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没有秘密》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华为没有秘密》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华为没有秘密》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华为没有秘密》读后感1
华为算是中国最厉害的IT企业之一(相比BAT,个人还是更欣赏华为,因为之前参加过一次展会了解到,华为对一些开源社区的贡献远远超过国内其它企业),入职华为一直是很多求职者的梦想,当年刚毕业的时候只要一听说有谁去了华为那绝对是被认为是个人实力很强的象征。对于华为虽然有过好多次接触,也有过一些项目上的合作交流,但还是了解的不够深入,通过阅读《华为没有秘密》这本书,对华为的成长过程、企业文化等有了更多的了解,自己也算有些收获,简单的分享几点。
企业的本质是什么,其本质是追求组织利益的特定组织,获取更多的利润是其根本目标。但怎么能够持续盈利?在资源有约束和非垄断竞争条件下,要实现持续盈利这个目标,必须拥有内部能力,才能持续的获取来自外部的利益,而其能获得利益的水平,是由其未来所拥有的自身能力决定的。现在大部分的管理者都很喜欢定目标、提远景,从企业发展和管理角度来看这是很有必要的,但在这之前我认为更有必要理清自己具备什么能力,这个可以包括当前的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要让公司内部具备持续盈利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需要战略和投入,更需要专注和行动。还有就是要在短期利益和内部能力提升方面取得平衡,如果过度的为了适应短期市场的需求,或许你永远能都只能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正如书中所说,当企业缺失自身能力时,必然会走向投机和机会主义,这种风险极大的行为有可能暂时能获得回报,但暂时的获利行为不应该成为企业的终极目标,感觉我们现在就走在这条路上。
在本书第三部分,作者用了大篇幅内容讲了华为的《基本法》,介绍了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薪资体系及价值体系,里面提出了全力创造价值、科学地评价价值和合理地分配价值的理念。全力创造价值这个毋庸置疑,是公司所有员工都应该努力去做的,我这重点想说的是价值评价。先说说价值评价,其最重要的当然是价值的量化,例如某个人或某个绩效团队一年平均完成合同额多少,为公司获得了多少利润,这个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核算的,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各价值创造要素的价值贡献度很难评估或没有去评估,即管理者可能根本不清楚员工创造价值的过程。如果缺少这个过程的评价,单单从结果来考量很多时候是不合理和不公平的,对于一些传统的面向客户关系型的公司这点尤为明显。如果没有好的价值评价体系,随之而来的价值分配就会缺少分配的依据,要不走向平均主义,要不就走向个人映像主义,无论哪种模式对员工的积极性和企业的长远发展都将是致命的。
还有个是书中提到的人力资源管理,我这不是想去说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而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国内大部分的企业来在人力资源管理里面投入是相当少的,有部分原因是因为离职和招聘成本不高,还有就是多数决策者对于管理的轻视,因为人力资源管理是长期投资,甚至大部分管理都是属于长期投资,怎么转变这个思维是很多企业需要去改进的。
华为是一家伟大的企业,能如此成功必然有很多其它企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最好企业的管理模式或做法却不一定是适合任何公司的,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在现在这个浮躁和功利的社会里,到处充斥着华为、腾讯、阿里等名企的成功哲学,其创立者大都已经被搬上神坛,我这不是想否认其创业者的伟大,只是希望大家不要盲目,不管是考虑当下还是未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东西才是最好的。
《华为没有秘密》读后感2
在后三分之一的书里,我学到的是企业文化,对华为文化的认知与了解。“文化”是抽象意义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所以,不能像产品一样说出其规格和性能来。但文化是可以感知的,可以潜移默化的,可以塑造一个人的内心的。
华为的《基本法》,一直贯穿本书,总有提及。就如毛泽东建国时的纲领一样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要有魂”,这个魂就是文化。没有文化的企业的确是发展不长远的。作者分析了进入企业有三类人:一类是有识之士,有理想有目标的,誓于公司同生死、共命运;二类是平庸者,只是为了谋生找个平台,捞个丰衣足食,安度小康;三类是投机者,居心叵测。
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是可以教化的,可以重塑。企业文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跟员工的悟性和文化的含量多少有关。华为的文化核心是绩效文化。经营的.本质是赢利,管理的本质是效率。这些都落脚于绩效。
书中提及了电影《可可西里》我刚刚看完。整部片子散发着淡淡的哀怨,我的心一直被悬着,久久不能平静。人性是可悲的,为了满足私心、贪欲,残杀藏羚羊,还像杀羊一样地杀害巡逻者。他们黑暗的欲望就像那青海雪山里的阴霾。而相对的那些志愿者们,却无畏地默默地牺牲了。多么鲜明的对比!多么讽刺的不公的结局。这就是现实的一部分吧。我想企业所提倡的企业文化,就是让员工成为阳光,远离阴霾。
而《千手观音》我也是第一次知道是有其背后故事的。古代妙庄国国王的三女儿为潜心修炼,逃避继承王位,拒绝了荣华富贵,毅然走出宫廷,隐居荒山,结茅为蓬,与鸟兽做伴,念经修行。最后不计前嫌,为父治病,折断手臂用作药引。因其修成正果,后长出无数手臂,故称千手观音。而表演千手观音的都是残疾人。“人生都有圆有缺有满空,这是你不能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人生的角度,多看人生的圆满。”所以,对这个节目更要肃然起敬了。
我们选择一家企业,如果你眼光够长远,首先要看它的发展空间。一般进一家小企业,你进去得到的可能是个好职位,也有成就感,但这样的企业容易榨干你,让你的学识消耗殆尽。不知不觉,你已经晃了好几年,然后发现也没有更好的职位,你的所学已经用光了,但你并没有真正成长,没有得到灌溉。其实你浪费了青春,唯一所长的就是你的年龄和皱纹。
我对“职业规划”一直很有意愿去更深地了解和研究,因为我知道它的价值有多大,对一个人的成就起着多大的作用。书中因文化而提及校园人到企业人的转变,让我更好地了解了一个大学毕业生在进企业之前应该有哪些知识和能力,而这些是学校没有安排教育的,需要我这样的有意愿的讲师去完成训练、去指导的。
《华为没有秘密》读后感3
《华为没有秘密》是一本企业管理方法与管理经验的总结性书籍。在该书中,对于企业如何成长与创新、如何有效管理与构建配套机制、如何保持团队狼性与活力、企业文化与梦想如何建立与保持,都给出了很多经验之谈。
道理每个部分都讲了很多,实际也是每个企业管理的共性问题。在此,将个人阅读过程中,结合自己所在的事业部管理现状,感触颇深的内容进行总结分享,通过抛砖引玉,共同思考面对此类问题,我们作为事业部的管理人员,应该怎么改进,如何改进。
1、企业创新
本书中多处强调:“企业的核心技能是企业创新的关键”。另外,对于如何提升企业的核心技能,也讲的很明确:”当新的市场机会出现后,能否全方位、一体化地满足客户需求是市场竞争的关键,能否拥有核心技术以是关键中的关键。核心技术是一家企业自主拥有的、其它企业不可模仿的综合技能,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企业独特的竞争力,保证了企业在市场上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企业的核心技术之路,必须依靠研发的高投入获得产品技术和性能价格的领先优势。”
结合事业部的工作实际,我们是否注重创新,我想这个毋庸置疑的。每个企业都认为创新是最重要的发展课题,但在创新上如何考虑加大对于新技术的研究力度,如何在保证活下来的前提下,合理投入技术研发,这个是我们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后要认真思考的。对于事业部来说,主体还是一个以项目实施为核心的实体。参照华为的创新经验,在事业部的政策体系中,应强化创新方向的资源投入与资金投入,同时,倡导研发投入,并在绩效考评中给予研发投入类项目充分的发展空间势在必行。就如同整个国家,强调GDP的同时,应充分考虑人民的教育与先进技术的研究与投入,达到GDP增长的良性与后继有力。
2、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课题了。概念不难理解,但如何开展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如何有效达到提升实体工作输出能力的目的,却历来是一个难点。在《华为没有秘密》一书中提到:“有效的绩效管理,机制最重要。如何使一项机制有活力?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关键。机制就是改变员工的行为和行为改革的力量,要构建一个让奉献者不吃亏的.机制,奉献者不吃亏,他就愿意继续做奉献者;其他人就会眼红,就会增加自己的投入,把自己变成奉献者;偷懒的人只有两种选择,或者把自己变成奉献者,或者离开公司。这样,公司就形成了一种很重要的观念,不是公正,不是公平、也不是公开,而是正义。”
事业部成立之初,从决策层到管理层,都在强化绩效管理,并开展了绩效管理规范、过程细化与优化。但我们的绩效管理到目前为止,还不是很有活力,从“让奉献者不吃亏”上来对标,我觉得还是有很大差距。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短板。但如何构架有效的评价体系,往往需要较大的管理投入与管理成本。事业部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匮乏,将整个评价过程下放到各个实体部门,由部门兼顾执行,评价指标基本以定性考评为主,评价者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很难达到书中所述的“正义”。
说到如何达到“正义”,在《华为没有秘密》中也有一段值得思考与借鉴的正义践行之路:“任何机制都靠制度支撑。制度评价人时需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定性评价。第二,定量评价。第三,定期评价。另外,在分配制度上,由给人发薪酬转为给事发薪酬。给人发薪酬必然导致“大锅饭”,你给什么人发工资就意味着你激励什么,工龄、学历、职务是不可能得到激励的,所以我们应该让员工汇报绩效,激励绩效,并对其进行科学评价。有了这个客户依据,我们的薪酬制度就完美了,就能换回企业的正义。”
事业部如何践行“正义”,应首先从打破“大锅饭”,量化绩效考评指标上下功夫,通过管理投入,转化思维,向由给“人”发薪酬向给“事”发薪酬上逐步转化。如对于工程人员,有项目里程碑点达成率、受客户表扬次数、投诉次数、周工作计划按时完成率等量化指标,由事业部管理人员、部门管理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及时对基础信息进行录入,同时,配套量化考评量化录入支撑平台,绩效考评指标阶段性评价时,根据各级管理人员日常录入的基础数据,自动统计汇总,全面减少定性评价的随意性与主观性,全面向“正义”迈进。
另外,对于华为这样的公司,既然书本上总结了这些内容,作为优秀IT企业的典型,他们是如何构建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在管理投入上是如何配套的,我想这块是书中没有细化说明的“秘密”,是否可以通过企业拜访与学习交互,挖掘一下他们的“秘密”,并有效借鉴呢?
《华为没有秘密》一书篇幅很长,可学习的内容很多。通过本书的阅读,一方面使我们认识到华为在技术与管理上都很到位,另一方面也认识到我们公司面临的困境实际也都是华为成功之前遇到的。企业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抱怨与懒惰只会使企业止步不前。
《华为没有秘密》读后感4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华为的印象是碎片化的,"手机"、"语音平台"、"工资高"、"狼性"、"以客户为中心",这些词代表了我对他的全部印象。
《华为没有秘密》是本"大书",里面的时间跨度达18年,涉及华为成长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客观的呈现了华为成长的沧桑。但受限于自己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基础,并不能全部读懂,仅能透过对这本书阅读,试图去寻找解决我们目前困局的方法。带着对自身发展的困惑开始了解密之旅。
华为是如何开展创新的?
华为的创新不是颠覆性地将一切推到重,创新离不开继承,通过继承以往的成功要素和已有的成果。坚持"小改进,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创新是70%的继承+0%的创造""创新就是改进,改良和改善"等理念,保持对创新的理性理解和有效管理。
通过华为的经验,只有对员工的创新行为和创新结果给予充分的肯定,做出正确的评价,并予以合理的回报,才能使创新活动持续进行下去。
解决对知识劳动回报的问题,不能仅仅依赖短期激励,还需要有长期的经济报酬。这就是华为采用的员工持股计划,即通过将员工的部分劳动所得转化为股本,以员工持股的形式,回报于员工,使员工真正与公司结成利益和命运共同体。这种回报方式不同于大多数企业传统的回报劳动投入的分配方式,它更强调对知识拥有者的知识贡献的回报,对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的回报。
华为如何激励员工?
华为在薪酬设计上遵循了三个基本原则:
1、对内公平,明确不同职位对公司发展的价值大小,以价值评价结果为依据,对员工的价值创造予以回报。
2、对外公平,即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相比较,公司的薪酬水平要保持竞争力,以吸引优秀人才。
3、员工公平,也就是严格遵循华为的价值评价体系,对同性质员工的价值创造与贡献进行客观评价,让每个员工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
很多企业对自己的薪酬体系韦莫如深,但企业的薪酬战略与薪酬政策一定要公开,要大张旗鼓,让全体员工都知道,企业的薪酬向哪里倾斜,企业激励的是什么,回报的是什么。激励恰当的人和事,用适当的事激励适当的人,这才是企业正确的薪酬战略。至于员工的薪酬收入,则应该保密,这属于个人隐私。
建立有活力的薪酬体系,这是大势所趋,谁能制定更具活力得薪酬体系,谁就能吸引到最优秀的人才,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幸福的活下。
但与物质激励同样重要和还有非物质激励,物质激励是必要的基础,但它有刚性,会惰化;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相结合,犹如核碰撞和核裂变,会产生出巨大的能量。
书中分享了一个小故事"08年汶川大地震,有位川籍员工在外地,家里的电话打不通,焦急万分。这时,他接到了自客户的询问和问候。而其主管、主管的主管,在震后几天也没有有打一个问候的电话"这个故事的.背后就存在着激励的法则,客户予以的是正激励,主管带的是负激励。
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激励就是激发人的真善美,抑制人的假恶丑,弘扬正能量,就是激发活力的本质。
不管是物质激励还是非物质激励都应该力出一孔,导向员工的活力激发,潜力发掘和持续创新。员工获得的物质激励自公司,决定于公司的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体系;管理者能够给下属带的只有非物质激励。
与物质激励相比,非物质激励的成本代价更小,但效果更大,更持久,边际效应是递增的,而不是递减的;一个眼神,一句问候,一封邮,一条短信,都是非物质激励,可谓一草一木总关情。当然,唬凶骂也是非物质激励,只不过是负激励,恶语一句严冬寒,可谓一句话,一辈子,把朋友变成了敌人,把朋友变敌人易,把敌人变朋友难。非物质激励有一条基本原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物质激励:如,如父爱,厚重,刚性;非物质激励:如水,如母爱,温暖,柔性。两者缺一不可。
华为如何在竞争中取得优胜?
华为强调"海盗化",即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中国人从上一代那里继承下的只有贫穷与传统美德,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要改变组织的命运,只有一个选择——艰苦奋斗。当然,以奋斗者为本,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要关爱奋斗者。铁军是打出的,兵是爱出的。古往今,凡是能打仗的。部队,无一例外都是长官爱惜士兵,不然就不会有士为知己者死。
华为在管理上坚守着三点准则:
第一、商业模式上,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仅仅是个口号,在组织上、流程上、管理上、考核体系上真正实现了客户导向。
第二、内部运作模式上,坚守流程导向,流程快、效率高、可复制、可测量,华为实现了端到端管理,从客户需求中,到客户需求中去。
第三企业化上,坚持高绩效导向,要支持流程的高效运作,在化上就必须坚持高绩效导向。
华为除了坚守的原则,还有与国际接轨的世界级管理体系,例如:华为是中国第一家采用HA体系的公司,华为的任职资格体系自英国国家职业任职资格体系,产品研发流程、供应链流程、财务流程都自IB光在IpD和IS两个项目,IB就干了年,投入了200多顾问,华为也支付了亿的咨询费,华为在管理上的投资魄力,可见一斑。财务四统一是毕马威做的,客户关系管理是埃森哲做的,企业化是人民大学做的,精益生产是日本丰田做的。
华为的成功靠的不是能人,也不是英雄,而是体系,是平台支撑。这个管理平台就像金刚石一样坚不可摧。
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方法,但需要将其转化为一个强有力的、互相支撑的、有链接的、可循环的管理平台。
结语
细细读,有时晦涩难懂,有时顿开茅塞,不论华为有没有秘密,想学华为,学会华为,学懂华为,不易。
《华为没有秘密》读后感5
【华为没有秘密】这本书的作者是吴春波老师,书的副标题是:华为如何探索和坚守常识解剖华为经营成长逻辑、微距探察华为蜕变基因。翻开书的扉页,一般来讲,这页上都是作者的介绍,这本书却是“内容简介”,想来作者和华为一样,都很低调谦逊吧!百度下作者,发现,吴春波老师多年始终专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身份则是知名学者和管理咨询顾问。我想本书的主题就是围绕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展开的吧!
我打开书的同时,习惯性地开始用思维导图进行记录,书一共分为5个部分:
一、成长与创新
二、管理与机制
三、狼性与活力
四、文化与梦想
五、近观与远思
本书显然是作者持续笔耕多年之后的佳作串编,含金量很高,知识点很零散,珍珠落玉盘,只待佳人串的感觉。
书虽然看完了,但是书本身却不能因为看完了,就放下,因为里面的知识点还需要常读常新,每次遇到问题,我还是有必要重翻浏览。现就不再“剧透”,只谈自己的感悟吧:
一、经营企业需要思考3个问题:
1、What企业使命:企业生存的理由和价值是什么?也就是要回答企业的业务范围、发展目标、主要顾客、经营原则和社会责任。华为的使命是什么,待大家自己去探究和领悟,我思考之后认为旁观者管理咨询公司存在的理由是:服务于我训练营的会员们,以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为核心,督促他们早日蜕变成管理专家和培训界明星,努力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做现实社会里的丹柯,用心照亮他们每一个人的梦想。
2、Why企业远景:企业为什么要经营下去,即企业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有没有文化,企业都可以赚钱,但是最后活下来的都是有文化的企业;这是书中的观点,我来改一改。
有没有远景,企业都可以赚钱,但是最后活下来的都是有远景的企业。一家公司只为赚钱,不知道自己因何而存在的企业,迟早会被利益引致沟壑地带,难以为继。我思考之后认为旁观者管理咨询公司之所以要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是:有这么多追求进步,想要蜕变的良师益友,苦于没有经验,需要引路人。培训界尚无真正意义上的“经纪人”,都是赚取老师课酬的差价而生,和包工头差不多,当然,老师就成了工人。旁观者要做明星培训师的孵化器,而且旁观者的明星培训师都具备深厚的管理功底、娴熟的和博大的心胸,他们的社会影响力日益在扩大,他们推动着中国更快地走向学习型社会。
3、How企业战略:企业如何经营以完成企业使命、实现企业远景呢?
也就是企业具体的做法和计划,正如德鲁克先生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到的目标管理,一系列的战略目标必须是明确具体的、可以量化的、主观上会员们可以接受的、客观上条件也允许的、有一定时间期限的。我在想,下周末一定会和训练营的老师们分享我的战略计划,以便大家一起共同努力,为之奋斗并享受这个奋斗的历程!
二、做企业和做人都需要聚焦在一个点上,凸透镜在阳光下可以点燃柴火、图钉纤细的身躯甚至可以穿透墙壁,“滴水穿石”的一精神用在华为人身上再合适不过,尤其是任正非。
他是个思路清晰、明白自己要什么的人,他可以拒绝主流媒体的各种采访,他也可以谦卑地在行业聚会时站在门口递名片,在外人看来似乎很矛盾,在他看来,他只是一直在做自己该做的事,同时坚决不做自己不用做的事。
前天和我的北大校友聊天,他是一家200人小企业的股东,也是一个天使投资人。源于他想问我是否需要投资,我们聊了一阵子,他的观点是:天使投资核心就是看人,对的人会把事情理顺做好,错的人即使是个好项目,也能把事情搞砸,我很认同他的观点。
井得聚焦做事的人,是目标明确的人,这样的人通常可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用扬鞭自奋蹄。无论做什么,我们总是需要这种精神的。
另一方面,因为聚焦,人就会表现出低调、内敛、坚守寂寞、恪守商业道德的一系列行为。有了“聚焦工作”的品质,人就有了决策时候的标准和行为准绳,毕竟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决策。即使你这会儿在看我的这篇文章,你也随时可以决策是否要看下去。
三、“深淘滩,低作堰”是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的治理心得,人类的历史长河若干年之后,这句话被任正非先生奉为做人标准;“逢正抽心,遇弯截角”也是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的治理思路,现在被任正非先生奉为流程管理的理念。华为近30年的经营,现在回顾来看,确实似流水一般:静水潜流。
恐享下我的感悟吧,也是我很想告诉我身边朋友的'话:
1、深淘滩:关起门来,不是要偷闲自娱自乐,而是毫无干扰地拼命充电。我们无法预知明天市场的变动,更难预料未来世事的风云变化,但是,我们可以用确定的努力去迎接不确定的明天。无论水流湍急还是干涸,深淘滩就是给自己的明天铺垫,给自己余地和空间,就是在夯实自己的基本功,让自己可以有朝一日:处变不惊、临危不惧。对于训练营的老师们,我布置的作业是每周一篇1500字以上的分享,并发至新浪博客上。其实,我还希望大家可以每天随时用笔记录自己的感悟和心得,经常有时间就整理出数百字的主题分享,围绕自己的授课主题,分享给我,通过订阅号也分享给更多的人。
2、低作堰:走出家门,没有永远的竞争者,也没有永远的合作伙伴,亦敌亦友的竞争格局,需要我们有开放的胸襟和气度、谦逊的姿态、极强的抗压能力和持续的学习力。我们要广交朋友、关注整个行业的动向,共享价值链是当今市场经营的准绳。在【经营的本质】一书中,陈春花老师也强调了这个观点。对于培训师的老师们,彼此能够在步入社会多年后,一同在训练营里学习进步,彼此的学习过程,早已奠定了大家的阶级情感和一辈子交往的基础。我鼓励并张开双臂欢迎大家参与到桂花树下读书会和蝴蝶泉边观影堂的例行活动中来,以书会友、拓展思维;更期待大家参与后续的书香中国项目,走进北京的12家商学院,用自己的学习实现对社会的回馈。你只管开怀大笑、奔向前方,放怀生活时,好运就会一路伴随你。
3、逢正抽心,遇弯截角:在流程管理中,如何让工作更加顺畅,工作效率持续提升,就要秉持这样的思路。遇到直路,水流过猛,可能会殃及附近的庄稼地,所以需要将地势挖得更低一些,以实现减缓水流的目的;遇到急转弯,就截去转角突出的部位,避免水流被激起浪花,淹没附近的庄稼地。这样的八字格言之后,水流自然可以迂回顺畅,安然流过。这种思维非常适合企业中的流程管理,从人的沟通角度上来说,有的人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可能事情办成了,却破坏了团队的和谐;有的人个性鲜明、横冲直撞,可能会激起团队内部的矛盾。任正非太懂得这之间的厉害关系了:作为华为人不能太张扬自己的个性,融入华为的企业文化,拿工作绩效展现自己的个性才是正途;企业最后的衰败往往不是外在因素,而是内在的矛盾冲突或管理的致命缺失所致。
《华为没有秘密》读后感6
读完《华为没有秘密》一书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华为的产品理念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让华为在中国,乃至国际化的进程中可以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独具一格的发展,真正实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一、华为研发持续的高投入,造就核心产品
华为养活了那么多IT人,从这点上,是由衷的敬佩。过去一旦提起华为,大家调侃是“拿女人当男人使,拿男人当畜牲使”,语气是不屑的,最近这几年再议论起华为,一样的说辞,语气却是敬佩的。
华为的理念是研发的投入是一场马拉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坚持在一个点上,在一个专业里面的持续投入。华为的研发创新一方面是现实主义驱动,基于客户的需求来研究产品,另一方面是理想主义驱动,也就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驱动,两方面共同来决定研发开发目标。据报道,华为坚持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以上投入到研发里。在18万的华为员工里面,有45%的员工也就是将近8万人是研发队伍。华为都建立了自己在当地的研发中心,这个研发中心是利用当地的人才,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融合到华为全球的研发里面去。华为采用了技术平台化、模块化的思想,平台成熟一个推出一个。几个月就可以推出一款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成功占领市场,这就是技术平台战术。华为研发是一种搭积木的做法,将华为内部的技术平台进行组合、改装,结合市场热点形成新的产品。华为提倡尽量减少自己的发明创造,应着眼于继承以往产品的技术成果,以及合作或购买。
华为凭借着核心产品与竞争力,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而这些成就,离不开华为庞大的研发团队与持续性的研发投入。
二、华为卓越的人力资源价值链管理,提供人才储备
作为中国企业的佼佼者,华为公司的成功基因值得中国所有企业学习,而华为的成功基因之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更值得所有从事人力资源行业者的借鉴。华为拥有了18万的人工数量,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的研发基地与实验室,如何管理这18万的员工?如何将人才收益与企业发展有力结合?华为首先在行业做出了榜样。
任正非先生花了最大精力去完成了华为的任职资格体系与人才梯队建设,用最科学的方式,管好人,用好人。华为的人才管理理念:人力资源总监应该是本系统的二把手,也就是“一把手管业务,二把手管干部”;其次,人力资源者必须懂业务,必须“沉”到战略决策过程中去,才能成为企业的战略伙伴。
华为的人力资源部门分为多个层次,从功能齐全的公司层面人力资源部,到各事业部、职能部门内的干部部。人力资源总部和各部门人力资源部的关系是“行政与业务关系分离”。各级干部部的行政隶属关系归各所属事业部或职能部门,其个人的业绩考核、工资与奖金由所属部门直接负责,而其人力资源业务管理归总部人力资源部直接领导。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各级部门HR们在业务归属上被认为是人力资源总部自己的人,这令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到人力资源总部中,从而加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否则,各部门HR们会把人力资源工作看成是“上面”的要求,工作就很难落到实处。另外一个原因是,各个部门的考核指标是不同的,由本部门内的人力资源部来定,也能更有针对性。
除了常见的高薪酬高福利外,华为对于员工的管理不仅停留在员工能力开发,更从激才与用才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入职华为后,除建立导师制、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外,更多时间可在企业内部进行规定时间的轮岗,不仅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更丰富的空间外,在让员工在职业路径选择上多了一份新的期待。而对于部分在职时间较长的员工,企业也不会因年龄问题而将员工推向社会,而是采用内部创业模式,允许和鼓励有志向创业的员工,申请作为华为的代理商,并可以获得华为提供的设备使用期等,让离开的员工可以与华为一起共同取得发展。所以,对于这样的企业,不仅关注到在职时的提高,更将员工的成长与发展有力结合。
任总基本上就是拿来主义,然后在其基础上创新,任正非请了数位教授做顾问,他们的办公室和自己的办公室挨着。而在这当中,任正非先生花的最多时间学习就是关于人才的管理,他认为作为组织,不仅要老板见贤,团队也要见贤,否则天天鞭子抽也没有用,如果不发动人内心的能量,谁也没办法。
读完《华为没有秘密》不难得知,华为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得益于任正非和华为的18万员工,在长达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对寂寞和孤独的忍耐,对持续创新的坚守,以及对内外躁动的警惕。
【《华为没有秘密》读后感】相关文章:
《华为没有秘密》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06-30
《没有秘密长不大》读后感02-20
没有长不大的秘密读后感04-27
没有秘密长不大读后感09-20
没有秘密长不大的读后感(精选6篇)06-26
没有秘密长不大读后感(精选5篇)06-26
没有秘密长不大的读后感(精选10篇)06-26
没有秘密长不大读后感精选15篇04-03
没有秘密长不大读后感15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