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工作总结> 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总结

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总结

时间:2024-08-29 16:43:34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总结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总结

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总结1

  1、血压是什么?

  血压就是心脏收缩将血液泵入血管时所加在血管壁的压力。常测部位为右上臂,以毫米汞柱为计算单位。记录方式为收缩压/舒张压。正常血压为90-140/60—90mmHg。

  2、“三高三低”指什么?

  “三高”是指: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如偏瘫),死亡率高(如心梗);

  “三低”是指: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服药率低(如不遵医嘱,凭感觉服药)。

  3、为什么称高血压为“无声杀手”?

  高血压可引起许多并发症;脑中风,高心病,眼、肾损害,伴发糖尿病等。

  4、什么人易患高血压?

  患病率为10%以上,超过九成的高血压患者都属于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通常与超重、肥胖,长期持续饮酒,膳食高盐低钾,长期精神紧张或超负荷工作有关。若家族中患有高血压、中风、糖尿病及冠心病者,则其患病的危险性更大。仅约一成的高血压患者属于继发性,高血压只是其他疾病的一种体征或症状而已,这些疾病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动脉狭窄、肾脏病、糖尿病、药源性疾病等。

  5、高血压如何避免?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心情愉快平和,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不要过度劳累,劳逸结合);坚持适度的运动(适度锻炼和劳动,控制体重);规律充足的休息和睡眠;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饮食清淡,多食水果蔬菜);定期体检、坚持服药(高血压患者)。

  6、高血压如何诊断?

  定期测量血压,尤其是40岁以后,这是最简单、最实用的早期发现高血压的可靠方法。不同时间三次以上血压超过140mmHg(高压)或90mmHg(低压),就可诊断为高血压。六十岁以上也是这个标准。至于是原发性或继发性,需要请教专科医师,有时医师会进行相关检查。

  7、血压波动怎么办?

  人的血压在一天当中不是恒定不变的(收缩压一天中可以波动10~30mmHg,舒张压可以波动5~10mmHg)均属正常情况。所以,不同时间测量血压的数值有所不同,这一波动也是血管弹性尚好的重要标志。患者不要根据血压的波动自行调整降压药,发现血压波动较大时,应及时就诊。

  8、如何自测血压?

  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可靠性较好,而手腕式电子血压计和指套式电子血压计可靠性较差。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血压时,应将袖带缠于右上臂,松紧适度,气囊中部正好压住肱动脉,气囊下缘应在肘弯上2.5厘米处。

  9、什么是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控制体重,使体重指数(BMI)保持在20-24左右[BMI=体重(Kg)/身高(M)2];限盐,应控制在每日6克左右;运动,坚持长期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骑车、健身等;限制脂肪总量,增加水果蔬菜摄入;戒烟限酒。

  10、药物治疗的原则有哪些?

  逐渐降压;用药因人而异;最好联合用药;不突然停药或突然撤药。

  11、为什么要选择长效降压药?

  减少血压大的波动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服药方便规律。

  12、常用的降压药的种类有哪些?

  当前常用降压的药物主要有以下五大类:即利尿剂、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钙拮抗剂(CCB)。上述药物可作为降压治疗的起始药和维持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用药。需联合者推荐如下方案:利尿剂和β阻滞剂、利尿剂和ACEI或ARB、CCB和β阻滞剂、CCB和ACEI或ARB、CCB和利尿剂(年龄大于70岁者)。

  13、没有症状的高血压要不要服药降压药?

  首先,应知道无症状不一定血压不高,其次,症状与血压未必一致。如果采用非药物治疗三至六个月,血压仍不在正常范围,一定要服药控制,目的在于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及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14、降压治疗的目的如何?

  不单是解除症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血压的控制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主要措施。

  15、单纯降压能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吗?

  不能。根据相关危险因素需综合治疗。包括降脂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如应用阿司匹林,和血糖控制以及非药物治疗等相关内容。

  16、如何坚持八项原则,严格控制血压?

  保持血压正常;保持体重正常;保持血脂正常;不吸烟少饮酒;饮食讲究科学;坚持体育锻炼;定时长期服药;增加保健意识。

  17、中医中药能治疗高血压吗?

  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有一定的降压效果,主要点在于机体功能的调节和临床症状的改善。因为高血压病毕竟是一个多因素疾病,中医中药也是综合治疗中非常好的多途径、多靶点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总结2

  什么是人的血压

  人类要维持生命并进行日常工作就必须得到能量的供应,就象汽车行进时需要汽油,电灯亮需要电能一样。而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则是人体能量的来源。血液则负责把这些营养物质和氧运输到各组织器官中。同时,将各组织器官在氧化代谢中所产生的废物运走。那么血液靠什么力量在整个人体系统中循环的呢?那就是血压,即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血液加于血管壁的侧压力,而血管弹性回缩所产生的压力则推动血液继续向前流动。所以血压对人类是非常重要的。

  收缩压,舒张压分别指什么?什么是脉压?

  心脏收缩时,大动脉内产生的较大的压力,我们将此时的压力叫做收缩压,当心脏舒张时,动脉借助于大动脉的弹性回缩产生的压力推动血液继续向前流动,这时的血压称之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二者之差叫做脉压。

  高血压的定义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高血压联盟,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协会的标准,明确提出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是:在未服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为高血压。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高血压是能找到引起高血压明确病因的高血压。占到全部高血压人群的5%左右,可通过对原发病的治疗可使部分患者得到根治。而原发性高血压找不到病因,存在着遗传倾向及家庭聚集性,经实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认真的服药,也可使血压得到控制,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率。

  采用袖带式血压计测量血压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首先要注意袖带的宽窄符合标准,不能用儿童血压计袖带测量成人血压,以免造成假性高血压。其次,天冷时,不能怕麻烦,要卷起衣袖,否则会造成测量的血压偏低。

  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有三种:1、体重超重;2、膳食高盐;3、中度

  以上饮酒。其他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有:遗传倾向,吸烟,年龄,性别,工作紧张程度,血液粘稠度,高血脂症,社会经济及心理因素等。

  超重、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

  超重、肥胖已成为高血压病的重要诱因,国际卫生组织已公认超重和肥胖是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都有报告显示人群的体重指数增高,血压水平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均逐步提高。

  当控制了年龄、性别、基线血压值,心率、吸烟、饮酒、等变量后,体重指数每上升一个单位(公斤/米),高血压病的相对危险性就增加10%。同时女性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略高于男性。

  超重和肥胖还是诱发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脂血症、高血液粘稠度等病因。因此,超重和肥胖不仅导致血压升高,而且使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全面上升,使高血压病的危险层次明显上升。

  中国人的膳食特点和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

  “民以食为天”,这是我们每个人都熟知的老话。可见,“吃”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地位之重要,它被视为和“天”一样崇高,是人类生存的必需。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有许多疾病现在伴随着“吃”的问题接踵而至了。现代医学已经证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大量的.消化系统疾病,它们都与不合理的“吃”有很大的关系。于是,有许多人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远离荤食,只是吃素”,凡是肉、蛋类食物一概拒绝,日常只与瓜菜为伍,但这样做是不科学的。

  中国人的传统膳食的特点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摄入蛋白,特别是优质的动物蛋白较少;摄入的盐较高而钾、钙、镁、及纤维素偏少。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摄入量与血压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吃的蛋白质越多可以使血压下降。进食鱼虾等优质蛋白质对血压有保护作用。

  我们日常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膳食,低脂肪,较高的纤维素同样有利于预防高血压,但“远离荤食,只是吃素”,形成高盐低钾、低钙、低动物蛋白质(优质蛋白质)的饮食类型也是血压随年龄而升高及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

  每人每天宜摄入多少克食盐

  很多人在生活中,为了贪图菜的味道可口,往往吃得比较咸,在烹调时放入含盐高的调料(如酱油、黄酱、豆瓣酱等)。还有部分地区人们喜欢食用盐腌制品,导致我国居民的每人每日平均食盐量(包括所有食物中所含的钠折合成盐)为7~20克,高盐饮食是目前引起高血压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

  日常饮食中,高盐份的摄入,人群的平均血压,血压随年龄的增长幅度均会明显增高。国外的卫生健康资料大多显示,若每人每天饮食中盐的摄入量超过4克,高血压及其心血管并发症较常见,相反低于此水平时,高血压的发病率会明显减低。

  吃得咸会使血压升高,那吃多少才能保证健康的呢?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正常人每天的盐摄入量应少于6克。同时,并非所有的人吃盐过多都患有高血压,不同的个体对盐摄入的血压反应也不一,有人敏感,有人不敏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约一半以上的患者属盐敏感型。所以在一定情况下,食盐摄入量还要因人而异。

  高血压的遗传倾向

  高血压属多基因遗传疾病有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这说明高血压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父母有高血压史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危险是无家族史的2倍。双亲均是高血压患者,其子女的高血压概率为45%,双亲有一方为高血压的,概率为28%,双亲均为正常血压的,概率为3%。高血压的遗传度在70%左右。

  子女受父母血压的影响程度有差别,但没有同性影响现象,女儿对遗传的敏感性高于儿子。同时,遗传因素在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但是,除了遗传因素外,高血压发病还与其他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必须与环境因素综合作用,才会导致血压升高。

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总结3

  目前,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亿多人,每年增加1000万人;超重、肥胖者分别有2.4亿和7000万人。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常见心脑血管并发症(脑卒中、心脏病)是导致居民死亡的第一病因,约占居民总死亡的40%。卫生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相当于每天有8000人、每10秒钟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超重、肥胖者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发生危险。

  每年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20xx年高血压日活动主题是“知晓你的血压和控制目标”。关于高血压的知识,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一、基本知识

  1、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能危及每一个人的健康,因此成年人每年至少应测量一次血压。

  2、高血压病人早期常无感觉,往往悄然起病并造成突发事件,被公认为“无声杀手”。

  3、中风、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是最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危害严重。

  4、超重和肥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体重、限盐、限酒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5、血压易受环境、活动、情绪及用药不规则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波动,因此高血压病人要经常测量血压。

  6、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持之以恒将终身受益。

  7、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减少心、脑、肾等器官损害。

  8、全面考虑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全面达到治疗目标。

  9、合理选择、长期坚持、规律服用治疗高血压药物,是持续平稳有效降压的基本保证。

  10、人人参与,共同行动,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二、什么是健康体重?

  目前一般采用“体重指数”(BMI)评价体重。

  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2(米2)

  中国成人体重分级标准:BMI<18.5体重过低

  18.5≤BMI<24.0正常体重

  24.0≤BMI<28.0超重

  BMI≥28.0肥胖

  此外,判断肥胖的'另一个标准是腰围。我国成年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脂肪集中于腹部,为“中心型”肥胖,或“向心型”、“苹果型”肥胖。

  三、健康血压的标准?

  成人血压<120/80mmHg为正常血压,或称健康血压;65岁以上老年人群,血压<130/80mmHg也应认为是基本健康血压;成人血压≥140/90mmHg为高血压;成人血压120—139/80—89mmHg为正常高值血压。

  四、超重、肥胖的危害

  超重、肥胖容易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常伴发多种疾患,如关节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肿瘤、心脏病、脑卒中等;严重肥胖者影响生活质量,行走不便。

  五、高血压的危害

  1、血压130—139/85—89mmHg可认为是亚健康血压,这些人10年内有一半成为高血压。

  2、高血压是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其并发症是心肌梗塞、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肾功能不全等,严重者致死、致残,轻则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六、保持健康体重、健康血压

  1、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①一般成人每天吃蔬菜8两至1斤,水果2—4两;

  ②主食(米、面、杂粮)适量;

  ③用植物油,每人每天不超过半两;

  ④不吃肥肉及动物内脏,每人每天瘦肉不超过2两;

  ⑤适量增加豆制品、鱼类、奶类,鸡蛋每周不超过5个;

  ⑥控制食盐摄入量,每人每天不超过6克;

  ⑦不用或少用咸菜等含盐量高的腌制品。

  2、适量运动

  ①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形式;

  ②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③运动强度以耐受为准,参考心率=170—年龄。

  3、限制饮酒

  ①不提倡饮酒;

  ②如要饮酒,应少量:每人每天白酒不超过1两,葡萄酒不超过2两,啤酒不超过5两。

  4、不吸烟

  5、定期测量体重、血压

  ①正常成人每两年至少测量血压1次;

  ②35岁以上成人首诊测量血压;

  ③高血压易患人群(血压130—139/85—89mmHg),至少每6个月测量血压1次;

  ④高血压患者定期测量血压,一般每周1次,血压不稳时,每天测量1—2次;

  ⑤一般成人每6个月测量1次体重;

  ⑥肥胖或减重者每月至少测量体重1次。

【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总结】相关文章:

高血压知识讲座总结02-21

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总结08-18

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总结06-12

学校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总结范文(通用12篇)03-12

高血压总结05-19

高血压总结03-03

村卫生室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总结(精选5篇)11-04

高血压讲座总结09-12

高血压健康讲座总结11-11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