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总结反思汇编(15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磨课总结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磨课总结反思1
研修立刻就要结束了,回首这一个多月的紧张的研修经历,我感到我获得了很多很多的东西。
从大的方面来说,我经历和老师们合作学习,共同研讨从而在认识上我明白团队的力量是我们进步和教学水平和潜力提高的能源。在研讨中,我们老师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进行交流和相互的碰撞,从而使我们在这种交流和碰撞中激发了灵感,剧烈的触动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的思想认识有了巨大的提高。经过研修,我们真正的认识到和体会到学生是我们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的引导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能够学,而且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主动去探究,学会主动学习。我想这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而不是教授孩子课本上简单的知识。
从小的方面来说,经过研修,我认识到数学计算教学不是简单的方法的教授和反复的机械的训练,而是要使算法和算理的有效的结合,通过算理进行算法的教学从而使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计算的方法。通过研修,我认识到得数学概念的教学,不是让学生像鸭子吃蜗牛那样,简单的去记忆和背诵相关的数学的概念,而使的我们的数学看上去显得那样的食而无味,而是使学生的在生活中的经验的基础上去了分析总结,从而得出相关概念和定义。学生对于概念和定义的.掌握不是去背诵而是去应用。通过研修,我认识到了数学教学不就应使学生感受到枯燥无味,而是使学生在快乐中去学习,在学习中去感受探究的乐趣,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研修我明白了学生的快乐学习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去积累相关的学习经验,活动经验,从而使学生真正的会学习,乐于学习。而这个学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需要我们持续的去关注和实施。通过研修我明白了数学模型的建立使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的关键。通过研修我更是掌握和亲身经历了磨课过程,从而在整个磨课过程中我受益匪浅。
磨课总结反思2
回首研修经历,透过磨课我们每一个成员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感到我获得了很多很多的东西,现总结一下几点。
1、透过磨课,我们清晰的认识到,对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我们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磨课资料进行反复研讨,探讨遇到的问题。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整个磨课过程,全组教师群策群力,开展的扎扎实实,正是有了这样规范的磨课过程,才会有良好的研修效果。
2、在磨课的过程中,我和老师们合作学习,共同研讨从而在认识上我明白团队的力量是我们进步和教学水平和潜力提高的能源。在研讨中,我们老师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进行交流和相互的碰撞,从而使我们在这种交流和碰撞中激发了灵感,剧烈的触动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的思想认识有了巨大的提高。经过研修,我们真正的认识到和体会到学生是我们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的引导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能够学,而且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主动去探究,学会主动学习。我想这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而不是教授孩子课本上简单的知识。
3、教学永远是一门艺术。单就课堂展示而言,教师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始终带着问题探索知识,结构清晰,层层深入,使教学过程紧凑而且环环相扣,有效地到达了教学目标。但不足也是存在的`,于是利用课后时间用心进行教学反思。让上课与自主反思交互发展,螺旋上升。长期坚持下去,相信每位老师都能成为一流教师,教出让社会、家长满意的学生。由此,我们也觉悟到,磨课的内涵,课堂上需要打磨的东西很多很多,教学需要全方位的打磨。
总之,这次磨课活动促进了我们研究潜力的提高,提高了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个性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将起到深远的影响。“磨课”活动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我们的思考和研究将在新的起跑线上开始。
磨课总结反思3
进入20xx年10月中旬,我参与了小学数学教师分散远程研修,进入磨课阶段后,研修组长组织全体老师召开了第一次磨课会议,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磨课计划,大家一致决定推选刘春慧老师执教《平行与相交》。对刘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教学设计,人人进行了修改,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执教人认真完成了三次备课;并上传了教学视频。全组教师全程认真参与研课打磨、观课评课等活动;根据分工进行观课评课,合作完成观课报告。磨课即将结束,在一次次思考交流碰撞中,我收获颇多。
首先,同心协力巧设计。本次我们组磨课的内容是小学三年级上册《平行与相交》。在确定了教学内容后,先有执教老师基于个人经验提交备课,全组成员对首次教案各抒己见,直言不讳,本着精益求精的目的,辩论了对这一节课的看法和有效设计想法,并及时提交了修改稿。足见大家对这个教学内容都作了详细的解读和精心的构思。在此基础上执教教师深入研究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情愫,精心创设活动情境,有效地开展教学。大家真诚的相携,为后面的磨课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关注学生促发展。不容置疑,学生是最需要被关注的,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二次备课中,执教教师接纳小组成员的建议,找准知识建构点,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习惯等做了深入的了解,确定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解读生活中的平行与相交现象的教学思路恰到好处。
再次,反思不足,提高磨课效率。教学永远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单就课堂展示而言,教师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始终带着问题探索知识,结构清晰,层层深入,使教学过程紧凑而且环环相扣,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标。但不足也是存在的,于是利用课后时间积极进行教学反思。让上课与自主反思交互发展,螺旋上升。长期坚持下去,相信每位老师都能成为一流教师,教出让社会、家长满意的学生。由此,我们也觉悟到,磨课的内涵,课堂上需要打磨的东西很多很多,教学需要全方位的打磨。
整个磨课过程老师们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每个人的认真、敬业、独到的见解无时无刻不在让我们感动着。真是“为磨精课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一路走来,我们收获颇多。无容置疑,这次磨课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绝佳机会。
磨课总结反思4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研修即将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为了更好的发展,现对我们组这次研修情况进行总结。
活动回顾:
接到磨课通知后,我们组的几个老师立刻召开会议,认真学习有关磨课的要求,课题确定后,我们围绕如何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等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拿出了最佳授课方案,集体制作课件,为磨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一轮磨课结束,我们都坐到一起交流课后的感悟,不断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确保后一节课比前一节课有新的突破。“一磨”结束后,老师们都觉得教学过程流畅,结构层次分明,环节布局紧扣教学的重难点,但教师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时间较紧张等,孙加波老师提出了一个让师生互动的建议,又花了很多时间帮我们改进课件。针对这些情况,“二磨”的教师调整了教学结构,加大了课堂容量,把课堂设计为展现学生能力的舞台,师生互动操作恰到好处。课堂环节有条不紊,层层推进。本次磨课,我们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揭开教材的高度。
我们的收获:
1、磨课让我们的'教学水平得以很大的提高。
磨课的过程是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要磨出精品课,就必须钻研教材,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在磨课中,为了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花了不少心血,上网查找资料,撰写教案,制作课件,反复推敲,几经斟酌,深入到每一个细节。对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处理教材等,进行了反复研讨。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借鉴他人的优点,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通过磨课,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都得以提升。研修的过程就是教学能力提高的过程。
2、磨课让我们不断地审视自我,反思不足。
磨课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的平台、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最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的潜能。在磨课、评课、议课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大家对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知识的缺乏,好多问题可说却无法上升到理论高度。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教材深度挖掘不够,引导学生思考的活动设计较少,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较少。课堂驾驭能力、应变能力不强等等。用这样的流程进行磨课操作,虽然这个过程需要牵扯我们太多的精力,虽然我们要克服很多困难去完成每个任务,但是,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太多太多:我们用心思考后的非常有价值的备课研讨;根据自己的观课纬度用心记录、认真分析积极思考的态度;课后评议的真知灼见等等。这对于教师的锤炼,对于教师的成长,无疑是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的!
总之,磨课活动的开展,给许多教师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给予教师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和锻炼成长的机会。我们紧张、忙碌。但我
们一路走来,收获颇丰。它像一缕春风,荡涤着我们的心灵,像一股清泉,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源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磨课总结反思5
研修磨课阶段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首这一段时间的紧张经历,我组的收获颇多。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数学组成员积极学习有关磨课的相关资料,制定计划、确定课题、制定观课观察点。全体成员群策群力,积极备战。
研修磨课让我经历了与老师们合作学习、共同研讨的过程,让我明白了团队的力量是我们进步和能力提高的源泉。在研讨中,我们老师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进行相互的碰撞,从而使我们在这种交流和碰撞中激发了灵感,剧烈的触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使我们对教育教学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经过研修磨课,使我真正的认识到要磨出一节好课,只有通过无数次的试教,不断的修改,反思才能成为一堂高效的优质课。而正是一次次地试教,一次次的与个性完全不同的学生个体进行交流,真切感受到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本质,才一次次地发现自己在教学修行的'不足与苍白。
反思后,我认为我们在近期的磨课活动中有以下收获:
1. 导课形式要简洁、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节课利用仲秋节的月饼引入,郭老师在讨论过程中,引入了古诗思想和分享思想。
2利用多媒体,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特别是在练习环节,用多媒体展示练习题高效节时。
3. 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更要注重课堂的生成与学生间的交流,学生的互动在剪纸环节展现的淋漓尽致,互动有助于学生感情升华。
4. 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使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分数的认识增加了学生的认知领域,开劈了新的数学天地。
5. 教师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有较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在磨课时,好多老教师的教学艺术魅力感染着我们年轻教师。
这次磨课,我们累并快乐着,我们收获着互动带来的成绩,感受着集体成就完美的力量。
磨课总结反思6
为期四周的磨课研修活动即将落下帷幕,我和同组的的老师们一起忙碌着,收获着。积极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本组的磨课活动。通过这次磨课活动,我不仅收获了更丰富的教学艺术和方法,而且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实践。
我们这次选择了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5课《爷爷和小树》,作为本组磨课的内容。这是一篇低年级的课文,目的是通过本次磨课,共同探讨低年级的随文识字及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真正将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组长张老师带领我们制定好合理的计划后,我们按部就班地开始了共同学习、同伴互助、三次备课、两次打磨的研修历程。我经历了和老师们互助学习,共同研讨的过程后,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是我们教学水平和能力提高的法宝。我从中获得了随文识字的教学模式,生字随课文出现,边识字,边阅读,结合课文来学,真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汉字的.音、义、形。再就是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有利于做到学用结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识记能力,并能随时受到课文中规范语言的熏陶。
识字与阅读结合,识字伴随着阅读的进程而展开,所学的生字不容易混淆,容易巩固,也不显得枯燥,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欲望。
幸福课堂,来源于优秀的教师,希望借助我们的这个团队,充分利用研修这个平台,让我不断汲取,不断进步!
磨课总结反思7
回首研修经历,通过磨课我们每一个成员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感到我获得了很多很多的东西,现总结一下几点。
1、通过磨课,我们清晰的认识到,对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我们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磨课内容进行反复研讨,探讨遇到的问题。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整个磨课过程,全组教师群策群力,开展的扎扎实实,正是有了这样规范的磨课过程,才会有良好的研修效果。
2、在磨课的过程中,我和老师们合作学习,共同研讨从而在认识上我明白团队的力量是我们进步和教学水平和能力提高的能源。在研讨中,我们老师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进行交流和相互的碰撞,从而使我们在这种交流和碰撞中激发了灵感,剧烈的触动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的思想认识有了巨大的提高。经过研修,我们真正的认识到和体会到学生是我们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的引导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能够学,而且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主动去探究,学会主动学习。我想这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而不是教授孩子课本上简单的知识。
3、教学永远是一门艺术。单就课堂展示而言,教师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始终带着问题探索知识,结构清晰,层层深入,使教学过程紧凑而且环环相扣,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标。但不足也是存在的,于是利用课后时间积极进行教学反思。让上课与自主反思交互发展,螺旋上升。长期坚持下去,相信每位老师都能成为一流教师,教出让社会、家长满意的`学生。由此,我们也觉悟到,磨课的内涵,课堂上需要打磨的东西很多很多,教学需要全方位的打磨。
总之,这次磨课活动促进了我们研究能力的提高,提高了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对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将起到深远的影响。“磨课”活动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我们的思考和研究将在新的起跑线上开始。
磨课总结反思8
校本教研交流展示活动暨金汇高级中学磨课总结在金汇高级中学举行。整个活动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大会集中交流,由金汇高级中学校长朱靖作题为《实践反思研究》的磨课活动经验总结报告,然后听课,最后进行六个专题的磨课现场观摩交流。参加本次活动的的有区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院领导、教研员以及来自全区20所高中学校的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和部分教师共134人。从会后收到的28份意见征询表中反映的情况和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院领导、教研员的座谈中均表示了对磨课活动的实效性和适切性的充分肯定。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徐国梁在点评时着重谈到了学校对于长远发展整体规划的重视,并强调了这种整体思想和整体设计的重要性。教育局普教科科长陈健对学校长期重视高品质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实施途径表示赞赏。座谈中,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助理江国华在剖析学校浓厚的教研氛围的成因时提到:学校有部分在学科教学和科研上能起到引领作用的骨干教师,他们能创造性地进行研究并以他们的学识和人品影响其他人,这在普通高中是十分难得的,有主题的研讨形式是对传统的说课、评课形式的改进,有很好的借鉴价值。有些教研员老师还就研讨专题的广泛性以及是否能组织相关学科的跨学科磨课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磨课活动在我校已举行了四届,回顾活动兴起和发展的历程,我们感觉收获颇丰,甚至有些收获是在预料之外的。磨课活动的价值和其功能也是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深入挖掘的'。现在说磨课金汇高中的磨课,朱靖校长在报告中作了比较准确的概括。“磨课是基于教师发展的校本研究”,体现了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学校长远发展的基本构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磨课是基于问题解决的课例研究”,诠释了磨课的目的指向和基本形式,体现了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务实精神;“磨课是基于过程体验的行动研究”,阐明了磨课实施的基本策略和讲求实效的具体方法。金汇高中的磨课活动从其功能和实施形式上分析,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
首先是“重研究,淡评价,重过程,轻结果”的活动原则,反映了学校对教师心理和需求的准确把握,对教师思考研究问题的充分尊重。如果过于突出评价功能,急于打造出一批理想中的“精品课”,教师势必增加了许多顾虑,从而阻断“言路”。只有积极倡导“言者无过”“百家争鸣”,才能营造出当前这种浓厚研究氛围。有的教研组出现了一下课就“磨”,有时争论交锋的激烈程度使得老师不得不采用举手和站立的方式来争取发言的机会。数学组的张依昕是该组唯一的青年教师,他曾多次利用课余时间找我谈磨课中的一些疑问,“我感觉磨课越磨问题越多,可选择的解决途径也越多”“平时听课时感觉你的一些办法和表述有时不够规范,甚至缺乏数学的严谨性,想不到背后还藏着那么多的玄机”。由此可以看出磨课营造的研究氛围,对教师思想产生的影响,和教师对教学策略、方法的深层感悟。
从功能上分析磨课,它不仅仅是澄清模糊认识,解决一些教学中的困惑,由于我们并不刻意追求结果与形式的完美,而更注重过程中老师们的收获与积累,因此磨课成为新理念新思想产生的“培养基”。磨课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成为新一轮磨课主题的产生的基础,这些新问题是教师们在磨课实践中发现的,或是由思想观点的碰撞诱发的,它能有效地激发教师的研究探索欲望,源于实践而又立足于实践的学习研究使教师不再拘泥于抽象、晦涩的理论阐述或一些没有个性的一般化道理的演绎,而经常能从鲜活的事实中抽取其灵动的智慧成分,获得理论上的感悟,从而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切实的提升。磨课活动中,教师的工作方式和习惯在逐渐发生变化。过去,学校的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研究总有一定的距离(许多学校都存在教学和研究“两张皮”的现象),教师培训缺乏有效的形式,教师缺乏参与的热情。磨课活动有效地改变了这种状况,因为有的课题本身就是磨课过程中发现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如数学组发现:学生学习数学普遍困难,学生习惯于等待老师将知识结果完全呈现出来,他们只需记住,然后进行一定的模仿性训练,学生的任务往往就是记住模仿套用,长此以往,学生就进入一种被动接受而总是不名所以的恶性循环之中。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从改善学习方式入手,于是《建立数学学习实验室,优化高中数学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课题被确立为全组的研究课题,磨课和日常教学就紧密地围绕着课题进行,教师设计的一则则教学方案,制作的课件,撰写的诸如《数学实验的适用范围》《高中数学学习实验的特征》等论文直接成为教师的研究成果,而在此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和困难能及时得到课题组骨干教师的帮助,培训工作就这样自然而有效地进行。磨课使得研究、培训和教学实践有机整合,使得教师的学习、研究和工作成为一个高效率的联动体系,使得教师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获得对研究工作的价值认同。
根据本届磨课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征询表中反映的情况以及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院领导、教研员的建议,我们应思考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及时整理分析磨课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比较筛选后,为新一轮磨课作尽可能充分的准备。
2、加强过程性资料成果的总结,使其成为文本型成果。
3、研究相关学科的跨学科磨课的具体方案。
4、尝试进行一些典型现象、方法、言论和课堂教学主题性优秀片段的音像资料制作。
磨课总结反思9
在研修中幸福成长-小学语文研修组磨课研讨总结 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理念老师们虽能脱口而出,但真正落实起来却很难,尤其在低年级。本次我们选取了“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识字写、字并积累运用语言”这个主题进行研究。在沈教授、张教授、毕校长以及吴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群组所有老师迎难而上,通过对课例进行三次设计两轮打磨,对研究问题有了很大的突破。整个研修过程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一以贯之追踪问题,课例改进明显
首先,本研究专题,是根据新课标理念,并汇集了群组成员教学的困惑、问题后产生的,来源于老师们的教学困惑。然后,以刘小露老师执教的《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为例,多次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在整个磨课过程当中,紧紧盯着“低年级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如,这篇课文中“我”想变的事物很多,但“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课文的重点,为突出教学重点,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课例打磨后,就把第2—4小节的教学合并施教,采用小组合作、练习朗读和质疑解疑的方式略处理;把教学重点放在第5 小节上,突出了大大的荷叶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进行谁来了,怎么样的句式训练。在观课、评课环节,观课点又是围绕“发挥低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这一问题展开,设计了“学生参与度”、“师生活动所用时间分配”、“教学目标达成”等几个观课量表。在课后研讨中,又对问题解决的效果做出针对性分析,最后,每个老师针对研讨主题中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总结。因此,整个课例研究是老师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聚焦学生,生成学生学习
1.基于学生的问题组织教学 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快乐读书、敢于质疑、大胆交流。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要尊重学生,研究学生是怎么学的,寻求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备这节课之前我们在思考,如果让学生们来读这个文本,哪些地方是他们可能读得懂的,哪些地方可能读不懂?为此我们进行了前测,了解了学生的问题,都是对词语的不理解。为此根据这一特点,在课上老师就安排有质疑问难的环节,引导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以学定教。“穿梭”“清凌凌”“嬉戏”等词语都是由学生提出来的。教师只是鼓励他们互相帮助,解答疑难。在此基础上,恰当运用图片,并作准确简洁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本课新词。
2.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活动。
这节课65.9%的时间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比较好地摒弃了低年级那种看似活跃的一问一答式教学。并且课堂上以学生活动为主,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有合作朗读、词语质疑、句式训练表演、以及猜字游戏等,都紧紧围绕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识字和朗读展开。比如,进行第一次试讲中,教学设计是引导学生学习1-4小节时,让学生提出喜欢哪一小节就来美美地读这一小节,读一段学一段,一节课讲下来总觉得教学手段重复、单调,而且学生的注意力学着学着就下降了。后来,通过不断打磨,我们采取了略读1-4小节,重点指导第5小节的做法,增多学生听说读写的机会,先让学生们快乐地、自由地读一读诗歌,再让他们提出自己读不懂的问题,由学生互助解答,再由老师点拨的做法。我们发现,学生的小手更多地举起来了,小嘴巴读得更有劲头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3. 心中有学生,跟进练习到位。如,在让学生划出“我想变什么的词语”以及“指导书写”时,都让学生再次修改、练写,纠偏改错,做得扎实有效,不流于形式。
总之,我们根据学情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由不会到学会,学得轻松,学得投入。
三、团队成员主动参与,在磨课中幸福成长
从接到任务开始,所有团队成员全身心投入,定计划、备课、磨课、发贴、观课,用研究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在研修的这两个月中,过程是艰辛的,是一个不断否定自我的过程。我们有过众说纷纭,彷徨迷茫的的焦灼期,但是群组教师没有放弃,在不断尝试中,硬生生的创出了有我们自己特色的`课例设计。执教者刘小露老师从研修开始基本上就没有了休息日,闷在家里安静思考。特别是在第二次教学设计没有突破的瓶颈期时,刘老师面对试教的屡次受挫,能够坚韧执着,潜心研究;群组教师也克服了很多困难,对于研修不离不弃,学校春季活动特别多,群组教师基本上都是班主任老师,他们合理安排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班级管理任务,放弃自己的空堂休息时间,一起陪着试教老师听课、议课,错过了午饭时间都没有觉察;“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经过近二十稿的反复修改,群组的每一位教师都在“磨课”中得到了成长,教学理念发生变化,教学行为跟进改善。
四、过程比结果重要
记得研修的开始,参加研修培训的时候,教授就对我们说,这次我们的任务不是追求最后要出一节多么精彩的课,追求一个完美的结果。我们的任务是要体会一词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这样的一次经历,让每个老师都参与其中,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如何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现在回想整个过程,有很多难忘的镜头,发现问题时候紧锁的眉头,共同讨论时的激情飞扬和频频点头,解决问题时的会心微笑……这一幕幕都那么让人留恋,充满魔力和诱惑。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快乐,让我们化辛苦为快乐,在艰辛的历程中,收获一份快乐而充实的心情。
通过本次研修让我们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重审语文教学,对今后的语文教学改革有了明确的方向。我们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细细咀嚼,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让我们一起收获,一起分享专业成长的快乐吧。
磨课总结反思10
研修组作为磨课单位为教师学习提供了一个小范围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在社会环境中,教师才会有真实的处境认知,也就是对自身发展水平的定位,这需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他人比较和自身反思才能变得明晰。在磨课的“三次备课、两轮打磨”过程中,教师们有充分的机会进行比照和反思,对自己的发展水平会产生逐渐明晰的定位。
就这次观摩课整体而言,这几方面处理的相当到位:首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霍老师既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又重视了学生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最大限度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霍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了不同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式,而且,互动模式多样,采用看图、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激起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
其次,霍老师善于利用学生的“旧知”实现向“新知”的迁移,注重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从而使学生从“学会”迅速过渡到“会学”上来。一位老师对a层次的学生采用师生对话引出新课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并且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要求清楚明确,难易适中。
最后,霍老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听课中我发现霍老师基本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1、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从而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
2、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3、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充满激情。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
4、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为后盾,词汇丰富,课堂充实。
通过这次听课,我对自己也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去思考,要充分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兴趣、求知欲、好奇心、上进心,善于找出学生的进步点,提供好的学习方法,创设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向上的动机与行为。霍老师的确有许多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的东西,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
磨课总结反思11
一轮磨课结束,我们都坐到一起交流课后的感悟,不断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确保后一节课比前一节课有新的突破。
《大江保卫战》一文主要赞颂了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们在到处肆虐的洪水前,是怎样忘我地保卫大江、救助人民群众的事,讴歌了新一代人民子弟兵在危险和困难面前毫不畏惧、全然不顾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再现了他们光辉的形象。在教学此文时,我主要从审题入手,引导学生确立课文的研读主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围绕研读的主题,开展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即让学生进行批注式的阅读,取得了较好的阅读效果。 要进行批注式的阅读,需先确立课文的研读主题,从研读主题入手开展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批注阅读,避免出现学生不着要领,在课文的“外围”上转圈圈,不能深入地把握文本主旨,从而导致阅读效率的减低。《大江保卫战》一文的研读主题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下得以确立,即“人民子弟兵们是怎样保卫战的?表现了人民子弟兵们的'一种什么精神?”学生根据研读的主题开展批注式阅读。
教师根据学生批注阅读的进展情况,安排学生先进行同桌间的相互交流或小组内的相互交流,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在相互交流中碰撞智慧的火花交流彼此的收获,探求别人独到的见解等。
最后,学生就研读主题进行批注阅读的情况进行全班汇报,在汇报中引导学生感悟文本,阅读文本并指导朗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地深入。如在汇报“在这危急关头,几十万??”时,学生分别说出了自己的批注情况,有的说“说明解放军叔叔不畏艰险,哪里有危险,哪里就
有他们的身影”;有的说“解放军叔叔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危,白天黑夜地忙着赶路,日夜兼程,多么伟大呀!而我们呢,只要是略微晚了点睡觉,第二天早上就起不来,白天上课的时候甚至还打瞌睡。”??通过班级交流,使他们共享学习成果,让他们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合作学习中达到学习的目的。
可见,批注式阅读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其学习是高效的,课堂是充实的,活跃的。同时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搜集资料,促进了语言的积累,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记叙了解放军几十万官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行顽强战斗的动人情景,热情地歌颂了战士们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表现了子弟兵和人民之间的鱼水深情。听了陈新英老师上的这篇课文,感受颇多: 感受一: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自学和合作交流能力。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陈老师的自学自悟的课堂形式体现了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她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简单的一问一答,注重培养自学和合作交流的习惯。教师要求学生分四人小组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在自学中注意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再加批注,给学生提供了阅读过程中动脑、动手、动口的空间和多种感官协同操作的良机。“不动笔墨不读书”,加批注,需要学生深入地读书,要求学生自己去感悟、体会,积极思维,要求学生自身情感的投入。这一部分,陈老师给的时间十分充分,学生在讨论交流学习的收获,谈自己的感受时起到了不错的效果。这样切实有效的自学交流充分给予了学生思维、表达的机会,从而也能及时把握学生的阅读情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便于教师有的放矢。
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有待点燃的火把。《大江保卫战》一课,陈新英老师用自己的激情,生动的影片画面点燃了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智慧、教学机智点燃了学生的智慧。师生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彼此敞开心扉,相互倾吐,相互接纳。老师从情入手,让学生自读勾画、体会,说出感受、读出感受,师生自始至终沉浸在对“铮铮铁汉”们的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震撼之中。师生成为不可分割的“学习共同体”,真心阅读,真心感悟,真心对话。 感受三:在课文中照见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课文的身影。 正如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所说:“智慧的语文教育来自于善良的心灵,来自于深刻的思想,来自于鲜活的生活。”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两处:一是引进生活促感悟。在文本学习中,师生一起交流课外了解的感人事迹,丰富“铮铮铁汉”的形象,更深刻地震撼心灵,体悟文本;一是伸向生活巧迁移。一句句看似平常的导语,却由老师在引导学生巩固课文之后,又不露痕迹地引向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如此迁移,扎实有效而令人深感巧妙。 感受四:由读向写辐射,在互动中实现读写迁移。
老师在指导阅读感知,自读领悟的基础上,围绕课文内容,巧妙把握教材延伸点,在学生情感积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向“铁汉”们倾吐心声,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悟,去理解,去表述,以此促进语言的积累运用,集读写训练、发展思维能力和思想教育于一体,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了新的层次,对课文中心的感受达到了新的境界,促使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磨课总结反思12
小学语文磨课总结反思 进入20xx年10月中旬,我们参与远程研修的小学语文教师进入磨课活动,由郭娟老师执教的四年级阅读教学课《长城》。接到通知后,研修组的全体老师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对郭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进行了课堂观摩、评课议课。在一次次思考交流碰撞中,大家收获多多。
一、总体感觉
按照三次备课,两次打磨的要求,积极开展了教学研讨专题活动,集中解决教学问题,有效促进打磨计划的顺利实施。郭娟老师认真完成了三次备课(基于个人经验、基于同伴互助、基于教学反思)的教案;针对两次打磨情况,老师们整理出个人反思;两次打磨后,进行了上课,并上传教学实录。全组教师认真参与研课打磨、观课评课等活动;根据分工进行观课评课,合作完成观课报告,并已上传;磨课即将结束,教师们已经感受到成长的快乐。通过这次课例打磨,提高了研修组全体成员的教研水平。其中具体的磨课过程最为重要,需要密切合作,集思广益。
二、关于备课
基于第一次备课,郭娟老师在研修小组成员的帮助下执教了这节课。课后,我们召开了备课小组会议,用心聆听了大家的评课意见和建议:课堂上容易受教案的束缚,教师的评价不及时,面对学生的生成,不能也不敢及时巧妙地点拨和引导,总怕节外生枝,影响整个教学的过程。于是,根据课堂上的生成,我们对教学目标的设计作了修改,重新确立了 1
教学重难点,调整了部分教学环节,随后进行了第二次备课并在同组成员的分工观课中执教了第二次课……
三、关于上课
上课的重、难点把握准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时间安排合理。在大容量的课堂内容中,能清晰、明确重难点操作流程。使“重、难”点能充分被消化、理解和吸收。每个环节设计合理,符合文本及文本延伸,紧紧围绕文本展开教学环节。并且前一环节为后一个环节做铺垫,层层展开。环节与环节之间过渡连贯,流畅,整堂课如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完美结合。
1、 适当取舍,选准教学切入点,以诵读为本。这篇文章很长,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我着重抓住“城墙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这些词语展开教学,从柳树的外形和生长经历引导学生直奔重点,阅读文本、深究文本,层层深入,以诵读为本,引导学生读出语言、读出形象、读出体验、读出情感、读出方法。
2、推敲词句,体会语言的内蕴。帮助学生感受柳树的形象时采用了灵活的方法:有让学生体会,像“嘉峪关”的高度;跟已有生活经验楼的“高度”比较,把“长城的长度”跟平时常见的“距离远度”对比。
3、 汉语独具的个性魅力也决定了“悟”这一独具汉民族特色的思维方式。“悟,是一种省去繁琐逻辑推理过程,在经验范围内作出综合性、直接性、快速性结论的体悟式思维。”(引自董丽芳《我们应该如何感知文本》)通过语言文字品读,在语言的基础上,感悟文学,与作品共鸣,触摸作者受震撼的心灵,进而去感悟万里长城留给后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去感悟顽强毅力和韧劲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人生哲理,最终得到情感熏陶,得到思想启迪。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
四、关于听课、评课环节。
目的在于共同感受课堂的“精彩”和“困惑”,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听课时观课分工要明确,设计观察量表。评课不仅要评出优点,更要指出不足建议。
五、关于磨课。
磨课是指教师与其他成员围绕实践课不断地切磋——商讨——设计——实践——反思——修改——再设计——再实践——再总结。磨课的着眼点是让教师感受到从备课到课后总结全过程的'精细化研究,需要教师活跃的思维,丰富的知识储备,敏锐的观察力,懂得教育心理学,有敬业的精神,让教师实实在在体会到教学中的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解决的。大家通过反复磨课后,教研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六、教学反思。
反思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等。教学精彩之处是:
1、 精心设计,找准解读的突破口。“与文本的深入对话。”不是引导学生逐字逐句的品味、咀嚼。而是找准解读文本的突破口。如教学 3
时,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反复读、反复体会,感受到青海高原这株柳的顽强的生命力。
2、 精简环节,以读代讲。精简教学环节,真正的把时间还给学生。学习重点句子与欣赏精美图片相结合,通过朗读理解青海高原这株柳的神奇之处。
总之,我们深刻体会到磨课的过程,是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对课程标准重新解读的过程;是与同事交流的过程;是分析学情的过程;是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过程;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过程;是课程整合的过程;是教法学法的最优化选择的过程。就在这一次次的“磨”中,更新了我们老师的教学理念,优化了教学过程和环节,深化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更营造出了浓郁的教研氛围,促进了教师的成长,磨出了教师的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的精神。
磨课总结反思13
接到磨课通知后,认真学习学校有关磨课的要求,课题确定后,我们围绕如何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等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拿出了最佳授课方案,集体制作课件,为磨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一轮磨课结束,我们都坐到一起交流课后的感悟,不断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确保后一节课比前一节课有新的突破。“一磨”结束后,老师们都觉得教学过程流畅,结构层次分明,环节布局紧扣教学的重难点,但教师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时间较紧张等,学科带头人马老师提出了一个让师生互动的建议,又花了很多时间帮我们改进课件。针对这些情况,“二磨”的教师调整了教学结构,加大了课堂容量,把课堂设计为展现学生能力的舞台,师生互动操作恰到好处。课堂环节有条不紊,层层推进,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中探索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本次磨课,我们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揭开教材的高度。
经过磨课,我们感触颇多:
一、磨课内容明确具体:
本次磨课内容是《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休闲假日——混合运算”》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计算方法,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法,后
算加减法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二 、步骤明确 行动有效
对于此次磨课活动,我们立足人人参与,积极践行的原则,采取了“六步骤教研法”即:个人备课——小组讨论——课堂观摩——教后研讨——二次试教——反思总结。我们组有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还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群策群力,创新安排以确保行动有效。
制定计划,确保磨课顺利进行,教研组长制定磨课计划,将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如何利用多种方式进行课堂练习教学作为研究的重点。合理安排活动时间,为磨课提供保障:由于组内教师多数是班主任,因此磨课时间的安排,我们也做了调整,磨课活动大聚,小聚隔几天穿插进行,听课后接着评课。
三.磨课形式与特点:
1. 导课形式简洁、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利用多媒体,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3. 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更要注重课堂的生成与学生间的交流。
4. 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使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5. 教师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有较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四、磨课收获
1、团队的.成长。近四个星期的时间,团队成员一起扎扎实实地进行着集体备课——试教——磨课——再试教——再磨……真是一种碰撞、激活、提升的过程。学员们教研氛围浓厚了,凝聚力增强了,感情加深了。
2、教师的提升。执教的老师汲取组内老师的智慧结晶,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每位老师,在磨课中都有了提升。活动结束后,我们一起交流的时候,孙建青老师说“通过这次磨课,使我感到一次次地颠覆,一次次地重整,一次次地反思,一次次地修改,就像“蚕的一次次蜕变,最终吐丝结茧化蛹成蝶、脱胎换骨”。
3、课堂的变化。经过备课团队的精心打造,集体研磨,我们对小数概念、课堂练习教学摸索了方法,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老师精彩的教,学生能够扎扎实实地学,兴趣盎然地学。
五、需要努力的地方。
1、教学旧模式的惯性定势还在教学中出现。
2、在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探讨。
3、备课中在备学生方面仍需用心。
4、教学中的“问题”意识还需加强,提高提问艺术。
这次磨课,我们累着,但快乐着,因为我们有了收获。
六、点滴感悟:
1、感悟磨课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要磨出精品课,就必须钻研教材,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在磨课中,为了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花了不少心血,上网查找资料,撰写教案,制作课件,反复推敲,几经斟酌,深入到每一个细节。对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处理教材等,进行了反复研讨。这个过程就是教学能力提高的过程。其次,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借鉴他人的优点,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2、感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由于新教材注重学生自己探索,弹性较大,教材内容的补充、拓展和延伸有较大的空间。在磨课中,我们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灵活处理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教学特色,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平台。
磨课总结反思14
远程研修进行了将近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了,在前几个专题的学习过程中,看见了专家及优秀教师针对一节课反复琢磨修改等磨课过程,心想必须时间能极大促进教师进步的过程。紧之后我们小组紧扣各环节切实进行了磨课,从而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磨课好处的'重大。磨课的过程是一位教师围绕一篇课文或一个信息窗进行试教、反思、再试教、再反思、再上课的过程。这种磨课,对教材的钻研和驾驭就应是最深入、最透彻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自信心,培养了教师的成熟度,进而焕发了用心性。
磨课能指导教师深刻理解教材。磨课的过程首先就是对教材理解的辩论,教师在与同组教师讨论教材时,大家就有不同的理解,由此可能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透过相互研讨,最终就能作出合理决定结合自身实际,我觉得磨课过程中受益最大的便是我们一些年轻教师,在磨课过程中学习前辈经验,观察前辈看问题思考问题的角度,从而真正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也定会不断反思和总结及请教。
磨课总结反思15
在研修专家的引领下,我积极参加组内的磨课活动,组长给我们做了细致深刻的解读,为低年级英语教学明确了方向。在参加多次培训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对培训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反复研讨,大家清晰认识到,对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
一、步骤明确行动有效
对于此次磨课活动,立足人人参与,积极践行的原则,采取了“五步骤教研法”即:个人备课——小组讨论——课堂观摩——教后研讨————反思总结。
制定计划,确保磨课顺利进行:李老师制定磨课计划,教师个人制定磨课计划,将如何坚守英语本质,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怎样将“教的课堂”转为“学的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指导?等几个方面作为研究的重点。合理安排活动时间,为磨课提供保障:由于组内教师授课任务重因此磨课时间的安排,我们也做了调整,磨课活动大聚,小聚隔几天穿插 进行,网络听课课后接着评课,网络交流进行的.多一些。
二、课堂引路指引方向
李老师经过多次实践和调整,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老师精彩的教,学生扎扎实实地学,无不感染了每个参与者,为我们进行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这次磨课让我深深感受到信心在鼓励中坚定,困难在研讨中化解,好课在磨砺中诞生。
三、感受领悟,推进磨课活动纵深发展
本次磨课活动时间虽短,但整个磨课的过程却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收获,在一起扎扎实实地进行着集体备课——试教——磨课——再试教——再磨……真是一种碰撞、激活、提升的过程。教研组的教研氛围浓厚了,凝聚力增强了,感情加深了。
在磨课中都有了提升。活动结束后,我们一起交流的时候,孙老师说“通过这次磨课,使我感到一次次地颠覆,一次次地重整,一次次地反思,一次次地修改,就像“蚕的一次次蜕变,最终吐丝结茧化蛹成蝶、脱胎换骨”。
课堂的变化。经过备课团队的精心打造,集体研磨,低年级对英语教学模式的掌握越来越灵动、高效,飘逸着浓郁的语文味儿。学生能够扎扎实实地学,兴趣盎然地学,实现了英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这次磨课活动使我的研究能力提高了,提高专业化,对我今后的教学起到深远的影响。
【磨课总结反思】相关文章:
磨课总结反思08-16
磨课总结反思11-09
磨课总结反思15篇03-06
磨课总结反思(15篇)03-06
磨课总结反思15篇(经典)08-19
磨课总结反思[精选15篇]08-19
磨课总结反思精华15篇08-18
磨课总结反思(通用15篇)03-09
磨课总结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