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工作总结> 数控技术毕业总结

数控技术毕业总结

时间:2024-08-29 15:02:48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数控技术毕业总结

  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控技术毕业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控技术毕业总结

数控技术毕业总结1

  目前,制造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增长点,这也促使数控技术得以广泛应用,数控人才的严重短缺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许多高校和培训机构都开设了数控技术专业,然而从有关部门得知,这一两年数控专业高职毕业生专业对口的就业率并不很高。一方面是社会对数控加工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是此专业毕业生面对就业的巨大压力。其原因主要是学校不是按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目标培养毕业生,这说明我们高职教育在办学理念、教学机制、理论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都存在与企业需求脱钩的现象,没有及时与企业沟通、合作,不能按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

  据调查,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有以下三个层次:一是“基础层”。要求精通数控加工,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和手工编程,能够对数控机床进行简单维修。此类人员目前市场需求量较大,但由于其知识较单一,其相对比例有所下降,已逐渐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数控技术发展的需要。二是“复合层”。一种是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知识,能熟练运用cad/cam等软件进行数控手工和自动编程的数控编程员;另一种是熟悉各种数控系统的特点、软硬件结构,清楚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和机电联调,精通数控机床的机械和电气维修的数控机床维护人员。由于要求知识面广,与数控相关的工作的适应能力强,需要大量实际经验的积累,因而培养较困难。由于进口的大量高档数控加工中心需要既能编程又能熟练操作的“复合层”来掌握,未来几年,我国企业对“复合层”数控人才的需求将明显增加。此类人才目前非常缺乏。三是“精英层”。是指精通数控编程、数控操作和数控维护、维修的高层次复合型数控通才。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企业的抢手人才。目前,数控精英型人才在企业中所占比例仅为4.80%,他们将成为数控技术应用、发展与完善的生力军。

  1数控专业就业岗位群和职业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实质上是就业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具有较高素质和职业岗位群所需专门知识及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性和实践性是职业教育最鲜明的特色,因此,以能力为本位,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培养模式。职业能力由核心职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特定能力构成。职业能力的培养,对学生顺利就业以及较快适应企业职业岗位要求起到显著作用,它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应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企业对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需求的主要就业岗位为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次要就业岗位有数控设备营销与售后服务、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一线生产与技术管理等。由此可见,数控技术专业主要就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为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工艺方案制定和工艺规程设计能力;数控机床操作能力;数控手工及自动编程能力;质量控制与分析能力;数控机床机械、电气调试和维修能力等。

  2理论课程设置

  高职课程的理论教学体系应以应用为宗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相对完整的职业技能培养为基本要求,强化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学以致用。要以职业分析和职业实践要求为前提,来设置数控技术专业理论课程。在具体设置上要增强理论课程的针对性,及时补充,动态调整,以高职教育的“必要”、“够用”为尺度,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先进性和对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的反映。在我校三年的数控技术专业学习过程中理论课堂教学(包括实验)总课时为75周,我们将理论课程分为公共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三部分,其中公共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占整个理论教学的比例为62.8%,专业核心课程所占比例为37.2%。其具体设置见表1所示。

  3实践环节设置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就必须开展一系列相关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中我们采用模块化渐进式教学方式,分阶段、分层次系统地安排实践环节。三年里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总课时达到了39.5周,具体安排见表2所示。

  4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最佳途径。全方位的校企合作能够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等与技术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为全面实现数控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践性教学,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等方面的实践性教学,必须有实际生产的环境。但是由于资金等条件的限制,每台数控设备价格昂贵,学校购买的数控设备数量有限,每个学生的独立动手、实际操作机会很少,因而实践效果并不好。为此,我们采取与校外实习基地合作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进行生产现场讲授,跟班顶岗实习,让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下接受训练,营造职业氛围,加快了学生职业能力水平提升的速度,为本专业学生顺利就业创造了条件。

  5结语

  几年来我们明确数控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坚持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思路,实行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向培养复合型、精英型数控人才培养方向发展,使数控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超过了95%。学生在工作岗位经过短暂的适应期后,可很好得融入到企业氛围中。

数控技术毕业总结2

  数控技术专业是五年制高职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积聚几十所分院的力量,采用专业协作组的形式对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的专业建设进行了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从三角度、五对接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

  1从三角度彰显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1.1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设置课程体系

  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打破了原高职院校沿用本科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新课程体系分为公共文化课、专业核心课程与训练项目、选修课、顶岗实习四个模块。

  1.2从应用的角度实施课程开发

  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突破传统的学科界限,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将相关联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实践内容进行综合,构建模块化的课程。

  顶岗实习是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环节。故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采用了“4+1”的模式,前四年采用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的培训形式,最后一年采用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顶岗实习培训形式。

  1.3从质量角度建立和完善教学保障体系

  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课件(教件、学件)、实验实训环境、教学评估、师资培训以及精品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不断完备教学保障系统,以保证人才培养计划的完整实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1)不断深化“1123”质量监控工程(3本生存技能证书,2本专业技能中级证书,1本技能高级证书,1本毕业证书)的实施。

  (2)技能实训采用两种质量评价制:配分检测制;企业质量评价制;建立阶段性考核、综合考核等技能训练质量评估体系。

  (3)改革教学质量评价及学生学科成绩考评的方法。

  ①引用企业招聘人才的考核方式。由较多考核对书本知识记忆的“闭卷”考试,改变为开放的考核综合能力的“大作业”结合学习态度、劳动纪律、团队合作等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全面考核和评价学生。

  ②强调过程考核。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丰富多样的评价形式,促使学生开放性个性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4)全面实行学分制管理,鼓励学生通过自选课程、参加职业资格认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和人文活动等途径获取相应的操行学分、课程学分等。

  (5)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保证实验实训的开出效率。

  (6)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打造“订单”教育与培训的模式。

  2从五对接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2.1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

  五年制数控技术专业的开设,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行业、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要,结合岗位需求,按5年制“4+1”模式而设置的。

  专业建设的过程:

  (1)打破现行的单科独进式专业课程体系,实行专业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按文化基础课、专业核心教学课程及训练项目、任选课三块,遵循学生“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立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加大人文素养类基本素质课程(如创新与创业、公共关系、文学欣赏、音乐、应用文写作、普通话、书法、环境保护、心理健康等)和兼顾学生个性发展、终身发展需要的知识拓展类课程(以“四新”技术和社会紧缺的技能技术课程为主,如模具装配技术、电器测量技术、三坐标测量机操作技术、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加工技术、数控线切割机床加工技术、设备数控化改造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和维修技术、自动编程技术等)比例;

  (2)学生在校四年的总学时按3:3:4的比例设置文化课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根据实训条件还可加大技能课比例);

  (3)第五学年到企业顶岗生产实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加快学生向工厂技术员及管理者的角色转变,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用人间“零距离”接口。

  2.2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根据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将从事的'职业岗位(群)要求,按企业要求毕业生必须了解哪些知识、掌握什么技术、具备哪些能力,结合劳动部门的相关中、高级职业标准,删除原教学内容中难、繁、深、旧的部分,增加“四新”内容,按“简洁实用、够用,兼顾发展”的原则及时更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2.3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技术类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技能训练类课程实施项目化的教学模式。精选一系列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训练项目,选择企业一些典型加工零件,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中消化和提升理论知识水平。教学过程模仿企业的真实环境。实现“做、学、教合一”。而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安排不同的教学进度,鼓励少数学生脱颖而出。

  2.4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课程设置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学生不仅要完成理论学习任务,还要取得2门职业技能工种中级职业资格和1门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社会实践活动也要纳入考核范围,使学生具备创造、创新能力。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强调工作岗位的真实性,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以六周为限,毕业实习以一学年为限。实践课程体系要求学生达到三个目标:一是通过实践,学生能巩固理论知识;二是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三是通过实际上岗工作实践,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达到高级工水平最后通过劳动部门组织的高级工技能考核。建立新的质量评价体系,改革考试、考核方法。新课程体系以岗位需要为考试、考核内容,包括综合素质和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知识和

  能力。

  2.5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

  (1)除开设必修课外,开设选修课,要求达到总学时的15%左右,精减专业课,加强和拓宽专业基础课。

  (2)课程设置采用两种结构:一是模块结构。专业设置一个共同的教学计划,学生通过选修某一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来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例如,数控技术专业可设置两个专业方向:制造方向、控制方向。总之,五年制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进一步增强了各分院的办学活力,提升了教学水平,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人才效益,使得江苏数控技术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短缺状况得到缓解。数控技术专业已形成良性互动、校企双赢的合作机制。

数控技术毕业总结3

  我有幸参加了省教育厅在南京工程学院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这次培训的组织形式非常有新意,使我们学习过程既紧张又愉快,让我们这批久离校园的中职教师重新体会了一次大学校园生活。通过近一个月的培训,我们均取得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培训结业证书,对于我们每位教师来说,这都是一次提高、一次借鉴、一次实践,使我深感收获巨大,受益终生。

  一、培训工作组织严密,培训内容紧扣市场要求和教学实际

  南京工程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本次培训工作,对培训总体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培训内容等具体环节进行了精心指导。为了高效率、高质量地做好本次培训工作,他们在培训内容上紧紧抓住了学员的求知要求,抓住了当前数控专业的主流技术,安排最强的师资力量进行授课,受到了广大学员的好评,呈现出听课认真、讨论热烈的良好局面。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设置了课程观介绍、数控机床、CAD/CAM技术、数控仿真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工艺等模块,培训中积极联系相关的企业,为学员创造良好的考察学习条件。还安排学员去西门子公司,南京第一机床厂和德西数控机床厂实地考察,使学员了解我国当今数控技术发展状况。学员们一致反映,既开拓了视野,又较好地掌握了实用技术,为自己今后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聆听名师讲座,更新职教理念

  在这次培训中,学校聘请了职教专家为学员做报告,他们以大量的信息,生动丰富的实例向我们讲授了中职学校的出路、中职专业课程改革方向等内容。通过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职业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是我国正在进行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转型的基础,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坚定了献身职业教育事业的信念;通过学习,提高了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大力改革课程结构、革新教学方法、更新育人观念,把发展学生能力作为目标。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我们可以通过开

  展课程改革,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和学生评价体系,同时要狠抓技能训练,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技能教学中要大力推广行动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推广使用项目教学法、模块式教学法及仿真教学法等适合职教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学好一技之长,使我们的教学更贴近企业生产的环境,培养学生适应企业的能力,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三、领略名师风采、寻找自身差距、丰富教学内涵

  为搞好本次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学校精心设计培训课程,开设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应用课程,数控专业最新知识、前沿技术的理论课程和专业技能实训课程。每一场报告,每一次对话,都是思想的洗礼,头脑的风暴。在聆听与对话中,我感受了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步伐,感受到了差距,激发了热情。专题讲座课上,教授们的妙语连珠引得在场的学员们不时陷入深思。老师们新颖的职教观点和教学方法,风趣的讲解,使长期困扰我的中职生教学工作问题,茅塞顿开。大家通过广泛的交流,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之任重道远,课程改革之势在必行,同时充分领略到专业技术的前沿风采,探讨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充分认识到了自身和所在学校在横向比较中所处的地位,存在的优势以及不足,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具体的方向。培训采取专题讲座、交流探讨、现场观摩、技能训练等多种形式集训。老师们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能、严谨的治学态度,对科学矢志不渝的探究精神和忘我的奉献精神,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学员,激励着我们抓紧时间努力学习。通过大师们的`言传身教,基本了解了数控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方向,树立起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了解了本专业教学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熟悉了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和关键技能,开拓了眼界,丰富了实践经验。

  四、夯实专业基础、强化专业理论、提高专业技能

  这次中职骨干教师培训,老师们为我们讲解了《数控机床》、《masterCAM自动编程技术》、《数控编程和加工技术》、《数控加工工艺》、《数控仿真应用技术》等专业理论课程,教授了数控车床、铣床及加工中心的工艺及编程和加工操作实践。通过学习,使我们进一步夯实专业了基础,强化了专业理论,提高了专业技能。通过学习我们提高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教学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同时,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了数控技术行业,学习了行

  业的新知识、新规范,感知了行业发展的新方向,为我们今后研究改革中职学校数控技术类专业课程结构,准确定位中职培养目标、培养现代企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提供了重要的专业依据。我们也进一步明确了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我们必须加强学习,追踪行业发展新方向,掌握行业新技术。否则,我们的知识就要落后,我们培养的学生就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

  五、参加企业实践、感知企业文化

  按照培训计划,学校安排我们到西门子公司,南京第一机床厂和德西数控机床厂参加生产实践活动。在企业,我们学习企业发展状况,了解企业用工制度,体验企业管理,感受企业文化。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职业教师,我们既要给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我们更要教学生如何做人,教学生脚踏实地做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职业学校要与企业紧密结合,加强实习、加强校企联合,广泛开展订单培训等。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引入企业的管理观念,让我们的学生树立牢固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学生的技能培训要尽可能的结合真实的工厂生产作业环境,提高学生进入企业后的适应能力。回到工作岗位后,我们要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学生的教育与培训中,培训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宽容、理解,学会牺牲与奉献。

数控技术毕业总结4

  一、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依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直接服务模具设计、制造、各种成型设备的选用、维护与管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由目标岗位定工作范围,由工作范围规范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技能要求,并考虑专业的拓宽,设计教学过程,编制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教学内容

  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围绕社会模具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设置教学内容,突出了模具加工制造及冲压和注射塑料制件生产,而在模具制造方面又以模具数控加工、特种加工(线切割机床、电火花成型机操作)、操作能力培养为重点。在模具设计方面,以目前技术发展较快、人才需求较多的塑料模具设计和冷冲压模具设计为培养方向。

  三、课程体系

  由公共基础必修课、职业基础必修课、职业技术方向限选课、任意选修课、实践教学活动五大教学模块构成。理论教学以“必须和够用”为度。实践教学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形成基本操作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在拓宽就业口径的同时,注重具有就业竞争力的专业强项。将技能证书考试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培养,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进程的始终。

  四、教学方法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具CAD/CAM等课程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例达1:1。在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塑料模具设计、数控机床及其应用、模具制造工艺等主要专业课程中均安排有专门的实践教学周。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担任主要专业课的教师,使教学内容更接近生产实际。

  加强直观性教学。在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塑料模具设计课程中采用带有助学课件的高职高专教材,以利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

  五、考试模式的改革

  在考试模式改革中注重学生专业技能与能力的考核:

  课程设计、综合训练以设计成果和实际操作为主评定成绩。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以实习报告、实习鉴定书、毕业设计成果和毕业答辩情况综合评定成绩。

  除要求完成学校正常教学组织的考试外,还要求学生完成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中级工等级考试。

  六、改革计划和配套措施

  毕业设计及毕业实习方面:

  计划在毕业设计与实习期间除完成课题规定的模具设计和工艺设计任务外,还要将自己设计的模具由自己动手加工出来。以进一步强化技能训练。以上计划的实施,主要需要足够的实习设备与更多的实习指导教师。从管理体制上要求教学机构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实习设备(这里主要指模具加工设备)。另外,要求教师有较多的小型模具设计资料。

  教学与生产结合方面:

  利用教学设备,为生产服务,既创造了价值,也节省了实习费用,同时使学生受到了更为直接的技能训练。以上计划的实施,要求我们有足够的、较为先进的设备且我们教职工与社会有较多的联系,同时也取决于我校模具专业的学生能否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同行赞赏。而从学校的制度方面主要要有合理的'分配制度。

  七、教学中反映当前科学技术先进水平和职业岗位资格要求

  新技术向模具工业的渗透,改变了传统的模具设计与制造理念,引起模具工业的一场革命,CAD/CAM技术在模具工业中的应用,使模具工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领域。目前该专业开设的数控机床及其应用、模具制造工艺学、模具CAD/CAM等课程均反映了模具生产的先进技术并能和社会的急需相吻合。在现代的模具制造中,数控铣床是使用最广泛的设备。学生在数控机床及应用课程及该课程的实习中可学习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规定,学生要取得毕业证书及数控铣床操作中级工等级证书(或模具制造实际操作相应的其他中级工等级证书),体现了职业岗位资格要求。

  八、创新特色

  在模具制造方面又以模具数控加工、特种加工(线切割机床、电火花成型机操作)、操作能力培养为重点。在模具设计方面,以目前技术发展较快、人才需求较多的塑料模具设计和冷冲压模具设计为培养方向。

  九、取得的效果

  1.依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xx]2号文)、《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xx]1号文)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直接服务模具设计、制造、各种成型设备的选用、维护与管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编制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实习、实训教学大纲。

  2.依照教学大纲实施完成了三个学期的教学任务。

数控技术毕业总结5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数控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我国制造业要打造“中国制造”的品牌,要真正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必须要有先进的制造技术与一大批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人才作为支撑。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企业对数控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1]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要满足制造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改革现行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不断优化培养方案,高起点地培养数控技术复合型人才。

  一、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状况和知识结构要求

  1.“蓝领层”需求数量大,但相对比例将会有所下降。对于单纯操作机床的“蓝领型”数控人才,必须以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切削原理及刀具、机床夹具、机制工艺等)为基础,学习掌握“数控机床原理及应用基础”、“数控加工编程技术”和“数控加工工艺”,还需要熟练掌握“CAD/CAM”软件。可以预见,在企业对“蓝领层”的数控技术人才的数量有很大需求的同时,对其知识和能力要求会越来越高。

  2.“灰领层”数控人才需求的比例增加。对于“灰领型”数控人才,其中数控加工编程工艺员应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更加熟悉产品的三维设计,精通产品的加工工艺。另外,数控机床维修人员要以机、电、光和液(气)控制技术为基础,掌握数控机床维护与维修的技术和技能。随着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量进口的高档数控加工中心会越来越多,企业对“灰领层”数控人才的需求将明显增加。

  3.“金领层”复合型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目前,数控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目前在企业中所占比例仅为5.4%。尤其是专业理论知识层次较高和具备一定动手能力的高级人才更显紧缺。近年来模具企业大量采购数控设备,需要大量设计、数控编程及高层次维护的复合型人才,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对复合型数控人才的迫切需求分别占其未来需求量的21.29%和20%。

  对于“金领型”数控人才,必须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全面地掌握数控设备的相关原理与技术,具备数控设备研制与开发能力,还必须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掌握网络技术。

  二、数控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

  1.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专业方向,不断优化培养方案。我们对四川、重庆等地区进行了数控技术应用人才需求情况的调研,主要调研的内容有“现有数控人才来源”、“现有数控人才学历状况”、“现有数控人才工作类型”和“未来数控人才需求量与层次”等。通过对调研结果(图1)的分析,在数控人才未来需求当中,编程人员占总需求量的7%,数控机床维修人员占10%。为了满足企业需求,我院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又增设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两个专业方向,优化了培养方案。

  2.改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院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为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减少了一些理论性较强且生产实际中基本不用的内容,成功实行了“融、并、删、减”的“课程综合化”的改革:削减了《高等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的学时,增加《CAD/CAM技术》、《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数控加工实训》等课程的学时,使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占总课时数超过40%。同时我们采取“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与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完成教学任务。经过近几年的教改实践,我院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已逐步形成了综合化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1)从高等院校毕业的新教师,其基础理论知识一般都比较扎实,但缺乏实际经验,为此学院将他们到校的第一年送到企业进行实践和见习,根据对数控技术的教学需求进行实战培训,重点放在工艺技术、故障诊断和排除等方面。

  (2)从企业招聘有丰富的现场经验、组织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在企业聘用数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并直接承担教育教学任务。

  4.加强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

  (1)重视传统金工实习基地的建设。传统的金属加工理论与实践技能,仍是学习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现代制造技术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动化的'数控机床,离不开传统的车、铣、刨、磨加工技术。一个数控加工人员,如果不懂得刀具角度、切削用量和制造工艺,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数控人员。所以,在建立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基地时,也同时应重视传统金属加工技术训练基地的建设。

  (2)建设数控技术实训基地。为了满足高职教学要求,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近三年来,学院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对本专业投入近1000万元,购买高速加工中心、五轴联动加工中心、车铣复合等数控设备与UG、Pro-Engineer等软件,目前可用于CAD/CAM设计的软件有CAXA、MasterCAM、UG、Pro-Engineer等,充实并完善了数控加工实训中心,建起了数控仿真实训室和CAD/CAM实训室。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实训教学任务。

  5.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多年来,本专业与东方汽轮机厂、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二重型机械厂、眉山车辆厂、四川齿轮厂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各班级的生产实习或毕业实践主要在这些企业完成。本专业聘请这些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和专业顾问。企业优先录用优秀的毕业生,并及时向学院反馈毕业生的质量和对人才培养的意见。

  6.实行职业资格制度。我院从1993年试办五年制高职以来,就已实行了职业资格制度。即将职业资格培训纳入教学计划,使所有高职毕业生全部经过职业技能训练,要求学生达到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级工水平。经过训练本专业有99%的学生获得了“数控车床或加工中心中级操作工”证书。此外部分学生还参加了“数控工艺员”、“AutoCAD认证”、“制图员证书”等培训,获证率达80%左右。

  7.不断强化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数控专业每年的学生在毕业前半年进入企业,由校企共同实施符合企业岗位要求的培养计划。学生在企业所完成的学习任务主要是实践教学,包括“专业综合技能训练”、“毕业实践”等。特别是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组织培训、岗位实习、实施专业综合技能训练等。学生所完成的“专业综合技能训练”题目都是企业生产现场的实际生产课题,并由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考核。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毕业后直接上岗,形成了“订单式”数控人才培养模式。

  三、数控教学改革的成果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作为我院的“部级精品专业”,经过不断的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内容,大力加强技能培训改革和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在第一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我校学生在四川赛区预赛中包揽了3个工种的冠亚军,总决赛中有三名学生进入了全国前20名。毕业生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为学校赢来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

数控技术毕业总结6

  高职学院的毕业设计,既是毕业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总结与提升的重要环节,又是毕业生在就业前一次职业锻炼的机会,但当前高职学院毕业设计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一方面是毕业生迫于就业压力而忙于找工作,对毕业设计缺少热情;另一方面是教师不能很好地将毕业设计与学生就业的实际相结合,设计题目单一,时间安排缺乏灵活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毕业设计的质量难以保证。因此,高职学院毕业设计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该院数控专业的毕业设计为例,阐述了对毕业设计中的选题、时间安排及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希望能在这方面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具有针对性

  高职学院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材,与大学本科生比较,学历较低,理论知识较薄,但对其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要很好地做到将毕业设计与学生就业的实际相结合,毕业设计的选题就应具有鲜明的针对性。要充分体现这一点,我们认为应做好下列三个方面的工作:

  1、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就业实际。高职生的培养是以就业为导向,向社会输送工作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包括毕业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都不能脱离这个原则。学生的就业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业地区的不同,对某专业人材的需求量、具体工作和要求都是动态变化的。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就业实际,就要对近一、两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例如,近年来,数控技术专业被公认为是个热门专业,但各个地区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和具体要求还是有差别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需要较多的数控加工人员和一部分数控设备维修人员;经济欠发达的内地,数控加工起步较晚,数控设备较少,用人单位希望能招到综合能力较强、能担任职工初、中级培训的实训(实习)指导人员,以帮助单位发展数控技术。掌握了这些具体情况,我们的题目设计就做到了有的放矢。同时,我们将这些具体情况告诉学生,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就业设想进行选题,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

  2、题目范围要宽。难易程度要适宜。高职学院过去的毕业设计,强调的是毕业生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总结,题目类型比较单一,闭门造车,很多学生属于被动接受,虽然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也能完成设计任务,但学生受益不多。从学生的就业实际来设计题目,能使毕业生在就业前经历一次职业锻炼,这当然比总结知识更有意义。例如,我院的数控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就是结合学生的就业实际,分别设计了数控加工方向、数控设备维修方向及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方面的题目,让学生自行选择,事实证明这样的作法是受学生欢迎的。

  题目难易程度要适宜,是指要根据高职生的特点来确定具体要求。例如,数控加工的设计,我们除了要求学生对加工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制定加工工艺流程并写好工艺卡片外,还要求学生操作机床,按技术要求把零件制造出来。这样既考查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又考查了他们的动手能力,符合高职生的特点,使他们感到真正有所收获。

  3、要允许学生自行拟定设计题目。在当前情况下,高职毕业生在课程结束后会立即进行生产岗位实习,一些学生在生产岗位上通过实践,对一些技术问题有新的体会和兴趣,希望能自行拟定设计(论文)题目。我们通过讨论,认为这种要求是合理的。高职毕业生是具有独立思维的成年人,他们的基础理论虽然薄弱一些,但在思维方式和能力方面,和本科生一样,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目前,一些普通高校的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采用了开放式选题的方式,我们认为这样的.方式同样适合于高职毕业生。当然,高职毕业生自行拟定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对所针对的技术问题会更具体化、更偏重于实际应用和满足生产需要的。作为专业指导教师,应在给予肯定的同时,帮助他们在理论上进行总结与拓展。

  二、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应具有灵活性

  如前所述,高职毕业生在全部课程结束后就忙于找工作,而过去的毕业设计也往往安排在这个时期进行,所以就造成了一种“时间紧、任务重”的局面,使毕业设计的质量难以保证。如何解决好这个矛盾,我们认为主要还是要纠正过去的认识和做法,毕业设计主要是培养能力,因此没有必要一定要在全部课程结束后再进行安排。在学习专业技术上,“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应该没有错。另外,高职毕业生是成年人,学习上比较自觉,因此,毕业设计的过程安排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我们采取了如下的措施:

  1、适时安排设计任务。总结以往的经验,我们在数控技术专业进行了试点,我们在该专业三年制高职的第五个学期开学二个月后,即该专业学生已学完大部分专业课,剩余少量的专业课正在进行的同时,及时地安排了设计任务。根据学生的就业实际,题目分为数控加工、数控设备维修及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方面,学生自行选择题目,教师根据实际进行综合平衡,二周内就可以落实到位。事实证明,这个时候安排毕业设计任务是有利的,除了上述“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的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个时期大多数学生一方面学习情绪尚属稳定,对渐行渐远的学校生活抱有留念,但另一方面是对自己今后的生活道路感到迷茫,对所学的知识是否有用和自己的能力抱有怀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所下降。此时结合学生就业实际的毕业设计的出现,无疑对他们摆脱空虚,唤醒其学习积极性和对生活的热情,是大有帮助的。

  2、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过去的毕业设计,往往是在全部课程结束后,固定在一个时段全日进行,指导教师全程指导。而改革后的毕业设计,是在部分课程尚未结束,正在实施教学的同时进行的,这就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而作为学校方面,重要的是要提供充分的条件。我院对于毕业生,学校图书馆和计算机网络中心一直是全日开放的,以便于学生查阅参考资料。对于数控专业毕业生,我们还全日开放了数控编程室和数控加工实训中心,以便于学生设计和加工零件。当然,学生使用数控加工设备,要征得值班的实训指导老师的同意,以确保安全。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得到了学生的欢迎。

  3、教师跟踪指导。与传统的毕业设计相比,改革后的毕业设计要求教师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按题目类型选派指导老师,先由指导老师召集全体学生,讲述统一要求和注意事项。之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设计进程和碰到的具体问题,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QQ通讯等各种方式,向各自的指导老师进行请教与汇报。这种做法,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业务能力。

  三、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应具有科学性

  传统的毕业设计,由于设计题目类型单一,教师跟班全程指导,对学生的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容易确定。改革后的毕业设计由于题目范围比较宽,毕业设计的质量、提交时间的早晚都有一定的差别,如何客观正确地评定成绩,是对指导教师的考验。我们认为要科学地的评定学生的毕业设计的成绩,应该做到如下三点:

  1、坚持以质量为标准。改革后的毕业设计各类题目都有自己的特点,要坚持以质量为标准来评定成绩,就必须对各类题目制定各自的优质标准。例如,对数控加工方向的设计,我们规定学生必须分析零件的加工工艺,制定工艺卡片并将它加工出来,而且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要符合图纸上的技术要求。对多媒体课件制造则要求使用较为先进的软件类型,并要求一定数量的动画设计等等。

  2、适当考虑题目的难易度。为了避免雷同,各类毕业设计题型下,又分别包含了若干个具体的题目,这里面难免会有难度的差别,为了客观公正地评定毕业设计的成绩,我们采用了在坚持以质量为标准的前题下,适当考虑题目难易度的评分原则,这样做在于鼓励那些知难而进,对毕业设计持有积极态度的学生。

  3、鼓励创新意识。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有时会出现属于自己的、新的想法,同时那些自行拟定的设计题目,有时也使指导教师感到意外。对此,我们采用了及时与学生沟通,帮助他们认清在专业的范畴内,哪些是积极可行的,哪些是幼稚和暂不可行的。对于那些积极可行的新的想法与做法,一旦在设计(或论文)出现,我们在成绩评定时都给予鼓励而不是求全责备。创新意识是民族进步之魂,是永远值得倡导的。

  四、结束语

  总之,高职学院毕业设计的改革势在必行,而改革的道路是艰难的,希望有更多的同行参与探讨,为提高高职学院毕业设计的质量,培养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共同努力。

数控技术毕业总结7

  大学两年即将结束,学院为了使我们更多了解产品、设备,提高对数控制造技术的认识,加深数控在工业各领域应用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了解相关设备及技术资料,熟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特意安排了我们到拥有较多类型的数控机床设备,生产技术较先进的工厂进行生产操作实习.,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在最后的几个月里开始了我们的实习。为期一个多月的生产实习,我们来到了太原第一机床厂进行了实习。

  一、单位介绍

  太原第一机床厂始建于1952年,是国家生产金属切削机床的重点企业,是山西省数控产业化基地。企业位于太原市南内环街16号,占地面积13.28万平方米。三面临街,地处城市中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企业在册职工1293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20人。资产总额2.23亿元,负债总额1.78亿元。企业拥有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高精度导轨磨、大型数控龙门镗铣床、三坐标测量仪、双频激光干涉仪等高精尖加工和检测设备468台,具备完善的工艺保证体系和准确的计量检测手段。

  企业主要产品有高、中、低档数控车床、卧式车床及龙门框架类机床,共三大系列、61个品种、182种规格,其中:数控车床16个品种,43个规格,跟踪国内先进水平,市场潜力巨大;卧式车床14个品种,64个规格,性价比高、用户满意度好;龙门框架类机床31个品种,75个规格,呈旺销态势。

  特别是新产品数控龙门镗铣床不仅市场前景看好,而且拥有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优势。以“太一机”为注册商标的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技术力量雄厚,产品开发周期短、见效快,企业技术中心以其强势的科技开发能力和现代的设计手段被评为省级技术中心;企业以诚信经营和快捷周到的服务著称,在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建有销售网点并形成了长效网络体系,企业注重产品质量,曾于XX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二、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我们在完成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之后,综合运用知识的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机电专业必修的实践课程,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毕业实习使自己在实践中验证、巩固和深化已学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知识的运用加深对相关课程理论与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加强对企业及其管理业务的了解,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运用已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对实习单位的各项业务进行初步分析,善于观察和分析对比,找到其合理和不足之处。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发现并提炼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习内容

  在这短短的几个星期内,大家每天都要学习一项新的技术,并在很短的实习时间里,完成从对各项具体操做的一无所知到制作出一件成品的过程,我们在老师们耐心细致地指导下,很顺利的完成各自的实习内容,并且基本上都达到了老师预期的实习要求,圆满地完成了实习。在实习期间,通过学习车工、钳工的操作,我们做出了自己的工件,虽然这几个星期的实习是对我们的一个很大的考验,但是看到自己平生第一次在车间中做出的工件,我们都喜不自禁,感到很有成就感。

  来到工厂,首先工人师父给我们上安全课,告诉我们什么可以弄什么不可以弄,一定要服从厂里还有老师的`管理,并且要自己注意安全,不要到处乱跑等,还给我们说了一些活生生的事件,加强我们对安全的认识,并且还给我们说了一些厂子里的优秀业绩等,还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分厂的各种不同的地方.

  接下来几天实习老师带领我们来到各分厂熟悉一下车工、锻工、磨工,铣工等机械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基本操作和基本功能,等以后实习的时候再让我们实际操作。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熟悉了普通车刀的组成、安装与刃磨,了解了车刀的主要角度及作用,刀具切削部分材料的性能和要求以及常用刀具材料,车削时常用的工件装夹方法、特点和应用,常用量具的种类和方法,了解了车外圆、车端面、车内孔、钻孔、车螺纹以及车槽、车断、车圆锥面、车成形面的车削方法和测量方法,了解了常用铣床、刨床、磨床的加工方法和测量方法。

  比如在使用磨床机床工作时,头不能太靠近砂轮,以防止切屑飞入眼睛,磨铸铁时要戴上防护眼镜,不要用手摸或测量正在切削的工件,不要用手直接清除切屑,应用刷子或专用工具清除,严禁用手去刹住转动着的砂轮及工件,开机前必须检查砂轮是否正常,有无裂痕,检查工件是否安装牢固,各手柄位置是否正确。开动铣床机床前,要检查铣床传动部件和润滑系统是否正常,各操作手柄是否正确,工件、夹具及刀具是否已夹持牢固等,检查周围有无障碍物,才可正常使用,变速、更换铣刀、装卸工件、变更进给量或测量工件时,都必须停车。

  更换铣刀时,要仔细检查刀具是否夹持牢固,同时注意不要被铣刀刃口割伤。铣削时,要选择合适的刀具旋转方向和工件进给方向,切削速度、切削深度、进给量选择要适当,要用铁勾或毛刷清理铁屑,不能用手拉或用嘴吹铁屑,工作加工后的毛刺应夹持在虎钳上用锉刀锉削,小心毛刺割手。铣齿轮时,必须等铣刀完全离开工件后,方可转动分度头手柄。

  车工要求较高的手工操作能力。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了车刀的种类,常用的刀具材料,刀具材料的基本性能,车刀的组成和主要几何角度,车床的功能和构造,老师最后给我们示范了车床的操作方法,并示范加工了一个木模,然后就让我们开始自己独立实习,虽然操作技术不怎么熟练,经过几天的车工实习,最后还是各自独立的完成了实习。车床运转时,不能用手去摸工件表面,严禁用棉纱擦抹转动的工件,更不能用手去刹住转动的卡盘。

  当用顶尖装夹工件时,顶尖与中心孔应完全一致,不能用破损或歪斜的顶尖,使用前应将顶尖和中心孔擦净,后尾座顶尖要顶牢,用砂布打磨工件表面时,应把刀具移动到安全位置,不要让衣服和手接触工件表面。加工内孔时,不可用手指支持砂布,应用木棍代替,同时速度不宜太快。禁止把工具、夹具或工件放直接在车床床身上和主轴变速箱上。工作时,必须集中精力,注意头、手、身体和衣服不能靠近正在旋转的机件,如工件、带轮、皮带、齿轮等。

  四、实习收获

  通过车工实习,我们熟悉了有关车工及车工工艺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已经会初步正确使用和操作车床,而且还增强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控技术毕业总结】相关文章:

毕业总结05-21

汽修毕业生毕业总结05-03

毕业学习总结03-02

毕业个人总结01-04

毕业总结高中01-06

大专毕业总结05-16

药学毕业总结04-22

文员毕业总结11-23

毕业总结通用12-11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