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读后感>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

时间:2024-05-29 11:28:5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分享。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1

  生活是个大舞台,于老师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从教40余年,他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音乐、书法、绘画、戏剧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于老师说语文教学很简单,无外乎是让学生多读多写。

  (一)写好字

  识字与写字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于老师抓住这个基础,扎扎实实地教小学生识字和写字。当然,要想学生把字写好,教师必须自己练字,给学生做好正确的示范,同时再进行细致的写字指导,效果会更好。写好字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要求。这学期,我承担着三年级硬笔书法教学,他们正处于从使用铅笔向使用钢笔过渡的关键阶段,教学中,我时刻以于老师为榜样,注重加强对学生书写的指导和要求,现在,同学们对书法练习的热情和自我要求越来越高,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同学们的书写一定会越来越好。

  (二)写好文

  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本来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于老师巧妙地把练笔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实现了读写的正向迁移。在写作训练中,于老师也极具艺术性,他以课文为载体,采取续写、补写、补段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既是想象的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

  现在的我,刚刚走上教师岗位,却也深切地体会到研读文本的重要,三年级的学生处于由写段向写一篇完整作文的过渡。除了园地和书后的小练笔,我们完全可以从文本入手,捕捉学生可以写、有的写的东西加以训练。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差,就像米主任在教研中说的,可以把每篇教材当做阅读题,教师有意识地加以训练,相信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训练中,看到阅读题就不会再畏惧。

  (三)读好书

  于老师非常重视朗读,他说:“一切讲解在朗读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在朗读中,文本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是信息的载体,是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凭借它入情入理,接受熏陶;另一方面,朗读时,学生还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在朗读教学中,于老师是这样做的,拿到一篇课文先备朗读,散文要读出意境,诗歌要读出韵味,童话要读出情趣,说明文要读得明白,课文中的对话要读谁像谁,不论什么课文都要读出标点,学生读得好的地方,他会给予很高的评价,如果读得不到位,他会亲自领读、范读,课文读得声情并茂了,很多道理就会从朗读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这是自发的,而不是教师长篇累牍地灌输和外在强加。师生都能读得入情入理,课堂则会充满情趣和灵性。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2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高尚的人谈话。这几天,我读了十几页《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就像参加了于永正老师主讲的语文学科培训。书中共有四辑,明确的教学理念,典型的课例细节处理,对语文课的写字、阅读和作文教学都有醍醐灌顶般的指导。读其书如见其人,于永正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近二十二年,我一直都在反思,怎样去上好语文课?怎样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我作为语文老师,要向于永正老师学习,从平时教育教学的点滴中去反思,更容易理解。语文教育,到底能给学生留下了什么?于老师回忆上过的十几年语文课,已经忘记老师上过的内容。但他的语文老师给他留下了语言,认识了近4000个汉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语言资料词汇,留下了较好的语感,使他不假思索地缀字成文;留下来认识和情感;留下了初步书写的能力和阅读能力(包括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了兴趣和习惯。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教的不仅仅是课文,而是语文。用教材教识字、教写字、教读书(包括朗读)、教表达,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因此,于永正老师十分重视朗读。是朗读让学生喜欢语文,是朗读让他们有了悟性。他还十分重视写字,重视读写。不管是培养学生哪方面的习惯,于永正老师都用尽心思去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这是最大的`法宝。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识字与写字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于老师抓住这个基础,扎扎实实地教小学生识字和写字。当然,要想学生把字写好,教师必须自己练字,给学生做好正确的示范,同时再进行细致的写字指导,效果会更好。写好字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要求。

  写字就是育人,学写字就是学做人,可以修身养性,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内心状态。这更加坚定了我带领孩子们练字的決心,教学中,我要时刻以于老师为榜样,注重加强对学生书写的指导。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源头活水”源自于书中的“涓涓细流”。

  ——题记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高尚的人谈话。捧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真的是如沐春风,如望秋月。打开这本书,就像打开了简单高效的语文教学大门,它带着我从各个角度认识语文教学的真谛,了解语文教学的规律。读了第二辑《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中的五重教学法让我感触颇深。“五重教学法”指的是: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反复品读“五重教学法”,文中每一句话都是于老师心灵独白,那一句句朴实话语,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于老师多年教学经验。书中所讲述一些现象与问题,与我们实际教学生活是那样贴近,所以读起来感受颇多。

  一、重情趣

  “以情感人,理在其中;少些理性,多些情趣。”这是于老师的教育座右铭之一。于老师说的“情”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于老师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

  特别喜欢于老师为学生精心准备的高帽子。他喜欢把芝麻说成西瓜:“这个问题很难,你居然思考出来了,了不起!”“这段课文读好不容易,你只念了两三遍就这样出色,不简单!”……在学生的眼里,老师的一份宽容和善待,一声同情和劝慰便是伟大,它是老师心中藏着的爱意和善意的自然流露,这种流露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和令学生感动的教学艺术。

  (一)对学生有情

  我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主要表现之一。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要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要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在教学中,教师不想学生之所想,不急学生之所急,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即使表面上看起来和蔼可亲,学生也不会有较深刻的感受。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最需要老师的理解、同情。我从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用一把尺子量,量出来的只能是失望、灰心,甚至愤怒。我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差异,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

  (二)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

  不爱语文教学当然教不好语文。这且不说,要紧的是上课要有情。课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我非常注重课前,老师要做到和教材对话,把教材读懂、掌握好,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感情体会出来,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不把课文朗读得声情并茂,我是决不罢休的。进入课堂,则是三者对话,更多的是老师在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和教材对话。这时,我关注得最多的不再是教材、教案,而是学生。课堂上,我的责任是组织教学,是引导,是点拨,是鼓舞,是激励。情是互逆的,趣也是互逆的。老师爱学生,对学生有期待,必然会赢得学生由衷的爱,学生也不会辜负老师的期望。老师的课上得有趣,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我也清楚地认识到,情感是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认识越深刻,情感体验也就越强烈、越深厚。

  如何把语文课上得有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呢?于老师认为决不是凭着课件、教具、表演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来体现,他指出教师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沉入文字之中寻“趣”;其次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使其有新意;还有一点是教师要有幽默感,幽默是教师强有力的助手,它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能使师生在愉悦的交流中融为一体。于老师对语文教学的情有独钟和独特见解,实在令人耳目一新、钦佩不已!

  二、重感悟

  重感悟,就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去领会。悟其语,悟其义,还要悟其情,懂其法。于老师在这一部分讲述中着重讲解了他在教学中是怎样体现一个“读”字。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于老师备课先备“读”。拿到一篇课文他总是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妙处,读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

  于老师为了让每一位学生能在读中自悟,不厌其烦地范读、领读,体现了于老师强烈的责任心和足够的耐心!于老师不仅授人鱼且授人渔,让我读后犹如醍醐灌顶:朗读真的是语文老师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课堂上要指导学生朗读,老师自己先要学会朗读,教师只有备足朗读,读出门道,让学生听得眉飞色舞、潸然泪下,才能给学生带来朗读的欲望,带来美的享受,从而产生学习、探究的需要和兴趣,得到自己的感悟。

  三、重积累

  没有读到“五重教学法”之前,以为学生积累内容无非是课内与课外语言积累,而于老师说的积累,不仅是语言的积累,还有生活的积累和感受的积累。语言积累主要靠读和背,生活和感受积累则需要引导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亲密接触,搞好实践活动。原来,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不仅需要引导孩子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积累语言,积累习作技巧;还要向于老师学习,注重学生积累生活和感受,我们要引领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观察和体验生活,平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开展不同的积累展示活动,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亲身体验,解决心中没有材料可写的困难,让习作成为一种享受,一种快乐。

  四、重迁移

  迁移就是举一反三,就是运用。于老师明确指出:语文教学中的迁移,主要指的是读的迁移和写的迁移。

  由课内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就是读的迁移。运用语文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和形成的感悟能力去读课外书。这样做,一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二能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语言,丰富自己的感受,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平时我在监督学生读书时做到对学生:号召、示范、检查、鼓励;对家长,两个字:动员。对一些不爱读书的学生,便请家长多买童话和故事情节紧张、有趣的书读,以便吸引孩子;对粗心的学生,则看他们的读书笔记,常常和他们讨论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平时教学中我还非常重视读写结合,重视写的训练。通过读写课题的研究,我发现小学生的作文练习实际上就是由读到写的迁移。根据学习的课文,进行片断仿写,如写一段对话,写人物的外貌,写一段场景,写与课文结构相同的一段话,用几句话把课文的意思概括一下等等。例如在学习《刷子李》一课时,着重学习外貌描写,课后的练笔就设计成根据课文写作方法,学写一个人的外貌,也为单元习作埋下伏笔。

  五、重习惯

  于老师说:“激发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教学的最大成功。”是呀,小时候,人是习惯的主人,长大后,人是习惯的奴隶。从小养成好习惯,能让孩子受益终生!于老师所谈的习惯,包括两点:一是学习习惯;二是运用语言的习惯。学生的学习习惯主要指爱读书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关于运用语言的习惯,则要靠反复的练习和实践才能逐渐养成。

  我在平时教学时也非常注重学生的读书习惯和运用习惯,但是有些同学没有自觉性,也很抵触,就对个别同学采取“强制性”。读书时在书中进行圈画,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标上拼音,在觉得有趣的地方进行批注式阅读。刚开始学生很不愿意,完成的人数也比较少,但是坚持下来,一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自己的习作中经常出现积累的好词好句,大部分同学的阅读量也在不断提高。

  阅读,可以为我们教师打下精神底色,增加教育智慧,也会让我们从书中不断汲取奋进的力量,从而提升文化素养,塑造更好的自己。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是孜孜不倦的追梦者,追寻着教育的诗意和远方。有了书的润泽,我们的人生将更加丰盈。让我们时时与书相伴,我们的课堂将充满智慧,我们的教育将一路书香!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4

  于永正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

  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得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就不容易,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了。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学生达到读正确、读流利,于先生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所谓“精读”,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这期间离不开老师的必要讲解和朗读示范。老师的范读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朗读好,万万不可缺少了老师的范读。课堂上先生和学生经常互读,互相朗读是“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对话”只是理解为“你说我说”,也包括“你读我读”。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指导学生把书读好的“过程”,更是他追求的亮点。

  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人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这里说的“载体”即语言文字。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样品味过之后,接着我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课文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这时学生的朗读生动而感人,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读。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

  总之,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特级教师李梦钤说过:“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儿。”确实如此。当教师把教材真正读懂了,读出味儿来了,教学方法也就随之而来了,自然语文课也上得较简单了。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5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从家里拿到学校,再从学校拿到家里,只要有点空闲,便认真读上几页。于永正老师倡导“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但我们都知道所谓“大道至简”,只有真正掌握了语文教学的规律,才能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的境界。于老师的书风格亦是如此,平实的文字娓娓道来,所说的道理却切中要害,引人深思。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向晚辈逐条叙说,希望能给后者以真切的帮助。

  印象最深的是这句话——我不断告诫自己: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一想到孩提时的我,我对学生就会多一份尊重、理解和宽容。我会对学生交出这样一张“名片”——“名片”的正面写着两个大字:微笑;下面书写着三个关键词:尊重、理解、宽容。“名片”的反面写着两个大字:负责;下面也书写了三个关键词:严格、顶真、耐心。微笑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名片,何况是对于这6、7岁的孩子。但是我觉得这方面我做的真的不够,班里孩子也多,特别是讲课时,我总是急于想把自己备好的课都教给孩子们,孩子小有时会坐不住,我就有点急躁,总忘记微笑这件事,但吵的效果又是比较差的,形成了恶性循环。每每下课,我总后悔自己怎么又忘记了微笑,下定决心下次务必换种沟通方式。

  我要记住的第二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说法,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适用。对于孩子来说,更恰当的说法是“成功是成功之母。”是成功给了孩子动力,是成功激发并维系着孩子持续不断的学习兴趣。对于孩子来说,成功来自哪里?很大一部分来自老师,来自老师的激励。所以,夸奖孩子、激励孩子,这是老师应有的善举。

  于老师给这样一个语感不好的'孩子的家长开出的“药方”:从今天开始,您的孩子必须完成一项家庭作业——读课外书。您要为孩子多买点好书,例如国内外著名童话,专为青少年改写的古典名著,等等。总之要有一定情节的,这样能引起孩子的读书兴趣。要出声读,不是默读。每天坚持读半小时。累了,声音可以轻一点。什么时候发现您的孩子读书很流畅了——特别是读从来没有读过的文章——这就告诉您,他的语文水平上来了。开始,没有兴趣以前,可以强制他读,时间可以短一点,比如说十分钟、二十分钟。是啊,不能只教一本语文书,课外书是很重要的教学资源。靠读书长大的孩子,生命有根!有“根”的孩子才有后劲,更不怕考试。

  绘本是一种用比较直观的图画和简单的文字讲述故事的书,喜欢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利用绘本很容易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我选择了很多适合他们现在阅读的绘本,每人一本绘本,每人一张读书清单,读过的绘本让家长在读书清单上面签字,每月汇总一次,评选出本月的阅读之星。现在孩子们形成了换书习惯,直接自己换书,中午一次下午一次。现在孩子们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识字量明显变多,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6

  于永正老师是全国着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于老师自1962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以来,主要教的是小学语文。他对小学语文教学情有独钟,说“痴迷”,也不为过。于老师的导师张庆先生把他的语文教学概括为“五重”一一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本学期我在工作之余读了于永正老师的《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读下来,对于老师的语文教学观点,很有感触。读于老师的《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不同于其他教学着作,他的文字真实,于平凡中见真知,正如于老师自己在书的序中写道的:我的文章不是在书斋中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我写的,都是我的故事,我的经验、体会和感受。

  于老师的这本书每一章都让我学到了很多语文教学的知识技能。本书分为四辑来写第一辑、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第二辑、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第三辑、语文课堂教学的“两点”在哪里;第四辑、关于作文教学。在本书的开始于老师还写了“人生留痕——写在前面的话”写的是于老师的教书经历和写作经历。

  每一辑都结合了于老师自己在实践中的故事、感想,以及他在观、听青年教师课堂过程中的思考。其中有几点给我有很深的启发:

  一、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

  “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留下较好的语感,能不假思索的行文,留下认识和情感,留下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兴趣和习惯。”在多年的低段教学中我越来越觉得语文课堂要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留给学生兴趣与习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在今年的现代经典研讨学习活动中广州的一位老师的关于倾听共同体的学习课堂中,可以充分的让我们知道学生习惯和能力的无限。

  文中五重教学法讲到:情感。它包括两个方面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我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主要表现之一。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于老师在书中举到了教孩写字的例子,对比我自己的写字教学,我觉得我自己没有像于老师那样教好学生。一堂课中的写字指导之后,对于学生生字抄写本上写得不好的字都有点出来,都要让孩子达到规范,这是我以后教学中要注意的。

  二、教语文,其实很简单。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育不能只读一本语文书;教学艺术是处理教材的艺术加善待学生的艺术,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比处理教材、传授知识更重要;语文老师的语文素养决定着语文教育的质量。

  于老师谈“简单语文”的实质是按照语文教学的规律去做,它不纯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常态语文。简单语文是指教学目标简约,教法简洁,它强调的是读和写,一个人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字词句的训练有了,语感训练有了,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有了,人文性也就在其中。在读的过程中,要会品味,即品词、品句、品段、品篇。简单语文简单不是粗糙,不是简单化,它仍然追求教学的高境界真实、扎实、朴实。简单是一个相对概念,有简单就一定有复杂,只有复杂作为前提,这样的简单才会有保障,才不会沦落为简单化。语文教学要得法于课内,激趣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果学生的确读了很多书,而且边读边想,精彩处要记忆,那么,他的语言积累会丰富的,语感会强的,写作能力也会提高的,不要强迫学生看书,强迫,即使看了,也是没有用的,兴趣是最重要的。

  三、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语文课本里有人文性,老师这本书里更要有人文性。而且老师身上的人文性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于书本里的人文性。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点燃心中的梦想,使学生有美好的憧憬和追求。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教学时,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我的语文老师的经验告诉了我什么?我的语文老师告诉我:语文教学教的不是课文而是语文!我教语文,第一,十分重视朗读。第二,十分重视写字。第三,我特别喜欢教作文,我的语文老师告诉我:要善待学生。不蹲激励是激发兴趣的伟大法宝,不断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哪怕是一点一滴的`),是稳定并使兴趣持久。

  学语文是个慢活,是一辈子的事情。所以,优秀的语文老师,有远见卓识的语文老师,都有自己的课程,他们的眼睛绝不只盯着一本语文课本。

  写字的规律是什么?是描红、仿影、临帖,而且要天天描红、仿影、临帖。无论是硬笔字、软笔字,概莫能外。

  朗读的规律是什么?是“跟我读”,是让学生听老师读、跟老师读。老师读不好,反复听别人的录音也可以。和音乐老师教唱歌一样,要范唱、领唱。教低年级小朋友,必须领读。不要怕某些理论家讥笑我们“抱着学生走”。该抱不抱,是不负责任。

  教作文也是有规律可循,这就是“读写结合”。读是基础。书,是最好的作文指导老师,每篇文章都在告诉你怎样写作文。因此,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包括朗读),重视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同时要关注表达。要“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重视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要引导学生关注“怎样表达”。

  语文课本里有人文性,老师这本书里更要有人文性。而且老师身上的人文性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于语文书里的人文性。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点燃心中的梦想,使学生有美好的憧憬和追求。

  四、 教语文,其实很有趣

  教学生写字,老师要喜欢写字,对书法略知一二;教学生读书,老师要是喜欢读书,会读书,能读出课文奥妙之所在;教学生作文,老师要是能写点文章,知道一点写作知识,那么,教语文就更不难。

  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反思,我懂得了,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世界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承认差别,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并千方百计地使其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同时,尽量发展他的特长,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一个个”的人,这就是我的学生观,也是我的教育观。通过学习和反思,也是我认识到了,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人去做。

  所谓“趣”,就是可要上的油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不要以为热热闹闹才算有趣,戴上头饰表演表演、做个“课件‘演示演示才算有趣。这样理解就浅了。

  五、语文教学中的“读”

  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妙处。读到“其言皆出其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备课不等于写教案,我是把功夫花在钻研教材上。备课于心是最重要的。至于写教案,因课而异。对熟悉的,特别是教了多遍的语文,往往只写个提纲,记下新的体会、新的方法;新接触的课文,编写的具体一些。写的最多的是自己的新感受、新体会、新方法和自己满意的作业设计等。

  先说语言的积累。第一,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读和背,要按照学习语文的规律教学。对那些“不必解”的东西,我坚决做到“不饶舌”;对那些小学生目前还“不可解”的,我常常强调的是“粗知大意”,先“吞咽”后“反驳”;对那些学生一生都用得着的东西,不但要求熟记,而且要想办法让他们记得快、记得牢。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学生应该积累的时候,尽可能多地、愉快地记下他们应该记住的“精品”,为他们打好“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底子。第 二,重视课外阅读。试验已经证明:只有学生的阅读来能够达到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的自学能力。重什么,抓什么,学生便会什么。做读书笔记也是一种重要的积累手段,我这样做尝到了甜头,于是也要求我的学生这样做。总之,语文老师要有积累意识,语文教学要重积累,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如古人所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六、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

  由此我觉得,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就是一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入情入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能说不是亮点吗?

  于永正老师的《于永正,我是怎样教语文》使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借鉴于老师的方法,培养学生,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7

  一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收获了很多,更让我在实践中明白,做事要打出提前量的重要性,暑假不仅让我有了放松调整的时间,也给了我充电学习、为下学期工作打出提前量的机会,假期中我认真阅读了《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一书,可以一边读,一边琢磨,好不惬意!本书从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关于作文教学四个方面,阐述了于永正老师独特的见解,真是为我们年轻教师指出了一条语文教学的明路。

  一、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看了这本书后,我才明白对语文教学存在误区,如果一味的紧抓成绩不放,课后运用习题查漏补缺,教师累,学生更是辛苦。于老师指出:“语文能力哪儿来的?是在大量的读、写实践中形成,不是教出来的。”让学生大量的读和写,才是语文教育的根。

  语文教的不是课文而是语文,要把校内外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用于阅读和写作。我现在认识到了这一点,就会及时改正和补救。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从“少做题,多读书”为出发点,缩减写生字等机械性作业,把空出来的时间用于阅读。以学校的学年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书单为目录,积极鼓励孩子们阅读。

  二、有的学生就是不爱读书怎么办?

  在之前和家长的沟通中,发现部分孩子不喜欢阅读,问我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也让我一筹莫展,但在书中我也找到了答案。

  于老师鲜明地指出:强迫他读!当然背后还有许多工作要跟上。后面的工作包括:第一,要求人人做读书笔记,以摘抄为主,定期检查。第二,要及时表扬读书好的。第三,要让学生尝到读书的甜头和乐趣。第四,老师为学生做出表率。针对本班情况,下学期读书安排如下:

  1、每天增加20分钟左右的阅读作业。

  2、每天的阅读作业都会留些与文章相关的问题,需要学生作答。

  3、充实班级读书角。

  4、每周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

  5、设置读书金星学生。

  6、家长、老师、学生三方周评比金星学生。

  7、为孩子营造我爱读书的环境,积极动员老师家长参与进来,以身作则!

  希望下学期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学生能真正喜欢上阅读,畅游书海,收获知识与快乐!好习惯的养成好比在银行里储蓄,孩子可以终生享受它的“利息”,感受到文字的美丽和生命力。

  三、万事开头难——写作

  一转眼孩子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了,写作也开始慢慢的走进了他们的语文学习的范畴,但回想孩子们一年级的看图写话,部分孩子总有畏难情绪,很多时候不知该写些什么。学生握着笔,紧锁眉头,绞尽脑汁想着,写出的'话还是容易出现不知所云或者是流水账等问题。写作的指导也成为了语文教学中压在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但通过这本书让我明白,作文教学也是有方法可循的,只要肯花心思,是有出路可走的。

  于老师认为什么都能和作文教学联系起来,一盆盛开的鲜花、电动玩具狗、扔在地上的面包……入情入境,学生的语言随之丰富。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留心也皆“文章”。

  如何让学生喜欢作文?于老师是这样说的,学生喜欢他的作文课。主要有两点原因:首先,他喜欢作文。因为于老师对作文的情有独钟,经常动笔写,动脑想,用心感悟,因此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就更得心应手。第二,于老师从读初中就养成了动笔的习惯,因而也就养成了观察、思考的习惯。老师发现得多,为学生提供的素材多;老师思路开阔,学生的思路就会开阔。在此基础上,于老师还很重视作文批改和作文评讲,批改的过程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

  为了能使作文有效提升,于老师也竭力提倡写“下水文”,让学生了解作文的难易,怎样写才能好。写植物,方法很多,如比喻、拟人、对比等。枯燥的内容呈现在面前,难以内化为自己的血肉。理科生出身的我,听到下水文其实也有畏难情绪,对于写作我一直玩笑的说,只能写说明文。对自己不是很有自信,但是看了于老师的书,我有了勇气,我想给孩子最好的,我就需要不断努力,不断提高,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现在我想说:“下水文,水不管多深,我想试试。”

  四、微笑就是阳光

  记得刚开始上公开课的时候,刘校长给我评课最先说的一点一定是你太严肃了,上课的时候要对孩子多笑笑,这可一度难倒了我,朋友们对我最多的评价就是理性,可能就是理性这两个字,让我的表情缺多了分淡然少了分微笑,但是一年的时间,我要感谢孩子们,孩子们用他们最纯的爱和最灿烂的笑脸深深地打动了我,现在的我会因为孩子们的小天真被逗得哈哈大笑,也会因为孩子淘气被惹的泪流不止,微笑也渐渐的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我们的生活,现在的课堂上我们的笑声越来越多,孩子的思路也越来越开阔。

  于老师崇尚“微笑教学”,认为这是教学的最佳境界。正是那灿烂的笑容,还能在古稀之年成为“孩子王”。面对学生的犯错,拉下脸,提高嗓门,还是以批评为主,笑容早已埋藏在乌云中。学生耷拉着脑袋,心灵之门早已关闭,再多的言语也是徒然。

  教师的微笑需要什么做支撑?于老师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宽容的品格、善良心地、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丰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和诙谐的谈吐。于老师的答案也让我非常信服。

  对孩子来说,批评本是压抑的一件事儿,不苟言笑的老师往往拉长了脸进行“狂轰乱炸”。挨批后对老师产生了距离,如何能够进一步教育呢?微笑面对,问题也就引刃而解,它展示了教师的美德,是知识和能力的结晶。宽容对待学生,他们才会由衷喜欢上老师,学科成绩的提高更是在情理之中。

  “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而言,要学习的太多。有人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应该有一桶水”,渐渐我们明白如果一桶水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身为教师的我们要有长流水。相信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还会不断的读书,不断的读各种类型的书,充实我的教学,我的人生。

  这本书的第一遍我已经读完了,那感觉就像一个走在沙漠里的人发现了绿洲,发现了水源,我咕噜咕噜的喝了一大碗水,可是还没有解渴,这本书的营养我还需要慢慢的汲取,我相信我还会读第二遍,第三遍,相信每读一遍都会收获满满。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8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时,是在于永正老师去世一周之后,只看书名,我以为是一位资深语文名家从专业的理论角度向读者阐释语文之教法,对于高深的理论性的东西,我内心有些抗拒。但真正翻开时,才感受到这是名家作为一线教师立足生本课堂积累下来的最朴素又最难得的实战经验。句段篇章,从俗不从雅,从易不从难,行文之浅显如涓涓之细流沁入心田。

  于老将自己从教以来的点滴感悟简单的分成了四部分呈现在这本书中,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辑《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小学阶段的课文篇目相对固定,现在的课本中的很多文章都在我上小学时的课本中出现过,同一篇课文被不同的'老师反复的讲过。怎样导入、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拓展延伸、哪里可以"多元解读"……当我拿到一篇文章时,我能想到的能出彩的点,似乎别人全部都想到了。要想上出"新意"、讲出"亮点",对于一个菜鸟级别的老师来说难上加难。就像书中所说,一堂课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不能和失败画等号,但至少意味着平庸。

  除去用花架子来制造亮点,语文课真正的亮点究竟在哪里呢?于老师在这本书中给出了答案: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说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字词句段篇是我们学习语文的载体,听说读写则是要语文课程应该留给孩子的基本的素养,但四者又不是平起平坐的,要以读写为重。

  指导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很重要,讲解是分析,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是综合,能跃出纸外,能赋予作品生命,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授课老师能指导学生把文章读好,这节课就成功一大半了。怎样才能读出亮点呢?

  第一:强化初读,要求人人把课文读顺,把握文章情感基调,读出人物的轮廓。

  第二:通过提示语、标点符号、语气以及表情等能够传情达意的元素来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三:老师范读,让学生听出人物对话的弦外之音。第四:关注人物身份、性格、年龄。如此朗读,学生通过大量朗读再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便能将文章中需要意会的地方读出自己的感悟。文贵自得,有些知识老师讲也讲不清楚,但学生读多了,见多了,自然会懂。

  读懂了,就要会用,体现在书面上,那就是写的能力的展现。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一定有合理有效的拓展延伸。然而苦于课堂容量以及上课时长的限制,拓展延伸总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但这种课堂上生成性的知识,往往更能吸引人的眼球也最能展示学生的风采和授课老师的功底。于老师在书中呈现的用"关心"进行造句训练的片段,颇引人深思。他首先出示一副"老师家访图"并对图中的人物身份进行假设,减少学生造句时不必要的麻烦。然后让学生造句,并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不同的身份造句。最后,要求学生用上"关心"来写一段话。从词到句到段的过渡,依托一幅形象的图画就能变得行云流水,妙趣横生,也很好地解决了低年级学生因袭和干巴的问题。

  总之,语文课要想上出亮点就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多琢磨,多钻研。小学语文不需要上的多么花哨,简单为好,但读写环节,一定要扎实,扎实,再扎实。

  语文很简单,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时时刻刻,来源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于老师这些让我们拍案叫绝的语文教法似乎也没有太高深,读罢反求诸己:这么简单的方法我怎么没有想到?我如果能多想一步就好了……要知:这一小步如攀山之顶峰,举步维艰。

  大道至简。语文也是如此。教之能力需要自己去修炼,教之方法,还需自己去参透。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9

  终于用了差不多两周时间把于永正的《我是怎样教语文》这本书看完,相信读过这本书的同仁都知道这本书真是语文教师的良师,它和那些国外大教育学家的著作不一样:于老师文中提到的语文教学的观点很平实,很接地气。它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平实的例子,有效的方法。

  其中有关朗读和错别字的论述给就让我受益匪浅,因为这两个问题困扰我已经很久了。今年带的这届学生着实令人头疼:已经是四年级的孩子了,却不能正确流利的读好一篇课文;答起题,写起作文错别字连篇。

  语文的本质,说到底是读和写。读既包括默默地阅读,也包括大声地朗读。于老师说,语文教学的“保底工程”,就是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连学过的课文都读不流畅的'学生,语文水平百分之百的低下,究其原因:因为他的语感不好。文中于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一个男生刚转到于老师班时,语文水平很差,一个长句子他要分三次才能读完。后来,于老师给他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每天读课外书,要大声读,每天坚持半个小时。不到一年,大见成效。

  联系到班级学生的朗读情况:每次提问学生读课文,不是加字、减字,就是读错字。如果不看他读的内容,单听他朗读你根本不知道他读的内容的'到底是什么。我还发现这些不会读书的孩子都是背书困难户。即使会背了,也是结结巴巴漏字添字。他们并没有理解意思,只是在背一些文字的累积。我一直认为是因为孩子识字量不足,看书太少,所以不断强调多认字,多看书,结果还是收效甚微。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白纸黑字、清清楚楚,他们作为四年级学生居然把文章读的支离破碎?现在我才明白:他们是语感不好造成的,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大声读书,培养语感。语感强了理解能力也随之提高,背书速度慢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字词方面的教学中很多老师更包括我都奇怪:如果孩子下功夫的话,一个词一个词地默写,错别字不多,可是一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运用字词时,就会写出成串的错别字。好多错别字往往也是老师们的反复强调的字词。于老师认为,主要是由于小学生的字学得多而且快,而实践太少的缘故。面对这个问题,于老师一方面教育学生看书写字时要细心;另一方面则采取了别样的听写方法:每节语文课都利用五六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听写几句话,这些句子中含有学生易错易混淆的字。每次听写完了,让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允许争论,实在拿不准的,向书本或老师请教。这样得出来的正确答案,印象特别深。显然这种:融词于语境、互为人师、争论、探究的方法不失为一种简易高效的好方法,这在我们教学生甚至教育自己孩子时都能用得上。

  古人说:“开卷有益”。勤于阅读必是对的。他人的智慧,旁人的经验往往能让我们少走弯路。作为教师多读教育书籍,从名师身上学教学技巧,武装自己。让自己以最快速度成长起来,能够在工作中游刃有余。更好的诠释: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10

  最近阅读了于永正老师写的教育随笔《于永正:我是怎样教语文》,深有感触,在他的阐述中,我发现了自己许多的不足,并得到了许多方法,收获颇多。我想就其中的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留下较好的语感,能不假思索的行文,留下认识和情感,留下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兴趣和习惯。教学时,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写字就如同做人一样重要。字如其人就是这么来的。强调是老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老师。这种师生关系才是正确的。

  语文教的不是课文而是语文,要把校内外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用于阅读和写作。认识到了这一点,为时未晚。接下来的日子里,从“少做题,多读书”为出发点,缩减抄写生字、词语等机械性作业,把多出来的时间用于阅读。过去的教学中,我在课堂里讲得太多,以致学生学语文不是那么地道。重全部学生,留时间给学生。

  文中还讲述了非常出名的五重教学法,我对其中的重情趣一节感触比较深。从文中真正感受到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受到了对待差生应当持怎样的态度。

  文中讲到:情是什么?是情感。它包括两个方面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我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主要表现之一。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在教学中,不想学生之所想,不急学生之所急,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即使我表面上“和蔼可亲”,学生也不会有较深刻地感受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最需要老师的理解、同情。以前总是把差生,好学生分的很清楚,现在逐步克服了头脑中的偏见,走向成熟。教师除了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还要蹲下来看学生。蹲下来看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蹲下来,才能不但容忍,而且理解孩子的淘气、好动、好玩。才能体会出为 什么冰心说“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的道理。没有理解和宽容,也谈不上爱学生。

  于老师崇尚“微笑教学”,认为这是教学的最佳境界。正是那灿烂的笑容,还能在古稀之年成为“孩子王”。面对学生的犯错,拉下脸,提高嗓门,还是以批评为主,笑容早已埋藏在乌云中。学生耷拉着脑袋,心灵之门早已关闭,再多的言语也是徒然。教师的微笑需要什么做支撑?于老师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宽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丰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和诙谐的谈吐。一直以来我也试图用微笑解决问题,师生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让孩子每天都能看到充满阳光的老师。

  语文教学大有群雄逐鹿中原的气魄,关注点不同,内容有区别。我们初学者取其可以用的,采集对学生发展有利的,哪怕一点,扎扎实实,实践下去,学生和教师都会有收获。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11

  四年级上学期开学第二周,碎片化的时间让我真个人都没了条理,这周我读了《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拿起这本书,看到封面于永正先生那慈祥的笑容不禁感伤起来,于老师是小语界的一颗璀璨明珠,为小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离世是小学语文界的遗憾。这本书是于永正先生的压箱封笔之作,如今才开始读实在羞愧难当,带着自责悄悄的走进这本书,让我后悔为什么不早点看到这本书?

  打开书迎面的是于先生的书法和课堂瞬间,我知道于先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会京剧和胡琴,喜欢书法和写作,他说这些好习惯丰富了他的情感世界,守护了他的精神家园,成就了他的教育人生,一个人,一旦成了读,写的“奴隶”,他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语文。

  其中一句话让我眼前一亮“写,让我变成了一条猎狗,瞪大眼睛看世界,张开鼻孔嗅四周,竖起耳朵听动静。干什么呀?搜寻生活中的真、善、美呀”“读与写是“洗洁剂”,经常洗去自己头脑中的污垢:读与写也是“充电器”,不断为自己的大脑注入新的理念和动力。读与写的'过程,是不断肯定自己,激励自己的过程,同事也是不断反省自己,否定自己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中,让自己的实践有了智慧,有了理性,使自己的路走的越来越正了,越来越值了。”

  一个新词让我印象深刻---“消化生活的胃”对所从事的工作有深切的体察和深刻的认识,才能概括出规律的东西。现在生活节奏很快,人们被社会逼着往前走,走着走着,大踏步的往前走就成了习惯,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一个消化生活的胃是一盏灯塔让我们在繁忙之中找到心灵栖息的港湾。学会反思自己教学过程的同时要思考、要感受。

  一个新视角: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这个视角跟开大会是杨校长提出的倡议不谋而合。自己也曾孩提过,一想到孩提时的我,我就会对学生多一份最终、理解和宽容。

  一个新思想:于永正先生提出:语文教育,应该为孩子留下什么?于先生说要为孩子们留下语言、留下较好的语感、留下认识和情感、留下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包括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了兴趣和习惯。这本书是于先生的封笔之作,他不禁感慨:年轻的时候,不会教;会教了,又老了,退休了。

  一些精彩的句段。张庆说:“识字、写字、读书、背诵、说话、作文、习惯是小学语文的七大教学目标。”讲授“左右逢源”这个成语时,于先生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第一笔---横有什么不同,原来“左”的一横短,“右”的一横长。这里,如果老师不指点,许多人恐怕一辈子也不会注意的。

  越读越想读,这周忙于琐事之中,仅读了这本书的一小部分,实在惭愧。下周会再接再厉。于永正先生的这本《于永正:我是怎样教语文的》实属名篇佳作,我一定会坚持读完的。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我教小学数学》读书心得05-26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读书心得01-25

《伤仲永》读书心得09-07

《伤仲永》阅读心得06-14

我与外教作文04-11

我的外教作文06-19

教什么知识读书心得02-23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05-21

读伤仲永有感10-15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