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新课改工作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新课改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新课改工作总结1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和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沐浴着新课程的阳光,我们“豁然开朗”:教师不是“救世主”,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学习方法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如学习小数的除法时,计算“9.42÷2.7”,竖式上商3.5后,余下的2究竟表示多少,学生不容易理解。于是,我在横式上写出9.42÷2.7=3.52。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经过独立思考,不少学生都想到了利用除法时乘法的逆运算来检验:3.5×2.7不等于9.47,得出余数2表示2个十分之一,即每次除后的余数数位与商的数位一致。
教师作为教育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识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践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教和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材建构。
四、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教师要创造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如简便运算125-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习题。
再如:蜀南竹海的门票每张50元,如果30人以上可以团购,每张40元,我们班共有28人,该如何购票?同学们通过思考、计算,得出了许多解法:50×28=1400(元),40×30=1200(元),在比较中选择最佳答案。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经历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小学新课改工作总结2
一、认真学习、转变观念
在市课改领导小组的组织安排下,对实验教师进行通识培训和课程教材培训。在培训期间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并结合当今国际、国内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等,再次学习邓小平关于教育“三个面向”。参加培训的120多名教师深有感触地认识到这次课改的重大意义,加强了对课改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点在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认真实践,探求发展
基于思想观念的提高与转变,我们对课改形成了一个共识,即:实施课程改革是挑战也是机遇。说是挑战,是因为新课程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理念,要实现课程目标,必须进行认真学习和认真实践,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说是机遇,是因为大家都没有经验,实施新课程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具有使命感、责任感和光荣感的事情,我们理应肩负起这一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在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我们主要抓住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以课程基本理念为依据。
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
2.课程目标统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
在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过程中,我们紧紧抓住课程目标的五个学习领域目标来统领教学内容以及方法的选择。课程目标的“五个学习领域”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五个学习领域”有机地进行渗透,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在学期初就要求教师依据“五个学习领域”的水平目标做好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要基本反映“五个学习领域”的内容。
3.以研促教,以研促改,以研促发展。
实施新课程,首先教师要转变教书匠的形象,要学会以研促教,以研促改,以研促发展,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体现教师是课程的.参与者和开发者;其次要转变教学行为,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师角色转变;第三,从真正意义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做法是:
(1)以教研促教学、以教研促课改、以教研促发展是我们在课程改革中紧紧抓住的一条主线。
依据“五个学习领域”的水平目标来制订教学计划,按人教版教师用书选择好内容;
编写教案时将目标转换为可观察性、可检测性和可操作性;
要进行课的设计;
要上好课改课;
教师要转变教学行为;
课堂教学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要营造一个既宽松和谐又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要进行课堂教学评价(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
要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要进行课后反思
(2)建立了课改学科中心组。我们在xx年9月建立了课改学科中心组,中心组成员来自各校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的年轻教师,中心组成员的主要任务是以教研促教学,以教研促课改,以教研促发展。我们在专题研讨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解决一些突出问题,以达到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的作用。如上学期我们中心组成员陈志军、黄冉、叶浩等三位教师上了三节课改公开课,较好地传播了教师角色转变、如何编写教案以及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等课改理念。来观摩的教师的共同感受是这几节课很有创意,解决了他们在实践中不能有效跳出原来教学模式的难题,起到了示范作用。第二学期在全市四城区开展新课程的教学比赛,通过比赛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们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用课程目标来统领教学内容、选择方法,真正体现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极大地推动了课改深入开展。本学期教育部课改中心组到我市检查课改工作时,观看了一节体育课,专家们给予了高度评价。
(3)形成制度
学习研讨制度,我们采用边学习、边实践、边发展的做法,首先是制定学习、研讨制度。每月的单周五上午为课改中心组学习时间,一年来人人都能坚持学习,学习内容丰富多样,有理论知识、专家讲座、专题研讨、实践探讨等,在学习时间上得以保证。
任务制度。每学期初,中心组选择突出问题,由中心组成员承担任务,结合学习,组织大家进行交流探讨,在一定时间内完成。
管理制度。中心组成员的学习、任务、管理是一个动态的有机系统,管理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平时大家相互沟通、交流、相互促进,起到相互管理的作用,形成一种良性的管理制度(如学习情况、完成任务情况、建立教师成长袋等等)。
三、实施新课程产生的变化
1.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
(1)课程基本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如教师行为的变化,能为学生营造一个既宽松、和谐,又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体现在启发、引导、激励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3)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民主、动态、和谐、互动,教师能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感。
2.学生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1)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对内容选择的自主权,表现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主动探究、主动与同伴交流、互相帮助等)。
(2)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主动关心集体、关爱同伴、个人与集体共同发展。
(3)教学过程中,学生态度、情感得到充分展示,在小组及全班学习中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功体验。
3.积极开展发展性评价。
(1)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过程评价能客观地体现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评价方式多样化。关注学生的自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评,从多角度、多层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3)运用学生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情感的、态度的、行为的、知识的、技能的等等。
现在学生喜欢体育教师更喜欢上体育课,体育课给他们带来乐趣,体育课给他们带来信心、带来成功感。总之,课改的基本理念正逐步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得以体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落实。这只是课改刚刚迈出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今后要继续深入研究、交流,争取更大的收获。
小学新课改工作总结3
按照上级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切实有效地开展了打造高效课堂的各种活动,旨在探索打造高校课堂的路子,经过了一年来的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教训,现将这项工作做一阶段总结。
一、学校领导重视:
在接到上级文件之后,我校领导班子召开了专门会议,由校长亲自主抓这项重要工作,并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和主任具体负责,把这项工作作为20xx年全年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务必要抓出成效。(具体分工如下:)
课改领导小组组长:邓乐保
副组长:程巍玲、丰时燕(负责起草梅子柿小学打造高效课堂实施
方案,在校长的领导下,根据既定方案组织实施,及时收集反馈的信息,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办法。)
成员:全体老师(组织实施落实、监督检查、评价。)
二、具体工作
(一)完善制度
1、为顺利推进课改的进程,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各种制度。如《巡堂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学反思制度》《课改优秀班级评选制度》《学习小组考核评价标准》《课堂评价标准》《优胜小组评选制度》等等,使课改有章可循,并得以顺利进行。
(二)进一步规范了教师、学生的课堂行为,完善了小组建设1、组织全体师生观看了名师课堂录像,感悟课堂的高效与有序。
2、从课堂实际出发,在教师和学生当中进行调查,找出在课堂当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出台学生课堂学习行为标准。
3、加强学生学习规范的培训。在我们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很不规范,我们利用两周的时间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对学生进行了专门培训,从学生的站姿、讨论、展示等方面去规范学生,两周后学校进行了验评,评选出了优秀班级进行全校公演,并将此项活动的开展纳入到课改优秀班级的评选及日常教学当中。
(三)不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导因素,为加快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课改不断深入,我校加强了教师的理论学习。
1、利用双周业务学习时间开设业务论坛,进行教学研究,让教师结合自己的.上课体会,谈思路、说经验、找不足;安排了邓乐保老师、程巍玲老师进行专题讲座,主要围绕课堂教学改革、高效课堂建设等方面。通过这种手段,赋予每位教师展示的舞台与学习机会。同时要求每位教师从网络上学习有关高效课堂的理论,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四)时刻组织以课改为中心的教研活动
1、听了马坪小学的课改课以及我区先进校大桥河小学老师的课改课后,我校组织周华、陈静、黄宇等六位教师每人上了一节引路课,课与课之间进行比较,具体找出我们存在的不足。最后要求全体老师按照“名师”给我们指引的课改思路,每人准备并讲了一节过关课,通过互听互评使我校全体教师共同成长。
2、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一节课上完后要及时思考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失误之处;哪些地方力度不够,哪些地方浪费了时间..多问自己多思考教学过程。不要把每堂课的反思停留在表面上,要形成文字材料,在学校进行展示,评选出优秀教学反思,在学校刊物上定期发表。
三、效果明显
开展了打造高效课堂活动之后,教师们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前不科学的授课模式,课堂上师生互动的环节多了、生生互动的效果明显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好转了,学生的反响也好多了。在这项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教育观念新、课堂设计科学艺术、现代教育技术使用合理、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的典型,例如:谷永华、熊金霞、冯翠茹、周玉爱等老师。
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我们的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诸如:到底什么是高效、如何才能实现高效、怎样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等等,这些都将在我们下一步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打造高效课堂”的探索中成为我们研究的主要课题。高效课堂是课程改革后教育教学工作给老师们提出的一个必须解决的课题,我们一定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完成这个任务,切实向45分钟要效率,提高我校的办学质量。
小学新课改工作总结4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改革实验为契机,保持教研工作思路的连续性,突出教研工作的先导性,强化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拓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领域,根据我校本学期工作要点,本学期我校的语文教研将以推进“高效课堂”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线,确立“立足课堂抓质量,加强提高课堂效率”为本学科的工作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我校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加快小学语文教师队伍成长速度和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牢固确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服务能力。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加强语文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拓展语文教学空间,大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努力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创设和提供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让每个孩子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二、工作思路
(一)、认真组织学习,提升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想。
本学期理论学习的重点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由教研组组织教师学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相关文章,规范教师形象,树立良好师德师风。其二是由骨干教师组织学习专业理论文章《语文新课程标准》、《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在所有年级渗透新课程标准理念,明确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的三个纬度的目标和五个领域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
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加深全体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让教师素质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教研组将重视提高每一位语文教师的业务素质,充分利用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围绕新课程的基本目标、具体要求及其实施方式这一核心内容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加紧密地加强协作。
2、继续开展组内听评课活动,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开展备课组内活动,让骨干教师带领组内成员,坚持每周听一节课,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互相交流,共同提高。要善于在教学实践中学习、研究,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在共同学习中一起成长,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二)、落实班级常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班级管理应该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和“教育永远大于教学”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发展入手,坚持不懈抓常规管理。班干部是班级的中坚力量,在班干队伍的组建中充分挖掘学生智力和非智力潜能。以“抓两头带中间”为原则,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为班级管理服务。同时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将每件事落实到实处。
班主任应该做一个善于用人之长的人,要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根据他们的特长安排具体事务。班干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各用其才。形成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互相促进,互相监督的民主管理模式。民主制订班规,依规管理,依规评价与奖惩。
从常规管理入手,有序地开展工作,抓班风、学风,保证课堂、晨读、早自习纪律、课间操、课外活动正常开展;保持教室、环境卫生按时清洁;保证班会活动的开展等,形成操作性强的管理模式,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学生从班级管理中得以发展个性、提高能力。使班级能快速进入高效学习的状态,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三)、认真开展课改实验,努力改善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1、认真组织好本学期的教学研究月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引导教师结合课例冷静地理性分析,准确深刻地把握语文课标内涵,杜绝形式主义倾向,多研究“常态课”“常规”课,通过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等形式帮助教师确立正确的观念,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组内确定研究课题,形成互动机制,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让语文教学走过浮躁、走出困惑、跳出误区,走向理性和成熟。使语文课堂回归语文本色,呈现出清新朴实的面貌。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拓展活动,进一步贯彻大语文观念。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策划、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丰富知识,增长才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组织好学生黑板报,手抄报、写字比赛、经典朗诵比赛,给学生一片蓝天,让他们自由地去飞翔。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三、工作措施
1、强化质量意识,提高课堂效率。
努力探索课程改革与提高教育质量相结合,促进两个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充分体会“新课标”四大特点:参与性、互动性、互助性、体验性。首先,我们要“研”起来,要先“学”后“研”,努力实现两个“零距离”:向理论学习,研究理论发展的最新动态,努力实现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最前沿的“零距离”;联系实际,加强学习,不断转变教学观念,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积淀底蕴;向学生学习,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努力促进教师与学生的“零距离”,不断提高在小学语文领域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把《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熟读牢记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理念与行为。转变教学观念,不仅要看理论的学习或文章的撰写,更应体现在教师课堂教学的一言一行中。具体看是不是真正尊重学生,是不是真正为了学生的发展,是不是体现了汉语言教学的本质与规律等等。
2、编写好导学案,切实发挥导学作用。
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学合一”的载体。“导学案"设计教学的确立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指导,使学生明确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的有效设计,重视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注重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使教师实施“导学案”教学流程有针对性,使课堂师生共同成长有互动性。
各年级组长应利用每周一晚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草稿交分管领导审定,签字,制成正式文本。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进行总结,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补充完善。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
3、努力改变教研形式,提高教研质量。
(1)改变教研形式。
本学期,全组成员一起讨论教研形式,一致认为,教研活动要在“实”上下功夫,在“新”字上做文章,要探索参与式、体验式教研活动形式,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鼓励教师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切实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抓好集体备课,整合集体智慧,发挥课堂效率是教育工作永恒不变的话题,集体备课则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校本教研活动。它弥补了个人教育智慧、知识上的盲点,引发了参与者思维的碰撞,长善救失,取长补短,补充了教师自身个体的不足,明显地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同时,这种既有个体积极参与,又有群体通力合作的备课方式,有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博览众长,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有效提升学校教师的整体专业素质。本学期将继续征集教学设计、教育教学故事,典型案例及评析,积极发现、总结、推广教学第一线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
(2)提高广大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师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变得准确、生动、形象,为学生示范;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语文教师还要学会写教育笔记,作好教育反思。教育家第多惠斯说:“正如没有人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让书香与教师一路同行。要成为研究型教师,首先要成为爱读书的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形成丰厚的文化积淀,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尤为重要。
4、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加快信息技术学习进程,进一步增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提供信息交互平台,优化语文教学资源。由组内教师选择学习内容,在组内开展结队帮辅,人人学会与教学相关的现代教育技能,实现资源收集,资源运用,个人创意表达等各种层次技术水平的提升。
5、构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新形态,打造语文特色学校,逐步形成我校语文学科特色。
课程的生命在于课堂,“每堂课都是教师和学生生命的不重复于过去的发展和成长!”我们要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成为师生放飞思想、感受语文魅力的地方。
6、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引导教师结合课
例冷静地理性分析,准确深刻地把握语文课标内涵,杜绝形式主义倾向,多研究“常态课”,让语文教学走过浮躁、走出困惑、跳出误区,走向理性和成熟。开展小型“常规”课微格教学,从语文课堂的一点切入,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使语文课堂回归语文本色,呈现出清新朴实的面貌。
6、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基础上,训练有素,合理规范。加强教师作业布置与批改的规章制度,提倡作业少而精、当堂完成。批改及时、正确。
四、几点要求
1、本期全体语文教师集体备课是资源共享,但个人创意、教后反思写在本子上,要求精读课文详,略读课文可做简案,定期抽查。
2、每个年级组利用小组教研时间学习年段目标、要求以及新课程标准,语文教研组期末就教研活动组织的内容进行检测。
3、每个老师争取每期在教学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一篇,教学案例一篇,要求真实,不抄袭。
4、教师示范课要根据各年级课程标准上的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符合导学案编写要求。
5、鼓励教师创建自己的教学博客,为教学发挥积极作用。
活动内容
1、讨论、制定计划;
2、一年级新生常规教育;
3、汇报课:五年级、四年级
第四周
1、班级文化建设评比;
2、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3、汇报课:三年级二年级
第六周
1、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探讨;
2、观看教学录像;
3、各年级语文阶段测查:
第八周
1、文明守纪系列教育;
2、语文作业阶段抽查;
第十周
1、中期质量抽查;
2、语文卷面分析;
第十二周
1、学困生的转化探讨;
2、班级家长座谈会;
3、书香班级评选;
4、示范课:六年级
第十四周
1、高年级习作竞赛;
2、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探讨;
3、各年级语文阶段测查:
第十六周
1、观看教学录像;
2、语文作业阶段抽查;
第十八周
1、庆祝元旦;
2、期末质量抽查;
3、总结工作。
小学新课改工作总结5
一、加强培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开学初,根据教育局和我教委的通知要求,准备我县的中小学课堂讲赛。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组织全体任课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了各级课改培训。通过课改专题培训、学科培训,教师提高了对新课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除积极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的新课改培训外,我校自己还利用各种讲座,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在开学之初就对新课程有了足够的认识,对新课改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在如何对待新课程上,如何对待新课改上,统一了认识,转变了教师的观念。
二、学校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课。
其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改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开设,由专任教师任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的重要特征之一。学校先后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立了以综合实践课专任教师、各科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为成员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暨研究性学习的业务指导小组。我校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主要分为准备阶段(包括成立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通识性培训,学生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确定指导教师,精选参考性研究课题。选题可以选取老师提供的参考课题也可以是自主选择的其它领域的课题)、实施阶段(包括组织学生开展研究工作、初步研究成果汇总、交流、小结等)、结题阶段和总结反思阶段。
三、常态化教研活动和分阶段专题教研活动相结合
通过举行一系列新课改现场研讨课观摩活动,加强新课改研讨交流。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每一学期至少提供一堂能体现新课改精神的公开课,并写好一篇关乎新课改的反思总结。四、以新课改为契机,引入新课改理念并着力开展打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效课堂"教研活动。我们的做法是:深入细致展开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实践。学校领导和学科教研组长坚持听课,深入到课堂中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分阶段进行教学交流总结。学校对课改年级每学期组织一次新课改教学调研活动,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听课、查教案、作业等。这些调研活动在帮助学校了解学生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学习情况起到了积极的反馈作用。另外,邀请邻校的课改专家、名师进行指导和帮助,以便对新课程教学理念有更深刻、更全面、更理性的认识和理解,有力促进学校课堂改革的深入进行。注重引导教师优化教学方法。发挥教师"导"的.作用,促进学生"学"的兴趣;"教"必须效力于"导",服务于"学"。着眼于诱导,变"苦学"为"乐学";着力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着力于疏导,变"难学"为"易学";着手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加强集体备课,加强教学反思。新课改对于所有教师都是新的尝试和探索,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工作,充分发挥备课组的积极作用,坚持案例式的集体备课,加强组内听课和评课,使教学研究"日常化"、集体智慧最大化、不同课型模式化。配合课堂教学改革,改革学生管理方法。
以上是我校对开展新课改工作一年来的情况总结和反思。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新课改的精神,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总结教训,积累经验,使我校新课改工作更顺利地进行,也使我们的教育工作取得更大成绩。能够培养处更优秀的下一代。
小学新课改工作总结6
为了继续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根据本学期初的教研组工作计划,教研组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打算,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改革试验,增强课堂教学改革研讨。现对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如下:
一、大力推进新的课程改革。不论是课改年级还是非课改年级,都必需以新课程标准的观念来领导改革.研讨。我们教研组采用集体与个别相结合,实践与反思相结合,学习与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认真领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宗旨,把前握课程标准传达的新的理念,新视角,新要求。牢固建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语文实质观,着眼器重“三维目的”为标记的语文综合素质砚,关注、双基的同时,亲密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方法.情绪.态度和价值观坚持语文实践观。增强语文与学生生活,与其它学科的接洽;倡导自主、合作、控究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内容的整合,全面打造高效课堂。
二、本学期围绕“革新教法,学法,提高课堂效率,注重教学质量”,通过“课堂教学竞赛”公开课和试验课等一系列活动,施展骨干作用,汇集集体智慧,提高实践程度,提高研讨质量。
三、增强了教学质量的管理,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决议性的作用。因此必需把良好的学习习惯培育纳入教学的重要议程,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行动中。特殊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刚刚起步,可塑性强。教学中严格要求,训练到位,经常抓,抓经常,采用随机抽查和集中考核相结合的方法,重视口语交际面试,口语的规范考核,知识积聚的调测,体现了考核的全面性。
四、加强课题研究和讨论。全体老师根据教研组确定的主课题,选定“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转化弱科生”“如何构建活力课堂、绿色课堂”等子课题作为自己的研讨课题。做到人人都有明确的目的,人人都有研讨的对象。
五、增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早出造诣,出好造诣。本学期在学校的领导下,教研组组织了“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名师课堂教学片断观摩等活动,通过以老带新,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但每一位老师都能踏实,认真地工作,今后我们还将在教科研,教学实践上做文章,争夺早出成绩,出好成绩。
小学新课改工作总结7
一、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和困惑
我校的实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验的进程中,我们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惑,主要有:
1、我们认为课改专家在课程的编写上在课程的容量、易难度上本意是想让学生加大阅读量,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但是与课时的安排,不同地区学生的学习程度有较大的差异,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感觉授课时间不够。如:每次培训专家的授课时间均超出课时的安排时间,如果我们平时的教学也象专家这样讲实、讲透是不可能的。再如:有的内容是安排背诵有兴趣的一段,但考试又存在不确定性,老师没办法只好要求通篇背诵,无形中加重了师生负担。
2、课程改革中教辅资料是否应该一律否定,比如苏教版数学教材,配有较好的配套教辅资料,不但可以减轻师生负担,而且可以更好的拓展学生视野,但是停止使用教辅之后,教师必须把相应的练习及作业抄写在黑板上,反倒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3、课程的编排还有待改进。如:数学的编排显得很零散,数学的方程学习编排有些值得探讨的问题。语文教材容量过大,要求“三会”的字虽然不多,但是考试的时候要求会认的字也在考试范围内要求学生会写,教师无法准确的把握,而且要求会认的字量太大,每课都有几个或十几个要认的字,二年级上册语文容量太大,集中识字8个,课文34篇,6篇阅读,8个语文园地,教师教学时间不足,基本每天都在赶课,觉得学生学得不扎实。
4、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评价改革的力度不是很大,只是在考核学生的过程中发生了形式上的变化,但家长仍然注重分数,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也同样十分注重分数。
5、由于课改工作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如何更加有效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发展”成为制约课改前进的瓶颈因素。教师经常遇到很多的困难、疑惑和难以解决的问题,缺乏专家引领。虽然学校一直在搞校本培训,但是这毕竟是在同一所学校,由于承担校本培训的师资主要还是本校的老师,哪怕他们是教学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终因理论功底、学识学历都欠宽厚,而难以承担高层次的师资培训,因此校本培训必须和更高层次的外出培训,尤其是脱产培训相结合,才能培养出更高层次的优秀老师、名老师。否则最后校本培训就会成为“萝卜炖萝卜”不会有更高层次的提高。
6、存在课堂教学形式化倾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在大班额的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无法实现,制约了师生交流互动。而且大班的情况不利于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容易造成流于形式。
二、课改过程中几点不成熟的思考
思考一:言行随意≠知识引领
教师在教育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已经是所有教育者的共识。古话常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是学生知识的引领者。且在孩子面前教师是一面镜子,孩子从教师身上得到知识的启蒙的同时,也折射出自我的行为的优劣。教师言行举止就是学生模仿的样板,不管是课堂中还是生活里,教师都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模子。因此,言行的随意只有坏处,并无多大的可取之处。许多专家都提到了课堂的和谐和自由,但如何把握自由度的发挥,却并非易事。如果将言行随意等同于知识的引领,那有可能出现杂乱无章的场面或势得其反的学习效果。
思考二:资料搜集≠知识内化
事物或现象总有它利与弊的两性,随着课改步伐的加快,也相继出现了许多与课改相“匹配”的形式化的教学,搜集资料是常见的一种。搜集资料对于汇集知识点,归纳与学习有关的理论来说,是很快捷的方式。现代的信息化社会,网络使用的方便更令许多教师对“搜集资料”这种方式倍加青睐。但是,如只是单纯“搜集”,学生回家电脑“嗒嗒……”一打、打印机“刷刷……”一印、课堂上“吧吧……”一读,就在教师的一片赞扬声中结束了。可想而知学生过后一定将“资料”毁之一炬,那不是太可悲了吗?“资料”变成了获取赞扬的工具。
公开课大多数老师可能都会这样做:搜集资料--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学生有没有将资料上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经验,有没有与新知识相结合,教师却一概不理,如此“搜集资料”成了一种美丽的摆设。更有甚者“搜集资料”只是昙花一现,课堂上只用了一两分钟让学生讨论,有的学生连看都还没有看完就结束了,把对知识的理解、对理论的深化转化为敷衍课堂环节的一种手段。
重视让学生互相帮助,却忽视了师生交流。
当学生学习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经常坐在位置上苦思冥想,或者拿着本子追着人家问答案,却想不到来请教老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互帮互助作用,我们经常说:“请同桌帮他。”“请学习伙伴帮帮他。”却很少提到:“欢迎大家来问老师。”这很可能在学生心中形成了这样的'意识:不会做肯定是我没学懂,可以问同学,不要问老师。其实,新教材的内容对很多学生来说是有不同程度的难度,非常需要他人,特别是老师的点拨。
思考三:小组讨论≠学习合作
课堂是动态的,偶然性与突发性是必然的,特别是在和谐的情境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兴趣时,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会不断碰撞出许多智慧的火花。班级相对社会来说它是个小集体,学生在班级中的成长,就好似在一个小社会中锻炼。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生活与学习是融为一体的,学即是玩,玩即是学,玩中学更能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经验。合作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在这个小家庭中能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是单一的小组集合,只有表面的功夫,没有实际的操作意义。
尊重了学生的合作需求,却轻视了合作习惯和合作能力的养成与提高。
当学生兴高采烈地合作后进行汇报时,小组中经常有人似乎静静地听着,请他汇报却不知道组员都说了些什么,他们组形成了什么意见。很多学生关心着倾诉,却忘记了倾听,更缺少对他人说法提出反对与补充的习惯与能力。回头去想,当初学生刚学习合作时,我看到他们很高兴地凑在一起没完没了,就以为寻求合作是人的天性,不用怎么培训。今天看来,如果当时多教一些合作的基本方法,如在组里要多倾听,多交流,多质疑,多补充,让学生形成“小组合作,人人有责”的自觉意识,小组学习就不会是现在“我已经说完了,不关我的事了”的情况了。
小学新课改工作总结8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边教边学,利用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外出听课的机会,向其他学校的老师学习,吸取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
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在课堂上,我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遗憾的是,我们班还有个别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上有掉队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地改变策略,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学期,本人担任小学五(1)与五(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首先,根据我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优生少得可怜,中差生却俯视皆是。不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哪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我注意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我作为一个教育者,在对待中差生时应该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
厚爱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本学年还承担XX市课题观摩课《百分数的认识》受到与会领导与老师的好评。本班学生林佳琳参加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获得三等奖。
最后,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班级的差生面积较大,致使无暇顾及,导致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回顾一学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收获,但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存在一种惰性思想,未能取得可喜的业绩。但是,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会迎来一个灿烂的春天。
小学新课改工作总结9
一、组织机构健全合理整体规划切合实际
1、加强领导,校长是学校课程改革实验的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推进课程改革工作的身体力行者。学校在课改实施前就成立了课改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和全体教师为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健全,结构合理,职责明确。并对全校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备课、上课、评价、课题研究、教研活动和学校课程开发等提出指导性意见,有效组织学科指导小组、课题研究小组和各学科教研组的工作,定期组织开展不同范围的学科专业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深入新课程实验第一线,在新课程实验的过程中,及时总结推广实验成果,发现、培养实验骨干教师,为实施教师提供工作平台,以点带面、为学校和教师开展新课程实施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服务。
2、学校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来设置课程和安排课时,开全科目,开足课时,安排符合课改实验标准,既不压宿某些课的课时,也不随意增加课时,课程结构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3、为使新课程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经学校行政会议研究,加强各年级的师资配备。根据学校教师情况和课程改革的需要,选派富有经验的骨干教师从事课改工作
二、狠抓培训,以研促教
教师是课程的主要实施和课程设计的参与者,新的教学里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工作才能贯彻落实,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1、抓好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过程。为此,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新课程研讨活动。
(1)抓好听课与评课制度的落实。课改实验领导成员深入课堂听课,重视对新课程实验年级指导与调研,实验年级的教师进行互相听、评课,交流教法与心得,取长补短,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2)开展学科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把课改工作不局限于实验年级,而是以课改为契机,让课改之风吹遍全校,使我校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感受课改的气息,深受典范、优秀的课堂教学艺术的正确导引,提高了教材处理能力,培养课堂管理能力和反思评价能力,提高全校教师的.整体水平。
2、狠抓备课工作,要求教师在熟悉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按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来备课,同时要求教师充分研究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案和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教法灵活。同时,我校坚持备课时认真做到“五备一反思”。
3、教师在认真备课、上课的基础上,能积极撰写教学后记、教学反思、经验总结、案例研究和教学论文。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写一篇论文等,全校进行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选,将优秀作品打印装订成册供学校教师共同研讨。
4、加强课题研究工作,把课题研究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本校结合实际进行的课题研究与实验,以课题为载体,深化我校教育科研的纵深发展。
5、重视学生的评价考核。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以口头评价为主,坚持正面评价,多用肯定指导式。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作业、单元练习、定向评比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
6、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我校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并重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的特点,在不同年级开设了舞蹈、心理辅导、书画、篮球、乒乓球、电脑、科技等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学生综合素质的差异,使得课堂成为素质较高的学生的表演舞台,部分学生成为无言的观众,共同参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遭遇阻力,对学生的分层推进方法和效果还不太明显。
2、根据学科的特点和素质教育新课表理念,要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学方法,重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实际出发,用爱改变学生的命运,使学生从爱中得到快乐的学习,让每位学生既要成才,也要成人。
【小学新课改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新课改工作总结11-18
学校新课改工作总结12-11
新课改工作总结15篇03-05
新课改工作总结(15篇)03-31
小学新课改心得体会04-05
新课改总结03-15
新课改教学工作总结01-19
学校新课改工作总结3篇12-11
英语新课改心得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