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精选[15篇]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1
课题1空气
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
1、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的科学家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
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1、装置图(见书P27)
2、实验现象:
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
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点燃
4、原理:表达式:磷(P)+氧气(O2)五氧化二磷(P2O5)
点燃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5、
5、注意事项:
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6、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
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空气成分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
四、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注意: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
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氧气氮气稀有气体
①动植物呼吸
②医疗急救
③金属切割
④炼钢
⑤宇宙航行等
①超导实验车
②化工原料
③作保护气
④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
①作保护气
②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③激光技术
④液氦冷冻机等
六、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烟尘。
2、污染来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
3、被污染的空气带来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臭氧空洞(飞机的尾气、氟里昂的排放)、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态、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
5、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七、未来化学将朝着“绿色化学”“绿色消毁”和“绿色生产”的方向发展。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特点:
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原料无毒无害
②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
③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被消纳,实现零排放(在化合反应中体现)
④生产出环境友好产品。见教材P32。
课题2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法)
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一)与非金属(碳、硫、磷)的反应1、木炭(黑色固体)燃烧
实验现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碳(C)+氧气(O2)
点燃点燃
二氧化碳(CO2)
化学方程式C+O2CO2
做木炭燃烧实验时,燃烧匙应慢慢从瓶口向瓶底伸入(充分利用瓶内的氧气)。
2、硫粉(淡黄色)燃烧: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点燃二氧化硫(SO2)文字表达式硫(S)+氧气(O2)
点燃化学方程式S+O2SO2
实验时,要在瓶底装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红磷(暗红色固体)的燃烧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文字表达式:磷(P)+氧气(O2)点燃
五氧化二磷(P2O5)
点燃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
注意:五氧化二磷(P2O5)是固体,不是气体(二)与金属(镁、铁)的反应
1、镁带(银白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文字表达式:镁(Mg)+氧气(O2)点燃
氧化镁(MgO)
点燃化学方程式:2Mg+O22MgO2铁丝(银白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Fe)+氧气(O2)化学方程式:3Fe+2O2
点燃点燃
四氧化三铁(Fe3O4)
Fe3O4
注意: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三)与某些化合物(蜡烛、甲烷)的反应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现象:比空气中燃烧剧烈,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出现水珠,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点燃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O2)二氧化碳(CO2)+水(H2O)
空气中燃烧情况: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稍有黑烟。
(四)其他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某些物质在一些条件下,与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成为缓慢氧化。缓慢氧化也放热。如:动植物新陈代谢,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烂、酒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等等。总结: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称为氧化反应。氧气便是常见的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2、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度比空气中燃烧要剧烈。说明物质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大小成正比;
3、物质燃烧时有的有火焰,有的会发光,有的会冒烟。一般来说,气体燃烧会有火焰产生,固体直接燃烧,产生光或者火星。生成物有固体,一般都会产生烟,即固体小颗粒;4、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是燃烧现象,如缓慢氧化。
三、氧气的用途(1)、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
(2)、支持燃烧:炼钢、气焊与气接、液氧炸弹、火箭助燃剂四、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可表示为:A+B+→E(简称“多合一”)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可表示为:AB→A+B+。(简称:“一变多”)
③: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石蜡的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课题3实验室制取氧气
一、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原理: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蒸馏)
(1)具体过程
降温加压空气
液态空气液态氧沸点较高(183℃)
蒸发氮气沸点低(196℃),先蒸发出来
装入天蓝色钢瓶中
(2)注意:该过程是物理变化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变化)
1、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A、药品:过氧化氢(H2O2)和二氧化锰(黑色粉末MnO2)
B实验原理:
表达式:过氧化氢(H2O2)
MnO2
水(H2O)+氧气(O2)
化学方程式:2H2O2MnO22H2O+O2↑
注: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C、装置: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双氧水的为一类)
注意事项:
①、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②、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
③、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④、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⑤、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D、步骤:连、查、装(二氧化锰)、定、倒(过氧化氢溶液)、收2、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
A、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与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B、原理:
①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表达式:氯酸钾(KClO3)方程式:2KClO3
MnO2△MnO2△
氯化钾(KCl)+氧气(O2)
2KCl+3O2↑注意: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②加热高锰酸钾:
表达式:高锰酸钾(KMnO4)
△△锰酸钾(K2MnO4)+二氧化锰(MnO2)+氧气(O2)
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C、装置:加热固体制气体(加热氯酸钾的为一类)
D、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离、熄。
①连接装置: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③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④固定装置: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⑤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⑥收集气体:
a、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排出的是空气;水排完后,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大)(防止气体逸出)。
b、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为了排尽瓶内空气)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放在集气瓶口。
⑦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⑧再停止加热E、易错事项:
a).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b).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e).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F、收集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向上排空法(密度比空气大)
G、检验、验满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三、催化剂:
1、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加快或变慢),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
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特点:两不变(质量、化学性质)、一改变(反应速率)注意:
①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不能决定反应的进行。
②催化剂不是反应物、又不是生成物。
③催化剂仅针对某一反应,并不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④某一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只一种。
3、二氧化锰在一些反应中不只作催化剂,催化剂不一定就只有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中,催化剂可以用硫酸铜溶液、氧化铁、氧化铜、红砖粉末)。在氯酸钾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质量分数变大。四、分解反应:
1、概念: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及以上物质的反应。
2、特点:一变多。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2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1、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六不变宏观:元素种类、元素质量总和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两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三个可能改变宏观:物质的状态可能变;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变
微观:分子个数(化学计量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2、表示的意义:
⑴质的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⑵量的意义:a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
b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点燃例如:以2H2+O22H2O为例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
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点燃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2H2+O22H2O为例
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化学计量数之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尊重客观事实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二、方程式的配平
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
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3、方法:观察法、奇偶法、最小公倍数法三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⑴、确定配平的起点元素:横线两边出现次数最少,且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大的元素作为起点元素。
⑵、确定起点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⑶、确定含有起点元素的化学式的系数: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起点元素原子的个数的商作为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⑷、确定其它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顺序:依次确定含有除起点元素以外,横线两边出现次数由少到多的元素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⑸、最后将各系数调整为最简整数比。
举例:配平化学方程式:FeS2+O2点燃Fe2O33+SO2
⑴确定起点元素:由于Fe、S元素在横线两边只出现了一次,且最小公倍数都为2,因此Fe、S元素都可作为起点元素。
⑵若选择Fe作为起点元素,则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2。
⑶确定FeS2、SO2前面的系数:用最小公倍数2除以FeS2中Fe元素的原子个数1的商2作为的FeS2系数;用最小公倍数2除以Fe2O3中Fe元素的原子个数2的商1作为Fe22O3的系数;
2FeS2+O2点燃1Fe22O3+SO2
⑷确定O2、SO2的系数:①由于O2、SO2中只含有O、S两种元素,S元素在方程式两边只出现了一次,因此先确定SO2的系数,再确定O2的系数。由于方程式左边S原子的个数已确定为4,所以右边S原子的个数也为4。因此SO2的系数为4除以SO2中S元素的原子个数1的商4作为SO2。的系数。
2FeS2+O22点燃1Fe2O3+4SO2
②由于方程式右边O原子的个数已确定为11,因此左边O原子的个数也为11。所以O2的系数为
11除以O2中O元素的原子个数2的商11/2作为SO2。的系数。
2FeS22+11/2O点燃1Fe22O3+4SO2
⑸再将各系数调整为最简整数比:即在方程式两边同时乘以2就可以。
点燃4FeS22+11O222Fe2O3+8SO2
四、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步骤
1、写: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2、配:配平方程式
3、注: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4、等:将横线改为等号
五、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依据:利用化学方程式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且质量比呈正比例关系。二、步骤:①设未知数;
②根据题意写出方程式;
③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比;④列出比例式,并求出未知数;⑤答
注意:
①由于方程式只能反应物质间的质量比,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各个量必须是质量。②由于方程式中各物质是纯净物,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③单位必须统一,未知数不能带单位,只有实际已知质量带单位。附:前面一至五单元要求掌握的化学方程式:1、C+O22、S+O2点燃CO2现象: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空气中红热,放热
生成能让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SO2现象:先熔化,后燃烧;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
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的气体。
点燃3、4P+5O2点燃2P2O5现象::黄白色火焰,产生白烟,放热
Fe2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放热
△
4、2Hg+O2====2HgO现象:银白色液体逐渐变成红色粉末
5、3Fe+2O26、2Mg+O27、2H2O2
点燃点燃2MgO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产生白色固体
MnO28、2KMnO4K2MnO4+MnO2+O22↑9、2KClO3
10、2H2O
△2H2O+O2↑
MnO2△2KCl+3O2↑
通电点燃2H2↑+O2↑现象:电极上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
正极试管内与负极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8
11、2H2+O22H2O现象:淡蓝色火焰△
12、H2+CuO====Cu+H2O现象:黑色粉末变红并减少,同时试管口有水珠
△
13、2HgO====2Hg+O2↑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银白色液体
14、.Fe+CuSO4→FeSO4+Cu现象:银白色固体表面附着紫红色固体;
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3
一、水的净化:沉淀法与过滤法(P106-107)温馨提示:净化得到的水不是纯净水
二、水的纯化:蒸馏(得到的蒸馏水是纯净水)(P107-109)三、硬水与软水(P109)
1、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肥皂水)
2、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生活中:煮沸,实验室:蒸馏)
四、水的组成(P112-113)
1、水的电解实验现象(P112图右边四点)、产生气体的鉴别方法、化学方程式、结论五、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1、化学式表示的含义P1142、单质的化学式
单原子单质:金属、稀有气体、C、S、P用元素符号表示它的化学式、由分子构成的单质:记住氧气、氯气、氮气、氢气、臭氧的化学式
3、化合物的化学式(P115-118)(1)①化合价口诀
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三五氮,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都为零,莫忘单质都为零。
其中负的化合价:氯(负一)、氧(负二)、氮(负三)、硫(负二),其他都是正的
②五个基团的名称及符号(2)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根据化合价可以写出化学式,通常正价元素写在左边,负价元素写在右边,原子的数目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标明;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同时,根据化学式可以求出化合价(依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3)化学式的读法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通常规定为从右边到左边读做“某化某”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如SO2二氧化硫。含有原子团的化合物,要读出原子团的名称,如Na2SO4硫酸钠六、有关化学式的计算(P118-119)Mr相对分子质量Ar相对原子质量
(俞燕芹原创)
九年级化学一至六单元知识归纳
1.相对分子质量:Mr(AmBm)=m×Ar(A)+n×Ar(B)2.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m×Ar(A):n×Ar(B)3.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某元素质量物质的质量×100%
七、质量守恒定律(P121-122)
在化学变化中,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综合,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的三不变,原子种类(元素)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八、化学方程式
要求掌握1到6章课本中出现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会配平。九、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1.设计算所需的未知物
2.根据题意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已知物、未知物的质量
注意:计算时各物质的质量指的是实际参加反应或反应生成的纯净物质量,若已知量为不纯净的物质的质量,判断纯净物质量的方法:
①纯净物的质量:样品的质量×纯度(质量分数)
②守恒法: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3.在物质的下方列出相应的质量比已知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并求解
计算中必须带单位,而且单位必须统一附(化学式的书写练习)
一、请写出下列元素常见的化合价:
1.氧______2.氢_______3钡_______4.钠______5.钾______6铝_______7银_______8钙______9.镁______10.铁_____,______11.硫酸根________12.碳酸根________13.铵根_______14.硝酸根________15氢氧根_______二、规律:单质中的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单质:
1.氧气_____2.氢气______3.氮气_______4、氯气______5.臭氧_______(稀有气体)1.氦气_____2.氖气_______3.氩气____(非金属固态单质)1.碳(木炭,石墨,金刚石)______2.红磷(或白磷)_____3.硫(硫磺)_______(金属单质)1.铁____2.铝____3.铜____4.镁____
5.锌____6.银____7.汞____
(俞燕芹原创)九年级化学一至六单元知识归纳
三、结合化合价的知识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化合物中各元素的____________的代数和为________(一)氧化物(氧元素常显_____价)
1.氧化镁________2.氧化钡__________3.氧化铝____________4.氧化铁(+2)_________5.氧化亚铁(+2)_______6.氧化钙(生石灰)________7.氧化铜(+2)_______8.水________9.过氧化氢(双氧水)_______10.一氧化碳_________11.二氧化碳_______12.二氧化硫_______13.三氧化硫_______14、五氧化二磷_________(二)酸:
1.硫酸____________2.盐酸________3.硝酸.____________(三)碱(氢氧根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1.氢氧化钠______2.氢氧化钙(熟石灰)_______3.氢氧化亚铁(+2)________4.氢氧化铁(+3)_______5.氢氧化铝______6.氢氧化铜(+2)_____7.氢氧化钾_______8.氢氧化镁______9.氢氧化钡________(四)盐
(1)氯化物(氯元素常显______价)
1.氯化钠_______2.氯化钙_______3.氯化铝_______4.氯化铁(+3)________5.氯化亚铁(+2)________6.氯化铜______7.氯化银______8.氯化钡_______9.氯化铵.______10.氯化锌_______11.氯化镁_____12.氯化钾_________(2)硫酸盐(硫酸根显_____)
1.硫酸钾_______2.硫酸钡_______3.硫酸亚铁(+2)______4.硫酸铝_______(+3)_______6.硫酸镁_________
7.硫酸锌_______8.硫酸钠_______9.硫酸钙__________10.硫酸铜(+2)___________(3)碳酸盐(碳酸根显_______价)
1.碳酸钙________2.碳酸钠_______3..碳酸钾________4.碳酸钡________(4)硝酸盐:(硝酸根显______价)
1.硝酸钠_______2.硝酸锌______3.硝酸银________4.硝酸钡_______5.硝酸钾_______6.硝酸钙_______7.硝酸镁_______8.硝酸铝________9.硝酸亚铁_______10.硝酸铁_______11.硝酸铜_______12.硝酸铵_______四.常见的化学式
1.高锰酸钾_________2.氨气________3.四氧化三铁_______4、氯化氢气体____
第五章
燃料
一、氢气的性质:(P132-135)
1、氢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极难溶于水、最轻的气体(特性)2.、化学性质:可燃性2H2+O2
2H2O
(俞燕芹原创)
8
5.硫酸铁九年级化学一至六单元知识归纳
实验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烧杯内壁有水雾(水滴)生成3、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1)收集一小试管氢气;
(2)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使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移近酒精灯火焰;
(3)听到轻微的“噗”声,说明氢气已纯净;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净。
温馨提示: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而需要再检验时,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然后才能再收集检验,否则易发生危险。
4、氢气是最理想的高能燃料(氢气燃烧值高,产物是水)二、几种碳单质的主要性质及用途(P137-139)
金刚石: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用于玻璃刀、钻探机上的钻头、装饰品等石墨:导电性良好,导热性良好,用于电极、高温润滑剂、制铅笔芯等活性炭:吸附性,用于净水、防毒面具等(活性炭比木炭的吸附性更强)
炭黑: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用于书画、碳素墨水等(炭黑墨汁绘的画和书写的字久不变色。)三、CO2和CO(P141-143)1.碳单质、CO、CO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1.稳定性(常温下)2.可燃性C1.可燃性CO2CO+O22.毒性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制作碳酸饮料、作温室气体肥料、灭2.与水反应火、干冰作制冷剂等CO2CO2+H2O====H2CO33.与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2C+O2
点燃用途燃料点燃2CO2燃料2、碳单质、CO、CO2三者间的转换:2CO
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物理性质上的区别:
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一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难溶于水。固体二氧化碳称为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4、.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要研究气体实验室制取的化学反应原理,即选择合适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如常温、加热、加催化剂等),还要选择合适的实验装,并需研究如何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的气体。(1)反应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为:CaCO3+2HCl===CaCl2+H2O+CO2↑(3)常用的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如图:
(俞燕芹原创)九年级化学一至六单元知识归纳
(4)CO2的收集:向上排空气法
温馨提示:CO2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收集气体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底部以排尽集气瓶中空气,使收集到的气体纯度较高。(5)CO2气体的`验证:
①检验方法:将生成的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为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②验满的方法: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要伸入瓶内),如果木条立即熄灭,则CO2气体已集满。5.二氧化碳的循环以及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二氧化碳的生成和消耗:人和动植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产生二氧化碳。而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主要依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危害:温室效应
(3)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或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等。三、化石燃料
1.当今社会的三大化石燃料为煤、石油和天然气。
2.化石燃料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气体。它也属于混合物。3、有待开发的新能源: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水能、氢能源等。
第六章
金属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不同的性质决定了金属不同的用途)二.合金
合金的定义:由一种金属与其他的金属或非金属融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是混合物)
合金与组成成分比:硬度增大、熔点降低。三、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跟氧气的反应
(1)、大多数的金属能与氧气反应。要求掌握镁、铝、铁、铜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及方程式。(2)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为什么会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呢?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2、金属活动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借给那美女新铁丝千斤铜汞银百斤)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
换出来。
3、金属跟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
在化学上,通常把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金属称为活泼金属;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金属称为不活泼金属。(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氢前面的金属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俞燕芹原创)
九年级化学一至六单元知识归纳
常见几种金属与酸反应方程式:(现象:有气泡冒出)例子:
Mg+2HCl==H2↑+MgCl2Zn+2HCl==H2↑+ZnCl2Fe+2HCl==H2↑+FeCl2Zn+H2SO4==H2↑+ZnSO4Fe+H2SO4==H2↑+FeSO44、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换反应。5、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换出来。例子:2Al+3CuSO4=Al2(SO4)3+3CuFe+CuSO4==FeSO4+Cu
温馨提示:要求掌握比较金属活泼性的方法(两种),学会书写金属与酸反应的方程式及现象,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方程式及现象等。
注意:换反应中铁的化合物化合价都是+2价
四、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态存在):少数很不活泼金属如金、银、铂
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态存在):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物形态存在于矿物中五、金属的冶炼1、炼铁的基本原理
(1)实验步骤:①将药品装入硬质玻璃管②通CO③加热④停止加热⑤继续通CO(2)实验原理:
(3)实验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燃烧产生浅蓝色火焰。(4)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
先通一氧化碳,可以把管内的空气排出,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受热爆炸;
实验完毕先停止加热,还要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冷却为止(防止灼热的铁重新被氧化);CO有毒,把尾气烧掉,防止污染空气【拓展与迁移】用氧化铜代替氧化铁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
2、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失去氧的反应
还原剂:能夺取含氧化合物里的氧,使它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初中阶段接触的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应用:3、高炉炼铁(1)步骤
(俞燕芹原创)
11
九年级化学一至六单元知识归纳
①焦炭转变成一氧化碳②一氧化碳还原铁矿石③石灰石除去脉石
(这个方程式不要求)
(2)产物:生铁
(3)炼钢:降低生铁中碳的含量并除去硫、磷杂质。主要反应:生铁和钢的区别
4、氧化铜的还原
类别生铁钢含碳量/%多少机械性能硬而脆(差)硬而韧,有弹性(好)
或者(2C+O2
点燃2CO)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试管口出现小水珠。方程式:操作中注意:(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2)先通氢气,赶尽试管内的空气,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后受热发生爆炸。(3)后加热至黑色氧化铜变成光亮的红色。
(4)实验完毕,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至室温,再停止通氢气,防止生成的
灼热的铜与进入试管的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又生成氧化铜。六.冶炼金属的常用方法
1.一般金属(如锌、铁、锡、铅、铜)热还原法2.活泼金属(如钾、钙、钠、镁、铝等)电解法3.较不活泼金属(如汞、银)加热法4.极不活泼金属(如金、铂)游离态存在七、铁的生锈及保护
1、铁生锈的因素:水与氧气(在酸性等条件下,生锈会加剧)产物:氧化铁(疏松,会加剧生锈)2、金属锈蚀的防护措施
(1)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和干燥。
(2)用保护层使金属隔绝空气和水分,这是防锈的主要方法。
①涂油;②喷漆;③烧涂搪瓷;④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⑤在铁制品表面高温制成致密氧化膜。(3)改变金属内部结构:制造耐腐蚀的合金,如不锈钢等。
3、金属资源的保护
从资源的采掘与开发方面:(1)合理开采矿物;(2)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俞燕芹原创)九年级化学一至六单元知识归纳
从保护金属材料和制品方面:(1)防止锈蚀;(2)回收利用废旧金属。4、不纯物质的计算
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杂质的质量
纯度=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100%
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
例1、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100t,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多少吨?解:设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的质量为x。
160112100t×80%x(1-4%)
x=58.3t答: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58.3t。【前六章化学方程式综合】
一、化合反应3Fe+2O22Cu+O2
△Fe3O42Mg+O22CuO4Al+3O22H2O2C+O2
2MgO4P+5O2
2Al2O3C+CO2
2CO
2P2O52CO
CO2
2H2+O2
三、分解反应2HgO
△C+O2
2Hg+O2↑2H2O
通电2H2↑+O2↑
MnO2
2KMnO4
△K2MnO4+MnO2+O2↑2H2O2====2H2O+O2↑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CO2+Ca(OH)2==CaCO3↓+H2O金属的冶炼:Fe2O3+3COFe2O3+3H2
2Fe+3CO22Fe2O3+3C
△4Fe+3CO2
2Fe+3H2OH2+CuOH2O+Cu
(俞燕芹原创)九年级化学一至六单元知识归纳
金属与酸反应例子:
Mg+2HCl==H2↑+MgCl2Zn+2HCl==H2↑+ZnCl2
Fe+2HCl==H2↑+FeCl2Zn+H2SO4==H2↑+ZnSO4Fe+H2SO4==H2↑+FeSO4
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例子:Fe+CuS04==FeSO4+Cu2Al+3CuSO4=Al2(SO4)3+3Cu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4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第一节化学是一门新的科学
一、化学发展大事记
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1.概念:有新物质生成。
2.本质:生成了其他物质。
3.举例:铁生锈、食物腐败、汽油燃烧、通电分解水。
三、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1.火箭发射: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2.磁悬浮列车:利用磁场实现飞驰。
3.高能燃料:利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4.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5.环境保护:消除污染和开发新式、高效、无污染的清洁能源。
四、道尔顿和门捷列夫对化学的贡献
1.原子论: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在19世纪初,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是由极微小的微粒构成的',这种微粒叫做原子。原子的质量是均匀的,同类同种原子的质量相等,而不同种类的原子质量不同。
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1869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五、化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制法、用途、变化规律。
2.研究方法:观察、分类、实验、系统法等。
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化学实验
1.药品的取用和保存
(1)固体药品的取用
少量:粉末用钥匙,块状用镊子
注意:
①粉末用药匙(一斜二送三竖)
②块状用镊子(一横二放三竖起)
(2)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少量:用胶头滴管取用
②多量:用倾倒法
注意:
①倾倒时,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
②倒完后,要立即盖紧瓶盖,放回原处
③特殊药品,要记住其化学名称,取用时不能接触或品尝
2.物质的加热
(1)给液体加热:液体不能多于其容积的1/3,试管与水平面约成45°角。
(2)给固体加热:要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加热时,试管底部接触酒精灯外焰。
(3)给试管内药品加热的方法
①均匀受热
②试管口不对着自己或别人
③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超过其容积的1/3
④试管与水平面约成45°角
二、仪器的使用
1.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
(1)药匙:取粉末状药品
(2)镊子:取块状或颗粒状药品
(3)量筒:量取液体体积
(4)集气瓶:收集气体,也可作为反应容器
(5)试管:少量药品的反应容器,也可给少量药品加热
(6)烧杯: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也可用来配制溶液、作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7)烧瓶:常用作试管的换代器
(8)蒸发皿:蒸发或浓缩液体
(9)胶头滴管:吸取液体
(10)酒精灯:给物质加热
2.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药匙、镊子、坩埚钳:取用粉末状或块状固体药品
(2)量筒:量取液体体积
①不能加热
②不能作反应容器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集气瓶:收集气体,也可作为反应容器
①不能加热
②在瓶口处不要放置水槽
(4)试管:少量药品的反应容器,也可给少量药品加热
①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口部
②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时,试管口部斜向上
(5)烧杯: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也可用来配制溶液、作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①加热时,烧杯底不能接触酒精灯的灯芯
②加热时,烧杯外壁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5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实验:
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
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构成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
2.一正氧、二负氢
实验现象:电极上有气泡,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
负极气体可燃烧,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水=氧气+氢气(分解反应) 2H2O=2H2↑+O2↑
3.水的组成:
水是纯净物,是一种化合物。从宏观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
从微观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4.水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没有味道的液体,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密度为1g/cm3,能溶解多种物质形成溶液。
(2)化学性质: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水还可以与许多单质(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等多种物质反应。
二、氢气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2.化学性质:
可燃性。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淡蓝色,唯一的生成物是水。
注意: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验纯。
(验纯的方法:收集一试管的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瓶口向下移进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再收集,再检验;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三、分子
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特征:
(1)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也就越快。
(3)分子间有作用力和间隔。不同的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通常不等于几种液体的体积简单相加,就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和间隔。
四、原子
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3.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五、物质的分类、组成、构成
1.物质由元素组成
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3.物质的分类:单质、纯净物、化合物、混合物
六、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
(1)加入絮凝剂吸附杂质(吸附沉淀);
(2)过滤;
(3)消毒(加氯气或一氧化二氯)。
2.活性炭的.净水作用:
具有多孔结构,对气体、蒸气或胶状固体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色素而使液体变无色,也可以除臭味。
3.硬水和软水
(1)区别:水中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多少。
(2)硬水的软化方法:煮沸或蒸馏。
七、物质的分类方法
1.过滤:分离可溶性与不溶性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注意:“一贴” “二低” “三靠”)
2.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八、爱护水资源
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2.我国的水资源情况及水资源污染:
主要水体污染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6
【知识梳理】
一、化肥
1.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素为、、、等。
2.根据所含植物营养元素的不同,化肥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各种肥料的作用
化肥种类
主要作用
常见化肥
氮肥
磷肥
钾肥
4.常用的铵态氮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复合肥料:含有氮、磷、钾中_______________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举例:
6、.检验某化肥是否为铵态氮肥:向肥料中加入___________会释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_________,利用这一反应可检验化肥是否为铵态氮肥,或检验某一化合物中是否含有铵根离子。
二、农药
1.农药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许多农药因毒性强、药效持久、残留时间长,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家正积极研制和开发新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农药。
2.波尔多液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而成的,有关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能用铁桶来盛放吗?。原因:。
【知识导学】
本节知识点多,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总结。
1.对于化肥的作用进行强化记忆。
2.铵盐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都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防止生成氨气,降低肥效。
3.了解一些常用农药如波尔多液的.名称、成分及配制方法。
【疑难突破】
1.为什么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硝酸铵、氯化铵、碳酸铵、硫酸铵)
2、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基本计算
尿素的化学式CO(NH2)2
(1)、相对原子质量
(2)各元素的质量比
(3)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4)120克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
(5)多少克尿素中含有56克的氮元素?
(6)某尿素的产品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仅为28.0%,则该产品中尿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7
一、基本概念
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 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 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 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 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 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 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
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 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 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 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
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4. 化学用语
(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 某一种元素。
② 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 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也可表示这种单质,例如: 、S、P等。
(3)化合价: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决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价。
(4)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5)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注意书写原则、步骤、配平、反应条件、箭头的正确使用。
(6)化学反应类型
(7)质量守恒定律
5. 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在溶液中,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3)特征:溶液是均一性、稳定性。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
一般规律: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5) 溶解度、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 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② 温度。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①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② 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6.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7.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8.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一变二不变)
9.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10.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他为溶质。)
11.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12.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NaOH==Na+ + OH-
Ba(OH)2==Ba2+ + 2OH-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1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如七氧化二锰):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14.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10H2O、CuSO4?5H2O FeSO4?7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15.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二、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
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与杂质占0.03% 。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
NO2 、CO、SO2、.H2S、NO等物质 。
3.其他常见气体的化学式
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
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根)、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一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
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
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
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
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说明:(1)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碱性。
(2)pH越接近0,酸性越强;pH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三、物质俗名及其对应的化学式和化学名
⑴金刚石、石墨:C
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四、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等大多数金属块状固体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 ; KMnO4为紫黑色 。
3.红色固体:Cu、Fe2O3 (红棕色)、HgO、红磷 ▲硫:淡黄色 ▲ Cu2(OH)2CO3为绿色
蓝矾(又叫胆矾):蓝色 NO2 :红棕色气体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
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不溶于稀HNO3) 等
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 白色↓:Mg(OH)2。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化学学科怎样高效做题
1、掌握做题步骤,过好三关
审题关:要做到三看清,看清题目中所讲的化学过程,看清题设条件,看清要解决的问题。这是前提。
分析关:要做到三想,想化学过程所涉及的化学概念和所用到的化学原理,想所给条件与所求问题的关系,想有无隐含条件及题目考查的内容。
答题关:书写要规范,术语要正确,回答要符合题目。
2、做题后总结
命题的意图是什么?题目设计的巧妙之处在哪?解此题关键所在?为什么要这样做?题目有无规律,能否举一反三,适用于一系列题目?做题过程中暴露自己哪些弱点?这个问题改变角度是不是可以变成别的题目?
3、善于积累
要积累的一是成功经验,二是失败教训。建立错题档案,把平时练习或考试中做错的题目积累下来,经常翻阅学习,这样既有针对性,又节省时间,可以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
化学的有效方法是哪些
1、认真听课
认真听课: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当老师引入新课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提出新问题的?当老师在讲授新课时候,同学们应该跟着想想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当老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同学们应该认真看看老师是怎样进行操作的?当老师在对本节课进行小结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有意学学老师是怎样提炼教材要点的?
2、记好笔记
记好笔记:详略得当,抓住要领来记。有的同学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有的同学记多少算多少;有的同学只顾记,不思考;这些都不好。对于新课,主要记下老师讲课提纲、要点以及老师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
3、认真复习
对于复习课,主要记下老师引导提炼的知识主线。对于习题讲评课,主要记下老师指出的属于自己的错误,或对自己有启迪的内容。或在书的空白处或者直接在书里划出重点、做上标记等,有利于腾出时间听老师讲课。此外,对于课堂所学知识有疑问、或有独到的见解要做上标记,便于课后继续研究学习。
4、集中精力
课内学习是搞好学习的关键。同学们在学校学习最主要的时间是课内。在这学习的最主要时间里,有些同学没有集中精力学习、有些同学学习方法不讲究,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习水平的发挥。
化学复习的13个好习惯是什么
1、准备红、黑双色笔,黑笔独立完成练习;红笔纠错、记录老师的点评与拓展。
2、准备一个小夹子,夹化学试卷、讲义材料,并按时间顺序排列。
3、笔记本记录知识归类、规律等内容时要适当“留白”,以便补充内容。
4、每次考试前浏览笔记本、错题集、试卷等。
5、识、记是学好化学的前提条件。
6、实验大题历来高考得分低,复习中要特别注重化学用语规范、精炼、准确,学会分析图表、数据,并运用于解题。
7、不同章节的复习方法会有所不同,但不论复习什么内容都要求课前做好预习。
8、回归课本,重温重难点;拓展归纳,知识前后衔接;课后精练,培养解题能力。
9、高三化学复习必须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
10、老师讲完每一节课,要及时独立完成巩固练习并及时纠错。
11、切忌做一题校对一次答案或对着答案来完成练习。
12、不会做的题弄懂后建议你再教会1-2位同学,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说明你真正弄懂了。
13、重视每次练习、考试所犯的错误,这就是你的知识“盲点”或薄弱环节。
如何让化学实验课更有效果
1、明确每个实验的目的
不管是课内实验还是课外实验,做题也好,复习也好,不要急着去看实验怎么做,第一步一定要明确实验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合成某种物质?还是为了除去杂质?还是为了检验物质的某个性质?只有知道实验到底要做什么之后,再去看每一步的操作才会显得有理有据,自己就会明白每一步的目的是在干什么。
2、牢记操作细节
这一建议是针对课内一些常考实验的。许多实验考题反复考察的就是那么几个细节操作,而不是要你复述整个实验是怎么做的。所以,比如焰色反应中用铁丝不用玻璃棒、提纯实验中的加料顺序等,这些常考的操作细节在平时题目、老师上课时肯定都会多次出现,那么你要做的就是两个方面:①记住正确的答案是什么;②清楚为什么这么做才正确。
3、反过头去联系理论知识
所有实验操作,都可以用理论知识去解释。比如为什么硫酸将醇脱水的反应温度不能过低不能过高?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联系到这个反应本身需要的条件以及温度过高会发生副反应。这样子我们就可以根据理论知识去解释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反推理论上它有的性质。所以,希望同学们千万不要把实验与理论割裂开,这两部分在化学中一定是相辅相成的。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8
初三化学方程式归类总结
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2Mg+O2====2MgO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点燃
S+O2====SO2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
点燃
C+O2====CO2现象:生成能够让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点燃
2C+O2====2CO现象:燃烧点燃
4P+5O2====2P2O5现象::生成白烟
点燃
3Fe+2O2====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点燃
2H2+O2====2H2O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MnO2
2H2O2====2H2O+O2↑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2HgO====2Hg+O2↑现象: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
△
MnO2
2KClO3====2KCl+3O2↑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2KMnO4====K2MnO4+MnO2+O2↑现象:同上,
跟氢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2H2+O2====2H2O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Zn+H2SO4==ZnSO4+H2↑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Mg+H2SO4==MgSO4+H2↑现象:同上
Fe+H2SO4==FeSO4+H2↑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2Al+3H2SO4==Al2(SO4)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Zn+2HCl==ZnCl2+H2↑现象:同上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2Al+6HCl==2AlCl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
H2+CuO====Cu+H2O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高温
2Fe2O3+3H2====2Fe+3H2O现象:有水珠生成,固体颜色由红色变成银白色
跟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C+O2====CO2(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现象:生成能让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点燃
2C+O2====2CO(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现象:不明显
高温
C+2CuO====2Cu+CO2↑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并减少,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
体生成
高温
3C+2Fe2O3====4Fe+3CO2↑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黑色的固体减少,有能使纯
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高温
CO2+C====2CO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减少
3C+2H2O=CH4+2CO现象:生成的混和气体叫水煤气,都是可以燃烧的气体
跟二氧化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C+O2====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a(OH)2+CO2===CaCO3↓+H2O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CaCO3+CO2+H2O===Ca(HCO3)2现象:白色固体逐渐溶解
△
Ca(HCO3)====CaCO3↓+CO2↑+H2O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同时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
的气体生成
△
Cu2(OH)2CO3====2CuO+H2O+CO2↑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
浑浊的气体生成
2NaOH+CO2===Na2CO3+H2O(也可为KOH)现象:不明显高温
CaCO3====CaO+CO2↑现象: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跟一氧化碳有关的,但同时也跟二氧化碳有关:
Fe3O4+4CO====3Fe+4CO2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生成
高温
FeO+CO====Fe+CO2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
气体生成
高温
Fe2O3+3CO====2Fe+3CO2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
体生成
高温
CuO+CO====Cu+CO2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跟盐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NaOH(也可为KOH)+HCl==NaCl+H2O现象:不明显
HCl+AgNO3==AgCl↓+H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这个反应用于检验氯离子CaCO3+2HCl==CaCl2+H2O+CO2↑现象:百色固体溶解,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Na2CO3+2HCl==2NaCl+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NaHCO3+HCl==NaCl+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e2O3+6HCl==2FeCl3+3H2O现象:红色固体逐渐溶解,形成黄色的溶液Fe(OH)3+3HCl==FeCl3+3H2O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形成了黄色的溶液Cu(OH)2+2HCl==CuCl2+2H2O现象:蓝色沉淀溶解,形成黄绿色的溶液CuO+2HCl==CuCl2+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黄绿色的溶液Zn+2HCl==ZnCl2+H2↑现象:同上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2Al+6HCl==2AlCl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以上四个反应,盐酸、硫酸都相似,后面两类就不赘述了,读者只需写出配平即可;硝酸一般具有氧化性,所以产物一般不为H2
跟硫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NaOH(或KOH)+H2SO4==Na2SO4+2H2O现象:不明显
Fe2O3+3H2SO4==Fe2(SO4)3+3H2O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CuO+H2SO4==CuSO4+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Cu(OH)2+H2SO4==CuSO4+2H2O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H2SO4+BaCl2==BaSO4↓+2HCl现象:生成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CaCO3+H2SO4==CaSO4+H2O+CO2↑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现象:这三个反应现象同与盐酸反应现象一致
跟硝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NO3==2Fe(NO3)3+3H2O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CuO+2HNO3==Cu(NO3)2+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Cu(OH)2+2HNO3==Cu(NO3)2+2H2O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NaOH(或KOH)+HNO3==NaNO3+H2O现象:不明显Mg(OH)2+2HNO3==Mg(NO3)2+2H2O现象:白色沉淀溶解CaCO3+2HNO3==Ca(NO3)2+H2O+CO2↑Na2CO3+2HNO3==2NaNO3+H2O+CO2↑
NaHCO3+HNO3==NaNO3+H2O+CO2↑现象:以上三个反应现象同与盐酸反应现象一致
跟碱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NaOH+HCl(或HNO3、H2SO4)==NaCl+H2O现象:酸碱中和反应,现象不明显CaO+H2O==Ca(OH)2现象:放出大量的热
NaOH(KOH)+FeCl3(Fe(NO3)3、Fe2(SO4)3)==Fe(OH)3↓+NaCl现象:生成红棕色絮状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2NaOH(KOH)+FeCl2(Fe(NO3)2、FeSO4)==Fe(OH)2↓+2NaCl现象: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括号
里面的反映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2NaOH(KOH)+CuCl2(Cu(NO3)2、CuSO4)==Cu(OH)2↓+2NaCl现象:生成蓝色絮状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NH4Cl(NH4NO3、(NH4)2SO4)+NaOH(KOH)==NH3↑+H2O+NaCl现象:有可以使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
MgCl2(Mg(NO3)2、MgSO4)+NaOH(KOH)==Mg(OH)2↓+NaCl现象:生成白色沉淀,括号里面的反
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NaHCO3+NaOH==Na2CO3+H2O现象:不明显此反应的Na换成K是一样的
Ca(HCO3)2+2NaOH==CaCO3↓+Na2CO3+2H2O现象:生成白色沉淀,此反应把Na换成K是一样
的
2NaOH+CO2==Na2CO3+H2O现象:无明显现象此反应的Na换成K是一样的Ca(OH)2+CO2==CaCO3↓+H2O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此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NaHSO4+NaOH==Na2SO4+H2O现象:无明显现象2NaOH+SO2==Na2SO3+H2O现象:无明显现象
跟钡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BaCl2+Na2SO4==BaSO4↓+2NaCl现象:有白色的不溶于强酸的沉淀生成
BaCl2+Na2CO3==BaCO3↓+2NaCl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但可溶于盐酸和硝酸,其实也溶于硫酸,但生成硫酸钡沉淀,不容易看出来
跟钙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aCl2+Na2CO3==CaCO3↓+2NaCl现象:生成白色沉淀CaCO3+CO2+H2O==Ca(HCO3)2现象:固体逐渐溶解Ca(HCO3)2+Ca(OH)2==2CaCO3↓+2H2O现象:生成白色沉淀
跟几种金属及其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铜:
△
CuSO45H2O====CuSO4+5H2O↑现象: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
高温
CuO+CO====Cu+CO2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生成
△
H2+CuO====Cu+H2O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生成Cu+2AgNO3==Cu(NO3)2+2Ag现象:铜表面慢慢生成了银白色金属CuCl2+2NaOH==Cu(OH)2↓+2NaCl现象:生成了蓝色絮状沉淀CuO+H2SO4==CuSO4+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Cu(OH)2+H2SO4==CuSO4+2H2O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Fe(Zn)+CuSO4==FeSO4+Cu现象:有红色金属生成
△
Cu2(OH)2CO3====2CuO+H2O+CO2↑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
浑浊的气体生成
铁:
Fe+2HCl==FeCl2+H2现象:铁粉慢慢减少,同时有气体生成,溶液呈浅绿色FeCl2+2NaOH==Fe(OH)2↓+NaCl现象: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4Fe(OH)2+O2+2H2O==4Fe(OH)3现象:氢氧化铁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成红棕色Fe(OH)3+3HCl==FeCl3+3H2O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Fe(OH)2+2HCl==FeCl2+2H2O现象:白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呈浅绿色Fe+CuSO4==FeSO4+Cu现象:铁溶解生成红色金属Fe+AgNO3==Fe(NO3)2+Ag现象:铁溶解生成银白色的金属Fe2O3+6HCl==2FeCl3+3H2O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的溶液
点燃
3Fe+2O2====Fe3O4现象: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Zn+FeCl2==ZnCl2+Fe现象:锌粉慢慢溶解,生成铁
银:
AgNO3+HCl==AgCl↓+H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强酸AgNO3+NaCl==AgCl↓+Na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强酸
Cu+2AgNO3==Cu(NO3)2+2Ag现象:红色的铜逐渐溶解,同时有银白色的金属生成2AgNO3+Na2SO4==Ag2SO4↓+2Na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补充化学方程式:
3Ag+4HNO3(稀)==3AgNO3+NO↑+2H2O现象:银逐渐溶解,生成气体遇空气变棕色Ag+2HNO3(浓)==AgNO3+NO2↑+H2O现象:银逐渐溶解,生成棕色气体
Cu+2H2SO4(浓)==CuSO4+SO2↑+2H2O现象:铜逐渐溶解,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FeCl3+Fe==3FeCl2现象:铁粉逐渐溶解,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2Na2O2(过氧化钠)+2H2O=4NaOH+O2现象:有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生成
扩展阅读: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及现象(精品)
初三化学方程式按元素归类总结
编者语:这个总结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你应对初三化学的推断题,也就是所谓的框图题的。当你在做框图题的时候应该看到某一物质时能立刻联想到跟它相关的所有反应,以及反应现象来,从中挑选出符合题目的反应,进而一步步解题。希望这个小总结能够为你的化学学习带来一点帮助,那编者也就满足了。因为是按元素来分类,一些反应有重复,望见谅。
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Mg+O2点燃====2MgO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S+O2点燃====SO2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O2点燃====CO2现象:生成能够让纯净的石灰水浑浊的气体2C+O2点燃====2CO现象:燃烧现象外,其他现象不明显
4P+5O2点燃====2P2O5现象::生成白烟
3Fe+2O2点燃====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2H2+O2点燃====2H2O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2H2O2MnO2====2H2O+O2↑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2HgO△====2Hg+O2↑现象: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
2KClO3MnO2====2KCl+3O2↑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2KMnO4△====K2MnO4+MnO2+O2↑现象:同上,
分割线
跟氢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H2+O2点燃====2H2O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Zn+H2SO4==ZnSO4+H2↑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
Mg+H2SO4==MgSO4+H2↑现象:同上
Fe+H2SO4==FeSO4+H2↑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2Al+3H2SO4==Al2(SO4)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Zn+2HCl==ZnCl2+H2↑现象:同上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2Al+6HCl==2AlCl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H2+CuO====Cu+H2O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高温
2Fe2O3+3H2=====2Fe+3H2O现象:有水珠生成,固体颜色由红色变成银白色
分割线
跟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点燃====CO2(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现象:生成能让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2C+O2点燃====2CO(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现象:不明显高温C+2CuO=====2Cu+CO2↑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并减少,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高温
3C+2Fe2O3=====4Fe+3CO2↑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黑色的固体减少,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O2+C高温====2CO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减少
3C+2H2O=CH4+2CO现象:生成的混和气体叫水煤气,都是可以燃烧的气体
跟二氧化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点燃====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a(OH)2+CO2===CaCO3↓+H2O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CaCO3+CO2+H2O===Ca(HCO3)2现象:白色固体逐渐溶解
Ca(HCO3)△====CaCO3↓+CO2↑+H2O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同时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u2(OH)2CO3△====2CuO+H2O+CO2↑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2NaOH+CO2===Na2CO3+H2O(也可为KOH)现象:不明显
CaCO3高温====CaO+CO2↑现象: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跟一氧化碳有关的,但同时也跟二氧化碳有关:
Fe3O4+4CO====3Fe+4CO2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高温
FeO+CO===Fe+CO2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高温
Fe2O3+3CO====2Fe+3CO2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高温
CuO+CO====Cu+CO2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分割线
跟盐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NaOH(也可为KOH)+HCl==NaCl+H2O现象:不明显
HCl+AgNO3==AgCl↓+H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这个反应用于检验氯离子
CaCO3+2HCl==CaCl2+H2O+CO2↑现象:百色固体溶解,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Na2CO3+2HCl==2NaCl+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NaHCO3+HCl==NaCl+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Fe2O3+6HCl==2FeCl3+3H2O现象:红色固体逐渐溶解,形成黄色的溶液
Fe(OH)3+3HCl==FeCl3+3H2O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形成了黄色的溶液
Cu(OH)2+2HCl==CuCl2+2H2O现象:蓝色沉淀溶解,形成黄绿色的溶液
CuO+2HCl==CuCl2+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黄绿色的溶液
Zn+2HCl==ZnCl2+H2↑现象:同上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2Al+6HCl==2AlCl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以上四个反应,盐酸、硫酸都相似,后面两类就不赘述了,读者只需写出配平即可;硝酸一般具有氧化性,所以产物一般不为H2
分割线
跟硫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NaOH(或KOH)+H2SO4==Na2SO4+2H2O现象:不明显
Fe2O3+3H2SO4==Fe2(SO4)3+3H2O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CuO+H2SO4==CuSO4+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OH)2+H2SO4==CuSO4+2H2O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H2SO4+BaCl2==BaSO4↓+2HCl现象:生成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CaCO3+H2SO4==CaSO4+H2O+CO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现象:这三个反应现象同与盐酸反应现象一致
分割线
跟硝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Fe2O3+6HNO3==2Fe(NO3)3+3H2O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CuO+2HNO3==Cu(NO3)2+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OH)2+2HNO3==Cu(NO3)2+2H2O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NaOH(或KOH)+HNO3==NaNO3+H2O现象:不明显
Mg(OH)2+2HNO3==Mg(NO3)2+2H2O现象:白色沉淀溶解CaCO3+2HNO3==Ca(NO3)2+H2O+CO2↑
Na2CO3+2HNO3==2NaNO3+H2O+CO2↑
NaHCO3+HNO3==NaNO3+H2O+CO2↑现象:以上三个反应现象同与盐酸反应现象一致
分割又见分割
跟碱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NaOH+HCl(或HNO3、H2SO4)==NaCl+H2O现象:酸碱中和反应,现象不明显
CaO+H2O==Ca(OH)2现象:放出大量的热
NaOH(KOH)+FeCl3(Fe(NO3)3、Fe2(SO4)3)==Fe(OH)3↓+NaCl现象:生成红棕色絮状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2NaOH(KOH)+FeCl2(Fe(NO3)2、FeSO4)==Fe(OH)2↓+2NaCl现象: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括号
里面的反映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2NaOH(KOH)+CuCl2(Cu(NO3)2、CuSO4)==Cu(OH)2↓+2NaCl现象:生成蓝色絮状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NH4Cl(NH4NO3、(NH4)2SO4)+NaOH(KOH)==NH3↑+H2O+NaCl现象:有可以使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
MgCl2(Mg(NO3)2、MgSO4)+NaOH(KOH)==Mg(OH)2↓+NaCl现象:生成白色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NaHCO3+NaOH==Na2CO3+H2O现象:不明显此反应的Na换成K是一样的
Ca(HCO3)2+2NaOH==CaCO3↓+Na2CO3+2H2O现象:生成白色沉淀,此反应把Na换成K是一样的
2NaOH+CO2==Na2CO3+H2O现象:无明显现象此反应的Na换成K是一样的
Ca(OH)2+CO2==CaCO3↓+H2O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此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NaHSO4+NaOH==Na2SO4+H2O现象:无明显现象
2NaOH+SO2==Na2SO3+H2O现象:无明显现象
跟钡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BaCl2+Na2SO4==BaSO4↓+2NaCl现象:有白色的不溶于强酸的沉淀生成
BaCl2+Na2CO3==BaCO3↓+2NaCl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但可溶于盐酸和硝酸,其实也溶于硫酸,但生成硫酸钡沉淀,不容易看出来跟钙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aCl2+Na2CO3==CaCO3↓+2NaCl现象:生成白色沉淀
CaCO3+CO2+H2O==Ca(HCO3)2现象:固体逐渐溶解
Ca(HCO3)2+Ca(OH)2==2CaCO3↓+2H2O现象:生成白色沉淀
偶还是分割线
跟几种金属及其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铜:
CuSO45H2O△====CuSO4+5H2O↑现象: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
高温
CuO+CO====Cu+CO2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H2+CuO====Cu+H2O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生成
Cu+2AgNO3==Cu(NO3)2+2Ag现象:铜表面慢慢生成了银白色金属
CuCl2+2NaOH==Cu(OH)2↓+2NaCl现象:生成了蓝色絮状沉淀
CuO+H2SO4==CuSO4+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OH)2+H2SO4==CuSO4+2H2O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Fe(Zn)+CuSO4==FeSO4+Cu现象:有红色金属生成
Cu2(OH)2CO3△====2CuO+H2O+CO2↑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铁:
Fe+2HCl==FeCl2+H2现象:铁粉慢慢减少,同时有气体生成,溶液呈浅绿色
FeCl2+2NaOH==Fe(OH)2↓+NaCl现象: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4Fe(OH)2+O2+2H2O==4Fe(OH)3现象:氢氧化铁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成红棕色
Fe(OH)3+3HCl==FeCl3+3H2O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Fe(OH)2+2HCl==FeCl2+2H2O现象:白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呈浅绿色
Fe+CuSO4==FeSO4+Cu现象:铁溶解生成红色金属
Fe+AgNO3==Fe(NO3)2+Ag现象:铁溶解生成银白色的金属
Fe2O3+6HCl==2FeCl3+3H2O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的溶液
现象: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Zn+FeCl2==ZnCl2+Fe现象:锌粉慢慢溶解,生成铁
银:
AgNO3+HCl==AgCl↓+H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强酸
AgNO3+NaCl==AgCl↓+Na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强酸
Cu+2AgNO3==Cu(NO3)2+2Ag现象:红色的铜逐渐溶解,同时有银白色的金属生成
2AgNO3+Na2SO4==Ag2SO4↓+2Na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补充化学方程式:
3Ag+4HNO3(稀)==3AgNO3+NO↑+2H2O现象:银逐渐溶解,生成气体遇空气变棕色Ag+2HNO3(浓)==AgNO3+NO2↑+H2O现象:银逐渐溶解,生成棕色气体
Cu+2H2SO4(浓)==CuSO4+SO2↑+2H2O现象:铜逐渐溶解,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FeCl3+Fe==3FeCl2现象:铁粉逐渐溶解,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
2Na2O2(过氧化钠)+2H2O=4NaOH+O2现象:有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生成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加热2CuO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二.几个分解反应:
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2CuO+H2O+CO2↑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2KCl+3O2↑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20.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21.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Fe3O4高温3Fe+2CO2↑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高温2Fe+3CO22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Fe3O4高温3Fe+4CO2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1)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26.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27.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28.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29.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30.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31.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32.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33.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
(2)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3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35.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SO4===ZnSO4+Cu36.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Hg(NO3)2===Cu(NO3)2+Hg(3)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37.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38.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39.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2HCl====CuCl2+H2O40.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41.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H2SO4====MgSO4+H2O42.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2HCl====CaCl2+H2O(4)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CO2====Na2CO3+H2O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SO2====Na2SO3+H2O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SO3====Na2SO4+H2O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CO2====CaCO3↓+H2O47.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SO2====CaSO3↓+H2O(5)酸+碱--------盐+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NaOH====NaCl+H2O49.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KOH====KCl+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Cu(OH)2====CuCl2+2H2O51.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Ca(OH)2====CaCl2+2H2O52.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Fe(OH)3====FeCl3+3H2O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3H2O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2KOH====K2SO4+2H2O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Cu(OH)2====CuSO4+2H2O57.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2Fe(OH)3====Fe2(SO4)3+6H2O58.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NaOH====NaNO3+H2O(6)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MgCO3+2HCl===MgCl2+H2O+CO2↑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AgNO3===AgCl↓+HNO3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H2SO4===Na2SO4+H2O+CO2↑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7)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CuSO4====Cu(OH)2↓+Na2SO4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FeCl3====Fe(OH)3↓+3NaCl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MgCl2====Mg(OH)2↓+2NaCl68.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CuCl2====Cu(OH)2↓+2NaCl69.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Na2CO3===CaCO3↓+2NaOH(8)盐+盐-----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AgNO3====AgCl↓+NaNO3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BaCl2====BaSO4↓+2NaCl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H2O===H2CO73.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74.氧化钠溶于水:Na2O+H2O====2NaOH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H2O====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加热CuSO4+5H2O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9
常见的化学变化知识点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一、基本概念
新的物质。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N2O2CO2P2O5等。
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火焰:分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度,内焰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E、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
3、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的仪器,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气瓶。
4、给药品加热时要把仪器擦干,先进行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的下方加热;加热固体药品,药品要铺平,要把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要把试管向上倾斜45°角,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10
一、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1.空气的成分:
空气成分N2O2稀有气体CO2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78%21%0.94%0.03%0.03%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如右图)
观察到的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P+5O2点燃4P2O5;
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
思考:(1)液面小于五分之一原因:
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2)能否用铁、碳代替红磷?不能,原因是碳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3.氧气的制取
(1)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法,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此变化属于
物理变化。
(2)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固固加热:(化学方程式)
2KClO3MnO22KCl+3O2↑、2KMnO4△K2MnO4+MnO2+O2↑
固液不加热:2H2O2MnO22H2O+O2↑
(3)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排水集气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4)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③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时再收集;
④实验结束时,先移开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5)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三、反应类型
1.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1)剧烈氧化:如燃烧
(2)缓慢氧化:如铁生锈、人的呼吸、食物腐烂、酒的酿造等
他们的共同点:①都是氧化反应;②都发热。
四、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如空气、海水、生铁等;
2.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
①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如N2、Fe等;
②化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纯净物,如H2O、KMnO4等
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的化合物。如H2O等。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11
酸及其性质
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1)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酸的PH<7
(3)跟(H)前的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
酸+金属==盐+氢气
例:2HCl+Fe=FeCl2+H2↑
(4)跟碱性氧化物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酸+碱性(金属)氧化物—→盐+水
例:3H2SO4+Fe2O3=Fe2(SO4)3+3H2O
(5)跟某些盐反应
酸+碳酸盐==盐+水
酸+盐—→新酸+新盐
例:H2SO4+BaCl2=2HCl+BaSO4↓
(6)跟碱起中和反应
酸+碱—→盐+水
例:2HCl+Cu(OH)2=CuCl2+2H2O
酸碱中和反应
溶液中酸碱度的表示——pH
(1)溶液的酸碱性是指溶液显酸性、显碱性或中性,指示剂可以判断溶液显酸或碱性,却无法判断酸碱性的强弱程度,为了能够表示溶液的酸碱强弱程度,常用pH表示。
(2)pH的范围通常是0-14之间
(3)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pH=7,溶液呈中性
PH>7,溶液呈酸性,pH数字越小酸性越强。
PH<7,溶液呈碱性,pH数字越大碱性越强。
注意:pH是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酸性越强,溶液中H+含量越多,pH值越小;碱性越强,溶液中OH-含量越多,pH值越大。
(4)pH的测定方法:测定溶液的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溶液的pH值。
注意:①不能直接将pH试纸侵入待测溶液中,这样会污染我们的溶液。
②润湿的pH试纸测得的结果不准确,因为相当于把溶液稀释了。检验气体的酸碱性时可将试纸润湿。
③pH测得的数字是正数。
④通常情况下把pH小于5.6的雨称为酸雨。数值越小,污染越大。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12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考点要求: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
考点一、物质的变化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
考点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考试要求:
1、能记得常用仪器的名称、认识图样、了解用途及使用请注意事项(试管、烧杯、酒精灯、水槽、量筒、托盘天平、锥形瓶、长颈漏斗等)
2、能进行药品的取及(包括物质的称量、液体的量取)、连接仪器、给物质加热等
考点一、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
考点二、药品的取用规则
考点三、固体药品的取用
考点四、液体药品的取用
考点五、固体试剂的称量
考点六、加热
考点七、仪器的装配
考点八、简易装置气密性检查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 气
考试要求:
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了解大气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
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考点一、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考点二、空气的主要成分
考点三、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考点四、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考点五、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课题2 氧气
考试要求
知道氧气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能识别化合反应
认识氧气与与常见物质(碳、磷、铁、蜡烛、硫)的氧化反应
考点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考点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考点三、氧气的用途
考点四、反应类型
课题3 实验室制取氧气
考试要求
初步学会在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
能识别分解反应
知道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考点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变化)
考点三、催化剂
考点四、分解反应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考试要求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常见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
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能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认识化学变化
考点一、构成物质的微粒
考点二、分子
考点三、原子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考试要求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考点一、原子的构成
课题3 元 素
考试要求
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化学元素
记住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了解元素的分类
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
认识元素符号的意义
注意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和区别
考点一、元素
考点二、元素的分类
考点三、元素符号
考点四、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考点五、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
考点一、原子结构图
考点二、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考点三、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
考点四、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的含义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资源的保护
考试要求
认识废水处理的必要性和一般处理的原则
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
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形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考点一、节约用水即提高水的利用率。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型器具;农业中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工业中提倡对水重复利用,循环使用
考点二、水污染
课题2 水的净化
考试要求
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了解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到常见的净水方法
初步学会使用过滤对混合物的分离
考点一、水、纯净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都是纯净物;自然界的水、矿泉水、盐水、糖水都是混合物。
考点二、净化水的方法
考点三、硬水与软水
课题3 水的组成
考试要求
认识物质的三态变化
认识水的组成
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单质和氧化物
考点一、水的组成
考点二、物质的分类
课题4 化学式和化合价
考试要求
能用化学式正确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记住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要能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及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
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能看懂常见商标中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成分及含量
初步学会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或根据质量比求化学式、计算指定元素的质量分数。
考点一、化学式的含义
考点二、分子个数的表示方法
考点三、化学式前面的数字的含义
考点四、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的含义
考点五、化学式的书写
考点六、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的含义
考点七、小结各种数字的含义
考点八、小结微粒个数的表示方法
考点九、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考点十、必须背熟的离子符号
考点十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考试要求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二、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考试要求
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考点、书写的步骤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考试要求
能进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初步学会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考点一、依据:利用化学方程式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且质量比呈正比例关系。
考点二、步骤:①设未知数;②根据题意写出方程式;③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比;④列出比例式,并求出未知数;⑤答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考试要求
初步学会在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等
考点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考点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考试要求
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认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和水的反应
能区分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到常见气体
了解自然界中碳循环
考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考点二、用途
考点三、常见气体的鉴别
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考试要求
认识燃烧、缓慢氧化、爆炸的条件及其防火、灭火、防爆炸的措施
考点一、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考点二、爆炸
考点三、常见灭火的方法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考试要求
认识燃料燃烧的重要性;
知道石油的组成,了解石油加工厂的产品(液化气、汽油、煤油)
考点一、化石燃料
考点二、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13
物质的特性及用途:
1、可燃性的气体:H2、CO、CH4(甲烷)都可做燃料,点燃前都要验纯,与空气混合点燃会爆炸。
2、还原性的物质:C、H2、CO都可用来冶炼金属,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具有氧化性的物质:O2,CO2
3、助燃性物质:O2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或使燃着木条燃烧更旺。
4、有毒的气体:CO,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煤气中毒就是指CO中毒。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只有CO2
5、最轻气体:H2也是燃烧无污染的气体燃料
6、干冰(CO2固体):用于人工降雨,致冷剂;CO2气体:用于灭火,做温室肥料,制汽水等盐酸(HCl):用于除铁锈,是胃酸的主要成份,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
7、石灰石(CaCO3):建筑材料,制水泥、高温煅烧制CaO;
8、生石灰CaO:易与水反应并放热,做食品干燥剂,可用来制取Ca(OH)2。
9、熟石灰Ca(OH)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与Na2CO3反应制取NaOH
化学与社会相关常识
三大化石燃料:煤(固)、石油(液)、天然气(气)
1、六大营养物质:糖类(主要供能物质,如:米、面、蔗糖、葡萄糖等)、
油脂、蛋白质(鱼、肉、蛋、奶、豆)、维生素(蔬菜、水果)、水、无机盐
2、缺乏某些元素导致的疾病:
缺钙:骨质疏松症(老年人)、佝偻病(儿童);
缺铁:贫血
缺碘: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缺维生素A:夜盲症;缺维生素C:坏血病
3、合金: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钢含碳量低,黄铜是Cu-Zn合金铁生锈条件:铁同时与空气(主要是O2)和水接触
4、防锈方法是: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并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涂油漆、涂油、镀其它金属等)。
5、可燃物燃烧条件:
⑴是可燃物;
⑵与空气(或O2)接触
⑶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6、灭火的方法:
⑴隔离可燃物,如建立隔离带、釜底抽薪;
⑵隔绝空气(或O2),如用湿布、灯帽、土盖灭火焰,用CO2灭火
⑶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7、环境污染名词:
酸雨:主要由SO2、NO2造成,酸雨危害是使河流、土壤酸化,建筑物、金属被腐蚀。
臭氧层空洞:臭氧能吸收紫外线,由于臭氧被氟里昂等破坏而形成
温室效应:空气中CO2排放过多引起全球气温上升
白色污染:塑料随意丢弃,不易被降解而造成的污染。
空气质量日报:
污染物主要指标是:总悬浮颗粒、SO2、氮氧化物(如NO2)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6、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Fe3O4。
7、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8、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9、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1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1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1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16、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1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
18、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19、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20、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21、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
22、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空气与氧气
主要考点:
1.常识:空气的污染及其防治,①空气的污染成分:粉尘及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②空气污染的来源:矿物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烧、工厂的废气及其机动车的尾气(主要是一氧化碳)
③空气污染的防治:改变燃烧方式,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2.了解:空气的成分,氧气的性质及主要用途,氧气的工业制法
①空气成分研究的.科学家: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制得了氧气),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的组成)
②空气组成研究的反应: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③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杂质0.03%
注意:空气中各成分的主要性质及用途(如氮气、惰性气体)
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高温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主要体现在较强的氧化性,及助燃性
a.与金属发生反应
2Mg+O2点燃==2MgO(注意石棉网的使用)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的粉末状固体;
3Fe+2O2点燃==Fe3O4(注意瓶底留有少量的沙或者水)现象: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
2Cu+2O2加热==2CuO(注意并不是点燃,不能燃烧)现象:红色的铜变成一种黑色的固体
2H2+O2点燃==2H2O(淡蓝色火焰,在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b.与非金属发生反应
C+O2点燃==CO2在空气中燃烧持续红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S+O2点燃==SO2在空气中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P+5O2点燃==2P2O5放出大量的白烟
c.与化合物发生反应
2CO+O2点燃==2CO2(蓝色的火焰);CH4+2O2点燃==2H2O+CO2(明亮的蓝色火焰)
C2H5OH+3O2点燃==2CO2+3H2O;2CH3OH+3O2点燃==4H2O+2CO2
⑤氧气的主要用途:支持燃烧,提供呼吸(气焊、气割、炼钢、液氧炸弹、呼吸等)
⑥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空气中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使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留下的就是液态氧气。
3.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①反应原料:氯酸钾(KClO3,白色)和二氧化锰(MnO2,黑色),或高锰酸钾(KMnO4,紫红色固体)
②反应条件:加热
③反应原理:2KClO32KCl+O2↑;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④发生装置: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试管,单孔塞,导管
⑤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排水集气法(氧气难溶于水)
⑥反应步骤:a.按照要求安装反应仪器;
b.检验反应装置的气密性;
c.装入反应物质,注意,反应物质为粉末状的,应该用药匙或者纸槽;
d.首先预热,然后对准固体下方固定加热;
e.如果用排水法收集,当导管均匀放出气泡的时候开始收集气体;
f.用排水法收集时,反应结束应该首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
(否则会使水倒流至试管中,可能使试管破裂)
g.待反应仪器冷却后,进行拆洗。
⑦注意事项:
a.如果反应物品为高锰酸钾时,发生装置中导管口部还需要塞上少量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
b.试管应略微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导管应略微深入试管;
c.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注意要用磨口玻璃片,并且导管口应该尽量伸入集气瓶底部。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14
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1、物质都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许多实验表明,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如水是由水的微粒构成,高锰酸钾是由高锰酸钾微粒构成的,蔗糖是由蔗糖的微粒构成的。
2、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性质,这与构成它们的微粒有关
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灭火,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又能化合生成水,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有所不同,这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微粒不同,而构成它们的微粒就体现了它们的化学性质。
二、微粒的特点
1、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无论气体、液体、固体都是由微粒构成的,而这些微粒都是不断运动的,当我们走近花圃,会闻到花香,打开酒精瓶,会闻到酒精的气味,这些都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停地运动的。
2、微粒之间有空隙
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不同物质微粒的空隙大小不同,在固体、液体中,微粒之间距离比较小,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比较大,所以气体往往容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物质不易被压缩,一般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就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减小的缘故。
三、分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2、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的质量很小 (2)分子的体积很小 (3)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
(4)分子间有空隙 (5)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3、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未变,如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时,氢分子和氧分子化合成了水分子,水分子也不再具有氢分子和氧分子的性质。
四、原子
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说明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而原子不能再分。
2、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金属(如铁、铜、铝、汞等)和稀有气体(如氦、氖等)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3、原子的基本性质
(1)原子的质量很小, (2)原子的体积很小,(3)原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 (4)原子间有空隙。
4、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也可以结合成分子,但原子不可再分;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5、原子的构成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每个质子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每个电子带有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注意:(1)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不显电性
(2)构成原子的微粒有三种:质子、中子和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由这三种微粒构成的,如氢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核外有一个电子,而没有中子。
(3)在原子中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作为基准,其它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表达式
注意:(1)碳原子有多种,它们的质子数都是6个,中子数不同,有的有6个,有的是7个,有的是8个,这里“一种碳原子”指的是该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碳原子,即碳-12原子。
(2)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其国际单位制为1,一般不写出来。
(3)电子的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某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7、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五、离子
1、定义:在化学变化中,电中性的原子经常容易得到或失去电子而成为带电荷的原子,这种带电的原子称为离子,且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
2、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15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一变二不变)
22、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3、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他为溶质。)
24、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5、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6、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化学的学习技巧
1、理解概念,把基本概念熟练掌握,这样才能在考试中拿到理想的成绩。
2、做好化学实验,理解化学反应原理,相关的化学反应式就能写出来了。
3、善于进行纠错练习,钻研好错题记录本,既可以复习全面也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还节省了大量时间。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01-13
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07-03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02-07
初三化学知识点范文06-09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15篇(实用)07-23
初三化学第七单元知识点01-23
初三化学考试总结04-29
初三化学中考重点总结02-05
初三化学备课组总结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