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工作总结> 必修2政治知识点

必修2政治知识点

时间:2024-02-08 07:06:36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必修2政治知识点

  在我们上学期间,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必修2政治知识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修2政治知识点

  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价值尺度职能

  (1)什么是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表现为价格)。

  (2)货币为什么具有价值尺度:货币是商品,有价值。

  (3)不需要现实、只需观念上货币。

  2、流通手段职能

  (1)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W-G--W)[与物物交换不同:买卖分成两个独立行为]

  (2)流通手段:充当交换的媒介。(购买手段)

  (3)只能是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xx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3、贮藏手段:作为财富的代表被保存起来。

  支付手段:支付债务、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财富代表在国与国间转移

  金属货币与纸币:

  (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的本质: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国家强制方能使用。

  (3)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4)纸币的发行: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与发行数量,但不能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多,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少,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1.商业银行:

  ①含义: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②类型:国有独资银行(农行)、国有控股银行(中行、建行和工行)、民营股份银行和外资银行。

  中行指的是中国银行,而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它与商业银行并列。

  ③业务: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者贷款)、结算业务。

  贷款时应遵循的原则:真实性、谨慎性、安全性和效益性。

  2.储蓄存款

  ①储蓄机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和邮政企业。

  ②利息=本金xx利息率xx存款期限(理论上)

  实际获得的利息=本金xx利息率xx存款期限xx(1-20%)。注:20%的利息税

  定期储蓄(约定期限):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存期长,流动性差。

  ③分类

  活期储蓄(没有约定期限):流动性强,灵活方便,但收益低。

  生活与消费

  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4.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5.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股票:(高收益、高风险同在)

  (1)含义: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代表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东公司的所有权。

  (2)生命力所在:流通性。

  注意:不允许向公司要求返还其出资。

  (3)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息和红利收入,它来源于企业了;利润。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4)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D、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A、消费的实现是生产行为的完成标志

  B、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C、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D、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的积极性。

  E、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终目的和动力

  学习政治怎么进步得快

  上政治课,最是需要集中精力,因为有的政治老师上课喜欢照本宣科,遇到这样的老师,同学们上课就会觉得特别没劲,恨不得赶紧下课,赶紧结束,但是同学们总不能每节课都希望快点下课吧!那么没有办法,同学们就必须要集中精力去听老师讲课,听重点知识。

  同步听课,也就是要求同学们在讲台下听课,老师在讲台上讲课这个频率是要一致的,其实政治课并不像同学们想象的那么枯燥无聊,也不像同学们想象的那么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初中政治就是一门跟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所以同学们在听课的时候要懂得跟着老师的思路去理解政治知识,去掌握方法,形成技能。

  关于政治一轮复习技巧

  1、压缩主干,提取要点:基础知识是丰富磅杂的,只有通过压缩主干、提取要点,才能居高临下地对知识形成宏观的清晰把握,并进而为自由准确地提取和筛选知识提供帮助。这样也有利于轻松地记忆和理解知识。比如:微观层面上可以把第三产业的意义压缩为推进两化、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等;宏观层面上可以把整个国家制度提取出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国家机构、国家职能、公民与国家关系等六个板块。

  2、联系比较,混错了然:把相近的、相反的知识归纳到一起加以联系比较,并进而形成易混易错知识群。这样既能举一反三提高复习效率,又能增强辨别选择题错项异项的能力。比如:将政治常识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汇集到一起进行比较理解。

  3、对接事例,理材成块:将重点理论与典型的时政素材配对,做到抽象理论具体化。把主干知识与本年度大政方针对接起来,既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又提高解读时政材料的能力。最好借此用本年度高考热门时政材料按角度辐射教材知识,形成材料块。比如:将利率变化与今年国家先后两次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对接起来,全面理解三种货币政策的来龙去脉。

  4、多看多练,多习多见:学习学习,边学边习。教材和资料的规范格式反而会钳制我们的思维。试题设置的信息和障碍是随机的、多样的,它有助于我们多角度多侧面地深入知识,并因此激发不期而遇的思想浪花。练习不在多,在精、在透、在归纳、在消化。

  5、归纳错误,提炼领悟:对于重点概念、重点原理、重点题型中经常犯的典型错误,要加以总结归纳。理清犯错原因、错误表现、纠正办法。比如: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我们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能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

  政治第二轮复习的主要方法简介

  1、做好知识专题的复习工作。

  旨在帮助学生对高考命题中重点知识融会贯通,能做到综合运用。

  例如,经济学可以概括为:一个观念:资源与资源配置的观念;两种手段: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统一;三种动力:深化改革、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专题:"资源与资源配置"

  (一)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1)自然资源:可枯竭与非可枯竭--资源的循环利用;

  (2)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3)文化是重要的资源;

  (4)环境是稀缺的公共资源。

  (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1)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搞好国家宏观调控,把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有机结构起来。

  (2)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三种发展动力。通过科技创新,采用先进科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制约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性障碍;通过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在更广大的范围内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3)正确处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在生产环节,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等;在分配环节,通过完善分配激励机制,运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在交换环节,通过建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法规、扩大进出口贸易等;在消费环节,通过启动消费,扩大内需,引导合理消费等,都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做好时政专题的复习工作。

  时政专题的复习要注意选取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典型性的专题,不能多而杂。不要立足在猜题押题上。

  (1)要确定好专题。确定专题要密切关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所谓社会生活中的重热点问题,就是对当今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经济建设起着决定作用或重大影响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如: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问题,科技进步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问题,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今年要特别重视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如何扩大消费。这些都是我国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的重点问题,它们解决的好坏都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都直接制约着其它各种问题的解决。我们的学生必须对这些问题有清楚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而不要过分去追逐其它的热点。

  (2)要把学生所学的各科知识与这些重热点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我们确定的专题必须是高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和说明的重热点,也就是说与学科主干知识有较为合理的结合点。既是高中学生应该关注的问题,又是高中学生可以分析和回答的问题。只有这些重热点问题才有命题价值。而其它哪些与学科知识没有很好的结合点,哪怕媒体炒的再热也不会成为高考的重热点。

  例如: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为什么和怎么样提高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在《经济常识》中,要认识市场经济的四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中消费的地位、作用(为什么--论证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公共消费与个人消费)说明如何扩大消费,特别是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民的消费(怎么做--探讨问题的能力)。

  在《哲学常识》中,涉及到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

  在《政治常识》中涉及到国家的职能等。

  学霸分享政治复习方法与技巧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

  高考试题年年变,但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一直没有变化。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这就需要按照《考试手册》中的知识体系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整理清楚。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同学不从自己的学习状况出发,盲目地做一套又一套的复习卷,加上在老师指导下“对答案”,(而不是对于答题思路的科学分析),甚至是猜题押题式地背诵现成的复习题及其答案去对付高考,这个希望是必定要落空的。

  整理纠错

  把过去所做试卷认真整理,检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思维方式上的偏差,解题规范上的疏漏,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地精选一些进行训练,以警示自己在高考中不犯相同的错误。

  训练审题能力

  高考试卷中所有试题的具体情景材料都属于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热门话题,是大家所了解,有的甚至是复习阶段重点思考过的。只不过是在编制高考试题时,有了新的角度、新的问题和新的要求,已经不是我们在这本或那本辅导资料中见过的具体形式和具体答案要求,不是可以现成照搬照抄的。高考总复习是一个在老师指导下艰苦的自我学习过程,要养成习惯,拿到题目,不要马上动笔,仔细阅读题目,一是具体地分析情景材料,全面地领会并把握住它的基本内容,从中提取有效的信息;二是注意把握试题的基本意图和设问指向,使自己能够在答题前迅速整理出思路,写出符合要求的答案。而一部分同学若能在答题时有创意,还可能酌情加分。

  慎选模拟试卷

  在最后复习冲刺阶段,一定要正确处理研究高考试卷与选做模拟试卷的关系。两类试卷相比前者科学性强;难易适中,规范性强;设问角度巧妙,设问间联系密切;答案紧扣题意。而后者相对来说科学性较差;或过难或过易;不一定非常规范;设问常常过于直白,设问间联系欠紧密。这一阶段建议一定要选用经过有关专家审阅的模拟试卷,最重要的要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审题、解题能力方面有哪些欠缺。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