、重力势能(Ep)1、定义:物体因举升而具有的能量
2、表达式:Ep=mgh
3、重力工作(WG):当物体运动时,重力只与其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WG =mgh1-mgh2=Ep1-Ep2 重力势能增加,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正功
4、重力势能的相对性:物体的重力势能总是相对于某个水平面,称为参考平面。在参考平面上,物体的重力势能为零。
5、势能是系统共有的
十、弹性势能:由于弹性的相互作用,弹性变形物体的各个部分之间也有势能。这种势能称为弹性势能
十一、动能定理
1、动能表达式:Ek=1/2mv2
2、动能定理:
①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的作用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②表达式:W=Ek2-Ek1 (W指外力所做的工作)
十二、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只有重力或弹性才能工作的物体系统中,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机械能可以保持不变
十三、能量守恒定律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在转换或转移过程中,总能量保持不变。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
物体与质点
1、质点: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而言影响不大或没有影响时,为研究问题方便,可忽略其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看做一个有质量的点,这个点叫做质点。
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
条件:
①研究的物体上个点的运动情况完全一致。
②物体的线度必须远远的大于它通过的距离。
(1)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
(2)平动的物体可以视为质点
平动的物体上各个点的运动情况都完全相同的物体,这样,物体上任一点的运动情况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相同,可用一个质点来代替整个物体。
1.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6.67×Nm2/kg2
2.适用条件:可作质点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若是两个均匀的球体,r应是两球心间距.(物体的尺寸比两物体的距离r小得多时,可以看成质点)
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心天体质量M,天体半径R,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
(1)万有引力=向心力(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作圆周运动时)
(2)重力=万有引力
地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
4.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轨道半径可视为地球半径)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卫星的线速度,在所有圆周运动的卫星中线速度是大的。
由mg=mv2/R或由==7.9km/s
5.开普勒三大定律
6.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
7.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计算环绕速度
8.大于环绕速度的两个特殊发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
功、功率、机械能和能源
1.做功两要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
2.功: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功和负功之分,单位为焦耳(J)
3.物体做正功负功问题(将α理解为F与V所成的角,更为简单)
(1)当α=90度时,W=0.这表示力F的方向跟位移的方向垂直时,力F不做功,如小球在水平桌面上滚动,桌面对球的支持力不做功。
(2)当α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正功。
如人用力推车前进时,人的推力F对车做正功。
(3)当α大于90度小于等于180度时,cosα
如人用力阻碍车前进时,人的推力F对车做负功。
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经常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取绝对值)。
例如,竖直向上抛出的球,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对球做了-6J的功,可以说成球克服重力做了6J的功。说了“克服”,就不能再说做了负功
4.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表达式
5.重力势能是标量,表达式
(1)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是相对于选取的参考面而言的。因此在计算重力势能时,应该明确选取零势面。
(2)重力势能可正可负,在零势面上方重力势能为正值,在零势面下方重力势能为负值。
6.动能定理:
W为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m为物体质量,v为末速度,为初速度
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特征
(1)曲线运动的轨迹是曲线。
(2)由于运动的速度方向总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又由于曲线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所以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变化。即使其速度大小保持恒定,由于其方向不断变化,所以说: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3)由于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变化的.,至少其方向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中速度必不为零,所受到的合外力必不为零,必定有加速度。(注意:合外力为零只有两种状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一定变化,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反之,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从动力学角度看: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从运动学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的运动。也可以说是:合外力不变的运动。
4.曲线运动的合力、轨迹、速度之间的关系
(1)轨迹特点:轨迹在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之间,且向合力方向一侧弯曲。
(2)合力的效果:合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F2改变速度的大小,沿径向的分力F1改变速度的方向。
①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增大。
②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减小。
③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的速率不变。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时间的关系:vt=v0+at
注:一般我们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作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物体作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1)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作匀变速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和时间的关系:s=v0t+1/2at
注意:当物体作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当物体作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3、推论:2as=vt2-v02
4、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等于定植;s2-s1=aT2
5、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前1秒,前2秒,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是:位移之比等于时间的平方比;第1秒、第2秒,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位移之比等于奇数比。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3
两平面的位置关系:
(1)两个平面平行的定义:空间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
(2)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两个平面平行-无公共点;两个平面交叉-有一条公共直线。
a、平行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断定理:如果一个平面中有两条相交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两个平面平行。
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则交线平行。
b、相交
二面角
(1)半平面:平面中的一条直线将平面分为两部分,每部分称为半平面。
(2)二面角:由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组成的图形称为二面角。二面角的值范围为[0°,180°]
(3)二面角棱:这条直线叫二面角棱。
(4)二面角面:这两个半平面称为二面角面。
(5)二面角的平面角:两面角的任何一点作为端点,两面分别作为垂直于边缘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形成的角称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6)直二面角:平面角为直二面角,称为直二面角。
两平面垂直
两个平面垂直的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角是直的两个角,说明两个平面是垂直的。⊥
两个平面的垂直判断定理:如果一个平面通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直线,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
两个平面的垂直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相互垂直,则垂直于一个平面内交叉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4
1.线速度V:①圆周运动的快慢可以用物体通过的弧长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来量度该比值即为线速度②V=Δs/Δt单位:m/s③匀速圆周运动:物体沿着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tips:方向时时改变)
2.角速度ω:①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快慢还可以用它与圆心连线扫过角度的快慢来描述,即角速度②公式ω=Δθ/Δt (角度使用弧度制)ω的单位是rad/s
3.转速r: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圈数单位:转每秒或转每分
4.周期T: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转过一周所用的时间单位:秒S
5.关系式:V=ωr(r为半径)ω=2π/T
6.向心加速度①定义:任何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都指向圆心,这个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
②表达式a=V2/r=ω2r=(4π2/T2)r=4π2f2r=4π2n2r(n指转过的圈数)方向:指向圆心
7.向心力F=mV2/r=mω2r=m(4π2/T2)r=4π2f2mr=4π2n2mr方向:指向圆心
8.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①铁路的弯道:
②拱形桥:(1)凹形:F向=FN-G向心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上(2)凸形:F向=G-FN向心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下
③航天器失重:航天员受到地球引力与飞船座舱的支持力,合力提供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所需的向心力mg-FN=mv2/R v=√gR时FN=0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
④离心运动(逐渐远离圆心):(1)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总有沿切线方向飞去的倾向。当向心力消失或不足时,即做离心运动
(2)应用:洗衣机脱水加工无缝钢管(离心制管技术)
(3)危害:公路弯道不得超速高速转动的砂轮飞轮不得超速否则会酿成事故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5
一、动能
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Ek=mv2,其大小与参照系的选取有关。动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相对量。
二、动能定理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能量。所有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W1+W2+W3+=mvt2—mv02
1、反映了物体动能的变化与引起变化的原因力对物体所做功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理解为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增加,物体克服外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减小。所以正功是加号,负功是减号。
2、增量是末动能减初动能。EK0表示动能增加,EK0表示动能减小。
3、动能定理适用单个物体,对于物体系统尤其是具有相对运动的物体系统不能盲目的应用动能定理。由于此时内力的功也可引起物体动能向其他形式能(比如内能)的转化。在动能定理中。总功指各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这里我们所说的外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等。
4、各力位移相同时,可求合外力做的功,各力位移不同时,分别求力做功,然后求代数和。
5、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使我们有了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的`分量表达式。但动能定理是标量式。功和动能都是标量,不能利用矢量法则分解。故动能定理无分量式。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可在某一方向应用动能定理。
6、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出的。但它也适用于变为及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情况。即动能定理对恒力、变力做功都适用;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也均适用。
7、对动能定理中的位移与速度必须相对同一参照物。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6
1.物体做功的条件:①力②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
2.公式:W=FLcosα F—力L—位移α—力与位移的夹角
3.单位:焦耳J 1J=1N·m标量
4.正功与负功①α=π/2不做功②α<π/2正功③π/2 <α<=π负功
5.当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7
1、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6.67×N?m2/kg2
2、适用条件:可作质点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若是两个均匀的球体,r应是两球心间距。(物体的尺寸比两物体的距离r小得多时,可以看成质点)
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心天体质量M,天体半径R,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
(1)万有引力=向心力(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作圆周运动时)
(2)重力=万有引力
地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4、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轨道半径可视为地球半径)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卫星的线速度,在所有圆周运动的卫星中线速度是的。
由mg=mv2/R或由==7.9km/s
5、开普勒三大定律
6、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
7、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计算环绕速度
8、大于环绕速度的两个特殊发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含义)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8
重力势能
1.电势能的概念
(1)电势能
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
(2)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电场力所做的功在数值上等于电荷电势能的减少量,即WAB=εA-εB。
①当电场力做正功时,即WAB>0,则εA>εB,电势能减少,电势能的减少量等于电场力所做的功,即Δε减=WAB。
②当电场力做负功时,即WAB
说明:某一物理过程中其物理量的增加量一定是该物理量的末状态值减去其初状态值,减少量一定是初状态值减去末状态值。
(3)零电势能点
在电场中规定的任何电荷在该点电势能为零的点。理论研究中通常取无限远点为零电势能点,实际应用中通常取大地为零电势能点。
说明:
①零电势能点的选择具有任意性。
②电势能的数值具有相对性。
③某一电荷在电场中确定两点间的电势能之差与零电势能点的选取无关。
2.电势的`概念
(1)定义及定义式
电场中某点的电荷的电势能跟它的电量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
(2)电势的单位:伏(V)。
(3)电势是标量。
(4)电势是反映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5)零电势点
规定的电势能为零的点叫零电势点。理论研究中,通常以无限远点为零电势点,实际研究中,通常取大地为零电势点。
(6)电势具有相对性
电势的数值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零电势点的选取不同,同一点的电势的数值则不同。
(7)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8)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ε=qU。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9
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
(已知当物体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产生加速度a)(1)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直线运动;(2)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不同,则物体做曲线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的凹的一边。
4.平抛运动: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分运动:
(1)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零,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5.以抛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
6.速度
①水平分速度:
②竖直分速度:
③t秒末的合速度
④任意时刻的运动方向可用该点速度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的夹角表示
7.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同。
8.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线速度v:质点通过的弧长和通过该弧长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s/t,单位m/s;属于瞬时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方向为在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上
9.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非匀速曲线运动,因而线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
(2)角速度:ω=φ/t(φ指转过的角度,转一圈φ为),单位rad/s或1/s;对某一确定的匀速圆周运动而言,角速度是恒定的(3)周期T,频率:f=1/T
(4)线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间的关系:
10.向心力:向心力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一个指向圆心的`合力,向心力只改变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11.向心加速度:描述线速度变化快慢,方向与向心力的方向相同,
12.注意:
(1)由于方向时刻在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瞬时加速度的方向不断改变的变加速运动。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方向总指向圆心,是一个变力。
(3)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就是向心力。
13.离心运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的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6.67×Nm2/kg2
2.适用条件:可作质点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若是两个均匀的球体,r应是两球心间距.(物体的尺寸比两物体的距离r小得多时,可以看成质点)
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心天体质量M,天体半径R,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
(1)万有引力=向心力(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作圆周运动时)
(2)重力=万有引力
地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正功。如人用力推车前进时,人的推力F对车做正功。
(3)当α大于90度小于等于180度时,cosα例如,竖直向上抛出的球,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对球做了-6J的功,可以说成球克服重力做了6J的功。说了“克服”,就不能再说做了负功
4.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表达式
5.重力势能是标量,表达式
(1)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是相对于选取的参考面而言的。因此在计算重力势能时,应该明确选取零势面。
(2)重力势能可正可负,在零势面上方重力势能为正值,在零势面下方重力势能为负值。
6.动能定理:
W为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m为物体质量,v为末速度,为初速度解答思路:
①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
②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各力做功情况,然后求各个外力做功的代数和。
③明确物体在过程始末状态的动能和。
④列出动能定理的方程。
7.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没有任何外力做功。)解题思路:
①选取研究对象----物体系或物体
②根据研究对象所经历的物理过程,进行受力,做功分析,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③恰当地选取参考平面,确定研究对象在过程的初、末态时的机械能。
④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进行求解。
8.功率的表达式:,或者P=FV功率: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是标量,有正负
9.额定功率指机器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也就是机器铭牌上的标称值。实际功率是指机器工作中实际输出的功率。机器不一定都在额定功率下工作。实际功率总是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
10、能量守恒定律及能量耗散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0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2.在滑动摩擦中,物体间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作用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压力N(≠G)成正比。即:f=μN
4.μ称为动摩擦因数,与相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0
5.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与其接触面相切。
6.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弹力),相对运动/趋势。
7.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与相对运动速度无关。
8.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9.计算:公式法/二力平衡法。
10.停车距离=反应距离(车速×反应时间)+刹车距离(匀减速)
11.安全距离≥停车距离
12.刹车距离的大小取决于车的初速度和路面的粗糙程度
13.追及/相遇问题:抓住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满足的临界条件,时间及位移关系,临界状态(匀减速至静止)。可用图象法解题。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1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2)牛顿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它指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与质量有关
(3)肯定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牛顿第一定律是用理想化的实验总结出来的一条独立的规律,并非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
(5)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从运动效果上说,相当于物体不受力,此时可以应用牛顿第一定律
2.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揭示了a与F、m的定量关系,特别是a与F的几种特殊的对应关系:同时性、同向性、同体性、相对性、独立性
(2)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决定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初始状态
(3)加速度是联系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桥梁,无论是由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还是由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都需求出加速度
3.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1)力总是成对出现于同一对物体之间,物体间的这对力一个是作用力,另一个是反作用力
(2)指出了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特点:"四同"指大小相等,性质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同时出现、消失、存在;"三不同"指方向不同,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同,效果不同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2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
2.公式:F=Gm1m2/r2 G为引力常量r的单位为米;m的单位为千克;F的单位为N
3.适用范围:自然界任意两个物体
4.引力常量G=×10-11N·m2/kg2卡文迪许(英)扭秤实验
5.应用①地球质量:(1)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所受的'重力mg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即mg=GmM/R2 M=gR2/G R为地球半径M为地球质量
②计算天体质量:设M为某天体质量r为环绕星体的轨道半径T为环绕周期
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可知GMm/r2=(m4π2/T2)r得出M=4π2r3/GT2
6.宇宙航行:①第一宇宙速度: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超过该速度,脱离地球。最大的环绕速度,最小的发射速度)
②第二宇宙速度:太阳系内
③第三宇宙速度:脱离太阳系
7.经典力学具有局限性:适用于低速宏观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3
1.定义:做功的快慢
2.公式:P=W/t=Fv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1W=1J/s
九.重力势能(Ep)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2.表达式:Ep=mgh
3.重力做的'功(WG):物体运动时,重力对它做的功只跟它的起点和终点得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运动的路径无关WG =mgh1-mgh2=Ep1-Ep2重力势能增加,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正功
4.重力势能的相对性:物体的重力势能总是相对于某一水平面来说的,这个水平面叫做参考平面。在参考平面,物体的重力势能取做零。
5.势能是系统共有的
十.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各部分之间,由于有弹力的相互作用,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叫做弹性势能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4
棱锥
棱锥的定义:一个表面是多边形的,另一个表面是公共顶点的三角形。这些几何形被称为棱锥
棱锥的性质:
(1)边缘交点。侧面是三角形。
(2)平行于底部的截面与底部的.多边形相似。其面积比等于截得棱锥与远棱锥高比的平方
正棱锥
正棱锥的定义:如果一个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则称为正棱锥。
正棱锥的性质:
(1)各侧棱交于一点,相等,各侧均为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边高度相等,称为正棱锥斜高。
(3)多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
esp:
a、相邻两侧边缘垂直的正三棱锥,顶点在底部的射影可以通过三垂线定理为底部三角形的垂心。
b、四面体中有三对异面直线。如果两对垂直,第三对可以垂直。底部顶部的射影是底部三角形的垂心。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5
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
定义:两面平行,其余为四边形,两面相邻的公共边平行。
分类: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使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或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
几何特征:两个底面为相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和对角为平行四边形;侧边平行相等;与底面平行的截面为与底面平行的多边形。
(2)棱锥
定义:一个面是多边形,另一个面是由这些面包围的公共顶点三角形
分类: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
表示:使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
几何特征:侧面和对角面为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相似比等于从顶点到截面距离和高比的平方。
(3)棱台:
定义:用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截取棱锥,截面与底面之间的部分
分类:以底部多边形边数为分类标准,分为三棱、四棱、五棱等
表示:使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部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原棱锥在原棱锥的顶点
(4)圆柱:
定义:以矩形一侧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他三侧旋转的曲面包围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为全等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垂直于底面圆的半径;④侧面展开图为矩形。
(5)圆锥:
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形成的曲面围绕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部是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为扇形。
(6)圆台:
定义:在圆锥底部平行&;#39;平面切断锥体,截面与底面之间的部分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部有两个圆;②侧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展图为弓形。
(7)球体:
定义:以半圆直径直线为旋转轴,半圆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圆的;②球面上任何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2、空间几何三视图
定义三个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前面投影到后面);侧视图(从左到右)、俯视图(从上到下)
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的位置关系,即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侧视图反映了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即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3、空间几何直观图-斜二测绘法
斜二测画法特点:①与x轴平行的线段仍与x平行,长度不变;②与y轴平行的线段仍与y平行,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一必修二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08-26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03-03
高二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06-21
高二必修三物理知识点总结06-17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1-06
化学高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09-04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12-02
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08-28
人教版高二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