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读后感(精)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匠人》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匠人》读后感1
在过去的30年间,全球的金融、技术、媒体和商业等先进的经济部门发生了变化。现代社会常被认为处在一个朝向未来不断取得进步的进程中。当人们还在津津乐道新科技新发展带来的种种好处时,在《新资本主义文化》一书中,作者桑内特敏锐的觉察出这种新的发展模式下带来的种种弊端。
在以往的企业中,一种类似军事化,金字塔式的上下级管理模式存在于各种科层模式中。他们追求的是稳定,长期的发展。然而新资本主义下的发展,这种社会时间的军事化正在四分五裂。股东的权利代替了管理人员的权利,大权在握的投资者想要的是短期的而非长期的结果,通讯业和制造业的新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层组织的铁笼正在被拆除。终身雇佣制的终结,使得越来越少的人在单个社会机构中度完职业生涯。新电脑的出现,使得信息传达仅需要一两周便能够到达以前5个月才能传到达的效果,因此机构再也不需要庞大的底层。新的公司形式是柔性的、扁平化的,权力更加集中,领导层直接指挥基层,取消了中间部门。这样的企业的特点是碎片化、短期化。企业再也无须审慎地思考它对员工承担什么样的职责,员工甚至也不明白真正幕后的大老板是谁,所信仰的仅仅是眼前的顶头上司。因此,信用的赤字逐年增加,金字塔的形式已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类似MP3播放器的结构。MP3播放器能够只从其储备的曲目中挑选几首来播放,同样,柔性组织液能够在任何时候从其许多功能中只挑选少数几项来加以发挥。在MP3中,歌曲能够以任何顺序播放,在柔性组织里,生产次序也能够随意打乱。于是,新经济下的三种社会赤字就变得个性明显
一机构的忠诚度、工人间非正式信任的锐减,一集机构知识的弱化。
在金字塔式的企业里,人会感到厌倦,厌倦是因为明白将要发生什么事,在新经济下人会焦虑,因为不确定将会发生什么事情,“焦虑来自恶劣的环境,厌倦则来自无可避免的痛苦或倒霉。”之后,作者提出了无用的幽灵的概念,尽管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在北美、欧洲和日本这些富裕的经济实体中,超多的人想要工作却找不到。导致无用的幽灵威胁到当代社会的因素有三种全球的劳动力供应,自动化,以及老龄化的管理。由于生产的转移,使得发达国家的超多职位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因而发达国家需求的要么是需要高级技能和知识的职位,要么就是像麦当劳那样不需要太多知识和技能的职位,这样很多人的知识和技能就显得剩余。机械大生产以及电脑的出现,使得超多的工人被裁,生产力却大幅度提高,因此,为了生活,原本那种想要地位文化的职场工作选取心态已经被更加看重工资的想法所代替。桑内特发现,上一代群体想要的是长期的战略回报;而当代群体想要的是立刻飞黄腾达。前辈群体能够说出自己的目标,以及什么样的结果使自己满意;而当代群体很难用语言来表述他们的愿望,其欲望无可名状,又几乎是无限的。在这个时代,有才华的贫苦少年成为医生或律师但是是稀松平常的理想,但新的一代人却正在丧失一种重要的品质
二即与这种时代性的浮躁格格不入的匠人精神。
广义的匠人精神是这样的,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所有领域的.匠人精神都需要约束和自我批评;标准最为重要,对质量的追求理想地变成其自身的目的。这样的话,资本主义的柔性机构是容不下匠人精神的。一个人越是明白如何把事情做好,就会越重视这件事情,然而,基于短期交易和不停地更改任务的机构并不提倡员工这么做。如果有人为了把事情做好而刻苦钻研,别人肯定觉得这人是在钻牛角尖,而这种钻牛角尖和全情投入的精神实际上是匠人所需要的。新工作的世界流动性太大,人们无法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因为那往往需要几年或者几十年的时间。为人们适应流动工作带给培训的的教育系统只注重一些表面的技能。匠人精神需要专注,专注需要封闭,放下各种机会,因为只专注一件事情,专注的人也许会变得落伍。新兴的文化给个体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要求他们不能落伍。这种文化提倡的不是封闭,而是放下,要获得自由,就要割断各种关系,尤其是要割断需要时间培养的关系。但是实际状况是,只有在试图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时候,人们才能在生活中找到他们的寄托。因此,如果我们仅仅局限在职场,学校和政坛取得的胜利的话,是摇摇欲坠的,这是一种肤浅的文化。一个人只有信奉一套客观的标准,一套与他或她的欲望无关,甚至与其他人带给的回报无关的标准,才能够把事情做好,即使它并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好处,是真正的匠人精神。唯有这种无私的专注才能改善人们的感受,否则的话,他们将会整天为了生存而疲于奔命。正如桑内特在结尾处写到一样,对这种使人变得无用的文化进行革命,也许将会为我们掀开历史的另一张页面。
《匠人》读后感2
第一次读到付守永先生的《工匠精神》一书,是在今年3月中旬到河南许昌胖东来游学参观时,封面并不花哨的这本书却用烫金工艺突出了工匠精神四个字,好奇引导我继续读下去。
我看书的习惯是先看目录,翻开目录看到了我熟悉的企业案例,比如德胜洋楼,比如热门的乔布斯。这都是让我尊敬和敬畏的企业与企业家,我倒想看看作者都会怎样来剖析和介绍。
重新翻开封面,扉页上的第一句话牢牢的吸引了我:工匠平静。安适。充实。愉悦。幸福,活在当下,强在内心;打工者焦躁。忧郁。惶恐,永远为看不清的明天奔忙,外表强悍,内心空虚。
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每时每刻都在热议商业模式。盈利模式的今天,在时代热情鼓噪快公司大跳跃的时刻,我们距离平静。安适。充实。愉悦。幸福都貌似太远了,所以为什么中央电视台会在新闻栏目中发起你幸福吗的问话。我也问过身边很多朋友,多数朋友都会觉得并没有达到自己想象的幸福,问及他们想要的幸福,回答是农妇。山泉。有点田或者在海边有一套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许物质程度能满足,却唯独失去了内心的幸福。前几天罗永浩的锤子手机因为质量问题给当初宣传自己的工匠精神一个响亮的`耳光,其实互联网时代,怎样营销。推广。吸引粉丝,那都是后话,互联网时代,产品仍然是最本质的核心。何谓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就是有信仰的踏实和认真!小野二郎的寿司店。苏州德胜洋楼。河南许昌胖东来都是对工匠精神最纯真的呈现。用一生为代价去做一件事情,那是一种纯粹的伟大。用修行的价值观代替浮躁功利的工作观,才能让你的生命沉淀下来,才能让你拒绝身边无穷无尽的诱惑,才能抑制你的贪欲,才能让你专注。聚焦,才能让你把简单的动作练到极致就是绝招。很多企业都在追求做大。做强;很多员工都在追求只想做大事而不想做小事。试问:什么是真正的大,什么是真正的小?小的事业做到极致并一直去追求更高的极致,这事业就是大,就是强一旦你决定好职业,就必须全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怨言会扼杀你的激情和价值。成功其实很简单。成功不在大小。工作无论大小,如果毕其一生去做,那就是一种巨大的成功。敬畏自己的工作,用正确的工作理念指导自身工作,才会有善果。我们经常被宣导,知识就是生产力知识就是力量其实这话是不对的,单纯的知识储备不会成为生产力,更不会给你力量,只有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才有可能产生生产力和力量。所谓知道并不一定会做到,做到不一定会做好,做好才能产生成就感。手工艺的匠人们从来不贪多求快,任何一点的小细节都会深思熟虑。仔细斟酌。匠人们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一门职业,埋头苦干,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视工作为修行,视品质如生命,这样的人最有魅力,也最能打动自己与别人的心弦,感动自己的灵魂。所谓慢就是快不走捷径就是最快的捷径。砍掉多余的野心,专心地做一件事,要胜过马精选虎地做一堆事。不要让自己走的太快,有时也要停下来,等一等我们的灵魂。
西方人找工作的观念是:只选对的,不选贵的;中国人找工作的观念是:只选贵的,不选对的其实,打工的状态不可怕,打工的心态很可怕。敬畏自己的工作,因为你所做的工作就是你生命价值的体现,敬畏工作就是敬畏自己的生命。实践正确的为人之道,磨练自己的灵魂,提升自己的人格,在工作中体悟生命的正道。真正的践行者,一定是工匠精神的受益者,推荐朋友们一定要有机会仔细品读这本书。我做不到像人民币一样人人都喜欢,我更做不到像太阳一样普照大地,但我希望能做一盏明灯,哪怕只能照亮身边的几平米,也是对我生命价值的尊重与体现!做一名明灯式的合格匠人!
《匠人》读后感3
强烈推荐的一本书,我抱着激动沸腾的心情2天读完。(内容精悍2小时即可读完)我决定分享给我所有的伙伴们,父母孩子朋友,每个人都可以吸取精华,此书可以将平凡人心性养成一流人才,普通人到通达之人版本,句句直击人心,实用明了,帮助你教育子女,孝敬父母,传承家风,企业永续经营,大到治国,对社会和谐健康起到积极推动力量!从来没有看到如此细腻简洁明快的书写了做人,做事历久弥新、亘古不变、颠扑不破的大意义,感恩友人关山大哥赠书,如获至宝,重获新生。
回顾最大的收获是:
1.自己要成为一个出现就不会让周围人产生一丝焦虑的人。
2.说话要能够感动到别人,时刻为对方着想。
3.做事还要超额101%的态度,完成让对方满意的结果,时刻不忘致谢客户,伙伴,导师。
4.生活、工作中的历练,一定要养成与师长,父母写信汇报总结的习惯,以此反观自己,以此牵动家族一起进步,感谢师长教导。
最震撼的`一句话:心和厕所都是每天使用最多的,一定要及时清扫,清理污垢的时候就是磨砺心性的过程。
最大的见识:日本企业千年的有9家,500年企业的有39家,200年企业的有3416家,百年企业50000余家。
最深刻受用的一段:
趁批评的人有能量,被批评,因为批评的人比被批评的人拥有10倍的勇气,趁20岁之前越多接受批评。因品质高的问题被批评,被人格魅力高的人批评,绝不因为同一件事被骂,别人没有那么多时间理你。
只要不放弃,专心致志做事,即使被批评也能感谢的话,实力也会增强。
人生全部是自己的时间,工作就是生活!感恩有缘人阅读一起进步,培养一流心性,成为一流匠人。
《匠人》读后感4
读完《匠人精神—— 一流人才育成的30条法则》以后,我感觉里面的每一条法则对工作都是有很实际的指导意义的。这里,我想重点谈谈自己对第10项法则“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爱管闲事」的人”的认识。“爱管闲事”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是贬义的'。但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不去管任何“闲事”,这个社会将是多么的冷漠。什么是“爱管闲事的人”?我认为,一定是善良的人、博爱的人、敢于担当负责的人。
我毕业后一上班,就在办公室工作,我的领导曾对我说过,在办公室工作一定要“眼里有活”。多年的办公室工作,我对这句话的感受越来越深,其要求可以说是和《匠人精神》第10项法则异曲同工。众所周知,办公室细碎繁琐,又是整个公司的核心部门,各种事情层出不穷,所有事情都得有人操心,才能及时落实。
我认为“爱管闲事”一要敢说。爱管闲事有时候会受到误解,但正如书中所说“如果是为了对方好,即使得罪人,该说的话也要说”,办公室本身事多,来办事的也是人多事杂,一个人不管多么优秀,难免会有疏漏,如果作为看到却不是指出,“爱管闲事”“多说一句”避免工作上的失误,又何谈友爱互助、搭台补台?
二要敢做。按照文中所说,“但如果是出于为对方好,而且真的觉得有必要做的话,就不是多管闲事”,正如“眼里有活”一样,要能主动去发现工作疏漏,主动去承担工作任务,不是自己负责范围内的,要能主动提醒一句,别人忙不过来主动帮忙解决,大家都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团结一致一定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三要感恩。管别人的“闲事”,需要更多倍的勇气和心力,所以别人看似“管闲事”对自己进行的提醒、帮助,也是认真思考后才做出的决定,一定要以感恩之心对待,不可让别人为你出了力又伤心,在别人提醒或帮助你之后,要以感恩的心回报并尽快改正,才能获得成长。
《匠人精神》这本书,不仅仅教会了我怎样做事,更教会了我怎样做人,去做一个富有激情、富有责任感的人。
《匠人》读后感5
《匠人精神》这本书的主旨是:实现自我价值,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工作定位,要喜欢自己现在做的工作,而不是被强迫。
可以说这本书是日本企业文化的一种缩影,令人佩服的就是:日本人从大型跨国企业,到街边小店、路边摊,维持经营上百年的店铺不在少数。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把工作完全当成谋生的手段,而是当成了一种传承一种文化精神,且希望这种文化和精神能被后代永远传承下去。专注产品、重视积淀、享受过程,这正是工匠传承精神与追求短期利益的商人精神之间最大的差别。他们身上或许会少了商人的机智小聪明,但他们却多了一份对事业的认真。因为他们喜欢做手中的事情。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对于这本书的总结:可以把工作当成一种修行,在修炼的道路上一切可以学习和借鉴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
而修行过程中像书中所讲:最重要的就是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书中反复强调: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与人打招呼,吃饭等等,都是一些看似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小事情,可是,正是这些小事才最应该注意。
最后,借鉴一句别人的话:敬业会让你出类拔萃。不要满足于普普通通的工作表现,要做就要做得最好,你才能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不会平庸,慢慢完善。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一生追求的格言。有无数人因为养成了轻视工作、马马虎虎的习惯,以及对待工作敷衍了事的态度,终致一生处于社会底层,不能出人头地。而工作的质量往往会决定生活的质量。
所以用心做事,态度决定一切。
《匠人》读后感6
快速的看完了这本书,全身充满了力量,最近心情不怎么好,工作上也有拖延的现象,想努力却提不起劲儿,正好这个时候,看了这本书,像一剂强心针,真的,扎心了。所以赶在五一劳动节小长假把这篇书评写出来,劳动节,来劳动一下。
作者他在书中一共分了十章,从不同角度剖析了匠人精神,是的,匠人精神并不是一个大而全的概念,而是存在于各个细节,从“魂、美、道、术、灵、心、品、器、仁、专”十个字把匠人精神的内涵一一铺开,每一章诸多鲜活的事例告诉我们,这不是夸夸其谈,是真的,已经有人运用这样的匠人精神走向成功。我们常开玩笑说,成功的人大多拼的是资源、是背景、是人脉。实际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那些成功者比你努力多了。当你抱怨今天怎么又加班两小时的时候,有些人可能已经两天两夜没睡觉。当你带着情绪敷衍了事的时候,有人却在为了一个方案反复修改。当你轻易地放弃一件事时,有人却为了一件事坚守了几十年。当你按部就班做着千篇一律的工作时,有人却已经苦思冥想发明创造。其实,不难看出,这就是我们和匠人的差距。
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匠人,其实匠人一直存在,只不过被我们忽略了,我们每天在快节奏的`生活,工作,嘴里喊着效率效率,眼里盯着钞票钞票,今天看见老王买了新房,明天看见小李周游世界,后天看小何嫁了豪门,谁还能静下心来去思考努力这东西?更有甚者,觉得一直研究一个事情的人是脑子有问题,是傻,这就是现在社会已经存在的一种价值观。要扭转这样的价值观,就要提出匠人精神。
想起媒体上也多次做过专题报道,专门介绍这些匠人,有技术、有传统工艺、有医者、有科学家,各个阶层,每个行业都有匠人。每次看到这种报道,我都会被感动,然后起一身鸡皮疙瘩,觉得在我们国家有这样默默努力奉献的人,是我们的荣幸,也是时代的幸事。他们不求曝光,不会炒作,就像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之前,普通大众谁认识她?在获奖的高潮褪去后,屠呦呦又继续潜心研究了。相反的是,上周爆出的中国一百多位医学论文造假抄袭,实在是打脸,给学术界抹黑,讲真,这些人的良心不会痛吗?
可能你会对我说,匠人精神,那么高的层次,我达不到,也不想达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打造自己的匠人精神,对工作积极,认真,负责,不推诿,不扯皮,努力完成好每一项任务,这就是小小的匠人精神啊,不让你求专,你先达到心和品好不好?其实在工作中,我挺反感那些混日子、投机取巧的人,对认真工作的同事就是一种不公平,还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士气。别说匠人精神了,你给他们说努力二字他们都懒得听。收到这本书时,我发了条微博说“真想把这书给那些没有责任心的人看”。我经常说,每个人只要把自己管好,小到不乱扔垃圾,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这个社会就会很不一样。可惜,是我太操心了。在全社会倡导匠人精神,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匠人》读后感7
近日,读到了一本非常好的书——《匠人精神》,培育“匠人精神”重在弘扬精神,这绝不仅限于物质生产,还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祛除浮躁,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爱岗敬业的品格,从而提供高品质产品和高水准服务。
无论是做人还是企业,都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只看眼前。做事要先有目标,但必须保证目标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有了目标后就要有计划的一步一步实现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保证每个步骤都要一丝不苟的完成,最终一定会实现目标。
企业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品牌本身的价值无法估量,甚至远远大于企业自身的价值。企业的领导人要有品牌意识,但品牌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点一滴的去积累,要抱着“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的心态,积少成多,厚积薄发。企业的发展,既要继承原来的优良传统,也需要根据社会及市场的.变化不断的创新,敢于迎接挑战,在不断的创新优化过程中,将自己的品牌发扬光大。
领导要有创新思维,也要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企业的目标和机制等,以达到企业的自身发展。企业的发展不能盲目,个人也是一样,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保持良好的心态。
企业经营要想成功,策略与执行力缺一不可。领导制定了发展策略后就要看员工们执行的如何,只有领导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下面的员工才能更加认真贯彻执行。领导者是带动全体员工的发动机,一个团队的成功与否,最主要取决的就是领头人,就如同人们常说的“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无法战胜一只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一样,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会有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每个人的执行力与责任心息息相关,提高执行力,就是要强化责任意识。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责任心,对自己的企业或团队有归属感,才会用心的工作,认真执行企业制定的各项战略方针,从而完成企业的各项目标。所以领导者要想办法增强所有员工的责任心,增强企业凝聚力。
梦想铸就辉煌。每个人都有过梦想,可能儿时的梦想很幼稚,随着不断的成长,梦想也在不断的变化,但是也有很多人被不断的磨掉棱角后没有了梦想。梦想是一个长远的目标,不管这个目标是否可能实现,它都是你前进的动力,有了梦想还要付诸行动,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才有可能将梦想变为现实。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机会总是稍纵即逝,当机会来临之时,大多数人都没有抓住机会。但也有部分人能够抓住机会,但时却没有利用机会达到预期的效果,那是因为他没有在机会来临前做好准备。只有被充分利用的机会才能称为机会,没有被充分利用的机会根本不能算机会。所以,我们要在平时下苦工,时时做好准备,在机会来临时才能牢牢将它抓住,从而取得成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定要正确看待竞争对手的问题,研究竞争对手,学习竞争对手的优点并改掉自己的缺点,只有如此才能不断进步,逐渐变得强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没有竞争,你就永远不知道自身的缺点和优点,这样的情况如果持续下去,只会企业或个人盲目自信,当这种盲目自信达到一定程度后,一定会为此尝到恶果。
态度决定一切。做事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着手,像匠人那样坚持、执着,直到让做好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成为一种习惯。把小事做好、做细、做精,你才能像匠人那样,不仅在工作中找到快乐,更能赢得人们的尊敬。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不但能迅速提升你的才能、充实你的见识,还能使你逐步胜任其他更重要的工作。
《匠人》读后感8
不久前参加了单位组织的樊登读书分享会,会上老师介绍了一本秋山立辉的《匠人精神》,回去后认真研读了一遍,受益匪浅。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一个企业可以坚持百年靠的不是运气不是政策也不是多元化的经营理念,而是一种以孝为本技能为辅的管理理念。和我们所谓的降低成本,迎合市场,抢占风口,粗放式发展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将“孝心”融入到技能和企业文化里令我十分惊讶,但读完后茅塞顿开,一个充满孝心的人就是一个心怀感恩的人,感恩天地,感恩师长,感恩父母,心中有责任自然对所有事情都尽职尽责,惭愧的是作为一个拥有千年文明的古国,很早以前中国的道家就提出了百善孝为先,而到了近代我们却没有好好的将这份文化传承和发扬。
读完这本书你会觉得特别浅显易懂里面很多话都是老生长谈,很多人都知道也都能够做到,最难的就是日复一日的坚持,这让我想到一个故事一位著名的推销大师在告别仪式上讲他的成功史。那天会场座无虚席舞台正中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年近60的推销员出场站在铁球的一边,这时主持人对观众讲:请身强体壮的人到台上来,这位老人请他用大铁锤去敲打那个铁球,直到铁球晃动。年轻人抡起铁锤,全力砸向铁球,震耳的响声铁球也没动。台下没了呐喊,观众好像认定那是没用的,就等着老人解释,老人掏出一个小锤,然后认真地,用他的小锤对着铁球“咚”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一次用小锤“咚”敲了一下。人们好奇地看着,十几分钟过去了,会场开始骚动有人叫谩骂离场。老人仍就不语一锤一停地工作着,会场上出现了大块空缺,大概在老人进行到几十分钟时,坐在前面的人突然尖叫起来:“球动了!”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幅度摆动,不仔细看很难察觉。老人仍旧一锤一锤地敲着,铁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其实功夫出自反复,反复引导事物的改变。只有全身心的投入以及心无旁骛的做一件事,这就是工匠精神。
结合到现在的工作生活上面,匠人三十条我们又能做到几条又能坚持多久呢?
1.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学会打招呼。2.进入联络场所前,必须先学会联络、报告、协商。3.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是一个开朗的人。4.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不会让周围的人变焦躁的人。5.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要能够正确听懂别人的话。6.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是和蔼可亲、好相处的人。7.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有责任心的人。
8.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好回应的人。9.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为他人着想的人。10.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爱管闲事”的人。11.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执着的人。12.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有时间观念的人。13.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随时准备好工具的人。14.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很会打扫整理的人。15.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明白自身立场的`人。16.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积极思考的人。17.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懂得感恩的人。18.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注重仪容的人。19.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乐于助人的人。20.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熟练使用工具的人。21.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做好自我介绍的人。22.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拥有“自豪”的人。23.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好好发表意见的人。24.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勤写书信的人。25.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乐意打扫厕所的人。26.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善于打电话的人。27.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吃饭速度快的人。28.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花钱谨慎的人。29.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会打算盘”的人。30.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撰写简要工作报告的人。
《匠人》读后感9
拿到这本书,让我想起一个词,叫水滴石穿,我想这也是形容匠人最好的词。一滴水当然不能打穿石头,但靠的就是专注于那一点,夜以继日地以微小但持续的力量赢得胜利。匠人精神也是这样一股力量,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我想起我爷爷那一辈,在农村,听我妈妈说她们小时候经常都没米吃,但我爸爸家却截然相反,我爸爸他们经常拿米去换面吃,因为喜欢吃面,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他们有一个“富爸爸”。我爷爷是一个木匠,家里的门啊,桌椅板凳,柜子都是他做的,靠着他的手艺,他养活了四个儿女,并且让他们衣食无忧,在村里也是远近闻名。我一直很敬佩他,我小时候也经常会看见他不断地,耐心又细心地量家具的尺寸,砍树,做家具,所以在我内心深处,一直很敬佩有技能的匠人。
到了我们这一代,智能化,互联网+,靠手艺的匠人越来越少了,所以很多人很感念那个时代,匠人创造的美好生活。就像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一个对用心生活的人都值得被认真对待。我在没看本书之前,对匠人这一称呼认识不深刻,只知道,靠手艺的才叫匠人,但这本书告诉我们,个人是匠人,进入互联网时代,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也是匠人,一个专注自己工作的普通人也是匠人。
我想,作为中国人,"made in china"是件让我们自豪的事情,这都是普罗大众一起努力的结果。这本书,是一个叫王振华的人写的,姑且不介绍他的诸多身份了。这本书,作者介绍了许多匠人的奋斗经历,有中国人,有外国人,从个人到企业,从他们的经历中,发现成就他们,支撑他们不段发展壮大的内在原因。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一个人能成功,从一个小我变成大我,一定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书中大量的例子向我们一再证明,专注,被坚持,精益求精,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没有不成功的企业和优秀的个人。我想起我上次才刚看过的那本《不烦不累》扫一屋的'作者,新津春子,她原本只是日本羽田机场的一名清洁工,因为她敬业,并且有着匠人精神,她的劳动获得肯定,得各种奖,去世界各地做清洁指导。这样的人,是蛮有个人魅力的,也用她的认真负责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进入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匠人精神也不能只靠专注和精雕细琢了,还应该有好创意,从中国制造跳越到中国创造。我以为这只是一本谈论匠人的书,其实它还讲了我们中国企业的一些错误,走出国门的一些指导,给了我很多触动。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也决定了我们是否是一个匠人,从个人到家庭到企业到国家,每一个微小的个人都可以为自己为企业为国家尽自己的力量,成就企业成就国家的同时,其实也在成就自我。
《匠人》读后感10
当我翻开那一本用烫金色印刷字体一位名叫付守永大师写的《工匠精神》的时候,几乎是一气呵成看过了这一部著作,似乎它并不深奥,但中间的故事直入主题,顿时让我明白了许多。
在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叫《老人与海》。这本书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饱满。也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我不仅在问自己,自己真的很迷茫,我们为什么工作,需要的是什么,一开始我个人觉得这不切实际,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人大部分都是自私的,有一句古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部分是这些落难者勘察小岛和建设小岛的过程,因为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科学知识,虽然对于我们来说这些知识还太难了但知道了总比不知道要好,更何况我也挺想去学的(虽然很多东西都看不懂,不过挺有趣的。);我在这本书感到最奇怪的事是:作者是怎么把三本书(也就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给联系到一块儿去的?为什么不写在同一本书上?
然而当我静下心从新翻阅这么书的时候,我才慢慢发现,这种精神是多么的高尚与执着。是的,这不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本书,这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信仰,一种力量,这种精神与力量会催人奋进助人成长,直至造就职场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每一个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人有时候都是会累的,都会抱怨,工作忙,工作累,工作是受罪。都喜欢自由,喜欢家,因为在家觉得轻松自在不受束缚,于是我们越是抱怨,越是觉得累。越是觉得这简直就是再受罪。从而我们会慢慢变的迟到早退偷懒服务态度不好等等对工作不认真负责的状况屡屡发生,然而我们应该问问自己,这是不付责任的。
今天是我第三次读童话《丑小鸭》,读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丑小鸭一生下来非常丑,邻居们嘲笑它,兄弟姐妹欺负它,就连鸭妈妈也对它不理不睬。丑小鸭在这个家里得不到一点点温暖,最后它不得不离开家,到外面的世界去生活。它差点被猎狗咬死,差点被冻死,直到来年春天,丑小鸭意外地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洁白漂亮的天鹅,它高兴极了,快乐地飞来飞去。四周不时传来赞美的声音。
只有员工将企业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将企业当作自己的家,才可以造就一个充满生机,具有活力的企业。
她曾为一只小鼠流泪,为一只折足的蟋蟀而哭泣……她的怜悯的心是很多人都学不来的。文中大多数介绍她在异国时发生的一些事情。那时她已二十多岁,不可而知,一个成年人是如何带着未成年人的口吻与小朋友们通讯的?
敬业会让你出类拔萃。不要满足于普普通通的工作表现,要做就要做得最好,你才能成为企业里不可或缺的人物。
《匠人》读后感11
想“从工作中学习”,就要非常认真地过好每一天。唯有对每件事全力以赴、从不后悔、坚持到底的人,才能成长为一流的人才。年轻的时候纵然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可以放纵,但也可以珍惜当下,分秒必争。那些吃得苦中苦,持之以恒自律的人,最后一定是成大器的人。因为总是在意时间的人,一定也是走在前面的人。
“我想培养的,不是‘会做事’的工匠,而是‘会好好做事’的一流匠人”。所谓“会好好做事”,就是一心想让客户满意,而且拥有在发生意外事件时,能够从容、自信解决问题的判断力,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客户都能侃侃而谈、如数家珍。”
我想,秋山先生想要的也是我们5G时代通信行业想要的人才。无论是营业现场,还是业务部门,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各种找麻烦的顾客,不满意的客人,面对这些随时可能给我们提出问题的人,除了真诚的态度还需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来自于我们平时的自我修行和工作经验的.积累,秉持“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价值观,对公司文化、企业政策的不断学习。
作为一名基层员工,只有在每天的工作中,积极主动地拿出百分之百的气力和心态来面对和检讨自己的工作,持续做有益的事情,保持开朗的心境,关心周围的人,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成为一名5G时代中国移动的优秀员工!强能力,聚合力,激活力,打造5G+的新优势。
《匠人》读后感12
看完《匠人精神》这本书后感触很深,能让一个人的心情变得平静。秋山先生的这本书所体现的匠人精神、以及秋山先生本人历经四十几年为日本培养、输送一流匠人的这种意志和民族情怀,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这本书是适应时代的一本书,当下,"万众创业,大众创新"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中国的年轻人有着无比高昂的创业热情,创业者是一个管理者,但这本书里所讲的匠人并不是现代公司制度下的.管理者,而是一个技术员工。
书中写的虽然是秋山木工工坊带学徒的方法,但是里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也是值得所有想有一番成就的人学习的。每一件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值得需要很多年去强调。比如和人打招呼、比如吃饭、比如和人说话该怎么回答,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可恰恰是这些习以为常的事情却是最应该注意的。
《匠人精神》这本书,不仅仅教会了我怎样做事,更教会了我怎样做人,去做一个富有激情,负有责任的人。《匠人精神》通篇没有讲怎样运用那些工具,也没有讲做家具的具体细节,只是讲在进入作业场、进入工作前要做的一些心理上和心情上以及思想上的准备工作,这些工作要做到实处,做到融入血液中还真需要投入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不断的督促自己,要求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各自工作中所要完成的任务及方式相异。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的人终其生不过原地踏步,而有的人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如鱼得水得心应手、有声有色。最根本的原因只是他们对自身工作的认知和对待工作的态度及处理方法不同。有一部分人经常会这样:时常抱怨工作忙,工作累,工作是受罪。都喜欢自由,喜欢家,因为在家觉得轻松自在不受束缚,于是越是抱怨,越是觉得累,越是觉得这简直就是受罪。从而我们会慢慢变的迟到早退偷懒服务态度不好等等对工作不认真负责的状况屡屡发生。也有一部分人,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将企业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将企业当作自己的家,不满足于普普通通的工作表现,要做就要做得最好,努力成为企业里不可或缺的人物,超越平庸,选择完善。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一生追求的格言。
第一种人因为养成了轻视工作、马马虎虎的习惯,以及对待工作敷衍了事的态度,终致生处于社会底层,不能出人头地。而第二种人脚踏实地,积极主动工作,真正把热爱企业、热爱岗位、全心全意履行岗位职责落在实处。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只有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地工作,在自己的领域里力争出类拔萃,这才是敬业精神的直接表现。不论你的工资是高还是低,你都应该保持这种良好的工作作风。
一个人只有信奉一套客观的标准,一套与他或她的欲望无关,甚至与其他人提供的回报无关的标准,才能够把事情做好,即使它并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好处,才是真正的匠人精神。
《匠人》读后感13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使人进步,读书使人聪慧。在离开大学后,我已经好久没有这么认真和完整的读完过一本书,这次有幸获得月度三安之星,并获得了《匠人精神》的读书机会。
匠人精神,这是一种执着,潜心学习,扎实肯干的精神,是一种追寻精益求精的过程,这种精神不仅对个人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对个人的工作起到指引作用。匠人须知的`30条,从性格塑造、工作方法到职场法则,每一条都可谓是金玉良言:学会打招呼;学会联络、报告、协商;做一个开朗的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要有时间观念……这些通俗易懂的话语简单明了,却又充满了人生智慧。
匠人精神以木工为例但又不仅仅限于木工,这样的智慧在各行各业都是适用的。联系到我们自己的工作,我的部门总经办口号为:总办总办,服务无限;精益求精,服务前移。从口号到实际行动,我们总办每个模块都在致力于改善,从衣食住行用到服务、安全等,每一处都体现了我们潜心专研,不断挖掘改善点,只为更好的服务。
作为总经办的一员,我们更应当要具有集体使命感和责任感,在精神和身体上打好扎实的基础,不断挥洒汗水、锻炼自己的能力,努力让自己成为总办一流的人才,为三安提供一流的服务。
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为社会、为他人工作,生命将会熠熠生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职责,生命在于奋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匠人》读后感14
如今的社会越来越浮躁,各种职业技能似乎经过培训就敢说精通,职场中人换岗位也似乎成了家常便饭。而有些人他们技艺精湛却仍精益求精,多年钻研仍心怀敬畏,他们一生只为做好一件事,不求功成名就,不求财源广进,只为传承工艺,只为坚守本心。
本书收录整合邱杨、邱濂、艾江涛三位记者实地考察后整理的二十一篇文章,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以几大传统工艺的当代传承人为线索,讲述各工艺近年来的发展态势与传承危机。下部分则叙述民间家族工艺的传承历程。全书重点介绍了二十余种工艺、三十余位匠人,这些传统工艺都曾代表着中国工艺文明的辉煌,如今有些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传统工艺遭遇发展困境,面临传承危机,但却仍然是值得后人尊重和传承的国之瑰宝。
正如书名所言,这些传统工艺者被称为匠人,他们身肩工艺传承的使命,他们是各个传统工艺行业的翘楚,但他们却并非都有高学历高教育背景,他们并非都是高收入高薪资待遇群体,而这似乎矛盾的特征却真实的体现在他们身上,这也是中国传统工艺在现代一路衰败、艰难传承的体现。
随着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生活与科技和工业越来越近,与自然越来越远,甚至人与人之间、人与天地之间的种种关联也变得虚无,社会变得浮华,人心变得浮躁。可即使人生经不起拷问,也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生活的价值何在,人的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专注做点东西,去交付给光阴与岁月。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沉静朴实的生活理念,是传统工艺匠人最纯粹的“匠心”,也是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和世俗名利裹挟之下所缺少的人生判断与价值定见。
坚守本心,传承工艺。即使科技会没落,工业会衰退,但自然终究是永恒的。传统工艺是大自然回馈给人类最好的礼物,哪怕历经岁月革新,依然纯粹而美好。
《匠人》读后感15
工匠——这个词这两年大家并不陌生,可是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工匠?书名就清晰明了地告诉了大家:用一生,做好一件事。看似很简单的一句话,道理大家也都懂,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就少了。
“勿要一得自矜,浅尝辄止。”我想这句赵崇茂师傅退休时给他徒弟李永革的纸条上的话很好的解释了什么叫工匠精神,更是书中近20位中国传统手工艺人用一生在书写和传递这种精神。刚开始读这本书时,第一个故事是讲中国“官式古建筑营造”植物志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李永革,其实读他的故事给我了太多错位感,更多时候是和之前看《树之生命木之心》的影响交汇重叠。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国度不一样的人,但是对待古建筑的那份执着和认真确是相同的。李永革修葺的是我们的历史博物馆——故宫,日本最后的宫殿大木匠西冈常一修建的是日本的法轮寺,两座宫殿对两个国家的意义无疑都是重大的,两座宫殿都是木质建筑,怎么去识得木料并了解他们的个性以便最好的利用他们我想是他们此生要学习的课题吧。其他更多传统工艺一样,技艺技法的传承是工匠师傅们很忧虑的`问题,故宫也开始敞开门扉和鵤工舍一样像更多的学院传授木工技艺,可能最后并不是所有的年轻匠人都会成为宫殿木匠,但是越多的人来学习了解这项技术总不会是一件坏事,越多的了解才会被广泛接受和传播,这不是一项大众技艺,为了避免它消失在历史潮流中,让更多的人认识它的重要性不失为一项明智的选择,我想可能中国很多的其他传统技艺也可以尝试这个方法,让更多大众了解我们的文化中还有这么多有趣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这也就是这本书的最大意义吧,让这些工匠工艺走入大众,让大众了解并产生兴趣。
论深度可能这本书不够,可是论科普知识传播这本书却做到了。它通过简短的故事和精美的图片像我们展示了传统手工艺之美的同时,传达出传统手工艺人的纯粹的精神之美,让我们为他们技艺赞同的同时更为他们的故事精神所感动。
书中讲了近20位工匠的故事当然不是全部工匠的故事,但是工匠们的专注和坚持还有对技艺的爱才是那些不朽的工艺品得以传世的原由。“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淬炼心性养成自己唤醒一流的精神,才能达到一流的技艺。”毕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充满诱惑的当下能坚守本心就是一种伟大。
【《匠人》读后感】相关文章:
岁月是匠人作文06-20
《匠人与大师》阅读答案06-16
最美不过匠人心03-03
《匠人》读后感04-22
《匠人》读后感05-20
岁月是匠人作文3篇06-20
《匠人匠心》读后感12-19
《匠人精神》的读后感02-10
《匠人精神》读后感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