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研修培训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研修培训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研修培训总结1
今年7月份的暑假研修是我的第三次研修体验,去年8月份的暑假研修和9月份国培研修我都参加过。每一次参加研修都有不同的体验和收获。
本来以为自己对于这次研修轻车熟路,可一天的研修证明:没有永远熟悉的道路,只有永远的知识宝库。一天的'研修既忙碌也盲目,有劳累也有收获。但最多的是自我反思。因为自己知识匮乏,听报告就有很多疑问:标定是什么意思?原来幼儿教师也可以有幸福感……因为自己幼教理论不够深厚,阅读学员作业慢、点评不到位;因为自己教学理念不够前沿,提出的问题引不起学员的思想共鸣……许许多多的自我不足在我的脑海中回荡。
由此感悟:人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知识;什么都可以放弃,但不能放弃学习。知识的获取没有任何捷径,不可能靠投机不可能凭运气,它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勤奋学习。
研修就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平台,这一独特平台让我们零距离的聆听专家的教育理念,解决工作中的许多疑问,还能面对面的与优秀的幼教同仁研讨交流。这样好的研修平台怎能错过!让我们紧紧抓住这次学习的机会,通过研修平台获取最有价值最安全的财富——知识,只要真正拥有了它,别人是偷不走盗不去的。同时由于有些知识会随时间贬值,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地拥有新知识。
全省的幼教同仁们,让我们携手共进,在研修路上共成长,同进步!
研修培训总结2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我参加了山东省初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暑期研修学习。尽管天气炎热,汗流浃背,网络又及其不稳定,但我仍然想尽千方百计,克服种种困难,按时、按质、按量地认真完成份内作业,写随笔感言,谈体会,和同行们在线交流研讨;浏览每期的课程简报、学习园地,随时发表点评。;积极学习、评论学友作业。通过观看视频材料,认真完成了相关的专题研究,感觉受益匪浅。这一次培训,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讨论的机会,使全体教师进一步增强了忧患意识、进取意识,逐步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更新了知识体系,完善了知识结构,掌握了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提高了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教育教学素质和业务能力,大大推进了广大教师尽快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的新步伐!
一、全员教师远程研修给我们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远程研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远程网络中有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这些宝贵的`资源在我们乡镇学校是很难全部获得的,而远程研修网正好可以发挥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使每一个参训教师都能享受到最优质的资源,从而使我们的学习有质的提高和突破。远程研修网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在研修网上,所有研修学员相互之间交流起来非常方便。平时在学校的正常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相互之间交流的机会很少,但在研修网上进行学习时,因为同在一个班级内,相互之间可以进行很好的交流与沟通。
二、教师在培训研修中得到提高和成长
远程研修能针对新课程的特点和教师们的实际情况,结合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合理地安排了培训内容,注重了培训的实效性。这些教育专家们有着精深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使我的理论知识得到提高。组织和引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通过这短短的几天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去客观、公正、全面、科学地评价一个学生,意识到如何去适应新课改、贯彻新课标、实践新教材,明确了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增强了进行教育科研的意识,很多专家讲座使我的理论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视野也更加开阔了。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这次培训,我们付出了很多。指导教师们他们每天都要浏览大量的学员作业,给每位学员点评,有时候要工作到深夜。许多教师每天都保证在线时间812小时,高质高效地完成作业,发表点评。培训给了我们一个互相学习,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培训中我们从各个角度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日常教学,得到许多启示。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发生变革,而这种变革重要的不在于形式和手段,而在于教育过程中行为和思想的转变。把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并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信息技术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既是学习的对象,更是一种学习的工具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次教师培训,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探讨,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做一名与时俱进的教师。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研修培训总结3
此次我有幸参加了初中美术研修,感受颇深,受益匪浅。整个学习过程紧张、充实,可谓是学有所得,得有所思,思有所获。下面,结合自己的所得、所思、所获对研修学习做一个深刻的总结。
一、理念的提升
从事教育工作十二年以来,一直任教美术学科。平时总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完成任务了,但通过这次培训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使我对自己的工作性质产生了新的认识。提出要“享受教育”、“做幸福的老师”。教师是唯一的与充满阳光的人打交道的人,想想真是如此,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他们朝气蓬勃的精神始终感染着我们,和学生们在一起是快乐的,教书育人的过程也是享受的过程。我的工作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自己享受其中的过程。所以,要从心底里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充分展示所教学科的趣味性,是引导学生兴趣的“敲门砖”;让学生在美术课上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是吸引学生的“吸铁石”。争取让学生对美术学科产生热爱之情,这样整个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享受其中的'过程。全身心的投入到教书育人中去,感受工作的快乐,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二、知识的拓展
在这次集中培训期间,学习了专题讲座,大大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理念不仅是培养学生所有艺术创作的基础,而且也是艺术追求的境界。艺术作品只是一个载体,它承载着艺术家的学识、素养、悟性和才气,而这一切都源于艺术家的理念,所以说,“理念”是极其重要的。这也影响到美术教师,要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念,就必须自己能够树立并形成教育理念,改变那种认为美术教育是一种单独的技能教育的错误认识,而是要传递给学生一种理念,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意识,支配和指导自己的艺术构建。他的理论启发我们要注重树立良好的美术教育理念,从长远的角度去培养学生,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尽自己应尽的责任。
我们要一堂优秀的示范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概括起来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概括简洁的知识。
2、赏心悦目的作品。针对问题的说明,老师引用了许多作品作为实例,这些作品全部是老师的原创作品,疏密有致,组合巧妙,用笔娴熟,令人佩服。让我在惊叹于老师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惊叹于老师的绘画水平,他的这种认真、执着、探索和研究的精神值得我永远学习。
3、风趣幽默的语言。一般的讲座,由于理论性很强,听起来枯燥无味,无论多么难以理解的理论,从讲解中都可以理解的明白、深刻,这应该源于老师恰当的举例说明、风趣幽默的语言、生动有趣的肢体语言,这也给我的课堂教学以很大的启发。
4、自然流露的真诚。老师的讲解内容紧紧围绕教学的实际内容。结合不同课的案例,向我们说明了问题的解决方案,启发我在平时也要注重教学基本功的练习,以便更好的促进教学。
三、方法的改进
研修中有许多好的方法供我们借鉴,教师要首先考虑好这样几个问题:
1、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怎样回答?
2、提出的问题不要中性。
3、不要不说明问题。
4、提问题要通过形象提出问题,注意角度和方式。
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例:
1、图中有什么人?穿什么衣服?
2、他们在干什么?
3、图中有什么建筑?
4、表现的事物多不多?
5、构图乱不乱?
6、画面中的线条是如何表现的?
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就把学生的思路带到要学习的问题中去,提的非常有针对性。
再如苏美荣老师关于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提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的制定、达成。
2、教材的分析、解读。
3、了解学生、关注学生。
4、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5、课堂教学思路和结构的安排。
6、教学评价的多样性。
7、课堂气氛、学生思维、学生受益面等教学效果方面。
8、教学效果的延展
四、效率的提高
在分散研修期间,我结合去集中培训时学习到的先进理念和优秀的教学方法,试着在自己的教学中运用,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反思,有效的促进了自己的教学。首先,在教学理念上,树立良好的教学心态,它是我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采用设置疑问的情境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设置疑问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悬念和疑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本身的内在需要,从而激发内部学习动力的一种策略。
回顾学习情况,使我提升了理念,拓宽了知识,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使我的思想素质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不断提高!
研修培训总结4
人要走进知识宝库,是一辈子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暑期网上研修培训,给了我们一把学习的钥匙,这是一把增长知识才干和提高思想素质的金钥匙。本次研修体会多多,随笔如下三点:
一、机会难得,学习气氛浓厚
再一次参加培训的我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学生的角色转换。认真、虚心、诚恳地接受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同事们长都能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及时完成作业,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大家都觉得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学习气氛十分浓厚,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
二、异彩纷呈,培训全面系统
“21世纪课堂中的评价”就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本次培训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对指导实际工作有较大帮助,对如何做好学生课堂评价有了新的思路。理解什么叫“量规”。当然,做好评价工作,需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不能心存侥幸。
三、学无止境,更新学习观念
“人生是一个长跑,要一直坚持下去。”学习也是如此。所有人都是走着同一条道,那就是不断的读书学习,关注专业知识,关注学生未来,永无止境。要让读书学习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我虽然不是教育教学的专家,但我可以从现在起就行动起来,像专家一样投入到研修学习的活动中去,让研修学习也成为我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将所学知识为我所用。
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工作在我们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将重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符合21世纪课堂评价努力学习,为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努力工作。
研修培训总结5
这次的培训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通过学习使我对教材教法有了更新更全面的相识。
老师是新课改的详细执行者,执行者的意识和素养是很关键的,所以在进展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必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并自觉进展教学反思,发扬继承优秀的教学传统,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努力实践、探究,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在培训中研讨了许多问题,让我反思再不能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了,在课堂上老师要更多的引导学生参加老师设计的课堂和问题探究中来了,那么这对老师的要求提高了,在课堂上,你怎样绽开探究的问题?你怎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效的参加进来?等等问题都是上课之前老师要想好的,一节课就四非常钟的时间,学生参加课堂的时机多了,教师的讲授时间势必削减,在有限的时间内,怎样让学生把要驾驭的学问学熟学透,这也是教师要思索的。总之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完
全不能适应新课改了。所以作为教师必须要谨慎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自己专业学问。
在每一次的网上互动沟通研讨中,都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体会。每一个话题都会引发学员的热议,每天都有不小的收获。在沟通中大家各抒己见,使我有了更宽敞的视野,驾驭更高的教学技能。因此研讨沟通充溢了我,让我获得了进步。我将把自己学到的、感悟到的.应用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使教学效果更上新台阶。
专家教师的讲座,让我从中吸取了名师的精华,一方面,使我在理念上革新,使我对教材教法有了更新更全面的相识,理清了思路;另一方面找到了自身的缺乏之处以及与一名优秀老师的差距所在,我将以此为起点,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带着收获、感悟、热忱,把学到的理论学问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去,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采。
研修培训总结6
近几年来,枫林小学一直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不断探索教师校本培训的思路,努力为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搭建广阔的平台。经过探讨分析,我们于20xx年3月确立并实施了“走出去,带回来”校本培训特色项目。
现把活动开展以来的情况总结如下:
1。一学期来,学校先后派出近40人次参加了县级以上的各类培训,如数学组、语文组、英语组的老师们参加了杭州“千课万人”名师观摩课活动,各个学科组都有教师参加的90学时培训,还有一些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名优教师培训活动等。
2。据了解,因为每一位参加学习的老师都是带着任务外出的,所以,虽然外出学习要调课补课(学习要学,功课也不能落),旅途奔波,但对于难得的学习机会,老师们都格外珍惜,秉着认真学习的态度,积极投入到听课中。应该说培训效果总体不错。
3。按照学校校本培训特色方案要求,外出培训教师或是在回来以后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向老师们汇报学习收获,或是以“名师移植课”的形式上一节汇报课。一学期来,教师外出培训回来上交培训登记表28份,培训体会28篇,专题讲座12个,汇报课6节。在汇报中,老师们都把在听课中,所看、所听、所感、所想,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呈现在全校老师的面前。台上做汇报的老师,神采奕奕地讲诉自己的见闻和感想、体会和收获,台下听讲座的老师,则聚精会神地做着笔记,偌大的会议室里弥漫着浓浓的学术氛围!
总的来说,这样的活动形式、这样的培训形式还是深受教师欢迎的。但是存在的`问题也还不少:
1。个别老师也认为出去学习已经很辛苦了,还要边培训边写体会,好像太不人道了。也就是说,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真正转过弯来,还要加强思想宣传和教育。
2。有些教师的培训体会没有及时上交,过后就忘了。汇报也一样,有时候学校工作一忙,就把这个时间给占了。
3。很多教师没有及时把培训体会、汇报材料上传校本培训博客。
接下来,我们学校要深刻反思问题,总结经验,采取措施,使这个特色项目更具特色。像这样“走出去、带回来”的学习培训活动,让我们的老师走到教育先进地市去,开阔教师的视野,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学习的平台。我们学校将继续扎实开展这样“走出去、带回来”的学习培训活动,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同时将外出学习的收获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更好地带到日常工作中。
研修培训总结7
带着坚忍与执著,带着期待与自豪,带着收获与感触,从相知,到相识,乃至相约,历时近一个月的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培训学习,在自己唱着讲不出再见中别去了。通过这次学习我受益匪浅:
一、通过研修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通过聆听了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我对教师这个职业,又有了新的理解。我深深的体会到,师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教师只有关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尊重学生的实质就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大朋友。因此,今后我要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不要遇难而退,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作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师德优良、业务精湛、学生、家长欢迎的教师。
二、通过研修培训,更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
在网上与同行一起交流讨论,一些疑难的教学问题得到解决,吸收别人的长处弥补了自己的短处,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通过学习交流,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认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素养;认识到自己的思想理念需要更新,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教育更需要与时俱进,更要求教师更新知识,更新理念,讲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寻找更好的更适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通过视频的观看和教授的讲解中,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在数学教学中,我应该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只有对自己有了信心,对数学有了兴趣,有了情感,才能有了学习数学的动力并取得好的效果,学生消极的情感或烦闷的.课堂教学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且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再次,在工作中,要准确把握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教学设计要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有趣,要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的参与,学生通过思考分析、讨论、交流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促使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研修培训,增加了自己与同仁间的交流和探究机会。
此次的学习,形式多样,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在网上可以听到专家与同仁互动式交流、评论。在班级论坛中发帖跟帖中,解决了自己很多教学中困惑的问题。在班级论坛里,教师们共同交流、探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大家的观点来得更直接、更朴素、更真实,研讨交流充实了我,让我获得了进步,得到了启发,享受了快乐,还提高了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我庆幸在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培训学习过程中,有教育名家的引领,有辅导名师的指引,有班级同行的牵引,使我的观念得到了洗礼,理论得到了提升,行为得到了改变,知识得到了积淀,教学技能得到了增长。作为我个人成长加油站的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培训学习,令我融入了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培训这片教育生命的沃土,积淀了我人生的高度。
研修培训总结8
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道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草木丛生的花园,离不开园丁的悉心照料;劈波斩浪的航船,离不开舵手的睿智引领;暗淡无光的路途,离不开灯火的点亮。我们可爱可敬的人民教师,你们就是那园丁,用汗水灌注了刚刚破土的嫩苗;你们就是那舵手,把握着无数人生命的航向;你们就是那点点火光,照亮了坎坷的前行路。是什么给了园丁动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什么给了舵手勇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什么给了灯火永不熄灭的炙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我们高尚的师魂!
在我的身边,就有着这样一位积极勤勉,爱岗敬业,彰显高尚师魂的人民教师。她是那样的平凡,平凡到日复一日在这三尺讲台上挥洒着青春,年复一年在那狭小的办公桌上倾注着心血。面对着几十张充满稚气的脸庞,兢兢业业得工作;而她又是那样的非凡,作为一个母亲,当她的儿子因急性肺炎躺在病床上,呼唤妈妈的时候,当她的同事们都于心不忍抢着要帮她研修的时候,当她自己也为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而心力交瘁的时候,她毅然决然的来到学校认真研修,高质量的作业屡屡被指导教师推荐。
朴实的李老师用她的点滴行动彰显了人民教师的高尚师魂。许多同事劝她,先回家照顾孩子要紧,工作就先放一放吧。可爱可敬的李老师,她坚定的回答到:我不能因为自己的私事影响了全校的学习进程,更何况这样的远程一年一次,错过了也就少了提升的机会!我们为李老师鼓掌,我们也为李老师流泪,掌声响起的是对楷模的敬仰,泪水滴下的是高尚师魂带给我们的感动。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放眼物欲横流的社会,三尺讲台承载了多少薪火相传的道德与责任。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为人师者的种种滋味都已尝遍,也已经明白:那间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上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立师德,铸师魂,练师功,树师表”,是这个时代的召唤。我们作为人民教师,要勇敢的用我们并不宽阔的臂膀扛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大爱无疆,我们用真心浇灌,耐心付出,必能收获风雨后的彩虹。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的师魂在远程研修中绽放它的不朽光芒。让我们协力并进,让师魂的羽翼在研修中放飞!
研修培训总结9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都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许多学校都会组织暑期教师培训。这个暑假,我参加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教师培训,下面我将就本次教师培训进行总结和反思。
一、培训的目的
本次教师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方式和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在家长、学生和社会各方面获得好评。
二、培训的内容
本次培训包括三个方面:讲座、课程设计和共同备课。讲座主要包含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新课程改革、教育法律、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课程设计则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包括教师授课内容和学生学习内容的匹配、教学环境的构建和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共同备课则是在老师和同事的帮助下,制定出对教学最有利的.教案,并在课堂上实践,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三、培训的收获
通过本次培训,我获得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收获:
1、关于教育心理学:
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学生心理方面的知识,让我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学生心理,对学生的情感管理和心理辅导和调节更加得心应手,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加得当。
2、关于教学方法:
通过讲座,了解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新技术,如课堂活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互联网教学法等。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可以更好地锻炼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成功地用课堂活动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讲授的内容更加生动和有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习惯和能力。
3、关于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课程设计和共同备课中,我学会了怎样策划好一个教育资源,并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去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通过分享和交流,组成了一支良好的教学团队,更加系统和完善地利用教材和多媒体教学资源,使我们的课程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在本次教师培训中,我充分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教学能力的不足,并通过学习新的知识并实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质量和丰富的教育。通过交流和理解,我和其他教师的关系也更加紧密,组成了一个良好的团队,以更好地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我相信,再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一定会更加理性、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研修培训总结10
教师全员远程培训是通过网络专家视频教学和学员网上自主学习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这种开放式的教育模式是现代教学技术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它的开通预示着教育资源共享的时机已经来临,为学习者搭建了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轻松地通过视频聆听了专家们三个模块九门课程的精彩讲座。有助于全体教师教育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解决了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问题和现有条件下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些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我深感中职学校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中职学校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等,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而扎实理论、专业的知识,更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博爱的思想,创新的意识,诲人不倦的品格。才能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思想灵魂的灯塔。
学校工作主要是抓好学生教育和学习的工作,而学生的教育工作则主要与班主任的工作是否到位密切相关。作为学校最基本教育教学单位,班级的稳定是学校稳定的基础,班级的风气直接影响到校风的形成。学生工作虽不能囊括学校工作的全部,却道出了班主任工作在整个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新时期,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班主任管理工作模式、组织和策划好班级活动、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等,就学校教育工作而言至关重要。
通过学科与班级的交流平台,我们可以自由地共同探讨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在平台上大家彼此相互沟通,既解决了一些困扰已久的`问题,又分享到了值得借鉴的好的建议和做法。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去完成网上布置的作业,真是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我觉得:无论是“教”与“学”,从内容到形式都新颖独特,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对我不断地更新知识、开阔眼界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丰富的创新意识和非凡的预见性,更能使我们接近现代教育教学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
在学习过程中多方交流,互通有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也是在所难免。当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时,我们应正确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尽可能获得专家、同仁和同事们的理解、关心和帮助,妥善处理。
21世纪,人的观念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社会的发展需要懂知识、能操作、善合作、敢担当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会不断地激励着人们去继续学习。其实,这一过程也就是我们丰富知识、积淀内涵的过程。随着信息化、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教育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努力增强学习意识,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修养,更努力完成好本职工作。
研修培训总结11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以互联网为首的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给学院的教研与培训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研、教师培训工作要求,实现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是摆在学院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为了适应时展的步伐,学院抽调专门人员成立了吉林省基础教育网络信息中心,以“研修网”的建设为着眼点,以学院“教研”“培训”“管理”信息化建设为核心,探索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工作机制,经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已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的理性思考
教研与培训工作为什么转型?应该如何转型?采用何种方式转型?这三个问题是摆在学院领导班子面前的亟待回答的问题。
教研与培训为什么要转型发展?其转型发展的动因是什么?这一问题是教研与培训转型发展的逻辑起点。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线教育、在线教研方式的出现以及教师自身发展的诉求均给传统的教研与培训工作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主动变革传统的教研与培训模式,整合全省教师进修院校力量,打造出服务于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的智能生态系统。
(一)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的内涵分析
教研与培训工作的转型发展,指教研与培训工作内部结构要素与外部动态环境之间的调整变革。教研与培训转型发展的关键是思想观念的更新,核心是以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引领、以研培深度融合为导向,以“互联网+”教研与培训为基本方式,目标是提高教研与培训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实现教研与培训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本次变革最终指向学院核心工作职能的重建,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并非意味着放弃或弱化原有的工作职能,而是重新整合原有工作职能的内部要素,对传统的教研与培训工作流程进行标准化改造,使其更加符合信息时展的潮流,提高教研与培训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并不仅仅是把原有的业务流程搬到互联网上那么简单,它涉及教研与培训部门的工作思路以及工作方式的全方位变革。学院承担着教研、培训、管理等多项职能,其中教研与培训是学院工作职能的核心所在,也是学院存在的基础。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并不是一味追求教研与培训的信息化,追求形式上的变革,而忽视教研服务质量与教师培训质量,教研与培训工作和互联网深度融合,将“互联网+”诸要素融入并贯穿于转型发展之中。
(二)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
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是实现学院内涵式发展的前提。教研与培训转型发展战略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互联网+’培训与教研”实现“两转两改”。“两转”,即教研与培训管理由粗放式向标准化转变;教研与培训方式由“集中式”向“混合式”转变。“两改”,即教研服务与教师培训向普惠性改变;教研与培训分工明确向合作、协同改变。之所以提出“两转两改”统领学院工作职能的转型发展,是因为过去教研与培训工作已遭遇瓶颈,教研工作长期以来存在普惠性较差,重教研过程管理、轻教研结果评估的现象;教师培训工作存在重培训结果评估、轻培训过程监管的问题。无论是教研还是培训,粗放式管理普遍存在,合作与协同意识有待于提高。通过“互联网+”传统教研与培训工作,实现教研与培训转型发展,全面提高教研与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二、教研与培训转型发展的战略规划
互联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学习等带来巨大的变化,作为承担全省教师培训与教研工作的成人高校,必须顺势而为,积极拥抱互联网,围绕学院及各级教师进修院校的核心工作职能,主动整合传统业务,建立贯通“省-市-县-校”的协同工作平台,以突破时空限制,形成传统业务的标准化与信息化,推动教研与培训工作的升级转型,进而打造高效的教研与培训生态系统。因此,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将以教师的需求为核心,以教研、培训工作标准化为基础,以教研与培训业务流程信息化改造为手段,以形成全省教师进修院校工作协同生态系统为目标,重构教研与培训诸要素,审视与改造传统的教研与培训工作模式,实现教研与培训工作的科学化,为全省各级进修院校及广大教师提供优质的教研与培训服务。
(一)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发展战略,提高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的针对性
学院将“坚持顶层设计,坚持研培结合”列为教研与培训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20xx年,根据“建立队伍,统筹规划,整体设计”的工作思路,学院从教研、教学、培训、研究所、学院信息中心等部门抽调力量,组建吉林省基础教育网络信息中心,建设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研修网(以下简称“研修网”),探索新形势下教研与培训的工作机制;为确保教研与培训业务的信息化改造顺利进行,学院成立了由省网络信息中心、学院信息中心、教研室办公室、教师培训中心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办公室,合力攻关.梳理与审视传统的教研与培训经验,整体设计教研与培训的业务流程,形成科学合理的、具有吉林省特色的“研修网”建设思路。
(二)围绕学院核心业务,系统规划,提出“三个平台,一个中心”的建设蓝图
经过院务会议讨论,学院将“研修网”建设作为教研与培训转型发展的切入点。围绕教研平台、培训平台、管理平台以及资源中心建设,梳理教研与培训的业务流程,确定教研与培训工作标准,推进教研与培训工作的转型发展。
当前,学院承担的教师培训、学科教研工作正有序开展,并取得初步成效。全省教师培训与教研工作业务流程已经基本完成标准化改造,基本实现了教研与培训业务管理的信息化;混合式研修氛围正在形成,省、市、县三级教师进修院校教研与培训协同工作的支持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各培训机构正按照既定的程序规范执行培训项目。一系列的变革,是学院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发挥学院在教研培训中的传统优势、提升服务全省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真实写照。
(三)开放办网,引进优质资源,转变管理方式,提高教研与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创新体制机制是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的关键,管理制度改革是创新体制机制的保障。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专业的省级教研与培训平台支撑,各类承担不同职能的平台、网站之间相互割裂,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使用效率低下。因此,教研与培训转型的落脚点表现为教研、培训及管理平台的一体化建设。学院将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作为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不断理顺管理工作体制,盘活机制,按照“纵向联合、横向发展”的方式做好教研平台、培训平台及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一方面,建立了“省-市-县-校”四级管理员队伍,保障教研与培训工作做到上通下达,协同配合。另一方面,与全国各地的优秀互联网企业进行数据对接,为全省教师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目前已与中国教研网、学科网、超星公司等建立了紧密的业务合作关系。
三、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
自1957年学院成立以来,尽管经历了多次变化,但是学院的核心工作始终以服务全省基础教育为办学宗旨,教研工作认真履行研究、指导和服务的工作职能,教师培训工作坚持研培结合的特色和优势。经过几代学院人的努力与探索,在教研和培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具有吉林省教育学院特色的教研与培训传统。为做好“互联网+”背景下的教研与培训工作,学院以“研修网”建设为着眼点,围绕教研平台、培训平台、管理平台及资源中心的建设探索新时期教研与培训工作的特点及规律。
(一)建设专业平台,为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提供平台支持。
1.建设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培训平台,探索“互联网+”教师培训的运行模式
在研修网上线之前,吉林省没有专业的教师培训平台,仅有一些供宣传用的门户网站,网站一般设一个或几个管理员来信息,以宣传或者通知公告为主,网站用户类型单一,交互性较差。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博客或者论坛,主要用于主题,供老师们交流。由于这些博客或论坛缺乏有效的组织与协调功能,难以开展有组织的大规模教师培训活动,教师的研修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偶发的。对于一项完整的、有组织的教师培训,应该包括培训前的调研、培训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培训结束后的评价与考核,这就需要对教师培训的业务组织流程进行认真梳理,建设多角色协同的教师培训平台。在培训平台中每一角色的人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教师培训工作。以一项完整的县区教师培训项目为例,县区教师进修学校要制定培训计划,分配培训名额;学校执行培训计划,推荐参训教师。县区辅导员建立班级,提供培训课程、发起研修活动,督促学员学习,批改作业,评估培训效果。而这样的教师培训就需要有专业的培训服务平台加以支撑。
(1)搭建“个人中心-教师工作坊-大学区-研修社区”一体化、全系列的教师网络培训服务平台,为教师研修提供专业的平台支撑。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经建成了完善的教师培训服务平台。教师培训服务平台主要由个人中心、教师工作坊、大学区和研修社区构成。
①个人中心。全省每位教师及辅导员均有个人中心,教师可以通过个人中心修改密码、修改个人信息、日志、参与活动、关注同伴、完善信息、上传及下载资源、参与培训……辅导员可以通过个人中心管理工作坊、研修班级、批改作业、制作课程……凡是与教师及辅导员相关的业务,均可以通过个人中心完成。
②教师工作坊。教师工作坊是有组织的教师研修团队,主要以活动为主。工作坊的组织者是坊主,协助坊主工作的是坊管理。无论坊主还是坊管理均可以组织活动。工作坊是省、市(州)、县(区)管理员授权给某些用户创建的权限,由具有权限的老师创建的。工作坊既可以支持短期的教师培训项目,也支持教师长期的研修。通俗地说,工作坊就像一个区域内或者跨区域的教研组,坊成员可以就教学中的某些问题进行研讨。
③大学区。大学区一般由学区长学校和成员学校组成。教师上传的研修成果(日志、资源、图片等)可以在大学区中集中展示。区域管理员可以通过培训平台提供的大学区组建工具,完成大学区的组织工作。大学区建立完成后,成员学校老师们的研修成果可以自动汇聚到一起,集中展示。
④研修社区。研修社区主要展示某一时间节点培训平台中发生的事件。如,谁评论了?谁发日志了?谁传资源了?大家在关注哪些话题?提供了哪些培训课程?研修社区是一个综合展示的空间,既有学前的教师,也有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师……大家在一起交流,共同研讨与教学有关的话题。
(2)研制丰富多样的培训管理工具,确保教师培训管理工作科学有序运行。
教师培训是一项及其复杂的工作。从教师培训的流程来看,涉及到培训项目规划、培训项目招标、专家评标、中标公示、培训报名、培训过程管理、培训绩效评估等多个环节;从教师培训涉及的人员来看,不仅需要全省各级教师进修院校的配合,还涉及到对承担项目的各培训机构进行管理等工作。为了确保教师培训工作科学.高效进行,在培训平台的建设中,对传统的教师培训工作进行认真分析与梳理,确定每一个环节的标准化操作程序,针对教师培训的业务流程,研制了多样化的教师培训管理工具,供各级教师培训院校使用。
①项目规划与招标、评标工具。全省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可以利用该工具规划年度培训项目,投标机构的标书、专家评审以及中标公告均可以通过平成,为培训项目规划、招标及评标工作提供工具支撑。
②培训报名工具。培训报名工作具有培训项目多、数据汇总量大、任务繁重、时间紧等特点,涉及到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和培训机构,是教师培训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针对教师培训报名的特点,对传统的教师培训报名流程进行优化,建立了“省向市(州)下达培训项目及培训名额市(州)向县(区)下达培训项目及名额县(区)向学校下达培训项目及名额学校执行培训项目及名额”业务组织流程以及“学校报名县区审核市州审核省审核平台分发给培训机构”的培训名单上报机制,确保报名工作高效、有序、准确。
③培训过程管理工具。培训项目多、执行培训项目的机构多、培训项目执行时间不同是培训过程管理中需要面对的问题,为确保承担培训项目的各培训机构能够根据相关要求规范化实施培训,研发了培训过程管理工具。针对培训学习的方式,培训项目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短期集中培训;一类是远程网络培训。不同类型的培训项目,管理流程也存在遇到的差异。对于短期集中培训,设计开发了“向培训机构分发学员名单(如需更换学员,学校可提出申请,培训机构审核)培训机构上报各种材料及学员成绩省项目办审核培训项目执行机构打印证书”的工作流程;对于远程网络培训,设计开发了“学员统一由研修网跳转至培训平台培训执行机构定期上报成绩培训执行机构上报各种材料及学员成绩学员所在学校对学员学习绩效评估省项目办审核学员自主打印证书”的管理流程。通过培训过程管理工具可以实现对项目培训过程实时监管,确保培训质量。
④培训班级管理工具。一般来说,教师进修院校为了执行培训计划,会设计不同的培训项目。为了便于管理,培训项目的执行往往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实施。辅导员可以利用分班工具对参培教师进行分班操作。为了便于项目管理,每一个培训项目均设定了培训通知、培训简报、培训简报等栏目,供项目执行部门上报过程性材料使用。培训班级中的辅导员可以利用研修活动组织工具设计丰富的研修活动,利用课程制作工具方便的制作各类网络培训课程,利用作业批改工具对培训学员上传的作业进行批改,利用培训绩效评估工具,对每一位参训学员进行评估。
⑤网络培训课程制作工具。网络培训课程是教师培训学习的重要材料,由于网络培训课程的制作往往需要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而成为广大教师制作网络课程的瓶颈问题。为了降低制作网络课程的难度,研发了网络课程制作工具,任何教师或教研员均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向导制作出专业的网络课程。
⑥培训档案管理工具。在传统的教师培训中,对培训档案的管理重视不够,导致出现“培训专业户”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研发了培训档案管理工具供全省各级教师进修院校使用。培训项目结束后,自动转入培训项目档案进行管理,便于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对参培教师的信息进行查询、汇总及统计。
⑦调查问卷工具。调查问卷是了解参培教师培训需求的重要方法,涉及到问卷的制作与问卷的统计。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均可以利用该工具进行训前需求调研、训后满意度调查,确保培训质量。
(3)建立了“省-市-县-校”四级管理体系,各级管理员协同配合,确保教师培训的各项工作上传下达、高效运转。
培训平台采用四级管理员体系,每一级管理员具有不同的权限。校级管理员负责录入、管理本单位教师研修帐号及密码、完成参培人员报名、督促教师参加学习;县(区)管理员负责管理辖区内学校的单位帐号、向学校下达培训项目及参培人员数、审核学校上报的参培教师名单、督促学校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市(州)管理员负责辖区内县(区)教师进修学校单位帐号、向县(区)下达培训项目及参培人员数、审核县(区)上报参培教师名单、督促县(区)教师进修学校做好教师培训工作;省级管理员负责录入年度规划的培训项目、向各市(州)下达培训项目及参培教师数、管理市(州)教师进修院校单位帐号、审核各市州上报的参培教师名单、向各培训项目执行机构分发参培教师名单、监管培训项目的运行情况。
2.建设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教研平台,探索“互联网+”教研工作的运行模式
吉林省教育厅及吉林省财政厅启动实施了吉林省基础教育教研信息化平台试点项目。在试点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培训平台中已有的“个人中心-教师工作坊-大学区-研修社区”框架以及全省24万教师及3000多名教研员的用户资源,依据教研工作的职能,建设“省-市-县-校”四级教研平台。
(1)对“省-市-县-校”四级教研平台功能进行科学定位,与培训平台深度融合,确保数据互联互通,实现“研培一体化”。
教研平台的建设机制是将学校作为信息的采集与接收;县(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信息的加工与处理以及区域研修活动协调与组织;市(州)教师进修院校(教研室)及省教育学院(教研室)负责跨区域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协调,打通由学校到省的研修活动组织通道。在教研平台的设计中,充分发挥我省完善的省、市、县三级进修院校作用,依托培训平台中已有的教师用户体系,构建一个全省性的、相对封闭的大社区,使全省教研员、教师研修使用。这样的设计,既实现了研培深度融合,又把原来的信息孤岛连接成网,促进优质资源的流通,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质资源的效益,促进全省教育的均衡发展。
(2)研制丰富多样的教研工具,为教研工作走向标准化、规范化提供技术支持。
教研工作承担着“研究、指导、管理、服务”的工作职能,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全省各级教师进修院校的教研员,促进教研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加快教研工作转型。我们依据教研员的工作职能,研制了多样化的教研工具,供各级教师培训院校的教研员使用。
①教研活动组织工具。教研工作的核心是教研活动的组织。利用活动组织工具,教研员可以便捷地组织讨论式或辩论式的教研活动,或者文本类、视频类(录播、直播)教研活动。
②教研档案管理工具。为全省每位教师及教研员建立教研档案是一件非常庞大的工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项工作得以实现。教研平台从培训平台中调取已有的用户数据,为全省教师及教研员建立了完善的教研发展档案,内容涵盖了教师的基础信息,例如姓名、年龄、教龄等,以及教师的职业信息,如工作经历,论文、课题等。教研员通过统计工具,可以对数据进行细致分析,为教育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教研平台提供记录教师在教研平台及培训平台中的各种行为的工具,为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提供数据支持。
③评选活动组织工具。“以评代研,以评促研”是各级教研部门常用的工作方式。传统的评选活动组织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涉及到的环节众多,如发放通知,提交作品、评审作品、公示结果等等。为了减轻教研员的工作量,我们对各种评选活动的过程进行了梳理,结合互联网的特点,研发了评选活动组织工具,确定了作品评选的业务组织流程:“通知发放教师通过个人中心自主上传作品_÷县区教研员审核同行投票专家评审结果评审”。评选工具支持省、市(州)、县(区)不同层级的教师进修院校教研员使用。评选工具的应用,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教研员的工作量,而且保证了评选参与者多元、评选环节透明,客观上保证了评选活动的公平。
④教师信息统计工具。教师信息统计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传统的教研工作中,教研员常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发放问卷、回收问卷进行统计,由于受到样本数据量、发放问卷地域的限制,统计得出的结果与实际之间存在很大的偏差。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研制了教师信息统计工具,利用培训平台中已有的教师信息,对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等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并提供分析结果,为各级教研员全面评估教师队伍提供准确、科学的数据支持。
⑤课堂观察研究工具。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以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堂观察是由经验教研走向实证教研的重要方法。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专业的课堂观察研究工具,课堂观察多处于质性描述阶段,缺乏必要的统计数据支撑。通过大量的研究,我们构建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模型,研制了课堂观察研究工具,支持对视频片段进行精细化、多维度分析,并形成统计分析数据,为教研员开展精细化课例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⑥教研工作记录工具。教研员的工作充满个性化特点,教研员一旦岗位发生变化,会导致原有的教研工作中断。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研制了教研工作记录工具,全面记录教研员对教师评价的各种数据,以数据积累的方式保证教研工作的连续性。
⑦教研课题管理工具。教研课题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到课题规划、课题申报、课题评审、课题结题等环节,而且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提交大量的材料。针对课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研制了教研课题管理工具,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流程,确定了“课题规划教师通过个人中心提交申报材料专家评审课题立项过程材料提交结题材料提交专家评审发放证书”的业务流程。
(二)依托培训平台与教研平台,构建培训与教研新模式,促进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
1.教师培训工作转型发展的探索。
(1)培训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
①优化管理程序,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精细化管理,确保教师培训质量。20xx年,我院承担了“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管理工作,在培训管理中,我们依托“研修网”建设了“提升工程监管平台”,采用“把住入口、统一标准、定期上报、多元评价、控制出口”的工作思路对承担该项目的各远程机构进行监管。以10天为一个周期,对各培训机构的培训绩效进行评估,对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培训测评与校本测评有机结合,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用”的培训目标。正是由于严格的过程管理,该项目在20xx年教育部匿名评估中,取得了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20xx年,我们依托“研修网”建设了“国培省培监管平台”,将这种精细化培训管理模式推广到省培及国培项目,将教师培训过程管理划分为“项目规划、项目招标、项目评标、项目公示、项目报名、项目实施、绩效评估”7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业务流程进行标准化改造,采用“厘清职责、分类管理、材料收集、程序约束”的工作思路对承担省培及国培的各培训机构进行管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省项目办通过监管平台对各阶段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项目报名采用“分级下达项目及培训指标,基层学校执行项目并上报参培教师名单;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审核培训名单、培训名单分发给培训机构”的工作流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打通基层学校与培训机构之间的信息通道,采用“基层学校申请、教师进修院校监管、培训机构审核”工作流程进行更换学员操作。为了控制培训节奏,确保各承担项目实施的培训机构能够按照要求实施培训,采用程序控制,即培训机构须达到项目办要求,才能开通打印学员证书的功能。这些精细化的管理措施,确保了20xx年国培及省培各培训项目科学、高效、有序进行。
②科学设计评价模型,激发教师参培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领全省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及基层学校的网络研修工作。科学的评价设计,能够激发教师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教师培训平台在建设过程中,设计了多种评价模型,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到网络研修当中。积分制的评价方式,能够促进教师分享自己的资源,参与平台提供的课程学习,参与各级教师进修院校组织的研修活动;粉丝数量的设计,能有效提高教师研修的质量,及时了解自己受到关注的程度;培训学分制的评价设计,能有效考核教师在参与项目培训中的表现,督促教师参与到项目培训中。“研修脚印”的设计,能够促进教师每天进入研修平台,进行自主研修。为了引领全省的网络研修工作,我们通过教师培训平台对各级教师进修院校辖区内的学校网络研修效果进行动态评估,督促各级教师进修院校用好研修网,做好常态化校本研修工作。自“研修网”上线以来,每周均有几万教师同时在线,交流、研讨、分享自己的研修成果,每天都有20xx多份资源上传到资源中心当中。
(2)培训方式由集中式培训向混合式培训转变;由“单打独斗式培训”向“协同式培训”转变。
①学院所承担的培训项目充分利用“研修网”培训班级及教师工作坊功能,采用“训前网络预热-训中指导-训后网络跟踪”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将培训向前拓展,向后延伸,确保培训项目的实施效果。在教师集中培训中采用“线下集中培训-线上互动研讨-线下总结提升”的混合式培训方式,避免了培训方式单一、培训资源短缺的问题。当前,这种混合式培训模式在全省各级进修院校教师培训中广泛使用。
②以往全省各级教师进修院校的培训都是“单打独斗式”的培训,具体表现为教研部门与培训部门缺乏协同与合作、各级教师进修院校之间缺乏协同与合作。“研修网”培训平台建成后,彻底扭转了这种局面,使教研部门与培训部门之间、各级进修院校之间“协同式培训”得以实现。“协同式培训”有三层含义,一是培训业务协同,下级通过培训平台配合上级做好培训的服务工作,如学员选派、绩效评估等工作。也可以根据相关文件有针对性的设置培训项目,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二是培训项目协同,教师培训院校之间可以通过平台相互借鉴,分享经验;三是教研部门与培训部门之间的协同,教研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再通过教师培训解决问题,真正做到研培一体化。当前,已经有多个区县通过研修网培训平台开展全员培训。
(3)建立体制机制,激发各级教师进修院校积极性,促进网络研修由偶发低效向常态高效转变。
当前,全省网络研修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网络环境支持下的校本研修氛围正在形成。教师自主研修、工作坊内研修、大学区研修、培训项目研修等正在进行,每周活跃在教研平台中的教师数量达到60000多人,高峰时达到100000多人。永吉县、辉南县、通化县等多个县区通过培训平台开展全员培训。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均已在培训平台中建立的工作坊开展不同类别的研修活动。长春南关区、长春汽车区、永吉县、桦甸市、公主岭市、梅河口市、抚松县、长岭县、白城洮北区、延边延吉市、长春宽城区、长春朝阳区、吉林磐石市、通化东昌区、白城通榆县、辽源东丰县、白山江源区、长白山管委会等在培训平台中建立了“大学区”实验区虚拟社区,开展常态化的网络研修活动。
2.教学研究工作转型发展的探索
长期以来,教研活动的组织更多是线下集中式的,惠及的群体往往有限。教研平台的建立,这一现象会有所改善,有组织的、大规模、普惠性教研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成为可能。当前,全省各地教师进修院校在依托教研平台开展混合式教研的研究与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例如通化县教师进修学校各学科教研员均建立了教师工作坊,全县的学科教师加坊。针对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组织学科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再如通榆县教师进修学校语文学科以片区为基本单位建立学科工作坊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实现人人有坊,人人参与,增强了教研服务的普惠性。为了扩大教研活动的影响力,教研平台提供了视频直播服务功能,为全省各地教研部门开展大规模教研活动提供技术支持。“活动前预热一教研活动直播一活动后总结”的混合式教研模式正在形成。依托教研平台建设的教研档案管理系统,囊括了全省从学前到高中全部教师业务发展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除此之外,教研平台还提供了丰富的教研工具,如针对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的管理、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与分析模型、教研问答、课题管理等等,这些教研工具的应用,势必会加快教研工作向精细化转变的步伐,使教研工作走向专业化。
(三)依托资源中心,构建资源建设新机制,资源来源由“单一”向“多元”转型。
为了有效支持教师培训以及教研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全省教师教育教学,我们建设了“吉林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采用多方参与、共同建设的思路,加快资源建设的步伐。经过近2年的建设,资源中心中已经有超过50万的研修资源,几乎涵盖了从学前到高中所有学科。
1.调动省内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及学校参与资源建设的积极性,加快本地资源建设的步伐。在本地资源的建设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采用积分制,鼓励广大教师上传优质资源;二是实行区域资源中心建设,为全省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及学校开通本地资源中心,展示本地资源建设成果;三是加强构建资源建设评估模型,对各地资源建设情况进行考核。
2.利用国培及省培经费,引进优质资源,提高本地生成性资源的品质。为充分利用有限的培训经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我省采用了招标的方式引入全国优秀的培训机构,如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中央电化教育馆、奥鹏远程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等,这些机构具有丰富的远程教育经验,积累了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教师通过培训学习,不断提高资源的制作水平,进而提高本地生成性资源的品质。
3.与各培训平台对接,回收教师培训过程中生成性资源,保证资源不流失。“研修网”建设之前,教师在参加各种培训中的生成性资源因培训平台关闭而无法使用和流通。为了避免出现生成性资源流失,研修网与各培训平台对接,将教师的生成性资源回收到资源中心中,供全省教师免费使用。
4.通过开展各种比赛征集优质的资源。20xx年、20xx年省教育厅分别组织了两次全省微课大赛,极大地激发了老师们应用信息技术的热情,征集了20000多件作品供全省教师免费使用。
5.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制作的课程资源。舒兰市、通化县、辉南县等县(市)为开展全员培训,制作了大量的课程资源供参训教师学习。
6.与国内成熟的网络内容提供机构展开合作,采用用户对接的方式,供全省教师免费使用。引入超星数字图书馆(内含30000多册图书),为广大教师提供大量的图书资源,供全省教师免费阅读;引入学科网备课资源(内含超过380万套、11000GB的高质量教学资料),供广大教师备课研修使用。与中国教研网深度合作,采用帐号互认,教师无须二次登录,为老师们提供丰富的研修资源。
四、对教研与培训转型发展的思考
(一)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广大基层教师学习方式、培训方式的变革,也涉及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师进修院校观念的变革。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沉淀,传统的教研与培训方式已根深蒂固。对于教师而言,多习惯于面对面的集中式研讨与培训;对于教研员或者教师培训者而言,多擅长于集中式教研与培训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对于教师进修院校而言,多侧重于对集中式教研与培训的次数及质量对教研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对教育行政部门而言,对学校及教师的评估多侧重于纸面材料的总结。这些工作方式与已有的观念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更多受到经验与观念的制约。因此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首先要做到思想观念的转型。
1.要从教师进修院校生存的高度认识到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的重要性。互联网时代,行政化的地域之间的界限将会被打破,各种网络培训机构不断侵蚀传统的教师培训业务,随着培训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培训师资的市场化,将会出现类似“培训淘宝”的系统提供教师培训的直供业务,“培训淘宝”一旦出现,仅提供师资和培训组织服务的培训机构可能会丧失生存空间。这就要求各级教师进修院校以及教师进修院校之间加强业务协同,加快教研与培训转型的步伐,不断提高教研与培训的服务质量。
2.教研员要从职业存在合理性的高度认识到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教研工作定位于“研究、指导、管理、服务”。作为区域内的课程教学领导者,教研员具有“专业话语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研员的“专业话语权”受到严重的挑战,教师自主成立的“跨地域教研组”、“跨地域工作坊”不断涌现。有所作为的教研员、专家将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教研活动,会导致地域内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更加举步维艰。因此,只有积极面对变化,应对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加快教研工作的转型发展,才能适应时展的潮流。
3.教师进修院校要从教研与培训专业化的高度认识到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教师进修院校之间工作独立,缺乏合作与协同。教师进修院校设立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责任分明。互联网的本质是“数据的流动”,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都是互联网中的节点,这些节点只有相互联通,“数据的流动”才能得以实现。“数据的流动”实际是工作的协同,这就要求教师进修院校对外加强与院校之间的合作,对内要对原有的分工加以调整,对各种制度加以修改和完善,破除影响数据流动的壁垒,使之更加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加快教研与培训转型的步伐。
4.教育行政部门要从促进全省教育发展的高度认识到转型的迫切性。各级进修院校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参谋和助手,忠实地执行着教育行政部门赋予的工作职责,在教师培训、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传统的工作思路,支持和帮助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完成转型发展,以便更好地服务区域内的广大教师。
(二)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不仅涉及到工作方式的变革,也涉及到教研与培训部门相关职能要素的统整与重建。在传统培训中,培训者是主角,学员被动学习。随着网络信息的日益丰富,新生代教师基本习惯于通过网络学习自己想要的知识,非新生代员工主动学习的欲望也越来越强。当前,很多教师已进入主动学习阶段,即使是由教师进修院校组织的现场培训,也越来越强调学员在课程前中后的积极参与实践。随着学习方式的转变,培训管理者的工作内容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不再只是传统的培训组织工作,而要通过运营高效的学习社区,不断推动教师学习互动、总结分享。学习社区的运营需要良好的课程、有深度的活动设计、及时的反馈及评价,而这些工作就需要各相关业务部门的协同与配合。因此,教研人员不仅要有具有扎实的业务能力(学科课程领导力、研修活动的组织能力、培训课程的开发能力),还需要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便做好网络课程的开发、教研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课程与教研活动的评价等工作。
(三)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离不开教研平台与培训平台的建设,这不仅需要对相关的软件进行更新与完善,还需要相应的硬件加以支撑。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增加相应的资金投入,为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提供保障。
研修培训总结12
能感动别人的成长故事,首先是要触动自己。赵老师的《失误也美丽》向我们分享了她因一次不小心的失误而让一位学生慢慢蜕变成功的故事,故事里师生间几处触动心灵的对话,对话中赵老师对孩子心灵的呵护与鼓励,不仅达到了一定教育目的和效果,还感动了学生和听众,更是触动了教师本人。在日常班级管理中,作为班主任,更要去触动孩子的内心,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呵护脆弱的心,鼓励成长。班级生活中,偶尔会发生小失误,面对失误,是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还是将错就错?美丽的错误是美好事件的开端,借助美丽失误这个契机,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善于利用每一次的教育契机,进行有温度有力度的教育。
尊重稚嫩的心,助力成长。故事中有一句话:“对孩子最大的关爱就是尊重”,这句话触发了我的反省。工作中,有时我也会很容易替孩子做决定,情况紧急起来时会直接对孩子进行教育。以后在教育的时候,不妨先思考一下:孩子当前的情绪怎么样?应该采取哪一种形式的对话更能让学生接受!当师生间实现了平等的对话,学生就会更愿意走近老师,更能在教育中实现蜕变,实现成长。
激励上进的心,实现成长。每位孩子都是想进步的.,老师有感染力的语言能打开孩子畏惧的心门,释放自己的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勤于给一棵棵稚嫩的幼苗松土,浇灌期待与希望,静待花开。
今后自己要多阅读教育故事,同时在日常管理实践中注重积累,提高自己管理班级的能力!
研修培训总结13
备课组长的研修培训学习很快结束了,培训期间我充分利用研修活动时间学习,感到很有收获。这次研修让我有幸与专家和各地的数学老师们进行深入的交流,面对每次探讨的主题,大家畅所欲言,各杼已见,研修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质,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将把我个人研修培训的收获总结如下:
一、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培训期间我自觉参加学习培训,积极参加讨论、上交作业。通过研修,使我理解了当前教育教学新的理念,明确了课改对于教师提出的要求。我通过深入学习,增强了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通过深入学习,使我明确了不但要更新教学观念,而且教与学的方式也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二、认真研修,深刻体会
培训期间,除了认真上课、积极参与讨论之外,我还坚持在网上自学,本次研修学习,使我学了不少知识,掌握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在理论方面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开阔了我的视野,培训中的各种案例,精辟的理论阐述,与专家、学员的交流互动,也让我收获巨大,很好地解决了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却又不能很好解决的实际问题,得到了很好的借鉴和启迪。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有了一次彻底的反思。培训后,把学到的这些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反思教学,不断进取
在培训结束后的教学中,我总是用学到的理论和方法指导自己的教学,而且教学结束后进行总结与反思,看自己的教学在理论和方法上是否出现偏差,积极总结、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并且积极与同事商议,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
四、培训提高,服务课堂
课堂教学是体现教师自身价值的重要场所,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将自己全部的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力求数学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摒弃旧的教学方法,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同时作为班主任,我深深懂得,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学生的思想教育要常抓不懈,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和学习习惯尤为重要。
这次学习,使我对本次研修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更深刻地理解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更好的做好新课改工作,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能够充分利用这次所学到的各种知识及相关资源给自己和学生带来更好的帮助。通过本次研修学习,我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它将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研修的平台,不断的学习,超越自己,努力实践,争取使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有较快提高,努力适应二十一世纪对学习型创新人才的新要求。
研修培训总结14
七月的盛夏,怀揣着对幼教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我来到了xx东南部小城—xx。与粗犷豪放的北大荒相比,依山傍水的xx灵动秀丽,加之迎面而来的亲切面孔和热情洋溢的接待,让我浮躁不安的心很快安静下来。
15天的培训活动管理严格,培训形式多样,有专题讲座、交流研讨、自主研修、案例教学、课前分享、课后感悟、前沿理论、实地观摩、实践引领等多种方式,容量大、节奏快。专家教授的讲座和优秀园长们的分享有如醍醐灌顶,充满着个性魅力,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政策法规——明
xx教授《新时代教育强国的根本遵循》详细阐述了xx,要求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素养,同时从理论层面加深了我们对教育的理解;门雅丽老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概述与运用,让我们对《指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王姣姣老师对《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的解读,从三个方面、六大维度规定了幼儿园园长的`专业要求;王华老师《幼儿园园长专业成长的行与思》,以《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标准》为主线,带领学员们共同思考园长是什么?园长为什么?园长做什么?大学教授和专家的讲座有理有据,有章可循,观点明确,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让我见识到了理论的厚度,也对幼儿园办园过程中应遵循的政策、法规有了透彻的、清晰明了的认识。
业务指导——实
石艳教授《打造一所高质量发展的幼儿园》面对面的教我们如何制定幼儿园的发展规划;王颖园长《新形势下的幼儿园发展规划》分享了自己园所“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过程;屈迎辉教授手把手的向我们传授着如何用《指南》去指导家园共育工作,从而帮助家长转变观念、扭转误区;吴东寿教授的以案说法《幼儿园管理中突发事件防范与纠纷处理》,用生动的案例解析着《民法典》背景下,幼儿伤害事故的法律风险预防。一场场充满智慧的授课,没有枯燥的理论、刻板的说教,有的是鲜活的案例,是启迪人心智的哲言,是心与心的碰撞,是情是情的交融。听,有收获;做,有提高;思,有升华,专家与园长们讲授内容实在,教授方法实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观摩研讨——真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培训课程中,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也有“真枪实弹”的实战演练。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深入幼儿园,围绕一日活动和幼儿园文化建设进行了全方面的观摩、学习;支妍园长将幼儿园一日生活与管理的知识、理念、能力、目标、内容以典型案例分析的形式娓娓道来;华爱华教授关于安吉游戏的设计、实施方面的现场问题答疑,使在场学员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吴传刚、丛文二位教授通过座谈访谈的形式,与学员们一起梳理了幼儿园办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组讨论,反思不足,促进提高,真情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中培养,真学、真懂、真用必将带来真提高!
师指一条路,烛照万里程。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既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也充满着探索的艰辛。半个月时间里,我们学而思、思而践、践而悟,悟而省,省而进,进而创,我将以此为起点,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让自己管理的幼儿园在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研修培训总结15
在这次的研修培训中,能够得以和众多专家交流,倾听他们对中学生物教学的理解,能够学习他们的教学技能,对我来说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和理念的革新。
我深深地感到自己教学的肤浅,能力的欠缺。同仁们精辟的论述,独道的见解,新颖的教法,人格的魅力,渊博和知识无不影响着我,感染着我。使我明白我要转变思想,提高能力。转变教学思想,由重知识传授变为能力培养:我们不应该仅仅教给学生知识,还应该教给他们学习的能力,既“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因此,我们要尽量不要面面俱到的去讲解,要学会放手,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空间自己去学、去探索,让它具有开放性。这样的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能力。
新课堂叫教学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应的个人决策。在新课堂下的实际教学中,生物学教师应如何就理论结合实际进行课堂教学呢?
一、课堂导入联系实际
开设生物课首先有一个学科的导入,每一节里又有一堂课的导入,每一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自然也存在着导入。若是把导入环节设计成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具体内容,必然会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探索新知。
绪论是整个学科的导入,绪论课上得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先入为主的效果。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也是参与学习的强大力量。夸美纽斯曾说过:“不了解其用途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无异于来自其他世界的怪物,学生会毫不关心它的存在,更不会产生掌握它的需求。”那么怎样导入,才能吸引听课的全体学生呢?在介绍了邹承鲁院士的访谈录后,我们可以让学生看一些录像片──这要求我们生物学教师平日做有心人,不断地选择积累资料。这些资料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课下很多学生都在积极讨论,立志学好生物课,为解决我们人类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难题做好准备。
课堂导入可以多用实例、实验引入学习新内容,如讲述“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物”一节时,通过一起发生在某儿童医院的输液事故引入新课,这种联系人类自身生活、生理实际的做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生物知识是有用的。在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学习中,可通过巧妙的设计课堂演示实验导入新课,选用我们平时常见的白萝卜,用刀从中间切开得到直径相等的'两部分,一部分放在盐水中,一部分放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本来直径相等的两部分不再相等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课堂引入不仅可充分引起学生的好奇和疑问,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就会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二、探究性学习联系实际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探究性学习本身也是将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实践相结合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探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改革:学生将从先前教师指派学习为主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的主动学习;教学模式也将发生根本的改变,课堂将更多地由先前的教师填鸭式教学变为师生间热烈的讨论、实验、资料收集等活动。探究性学习更注重教师的引导,有效的探究性学习是以教师的有效指导为前提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注重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只有教师先做好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联系。
如在“酶的特性”一节中,教师可展示一袋加酶洗衣粉,首先让学生注意洗衣粉上的使用说明,强调为什么这种洗衣粉要在60℃以下的温水中使用,那么我们平时使用此洗衣粉时,使用多少度的温水其去污效果最好?这样就会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对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进行一系列探究。
三、课外科技活动联系实际
开展好课外科技活动课,将使我们的生物课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得更加紧密,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生物学教学中,为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目的,多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当然这需要我们生物教师在开展科技活动课时,选题切合实际,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学生实际的知识能力水平。要注意研究的内容应贴近当地、当时的生产、生活实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上需要延伸的知识点,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特点进行选题。
四、重视课后反思
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通过批判性的眼光和建设性的思维重新审视教学流程,从理论的高度重新认识一些教学现象,明优缺知得失,谋求改进提高。
五、不忘育人关怀
课堂是学生成就道德的一块园地,让学生在学好知识、增进能力的同时,收获理想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也是备课的重要方面。备课中,我们要根据知识点和课堂情境特点有意设计,有机渗透,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研修培训总结】相关文章:
研修的培训总结05-31
研修培训总结09-19
校本研修培训总结04-18
有关培训研修总结04-27
校本培训研修总结05-27
远程研修培训总结03-15
全员培训研修个人总结11-30
暑期校本研修培训总结11-29
培训研修工作总结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