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医疗综合基础知识
医疗综合基础知识1
羊水栓塞是分娩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虽然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死亡率高达60%以上,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羊水栓塞指的是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肾衰竭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的严重分娩并发症。
羊水中有许多毳毛、角化上皮、胎粪等有形成分,一旦羊膜腔压力过大、胎膜破裂时,羊水就会通过损伤处的静脉或血窦进入母体的血液循环,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
羊水栓塞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典型的羊水栓塞是以突然的血压下降、组织缺氧和消耗性凝血病为特征的急性综合征。一般经过3个阶段:
1、心肺功能衰竭和休克: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突然出现寒战、呛咳、气急、恶心呕吐等症状,随后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昏迷、血压骤降等休克症状。
2、出血: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以子宫出血为主的全身出血倾向。
3、急性肾衰竭:出现少尿、无尿和尿毒症表现。
当存在羊水栓塞的诱发因素时,出现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血压骤降或心脏骤停;呼吸困难、发绀等急性缺氧症状;凝血机制障碍等症状时,应首先诊断为羊水栓塞,并立即按羊水栓塞抢救。主要的'处理原则包括:
1、抗过敏、纠正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和改善低氧血症:在保证供氧的同时立即给予大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抗过敏,首选盐酸碱作为解痉药物缓解肺动脉高压,改善肺血流低灌注,从根本上改善缺氧,预防呼吸衰竭;
2、抗休克:尽快补充血容量、使用升压药物、纠正酸中毒、纠正心衰等;
3、防止DIC:羊水栓塞早期的高凝状态应用肝素钠、补充凝血因子、纤溶亢进时使用抗纤溶药物;
4、预防肾衰竭的发生:注意观察尿量,必要时选用呋塞米或甘露醇利尿,预防肾衰;
5、预防感染;
6、产科处理。
医疗综合基础知识2
1、缺氧:氧是细胞维持生命活动和功能的不可缺少的要素。缺氧破坏细胞的有氧呼吸,损害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使ATP的产生减少甚至停止,从而引起一系列的改变。缺氧是细胞损伤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原因,缺血是局部缺氧的常见原因。如心肌缺血10—15分钟,其损伤可恢复;如缺血1小时以上,则发生不可复性的坏死。全身缺血常见于高山缺氧,呼吸功能障碍,一氧化碳中毒,氯化物中毒等情况。
2、物理因子:机械性损伤,高温、低温,电流,射线均可引起细胞损伤。
3、化学因子:可引起细胞损伤的化学物质难以罗列,其损害作用决定于其浓度和作用持续时间。如葡萄糖在高渗时可引起细胞损伤,高浓度氧,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皆可导致细胞损伤,砷、汞、氰化物等毒物在几分钟可引起大批细胞死亡,环境和空气中有害物质,杀虫剂,除草剂,一氧化碳,石棉酒精,甚至治疗性药物均可引起细胞损伤。
4、生物因子:病毒、有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霉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是常见的传染病的病因。
5、免疫反应:免疫反应是机体的防御功能,本身具有保护机体免患疾病的积极意义和作用。但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结果又往往造成机体和组织的损伤。如各种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
6、遗传因素:遗传缺陷引起的`细胞损伤是生物学的重要课题。遗传既可引起器官发育异常(三体先天愚形),又可引起分子水平的异常(镰刀细胞贫血)。
7、营养因素: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微量元素缺乏固然可引起细胞的损伤,但是营养过剩如肥胖症,脂肪过多摄入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8、疾病的种类:如婴幼儿患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较成人为多;心血管疾病中小儿常见先天性心脏病,而很少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如同为肺炎,小儿易患支气管肺炎,而成人则以大叶性肺炎多见。
9、临床表现:婴幼儿高热常易引起惊厥,而成人则很少单纯高热引起惊厥者;低钙血症在婴儿常引起全身惊厥,而成人则表现为手足搐搦,新生儿严重感染时常表现为精神萎靡、面色发灰、拒奶、体温不升等非特异性症状。因此家长及医护人员对病情的密切观察在儿科是至关重要的。
10、诊断:由于不同年龄的病儿所患疾病种类和临床表现不同,因此诊断时必须重视年龄因素。如3岁以上小儿一般很少有首次高热惊厥发作,而在6个月~3岁小儿则较常见。又如学令前儿童患风湿病很少,但在学令期儿童则较多等等。
11、治疗:小儿由于免疫机能差、代偿能力有限,多数患病后病情重、发展快、易有并发症,因此强调抓紧时间,及时采取有力的治疗措施。由于小儿体液调节能力差,病后极易因摄入不足、异常丢失过多而发生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故小儿液体疗法的实施颇为重要。
12、预后:儿童患病起病急、变化快、调节能力差,因此小儿疾病病死率显著高于成人。年龄越小,病死率越高,因此对新生儿及小婴儿患病更为密切、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以改善预后。另一方面小儿生长旺盛,机体修复能力强,如诊断治疗正确及时,虽病情危重,大多可望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