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
长大后想做什么?这个问题真是从小被问到大。从前,幼儿园里的我永远回答“画家”。如果别人继续追问为什么,我便闭口不答。小学之后我的理想动摇了,老师?作家?我真的回答不出。到初中我又清晰的知道自己的短期理想——志愿高中等等。
十八岁的安德烈面对母亲的追问,给出的答案,似乎比孩子的还要荒谬,“流浪汉,蝙蝠侠,007……”是真的想做那些怪异的不存在的工作,还是和我甚至我们一样,对未来充满疑惑,甚至恐惧?显然是后者。
有时候我常有这样一种奇怪的感觉。坐在家里时,认为自己可以大有一番作为,天地间总有我立足之处。一走在拥挤的街道上,自信尽失,尤其是清晨,在充满上班族的十字路口,发现自己完全只是偌大世界上不起眼的一个学生,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我没有过人的天赋,没有永恒的毅力,如何做出一番成就?我愣了。
未来的我一定很平庸吧。或许是一个小职员?无业游民?可能天天被上司骂?忙于完成各种不重要的小任务?书中龙应台是这么说的`:“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
什么意思?但我妈妈似乎也对我说过类似的话呀,当我考试失利时,我曾问过妈妈:“如果以后我成绩不再好了,怎么办?”
妈妈是这么说的:“不论你成绩如何,我们都会永远支持你,没有原因。但我们希望你能努力学习,因为这样你才能有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他人选择。以后,你能选择一个喜欢的学校,热爱的工作,只要喜欢,就值了。”越长大这些话越能触动我,害怕平庸。读后感·可能所有年轻人都害怕平庸,害怕自己每一天都在无意义的重复,害怕自己四五十岁仍一事无成。但我们在害怕什么?平庸永远是在和别人比,但评价的天平由谁掌握,衡量的砝码又是什么?金钱?名利?人脉?
平庸,其实是不存在的。别人眼中的“没出息”,在热爱的人眼中,或许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书中说: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
动物管理员,是个平凡的工作,但它从不平庸。是的,天平握在自己手中,砝码永远是内心的偏向。安德利在那个安静夜里问MM的一句话,诉诸了我们的心声,我们做的一切抉择都是对自己负责。别再害怕平庸了。
至少我们都可以给河马刷牙。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
一直都很喜欢龙应台的文章,质朴清新的文字中,却不乏哲思与智慧。近来又看了她的《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两代人的促膝长谈,在惊叹他们之间无话不谈的同时,也发现他们在信中提到的很多观点,对于我们来说,是那么真实可触。
最让我触动的是他们这些国外孩子思想的成熟。先谈谈菲利普吧,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对于他不喜欢的任课教师,他的处理,他的思考,他的对策,让我嗟叹不已,至少我在那个年龄,是没有这么严密的`逻辑思维的。其次是安德烈,同样作为19岁左右的大学生,在他面前,我真是相形见绌:他对于故乡的怀念,对于国家的思考,对于自身道德的反思,对于社会的观察……在他的多封信中,我感受到一个成熟睿智的灵魂,独立善思的人格。当他在思考这些在我看来高深遥远的社会现实之时,我却拘泥于看剧,逛街购物。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从这些小事都显露无遗。
其次是他们身上的独立自主意识。一次,龙应台打算带他们俩兄弟去中国到处逛逛,心中已想好去哪些景点。但他们两个异口同声地说:“和你一起去多没意思,一切都被安排好了,我们要自己去认识谢谢城市。”龙应台就被这样无情的拒绝了,两个孩子自己开拓他们的中国之旅了。转念一想,中国的父母,如果带孩子去国外,会放人生地不熟的他们独自行走在异国他乡,浪迹在那个陌生的国度嘛(他们还并未成年)?我想大部分父母是拒绝的。他们会选好旅游地点,订好酒店,找好搭乘车辆……把所有一切都安排的妥妥当当的,孩子们只管放心的玩就行了。
正因如此,同龄的中国孩子和国外孩子比,略显稚嫩。安德烈在信中也提到,他看到一对大四的情侣,他们会像小孩子一样,逗宠物狗,互相打闹,所有的言行举止,完全没有成年人应有的成熟稳重。各地的读者来信也明显证明这一点:大三的孩子,还需要父母陪读,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研究生回乡创业还是进城就业,还要征求父母同意;博士生对于未来的规划。还要同父母商量;一个快四十岁的教授,母亲仍把他当成20岁左右的孩子……
于是也想到了自己,一个已进入大学的成年人,但父母家人总还把我当成个小孩子。并不是要着急着宣誓着自己的主权,证明着自己的成长,也不是烦恼着他们的叨扰管教,只是强烈的希望他们把我当成一个大人。如同“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这句话,只有他们相信我能够独立完成好一件事,并放手让我去做,我才会真正成长。“鸟笼里飞不出雄鹰,花盆里长不出苍松”与其沉溺在温暖的港湾,待在舒适区,我更愿意前方荆棘丛生,惊涛骇浪。
读完《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已经许久了,但至今觉得回味无穷,哲思不断。这本书对于很多事的看法,已经它提到的诸多我所没未触及的方面,都让我眼前一亮。不得不说,这本书,确实让我学会了思考,懂得了一些东西。如此看来,也算值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
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着个东西文化。——龙应台
龙应台眼中的香港和安德列眼中的香港有很大差异,虽然谈不上天差地别,但差别也不小。这是因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香港,所得到的观点自然也就不一样。
安德烈觉得香港没文化,主要是香港人的生活中缺少情趣。香港生活的节奏太快了,快到什么程度?人们都甚至无法停下来,回顾一下之前的生活,进行总结与反思。连这些都被剥夺,更别说享受生活了。我去香港旅游时,站在香港繁忙的街头,车水马龙,匆匆的行人随处可见,自己也就情不自禁地随着人流脚步越来越快,进入快节奏模式。感觉稍微慢下来,就耽误了什么,心中不踏实。于是原本好好的旅游计划变了,并且是从性质上改变,变成了需要按时完成的'任务。然后,大家都抓紧时间,抓紧时间购物,抓紧时间逛多几个景点,抓紧时间多吃几样小吃。为何不慢一些,为何那么匆忙,为何一次性干那么多事情?我们是来旅游的,而不是工作,需要休闲的气氛,一次性做不完的事情可以分多几次做。要是都做完了,没有遗憾了,再去一次又有什么意义呢。可以给自己留一点惊喜啊!
由此看来,龙应台在文化前加逗留二字就十分合适。港人不逗留,观光客也无法逗留,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每个人都尽快的做事情完成任务。环境造就了循环如此之快的社会,这种社会适合鸢飞戾天者,努力拼搏开发能力得到功名和财富。但不适合学术研究,更不适合潜心创作,即使有这么一部分人那大部分人也是有着别的目的不是真正的去追求精神财富。逗留文化的缺失,使香港成为一个浮躁的社会。
香港人的生活是这样子的——周末要加班,工作礼拜天回来就是一顿睡把睡眠补回来,然后又是星期一。留学生的生活——上课,谈文化,喝咖啡、啤酒,读书,旅游,休息,上课,聊天,谈文化……无忧无虑。
这两类人的生活差异一眼便知,也许欧洲学生的生活在港人眼中是无忧无虑的吧。香港人其实并不是没有文化,只是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迫不得已的急迫,不像欧洲学生如此闲适。文化的差异是由不同地区的氛围造成的,香港没有历史根基,欧洲各种名胜古迹,香港想达到那样的氛围——难。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
陆陆续续的总算读完了给我的最大震慑是书中那些关于父亲母亲与后代的交流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我国孩子看来别致无比的教学且见地独特的方法,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过火,既睿智诙谐,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入的印象。书中的安德烈的日子充满了趣味,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游览……,简直是五颜六色,五光十色,再来看看咱们学生时代的日子: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然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走马观花,历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波折,母亲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咱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通常收获的是家长和教师的联合呵斥;安德烈成功时,母亲、弟弟和兄弟会为他送去诚心的恭喜,但咱们取得的成功却永久是理所当然,家常便饭,甚至在教师和家长双眼里永久是那样微乎其微,与他们的希望相距甚远。……这莫非即是东西方教学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概括出一个十分精辟的定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纪的,只需满十四岁了,连教师也要用“您”来称号学生。可是,我国的家长和教师却通常疏忽孩子的年纪,而是故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论孩子是不是现已长大了,只需站在父亲、母亲或是教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久只能是“孩子”,永久不能得到尊敬,永久只能挑选遵守。莫非在我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大家随身携带的物件?我国人之所以不愿敬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只是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不幸的体面吗?顺着菲力浦的遭受探求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即是我国的父亲母亲在夸奖孩子时老是对他的.父亲母亲说:“你的儿子真凶猛!”,“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掠夺他的尽力和成果!“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历取得尊敬的人,也需求对等的对待,莫非所谓的“人人对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无穷的反差。
除此,令我感到惊讶的是,一个18岁的孩子可以有这么深的文化底蕴,思想境界和人文关心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他的那颗温顺感恩的心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他的关于高尚日子的神往让我羡慕。看了他的文章,我才晓得本来港大的学生也和咱们内地的学生有殊途同归的当地,英语看和读没问题,可是底子无法交流。看了他的文章,我对欧洲开端神往,神往每间咖啡馆的静寂,神往在那里和三五好友清闲的日子状况,和心里的安静,他们有更多的时刻和精力去关注更多的东西,比方艺术比方环境比方贫困比方真实的日子。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流逝,年复一年中,儿子己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平日里倒不觉得,偶尔在他熟睡时,看见床上躺着的宛如成人的身体,心里不禁一惊,噢,儿子长大了!就这么长大了!声音变了,长青春痘了,毛茸茸的胡须己清晰可见,脚上得穿四十二码的鞋子了……莫说心理,单是外形上的变化己是足够大了,这一切变化似乎太快了,我极不适应,这正如龙应台见到十八岁的安德烈的感觉一样,是啊,那可爱的,让我拥抱让我亲吻,整天黏着我叫”妈妈”的小男孩哪里去了?
一边读《亲爱的安德烈》,我一边想我的儿子,我和他现在的'沟通方式、相处方式有没有问题?他会不会把心理话都说给我听?我的反复叮嘱他会不会厌烦?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他在学校发生的事会不会愿意和我分享?我在他心里是个怎样的人?龙应台和安德烈母子以书信的形式谈艺术,谈文化,谈生活,谈国家,谈政治,谈道德,谈烦恼,甚至谈爱情,他们通过沟通这种方式,重新认识彼此,更加理解和深爱对方,这也正是我向往的母子相处模式。
很早以前在微信朋友圈就看过龙应台说给孩子的话:”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把这些话也说给儿子听,希望他能明白,现在的用功读书,是为了将来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心中有意义的工作,从而获得成就感和尊严,乐在其中。
虽然当父母没有“上岗证”,但是现在想和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有效的沟通,我还真要学习当父母。龙应台说,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关于这种感受,我有深刻的体会。儿子现在上初一啦,每天自己骑着自行车去学校,看着他的背影,真是既欣喜又悲伤。欣喜他能很快适应初中学校的生活,又悲伤于它不像小时候那样需要我了。真希望儿子能好好学习,长大做有用的人才。
其实,当父母的责任非常大,既要让孩子吃好穿暖学习好,更要身体好,心理健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有,更重要的是拥有抗挫折能力。现在的孩子大多是被宠大的,听得了赞扬,受不得批评和挫折。时不时就能听到某个孩子被老师当众批评跳楼了,某个孩子父母不让玩手机游戏自杀了。这是多么不健康的人格啊!人生的道路上,挫折和失败是少不了的,没有健康的心智,强大的心理素质,在这个社会上,是没有办法立足的,更别说享受生活了。
和儿子一起看《亲爱的安德烈》,我们讨论对文中某些事情的观点,又讨论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交换看法,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我和儿子之间的话题多了,我试着尊重并重视他的看法,他也认真听我的意见和观点。相信“沟通”能使我们母子的关系良性发展,让我们享受亲情,乐在其中!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
《亲爱的安德烈》是由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合着的一本书,书中摘录了一位母亲与她的儿子透过信件来互相了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于是,这对母子暂时的分开了,等到卸任再回儿子身边,安德烈已经是一个小伙子了,龙应台发现,四年间,儿子长大了,母子间却多了一堵无形的墙,如往往在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双方多次出现分歧,龙应台感到儿子变了,他们是不一样的两代人,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刻,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心灵,龙应台“第一次了解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书中安德烈向母亲这样写道:”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明白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舍‘”,书中不乏这样的片段,语言犀利,点名了安德烈不期望妈妈还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期望自己能独立,能长大。提高执行力
就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的例子。我的一个好朋友——××,平时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很优异,是他们班的班长,是一个有个性,有创意的女生,在他们班,她很受同学们的欢迎,有个性多的好朋友,活泼又开朗,但是,回到家中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沉默不语,每一天回到家就埋头写作业,把自己闷在房间里,不喜爱和家人交流,把心灵的窗子也关得紧紧地,似乎不想让一丝阳光照射进来。在家中不喜爱和父母倾谈,她总是说与父母没有话题可聊,但是和我在一齐时,她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学校发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状况、她在学校的表现等等。之后,我与她进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知道:××的爸爸又经常出差,因此没有时刻与爸爸妈妈交流。
我和她是有一些区别的,我喜爱倾诉,总觉得快乐的事情就应与每个人分享,因此,我是很喜爱和爸爸妈妈聊天,他们知道了我的状况,也会很快乐,这就让我感受到父母其实很关心我,她们在倾听我的话,我们在一齐学习,他们在陪伴我成长。而婷婷不喜爱与父母交谈,觉得自己与父母之间有代沟,无法沟通,正因此刻的青少年都比较新潮,对网络的词汇比较熟悉,而有些父母并不了解自己的儿女到底喜爱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儿女又总是说些网络潮语,就导致家长和儿女只见没有共同语言,××的内心也就更加封闭了。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
陆陆续续的终于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除此,令我感到惊奇的是,一个18岁的孩子可以有这么深的文化底蕴,思想境界和人文关怀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他的那颗温柔感恩的心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他的对于高尚生活的'向往让我羡慕。看了他的文章,我才知道原来港大的学生也和我们内地的学生有异曲同工的地方,英语看和读没问题,但是根本无法交流。看了他的文章,我对欧洲开始向往,向往每间咖啡馆的静谧,向往在那里和三五好友悠闲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平静,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更多的东西,比如艺术比如环境比如贫困比如真正的生活。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适合阖家观赏的书籍,母亲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现在的同龄人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而年轻人,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龙应台那一封封饱含关心与爱护的回信,也许对父母会有更多的理解。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
这本书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书柜里看到的,姐夫是一个高中的语文老师,极力推荐这本书,说他的学生看了都很有感触。拿回来看了之后还真有不少收获。
这本书主要是讲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本书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平时生活中也听到很多w家长在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们也抱怨家长不理解他们,甚至觉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后了,跟不上时代,从而引发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还离家出走。
在我身边就有一些很真实的例子,所以看到这本书我就特有感触,好像是把钥匙打开心中的锁,因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不合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伤害,亲人变成敌人真的让人无法想象。从这本书中我看到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我想这是现在很多中国家长很难做到的,他们往往以爱的名义去剥夺孩子的自由,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所以就应该听他们的,否则就视为不听话,不懂事。
我个人觉得这反而会让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会觉得压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为别人,很被动,当这种压力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选择逃离,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悲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难说谁对谁错,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实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做到这一点。在这本书中还让我看到了两个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发现,就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希望这本书会给你们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9
最早知道龙应台,是读到她的那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后来有一年的妇女节,百家讲坛做了一期节目叫《女人说话》,包括叶广芩、张抗抗、李银河在内的许多知名女性都做了讲座,龙应台讲的是自己在担任文化部部长的经历。四年前,我买到《孩子,你慢慢来》一书,几年间不知读过多少遍,而且还向身边的很多妈妈做了推荐。后来又从一期《读者》上了解到龙应台出版了新书《亲爱的安德烈》,在网上寻寻觅觅了好久,终于买到了。
把《孩子,你慢慢来》和《亲爱的安德烈》放在一起看,感觉很有意思。前面书中的安安,是个长着一头鬈发的小男孩,睁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等着妈妈把这个世界一一介绍给他;而后面书中的安德烈已是一个十八岁的大小伙子,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母子之间隔着三十几年的岁月,隔着中西方文化,龙应台觉得: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为了重新认识长大了的.儿子,也让儿子了解自己,龙应台邀请安德烈以通信的方式和她共写一个专栏,以书信的方式进入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里面收入的即是龙应台和安德烈的三十多封书信,说实话,里面涉及到政治的内容,我读不太懂,但我感动的是一个母亲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那种迫切想要沟通与了解的心情。对于母亲,儿子有着太多的不认同,大到世界观、价值观、生活态度,小到穿着打扮;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
怎样消除这样一种隔阂?龙应台的选择是一方面坚守自己的阵地,一方面主动出击,通过书信与安德烈讨论问题、交流认识,寻求有效的沟通。这对于我们做父母的是一种很好的示范,我们不能要求孩子去了解、认同我们的过去,小时候被自己的父母叫到跟前,听他们忆苦思甜,被他们谆谆教导时,我们不也是那样的抵触吗?今天轮到我们做父母,同样没有特权让孩子听自己说,让孩子按自己的模式去生活和思考。
《于丹〈论语〉心得》里面有这样一段论述:“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说起来轻松,做起来何其艰难!“安德烈,青年成长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奶着你、护着你长大的母亲学会放手,把你当某个程度的别人,可也不容易啊。”龙应台如是说。
三年的通信,龙应台得以了解安德烈,而安德烈从一开始的漫不经心,到后来逐渐明白了MM这样做的意图,而且发现自己“其实还蛮乐在其中的”。
我在想,龙应台做为一个有名的学者,做为一个对世界、对社会、对生活保有警觉、保有体察的母亲,她能给予孩子一种引领;然而,平凡、渺小如我们,眼看着孩子在一天天长大,自己却感觉还是个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又能给孩子些什么呢?想起来不免心慌啊。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
《亲爱的安德烈》细细品读此书,发觉其少了一分《傳雷家书》的严肃,多了一分眷恋,多了一抹亲情。这样的书,令人爱不释手。年龄、国藉、环境、文化背景,这一道道难越的障碍下,却是三年的海上旗语,却是36封书信散文,却是理性与感性的碰撞,却是东西文化的差异的体现。
他们在自由散漫的气氛里讨论着城乡差距,讨论着欧洲与中国的人人思维与集体思维,讨论着种族认同及归属,讨论着理性的香港是否有文化。可以他在她面前抽烟,可以在她对面述说恋爱与学校的苦恼,可以忘记这令人厌烦的辈份关系,进行一次次的心与心的交流。
亲情之爱,人生之爱,能拥有一位可以倾听你的心声的母亲,足矣。安德列是何其幸运,有一个努力进入他世界的母亲,能在二十几岁的年纪体会亲情与人生的大爱。
这是许多人一生都不会有的,他们不知连结的重要性,只能例行公事般的交往,只能在电话里进行那寥寥无几的问候,只能用那与生俱来的本能去爱对方,去爱一个你并不认识,只是在一个屋檐下相处了十多年的一个陌路人。这样的爱,是我们期待的吗?
作为轻狂桀骜的零零后,我们用最新的手机,穿最潮的衣服,听最燃的音乐,自以为早已站在世界的最高点,自以为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飘飘然的我们想飞上天与太阳肩并肩,却忘了是谁一直在拼尽全力将我们顶到如今的高度,获得当下的一切。
亲情之爱,人生之爱,我们与父母永远都有连结,自呱呱落地时,脐带便是那有形的丝线,将弱小的我们与父母相连;如今,我们长大成人,却对父母的落后嗤之以鼻。再深的代沟也可以消除!龙应台与安德列相隔那么远都能重新相拥,只是相隔几十年的我们很快便能连结。去打一通两分钟的电话,去发一条“我爱你”的短信,去录一个有着我们笑脸的'视频,去那冻结在长年累月的沉默里的隐忍内敛的爱。亲情之爱,人生之爱,我们也能在最初的大碰撞和冲击中探索到令人怀念的亲情,能重新握住那宽厚的大手,令人心安,能重新依偎在她的怀里,能吃着她做的小菜,像小时候那样,拉着她不断地叫着:“妈咪,我爱你!”
在这36封书信里,龙应台认识了人生第一个十八岁的人,而安德列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在这36封信中,有那娓娓道来时的鞭辟入里的精妙绝伦,有思考,有感动,有震撼,有探讨。
亲情之爱,人生之爱。有你在我身旁,听我讲着那鸡毛蒜皮的小事。一生足矣。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1
妈妈曾经看过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她极力推荐我看这几本书,可我当时不愿看这本书。现在也到了该看的年龄,我愿意去好好品味。
这本书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安德烈问龙应台:怕不怕安德烈以后过于平庸,无法及龙应台与安德烈父亲的成就。
为什么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呢?本人认为所有兴趣都是感同身受,经历过或思考过同样问题,就像遇见知己(无论是人,亦或是物)。没错,十三岁的我也思考过同样的问题。就连我这“等闲”人也思考过的问题,能证明“问题大了”。可以说思考过的人不在少数。身为一个孩子,有老师说我有好胜心,且强,所以好胜心定会激起我与父母的攀比之心。我相信这是人皆具有的。我自认为是成绩不比父母差,自身与学习有关的所有条件比之父母也只强不弱。可我十分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原因是在父母那个年代没有过多的竞争对手,而我的竞争对手数量令人“叹为观止”。中国有文化的人多了,竞争也就更为激烈了。以前中国只有一部分人读过书,他们都很努力,而现在社会进步了,所有人都在努力,你不加油就会被他甩在身后。所以我很担心自己能不能读到好的高中、大学,能不能找到好工作……。于是我开始想:为什么这么累?人生这么短,不是应该享乐的吗?这么累有什么用,死了之后还不是一无所有?还不如自己活得开心,珍惜眼前,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不留遗憾,还满足。学习这么累……
而龙应台缺一语惊醒“半步入歧途”的人们(咳咳,可能只有我):“你现在好好学习不为别的,只为你未来有更多的选择权利”。这是在工作上,在家里,在社会上……,是的,我们努力学习是为了自己选择工作,而不是工作选择我。有了这个权利,我就能拥有一份有时间“享受”的工作,或者直接得到一份自己享受的工作。明显这份享受比之前的享受“正派”,而且比之前的诱惑更大,因为这个理由更为富丽堂皇,我有付出,就有收获。反观之前想放弃学习的想法,如果成了,就真的'连温饱都要担忧了。这个念头一闪现,我把自己吓了一跳。赶紧把这个念头扔掉,太可怕了!
我十分愿意主宰自己的人生,因为它是我的,为什么不呢?工作先是能满足温饱问题之后,就是要考虑是否对自己的生活、成长才有意义,有帮助。读后感·如果不断做一些无意义的事,这不是自欺欺人吗?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用管他人的想法,你只要做好自己,就像龙应台所说的:“人自强努力不是跟别人比名比利,而是为自己找寻心灵的安适”。
《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影响很大,把走上弯路的我不断地“掰直”,就像这“将军饮马”的解题思路,它为青少年做了多少贡献!从《孩子你慢慢来》到之后要看的《目送》,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已带给我许多。我很期待,希望《目送》能带给我更多的新思考、新方向。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2
《亲爱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用三年时间互通书信的结集。36封家书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龙应台“有八分认真,二分知性怀疑”。安德烈对龙应台“嘲笑有加”;龙应台对安德烈“认真研究”。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眼看着这个自己深爱的孩子越走越远,而且他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孩子走远了,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我们其实全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我们也愿意用最大的爱去回报,只是,请允许我用自己的方式。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来让我的妈妈过上相对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质,这样我会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和满足;但我不愿意听她唠叨一分钟,我觉得这不是不爱,只是因为我们不是能在语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说她在说,我在听,我不违心的告诉你,那仅仅是出于礼貌和孝敬。
当然,我觉得龙应台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说,龙应台从政。我是有点很难理解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书信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世界,国家,民族,公平,自由,正义,很像是政治家们在探讨议论人类的发展,时局的走向;这跟我看《傅雷家书》的感觉不太一样。我想对龙应台来说这可能是职业习惯思维定势,但对安德烈来说,他只是个人主义的自由惯了的年轻人,有几分热情,几分牵强,就很难说清了。
比如说,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长时间不在身边,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十几岁周游了半个世界。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是独立、自由、无忧而任性的人。他会放纵自己沉迷于自己的喜好,比如说朋友、音乐、足球、啤酒,而不愿意拿一点点时间来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是否达到了最终的目的,消除了心灵上的隔离;还是只是一个母亲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执的努力,其实在我的心里,我觉得可能没有。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3
喜欢读龙应台,喜欢她文字的平淡,喜欢通过它去开掘那些令自己感同身受的一直潜伏在自身周遭却没有被自己发现的东西,喜欢随它而来的那些总能引起我强烈共鸣的“平淡无奇”的小惊喜。而《亲爱的安德烈》,满满的都是这些好灵感。
正如书名,贯穿书本的始终是为人父母对孩子的爱。早在初中时就读过《目送》中的一小篇,说的是龙与儿子在机场告别,她久久目送孩子远去,可儿子没有回头的背影仿佛在告诉她“不必追”。每每回想到这一节我总会感慨颇多,在每个父母心中,子女是永远都长不大的,永远都需要被呵护的。安德烈面对唠叨的母亲也曾说过:“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读到此处的时,心中莫名的一处酸楚,第一次那么强烈的觉得到一个人的成长带给父母的喜悦,其实是夹杂着伤痛的。
当安德烈问龙应台想要孩子怎样记得她时,她把自己比作柴火,她对安德烈说:“你带着走的、永不磨灭的,是心中的热度和光,去面对前头的冰霜路。谁需要记得柴火呢?柴火本身,有何尝在乎你们怎么记得它呢?”突然想到某一天父母是会离我们远去的。想到当我们一个人去走自己的人生路时,我总觉得我们心中必定会有悔,紧随而来的却是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苦苦寻觅,却终究找不到那一双影子的痛。
而安德烈,他也像我们,有着少年们一样的爱好,有着我们这个季节同样拥有的有别于“轻狂”的清狂。但中德混血的他与我们又太不同了,德国式的教育和生活、思考方式让他与我们之间有着巨大的“隔阂”。但或许正是这样的“隔阂”让我喜欢读安德烈,喜欢他有别于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更佩服他看到问题后做出的思考。
时间是05年,在香港游行现场中年人、老年人、孩子占了多数,而大学生却少得可怜。安德烈对游行的人中大学生的稀少感到疑惑,他问母亲:“香港人不是为自己的城市、为自己的问题、为自己的孩子的未来而来的吗?那大学生去哪里了?许多惊天的运动不都是以大学生为主力吗?”而在文章的最后安写到:期末考比什么的.重要。……一大堆人根本不在乎他们生活在什么政治下(只要有钱就行),大学生对政治——众人之事——毫无关切,大学只管知识运输,但表示不管人格的培养和思想的建立。读到这里,我不禁有些心寒,一个大多数大陆孩子认为思想先进、民主先进、教育体制先进的香港让安德烈疑惑、失望。纵然我并不能肯定安说的一切都对,但在当今的中国,谁又能说孩子们不是在为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生活着?看到此情此景,又有多少个中国少年会停下脚步去反思,有多少个中国少年会看到问题背后的本质呢?又或许在很多人眼里,游行者是谁、游行的人数有多少都是于己无关、无利罢了。
读《亲爱的安德烈》,是试着在思想上参悟爱的一种过程,这种过程是在当下生活中也一样需要有心去延续和发展的。读《亲爱的安德烈》,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许又会引导我们一个方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的同龄人中,我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自身的差异这么简单,还有的是国家。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4
在所有信件中,我最喜欢《给河马刷牙》这一篇,针对儿子未来的工作选择,龙应台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
因为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如果你喜欢的是动物研究而不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那么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也是有意义的。我觉得这样的择业观是很正确的,可是很多人却被世俗的标签迷失了双眼,选择外表风光,实则令自己痛苦不堪的工作,为了让别人艳羡,实则苦了自己。龙应台对安德烈说,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认为,这是全世界鼓励孩子认真读书最好的.理由!儿子安德烈对母亲说了许多人生的困惑,母亲龙应台也做出了解答。安德烈说,在这么多邪恶,这么多痛苦的世界里,还能保持同情的纯度,那可是一种天分;在中国,大学只管知识的灌输,但是不管人格的培养和思想的建立;很多年轻人的心思是保障自己,而无时间想根本问题……
龙应台跟儿子说,面对失恋,面对当下的痛苦,学会把人生的镜头拉长来看,就不那么绝对了;“愚昧无知”的渔村,最原始最真实的面貌仿佛是锚,牢牢定住我的价值;人生是从平原走向森林的过程,大家各自分散,素面修行;每一个孩子就是一本经,是为母终身奉读的经;人生所有的决定,其实都是不回头的“卒”;希望儿子在走向全球之前,先有自己的村子……
龙应台还说,她不希望儿子做一个灵魂的漂泊者,也许那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苦楚。没有人希望她的孩子受苦,即使他可能因为苦楚而变得比较[]深刻。这段话,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很多大师级人物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快快乐乐的普通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其实,写了这么多读后感,我发现《亲爱的安德烈》是最难写的,里面的思想太丰富,差异性太大,政治、经济、文化、时代什么样的主题都有。
有时候不得不选择站队,站在母亲龙应台这一边,还是站在安德烈一边,同一个问题他们说的好像都有道理。同为20多岁的年轻人,我很多时候跟安德烈的想法是一样的,却也知道母亲龙应台此时的成熟想法只能是我日后可以理解的。
写到最后,我好像从复杂的主题中找到了一个永恒的主题,那就是母亲对儿子的爱。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5
陆陆续续的最后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状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一样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十分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取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唯美的网名
中国人之因此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能够剥夺他的发奋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相关文章: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09-01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02-23
《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04-26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范文04-07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12-24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03-31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04-19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02-16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5篇03-15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精选5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