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总结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课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课总结1
一、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中国作家,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沈从文创作丰富,作品结集约有80多部,其作品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体现了乡村人物特有的风韵与神采。主要作品: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
二、我会写组词
腊:là(腊八、腊肉、寒冬腊月)
粥:zhōu(腊八粥、白粥、僧多粥少)
腻:nì(油腻、腻歪、玩腻了)
咽:yàn(咽气、吞咽、狼吞虎咽)
匙:chí(汤匙、茶匙、大匙)
搅:jiǎo(打搅、搅拌、胡搅蛮缠)
稠:chóu(浓稠、稠密、稠人广众)
嘟:dū(嘟念、嘟囔、嘟嘟响)
肿:zhǒng(肿胀、肿块、消肿)
熬:áo(熬夜、熬粥、熬药)
褐:hè(褐色、褐土、褐煤)
缸:gāng(水缸、鱼缸、烟灰缸)
脏:zāng(肮脏、脏土、脏兮兮)
三、多音字
匙:chí(汤匙) shi(钥匙)
咽:yān(咽喉) yàn(咽下) yè(呜咽)
劲:jìn(费劲) jìng(劲敌)
四、近义词
合拢——聚拢,叹气——叹息,预备——准备
沸腾——鼎沸,惊异——惊奇,搅合——掺合
资格——资历,反抗——抵抗,猜想——猜测
有声无力——精疲力竭
五、反义词
沸腾——沉寂整齐——杂乱浓稠—稀薄
反抗——顺从清楚——模糊
六、理解词语
好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呻唤:呻吟叫唤。本文指锅子中的腊八粥因受热而发出声音。
碗盏:碗。
搅和:混合;掺杂。
松劲:降低紧张用力的程度。
嘟囔: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造句:胜利在望,我们不能松劲。
孥:儿子,或指妻和子。
惊异:惊奇诧异。
不消说:不必说。
噗:形容水、气挤出等声音。
七、句子解析
1.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运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不论年龄大小,只要提到腊八粥,就立刻产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这样写起到了一定的强调作用。
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明八儿欢喜至极。
3.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子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呻唤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
“叹气”“呻唤”把熬煮腊八粥的样子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同时也突出了八儿的可爱与嘴馋。
4.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一锅粥当人来写,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腊八粥的诱人,增强了语言的亲切感。
八、问题归纳
1.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什么内容?
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八儿等粥和八儿一家人喝粥两件事。
2.八儿美妙猜想中的腊八粥是什么样子的?表现了八儿的什么心理?
八儿猜想栗子稀烂,饭豆肿胀,花生仁儿面面的,枣子大了三四倍,糖放多了会起锅巴。
这种种美妙的猜想,反映了八儿对腊八粥的美好向往,进一步突出了他想快点喝到腊八粥的迫切心理。
3.“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八儿由于个子矮看不到锅中的粥,对腊八粥有许多美妙的猜测,现在妈妈把自己抱起来,终于看见了。禁不住发出一声惊呼。省略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4.八儿为什么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
这里是对八儿心理变化的描写。16-17自然段写了八儿对腊八粥的美好想象,现在看到粥的颜色却是黑的,不由得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心里有些许失望。
5.八儿和家人吃腊八粥的情景为什么要略写?
课文略写八儿和家人吃腊八粥是为了突出八儿苦苦等待吃妈妈煮的腊八粥的情景。
九、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人人喜爱腊八粥。写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程度以及怎样煮腊八粥。
第二部分(2-19):八儿等吃腊八粥。写住方家大院的八儿等待吃妈妈熬煮的腊八粥。
语文课总结2
我校《小学语文课堂生成的策略研究》课题于20xx年6月立项为市级课题,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春风,本课题的研究已开展了五个多月的时间。在这五个多月里,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努力探索,实践创新,共同研究,取长补短。既有探索的辛酸,又有成功的喜悦。现将本阶段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学习理论夯实基础
市级课题组的成员除县级课题组原有成员外,新加入了陈文丰校长,石丙喜主任,石云荣老师,李凡花老师四位新成员,由于在县级课题研究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对做好市级课题充满了信心。市级课题虽与县级课题同名,但我们却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摆在我们面前的研究之路并不平坦。要想做出新意,做出深度,做出成绩,我们还需要更深入地进行理论上的学习与补充。因此课题组长徐跃前校长在《课题实施方案》中提出了更明确的研究内容,在课题运作阶段的第一阶段专攻教学预设,对此,课题组全体成员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例,利用集中学习的机会相互交流,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畅谈体会,互相补充,从而为后来的实践与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努力实践有所收获
预设是必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但是,教学不只是单纯的“预设”操作,原有教案的展开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时要以生成为导向,使自己的预设具有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的课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研究:
(一)简约而厚实的教学结构设计
“教学思路清晰,学习头绪繁杂”的“刚性线型设计”已远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我们主张让教学结构从“线型”走向“板快”,从“刚性”走向“弹性”。进行教学预设时既要留有开放的空间,又要寻求深化文本的支点。例如我校高芳老师在教《小熊住山洞》一课时,课前预设了四大版块,先在童话中走入,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缩短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再在情境中感受小熊迫切想住新房的心情,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然后在朗读中品位大自然的美,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从而感受到小熊品质的美好;最后在言说中提升,明白我们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整个教学结构设计简约而厚实,学生在精心营造的童话氛围中轻松地学习课文,得到美的熏陶。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深入文本,深化认识,从而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环境保护的种子。
当然,文本的生发,学生的感悟并不一定都在教师的预料之中,关键在于教师在进行预设时要深思熟虑,课堂上随机应变,彰显教育机智,使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
(二)多维导读悟的教学问题设计
课堂提问是读中感悟的催化剂,是激活思维的金钥匙,是引发情感的导火索。课堂提问决定着学生的习状态、学习维度以及学习方式,因此,课题组老师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上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我校胡明兰老师在教学《乌塔》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1、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个人漫游欧洲,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
2、对于乌塔独自一个人漫游欧洲,大家有不同的看法,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到证明自己观点的内容,十分钟后,我们来开一次辩论会。这两个问题的设计层层深入,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且对于中国的学生而言观点不会统一,第二个问题顺势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在准备好素材后再以辩论会的形式进行汇报,达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我在预设〈鹿和狼的故事〉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是鹿,你想表白些什么?假如你是狼,你又想诉说些什么呢?”。孩子们在深入学习课文,了解鹿和狼的遭遇之后有感而发,他们慷慨陈词,说出了鹿和狼的真心话,由此,学生对这篇文章的主旨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
(三)精彩而动情的教学语言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介,语言的质量直接制约着学生对信息的接收与处理,影响着新知识的构建进程和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有效的教学语言是课堂有效的基本保证,而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是课堂高效的重要特征。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精彩的课堂,离不开精彩的教学语言,而精彩的教学语言具有情化和催化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充分考虑导语的引导角度、语言的冲击力、表达的动情度。我校石云荣老师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一进课堂,她就用深沉、悲哀的语调说“岁月的风雨,可以洗去我们许多记忆,历史的车轮,可以磨掉世间许多往事,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1976年1月8日,一颗巨星在祖国的上空陨落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江河呜咽,群山肃立,亿万人民悲痛欲绝,泪水洒遍祖国大地。1976年1月11日下午,百万群众云集在长安街两旁,在泪雨和哀哭声中,向徐徐而去的总理的灵车沉痛告别,这是历史上空前的`送葬礼,时至今日,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场景,依然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尽管我们没能亲眼见到那动人的场景,但〈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却可以把我们带进那催人泪下的场面中去。”这样动情的导入,学生的情绪很快被调动起来,在情感上与作者达成了共识,产生了共鸣。
其次,要用教学语言情化文本、感化学生,从而拉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心理距离,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动情动心的心理环境,使课堂闪耀出思维、情感与智慧的火花。我在教学《丰碑》一课时,曾以这样的语言引导学生:“多好的战士,多么伟大的军需处长啊!通过这段描写我们仿佛真的看到在风雪中,一位穿着单薄破旧的老战士,他那瘦弱的身影从山的那一面艰难地、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他累极了,他只想倚靠着光秃秃的树干歇一歇,可这一歇就再也没有站起来。同学们,军需处长只是这样的队伍中的普通一员,那么可以想象,在这样的队伍中,一定会有许许多多像军需处长这样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好战士,所以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更应该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
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紧迫地感到必须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关注学生的体验,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需求中的生成。因此,教师要精心预设,让课堂充满活力。其实,课堂是学生的,是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是学生自我表现的场所。教师并非一个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导演”,而是学生张扬个性的引导者。教师应该为学生搭建个性张扬的舞台,激活学生心中那小小的“涟漪”,激起学生在课堂上的“千层浪”,引发思维碰撞的“共鸣”。教师多一份精心的预设,课堂就多一份精彩生成!在预设中溶进我们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撞击出智慧之光!让我们精心预设、预约精彩。
语文课总结3
一、课题的提出
提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这一课题,基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言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2、《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要求,并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就必须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3、我们发现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学习语文习惯比较差,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整体语文水平偏低,特别是学生的`习作水平比较低,语文综合能力不高等。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远离了生活的源泉,使教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凝固了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
4、从语文自身的特点来看,语文首先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和生活之间本不应该有厚厚的障碍,语文教学应和学生心灵相通,语文课堂应和社会生活相融,使语文从应试语文、课堂语文走向生活语文。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讲,语文还是文化,包含着无限的人文底蕴,是充满了智慧、魅力、灵性、人性之美的,一旦撞击人的心灵,就会产生巨大的人文价值,影响到人的情感、素养、思想乃至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决不能局限于教材、课堂,必须和生活紧密相连,追求“语文教学生活化”和“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想境界。
二、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只要研究如何利用生活化教学改进教学方式,不仅让孩子乐学、善学,还能提高教学效率,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活化”是指让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文中解脱出来,给学生一个认识周围环境的机会,通过接触现实世界,产生对世界、生活的爱,从而获取知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是指在多元智能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及其他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将语文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愿望,将教学目标内化为学生这一生活主体的需要,探索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克服语文教学中只重视语言智能的弊端,保证让其他各元智能的发展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课总结4
传统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一种单项灌输形式,教学双方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师生关注的是分数。教师的,只考虑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性,而较少或根本不考虑教知识的有效性和系统性。因此,学生是被动地学而无法或很难体现知识的应用性。为此,我认为,变封闭式的语文课为开放式的语文课,其核心是使学生所学知识和学生的语文实践相结合。我的具体做法是:
先以小学生中的口头作文训练为突破口,一“练好功底,启发联想”为原则,抓“四有”(有兴趣、有程序、有规矩、有创造),促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把学生从“双眼紧盯字、词、句、篇”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为了使开放式的语文教学观,既体现传统性又体现时代性,我还多方面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活动。从每天早晨学生自办的“新闻谈”到“讲班级里的故事”,从讲名言到“语文之窗”各种文学小栏目的专题节目,从“三八节给妈妈的一封信”到“小记者在行动“活动等,语文教学几乎无处不在。开展这些活动,并不增加学生负担,因为学生课外没有作业,这些活动又是全体学生轮流参加,每个学生半月或一个月轮到一次,他们既觉得十分有趣,有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总之,这样教学,由于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双边积极性,课堂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学生课业负担切实减下来,而效益——能力和学习质量在不断提高。
语文课总结5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较好的读书,是人生发展的源泉!我校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为丰富学生的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人生品位,提高学生阅读效益。让孩子们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从学期初开始,课外阅读活动在我校,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自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学生品读课外读物已蔚然成风。我们结合区镇的精神,立足于本校实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如今,我校课外阅读活动开展将近一外学期了,现将本校课外阅读如下:
一、课外阅读开展的活动。
1、依据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认知结构与心理特点;分年级制定课外阅读目标,一二年级重在了解情节,受到思想;三四年级重在积累妙词佳句,并学以致用,五六年级中在理解领悟。结合本校语文特色作业,一二年级写,三四年写,高年级写,让学生学以致用。
2、根据顺德区小学分级阅读参考书目的精神,对图书室进行科学分类,为底、中、高年级推荐应读书和可读书。
3、学校建立班级图书角,和好书交换站,为学生阅读提供资源不尽的素材。班级图书角由教师每周到图书室借阅一次,使学生人手一册;好书交换站由学生自备书,学生之间开展“好书换换看”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4、改进课程计划,让学生有读书的时间。
要想让学生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必须有时间上的.保证。为此们学校专门规定课外阅读时间安排在午休,每周周末,和有时雨天的大课间时间;并提昌每个班级每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做为课外阅读课时间,在这一节课上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阅读,也可以进行学生间的读书交流,还可以对学生的读书进行指导。总之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节课外阅读课时间,让学生充分地阅读,与人类的精神大师对话。
5、强化阅读指导。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也为了给广教师提供一个指导学生阅读的平台,我们组织教师围绕怎样开展课外阅读进行交流、讨论,互习,推进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期中举行了一次班级读书演讲比赛、11月份"我爱我的祖国"读书征文活动和“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活动。让教师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学生的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二、取得的成效。
短短几个月实践,我们已看到了课外阅读带给学生的无限魅力,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能使学生修养更为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促进了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课外阅读在我校已经生了根、发了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下个学期,我们准备继续开展各种活动,采取各种有效,激发和引导学生读好书的兴趣,相信他们会真正爱上阅读,迷上经典。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让学生课外阅读,就一定能浓厚读书氛围,让校园书香四溢。
三、几点。
在我们工作开展顺利的同时,也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1、由于平时工作忙忙碌碌,老师给予学生阅读的引导做得不够。
2、由于学生的家庭情况存在差异,因而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也疏于指导和督促。
针对以上情况,在以后力求能将工作做得更细致、更完善些,使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语文课总结6
我校语文教研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为主导,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全面贯彻实施新课标,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此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视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本学期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从课堂教学入手,将教改落到实处。按照学校及教务处的安排,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仅组织教师通过教学视频,学习课改先进学校的经验,为我校语文教师提供交流经验、提高认识的一个大好机会。教研组还按照学校及教务处的安排,让一部分教师率先行动起来,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李道传老师,余银千老师等率先开展课改活动。学生准备积极充分,教学活动中,踊跃发言,认真思考,课堂每一次活动都有新的收获。
学校要求每位老师要开展听评课活动。通过听评课,教师们的教
学理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大家深深体会到:当一位语文教师不容易,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更加不容易。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泛,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循守旧的教法已不能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势。
另外语文老师积极外出学习,我校教师在李泽春校长,晏彬副校长及赵青、洪富祥主任带领下,到我县课改先进学校陈郢中学、岔路中学学习。通过学习,拓宽教师视野,了解教学前沿的最新动态。井底之蛙不跳出井外怎知世界的广大?做教师的要想不教死书,也要走出去交流才行。在学习研讨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
二、重视课改及迎考工作,凸现合作精神。
语文组教研组八位老师,老中青三代,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且都有一种积极上进,大胆探索的精神,更有一种不服输的竞争意识。他们都把每次月考、九年级后期的周考作为工作的压力和动力,但又不缺团结合作的'品质,所以我们是一个团结竞争的小集体,工作中合作得很愉快。
为了今年能取得好成绩。老师狠抓基础、下苦功夫。针对学生情况,落实复习迎考工作。例如:抓古诗文的背诵默写,老师们是一课一课,慢雕细琢,篇篇出击,首首落实。抓文言文,要学生反复复习,强化练习,最后再经过筛选,整理出一些重点篇目的知识点让他们强记。名著导读中推荐的优秀篇目,许多学生没有认真系统地读过或者一知半解,了解很少,老师们也整理出一些名著导读的资料和练习,让他们去积累。学生考完以后,语文组老师们一起总结了教学和复习
工作中的得失,希望在师生共同努力下,今年能取得较好成绩。
3、认真开展课改活动,发扬集体精神,共享彼此资源。
重点研究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如何全面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课堂上不仅有漂亮的板书、精彩的教案、完美的课堂设计、精心制作的精美课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资源,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了新课程理念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多动、多思,展开联想,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形成高效课堂。教师教学行为的显著变化,由“灌输”转变为“探究”,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效果,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4、加强教改,努力教出成绩。
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这一学期,我们在学校两位校长的带领下,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效率为目标,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我校的课改之路
5、注重培养青年教师,使他们逐步成长为无论教学成绩还是课堂艺术都过硬的教师。
我组有几位青年教师,学校采用多种方法让我们这批年轻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鼓励青年教师利用网络和书籍积极学习,将自己的哪怕点点滴滴的收获和心得渗透进教学中。尤其孟老师,年轻,灵活掌握互联网运用技巧,他在编写电子教案,制作语文学科课件等方面可以给其他老师提供帮助,而他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也能积极向稍微老一些的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这些稍微老一些的教师可以说是毫
不保留地将自己教学多年的经验传授给他。
6、继续开展每周听课、评课活动,加大听课记录和教案检查力度,认真做好每次大考的考试分析,形成更为浓厚的教研风气。
(1)听课,要求每位老师每期都要展示自己的课改成果,所有老师都要积极听课,听这些老师是否按照高效课堂模式上课,向他们学习,同时多方面的反思,使自己能借鉴别人的成功之处,也避免别人的不足之处在自己身上发生。在听课过程中,老师们能够认真记录教学过程,写出自己的反思和建议。在听完课后,在教研组的组织下,被听课的老师及时要求听课老师为自己评课,听课老师也能够及时反馈自己的听课建议和心得,为双方的快速成长都提供了重要途径。
(2)评课:教研组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评课氛围。决不光说好听话,大家都从帮教的角度上诚恳地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今后我们还将把这种好的风气保持下去,同时还鼓励每位教师均能发表看法,在评课中体现出创新意识。各位教师都要积极发言,互相促进,共同提高。7、语文教研组积极配合学校工作,积极开展各项语文学科活动。本学期我们语文组和校团委还组织了各项活动,如:“欢送九年级学生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学生自己找甚至写朗读材料,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反复排练,经过同学们的努力,活动开展的十分成功。
总之,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创新,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组的工作还存在不少不足:
1、有个别老师课改积极性不高。
2、教研活动缺少创意和方法,导致老师对参加教研组活动的兴趣不高。
3、有些老师课改胆子还不够大,还是没能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今后,语文教研组将迎难而上,不断完善,加倍努力、勤奋工作,真正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语文课总结7
一位毕业于北京四中最终考上清华大学的同学是这样总结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从一年级开始每天写日记。下面是该生的总结。
我的语文成绩在初中一直很好,在中招考了145分(北京地区中招150分)。我觉着这主要得益于一直比较喜欢看书,从小就特别喜欢看小说、看杂志,看了很多的名著等等。而这种文化的沉淀熏陶使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很好。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被妈妈要求每天坚持写日记,虽然那时觉着特别痛苦,但是作用是很大的,而且持续的时间是终身的。随意我对写作文从来没有怕过,不担心没有东西可写。
高中我的语文成绩不能算是很优秀的,但是到了高三成绩进步了,达到了上等水平,原因是我的作文还可以,但是我的基础知识部分和阅读不是很好。高三老师进行系统复习的时候,我自己就去总结每一类题的解决办法,去分析各个类型的题考试容易考哪方面;特别是高三下学期,做了很多试卷,我就把这些语文试卷放在一起来找,进行总结。比如说选择题中挑病句,就把所有试卷的挑病句的题目放在一起看。看看每道题都是怎样考的,哪里是出题者最想让我们找的“有病”的地方,正确答案有什么类似之处,这样看下来,我就知道了自己其实要考的也无非就那么几类容易出病句的地方。然后自己总结一下,这类题以后的错误率就会低了。
对于作文,我的体会就是不一定跑题。如果跑题了,不管写得多好就会分数很低。而且不要再文字上可以去求新求异,我觉着自己不属于写作天才,文笔也不是很棒,所以我比较侧重训练写作议论文。高考作文做好写、也最容易把握的就是议论文,因为他强调的是你的论点要鲜明,如果你思考的角度比较新颖,作文的整体水平就上去了。只要把思想观点表达清楚、中心明确、不跑题,就算语言不是很优美,作文的水平肯定是属于优良等级的。
反思:
1.每天写日记,看似很简单,其实很不容易。现在我们看到很多文化名人和国学大家,很多人都有天天写日记的'习惯,这些日记也成了我们学习和研究他们的重要资料。我想,作为学生每天都应该去写写日记,把日记当成我们提高自我修养、锻炼自己写作,提升修养的重要手段,坚持不懈一定会受益匪浅。
2.语文的感觉,很多时候是考我们去练习、去总结,再去练习得到的。作文也是如此,我们观之能文,书之达意是需要我们去长期练习的。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满腹的情感得不到抒发,我们精辟的见解的往往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进行表达,我想最主要的还是缺乏练习。对于作文,常常练手,是非常必要的。
语文课总结8
本学年,我们以教育局开展的教育共同体为抓手,以学校教研组为龙头联动全镇教师积极参与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在“改中学,学中改”。一年来,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在“改中学,学中改”,转变教学观,走进教学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要求: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为了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目标。我校语文教师努力做到:
1、教师观念的转变。变课堂的管理者为组织者,改过去独霸课堂的占有者为参与者。教学改革使老师们真正地觉得解放了自己,走下了“讲”坛,走进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的角色,还时间于学生,学生会的不讲,书上有且一看就懂的不讲。真正落实“精讲精练”,使教师从“累”而不讨好中走了出来,真正地融洽了师生关系,开语文教学另一番新天地。
2、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改革使老师们的教学方式悄然发生着变化,老师们也光明正大地、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研究教学方式方法,非常注重学生学法的钻研。一改过去上课“一只粉笔,一张嘴”的只注重讲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变重知识传授为重学生的发展变化,变重教师“教”为重学生的“学”,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重统一规格教育为重差异性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上课的新形式,新方法,一改过去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学生记;老师讲,学生做”的老套路,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跃,学生踊跃参与进课堂中来了,真正第一次做起学习的主人,表现在:或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教学形式上,力图改变把学生禁锢在小小的课堂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单调枯燥的教学状况,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语文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营造亮点。突出重点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轻重主次,在整体感知上对课文重点进行局部的深入探究或知识的迁移,最后再归结到整体上来,深化对文章的认识。而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应该是疑问的聚焦点,思维的交汇点,教学的创新点。学生掌握了些许学习方法,并运用它延伸到课外的学习当中去。最可喜的是学校中又有了“教研”的氛围,教师们又有“教研”的动力,尤其是城乡共同体的建立,我校派出了大量的语文老师到其他学校学习,借鉴其他学校教学改革的优秀做法,教师教研的气氛浓烈,教学方式的交流热烈,教师的教学热情再次被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被激发,语文教学生机重现。
3、教学改革激励教师对教材进行正确的解读。语文课程性质与地位决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工具性”,忽略“人文性”,或重视“人文性”,淡化“工具性”,都是对语文教育的曲解。我们在教学改革中,经过备课组集体讨论,一致认为在教学中,应注意了处理三个方面与教材的关系:①语文基础知识与语文能力的关系。②文本的阅读和课外延伸的关系。③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思想情感教育的关系。
4、在教学改革下,教师行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学习,善于积累,善于借鉴,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所依靠的有力工具。善于学习,取他人之长,使老师们的教学理念得以更新;善于积累,使老师们推行教学改革的方法更圆熟。善于借鉴,使老师们在进行教改时,犹如插上一双飞翔的翅膀。老师们深信:引领学生走进语文天地,不是靠发号施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更不是靠题海战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亦不是靠苍白无力的说教。要让学生爱上语文,学好语文,靠的是教师自身丰富的学识及娴熟的教学技能。如果缺少文化、文学底蕴,课堂语言将空洞贫乏,学生的胃口调不起来,对语文毫无兴趣。教学改革,使老师们明白在当今现代化的教学中,不仅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时俱进,而且要善于积累,善于借鉴。现代社会的教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
二、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由单一变为多样化,更为多姿多彩,生动活泼。
1、教学改革前,我校语文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讲授课的模式,一讲就是整节课,是典型的“满堂灌”的方式。课改后,都在注重学情,注重班情,因势利情,因势利导上下足了功夫。变盲目的“一刀切”的教学形式为注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因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了,兴趣激发了,积极性被调动了,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使我校的语文成绩有了质的提升。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上课时更注意方法的传授,注重学生的'接受、理解、掌握和运用。讲读课、阅读课、自主学习课、探究课等课型相继走进课堂。
2、教学改革,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改前,学生课堂学习的模式是单一的听、记、做。而现在,在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前堤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方式变得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习惯得以进一步的形成。如规规矩矩写字,清清楚楚说话,仔仔细细读书,认认真真写文,踏踏实实练习。不动笔墨不读书。怀疑善问。时时处处学语文等。
三、存在的问题:
在百花开放、繁荣似锦的教学改革的大好局面之下,也有语文教学的迷失。
1、 “形而上学”。教学改革,追求创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为了让学生动起来,于是有层出不穷的教法,花样迭出的课型。于是不乏有歪曲语文的做法,如形式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美其名曰的多媒体现代化教学,热闹非凡的活动课,脱离教学实际,追求形式,花里胡哨,误导学生。这是没有真正领会教改的初衷。
2、否定传统。认为教改就是敢于打破一切“坛坛罐罐”,推倒旧的从来。不重视读书、写字,不重视学法,忽视习惯的培养,忽视语言的训练。基本功不扎实,基础知识浮光掠影,一股浮躁之气充溢于教学中。这是有悖于语文的教学规律的。
3、教师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应,甚至把新课型必当作一种出名的手段。针对上述现象,我们作为一名真正的语文教学者,应正视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迷失。真正领会教改革改的真谛,一切为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为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为了追求语文教学之道的真、善、美。我们应审视自己的语文课堂,从而真正地走进语文教学改革。
四、下一步整改措施:
本次教学改革进行到现在,不敢说成功,也不能说成熟了,但也已证明是一条适合现阶段我们教育教学实际的教改之路。所以坚持下去是肯定的。下一步我们的打算是:
1、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教改思想入脑入心,并固化为我们的实际行动。一路改来不容易,取得成绩更不易。我们要继续学习新的教学改革理念的精髓,最好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上升为属于我们的教学理论。
2、理顺教学流程,使教学各环节更清晰易操作。更深入的设计好学案,规范学案编制,从表头的设计,环节的安排,自学内容,到交流合作的设计,拓展延伸的设计,并大致设计各环节所用时间,更好的让师生明确各自的责权利。
3、开发设计各种课型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授课的变化。更是课上课下,从外而内的思想革命。对我们语文组来说。我们不仅仅要搞好新授课的教学。还要搞好自习预习、课后复习、检测反馈等等环节的设计。
实践与事实证明,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是一条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师生幸福指数的道路。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探索出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课堂教学方式。用更先进的教学理念来充实我们的大脑,在教学中感受到教育的幸福。
语文课总结9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自己深知责任重大,工作中不敢有丝毫懈怠,本学期,本人努力完成了教学任务,下面就个人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备好课,上好课
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任务繁重,要求学生能正确的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并且认识常用汉字257个,多音字12个,会读会写汉字224个,这么大的学习量如果不讲究科学合理的方法,而让学生单调的读,重复的写,长此以往,学生将对拼读、识字产生厌恶,后果不堪设想。由于一年级小朋友以不随意记忆为主,课堂上经常会发生这样那样想不到的状况。面对本班的52名学生我采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堂上看到学生求知的眼神,我感到什么叫幸福,一切的银库都变成了乐趣。课后,我针对教学实际,坚持进行反思,努力调整教学策略,争取每天细微的进步。
二、在语文教学中抓常规
我知道要让学生喜欢自己的学科,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自己,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上课前准备充分,给了我底气,让我的新充满自信。基于这点,面对一群新生,我首要的工作就是抓心,心齐了。注意力集中了,课堂常规自然跟上了。课堂上,我努力营造和谐、活泼的氛围,努力让自己的言语变得更加亲切,充满激情。我特别注重课堂上的过程性评价:“请注意读书的正确姿势”“你的声音真美”“你的回答太精彩了”……简短的评价,更让学生满心欢喜,积极思考。在生生、师生不断互动中,学生学习的兴趣日渐浓厚,学习成绩不断进步。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感到:课堂常规不是教条式的,不是军训一样进行机械式的动作排练,要想学生在整个课堂兴趣盎然,老师教学的策略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这也是我一直努力在做的。
三、平静对待差异,面向全体学生
基于学生教育起点不同,在能力上必然是存在着差距的,为了减少各种差异,在课堂上我的提问任务驱动不同,是有不同的梯度的。针对学生各自特点,请出相应的学生回答问题。经过一学期下来,因人而民异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进步比较明显。另外,在对待学生的作业上,我进行了分层布置,避免了学生学习时的茫然,我也尽可能的进行面批,这样能更好的掌握学生运用知识的情况,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每个同学予了相同的关爱。
四、多与家长沟通交流,获得家长的支持
本学年,我任教三年级的语文,能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自觉遵守《教师法》,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教育改革的形势以及学生的实际,努力提高自己的教研、教育、教学的能力。我任教的班级教学质量也能达到学校制定的成绩指标。现在将我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在教学工作岗位上,我认真执行教师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服从学校领导的工作安排,一切从集体利益出发,为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尽职尽责,坚守岗位。做到坚持早到学校,不迟到,不早退,不缺课,不无故请假,认真执行学校的作息制度和各项规章制度。
与学生和睦相处,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要使自己的教学取得好成绩,就必须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喜欢自己,亲近自己。所以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师爱是一种无私的爱,爱得深沉,持久,学生对老师的爱往往刻骨铭心,终身难忘。我在实践中找到了";对症下药";的良方,就是:管理好班级学生,要学生都喜欢自己,首先是深入实际,从每个学生入手,一有空我就常到班上去,除了尽快地认识学生的名字,避免弄错学生的现象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
如他们的兴趣、性格、学习情况、家庭情况等,同时知道了哪些学生的性格是内向的,哪些学生的个性是好动、顽皮的。从中找到制订帮助学生上进的方法,做到有法可依。确实,沟通与交流成了师生之间的一条重要桥梁。由于我常与学生促膝谈心,和睦相处,逐渐地我与学生的关系更为密切,从中也物色了一些得力的助手协助我顺利地开展教学工作。
语文课总结10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给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课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认为《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将是我们进行评价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指南。过去那种由教师单向灌输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课堂上教师不但能考虑到教师的“教”,也能考虑到学生的“学”
1.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教与学、师与生的双向活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导者、组织者,帮助者,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既着眼于师生双方都能从双向的教学过程中获得收益,更着重于建立起民主平等,互亲互爱的师生关系;既强调师生的共同参与,更强调营造一种宽松愉悦、心情舒畅的教学氛围。教师的主导作用贵在塑造学习主体,昂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在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与策略,为实现自我发展而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2.建构主义学家维果茨基强调:知识不能直接灌输,应由学生运用更大的认知能力自行建构。他认为学习及发展是一个社会化及协作的`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协作式学习,教师的角色是学习的促进者,学习活动应取代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是过程导向而不是成果导向,教学设计是学习导向的,教师设计适当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丰富他们的经验,使他们在认知的阶段上,有所超越和突破,以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因此评价的着眼点要放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真正实现“为学而教”。在未来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所关照的主要目标将不是教学生掌握系统化了的知识,训练基本的技能技巧,而是发展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地达到这些目标的素质,而且还将由此把教学转变为不预设终点的,因而有拓展空间的活动。教学将更重视学生的问题情境和兴趣,重视学生的独特经验及个性品质。课堂教学必将致力于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理解、学习策略的优化上。因此,必须改革现有的课堂教学结构体系,对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
教师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主要责任,而是以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管理知识的责任,不再只是塑造学生、改造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发展。
语文课总结11
一、引言
为应对教育部对部分网络教育学院实施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网考”)的压力,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电大”)系统从中央到地方先后进行了相应课程改革。电大开放教育本科非英语专业英语网考科目是“大学英语(B)”。多年来,海南电大在适应网考的公共英语课程改革之路上并未真正迈出步子,公共英语网考课程被当做普通课程对待,未被给予相应重视。尽管任课教师不遗余力,但海南电大的网考合格率一直徘徊在电大系统下游的状况并未得到改观,因此,其适应网考的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与管理已到了非大刀阔斧改革不可的地步。本文所提的教学改革思路主要基于任课教师多年的经验总结和反思、任课教师与历届学生定期与不定期的随机交流与访谈、教师辅导答疑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教师与兄弟电大同行的经验交流、网络及文献调研分析等。
二、海南电大网考与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对电大开放教育本科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英语网考无疑是一拦路虎。根据相关统计,海南电大历次英语网考通过率一般在30%左右,尽管每年有三次参考机会,但学生考试信心会逐次下降,继而心灰意冷直至最终放弃。为数不少的本科生专业课成绩优良,却因未能通过英语网考而无法按时毕业,这一状况及其可能引起的负面影响不能不令人担忧。
“开放英语3”(以下简称“英语Ⅱ(1))、“开放英语4”分别是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本科第一、第二学期公共基础课,前者是中央电大统考课程,有形成性考核任务和期末上机考试;后者则是网考辅导课程,面授辅导按网考题型设计为专题应考辅导,这套办法实施多年,已形成比较成熟的经验,但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一是多年来只有一位教师独力支撑全校所有本科生网考辅导局面,缺乏辅助人员和协作团队,个人精力有限,压力很大,而且如果临时调换任课教师,则新任教师很难迅速进入角色;
二是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网考辅导管理和运行机制,尤其是学生管理如同一盘散沙,学生缺乏网考意识,辅导员与任课教师之间缺乏沟通,职责不清,遇事互相推诿;
三是大班授课,且面授时数少至仅21节,严重影响考前辅导质量,大部分学生尚未弄清网考是什么就已走进考场仓促应战,考试效果可想而知。
“开放英语3”作为网考前期课程,虽力图在考试题型上向网考靠拢,但实际辅导与网考有脱节。该课只安排一位教师大班授课,总面授时数同为21节。任课教师没有网考辅导的压力,但有中央电大下达的该课教学计划和任务,因而难以分身尽早向学生宣讲网考并让学生熟悉网考试题和环境,这无疑会大大增加“开放英语4”的考前辅导压力。
三、海南电大本科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相比兄弟电大,海南电大的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已然滞后,但兄弟电大的改革尝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我们认为,应当将两门课的教学辅导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系统工程来抓,本科生一入学就应对其进行宣传教育,因此“开放英语3”阶段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辅导改革
1、组建教学团队
改变原来“开放英语3”和“开放英语4”各由一名任课教师单打独斗的局面,充分发挥团队作战优势,将英语教研室现有7名教师中的6人整合进来,打造一个团结协作、高效务实的教学攻关团队,在教学活动组织和实施中充分体现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团队成员既有分工又充分强调合作。
2、强化学生网考意识
海南电大学生网考意识亟待增强。一方面,海南教育远落后于内地,海南电大学生的底子薄,学习主动性差,竞争意识不强,学习上仍沿袭教师督促甚至一手包办的传统观念,思想游离于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理念之外,这无形中给网考意识的树立带来很大困难。另一方面,学习“开放英语3”时,学生需要完成中央电大统一布置的形成性考核作业并参加期末上机考试,这容易给学生“开放英语4”也采用同样考核方式的错觉,即使反复宣讲也难以消除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更何况教师因为要完成本门课教学任务,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网考意识问题和网考环境的普及。今后,学生网考意识的强化一刻也不能放松,每次面授课、辅导答疑和小组活动都要反复强调网考问题,师生要共同研究网考试题,探讨复习方法和考试技巧,学生要始终绷紧网考这根弦。
3、实施统筹教学
根据海南电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开放英语3”的教材不适用于网考训练,教材与配套学习光盘有脱节现象。学习光盘功能强大,习题覆盖面广,相比文字教材更适用于网考训练,但学生习惯于使用可随身携带的文字教材,对于需要安装到电脑的学习光盘,由于时空限制用得较少,这导致日常学习脱离网考环境。然而,“开放英语4”所用文字教材由于包含网考题和答案解析,却十分适合全天候使用,学生可以通过反复纸上练兵熟悉网考题目。可见,两门课的教学资源可以互相取长补短:电脑环境下使用“开放英语3”学习光盘,其他时间和环境则使用“开放英语4”文字教材。
在找到两门课的最佳结合点后,我们明确了改革思路:在确保完成“开放英语3”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将两门课进行统筹与整合,从“开放英语3”学期开始进行网考辅导和训练,把网考辅导糅合到“开放英语3”的教学辅导中,使网考辅导周期从原来的一个学期延长为两个学期。教学辅导课件浓缩“开放英语3”的知识点介绍和网考题例,有向网考的适度延伸。教师要告知学生如何处理两门课的关系,督促其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必要的应考技巧,做到电大课程学习和网考两不误。
3、分层次教学
鉴于电大学生来源复杂,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分层次教学显得十分必要。实行分层次教学,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快马加鞭;基础尚可、处于中间层次的学生经过一年的针对性训练有望全部通过网考,这部分学生是提高合格率的重要保证;对基础差或毫无基础的学生,由考题引出知识点,边讲解知识点边增加题例,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对这部分学生应增加面授辅导时数,应考技巧的训练很重要。
4、分模块教学
目前“大学英语(B)”网考试题分六个模块:交际用语、阅读理解、词汇与结构(语法)、完形填空、翻译、写作。考虑到第一学期学生需要完成“开放英语3”的形成性考核任务并参加期末上机考试,计划在此阶段糅合辅导交际用语、词汇与结构、完形填空三个基础模块;第二学期重点辅导阅读理解、翻译、写作三个应用模块,这三个模块在网考题中的占分比为65%,是提高合格率的重要保证。
5、机房模拟考试环境教学
部分学生,尤其年龄偏大或平时较少接触电脑者,键盘操作水平低,动作笨拙,打字易出错,容易看串行、点错选项甚至漏题,即使会做的题也往往无法将答案正确输入电脑,尤其是翻译和写作题。如果不在平时的'辅导和训练中为学生创设模拟网考环境,则学生在实考中会因为不熟悉考试环境导致心理压力增大,影响正常发挥。而且,“开放英语3”和网考都是采用计算机随机组题的考试方式,因此从第一学期开始使用电脑机房上课是一石二鸟的做法。
(二)教辅与学生管理改革
我们认为,应设立专门的网考课程咨询、辅导、组织和管理机构,简称“网考办”。“网考办”有专用的办公场所、专用的电话、专用的网上教学辅导和学习支持服务平台、专职的辅导员和信息员。
设立“网考办”的好处在于不仅给网考课程学习者提供一个咨询、服务的窗口,便于集中管理学生,而且教学团队和网考课程管理人员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召集之所,便于集体备课、研究试题、方便快捷地获取学生信息和网考信息、共同探讨教学改革方案。
目前海南电大学生管理以专业分割,实行专兼职辅导员管理制,存在四个问题:
一是辅导员分散,难以集中监管;辅导员所管学生数量悬殊,有的专业只有一两名学生,有的专业在籍学生则多达百余人,极易造成工作上的疏漏;辅导员素质不一、责任心不强使学生管理工作不到位现象成为学生意见最大却投诉无门的盲点;有些辅导员甚至自身还未认识到网考通过与否对学生学业的影响,更谈不上对学生的网考心理辅导与网考信息支持。
二是以专业对学生进行划块管理往往是重专业,对公共课信息的管理则出现真空地带。辅导员对学生所提诸如网考报名时间、方式规定等问题,往往以一句“问任课教师”将皮球踢开。指导学习光盘的安装使用应当是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却一并推给任课教师。如此,事无论巨细,学生向辅导员求告无门,就只能咨询任课教师,严重干扰了任课教师的正常教学辅导与教学研究工作。
三是任课教师、辅导员、考务部门之间的权限泾渭分明却缺少沟通,往往导致网考信息不畅。虽然划分职责权限的初衷是好的,但分工未必协作,又缺少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不作为现象难以得到察觉与遏止。
四是网考课程教学团队教师均身兼多职,六人中仅有一人是专职教师,其余五人均在各自部门担任行政工作,且其中两人是处级领导干部。团队教师在忙完一天繁重的行政工作后,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教材教法和试题研究,要应对教学之外的事务性工作确实分身乏术。如果没有专职教辅人员协助完成专业教学以外的各项事务,则所谓的教学改革势必是隔靴搔痒。
因此,配备素质高、责任心强的网考课程专职辅导员和信息员十分必要,各配备一名即可。专职辅导员对学生负责,有较好的英语基础,了解网考试题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其职责主要包括:建立网考学生档案;通知和督促学生参加网考辅导和培训;了解网考各个环节,能准确回答学生的咨询;指导学生报名参考;对参考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对网考学生进行个性化跟踪;及时、准确地为教学人员提供学生个人信息。
网考课程专职信息员对教学团队负责,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网络技术,要上通下达,其主要职责:给教师发放教材和辅导材料;联系教学管理部门安排和调整教学计划;上传下载网考学习资料;打印模拟题;与考务部门、中央电大、兄弟电大网考组织管理机构沟通联络,及时获取网考最新信息;每次网考后进行考试成绩统计和分析,为教学团队提供教学反思和策略调整的依据;负责网考专用平台的日常维护和管理;负责与技术部门联系。及时获取技术支持。
(三)教研管理改革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能有效促进教学,是教学改革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仅靠教学团队和“网考办”拟设的几名教辅人员是难以支撑网考大局的,学校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通力合作,为网考辅导与信息传递工作提供方便和协助。应支持“网考办”的教学团队和教辅人员外出调研学习,鼓励其与同行交流合作;实行项目倾斜,鼓励开展网考教学和管理研究;每一次网考的监考工作均应至少安排两名教学团队教师参加,以便教师接触网考真题,了解最新网考动态。
四、结语
自网考实施以来,海南电大未进行过真正意义上大层面的相应课程教学与管理改革,但人心思变,原任课教师一直在顶着压力,尽己所能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法改革。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是微弱的,不可控因素又过多。本文提出的改革思路未必全面与合理,旨在抛砖引玉。文中所提已有一部分在进行改革尝试且取得了一定的初步成果,但这些改革主要是在教学团队可操控范围内,而事实上改革的全面实施还需要学校领导支持、相关部门配合。总而言之,我们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发现、思考和解决新问题。
语文课总结12
在这一学期,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大学语文。在老师的教导下,我明白大学给我们开这门课的目的是培养我们今后在职业生涯对应用文体的应用能力,加强我们的口才,提高我们的竞争力,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以前一直认为,语文嘛,无非就是叫你这样去鉴赏诗歌词赋,怎样去找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怎样去体会一篇文章的美。但现在美味人事到自己错了,真的错了。刚开始上了两节语文课,老师就让我们了解了大学为什么要给我们开这样一门看起来没有多大用处的课程,让我们知道大学语文不仅仅是教怎样写鉴赏诗歌辞赋,它还教我们怎样写应用公文,还教我们怎样锻炼口才,那些都是在我们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极其有用的东西,谁都不敢说,他再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不会用到“应用公文”,而仅仅是沉浸在那些你看都看不懂的文章的欣赏之中。《高职实用语文能力训练》,从这书名中我们就应该能看出:大学语文不同于以前我们所学的语文。
在第一节课,老师就开始教我们利益,比如我们的坐姿,走路,如何表示对他人的尊重等等,这些东西,就已经是完全脱离我们印象中的语文课程了,在之后的一整个学期,老师都在对我们言传身教,使我们获益良多,在这半年中骂我们学到的不是钻到书堆中,读者深奥对不实际的理论,而是如何创造实际中有用的东西,这些是我职业中一定会用到的东西,却是我们所缺乏的,那就是应用公文的`写作。
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我有过慌神,因为我一时难以接受大学语文,十几年的语文学习,使我对语文的理解已经根深蒂固,不过还好,老师的教学方式让我很快地融入大学语文的学习中,并且每次的错也我都很认真地完成,每堂课我都很认真地听,每篇文章我都很仔细地去读,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学习。语文的学习不是一触而就的,而是一个终身的,实践的过程。因此,老师的教学方式使我感触很深,那就让学生自己备课,并上讲台讲课,再由老师点评。
以前上课时,如果哪个老师有哪一点没讲好,我就会跟同学一块,指点老师的不足,认为他们讲的课好无聊,我自己上还能讲得更好。终于,上大学后,我有了这样的机会,那就是学校提出的要求,安排学生上台讲课,自己备讲课稿。刚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很兴奋,终于有表现的机会了,并不断地再脑海里想象着自己上课时的情景:应付自如,滔滔不绝,并且想着到时要做些什么样动作才能让自己感觉更潇洒。
为讲课内容,而备教材,不仅要知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还要联系上下教材,准确的把握你所教的这节课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因此所备教材内容杂乱,没有把握住轻重点,这就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我渐渐地感觉到力不从心,原来做老师并不轻松。
终于轮到我讲课了,我心里既兴奋又有些紧张,兴奋的是因为我没想到自己居然能上台讲课,多天的努力终于可以展示出来了,紧张的是没有把握讲好课,毕竟这是第一次,而且讲课,最大的难题便是调动积极性。果然,如之前所预料,上课没多久,同学们就开始各忙各的,而我也因为资料太多,没能分配好时间,导致后面的讲课内容全乱了,很多准备的内容都没有讲。
语文课总结13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关于自主管理下七年级语文课前预习的研究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先充实自身理论,不断学习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
本阶段是研究的第一阶段,教师先要充实自己。利用网络,翻阅图书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从多个方面对学情全面了解,询问以前的代课教师和班主任,与学生谈话交流掌握一定的信息,为后面的研究和探索打下坚定基础。
通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改变了自身的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在教学中留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活动。拓展教育视野,提高教育素养。已掌握了一些教育科研的理论和方法,并形成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2.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了解学情。制定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即,预习)的具体计划和方案。
3.确立课题研究方向,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我校在20xx年提出“高效课堂”以来,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就成了学校的核心工作。为了配合学校工作,形成积极向上、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风,我以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为课题。具体聚焦于七年级学生语文课前预习上。语文的自学能力就是学生在已有语文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独立地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巩固旧知识,获取新知识,发展智力和提高读写本领的能力。语文老师教语文,主要是引导学生预习、阅读、作文的本领,使学生具有语文自学能力。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其他科目的自主学习,更有利于发展学生自身。不仅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还有利于学生的自主管理。
二、进展情况
1.理论学习,转变观念。(20xx年7月上旬)
除了学习课标外还围绕研修主题搜集相关理论与知识,更新教育理念,拓展教育视野,提高教育素养。传统的教学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收为特征的。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毫无自主权。这样,搓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只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当然,教师并非放任自流,而是充当课前的'策划者,课堂的组织者、导演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在教学中留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活动。
2.课题开题,上课尝试。(20xx年7月中旬)
开题后,我就把主阵地转到了课堂,聚焦于七年级,这个年龄短段的学生,处于中小学衔接的过渡期,我们总会充满着幻想,此时,自学的习惯尚未养成。个人觉得,要想培养自学能力,首先:要有足够的耐心,培养好的耐心,比如,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其次:要有自我控制能力,有时强迫自己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可能也是一件好事,不过有时这样会让你更加的心烦,所以要培养良好的心态。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远教资源,深钻教材,认真备课,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条件、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营造氛围,唤醒自学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必须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应该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进入学校,就应该了解怎样去听课、复习和做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自己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充分利用好课前预习,在课堂应是围绕目标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能勤动口、勤动手、勤动脑。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学生喜爱的老师。营造自主的氛围,需要时教师在课堂中重鼓励、轻否定、多启发、少训斥,让学生的思考趋于合理化,进而享受成功的喜悦。给学生营造一个明主、平等、宽松和谐地学习氛围。课堂讨论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同学中进行,不像面对教师,因为这样容易等着老师拿出现成的答案。这样才使得学生面对的是一个完全平等,大家不容易有顾虑。在平等的气氛中畅所欲言,每个人潜在的聪明才智才容易释放出来。培养学生兴趣,增强主体意识。改进教法、指导学法。解放学生的双手,加强直观操作。课堂上变教师讲授为学生讨论、合作学习,还学习的主动权。设计开放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了解学情,设计方案,拟定实施计划.(20xx年7月下旬)
三、存在的问题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虽取得微薄的成绩,但也存在问题和疑惑。
存在问题有:
1.少数学生懒惰严重,学习习惯很不好,在短时间很难纠正。
2.学生自觉学习意识很弱,学困生较多,班级缺少上进意识。
我的疑惑有:
1.在课前预习中,如何把自主学习与同伴互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更加高效?
2.课前预习,什么时间处理更好些,如何分配这一板块时间更合理些?实施自主学习后,教学的重心应该落在何处?
3.怎样通过语文阅读学习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使学生形成能力,拓展到作文学习、甚至数学和英语等其它学科的学习中呢?
总之,教学过程中要集中凸现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在学校和教学工作中的人翁地位。把课前预习落到实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语文课总结14
中国人民大学把大学汉语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刺激到了一些人的神经,觉得英语都还是必修课,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怎么就成了选修课?说难听点,这不是数典忘宗吗?从必修到选修,大学语文教育退步了?
我们对于语文的敏感,是骨子里带的。每年的高考作文,是全民话题;高考分值提高到180分,家长乐不可支,潜意识里觉得语文比英语好考多了。语文所承载的思想与文化,从小学到初高中再到大学,别的没怎么显现出来,功利心倒是看到不少。
按照人大的回应,汉语虽退出该校的必修课,但这并不等于学生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人大将单一的汉语教学,分解成了五大课程群,包括通识教育大讲堂、原著原典选读、公共艺术教育、包括文学、国学在内的全校课程开放,以及技能强化类课程,如阅读与写作技能的强化。
人大要求,在这五类课程所开设的门数中,学生可以任意选修,但要求每个门类都必须选择。例如,原有的大学语文归入“通识教育大讲堂课程群”,成为该课程群37门课程中的一门,学生可以不选择“大学语文”,但必须选择其他的通识课程,修满4学分。这哪里是怠慢语文教学?明明是扩大了语文教学的范围,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母语的热爱。
汉语博大精深,一个人穷尽一生精力,也未必能把整个领域吃透。几年大学,能了解汉语魅力,能把为我所用的'部分掌握好,就已经足够。人大把汉语课程分门别类,表面看是把对大一统的单一课程进行“肢解”,实际上为学生深造汉语,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余地。比如某学生喜欢写作,那么该生完全可以以提升写作水平为目的,来选择写作周边的课程,至于那些需要死记硬背的课程,丢到一边也没什么大不了。
现代社会分工细化,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居高不下,全能型人才已经无法发挥特别耀眼的作用了。大学为培养专业人才而对课程进行修改,早已是院校转变教学理念的通常做法。几年前,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学校,就将大学语文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也没听见强烈反对的声音,这次人大的动作激起反响,还是和人大属国字头院校有一定关系,激起了社会意识形态中固化、保守观念的波澜。
把大学语文教学比喻为“高四语文”并没什么不对。应对一般的工作和生活应用,高中语文水平就已经足够,如果大学语文只是高中语文的复习,真没多大意义。相反,对汉语课程进行细化,更容易培养出小领域内的语文专家,对濒临消失的古汉语进行抢救,让现代汉语迸发更大的活力。
退一万步说,就算成为选修课后,有的学生一门课程也不学又有多大关系?“语数英全面发展”的口号不应该继续再喊下去,培养“全才”的说法更是值得商榷,别把一门学科的改革上升到“文化沦丧”高度,让语文真实而自然地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与生活之间,她才会保持魅力,不会老化。
语文课总结15
五年级语文课题组本学期的工作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学期初制定的教研组工作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课题组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理论,更新了教育观念
作为学校最大的课题组组,我们深深地感到应该始终站在课程改革浪潮的前头,为学校的语文教学,发挥我们的智慧和才能。开学初和三月学习提高月,我们全组老师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了解了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开展了新课程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标准讨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标,通过三级备课制定出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之后又通过个人自学、组内交流等多种方式来学习新课程,把握新课程,以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
二、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扬长避短,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但由于种种原因,以往集体备课常常流于形式。本学期我们认真落实教务处有关三级备课的规定,严格纪律要求,改进组织方式,在备课组内实行定课题、定时间、定主讲人、全体参加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体备课的质量。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力求做到统一思想理念,统一教学进度,特别是在备教学目标,备学生练习,备教学方法时能集思广益,取长取短,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教材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如在三月学习提高月、四月组本教研、五月教研月小课题赛讲课说、讲、评课活动、六月专题讲座多项活动扎实开展了如集体备课、切实提高老师的教育教材的能力。
三、按计划开展好组本教研、教研月活动。
1、组本教研(立足小课题)。每组教师采用自愿申报的方式,进行组内过关课说、讲、评课活动,评选出体现小课题的优质课。课题组共有四位教师,两位年老、一位生病,所以只有我和李丽参加过关课。在组内集体备课、研讨。组内教师每人完成两篇“听课感悟”、两篇“教学感悟”和一篇优秀教学设计。并汇编成册。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内评出两篇“优秀教学设计”、两篇“教学感悟”、两篇“听课感悟”。
2、公开课是大家相互取长补短的很好途径。课题组共推选我和李丽2位教师参加教研月公开课活动,每次活动,我们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集体备课,组织听课,评课、诊断、总结。其中胡雁、李莉获一等奖。
3、做好4个地区级小课题结题的准备工作。由小课题负责人提出结题申请,课题组内各成员收集整理资料,课题负责人撰写结题报告。
4、开展“校园读书节”活动,开展各具特色的`班级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爱读书、乐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在校园形成了人人都以读书为乐,提高了学生阅读素养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终生读书的理念,让学生健康、快乐、全面地发展。在大课间展示中五(1)、五(2)、五(4)在大课间展示读书诵读活动,获得好评。
四、教学常规检查常抓不懈,落实到位
为了使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条理化,每个月的常规检查,都很抓落实,不走过场形式,各课题组长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进行了认真的检查评阅。课题组长认真细致的做好了检查评阅记录,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整改。通过督促、检查,教师们形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每到月底总能及时完成各项任务。
五、不足
1、小课题实验工作监督力度不够。
2、常规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3、个别师徒结对力量没有充分发挥。
六、改进措施
1、加强各项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
2、加大师徒结对帮带活动。
3、加大教师监督学生及时纠错的习惯。以及教师本人教案撰写质量。
【语文课总结】相关文章:
学生语文课总结05-12
语文课改总结03-05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总结01-25
语文课程改革总结03-06
语文课外辅导总结03-11
语文课代表网课总结01-15
语文课题阶段性总结03-12
[通用]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总结10-29
中专语文课程教学总结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