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总结通用(15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下册语文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八年级下册语文总结1
《马说》
一、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2.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3.其真无马耶:“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
二、一词多义
1.之:
(1)虽有千里之能(助词,的)
(2)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不译,定语后置的标志)
(3)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代千里马)
(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不译,补充音节)
2.食:
(1)食不饱(吃)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
3.策:
(1)执策而临之(名词,鞭子)
(2)策之不以其道。(动词,鞭打)
4.能:
(1)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2)虽有千里之能。(能力)
5.其:
(1)策之不以其道(它的`,代词)
(2)其真无马耶(表反问语气,难道)
(3)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语气,大概,恐怕)
八年级下册语文总结2
《五柳先生传》
一、古今异义
1.每有会意
古义: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义: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确指出的意思
2.亲旧知其如此
古义:旧交,旧友
今义:过去的,过时的
3、造饮辄尽
古义:到,往
今义:制造
4.或置酒而招之
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5.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
古义: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
今义:夸奖,夸赞
二、一词多义
1.以:
(1)因以为号焉(介词,把、用)
(2)以此自终(凭借或连词,不翻译)
2.之:
(1)或置酒而招之(代词,他)
(2)葛天氏之民欤(助词,的)
3.言:
(1)闲静少言(说,说话)
(2)黔娄之妻有言(言语,话)
4.如:
(1)晏如也(......的样子)
(2)亲旧知其如此(像)
5.许: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表示估计、左右)
6.其:
(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
(2)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
三、词类活用
1.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知道。
2.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
3.以乐其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4.性嗜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四、翻译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翻译:(他)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2.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翻译: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
翻译: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
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翻译:不为贫贱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八年级下册语文总结3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136班的班主任,语文教学工作。 该班成绩好的学生寥寥无几。面对这种现状,我感到压力很大。我想,对于这些进入八年级的学生,我的教学方法也应适时地调整,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语文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能力的训练,从基础入手,慢慢把学生们引入文学这扇大门。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学生不愿开口说话,不能主动回答问题,对语文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等特点,采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努力贯彻当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尝试因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励后进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使他们也能取得进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现在本班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二、以抓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重视朗读、培养朗读习惯。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的重要内 初二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因此,我充分发挥早读的作用,每天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他们高声朗读相关课文内容,并采取领读、自由读、赛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和热情。一学期下来,使学生充分地熟悉每一篇课文。对于课标要求背诵的内容(如古诗文、现代文必背语段),我把班级学生分成了若干小组,选出组长负责订背课文,要求每个学生背书必须过关;之后再进行全班性的默写训练,并互批,出现错误马上订正,我特别注重帮助学生辨别常常出现的错别字。未过关的同学留下达到要求为止,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经过长期的训练和严格的要求,学生的基础已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
2、重视书写,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从学生的作业和作文中,可以发现学生的书写极不规范,写错字、别字,字迹潦草的同学比比皆是,这不仅仅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质量,更能影响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作业中,我重视对学生书写的严格要求,对于学生作业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一一指导纠正,甚至让学生重写,课堂中也注意提醒,并利用文化餐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课外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一学期下来,从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学生书写的状况。
3、重视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积累习惯。 新课标特别强调积累,积累所涉及到的内容十分丰富:常用字的音、形、义,文学常识,名著阅读,经典诗文的背诵默写,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所必备的有关知识等等。因此,学期之初,我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一本“采蜜集”。采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 好词佳句,并能加以品味赏析,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长期下来,学生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理解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4、重视阅读,培养学生阅读思考的习惯。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美文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5、重视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针对两班学生写作基础差,在学初,我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为写作积累素材。同时,利用好每天的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口头作文,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为写作做了一些积淀。而且让学生坚持写读后感。另外,加大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力度,并进行专题训练,尤其是审题、立意的训练。现在看来,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是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加强培优转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且后进生面大,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后进生。尤其对后进生,加强课外辅导工作,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谈心, 帮助他们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鼓励,课堂中为他们创设回答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树立后进生学习的信心,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一学期下来后进生的队伍在逐步减少,班级的总体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四、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科研活动,促进自身水平的提高。 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本学期我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组织的教研活动。在学校组织的教师示范课活动中,我虚心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研组开展的读书活动中,我还阅读一些教学书籍,作记录,写感受,收集最新的教学信息,获得最新的教学理念,使我获益匪浅。
总之,本学期以来,我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的实践中,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八年级下册语文总结4
蓬蒿、咫尺、狼藉、呐喊、不自量力、相形见绌、精致绝伦、美味佳肴、萧瑟、和煦、干枯、吞噬、暴露、戈壁滩、沧海桑田、媲美、挑衅、鼠目寸光、相辅相成、啮齿缄默、窥探、狩猎、顾忌、凋零、滑翔、目空一切哂笑、拍板、牟取、黑咕隆咚、颤颤巍巍、莫衷一是、胸有成竹、不容置疑、慷慨大方、一视同仁、任劳任怨、众目睽睽、铆
【沧海桑田】比方世事变化很大。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全都的结论。
【牟取】谋取。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睽睽,睁大眼睛注视着。
【哂笑】讥笑。
八年级下册语文总结5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6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由于重新分班,两个班的语文基础较为薄弱, (3)班不及格的人数近三十人,低分以至只有二十几乃至十几分。(4)班成绩好的学生也是寥寥无几。面对这种现状,我感到压力很大。我想,对于这些刚刚进入八年级的学生,我的教学方法也应适时地调整,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语文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能力的训练,从基础入手,缓缓把学生们引入文学这扇大门。现将详细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两班学生不愿开口说话,不能主动回答问题,对语文缺乏学习的爱好和热情等特点,采用活泼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课堂上努力贯彻当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尝试因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此外,注意鼓励后进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使他们也能取得进步,产生浓厚的学习爱好。现在本班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学习爱好比较浓厚。
二、、以抓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重视朗读、培养朗读习惯。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高深,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充分发挥早读的作用,每天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他们高声朗读相关课文内容,并采取领读、自由读、赛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来激发学生朗读的'爱好和热情。一学期下来,使学生充分地认识每一篇课文。对于课标要求背诵的内容(如古诗文、现代文必背语段),我把班级学生分成了若干小组,选出组长负责订背课文,要求每个学生背书必须过关;之后再进行全班性的默写训练,并互批,出现错误赶紧订正,我特别注意帮助学生分辨经常出现的错别字。未过关的同学留下达到要求为止,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经过长期的训练和严格的要求,学生的基础已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
2、重视书写,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
从学生的作业和作文中,可以发现两个班学生的书写极不规范,写错字、别字,字迹潦草的同学比比皆是,这不仅仅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质量,更能影响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作业中,我重视对学生书写的严格要求,对于学生作业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一一指导纠正,以至让学生重写,课堂中也注意提醒,并利用文化餐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课外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一学期下来,从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学生书写的状况。
3、重视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积累习惯。
新课标特别强调积累,积累所触及到的内容特别丰富:常用字的音、形、义,文学常识,名著阅读,经典诗文的背诵默写,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所必备的有关知识等等。因此,学期之初,我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一本“采蜜集”。采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好词佳句,并能加以品味赏析,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长期下来,学生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理解能力都有了肯定的提高。
4、重视阅读,培养学生阅读思考的习惯。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高深,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工夫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美文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5、重视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针对两班学生写作基础差,在学初,我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为写作积累素材。同时,利用好每天的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口头作文,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为写作做了一些积淀。而且让学生坚持写读后感。另外,加大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力度,并进行专题训练,尤其是审题、立意的训练。现在看来,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是有了肯定的提高。
三、加强培优转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
两班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且后进生面大,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意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后进生。尤其对后进生,加强课外辅导工作,利用课余工夫。
八年级下册语文总结6
xxxx年第二学期在紧张匆忙中结束了。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本人承担的八下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设教学方式,建构课堂活力
教学课堂始终应当重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激活对前人所积累之经验的生活体验,激发求知欲望。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驱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本人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各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小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间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二、引进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以实施课程改革的高标准为出发点,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讨,研究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以及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运作方法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作为探究的心得,本人也撰写了教学论文(札记).
三、优化教学手段,强化学习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为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教学中,我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扎实多样训练,夯实语文技能
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由是,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板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篇,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放飞思想,大胆发挥……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初中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篇,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八年级下册语文总结7
博识、美艳、消释、褪尽、凛冽、升腾、脂粉奁、朔方、睥睨、污秽、犀利、迸射、播弄、虐待、雷霆、踌躇、鞭挞、祈祷、罪孽、拖、泥带水、稽首、旸谷、姮娥苍茫、怯懦、翡翠、精灵、曲折执拗、憔悴、馈赠、真谛、绚烂、镶嵌、酷肖、海誓山盟、长吁短叹、千山万壑、盛气凌人
【暖国】我国南方气候温和的地区。
【奁】盒子。
【朔方】北方。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傲岸的样子。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旸谷】古书上指日出的地方。
【姮娥】即嫦娥。
八年级下册语文总结8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19/20)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两个班共有学生近百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及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厌学的学生逐渐多起来,但大多数学生学习还比较努力,有上进心。在教学中,我认真教学、创新思想与方法,现将本期的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一、实践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刚参加工作的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了解学生,探究教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传统的应试教学课堂是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但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如何激活学生所需的先辈知识,启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成为课堂教学的难题之一。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把握好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
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这既是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体现。我在教学中,改变了传统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
三、以阅读教学为重点。
1.结合亲身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
2.加强了朗读,注意课文中的联想与想像。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地培养。
4.在借助导读、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 己的生活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语感。
四、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
从基础入手,再提高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学习中得到提高,初步获得了一些语文实践能力。
五、教育教学不足
一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关怀下,在同事的大力帮助
和鼓励下,在学生的良好配合下,教育教学任务得以完成。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有所长进。但我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向我的领导、同事学习,以便在以后的教学有所进步。
八年级下册语文总结9
油光可鉴:
〖解释〗形容非常光亮润泽。
〖示例〗他年近三十岁,留着‘西洋装’的头,梳的蓬蓬的,~。
抑扬顿挫:
〖解释〗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深恶痛绝(疾):
〖解释〗恶:厌恶;痛:痛恨;绝:极。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示例〗不象他对于墨家那样的真心的~。
粗制滥造:
〖解释〗滥:过多,不加节制。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
藏污纳垢:
〖解释〗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示例〗这个地方曾经是一个~的黑窝。
郁郁寡欢:
〖解释〗郁郁:发愁的样子;寡:少。形容心里苦闷。指闷闷不乐。
〖示例〗在她给余永泽和王晓燕的信中充满了悲天悯人和~的情绪。
鹤立鸡群:
〖解释〗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示例〗正在谈论,谁知女儿国王忽见林之洋杂在众人中,如~一般。
正襟危坐:
〖解释〗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示例〗R先生把我请在一把上位的太师椅上坐下,~和我对话起来。
诚惶诚恐:
〖解释〗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示例〗一些成了惊弓之鸟的部员们算也~地先后把那段危险的地面通过了。
无可置疑:
〖解释〗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黯然失色:
〖解释〗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示例〗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
恰如其分:
〖解释〗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示例〗老师举的这个例子恰如其分,同学们很快就掌握了这种方法。
油然而生:
〖解释〗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花团锦簇:
〖解释〗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示例〗上下人等打扮的~。
美不胜收:
〖解释〗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示例〗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
繁花似锦:
〖解释〗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象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风云突变:
〖解释〗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不可名状:
〖解释〗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落英缤纷:
〖解释〗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示例〗四次来游,满天满谷的~;树上剩得青叶与绿叶,更何处寻那淡红娇嫩的樱。
期期艾艾:
〖解释〗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示例〗感情的激动使我说话~了。
拖泥带水:
〖解释〗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
〖示例〗这篇文章~,读起来索然无味。
海誓山盟:
〖解释〗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与“信誓旦旦”不同。
〖示例〗非是我夸清正,只为他星前月下,亲曾设~。
长吁短叹:
〖解释〗吁:叹息。长一声、短一声不住地叹气。形容发愁的神情。
千山万壑:
〖解释〗壑:山沟。山峦连绵,高低重迭。
盛气凌人:
〖解释〗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不自量力:
〖解释〗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相形见绌:
〖解释〗形:对照;绌chù:不够,不足。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沧海桑田:
〖解释〗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鼠目寸光:
〖解释〗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示例〗我们从小就应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决不做鼠目寸光的庸人。
相辅相成:
〖解释〗辅:辅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示例〗学习和复习,是用以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目空一切:
〖解释〗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
莫衷一是:
〖解释〗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示例〗人们议论纷纷,~。
胸有成竹:
〖解释〗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示例〗毛委员~,决定马上向南去追赶部队。
不容置疑:
〖解释〗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示例〗报告的内容与群众反映的情况一致,~。
一视同仁:
〖解释〗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示例〗警察却不怕自行车,更不怕洋车和三轮儿。他们对洋车和三轮儿倒是~,一个不顺眼就拳脚一齐来。
任劳任怨:
〖解释〗任:担当,经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引经据典:
〖解释〗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示例〗吃到这些臭东西,还要替他考证,你也忒爱~了。
悠游自在:
〖解释〗形容悠闲而舒适。同“悠游自得”。
当行出色:
〖解释〗指做本行本业的事,成绩特别显著。
肃然起敬:
〖解释〗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囊萤映雪:
〖解释〗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随机应变:
〖解释〗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示例〗总而言之,我们做官,总要~,能屈能伸,才不会吃亏。
油嘴滑舌:
〖解释〗形容说话油滑,耍嘴皮子。
〖示例〗这个人~的,很使人烦。
一马当先:
〖解释〗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示例〗李自成看见敌人增加了援军,士气复振,就赶快把人马整顿一下,由他~,继续猛冲猛攻。
顾名思义:
〖解释〗顾:看;义:意义,含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
〖示例〗桂花蝉~,想是香味如桂花,或因桂花开时乃有,未详。
逢场作戏:
〖解释〗逢:遇到;场:演戏的场地。原指旧时走江湖的艺人遇到适合的场合就表演。后指遇到机会,偶尔凑凑热闹。
天衣无缝:
〖解释〗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褒义词。
〖示例〗这篇文章立意明确,论述周到、深刻,真可谓~。
在劫难逃:
〖解释〗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现有时也用来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贬义词。
束手无策:
〖解释〗像捆住了双手,没有一点办法。
〖示例〗船工们面面相觑,束手无策。
物竞天择:
〖解释〗物竞:生物的生存竞争;天择:自然选择。生物相互竞争,能适应者生存下来。原指生物进货的一般规律,后也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无动于衷:
〖解释〗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示例〗面对集体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呢?
变化多端:
〖解释〗端:头绪。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示例〗旧朋友是~,几乎是不剩一个了。
日薄西山:
〖解释〗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气息奄奄:
〖解释〗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锐不可当:
〖解释〗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示例〗那是~,无坚不摧的。
转弯抹角:
〖解释〗抹角:挨着墙角绕走。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示例〗他说话总是直来直去,从不~。
张皇失措:
〖解释〗张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示例〗不管风浪多大,他也不会~的。
荡然无存:
〖解释〗荡然:完全空无。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微不足道:
〖解释〗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大庭广众:
〖解释〗大庭:宽大的场地;广众:为数很多的人群。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示例〗这是秘密的事,他敢在~之下喧扬起来?
长途跋涉:
〖解释〗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穷愁潦倒:
〖解释〗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鸡零狗碎:
〖解释〗形容事物零碎细小,不成系统。
〖示例〗那~的事,恕不细说,但值得大书特书的奇迹,放过未免可惜。
低眉顺眼:
〖解释〗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
惟妙惟肖:
〖解释〗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示例〗她扮演一位英雄的母亲,言谈举止,无不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解释〗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示例〗定个收入指标,实事求是,~。
销声匿迹:
〖解释〗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用于人或事物。
周而复始:
〖解释〗周:环绕一圈;复:又,再。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
草长莺飞:
〖解释〗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八年级下册语文总结10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我们班全体师生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直接和领导下,在各科任老师的积极配合下,较好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3)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本班有学生51人,其中女生26人。由于各种因素,本班的语文基础较为薄弱,在学期初的第一次月考中,及格的人数近只有12人,低分甚至只有二十几乃至几分,成绩好的学生寥寥无几。面对这种现状,我感到压力很大。学期中后,我对教学方法进行应适时地调整,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语文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能力的训练,从基础入手,慢慢把学生们引入文学这扇大门。通过第二次月考、第三次月考检测来看,都有了质的提高。而本次期末测评情况如下:本次考试,是个班参考人数共有50人,及格人数,为6人,及格率为11.77%,平均分为44.59分,而年级平均分为43.19分,高于年级平均分,最高分66分,最低分24分。在全年级5个班中分别排名第二,但与本次全县区考试整体水平相比还非常靠后。
二、完成的工作任务
(一)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两班学生不愿开口说话,不能主动回答问题,对语文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等特点,采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努力贯彻当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尝试因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励后进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使他们也能取得进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现在本班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二)以抓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1、重视朗读、培养朗读习惯。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充分发挥早读的作用,每天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他们高声朗读相关课文内容,并采取领读、自由读、赛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和热情。一学期下来,使学生充分地熟悉每一篇课文。对于课标要求背诵的内容(如古诗文、现代文必背语段),我把班级学生分成了若干小组,选出组长负责订背课文,要求每个学生背书必须过关;之后再进行全班性的默写训练,并互批,出现错误马上订正,我特别注重帮助学生辨别常常出现的错别字。未过关的同学留下达到要求为止,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经过长期的训练和严格的要求,学生的基础已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
2、重视阅读,培养学生阅读思考的.习惯。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美文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如在《日》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品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说一说。”此时的学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
3、重视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针对学生写作基础差,在学初,我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为写作积累素材。同时,利用好每天的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口头作文,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为写作做了一些积淀。而且让学生坚持写读后感。另外,加大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力度,并进行专题训练,尤其是审题、立意的训练。现在看来,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是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科研活动,促进自身水平的提高。
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本学期我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组织的教研活动。在学校组织的河东北片教师示范课活动中,我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且做了示范课。在教研组开展的读书活动中,我还阅读一些教学书籍,作记录,写感受,收集最新的教学信息,获得最新的教学理念,使我获益匪浅。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力图使工作更出效果,但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仍未解决好,总结平时的教学工作,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直接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果。
学生学习没有形成主动、自觉的习惯。学校地处民族聚居区,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思想、行为习惯疏于正确的教育和管理,尤其是到八年级时,一部分男学生思想变化特别大,直接影响了学习态度,表现为:学习兴趣下降,课堂求知欲望不强烈;上课学习不积极,不认真,自己不愿动脑筋;课堂作业照抄;不积极课下预习,不积极完成家庭作业。在语文活动中兴趣不大,不认真搜集资料。这些现象都是学生学习态度不明确,学生厌学的典型表现。
(二)作文教学缺少计划性和指导性,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
虽然每单元中都有写作活动,但有些综合性语文活动不能有效开展,学生缺少体验过程,导致写作活动不能顺利进行,教师只根据单元主题练写或依某一篇课文仿写(或改写、续写等)一篇。这样的写作训练就缺少科学性和计划性。每学期应在开学初制订出学期写作训练计划。另一方面,由于平时的作文训练没有充分的指导,造成学生作文成功率不高,学生写作热情下降。个别学生迟交作文,甚至怕写作文,不交作文。作文批改是费力不讨好,老师花大力气详细地批改,学生却不认真看,收效甚微,后来尝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批改作文,把批改方法逐步通过批改练习教给学生,可多数学生还是不会批改,批改也不认真。作文批改走入了困境。
(三)阅读能力难以提高仍然是语文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
学生依赖老师的思路和提出的问题被动的阅读,而主动在阅读中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很差,在阅读中缺少思考的好习惯。在自读课上,指引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或者教师给出自读提纲及问题,让学生自己学习时,学生好像心不在焉或者失去主心骨的样子。在课内学习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在课外阅读中迁移和运用的能力差。更为可怕的是学生的课外阅读几乎是空白。有的学生没有读课外书的意愿和习惯,许多学生想读课外书却没有条件读书。没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是难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学生的语文学习是不完整的。也是无法学好语文的。
(四)学生的语文素养还不够高。
养成自觉地看课外书的习惯,能独立思考,有所得,有记读书心得的习惯,自觉积累增加自己的经典储备,有意识的运用语文的能力都远远不足。一大批学生不能坚持养成良好的习惯,语文素养的提高是道路坎坷。还需要硬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提醒和督察。
四、改进的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对新课改的认识,在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狠抓检查,落实对知识点的掌握。将差生时时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三)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采取措施,加强训练,落实知识点。
(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努力教学提高成绩
总之,在本学期里,我的语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也看到了困难和不足,我相信,只要切实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坚持正确的教学方向,在总结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其他教师的帮助下,我的语文教学在下学期会做得更好。对此,我充满信心。
八年级下册语文总结11
时间过得真快,本学期一眨眼就过去了。想一想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扪心自问,我无愧于XX中学这片神圣的土地,无愧于教师这个光荣称号。我所带的班级,大部分学生有重理轻文的思想,而且语文基础不扎实。作为语文教师,我非常懂得“大语文”对学生一生的重要性,他们开口要与人说话,静下来要记下自己的学习心得,要生存他们必须活到老学到老,而这一切都不能离开学生的语文水平。为此,我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教他们一些行之有效的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让学生快乐学语文
不少学生认为,学习语文无非是死记硬背,过于枯燥无味;甚至认为语文可以无师自通,现在应把主要精力放在理科的学习上,语文什么时候学都来得急。针对学生们这些不正确的思想和倾向,我经常利用语文课和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们开展成语接龙、诗歌和散文朗诵比赛、作文竞赛、热门话题辩论赛、名诗名言背诵赛,谚语警句运用赛等活动,甚至开展物理公式、数学定理的表述赛,让学生明白学好语文的优势,找出与同学的差距,从而培养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和重要性。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独立性
小学时,凡涉及到“主题思想、段落大意”之类,都是老师抄在黑板上,学生跟着抄在笔记本上,下去再背记。他们上初二后,我从来不给他们概括中心、段意,一般都是给学生提供几个关键的词,让学生自己去组织语言,然后在全班交流,此法让学生的概括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三 、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我在每天的语文课前三分钟都让一个同学到讲台上,为大家介绍一个成语和一个俗语警句,介绍前要向同学们问好,介绍完后要向同学们表示谢意,特别要注意在讲台上的气质风度。对这一个半月才轮换一次的风光,每个同学都非常珍惜,事先都做了充分地准备,都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此举让每个同学都觉得自己能够做一个称职的小“老师”,心中的喜悦和自信自不用说。
学生的作文我一般不轻易下评语,都是让学生自己评点,评点的方法是:为自己的`文章找优点,找出一点在本上用红笔写出一点,不必谦虚,要敢于肯定自己。这样,即使写作水平最差的学生也能挖空心思地找出优点来,然后在班上交流,如此他们会很喜欢写作文,而且他们的本上再也看不到老师批的缺点了。对他们文中的不足,我就用口头的方式为他们提出,让他们改正。看着自己作文本上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评语,看看自己的作文水平越来越高,他们能不自信吗?
四、扶持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和发散思维
语文课上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我从来都是采取扶持的态度,如在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时,一般我们都认为文中的“我”是一个热爱大自然、向往自由快乐生活的儿童。而我的学生,有的认为他淘气、贪玩;有的认为他没有环保意识;有的认为他厌学、不尊重老师;有的认为一个学生只有懂礼仪、勤学习,将来才能有所建树,所以文中的“我”对学习和老师的态度不可取。面对如此思维活跃的学生,我不的不称赞有加。
总之,我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的语文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八年级下册语文总结12
一、课文内容梳理
《桃花源记》是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读之如置身其境。
《核舟记》使用从中间到两头,先整体后局部,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和总-分-总的叙述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作者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核舟”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景物的特点,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艺,同时也高度赞扬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给人以隔雾观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蒹葭》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作者的思念对象可望而不可即,中间阻隔千重,诗人因而思心徘徊,不能自抑其无限惆怅的心情。
二、课内文言文梳理
桃花源记
(一)课文字词详解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①为业。②缘溪③行,忘路之④远近。⑤忽逢桃花林,
①为业:作为生计。为,作为。②缘:沿着,顺着。③行:前行,这里指划船。④远近:偏义词,这里指远。⑤忽逢:忽然遇到。
①夹岸数百步,中无②杂树,③芳草④鲜美,⑤落英⑥缤纷。渔人⑦甚
①夹(jiā):沿,靠。②杂:别的。③芳:指花。④鲜美:新鲜美好。⑤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⑥缤纷:繁多的样子。⑦甚:很,非常。
①异之,复②前行,欲③穷其林。
①异: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②前:向前。③穷:尽。
①林尽水源,便②得一山,山有小口,③仿佛④若有光。便⑤舍船,从口入。
①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尽,到了尽头。源,源头。②得:看到。③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④若:好像。⑤舍(shě):离开。
①初极狭,②才③通人。复行数十步,④豁然开朗。土地平⑤旷,屋⑥舍
①初:开始。②才:仅仅、只。③通:通过。④豁(huò)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豁然,开阔敞亮。开朗,开阔明亮。⑤旷:宽阔。⑥舍(shè):房屋。
①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②属。③阡陌交通,
①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②属:类。③阡(qiān)陌(mò)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
鸡犬①相闻。②其中往来③种作,男女衣④着,⑤悉如外人。
①相闻:可以互相听到。②其中:那里面。③种(zhòng)作:耕种劳作。④着(zhuó):穿着。⑤悉:全,都。
①黄发垂髫,②并③怡然④自乐。
①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②并:一起。③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④自乐:自得其乐。
见渔人,①乃②大惊,问所③从来。④具答之。便⑤要还家,⑥设酒杀鸡
①乃:于是,就。②大:很,非常。③从来:从……地方来。④具:详细。⑤要(yāo):同“邀”,邀请。⑥设:准备,设置。
作食。村中闻有此人,①咸来②问讯。自③云④先世避秦时乱,率⑤妻子⑥邑人
①咸(xián):全,都。②问讯:询问,打探消息。③云:说。④先世:祖先。⑤妻子:妻子儿女。⑥邑人:同乡的人。
来此①绝境,不②复出③焉,遂与外人④间隔。问今是何世,⑤乃不知有汉,⑥无论魏晋。
①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②复:再,又。③焉:于之,从这里。④间隔:隔绝、不通音讯。⑤乃:竟然,居然。⑥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此人一一为①具言所闻,皆②叹惋。余人各复③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④辞去。
①具言:详细地说。②叹惋:感叹。③延:邀请。④辞去:辞别离开。
此中人①语云:“②不足③为外人④道也。”
①语(yù):对……说,告诉。②不足:不值得,不必。③为:向,对。④道:说。
①既出,②得其船,便③扶④向路,处处⑤志之。⑥及郡下,⑦诣太守,说⑧如此。
①既:已经。②得:找到。③扶:沿着、顺着。④向:先前的。⑤志:做记号。⑥及:到。⑦诣(yì):拜访。⑧如此:像这样(的事情)。
太守①即②遣人随其往,③寻向所志,④遂迷,不⑤复⑥得路。
①即:立即。②遣:派遣。③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所志,所做的标记。志,做的标记。④遂:终于。⑤复:再。⑥得:找到。
南阳刘子骥,①高尚②士也,闻之,③欣然④规往。未⑤果,⑥寻病终。后遂无⑦问津者。
①高尚:品德优异。②士:对男子的美称。③欣然:高兴的样子。④规:打算,计划。⑤果:实现。⑥寻:随即,不久。⑦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二)重点句子翻译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渔人)顺着溪水(划船)前行,忘记了路的远近。
2、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在溪流的)两岸几百步,其中没有别的树,芳草新鲜美好,落花纷纷。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再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渔人)便看到了一座山。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很整齐的样子。
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
7、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衣着,都像桃源外的人。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人)就邀请(他)回到(自己)家里,备酒杀鸡做食物(来款待他)。
9、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村里(的人)听说有这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10、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村人)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11、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从此)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1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村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1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这个人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了他所听到的,(村人)都感叹、惋惜。
1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他的人各自又都(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食(来款待他)。
15、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村人告诉(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
16、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但愿望)没有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访求(桃花源)了。
(三)课文分析
1、渔人行踪:发现桃花源——拜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2、世外桃源描述:①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②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幸福、愉快;③风俗淳朴,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友好;④没有剥削,没有动乱,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
3、对陶渊明写世外桃源的评价: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①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意愿。②“桃花源”是个虚构的理想社会,既反映了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③但在当时的阶级社会中这只是一个不能实现的空想,也是作者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
4、【感受桃花源的美丽】桃花源美在何处?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人情美。
【感受桃花源的神秘】桃花源神秘在何处?
①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②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③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④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感受桃花源中的幸福】桃花源中的幸福表现在何处?
①黄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②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③渔人(侧面烘托):村中人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5、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①让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增添传奇色彩。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
6、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作者虚构这样一个地方的目的是什么?
①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②未果,寻病终。
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小石潭记
(一)课文字词详解
①从小丘②西行百二十步,隔③篁竹,④闻水声,
①从:自,由。②西:名词作状语,向西。③篁(huáng)竹:竹林。④闻:听到。
①如鸣珮环,心②乐之。③伐竹④取道,⑤下见小潭,⑥水尤清冽。
①如鸣珮环:好像佩带的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珮、环,都是玉饰。鸣,发出声响。②乐(lè):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之:代水声。③伐:砍伐。④取:这里指开辟。⑤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在下面。⑥水尤清冽(liè):水格外清凉。尤,格外。冽,凉。
①全石以为底,②近岸,③卷石底以出,④为坻,⑤为屿,
①全石以为底:以整块的石头为底,此句为倒装句“以全石为底”。以为,作为。②近岸:靠近潭岸的地方。近,靠近。③卷(quán)石底以出: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卷,翻卷。以,而。④为坻(chí):成为水中高地。⑤为屿(yǔ):成为小岛。
①为嵁,为岩。②青树③翠蔓,④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①为嵁(kān):成为不平的岩石。②青树:青葱的树木。③翠蔓:翠绿的藤蔓。④蒙络摇缀(zhuì),参差披拂:(树枝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鱼①可百许头,②皆③若空游无所依,④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①可百许头: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表示约数。②皆:全,都。③若空游无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空,在空中。④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下,向下照射。澈,穿透。布,照映。
①佁然不动,②俶尔远逝,③往来④翕忽,似与游者相⑤乐。
①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②俶(chù)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俶尔,忽然。逝,离开。③往来:来来往往。④翕(xī)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翕,迅疾。⑤乐:逗乐。
潭①西南②而望,③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④势⑤犬牙差互,⑥不可知其源。
①西南:向西南。②而:连词,连接状语和动词,不译,表修饰。③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一样。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④势:形势,形状。⑤犬牙差(cī)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差,交错。⑥不可知:不能够知道。
坐潭上,①四面竹树②环合,③寂寥无人,④凄神寒骨,
①四面:四周。②环合:环绕合抱。③寂寥(liáo):寂静寥落,静悄悄的。④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①悄怆幽邃。②以③其境过④清,不可⑤久居,
①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悄怆,忧伤。幽邃,幽静深远。②以:因为。③其境:这里的环境。④清:凄清。⑤久居:长时间停留。居,停留。
①乃记②之而③去。
①乃:于是,就。②之:指代游小石潭这件事。③去:离开。
①同②游③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④隶
①同:共同,一起。②游:游玩。③者:……的人。④隶(lì):追随、跟随。
①而②从者,崔氏二③小生,④曰恕己,曰奉壹。
①而:表修饰。②从:动词,跟随。③小生:年轻人。④曰:名叫。
(二)重点句子翻译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对此感到十分高兴。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往下露出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潭岸的地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6、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鱼)呆呆地(愣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水潭的西南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8、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流两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够知道溪流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9、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寥落,空无一人,(那氛围)令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10、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记下当时的情景便离开了。
(三)课文分析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感受是什么?
本文按游踪顺序来写: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记录同游者。
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感受:①发现小潭——“心乐之”,愉悦的心情。②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愉悦的心情。③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抑郁忧伤的心情。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脱而最终又无法解脱的痛苦。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的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
2、本文主旨: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被贬后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和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吗?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一“乐”一“忧”怎么解释?)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寻求短暂的快乐。他喜欢清脆悦耳的水声,因而“心乐之”,观鱼时他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心情是愉悦的;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看到小石潭凄清的环境,不禁触景伤怀,忧伤、凄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心中无比悲痛。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中可以看出。
4、作者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及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__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5、请说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的妙处。
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静的优美画面却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6、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①全石以为底。②皆若空游无所依。③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全石、游鱼、阳光、影子)
7、文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8、文中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核舟记
(一)课文字词详解
明有①奇巧人曰王叔远,能②以③径寸之木,④为宫室、器皿、人物,
①奇巧人:指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奇巧,奇妙精巧。奇,奇妙。②以:用。③径寸:直径一寸。④为:做。这里指雕刻。
以至鸟兽、木石,①罔不②因③势④象⑤形,各具⑥情⑦态。⑧尝⑨贻余核舟一,
①罔(wǎng):无。②因:顺着、就着。③势:(原来的)形状。④象:模拟。⑤形:形象。⑥情:神情。⑦态:姿态。⑧尝:曾经。⑨贻:赠。
①盖大苏②泛赤壁③云。
①盖: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②泛:泛舟,坐着船在水上游览。③云:句末语气词。
舟首尾长约八分①有②奇,高③可二黍④许。中⑤轩敞⑥者为舱,
①有(yòu):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余数。②奇(jī):零数、余数。③可:大约。④许:上下。⑤轩敞:高、宽敞。⑥者:……的地方。
①箬篷②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③启窗而观,④雕栏⑤相望焉。闭⑥之,
①箬篷:用箬竹叶做的船篷(名词作状语)。②覆:覆盖。③启:开。④雕栏:雕刻着花纹的栏杆。⑤相望:(左右)相对。⑥之:代“窗”。
则右刻“山高月小,水①落石出”,左刻“清风②徐来,水波不③兴”,④石青⑤糁⑥之。
①落:水位下降。②徐:慢慢地。③兴:起。④石青:用石青(名词作状语)。⑤糁:用颜料等涂上。⑥之:代“字的凹处”。
船头坐三人,中①峨冠②而多③髯者④为东坡,佛印⑤居右,
①峨冠(guān):高高的帽子。②而:表并列。③髯(rán):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须。④为:是(判断动词)。⑤居:处。
鲁直居左。苏、黄①共阅一②手卷。东坡右手③执④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①共:一起,同时。②手卷:只能卷舒而不能悬挂的横幅书画长卷。③执:拿。④卷端:指手卷的右端。
鲁直左手执①卷末,右手指卷,②如有所语。东坡③现右足,鲁直现左足,
①卷末:指手卷的左端。②如有所语:好像在说什么似的。语,说话。③现:露出。
各①微侧,②其两膝③相比④者,各⑤隐卷底衣褶中。佛印⑥绝⑦类弥勒,
①微侧:略微侧转(身子)。②其:代“苏、黄”。③相比:互相靠近。比,靠近。④者:……的地方。⑤隐:隐藏。⑥绝:极,特别。⑦类:像。
①袒胸露乳,②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③不属。
①袒:裸露。②矫(jiǎo)首昂视:抬头仰望。矫,举。昂,仰。③不属(shǔ):不相类似。属,类。
①卧右膝,②诎右臂③支船,而竖④其左膝,左臂挂念珠⑤倚之——珠可⑥历历数也。
①卧:卧倒。②诎(qū):同“屈”,弯曲。③支:支撑。④其:代“佛印”。⑤倚之:(左臂)靠在左膝上。⑥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舟尾横①卧一②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③椎髻仰面,
①卧:摆着。②楫(jí):船桨。③椎(zhuī)髻(jì)仰面:束成椎形发髻,仰着脸。
左手倚一①衡木,右手②攀右趾,③若④啸呼状。居左者右手⑤执蒲葵扇,
①衡:同“横”。②攀(bān):扳。③若……状:像……的样子。④啸呼:大声喊叫。⑤执:拿。
左手抚炉,炉上有壶,①其人②视端容寂,③若听茶声然。
①其:那。②视端容寂: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端,正。容,神色。③若……然:好像……的样子。然,……的样子。
①其②船背稍夷,则题名③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④甫刻”,
①其:代“核舟”。②船背稍夷(yí):船的顶部较平。背,指船顶部。夷,平。③其:代“船背”。④甫: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①细若蚊足,②钩画③了了,④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⑤丹。
①细:(笔画)细微。②钩画:一钩一画(名词)。③了了:清楚明白。④其:代“字”。⑤丹:朱红。
①通计一舟,②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
①通:总。②为:雕刻。
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①并篆文,②为字共三十③有四。④而计⑤其长
①并:连词,和。②为:雕刻。③有(yòu):通假字,同“又”。④而:但。⑤其:代“核舟”。
①曾不盈寸。②盖③简桃核④修狭者为之。嘻,⑤技亦⑥灵怪矣哉!
①曾(zēng)不盈寸:竟然不满一寸。曾,竟然。盈,满。②盖:原来。③简:挑选。④修狭者:长而窄的桃核。修,长。⑤技:技艺。⑥灵怪:神奇。
(二)重点句子翻译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个个具备神情姿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他)曾送我一个核舟,(刻的)是苏轼泛舟游赤壁(的情景)。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5、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
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7、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佛印极像弥勒佛,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类似。
8、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左臂挂着(一串)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9、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那人的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10、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
1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哎,技艺也真神奇啊!
(三)课文分析
1、“核舟”的精湛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体积小,刻的东西多,刻得极为精致,人和物各具情态,有意境。
2、核舟介绍顺序:船舱——船头——船尾——船背,空间顺序。
3、文章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先写舟的中间部分,次写船头,最后写船尾。分析这样安排写作顺序的原因。
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打开、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游赤壁时的优美环境。
4、《核舟记》的结尾处详尽地说明了核舟上所刻的内容。《口技》结尾处也有这么一段:“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两文均用数字结尾,作者的意图相同吗?为什么?
相同。结尾都用列数字的方法,都是为了表现艺人技艺之高超。
5、王叔远为什么在小窗上刻上“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些文字,而不是诸如花草鸟兽之类的内容?
为了和核舟“大苏泛赤壁”的雕刻主题相吻合,使作品有一定的意境,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12、《诗经》二首
关雎
关关,在河之。淑女,君子好。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窹寐求之。
求之不得,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鸣叫的雎鸠鸟,站在水中的沙洲上。姑娘美丽又善良,她真是我的好配偶。水中荇菜长短不齐,姑娘在船的左右两边捞取。姑娘美丽又善良,我日夜都把她追求。追求的愿望难实现,我日夜都把她思念。思念之情绵绵不尽,我翻来覆去难成眠。水中荇菜长短不齐,姑娘在船的左右两边采摘。姑娘美丽又善良,我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水中荇菜长短不齐,姑娘在船的左右两边挑选。姑娘美丽又善良,我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难点化解,美点追踪:全诗可分为三章。首章为第一节,以滩头水畔的一对雎鸠鸟的叫声起兴,引出男主人公的一片情思。“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统摄全诗。第二章为第二、三两节,此章以缠绵悱恻之情,直率地写出男子追求心上人未果,日夜不安、苦闷焦灼的相思之苦。男子追求不到心上人,便日夜思念她,心上人采摘荇菜时“左右流之”的苗条、优美身姿时时浮现在他眼前,使他夜不能寐,辗转反侧。这一章既有“悠哉悠哉”的心理描写,表现男子绵绵情意,思念不绝,又有“辗转反侧”的动作描写,突出男子内心状态的不平静,把一个深受相思之苦折磨而不能自己的形象写得非常传神。第三章为第四、五两节,写男子因苦恼而成梦,在幻想中得到了心上人,亲近她,爱慕她,为她弹琴鼓瑟,敲钟打鼓,取悦于她,欢喜之情溢于言表。情到极处必生幻,第三章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不啻是个戏剧性的转变。“琴瑟友之”,以弹琴奏瑟,喻其相会相处时的和谐愉快。“钟鼓乐之”则是结婚时的热闹场面,这无疑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幻想当然并非现实,但幻由情生,也是极自然的。这一爱情心理的描写,极富浪漫情调,也进一步突出了男子对心上人的爱慕思念之深。
全篇以“求”字为中心,用细腻生动的笔法描绘了男子对意中女子由“一见钟情”到“日夜思念”,再到“幻想结合”,将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了追求爱情中的苦与乐,感情热烈、真挚、率直、淳朴,歌颂了纯真的爱情,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
蒹葭
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我那日思夜想之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逆流而上寻寻觅觅,道路险阻而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之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逆流而上寻寻觅觅,道路坎坷艰险难攀。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我那苦苦追求之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逆流而上寻寻觅觅,道路险阻迂回难走。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难点化解,美点追踪:“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吾尝闻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读《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散。”
第一章八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淼淼,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着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接着展示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在水一方”是隔绝不通,意味着追求的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抒情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着追求,但“伊人”都缥缈阻隔。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惆怅的情致。
以下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境界的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是述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示意终不可达也。“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描画顺流追寻时的幻象: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然而终不可近也。既逆流,又顺流,百般追寻,执着之意可见;不是困境难达,就是幻象难近,终归不得,怅惘之情愈深。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体而充分的展现。
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缥缈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持不已的精神。重章叠句,层层推进。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注意“”内的字。
【理解记忆】
1、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就是佐证。
2、《蒹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3、《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三、名著导读
(一)选择性阅读
《傅雷家书》
【作品简评】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家、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于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全中国父母的典范。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许多强烈的感染和启迪……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傅雷也对儿子的生活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还以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和傅敏的爱却没有成为那种普通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
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
【人物性格】
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子)和国家有着无私的热爱,有良知,正直,为人坦荡,秉性刚毅。
傅雷夫人(朱梅馥):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
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严谨,热爱音乐,同时也是个热爱祖国的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默默无闻,不因有父亲和哥哥的光环而骄傲。
【家书名言】
1、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2、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3、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4、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会舒坦,工作反而会顺利。
【理解记忆】
1、傅雷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他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他认为中国最好的文学批评是《人间词话》。
2、傅雷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后,仍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信汇编成书,就是《傅雷家书》。傅雷的两个儿子分别是傅聪、傅敏。
3、《傅雷家书》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4、《傅雷家书》信中傅雷对儿子的生活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5、“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对文学的忠诚。文学第一,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
6、傅雷教导儿子“感之不深,当然爱之不切了;爱之不切,弹出来当然也不够味儿;而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你兴趣”时,是以什么为例子?以听莫扎特的音乐为例。
7、傅聪虽然在外地演出,但傅雷始终关注儿子在音乐道路上的成长,他使用什么方法提高儿子的艺术修养?
通过书信把真情传递给远方的孩子,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真诚地指导,而且还暗暗透露了对儿子的牵挂和爱。
8、对于唐宋人吟诗唱词,中间常加“泛音”,傅雷有怎样的看法?
傅雷认为加泛音的唱才有音乐可言。后人把泛音填上实字,反而是音乐的大阻碍。昆曲之所以如此费力、做作,中国音乐被文字束缚到如此地步,都是因为古人太重文字,不大懂音乐;懂音乐的人又不是士大夫,士大夫视音乐为工匠之事,所以弄来弄去,发展不出……
9、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1959、8、16)中,曾告诉儿子学习不仅仅在音乐方面,还要在行为、礼节方面多加注意,请举例。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这与群众情绪大有关系,应及时注意。只要不急,心里放平静些,表情自然会和缓。”
10、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1959、10、1)中,告诫儿子过多的音乐会麻痹人的感觉,使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从而损害自己的艺术,长此以往,大有成为钢琴匠,甚至奏琴的机器的危险。
11、傅雷告诉儿子什么才是儿子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
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
12、傅雷知道儿子大赛在即,在1954年12月27日的家书中告诉儿子“不用着急,……我们大家都有信心;主要仍在于心理修养、精神修养”,他嘱咐儿子应有怎样的心态?
“得失置之度外”“胜败乃兵家之常”。
阅读理解的步骤
1、首先要通读全文,对于全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是第一部。
2、要知道全文一共几个自然段,这个脉络要搞清楚,否则很不好做。
3、要找出全文的重点自然段和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个是最重要的。
4、根据题目的要求,锁定段落寻找答案,让自己的题目做正确。
5、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提高不能局限于阅读练习题,应该在平日里进行大量的阅读练习。
6、对于阅读要怀着自己兴趣,不断的思索,读出自己的观点,提高阅读的水平。
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技巧方法
1、基本要领:整体把握,抓住关键语句,在文中找答案2、步骤:(读文章共两遍)
第一遍:通读全篇,大致了解。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感知文章大意即可;阅读时凭感觉划出自认为重点的词语、句子;[可以稍快]
第二遍:审清题意,回读原文。看一遍题目,确定回答问题的阅读范围,再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段、句,截取关键性文字;找出或归纳出答案(摘瓜)。[宜慢,仔细,并回读检查]
最后:理清要点,认真答题。根据答题要求,加工改造,概括提炼。
八年级下册语文总结13
1、词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独立成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2、短语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有名+名、名+代、代+代、动+动、形+形、数量+数量。
(2)动宾短语:动词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基本结构:动+名、动+代。
(3)补充短语:包括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两大类。
(4)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的短语。
(5)“的”字短语:由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加上“的”构成。基本结构:动词+的、形容词+的、动宾短语+的。
还有“主谓短语”和“偏正短语”。
3、语素
(1)自由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位置自由。如“分、好、高、低”;
(2)半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组合,位置自由。如“话、习、确、民”;
(3)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位置固定。如“者、第、阿”。
4,语法知识点
语法=词法+句法;语法是连接古今汉语的时空隧道。
阅读古文的.三大障碍:眼花缭乱的词类活用;体系庞杂的文言虚词;纷繁变幻的文言句式。但是,理解了汉语语法,这一切都不再是障碍。所以,学语法不是为了懂语法,而是为了读懂文言文。
理解汉语的词类,能见词判性;会分析古今句子的结构,一眼识别古文中的倒装句。
八年级下册语文总结14
这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1)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这个班的语文基础较为薄弱,在学初的单元测试中不及格的人数近二十人,成绩较好的仅有几人。面对这种现状,我感到压力很大。我想,对于这些刚刚进入八年级的学生,我的教学方法也应适时地调整,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语文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能力的训练,从基础入手,慢慢把学生们引入文学这扇大门。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 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班上学生不愿开口说话,不能主动回答问题,对语文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等特点,采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努力贯彻当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尝试因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励后进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使他们也能取得进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现在本班学生比较喜欢上语文课,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二、、以抓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重视朗读、培养朗读习惯。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充分发挥早读的作用,每天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他们高声朗读相关课文内容,并采取领读、自由读、赛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和热情。一学期下来,使学生充分地熟悉每一篇课文。对于课标要求背诵的内容(如古诗文、现代文必背语段),我把班级学生分成了若干小组,选出组长负责订背课文,要求每个学生背书必须过关;之后再进行全班性的默写训练,并互批,出现错误马上订正,我特别注重帮助学生辨别常常出现的错别字。未过关的同学留下达到要求为止,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经过长期的训练和严格的要求,学生的基础已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
2、重视书写,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
从学生的作业和作文中,可以发现两个班学生的书写极不规范,写错字、别字,字迹潦草的同学比比皆是,这不仅仅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质量,更能影响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作业中,我重视对学生书写的严格要求,对于学生作业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一一指导纠正,甚至让学生重写,课堂中也注意提醒,并利用文化餐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课外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一学期下来,从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学生书写的状况。
3、重视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积累习惯。
新课标特别强调积累,积累所涉及到的内容十分丰富:常用字的音、形、义,文学常识,名著阅读,经典诗文的背诵默写,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所必备的有关知识等等。因此,学期之初,我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一本积累本。积累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好词佳句,并能加以品味赏析,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长期下来,学生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理解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4、重视阅读,培养学生阅读思考的习惯。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美文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如在《喂—出来》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品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说一说。”此时的学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
5、重视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针对两班学生写作基础差,在学初,我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为写作积累素材。同时,利用好每天的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口头作文,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为写作做了一些积淀。而且让学生坚持写读后感。另外,加大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力度,并进行专题训练,尤其是审题、立意的训练。现在看来,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是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 加强培优转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
两班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且后进生面大,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 ,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后进生。尤其对后进生,加强课外辅导工作,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谈心,帮助他们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鼓励,课堂中为他们创设回答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树立后进生学习的信心,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一学期下来后进生的队伍在逐步减少,班级的总体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四、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科研活动,促进自身水平的提高。
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本学期我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组织的教研活动。在学校组织的教师示范课活动中,我虚心学习教师们的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且做了示范课。在教研组开展的读书活动中,我还阅读一些教学书籍,作记录,写感受,收集最新的教学信息,获得最新的教学理念,使我获益匪浅。
总之,本学期以来,我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的实践中,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八年级下册语文总结15
1【主题思想】
本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以此来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反映了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生映了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生活的美好愿望。
2【文章结构】
发现桃林(无意)-景色优美
进入桃源-所见-优美的环境-安定的生活
所闻:与世隔绝的世界
所历:热情淳朴的民风
辞别桃源:不复得路
3【文学常识】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五言古诗《桃花源诗》前面的一篇小记,相当于诗的序言。“桃花源”是作者理想生活的蓝图。“记”有记叙的意。 是古代常见的文体之一 。
《桃花源记》大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宋武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此时陶渊明归隐田园已经16年了。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动乱的社会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的门阀制度,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
施展才能的机会。元熙二年(420)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杀死晋恭帝。残酷的现实更加深了陶渊明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意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发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美好情趣。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一)先看问题,带着问题读作品
做阅读理解题时,建议先浏览一下问题,看看这篇文章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带着问题有目的性的浏览文章,可以加快解题的时间,有目的性的阅读,而不是盲目的阅读,不然读完整篇文章也没有抓住重点。
(二)快速粗略阅读,整体感知全文
根据试卷上的问题,快速粗略阅读,把握文章大意,了解基本信息,了解文体,理清文章的层次和段落,把重点画下来。
(三)精读原文,找“原话”
所谓的找原话就是找到文章作者说的关键字、词、或者句子,答题时可以利用文章的原话来提取答题的重要信息,更有甚者有些试题完全就可用原话来回答,或者引用部分文章的原话来回答,保证答题的准确率,碰到采分点。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1首先阅读全文、把握主旨
阅读理解是必须要经过阅读的,初中阅读理解一般是以叙事、叙人类的文章,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首先要先通读一下全文,先阅读懂大概的意思是什么,然后理清文章作者的思路,学会归纳每一句每一段、每一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
阅读的事实一定要注意,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含义,阅读理解的最基本含义就是要阅读者去理解文章中作者的意思,理解上去了才能做出答案。
2学会概括某段中的大意
阅读理解解题的时候首先要学会概括出一段话中的一个意思,同时能找出文章中某段话与某段话的'意思有没有紧密的联系,也就是找出所谓的中心意思。
初中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找出中心语句,并且同时要在理清句与句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抓住贯穿全段的中心意思,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抓住文章中心的主题,才是做阅读理解的关键。
3联系问题去阅读
阅读全文之后就要开始进入做题阶段了,初中生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应该学会带着问题去阅读,并且能在短文中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可以采用“倒读法”,因为这种方式阅读节省了很多阅读的时间,并且,倒读可以直接的去理解题目和文章中叙事的人物、或者地点,可以一目了然。
同时在阅读的时候要学会在文章中做标记,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把有用的地方,或者某一句有用的句子给划出来,对于存在疑问的句子也可以做一下重点标记。可以有效的帮助到在答题中解决问题。
【八年级下册语文总结】相关文章:
八年级下册语文总结11-10
八年级下册语文工作总结03-15
八年级下册语文作文08-01
语文下册教学总结05-04
八年级下册语文总结实用(15篇)05-26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05-25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总结11-27
八年级下册语文工作计划02-24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07-18
八年级下册语文作文7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