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读后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时间:2024-05-20 12:33:5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

  童年多悲惨,成年多“变态”!

  “变态”在生物学和心理学上不是一个道德层面的贬义词,其描述的只是一个非正常或非健康的状态。特作此声明,以免误会。

  我建议一个哥们去看心理医生很久了,最近终于有了回应,他说:“我哪有什么心理问题,医生都被我怼得无话可说。”

  在我看来,这恰恰说明了这哥们有严重的心理问题,近乎精神病。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要以童话故事的形式来呈现的原因,因为没人会承认自己心理有病,抗拒甚至是敌视心理医生也是常态,故事中的蛤蟆先生最初见到心理咨询师时便是这个样子。

  在这本书里,作者借由蛤蟆先生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了蛤蟆先生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与抑郁的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对人格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这本书贡献了不少经典的句子,诸如:

  “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就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坦白地说,这是一本带有鸡汤性质的心理学科普著作,作者怀着善意编制了一个美好的心理治愈童话,但残酷的现实却告诉我们,有太多的蛤蟆先生正在和苍鹭医师较劲,有太多的蛤蟆先生已经放弃了治疗,不是他们觉得自己没问题,而是童年时代的创伤是一个大概率无可救药的死循环。

  就我强烈建议去看心理医生的那位哥们来说,在我了解了他悲惨的童年后,彻底明白了他匪夷所思的行为根源,也彻底明白了,他真的改不了。

  这位哥们有好几个哥哥和姐姐,年龄最大的比他大了将近20岁。本来就不富裕的大家庭,使得他从小得到的关爱就少,更为雪上加霜的是母亲去世早,父亲年龄大了,而且子女本来就多,有的都成家了,干脆做了个甩手掌柜,这哥们来了野蛮成长。

  当他前妻跟他打电话抱怨上小学的儿子在学校调皮时,我很理解他的情绪根源,他愤怒地向前妻咆哮:“你这人就是心太软!他不是在学校跟老师对着干吗?送派出所让警察管,让他早点知道人生的残酷!我小的时候我老子就从不管我,只给点吃饭的钱,为什么我能长大?”

  这种精神病级别的伤人言论不止一次出现,不幸的是我还听到过一次。

  这一次是他的现任妻子跟他电话抱怨两岁的孩子哭闹不停,只听他又是十分烦躁地说:“就该由着他哭!你这样带孩子,累死你活该!”

  我作为一个外人,听到这些话感到的是彻骨的寒冷,这是一个人类该说的话吗?

  每当这哥们抱怨社会不好的时候,我总会玩笑似地回敬一个观点:“或许别人有资格抱怨社会不公,但对你来说,当前社会就是太好了。在和平年代,你肯定是屈才了。如果生在战乱的年代,你这人绝对有帝王将相的前途。你看人家刘邦,在被项羽追杀的时候,嫌车子里人多速度慢,直接把老婆孩子踢下车,我看你也有这个魄力。”

  玩笑归玩笑,因为我对生物学和心理学很感兴趣,所以就多了解了这哥们的一些童年背景,我发现他的悲惨之处并不止于母亲的早逝和父亲的不闻不问,他还经常遭受同龄人的欺凌,没人倾诉委屈,更没人给他撑腰。

  如今的这哥们是个典型的施暴者,但在了解了他的过往之后才发现,其实每一个施暴者都可能是受害者。他们在童年时期受到的心理创伤将会伴随终身,折磨他们自己,也折磨他们的家人。

  童年应该是无忧无虑的,而且也就那么短短几年,但给人带来终生折磨的'伤害往往发生在那短短几年。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里,如同大多数的童话故事的幸福结尾,蛤蟆先生得到了治愈,可现实中的我们却真的很难被治愈。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童年创伤,也许是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的一记耳光,也许是当你撒娇求抱抱时赶上了烦躁的父亲把你烦躁的一推,也许是你看到了父母被人殴打,也许是父母无休无止地争吵及离婚……

  最严重的童年心理创伤往往来自父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里还有一句名言说:“我们绝不是父母的翻版,虽然父母对我们影响极大,但每个人自身的独特性确保了我们不是父亲或母亲的复制品,而是独立的个体。”

  我认为这话不全对,一个人若生在一个问题家庭,他的未来只有两个方向,要么成为和自己的父母相反的人,要么成为自己父母的复制品,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并将自己在童年承受过的伤害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我们这代人的父母,经历过忍饥挨饿的童年,能活下来就是胜利,而他们的父母,也未必有过衣食无忧的快乐童年。

  这是一个民族普遍的心理伤害,然后普遍地传给下一代——我承认,我多少有点精神不够明亮。

  更何况,还可能有其他的伤害,譬如一个变态的亲属或邻居,一个邪恶的老师,一个霸道的同学……

  当然,社会在整体上是发展的,一个个家庭组成了社会,一个个家庭也在缓慢地自愈着伤痛,希望00后可以更好!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2

  前几天刚刚读完了我11月的第一本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是由英国的一位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所写的。他借用经典童话故事《柳林风声》中的角色,讲述了原本热情、时尚又爱冒险蛤蟆先生抑郁之后,在朋友的督促下去见了心理咨询师,在十次心理咨询的过程中,逐渐走出抑郁找回自我的故事。作者通过故事和寓言的形式,将看上去深奥晦涩的心理学理论、心理咨询疗程的标准模板,通俗诙谐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简而言之,《蛤蟆先生》是一本不错的心理咨询入门书。

  其实网络上对于这本书的评价实在两极化,有很多人觉得读完之后实在是没什么感觉。我倒是觉得可以理解,这本书的体量本就不大,想在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中插入大量深刻的思想与深奥的心理学理论,本就不太现实。不过也有相当多的人觉得,在阅读的过程中,在蛤蟆先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整本书读完之后,收获了不少知识,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让自己走出来阴郁。从这个角度看,我还蛮羡慕那些觉得读完之后没有感觉的朋友,因为他们大概率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童年与烦恼。就我自己而言,我倒是在很多方面都能与蛤蟆先生共情,所有读完之后我个人是觉得获益匪浅的,包括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如何选择积极向上的世界观……

  下面就是我在阅读过程中所做的一些片段摘抄和随手记下的小感悟:

  认识内心的情绪

  探寻性格形成的原因

  01.改变在于自己

  心理咨询向来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得处于自愿。

  第三章《初见咨询师》

  在蛤蟆先生第一次与咨询师苍鹭面谈的时候,作者就向读者阐述了心理咨询的一个基本原则——自愿原则。只有当来访者完全是出于自愿、而非为了取悦他人(比如为了让家人朋友不担心)的时候,心理咨询才能得以有效地开展。必须要面对的事情,只有靠你自己心甘情愿地自发去做才能完成。这也为后面苍鹭引导着蛤蟆先生去探寻自我的内心,从而让蛤蟆先生做出自己的人生选择定下了基调。你的人生,也只有你自己才能做选择和决定。

  02.性格养成的内因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你一定知道在刚出生时,我们只具备几种最基本的情感。幼年时,这些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的一生。正因为这样,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作出反应,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

  第五章《抑郁的原因》

  “大多数的父母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养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免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一样。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这句话,代表了贯穿整本书的脉络。

  《蛤蟆先生》其实想要讨论的核心问题就在于童年对于人生影响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让自己防御原生家庭所带来的伤害。这与阿德勒在他的《自卑与超越》中的理论几乎一致(这是11月阅读计划的第二本书)。不同的点在于,戴博德将行为模式之前的原因进一步细化到了基本情感。

  在书里,戴博德将一个儿童的基本情感分为: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四种。因为这四种情感是一个儿童不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就具备的、与生俱来的情感。当我们处于这几种基本情感中时,我们就是处于“自然型儿童自我状态”中了。

  然而每个人童年成长的经历和环境都是不一样的,为了应对不同的生活场景,在童年的时候,这几种基本情绪逐渐演化出了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模式,就像通过最基础的三原色就能调出所有的色彩一样。正如阿德勒所说:

  在生命开始的第五个年头,儿童已经发展出一套独特而固定的行为模式,这就是他对待问题和工作的模式。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在我们之后的人生中,面对特定的场景时,当我们处于这几种基本情绪之中时,我们都总是会做出与童年时期应对这些情绪时所作的同样的反应,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模式。而当我们处于这些由基本情感演化来的复杂情感中时,我们正处于“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中。

  作者以愤怒为例,为我们讲述了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愤怒是一种基本情感,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的家庭环境各不相同:有些家庭环境充满了爱与包容,孩子在面对愤怒情绪的时候,只需要直接表达出来,便会得到家长的正面回应;而有些家庭过于溺爱孩子,对于孩子的各种要求(不管是否合理)都尽力去满足,一旦有哪次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时,在面对愤怒的时候,表达愤怒的方式就会变成任性、撒泼、怄气;当然,也有许多家长非常强势的家庭,孩子们在面对愤怒这种情绪的时候,便只能通过郁闷、拖延等这种无声的方式来进行表达了。

  这些不同的行为策略,正是我们每个人从各自不同的童年经历发展而来的防御机制,用来保护我们免于受到伤害。当我们成年之后,我们在表达愤怒的时候,也总是在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地重演童年的行为模式。

  在理解了这些基本理论之后,咨询师苍鹭开始引导着蛤蟆先生去探寻自己的童年,试图从蛤蟆先生的童年经历中找到蛤蟆先生不开心的原因。这时,我们才明白,原来蛤蟆先生的童年过得并不算快乐。蛤蟆先生的父亲从小就对他非常严厉和强势,为了适应这样的童年家庭环境,蛤蟆先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找到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为模式——顺从。

  或者,换一个更为流行的用词——讨好型人格。在我们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童年,父母便是我们唯一的生活支柱。即便遇上了暴躁易怒的挑剔型父母,我们也无法在童年时期逃离他们而独自过活。因此,我们自然而然地就发展出了一套让我们用来抵御父母的愤怒和攻击的行为模式。

  可这也给我们的性格养成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不懂拒绝,担心因为自己的拒绝会给对方造成困扰(同意),喜欢表现、炫耀自己来博取他人的关注(取悦),卑微低自尊(道歉),以及不够独立,社交依赖度很高(依赖)……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这样的依赖关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3

  青春是一场华丽的狂欢,在岁月的激情中我们的内心也难免会受到挫折,在寂静的夜晚,我一声不响地读完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

  这本书中的蛤蟆本是一个热情、时尚、又爱冒险的家伙,惹出过不少麻烦和笑话。可是他却渐渐陷入了抑郁不能自拔。他热心善良的朋友们都出手相助,其中有智慧威严的獾、关心朋友却唠唠叨叨的河鼠和体贴善良的鼹鼠,他们都出手帮助了蛤蟆先生,例如在“蛤蟆一向是大家的开心果,一点儿小事就容易兴奋,如今怎么就把自己弄成这番模样了。鼹鼠心里乱糟糟的。”这句话中我被善良的鼹鼠因为蛤蟆先生的抑郁而担忧的这种情感所感动,或许就是拥有如此的朋友蛤蟆先生才得以康复的吧!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此书中最让我心怡的动物莫过于智慧又威严的獾了。在动物们都对问题一筹莫展时,他总能一针见血的说出问题的根本。在《愤怒的表现》中“又高又壮的獾,很多年前就想阻止蛤蟆先生沉迷汽车,还把蛤蟆先生声色俱厉地的.训了一顿,让蛤蟆先生当场悔恨落泪,发誓要改过自新。”这里的獾让我体会到了它的威严,在“严厉的獾变回了和颜悦色的慈父模样”中。在这里我体会到了獾的慈祥与真心待人,希望他人好的性格特点。

  当然了文中的主角是换了抑郁的蛤蟆先生,其实我认为在书本上的蛤蟆先生是现实生活中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们,或许在他们的内心深深的陷入低谷,临近绝望时他们需要的不正式朋友的关怀吗?在《成长的寓言》中,蛤蟆先生面见咨询师,文章写道“蛤蟆先生发现这发现这辈子从来没有人对他这么全神贯注过”文中的这句话,不正是写出了一个心理疾病的人的心声吗?他们不过是想要一个可以倾诉的人罢了!

  读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我想告诉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们:或许世界没有变,是你变了。重新擦亮眼睛,你眼前的一切会变得更加美好。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4

  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蛤蟆先生和苍聲的十次面谈,蛤蟆先生通过这十次面谈,逐渐走出抑郁,去真正的了解发现自己,并在最后找到了自己努力的目标。这个转变表现的最明显的就是在每次面谈后蛤蟆先生都会去有意识的去思考面谈时得出的结论,把自己身上的问题结合到自己的生活和以前发生的一些事情上,并不会像之前那样整天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苍鸢第一次问蛤蟆先生“你觉得怎么样”时蛤蟆先生的局促还有自己下意识的就回答道“很好,谢谢你”和之后迫不及待的向苍鳌分享自己的感受,这都是蛤蟆先生进步的过程。

  书里的每位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他们是蛤蟆的好朋友,但却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要对他好,忽视了蛤蟆自己内心的感受。在看到后面的几次谈话后,我认为导致蛤蟆变得糟糕的原因除了朋友们对他的所作所为,更重要的是原生家庭对他的影响。

  最开始蛤蟆先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的波动,认为自己只是太累了,需要休息,可他的朋友们却执意让他去看看心理医生,面对医生的问候,也只是不耐烦,到了后来蛤蟆先生哭着跟心理医生说道“我感觉自己好像没什么价值,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像一个皮球慢慢泄了气,做什么都没力气,甚至觉得活着都没意义”。

  我印象最深的是蛤蟆先生与苍鹭医生的第一次会谈,仅仅只是简单的`几个提问,却顿时让蛤蟆先生意识到心理咨询的意义所在是他想让自己变好,不是别人,也不是出于其他目的。在更多的情况下,苍鹭医生都采用倾听和询问的方式,而不是单方面一味的灌输思想,更多的是逐步引导蛤蟆先生主动诉说,给无助的人一个安心的发泄口。

  这本书不仅是在给蛤蟆先生做心理检查,也是在跟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因为学习或工作的繁多,导致心理和精神上有些波动,这是自己察觉不了的,看了这本书,我忽然间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5

  “河岸的天气渐渐变了,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前所未有的不详气息。乌云阴沉地笼罩着田野,黑压压的,令人不安。几只鸟儿漫无目的地在灌木树篱里飞来飞去,唱着不成曲的调子。鸭群平时总为谁冷落了谁、谁羞辱了谁而嘎嘎地争执,现在却一头躲进芦苇丛中,专注地待着,除非遇到最严重的袭击,否则一概不理会。唯有漆黑蜿蜒的河水依旧流淌着,千变万化的样子底下却是一成不变的性情。河流为一些动物划分了地界,也成为另一些动物的高速公路。水流默默地集聚威力,看似谦虚低调,可谁要轻视了它,它危险重重的能量就会爆发。”

  这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开头。

  在我的心理学小朋友圈中突然流行起一件事来——那就是去往西西弗书店买《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本书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蛤蟆先生第二次去做咨询。和第一次一样,蛤蟆先生在咨询开头时有些许沉默,紧接着就是压力在飙升,焦虑感倍增。这时,咨询师苍鹭终于开口了,“蛤蟆先生,今天你感觉怎么样?”蛤蟆想都没有想就回答:“挺好的,谢谢你。”咨询室里又沉默了。紧接着,咨询师苍鹭继续问到;“蛤蟆先生,今天你感觉怎么样?”蛤蟆先生就有疑问了,刚刚我不是回答了吗?怎么又问今天我感觉怎么样呢?

  读到这里,我想起小学时,英语老师总是会问,“How are you?”我们也总是想也不想直接回答:“I’m fine,thank you.”实际上,我们真的I’m fine吗?可能是有更多的情绪吧。比如:快乐、高兴、沮丧、紧张、不满、甚至愤怒等等。我们总是不能体察我们现在真实的情绪,而情绪化的用行为去表达,这样反而让对方一头雾水或产生更多不友好的情绪并也用着情绪化的方式去表达。两者就进入了人际冲突区。

  那我们应该怎么回答呢?答案很简单,用心去体会,体会到什么情绪就用情绪词来表达。按照中国古老的教育方法是不去体会情绪,把情绪压在心中,或用情绪化的方式来表达。前者久而久之会抑郁,后者不仅不能很好地表达情绪还会在人际关系中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在这本书中,我在咨询师苍鹭先生上学习到了一个小技巧——那就是“聆听”。你读到这一定会觉得奇怪吧!“聆听”难道还有什么其他特别之处吗?

  亲爱的读者,请允许我细心地为你解释吧!这里的“聆听”可不是简单的“听”,有口无心、斤斤计较。而是“聽”!十目一心耳为王的“聽”。听“事实”,听“情感”,用“尊重”去“关注”。

  这个方法很适合用在亲子教育上。孩子回到家明显闷闷不乐,这时,家长蹲下来就需要“聽”了。“事实”加上“情感”。“噢!妈妈好像明白了,宝贝在学校不小心撞到小美,宝贝给小美道歉,小美却回应宝贝是故意的。你当时的情绪是伤心难过还有委屈。”接着就是欣赏孩子:“宝贝,我从这件事中看出你的担当、勇敢,你是个负责任、善良的好孩子!”再接着可以让孩子学会表达情绪并解决此事:“如果解决这件事,宝贝心里是不是要好受很多?这样吧,我们给小美表达:‘小美,上次不小心撞到你的事我想花几分钟的时间向你表达。首先,非常抱歉,不小心撞到你了。上次道歉后,你的回应让我十分难过。我们一直一来就非常的要好。我也知道,我以前的一些做法不太妥当让你有情绪了。非常对不起,希望我们能和好如初。’”

  此书还有很多精彩的地方因为篇幅不能一一呈现,所以,我还摘抄了七个句子来结束此篇。

  “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

  “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自己。”

  “必须完成的事情,只能靠自己才能完成。”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

  “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所谓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

  “情绪并非可有可无,而是自我的核心。”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6

  初次听到这本书的名字,感觉应该是很有意思的科普书籍,后来在一次督导中听到李松蔚老师推荐的这本书,对它有种不一样的期待。这是一本科普书,同时也是呈现了一场精彩的中程咨询的书,通过设定一些动物角色,讲述故事,让我们得以窥见,在来访者身上所发生的变化。读下来,觉得感触很多,因此这本书可以多读几遍。

  一

  抑郁是可以有明显的外在线索的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例子。某某人因为抑郁自杀,这是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的案例,但是听到的更多的话是,这人平时好好的,怎么会抑郁呢?

  作为高中心理老师,在工作中接触更多是青少年,很多学生会来到咨询室自述最近心情低落。但是直到去医院诊断为抑郁,还是会听到家长不解的声音:“我们好好的,怎么会抑郁了?”“就是学习而已,除了学习也没有其他的事情,怎么想这么多?”“不能吃药,吃什么药,休息几天就回学校吧。”一方面我们的大众对抑郁症视为洪水猛兽,另一方面,对于真的得了抑郁症的人,却没有给予适当的理解。

  随着心理健康疾病越来越走进大众的生活,其实也有很多人知道,抑郁其实早有线索。就像书中的蛤蟆先生,在朋友们眼中,他具有冒险精神,善于各种活动,当然也做了很多出格的事情。但现在,抑郁包围了他。

  只要我们保持一点点敏感,其实很容易发现身边的人有一些异乎寻常的变化:性格、情绪、生活状态、生活兴趣……我们每个人其实并不缺乏能够识别出他人变化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看到并理解这种变化。

  二

  抑郁这种无力感可能由来已久

  抑郁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无力感,对生活的无力,对自己的无力。而在接待很多学生的过程当中,会发现,抑郁并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也不是一次失败挫折之后对自己的评价。它源于长期的生活经历和对生活事件的看法。

  我们的情绪状态其实就是一条波动的曲线,在一定范围当中出现变化,有时候很积极,有时候也会越过中线,很消极。这个时候,我们会有自身对于生活事件的评价,或者看法,甚至是对自己的看法,把我们从偏离的轨道上拉到中线的位置。但有些人,积累太多,从情绪体验,到自我认识,到对外界的看法,当所有围绕着这个人每一个元素都在说着消极的话的时候,那它就没有办法有力量再回到正常的波动的水平了,就像顷刻崩塌一样,一直沉到最底层

  表面上看蛤蟆的问题是朋友们对待他的方式,比如不怎么认真听他说话,对他批评指责,忽视他,等等,但根本的还是从小的经历,让他觉得不被看到。严苛的父亲,从小对蛤蟆的要求非常高,在他看来,蛤蟆永远做不到很好的事情,好像永远也不会让他满意。母亲对自己很好,但是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父亲,总是不能很亲近自己,永远把自己当作小孩子来看待。

  一个强势的父亲,一个弱势的.母亲,对待自己的方式也是截然不同,在他的内心当中,或许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自我没有办法和谐发展。拥有挑剔型的父母,作为孩子,是否能够发展出接纳自我的人,这可想而知不太可能。

  我们就是会在人生当中的某个时刻,突然意识到“我是谁”这个问题,整个人会陷入到杂乱无序的状态,再重新整合自我,成为全新的自己。而抑郁,也赋予了蛤蟆这样的时刻。其实,抑郁并不可怕,真正有影响的是对抑郁的误解。

  三

  精彩部分摘录及感悟

  1.只有自己想要改变,咨询才有效果。

  一开始的时候,蛤蟆并不想改变现状,甚至他并没有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即便他知道自己似乎在一个很糟糕的状态当中,但是他的朋友们很担心他,劝他进行心理咨询,并且还帮他预付了几次的费用。但在咨询中,其实这样的动机,没有办法进行下去。这一段其实处理的特别棒。引入原文的话“心理咨询向来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得出于自愿。所以也就意味着,只有当你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取悦朋友们才想咨询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合作。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你,而不是其他人。”

  我们在咨询的时候也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时候学生本人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意愿,是家人或者老师要求来到咨询室的,这个时候,我会明确他自己想要咨询的意愿有多少。有的会在第一次咨询之后,还有想要变好的想法和意愿,有的会明确第一次咨询之后就再也不愿再次咨询。当然,为了取悦别人而选择听从别人的建议进行咨询,这本身也是值得讨论的内容。我们要知道的是,每个人都有改变自己的力量,但这个改变一定是自己想要去做的。

  2.心理咨询师的信仰

  当蛤蟆问咨询师:“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苍鹭直视着他的眼睛:“蛤蟆先生,如果我不是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个工作了。”这句话感动到了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感动,或许在我的内心,也是这么去看待这份工作的,这样的信念,也支撑我走到现在。

  3.要做什么样的父母

  “婴儿做的几乎所有事情都会引发母亲或者父亲的某些反应,这些反应对孩子具有深远的影响。”婴儿远比我们想象的强大,总是会用自己的方式与外界产生联系。当然也会从外界给予他们的反馈当中进一步得到经验。近年来,原生家庭的概念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我们越来越发现,其实每一个人或多或少会受到原生家庭的不良的影响,也会有很多人受到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进而无法原谅自己的父母。我们探讨原生家庭的问题,不是为了责怪父母,而是让父母能够有所觉察和意识,避免给孩子带来长久的伤害。“父母会不可避免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一样,所以孩子们需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严苛的、忽略的、过分焦虑的、暴力的父母,这些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太大的影响了。希望为人父母,我们都能心境平和,内心稳定,给予孩子坚定的爱和规则。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7

  愿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今年的寒假期间,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很特别的书,书名叫《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我刚拿过来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因为它的书名而怦然心动,也没有觉得它普通的外皮引人注目。但是当我翻开它的时候,就爱不释手了,只想一口气看到故事的结尾。

  从蛤蟆的经历中,我了解了现在大人们经常说的一个词语——抑郁症。这本书就是以蛤蟆患上了抑郁症开始说起的。烦躁、焦虑、沉默、失眠……这些都是抑郁症的表现,让我来给大家说一说蛤蟆是怎么克服了这些困难的吧!

  蛤蟆本是一个热情、时尚又爱冒险的家伙,时常会惹出一些麻烦和笑话,大家都会因为他的存在而感到生活充满乐趣。可是突然之间大家却很少发现蛤蟆的影子,大家都关心的去看望他的时候,竟不可思议的发现他已经陷入抑郁,不能自拔。他的朋友们决定出手相助,他们是智慧威严的獾,碎碎念念的河鼠,体贴善良的鼹鼠。他们商量的结果就是不得不带蛤蟆去看心里咨询。

  蛤蟆第一次去心理咨询的时候,他很疑惑地问咨询师:“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咨询师坚定地看着蛤蟆的眼睛回答他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们的谈话中,蛤蟆说自己有过自杀的想法,并给自己的精神状况评了最低的分数,最后咨询师给蛤蟆的结果是,他现在正处在“儿童自我状态”。

  在他们治疗的过程中,我也了解了很多神奇的事情,每个人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回到“儿童自我状态”,就是我们小时候的一些习惯,会一直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不论你到成年的什么时候。所以我终于明白弗洛伊德的学生阿德勒说过的那句至理名言: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原来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想等我们成年了一定会更明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会是一辈子最幸福的事情。

  蛤蟆的状态就是因为他的父亲在他童年的时候,给了他很多不好的感觉和经历。他的父亲虽然是一个正直的好人,但是对蛤蟆总是过于严厉和不认可,造成了蛤蟆遇事自卑和不知所措的状态。直到现在他已经成年,父亲也已经不在了,他还依然摆脱不了自己的'这些心理阴影,造成了今天蛤蟆的抑郁。

  经过咨询师的一次一次的谈话和开导,蛤蟆的状态也已经越来越好,他可以跟着自己的感觉计划、考虑、决定、行动一些事情,他逐渐恢复了从前的活泼,甚至比以前还要自信又坚定。咨询师也非常为蛤蟆高兴,并且告诉他已经到了“成人自我状态”,蛤蟆对自己的精神状态也评到了最高分,现在的他不但不会再想到自杀,还对大家说:“我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

  通过蛤蟆的故事我觉得,咨询师真是一个伟大的职业,竟然能帮助一个抑郁的人战胜自己,对自己和世界都充满信心。我还明白了,爸爸妈妈对一个孩子的态度是会影响一辈子的,所以我还希望能有更多的爸爸妈妈都能看到这本书,让我们每个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给我们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和人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8

  前言

  周日白天闲来无事儿,晚上还要见人,但是我想出去走走。所以早早的就出发了。到了目的地,吃个午饭,然后找个书店买杯喝的,一坐一下午。其实中午刚吃完饭掏出书来看的时候是昏昏欲睡的,总感觉下眼皮和上眼皮空前的团结,自己却在强撑,大概过了十分钟,可能是咖啡劲上来了,开始精神起来了。我翻出来的一本书是23年五月份加入想看书单的书。一直因为没啥兴趣也没看,这不是闲来无事儿,找了本电子版看了起来,一共没多少页,但是很多人说是属于心理学的入门了,让人知道心理咨询是怎么回事儿的启蒙读物,所以拿来读了读。

  这本书的评价两极分化挺严重的,豆瓣评分的分还挺高,但是给差评的人也有不少,但是多数差评都集中在内容太浅了,故弄玄虚,不能共情。如果你给他当作给不懂心理学是怎么回事儿的人看,我个人觉得还是有一些意义的,对于一些想要自救的抑郁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引路的方式。

  书对于我来说还是有一些触动的地方的,有些地方是经历过一些内心的挣扎,有些地方写的好似鸡汤,但是如果经历过,你会理解书想表达的是什么,如果没有经历,就会觉得是在无病的呻吟。如果你看完书没共情,那我还挺羡慕你的,毕竟那种经历确实是不想再经历过一次了。

  介绍

  书的简介很短: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朋友们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在10次心理咨询中,蛤蟆在咨询师苍鹭的带领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逐渐找回了信心与希望……

  这简介看起来就像是给小孩看的童话故事一般,但是这个确实披着童话故事外壳,且实实在在的初级入门心理咨询科普读物。

  先说我没做过心理咨询。但是我参加过入门的教练课程,虽然仅仅参加两次,但是感觉他们两者之间还是有相通之处的。

  有些人会认为心理咨询是,你说说你的状态,然后会希望从心理咨询师那里得到一个一个睿智的话,让其醍醐灌顶,瞬间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但是在故事里苍鹭这个心理医生最开始并没有直接切入主题直接谈蛤蟆的问题,而是引导让蛤蟆知道,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和访谈者的合作,双方都需要出于自愿,而不是因为想取悦谁才做咨询的。虽然是蛤蟆朋友让他来做咨询的,但是蛤蟆和咨询师苍鹭却是合作关系,那么对于咨询者蛤蟆来说,他得为自己得为咨询担起责任来。然后他也知道了,必须完成的事情,唯有靠他自己才能完成。

  简述一下书里十次的的咨询咨询师都做了什么。

  第一次,苍鹭引导让蛤蟆知道,咨询的意愿一定是自发的,蛤蟆得为自己的咨询担起责任来,他和咨询师是合作的关系。必须完成的事情,唯有靠他自己才能完成。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就不能带来改变。

  第二次,咨询师从感受出发。咨询师引导蛤蟆说出自己一直被自己忽视的真实感受,并将感受具像化,用感受温度计为自己打分。蛤蟆给10分满分的温度计,蛤蟆毫不犹豫的在1-2之间打了记号(PS,解释一下:书中说,温度计有10个刻度,最低为1,代表感觉非常糟糕,可能还有自杀的想法。中间是5,带表感觉还不算糟糕。最高为10,表示非常愉悦。)。可见蛤蟆的状态非常的差。明确了概念之后,咨询师再次问蛤蟆,感觉如何。咨询师通过积极倾听以及适时的发问的方式,让蛤蟆能觉察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时蛤蟆更加敏感,更容易捕捉情绪。并且让蛤蟆自己重新审视自己。并且根据蛤蟆的叙述,引出了“儿童自我状态”的概念。

  第三次,苍鹭为了更好的让蛤蟆理解概念,切换到老师的讲解模式,有些概念还是需要咨询师去切换一下讲解一下,也便于被咨询者能更好的明白和表述清楚当前所处的状态和和所处状态的特征,苍鹭详细解释了“儿童自我状态”和具体内容,某些基本情感是与生俱来的,基本情感包括,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这些情感加在一起构成了所谓的“儿童自我状态”。而且儿童自我状态还分为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苍鹭也说了很多,并且也强调了探索儿童自我状态的意义。最后苍鹭还给蛤蟆布置了了一个任务就是回忆童年。

  第四次,咨询师和蛤蟆一起回忆童年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并在蛤蟆说出的具体往事中分析他的行为模式。在此过程中,咨询师对来访者做到了充分的共情,这无声的支持和理解给予来访者直击灵魂的力量。听着蛤蟆的讲述,苍鹭尽力的去走进蛤蟆的回忆,去体验蛤蟆的情绪。蛤蟆感觉到了无声的支持和理解,有时候人和人的相处就很神奇,静静的坐着,一句话不说,也能感受到那份力量。通过回忆那份童年的记忆,蛤蟆找寻到了自己一些行为的原因,并且惊讶的发现成年后有很多行为是从童年学来的。而且蛤蟆意识到自己目前还是没脱离依赖关系,还没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第五次咨询,具体分析上一次咨询遗留的问题:愤怒。蛤蟆说他不会愤怒,经过分析,他并不是不会愤怒,而是采用了另一种形式,比如怄气、郁闷、拖延、厌烦等等的方式来发泄愤怒。

  第六次咨询,借由咨询前发生的獾想劝说蛤蟆退出校董事会的事儿,通过蛤蟆的表述,苍鹭引出了另外的一个“可怜弱小的我”的游戏,遇到事儿的时候,他能让所有人都能让对尽上风,而自己一直是被欺负的弱势群体,其实真实的情况可能是自己偷偷的无意识的配合对方来给自己制造了不快,就是在这场游戏里,输的人才是赢家。其实这时候发现在心理咨询里,通常会引入一些反直觉的概念,很多概念乍一听会显得很蠢、不合逻辑,或者是让人害怕。但是人一般都会对突然不和逻辑得事儿产生抵触情绪,而且越是深入探讨自我的概念,越容易引发激烈得抵抗,因为它会打破我们的心理平衡,从拒绝到接受,过程往往痛苦。但是如果能打开学习和接纳的这扇大门,可能会对自己有更深刻的领悟。通过这个引出了另外的一个概念,“父母自我状态”,自己表现的如同父母那般,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然后犹如一个法官,用自己的道德和标准在控诉别人和给别人定罪,之后顺利成章的惩罚他们,自己处在这种状态的时候,不一定是审判别人,有时候就是在审判自己,而且审判自己往往会更强烈,书中原话说的是,“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通过沟通,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蛤蟆一直在审判着自己。

  在第七次咨询之前,在去河鼠家吃饭的路上,其实通过描述看出来蛤蟆心态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去河鼠家的路上,他仿佛卸下了之前的盔甲,各种感官视力开始变得敏锐。草木得颜色分外显眼,以前怎么没发现绿色得层次这么丰富。能感受到了万物得存在,审视着自己得内心,而且也能感受出心情还不错。甚至自己拿情感温度计测量得话,他愿意给自己打8分。

  其实我也曾有过这种经历,当真正的开心,是看到日常的烟火气,平常再平常不过的东西都心生欢喜,那你一定开始热爱了生活,而且那时的当下一定开心快乐。

  第七次咨询,总结蛤蟆的变化,引出蛤蟆的变化是由“成人自我状态”产生的,成人状态,就是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因为在成人的状态下,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能合理的安排,不被父母的声音驱使,不被童年的情绪困扰。而且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并指出,一个所谓成功的人生中,儿童、父母、成人状态都是必须的,每一种状态都很重要,但是成人自我状态里才能理性考虑,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因为儿童状态只能体会过去的情绪,父母状态会重复从父母哪里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而且你会想证明给别人看,让别人接受你的观念和价值观,而且越是争辩,大家越是固执己见。只有处在成人状态的'时候,这时候才能思考当下的事情,评估自己的行为,或者倾听别人对你的看法而不马上驳斥。当苍鹭指出来自己处在哪种状态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引发蛤蟆激烈的阻抗,苍鹭那一句“你还要为自己的不快乐责怪别人多久?”。让苍鹭和蛤蟆展开了探讨,蛤蟆意识到,当有些已经过去并且无力改变的事儿最后只能原谅,我们不能总拿过去来惩罚着自己。通过这次和苍鹭的对抗,蛤蟆很生气,并且他意识到,产生冲突的地方可能就是成长中的经历,所以蛤蟆决定要聊一聊他所有的经历。

  第八次咨询,蛤蟆从他最早的记忆讲起,一直到现在。咨询师和蛤蟆一起探讨原生家庭,在聊的过程中,苍鹭协助蛤蟆将自己的经历和行为进行了串联,以及这些事儿是如何影响的他。蛤蟆也通过这个事儿,渐渐的获得了一种能力,他能更客观的看待事务的能力,不再谴责自己。苍鹭那不带评判地倾听蛤蟆的过往,给了他非常大的慰藉。也让他认定了让自己活的真实一点。活得真实一点,其实就是真诚的回应当下的需求。

  第九次咨询,提出人生坐标、自证预言和心理游戏概念。这次的讨论对蛤蟆来说有点难懂,他们相约的下一次再进行讨论。

  第十次咨询,详细分析各种人生坐标中的心理游戏,在咨询的过程中,蛤蟆感觉很不舒服,蛤蟆的感觉是苍鹭好像总是让他承认他的错误和失败,一直也没从苍鹭嘴里听到是如何看待他的。而且一直以“你感觉怎么样?”“你怎么看?”“你打算怎么做?”等反问的语句来进行提问。这次咨询蛤蟆做了一次很有意义的爆发,而且蛤蟆自己发现了自己即使爆发也不像从前,也不用扮演那个卑躬屈膝的角色了,他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而且还能说得掷地有声。通过这次的爆发之后,蛤蟆决定和苍鹭再来最后一次咨询。

  在去最后一次咨询之前,蛤蟆反思了一下他和苍鹭上一次面谈发生的事儿,他发现他生苍鹭的气了,但是他生气并没有失控,他知道这种对抗是有意义的,他不在像之前的孩子了,这次的冲突是有成果、有建设性的。而且冲突过后也改变了他和苍鹭之间的关系。

  最后一次咨询前,蛤蟆翻看自己的日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志本上除了和苍鹭定期面谈的记录,几乎什么都没有。而且就在他陷入抑郁而且鼹鼠还没去找他的那个阶段,他曾有过一段可怕的空虚状态。时间如没有路标的沙漠一样,他的生活只剩空虚。慢慢的他发现,随着他心情的变好,内心世界的改善,他发现他的社交也逐步增多了。而且最能证明的转变的一句就是,蛤蟆想办一家新企业这一条了。这一条也是因为和苍鹭聊过了之后,他明白了,想要继续成长和完善就得又目标,现在他当下想做的就是去拼、去赢!

  最后一次咨询,蛤蟆和苍鹭探讨前一次咨询中的情绪爆发的意义。蛤蟆对苍鹭的发火,那是因为蛤蟆对咨询师发生移情,将咨询师当做曾经的那个父亲,情绪爆发实为反抗对父亲的依赖。并和蛤蟆一起总结十次咨询后发生的变化。

  并在最后还讨论了一个情商的问题。他们认为高情商的人是,他们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行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并且他们有共情能力。

  严格来说,蛤蟆一共做了11次咨询,前10次参与其中,最后一次总结过往。蛤蟆也从依赖的状态,对抗依赖,然后到独立的状态,这就像是一段心理成长之路,虽然蛤蟆还是那个蛤蟆,但是实际上那个蛤蟆已经不是曾经的那个蛤蟆了。

  故事到了最后,在我看来好像一场电影的大结局,蛤蟆去赴约河鼠的午宴,这次的宴会是河鼠庆祝蛤蟆的康复而举办的,因为他认为,人们太容易让重要的事件就这么过去了,往往时候才明白这个有多重要。在一场其乐融融的一场宴会中结束了故事,大家各自有了新的前程,蛤蟆还决定卖了自己的大房子,并且买了一栋小房子,并且用他特有的管理经验去负责更好的楼盘,去做房地产公司。

  故事的梗概大体如此。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9

  本书人物形象取自童话《柳林风声》,但与该书有本质上的不同,它是一本心理学小说,借用了童话的外衣,讲解了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过程。

  主人公蛤蟆先生最近一段时间陷入了抑郁不能自拔,他的朋友们河鼠、鼹鼠很担心他,于是劝说他去接受心理咨询。起初蛤蟆很抗拒心理咨询,但在接受了咨询师苍鹭的一次试面谈后,他改变了想法,决定继续试试。在经过了十次心理咨询后,蛤蟆先生的心理状态明显好转,又变回了那个开朗明快的蛤蟆。

  本书以童话故事的方式给我们阐述了很多心理学概念,下面来谈谈令我印象深刻的几个点:

  ①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

  文中并未给出这几个词的明确定义,我所理解的是,儿童自我状态是指当我们遇到一些和童年所见类似的情形时,会瞬间回到儿童的情感状态中,表现出喜悦、深情、愤怒、悲伤、恐惧等基本情感,正如一个孩子的自然行为。当人们进入儿童自我状态后,他们的感受和行为都和自己小时候一致无二,与实际年龄并无关系。而当我们处在父母自我状态时,表现得则如自己的父母,言行举止包括思考问题的方式都和自己的父母类似。我似乎会经常进入父母自我状态中,在我尝试去安慰别人、关怀别人时,我的思考和说话方式都会极其像我妈。不仅让我想到,旧社会家长古板顽固的形象一代传一代,正是在血缘崇拜的背景下,一代又一代地活在对上一代的父母状态中。我认为我处于儿童自我状态下的频率要远远多于父母自我状态,我经常在儿童自我状态下产生情绪,然后在成人状态下解决情绪,虽然解决的过程给了我是一个成年人的错觉,但仍会有好多人会觉得我是个长不大的小孩。

  ②情商的理解。

  阅读中遇到了一个不错的观点:“情商是把不能控制情绪的部分变为可以控制情绪,从而增强理解他人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是由五种特征构成的: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可笑的说法,说情商就是会说话,情商就是会搞关系,把情商和“油滑”画等号,确实,会说话会搞关系的人往往被认为情商很高,但我认为这只是“高情商”的一种外在体现,情商应当是察觉情绪、管理情绪的能力,这包括get自己的情绪,也包括get他人的情绪。照顾自己的情绪,关心、在乎并合理诉说自己的内心感受也是情商的一部分,该拒绝就拒绝,该提条件就提条件,不要因为想和谁搞好关系就委屈自己。

  ③心理咨询师的意义。

  我也接受过心理咨询,而且很多次,从大一到研一,次数多到我数不过来,但大都因为同一个原因:情绪化。起初,我抱着一种看病就医的心态,期待满满地坐在咨询师面前,问老师有没有什么有效地方式能又快又好的化解情绪。老师摇摇头说:没有。然后我失望地离开了。后来我又换了几个心理咨询师,但都是一样的模式:我在说,老师在听。虽然我并没有从咨询师那里得到化解情绪的特效药,但我却喜欢上了心理咨询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中咨询师是倾听者,他真的在关注你诉说的内容,并试图理解你的情绪。宣泄情绪的最好方式就是说出来,但往往能认真聆听的'人太少,当你准备把烦心事说给你的朋友听时,他马上打断了你的话,开始说他的事情,最后变成了各说各的。本书中的苍鹭就是一位合格的咨询师,他善于聆听,并反思自己话是不是说的太多了,苍鹭做的只是一个引导者,引导蛤蟆从自身经历中找到抑郁背后的原因。所以心理咨询的过程就是在咨询师的引导下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解救之道,就在自己手中。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0

  读这本书源于班级先后有好几个同学跟我倾诉他们的不开心、坏情绪和负能量,我也是尽我所能的去宽慰,去引导,希望他们能尽快调整,战胜情绪怪兽,回归最好的状态。但是有时候也是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就找到了这本书。以下想写给亲爱的你们:

  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最近突然郁郁寡欢,躲在家里不出来,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朋友们很着急,断定他得了抑郁症,把他送到了心理咨询师苍鹭那里去,希望他能好起来。

  苍鹭上来就把蛤蟆先生给怼回去了,因为蛤蟆先生不是自己想做咨询,而是朋友希望蛤蟆先生好起来,付了钱然后逼着蛤蟆先生过来的。苍鹭说,想要咨询的必须是本人,想要做出改变的也必须是本人。否则,他就不服务。所以说想从坏情绪里走出来就必须是自发的,没有人能逼你走出来。

  蛤蟆问,“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咨询师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这个答复,真的是说到了我的心里,真的很想传达给情绪不好的你们。

  我们一定要尝试可以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且掌控它,能控制冲动延迟满足,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同时也具有共情的能力,理解回应对方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

  如果你不开心了,需要自己有勇气做出改变。通过挖掘自己的感受,讲诉自己的经历,最后找到问题,也可以找个咨询师,然后走出来,进入更好的状态,并且保持在“我好,你也好”的状态中!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1

  这是一本可以代入自己去看的书,越看越上瘾,会引发思考,同时越看越觉得自己有病。

  那种感觉大概就叫做:蛤蟆竟是我自己。

  在看书的过程中,发现围绕在蛤蟆先生身边的人,都能在现实中找到例子,会不自觉地联想到某人。

  突然就理解了蛤蟆的心境,阅读的过程就像是拿着手术刀,向自己下手。

  原本以为能够像是童话般轻松读完的,没想到能读得那么深,看一遍还不够。

  但是总的'来说,是一本让人看过后会进行思考,对比自己的情况去想象,并且感觉像是被撕开了一道口子的书。

  虽然最后部分蛤蟆先生完全走出来了,感到豁然开朗,但是我自己读完后却觉得没那么简单,结尾部分的转折有点大,被蛤蟆甩下了,转不过弯来。

  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一本能给予人勇气和鼓励的书。即使没有学过心理学,读起来也毫不费力。

  跟着蛤蟆先生的脚步,经历探索和成长,是一场有趣的体验,尽管没有他那样跌宕的人生经历,还是能从中找到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子。

  阅读过后,对人际关系和一些烦恼,看得更透彻了些。

  如果你正在经历低谷,或者曾有过那么一段黑暗的时光,或者仅仅是迷茫、常常觉得不在状态,这本书可能会帮你走出来。

  希望大家都能振作起来,重新变得开心,勇敢面对生活,越来越好。

  下一本计划要看的是《被讨厌的勇气》,还是立个flag,一周读完。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2

  这本书很久之前在APP上囫囵看过一遍,当时对我并没有什么触动,看完就忘。这次看完却收获良多。里面谈到要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负责。我们默认18岁就是成年长大,开始脱离父母,包括思想和生活上的脱离。但什么才是对自己负责呢?这本书对我的影响之一,就是我开始真正的面对这个问题。我曾经特别讨厌「情绪稳定」这个词,现在我弄清楚了,我讨厌的不是这个词,而是「冷漠」和「压制」这两个词。我更愿意用控制情绪的能力来代替情绪稳定。

  我觉得,对自己负责,不是无视他人的情绪,而是在我们自己有情绪的时候,能保有延迟动作和缓和当下的能力,当理智回归以后,又能认清和理解那些触发我们情绪的,来自他人的行为和情绪的本质,分清那是气话,冲动还是真正的恶意。

  这里不得不提到现在很热门的原生家庭问题,我觉得除去少部分真正有恶意的父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父母都爱孩子,只是很多方式都不对。这些不对的方式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在我们长大以后,又造成了很多人生困惑和痛苦。但是,什么是真正的长大呢?我觉得是:我们既能抗议他们的不对方式,又能理解他们的爱的`时候,就是真正长大。而一味的抱怨原生家庭,绝对不是。

  我们身边情绪控制能力强的人不多,打心底喜欢我们的人也不多,所以如果我们自己能拥有更强一点的情绪控制能力的话,就能更好的包容,保护和引导那些真正爱我们的人,不是吗?喜欢是理解,是我了解你的本质,所以即便你在情绪最低处,我也喜欢你。

  任何重要的人生关系里,都是这个道理。

  所以,回到自我负责。真正的自我负责绝对不是无视他人的情绪,而是能正确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行为,看清本质,表达不满,远离真正的恶意,包容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3

  本书用简单易懂,且充满趣味的小故事,表达出人的各种潜在心理,帮助大家正确审视认识自己,完善大家对待别人对待生活的认识。让大家能轻松的完善健全自己的人格。

  不用于《自卑与超越》和《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那样充满心理学术语的表达方式,也没有那么晦涩难懂。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以拟人人物蛤蟆先生为主人公,内容以蛤蟆先生数次拜访心理咨询师苍鹭展开。

  通过这个过程向我们揭开了我们内心深处埋藏的不易察觉的想法。轻松易懂。

  用有趣轻松的方式让我们看清了自己的内心,让我们能轻松的卸下习惯已久的盔甲,让自己的生活精彩起来,让我们不再审判惩罚自己。

  文中以三原色来表示人最基本的“喜”“怒”“悲”情绪。

  文中把童年时期学习到的与人相处的方式称为“儿童自我状态”

  把在父母身上学习到的相处方式称为“父母自我状态”

  把能自我计划、考虑、决定、行动的状态称之为“成人自我状态”

  在“儿童自我状态”时,我们会体验到童年的感受,会再现过去的情绪。儿童自我状态又分为“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自然型儿童拥有基本情感: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适应型儿童为适应父母和环境做出的改变,形成的'性格影响深远,以至于成年后某些特定场景,也能使人进入儿童自我状态。

  在“父母自我状态”时,你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用言行重复你父母那里学来的价值观和观念,并证明给别人,让别人接受。

  在“成人状态中,我们能理性合理的行事,处于这个状态我们能把我们所学的知识技能为自己所用,且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趋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困扰。我们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

  重点:没有人能让我们自己产生感受,任何感受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比如我们选择了“愤怒”,我们选择了“悲伤”

  书中告诉我们,回忆过去时,不在谴责自己,而是客观的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从中学习领悟,不在内疚。

  书中苍鹭提出了人生坐标:

  1、我不好,你好:低自尊的人容易玩“我真不幸”和“可怜弱小的我”等“受害者游戏”,这时候人们处于悲伤的儿童状态。

  2、我好,你不好:这一类人会把斥责和惩罚别人视为己任,容易玩“你为什么总让我失望”,以攻击和谴责别人来证明自己高人一等。这些人处在挑剔型父母状态。

  3.我好,你也好: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信自己信他人。不要对他人的话添加自己的主观臆想。而是理性分析作出回应。

  重点:不要在他人的神情中寻找认可或不认可,不要把关系搞得像父母与孩子。拒绝依赖别人!

  高智商的同时人们也需要高情商,情商高的人,拥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起来,能控制冲动,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高情商的人能产生共情,彪是他人的感受,回应他人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作者通过这些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自我洞察力和情商,而这显然效果显著。

  大家可能注意到我再文中数次提到“轻松”这个词,这是我的真是感受,《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能让你在放松松状态下完成阅读。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4

  我们是否常常牺牲自己用出丑来逗笑别人,自以为成就?是否经受过别人的奚落嘲讽,哪怕极度难堪也表现得云淡风轻,以显示心胸开阔?是否被不愿意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却不敢直接推辞?是否不敢在朋友圈展示情绪低落的自己,担心别人觉得自己矫情?是否用微笑掩饰尴尬?是否用无所谓掩盖委屈?是否……

  我不敢承认我是这样的人。而书中的蛤蟆先生,确确实实是这样的。

  蛤蟆先生是一位滑稽逗趣的先生。他没有那种正经端庄的品德,正如老獾所说,“没有哪个自尊自爱的动物会跟他站在一起”。但同时,他又有世界上最“可贵”的品德:心胸开阔,从不在意别人的低看,“尽职尽责”地做着“有趣”的自己来逗笑他人。

  有一天,蛤蟆先生变了,他敏感、悲观、邋里邋遢,甚至在众人面前放声大哭:“抱歉了,我现在整个人都不太好!”这样的蛤蟆先生,让朋友都觉得他病了,一致决定送他去看心理医生。蛤蟆先生顺从地接受他人的好意,因为他不想让别人失望。

  一次又一次,麻木地接受他人好意的指导、训诫,蛤蟆先生已准备好被动地治疗自己的心理。

  直到苍鹭医生告诉他:“心理咨询向来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处于自愿。所以,这就意味着,只有当你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取悦朋友们才想咨询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地合作……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你,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自发的?为自己?不为取悦别人?

  这些话对蛤蟆先生来说是新鲜而震撼的。他从来都被当作是接受命令,或是坐等受教的对象。有一天,有人告诉他,拯救他的只能是他自己,他是最重要的参与者。

  事实上,这些年来,他从未有意识地将“我”放在第一位。为了讨好朋友,他常常做出夸张,甚至是浮夸的“扮丑”;为了不辜负长辈的心愿,他独自消化着被迫继承酿酒厂的阴影;为了迎合大家对他的“大大咧咧”的印象,他从不敢说出一些可能矫情尖锐的话。回望过去,他总是主动地挑剔自己,审判自己,然后判定自己有罪,继而谴责自己。

  事实上,这些年来,表面开朗大方的蛤蟆先生,从来都不快乐。因为姿态很低,旁人总是肆无忌惮地与他“开玩笑”。尽管他不断的说服自己“没有关系,我不重要,我不重要”,可是,每一次“开玩笑”的奚落,每一次“无心”的指责,都像一根刺,戳向蛤蟆先生,切切实实地扎在他心底,直到他再也无法承受,直到他觉得自己真的一事无成、糟糕透顶。背地里,他无数次为自己无人关怀的自尊心默哀。

  蛤蟆先生终于勇敢地尝试做一名重要参与者、主权掌握者。他知道了哭也没有关系,哪怕这是父亲从来不允许的;他知道了他可以自己安排工作,就像獾无数次安排他一样;他知道了逗笑别人的前提是:取悦自己,使自己快乐。治愈自己的路上,他照旧遇到困难,但这一次,他选择将自己放在首位:一点点认识现在的自己,寻找丢失的自己,不断爱抚、矫正自己的心灵……

  以上,我用大量笔墨描写蛤蟆先生,看似是对情节的凌乱的摘抄,实际上,这更像是我的自白书,我的自画像。我东一笔、西一笔地勾勒自己,别人可能看不懂,但我心里清楚,这一笔是我,那一笔是我,这就是我。蛤蟆先生教会了我很多:他本身让我看到了我是什么样的,他的治愈之路让我明白了我应该怎么做。

  我应该认识自己。认识现在的自己:我不完美,心胸不开阔,不云淡风轻,我很介意别人的奚落,我只是善于伪装,也该承认使我陷入泥沼的是我自己;认识丢失的自己:我本该想笑时笑,想哭时哭,大声说出自己的不满,以理所当然的姿态安排自己的人生。我本该首先取悦自己,将自己视为最重要的人。

  我应该接纳自己。一个善于伪装的我,不虚伪;一个敏感的我,不奇怪;一个会嫉妒的我,不可怕;一个开玩笑只为逗笑别人的我,不粗俗;一个希望做回自己的我,不自私。我接纳我的全部,我的残缺,我的阴暗面。

  我应该爱自己。无论如何,我都不完美,但我爱我。无论我功成名就,还是一败涂地,我都爱我,只是因为我是我。我歌叹我的闪光,修正我的不足。我用热烈的爱包裹自己的心灵。

  能使我们自觉的,只有自己;能治愈我们的,只有自己;能认识我们全面的,只有自己;能为我们做主的,只有自己……对的,那个最最重要的,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5

  读书的过程像是在各种书中搜寻出自己的形状的拼图,读的书越多,越发感受到自己如今只是拼起了拼图的一角。

  是的,我认同,读的书越多是使人越谦和的。

  从这本书里没有学到许多什么新的东西,但跟随蛤蟆先生一起去看心理医生的过程,让我回忆起我是怎样成长的,一路走来与自己无数次的冲突与和解是怎样的不易,让我意识到不论现在的我有多少缺点或不足,都要珍爱自己,都要热爱生活。逐渐成长的蛤蟆先生,以及蛤蟆先生成长的故事使我感到一种亲切,并从中获得了许多温暖、柔和又坚定的力量。

  和蛤蟆先生成长的契机是相似的,我人格上的成长也是从回顾生活开始的。

  在某一刻我的回顾中,我回顾的开始不再是事件本身,而是意识到这件事对我的意义,对我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来源。

  这让我进一步地看到,在我的过去中,一件件事情的发生实际上都不是“偶然”,而是有顺序、有联系的“必然”。一件事情它发生,它在一段时间内影响我,甚至重塑我的底层逻辑,使我成为拥有不同行为模式的人。

  回顾中的成长像是进入长跑最后的冲刺阶段,让人在快速前进中感到一种撕裂与能量注入的拉扯,然后在跑过终点的那一刻得到一种巨大的满足与充实。

  但确实只有悬置的、认真的反思才能为自己带来真正的成长。不严肃的反思,又或者说,从别处看来的自己认同的别人的反思只会让人有一种廉价的思考感,让自己觉得好似知道了什么道理,有了什么思想觉悟,但其实那还是在自己的价值观体系里的东西,哪怕不是,也不会因为看到时的认同感就成为自己的东西,看到了什么观点,以为“我也是这样想的,只不过我说不出来而已”,这就是虚假的反思和思考,你不是说不出来,你就是没有。只有自己严肃的思考过后反思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自己的东西。虚假的`回顾与反思是如此的轻浮,它只是一种附庸风雅。

  有很多曾经被认为是自己的“黑历史”,想起就想对自己说声对不起的那些事又或者让我回忆起来脚趾能抠出两室一厅的尴尬事,又或者曾经让我很愤怒、很受伤的那些事,在经历了悬置的回顾和反思以后,已经理解为什么会发生那些事,会做那些决定,会产生那样的情绪,所以现在再去回想,已经可以确定自己不会再做出同样的事情,不会做出同样的“错误决定”,所以过去那些已经发生、无法更改的事情已经不再使我对自己感到内疚,已经能够客观地去看待,与它们和过去的自己和解。

  当与所有的过去和过去的自己和解以后,就会迎来人格上的温和,我称之为一种真正的“温柔”,这样的温柔它不是能听得见的软言细语,它不是能看得见的笑脸相迎,而是对各种事情各种人的理解、认同,以及不理解、不认同时也不会有刻薄、偏激、否认的言语攻击,是不会情绪化处理事情,凡事只跟随自己的喜欢与不喜欢、自己认为对与不对去表态,是会控制自己的冲动言行举止,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当的行为。

  在书中将此定义为“高情商的人”:“情感智力能让你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路上走得更远,因为它将带你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独立性隐含了做自己的自豪感,还包括独特的才能、与众不同的部分。独立的人时刻守护新发现的自主权,如同一个曾被殖民的国家重获自由一样。这当然没错,但共生性则体现出成熟和自我接纳,还包括求同存异地接纳他人。共生性可以让你在社交和工作上与别人有效联结,协同合作。”

  和蛤蟆先生一样,我也认为“所谓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这能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的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

  愿每一个人都能够真正的、精神上的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在思想的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相关文章: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04-22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04-05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4篇04-05

(推荐)《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7篇03-14

《蛤蟆先生的希望》读书心得09-02

抓蛤蟆作文12-13

去看戏作文01-29

去看书作文06-12

去看海作文03-19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