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读后感> 南渡北归读后感

南渡北归读后感

时间:2024-07-19 08:56:4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荐)南渡北归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南渡北归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荐)南渡北归读后感

南渡北归读后感1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提到中国内部的动乱时期除了打打杀杀的士兵将领,文人学士的存在是必不可少且不可忽视的。他们的精神从不动、毫不畏惧。

  不忍忆王国维大师的投湖而死。一天的安详平常,却被那投湖一声脆响刺的干干净净。头陷淤泥足可见王大师一心求死的态度之坚决精神之强大。正如这句“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让人久久从难以回神。

  是的,或许在平凡人眼里,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然而,这正是大师超越平凡人的地方。作者认为王氏真正的死因,是殉文化而死,是不忍见到即将衰亡的中国文化那令人心酸的悲怆结局而死,其一死是对当时混乱无序的时局和世风日下的现实作出的近似“尸谏”的抗争。

  简单一句话,如醍醐灌顶,点醒了我。原来,文化的力量可以这么强大。原来,文学大师沉默的反抗是这么的让人震撼。当然,志同道合的人更能理解对方,并给予最真实的赞扬。难怪陈寅格一句道破:“凡一种文化,值此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亦愈甚;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再说到另一位国学大师梁启超。从教科书上我们也对梁启超的爱国、他的先进思想充满敬佩。从《南渡》中,再一次认识更加生动的梁启超大师。他看到世界范围的考古学迅速发展,而号称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境内,从事考古工作的人都是以各种名义来华的'外国学者。他对这种现状颇为不满和不服气,很希望有中国人自己出面做这一工作。他认为“以中国地方这样大,历史这样久,蕴藏的古物这样丰富,努力做下去,一定能于全世界考古学上占有极高的位置。”这种自信与魄力让人折服,也唤起了我们普通人对大中国、对自己的信心。

  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将自己两个孩子培养成中国历史上又两个杰出人才。

  李济,也正是因在文化思想上的共鸣,而和梁启超走到一起,成为相差23岁的挚友。

  “以考古家眼光看中国,遍地皆黄金,可惜没人会捡。”从李济这形象的一句话便可一眼看出他的思想辽远,以及与梁启超的相契合。当然,更加相像的还是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学术是天下之公器,中外合作是可以的,而且在当时条件下还是必需的,但古物是公有的,而且是国有的。”李济先生的国际地位与国际眼光并没有使他在爱国,在维护国家权益上做任何让步。

  我想,因思想的共鸣而结成的友谊是绝对纯粹而坚定的。而因血液中流淌的中国血液而氤氲而生的爱国之忠情,更是让中国爱国人士自发的团结及渴望和平。

  文化的力量非常强大,强大到是人力无法控制与收敛的。我们不能小瞧它,更不能忽略它,我们所能做的,是利用并发扬它。

南渡北归读后感2

  《无问西东》是今年很值得一看的一部电影,观影之后,我有了一股强烈的冲动,去走近和了解那个时代,那些人的生活和故事。恰好发现了《南渡北归》这套书,读后感触很深,借这次读书交流的机会,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同时也谈一谈我读此书的体会。

  《南渡北归》讲述的是抗战时期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以及学校、科研机构从被侵华日军侵占的沦陷区迁往大后方,并在抗日战争前后的艰难岁月里,执着于学术与教育,待抗战结束后北归复校的故事。书名来自于冯友兰撰写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庚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此其可纪念者四也。”西南联合大学的流离迁转,筚路蓝缕,在烽火硝烟中弦歌不绝,大师学子共赴国难的故事,正是本书叙述的那个时代学人中浓墨重彩的代表。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个人所经受的磨练与苦难,往往是铸就伟大事业的熔炉。而个人的苦难和时代的悲剧相契合,若不是被更深重的苦难击倒,只能效穷途之哭,便是于绝地求生,绽放更迷人的光彩。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那些滚烫的热血,那些强烈的愿望,那些忠诚的情怀,带给个人的,带给民族和国家的,正是苦难之后的辉煌,以及更加灿烂的未来。

  今天我们再读那段历史,再读那一些人,尽管很多事情我们已经知晓了结局,但是我们再读再看时,依然会为个人的命运揪心,依然会为家国的沦亡嗟叹。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勇气和热血,那是可以激励我们在任何艰难的环境下,都保持乐观和希望,努力继续向前的力量。

  那时的人们,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现在的我们,长风破浪,更有凌云之心。

南渡北归读后感3

  中国人素来注重家风,注重家族的传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的好,整个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也只有每一个家庭的家风好,千万个家庭才能成为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在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文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生远。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子女的教育一直是重视。尽管对于传统家庭教育的方式,现在有很多批判的说法,但是对于子女的成人、成才的重视程度自古至今始终如一。

  《南渡北归》浩浩荡荡地书写了一大批中国旧时代的文人大家的经历轶事,可歌可叹,这些风流人物自然是一位位大师,随着那个时代远去,他们已经在史界、文学界留名,对于他们的是非功过自不是我辈所能评说的,在这里不再赘述。

  作为普通的读者,不妨就从一个教育者(家长)的角度去读去体会这本书,这样话,偌大的一本书,我找到了一个思考点来梳理自己的感受。既从家庭教育,家风传承方面入手。在作者洋洋洒洒的文字中,有不少篇幅都提到了这样一个辉煌的家族-----梁启超的家族。梁启超的子女后代可谓是人才辈出。大女梁思顺是文史学家,次女梁思庄,是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三女梁思懿,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长子梁思成是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是考古学家,三子梁思忠,西点军校毕业后担任炮兵校官,早逝,四子梁思达经济学研究者,五子梁思永著名的火箭控制学家。这一长串的名字可见梁氏家族所不同凡响的家族影响力。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尽管梁氏子女在发展上有梁思超作为文坛大咖显赫地位有关,但除此之外,梁启超在对于孩子教育的用心也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岳南的广泛罗列资料的《南渡北归》中可以读出一些事例。在梁启超为孩子梁思成和梁思永选择将来所学专业的时候,作为父亲的他进行了精心策划与安排,面对外国强而中国弱的现状,抱着以学术薪火传家立业的目的,为梁思成和梁思永选择了建筑和考古专业。“皆是为了让当时不受中国学术界重视的冷僻专业,能够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为中华民族在这一专业学问领域争一世界性名誉。”梁启超从国家的高度,为国家的前途命运、为国家的学术发展考虑。可见梁启超眼界不同,站的高度也就不一般。

  另外他让思成和思永走同一条路(建筑和考古),提出了将来可以互得观摹之意,真是最好没有了。可见梁启超作为家长也并未只是为孩子指了一条路就算完了,而是考虑到自家孩子之间将来的相互照应,相互帮助,毕竟古话“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此方面考虑也不谓不周全。在两个孩子在国外学习期间,梁启超也不断的为他们去留心观察找寻锻炼的机会。他打算让梁思永“丰富古文化的知识,多参观几个新成立的博物馆,然后再去欧洲深造几年,那时再回国于田野考古这门学科一世身手。”作为一名家长,尽管我们反对说包办孩子的未来路途,但是我们又不能放弃做家长的责任,因为一个家族的发展,一代人是站在另一代人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作为我们承载着的后辈的家长来说,应该尽自己能力为孩子们去找寻发展的机会,提供锻炼的机会,这一点梁启超可谓是表率。

  而一旦选定了目标,我们就要为孩子的发展不断加油鼓劲,为他们指点迷津,做好引路人。文中提到,在1927年梁思成曾向父亲梁启超写信询问,“自己与弟弟所学的专业与国家民族进步到底有没有用?”梁启超回答,“这个问题很容易解答,试问开元天宝间李白、杜甫与姚崇、宋璟比较,其贡献于国家者孰多?为中国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起见,姚、宋之有无,算不得什么事;若没有了李、杜,试问历史减色多少呢?”又有语,“我也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思成所当自策厉者,惧不能为我国美术界作李、杜耳。如其能之,则开元、天宝间时局之小小安危,算什么呢?”

  “知子莫若父”,梁启超正是熟知儿子的脾气秉性,才为他们选择这样的未来。但是教育孩子成长的历程中,一代大儒也无不在渗透着梁家拳拳爱国之心。为振兴祖国落后的科学,并在这门科学上为祖国争得世界性名誉和地位。受此影响,梁氏兄弟一生都在为这个理想而奋斗。他们在自己的专业所能之处,为国家及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也应了那句“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

  说了梁家,再说说曾家。曾家,我们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曾国藩。的.确《曾国藩家书》太出名了,曾家的名望在曾国藩时代算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曾国藩讲求耕读持家,并以此作为家训提出了“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曾国藩也在书中记录到,予生平于伦常中,惟兄弟一伦报愧犹深,盖父亲以其所知者尽以教我,而我不能以吾所知者,尽教诸弟,是不孝之大也。曾国藩一生崇尚功名,更重视修身齐家之道。常说科名有无迟早,总有前定,丝毫不能勉强,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修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勤奋好学,知书达理,吃千般苦读万卷书,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这类家训名言比比皆是。

  在这种家风的一代代传承下,曾家的发展可谓蒸蒸日上。在本书中提到了曾昭抡和曾召燏两位。算得上是曾国藩后代中代表。前者是中国化学学科和高等教育的奠基人,后者考古学界的翘楚,南京博物馆馆长。他们的成长历程得我们去思考,两位人物的杰出成就除了自身努力学习外,还有一点不得不单挑出来说一说。他们的成长离不开当时曾家里的一位大家长即曾国藩的次子曾纪鸿的夫人郭筠,也就是二位的奶奶,这老太太是一位不简单的家长,虽是女子身份,在嫁入曾家后更是读书不辍,郭曾坦言,自己的大部头的书都是在曾文正公指导下完成的,因为郭的努力,自己在文学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曾国藩对儿媳的培养同样在曾家后辈的身上得到了印证,郭筠在曾家家风的传承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她提出了家训六条:儿孙要谋求自强自立,不要求女子缠足,不赞成八股,不愿孙辈去考秀才,却学习英文接受新式教育。这些教育理念上在今天看来也是相当地开明。何况在那样一个时代,那样的名门望族呢?

  还有一点要紧地,就是郭大家长提出每房的长孙不论孙男孙女,她都要带到身边,以便接受教育。书中提到一件事很有意思,“在1920年,曾昭抡与其兄曾昭承同时考上了庚款留学生,即将赴美国读书时,家族姑母大表反对,对陈母说:“他们将来在番邦招了驸马,你怎么办”。曾母表示招驸马事小,留洋事大,坚决让儿子放洋。”郭的境界又见一斑。

  古人一直有“闺闱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与“妻贤夫祸少,妻贪夫招罪”等之说。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也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断言:“如果你在家教育儿子,就是在教育公民了,如果你在家培养女儿,那就是在培养整个民族。”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对于母亲的重视也尤为重视,“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没有妇女,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社会”。在曾氏家族的家庭教育中,郭筠把母亲的作用、祖母的作用诠释的淋漓尽致。

  当然书中的两个家族只是中华民族百家姓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是从这两个分支的昌盛来看,我们作为各自家族中的一份子,有必要汲取优秀的教育经验,为子孙的兴旺做出该有的贡献。再往长远一些看,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国是千万家,每个人都有让自己家族昌盛的义务和责任,只有这样,千千万万的家兴旺起来,我们的国家才能富强起来。

南渡北归读后感4

  20世纪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为罕见的时期,世界局势风云突变,战云密布,由此引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

  视线转向东方,社会力量此起彼伏,内部动荡加上外部干预,使得国家陷入了民族危难、救亡图存的泥沼。对于此时教育界的知识分子群体,我们早已无法窥见他们当年的艰险处境。而《南渡北归》这套书,作者再现当年景,重走南迁路,搜阅并整理了近千万字的珍贵史料及亲历者口述资料,为读者全景讲述了那场20世纪波谲云诡、命运变迁的时代浩劫。书中记述了自平津沦陷后,北大、清华、南开、同济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中国营造学社等教育界机构,由中原大地南渡又西迁,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先后经历长沙建校、蒙自办学、南迁昆明的过程,在今天的云南师范大学内仍保留着当时的校舍与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校牌。

  西南联大在长沙的成立与南渡昆明的过程,既是近代教育史上的浓重一笔,也教育界的.一次浩劫与重生,更是思想碰撞与交融最激烈的时期。书中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民国大师汇聚于此,如蔡元培、胡适、陈寅恪、王国维、梁启超、傅斯年、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刘文典、华罗庚、钱钟书……等,被称为教育史的一次奇观,不仅在当时影响巨大,对后世影响也是斐然,据统计在首届院士评选中,81位院士就有27位出自西南联合大学,校友中约174人当选为“两院”院士,“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朱光亚、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与李政道都在西南联大就读。我想正是由于那一代人的家国情怀,对教育的热情使然,使西南联大得以保留教育的火种,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等人才。正如 “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所言,虽只有短短九年的办学历史,却已成为近代教育史上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

  同时,书中也为读者展现了知识分子群体在学术追求、精神感悟、文人风骨、人生遭际等方面的境况,虽然些许内容读起来繁杂又觉得无趣,但对我们也很受教与启发。其中,知识分子体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最让人钦佩,留洋的读书人并不注重生活上的物质条件,学业有成后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国发展,报效国家。这种精神与情怀正是当下我们最缺乏的。近年来,部分出国读书的年轻人将事业与家庭放在了国外,导致了人才流失现象,这值得我们警醒。在封面上的“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一行小字,更是让人唏嘘与无奈。我时常在想,到底什么才是大师?《南渡北归》让我对大师的认识更加地具象化,对学术学风、治学严谨、坚实有力的认识也更加深刻,极力推荐更多人可以读一读这本书。

  今年伊始,由云南大学主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参与共建的西南联合研究生院成立,昔日的西南联合大学并没有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相信昔日大师辈出的荣光会也被焕发出来,定可以在教育之树上点出我辈奋飞的绚丽之花。

南渡北归读后感5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日南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如是写道。《南渡北归》便记载了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从敌占区流向西南的故事。所谓“南渡”,实际上便是逃亡。抗日战争期间,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后又迁至李庄,随同的还有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中国营造学社等机构组织。

  多次浩浩荡荡的逃亡与南迁,本就是无可奈何之举,也曾遭到学生的质疑与反对,有人甚至想上前线为国捐躯而非怯懦地一逃再逃。然而,历史的长河证明,这逃亡,正是促使中华民族复兴的智慧之举。这引发了我对于“逃亡”的思考。

  逃亡,自古以来便象征着狼狈与落魄,是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旧唐书》中也道:“丈夫不死,当立大功,岂可为逃亡之虏也。”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保全自己的逃亡之人为众人所唾弃,然而,《南渡北归》中所述的逃亡却并非代表贪生怕死,更非暗示着穷酸书生的软弱无能,反而是一种忍辱负重式的以退为进。悲痛的知识分子面对敌寇狷獗肆虐的局面,没法身体力行地给予敌人有力回击,只有发出“衰泪已因家园尽,人亡学废更如何”的悲叹,然而抹去泪痕,理性而冷静地分析着自己可以提供给国家的最大帮助,发现自己的使命,即是为了民族复兴,防止“人亡学废”的局面发生,将国家的学术水平提高,将民族的精神发扬光大。为了正义而逃亡,必然是悲壮却又智慧的选择。

  的确,姑且不论所有北方知识分子,只举蔡元培先生一人的例子,便足以证明这一观点。蔡元培先生被公认为北大最伟大的校长,朴素谦抑的他,骨子里又有北方梁山好汉造反举事的志气与血性。出任北大校长之职时,他提出了“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十六字箴言,用“知识革命”革去原京师大学堂里传统保守的迂腐气,使北大逐渐成为一块民族文化的“精神的.圣地”。好景不长,如《五月四日那天早上》中记载的那样,冲动的学生未听从他“以学术救国”的劝导,一腔热血地发动学潮,致使多名学生被逮捕,北洋政府甚至将大炮对准了北大。顶着重重压力韵蔡元培,已成了北洋政府欲秘密惩办的目标,他却不顾自己已沦为众矢之的的身份,出面请政府释放被捕学生。随即,为避其锋与消除北洋政府的怨气,他于5月8日夜提交辞呈,乔装打扮后悄然离京,远走他乡。他的逃亡,绝不是畏惧的表现,反而是一个强者面对如何同时保护自己与他人的难题时的最佳抉择。

  房龙的《伟大的逃亡》记载了瑞典人民在瓦萨王朝的建立者——古斯塔夫·瓦萨的带领下,建立起独立国家的历史过程。与《南渡北归》相似之处便是,瑞典人民不愿沦为臣虏的争取独立的顽强精神决定了“逃亡”之前可以加上“伟大”这一形容词。纵然知识分子流离失所,甚至与挚爱的亲人失散,但外表狼狈悲痛的他们,举手投足间仍是一种倔强不屈的高贵气质,一种中华儿女必胜的信念,而非苟且偷安的提心吊胆,这正决定了此次大逃亡的正义性。

  其实,这次南渡的成功不仅在于知识分子是为民族大业而逃亡,而且在于它还是一次为时多年的旅行。

  《难以企及的人物》的作者蔡天新先生曾在接受采访时如此给旅行者下定义:“一个旅行者除了通常的游览观光和增长见识以外,还带有另外的目的,或者说怀有某种特殊的使命。虽然每个人本质上都带有浪漫的情怀,但一个旅行者通常更愿意细细品味旅途中的每个细节,而一个旅游者则希望一切都安排停当。”显然,南渡的师生们不是旅游者,但却是不折不扣的旅行者,其使命便是为中华民族复兴之大业保存知识界的精英力量,边行边学,推进学术研究及教育事业的进步。

  正因如此,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时,“湘黔滇旅行团”诞生了。1938年2月20日,旅行团大队人马离开长沙,一路经湘西穿越贵州,翻山越岭,夜宿晓行,跋涉1600余公里,日夜兼程68天,受到了沿途百姓的热烈欢迎与关照。岳南先鬻生如此评价这次旅行的意义:“68天的长途跋涉,旅行团师生们真正地走出了象牙塔,进入了书本之外形形色色的大干世界。一路上,师生们拜访苗寨,调查社会与民众生活,切身感受到国家经济的落后与百姓生活的艰辛。”黔西岩溶地貌,云贵民间歌谣,甚至是鸦片的种植背景和危害,这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却让走近群众的师生们因祸得福,踏上了另一片自己不曾熟悉的土地,让南方的楚汉浪漫主义文化渗透于自己满是北方的理性主义的肺腑之中。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说“逃亡”所带给我的启发仅限于以退为进的谋略与忍辱负重的毅力,那么,相比之下,“旅行”的现实意义更为深刻。《天堂电影院》里,Alfredo说,年轻人要出去走走,不然他会以为,他眼前所看到的,就是全世界。旅行旅行,之所以有一个“行”字,我认为是代表了自己的“修行”,不论是肉体还是精神上,边行边学,边行边成长。有句话说得好:双脚放在地狱,眼睛搁在天堂。我觉得这便是对有意义的旅行的最佳诠释。有意义的旅行,因为不是一味享受放松,而是需要全身心投入与体验,不断地吸收与借鉴,所以必定是艰苦的,但真正的旅行者正是透过这苦,觅到了收获的甘甜。也许只有这样,知识分子才能彻底丢开身上的迂腐气和“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嘲谑,深入实际,深入人民,深入社会,让自己的学问为老百姓所受益,也才能真正了解到一个国家所需要的民族精神,从而造福于社会。

  南渡,实乃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一次逃亡旅行,却为中华三千多年的历史留下了最后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

南渡北归读后感6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被人们成为“大师”,这个称号越来越廉价,只要是稍微有点儿能耐的人都能在这个社会上被叫一声“大师”。大师真的有那么廉价吗?大师真的有很多吗?显然不是。而事实是,不是大师变多了,而是社会上的浮躁之气变多了。一直以来,“大师”这两个字,于我而言乃是重若千斤,绝不是如今这般轻浮荒率的外号。这就是我去读《南渡北归》的原因,在这本书里,岳南先生完整地向世人解释了何谓“大师”。

  全书一共几百万字,字数很多,但字字如玑。讲述了一群能真正称得上“大师”的大师们波澜壮阔的样子。通篇阅读下来之后,给我的第一感觉不是有设么感想,而是解脱。全书从头到尾的气氛都是苦闷,压抑,沉郁。从抗日战争,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的烧杀掳掠,祖国大地惨遭践踏,城市的沦陷与百姓的伤痛;到西南联大的一群大师们,在民族危难之际的艰难与鉴定;再到解放前夜,大师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选择了在海峡两岸的离别之苦······与其说是在描写大师们的意志,不如说是在描写大师们的挣扎!

  然而大师就是大师,在挣扎中,人能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在艰难岁月里,时时刻刻想的是国家和民族。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傅斯年、陈寅恪······他们拥有的`渊博知识然他们在各自的学术领域上是专家、是博士,继而加上他们伟大的品格和情操,这才成就了“大师”之称号。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既做到了“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又做到了“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他们才是真正的大师!

  所谓大师,不仅是个人之伟大,更要有超凡之贡献。在我看来,大师们最伟大最深远的影响莫过于教育事业。《南渡北归》全书精彩的地方有很多,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段就是描写蔡元培的北大,那时的北大,云集了当时中国可以说是所有的大师,野无遗坚,表现出一副百花齐放、学术自由的天地。我很羡慕当时的那群学生,有这样好的大师们指导,有这样好的学习氛围。于是,这群北大学生,绝大多数后来都成为了一代英才,也参与到了新中国的建设中去,这就是大师的力量。书中有一段描写我记忆犹新:梅贻琦到职,发表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的著名演讲。同时强调大学教育“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的办学理念。看到了吧,我们中国当今的教育理念早在民国那群大师的手上就已经被奠定,这就是大师。

  那么,现在回答我的问题:何谓“大师”?《南渡北归》给了大家一个简单的答案,坚贞的学者即为大师。

  惜哉,当今真正的学者有几何?其坚贞者有几何?为何再难有人比肩鲁迅、胡适?当今之大师,少也!

  也罢,既然回不到那个时代,就让现在变得更好吧。少一点浮躁,多一点淡泊;少一点知识分子的傲气,多一点文人的傲骨。新的大师是迟早的事儿。

  感谢《南渡北归》给我们的答案。

南渡北归读后感7

  “大师之后再无大师”,这句刻骨铭心的话久久萦绕,难以忘怀。身处和平时代,早已远离了纷飞的硝烟与战火,当然,大师的踪影也渐行渐远。这是一个令人可悲的事实!现代人要反思的恐怕不只是物质文明的落后了吧,物质的消亡是可以再去创造的,精神,民族文化的根脉一旦短了,失去的恐怕也不只是GDP后面的那几个冷冰冰的数字了。因此,在当代全球化浪潮的大环境下追思大师的时代价值与精神价值,亦是对自我价值定位的探讨,对中华文明传承的担当。

  民国大师首推梅贻琦。真正的大师拥有的不仅仅是渊博的学识,卓着的业绩,更该拥有的是一缕海纳百川的气度,一表天高云淡的胸襟。他给人的印象不该是傲立在象牙塔顶端的雄鹰,而是苍颜白发,和蔼可亲的老者,他的人品与风骨,节操与修养更是一座屹立不倒的里程碑,指引着代代学子为了他们那共同的理想,那翘首已久的大同盛世而前赴后继。这是一个需要耗费一生心血去努力,去奋斗的事业,为此,梅老牺牲了太多,纵然晚年凄凉孤苦,亦无怨无悔。他曾教导学生们在喧嚣时代下要永葆一颗赤子之心,相比于现今社会与文坛上的赤子之心泛滥成灾,先生的.话显得极有穿透力。他做到了,为了他所爱的国家与人民,倾其一生,苦心孤诣,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铸就了一道不可磨灭的丰碑。

  对于我们,大师就是一面面剔透玲珑的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学会了如何在盛世中审视自我,安身立命,与人性的阴暗面斗争,在是与非,动与静,稳与乱之中寻求一个安放心灵的生存法则,这就是这本书给我的启示。

  大师也是人,也会有喜怒哀乐,在人情冷暖面前也会有令认不解的抉择与见解。不过,当我们从小我的角度去看待大师,他们只不过是一些市井流民,不足以称之为伟大,那些夸张的事迹,怪癖的言语,均不足以称之为经典,更不用提影响一代代人了。所以,纵观中华史上那些万古流芳的名流佳话,从大师的时代背景出发,进而揣摩大师的视角,体悟千百年来大师那种与传统文化相依为命,薪火相传的使命感,那种洋溢着热血,率真与坚守的家国情怀,是刻不容缓的。

  提到民国,自然不会忽略才女林徽因。大师金金岳霖曾盛赞曰:“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世人眼里的她只是个风流雅致,貌美如花的小姐,却不知她所做的事让很多须眉汗颜。体弱多病的她和梁思成为了考察古建筑,跋山涉水,历尽艰辛,为了保护古建筑奔走呼号,为了中华文化的千年基业打下了坚固的磐石,扞卫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底线与尊严。晚年的她在病床上依然念念不忘她热爱的建筑事业,油尽灯枯之际依旧为了祖国的建设事业鞠躬尽瘁,令人感慨之余又多了一份前进的动力。肉体早已毁坏,但她的精神长存,永远浸润在清华园的琅琅书声里。

南渡北归读后感8

  夏日正长,浅醉流年。在这个淡淡墨香浸润的七月,我携一本书与光阴促膝长谈——《南渡北归》。而在逐渐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渐渐知道了一些光辉的名字——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梅贻琦等众多伟大学者,一个个故事让我回到了那个文化与烽火并存的年代。

  《南渡北归》第一部《南渡》主要描述了平津沦陷后,北大、清华、南开等著名大学和中研院史语所、中国营造学社等学术研究团体向西南迁徙以在炮火下延续文化薪火的历程。一批批的知识分子以瘦弱而笔挺的文人之躯,为文化挡住侵略,成就一代大师风范。

  大师成为大师,源于他们对国家毫无私心的热爱。北平沦陷之时,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忠尧冒着被日军抓捕的危险,在夜晚将校园内的50毫克镭悄悄“偷”了出来,并带其只身一人前往长沙。他一路上几乎丢失了所有行李,唯独存有镭的咸菜坛子从未丢弃。

  这看起来微乎其微的50毫克镭,却为未来中国的科技事业奠定了重要基础。国破家亡面前,赵忠尧教授本完全可以将镭置之脑后,但他仍旧毅然挑起了这副重担。我们不知道他在离开前是否有着充足的信心,是否曾与眷恋的家人告别。但我们知道,虽然前途未卜,存亡未知,但他心中绝对没有后悔,那份赤诚的爱国之心足以让他抛下一切挚念。在那段山河破碎的岁月,正因为中国的知识分子这一庞大的群体,或或弃笔从戎,或以笔代枪,在国难面前挺身而出,为泱泱中华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精神围墙。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身后不须念,身前不足惧。这便是大师们的家国情怀。

  大师成为大师,还源于他们对困难勇往直前的乐观。西南联大在昆明定居后,师生们便在茅草作顶、尘土飞扬的教室里从事学习和研究,同时还要不停忍受日军空袭的骚扰。然而学子们依旧斗志高扬,不因物质上的困顿而精神颓废,还有大批学生冒着生命危险逃出沦陷区奔赴后方学习,使联大不断发展壮大,在一个边境小城散发出勃勃生机活力。

  那个年代,许许多多的青年学生为热爱的理想献身,用生命守护知识,用青春传承文化。因为有了他们对学问的热情和虔诚,我们的中华文化才从未断流。而现在,衣食无忧的我们却常常因为一点小事而驻足不前。国家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作为新一代学生的我们也不能退步,就像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一样,不能让未来的国家栋梁越来越低矮和脆弱。

  人们常用“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来缅怀那战争年代的一代伟人学者,而我想说“大师远去仍有大师”我们也会像那些青春无畏的学生,追随大师的脚步,永远怀揣赤诚的爱国之心,肩负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保持乐观沉着的好学之心,不虚度年华,不浪费时光,不枉费青春,不丢弃热情,让盛世中华在新一代少年的手中熠熠生辉!

南渡北归读后感9

  时隔六年,花51小时重刷,仍遗漏许多脚注,不知是因为自己真的老了还是交叉资料接触多了,没有第一次读时的激动。六年来,多次向朋友推荐此书,而本次阅读,只想给自己的民国情结做个了结。应该说,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时期,留给后人太多的眷恋与遐想:先秦的诸子,魏晋的'名士,民国的教授。不知道该感谢那些时代的统治者给予他们的包容,还是该赞美这些前辈们的水平、思想与个性,不论怎么说,当我们接触到跟他们相关的文字时,心无疑被揪住了。

  岳南先生以考古学的深厚功力、结合历史学的起伏跨度、贯穿文史通行的春秋笔法,真可谓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勉力总结几句话,括而言之如斯:《南渡》关乎民族存亡,悲愤中暗藏激励,铺陈开阖,诸大师交相辉映,国家危亡之际,军事为文化教育撑起半片天空,逃亡之中不忘国耻,奋发图强以期自救,可谓用血写就;

  《北归》之际,本当摒弃嫌隙复兴中华,怎奈纠结于政治之漩涡,文人本夹缝,无奈又相轻,阵营本无义,偏偏说渭泾,此谓之以泪写也;《离别》时令本伤感,偏让书生站队忙,见证时代的大师们被政治撕扯,或驻守,或流亡,或偏安,或旁观,最终都输给了岁月和纷争,大师们不按排名先后相继落幕,大师之后无大师,我辈徒劳为感伤,此可谓血泪相和而写。

南渡北归读后感10

  《南渡北归》共有三部,但由于时间问题,我才看完第一部《南渡》。《南渡》讲述的是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从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说实话,以往我是不愿看描述抗战时期的书籍,因为不愿去揭开那段历史。

  但如今,合上这本书,我只觉神清气爽,一位又一位大师的经历在我脑海中回荡,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不同的抗战岁月。

  《南渡北归》的作者名为岳南,《南渡》所述时间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始,继之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的岁月,同时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突出地描写了蔡元培、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林徽因、金岳霖、梅贻琦、冯友兰等大知识分子的生活、学术、精神与情操,搜罗宏富,规模宏大,意旨宏远,堪称中国知识分子抗战时期的群雕。

  尽管作者对大师们的叙述有时是批驳,但这反而展现出大师们别样风采。正如王安石所说:“不以其善而非其善。”客观而全面地评价他人是了解其为人的基础。作者的客观叙述更让我对曾经知晓的大师们产生了别样的感受,感受到大师们的人性光辉。作者参考浩繁的资料,引经据典,治学严谨,让我充分的了解大师。

  在那样一个战火连天的时代,大师们拖着沉重的书籍纷纷南渡。他们没有为自己的安逸去接受敌人的糖衣炮弹,出卖祖国,而是奋力保护祖国文化,那是一个时代的幸事。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中华文化的血脉才被保存下来。

  在这些大师的故事中,我最为印象深刻的便是“梁启超和李济的友谊”这一部分。梁启超对李济的推荐与鼓励不仅是对人才的重视,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保护。更有甚者,梁启超为科学牺牲自己,更是让人肃然起敬。

  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读完这句,让人不免扼腕叹息。虽然那个时代的大师已经离去,但他们的精神和学术成果仍被有幸保留下来,供后人敬仰。而且我相信在这些精神的引领下一定会有新一代的大师出现来带领下一代人。读完这本书,我感叹于大师们的坚守与执着,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所缺少的,这本书也许会在我的'思想上产生一些触动,让我再次面对挫折时,有勇气去战胜它。

  正如岳南在采访中所说:“希望读者看到人文的,追求自然的和自由的生活的那一种,是历经苦难而不悔的那种,是生活的勇气和精神得到了张显的那种历史温情。”大师们所带给我们的历史温情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

  大师已远去,风范犹长存。

南渡北归读后感11

  花了将近十天读完了岳南先生的鸿篇巨著《南渡北归》。该书由《南渡》、《北归》、《离别》三部曲组成。《南渡》主要讲述七七事变爆发时,以清华、北大、南开、中央研究院、中国营造学社等机构的知识分子,南迁至长沙、蒙自、昆明的故事。《北归》主要讲述抗战顺利后南迁的知识分子迁回原单位的故事。《离别》主要讲述在1949 年这些知识分子“走”与“留”的故事,无论是“走”,还是“留”,这一抉择都决定着他们后半生的命运。自古多情伤离别,离别是多么沉重,多么的忧伤,但不管怎样,任何人都挡不住时间的.脚步,尽管有那么的不舍,那么的依恋,依然要离去,有的甚至都来不及道一声珍重,从此就成永别。

  读完该书感触颇深!

  第一,那时的大学,有着充分的学术自由与思想自由,不仅没有思想的桎梏,而且还能容纳不同政见者。

  第二,那时候的知识分子,很多都出于对科学的热爱,为学术而学术,并没有争着抢着、挤破头皮去挣钱。

  第三,那时候也有学阀与学霸,比如傅斯年先生,不仅手握重权,而且和庞大的基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他并没有靠这些发财,而是竭力搜罗人才,培养人才,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第四,那时候的知识分子的终极目标不是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而是想通过科研为国做贡献。

  第五,那时候还是“教授治校 ” 。

  第六,那时候的校长清廉,如梅贻琦先生、傅斯年先生、胡适先生,并没有贪腐。傅斯年先生还得靠拼命挣稿费来买裤子、胡适先生死后只留下130 多美元,让人震惊的是清华的梅贻琦先生,手握清华庚子赔款,死后连一份遗产也没有留下。

南渡北归读后感12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终于将厚厚的一大本书,《南渡北归》第一部看完了。

  这是一部写大家,大师的书,太应该看了,而且应该早点看。我看的虽晚了,但终归是看了,并收获满满。

  《南渡北归》一共分三部,第一部是《南渡》,第二部是《北归》,第三部是《离别》。《南渡》应该是最难的吧?因为后面两部还没有看。《南渡》是因为日本侵略的原因,整个政治,经济和教育都向南方转移,称为南渡。

  战争,本身就很可怕,在战争中逃难,就更难了。知识分子,拖家带口,前途未卜?作为读书人,授课人,走到哪里都会带着书。最惨的要数陈寅恪了,从日军铁蹄下抢救出来的书籍,一批在运输途中被换成砖头,一批被烧成灰烬,陈寅恪一次次被打击,昏厥过去。这些书,是陈寅恪经过批注的书,倾注了他的心血和智慧,稍加整理便是一部部惊世骇俗的大作。

  作为世界级的大家,三百年仅此一人的陈寅恪,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研究员职称,还被牛津大学聘为教授,请陈寅恪去牛津大学主讲汉学。这是牛津大学创办三百年多年第一次聘请中国学者为专职教授。全欧洲的汉学家听说陈寅恪要去讲课,纷纷跑去准备听课。由于二战的爆发,陈寅恪未能成行,被困在香港。

  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蔡元培,胡适,梁启超,蒋梦麟,梅贻琦,朱家骅,叶企孙,李济,陶孟和,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徐志摩,鲁迅,冰心……数不过来的'大师,大家和名人。看他们的人生成长经历和学习过程是一种享受,佩服的同时,也有对自己的激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解和学习这些大师太有必要了。

  过去,对其中的一些大师盲目崇拜,看了《南渡北归》知道了很多,也开始学习甄别了。因为这是一部关于历史的书籍,包含了很多历史记录和资料。历史,除了记录,还是一面镜子,形形色色的人留在了里面。

  这些被称为中国最后一批的大师们,在《南渡》的过程中书写了新的历史篇章,而且都是实实在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最能看出每个人的本质和特点,非常珍贵。

  特别喜欢这本书,特别是关于陈寅恪等大师的部分,还有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和徐志摩,这些人之间的关系,与传说中的有所不同,是很值得羡慕的那种高尚的品格和关系。

  接下来的两部《北归》和《离别》也是厚厚的,慢慢看吧。

  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这样的书,看不够,还想看。

南渡北归读后感13

  我有好多年没有看长篇小说了,上次还是在九十年代看过《白鹿原》,这次看完《南渡北归》,不禁掩卷长叹:在历史变革的潮流中,谁都做不了局外人,你的选择就决定了今后的命运。

  在艰苦的八年抗战中,那一代民国的大师们,在颠沛流离中,在缺衣少食有的甚至疾病缠身,仍在尽心尽力的教书育人著书立说。特别值得一提的`傳斯年先生,不看《南渡北归》不知道傳斯年先生,傳斯年先生真是五百年一现的奇人,是“五四”运动游行的总指挥,在文化教育界既能著书立说教书育人,还能开疆拓土。组织能力强,协调能力强,活动能力强。对朋友披肝沥胆,对小人嫉恶如仇。抗战时,傳斯年的史语所与梁思成的营造学社同在四川李庄,有一段时间,梁思成林徽因一家及梁思永两个病人两个小孩,由于缺衣少食,梁思永和林徽因同患肺结核,连看病拿药的钱都没有了,几乎陷入绝境,傳斯年到重庆找教育部、中央研究院反映,为梁思成一家奔走呼喊,请求上级拨款救助。最后反映到蒋介石那里,蒋先生特批两万元,才将梁思成林徽因一家从绝境中拉了回来。傳斯年就是这么一个热心肠的人。1948年末,带三千弟子渡海而去,任台大校长仅不到两年,让台大面貌涣然一新,奠定世界名校的基础。台北的冬天虽然不冷,但也不是穿一条单裤就能过冬的。傳先生去世前几天还跟夫人说:等几天稿费发下来,去买点布称几斤棉花做条棉裤穿。可还未等到稿费发下来,在工作中突发脑溢血去世。一代英才英年早逝,台大学子送别他时,打出小旗:校长回来瞧瞧我们。让人泪目……

南渡北归读后感14

  通常说起历史,人们多会想起一些著名的战役,想到的是战士们的英勇献身,可是这部《南渡北归》却带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读历史。大家都明白鲁迅弃医从文,用思想来影响国人,但其实,大师们所做的还远不止这些。

  书中记载了这么一段历史:1930年9月,梁思永等人到东北进行考古调查,为嫩江流域古代文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也才有了两年后有傅斯年撰写的《东北史纲》,书中第一条便是近年来考古学者人类学者在中国北部以及东北之努力,已证明史前时代中国北部与中国东北在人种上及文化上是一事。由此事实依据驳斥了日本人满蒙在历史上非中国领土的理论,给日本指鹿为马者当头一棒,为中国人大出了一口志气。

  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梁启超坚持鼓励自我的儿子学习考古,尽力发展国内的考古业的原因了吧。文人们有自我捍卫国家尊严的方式,相比上战场冲锋陷阵,文人们所做的更多是幕后的事,而这些,又如蔺相如和廉颇文武共行般是不可或缺且相辅相承的。

  这本书,带给我更多感动的则是那一代大师们在战乱中奋力保护祖国文化,传承祖国文化的那种坚持,数年颠沛流离,数次哀叹山河破碎,可也许是时代造英雄,这一代文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旧保留了进行学术探究的严谨态度,也才有了我们此刻看到的那一本本著作,和那些一点一点被抢救回来的文化。

  而对这一历史温情感受最深的60后作家岳南也传承了这种精神,这本《南渡北归》他写了八年,数次进行实地考察,就如他在采访中所说:我看到他们当年用什么锅,睡的什么床,描述的时候就更加真实。而大家也会发现,书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有详细的解释并附上了具体的资料来源。

  最终说一说这本书的封面一行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我想这也许是欠妥的,不一样的时代需要不一样的`人才,此刻也有着很多为发展而努力奋斗,作出大贡献的青年人。但这句话也应当作为对后世的一个警示,在争着评教授职称,为金钱所迷惑双眼的此刻,更应当有些人能够一心扑进科学,把全部生命奉献给自我所从事的学科。

  推荐这本书,就如作者岳南所说的这样,期望你们能在这套书中读到人文的,追求自然的和自由的生活的那一种,历经苦难而不悔的那种,生活的勇气和精神得到张扬的那种历史温情。

南渡北归读后感15

  这本书确实看的我有点头痛。睡觉前拿起来翻一下,慢慢的看,有时觉得很精彩有时觉得很无聊。估计作者得桐城派的真传,以考据为乐,引经据典,参考资料浩如烟海。这虽然不失为治学严谨,但是对于一个看热闹的门外汉来说则太过专业。但是这本书,总体来说还是一本好书。在烽火连天的那个特殊年代,众多知识分子纷纷南迁。途中体现的赤子情怀和对钻研学问的热情,让我这个生于浮华的90后唏嘘不已。板凳坐得十年冷。耐得主寂寞还不够,他们还要拖着厚重的书箱躲避纷飞的流弹,在家人饿得头昏眼花时拒绝敌人的糖衣炮弹。虽然他们都是哈佛,耶鲁毕业的高材生,但是他们没有试图辗转他乡,以保一己之性命,而是选择回到在日本铁蹄蹂躏下的中国,与祖国共命运。

  日本人说:“要想彻底征服中国,光是占领他们的领土,城市,财产是不够的。必须在精神上征服。”所以,日本人占领天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炸毁南开大学。随着日军南推,南开成为一片废墟,清华成为日本军营,众多高校被日本人占领。但是中国所谓“百无一处”的文人们却开始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迁徙,漫漫三千五百里,从北平长沙,从长沙到昆明,从昆明再到四川。一步一步,用脚来丈量中国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为什么这个并不安逸也并不适合学习的时期出来那么多人才?或许也归功于走的这三千五百里路。通过这个方式,让学生们走出了象牙塔,真正深入了群众。在仰望星空的同时,学生们也学会了脚踏实地。这也许是史上最大规模的`社会实践吧?

  西南联大,史上最辉煌的学校。南开校长张伯苓,清华校长梅贻琦,北大校长蒋梦麟组成了校董事会。傅斯年,陈寅恪,金岳霖;李济等组成了史上最豪华的明星老师阵容,而这个学校,也诞生了一批让世界为之瞩目的人才:杨政宁,李政道,王曾祺但是,这所辉煌的学校却只有茅草盖顶的校舍和寄人篱下的悲情。反观今天中国高校,财大气粗,不是亚洲最大食堂就是亚洲最豪华校舍,但是,在如此优良的学习环境中,现在能被称为大师的又有几人?在学术方面有了几分造诣甘愿留在祖国的又有几人?清华北大沦为美国在中国的最大人才收割机,国内学术腐败丑闻不断,要我如何对中国的学术有信心?读了这本书,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大学之大,不在校舍之大,在于大师之大”了。这本书有很多让我动容的小故事。

  满江红—西南联大校歌词冯友兰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缴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城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逐倭寇复神京,还燕碣。

  简介:《南渡北归》三部曲全景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多样的命运和学术追求。

  所谓“南渡北归”,即作品中的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锺书等。作品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本著是《南渡北归》第一部,描述了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从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时间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始,继之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的岁月,同时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突出地描写了蔡元培、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林徽因、金岳霖、梅贻琦、冯友兰等大知识分子的生活、学术、精神与情操,搜罗宏富,规模宏大,意旨宏远,堪称中国知识分子抗战时期的群雕。

【南渡北归读后感】相关文章:

南渡北归读后感05-22

南渡北归读后感06-16

我在南,你在北作文03-07

描写北归大雁的句子汇聚05-03

春风渡梦作文02-06

唐诗《渡荆门送别》01-15

关于自渡的经典句子03-01

重渡沟作文02-16

小巷深处渡流年02-18

渝北夜色作文02-06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