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曾国藩传》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曾国藩传》读后感1
通过阅读曾国藩的人生经历,我所感受的结果就是不要太在乎眼前的得失,不要太在意自己的天赋、特长,当自己下定决心去做的事情,只要自己觉得正确且感兴趣,那就坚持下去,不断的尝试、打磨、反思、修正,哪怕慢一点,时间久一点,终将会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模样。
简单回顾一下曾国藩的人生经历,早年的曾国藩科考之路不是很顺利,曾多次参加科考,最初几次都没有成功,还有一次直接被考官认为“文理不通”,也就是说被当众批评,在那个时代是很严重的一件事。但曾国藩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通过努力最终在28岁考中进士,得以进入翰林院。
初入翰林院之时,和其他翰林院的精英们相比,曾国藩身上有着严重的缺点:土。刚到翰林院的曾国藩,是一个土包子,一口湘乡土话,长的土头土脑,穿着土里土气,且由于早年一直准备科考,只学习了应试内容,对其他的书籍一概不通。如此学识,显然对于一个翰林院学士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曾国藩的科考经历与现如今的“小镇做题家”的高考经历及其相似,都是在人生前面十几年,为了参加考取名校,不停的学习应试技巧,却很少会有人去阅读除了高考以外的书籍。一朝考取名校后,进入大城市后,会发现自己的学识十分浅陋与其他同学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曾国藩在到京城后,开始如饥似渴地读书,认知研究理学经典。三十岁那一年,曾国藩决定要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立下了学做“圣人”之志。曾国藩坚持每日自省,制定严格的自律计划,如“日记”,“日课”等。由此可见,曾国藩他并不是那种天赋很高的选手,但是他的人生成就之高,超越了同期翰林院精英们。究其原因不外乎如下几点:
1、优质的成长环境
三十岁前的曾国藩的成长很慢,也没有什么杰出的天赋。但当其抵达京城,在翰林院任职期间,他开始受到同朝为官的精英们的影响,慢慢重新做人,立志“圣人”。这之中的变化,便是环境的不同。三十岁前的.环境是湘乡同乡学士的环境,三十岁后的环境是京城翰林院同僚的环境。翰林院集结了天下英才,处于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环境,受到更优秀的人的影响,成长与进步都变得十分迅速。由古及今,现如今个人的成长,往往也是离不开周遭的环境。自己处于什么环境,很大程度上会导致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所处的环境相对安逸,那么很可能自己不愿意去突破。只有将自己处在积极且富有挑战的环境,才能不断的让自己突破前行。如果当自己发觉所处的环境是消极的、不利于自己成长的,那么就需要即时破圈,去寻找积极的且富有挑战的环境,让自己不断前行。
2、坚持打磨技能,用时间来不断精进回顾曾国藩的成功,最为重要的是持续不断的坚持与努力。那么,如何能像曾国藩一样持续不断的努力?首先需要分析自己的特长以及兴趣,找出自己所热爱的工作与兴趣,给自己一段时间,自己每天不断的精进这一兴趣,并每天反思和前一天去对比,看是不是每天都有所收获。一旦自己专注的去打磨提升,或许半年,亦或是一年,不经意间,你会发现自己的这一技能已然小有成绩。
3、坚持每日自省,制定严格的自律计划
曾国藩无论自己多忙,每天都会有记日记的习惯,给自己定了十二条日课,并终其一生都贯彻执行。回想自己的打工生涯,大多数的时间都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少会认真反思自己每天的所做,也很少会反思自己哪些是做的好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每天浑浑噩噩,一晃时间就飞快的流逝,除却领取那些许微薄的薪水,好像一年到头并没有留下点什么。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每天的时间花费,从今往后需要自己践行每天记日记的习惯,描述清楚在各时段所做的事情,便于自己不断地反思改进。以上共勉!
《曾国藩传》读后感2
这本书的封面有一句话:“一个持续奋斗者的升迁之道”,这也是我看完这本书后一个最大的感受。
不过我觉得这个“升迁”应该是指他思想的升迁,格局的升迁,能力的升迁,而不是官位的升迁。因为纵然曾国藩最后官位做到很高,纵然他大悔大悟后的为官风格是和光同尘,纵然他确实很在意关系家族声誉的,官位的大小但这绝不是他的目的,而是他做为国为民的大事的手段。因为这中间有太多的挫折和不容易。
了解完他的经历后,不得不感慨,曾国藩这个人,他太坚韧了。从平凡到不凡,他好像早就想好了要用一生的时间。而且他让我感觉,他能做到的,只要通过努力,我肯定也能做到。就像他当初立志学做圣人的时候在家书中说的那样,他说:“原来范仲淹、韩琦那样的大政治家和司马迁、韩愈那样的大文学家也不是高不可及。如果我们切实努力,一步步踏实用功,也可以达到他们那样的高度。”
十来年五次科举不中,22岁的时候第六次科举院试被悬牌批责”文理欠通“,他苦苦反思,把自己的文章和别人的同题文章逐股对比,终于像打通了关节,悟道怎么写文章,才能表达自己的真见解、真感觉,把道理讲通讲透,终于在第七次考取秀才;刚到北京的他是那么普通,甚至那么不如别人,小地方出来,土里土气,见识短浅,观念鄙俗,但是当他意识到后,除了自卑和焦虑,他付出了行动,他如饥似渴的读书,他把交友当作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他向倭仁学习记日记,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咸丰七年,他被拿掉了兵权,蛰伏在家,除了郁闷痛苦,他仔细回忆过往种种,写信给朋友让他们给自己提意见,他意识到这么多年处处碰壁,除了外部原因,自己的性格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然后再次出山的曾国藩更谦和了,更能委屈求全了,他更和光同尘了……
这一件件都在告诉我们曾国藩永远都不会放弃,他是一个长期主义者,他有耐心,有毅力,他持续精进,坚持打磨;他是一个终身成长的践行者;他告诉实践告诉我们:“在修身起始阶段,重要的是猛。在进行阶段,更重要的是韧。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一个人肯定会经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倒退。关键是不能放弃。”而现实中的我们往往在经历一次失败后就想放弃,我终于知道,想要一点一篇文章,本来就是需要无数次修改的`,所以不要怕麻烦,麻烦往往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曾国藩刚开始记日记的时候也跟我们一样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为了写好日记,他把他的日记抄写给他的亲人朋友老师们看,让他们监督自己,因为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总有盲点。他说“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最后一句很好理解,前两句我最近才有所领悟。反观自己这么多年走来没有做成什么事情,一方面是因为不自律,没有恒心,易放弃,另一方面就是“太佛系“,逼自己还不够狠,然后用佛系掩盖了自己的无能。我害怕冲突,害怕社交,把自己藏在一个厚厚的壳,以为这样就安全,其实不然,所以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像学习曾国藩严格管理自己,正面自己的欲望,用努力个汗水换来自己想要的生活。
《曾国藩传》读后感3
古人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为一个人成长的递进过程,可见修身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奠基和根本的作用,为此我想,修身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修课。带着这个问题,我去读了《曾国藩传》从中又一次受到深刻启迪。在此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与大家共勉。
在读《曾国藩传》中我发现了为人处世的秘诀之一是——“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曾国藩,一个知人善用、广培党羽者,一把创立军队、运作官场的好手,一个读书人统率军队攻城掠地成功的典型,一个军事家,,一个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一个名垂青史的重量级人物!
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可谓书呆子。此种精神我觉得是当今社会少有的,因为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被认为是百无一用的呆子,但是我认为只有先做呆子之后才能做聪明人。
当你对人生的有些不好的事情“糊涂”一点时,它往往却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也许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道理吧。
这个道理在曾国藩身上很好的体现了出来。他能够在后期的官场如鱼得水就是因为把“难得糊涂”的呆子哲学发挥得淋漓尽致。事实上作为一代宰相就必修能够忍辱负重,否则将不能成为真正的全国的管家。
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成小的时候,很想看看家人对他有多么重视,吃饭的时候就躲到衣柜里,他希望看到大家焦急找他的结果,然而让他大失所望的是,谁也没有注意到他的缺席,等大家吃完饭,他才从柜子里爬出来吃那些“残羹剩饭”,从此他发誓:一定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则你会大失所望的。
这就是我从曾国藩身上所了解到的“呆子”哲学。
曾国藩,这位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按照中国士大夫的圣人标准,立德、立功、立言,他在每一个领域都达到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被封为近代最后一个圣人,在他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品质和修养。我从中发现了为人处世的秘诀之二是做事要“慎独”。
“ 慎独”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在一个人独处时能够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去除内心的'恶念,培养自己的善念,这样就能问心无愧,对得住天地良心,饭能吃得香,覚睡得安稳,故能心安理得,心态平和,是可笑对苍天,下可孝对父母,中可和对同事。对工作、对朋友、对亲人只一个“诚”字,不欺暗室,不阳奉阴违,做到心口如一。其实我们为人处事要的不就是“以诚相待”吗!
我从中发现了为人处世的秘诀之三是为人要“主敬”。
“主敬”就是外表整齐严肃,内心纯净专一,接待贵宾和参加活动,都是主敬的具体表现,古人常讲君子应讷于言而敏于行,与主敬异曲同工,人在遇到危急生死存亡时刻都会高度集中精神,然后就会化险为夷。主敬是指一种厚重,专注,严肃认真的精神状态,曾国藩经常要求他儿子曾纪泽说话要慢,走路要慢,举止要庄重,通过这些
日常琐碎的行为习惯来培养“敬”功夫。这就要求人要有静气,少说话,话多伤神,注意养气,控制自己的心情,气若不动则心不动。心要静,若不静,则省身也不密,见理则不明,都是浮的。人若心浮气躁必然会影响对事物作出正确判断,所以当人面对重大事情和各种突发情况时要有静气,要从容不迫,处变不惊,这样才能对事情做出正确判断,从而能够作出正确决策。这也是普通人向成功人发展的重要过程。当然这跟人的个性和成长环境有关,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磨砺后获得的,如果平时经常注意养精蓄锐,面对意外情况时尽量让自己头脑冷静,做到谨言慎行,对事情不草率做决定,而是深思熟虑,时机不成熟时要学会先把事情先放一放,也许过段时间后事情会明了些,到时做决定会容易些。
这就是我读《曾国藩传》得到的感悟,希望喜欢的朋友有时间也可以去借来一读!
《曾国藩传》读后感4
最近,我在网上读了《曾国藩传》。
这篇文章令我感动的是:曾国藩的一生好学和他的'忠诚。曾国藩一生忠诚勤俭为根本,灵活多变的处世态度。
曾国藩 出生于湖南长沙 府湘乡 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 天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他并不是一个天资聪明的小孩,但他讲究学习方法。他要求自己遵守克己之道,不断地自新和反省自己。最后成为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军事家。倡导洋务运动 ,创立湘军 。在治家,治军,治国,教育等方面都有重大建树。
我们在生活上要学习他的 勤俭作风。在学习上要学习他的善于积累经验和教训,日日不断地反省自己。正如他所说:“人要无一日不读书。正是他的一生好学,忠诚的品德,造就了他成为中国近代史赫赫有名的人物之一。
《曾国藩传》读后感5
《曾国藩传》这本书,在上高中的时候已经读过了,大一时又看了一遍。 这本书论述了曾国藩一生的功与过. 探究了其内心的负荷与无奈。里面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重点记述其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捻军起义和处理天津教案、发起洋务运动的过程;深刻透彻地分析了曾国藩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对后世的影响;深入归纳了曾国藩的用人方略,概述了以曾国藩及其幕府为核心的政治集团的形成、发展、分化和主要特征与作用;同时又历史地科学地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作用。
在阅读了《曾国藩传》之后,我首先感觉他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中国人,他身上有着典型中国读书人的特质,那就是修身,齐家和治国。尽管他服务的是那个腐朽的满清王朝,但是抛开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他那份对国家、对民族、对家人的爱仍值得我们尊敬。曾国藩是个真正的学者,从他二十三岁考取秀才,到三十二岁致力于朱理学,再到三十八岁编成《曾氏家训》,贯穿了其不断拜师不断学习各家流派的前半生。他后半生虽不断征战,且经历坎坷,但是仍不忘自律与学习。每日坚持写读书笔记,检讨自己的行为,并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曾家虽屡次封侯,但曾国藩对子女要求很严,教育子女更是中国近现代的典范,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
曾国藩在教育上选拔和培养了一批人才。在其攻克金陵之后,首先组织修复江南贡院,招贤纳士。他选拔人才不拘一格,先后提拔了赵烈文、黄翼开、薛福成等一批对日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幕僚。不仅如此,曾国藩也是识才的伯乐。他的很多门徒如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等都是后来鼎鼎大名的人物。他重新创建了金陵书局,不仅翻译和出版国内经典典籍,还翻译了一大批国外的科技著作以及文化、政治思想书籍,为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
在攻打平天国之前, 他深知,要打败强大的太平军,靠政府那些懒散无能的绿营、八旗兵是不行的。于是就立即另起炉灶,在湖南筹办湘军。他非常重视对军队的训练,不惜重金加强军备。由于湘军在军费上没有政府来源,曾国藩便克服重重困难,四处筹款建军。在军还未训练完毕时。它不轻易出师作战,这也为他赢得了充分的准备时间,为后来的胜利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后来与太平军作战时,他在军情紧急时也毫无畏惧,数次抱定必死之心写下遗嘱。这是非常值得敬佩的。
曾国藩另一个可敬之处是,在国难当头之时,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他购买国外仪器设备,雇佣外国专家进行科技研究,技术创新。虽然最终他发起的洋务运动没能突破封建统治的重重障碍,没有达到自强的目的,但也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提供了经验。 有这样一句话,叫“当官要读《曾国藩》,经商要读《胡雪岩》”,中国有多少包括毛泽东、蒋介石在内的政治家、政客都把《曾国藩》作为官场的圣经,同时也把曾国藩本人当作中国官场的教父。的确,从一个普通的湘乡子弟,走到官居一品的大学士,曾国藩是一个仕途上的成功者。他的挺,他的忠,他的严,他的谨,的确为中国封建社会官僚之极,也正因此他才能坐到中国封建官位之极。 纵观他的一生,我觉得曾国藩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最后我想用四个词来形容他:睿智,坚守,严谨,忠贞不渝。
《曾国藩传》读后感6
最近读张宏杰著《曾国藩传》颇有感触,此书描绘了士大夫代表人物曾国藩由科举入仕到出将入相的宦海沉浮,祖祖辈辈平民出身到完成立功、立德、立言的成圣之路,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曾国藩耀眼的个人魅力,笔者将摘录书中最获益的几句话谈下观点。
1、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认为办事笨拙的人反而靠得住,更值得信任。他本人智力水平很平庸,秀才考了七次才考上,第六次的答卷甚至作为文理不通的典型被通报批评。但任何时代都不缺聪明人,更不缺自以为聪明的人,这些人往往都很讨厌,却又喜欢苦口婆心的劝别人这也不对,那也不好。那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要坚定自己的内心,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不要因干扰而自乱阵脚。
2、曾国藩为什么把日记给朋友看呢?因为外力远远大于内力。事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有成。
曾国藩在三十岁这年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为“圣人”,方法论就是写日记,几无间断的'一直写到去世前,而且要把日记装订成书请好友传阅并监督自己。这里有三点,其一是超强的自省、自律,二是要求监督并能改过的执行力,三是说话可对一人言就可对万人言的坦荡。而今网络工具很丰富,但是一件事不说坚持一辈子,能坚持一年的我都没见过。不过平心而论,我在公众号写文章,如果没有催更的声音,估计我早都放弃了。
3、晚年,曾国藩在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的成熟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
不着急是因为人生很长、不懈怠是因为每天很短。曾国藩的人生无疑是成功的,是很多中国人心中的精神丰碑。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如果真的实心实意自我完善,胸襟、见识、气质将会完全不一样。
像这样的语录以及对于具体问题的方法论还有很多,虽然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读起来仍然会带来很多思考,难怪毛主席会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曾国藩传》读后感7
中华上下五千年,王位更替,沧海桑田。在这黄土大地上,不知孕育出了多少天骄。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卧薪尝胆的勾践,英勇善战的左宗棠……这其中自然也少不死而后己的曾国藩。
曾国潘生于一八一一年十月十一日,他从小便努力学习。他在湖南老家的岳麓书院学习一年半,参加湖南乡试,之后中了举人。在24岁时参加科举,却遗憾名落孙山。后来他在父亲的鼓励下,留在京城,发奋攻读,但是后来也没有考中,家里也没有能力供他继续留在京城。
但是对于考试失利,父亲并没有责备他。回家后他将自己关在书房里,一直苦读,又一次踏上了进京的道路。家人借钱为他足了路费。这一次,他没有让父母失望,成功中了进士。这一下,他让父母扬眉吐气,因为曾家已经600年没有出过进士了。不久,曾国藩创立了湘军,他也被誉为“湘军之父”。他虽然不如曾国荃那样亲自上阵杀敌,但他却精于指挥,亲自率领湘军转战大江南北,还迎来了清朝几十年的统治中兴时期。曾国藩率领着湘军镇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起义。其丰功伟绩,可见一斑。
曾国藩到了晚年疾病缠身,可他却依旧在处理事。处理完“天津教案”的曾国藩实在是撑不住了,最后长逝江陵。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然曾国藩智商一般,并没有考上状元,但是他的人生目标非常明确,为了他的目标不断苦读。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尽管他后来被人们批判,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曾国藩作为接受传统教育的人,他本本分分为清朝鞠躬尽瘁,我们要向他学习做一个内心光明,坚持不懈的人。
曾国藩也曾在官场一再碰壁,碰的鼻青脸肿。不光是皇帝小心眼,大臣多私心,自己的个性、脾气、气质、风格上的诸多缺陷也是重要原因。回想自己以前为人处事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自以为居心正大,人浊我清,因此高己卑人,锋芒毕露,说话太冲,办事儿太直,当然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此时,曾国藩终于认识到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在家蛰伏两年的曾国藩不断自我反思,再出山时,为人处事脱胎换骨。待人接物,前后判若两人。惊叹于曾国藩的“中年变法”。自我反思的那么彻底,那么奏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实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反思自己,剖析自己的过程!
读着曾国藩,随着他的起起落落,也时时刻刻的在重审着自己,虽不能做曾国藩,但他的人生之道是值得一学的。
《曾国藩传》读后感8
我们这些人,对曾国藩总有一种复杂的感情阻隔。记得小的时候,历史老师在讲述天平天国运动时,眼含泪花,痛斥他的湘军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军,导致了一场伟大革命的失败。这就是曾国藩给我的最初印象——一个双手沾满了人民鲜血的刽子手。
年长以后,我开始对这种印象产生疑惑。因为有许多事实证明,这种单一的社会评价包含着极大的不公正,从而促使我去积极搜索有关文献和资料,特别是在仔细阅读了《曾国藩传》后,对其有了一些客观正确的认识。
曾国藩出身贫寒,以并不超绝的资质,完成了伟大的功业。他的家书、日记、书信、文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许多成名的人物,都受过他的思想熏陶。梁启超和毛泽东对曾氏就倾心推崇,而蒋介石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曾国藩的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aa
抛开阶级立场而言,曾国藩确实是中华历史上具有强健人格的少数人物之一,在他的身上体现着许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譬如说胸怀大志、清正廉洁、淡薄功名、知人善任等等。而他的勤俭节约之品德,更值得时下我国国民借鉴和发扬。
曾国藩一生生活简朴。他自己衣着朴素,布袍鞋袜,都是其夫人、媳妇所做。吃的也是粗茶淡饭。即使是官至大学士,每次吃饭也仅一个荤菜,如果不是有客人来,从不增加。因此时人戏称他为“一品宰相”。“一品”,指的就是“一荤”。曾国藩的节俭还表现在一些特殊事情上。他认为,日常持家应当把一些零碎物件,如碎布、小纸片都要收集起来,以备使用。如他所言:“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曾国藩不仅自己节俭,还屡次告诫其家人、属下、朋友也要节俭。如他在给四弟的信中写道:“弟为余料理家事,总以‘俭’字为主。情意宜厚,用度宜俭,此居家居乡之要诀也。”对待儿子,更是不厌其烦,悉心教导,反对奢华;就是在去世前不久,还在夜间与儿子详谈,讲求节约之法。
反观当前我们中国,国人似乎在失去中华民族一贯拥有的“节俭”的传统美德,奢侈之风盛行。吃一顿饭,花费上万元;买一部车,支出上百万;购一幢豪华住宅,耗资上千万。我们的国人在花钱时,心不跳,面不改色,绝对是出手阔绰、一掷千金。于是,世界各国都为中国富豪惊叹和折服,各种豪华奢侈品纷纷抢滩中国大陆,名贵珠宝、服装、汽车等迅速在中国安营扎寨,生产商和经销商赚得“盆满钵满”。当然,奢侈不仅仅是富人的权利,许多单位和机关也不甘示弱,相互攀比,纷纷斥巨资兴建广场楼宇。广场变得越来越大,楼变得越来越高,办公室变得越来越宽敞,装修变得越来越豪华。
除了奢侈之外,浪费现象更是随处可见。水龙头大开,水尽情地流淌,无人理会;日光灯变成长明灯,视若不见;餐桌剩余多多,无人打包。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前不久,传出的两则消息实在令人痛心。一则是某地为了再现“满汉全席”的盛景,耗费了大量原材料,动用几十位厨师,烹制出美味佳肴,供人展示和观赏。但由于展出时间长,展示过程中食物就有点变味,活动一结束,马上倒入泔水桶匆匆了事,几十万巨资就这样打为水漂。另一则是某地为了举办啤酒节活动,打算把几十吨啤酒注入喷泉,搞一个“喷酒”创意,增加活动气氛。但是主办方有没有考虑到,这一“喷”要耗费多少吨粮食,多少吨水,花费工人多少时间和精力,够多少农民吃多少天口粮。
曾国藩身居要职,位高权重,却对“求富求贵”之念存在畏惧之心。越是后来,越为强烈,简直到了如履薄冰的地步,几乎无一日不“俭”,无一日不戒奢。假如时光能够倒转,面对今天的奢华之风,不知道他老人家有何感想。或许一声长长的叹息,为我们缺失了某种优秀传统文明的`发展而忧虑吧!
或许有人要说,勤俭节约这样的小事情算不上什么大问题,不值得重视。时代发展了,多花费一点无可厚非。殊不知,节俭并非省钱这样的小事,它关乎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关乎一个人的功名事业,甚至身家性命。对于个人来说,奢侈会助长贪欲,在用度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满足物欲,必然走上歧路;对于家族来说,凡是奢侈放纵的,很少能过两代,而且都不得善终。勤俭在修身、治家、为官、治国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是让我们来听一听曾国藩的忠告吧。他说:“持身俭,则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俭,则家业兴隆,永世不堕;为官俭,则以俭养廉,居高不败。”因此,节俭是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自我。曾国藩以“俭”字行之终身,毫无更改。为了无愧于先人,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都应该以曾国藩为榜样,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大力构建节约型社会,让“节俭”这朵美丽之花在神州大地处处绽放。
《曾国藩传》读后感9
“你真是太笨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
从小到大,不管是学习也好,初入职场也好,很多人都经历过这种质疑和打击。
那么,一个人成功与否,真的只是取决于他智商的高低、学习的快慢吗?
160年前的曾国藩,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作为晚清的“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放在今天来说,绝对是草根逆袭的成功典范。
他没有聪明的天分、显赫家世背景,却一次次锲而不舍科考,直到走上仕途,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勤俭自持、极其自律,一直把当“圣人”作为心中的志向,最终名扬天下;他的曾氏家族两百年间,人才辈出他留下来的《曾国藩家训》,直到今天,依然给很多人以启发和收获。而他的那句“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更是鼓舞了多少心存梦想的有志青年。曾国藩究竟为什么这么牛?从他的人生经历里,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关于曾国藩小时候,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晚上,曾国藩在家中苦读。有一篇文章读反复读了很多遍也没没背下来。门外的小偷急坏了,跳进屋子生气地说:“就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我听几遍就会背了!”说罢,小偷流畅地背完一遍,就扬长而去。
这个故事虽然是民间传说,无法辩证真伪,但是由此可见,曾国藩小时候的“笨拙”,那是在十里八乡出了名的。
为什么曾国藩学习这么慢,还一直在坚持呢?这与他爷爷曾玉屏的教育,有着极大关系。
曾玉屏年轻时候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但是到了35岁那年,突然发愤图强,日夜苦干,终于改善了全家人的生活。
而从自己的经历里,曾玉屏深深体会到:很多事,只要坚持到底,就一定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曾玉屏开始把希望寄托在子孙身上,像中了邪一样,发誓要让子孙走读书科举的道路。
于是,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下,在同龄孩子还只知道玩泥巴时,8岁的.曾国藩就在父亲的教导下读完了五经,九岁开始学习八股文,十四岁,就跟父亲一起开始了科考。
父亲曾麟书先后考了十几次,才在43岁那年考中,成了老曾家五六百年来的第一个秀才。
而曾国藩则直到22岁那年才考中秀才,之后又如开了挂一般,先后考中举人、进士,又在“朝考”中,考得一等第三名,被授翰林院庶吉士。
和17岁就中秀才的李鸿章,还有一考即中的胡林翼相比,曾国藩可谓是“笨拙”至极。
就连曾国藩后来也这样评价自己:“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
但是曾国藩却凭借一股不服输的恒心,最终在科举这条路上笑到了最后。
后来,他更是在给家人的书信中,反复强调“恒”的重要:
“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曾国藩传》读后感10
我们组本月同读一本书的书籍曾国藩传的读后感,有几个点给大家分享一下!
作为市场部的负责人来说呢,平常因为我周围有太多的聪明人,他们有机敏的反应能力,总是能舌灿莲花,镇定自若,对答如流,面对这些人,有时候总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内心也有时候会感到沮丧。而曾国藩这本书让我看到,我们刘总也曾经提出过:只要能够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每一天都朝着自己的目标去改进,时间会给你回报的。这本曾国藩传,讲述的就是曾国藩从少年时代开始,他的跌宕起伏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他不断追求的精神。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对于曾国藩,他的人生价值观就是“做圣人”。
圣贤者,首先为圣,圣者就是一种近乎完美的状态,曾国藩不断的追求这种状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品德,自己有为所欲为的想法的时候,就自我谴责自己。当自己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就自我批评、自我反省,向着自身完美不断地努力。他一直都在不断的自我反省,曾国藩谨言慎行,孝顺父母,疼爱弟兄,也成为了儒林人士的楷模和典范。
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及大环境中看曾国藩,说到底他也是凡人,并非“完人”。正所谓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心不狠,不足以做湘军统帅;不虚伪,不足以在腐败的官场立足。但即使他身处时代洪流,依然严于律己,勤学于思,时刻反省,而这也正是我非常欠缺的。
他恪守“三纲五常”之道,认为“君虽不仁,臣不可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
他讲到的“以礼自治,以礼治人”,让我明白若想以礼治人,必须要先自治。
他讲到的“执两用中”,让我明白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办法。
他讲到的“持盈保泰”,让我明白在富贵极盛的时候要小心谨慎,避免灾祸,才能够保持的住。
他讲到的“刚柔相济”,让我明白刚强的和柔和的需要互相补充,才能让自己做的恰到好处。
他还讲到了“勤、俭、谨、信”的自我修养,还有家训的“八本”、“八字”、“四条”、“四败”等等,让我看了又看,反复的思量。
他让我明白为人行事不得不如履薄冰、谨小慎微,还有“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不忘适可而止!!
《曾国藩传》读后感11
最早把这本书列到必读清单里面,是受到白岩松的影响,白岩松的一段话令我非常好奇。他说:“在《曾国藩》这套书里头,让我看到了最为复杂的人性,有让我最为尊敬的曾国藩,有在文化上非常大家的曾国藩,也有钻牛角尖的曾国藩,在一个人的身上,人性竟然如此复杂,让我对人,对人性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因为我也想了解一下,人性到底是怎么一个复杂法?
读完《曾国藩传》,对我启发最深的有三个方面:
一是:曾国藩的“笨功夫”和“死磕”精神。他通过超人的努力,走通了科举之路,曾国藩本人的天资连一般都谈不上,更不用说聪慧,秀才就考了7次才考上,他一生做事从来不绕弯子,不走捷径,总是按照最笨拙,最踏实的方式去做。涓滴积累,水滴石穿,追求最扎实彻底的功夫,一步一个脚印。做人讲究“拙诚”,不玩心眼。他带兵,讲究“结硬寨,打呆仗”,从不依靠奇谋诡计,只凭坚韧踏实,死磕到底。逻辑思维创始人罗胖每天以60秒死磕自己,我们很多007学员,都是以日更来死磕自己。
吴军说“人的成就,都不在于开始了多少件事,而在于结了多少次尾”。我们通常定计划容易,开头也很多。但能够有恒心的,有始有终的,做完一件事或者几件事的情况比较少,大多数时候,我们不愿意下笨功夫,不愿意死磕到底,所以你就只有开头,没有结果。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智商。自己也是没有恒心毅力的人,所以才加入007,来死磕自己。
二是:曾国藩善于自省。年轻时,曾国藩也有很多缺点和毛病,并且知识面很窄,眼界见识也不高,他通过写日记天天自省,高度自律,来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再一次证明了人的能力和自我要求是密切相关的,官场的失利也让他痛定思痛。写信给各位好朋友,让大家给他多提意见,帮助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自己来了一场中年变革,为后面的事业奠定了基石。
我看得到上的朋友以及我们007的战友,很多人坚持冥想,也都是善于自省的人,自己也在坚持写“”每天三件事”,里面有一个小确幸,让我提升了自己对生活的幸福感,还有个昨日收获,让我反省了自己很多需要改进的缺点。
曾国藩也是在自省中了解了人性的复杂,明白了“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行事过于放荡的人,表面上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这片土地真正的强者,都是表面上看起来柔弱退让之人,最后曾国藩用诱之以名,拢之以利,网络天下英才,扩大巩固湘军,完成了他的“中年变法”。
对这一点我感触最深,最主要是因为自己,在读这本书之前,也一直是曾国藩说那个方刚之人,做什么就凭着自己的直性子,自以为是的观点。在工作上,不喜欢公司那些讨好领导的人,觉得任何时候以实力说话,以至于在职场中一直磕磕碰碰。在家里,也是暴脾气,和家人有事商量一言不合,就脸红脖子粗,说话声音也很大,方刚之气溢于颜表,很多时候,也让家人心理承受很大的'压力。
三是:曾国藩对于诋毁自己,谩骂自己的人态度。
文中说到了他和左宗棠的恩怨情仇。左宗棠每见一个人都要谈论他与曾国藩的前前后后,然后每次谈论都必大骂曾国藩。跟部下,朋友吃饭也是顿顿破口大骂他。
对于左宗堂的不断攻击,他做出的反应是,第一,要求朋友们及家人不要回击左宗棠,避免火上浇油,反而鼓励他们尽量与左宗棠搞好关系。
第二,对左宗棠的攻击不闻不问,不予回答。
每次都有人听不下去了,告诉他左宗堂是如何骂他的时候,曾国藩都是不温不火,你可以说他达观,也可以说他淡然,也可以说他幽默,他相信自己的拙诚,终能白于天下,不必浪费精力与左宗棠争这些口舌。
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很多时候,做不到这么坦然。对别人的辱骂,误解,我们总是要和他辩一个高低,争下这口气,更有甚至还会撕破脸。
最后,以曾国藩家书中,本人最喜欢的金句作为结束语自勉:
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传》读后感12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
道光进士,曾任内阁学士,道光末年官至侍郎。善于讲“道德”说“仁义”,对程朱理学推崇备至。太平天国进军湖南时,被任命为帮办团练大臣,在湖南举办团练。后来组建起一支具有正规军规模的地主武装团练——湘军。咸丰四年发布《讨粤匪檄》。率湘军出省作战,为清政府收复失地。为了强化镇压力量,他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立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新式枪炮。咸丰十年(1860年)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次年攻占安庆,奉命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务。同治三年(1864年)攻陷天京。次年奉命赴北方镇压捻军起义。同治七年(1868年)调任直隶总督。同治九年(1870年)在办理天津教案中媚外残民,受舆论谴责,回任两江总督,病死南京。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国藩为首的汉族地主经世派的崛起,使清封疆大吏由权贵当权变为经世派当权,促使清地方官员中满汉比例的变化。地方督抚力量的强化与离心倾向的加强。他曾鼓吹并推进洋务运动,主张对外坚守“以羁縻为上”;对内修明政事,急求贤才,引进西方的军事和技术。
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再来谈谈个人对曾国藩这个人的感受,他笨拙中有精明,木讷中有机警,世故中有圆滑,两个字总结的话,就是:厉害!曾国藩实在不算天赋异禀的.人,考秀才考了6次;军事方面就靠稳扎稳打;处理政务敢于“下狠手”,很果决。他身上有很多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天道酬勤」大概是一种很好的总金额归纳吧。
再有一点深切的感受是:世事弄人,生在什么样的时代里直接影响到整个的命运,人想与势斗,困难会呈指数级别的增长。这么说可能会联系到这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但确实这话属于话糙理不糙的范畴,外卖精准捕捉到了大家懒于做饭的需求,抖音满足了大家及时行乐的快感,拼多多抓住了人们贪便宜的心理。如果曾国藩不是生在清朝,没有遇到不靠谱的领导,是不是会是另外一番天地,然而又可以用四个字概括了「生不逢时」。
但还有一句想说的话是:无论环境多差,请不要放弃自己,也许转角就遇到了爱呢~
《曾国藩传》读后感13
《曾国藩传》是我拜读的第一本历史人物传记,读后感受颇深!是什么让中国近代两位历史大人物毛泽东和蒋介石相继把他当做自己的精神偶像与导师?是他天资聪颖?不是!曾国藩资质平庸,屡考而不及第!是他名门之后朝中有人?不是!在曾国藩之前曾氏家族甚至没有出过一个秀才!
立功、立德、立言,曾国藩全做到了!就立功而言,他从一介书生起家。创立湘军,统率群雄,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使中国传统文化免遭彻底毁灭的命运,延续清王朝的生命六十余年;就立德而言,时时以圣贤标准要求自己,每日日记以反省,且把日记交付同僚、子女阅读以监督几身,道德修养近乎纯粹;就立言而言,最为近代中国之大儒,对理学研究身体力行,造诣颇深!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使命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志向,民族自强是支撑曾国藩在艰难困苦忠奋力挣挫的.精神动力。实事求是、经世致用、反身而诚的认知传统使他从前人、从他人、从自身,学到智慧总结经验,应对复杂的时事和风云激荡的朝堂,至诚待天,忠恕对人,用自己的人格力量,使英雄为我所用,终成大业!
在湘军的建立过程中,把训和练完美集合,跟注重“训”,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思想动员与宣传,树立了湘军不怕牺牲、勇于向前、忠君为民的思想体系,把一只团练队伍也就是今时今日所说的民兵组织,发展成为后来保家卫国抵抗太平天国运动的中流砥柱!
注重人才培养,左宗棠、李鸿章都是后清时期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任务,都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尤其是对左宗棠的以德报怨更是让后辈敬仰!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其弟曾国荃谎报战绩称洪秀全之子人称被焚烧致死,曾国藩深信不疑奏报朝廷,朝廷通令嘉奖。然而后来左宗棠发现洪秀全之子踪迹未通过曾国藩而直接上报朝廷,朝野震怒!其时,左宗棠也不想活在其师曾国藩的光环下,因而有此一出,自此师徒不睦。然后来左宗棠出师西北,粮草军饷均需曾国藩筹集相助,左宗棠担心曾国藩会挟私报复担心粮草不及,然实非所料,曾国藩摒弃前嫌实心办公,以德报怨,左宗棠终于承认自己的过错承认自己确实不如其师!
一片丹心照汗青!
《曾国藩传》读后感14
经过一个月的断断续续的晨读,我读完了整本书。曾国藩的奋斗一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视他为我的偶像。让我分享一下我在阅读过程中的想法。
1、强烈的使命感
曾国藩六次科举落第,第七次才考中进士。此后,他年年通过高中入学考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是他面对学业的目标;坚持下来,30岁的他制定了重生计划,一直在践行“学成圣人”。在京为官的十年间,也广访贤才,继续深造,并晋升十品。这是他自律、求精的目标;他创建湘军时,遇到了太多困难和阻碍,从未放弃。后又创办安庆内兵工学院江南制造总局,处理天津教案,派学生出国留学,救国救国。保卫国家的目标;回顾自己所做的这些事情,他有强烈的'使命感,坚定不移地做、做好。事实证明,这些事情对于当时的社会乃至后世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2、面对困难:从失败中寻找出路
六年科举落榜。由于笨手笨脚,曾国藩苦读求道,终于第七次考上了。 43岁,他帮助组织团训,并外出练兵。他得罪了湖南官员,差点被痞子兵杀了。前往衡阳,他掉牙吞血,徒手创建了湘军。湘军的创建过程非常艰难,没有资金,也没有人支持。在困难的情况下,他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他首战失败,差点投河自杀。好在湘潭大获全胜,挽回了面子。后来户口战败,他第二次自杀,被解除兵权。他在家待了两年,自我反省,完成了“重生”。之后,他在“与光和谐”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处理其他事情的方式也比以前多了。面对困难,他总是总结反思,认真分析问题。他采取的方法虽然不是最聪明的,但有很多甚至是愚蠢的。方法虽然不讨人喜欢,但却很实用,而且缓慢而稳定。
《曾国藩传》读后感15
自省,成功的基石
深秋的夜晚,微凉的风从小院穿过,涤生平静地回到书房,拿出纸笔,微微捻了捻胡须,看着被自己打了一地的水烟壶,写下了“日课十二条”这个题目。
又是一个漫长的隆冬,八本堂内的国藩在纸上这样写道:“吾棋瘾太大,虽然棋瘾比抽烟要好,但也太耗时间心血,故决心戒棋。”
也许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能抵得上通过自省使内心纯净的高尚了,曾国藩作为一代理学宗师,继承其老祖曾子的“五日三省吾身”从29岁起每日在日记中反省自己今日的不足,检点自己的过错,终于从笨小孩儿成长为满清第一重臣!在我看来也许自省方是曾国藩成功的.关键,只有自省方可清洗内心的污垢,也只有自省方可不忘初心,永得始终。
这也让我想到了唐太宗李世民,他以魏征为镜时刻自省自己是否勤政,是否有愧于人民,是否有益于国家,终于他开创了兼并包容而开放的大唐盛世。
是啊,表面的光辉与浮华太过刺眼,因为他挡住了真实,夸张的色彩与线条太过喧闹,因为他只折射出炫目的光彩,隐藏了致命的暗伤。那“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自负一生,致使连他的亚父也被他气走。直到四面楚歌,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说:“天亡我,非战之罪。”毫无自省之意,其执迷不悟,可见一斑。如果他能自省,那历史可能会少一个“汉高祖”多一个“西楚霸王”,天下也未必会姓刘。
时间转到了清代,在屈辱的百年近代史中那晚清统治者沉醉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认为自己的国家战无不胜不知自省,殊不知世界风云变化,他国已是坚船利炮,而清朝竟还在冷兵器时代,如果他们能从一次次战争的失败中自省,可能历史将会得以改变。
再看看现在的我们,没有考好,怪老师没压准题,没有按时到校,怪父母没叫,没有挤出时间读书,怪老师作业太多……我想如果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这些问题,回头自省,问问自己我是不是也有责任,是不是应该“我的地盘我做主”?
如果我们用自省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也许我们会使内心宁静,然后“致远”、淡泊而又“明志”,从一颗谦卑的心出发,历炼出与众不同的自己,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生活。
成功,从自省开始。
【《曾国藩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曾国藩传读后感02-15
曾国藩传读后感07-17
《曾国藩传》初中读后感12-17
曾国藩读后感02-04
《曾国藩》读后感04-30
曾国藩读后感03-01
曾国藩 读后感01-01
《曾国藩》读后感06-11
曾国藩诗文岛作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